医用化学基础人卫第二版教学大

医用化学基础人卫第二版教学大
医用化学基础人卫第二版教学大

医用化学基础

《医用化学基础》课程教学大纲 一、课程说明 总时数:X学时理论:Y学时实验:Z学时 1、课程性质、地位和作用 (正文宋体,小四,20磅行距,首行缩进2字符) 生理学(Physiology)是生物学的重要分支,是一门重要的医学基础学科,是研究正常机体生命活动规律的一门科学。它以基础医学中的细胞生物学、解剖学、组织胚胎学等课程为其学习的基础,同时又为临床医学疾病的学习提供必要的理论知识,是基础医学与临床医学之间的桥梁学科。 2、教学目的与要求 (正文宋体,小四,20磅行距,首行缩进2字符) XX课程的教学目的是。。。。 通过教学学生应达到以下要求: (1)基础理论与基本知识方面 ①掌握 ②。。。 (2)基本技能方面 ①熟练使用 。。。。 4、教学方法与手段 (正文宋体,小四,20磅行距,首行缩进2字符) 理论教学主要以课堂讲授为主,适当使用多媒体教学、双语教学,以及结合录像、图片、课堂讨论、专题讲座、自学等形式给学生以丰富多样的教学形式,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和学习兴趣。同时任课教师应适当地讲述一些学科前沿进展和动态发展,使学生在获得基本理论的同时还能了解学习该学科的前沿动态。 实验教学教师应适当讲授,结合示教等手段介绍有关的理论知识及操作规则,以学生动手为主,注重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5. 教学时数分配

6、考核方式 生理学为考试课,实行百分制,其中理论课考试多采用闭卷考试(选题有一定的范围及难度,从题库选题),考核成绩结合课堂随即考试(开卷或闭卷)及写论文等形式,从而全面考核学生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掌握程度,以及对生理学前言动态了解的程度,综合运用知识能力。 实验课通过平时课堂纪律、实验报告书写、课堂提问等多种形式,对学生进行全面的综合考核。成绩的构成为:实验预习A%、实验操作B%、实验纪律C%等。 (正文宋体,小四,20磅行距,首行缩进2字符) 7、参考教材 序号.作者(编著者).书名(版本).出版地:出版社,出版年份 序号.[国别]作者(编著者).书名(版本).译者(若为中文版).出版地:出版社,出版年份。(正文宋体/小四,20磅行距,首行缩进2字符) 二、理论课教学大纲 第一章绪论 [目的要求]:(宋体、小四、加粗、20磅行距,左对齐) 1.掌握。。。 2.熟悉。。。(正文宋体,小四,20磅行距,首行缩进2字符) 3.了解。。。 [教学内容]: 一、化学研究的对象 二、化学的发展史 三、化学和医药学 四、化学课程的任务 五、学习化学的方法 [教学时数]∶理论教学1学时 [教学方法和手段]: 教学方法(正文宋体,小四,20磅行距,首行缩进2字符) 1. 自学/课堂讲授 2. 自学与讲授结合 。。。。。。 教学手段(板书/录像/多媒体/网络媒体/挂图/模型/标本等) 1.。。。

医用化学课本习题答案

习 题 解 答 第一章 溶 液 1. 温度、压力如何影响气体在水中的溶解度? 2. 何谓亨利定律?何谓气体吸收系数? 3. 亨利定律适应的范围是什么? 4. 20℃,10.00mL 饱和NaCl 溶液的质量为12.003g ,将其蒸干后,得到NaCl 3.173g 。求: (1)质量摩尔浓度;(2)物质的量浓度。 解: NaCl 的相对分子量为:58.5 NaCl 的物质的量为:mol M m n B 05424.05.58173 .3=== (1) NaCl 的溶解度:)100/gNaCl (93.35100173.3003.12173 .3水g =?- (2) 质量摩尔浓度:).(143.61000 /)173.3003.12(5.58/173.31-=-== kg mol W n m B B (3) 物质的量浓度:).(424.51000 /105.58/173.31-== L mol V n c B B 5. 将8.4g NaHCO 3溶于水配成1000mL 溶液,计算该物质的量浓度。 解: NaHCO 3相对分子量为:84 NaHCO 3的物质的量为:mol M m n B 1.084 4.8=== NaHCO 3的物质的量浓度:).(1.01000 /10001.01-=== L mol V n c B B 6. 欲配制10.5mol ·L -1 H 2SO 4 500mL ,需质量分数为0.98的H 2SO 4(密度为1.84)多少毫升? 解: H 2SO 4的相对分子量为:98 所需的H 2SO 4的物质的量为:mol V c n B B 25.51000/5005.10=?=?= 设所需的0.98的H 2SO 4V (ml ),则H 2SO 4溶液的质量为V ×1.84(g ),所以含有的纯H 2SO 4为V ×1.84×0.98(g )。

第-1章--化学热力学基础习题解答(二)

第 1章 化学热力学基础(二) 一、选择题(均为单选题,将正确选项填在各题后的括号内) 8. 1 mol 理想气体,从同一始态出发经过绝热可逆压缩和绝热不可逆压缩到系统压力相同的终态,终态的熵分别为S 1和S 2,则两者关系为( B ) A. S 1 = S 2 B. S 1 < S 2 C. S 1 >S 2 D. S 1 ≥ S 2 始终态相同时,不可逆过程的熵变大于可逆过程 9. 根据熵增加原理知,若从ΔS >0判定过程一定是自发过程,那么该系统一定是( C ) A. 封闭系统 B. 绝热系统 C. 隔离系统 D. 敞开系统 10. 关于偏摩尔量,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C ) A. 偏摩尔量是状态函数,其值与物质的数量有关 B. 在多组分多相系统中不存在偏摩尔量 C. 系统的强度性质没有偏摩尔量 D. 偏摩尔量的值只能大于或等于零 11. 对封闭的单组分均相系统且' 0W =时,( )T G p ??的量值为( B )。 A. <0 B. >0 C. = 0 D. 前述三种情况无法判断 根据p 69公式(1-128)( ),0,T G V V p ?=>?所以( )0,T G p ?>? 12. 下面哪一个关系式是不正确的?( D ) A. ( )p G S T ?=-? B. ()T G V p ?=? C. 2()V A T U T T ??? =-? ???? D. ()p G T H T T ??? =-????? 正确的应该是2()p G T H T T ??? =-? ???? 二、填空题(在以下各小题中画有” ”处填上答案) 5. 热力学第二定律的经典表述之一为___不可能将热从低温物体转移到高温物体而

医用化学基础试题与答案.

2015级农医一班《医用化学基础》期末考试试题及答案 出题人:岳雷 班级:学号::成绩: 注:H 1, C 12, N 14, O 16, Na 23, Mg 24 S 32, Cl 35.5 1. 最稳定原子的最外层含有 A 4个电子 B 6个电子 C 8个电子 D 18个电子 2. K 和K+在下列各项中相同的是 A 电荷数 B 电子数 C 质子数 D 性质 3.下列原子中,原子半径最大的是 A Li B Be C N D C 4. 对渗透压没有影响的为 A 温度 B 浓度 C 无法确定 D 溶质的性质和大小 5. 摩尔是 A 物质的质量单位 B 微粒个数单位 C 6.02×1023个微粒集体 D “物质的量”的单位 6.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摩尔是一个基本物理量 B 水的摩尔质量是18 C 1mol H2的质量是2 g D 1mol O的质量是32g 7. 同温、同压下,物质的量相同的两种气体具有相同的 A 体积 B 质量 C 原子个数 D 密度 8 .1g下列气体在标准状况下占体积最大的是

A N2 B NH3 C Cl2 D CO2 9 .Na的摩尔质量是 A 23 B 23 g C 23 mol D 23 g/mol 10. 500ml生理盐水的质量浓度为 A 9 g/L B 0.9 g/L C 4.5 g/L D 45 g /L 11.下列物质中,物质的量为0.2mol的是 A 2.2 g CO2 B 3.6 g HO2 C 3.2 g O2 D 49 g H2SO4 12.与溶液渗透压大小有关的因素是 A 溶质的性质B溶质的颗粒总数 C 溶剂的性质 D溶质颗粒的大小 13.溶液在稀释前后,下列哪一项保持不变 A 溶质的体积 B 溶质的量 C溶液的浓度 D溶剂的量 14. 5.3g Na2 CO3可配制0.1mol/L的溶液()毫升 A 100 B 500 C 1000 D 2000 15. 下列物质属于强电解质的是 A 氨水 B 醋酸 C 硫酸 D 水 16. 医学中用乙醇作消毒剂,杀菌效果最好的浓度是 A 95% B 75% C 60% D 50% 17. 同一系列的所有化合物

医用化学课后习题参考答案

习题参考答案 第一章 1. 略; 2. 略; 3. 液NH 3既是酸又是碱;因在此反应中液NH 3既是质子的接受体又是质子的给予体;NH 3中氮原子上电子云密度高,接受质子的能力强。 4. 略。 5. (1)双键,烯烃,sp 3,sp 2;(2)羟基,酚;(3)羟基,醇;(4)叁键,炔,sp 。 第二章 1.(1)2, 2-二甲基丁烷 (2)2, 3, 5-三甲基庚烷 (3)2,4-二甲基-5-异丙基壬烷 (4)3,4-二甲基-5-乙基辛烷(5)2- 乙基-1 -丁烯 (6)3, 5 -二甲基- 3- 庚烯 (7)4 –-乙基 - 2 – 己炔 (8)3,3-二甲基-1-戊炔 (9)4-甲基-1-庚烯-5-炔 2. (9种) 3. (6种) (CH 3CH 2)2C (1)Br CH 2Br CH 3CH 2CH (2) Cl CH 3(3)CH CHCH 2CH 3CH 2CH 3 6. (4)CH 2BrCH 2CH 3(5)CH 3C O CH 3 CH 3 CH (6)CH 2Cl CH 3CH 2CH (7)OH CH 2OH (8)CHO CH 3CH 2CH (9)OH CH 3 8.CH 3 CH CH CH 3 CH 3 CH 2 CH CH 2 9.(B ) CH 3CH 2CH 2CH 2CH 3(A )CH 3CH 2CH 2CH CH 2 (C )CH 3CH 2CH 2COOH (D )CH 3CH 2CH 2CHO (E )HCHO CH CH 3 CH 2 Cl 2CH CH 2CH 2 Cl 10. CH 2CH CH C CH CH 2 2243 2CH 2CH CH CH 2 CH 2 CH CH CH 2CH 2Cl ? CH CH 2 CH 2 Cl +

大学化学热力学基础习题集答案.doc

第一章2005-7-24 无机热力学试题集 一 . 选择题: 1.(本题 1分) 3411 体系对环境作 20 kJ 的功, 并失去 10 kJ 的热给环境, 则体系内能的变化 是 -------------------------------------------------------------( d ) (A) +30 kJ (B) +10 kJ (C) -10 kJ (D) -30kJ 2.(本题 1分) 3418 在标准压力和 373 K下, 水蒸气凝聚为液态水时体系中应是 -------( ) (A) DH= 0 (B) DS = 0 (C) DG = 0 (D) DU = 0 3.(本题 1分) 3426 某体系在失去 15 kJ 热给环境后, 体系的内能增加了 5 kJ, 则体系对环境 所作的功是 -----------------------------------------------------( ) (A) 20 kJ (B) 10 kJ (C) -10 kJ (D) -20 kJ 4.(本题 1分) 3458 一个体系从一个特定的开始状态到终止状态总是有 ---------------( ) (A) Q途径1 = Q途径2 (B) W途径1 = W途径2 (C) ( Q - W)途径1 = ( Q - W)途径2 (D) DU = 0, 与途径无关 5.(本题 1分) 3471 H2O(l, 100℃, 101.3 kPa)→ H2O(g, 100℃, 101.3 kPa),设H2O(g)为理 想气体, 则由始态到终态体系所吸收的热量 Q为 ---------------------( ) (A) > DH (B) < DH (C) = DH (D) =

医用化学基础试题及答案.doc

2015级《医用化学基础》期末考试试题答案 班级:学号:姓名:成绩: 注:H 1, C 12, N 14, O 16, Na 23, Mg 24 S 32, Cl 35.5 1. 最稳定原子的最外层含有 A 4个电子B6个电子 C 8个电子 D 18个电子 2. K 和K+在下列各项中相同的是 A 电荷数 B 电子数 C 质子数 D 性质 3.下列原子中,原子半径最大的是 A Li B Be C N D C 4. n个电子层可能有的最多电子数为 A n B 2n C n2 D 2n2 5. 摩尔是 A 物质的质量单位 B 微粒个数单位 C 6.02×1023个微粒集体 D “物质的量”的单位 6.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摩尔是一个基本物理量 B 水的摩尔质量是18 C 1mol H2的质量是2 g D 1mol O的质量是32g 7. 同温、同压下,物质的量相同的两种气体具有相同的 A 体积 B 质量 C 原子个数 D 密度 8 .1g下列气体在标准状况下占体积最大的是 A N2 B NH3 C Cl2 D CO2 9 .Na的摩尔质量是 A 23 B 23 g C 23 mol D 23 g/mol 10. 500ml生理盐水的质量浓度为 A 9 g/L B 0.9 g/L C 4.5 g/L D 45 g/L 11.下列物质中,物质的量为0.2mol的是 A 2.2 g CO2 B 3.6 g HO2 C 3.2 g O2 D 49 g H2SO4 12.与溶液渗透压大小有关的因素是 A 溶质的性质B溶质的颗粒总数 C 溶剂的性质D溶质颗粒的大小 13.溶液在稀释前后,下列哪一项保持不变 A 溶质的体积 B 溶质的量C溶液的浓度D溶剂的量 14. 5.3g Na2 CO3可配制0.1mol/L的溶液()毫升 A 100 B 500 C 1000 D 2000 15. 下列物质属于强电解质的是 A 氨水 B 醋酸 C 硫酸 D 水 16. 医学中用乙醇作消毒剂,杀菌效果最好的浓度是 A 95% B 75% C 60% D 50% 17. 同一系列的所有化合物 A 具有相同的分子式 B 仅有两种元素 C 具有相同的物理性质 D 具有相同的通式和相似的结构

第1章化学热力学基础复习题

化学热力学基础复习题 一、是非题 下列各题的叙述是否正确?正确的在题后括号内画“√”,错误的画“?” 1 在定温定压下,CO2由饱和液体转变为饱和蒸气,因温度不变,CO2的热力学能和焓也不变。( ) 1答:? 2 25℃时H2(g)的标准摩尔燃烧焓在量值上等于25℃时H2O(g)的标准摩尔生成焓。() 2答: √p42 3 稳定态单质的?f H m (800K)=0 。( ) 3答: √ 4 d U=nC v,m d T公式对一定量的理想气体的任何pVT过程都适用。( ) 4答: √p32 5 系统处于热力学平衡态时,其所有的宏观性质都不随时间而变。() 5答:√

6 若系统的所有宏观性质均不随时间而变,则该系统一定处于平衡态。() 6答: √ 7 隔离系统的热力学能是守恒的。() 7答:√ 8隔离系统的熵是守恒的。() 8答:? 9 一定量理想气体的熵只是温度的函数。() 9答:? 10 绝热过程都是定熵过程。() 10答:? 11 一个系统从始态到终态,只有进行可逆过程才有熵变。() 11答:? 12 系统从同一始态出发,经绝热不可逆过程到达的终态,若经绝热可逆过程,则一定达不到此终态。()

12答: √ 13 热力学第二定律的克劳修斯说法是:热从低温物体传到高温物体是不可能的。() 13答:?p51 14 系统经历一个不可逆循环过程,其熵变> 0。() 14答:?p51 15 系统由状态1经定温、定压过程变化到状态2,非体积功W’<0,且有W’>?G和?G <0,则此状态变化一定能发生。() 15答: √ 16 绝热不可逆膨胀过程中?S >0,则其相反的过程即绝热不可逆压缩过程中?S <0。() 16答:? 17 临界温度是气体加压液化所允许的最高温度。( ) 17答:√ 18 化学势是一广度量。() 18 答: ?

医用化学基础知识

《医用化学基础》复习题 第一章溶液和胶体 一种物质分散在另一种物质中形成的体系,称分散系。被分散的物质,称分散相,容纳分散相的物质,称分散介质。 产生渗透现象的原因是什么?由于半透膜具有只允许溶剂分子通过而不允许其他物质分子通过的特性,当用半透膜将溶剂与溶液隔开时,溶剂分子可向膜两侧自由渗透,而溶质分子通不过半透膜。这时单位体积内溶剂分子数目多的溶剂将有较多的溶剂分子进入溶液,而溶液中只有较少数目的溶剂分子进入溶剂一侧。综合作用的结果是造成溶剂分子进入溶液。 等渗以正常人血浆的渗透压280~320mmol·L-1为标准,低于280 mmol·L-1为低渗溶液;高于320 mmol·L-1的为高渗溶液。 医学常识:外科消毒用的乙醇浓度是75%?因为含有甲醇,工业酒精为什么不能做饮用酒?血糖通常指血液中的是葡萄糖?机体溶胀能力下降是老年人产生很多皱纹及血管硬化的原因之一;生物标本防腐剂“福尔马林”的成分为40%甲醛水溶液;溶液的渗透压是溶液的性质,不是半透膜存在时才存在;临床上常用的等渗溶液有9g·L-1NaCl,50g·L-1葡萄糖,9g·L-1乳酸钠,12.5g·L-1NaHCO3等等。 3.临床上大量输液的基本原则是应用等渗溶液。溶血是指红细胞(红血球)因各种原因造成细胞膜破裂,细胞内容物溶出的现象。引起溶血的原因之一是渗透压的问题。 解释:临床为病人大量输液时,为什么要用等渗溶液? 答:血液具有一定的渗透浓度,但在血液中注入大量的低渗溶液时,稀释了血液,使其渗透浓度大大下降,这时血液中的水分子将会通过细胞膜向红细胞内渗透,而使血红细胞膨胀,甚至破裂;反之,若向血液中注入大量的高渗溶液时,将使血液渗透浓度大大升高,这时红细胞内液的水分子又将会通过细胞膜向血液中渗透。上述两种情况,严重时都可危及生命,所以临床为病人大量输液时,应该用等渗溶液。 第二章化学热力学与化学动力学基础 1.一些基本概念:基元反应(元反应):一步可以完成的化学反应。 催化剂:那些能够改变化学反应速率,而在反应前后本身的组成、质量和化学性质基本保持不变的物质。 不同的反应具有不同的活化能。反应的活化能越大,则在指定温度下活化分子数越少,反应就越慢。 有效碰撞理论认为,增加反应物浓度使反应速度加快的原因是碰撞次数增多,从而有效碰撞数增多。 2.化学平衡常数的意义和影响因素。 化学平衡:正、逆反应的反应速率相等时,随着时间的推移,反应体系中物质浓度不再发生变化的状态称为化学平衡状态。而不是反应物与产物浓度相等。 3.浓度、压力、温度对化学平衡有影响。增加反应物浓度,平衡向正反应移动;升高温度,化学平衡向吸热方向移动;降低温度,化学平衡向放热方向移动。 ◆可逆化学反应的平衡常数是温度的函数,平衡常数数值只随温度变化而变化,不随浓度、压力变化。 ◆催化剂不会使化学平衡移动,也不能增加化学平衡常数的数值。 第三章电解质溶液 1. 一些基本概念:能给出质子的物质叫酸。如:NH4+, HAc,H2PO4-,HCl等;能与质子结合的物质叫碱,如:NH3, ,H2PO4-,Cl-等。既能给出质子,又能结合质子的物质叫两性物质,如HPO43-,H2O,HCO3-。 H2O的共轭碱是OH- ,共轭酸H3O-;HCO3-的共轭碱是CO32-,共轭酸是H2CO3。 会计算一元弱酸(弱碱)溶液的[H+]、[OH-]和pH值。如已知NH3?H2O的K b,计算0.10 mol·L-1氨水的

最新第一章 化学热力学的练习题

第一章 化学热力学 自 测 习 题 1.填空题 (1)热是( )的一种形式,系统吸热,Q ( )0;系统放热,Q ( )0;定压下气体所做的体积 功W=( );气体膨胀时,体积功W ( )0。若NaOH 溶液与HCl 溶液中和时,系统的焓变θH r ?= a KJ·mol -1,则其热力学能的变化θU r ?=( )KJ·mol -1。 (2)反应进度ε的单位是( );反应计量式中反应物B 的计量数υB ( )0。生成物的υB ( )0。 (3)由石墨制取金刚石的焓变θm r H ? ( )0,燃烧相同质量的石墨和金刚石,( )燃烧放出的热量更多。 (4)已知298K 时下列热化学方程式: ①2NH 3(g)→N 2(g)+3H 2(g) θm r H ?= 92.2 KJ·mol -1 ②H 2(g)+21 O 2(g) →H 2O(g) θm r H ?= -241.8 KJ·mol -1 ③4NH 3(g)+ 5O 2(g) →4NO(g)+6 H 2O(g) θm r H ?= -905.6 KJ·mol -1 试确定θm f H ?(NH 3,g ,298K )=( )KJ·mol -1;θm f H ?(H 2O ,g ,298K )= ( )KJ·mol -1;θm f H ?(NO ,g ,298K )=( )KJ·mol -1。由NH 3 (g) 生产1.00Kg NO(g)则放出热量为( )KJ 。 (5)已知反应HCN (aq )+OH -(aq )→CN -(aq )+ H 2O(l)的θ m r H ?= -12.34KJ·mol -1;反应H +(aq )+OH -(aq )→H 2O(l)的θm r H ?= -55.84KJ·mol -1. θm f H ?(OH -,aq )= -229.994KJ·mol -1, θm f H ?(H 2O,l )= -285.83KJ·mol -1,则θm f H ?(H +,aq )= ( )KJ·mol -1;HCN (aq )在水中的解离反应方程式为 ( ),该反应的 θm r H ?= ( )KJ·mol -1。 2.选择题 (1)下列物理量中,属于状态函数的是( ) (A )H (B )Q (C )△H (D )△U

[护理学专科]医用化学习题册答案讲解

------------------------------------------精品文档------------------------------------- 1 上海交通大学网络教育学院医学院分院 医用化学课程练习册 专业:护理学、检验技术 层次:专科 无机第一章溶液 一、是非题(以“+”表示正确,“-”表示错误填入括号) 1.物质的量浓度均为0.2mol·L-1的NaCl液和葡萄糖液渗透浓度相等(-)2.在相同温度下,物质的量浓度均为200mmol·L-1的NaCl溶液和葡萄糖溶液,其渗透压相等(-) 3.在相同温度下,渗透浓度均为200mmol·L-1的NaCl溶液和CaCl2溶液,其渗透压相等 (+) 4.两种等渗溶液以任意比例混合所得溶液在临床上必定是等渗溶液(+)5.临床上,渗透浓度高于320 mmol?L-1的溶液称高渗液(+)6.在相同温度下,0.3 mol?L-1的葡萄糖溶液与0.3 mol?L-1的蔗糖溶液的渗透压力是相等的 (+) 二、选择题 1.使红细胞发生溶血的溶液是()A.0.2mol·L-1 NaCl B.0.1mol·L-1葡萄糖 C.0.3mol·L-1葡萄糖D.0.4mol·L-1 NaCl 2.物质的量浓度均为0.1 mol·L-1的下列溶液,其渗透压最大的是()A.葡萄糖B.NaCl C.CaCl2D.无法比较 3.使红细胞发生血栓的溶液是()A.0.1mol·L-1 NaCl B.0.1mol·L-1葡萄糖 C.0.3mol·L-1葡萄糖D.0.2mol·L-1 NaCl 4.在相同温度下,物质的量浓度均为0.1 mol·L-1的下列溶液,其渗透压最小的是() A.葡萄糖B.NaCl C.CaCl2D.无法比较 5.物质的量浓度均为0.1 mol·L-1的下列溶液,在临床上属于等渗溶液的是()A.葡萄糖B.NaCl C.CaCl2D.蔗糖

《医用化学基础》题库及答案

《医用化学基础》题库及答案 一、选择题 1. 在下列化合物中,氯的化合价最高的是() A. HCl B. HClO C. KClO3 D. KClO4 ( 正确答案 ) 2. 在一定温度下,分别将下列各组溶液用半透膜隔开,有渗透现象产生的一组是() A.0.1mol/LNaCl 和 0.1mol/LNaBr B.0.15mol/LNaCl 和 0.1mol/LCaCl2 C.0.1mol/LNaCl 和 0.2mol/L 葡萄糖 D.0.5mol/LNaCl 和 0.5mol/L 蔗糖 ( 正确答案 ) 3. 相同温度下,下列属于等渗溶液的一组是() A.0.1mol/LNaCl 和 0.1mol/LNa2CO3 B.0.1mol/LNa2SO4 和 0.15mol/LKCl ( 正确答案 ) C.0.1mol/LNaCl 和 0.15mol/L 葡萄糖 D.0.15mol/LNa2SO4 和 0.3mol/LNaCl 4. 下列物质中属于强电解质的是() A. 氨水

C. 醋酸铵 ( 正确答案 ) D. 酒精 5. 下列物质中属于弱电解质的是() A.CaCl2 B.NH3.H2O ( 正确答案 ) C.H2SO4 D.NaCl 6.1L1mol/L 的 HCl 和 1L1mol/L 的 CH3COOH 溶液相比较() A.CH3COOH 中的 [H+] 大 B.HCl 中的 [H+] 大 ( 正确答案 ) C. 两种溶液的 [H+] 相同 D.CH3COOH 和 Zn 反应快 7. 下列电离方程式中正确的是() A.H2CO3 === 2H+ + CO32- B.NaHCO3 === Na+ + H+ + CO32- C.NaHSO4 === Na+ + H+SO4- D.CH3COONH4 === NH4+ + CH3COO- ( 正确答案 ) 8. 在一定温度下, HCN H+ + CN- 达到平衡,要使平衡向左移动应采取的方法是() A .加入固体 NaCN ( 正确答案 ) B .增加压强

《医用化学》试题及参考答案

医用化学试题 姓名: 专业: 年级: 一、选择题(20分) 1、世界卫生组织规定,凡就是相对分子质量已知得物质在人体内得含量都用( )来表示。A、物质得量浓度B、质量浓度C、质量分数D、体积分数E、百分含量 2、质量浓度得单位多用( )等来表示。 A、g/L B、mg/L C、ug/L D、Kg/L E、以上都就是 3、50ml0、2mol/LAlCl3与50ml0、1mol/LCaCl2溶液相混合后,Cl-得浓度就是( ) A.0.5mol/L B、0、4mol/L C、0、3mol/L D、0、2mol/L E、0、1mol/L 4、溶液稀释计算得依据就是( ) A、稀释前后溶液得量不变 B、稀释前后溶质得量不变 C、稀释前后溶剂得量不变 D、稀释前后溶液得物质得量不变 E、稀释前后溶液得质量不变 5、将50ml0、5mol/LFeCl3溶液稀释为0、2mol/L 得溶液,需加水( ) A、75ml B、100ml C、150ml D、200ml E、250ml 6、表面活性物质就是() A.能形成负吸附得物质 B.易溶于水得物质 C.降低系统内部能量得物质 D.能降低溶剂表面张力得物质 E、、能增大水得溶解性 7、可作为表面活性剂疏水基团得就是() A.直链烃基 B.羧基 C.羟基 D.磺酸基E、氨基 8、蛋白质溶液属于() A、乳状液 B、悬浊液C.溶胶D、真溶液E、粗分散系 9、沉降就是指下列现象() A.胶粒受重力作用下沉 B.胶粒稳定性被破坏而聚结下降 C.蛋白质盐析而析出下沉 D.高分子溶液粘度增大失去流动性 E、高分子溶液形成凝胶 10、盐析就是指下列现象() A.胶粒受重力作用下沉 B.胶粒稳定性被破坏而聚结下降 C.在蛋白质溶液中加入大量电解质而使蛋白质析出得过程 D.高分子溶液粘度增大失去流动性 E、胶粒聚集 11、决定原子种类得就是( ) A、核内质子数 B、核外电子数 C、核内中子数 D、核内质子数与核内中子数 E、以上都不就是 12、卤族元素得价电子构型就是( )

05 化学热力学基础题目

第5章 化学热力学基础 化学与环境学院 班 学号 姓名 1. (0411) 下列单质的?f H m θ不等于零的是……………………………………………( ) (A) Fe(s) (B) C(石墨) (C) Ne(g) (D) Cl 2(l) 2. (0415) 在下列反应中,焓变等于AgBr(s) 的?f H m θ的反应是……………………( ) (A) Ag +(aq) + Br -(aq) = AgBr(s) (B) 2Ag(s) + Br 2(g) = 2AgBr(s) (C) Ag(s) +?Br 2(l) = AgBr(s) (D) Ag(s) +?Br 2(g) = AgBr(s) 3. (3421) 2NH 3(g) + 3Cl 2(g) = N 2(g) + 6HCl(g) ?r H m θ = -461.5 kJ ·mol -1,温度升高 50 K , 则?r H m θ应为………………………………………… ( ) (A) >> -461.5 kJ ·mol -1 (B) << -461.5 kJ ·mol -1 (C) ≈ -461.5 kJ ·mol -1 (D) = -461.5 kJ ·mol -1 4. (3456) 下列两个反应在某温度、101 kPa 时都能生成C 6H 6(g) ① 2 C(石墨) + 3H 2(g)? →?C 6H 6(g) ② C 2H 4(g) + H 2(g)? →?C 6H 6(g) 则代表C 6H 6(g) 标准摩尔生成焓的反应是…… ( ) (A) 反应① (B) 反应①的逆反应 (C) 反应② (D) 反应②的逆反应 5. (0433) 下列物质中可以认为具有最大摩尔熵的是…………………………… ( ) (A) Li(g) (B) Li(s) (C) LiCl ·H 2O(s) (D) Li 2CO 3(s) S(g)>>S(l)>S(s) 6. (0437) 室温下,稳定状态的单质的标准摩尔熵为………………………………( ) (A) 零 (B) 1 J ·mol -1·K -1 (C) 大于零 (D) 小于零 7. (3450) 在25℃、101 kPa 下发生下列反应: (1) 2H 2(g) + O 2(g) = 2H 2O(l) (2) CaO(s) + CO 2(g) = CaCO 3(s) 其熵变分别为ΔS 1和ΔS 2,则下列情况正确的是……………………………………( ) (A) ΔS 1 > 0,ΔS 2 > 0 (B) ΔS 1 < 0,ΔS 2 < 0 (C) ΔS 1 < 0,ΔS 2 > 0 (D) ΔS 1 > 0,ΔS 2 < 0 8. (3454) 恒温下,下列相变中,?r S m θ最大的是………………………………( ) (A) H 2O(l)? →?H 2O(g) (B) H 2O(s)?→?H 2O(g)

医用化学基础知识

《医用化学基础》复习题 第一章 溶液和胶体 一种物质分散在另一种物质中形成的体系,称分散系。被分散的物质,称分散相,容纳分散相的物质,称分散介质。 产生渗透现象的原因是什么?由于半透膜具有只允许溶剂分子通过而不允许其他物质分子通过的特性,当用半透膜将溶剂与溶液隔开时,溶剂分子可向膜两侧自由渗透,而溶质分子通不过半透膜。这时单位体积内溶剂分子数目多的溶剂将有较多的溶剂分子进入溶液,而溶液中只有较少数目的溶剂分子进入溶剂一侧。综合作用的结果是造成溶剂分子进入溶液。 等渗以正常人血浆的渗透压280~320mmol 〃L -1为标准,低于280 mmol 〃L -1为低渗溶液;高于320 mmol 〃L -1的为高渗溶液。 医学常识:外科消毒用的乙醇浓度是75%?因为含有甲醇,工业酒精为什么不能做饮用酒?血糖通常指血液中的是葡萄糖?机体溶胀能力下降是老年人产生很多皱纹及血管硬化的原因之一;生物标本防腐剂“福尔马林”的成分为40%甲醛水溶液;溶液的渗透压是溶液的性质,不是半透膜存在时才存在;临床上常用的等渗溶液有9g 〃L -1NaCl ,50g 〃L -1葡萄糖,9g 〃L -1乳酸钠,12.5g 〃L -1 NaHCO 3等等。 3.临床上大量输液的基本原则是应用等渗溶液。溶血是指红细胞(红血球)因各种原因造成细胞膜破裂,细胞内容物溶出的现象。引起溶血的原因之一是渗透压的问题。 解释:临床为病人大量输液时,为什么要用等渗溶液? 答:血液具有一定的渗透浓度,但在血液中注入大量的低渗溶液时,稀释了血液,使其渗透浓度大大下降,这时血液中的水分子将会通过细胞膜向红细胞内渗透,而使血红细胞膨胀,甚至破裂;反之,若向血液中注入大量的高渗溶液时,将使血液渗透浓度大大升高,这时红细胞内液的水分子又将会通过细胞膜向血液中渗透。上述两种情况,严重时都可危及生命,所以临床为病人大量输液时,应该用等渗溶液。 第二章 化学热力学与化学动力学基础 1.一些基本概念:基元反应(元反应):一步可以完成的化学反应。 催化剂:那些能够改变化学反应速率,而在反应前后本身的组成、质量和化学性质基本保持不变的物质。 不同的反应具有不同的活化能。反应的活化能越大,则在指定温度下活化分子数越少,反应就越慢。 有效碰撞理论认为,增加反应物浓度使反应速度加快的原因是碰撞次数增多,从而有效碰撞数增多。 2.化学平衡常数的意义和影响因素。 化学平衡:正、逆反应的反应速率相等时,随着时间的推移,反应体系中物质浓度不再发生变化的状态称为化学平衡状态。而不是反应物与产物浓度相等。 3.浓度、压力、温度对化学平衡有影响。增加反应物浓度,平衡向正反应移动;升高温度,化学平衡向吸热方向移动;降低温度,化学平衡向放热方向移动。 ◆ 可逆化学反应的平衡常数是温度的函数,平衡常数数值只随温度变化而变化,不随浓度、压力变化。 ◆ 催化剂不会使化学平衡移动,也不能增加化学平衡常数的数值。 第三章 电解质溶液 1. 一些基本概念:能给出质子的物质叫酸。如:NH 4+, HAc ,H 2PO 4-,HCl 等;能与质子结合的物质叫碱,如:NH 3, ,H 2PO 4-,Cl -等。既能给出质子,又能结合质子的物质叫两性物质,如HPO 43-,H 2O ,HCO 3-。 H 2O 的共轭碱是OH - ,共轭酸H 3O -; HCO 3-的共轭碱是CO 32- ,共轭酸是H 2CO 3。 会计算一元弱酸(弱碱)溶液的[H +]、[OH -]和pH 值。如已知NH 3?H 2O 的K b ,计算0.10 mol·L -1氨水的

化学热力学基础习题

化学热力学基础习题 硫(一氧化碳,克)= 197.9焦耳摩尔-1克-1,硫(H2,克)= 130.6焦耳摩尔-1克-1 .(1)计算298K下反应的标准平衡常数k;(2)计算 标准配置中反应自发向右进行的最低温度。 15当298K已知时,反应为:C(石墨)+2S(对角线)→CS2(l),△fH(S,对角线)= 0kj mol,△fH(CS2,l) =-87.9kj mol-1,S(C,石墨)= 5.7j mol-1 k-1,S(S,对角线)= 31.9j mol-1 k-1,S(CS2,l) = 151.0j mol-1 k-1。尝试计算298K时△fG(CS2,l)和反应自发发生的最低温度。 16当298K已知时,反应为:(1)fe2o 3+3C→2Fe+3co 2(g)。 22 (2)Fe2O3(s)+3H 2(g)→2Fe(s)+3H2O(g),(Fe2O 3,s)=-824.2 kJ·mol-1,△fH (二氧化碳,克)=-393.5千焦摩尔-1,△千焦 (H2O, △fH G) =-241.8 kj mol-1,S(Fe2O3,s) = 87.4 j mol-1 k-1,S(C,石墨)= 5.7 j mol-1 k-1,S(Fe,s) = 27.3 j mol-1 k-1,S(CO2,g) = 213.7 j mol-1 k-1,S(H2,g) = 130.6 j mol-1 k-1,S(H2O,g) = 188.7 j mol-1 17当298K已知时,反应为:碳酸镁→氧化镁+二氧化碳(g),△ FH(碳酸镁,s)=-1110.0 kj·mol-1,△fHS (MgO,s)=-601.7kJ mol-1,△fH (CO2,g)=-393.5千焦摩尔-1,(氧化镁,s)= 26.9千焦摩尔-1千焦-1,

化学热力学基础 习题解答

第一章 化学热力学基础 1-1 气体体积功的计算式 dV P W e ?-= 中,为什么要用环境的压力e P ?在什么 情况下可用体系的压力体P ? 答: 在体系发生定压变化过程时,气体体积功的计算式 dV P W e ?-= 中, 可用体系的压力体P 代替e P 。 1-2 298K 时,5mol 的理想气体,在(1)定温可逆膨胀为原体积的 2 倍; ( 2 ) 定压下加热到373K ;(3)定容下加热到373K 。已知 C v,m = 28.28J·mol -1·K -1。 计算三过程的Q 、W 、△U 、△H 和△S 。 解 (1) △U = △H = 0 (2) kJ nC Q H m P P 72.13)298373(,=-==? W = △U – Q P = - 3.12 kJ (3) kJ nC Q U m V V 61.10)298373(,=-==? W = 0 1-3 容器内有理想气体,n=2mol , P=10P θ,T=300K 。求 (1) 在空气中膨胀了1dm 3, 做功多少? (2) 膨胀到容器内压力为 lP θ,做了多少功?(3)膨胀时外压总比气体的压力小 dP , 问容器内气体压力降到 lP θ时,气体做多少功? 解:(1)此变化过程为恒外压的膨胀过程,且Pa P e 510= (2)此变化过程为恒外压的膨胀过程,且Pa P e 510= (3) V nRT P dP P P e =≈-= 1-4 1mol 理想气体在300K 下,1dm 3定温可逆地膨胀至10dm 3,求此过程的 Q 、 W 、△U 及△H 。 解: △U = △H = 0 1-5 1molH 2由始态25℃及P θ可逆绝热压缩至 5dm -3, 求(1)最后温度;(2)最 后压力; ( 3 ) 过程做功。 解:(1) 351 1178.2410298314.81-=??==dm P nRT V W f dl p A dl p dV δ=-?=-??=-?外外外

医用化学第二版答案

医用化学第二版答案 【篇一:医用化学习题答案】 lass=txt>(1) 3-甲基-5-炔-1-庚烯(2)(e)-4-溴-3-庚烯(3) 1-异丙基-2,4-环己二烯(4)顺-1-甲基-4-叔丁基-环己烷 (5)顺-1-苯基-1-丙烯;或(z)-1-苯基-1-丙烯(6)2,6-二甲基 萘 2、(1) cl cl cl cl clclcl (2) 2+24 oh o ( 3) hbr br (4) 1 br + br2 + br 4、 先加入agno3溶液,环己基乙炔与agno3反应生成白色炔银沉淀;再加入溴的四氯化碳溶液,环己基乙烯使其褪色;与br2/febr3加热 反应,其中2-环己基丙烷不反应;与kmno4反应,甲苯使溶液褪色。5、 为 2 cooh kmnocooh no2 +

6、(1) 3)2 23 (2) h33)3 no2 3 (3) 3 第八章 pp106 2、(1)37c2h5 br h c3h7 r (2) 37 c2h5 h brc3h7 s 4 3 h oh ch3 r (3) ch3 hclh br c2h5 (4) cooh hohho hcooh 第九章 pp114 3 ho

h ch3 s 5 【篇二:[护理学专科]医用化学习题册答案】 ss=txt>专业:层次: 无机部分 第一章溶液 一、是非题(以“+”表示正确,“-”表示错误填入括号) 相等( - ) 4.两种等渗溶液以任意比例混合所得溶液在临床上必定是等渗溶液( + ) 5.临床上,渗透浓度高于320 mmol?l-1的溶液称高渗液( + ) 6.在相同温度下,0.3 mol?l-1的葡萄糖溶液与0.3 mol?l-1的蔗糖溶液的渗透压力是相等的( + ) 二、选择题 1.使红细胞发生溶血的溶液是() a.葡萄糖b.naclc.cacl2d.无法比较 3.使红细胞发生血栓的溶液是() a.葡萄糖 b.nacl c.cacl2d.无法比较 a.葡萄糖 b.nacl c.cacl2d.蔗糖 三、填充题 为___________ kpa,红细胞在该溶液中会产生________现象。 2.产生渗透现象的必需条件是(12渗透方向为。 产生________现象。 四.计算题 中由葡萄糖所引起的渗透压。 第二章化学反应速率及化学平衡 一、是非题(以“+”表示正确,“-”表示错误填入括号) 1.当温度升高,总分子数增加,使反应速率加快() 2.对同一反应,不管用哪种反应物(或生成物)的浓度变化来表示,其反应速率的大小都 完全一样() 3.对于一级反应,速率常数k等于一() 4.内能的绝对值无法精确测定()

医用化学习题解答(新版)

习 题 解 答 第一章 溶 液 1. 温度、压力如何影响气体在水中的溶解度? 2. 何谓亨利定律?何谓气体吸收系数? 3. 亨利定律适应的范围是什么? 4. 20℃,10.00mL 饱和NaCl 溶液的质量为12.003g ,将其蒸干后,得到NaCl 3.173g 。求: (1)质量摩尔浓度;(2)物质的量浓度。 解: NaCl 的相对分子量为:58.5 NaCl 的物质的量为:mol M m n B 05424.05.58173.3=== (1) NaCl 的溶解度: )100/gNaCl (93.35100173.3003.12173 .3水g =?- (2) 质量摩尔浓度:).(143.61000 /)173.3003.12(5.58/173.31-=-== kg mol W n m B B (3) 物质的量浓度:).(424.51000 /105.58/173.31-== L mol V n c B B 5. 将8.4g NaHCO 3溶于水配成1000mL 溶液,计算该物质的量浓度。 解: NaHCO 3相对分子量为:84 NaHCO 3的物质的量为:mol M m n B 1.084 4.8=== NaHCO 3的物质的量浓度:).(1.01000 /10001 .01-=== L mol V n c B B 6. 欲配制10.5mol ·L -1 H 2SO 4 500mL ,需质量分数为0.98的H 2SO 4(密度为1.84)多少毫升? 解: H 2SO 4的相对分子量为:98 所需的H 2SO 4的物质的量为:mol V c n B B 25.51000/5005.10=?=?= 设所需的0.98的H 2SO 4V (ml ),则H 2SO 4溶液的质量为V ×1.84(g ),所以含有的纯H 2SO 4为V ×1.84×0.98(g )。 25.598 98.084.1=??==V M m n B V =285.3ml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