滇黔桂盆地及邻区泥盆纪层序地层格架及其古地理背景_梅冥相

滇黔桂盆地及邻区泥盆纪层序地层格架及其古地理背景_梅冥相
滇黔桂盆地及邻区泥盆纪层序地层格架及其古地理背景_梅冥相

第34卷 第4期2004年10月 吉林大学学报(地球科学版)Jour nal of Jilin U niv ersity(Earth Science Edition)

V ol.34 No.4

Oct.2004

滇黔桂盆地及邻区泥盆纪层序地层格架及其古地理背景

梅冥相

1,2

,曾萍1,初汉明1,刘智荣1,李东海1,孟庆芬1,易定红

1

(1.中国地质大学地球科学与资源学院,北京 100083;2.教育部岩石圈构造、深部过程及探测技术重点实验室,北京 100083)

摘要:滇黔桂盆地及其邻区的泥盆系包括下部的海侵碎屑岩系、中部的混合沉积地层和上部的碳酸盐岩地层,其中又可以进一步划分为13个三级沉积层序和两个二级构造层序。不同阶段三级层序的相序组构特征及其空间变化代表了不同的岩相古地理背景,形成了一个受海平面变化和区域构造运动共同控制的沉积盆地充填序列;同时也反映出研究区域三级海平面变化与欧美地区相对比存在较大的差异。

关键词:层序地层格架;古地理背景;泥盆纪;滇黔桂盆地及邻区

中图分类号:P618.1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5888(2004)04054609

收稿日期:20031222

基金项目:中国石化集团科技开发工程项目(N PJ-1008)

作者简介:梅冥相(1965),男,贵州仁怀人,教授,博士,主要从事沉积学与地层学研究,E -mail:meiming xiang @263.

net 1

Devonian sequence -stratigraphic framework and its paleogeographical

background in the Dianqiangui Basin and its adjacent areas

MEI M ing -xiang 1,2,ZENG Ping 1,CHU Han -m ing 1,LIU Zh-i rong 1,LI Dong -hai 1,MENG Q ing -fen 1,YI Ding -hong 1

(1.School of Earth S ciences and Resour c es ,China Univer sity of Geosciences,Beij ing 100083,China ;2.K ey L aboratory o f L ithospheric Tec -tonics and L ithopr obling Techonology ,M inistry of Ed ucation ,Be ijing

100083,China)

Abstract:The Devonian System in the Dianqiangui Basin and its adjacent areas consisting of three parts.T he lower part is a set of transgressive sandstones,the m iddle is a mixed rock series and the upper is marked

by a set of carbonate rocks.For the Devonian System of the Dianqiang ui Basin and its adjacent areas,13third -order sedimentary sequences can be discerned and they can be g rouped into tw o second -order tectonic se -quences.In different depositional periods,the facies -succession features of the third -order sequences and their regular spatial changes reflect various palaeogeographical patterns.Controlled both by the global sea -level changes and by the regional tectonic movements,a particular Devonian filling succession of the sedimentary basin w as form ed.The third -order sea -level chang es in the study area differ greatly from those of Europe and America.

Key words:sequence -stratigraphic framework;paleogeog raphical patterns;Devonian;the Dianqiangui Basin and its adjacent areas

0引言

滇黔桂地区的泥盆系研究程度较高,大量的研

究成果为我们的工作叠定了坚实的基础。这些成果

包括:侯鸿飞等、钟铿等关于地层学的系统研究[1,2];曾允孚等对沉积岩相古地理的长期研究[3];

许效松等、吴诒等、梅冥相等关于层序地层学

的研图1

滇黔桂盆地及邻区早泥盆世埃姆斯期岩相古地理图及主要剖面的分布位置图

Fig.1

The outline map showing the sedimentary facied and paleogeography f or the Aimsian of the early Devonian epoch in the Dianqiangui Basin and its adjacent areas as well as the location of the main logged sections

图中的黑色三角形代表主要的实测剖面:(1)贵阳乌当;(2)都匀绿荫桥;(3)贵州独山;(4)南丹罗富;(5)隆林德蛾;[1]至[13]代表沉积相带及其相关符号:[1]古陆,[2]前滨相砂岩,[3]前滨至临滨相泥砂岩,[4]混积台地相砂岩及灰岩,[5]局限海台地相白云岩,[6]开阔海台地相灰岩,[7]生物礁灰岩,[8]台间陆棚相泥灰岩,[9]台间盆地相泥页岩,[10]陆棚相砂页岩,[11]次生海盆地相泥页岩夹硅质岩,[12]相界线,[13]同生控相断裂带

[4~6]

。本文对不同古地理背景下的典型剖面(图

1)进行详细的三级层序划分,结合生物地层的资料,以沉积物的时间演化序列和沉积相的空间展布形式所代表的规律性为基础建立了研究区域泥盆系的层序地层格架。三级层序的相序组构的时空变化,既明显地表现出三级沉积层序的两大特征)))空间上相序的有序性和时间上环境变化的同步性,同时又较为清楚地反映了地层记录中的两种相变面以及与其相关的两种穿时性[7]。该层序格架还较为清楚地表明,在受到区域构造运动控制的同时,伴随着海平面升降变化所造成的旋回性环境加深和变浅过程区域古地理背景的有序变化。

1泥盆系三级层序的总体特征

对不同沉积古地理背景的剖面进行区域追踪和

对比,得出图2所示的区域层序地层格架。该格架图表明,泥盆系总体上构成一个大型的楔状体,底部为加里东运动之后的从南而北的海侵尖灭,而顶部则为与紫云运动相关的由北向南的海退尖灭[8]

在滇黔桂盆地中,泥盆系包括三套岩系:下部为一套海侵砂岩系,中部为混合层系,上部为一套碳酸盐岩。它们代表了海域逐渐扩大而后又萎缩的古地理变迁过程中所形成的盆地充填序列。伴随着三级海平面升降变化,不同阶段形成了各具特点的三级层序的相序组构,从而可以识别出13个三级层序。

547

第4期 梅冥相,等:滇黔桂盆地及邻区泥盆纪层序地层格架及其古地理背景

图2滇黔桂盆地及邻区泥盆系层序地层格架

Fig.2The Devonian sequence-stratigraphy framework in the Dianqiangui Basin and its adjacent areas

图中各剖面的位置见图1所示;[1]~[4]代表主要的区域构造运动不整合面:[1]加里东运动,[2]海口运动,[3]紫云运动第一幕,[4]紫云运动第二幕

受区域构造运动的控制,这13个三级层序又可以进一步归为两个二级层序(SQ1-SQ7组成一个,SQ8-SQ13构成第二个;图2),这两个二级层序均以明显的区域不整合面为界。不同古地理背景下的地层剖面的层序划分及其相关的年代地层特征,梅冥相等[8]已经在另一篇文章中进行了较为详尽的论述,在此不予赘述。

2早泥盆世的层序地层特征及古地理背景

大致相当于洛赫考夫期的地层构成两个三级层

548吉林大学学报(地球科学版)第34卷

序即SQ 1和SQ 2,而布拉格期的地层组成SQ 3和SQ 4(图2)。总体来讲,SQ 1和SQ 2形成在以潮汐动力为主的滨海环境,它们以总体向上变浅的正粒序序列为特征;而SQ 3和SQ 4则产在以波浪动力为特征的浅海环境中,所以其海侵体系域发育较多的陆棚相砂页岩层,其相序组构则以向上变浅的反粒序序列为特征。这4个三级层序主要分布在古地形相对较低洼的地带,代表了一个慢速海侵作用过程中沉积相分异不太明显的古地理背景(图3),与其它地区不同的是在钦)防地区该4个三级层序由一套深水盆地相夹硅质岩的泥页岩系组成。

图3

滇黔桂盆地及邻区泥盆纪洛赫考夫期至布拉格期岩相古地理概图

Fig.3

The outline map showing the sedimentary f acies and paleogeography f rom the Lockkovian age to the Pragian age in the Dianqiangui Basin and its adjacent areas

大致相当于埃姆斯期的地层构成三级层序SQ 5,其最明显的特点是在该三级层序的海平面上升阶段发生了较大规模的海侵事件,从而形成了明显的沉积相分异即明显的/台-盆-丘-槽0的古地理格局(图1)。明显的沉积相分异与图3所示的洛赫考夫期至布拉格期的古地理背景形成了鲜明的对照,表明在与SQ 5的海平面上升阶段相对应的海侵

加深过程中,研究区域的古地理格局发生了较大规模的变化。

在这种古地理背景下,三级层序SQ 5的分布范围明显扩大,而且其相序组构则形成一些有规律的变化(图2):(1)在古陆边缘的贵阳乌当至贵州都匀一带,该三级层序由一套海侵砂岩系组成;(2)在连陆台地的向海部分如贵州独山一带,该三级层序的海侵体系域为砂岩系地层,高水位体系域为开阔海台地相灰岩地层;(3)在连陆台地边缘及孤立台地上为一套局部发育生物礁的开阔海台地相灰岩;(4)在台沟背景中,总体上为一套台盆相泥页岩系。在南部的钦)防残留海槽则为一套盆地相硅质岩和泥页岩系。因此,在研究区域,早泥盆世晚期的埃姆斯期曾经历了一个较大规模的海侵事件。

3中泥盆世的层序地层特征及古地理背景

在研究区域内,大致相当于中泥盆世的地层构

549

第4期 梅冥相,等:滇黔桂盆地及邻区泥盆纪层序地层格架及其古地理背景

图4

滇黔桂盆地及邻区中泥盆世艾费尔期岩相古地理图

Fig.4

The outline map showing the sedimentary f acies and paleogeography for the Eifelian age of the middle Devonian in the Dianqiangui Basin and its adjacent areas

图中[1]~[13]代表沉积相带及其相关符号:[1]古陆,[2]前滨相砂岩,[3]潮坪及泻湖相泥砂岩,[4]混积台地相砂岩及灰岩,[5]局限海台地相白云岩,[6]开阔海台地相灰岩,[7]生物礁灰岩,[8]台间陆棚相泥灰岩,[9]台间盆地相泥页岩,[10]陆棚相砂页岩,[11]次深海盆地相泥页岩及硅质岩,[12]相界线,[13]同生控相断裂带

成4个三级层序即SQ 6-SQ 9。该4个三级层序的分布范围总体上与SQ 5相似(图2),反映了一个与早泥盆世晚期的埃姆斯期大致相似的古地理背景(图4,图5)。在连陆台地上从南向北形成有规律的变化:SQ 6与SQ 7在独山一带,海侵体系域由砂岩系地层组成,而高水位体系域则以开阔海台地相灰岩为主,该两个三级层序在古陆边缘的贵阳一带均由砂岩系地层组成;相应地,SQ 8与SQ 9从南向北,由以灰岩为主逐渐相变为白云岩地层。在连陆台地边缘以及孤立台地的迎风浪部分,该4个三级层序的高水位体系域局部发育生物礁。在台盆相带中,海侵体系域以台盆相泥页岩系为主,而高水位体系域则夹较多的台棚相泥灰岩和粉砂岩层;在钦)防残留海槽中主要为一套深水盆地相硅质岩和泥页岩系

地层。

中泥盆世地层还有一个比较明显的特点是,在古边缘的贵阳一带缺失SQ 8,从而表现出海口运动不整合面的存在,横县六景一带由大套白云岩(那叫组白云岩)所构成的SQ 6和SQ 7也正好说明了与海口运动相关的强迫型海退事件。艾费尔期与吉维特期之交的海口运动,是研究区域古地理演化的转折点,在此之前泥盆系由海侵碎屑岩系(SQ 1)SQ 4)逐渐演变为混合岩系(SQ 5与SQ 7);其后,泥盆纪海域则为一个清水海域,在古陆边缘不发育滨岸相砂岩而以局限海台地相白云岩的发育为特征。海口运动前的艾费尔期(图4)和海口运动后的吉维特期(图5),古地理格局存在一些差异,即从一个浑水海域演变为一个清水海域,表现在古陆边缘的滨岸相砂岩

550

吉林大学学报(地球科学版) 第34卷

被局限的海台地相白云岩取代。图5

滇黔桂盆地及邻区中泥盆世吉维特期岩相古地理图

Fig.5

The outline map showing the sedimentary f acies and paleogeography f or the Givetian age of the middle Devonian in the Dianqiangui Basin and its adjacent areas

图中[1]~[11]代表沉积相带及其相关符号:[1]古陆,[2]前滨相砂岩,[3]局限海台地相白云岩,[4]开阔海台地相灰岩,[5]生物礁灰岩,[6]台间陆棚相泥灰岩,[7]陆棚相砂页岩,[8]台间盆地相泥页岩,[9]次深海盆地相泥页岩及硅质岩,[10]相界线,[11]同生控相断裂带

4晚泥盆世层序地层特征及其古地理背景

晚泥盆世地层所组成的4个三级层序即SQ 10

至SQ 13,在连陆台地和孤立台地上乃至台沟背景中均由碳酸盐岩系地层所组成(图2)。垂向上,海侵体系域主要为开阔海台地相灰岩而高水位体系域中则发育较多较厚的白云岩地层;横向上,由以灰岩为主向古陆边缘逐渐相变为白云岩,与这种变化相伴随的是该4个三级层序从广海向古陆边缘呈现出明显的海侵尖灭。如在贵州独山一带,发育较完整;向北的贵州都匀一带,只发育SQ 10,从都匀向北到贵阳一带SQ 10由以灰岩为主相变为以白云岩为主并且厚度明显变薄。还有一个最突出的特征是,由于

弗拉斯期与法门期之交的生物灭绝事件的影响,弗拉斯期的SQ 10和SQ 11的海侵体系域中于连陆台地边缘和孤立台地上局部发育生物礁,而法门期的SQ 12和SQ 13基本上不发育生物礁,代表了沉积作用对生物灭绝事件的一种特殊响应[9]

。三级层序的相序组构和空间展布的这些特点表明了古地理背景伴随着紫云运动造成的地壳抬升,经历了一个古陆分布范围有所扩大的过程(图6,图7)。

除了钦-防残留海槽还是为深水盆地相硅质岩和泥页岩系以外,晚泥盆世的另一个主要特征是孤立台地的分布范围有所扩大,孤立台地之间的台沟中基本上不发育台盆相泥页岩系地层而以台棚相泥晶灰岩及泥灰岩地层为特征,这与泥盆纪和石炭纪过渡时期的紫云运动所造成的构造抬升存在成因联

551

第4期 梅冥相,等:滇黔桂盆地及邻区泥盆纪层序地层格架及其古地理背景

系。特别明显的是,弗拉斯期末期的F-F 生物灭绝事件,不但结束了泥盆纪自埃姆斯期以来的层孔虫和珊瑚的造礁作用,在法门期普遍发育藻碳酸盐建造:连陆台地上的叠层石灰岩和白云岩、孤立台地上的核形石颗粒滩等(图7)

图6

滇黔桂盆地及邻区晚泥盆世弗拉斯期岩相古地理概图

Fig.6

The outline map showing the sedimentary f acies and paleogeography f or the Frasian ag e of the late Devonian in Dian -qiangui Basin and its adjacent areas

图中[1]~[10]代表的沉积相及其相关符号分别为:[1]古陆,[2\<局限海台地相白云岩,[3]开阔海台地相灰岩,[4]生物礁灰岩,[5]台缘斜坡相角砾灰岩,[6]台间陆棚相泥灰岩,[7]陆棚相砂页岩,[8]次深海盆地相泥页岩及硅质岩,[9]相界线,[10]同生控相断裂带

5泥盆纪海平面变化的全球对比

滇黔桂盆地及邻区泥盆系中的13个三级层序

构成两个二级层序(图2,图8)。研究区域的三级沉积层序划分及其海平面变化与国外如Johnson 等[10]和Ross 等[11]不完全一致(图12),表现出相似性与差异性共存的特点:相似的变化见图12的[1]至[9]所示,如弗拉斯期末期和法门期末期的海平面

下降等等;不同的也有很多(图12的(1)至(7)所示),其中差异最为明显的是研究区域较为明显的埃姆斯期的大规模海侵事件(图12之(4))以及与海口

运动相关的海退事件(图12的(6)),在欧美地区与前者相对应的大规模海侵事件其发生的时间要晚(图12的[4]),而后者在欧美地区则不存在。究其原因可能是三级海平面相对变化除了受全球海平面变化的控制外,还受到区域构造背景的控制,这同时也是地层记录复杂性的一个方面。以沉积相序的叠加规律和空间展布特点为基础所建立的层序地层格架本身,就是一个区域地层堆积作用模式而使层序地层学具有特别的沉积学内涵,由其所代表的沉积

552

吉林大学学报(地球科学版) 第34卷

图7

滇黔桂盆地及邻区晚泥盆世法门期岩相古地理概图

Fig.7

The outline map showing the sedimentary facies and paleogeography f or the Famennian age of the late Devonian in Dianqiangui Basin and its adjacent areas

图中[1]~[11]为沉积相带及其相关符号:[1]古陆,[2]萨布哈,[3]局限海台地相白云岩,[4]开阔海台地相灰岩,[5]核形石颗粒滩相灰岩,[6]台缘斜坡相角砾灰岩,[7]台间陆棚相泥灰岩,[8]陆棚相砂页岩,[9]次深海盆地相泥页岩及硅质岩,[10]相界线,[11]同生控相

断裂带

553

第4期 梅冥相,等:滇黔桂盆地及邻区泥盆纪层序地层格架及其古地理背景

学规律也可以作为地层对比的标志而赋予层序地层学的地层学属性。

参考文献(References):

[1]侯鸿飞,曹宣铎,王士涛,等.中国地层典(泥盆系)

[M].北京:地质出版社,2000:1118.

HOU Hong-fei,CAO Xuan-duo,WAN G Sh-i tao,et al.

Chinese stratigraphic lex icon(Devonian system)[M].

Beijing:G eolo gical Publishing House,2000:1118. [2]钟铿,吴诒,殷保安,等.广西的泥盆系[M].武汉:中国

地质大学出版社,1992:1370.

ZHO NG K eng,WU Yi,Y IN Bao-an,et al.Devonian

system of G uang xi[M].Wuhan:China U niversity of

Geosciences Press,1992:1370.

[3]曾允孚,张锦泉,刘文均,等.中国南方泥盆纪岩相古地

理与成矿作用[M].北京:地质出版社,1994:1120.

ZENG Y un-fu,ZHAN G Jin-quan,L IU W en-jun,et al.

Devonian lithofacies paleog eog raphy and mineralization in

sout h China[M].Beijing:Geologiacal Publishing House,

1994:1120.

[4]许效松,牟传龙,林明.露头层序地层与华南泥盆纪古

地理[M].成都:成都科技大学出版社,1993:1288.

XU Xiao-song,M OU Chuan-lo ng,L IN M ing.Out-crop sequence str atigraphy and the Devonian palaeo graphy in

south China[M].Cheng du:Chengdu University of Sc-i

ences and T echnology Pr ess,1993:1228.

[5]吴诒,龚一鸣,杜远生.华南泥盆纪层序地层及海平面

变化[M].武汉:中国地质大学出版社,1997:198.

WU Y i,GO NG Y-i ming,DU Yuan-sheng.Dev onian se-

quence stratigraphy and the relat ive sea-level changes in

South-China[M].Wuhan:China U niversity of Geo-

sciences Pr ess,1997:198

[6]梅冥相,马永生,戴少武,等.南盘江盆地晚古生代盆地

充填序列特征及生储盖组合划分[J].现代地质,2001,

15(1):7482.

M EI M ing-xiang,M A Yong-sheng,DA I Shao-wu,et https://www.360docs.net/doc/5811453342.html,te P aleozo ic filling succession of the Dianqiangui Basin and t he division of associatio n of oil-generating strata,reservoir,and capping bed[J].Geosciences,

2001,15(1):7482.

[7]梅冥相,马永生.从旋回层序的特征论地层记录的两种

相变面及两种穿时性[J].地层学杂志,2001,25(2):

150153.

M EI M ing-x iang,M A Yong-sheng.On two kinds of fa-

cies-change surface and two kinds of diachro nism in stratig raphical records accor ding to t he natures of cyclic-

sequences[J].Jour nal of Stratigraphy,2001,25(2):

150153.

[8]梅冥相,高金汉,李东海,等.黔桂地区泥盆系层序地层

格架及相对海平面变化研究[J].沉积学报,2003,21

(2):198206.

M EI M ing-x iang,GAO Jin-han,L I Dong-hai,et al.

Study on sequence-stratigraphic framework and relative sea-level changes for the Devo nian of the Qian-Gui area[J].A cta Sedimento logica Sinica,2003,21(2):

198206.

[9]Chen D,T ucker M E,Jiang M,et al.Carbonate plat-

form evolution:from a bioconstructed platfor m to a sand

sho al system(Devonian,Guilin,South China)[J].Sed-i

mento logy,2001,49:737764.

[10]Johnson J G,K lapper G.Nort h american midcontinent

dev onian T-R cycles[J].Oklahoma Geolog ical Survey

Bulletiin,1992,145:127135.

[11]Ross C A,Ross J R https://www.360docs.net/doc/5811453342.html,te P aleozoic transgressive-

reg ressive deposition[A].In:Wilgus C K,ed.Sea-

level changes:an integ rated apporoach[C\<.N ew

York:SEPM Spec Pub(42),1988:227247.

554吉林大学学报(地球科学版)第34卷

高二地理海南岛开发的地理背景复习

第十单元海岛和海域的开发—以海南岛为例 10.1海南岛开发的地理背景 学案导学 【知识网络】 ________,四面临海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地理区位优势 ____香港,____台湾,内靠__________,外临______ 位于______________上,靠近____________ 连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988年划定为________ 海南岛开发 ________优势,农作物________ 的历史背景热带资源优势 我国最大的______________ ____资源提供食品和旅游观赏资源 海洋资源优势____资源为我国发展热带海洋渔业基础 ____资源据评估可与波斯湾媲美 旅游资源别具________ 【重要图释】 1、图10.1 “海南岛的地理位置图” 从纬度位置、海陆位置、经济位置、交通位置方面掌握海南岛的区位,见教学内容表格10-1中的地理位置特征栏目。 2、图10.3 “海南岛各地气温和降水的月份分配图” 从气温曲线图上可以看出,海南岛最冷月气温在150C以上,可判断它位于热带,再根据降水柱状图可知它是“夏雨型”,因此确定它的气候类型是热带季风气候,丰富的光热水资源为发展海南岛热带高效农业和特色旅游业提供了良好条件。 【知识建构】 学习策略:案例对比分析法:可选择与海南岛在开发方面有着许多相同点的我国或者世界的一些开发事例作为案例进行对比分析,如搜集和整理台湾、夏威夷、斯里兰卡、新加坡等国家和地区的资料,对照分析自然条件和经济发展的差异,借以认识海南岛开发的潜力和发展前景。同时注意:本课共出现了多幅统计图表,可尝试进行图表转换、图文转换,学会同一地理内容不同的表示方法,提高图表的解读能力。 一、地理区位优势 导学程序:海南岛区位优势表现在哪里?近20年来经济发展迅速的原因是什么? 原理透视:.

准噶尔盆地的类型和构造演化

收稿日期:20000507;修订日期:20000911 作者简介:蔡忠贤(1963—  ),男,博士,副教授,矿产资源普查与勘探专业,现在石油大学博士后站工作。①中国科学院兰州地质研究所1准噶尔盆地构造特征及形成演化[R]119851 准噶尔盆地的类型和构造演化 蔡忠贤1,陈发景2,贾振远2 (11石油大学盆地与油藏研究中心,北京102200;21中国地质大学,北京100083) 摘 要:准噶尔盆地的早二叠世属于裂谷还是前陆盆地,存在意见分歧;晚二叠世—老第三纪 盆地的性质也不确定。文中通过对盆地构造几何学、沉降史、热史及火山岩的综合分析研究,对 盆地类型和构造演化获得了一些新的认识:(1)准噶尔盆地在早二叠世为裂谷,晚二叠世为热冷 却伸展坳陷,三叠纪—老第三纪为克拉通内盆地,新第三纪至今,由于印度板块与亚洲大陆碰撞 才形成陆内前陆盆地。(2)对石炭纪—早二叠世的岩浆活动结合区域构造资料的研究表明,准 噶尔地区古生代的板块运动和造山作用具软碰撞特点,早二叠世的裂谷盆地是在软碰撞背景下 造山带伸展塌陷的产物。(3)地幔热对流作用可能是软碰撞造山后伸展塌陷的主要深部动力学机制。 关键词:准噶尔盆地;裂谷;热冷却坳陷;克拉通盆地;软碰撞;伸展塌陷 中图分类号:P544+1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2321(2000)04043110 0 引言 准噶尔盆地是新疆北部自二叠纪以来形成的大型陆内叠合盆地,目前是我国含油气前景最有希望的地区。尽管20世纪80年代以来开展了大量的地球物理和地质研究工作,但由于盆地遭受改造,在盆地类型和成因方面仍存在着诸多的分歧。中国科学院地学部①将盆地构造演化划分为4个阶段,即早二叠世断陷,晚二叠世拗陷,三叠纪—第三纪断拗和第四纪上升阶段。吴庆福[1]认为二叠纪为裂陷,三叠纪—老第三纪为拗陷,新第三纪以后为收缩上隆阶段。尤绮妹[2]的划分是:石炭纪—三叠纪为裂谷阶段,侏罗纪为中央隆升阶段,白垩纪以后为山前拗陷阶段。赵白[3]的划分是二叠纪为断陷、拗陷阶段,三叠纪为断拗阶段,侏罗纪—老第三纪为拗陷阶段,新第三纪以后为萎缩上隆阶段。肖序常[4]则认为晚石炭世—早二叠世为海相前陆盆地。杨文孝[5]也将早二叠世划为海相前陆,晚二叠世和新第三纪—第四纪划为陆相前陆,之间三叠纪—老第三纪划为振荡型陆相盆地。上述划分意见中归纳起来主要的分歧在于对盆地早二叠世的性质是张性还是压性的认识以及晚二叠纪—老第三纪拗陷盆地的性质。近来,这种分歧不仅未缩小,反而扩大。孙肇才[6]主张应该放弃早期盆地是塌陷或张性的认识,将准噶尔看作是一个在石炭纪—二叠纪前陆基础上,经过 —134—第7卷第4期 2000年10月地学前缘(中国地质大学,北京)Earth Science Frontiers (China University of G eosciences ,Beijing )Vol 17No.4Oct 12000

地层坍塌的原因

地层坍塌的原因 ????造成井壁失稳有地质方面的原因、物理化学方面的原因和工艺方面的原因,?就某一地区或某一口井来说,可能是其中的某一项原因为主,但对大多数井来说是综合原因造成的。 1.地质方面的原因: ????(1)?原始地应力的存在:我们知道,地壳是在不断运动之中,?于是在不同的部位形成不同的构造应力?(挤压、拉伸、剪切),当这些构造应力超过岩石本身的强度时,?便产生断裂而释放能量。但当这些构造应力的聚集尚未达到足以使岩石破裂的强度时,它是以潜能的方式储存在岩石之中,待机而发,当遇到适当的条件时,?就会表现出来。因此,地层中任何一点的岩石都受到来自各个方向的应力作用,为简便起见,?把它分解为三轴应力,如图1-9所示, 即垂直应力(上覆岩层压力)σv和两个水平应力σH(最大水平应力)和σh(最小水平应力),通常这两个水平应力是不相等的。当井眼被钻穿以后,钻井液液柱压力代替了被钻掉的岩石所提供的原始应力,井眼周围的应力将被重新分配,被分解为周向应力、径向应力和轴向应力,?在斜井中,还会产生一个附加的剪切应力,当某一方向的应力超过岩石的强度极限时,就会引起地层破裂,何况有些地层本来就是破碎性地层或节理发育地层。虽然井筒中有钻井液液柱压力,但不足以平衡地层的侧向压力,所以,地层总是向井眼内剥落或坍塌。 (2)地层的构造状态:处于水平位置的地层其稳定性较好,但由于构造运动,发生局部的或区域的断裂、褶皱、滑动和崩塌,上升或下降,使得本来水平的沉积岩变得错综复杂起来,大多数地层都保持一定的倾角,?随着倾角的增大,地层的稳定性变差,60°左右的倾角,地层的稳定性最差。 ????(3)岩石本身的性质:沉积岩中最常见的是砂岩、砾岩、泥页岩、石灰岩等,还有火成侵入岩如凝灰岩、玄武岩等,由于沉积环境、矿物组分、埋藏时间、胶结程度、压实程度不同而各具特性,以下的这些岩石是容易坍塌的:①未胶结或胶桔不好的砂岩、砾岩、砂砾岩;②破碎的凝灰岩、玄武岩,因岩浆侵入地层后,在冷却的过程中,?温度下降,体积收缩,形成大量的裂纹,?这些裂纹有些被方解石充填,大部分未被充填,其性质和未胶结的砾石差不多;③节理发达的泥页岩。泥页岩在沉积过程中,?横向的连续性很好,但成岩之后,由于构造应力的拉伸、剪切作用,?会形成许多纵向裂纹,失去了它的完整性;④断层形成的破碎带。?断层附近不论是什么地层,都容易形成破碎;⑤不成岩的地层,?如煤层、流沙、粘土、淤泥等;⑥泥页岩的组分。泥页岩中一般含有20~30%粘土矿物,?若粘土的主要成分是蒙脱石则易吸水膨胀;若粘土的主要成分是高岭石、伊利石,则膨胀性小,?但容易脆裂;而伊利石—蒙脱石混层,离子间强键减少,一?部分比另一部分水化能力强,导致非均匀膨胀,进一步减弱了泥页岩的结构强度,?实践证明,伊利石—蒙脱石混层是难以对付的地层。⑦有盐膏层、膏盐层、膏泥岩、软泥岩等特殊岩层,当用淡水钻井液或不饱和盐水钻井液钻进时,盐层溶解,井径扩大,一些硬泥岩、粉砂岩等夹层失去支撑而垮塌。或者钻遇石膏、膏泥岩时钻井液液柱压力不能平衡地层坍塌压力,或者钻井液中抗盐抗钙处理剂加量不足,使石膏吸水膨胀、分散,也会造成井下垮塌、掉块。以盐为胎体或胶结物的泥页岩、粉砂岩或硬石膏团块,遇矿化度低的水会溶解,盐溶的结果导致泥页岩、粉砂岩、硬石膏团块失去支撑而坍塌。 ????(4)?泥页岩孔隙压力异常:泥页岩是有孔隙的,在成岩过程中,由于温度、压力的影响,使粘土表面的强结合水脱离成为自由水,?如果处于封闭的环境内,多余的水排不出去,就在孔隙内形成高压。一些生油岩生成的油气运移不出去,?也会在孔隙和裂缝中形成高压。钻井时,如果钻井液液柱压力小于地层孔隙压力,孔隙压力就要释放。如果孔隙或裂缝足够大且有一定的连通性,这些流体就会涌入井内,如江汉油田、胜利油田发现的泥页岩油气藏就是这样形成的。如果泥页岩孔隙很小,?渗透率很低,当压差超过泥页岩强度时,也会把泥页岩推向井内。若泥页岩孔隙里是高压气体,泥页岩就会被崩散,落入井内。 (5)高压油气层的影响:泥页岩一般是砂岩油气层的盖层,或者与砂岩交互沉积而成为砂岩的夹层,如果这些砂岩油气层是高压的,?在井眼钻穿之后,在压差的作用下,地层的能量就沿着阻力最小的砂岩与泥页岩的层面而释放出来,使交界面处的泥页岩坍塌入井。 2.物理化学方面的原因: 石油天然气钻井是在沉积岩中进行,而沉积岩的百分之七十以上是泥页岩,泥页岩都是亲水物质,一般都含有蒙脱石、伊利石、高岭石、绿泥石等粘土矿物,此外,还含有石英、长石、方解石、石灰石等,?不同的泥页岩

映射探测桩底完整性研

地震映射技术检测人工挖孔桩孔底岩层完整性可行性研究 蒋传琳1张宪哲2付向科1 罗文启2 (1.河南省煤田地质局物检测量队,河南郑州450009; 2.河南省煤田地质局资源环境调查中心,河南郑州450003) 摘要:在一些覆盖层厚度较薄地区,建造高层建筑物时通常采用人工挖孔灌注桩基础。按照现行规范桩孔应用钻探方式对孔底3d或5m深度范围内岩层进行检验。这不仅费工、费时、检验成本高,探查深度还局限在3d或5m的深度。为此,本文考虑采用地震映射技术作为主要检测手段,少量的钻探作为对物探分析结果的验核,在提高检测速度同时量,可以节省检测费用。本文通过在山西某市的检测实例,说明地震映射方法进行桩底岩层探测的有效性。 关键词:地震映射,检测,基桩孔底,岩层完整性,可行性 1 引言 在一些覆盖层厚度较薄地区,建造高层建筑物时通常采用人工挖孔灌注桩基础。按照现行《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50007-2002)要求,人工挖孔桩终孔时,单柱单桩的大直径嵌岩桩,应视岩性检验桩底下3d或5m深度范围内有无空洞、破碎带、软弱夹层等不良地质体件[1]。并在条文说明中明确“应用超前钻逐孔对孔底3d或5m深度范围内持力层进行检验”[2]。若是按规范采用钻探进行检验,不论是在孔内,还是在孔上进行钻探操作均较为困难,费工、费时、检验成本高,勘查深度还较为局限——往往仅限于3d或5m的深度,若在5.5m存在空洞或软弱夹层就难以发现。若工程场地存在土质软弱或渗水量较大,会因钻探检验过程较长而引起孔壁坍塌,影响基桩施工进度和增加施工单位生产成本。为此,考虑采用物探技术来作为主要检测手段,少量的钻探作为对物探分析结果的验核,这样可以在保证检测质量的前提下提高检测速度,同时因减少了大量的钻探工作量,可以节省出可观的检测费用。 低应变在基桩施工质量检测应用经过近二十年实践,已取得业界的普遍认可。本次采用地震映射技术对基桩孔底进行检测,分析桩下5m内是否存在不良地质体,基础理论与低应变方法一致,这就为此方法的应用是否能取得预期效果奠定了理论基础。 众所周知,波阻抗是岩层中的纵波速度υ与岩层密度ρ的乘积。它是表述应力波在岩体中传播时,运动的岩石质点产生单位速度所需的扰动力,也反映了岩石对动量传递的抵抗能力。在岩层界面两侧波阻抗的变化,对波的能量传递有很大影响。当两侧波阻抗相等时,入射波的能量全部透过界面传到另一侧。界面两侧波阻抗不等时,无论增大或变小,人射波的能量都不能全部透过界面传到另一侧。当界面前方的波阻抗为零时,反射波和人射波的幅度大小相等符号相反;当界面前方的波阻抗为无限大时,反射波的大小、符号都与入射波相同,透射波则是入射波的两倍[3]。由此可知,当入射波从波阻抗ρ1υ1的岩层入射到波阻抗ρ2υ2 的岩层分界面时,反射波振幅A f和入射波振幅A r之间存在着如下关系:

泥盆纪

泥盆纪 简介 泥盆纪(Devonian period)(鱼类的时代) 泥盆纪(Devounian,符号D)是地质年代中的一个纪,开始于同位素年龄416±2.8百万年(Ma),结束于359.2±2.5Ma。 泥盆纪(Devonian):泥盆纪时期是指三亿六 千万年至四亿六百万年前,也就是古生代中叶的 这段期间。可另分为三个时期-前泥盆纪时期 (四亿零六百万至三亿八千七百万年前)、中泥 盆纪时期(三亿八千七百万387至三亿七千四百 万年前)、以及后泥盆纪时期(三亿七千四百万 至三亿六千万年前)。泥盆纪生物生活图地质年代名称,古生代的第四个纪,约开始于4.1亿年前,结束于3.5亿年前,持续约5000万年。“泥盆纪分为早、中、晚3个世,地层相应地分为下、中、上3个统。泥盆纪古地理面貌较早古生代有了巨大的改变。表现为陆地面积的扩大,陆相地层的发育,生物界的面貌也发生了巨大的变革。陆生植物、鱼形动物空前发展,两栖动物开始出现,无脊椎动物的成分也显著改变。 早期裸蕨繁茂,中期以后,蕨类和原始裸子植物出现。无脊椎动物除珊瑚、腕足类和层孔虫(Stromatoporoidea,腔肠动物门,水螅虫纲的一个目)等继续繁盛外,还出现了原始的菊石(Ammonites,属软体动物门,头足纲的一个亚纲)和昆虫。脊椎动物中鱼类(包括甲胄鱼、盾皮鱼、总鳍鱼等)空前发展,故泥盆纪又有“鱼类时代”之称。晚期甲胄鱼趋于绝灭,原始两栖类(迷齿类(Labyrinthodontia)(亦称坚头类)开始出现的。 名称来历 “泥盆”(Devon)来自日语,是英国英格兰西南半岛上的一个郡名的日语音译(现称德文郡,Devonshire),日语中“泥”读dee,“盆”读bon,所以日本人就用汉字“泥盆”翻译英文Devon。泥盆纪是英国地质学家塞奇威克(A.Sedgwick)和默奇森(R.I.Muchison)研究了该郡的“老红砂岩”后,于1839年命名的。这个时期形成的地层称为“泥盆系”,代表符号为“D”。 生物种类 泥盆纪古地理面貌较早古生代有了巨大的改变。表现为陆地面积的扩大,陆相地层的发育,生物界的面貌也发生了巨大的变革。陆生植物、鱼形动物空前发展,两栖动物开始出现,无脊椎动物的成分也显著改变。 腕足类在泥盆纪发展迅速,志留纪开始出现的石燕贝目成为泥盆纪的重要化

2.中国文化的地理背景

复习资料二 四、名词解释 1.方志时期:因为明清两代我国多数地方都有了方志,对区域性的气候做了更为详细的记录,特别是对认识各种异常气候所引起的灾害很有帮助。所以,竺可帧把从公元1400到1900年的第三个大的气候时期称为“方志时期”。方志时期又称为寒冷时期。 2.仪器观测期:因为自1900年以后直到现在,有了测量温度及气象观测的仪器,所以,竺可帧把此一时期称为“仪器观测期”。 3.地缘:此地线概念不同于现代的领土观念。它指的是当中原文化中心形成后,与北方范围更加广阔的草原游牧文化之间的关系。 4。通漕四渠:指的是以宋都汴京为中心开凿的四条用于漕运的人工运河,即汴河(或称通济渠)、广济河、金水河、惠民河。 五、简答题 中国地势和地形的特点是什么? 答:其特点是自西向东构成了三个落差显著的阶梯。第一阶梯是西部的青藏高原,平均海拔在4000米以上,是我国大江大河的发源地。第二阶梯从青藏高原往东往北,海拔都在2000米至1000米以下,这里分布着云贵高原、蒙古高原、黄土高原及四川盆地、汾河谷地等。第三阶梯则是北起大兴安岭、中经太行山,南至巫山一线以东及云贵高原东缘以东的中国东部地区,其平均海拔低于500米,滨海地带更低于海拔50米。整个中国的地势和地形就像一把巨大无比的躺椅,西北背靠欧亚大陆,东南面向太平洋。 中国五千年气候的变化大势分为几个时期? 答:中国五千年气候的变化大势是由暖变冷,大致分为四个大的时期:①温暖期。从公元前3000年到公元前1100年,下限正好在商朝末年。②寒暖交错期。从公元前1100年到公元1400年,下限到明朝初期。 ②方志时期,又叫寒冷时期。从公元1400年到1900年,下限到清朝末年。④仪器观测期。从公元1900年到现在。 中国地理的整体牲是什么? 答:中国地理的整体性特征有两点:一是众多的河流犹如血脉一样,将大陆广大的地区连在一起。二是地理通道四通八达,形成了便利的交通。 中国气候的变化与灾荒疾病有无直接关系,为什么? 答:中国气候的变化与灾荒疾病有直接关系。因为自中国的气候转人寒暖交错期后,灾荒疾病随之增多。据统计,从西汉开始到1936年共2142年的时间里,灾害总数高达5150次,平均每4个月就有一次。由气候变化带来的灾荒疾病主要是旱、涝、蝗、风、雹、瘟疫等。 中国文化发展的迟滞为什么始于元明清时期? 答:因为元明清时期南北对峙有了新的变化,已经不是像宋金时期那样,南方的经济高潮与北方剧烈的民族融合同时并举,而是统一的国家出现了政治中悯在北方,经济中心在南方的局面。但处在北方的王朝政治中心,它的立国精神都是陈旧的重小农经济的,因此它从来不懂得在国家策略上保护南方经济的发展势头,从而使南北对峙,变成了政治与经济的对立和矛盾。所以说,中国文化发展的迟滞是从元明清时期真正开始的。 6.简述中国古代九州的地理划分? 答:《尚书禹贡》以山川为标志,将天下划分为冀、兖、青、徐、扬、荆、豫、梁、雍九州。古济水、黄河之间为兖州;渤海、泰山之间为青州、黄海、泰山、淮河之间为徐州;淮河以南、大海以西为扬州;荆山(今湖北南漳县)以南、衡山(在湖南)以北为荆州;荆山以北、黄河以南为豫州;华山以南;怒江以东的汉中、四川盆地为梁州;西河(陕西、山西之间的黄河)以西、墨水(具体所指不清楚,大致为陕、甘、青交界地带的河流)以东为雍州;西河以东;东河(流经河北平原的黄河)以西为冀州。 7.先秦时期是区域文化大发展的时期,是哪些区域文化经过汇集融合,最终成为中国古代文化基干的?

地层完整性及漏失测试程序与计算

地层完整性测试程序与计算(FIT) 地层完整性测试是增加井底压力到设计压力测试地层强度的方法。在钻进到更高井底压力的下一地层,通常进行地层完整性测试确保套管鞋以下地层不破裂。通常,陆地工程师将设计需要的地层完整性测试压力(单位为ppg)。 在进行地层完整性测试前,你应当知道地层完整性测试需要的压力。如下公式显示如何计算地层完整性压力。 地层完整性测试需要的压力(psi) = (地层完整性测试需要的压力 ppg – 现在的泥浆比重ppg)×0.052×真正的垂直套管鞋的深度ft 举例: 需要地层完整性测试压力(ppg) = 14.5 目前的泥浆比重 (ppg) = 9.2 套管鞋垂直深度(ft) = 4000 TVD 地层完整性测试需要的压力(psi) = (14.5-9.2) x 0.052 x 4000 = 1102 psi 地层完整性测试规则指导罗列如下:(注: 仅仅是指导。为了进行压力测试,你可能需要遵循标准程序): 1. 钻进新地层几英尺后,循环洗井并收集样品确认钻到新地层然后起钻具到套管位置。 2. 关闭环形防喷器或者闸板,准备泵,通常是固井泵,通过节流管汇循环确保地面管汇充满钻井液。 3. 停泵并关闭压井管汇阀。 4. 使用固定泵冲逐渐泵入少量的钻井液到井内。记录总泵冲、钻杆压力和套管压力。泵入直到套管压力到达地层完整性测试压力,稳压一段时间确定压力。 5. 卸掉压力并打开井。然后继续钻井作业。然后继续钻进。

漏失测试程序与计算 漏失测试是为了找到特定地层的压裂梯度。漏失测试的结果也可以显示在钻井作业时可以使用的最大等量泥浆比重。 漏失测试(LOT)指导程序如下:(注:这不是唯一的指导程序。进行漏失测试时,你可能需要遵守你的标准程序。): 1.钻进新地层几英尺后,循环洗井并收集砂样确定已经钻到新地层并且起管柱到套管。 2.关闭环形防喷器或者闸板防喷器,准备泵,通常为固井泵,通过节流管汇循环确保地面管汇充满钻井液。 3.停泵并关闭节流阀门。 4.使用固定泵冲逐渐泵入少量的钻井液到井内。记录总泵冲、钻杆压力和套管压力。泵入泥浆时,钻杆压力和套管压力将持续增加。绘制泵冲与压力曲线,如果地层漏失,图线将显示直线。当压力高于地层强度,地层破裂并允许钻井液进入地层,因此钻杆/套管压力将脱离直线,这也就意味着地层破裂并被注入钻井液。我们可以称压力脱离直线为漏失测试压力。 注: 作业人员称为漏失压力因公司标准不同而不同。 由漏失测试压力计算等量泥浆比重公式如下: 漏失测试等量泥浆比重(ppg) = (漏失测试压力 psi) ÷ 0.052 ÷ (套管鞋垂深ft) + (现有泥浆比重 ppg) 压力梯度psi/ft = (漏失测试压力psi) ÷ (套管鞋垂深 ft) 举例: 漏失测试压力 = 1600 psi 套管鞋垂深 = 4000 ft 泥浆比重 = 9.2 ppg 漏失测试等量泥浆比重(ppg) = 1600 psi ÷ 0.052 ÷ 4000 ft + 9.2ppg = 16.9ppg 压力梯度 = 1600 ÷ 4000 = 0.4 psi/ft 5. 卸掉压力并打开井。然后继续钻井作业。

地质类型划分报告

1 绪论 1.1 目的与任务 为了加强和规范煤矿地质工作,进一步查明矿井隐蔽致灾地质因素,及时处理煤矿地质灾害,有效预防煤矿事故,根据国家安监总局、国家煤监局《关于印发煤矿地质工作规定的通知》(安监总煤调[2013] 135号)文件的精神,对连城县新兴煤业有限公司揭乐乡新兴煤矿的地质类型进行调查,提交本报告。 本次工作主要任务是: 一、调查研究矿井地层、地质构造,确定地质构造复杂的程度; 二、调查研究煤层赋存情况,确定煤层稳定性; 三、调查测定矿井瓦斯含量,确定矿井瓦斯类型; 四、调查研究矿井水文地质条件,确定矿井地质类型; 五、调查了解矿井煤层顶底板、煤层倾角以及其他特殊地质条件,对矿井地质类型进行划分并提出矿井防灾措施。 1.2 报告编写依据 1.2.1 法律、法规、规范和技术标准: (1)《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2002年6月29日第九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二十八次会议通过); (2)《中华人民共和国矿山安全法》(1992年11月7日第七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二十八次会议通过); (3)《中华人民共和国煤炭法》(1996年8月第八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二十一次会议通过); (4)国家安监总局、国家煤监局《关于印发煤矿地质工作规定的通知》(安监总煤调[2013] 135号); (5)国家安监总局、国家煤矿安监局《煤矿地质工作规定》; (6)《煤矿防治水规定》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第28号令; (7)《煤矿安全规程(2011版)》(国家煤矿安全监察局);

(8)福建煤监局、省经信委、省安监局《关于贯彻落实<煤矿地质工作规定>做好煤矿水害防治等有关工作的通知》(闽煤安监监察[2014]11号); (9)《福建省人民政府办公厅贯彻落实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加强煤矿安全工作的实施意见》(闽政办[2014]47号) 1.2.2技术资料 (1)2003年3月福建省第八地质大队提交的《福建省连城县黄坊井田新兴煤矿储量核实报告》; (2)2007年8月福建省121煤田地质勘探队提交的《福建省连城县黄坊井田揭乐乡新兴煤矿生产勘探地质报告》; (3)2009年12月福建省闽中地质工程勘察公司编制提供的《连城县新兴煤业有限公司揭乐乡新兴煤矿水患调查与分析报告》; (4)福建省连城县新兴煤业有限公司揭乐乡新兴煤矿2013年瓦斯等级鉴定报告。 1.3 煤矿概况 连城县新兴煤业有限公司揭乐乡新兴煤矿位于连城县城28.5°方向,直距8公里处,地理坐标:东经116°47′19″~116°47′44″、北纬25°46′04″~25°46′37″,矿区面积0.48平方公里,隶属连城县揭乐乡黄坊村管辖。矿区内有矿山公路与205国道相通,距连城县县城仅10公里,距永安市117公里,连城至塘前公路从矿区南侧通过,交通便利。 矿区属构造侵蚀低山丘陵地貌。主要山脉走向为北东~南西,山顶多呈浑圆状,坡度一般为25°~30°。区内最高点位于矿区东部,标高为487.7米,最低点为矿区东南部及北部,标高约350米,相对高差达137.7米。区内沟谷水大都顺着沟谷自然排泄于区外。 文川河位于矿区东侧外围。矿区分布一小溪一上山坑溪,自西向东流经矿区东部,并从矿区东部4~5线之间流出,而后注入文川河。上山坑溪横穿煤系地层,溪床底部标+335m,最高洪水位+340m,水量较大时测得最大流量为15.4 m3/h,最小流量为6.5 m3/h。

海南岛开发的地理背景

10.1海南岛开发的地理背景 普兰店三十八中学杜晓东 教学目标: 1.知识: ⑴了解海南岛的区位条件和资源条件,理解我国开发海岛和海域的重要意义。 ⑵理解海南岛区位条件的变化、丰富的资源条件对海南岛开发的意义。 2.技能:利用海南岛有关的位置分布图、自然条件图表资料,分析海南岛开发中的有利和 不利条件,并从中掌握海岛和海域开发中应考虑的因素。 3.情感、态度、价值观: 通过分析我国海岛和海域开发的意义,培养学生的海洋意识、国家安全意识和 可续发展的意识。 教学重点:海南岛开发的区位优势、热带资源优势和海洋资源优势。 教学难点:我国海岛和海域开发中的海洋权益,海南岛区位条件的变化。 教学方法:资料分析法、读图分析法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由钓鱼岛风波谈起 [讲解] 钓鱼岛是海洋中一个孤岛,从海岸基线向四周延伸200海里,作为该国的专属经济区,拥有总计面积大约125600平方海里也就是42.5万平方千米海域的海洋资源管辖权,相当于12个海南岛的面积。 引言:我国是个海洋大国,岛屿面积约8.6万平方公里,管辖海域面积约300万平方公里。请同学们看绪言回答,为什么要开发海岛和海域资源? 近年来,国家加大对海岛的资金和科技投入,从解决交通、能源和淡水供应等着手,加快基础设施建设,推动了海岛社会和经济的发展。 [讲解] 为了加快海南岛社会和经济的发展,1988年,全国人大审议批准成立海南省,并划定海南岛为我国最大的经济特区。在这以后,海南岛的经济得到了迅速发展。 [引导阅读图10.2] 分析海南岛迅速发展的经济 1.产业结构的变化 2.工、农、贸、旅和国民生产总值的增长状况 1987年:经济以农业为主(占一半) 1999年:第三产业特别是旅游服务业比重增长迅速、农业比重下降,工业比重变化不大。 [过渡]为什么海南岛国民经济会如此快速发展呢?主要是依托区位、资源、政策等方面的优势。 一、地理区位优势 填图:琼州海峡、台湾海峡,马六甲海峡,雷州半岛,东南亚及邻国,港澳、台湾珠江三角洲 画航线:向东经台湾海峡到日本,向西经马六甲海峡到南亚、西亚、非洲。 通过填图,思考回答:海南岛的地理位置使其具有怎样的区位优势?有什么重要意义? 学生总结回答: 1.海陆区位:南部大岛,华南和西南陆地国土和海洋国土的结合部。 意义:大西南出海的前沿;开发利用南海资源的基地。 2.经济区位:近傍香港,遥望台湾,内靠珠江三角洲,外邻东南亚。 意义:既有经济腹地的依托,又受到经济发达区的辐射和带动,便于内引外联,发展

低应变反射波法检测桩基完整性简介

桩基完整性检测 ----------低应变反射波法简介 一、前言 在桩基完整性动力检测诸方法中,由于低应变动力检测仪器设备轻便,成本低廉,现场检测速度快,覆盖面大,受到广大受检单位的欢迎。为了确保桩基工程的质量,我国相关部门先后编制了一系列规范规程,其中《基桩低应变动力检测规程》(JGJ/T93-95)以及《公路工程基桩动测技术规程》(JTG/T F81-01-2004)的发布实施,使基桩低应变动力检测工作更加严格规范,也为检测报告的统一编写起到规范化的作用。 二、低应变反射波法的原理 低应变反射波是基桩工程质量检测普遍使用的一种有效方法,它以检测原理清晰,测试方法简便,成果较可靠,成本低,便于对桩基工程进行普查等特点在成桩质量检测中充分发挥作用。 我国发布实施的现行动力检测规范中反射波法的适用范围中明确指出:该法可以检测桩身混凝土的结构完整性,推定缺陷类型及其桩身中的位置,也可对桩的混凝土强度等级作出估计。由此可见,它可为基桩工程的成桩质量的分类提供评判依据。 1、基本概念 将桩视为一维弹性杆件,用力锤(或力棒)在桩头施加一小冲击扰动力F(t),产生瞬时激振,激发一应力波沿桩身传播,然后利用速度检波器、速度或加速度传感器接收由初始信号和由桩身缺陷或桩底

产生的反射信号组合的时程曲线(或称为波形),最后分析者利用信号采集分析仪对所记录的带有桩身质量信息的波形进行处理和分析,并结合有关地质资料和施工记录作出对桩的完整性的判断。 2、应力波基本概念 应力波:当介质的某个地方突然受到一种扰动,这种扰动产生的变形会沿着介质由近及远传播开去,这种扰动传播的现象称为应力波。 波阻抗:将桩当作一维杆件,其直径远小于长度的杆件,当遇到桩身阻抗Z= ρ·AC(ρ:密度;C:应力波速;A:桩横截面积)。变化界面时,要产生反射和透射。弹性波在桩身内传播遇到桩身阻抗界面时是垂直入射和反射的。假定桩界面上段的阻抗为Z1,下段的阻抗为Z2,且不考虑桩周土阻力的影响。根据桩在界面上位移和速度的连续条件,力与应力和位移的关系,可推导出在桩身阻抗变化处的反射系数Rf 关系式: Rf=(Z1-Z2)/(Z1+Z2) 式中:Rf-反射系数; Z1、Z2-分别为桩身材料上、下界面的广义波阻抗; ρ、A、C-分别为桩身材料的质量密度、桩身截面积及应力波速。 根据反射系数R f 的正、负来确定桩身阻抗的变化情况:当RF>0 时,反射波与入射波同相位,表示桩身界面阻抗由大变小,如缩径、离析、断桩及桩底反射等;反之,Rf<0 时,反射波与入射波反相位,表示桩身界面阻抗由小变大,如扩径、端承桩桩底反射情况。桩截面

中国文化地理学习心得范文

中国文化地理学习心得范文 中国地大物博,有哲学不完的地理知识,它既包含了人类文明发展的自然成因,又囊括了成百上千种的人文形态。接下来就跟着我一起去看看吧! 中国文化地理学习心得篇一 我国传统文化博大精深,围绕着"和"这个核心,我们进一步明确了人际和谐的五伦关系:父子有亲、君臣有义、夫妻有别、长幼有序、朋友有信,以及"仁、义、礼、智、信"的做人行为准则。另外就是对"孝"的理解,引申开来说,对家庭里的父母亲,为人子(女)一定要尽孝道,对国家的法律法规、单位的规章制度要尽忠,对自己的工作岗位要尽责尽能。说实话,到学习之前,虽然心中对传统文化有一定的认同,但是自认为自身做得还不错,经过两次学习,才逐步领会到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对我们每个人的教育意义有多大,传统文化,尤其是《弟子规》的内容能够指导我们的言行举止、衣食住行,帮我们养成良好习惯,成为一个有素质有涵养的中国人。 国学博大精深、历史悠久,几千年来一直是中国人安居乐业,安身立命之文化根基,也一直是中华文化的精神脊梁。中国之所以成为世界上唯一一个文化延绵五千年而没有中断的国家,正是因为有如此深厚的国学文化作为支柱,这种文化一直贯穿于我们每个人的成长历程。在当今社会,物欲横流,人们急功近利,道德和良心的缺失在年轻一代中尤为突出,所以学习中华传统文化,发扬传统美德,让仁爱、孝悌重回到我们心中,让忠诚、守信应用于工作和生活中,使我们的社会安定和谐,国家兴旺发达。 "弟子规,圣人训,首孝弟,次谨信,泛爱众,而亲仁,有余力,则学文"是《弟子规》的总纲领,只要我们认真去学习、去思考、去感悟,就会明白其中的许多道理。在为人处世就知道哪些可以做,哪些不可以做,就有了做人的准则,在生活、工作中,就会有正确的判断和及时纠正自己错误的言行。凡出言,信为先;诈与妄,奚可焉?说话多,不如少,惟其是,勿佞巧。就是指凡事说出去的话,首先要讲信用,不可以欺诈别人或者胡言乱语,话说得多,不如说得少,说话只要恰当,切题就行,不要花言巧语。尤其是作为职场中的我们。 做人要懂得感恩。对一个人而言,应该报答的最大恩情是父母的养育之恩,

滇黔桂盆地及邻区泥盆纪层序地层格架及其古地理背景_梅冥相

第34卷 第4期2004年10月 吉林大学学报(地球科学版)Jour nal of Jilin U niv ersity(Earth Science Edition) V ol.34 No.4 Oct.2004 滇黔桂盆地及邻区泥盆纪层序地层格架及其古地理背景 梅冥相 1,2 ,曾萍1,初汉明1,刘智荣1,李东海1,孟庆芬1,易定红 1 (1.中国地质大学地球科学与资源学院,北京 100083;2.教育部岩石圈构造、深部过程及探测技术重点实验室,北京 100083) 摘要:滇黔桂盆地及其邻区的泥盆系包括下部的海侵碎屑岩系、中部的混合沉积地层和上部的碳酸盐岩地层,其中又可以进一步划分为13个三级沉积层序和两个二级构造层序。不同阶段三级层序的相序组构特征及其空间变化代表了不同的岩相古地理背景,形成了一个受海平面变化和区域构造运动共同控制的沉积盆地充填序列;同时也反映出研究区域三级海平面变化与欧美地区相对比存在较大的差异。 关键词:层序地层格架;古地理背景;泥盆纪;滇黔桂盆地及邻区 中图分类号:P618.1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5888(2004)04054609 收稿日期:20031222 基金项目:中国石化集团科技开发工程项目(N PJ-1008) 作者简介:梅冥相(1965),男,贵州仁怀人,教授,博士,主要从事沉积学与地层学研究,E -mail:meiming xiang @263. net 1 Devonian sequence -stratigraphic framework and its paleogeographical background in the Dianqiangui Basin and its adjacent areas MEI M ing -xiang 1,2,ZENG Ping 1,CHU Han -m ing 1,LIU Zh-i rong 1,LI Dong -hai 1,MENG Q ing -fen 1,YI Ding -hong 1 (1.School of Earth S ciences and Resour c es ,China Univer sity of Geosciences,Beij ing 100083,China ;2.K ey L aboratory o f L ithospheric Tec -tonics and L ithopr obling Techonology ,M inistry of Ed ucation ,Be ijing 100083,China) Abstract:The Devonian System in the Dianqiangui Basin and its adjacent areas consisting of three parts.T he lower part is a set of transgressive sandstones,the m iddle is a mixed rock series and the upper is marked by a set of carbonate rocks.For the Devonian System of the Dianqiang ui Basin and its adjacent areas,13third -order sedimentary sequences can be discerned and they can be g rouped into tw o second -order tectonic se -quences.In different depositional periods,the facies -succession features of the third -order sequences and their regular spatial changes reflect various palaeogeographical patterns.Controlled both by the global sea -level changes and by the regional tectonic movements,a particular Devonian filling succession of the sedimentary basin w as form ed.The third -order sea -level chang es in the study area differ greatly from those of Europe and America. Key words:sequence -stratigraphic framework;paleogeog raphical patterns;Devonian;the Dianqiangui Basin and its adjacent areas 0引言 滇黔桂地区的泥盆系研究程度较高,大量的研 究成果为我们的工作叠定了坚实的基础。这些成果 包括:侯鸿飞等、钟铿等关于地层学的系统研究[1,2];曾允孚等对沉积岩相古地理的长期研究[3];

2020高考地理热点专练六 传统文化与地域特色(含答案解析)

2020高考地理热点专练06传统文化与地域特色 〖热点解读〗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在长期的改造自然的实践活动中创造并传承下来的,促进人类社会进步和个人发展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总和。中华传统文化体现各地地域特色和中华人民的智慧,是中华民族的“根”与“魂”,中华的传统民居、山水画、茶文化、古诗词、传统服饰、饮食文化等都是中华文化的精华。近几年的高考题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渗透于试题之中,增强学生的文化认同感,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操,使中华文化优秀传统文化得以传承和弘扬。 〖典例探究〗 (2018·全国卷II) [地理——选修3:旅游地理] 我国某地的“佛手山药”有三百多年的种植历史,2009年获国家农产品地理标志认证。“佛手山药”形如手掌,品质优良,味道鲜美,营养丰富。过去,因深藏于大山之中,加之外形不规则,皮薄、贮存期短,长距离运输容易损坏或变质,“佛手山药”鲜为人知。近年来,当地政府依托“佛手山药”大力发展乡村旅游,带领农民走上脱贫致富之路。 (1)简述依托“佛手山药”发展乡村旅游带来的效益。 (2)设计两项依托“佛手山药”开展的旅游项目。 【答案】(1)效益:提高“佛手山药”种植效益,增加农民的收入;延长产业链,(引领“佛手山药”由传统种植向农产品加工、旅游观光体验升级,)增加地方财政收入和就业岗位;提高“佛手山药”的品牌价值,扩大其知名度。 (2)旅游项目:观光项目,如设立“佛手山药”展室(陈列馆)等;体验项目,如“佛手山药采挖”等;购物项目,如建设“佛手山药”农副产品一条街等。 【解析】本题组以“佛手山药”为载体,考查“佛手山药”带来的效益和旅游项目的设计,主要考查考生获取和解读地理信息、论证和探讨地理问题的能力。 (1)依托“佛手山药”发展乡村旅游带来的效益,主要从社会、经济两个角度作答。社会包括提高经济收入、增加就业等;经济包括延长产业链、带动产业发展、提高知名度、树立品牌效益等。 (2)依托“佛手山药”可以开展的旅游项目可以从观光、体验、购物等角度着手,该问没有固定的答案,只要以“佛手山药”为中心设计项目即可,如设立“佛手山药”展览室、采挖“佛手山药”、建立“佛手山药”农副产品购买区等。

高中地理 10.1《海南岛开发的地理背景》素材 旧人教版选修2

第十单元海岛和海域的开发──以海南岛为例 10.1 海南岛开发的地理背景相关素材 海岛和国家海洋权益 海岛及其资源对于国家海洋权益的意义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国家的主权权益,二是资源利益。例如,日本海洋产业研究会在其编写的《迈向海洋开发利用新世纪》(海洋出版社,1988年,第176页)一书中这样描写海岛及其资源的价值:“从海洋开发利用观点看,日本的岛屿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岛屿在确保日本200海里经济区中占有重要位置。例如,北方四岛、礼文岛、奥尻岛、佐渡岛、隐岐岛、壹岐岛、对马岛、五岛以及西南诸岛,对扩展日本与苏联(俄罗斯)、朝鲜、韩国、中国等邻国海洋经济区间的边界线起到重要作用。另外,伊豆群岛、小笠原群岛、南马岛、大东诸岛等,对日本在南太平洋上扩大经济区起到重要作用。假如这些岛屿不存在,日本海洋经济区只限制在四个主岛海岸200海里水域以内,那么,其面积将从现在的约451万平方千米变为250万平方千米,减少了200万平方千米。”这份报告充分反映了日本政府的观点,并且受到政府的重视。其中有两个问题值得我们警惕和重视。一是不顾两国政府达成的谅解,蛮横无理地将主权属我的钓鱼岛群岛划入日本管辖海域范围之内;二是所拟东海陆架的专属经济区划界的主张是违背《联合国海洋法公约》原则的,是绝对不能接受的。 海南岛的海岸带生产力布局 依据资源条件组合最优、开发基础较好、投资较省、效益较好的原则,确定海南岛海岸带城市、工业和港口建设重点区域有三个。(1)海口市。包括琼山区和澄迈的老城,可建成全省的政治、经济、交通、科教和文化中心。选择东水港、秀英港建成以重型工业、电力工业、化工工业、原材料工业为主的港湾工业区。老市区及琼山府的发展以行政、商业、旅游为主,包括轻工、电子等无污染工业。(2)三亚市。以得天独厚的滨海旅游资源开发为主,建成在国内占特殊地位的热带海滨旅游城市。除完善亚龙湾、大东海、天涯海角等旅游区的设施外,应进一步开发西瑁洲、东瑁洲的海岛旅游资源。远期还可开发西沙群岛和南沙群岛的海岛、海洋旅游资源,在发展旅游业的同时,发展无污染的高科技工业,以及利用邻近莺歌海海区丰富的天然气资源和盐业资源,在崖城建设海洋化工工业和以天然气为原料、燃料的工业区。(3)儋州市洋浦区。位于儋州市西部的干冲、三都、娥蔓三镇,陆地面积170平方千米。利用洋浦港的优良深水航道港湾资源,以及土地资源充裕、地势平坦、工程地质条件良好等有利条件,建设以重化工业为主的洋浦港湾工业开发区,将其建成为海南岛西北部新的经济增长极。 除上述三个主要集聚中心外,西部的东方市,已具有一定港口条件的八所港,邻近的可建成为水泥工业、玻璃工业和富铁矿开采基地的昌江—义河,东部具有较好港湾资源条件的文昌—清澜、万宁—乌场等,可列为次一级开发区。 通过上述重点开发区和次一级开发区的建设,组成环海型的、串珠状的生产力布局。为发挥重点开发区和城市的集聚和辐射作用,并扩大农村腹地和加强全岛联系,带动全省经济起飞,还需进一步建设交通网络,将各个环带有机地联系起来,相互沟通,便于交流,为各个区域发展商品经济服务。 海南省旅游资源开发 海南旅游资源是以热带海滨风光为其主要特色,旅游资源种类多,质量高,集自然风光、珍稀动植物、民族风情、文化古迹和热带海岛城市风貌为一体,具有典型的热带海岛风光。为合理开发海南的旅游资源,避免盲目建设和重复建设,旅游资源的开发必须做好总体规划,

中国文化的地理背景

中国文化的地理背景 中国文化的地理背景 李山:北京师范大学 地理环境是历史文化赖以发生发展的物质条件。生活在一定地理条件下的人群,必须依靠着自然所给予他的条件,进行其文化的历史建构,展开他文明创造的历程。越是早期,人类文化的创造越是受制于它的地利;越到后来,人类施加于自然环境方面的影响越深。就文化史研究而言,既要了解地理条件与特定人群历史文化的发生方式之间的密切关联,也要了解地地理环境对整个文化发展的影响。 一、地势、地形与人群的历史分布 中国历史地理特点首先是地域辽阔,中国的面积到了清代之后,大体上相当于整个欧洲的面积。在这样一个广大的地域上,人群分布复杂多变;有的人群已经消融为新的族群,有的仍然保持古老的特征。下面的内容,在谈论不同的自然地理时,也重点谈谈历史上的一些人群及对中国历史的作用和影响。1.青藏高原 让我们先从地势最高的地方开始。中国地势东高西低,呈阶梯状分布。从西向东,最高的是青藏高原,它是由近一万年来地壳变动形成的。西藏地形自西向东,从帕米尔高原分出了很多山脉,喜马拉雅山、冈底斯山、巴颜喀拉山等,呈格子状分布。西藏地形大致可分两种,后藏和前藏,后藏是今天的西藏地区,以拉萨为中心。发源于这个地区的水,流向印度洋。所以这个地区的地形是向南倾斜。从冈底斯山往北即今天的青海一带过去称前藏,这一地区的地形向东北倾斜。中国的两大河流全部发源于青海地区。 在三千年以前,那里的生活环境要比现在好,近年在掘出的卡诺文化,就属于三千年以前的远古文化。据记载,古代西藏主要居民是羌人。秦汉时期在青、藏、甘西南、川西地区,都有羌系各族的分布。青海湖一带有先零羌、烧当羌,蜀郡、广汉郡有白马羌、越巂郡有旄牛羌等,今西藏地区还有唐羌、发羌等。那时前后藏主要居住的都是羌人。羌人在历史上不间断地发挥着自己的作用。斯维至先生研究秦始皇陵兵马俑的服饰和发式,发现兵马俑的发髻有偏挽在一边的,而中原人发髻是挽在头顶正中的,从仰韶文化妇女的发式上就是如此。发髻偏右偏左都与中原人群不同,古代称羌人为“椎髻之民”。斯维至先生由此认为秦人的兵将许多是羌人。这倒与史书称秦为“戎狄之俗”相合。在《神仙思想与兵马俑的羌戎文化》这篇文章的结尾,斯维至先生还附了石兴邦先生的一篇短文,石先生曾参加过西藏昌都卡诺文化的发掘,他说有一次路过德格,看到一些藏胞的装束和发式、姿态,“与秦俑有着惊人的相似之处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