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大操作系统 第2章教材习题解答

电大操作系统 第2章教材习题解答
电大操作系统 第2章教材习题解答

第2章进程管理

“练习与思考”解答

1.基本概念和术语

进程、进程互斥、进程同步、临界资源、临界区、死锁

进程是程序在并发环境中的执行过程。

进程互斥:各个进程彼此不知道对方的存在,逻辑上没有关系,由于竞争同一资源(如打印机、文件等)而发生相互制约。

进程同步:各个进程不知对方的名字,但通过对某些对象(如I/O缓冲区)的共同存取来协同完成一项任务。

临界资源:一次仅允许一个进程使用的资源。

临界区:在每个进程中访问临界资源的那段程序。

死锁是指在一个进程集合中的每个进程都在等待仅由该集合中的另一个进程才能引发的事件而无限期地僵持下去的局面。

2.基本原理和技术

(1)在操作系统中为什么要引入进程概念?它与程序的区别和联系是什么?

在操作系统中,由于多道程序并发执行时共享系统资源,共同决定这些资源的状态,因此系统中各程序在执行过程中就出现了相互制约的新关系,程序的执行出现“走走停停”的新状态。这些都是在程序的动态过程中发生的。用程序这个静态概念已不能如实反映程序并发执行过程中的这些特征。为此,人们引入“进程”这一概念来描述程序动态执行过程的性质。

进程与程序的主要区别是:

·进程是动态的;程序是静态的。

·进程有独立性,能并发执行;程序不能并发执行。

·二者无一一对应关系。

·进程异步运行,会相互制约;程序不具备此特征。

但进程与程序又有密切的联系:进程不能脱离具体程序而虚设,程序规定了相应进程所要完成的动作。

(2) 进程的基本状态有哪几种?

通常在操作系统中,进程至少要有三种基本状态。这三种基本状态是:运行态、就绪态和阻塞态(或等待态)。

(3) 用如图3-23所示的进程状态转换图能够

说明有关处理机管理的大量内容。试回答:

① 什么事件引起每次显著的状态变迁?

② 下述状态变迁因果关系能否发生?为什

么?

(A )2→1 (B )3→2 (C )4→1

就绪→运行:CPU 空闲,就绪态进程被调度程序选中。

运行→就绪:正在运行的进程用完了本次分配给它的CPU 时间片。

运行→阻塞:运行态进程因某种条件未满足而放弃对CPU 的占用,如等待读文件。

阻塞→就绪:阻塞态进程所等待的事件发生了,例如读数据的操作完成。

② 下述状态变迁:

(A )2→1:可以。运行进程用完了本次分配给它的时间片,让出CPU ,从就绪队列中选一个进程投入运行。

(B )3→2:不可以。任何时候一个进程只能处于一种状态,它既然由运行态变为阻塞态,就不能再变为就绪态。

(C )4→1:可以。某一阻塞态进程等待的事件出现了,而且此时就绪队列为空,该进程进入就绪队列后马上又被调度运行。

(4) P CB 的作用是什么?它是怎样描述进程的动态性质的?

进程控制块PCB 是进程组成中最关键的部分。每个进程有唯一的进程控制块;操作系统根据PCB 对进程实施控制和管理,进程的动态、并发等特征是利用PCB 表现出来的;PCB 是进程存在的唯一标志。

PCB 中有表明进程状态的信息:该进程的状态是运行态、就绪态还是阻塞态,利用状态信息来描述进程的动态性质。

(5) P CB 表的组织方式主要有哪几种?分别简要说明。

PCB 表的组织方式主要有:线性方式、链接方式和索引方式。

线性方式是把所有进程的PCB 都放在一个表中。

链接方式按照进程的不同状态把它们分别放在不同的队列中。

索引方式是利用索引表记载相应状态进程的PCB 地址。

图3-23 进程状态转换图

(6)进程进入临界区的调度原则是什么?

一个进程进入临界区的调度原则是:

①如果有若干进程要求进入空闲的临界区,一次仅允许一个进程进入。

②任何时候,处于临界区内的进程不可多于一个。如已有进程进入自己的临界区,则

其它所有试图进入临界区的进程必须等待。

③进入临界区的进程要在有限时间内退出,以便其它进程能及时进入自己的临界区。

④如果进程不能进入自己的临界区,则应让出CPU,避免进程出现“忙等”现象。

(7)简述信号量的定义和作用。P、V操作原语是如何定义的?

信号量一般是由两个成员组成的数据结构,其中一个成员是整型变量,表示该信号量的值,它是与相应资源的使用情况有关的;另一个是指向PCB的指针。当多个进程都等待同一信号量时,它们就排成一个队列,由信号量的指针项指出该队列的头。

信号量通常可以简单反映出相应资源的使用情况,它与P、V操作原语一起使用可实现进程的同步和互斥。

P、V操作原语的定义:

P(S):顺序执行下述两个动作:

①信号量的值减1,即S=S-1;

②如果S≥0,则该进程继续执行;

如果S<0,则把该进程的状态置为阻塞态,把相应的PCB连入该信号量队列的末尾,并放弃处理机,进行等待(直至其它进程在S上执行V操作,把它释放出来为止)。

V(S):顺序执行下述两个动作:

①S值加1,即S=S+1;

②如果S>0,则该进程继续运行;

如果S≤0,则释放信号量队列上的第一个PCB(即信号量指针项所指向的PCB)所对应的进程(把阻塞态改为就绪态),执行V操作的进程继续运行。

(8)计算机系统中产生死锁的根本原因是什么?

计算机系统中产生死锁的根本原因是:资源有限且操作不当。此外,进程推进顺序不合适也可以引发的死锁。

(9)发生死锁的四个必要条件是什么?

发生死锁的四个必要条件是:互斥条件,不可抢占条件,占有且申请条件,循环等待条件。

(10)一般解决死锁的方法有哪三种?

一般解决死锁的方法有:死锁的预防、死锁的避免、死锁的检测与恢复。

3.思考题

(1)是否所有的共享资源都是临界资源?为什么?

不是所有的共享资源都是临界资源。因为临界资源是一次仅允许一个进程使用的资源,而系统中有很多资源可以让多个进程同时使用,例如硬盘、正文段等。

(2)系统中只有一台打印机,有三个用户的程序在执行过程中都要使用打印机输出计算结果。设每个用户程序对应一个进程。问:这三个进程间有什么样的制约关系?试用P、V操作写出这些进程使用打印机的算法。

因为打印机是一种临界资源,所以这三个进程只能互斥使用这台打印机,即一个用户的计算结果打印完之后,另一个用户再打印。

设三个进程分别为A、B和C。

设一个互斥信号量mutex,其初值为1。

进程A 进程B 进程C

P(mutex) P(mutex) P(mutex)

使用打印机使用打印机使用打印机

V(mutex) V(mutex) V(mutex)

(3)判断下列同步问题的算法是否正确?若有错,请指出错误原因并予以改正。

①设A,B两个进程共用一个缓冲区Q,A向Q写入信息,B从Q读出信息,算法框图如图3-24所示。

②设A,B为两个并发进程,它们共享一个临界资源。其运行临界区的算法框图如图3-25所示。

图3-24 进程A, B的算法框图图3-25 两个并发进程临界区的算法框图

①这个算法不对。因为A、B两个进程共用一个缓冲区Q,如果A先运行,且信息数量足够多,那么缓冲区Q中的信息就会发生后面的冲掉前面的,造成信息丢失,B就不能从Q 中读出完整的信息。

改正:

A、B两进程要同步使用缓冲区Q。为此,设立两个信号量:

empty表示缓冲区Q为空,初值为1;

full表示缓冲区Q为满,初值为0。

算法框图如图1所示。

②这个算法不对。因为A、B两个进程是并发的,它们共享一个临界资源,所以二者应互斥地使用该临界资源,在进入临界区时不存在先A后B的时序关系,而是哪个进程先到

一步就先进入自己的临界区。

改正:

A、B两个进程应互斥地进入临界区。为此,设立一个信号量:互斥信号量mutex,其初值为1。

算法框图如图2所示。

A进程B进程A进程B进程

向Q从Q

图1 图 2

(4)设有一台计算机,有两条I/O通道,分别接一台卡片输入机和一台打印机。卡片机把一叠卡片逐一输入到缓冲区B1中,加工处理后再搬到缓冲区B2中,并在打印机上打印结果。问:

①系统要设几个进程来完成这个任务?各自的工作是什么?

②这些进程间有什么样的相互制约关系?

③用P、V操作写出这些进程的同步算法。

①系统可设三个进程来完成这个任务:R进程负责从卡片输入机上读入卡片信息,输入到缓冲区B1中;C进程负责从缓冲区B1中取出信息,进行加工处理,之后将结果送到缓冲区B2中;P进程负责从缓冲区B2中取出信息,并在打印机上印出。

②R进程受C进程影响,B1放满信息后R进程要等待——等C进程将其中信息全部取走,才能继续读入信息;C进程受R进程和P进程的约束:B1中信息放满后C进程才可从中取出它们,且B2被取空后,C进程才可将加工结果送入其中;P进程受C进程的约束:B2中信息放满后P进程才可从中取出它们,进行打印。

③信号量含义及初值:

B1full——缓冲区B1满,初值为0;

B1empty——缓冲区B1空,初值为0;

B2full——缓冲区B2满,初值为0;

B2empty——缓冲区B2空,初值为0;

R进程C进程P进程

B1

B2

P(B2empty)

(5)设有无穷多个信息,输入进程把信息逐个写入缓冲区,输出进程逐个从缓冲区中取出信息。针对下述两种情况:

①缓冲区是环形的,最多可容纳n个信息;

②缓冲区是无穷大的。

试分别回答下列问题:

①输入、输出两组进程读/写缓冲区需要什么条件?

②用P、V操作写出输入、输出两组进程的同步算法,并给出信号量含义及初值。

①针对容量为n的环形缓冲区,输入、输出两组进程读/写缓冲区需要的条件为:

输入进程和输出进程需同步执行,即输入进程写缓冲区后,输出进程才可以读;

由于缓冲区容量有限,因此任一时刻所有输入进程存放信息的单元数不能超过缓冲区的总容量(n);

同理,所有输出进程取出信息的总量不能超过所有输入进程当前写入信息的总数。

设缓冲区的编号为0~n-1,in和out分别是输入进程和输出进程使用的指针,指向下面可用的缓冲区,初值都是0。

为使两类进程实行同步操作,应设置三个信号量:两个计数信号量full和empty,一个互斥信号量mutex。

full:表示放有信息的缓冲区数,其初值为0。

empty:表示可供使用的缓冲区数,其初值为n。

mutex:互斥信号量,初值为1,表示各进程互斥进入临界区,保证任何时候只有一个进程使用缓冲区。

下面是解决这个问题的算法描述。

输入进程Input:

while (TRUE) {

P(empty);

P(mutex);

信息送往buffer(in);

in=(in+1)mod N; /*以N为模*/

V(mutex);

V(full);

}

输出进程Output:

while (TRUE){

P(full);

P(mutex);

从buffer(out)中取出信息;

out=(out+1)mod N; /*以N为模*/

V(mutex);

V(empty);

}

②当缓冲区是无穷大时,输入进程存放信息的单元数不再受缓冲区总容量的限制,因

此,可以不设信号量empty。另外,算法中的in=(in+1)mod N; 和out=(out+1)mod N;

修改为in=in+1;和out=out+1;即可,其余的算法不变。

输入进程Input:

while (TRUE) {

P(mutex);

信息送往buffer(in);

in=in+1;

V(mutex);

V(full);

}

输出进程Output:

while (TRUE){

P(full);

P(mutex);

从buffer(out)中取出信息;

out=out+1;

V(mutex);

}

教材第二章习题解答

第二章原子结构和元素周期律习题解答 1.指出下列各原子轨道相应的主量子数n及角量子数l的数值是多少?轨道数分别是多少? 2p 3d 4s 4f 5s 【解答】 2p 主量子数2,角量子数1,轨道数3 3d 主量子数3,角量子数2,轨道数5 4s 主量子数4,角量子数0,轨道数1 4f 主量子数4,角量子数3,轨道数7 5s 主量子数5,角量子数0,轨道数1 2.当主量子数n=4时,可能有多少条原子轨道?分别用Ψ n,l,m 表示出来。电子可能处于多少种运动状态?(考虑自旋在内)【解答】当n=4时,可能有n2=16条原子轨道。 n l M 4 0 1 2 3 0,±1 0,±1,±2 0,±1,±2,±3 Ψ4,0,0,Ψ4,1,0,Ψ4,1,1,Ψ4,1,-1,Ψ4,2,0,Ψ4,2,1,Ψ4,2,-1,Ψ4,2,2,Ψ4,2,-2,Ψ4,3,0,Ψ4,3,1,Ψ4,3,-1,Ψ4,3,2,Ψ4,3,-2,Ψ4,3,3,Ψ4,3,-3 每条轨道上可以容纳两个自旋相反的电子,16条原子轨道,电子可能处于32种运动状态。 3.将下列轨道上的电子填上允许的量子数。 (1)n=,l=2,m=0,m s =±1/2 (2)n=2,l= ,m=0,m s =±1/2 (3)n=4,l=2,m= ,m s =-1/2

(4)n=3,l=2,m=2,m = s =-1/2 (5)n=2,l= ,m=-1,m s =+1/2 (6)n=5,l=0,m= ,m s 【解答】(1) 3,4,5,……,正整数; (2) 0,1 (3) 0,±1,±2 (4) +1/2,-1/2 (5) 1 (6) 0 4.填上n、l、m、m s等相应的量子数: 量子数确定多电子原子轨道能量E的大小;Ψ的函数式则是由量子数所确定;确定核外电子运动状态的量子数是;原子轨道或电子云的角度分布图的不同情况取决于量子数。 【解答】主量子数n和角量子数l;主量子数n、角量子数l和磁量子数m;主量子数n、角量子数l、磁量子数m和自旋量子数m ; s 角量子数l和磁量子数m。 5.按近代量子力学的观点,核外电子运动的特征是。 A.具有波、粒二象性。 B.可以用∣Ψ∣2表示电子在核外出现的几率。 C.原子轨道的能量是不连续变化的。 D.电子的运动轨迹可以用Ψ的图象表示。 【解答】A,C。微观粒子电子的运动具有波粒二象性;可以用∣Ψ∣2表示电子在核外出现的几率密度或概率密度;原子轨道的能量是量子数的,即不连续变化的;∣Ψ∣2的空间图象是电子云。

《操作系统》练习题及参考答案

《操作系统》练习题及参考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1分,共15分) 1.操作系统是一种() A.系统软件 B.系统硬件 C.应用软件 D.支援软件 2.MS—DOS的存贮管理采用了() A.段式存贮管理 B.段页式存贮管理 C.单用户连续存贮管理 D.固定式分区存贮管理 3.用户程序在目态下使用特权指令将引起的中断是属于() A.硬件故障中断 B.程序中断 C.外部中断 D.访管中断 4.MS—DOS中用于软盘整盘复制的命令是() https://www.360docs.net/doc/5812550970.html,P B.DISKCOPY C.SYS D.BACKUP 5.位示图方法可用于() A.盘空间的管理 B.盘的驱动调度 C.文件目录的查找 D.页式虚拟存贮管理中的页面调度 6.下列算法中用于磁盘移臂调度的是() A.时间片轮转法 B.LRU算法 C.最短寻找时间优先算法 D.优先级高者优先算法 7.在以下存贮管理方案中,不适用于多道程序设计系统的是() A.单用户连续分配 B.固定式分区分配 C.可变式分区分配 D.页式存贮管理 8.已知,作业的周转时间=作业完成时间-作业的到达时间。现有三个同时到达的作业J1,J2和J3,它们的执行时间分别是T1,T2和T3,且T1 A.T1+T2+T3 B.(T1+T2+T3) C.T1+T2+T3 D. T1+T2+T3 9.任何两个并发进程之间() A.一定存在互斥关系 B.一定存在同步关系 C.一定彼此独立无关 D.可能存在同步或互斥关系 10.进程从运行状态进入就绪状态的原因可能是() A.被选中占有处理机 B.等待某一事件 C.等待的事件已发生 D.时间片用完

11.用磁带作为文件存贮介质时,文件只能组织成() A.顺序文件 B.链接文件 C.索引文件 D.目录文件 12.一作业8:00到达系统,估计运行时间为1小时,若10:00开始执行该作业,其响应比是() A.2 B.1 C.3 D.0.5 13.多道程序设计是指() A.在实时系统中并发运行多个程序 B.在分布系统中同一时刻运行多个程序 C.在一台处理机上同一时刻运行多个程序 D.在一台处理机上并发运行多个程序 14.文件系统采用多级目录结构后,对于不同用户的文件,其文件名() A.应该相同 B.应该不同 C.可以相同,也可以不同 D.受系统约束 15.在可变式分区分配方案中,某一作业完成后,系统收回其主存空间,并与相邻空闲区合并,为此需修改空闲区表,造成空闲区数减1的情况是() A.无上邻空闲区,也无下邻空闲区 B.有上邻空闲区,但无下邻空闲区 C.有下邻空闲区,但无上邻空闲区 D.有上邻空闲区,也有下邻空闲区 二、双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16分) 1.能影响中断响应次序的技术是()和()。 A.时间片 B.中断 C.中断优先级 D.中断屏蔽 E.特权指令 2.文件的二级目录结构由()和()组成。 A.根目录 B.子目录 C.主文件目录 D.用户文件目录 E.当前目录 3.驱动调度算法中()和()算法可能会随时改变移动臂的运动方向。 A.电梯调度 B.先来先服务 C.扫描 D.单向扫描 E.最短寻找时间优先 4.有关设备管理概念的下列叙述中,()和()是不正确的。 A.通道是处理输入、输出的软件 B.所有外围设备的启动工作都由系统统一来做 C.来自通道的I/O中断事件由设备管理负责处理 D.编制好的通道程序是存放在主存贮器中的 E.由用户给出的设备编号是设备的绝对号

操作系统教程_孙钟秀(第四版)课后习题答案

首页入门学 习 程序 员 计算机考 研 计算机电子书 下载 硬件知 识 网络知 识 专业课程答案 下载 视频教程下载 第一章 作者:佚名来源:网络 1、有一台计算机,具有IMB 内存,操作系统占用200KB ,每个用户进程各占200KB 。如果用户进程等待I/O 的时间为80 % ,若增加1MB 内存,则CPU 的利用率提高多少? 答:设每个进程等待I/O 的百分比为P ,则n 个进程同时等待刀O 的概率是Pn ,当n 个进程同时等待I/O 期间CPU 是空闲的,故CPU 的利用率为1-Pn。由题意可知,除去操作系统,内存还能容纳4 个用户进程,由于每个用户进程等待I/O的时间为80 % , 故: CPU利用率=l-(80%)4 = 0.59 若再增加1MB 内存,系统中可同时运行9 个用户进程,此时:cPu 利用率=l-(1-80%)9 = 0.87 故增加IMB 内存使CPU 的利用率提高了47 % : 87 %/59 %=147 % 147 %-100 % = 47 % 2 一个计算机系统,有一台输入机和一台打印机,现有两道程序投入运行,且程序A 先开始做,程序B 后开始运行。程序A 的运行轨迹为:计算50ms 、打印100ms 、再计算50ms 、打印100ms ,结束。程序B 的运行轨迹为:计算50ms 、输入80ms 、再计算100ms ,结束。试说明(1 )两道程序运行时,CPU有无空闲等待?若有,在哪段时间内等待?为什么会等待?( 2 )程序A 、B 有无等待CPU 的情况?若有,指出发生等待的时刻。 答:画出两道程序并发执行图如下: (1)两道程序运行期间,CPU存在空闲等待,时间为100 至150ms 之间(见图

【人教A版】高中数学必修2第二章课后习题解答

A 新课程标准数学必修2第二章课后习题解答 第二章 点 、直线、平面之间的位置关系 2.1空间点、直线、平面之间的位置关系 练习(P43) 1、D ; 2、(1)不共面的四点可确定4个平面;(2)共点的三条直线可确定1个或3个平面 3、(1)× (2)√ (3)√ (4)√ 4、(1)A ∈α,B ?α; (2)M ?α,M ∈a ; (3)a ?α a ?β 练习(P48) 1、(1)3条。分别是BB ’,CC ’,DD ’. (2)相等或互补 2、(1)∵BC ∥B ’C ’,∴∠B ’C ’A ’是异面直线A ’C ’与BC 所成的角。 在RT △A ’B ’C ’中,A ’B ’B ’C ’B ’C ’A ’=45°.因此,异面直线A ’C ’与BC 所成的角为45° (2)∵AA ’∥BB ’,∴∠B ’BC ’是异面直线AA ’与BC ’所成的角。在RT △B ’BC ’中,B ’C ’BB ’=AA=2,∴BC ’=4,∠B ’BC ’=60°.因此,异面直线AA ’与BC ’所成的角为60° 练习(P49) B 练习(P50)三个平面两两相交,它们的交线有一条或三条 习题2.1 A 组(P51)1、图略 2、图略 3、(1)√ (2)× (3)√ (4)× (5)× 4、(1)θ, (2)8, (3)2, (4)平行或在这个平面内, (5)b ∥平面α或b 与α相交, (6)可能相交,也可能是异面直线。 5、两条平行直线确定一个平面,第三条直线有两点在此平面内,所以它也在这个平面内。于是,这三条直线共面。 6、提示:利用平行关系的传递性证明AA ’∥CC ’,又利用相等关系的传递性证明AA ’=CC ’,因此,我们可得平行四边形ACC ’A ’,然后由平行四边形的性质得AB=A ’B ’,AC=A ’C ’,BC=B ’C ’,因此,△ABC ≌△A ’B ’C ’。 7、三条直线两两平行且不共面可以确定三个平面,如果三条直线交于一点则最多可以确定三个平面。 8、正方体各面所在平面分空间27部分。 B 组 1、(1) C ; (2) D ; (3)C. 2、证明:∵AB ∩α=P ,AB ?平面ABC ∴P ∈平面ABC ,P ∈α ∴P 在平面ABC 与α的交线上,同理可证,Q 和R 均在这条交线上,∴P ,Q ,R 三点共线 说明:先确定一条直线,在证明其他点也在这条直线上。 3、提示:直线EH 和FG 相交于点K ;由点K ∈EH ,EH ?平面ABD ,得K ∈平面ABD. 同理可证:点K ∈平面BCD ,而平面ABD ∩平面BCD=BD ,因此,点K ∈直线BD. 即EH ,FG ,BD 三条直线相交于一点。 2.2 直线、平面平行的判定及其性质 练习(P55) 1、(1)面A ’B ’C ’D ’,面CC ’D ’D ; (2)面DD ’C ’C ,面BB ’C ’C ; (3)面A ’D ’B ’C ’,面BB ’C ’C. 2、解:直线BD 1∥面AEC ,证明如下:连接BD 于AC 交于点F ,连接EF ∵AC 、BD 为正方形ABCD 的对角线 ∴F 为BD 的中点 ∵E 为DD 1的中点 ∴EF 为△DBD 1的中位线 ∴EF ∥BD 1 又∵EF ?平面AEC ,BD 1?平面AEC ∴BD 1∥平面AEC 练习(P58) 1、(1)命题不正确 (2)命题正确

计算机操作系统习题及答案

1)选择题 (1)为多道程序提供的可共享资源不足时,可能出现死锁。但是,不适当的 _C__ 也可能产生死锁。 A. 进程优先权 B. 资源的线性分配 C. 进程推进顺序 D. 分配队列优先权 (2)采用资源剥夺法可以解除死锁,还可以采用 _B___ 方法解除死锁。 A. 执行并行操作 B. 撤消进程 C. 拒绝分配新资源 D. 修改信号量 (3)发生死锁的必要条件有四个,要防止死锁的发生,可以通过破坏这四个必要条件之一来实现,但破坏 _A__ 条件是不太实际的。 A. 互斥 B. 不可抢占 C. 部分分配 D. 循环等待 (4)为多道程序提供的资源分配不当时,可能会出现死锁。除此之外,采用不适当的_ D _ 也可能产生死锁。 A. 进程调度算法 B. 进程优先级 C. 资源分配方法 D. 进程推进次序 (5)资源的有序分配策略可以破坏 __D___ 条件。 A. 互斥使用资源 B. 占有且等待资源 C. 非抢夺资源 D. 循环等待资源 (6)在 __C_ 的情况下,系统出现死锁。 A. 计算机系统发生了重大故障 B. 有多个封锁的进程同时存在 C. 若干进程因竞争资源而无休止地相互等待他方释放已占有的资源 D. 资源数大大小于进程数或进程同时申请的资源数大大超过资源总数 (7)银行家算法在解决死锁问题中是用于 _B__ 的。 A. 预防死锁 B. 避免死锁 C. 检测死锁 D. 解除死锁 (8)某系统中有3个并发进程,都需要同类资源4个,试问该系统不会发生死锁的最少资源数是 _C__ 。 A. 12 B. 11 C. 10 D. 9 (9)死锁与安全状态的关系是 _A__ 。 A. 死锁状态一定是不安全状态 B. 安全状态有可能成为死锁状态 C. 不安全状态就是死锁状态 D. 死锁状态有可能是安全状态 (10)如果系统的资源有向图 _ D __ ,则系统处于死锁状态。 A. 出现了环路 B. 每个进程节点至少有一条请求边 C. 没有环路 D. 每种资源只有一个,并出现环路 (11)两个进程争夺同一个资源,则这两个进程 B 。

操作系统》第章教材习题解答

第4章存储管理 “练习与思考”解答 1.基本概念和术语 逻辑地址、物理地址、逻辑地址空间、内存空间、重定位、静态重定位、动态重定位、碎片、碎片紧缩、虚拟存储器、快表、页面抖动 用户程序经编译之后的每个目标模块都以0为基地址顺序编址,这种地址称为相对地址或逻辑地址。 内存中各物理存储单元的地址是从统一的基地址开始顺序编址的,这种地址称为绝对地址或物理地址。 由程序中逻辑地址组成的地址范围叫做逻辑地址空间,或简称为地址空间。 由内存中一系列存储单元所限定的地址范围称作内存空间,也称物理空间或绝对空间。 程序和数据装入内存时,需对目标程序中的地址进行修改。这种把逻辑地址转变为内存物理地址的过程称作重定位。 静态重定位是在目标程序装入内存时,由装入程序对目标程序中的指令和数据的地址进行修改,即把程序的逻辑地址都改成实际的内存地址。 动态重定位是在程序执行期间,每次访问内存之前进行重定位。这种变换是靠硬件地址转换机构实现的。 内存中这种容量太小、无法被利用的小分区称作“碎片”或“零头”。 为解决碎片问题,移动某些已分配区的内容,使所有进程的分区紧挨在一起,而把空闲区留在另一端。这种技术称为紧缩(或叫拼凑)。 虚拟存储器是用户能作为可编址内存对待的虚拟存储空间,它使用户逻辑存储器与物理存储器分离,是操作系统给用户提供的一个比真实内存空间大得多的地址空间。 为了解决在内存中放置页表带来存取速度下降的矛盾,可以使用专用的、高速小容量的联想存储器,也称作快表。 若采用的置换算法不合适,可能出现这样的现象:刚被换出的页,很快又被访问,为把它调入而换出另一页,之后又访问刚被换出的页,……如此频繁地更换页面,以致系统的大部分时间花费在页面的调度和传输上。此时,系统好像很忙,但实际效率却很低。这种现象称为“抖动”。 2.基本原理和技术 (1)存储器一般分为哪些层次?各有何特性? 存储器一般分为寄存器、高速缓存、内存、磁盘和磁带。 CPU内部寄存器,其速度与CPU一样快,但它的成本高,容量小。 高速缓存(Cache),它们大多由硬件控制。Cache的速度很快,它们放在CPU内部或非常靠近CPU的地方。但Cache的成本很高,容量较小。 内存(或称主存),它是存储器系统的主力,也称作RAM(随机存取存储器)。CPU可以直接存取内存及寄存器和Cache中的信息。然而,内存中存放的信息是易变的,当机器电源被关闭后,内存中的信息就全部丢失了。 磁盘(即硬盘),称作辅助存储器(简称辅存或外存),它是对内存的扩展,但是CPU不能直接存取磁盘上的数据。磁盘上可以永久保留数据,而且容量特别大。磁盘上数据的存取速度低于内存存取速度。 磁带保存的数据更持久,容量更大,但它的存取速度很慢,而且不适宜进行随机存取。所以,磁带设备一般不能用做辅存。它的主要用途是作为文件系统的后备,存放不常用的信息或用做系统间传送信息的介质。 (2)装入程序的功能是什么?常用的装入方式有哪几种? 装入程序的功能是根据内存的使用情况和分配策略,将装入模块放入分配到的内存区中。 程序装入内存的方式有三种,分别是绝对装入方式、可重定位装入方式和动态运行时装入方式。

操作系统教程习题答案

《操作系统教程》习题答案

习题1 1.单项选择题 (1)大中小型计算机是以为中心的计算机系统。 A、CPU B、存储器 C、系统总线 D、通道 (2)以下关于操作系统的说法正确的是。 A、批处理系统是实现人机交互的系统 B、批处理系统具有批处理功能,但不具有交互能力 C、分时系统是实现自动控制,无须人为干预的系统 D、分时系统即具有分时交互能力,又具有批处理能力 (3)操作系统的职能是管理软硬件资源、合理地组织计算机工作流程和。 A、为用户提供良好的工作环境和接口 B、对用户的命令作出快速响应 C、作为服务机构向其它站点提供优质服务 D、防止有人以非法手段进入系统 (4)设计实时操作系统时,首先应考虑系统的。 A、可靠性和灵活性 B、实时性和可靠性 C、优良性和分配性 D、灵活性和分配性 (5)多道程序设计是指。 A、在分布式系统中同一时刻运行多个程序 B、在一台处理器上并行运行多个程序 C、在实时系统中并发运行多个程序 D、在一台处理器上并发运行多个程序 (6)以下关于并发性和并行性的说法正确的是。 A、并发性是指两个及多个事件在同一时刻发生 B、并发性是指两个及多个事件在同一时间间隔发生 C、并行性是指两个及多个事件在同一时间间隔发生 D、并发性是指进程,并行性是指程序 (1)B (2)B (3)A (4)B (5)D (6)B 2.填空题 (1)微机是以总线为纽带构成的计算机系统。 (2)在批处理兼分时系统中,往往把由分时系统控制的作业称为前台作业,把由批处理系统控制的作业称为后台作业。 (3)在分时系统中,若时间片长度一定,则用户数越多,系统响应时间越慢。 (4)分布式操作系统能使系统中若干台计算机协同完成一个共同的任务,分解问题成为子计算并使之在系统中各台计算机上并行执行,以充分利用各计算机的优势。 (5)用户通过网络操作系统可以网络通信、资源共享,从而大大扩展了计算机的应用围。 3.简答题 (1)什么是操作系统?现代操作系统的基本特征是什么? 操作系统是直接控制和管理计算机系统中的硬件和软件资源,合理地组织计算机工作流程,便于用户使用的程序集合。操作系统的基本特征:并发性,共享性,虚拟性,异步性

国际投资学第二章国际投资理论课本精炼知识点含课后习题答案

第二章国际投资理论 第一节国际直接投资理论 一、西方主流投资理论 (一)垄断优势论:市场不完全性是企业获得垄断优势的根源,垄断优势是企业开展对外直接投资的动因。 市场不完全:由于各种因素的影响而引起的偏离完全竞争的一种市场结构。 市场的不完全包括:1.产品市场不完全2..要素市场不完全3.规模经济和外部经济的市场不完全4.政策引致的市场不完全。 跨国公司具有的垄断优势:1.信誉与商标优势2.资金优势3.技术优势4.规模经济优势(内部和外部)5.信息与管理优势。 跨国公司的垄断优势主要来源于其对知识资产的控制。 垄断优势认为不完全市场竞争是导致国际直接投资的根本原因。 (二)产品生命周期论:产品在市场销售中的兴与衰。 (三)内部化理论:把外部市场建立在公司内部的过程。(纵向一体化,目的在于以内部市场取代原来的外部市场,从而降低外部市场交易成本并取得市场内部化的额外收益。) (1)内部化理论的基本假设:1.经营的目的是追求利润最大化2.企业可能以内部市场取代外部市场3.内部化跨越了国界就产生了国际直接投资。 (2)市场内部化的影响因素:1.产业因素(最重要)2.国家因素3.地区因素4.企业因素(最重要) (3)市场内部化的收益:来源于消除外部市场不完全所带来的经济效益,

包括1.统一协调相互依赖的企业各项业务,消除“时滞”所带来的经济效益。 2.制定有效的差别价格和转移价格所带来的经济效益。 3.消除国际市场不完全所带来的经济效益。 4.防止技术优势扩散和丧失所带来的经济效益。 市场内部化的成本:1.资源成本(企业可能在低于最优化经济规模的水平上从事生产,造成资源浪费)2.通信联络成本3.国家风险成本4.管理成本当市场内部化的收益大于大于外部市场交易成本和为实现内部化而付出的成本时,跨国企业才会进行市场内部化,当企业的内部化行为超越国界时,就产生对外直接投资。 (四)国际生产折衷理论:决定跨国公司行为和对外直接投资的最基本因素有所有权优势、内部化优势和区位优势,即“三优势范式”。 所有权优势:一国企业拥有或能够得到而他国企业没有或无法得到的无形资产、规模经济等方面的优势。(资产性所有权优势、交易性所有权优势~无形资产、规模经济优势) 内部化优势:企业为避免外部市场不完全性对企业经营的不利影响,将企业优势保持在企业内部。(外部市场不完全性包括结构型市场不完全~政府干预和自然性市场不完全) 区位优势:东道国投资环境和政策方面的相对优势对投资国所产生的吸引力。(包括要素禀赋性优势和制度政策性优势) 三个基本因素对企业选择参与国际经济活动方式的影响: 所有权优势=许可证贸易 所有权优势+内部化优势=商品出口 所有权优势+内部化优势+区位优势=国际直接投资

计算机操作系统习题及答案

第二章计算机操作系统 一、填空题 1. 在Windows XP中,进行系统软、硬件设置的文件夹称为______。 2. 在Windows XP系统中文标点方式下,键入符号“”对应的中文标点是______。 3. 在Windows XP默认环境中,要改变“屏幕保护程序”的设置,应首先双击“控制面板”窗口中的______图标。 4. 用Windows XP的“记事本”所创建文件的缺省扩展名是______。 5. 在Windows XP中,要添加Windows组件,必须打开______窗口。 6. 当选定文件或文件夹后,欲改变其属性设置,可以单击鼠标______键,然后在弹出的菜单中选择“属性”命令。 7. 在Windows XP中,当用鼠标左键在不同驱动器之间拖动对象时,系统默认情况下,该操作的作用是______。 8. 在Windows XP的“资源管理器”窗Vl中,将文件以列表方式显示,可按~、类型、大小、日期及自动排列五种规则排序。 9. 在WindoWS XP中,若要更改任务栏的属性,可以右键单击______空白处,再从弹出的菜单中选择“属性”命令来实现更改。 10. 在Windows XP环境中,选定多个不相邻文件的操作方法是:单击第一个文件,然后按住______键的同时,单击其它待选定的文件。 11. 在Windows xP中,利用“控制面板”窗口中的______向导工具,可以安装任何类型的新硬件。 12. 在Windows XP中,若要删除选定的文件,可直接按______键。 13. 按操作系统分类,UNIX操作系统是______。 14. 在Windows xP默认环境中,用于中英文输入方式切换的组合键是______。 15. 在Windows XP中,若系统长时间不响应用户的要求,为了结束该任务,使用______组合键。 二、单项选择题 1. Windows XP的“开始”菜单包括了Windows XP系统的()。 A. 主要功能 B. 全部功能 C. 部分功能 D. 初始化功能 2. 下列不可能出现在Windows XP中的“资源管理器”窗口左侧窗格中的选项是()。 A. 我的电脑 B. 桌面 C. use(登录的账户名)的文档 D. 资源管理器 3. 在Windows XP中,能更改文件名的操作是()。 A. 右键单击文件名,选择“重命名”命令,键入新文件名后按Enter键 B. 左键单击文件名,选择“重命名”命令,键入新文件名后按Enter键 C. 右键双击文件名,选择“重命名”命令,键入新文件名后按Enter键 D. 左键双击文件名,选择“重命名”命令,键人新文件名后按Enter键 4. 在Windows XP中,全角方式下输入的数字应占的字节数是()。 A. 1 B. 2 C. 3 D. 4 5. Windows XP中将信息传送到剪贴板不正确的方法是()。 A. 用“复制”命令把选定的对象送到剪贴板 B. 用“剪切”命令把选定的对象送到剪贴板 C. 用Ctrl+V组合键把选定的对象送到剪贴板 D. Alt+PrintScreen把当前窗口送到剪贴板 6. 在windows XP中,欲选定当前文件夹中的全部文件和文件夹对象,可使用的组合键是()。 A. Ctrl+V B. Ctrl+A C. Ctrl+X D. Ctrl+D 7. 下列文件名,()是非法的Windows XP文件名。 A. ThiS is my file B. 关于改进服务的报告

计算机操作系统教程课后答案

第一章绪论 1.什么是操作系统的基本功能? 答:操作系统的职能是管理和控制汁算机系统中的所有硬、软件资源,合理地组织计算 机工作流程,并为用户提供一个良好的工作环境和友好的接口。操作系统的基本功能包括: 处理机管理、存储管理、设备管理、信息管理(文件系统管理)和用户接口等。 2.什么是批处理、分时和实时系统?各有什么特征? 答:批处理系统(batchprocessingsystem):操作员把用户提交的作业分类,把一批作业编成一个作业执行序列,由专门编制的监督程序(monitor)自动依次处理。其主要特征是:用户脱机使用计算机、成批处理、多道程序运行。 分时系统(timesharingoperationsystem):把处理机的运行时间分成很短的时间片,按时间片轮转的方式,把处理机分配给各进程使用。其主要特征是:交互性、多用户同时性、独立性。 实时系统(realtimesystem):在被控对象允许时间范围内作出响应。其主要特征是:对实时信息分析处理速度要比进入系统快、要求安全可靠、资源利用率低。 3.多道程序(multiprogramming)和多重处理(multiprocessing)有何区别? 答;多道程序(multiprogramming)是作业之间自动调度执行、共享系统资源,并不是真正地同时执行多个作业;而多重处理(multiprocessing)系统配置多个CPU,能真正同时执行多道程序。要有效使用多重处理,必须采用多道程序设计技术,而多道程序设计原则上不一定要求多重处理系统的支持。 4.讨论操作系统可以从哪些角度出发,如何把它们统一起来? 答:讨论操作系统可以从以下角度出发: (1)操作系统是计算机资源的管理者; (2)操作系统为用户提供使用计算机的界面; (3)用进程管理观点研究操作系统,即围绕进程运行过程来讨论操作系统。

2019中级实务新教材第二章存货习题(附答案)

第二章存货课后作业新参考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 1.A公司为制造企业,其在日常经营活动中发生的下列支出,不应计入存货成本的是()。 A.生产车间的水电费等 B.季节性停工损失 C.产成品入库后的保管费 D.小规模纳税人的增值税进项税额 【答案】 C 【解析】选项B,季节性停工损失属于生产产品的必需支出,应当计入成本中;选项C,应在实际发生时直接计入当期损益;选项D,小规模纳税人的增值税进项税不能抵扣,要计入存货成本。 2.2014年12月31日,A公司库存原材料——B材料的账面价值(即成本)为120万元,市场价格总额为110万元,该材料用于生产K型机器。由于B材料市场价格下降,K型机器的销售价格由300万元下降为270万元,但生产成本仍为280万元,将B材料加工成K型机器尚需投入160万元,预计销售费用及税金为10万元,则2014年年底B材料计入当期资产负债表存货项目的金额为()万元。 A.110 B.100 C.120 D.90 【答案】B 【解析】 K型机器的可变现净值=270-10=260(万元),K型机器的可变现净值小于其成本280万元,即B材料的价格下降表明K型机器的可变现净值低于成本,因此B材料应按其可变现净值与成本孰低计量。B材料的可变现净值=270-160-10=100(万元),小于成本120万元,应计提20万元的存货跌价准备,B材料按照100万元列示在2014年12月31日资产负债表的存货项目中。 3.甲公司2015年12月31日库存配件100套,每套配件的账面成本为12万元,市场价格为10万元。该批配件可用于加工100件A产品,将每套配件加工成A产品尚需投入17万元。A产品2015年12月31日的市场价格为每件28.7万元,估计销售过程中每件将发生销售费用及相关税费1.2万元。该配件此前未计提存货跌价准备,甲公司2015年12月31日该配件应计提的存货跌价准备为()万元。 A.0 B.30 C.150 D.200 【答案】C 【解析】配件是用于生产产品的,故先判断产品是否发生减值,如果产品减值,再判断配件是否发生减值;如果产品没有发生减值,那么配件按照成本计量。A产品的可变现净值=100×(28.7-1.2)=2750(万元),A产品成本=100×(12+17)=2900(万元),说明A产品发生了减值;配件可变现净值=100×(28.7-17-1.2)=1050(万元),配件成本=100×12=1200(万元),配件应计提的存货跌价准备=1200-1050=150(万元)。 4.2×12年12月31日,A公司库存钢板乙(均用于生产甲产品)的账面价值(即成本)为185万元,市价为180万元,假设不发生其他销售费用;钢板乙生产的甲产品的市场销售价格总额由380万元下降为310万元,但生产成本仍为305万元,将钢板乙加工成甲产品尚需投入其他材料120万元,预计销售费用及税金为7万元,则2×12年末钢板乙的可变现净值为()万元。 A.303 B.183 C.185 D.180 【答案】 B 【解析】本题考查知识点:可变现净值的确定; 材料用于生产产品的,必须先判断产品是否发生减值,如果产品减值,再判断材料是否发生减值;如果产品没有发生减值,那么材料按照成本计量。为生产甲产品而持有的钢板乙可变现净值是该钢板生产的甲产品的售价减去至完工时估计将要发生的成本.估计的销售费用以及相关税费,所以,钢板乙的可变现净值=310-7-120=183(万元)。 5.下列各项中,应计入存货实际成本中的是()。

(完整word版)操作系统习题及参考答案.docx

CH4 应用题参考答案 1在一个请求分页虚拟存储管理系统中,一个程序运行的页面走向是: 1、2 、3 、4 、2 、1 、5 、6 、2 、1 、2 、3 、7 、 6 、3 、2 、1 、2 、 3、6 。 分别用 FIFO 、OPT 和 LRU 算法,对分配给程序 3 个页框、 4 个页框、 5 个页框和 6 个页框的情况下,分别求出缺页中断次数和缺页中断率。 答: 页框数FIFO LRU OPT 3161511 414108 51287 6977 只要把表中缺页中断次数除以20,便得到缺页中断率。 2 在一个请求分页虚拟存储管理系统中,一个作业共有 5 页,执行时其访问页面次序 为: ( 1 ) 1、4、3、1、2、5、1、4、2、1、4、5 ( 2 ) 3、2、1、4、4、5、5、3、4、3、2、1、5 若分配给该作业三个页框,分别采用 FIFO和 LRU 面替换算法,求出各自的缺页 中断次数和缺页中断率。 答:( 1 )采用 FIFO 为 9 次,9 / 12 = 75 %。采用 LRU 为 8 次,8 / 12 = 67 %。( 2)采用FIFO和LRU均为9次,9 / 13 = 69%。 3一个页式存储管理系统使用 FIFO 、OPT 和 LRU 页面替换算法,如果一个作业的页面走向为: ( l ) 2、3、2、l、5、2、4、5、3、2、5、2。 ( 2 ) 4、3、2、l、4、3、5、4、3、2、l、5。 ( 3 ) 1、2、3、4、1、2、5、l、2、3、4、5。

当分配给该作业的物理块数分别为 3 和 4 时,试计算访问过程中发生的缺页中断 次数和缺页中断率。 答: ( l )作业的物理块数为3块,使用 FIFO 为 9次, 9 / 12 = 75%。使用 LRU 为 7次, 7 / 12 = 58%。使用 OPT 为 6 次, 6 / 12 = = 50%。 作业的物理块数为4块,使用 FIFO 为 6次, 6 / 12 = 50%。使用 LRU 为 6次, 6 / 12 = 50%。使用 OPT 为 5 次, 5 /12 = 42 %。 ( 2 )作业的物理块数为3块,使用 FIFO 为 9次, 9 / 12 = 75%。使用 LRU 为 10 次, 10 / 12 = 83%。使用 OPT 为 7次, 7/12 = 58%。 作业的物理块数为 4块,使用 FIFO 为 10次, 10 / 12 = 83 %。使用LRU 为 8 次, 8/12 =66%。使用 OPT为 6 次, 6/12 =50%. 其中,出现了 Belady 现象,增加分给作业的内存块数,反使缺页中断率上升。 4、在可变分区存储管理下,按地址排列的内存空闲区为: 10K 、4K 、20K 、18K 、7K 、 9K 、12K 和 15K 。对于下列的连续存储区的请求: ( l ) 12K 、10K 、 9K , ( 2 ) 12K 、10K 、15K 、18K 试问:使用首次适应算法、最佳适应算法、最差适应算法和下次适应算法,哪个空闲区被使用? 答: ( 1)空闲分区如图所示。 答 分区号分区长 110K 24K 320K 418K 57K 69K 712K 815K 1)首次适应算法 12KB 选中分区 3 ,这时分区 3 还剩 8KB 。10KB 选中分区 1 ,恰好分配故应删去分区 1 。9KB 选中分区 4 ,这时分区 4 还剩 9KB 。

财管教材练习题参考解答

第二章 练习题解答 练习一 1. 2. 3. 4.P =10000÷8%=125,000(元) 5.850000=×PVIFA(i,30);PVIFA(i,30)=;i =9% 6.12000=1500×PVIFA(9%,n);运用插值法得出n =年 7. (1)P =10,000×PVIF(8%,3)=7,938(元) (2)10,000=A ×FVIFA(8%,4);A =2,(元) (3)7,500×FVIF(8%,3)=9,<10,000;选择(2) (4)10,000=7,500×FVIF(i,3);运用插值法,得出i =% (5)FVIFA(I,4)=10000÷=,得出i =20% 练习二 1.计算A 、B 两方案的期望报酬率; 2.计算A 、B 两方案的标准离差和标准离差率; )(418,12)5%,10(*200005元==PVIF P ) (7.3992)5%,8(*10005 元==PVIFA P %20=K A %20=K B 253.0064.0==δA 1265.0016.0==δ B 6325 .0%201265 .0265 .1%20253.0====Q Q B A (元)5 .67003401.1*5000) 6%,5(*5000) 2 % 101(*50003 *23===+=FVIF F

3.计算A 、B 两方案考虑风险的必要投资报酬率; 风险报酬率A =12%*=% 风险报酬率B =12%*=% 第三章 练习题解答 练习一 所以,1~5年的NCF 分别为309、324、294、、249万元。 因此, (其中,633=309+324) 练习二 A 设备年折旧=(21+10-5)/6=(万元) B 设备年折旧=(21-3)/6=3(万元) 所以,新旧设备的年折旧增加额==(万元) 1~5年的年NCF 增量= []*(1-25%)+=*+=(万元) 第6年的NCF 增量=+2=(万元) 因此,NPV 增量=*PVIFA(10%,5)+*PVIF(10%,6)-10= -<0 (或=*PVIFA(10%,6)+2*PVIF(10%,6)-10= -<0) 决策:继续使用旧设备 %59.15%59.7%8%18.23%18.15%8=+==+=K K B A 220240********* (125%) 519.31%800++++-==税后投资报酬率800(110%) 1445 -= =年折旧(万元) 800633 2 2.57294-=+=投资回收期(年)

操作系统教程第5版部分习题标准答案

第一章: 一、3、10、15、23、27、35 3.什么是操作系统?操作系统在计算机系统中的主要作用是什么? 操作系统是管理系统资源、控制程序执行、改善人机界面、提供各种服务,并合理组织计算机工作流程和为用户有效地使用计算机提供良好运行环境的一种系统软件. 主要作用 (1)服务用户—操作系统作为用户接口和公共服务程序 (2)进程交互—操作系统作为进程执行的控制者和协调者 (3)系统实现—操作系统作为扩展机或虚拟机 (4)资源管理—操作系统作为资源的管理者和控制者 10.试述系统调用与函数(过程)调用之间的区别。 (1)调用形式和实现方式不同; (2)被调用的代码位置不同; (3)提供方式不同 15.什么是多道程序设计?多道程序设计有什么特点? 多道程序设计是指允许多个作业(程序)同时进入计算机系统内存并执行交替计算的方法。从宏观上看是并行的,从微观上看是串行的。 (1)可以提高CPU、内存和设备的利用率; (2)可以提高系统的吞吐率,使单位时间内完成的作业数目增加; (3)可以充分发挥系统的并行性,使设备和设备之间,设备和CPU之间均可并行工作。 23.现代操作系统具有哪些基本功能?请简单叙述之。 (1)处理器管理; (2)存储管理; (3)设备管理; (4)文件管理; (5)联网与通信管理。 27.什么是操作系统的内核? 内核是一组程序模块,作为可信软件来提供支持进程并发执行的基本功能和基本操作,通常驻留在内核空间,运行于内核态,具有直接访问计算机系统硬件设备和所有内存空间的权限,是仅有的能够执行特权指令的程序。 35.简述操作系统资源管理的资源复用技术。

系统中相应地有多个进程竞争使用资源,由于计算机系统的物理资源是宝贵和稀有的,操作系统让众多进程共享物理资源,这种共享称为资源复用。 (1)时分复用共享资源从时间上分割成更小的单位供进程使用; (2)空分复用共享资源从空间上分割成更小的单位供进程使用。 . 二、2、5 2、答:画出两道程序并发执行图如下: (1) (见图中有色部分)。 (2)程序A无等待现象,但程序B有等待。程序B有等待时间段为180ms至200ms间(见 图中有色部分)。 5、答:画出三个作业并行工作图如下(图中着色部分为作业等待时间):

教材习题答案-第2章

1.C++中define与const定义常量有什么区别? (1) 编译器处理方式不同 define宏是在预处理阶段展开。 const常量是编译运行阶段使用。 (2) 类型和安全检查不同 define宏没有类型,不做任何类型检查,仅仅是展开。 const常量有具体的类型,在编译阶段会执行类型检查。 (3) 存储方式不同 define宏仅仅是展开,有多少地方使用,就展开多少次,不会分配内存。 const常量会在内存中分配(可以是堆中也可以是栈中)。 (4)作用域 define宏展开,没有作用域概念。 const常值变量具有作用域。 2.C++引入了I/O流运算符,与C语言的输入输出有什么区别? (1) I/O流运算符是运算符;C语言的输入输出是函数。 (2) I/O流运算符自动识别类型(多态、重载);C语言的输入输出格式控制非常复杂。 3.简易计算器,从键盘输入两个整数和一个字符(+、-、*、/),分别对两个数进行加、减、乘和除的运算。如输入:23 123 +;输出计算结果:23+123=146。要求利用IO流运算符进行输入和输出。 #include using namespace std; int main() { int a,b,r; char c; cin>>a>>b>>c; switch(c) { case '+':r=a+b;break; case '-':r=a-b;break; case '*':r=a*b;break; case '/':r=a/b;break; } cout<

画法几何教学大纲教学教材

画法几何教学大纲

《画法几何与工程制图》课程教学大纲 课程名称:画法几何与工程制图 课程类型:专业基础课(必修) 总学时数:理论学时:56学时,实践学时:24学时 学分:5.0学分 先修课程:无先修课要求,但需具备中学理科数学基础。 开课单位:土木工程学院 适用专业:土木工程本科专业 一、课程的性质、目的和任务 本课程是土木工程专业的一门必修的专业基础课程。它是研究用投影法(主要是正投影法)绘制房屋建筑工程图和解决空间几何问题的理论与方法的技术基础课。其主要目的和任务是:学习正投影的基本理论及其应用;培养绘制和阅读房屋建筑工程专业图的能力;培养空间想象能力和空间分析问题的初步能力;培养认真负责的工作态度和严谨细致的工作作风。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应达到以下要求:掌握各种投影法(主要是正投影法)的基本理论和作图方法;能用作图方法解决空间度量问题和定位问题;能正确使用绘图工具和仪器,绘制出符合国家制图标准的图纸,并能正确地阅读一般建筑方面的施工图,为学习后续课程打下牢固的基础。 二、教学内容及教学基本要求 (一)教学内容 第一章绪论 第二章制图基本知识 第三章投影的基本知识 第四章点、直线、平面的投影 第五章直线与平面及两平面的相对关系 第六章曲线和曲面 第七章截交线和相贯线

第八章建筑形体的表达方法 第九章轴测投影 第十章建筑施工图 第十一章结构施工图 第十二章建筑装饰施工图 (二)教学基本要求 1.了解现行国家标准《技术制图》和《建筑制图》中有关基本规定。 2.掌握常用绘图工具和仪器的正确使用方法及常用几何图形的作图方法。 3.掌握投影法的基本知识和各种基本几何形体的画法。 4.了解轴测投影基本原理和画法。 5.掌握视图选择的基本原则,熟练掌握运用形体分析法进行组合体的画图和读图。 6.熟练掌握组合体尺寸的配置原则,并能正确标注组合体的尺寸。 7.了解房屋的基本组成。 8.了解建筑总平面图、平面图、立面图、剖面图、建筑详图的作用和内容。 9.了解各种建筑构配件和节点的构造、材料和做法。 10.掌握建筑平面图、建筑立面图、建筑剖面图及楼梯详图的画法和各种建筑详图的图示方法。 11.了解结构施工图的组成和特点,掌握结构施工图的图示方法和图示内容。 12.了解装饰施工图的组成、特点、图示方法和图示内容。 三、课内实验或实践环节教学安排及要求

《数电》教材习题答案 第2章习题答案

思考题与习题 2-1 输入信号的波形如图T2-1(a)所示,试画出图(b)中Y 1-Y 6的波形图(不考虑门电路的传 输延迟时间)。 D A Y D B Y B Y CD AB Y ABC Y A Y ⊕=+===+===6543211 图T2-1 2-2 指出图T2-2中各门电路的输出是什么状态(高电平、低电平或高阻状态)。已知这些门 电路均为74系列TTL 门电路。 图T2-2

011110 010 101 011 010 111874321=?+?==⊕==+==?==+==??=Y Y Y Y Y Y Y 5为高阻,Y 6为高阻。 2-3试说明在下列情况下,用内阻为20k Ω/V 的三用表的5V 量程去测量如图T2-3所示的74 系列与非门U I2端的电压应为多少: (1) U I1悬空;U I2=1.4 V (2) U I1接0V ;U I2=0 V (3) U I1接3V ;U I2=1.4 V (4) U I1接5.1Ω电阻到地;U I2=0 V (5) U I1接10k Ω电阻到地。U I2=1.4 V 图T2-3 图T2-3 2-4试说明下列各种门电路中,哪些可以将输出端并联使用(输入端的状态不一定相同 )。 (1) 具有推拉式输出级的电路;× (2) TTL 的OC 门;√线与 (3) TTL 的三态门;√总线应用 (4) 普通的CMOS 门;× (5) CMOS 三态门。√ 2-5 CMOS 门电路不宜将输入端悬空使用,请说明原因。 CMOS 门电路输入阻抗高,很容易受到干扰,并且CMOS 电路为场效应管,是电压控制电流 器件,悬空时容易出现静电等瞬时高压烧毁器件的现象,因此输入端不宜悬空,必须根据 实际情况做相应的处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