飞秒化学--1999年诺贝尔化学奖

飞秒化学--1999年诺贝尔化学奖
飞秒化学--1999年诺贝尔化学奖

飞秒化学

——1999年诺贝尔化学奖

黄坤林

(东北师范大学附属中学长春130021)

摘要本文从飞秒激光、1999年诺贝尔化学奖等方面介绍了飞秒化学的产生、发展过程。

关键词飞秒激光飞秒化学1999年诺贝尔化学奖

飞秒化学(Femtochemistry)[1],一个使化学人感到迷茫、神奇、兴奋不已的陌生英文单词、专业术语、新学科领域。1999年自然科学的桂冠诺贝尔化学奖授给了埃及出生的科学家艾哈迈德·译韦尔(Ahmed H.Zewail),以表彰他应用超短激光(飞秒激光)闪光成相技术观测到分子中的原子在化学反应中如何运动,从而有助于人们理解和预期重要的化学反应,为整个化学及其相关科学带来了一场革命。

1 飞秒化学的技术基础——飞秒激光简介

激光曾被视为神秘之光,并已被人类广泛使用。近年来,科学家研究发现了一种更为奇特的光——飞秒激光(飞秒femtosecond,简写fs),亦称超短激光。飞秒激光主要的特点有:

第一,飞秒激光是一种以脉冲形式运转的激光,持续时间非常短,只有几个飞秒,1 femtosecond=1×10-15s,它比利用电子学方法所获得的最短脉冲要短几千倍,是人类目前在实验条件下所能获得最短脉冲的技术手段。

第二,飞秒激光具有非常高的瞬时功率,可达到百万亿瓦,比目前全世界发电总功率还要多出百倍,科学家预测飞秒激光将为下世纪新能源的产生发挥重要作用。

第三,它能聚集到比头发的直径还要小的空间区域,使电磁场的强度比原子核对其周围电子的作用力还要高数倍。

高功率飞秒激光系统由4部分组成:振荡器、展宽器、放大器和压缩器。在振荡器内,利用一种特殊技术获得飞秒激光脉冲。展宽器将这个飞秒种子脉冲按不同波长在时间上拉开。放大器使这一展宽的脉冲获得充分能量。压缩器把放大后的不同成分的光谱再会聚到一起,恢复到飞秒宽度,从而形成具有极高瞬时功率的飞秒激光脉冲。

飞秒激光的出现使人类第一次在原子和电子的层面上观察到这一超快运动过程。基于这些科学上的发现,飞秒激光在物理学、生物学、化学控制反应、光通讯等领域中得到了广泛应用。

2 飞秒化学的发展与应用研究

泽韦尔小组是在实际的化学反应过程中,用高速照相机尽可能地给正好处于反应过渡态的分子摄像,所用的照相速度是达到几十飞秒的闪光新技术——飞秒激光,其快的程度就像以铁钉生锈为基准的炸药爆炸速度。一般来说,反应分子中的原子完成一次振动的时间间隔为10至100fs。化学反应就在这样的时间分辨、像荡秋千一样的过渡态平衡中发生了。

首次成功是发现了从反应物到生成物过程中中间体(Intermediates)的存在。为了理解反应过程中机理,从相对稳定的分子或分子碎片(中间体)开始,不断缩短脉冲照相的时间间隔,捕捉过渡态中的分子或分子碎片,使反应连续起来。

第一次实验是分解ICN→I+CN,整个反应在200fs内完成,在I-C键即将断裂的时候,泽韦尔小组能够准确地观察到过渡态。

另一个重要实验是Nal→Na十I。在一个真空室中,原始分子以分子束(beams of molecules)的混合形式存在,用强的激活脉冲(Powerful PumP Pulse)使平均核间距为

2.8

A的基态离子对Na+I-处于呈现共价键特征的激化状态[Nal]*(其性质随分子的振

动而变化),再用较弱的探索脉冲(weaker Probe Pulse)以选定的波长去探测捕捉原始分子或变化了的分子,在光谱仪中,新的分子或分子碎片像指纹一样留了下来。实验表明,

当[NaI]*核间距为10~15

A时,以Na+和I-离子形式存在;当核间距恰好在6.9 A时,

极可能返回基态(2.8

A)或分解为Na和I原子。

泽韦尔还研究了H+CO2→CO+OH,展现了该反应经历了一个相对长的HOCO状态(1000fs)。

对同一分子内2个相同的化学键是同时断裂还是先后断裂的问题,通过对C2I2F4→C2F4+2I的实验研究,表明是协同的(同时)。

当出现意外的实验结果时,往往更令人感兴趣。在可以认为是简单反应的苯(C6H6)与双原子分子的I2反应实验研究时,发现,2个分子相互靠近形成复杂结合体,激光使一个电子从苯环发射到I2分子上,形成的正负电荷作用使其中一个碘原子与苯环结合,同时I2共价键断裂,另一个碘原子离开体系。整个这个反应只发生在750fs的时间间隔内。

随着研究的深入,另一个重要的有机反应是丁烷开环为乙烯和乙烯闭环成丁烷的平衡过程。它们可能只经过同时断裂或形成两支C-C键翻越一个简单能垒的过渡态(图2);也可能先断裂或形成一支C-C键形成中间体,从而翻越双能垒(TWO-stage)的微观过程(图3)。泽韦尔及其合作者证实了中间体的存在,寿命为700fs。

再一个利用飞秒技术的典型反应是光致(light-induced)一个分子向另一个分子转化的光异构化(Photoisomerization)(图4)。他们的结论是在反应过程中,2个苯环彼此是同时旋转的。

一个类似的行为在视黄醛(Retinal维生素A醛)中也已观察到。在最初的光化学作用时,顺反异构转化是绕着双键进行的。其他研究人员用飞秒光谱学技术发现该过程在200fs内完成,而且在产物中仍有一定量的振动。此反应速率表明,吸收的光子能量不是被平均分配而是集中在相应的双键上,此可以解释为什么有70%的高产率和夜晚眼睛对光敏感。

另一个重要的生物学例子是飞秒化学可以解释为什么植物叶绿素分子(Chlorophyll)能通过光合作用有效地进行能量转换。

随着研究的拓展,飞秒化学已经渗透到许多领域,不仅对分子束而且在表面化学方面(如理解和改良催化剂)、液体和溶剂方面、聚合物方面(如导体材料)等都得到应用。另一个重要的应用领域是生命科学方面。总之,泽韦尔的飞秒光学实验技术,犹如电视节目通过慢动作来观看足球精彩镜头那样,他的研究成果可以让人们通过“慢动作”观察处于化学反应过程中的原子与分子的转变状态,从根本上改变了我们对化学反应过程的认识。

2016年诺贝尔化学奖综述

2016年诺贝尔化学奖综述 2016年诺贝尔化学奖授予三位科学家——让-皮埃尔-绍瓦热、弗雷泽-斯托达特爵士和伯纳德-L-费林加获奖,领域是“分子机器的设计与合成”。分子作为保持物质性质的最小微粒,他们造出了世界上最小的机器,其大小只有人类头发的千分之一。 一个分子水平的器件可以被定义为有许多不连续的分子元件(比如一个超分子结构)组装起来,用以体现一特定功能的组装体。要构造分子机器首要的是合成相关的分子元件,首先在这一领域做出突破的是科学家让-皮埃尔-绍瓦热。他于1983年将两个环状分子连成链状,并命名为索烷。随后的1991斯托达特成功合成了轮烷,一环一链,环分子可绕链转动。(摘自百度百科) 众多分子器件的合成与当时化学的一个分支科学—超分子化学分不开,超分子化学的一个重要思想是积少成多,即从原子或分子开始建造纳米结构。这个观点最早由查理费曼(R.P.Feynman)于“基础研究还有很大空间”的演讲中提出。20世纪70年代后期,超分子化学迅速发展。众多的研究者开始认为,对于构建纳米级别的机器,分子相对于原子时更为方便的构建单元。主要观点基于以下几点:1.分子比较稳定,而原子难以操控,2.自然界中用以构建大量各种各样又来维持生命的纳米器件或机器都是来源于分子而非原子3.绝

大多数实验室中化学实验的处理对象是分子而非原子4.分子式已经有明显形状的实物,有着与器件相关的性能(如被背光化学和电化学输入操纵的性能)5.分子可以自组装或者可以连接成更大的结构。(摘自分子器件与分子结构-通向纳米世界的捷径).基于以上几点,大量科学家们于分子水平造出大量的分子器件,例如分子起重机分子肌肉,分子芯片等等。为分子机器的合成奠定了基础。 分子机器的另一个问题便是能量。,可想而知,由热能产生的布朗运动可能不足来提供及其所需的能量,那么可能的能量可以来自以下几个方面,化学能,光能,电能。但由于化学能的产生来源于化学键的断裂和发生的化学反应,其过程中添加原料的繁琐与废料的麻烦,使得分子机器的能量大多来源于电与光。代表性的诺奖得主费加林于1999年找出了第一个分子发动机,并用它转动了比他大一万倍的玻璃杯。 如果由分子马达提供能量,那么由斯托达特设计的分子穿梭机则控制了分子的运动,它使得精确控制分子机器的运动成为可能,斯托达特设计的轮烷就是一个略为粗糙的分子开关他利用分子两端的化学基团的相互反应来实现分子在化学位点的来回运动,不仅如此,利用分子穿梭机对条件的反应,斯托达特更设计出利用轮烷的记录储存装置,与最先进的储存装置相比毫不逊色。此后五花八门的分子开关层出

第二章 诺贝尔化学奖简介

诺贝尔化学奖总表 从化学诺贝尔奖看化学学科的发展 2004年诺贝尔化学奖 诺贝尔化学奖总表1901-1910 1901年 ?荷兰雅克布斯·范特霍夫 o发现了化学动力学法则和溶液渗透压 ?德国赫尔曼·费歇尔 o合成了糖类和嘌呤衍生物 ?瑞典阿累尼乌斯 o提出了电离理论,促进了化学的发展。

?英国威廉·拉姆齐爵士 o发现了空气中的稀有气体元素并确定他们在周期表里的位置。 ?德国阿道夫·拜耳 o对有机染料以及氢化芳香族化合物的研究促进了有机化学与化学工业的发展。 ?法国穆瓦桑 o研究并分离了氟元素,并且使用了后来以他名字命名的电炉。 ?德国爱德华·毕希纳 o对酶及无细胞发酵等生化反应的研究。 ?新西兰欧内斯特·卢瑟福爵士 o对元素的蜕变以及放射化学的研究。

?德国威廉·奥斯特瓦尔德 o对催化作用、化学平衡以及化学反应速率的研究。 ?德国奥托·瓦拉赫: o在脂环类化合物领域的开创性工作促进了有机化学和化学工业的发展的研究。 1911-1920 1911年 ?法国玛丽亚·居里 o发现了镭和钋,提纯镭并研究镭的性质。 ?法国格利雅 o发明了格氏试剂,促进了有机化学的发展。 ?法国保罗·萨巴蒂埃 o发明了有机化合物的催化加氢的方法,促进了有机化学的发展。 ?瑞士阿尔弗雷德·沃纳

o对分子内原子成键的研究,开创了无机化学研究的新领域。 ?美国西奥多·理查兹 o精确测量了大量元素的原子量。 ?德国理查德·威尔施泰特 o对植物色素的研究,特别是对叶绿素的研究。 ?德国弗里茨·哈伯 o对单质合成氨的研究。 ?德国沃尔特·能斯特 o对热力学的研究。 1921-1930 1921年 ?英国弗雷德里克·索迪

2009诺贝尔化学奖

美国和以色列科学家获得2009诺贝尔化学奖 人民网斯德哥尔摩10月7日电(记者陈雪霏)美籍印度科学家拉马克利什南(Venkatraman Ramakrishnan),美国科学家斯太茨(Thomas A. Steitz)和以色列科学家雍纳斯(Ada E. Yonath)因其对核糖体的结构和作用的研究而获得2009年度诺贝尔化学奖。 瑞典皇家科学院7日在斯德哥尔摩宣布,他们获奖的主要原因是他们对生命核心过程的一项研究:核糖体将DNA信息转变为生命。核糖体生产蛋白质,来控制所有生物的化学成分。核糖体对生命至关重要,他们是新抗生素的主要目标。 虽然他们三位科学家独立工作,有时甚至是竞争状态,但他们都用X光晶体学展示了核糖体的结构以及他们是怎样在原子水平上发挥作用的。 诺奖评委解释说,这项研究可以很快在实际中得到应用。今天的抗生素药品治疗很多疾病,主要是通过阻止核糖体细菌发挥作用。没有发挥作用的核糖体,细菌就不能生存。 拉马克利什南今年56岁,出生在印度,但是美国人,目前是英国剑桥大学分子生物实验室结构研究课题的领头人。 68岁的斯太茨在哈佛大学获得博士学位,目前是休斯医学院的教授和耶鲁大学的研究人员。70岁的雍纳斯是1968年在魏则曼科学研究所获得博士学位,后在这里任教授。她是第三位获得诺贝尔化学奖的女科学家,是45年来的第一位女科学家。 她在新闻发布会上的电话采访中表达了她听到这一消息时的心情,“非常高兴,也充满感谢”。诺奖奖金共一千万瑞朗,合141万美元。 2009年诺贝尔化学奖得主小传 瑞典皇家科学院7日宣布,文卡特拉曼·拉马克里希南、托马斯·施泰茨和阿达·约纳特3位科学家共同获得今年的诺贝尔化学奖。 拉马克里希南1952年出生于印度金奈,目前持有美国国籍。拉马克里希南1971年在印度巴罗达大学获物理学学士学位,1976年在美国俄亥俄大学获物理学博士学位,1976年至1978年在加州大学圣迭哥分校获生物学研究生学位,1978年至1982年在耶鲁大学化学系做博士后,1982年至1999年曾先后在美国橡树岭国家实验室和布鲁克黑文国家实验室等工作,1999年至今在英国剑桥大学MRC分子生物学实验室工作。 施泰茨1940年出生于美国威斯康星州,1966年在哈佛大学获分子生物学和生物化学博士学位,1967年至1970年在英国剑桥大学MRC分子生物学实验室做博士后,1970年至今在耶鲁大学工作。 约纳特1939年出生于耶路撒冷,1962年在希伯来大学获学士学位,1964年

诺贝尔化学奖

1990年伊莱亚斯?詹姆斯?科里(Elias James Corey)(美国),由于提出有机合成理论及方法而获奖。他创立了“逆合成分析原理”,并率先用计算机辅助有机合成的方法,使有机合成化学进入到一个新的领域——“分子模拟”,得以模拟生产许多复杂的天然产品。 1991年理查德?恩斯特(Richard R Ernst)(瑞士),1933年生于瑞士联邦的温吐尔,苏黎士瑞士联邦理工学院教授,因对开发制造高分辨率核磁共振谱仪技术的贡献而获奖。 1992年鲁道夫?马库斯(Rudolph?Arthur?Marcus)(美国)1923 年生于加拿大魁北克蒙特利尔城,加利福尼亚理工学院教授,因为确立化学系统中电子转移反应理论的贡献而获奖。该理论对于生命或生理机制具有重要意义。 1993年发现聚合酶链式反应法的卡里?穆利斯(kary Mullis)(美国)1944年生于美国加州的拉霍亚。与创立寡聚核苷酸导向定位突变法的迈克尔?史密斯(Michaei Smith,1932年出生的加拿大籍英国人)分享当年的化学奖。 1994年乔治?奥拉(George A.Olah)(美国),1927年生于匈牙利,美国南加州大学教授,因对有机化学的贡献而获奖。他发现了用超强酸使阳离子保持稳定的方法,对发现新的有机化学反应和推动有机化学工业发展起到了重要作用。 1995年保罗?克鲁森(Paul Crutzn,生于1933年,荷兰)、马里奥?莫利纳(Mario Molina,生于1943年,墨西哥)和弗兰克?舍伍德?罗兰(Frank Sherwood Rowland,生于1927年,美国)三人由于在大气化学领域,尤其是在有关臭氧层形成和损耗方面的研究工作而共同获奖。 1996年小罗伯特?柯尔(Robert F.Curl,Jr,美国,生于1933年)、哈罗德?克罗托(Sir Harlod W.Kroto,生于1939年,英国)和理查德?斯莫斯(Richard E.Smalley,生于1943年,美国)等三人由于发现球状碳分子即富勒烯C60而共同获奖。 1997年一半奖金由保罗?博伊尔(Paul D.Boyer,生于1918年,美国)和约翰?约克(John E.Walker,生于1914年,英国)分享,是因其阐明了三磷酸腺苷在体内形成的生物催化原理;另一半由丹麦的延斯?斯科(Jens C.Skou,生于1918年)获得,他发现了钠、钾离子三三磷酸腺苷酶。 1998年本年度诺贝尔化学奖给予量子化学领域的科学家瓦尔特?柯恩(Walter Kohn)和约翰?波普尔(John A Pople Kohn,美国),1923年生于匈牙利维也纳,在美国加州大学工作;PoPle(英国),1925年生于英国,在美国西北大学工作。这俩位科学家各自率先创新了量子化学计算方法,咳对分子的性质及其参与的化学过程进行有效的理论分析。 1999年本年度诺贝尔化学奖给予埃及裔美国人艾哈德?泽维尔(Ahmed H.Zewail),以表彰他为飞秒光谱学(femtosecond spectroscopy,1飞秒=10-15秒)研究所作的贡献。泽维尔的研究成果使得人们便于研究和预测一些重要的化学反应,给化学以及相关科学领域带来了一场革命。 2000年美国科学家艾伦?黑格、艾伦?马克迪尔米德以及日本科学家白川英树由于在导电聚合物领域的开创性贡献,荣获今年的诺贝尔化学奖。

2001-2011年诺贝尔化学奖的得主

2001年诺贝尔化学奖获得者 像人的左右手一样,这被称作手性。而药物中也存在这种特性,在有些药物成份里只有一部分有治疗作用,而另一部分没有药效甚至有毒副作用。这些药是消旋体,它的左旋与右旋共生在同一分子结构中。在欧洲发生过妊娠妇女服用没有经过拆分的消旋体药物作为镇痛药或止咳药,而导致大量胚胎畸形的"反应停"惨剧,使人们认识到将消旋体药物拆分的重要性。2001年的化学奖得主就是在这方面做出了重要贡献。他们使用一种对映体试剂或催化剂,把分子中没有作用的一部分剔除,只利用有效用的一部分,就像分开人的左右手一样,分开左旋和右旋体,再把有效的对映体作为新的药物,这称作不对称合成。 1968年,诺尔斯发现了用过渡金属进行对映性催化氢化的新方法,并最终获得了有效的对映体。他的研究被迅速应用于一种治疗帕金森症药物的生产。后来,野依良至进一步发展了对映性氢 2002年 瑞典皇家科学院于2002年10月9日宣布,将2002年诺贝尔化学奖授予美国科学家约翰·芬恩、日本科学家田中耕一和瑞士科学家库尔特·维特里希,以表彰他们在生物大分子研究领域的贡献。 2002年诺贝尔化学奖分别表彰了两项成果,一项是约翰·芬恩与田中耕一“发明了对生物大分子进行确认和结构分析的方法”和“发明了对生物大分子的质谱分析法”,他们两人将共享2002年诺贝尔化学奖一半的奖金;另一项是瑞士科学家库尔特·维特里希“发明了利用核磁共振技术测定溶液中生物大分子三维结构的方法”,他将获得2002年诺贝尔化学奖另一半的奖金。 2003年 2003年诺贝尔化学奖授予美国科学家彼得·阿格雷和罗德里克·麦金农,分别表彰他们发现细胞膜水通道,以及对离子通道结构和机理研究作出的开创性贡献。他们研究的细胞膜通道就是人们以前猜测的“城门”。 2004年 2004年诺贝尔化学奖授予以色列科学家阿龙·切哈诺沃、阿夫拉姆·赫什科和美国科学家欧文·罗斯,以表彰他们发现了泛素调节的蛋白质降解。其实他们的成果就是发现了一种蛋白质“死亡”的重要机理。 2005年 三位获奖者分别是法国石油研究所的伊夫·肖万、美国加州理工学院的罗伯特·格拉布和麻省理工学院的理查德·施罗克。他们获奖的原因是在有机化学的烯烃复分解反应研究方面作出了贡献。烯烃复分解反应广泛用于生产药品和先进塑料等材料,使得生产效率更高,产品更稳定,而且产生的有害废物较少。瑞典皇家科学院说,这是重要基础科学造福于人类、社会和环境的例证。 2006年诺贝尔化学奖获得者-罗杰·科恩伯格 美国科学家罗杰·科恩伯格因在“真核转录的分子基础”研究领域所作出的贡献而独自获得2006年诺贝尔化学奖。瑞典皇家科学院在一份声明中说,科恩伯格揭示了真核生物体内的细胞如何利用基因内存储的信息生产蛋白质,而理解这一点具有医学上的“基础性”作用,因为人类的多种疾病如癌症、心脏病等都与这一过程发生紊乱有关。 2007年诺贝尔化学奖格哈德·埃特尔

【历届诺贝尔奖得主(十)】2003年化学奖

化学奖 美国科学家彼得·阿格雷、罗德里克·麦金农因在细胞膜通道方面做出的开创性贡献,而共同获得诺贝尔化学奖。 彼得·阿格雷 彼得·阿格雷,科学家。1949年生于美国明尼苏达州小城诺斯菲尔德,1974年在巴尔的摩约翰斯·霍普金斯大学医学院获医学博士,现为该学院生物化学教授和医学教授。2004年来到杜克大学,担任医学院副院长。由于发现了细胞膜水通道,在2003年获得诺贝尔化学奖。 人物简介 彼得·阿格雷1949年生于美国明尼苏达州小城诺斯菲尔德,1974年在巴尔的摩约翰斯·霍普金斯大学医学院获医学博士,现为该学院生物化学教授和医学教授。2004年到杜克大学,担任医学院副院长。他与麦金农分享总额为1000万克朗(约合130万美元)的奖金。 瑞典皇家科学院2003年10月8日宣布,将2003年诺贝尔化学奖授予美国科学家彼得·阿格雷和罗德里克·麦金 彼得·阿格雷 农,以表彰他们在细胞膜通道方面做出的开创性贡献。 彼得·阿格雷诺贝尔化学奖评选委 员会主席本特·努丁在新闻发布会上说,阿格雷得奖是由于发现了细胞膜水通道,而麦金农的贡献主要是在细胞膜离子通道的结构和机理研究方面。他们的发现阐明了盐分和水如何进出组成活体的细胞。比如,肾脏怎么从原尿中重新吸收水分,以及电信号怎么在细胞中产生并传递等等,这对人类探索肾脏、心脏、肌肉和神经系统等方面的诸多疾病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诺贝尔科学奖通常颁发给年龄较大的科学家,获奖成果都经过几十年的检验。但阿格雷只有54岁,而麦金农才47岁。他们的成果也比较新:麦金农的发现产生于5年前;阿格雷的工作于1988年完成。瑞典媒体评论说,这在诺贝尔科学奖历史上是比较罕见的。今年诺贝尔化学奖及生理学或医学奖的结果都显示出了当代科学跨领域研究的趋势。 离子通道是另一种类型的细胞膜通道,神经系统和肌肉等方面的疾病与之有关,它还能产生电信号,在神经系统中传递信息。但由于科学家一直不能弄清楚它的结构,进一步的研究无法展开。而麦金农在1998年测出了钾通道的立体结构,“震惊了所有的研究团体”。评选委员会说,由于他的发现,人们可以“看见”离子如何通过由不同细胞信号控制开关的通道。 获奖情况 2003年诺贝尔化学奖授予美国科学家彼得·阿格雷和罗德里克·麦金农,分别表彰他们发现细胞膜水通道,以及对离子通道结构和机理研究作出的开创性贡献。 奖项:2003年诺贝尔化学奖 获得者:彼得·阿格雷罗德里克·麦金农 成就:表彰他们在细胞膜通道方面做出的开创性贡献 获奖理由 人类在内的各种生物都是由细胞组成的。细胞如同一个由城墙围起来的微小城镇,有用的物质不断被运进来,废物被不断运出去。早在100多年前,人们就猜测细胞这一微小城镇的城墙中存在着很多“城门”,它们只允 罗德里克·麦金农 许特定的分子或离子出入。2003年诺贝尔化学奖表

有机化学发展史和诺贝尔化学奖教学教材

有机化学发展史和诺贝尔化学奖

影响世界的有机化学发展史 1828 Wohler F(徳)意外地由无机物氰酸氨加热得到有机化合物脲素。1850- Pasteur L (法)成功拆分酒石酸钠铵外消旋体。 von Liebig J(徳)发现有机化合物的定量分析方法,提出基团理 论,建立近代化学实验室的范本,发展出以他为核心的“吉森学 派”。 1856 在英国传教士Williams A所著《格物探原》书中首次出现中文“化学” 一词。 1858 Kekule A (徳)提出碳是四价和碳碳原子间可以成键的概念。1864 Butlerov A M (俄)提出有机化合物的“化学结构”理论。 1865 Kekule A (徳)提出苯的结构,以1,3,5-环己三烯表示。 1874 van’t Hoff J H(荷)提出碳的正四面体的结构理论。 1891 Fischer E (徳)给出葡萄糖的完整立体结构。 日内瓦国际化学会议确立有机化合物系统命名法。 1900 Gomberg M 发现苯甲基自由基,碳正(负)离子概念出现。 Tsvett M (波)发现色谱分离分析方法。 Baekeland L H (比)发明酚醛树酯。 1910 Grignard V (法)发现格氏反应。 Lewis G N (美)提出共价键理论。 Pregl F (奥)建立微量分析方法。

1920- Staudinger H (徳)提出以共价键联结的链式巨大分子概念。 脲素酶结晶成功,化学学科开始渗入生物学科。 开始研究如何利用石油和天然气,联合碳化物公司(美)建 造石化工厂。 糖精投放市场。 1930- Pauling L (美)提出杂化轨道理论和共振的概念。 Carothers (美)成功合成聚酯,发明尼龙66;高压聚乙烯和合成橡胶问世;石油工业开始取得实效。 Robinson R (英)和Ingold C K(英)提出电子转移理论和动力学方法研究有机反应。 使用超离心机成功地纯化各种不同类型的蛋白质。 发现DDT杀虫效能。 氟利昂制备成功并得到应用。 1940- 石油催化裂化技术得到发展;涤纶纤维上市。 青霉素、链霉素用于治疗;37步反应得到“可的松”;“药物设计”的概念 出现。 发现DNA碱基对。 我国有机化学家黄鸣龙发现羰基还原改良法。 有机玻璃开始生产和使用。 1950- 磺胺药物出现;各种类型抗菌素走向世界。 Pauling L (美)提出蛋白质的α-螺旋。 Sanger F (英)确立胰岛素的肽链结构。

近十年诺贝尔化学奖得主及其贡献

2010年,美国科学家理查德赫克、日本科学家根岸荣一和铃木章因在有机合成领域中钯催化交叉偶联反应方面的卓越研究而获奖。这一成果广泛应用于制药、电子工业和先进材料等领域,可以使人类造出复杂的有机分子。 2009年,英国科学家文卡特拉曼拉马克里希南、美国科学家托马斯施泰茨和以色列科学家阿达约纳特因对“核糖体的结构和功能”研究的贡献而获奖。

2008年,日本科学家下村修、美国科学家马丁沙尔菲和美籍华裔科学家钱永健因在发现和研究绿色荧光蛋白方面作出贡献而获奖。 2007年,德国科学家格哈德埃特尔因在表面化学研究领域作出开拓性贡献而获奖。

2006年,美国科学家罗杰科恩伯格因在“真核转录的分子基础”研究领域作出贡献而获奖。 2005年,法国科学家伊夫肖万、美国科学家罗伯特格拉布和理查德施罗克因在烯烃复分解反应研究领域作出贡献而获奖。 2004年,以色列科学家阿龙切哈诺沃、阿夫拉姆赫什科和美国科学家欧文罗斯因发现泛素调节的蛋白质降解而获奖。

10月8日,瑞典皇家科学院在瑞典首都斯德哥尔摩宣布,将2003年诺贝尔化学奖授予美国科学家彼得阿格雷和罗德里克麦金农,分别表彰他们发现细胞膜水通道,以及对离子通道结构和机理研究作出的开创性贡献。这是47岁的化学奖得主罗德里克麦金农。

10月8日,瑞典皇家科学院在瑞典首都斯德哥尔摩宣布,将2003年诺贝尔化学奖授予美国科学家彼得阿格雷和罗德里克麦金农,分别表彰他们发现细胞膜水通道,以及对离子通道结构和机理研究作出的开创性贡献。这是54岁的化学奖得主彼得阿格雷。 2003年,美国科学家彼得阿格雷和罗德里克麦金农因在细胞膜通道领域作出了“开创性贡献”而获奖。 2002年,美国科学家约翰芬恩、日本科学家田中耕一和瑞士科学家库尔特维特里希发明了对生物大分子进行识别和结构分析的方法。 2001年,诺贝尔化学奖奖金一半授予美国科学家威廉诺尔斯与日本科学家野依良治,以表彰他们在“手性催化氢化反应”领域所作出的贡献;另一半授予美国科学家巴里夏普莱斯,以表彰他在“手性催化氧化反应”领域所取得的成就。

历届诺贝尔化学奖获得者名单及贡献

历届诺贝尔化学奖获得者名单及贡献 1901-荷兰科学家范托霍夫因化学动力学和渗透压定律获诺贝尔化学奖。 1902-德国科学家费雪因合成嘌呤及其衍生物多肽获诺贝尔化学奖。 1903-瑞典科学家阿伦纽斯因电解质溶液电离解理论获诺贝尔化学奖。 1904-英国科学家拉姆赛因发现六种惰性所体,并确定它们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位置获得诺贝尔化学奖。 1905-德国科学家拜耳因研究有机染料及芳香剂等有机化合物获得诺贝尔化学奖。 1906-法国科学家穆瓦桑因分离元素氟、发明穆瓦桑熔炉获得诺贝尔化学奖。 1907-德国科学家毕希纳因发现无细胞发酵获诺贝尔化学奖。 1908-英国科学家卢瑟福因研究元素的蜕变和放射化学获诺贝尔化学奖。 1909-德国科学家奥斯特瓦尔德因催化、化学平衡和反应速度方面的开创性工作获诺贝尔化学奖。 1910-德国科学家瓦拉赫因脂环族化合作用方面的开创性工作获诺贝尔化学奖。 1911-法国科学家玛丽·居里(居里夫人)因发现镭和钋,并分离出镭获诺贝尔化学奖。 1912-德国科学家格利雅因发现有机氢化物的格利雅试剂法、法国科学家萨巴蒂埃因研究金属催化加氢在有机化合成中的应用而共同获得诺贝尔化学奖。 1913-瑞士科学家韦尔纳因分子中原子键合方面的作用获诺贝尔化学奖。 1914-美国科学家理查兹因精确测定若干种元素的原子量获诺贝尔化学奖。 1915-德国科学家威尔泰特因对叶绿素化学结构的研究获诺贝尔化学奖。

1916-1917-1918-德国科学家哈伯因氨的合成获诺贝尔化学奖。 1919-1920-德国科学家能斯脱因发现热力学第三定律获诺贝尔化学奖。 (1921年补发)1921-英国科学家索迪因研究放射化学、同位素的存在和性质获诺贝尔化学奖。 1922-英国科学家阿斯顿因用质谱仪发现多种同位素并发现原子获诺贝尔化学奖。 1923-奥地利科学家普雷格尔因有机物的微量分析法获诺贝尔化学奖。 1924-1925-奥地利科学家席格蒙迪因阐明胶体溶液的复相性质获诺贝尔化学奖。 1926-瑞典科学家斯韦德堡因发明高速离心机并用于高分散胶体物质的研究获诺贝尔化学奖。 1927-德国科学家维兰德因发现胆酸及其化学结构获诺贝尔化学奖。 1928-德国科学家温道斯因研究丙醇及其维生素的关系获诺贝尔化学奖。 1929-英国科学家哈登因有关糖的发酵和酶在发酵中作用研究、瑞典科学家奥伊勒歇尔平因有关糖的发酵和酶在发酵中作用而共同获得诺贝尔化学奖。 1930-德国科学家费歇尔因研究血红素和叶绿素,合成血红素获诺贝尔化学奖。 1931-德国科学家博施、伯吉龙斯因发明高压上应用的高压方法而共同获得诺贝尔化学奖。 1932-美国科学家朗缪尔因提出并研究表面化学获诺贝尔化学奖。 1933-1934-美国科学家尤里因发现重氢获诺贝尔化学奖。 1935-法国科学家约里奥·居里因合成人工放射性元素获诺贝尔化学奖。 1936-荷兰科学家德拜因 X射线的偶极矩和衍射及气体中的电子方面的研究获诺贝尔化学奖。

最新1999年全国高考化学试题及答案

1999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化学试卷 本试卷分第I 卷(选择题〕和第II 卷(非选择题)两部分,第I 卷1至4页,第II 卷5至10页。共150分。 考试时间[120]分钟。 第I 卷(选择题共:83分) 注意事项: 1.答第I 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考试科目用铅笔涂写在答题卡上。 2. 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佣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它 答案,不能答在试题卷上。 3. 考试结束,监考人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收回。 可能用到的原子量:Hl C12 N14 O l6 Na 23 Mg 24 一.选择题(本题包括5小题,每小题3分,并15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1.近年来,我国许多城市禁止汽车使用含铅汽油,其主要原因是 A.提高汽油燃烧效率 B.降低汽油成本 C.避免铅污染大气 D.铅资源短缺 2.Murad 等三位教授最早提出NO 分子在人体内有独特功能,近年来此领域研究有很大进展,因此这三位教授荣获 了1998年诺贝尔医学及生理学奖,关于NO 的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A.NO 可以是某些含低价N 物质氧化的产物 B.NO 不是亚硝酸酐 C.NO 可以是某些含高价N 物质还原的产物 D.NO 是红棕色气体 3.原计划实现全球卫星通讯需发射77颗卫星,这与铱(Ir)元素的原子核外电子数恰好相等,因此称为“铱星计划”。已知铱的一种同位素是Ir 191 77,则其核内的中子数是 A.77 B.114 C.191 D.268 4.已知自然界中铱有两种质量数分别为191和193的同位素,而铱的平均原子量为192.22,这两种同位素的原子个数比应为 A.39︰61 B.61︰39 C.1︰1 D.39︰11 5.右图装置可用于 A.加热NaHCO 3制CO 2 B.用Cu 与稀HNO 3反应制NO C.用NH 4Cl 与浓NaOH 溶液反应制NH 3 D.用NaCl 与浓H 2SO 4反应制HCl 二.选择题(本题包括12小题,每小题3分,共36分。每小题有一个或两个选顶符合题意。若正确答案只包 括一个选项,多选时,该题为 0分:着正确答案包括两个选项,只选一个且正确的给1分,选两个且都正 确的给3分,但只要选错一个,该小题就为0分。) 6.关于晶体的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在晶体中只要有阴离子就一定有阳离子 B.在晶体中贝要有阳离子就一定有阴离子 C.原子晶体的熔点一定比金属晶体的高 D.分子晶体的熔点一定比金属晶体的低 7.下列各分子中所有原子都满足最外层为8电子结构的是 A.BeCl 2 B.PCl 3 C.PCl 5 D.N 2

历届诺贝尔化学奖得主及其成就

历届诺贝尔化学奖得主及其成就 历届诺贝尔化学奖得主及其成就(1960——2008)(2009-04-03 11:30:05) 1960年W.F.利比(美国人)发明了“放射性碳素年代测定法” 1961年M.卡尔文(美国人)揭示了植物光合作用机理 1962年M.F.佩鲁茨,J.C.肯德鲁(英国人)测定出蛋白质的精细结构 1963年K.齐格勒(德国人),G.纳塔(意大利人)发现了利用新型催化剂进行聚合的方法,并从事这方面的基础研究 1964年D.M.C.霍金奇(英国人)使用X射线衍射技术测定复杂晶体和大分子的空间结构1965年R.B.伍德沃德(美国人)对有机合成法的贡献 1966年R.S.马利肯(美国人)用量子力学创立了化学结构分子轨道理论,阐明了分子的共价键本质和电子结构 1967年R.G.W.诺里什,G.波特(英国人),M.艾根(德国人)发明测定快速化学反应技术 1968年L.翁萨格(美国人)从事不可逆过程热力学的基础研究 1969年O.哈塞尔(挪威人),D.H.R.巴顿(英国人)为发展立体化学理论作出贡献 1970年L.F.莱洛伊尔(阿根廷人)发现糖核苷酸及其在糖合成过程中的作用 1971年G.赫兹伯格(加拿大人)从事自由基的电子结构和几何学结构的研究 1972年C.B.安芬森(美国人)确定了核糖核苷酸酶的分子氨基酸排列 S.莫尔,W.H.斯坦(美国人)从事核糖核苷酸酶的活性区位研究 1973年E.O.菲舍尔(德国人),G.威尔金森(英国人)从事具有多层结构的有机金属化合物的研究 1974年P.J.弗洛里(美国人)从事高分子化学的理论、实验两方面的基础研究 1975年J.W.康福思(澳大利亚人)研究酶催化反应的立体化学 V.普雷洛格(瑞士人)从事有机分子以及有机反应的立体化学研究 1976年W.N.利普斯科姆(美国人)从事甲硼烷的结构研究 1977年I.普里戈金(比利时人)主要研究非平衡热力学,提出了“耗散结构”理论 1978年P.D.米切尔(英国人)从事生物膜上的能量转换研究 1979年H.C.布郎(美国人),G.维蒂希(德国人)研制了新的有机合成法 1980年P.伯格(美国人)从事核酸的生物化学研究 W.吉尔伯特(美国人),F.桑格(英国人)确定了核酸的碱基排列顺序 1981年福井谦一(日本人),R.霍夫曼(美国人)从事化学反应过程的研究 1982年A.克卢格(英国人)开发了结晶学的电子衍射法,并从事核酸蛋白质复合体的立体结构的研究 1983年H.陶布(美国人)阐明了金属配位化合物电子反应机理 1984年R.B.梅里菲尔德(美国人)开发了极简便的肽合成法 1985年J.卡尔,H.A.豪普特曼(美国人)开发了应用X射线衍射确定物质晶体结构的直接计算法 1986年D.R.赫希巴奇,李远哲(美籍华人),J.C 波利亚尼(加拿大人)研究化学反应体系在位能面运动过程的动力学 1987年C.J.佩德森,D.J.克拉姆(美国人),J.M.莱恩(法国人)合成冠醚化合物 1988年J.戴森霍弗,R.胡伯尔,H.米歇尔(德国人)分析了光合作用反应中心的三维结构1989年S.奥尔特曼,T.R.切赫(美国人)发现RNA自身具有酶的催化功能 1990年E.J.科里(美国人)创建了一种独特的有机合成理论——逆合成分析理论

1901-2015年诺贝尔化学奖获得者

1901-2015历届诺贝尔化学奖得主诺贝尔化学奖是以瑞典著名化学家、硝化甘油炸药发明人阿尔弗雷德·贝恩哈德·诺贝尔(1833-1896)的部分遗产作为基金创立的5项奖金之一。诺贝尔化学奖由瑞典皇家科学院从1901年开始负责颁发,总共被颁发了106次。期间只有1916、1917、1919、1924、1933、1940、1941和1942八年没有颁发。诺贝尔奖奖项空缺,除了受到两次世界大战影响之外,还受到了诺贝尔奖组委会“宁缺毋滥”的评奖理念的影响。 到目前为止,诺贝尔化学奖共有169位获奖者。其中英国生物化学家弗雷德里克·桑格(Frederick Sanger)在1958年和1980年两次获得诺贝尔奖,因此历史上获得诺贝尔奖的总共只有168人。 诺贝尔化学奖获奖者的平均年龄是58岁。其中有32人获奖年龄介于50岁和54岁之间,几乎占到了总获奖人数的20%。 1901年--1910年 1901年:雅克布斯?范特霍夫(荷)发现了化学动力学法则和溶液渗透压。 1902年:赫尔曼?费歇尔(德)合成了糖类和嘌呤衍生物。 1903年:阿累尼乌斯(瑞典)提出了电离理论,促进了化学的发展。 1904年:威廉?拉姆齐爵士(英)发现了空气中的稀有气体元素,并确定他们 在周期表里的位置。 1905年:阿道夫?拜耳(德)对有机染料以及氢化芳香族化合物的研究促进了 有机化学与化学工业的发展。 1906年:穆瓦桑(法)研究并分离了氟元素,并且使用了后来以他名字命名 的电炉。 1907年:爱德华?毕希纳(德)对酶及无细胞发酵等生化反应的研究。 1908年:欧内斯特?卢瑟福爵士(新西兰)对元素的蜕变以及放射化学的研 究。 1909年:威廉?奥斯特瓦尔德(德)对催化作用,化学平衡以及化学反应速率 的研究。 1910年—1919年 1910年:奥托?瓦拉赫(德)在脂环类化合物领域的开创性工作促进了有机化 学和化学工业的发展的研究。 1911年:玛丽亚?居里(法)发现了镭和钋,提纯镭并研究镭的性质。 1912年格利雅(法)发明了格氏试剂,促进了有机化学的发展;保罗?萨巴蒂 埃(法)发明了有机化合物的催化加氢的方法,促进了有机化学的发展。

2000-2010年诺贝尔化学奖详解

2000年 艾伦-J-黑格 (1936-) 艾伦-J-黑格,美国公民,64岁,1936年生于依阿华州苏城。现为加利福尼亚大学的固体聚合物和有机物研究所所长,是一名物理学教授。 获奖理由:他是半导体聚合物和金属聚合物研究领域的先锋,目前主攻能够用作发光材料的半导体聚合物,包括光致发光、发光二极管、发光电气化学电池以及激光等等。这些产品一旦研制成功,将可以广泛应用在高亮度彩色液晶显示器等许多领域。 艾伦-G-马克迪尔米德 (1929-) 艾伦-G-马克迪尔米德,来自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今年71岁,他出生于新西兰,曾就读于新西兰大学和美国威斯康星大学以及英国的剑桥大学。1955年,他开始在宾夕法尼亚大学任教。他是最早从事研究和开发导体塑料的科学家之一。 获奖理由:他从1973年就开始研究能够使聚合材料能够象金属一样导电的技术,并最终研究出了有机聚合导体技术。这种技术的发明对于使物理学研究和化学研究具有重大意义,其应用前景非常广泛。 他曾发表过六百多篇学术论文,并拥有二十项专利技术。 白川英树 (1936-) 白川英树今年64岁,已经退休,现在是日本筑波大学名誉教授。白川1961年毕业于东京工业大学理工学部化学专业,曾在该校资源化学研究所任助教,1976年到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留学,1979年回国后到筑波大学任副教授,1982年升为教授。1983年他的研究论文《关于聚乙炔的研究》获得日本高分子学会奖,他还著有《功能性材料入门》、《物质工学的前沿领域》等书。 获奖理由:白川英树在发现并开发导电聚合物方面作出了引人注目的贡献。这种聚合物目前已被广泛应用到工业生产上去。他因此与其他两位美国同行分享了2000年诺贝尔化学奖。 2001年 威廉·诺尔斯(W.S.Knowles) (1917-) 2001年诺贝尔化学奖授予美国科学家威廉·诺尔斯、日本科学家野依良治和美国科学家巴里·夏普雷斯,以表彰他们在不对称合成方面所取得的成绩,三位化学奖获得者的发现则为合成具有新特性的分子和物质开创了一个全新的研究领域。现在,像抗生素、消炎药和心脏病药物等,都是根据他们的研究成果制造出来的。 瑞典皇家科学院的新闻公报说,许多化合物的结构都是对映性的,好像人的左右手一样,这被称作手性。而药物中也存在这种特性,在有些药物成份里只有一部分有治疗作用,而另一部分没有药效甚至有毒副作用。这些药是消旋体,它的左旋与右旋共生在同一分子结构中。在欧洲发生过妊娠妇女服用没有经过拆分的消旋体药物作为镇痛药或止咳药,而导致大量胚胎畸形的"反应停"惨剧,使人们认识到将消旋体药物拆分的重要性。2001年的化学奖得主就是在这方面做出了重要贡献。他们使用一种对映体试剂或催化剂,把分子中没有作用的一部分剔除,只利用有效用的一部分,就像分开人的左右手一样,分开左旋和右旋体,再把有效的对映体作为新的药物,这称作不对称合成。 诺尔斯的贡献是在1968年发现可以使用过渡金属来对手性分子进行氢化反应,以获得具有所需特定镜像形态的手性分子。他的研究成果很快便转化成工业产品,如治疗帕金森氏症的药L-DOPA就是根据诺尔斯的研究成果制造出来的。 1968年,诺尔斯发现了用过渡金属进行对映性催化氢化的新方法,并最终获得了有效的

历届诺贝尔化学奖得主(1901-2014)

历届诺贝尔化学奖得主 (1901-2014) 年份 获奖者 国籍 获奖原因 1901年 雅各布斯·亨里克斯·范托夫 荷兰 “发现了化学动力学法则和溶液渗透压” 1902年 赫尔曼·费歇尔 德国 “在糖类和嘌呤合成中的工作” 1903年 斯凡特·奥古斯特·阿伦尼乌斯 瑞典 “提出了电离理论” 1904年 威廉·拉姆齐爵士 英国 “发现了空气中的惰性气体元素并确定了它们在元素周期表里的位置” 1905年 阿道夫·冯·拜尔 德国 “对有机染料以及氢化芳香族化合物的研究促进了有机化学与化学工业的发展” 1906年 亨利·莫瓦桑 法国 “研究并分离了氟元素,并且使用了后来以他名字命名的电炉” 1907年 爱德华·比希纳 德国 “生物化学研究中的工作和发现无细胞发酵” 1908年 欧内斯特·卢瑟福 英国 “对元素的蜕变以及放射化学的研究” 1909年 威廉·奥斯特瓦尔德 德国 “对催化作用的研究工作和对化学平衡以及化学反应速率的基本原理的研究” 1910年 奥托·瓦拉赫 德国 “在脂环族化合物领域的开创性工作促进了有机化学和化学工业的发展的研究” 1911年 玛丽·居里 波兰 “发现了镭和钋元素,提纯镭并研究了这种引人注目的元素的性质及其化合物” 1912年 维克多·格林尼亚 法国 “发明了格氏试剂” 保罗·萨巴捷 法国 “发明了在细金属粉存在下的有机化合物的加氢法” 1913年 阿尔弗雷德·维尔纳 瑞士 “对分子内原子连接的研究,特别是在无机化学研究领域” 1914年 西奥多·威廉·理查兹 美国 “精确测定了大量化学元素的原子量” 1915年 里夏德·维尔施泰特 德国 “对植物色素的研究,特别是对叶绿素的研究” 1916年 未颁奖 1917年 未颁奖 1918年 弗里茨·哈伯 德国 “对从单质合成氨的研究” 1919年 未颁奖 1920年 瓦尔特·能斯特 德国 “对热化学的研究” 1921年 弗雷德里克·索迪 英国 “对人们了解放射性物质的化学性质上的贡献,以及对同位素的起源和性质的研究” 1922年 弗朗西斯·阿斯顿 英国 “使用质谱仪发现了大量非放射性元素的同位素,并且阐明了整数法则” 1923年 弗里茨·普雷格尔 奥地利 “创立了有机化合物的微量分析法” 1924年 未颁奖 1925年 里夏德·阿道夫·席格蒙迪 德国 “阐明了胶体溶液的异相性质,并创立了相关的分析法” 1926年 特奥多尔·斯韦德贝里 瑞典 “对分散系统的研究”

有机化学发展史和诺贝尔化学奖

影响世界的有机化学发展史 1828 Wohler F(徳)意外地由无机物氰酸氨加热得到有机化合物脲素。1850- Pasteur L (法)成功拆分酒石酸钠铵外消旋体。 von Liebig J(徳)发现有机化合物的定量分析方法,提出基团理 论,建立近代化学实验室的范本,发展出以他为核心的“吉森学 派”。 1856 在英国传教士Williams A所著《格物探原》书中首次出现中文“化学”一词。 1858 Kekule A (徳)提出碳是四价和碳碳原子间可以成键的概念。1864 Butlerov A M (俄)提出有机化合物的“化学结构”理论。 1865 Kekule A (徳)提出苯的结构,以1,3,5-环己三烯表示。 1874 van’t Hoff J H(荷)提出碳的正四面体的结构理论。 1891 Fischer E (徳)给出葡萄糖的完整立体结构。 日内瓦国际化学会议确立有机化合物系统命名法。 1900 Gomberg M 发现苯甲基自由基,碳正(负)离子概念出现。 Tsvett M (波)发现色谱分离分析方法。 Baekeland L H (比)发明酚醛树酯。 1910 Grignard V (法)发现格氏反应。 Lewis G N (美)提出共价键理论。 Pregl F (奥)建立微量分析方法。 1920- Staudinger H (徳)提出以共价键联结的链式巨大分子概念。

脲素酶结晶成功,化学学科开始渗入生物学科。 开始研究如何利用石油和天然气,联合碳化物公司(美)建造 石化工厂。 糖精投放市场。 1930- Pauling L (美)提出杂化轨道理论和共振的概念。 Carothers (美)成功合成聚酯,发明尼龙66;高压聚乙烯和合成橡胶问世;石油工业开始取得实效。 Robinson R (英)和Ingold C K(英)提出电子转移理论和动力学方法研究有机反应。 使用超离心机成功地纯化各种不同类型的蛋白质。 发现DDT杀虫效能。 氟利昂制备成功并得到应用。 1940- 石油催化裂化技术得到发展;涤纶纤维上市。 青霉素、链霉素用于治疗;37步反应得到“可的松”;“药物设计”的概念出现。 发现DNA碱基对。 我国有机化学家黄鸣龙发现羰基还原改良法。 有机玻璃开始生产和使用。 1950- 磺胺药物出现;各种类型抗菌素走向世界。 Pauling L (美)提出蛋白质的α-螺旋。 Sanger F (英)确立胰岛素的肽链结构。 Diels O – Alder K反应得到发展。

诺贝尔化学奖得主劳德·霍夫曼

劳德·霍夫曼——优秀的犹太化学家 劳德·霍夫曼,美国物理学家和化学家,因为提出了分子轨道对称守恒原理而获得1981年诺贝尔化学奖。 二次大战血腥童年 1937年7月18日,劳德·霍夫曼出生于波兰的兹洛乔夫。 霍夫曼的爸爸是一名土木工程师。而他的妈妈是一名普通的教师,全家只有霍夫曼一个孩子。当时,正是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的前夕,波兰处在德国和苏联之间,形势非常严峻。后来波兰被德国占领了,从此,波兰人民都陷入到了黑暗的生活当中。 因为德国纳粹在本国就仇视犹太人,有着很严重的种族歧视,在战争期间,有数百万的犹太人被害。而在德国的占领区内,依然实行这种政策。设置了很多集中营和劳动营,专门关押犹太人。 霍夫曼一家正是犹太人,他们开始被送进了一个犹太人区域内居住,后来被送进了劳动营。霍夫曼的爸爸发觉情势不妙,感到很大的危机,私下偷偷把霍夫曼的妈妈和霍夫曼送出了劳动营。母子二人在一个好心乌克兰人的帮助下,躲过了德国人的搜查。 波兰被占领后,开始出现了很多地下组织,反抗德国人的入侵。霍夫曼的爸爸也参加了地下组织,他们偷偷计划着从劳动营里跑出去的计划。但是在逃跑计划实行之前,就被德军发现了,他们把霍夫曼的爸爸还有那些地下工作者都处决了。 从此,就剩下霍夫曼和妈妈一起相依为命了。他们东躲西藏,到处躲避德国人的搜查,日子过得非常的艰辛。后来,波兰解放了,霍夫曼和妈妈再也不用提心吊胆的过日子,不用再担心受到生命的威胁了,然后他们来到了克拉克夫,母亲又再嫁了。不论经过多少苦难,不管曾经有过多么艰辛的日子,日子总归是要过下去的。犹太民族是一个坚强的民族。 定居美国适应生活 继父名叫保尔·霍夫曼,他是一个非常和蔼温和的人。对于从小就失去父亲的霍夫曼照顾有加,对他非常的好。但是霍夫曼并没有过上一段安稳的日子。他们全家先是以难民的身份从波兰离开到了斯洛伐克,然后又到了奥地利,居住在难民的居住所里。几经辗转,最后他们全家来到了美国,定居在了纽约。

2002年诺贝尔化学奖

库尔特·维特里希(1938-) 所有生物都含有包括DNA和蛋白质在内的生物大分子,“看清”它们的真面目曾经是科学家的梦想。如今这一梦想已成为现实。2002年诺贝尔化学奖表彰的就是这一领域的两项成果。 这两项成果一项是美国科学家约翰·芬恩与日本科学家田中耕一“发明了对生物大分子的质谱分析法”,他们两人将共享2002年诺贝尔化学奖一半的奖金;另一项是瑞士科学家库尔特·维特里希“发明了利用核磁共振技术测定溶液中生物大分子三维结构的方法”,他将获得2002年诺贝尔化学奖一半的奖金。 质谱分析法是化学领域中非常重要的一种分析方法。它通过测定分子质量和相应的离子电荷实现对样品中分子的分析。19世纪末科学家已经奠定了这种方法的基础,1912年科学家第一次利用它获得对分子的分析结果。在质谱分析领域,已经出现了几项诺贝尔奖成果,其中包括氢同位素氘的发现(1934年诺贝尔化学奖成果)和碳60的发现(1996年诺贝尔化学奖成果)。不过,最初科学家只能将它用于分析小分子和中型分子,由于生物大分子比水这样的小分子大成千上万倍,因而将这种方法应用于生物大分子难度很大。 尽管相对而言生物大分子很大,但它们在我们看来是非常小的,比如人体内运送氧气的血红蛋白仅有千亿亿分之一克,怎么测定单个生物大分子的质量呢?科学家在传统的质谱分析法基础上发明了一种新方法:首先将成团的生物大分子拆成单个的生物大分子,并将其电离,使之悬浮在真空中,然后让它们在电场的作用下运动。不同质量的分子通过指定距离的时间不同,质量小的分子速度快些,质量大的分子速度慢些,通过测量不同分子通过指定距离的时间,就可计算出分子的质量。 这种方法的难点在于生物大分子比较脆弱,在拆分和电离成团的生物大分子过程中它们的结构和成分很容易被破坏。为了打掉这只“拦路虎”,美国科学家约翰·芬恩与日本科学家田中耕一发明了殊途同归的两种方法。约翰·芬恩对成团的生物大分子施加强电场,田中耕一则用激光轰击成团的生物大分子。这两种方法都成功地使生物大分子相互完整地分离,同时也被电离。它们的发明奠定了科学家对生物大分子进行进一步分析的基础。 如果说第一项成果解决了“看清”生物大分子“是谁”的问题,那么第二项成果则解决了“看清”生物大分子“是什么样子”的问题。 第二项成果涉及核磁共振技术。科学家在1945年发现磁场中的原子核会吸收一定频率的电磁波,这就是核磁共振现象。由于不同的原子核吸收不同的电磁波,因而通过测定和分析受测物质对电磁波的吸收情况就可以判定它含有哪种原子,原子之间的距离多大,并据此分析出它的三维结构。这种技术已经广泛地应用到医学诊断领域。 不过,最初科学家只能将这种方法用于分析小分子的结构,因为生物大分子非常复杂,分析起来难度很大。瑞士科学家库尔特·维特里希发明了一种新方法,这种方法的原理可以用测绘房屋的结构来比喻:我们首先选定一座房屋的所有拐角作为测量对象,然后测量所有相邻拐角间的距离和方位,据此就可以推知房屋的结构。维特里希选择生物大分子中的质子(氢原子核)作为测量对象,连续测定所有相邻的两个质子之间的距离和方位,这些数据经计算机处理后就可形成生物大分子的三维结构图。 这种方法的优点是可对溶液中的蛋白质进行分析,进而可对活细胞中的蛋白质进行分析,能获得“活”蛋白质的结构,其意义非常重大。1985年,科学家利用这种方法第一次绘制出蛋白质的结构。目前,科学家已经利用这一方法绘制出15-20%的已知蛋白质的结构。 最近两年来,人类基因组图谱、水稻基因组草图以及其他一些生物基因组图谱破译成功后,生命科学和生物技术进入后基因组时代。这一时代的重点课题是破译基因的功能,破译蛋白质的结构和功能,破译基因怎样控制合成蛋白质,蛋白质又是怎样发挥生理作用等。在这些课题中,判定生物大分子的身份,“看清”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