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泰州市第二中学中考自主招生考试物理试题

江苏省泰州市第二中学中考自主招生考试物理试题
江苏省泰州市第二中学中考自主招生考试物理试题

江苏省泰州市第二中学中考自主招生考试物理试题

一、选择题

1.如图所示,小明在做模拟“蹦极”的小实验,一根橡皮筋一端系一个小石块,另一端固定在A点,B点是橡皮筋不系小石块自然下垂时下端所在的位置,C点是小石块从A点自由释放后所能达到的最低点,不计空气阻力,关于小石块从A点到C点运动过程的说法正确的是()

A.从B点到C点的过程中,小石块的动能不断减小

B.在B点小石块的机械能最大

C.小石块的机械能一直不变

D.小石块在C点时处于平衡状态

2.如图所示为甬城上空出现的“日晕”现象。日晕是一种大气光学现象,当日光通过卷云层时,受到冰晶的两次折射便在太阳周围出现一个巨大的彩色光环。下列现象也是由于光的折射所引起的是()

A.桥在水中的倒影B.手在灯光下形成的影子

C.池水的深度看起来比较浅D.汽车后视镜可扩大视野范围

3.关于粒子与宇宙,下列认识中正确的是()

A.海绵容易被压缩,说明分子间有空隙

B.地球绕太阳运动,说明太阳是宇宙的中心

C.扫地时灰尘飞舞,说明分子在做无规则运动

D.银河系、地球、分子、原子核是按照尺度由大到小的顺序排列的

4.以下说法中,与实际生活相符的是

A.普通课桌的高度约为100dm B.八下物理课本的质量约为2kg

C.一位普通中学生的体积约为0.5m3D.教室里的空气质量约为250kg

5.关于声现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闻其声而知其人”是根据声音的响度来判断的

B.“不敢高声语,恐惊天上人”中的“高”是指声音的音调高

C.高速公路两侧安装透明板墙是在声源处减弱噪声

D.超声波可以粉碎结石,说明声音具有能量

6.溧阳平桥石坝,没有使用钢筋混凝土,靠浆砌石建成,近年来成为远近闻名的旅游景点,如图所示为溧阳平桥石坝的切面示意图、水坝左侧水面高,右侧水面低,A和B两点处于同一高度,A和C两点到各自液面的距离相等,水在A、B和C三点产生的压强分别为p A、p B和p C.则()

A.p A=p B>p C B.p A=p B<p C C.p A=p C>p B D.p A=p C<p B

7.青少年科技创新材料中有一种变光二极管,电流从其P端流入时发红光,从其Q端流入时发绿光,奥秘在于其内部封装有一红一绿两个发光二极管,发光二极管具有单向导电性,其符号为,当电流从“+”极流入时二极管能通电且发光,当电流从“﹣”极流入时二极管不能发光,则该变光二极管的内部结构可能是下图中的()

A.B.

C.D.

8.常泰大桥建设工程正如火如荼,大桥建成后将创下三个“世界第一”;世界上首座含一级公路、高速公路和城际铁路的“一桥三用”的过江通道;主桥将成为世界上最大跨度的公铁两用斜拉桥:两侧的两座拱桥也将成为世界上最大跨度的公铁两用钢拱桥,江面上航行的轮船上的船员看到工地现场正远离自己,所选取的参照物是()

A.自己所在的轮船B.岸边的建筑

C.施工工地行驶的施工车D.工地上的吊车

9.用下列器材,在月球和地球上分别对同一物体进行测量,测量值不发生变化的有()

A .①②

B .②④

C .①③④

D .①②③④

10.2020年4月复学后,小明去学校上课进教室前,需用电子体温计检测体温。放学后教室喷洒酒精来消毒。根据以上描述,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小明的正常体温约为37℃ B .小明步行的速度约为1.l m/s C .酒精变干了属于升华现象

D .电子体温计利用了红外线

11.如图弹簧测力计下悬挂一物体,当物体三分之一的体积浸入水中时,弹簧测力计示数为5N ,当物体二分之一的体积浸入水中时,弹簧测力计示数为 3N ,现将物体从弹簧测力计上取下放入水中,则该物体静止时所受浮力和该物体的密度分别为(ρ 水=1×310kg/3m ,g =10N/kg )( )

A .9N ,0.75×103kg/m 3

B .9N ,0.8×103kg/m 3

C .8N ,0.75×103kg/m 3

D .8N ,0.8×103kg/m 3 12.如图所示,当开关S 闭合时,灯L 正常发光。把一开关断开的台灯插头插在图中的插座里,发现台灯不亮,灯L 也熄灭。用测电笔分别接触插座两孔及A 、B 两点时,氖管都不发光。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可能是( )

A .台灯插头短路

B .台灯灯头短路

C .台灯开关短路

D .进户线零线断路

13.如图所示,物体沿光滑斜面从顶端下滑至底端.在这个过程中,物体的速度v 、通过的距离s 、机械能E 和动能k E 随时间t 的变化如图所示,则错误的是( )

A.B.C.D.

14.如图甲所示,用弹簧测力计两次水平拉同一木块,使它在同一水平木板上做匀速直线运动,图乙是它运动的路程随时间变化的图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①图甲中木块受到的拉力为3.2N

②木块第一次和第二次速度之比为2:1

③木块两次受到滑动摩擦力之比为1:1

④相同时间内拉力两次对木块做功之比为1:1

A.只有②③正确B.只有②④正确C.只有③④正确D.只有①③正确15.如甲图所示,小明用弹簧测力计水平拉木块,使它先后两次水平木板滑动相同的距离,乙图是他两次拉动同一木块得到的距离随时间变化的图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两次木块都受到平衡力的作用B.第一次的拉力比第二次的拉力大

C.第一次的惯性比第二次的惯性大D.第一次拉力做功比第二次拉力做功多16.初秋季节,小草叶片上出现晶莹的露珠,下列现象中的物态变化与之相同的是A.蒸锅上方生成“白气”B.初冬,草丛中出现霜

C.擦在皮肤上的酒精很快变干D.饮料中的冰块逐渐变小

17.在“探究影响滑动摩擦力大小因素”的实验中,小明用弹簧测力计沿水平方向拉木块(如图所示),小明仔细观察到如下现象:刚开始时,木块静止不动,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在逐渐增大,接下来木块起动后做加速直线运动,适当减小拉力后,木块做匀速直线运动,弹簧测力计示数基本稳定。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A.静止时,木块不受摩擦力作用

B.加速运动时,木块受到的摩擦力增大

C.匀速运动时,木块对木板的压力与木板对木块的支持力是一对平衡力

D.加速运动时和匀速运动时,木块受到的摩擦力大小相等

18.下列与声现象有关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宇航员之间在太空中不能直接对话,是因为真空不能传声

B.“用超声波去除人体内的结石”,利用了声波的能量

C.看电视调音量是为了改变声音的响度

D.公路两旁的隔音板可防止噪声的产生

19.下列关于力和运动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运动的足球具有惯性,静止的足球没有惯性

B.跳远运动员起跳前的助跑,是为了增大惯性

C.足球在地上越滚越慢,说明物体的运动需要力来维持

D.抛出去的铅球最终会落回地面,是因为铅球受到重力

20.能源、信息、材料是现代社会发展的三大支柱,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太阳能、风能和核能都是可再生能源

B.光纤通讯是依靠超声波来传递信息的

C.在通常情况下,铜、碳棒和陶瓷都属:于导体

D.秦山核电站是利用原子核裂变释放的核能来发电的

21.如图所示,在水平桌面上用手指压铅笔尖,铅笔在竖直位置处于静止状态.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A.手指对笔尖的压力与桌面对铅笔的支持力是一对相互作用力

B.铅笔受到的重力与桌面对铅笔的支持力是一对平衡力

C.笔尖对手指的压强一定大于铅笔对桌面的压强

D.手指对笔尖的压力是由于手指的形变而产生的

22.如图所示,接在家庭电路中的一盏电灯,闭合开关时灯泡不亮,用测电笔分别测试电路中的A、B、C、D四点,只有测A点时氖管发光,若电路中只有一处故障,则故障可能是

A.进户零线断路B.灯泡L断路

C.开关S断路D.导线CD断路

23.如图所示家庭电路中的某一部分,电工师傅按下面的顺序进行检测:①闭合S1,灯L1亮;②断开S1,闭合S2,灯L2不亮;③再用测电笔测a、b、c、d四个接线点,发现只有在c点氛管不发光。若电路中只有一处故障,则是()

A.灯L2短路

B.灯L2所在支路开路

C.c、d两点间开路

D.c点左侧的零线开路

24.关于光现象及其解释,下列描述错误的是

A.漫反射的光线杂乱无章但遵循光的反射定律

B.立竿见影是由光的直线传播形成的

C.平静水面上的倒影是光的反射形成的

D.水面“折断”的铅笔是光反射形成的

25.对下列古诗文中涉及的热现象进行解释,其中正确的是()

A.“青青园中葵,朝露待日晞。”露在日出后逐渐消失是升华现象

B.“雾淞沆砀,天与云与山与水,上下一白。”雾淞的形成是凝固现象

C.“腾蛇乘雾,终为土灰。”雾的形成是汽化现象

D.“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霜的形成是凝华现象

二、实验题

26.如图是小明家使用的电饭煲,他上网浏览了该品牌厂家的网站,了解到该型号的电饭锅用到了两种电热管(可以理解为发热电阻) R1与R2,阻值分别为60.5Ω和423.5Ω,通过温度自动控制开关,可实现“加热”和“保温”状态的转换,额定加热功率是:800W,额定保温功率是100W。请你通过计算回答下列问题。

(1)推测电饭锅中两个电热管及智能开关的连接情况,并在方框内画出电路图;

(2)关闭家中其他用电器,只让该电饭煲在加热状态下工作4min,观察到标有

“1200r/(kW·h) ”字样的电能表转盘转了60转,则电饭煲的实际功率是多少?

27.如图所示,电源电压保持不变,小灯泡L上标有“6V 3W”字样,电阻R1=40Ω,电压表的量程为0~3V,当开关S1断开,S2、S3闭合时,灯泡L恰好正常发光.(不考虑温度对电阻的影响)

(1)求灯泡L正常工作时的电阻和电源电压.

(2)当闭合S1,断开S2、S3,且把滑动变阻器R2的滑片滑到最右端时,电流表的示数为0.1A,滑动变阻器的最大阻值为多大?

(3)当断开S1、S2,闭合S3时,在保证电路安全的条件下,灯泡L消耗的最小功率为多少?并求出此种情况下电路1min 消耗的电能.

28.右图电路中,电源电压保持6V不变,电流表使用0~0.6A的量程,滑动变阻器R'上标有“20Ω 1A”的字样,纯电阻元件R的阻值为8Ω.闭合开关,移动滑动变阻器的滑片P,当电流表的示数为0.4A时,求:

(1)元件R两端的电压;

(2)电路消耗的总功率;

(3)元件R的内部是由两个定值电阻R1、R2连接组成的,其中R1=40Ω,则通过R2的电流是多少?

(4)为了保证电路安全,滑动变阻器允许连入电路的阻值变化范围是多大?

29.归纳式探究--探究小球沿过山车轨道的运动小雨观察到游乐场的过山车可以底朝上在圆形轨道上运动,游客却不会掉下来。他想探索其中的奥秘,做了以下两个探究:

(1)探究一:如图甲所示,小球由A 点沿光滑轨道自由运动到B 点,小球到达B 点的速度。与高度h 和小球质量m 的关系,数据如表一:

则小球到达B 点的速度v 与______有关,且v 2=k 1______;

(2)探究二:如图乙所示,小球以一定速度从B 点沿光滑的竖直圆形轨道运动,恰好通过最高点C ,小球在B 点的速度v 与轨道半径r 的关系,数据如表二: 则小球在B 点的速度v 与轨道半径r 的关系式为______;

(3)如图丙所示,将甲、乙两轨道组合后,小球从A 点沿光滑轨道自由运动,若r =0.4m ,要使小球经过B 点后能恰好通过C 点,则h =______。 表一 实验次数 h/m m /kg v 2/(22m s -) 1 0.2 22.010-? 4.0 2 0.4 22.010-?

8.0 3 0.4 23.010-?

8.0 4

0.8

22.510-?

16.0

表二 实验次数 r /m v 2/(22m s -) 1 0.15 7.5 2 0.30 15.0 3

0.45

22.5

30.小明在家里测量土豆的密度(大于水),找来一个不吸水的正方体木块、一个圆柱形容器,还有待测土豆(不吸水)、刻度尺。实验操作和分析如下:

(1)将正方体木块放入装有适量水(液体)的容器中,如图甲,待其静止后用刻度尺测出露出水面的高度为h1。

(2)将土豆放在木块中央,如图乙,静止后测出木块露出水面高度为h2,比较甲乙两次实验,分析可知木块所受浮力大小与_____有关。

(3)如图丙,用质量可忽略不计的细线将土豆系在木块中央,倒放(土豆在下面),慢慢放入在同一容器中。静止后测出木块露出水面的高度为h3;静止后土豆受到的重力和它受到的浮力_____(选填“是”或“不是”)一对平衡力。

(4)乙、丙两次实验中,木块静止后容器内水面高度_____(选填“相同”或“不相同”)。

(5)实验中,小明按照如图甲,丙、乙的顺序操作,则测出土豆的密度值与真实值相比

_____(选填“偏大”、“偏小”或“不变”),原因是_____。

(6)土豆密度的表达式ρ土豆=_____(水的密度用ρ水表示)。

31.小雪用天平、量筒测量家中一枚金币的密度:

(1)用量筒测不规则固体体积的步骤如下:在量筒中注入适量的水,读出此时水面所对应的示数1V;把固体浸没在盛有适量水的量筒中,读出此时水面所对应的示数2V,则物体的体积V=________;

(2)你认为上述操作过程中怎样把握注入量筒内水的多少才是适量的?

答:___________________;

(3)小雪经查阅资料知,制作金币所用材料的类别及密度如表所示,金币质量不大于3.1g:黄金类别24K金22K金18K金

密度ρ(_______)

19.2617.6515. 45

kg/m3

小雪准备用量筒测出一枚金币的体积,实验时小雪选用一个能放入该金币的量筒,其规格如图甲所示。实验中小雪发现无法准确测量金币的体积,请你分析小雪无法准确测量的原因________;

(4)由于上述实验不能顺利完成,小雪更换了实验思路,利用家中的电子天平(如图乙所示),进行了如图丙所示的实验过程(容器中装水,水的密度为 水)。请你完成小雪接下来的实验过程(可画简图),并用测量的物理量写出金币密度的数学表达式_________。

【参考答案】***试卷处理标记,请不要删除

一、选择题

1.B

解析:B

【解析】

【分析】

【详解】

A.B点是橡皮筋不系小石块自然下垂时下端所在的位置,系小石块后平衡点应位于B点下方,故从B点到C点的过程中,小石块的动能先增大后减小,故A错误;

B.在运动过程中,小石块的机械能(包括动能、重力势能)与橡皮筋的弹性势能相互转化,在B点时弹性势能为零,故此时小石块的机械能最大,故B正确;

C.小石块的机械能与橡皮筋的弹性势能相互转化,在不断变化,故C错误;

D.小石块在C点时在竖直方向上,向上的弹力大于向下的重力,不处于平衡状态,故D 错误。

故选B。

2.C

解析:C

【解析】

【分析】

【详解】

AD .桥在水中的倒影、汽车后视镜可扩大视野范围是光的反射现象,故AD 不符合题意; B .手在灯光下形成的影子是光的直线传播形成的,故B 不符合题意;

C .池水的深度看起来比较浅是从空气中看水中物体的折射现象,故C 符合题意。 故选C 。

3.D

解析:D 【解析】 【分析】 【详解】

A .海绵容易被压缩,只能说明海绵内部间隙较大,不能说明分子间有间隙,分子间的间隙肉眼是看不见的,故A 错误;

B .地球虽然绕太阳运动,但不能说明太阳是宇宙的中心,故B 错误;

C .分子是看不见的,扫地时灰尘飞舞,不能说明分子在做无规则运动,故C 错误;

D .银河系、地球、分子、原子核的尺度越来越小,所以是按照尺度由大到小的顺序排列的,故D 正确。 故选D 。

4.D

解析:D 【解析】 【分析】 【详解】

A..中学生的身高在160cm 左右,课桌的高度大约是中学生身高的一半,在80cm =8dm 左右,故A 不符合实际;

B .八下物理课本的质量约为300g ,故B 不符合实际;

C .一位普通中学生的质量在50kg 左右,密度大约1×103kg/m 3,则体积约为

V 3350110kg /m

m kg ρ?===0.05m 3, 故C 不符合实际;

D .空气的密度为1.29kg/m 3,教室的体积约为6m×8m×4m =192m 3,则质量约为

m =

V ρ =1.29kg/m 3×192m 3≈250kg , 故D 符合实际。

5.D

解析:D 【解析】

试题分析:A.“闻其声而知其人”意思是说听见声音就知道是某人了,是根据声音的音色来判断的,错误;

B.“不敢高声语,恐惊天上人”意思是不高大声说话,怕影响到天上人,这里的“高”指声音的响度大,错误;

C.高速公路两侧的透明玻璃板能阻碍声音的传播,这是在传播途径中减弱

噪声,错误;超声波可以粉碎结石,粉碎结石是需要能量的,说明声波具有能量,正确;所以选择D.

考点:声音的三个特征声音的应用

6.D

解析:D

【解析】

【分析】

【详解】

找出三点的水深,根据液体压强公式进行比较压强大小。

水的深度是指某点到水面的距离,A和C两点到各自液面的距离相等,A和C两点水深相等,C的深度小于B的深度,

根据p=ρgh得,水的密度相等,所以水在A和C产生的压强相等,水在B点产生的压强最大,p A=p C<p B。

故选D。

7.C

解析:C

【解析】

【分析】

当电流从二极管的正接线柱流入,负接线柱流出时,二极管将电路接通;当电流从二极管的负接线柱流入时,二极管在电路中处于断开状态.

【详解】

因为二极管具有单向导电性,当电流从二极管的正接线柱流入,负接线柱流出时,二极管将电路接通;当电流从二极管的负接线柱流入时,二极管在电路中处于断开状态;根据题意可知,电流从其P端流入时发红光,从其Q端流入时发绿光,所以两二极管并联,且红发光二极管的正接线柱在P端,负接线柱在Q端,绿发光二极管的正接线柱在Q端,负接线柱在P端,所以C图正确.

【点睛】

当电流从二极管的正接线柱流入,负接线柱流出时,二极管将电路接通;当电流从二极管的负接线柱流入时,二极管在电路中处于断开状态.

8.A

解析:A

【解析】

【分析】

解答此题的关键是看被研究的物体与所选的标准,即参照物之间的相对位置是否发生了改变,如果发生改变,则物体是运动的;如果未发生变化,则物体是静止的。

【详解】

江面上航行的轮船上的船员与工地现自己的位置不断发生变化,所以江面上航行的轮船上的船员看到工地现场正远离自己,是以自己所在的轮船为参照物。

故选A。

9.C

解析:C 【解析】 【分析】 【详解】

杆秤、天平、磅秤都是利用杠杆平衡条件工作的,物体和砝码的质量不变,重力都变为原来的

1

6

,杠杆还是平衡的,所以测量的质量不变,测量的结果相同。物体从地球到月球受到的重力变为原来的

16,物体对弹簧的拉力也变为原来的1

6

,弹簧测力计示数变为原来的1

6

,所以测量结果发生变化。故ABD 不符合题意,C 符合题意。 故选C 。

10.C

解析:C 【解析】 【分析】 【详解】

A .由生活常识可知,小明的正常体温约为37℃,故A 正确,不符合题意;

B .正常人步行的速度约为1.1m/s ,故B 正确,不符合题意;

C .酒精变干,是酒精由液态变成气态,是汽化现象,故C 错误,符合题意;

D .电子体温计是通过红外线来进行体温的测量的,故D 正确,不符合题意。 故选C 。

11.A

解析:A 【解析】 【分析】 【详解】

设物体的体积为V ,当物体三分之一的体积浸入水中时,则有

F G F '=-浮拉

15N 3

g V G ρ?=-水 ①

当物体二分之一的体积浸入水中时,则有

F G F '''=-浮拉

13N 2

g V G ρ?=-水 ②

联立①②解得

12N gV ρ=水 ③

即物体浸没水中时,所受的浮力为

12N F =浮

则物体的体积为

33

3312N 12N 1.210m 1.010kg m 10N kg

V g ρ-=

==???水 将③代入①得

9N G =

因物体浸没时所受的浮力大于物体的重力,故物体从弹簧测力计上取下放入水中,物体静止时,物体漂浮于水面。故物体所受的浮力等于重力,即

9N F G '''==浮

物体的密度为

33339N 0.7510kg m 10N kg 1.210m

m G V gV ρ-=

===???物 故选A 。

12.A

解析:A 【解析】 【分析】 【详解】

A .台灯插头短路会造成整个家庭电路的短路,此时台灯不亮,灯L 也熄灭,故A 符合题意;

BC .由于台灯的开关是断开的,所以台灯未接入电路。此情况下若是台灯灯头短路或者台灯开关短路,它们都不会对灯泡所在支路产生影响,故BC 不符合题意;

D .若是进户线零线断路,整个家庭电路都是断开的,开关S 闭合时,灯L 也不会正常发光,故D 不符合题意。 故选A 。

13.B

解析:B 【解析】 【详解】

A .物体从光滑的斜面滑下因为没有摩擦力的作用,所以物体做加速运动,故A 正确;

B .由s t -图象可知,物体通过的路程与时间成正比,表示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由A 得

物体做加速运动,故B 错误;

CD 、物体下滑过程中,质量不变,速度增加,动能增加,故k E 随时间t 的变化如图D ,

高度降低,重力势能减小,重力势能全部转化为动能,机械能不变,故C 、D 正确.

故选B.

14.A

解析:A

【解析】

【分析】

【详解】

①弹簧测力计拉块在水平木板上做匀速直线运动时,受到的拉力如图甲弹簧测立计所示示数为3.4N,所以①错误;

②由图乙可知,在10s时,第一次和第二次分别运动了50cm、25cm,当时间相同时,速度与路程成正比,所以木块第一次和第二次速度之比为2:1,所以②正确;

③接触面受到的压力和接触面的粗糙程度都没有变化,故前后两次摩擦力不变,所以③正确;

④两次都做匀速直线运动,拉力相同,相同时间内,则做功之比等于在拉力方向上运动的距离之比,即同时间内拉力两次对木块做功之比为2:1。

故②③正确,①④错误。

故选A。

15.A

解析:A

【解析】

【分析】

【详解】

A.由图可知,两次路程时间图像都是经过原点的一条倾斜的直线,说明两次所做的运动都是匀速直线运动,所以两次木块都受到平衡力作用,故A正确;

B.因为木块都做匀速直线运动,所以木块处于平衡状态,所以木块所受的拉力等于摩擦力,因为两次压力大小相同、接触面的粗糙程度相同,所以两次所受的滑动摩擦力相同,即拉力相同,故B错误;

C.惯性和物体的质量有关,两次用的物体的质量相同,所以惯性相同,故C错误;D.根据A的分析可得,两次拉力大小相同,但是不能确定在拉力方向上移动距离的关系,故没法确定拉力做的功的关系,故D错误。

故选A。

16.A

解析:A

【解析】

【分析】

【详解】

露珠是水蒸气遇冷液化形成的;

A.蒸锅上方生成“白气”,是从锅里出来的水蒸气遇冷液化形成的,故A符合题意;B.初冬,草丛中出现霜,是水蒸气遇冷凝华直接变成固态的小冰晶,故B不符合题意;C.擦在皮肤上的酒精很快变干,酒精由液态变成气态,是汽化过程,故C不符合题意;

D.饮料中的冰块逐渐变小,由固态变成液态是熔化过程,故D不符合题意.

17.D

解析:D

【解析】

【分析】

【详解】

A.木块静止,处于平衡状志,对木块进行受力分析,木块受向右的拉力,所以必定有一个向左的作用力,为摩擦力,故A不正确;

B D.木块运动时受到的是滑动摩擦力,不管加速运动还是匀速运动,过程中影响滑动摩擦力的因素(压力和接触面的粗糙程度)没有发生变化,所以木块受到的摩擦力不变,故B不正确,D正确;

C.木块对木板的压力与木板对木块的支持力两力不是作用在同一物体,不是一对平衡力,故C不正确。

故选D。

18.D

解析:D

【解析】

【分析】

【详解】

A.太空中没有空气,真空不能传声,因此两名宇航员在太空中不能直接对话,故A正确,但不符合题意;

B.“用超声波去除人体内的结石”,利用了声音能传递能量,故B正确,但不符合题意;

C.看电视时调节音量,声音强弱发生变化,所以改变的是声音的响度,故C正确,但不符合题意;

D.公路两旁的隔音板是在传播中减弱噪声,而不是为了防止噪声的产生,故D错误,符合题意。

故选D。

19.D

解析:D

【解析】

【分析】

【详解】

A.惯性是物体的一种物理属性,任何物体任何时候都具有惯性,故A错误;

B.惯性只跟物体的质量有关,跳远运动员起跳前的助跑并不能增大惯性,只是利用了惯性,故B错误;

C.足球在地上越滚越慢,受到阻力的作用,运动状态发生改变,说明力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而不是运动状态需要力来维持,故C错误;

D.抛出去的铅球由于受到地球引力的吸引,即地球施加的重力作用,最终会落回地面,

故D正确。

故选D。

20.D

解析:D

【解析】

A、错误,太阳能、风能都是可再生能源,核能属于不可再生能源;

B、错误,光纤通讯是依靠激光(电磁波的一种)来传递信息的;

C、错误、在通常情况下,铜、碳棒属于导体,陶瓷属于绝缘体;

D、正确,秦山核电站是利用原子核裂变发生链式反应释放的核能来发电的;

故选D.

21.D

解析:D

【解析】

【详解】

A.图中铅笔受到三个力的作用,即手指向下的压力、竖直向下的重力和桌面向上的支持力。铅笔在这三个力的作用下保持静止,所以,手指对笔尖的压力与桌面对铅笔的支持力大小不相等,且作用在同一物体上,所以,不是一对相互作用力,故A错误;

B.由于铅笔在手指向下的压力、竖直向下的重力和桌面向上的支持力这三个力的作用下保持静止,所以,铅笔受到的重力与桌面对铅笔的支持力大小不相等,不是一对平衡力,故B错误;

C.手指的受力面积小于桌面的受力面积,但是手指受到的压力小于桌面受到的压力,故笔尖对手指的压强不一定大于铅笔对桌面的压强,故C错误;

D.弹力是物体发生弹性形变后对与其接触的物体发生的力,所以,手指对笔尖的压力是由于手指的形变而产生的,故D正确。

22.C

解析:C

【解析】

【详解】

根据题意知道,在电路中闭合开关时,灯泡不亮,用测电笔分别测试电路中的A、B、C、D 四点,只有测A点时氖管发光,说明A点接触火线,A点左边电路正常;由于D点是零线,试电笔氖管不发光也是正常的;当闭合开关,接触B点时,氖管不发光,则说明B处没有接触到火线,即断路部分在A、B之间,又因为电路中只有一处故障,所以,可能是开关S处断路。

23.C

解析:C

【解析】

【详解】

A.断开S1,闭合S2,灯L2不亮,灯L2不亮的原因有两个:一个是断路、一个是短路,若灯L2短路时,电路的电流会很大,将保险丝烧断,灯泡L1也不会发光,a、b两个接线点

上,试电笔的氖管都不会发光,故A错误;

B.若灯L2所在支路开路,d点氖管不发光,故B错误;

C.若c、d两点间开路,灯泡L2与零线不能构成闭合电路,电路中没有电流,灯泡不会发光,但d点会通过灯泡L2与火线间接相连,试电笔的氖管会发光,故C正确。

D.闭合S1,灯L1亮,电路中有电流,说明电路为通路,从保险丝→a→S1→L1→c以及c点左侧的零线都没有断路,故D错误;

24.D

解析:D

【解析】

【详解】

A. 只要是光的反射,都遵循光的反射定律,镜面反射和漫反射都遵循光的反射定律,故A 正确。

B、立竿见影是光沿直线传播形成的不是光的反射形成的,故B正确;

C、平静水面上的倒影相当于平面镜成像,是光的反射形成的,故C正确;

D、水面“折断”的铅笔是由于光从水中向空气中传播时发生折射造成的,故D错误;25.D

解析:D

【解析】

【分析】

【详解】

A.露在日出后逐渐消失是因为液态的小水珠吸收热量汽化变成气态的水蒸气到空气中了,故A错误;

B.雾凇是由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直接凝华形成的,故B错误;

C.雾是由空气的水蒸气在清晨遇冷液化形成的,故C错误;

D.霜是由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直接凝华形成的,故D正确。

故选D

二、实验题

26.(1)

(2)750W

【解析】

【分析】

【详解】

(1)由加热功率为800W ,可以求出加热时的电阻

()2

2220V 60.5Ω800W

U R P === 所以,加热时工作的电阻是 R 1 同理保温时电阻为

()2

2220V 484Ω100W

U R P === 所以保温时,应该是R 1和R 2串联,综上所述,可以得到电路图如下

(2)电能表转盘转了60转时,消耗的电能为

6560r

3.610J=1.810J 1200r/kW h

W =

????

则电饭煲的实际功率是

51.810J 750W 460s

W P t ?===?

答:(1) 两个电热管及智能开关的连接情况为

(2) 电饭煲的实际功率是750W 。

27.(1)12Ω;6V ;(2)20Ω;(3)0.75W ;90J

【解析】试题分析:(1)当开关S 1断开,S 2、S 3闭合时,R 1断路,R 2被短路,灯泡L 恰好正常发光,电源电压U=U 额=6V ;由P=

得:灯泡L 正常工作时的电阻:

R L ===12Ω;

(2)当闭合S 1,断开S 2、S 3,R 1和R 2串联,把滑动变阻器R 2的滑片滑到最右端时,滑动变阻器阻值最大,

由I=得:电路总电阻:R==

=60Ω,

滑动变阻器的最大阻值:R 滑=R ﹣R 1=60Ω﹣40Ω=20Ω;

(3)当断开S 1、S 2,闭合S 3时,灯泡和滑动变阻器串联,电压表示数为3V 时,电路中的电流最小;

则电路中的最小电流:I 最小=

=

=0.25A ,

灯泡消耗的最小功率:P=I 2R L =(0.25A )2×12Ω=0.75W ; 电路消耗的电能:W=UI 最小t=6V×0.25A×60s=90J 考点:欧姆定律的应用;电功的计算;电功率的计算 28.(1)3.2V ;(2)2.4W ;(3)0.32A ;(4)2Ω~20Ω 【解析】

试题分析:(1)元件R 两端的电压为:U=IR=0.4A×8Ω=3.2V ;(2)电路消耗的总功率为:P=UI=6V×0.4A=2.4W ;(3)∵R

R min =U/I min =6V/0.6A=10Ω,滑动变阻器允许接入电路的最小阻值R=R min -R=10Ω-8Ω=2Ω,因此滑动变阻器允许接入电路的阻值范围是2Ω~20Ω. 【考点定位】欧姆定律;电功率;滑动变阻器 29.高度h h 2250m/s v r =? 1m 【解析】 【分析】

(1)根据控制变量法分析1、2次实验数据得出小球到达B 点的速度与高度的关系,分析2、3次实验数据得出小球到达B 点的速度与质量的关系; (2)分析表格中r 和2v 倍数的变化关系得出两者之间关系的表达式;

(3)由表一数据得出1k 的值,根据前面的表达式得出要使小球经过B 点后能恰好通过C 点时的高度。 【详解】

(1)[1]由表格一的1、2次实验数据可知,质量相同时,下滑的高度越高到达B 点速度的平方越大,且小球下落高度的倍数和到达B 点速度平方的倍数相等,即小球到达B 点的速度

v 的平方与高度h 成正比。

[2]由表格一的2、3次实验数据可知,小球下滑的高度相同时,质量不同的小球到达B 点速度的平方相等,则小球到达B 点的速度与小球的质量无关,综上可知,小球到达B 点的速度v 与高度h 有关,且

21v k h =

(2)[3]由表格二的三次实验数据可知,轨道半径的变化数据和2v 的变化倍数相等,则小球在

江苏省泰州市第二中学2016-2017学年高二语文上学期第一次限时作业试题

泰州二中2016-2017学年度第一学期第一次限时作业 高二语文 考试时间120分钟总分160分 一、语言文字运用(16分,每小题2分) 1.下列加点字注音正确的一项是(2分) A.险衅(xìn) 挣揣(chuài)陨(yǔn)首乳媪(yùn) B.笑靥(yàn)蓓蕾(lěi)草蓐(rù)期(jī)功 C.墙垣(yuán)浩淼(miǎo)懊丧(sàng)考妣(pǐ) D.鼓枻(yì)谂(shěn)知偃(yǎn)仰矜(jīn)持 2.选出对下面加点的字词解释有误的一项 (2分) A.往往 ..而是到处而刘夙婴.疾病缠绕 B.形影相吊.慰问受物之汶汶 ..者乎玷辱 C.都搵.做重重叠叠的泪揩拭乳.二世用乳汁喂养 D.余扃牖.而居门其制.稍异于前格局 3.选出与“慈父见背”中“见”字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2分) 4.A.冀君实或见恕也 B.臣诚恐见欺于王而负赵 C.徒见欺 D.是以见放 4.下列用典出处正确的一项是 (2分) ①举案齐眉②蜗角虚名③红泪④司马青衫 A.①孟光②王嘉《拾遗记》③范仲淹《苏幕遮》④白居易《琵琶行》 B.①薛灵芸②《庄子则阳》③王嘉《拾遗记》④范仲淹《苏幕遮》 C.①孟光②《庄子则阳》③王嘉《拾遗记》④白居易《琵琶行》 D.①薛灵芸②王嘉《拾遗记》③《庄子则阳》④范仲淹《苏幕遮》5.次填入下面句子中横线处的词语,恰当的一组是(2分) 一直以来,我们始终在追赶世界的脚步,以的姿态学习西方发达工业文明的科学、技术、制度,我们的价值判断了物质,滞后了精神,稀释了情感,丢失了传统——是人文精神和人文情怀的继承和重建。 A.嗷嗷待哺重视而且 B.急不可待优先尤其 C.嗷嗷待哺优先尤其 D.急不可待重视而且 6.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2分) A.专家指出,中央对文化建设的高度重视,高层在文化理论创新与实践认识方面正逐渐走向成熟,相关的文化建设能力正在不断地提升。 B.明年我国将把促进社会公平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突出抓好维护社会稳定、保障公共安全等工作。 C.在欧洲看“蒙娜丽莎的微笑”,你立即就能感觉到,这种恬然的自信只属于那些真正从中世纪的梦魇中苏醒、对前路挺有把握的艺术家们才会有。 D.下半年以来,鄂尔多斯市发生多起高利贷崩盘事件。有研究者认为,目前我国部分地区民间高利贷风险逐步加大,所以采取措施加以控制,就可以解决部分地区的金融问题。

2019年扬州市中考物理试卷及答案

扬州市2019年初中毕业、升学统一考试物理试题 一、选择题(本题共12 小题,每小题2 分,共24 分。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正确) 1. “北斗”导航系统是我国自行研制的通信系统,该系统在传递信息过程中主要依靠 A.电磁波B.超声波C.次声波D.激光 2. 下列工具属于省力杠杆的是 3. 以下所给数据最接近实际情况的是 A.初二物理课本重约为2.5N B.光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约为340m/s C.正常成年人脉搏跳动一次的时间约为0.1s D.人的正常体温约为40℃ 4. 《中国诗词大会》深受观众喜爱,下列诗词中涉及的物态变化现象解释正确的是 A.风雨送春归,飞雪迎春到——雪是升华形成的 B.不知明镜里,何处得秋霜——霜是凝固形成的 C.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露是液化形成的 D.岚雾今朝重,江山此地深——雾是汽化形成的 5. 下列现象属于光的直线传播的是 6.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0℃的物体没有内能B.物体具有内能,也同时具有机械能 C.只要设计巧妙,永动机就可以制成D.核能属于可再生能源 7. 下列情况符合安全用电要求的是 A.测电笔使用时手指不能碰到笔尾金属电极 B.用电器的三脚插头也可以插入两孔插座中使用 C.不能用湿手去拔热水器的插头 D.家庭电路中的开关接在火线或零线上都一样 8. 如图为直流电动机的工作原理图,分析正确的是 A.改变磁场方向可以改变线圈转动的方向 B.电动机通电后不转,一定是电路断路 C.电动机工作过程中,消耗的电能全部转化为机械能 D.线圈连续转动是靠电磁继电器来实现的

9. 如图所示,电源电压保持不变,开关S 闭合后,调节滑动变阻器滑 片,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滑片向左滑动,电流表示数增大,电压表示数减小 B.滑片向左滑动,电流表、电压表示数都增大 C.滑片向右滑动,电流表、电压表示数都增大 D.滑片向右滑动,电流表示数减小,电压表示数增大 10. 下列四幅图描述正确的是 11. 在测量液体密度的实验中,小明利用天平和量杯测量出液体和量杯的 总质量m 及液体的体积V,得到几组数据并绘出如图所示的m-V 图 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量杯质量为40g B.40cm 3的该液体质量为40g C.该液体密度为1.25g/cm 3 D.该液体密度为2g/ cm 3 12. 如图所示,用细绳吊着一个物块,静止靠在墙壁上。剪断细绳的同时,用一个由逐渐增大 的水平作用力 F 压在物块上,墙壁足够高,则物块 A.运动速度变大B.所受摩擦力变大 C.动能先变大后不变D.机械能先减小后不变 二、填空题(本题共9 小题,每空 1 分,共28 分) 13. “映日荷花别样红”看到红花是花_______(吸收/反射)红色光;“荷风送香气”,闻到香味 是_______现象;“鱼戏莲叶间”;看见水中的鱼是由于光的_______形成的像。 14. 扬州大力推进24 小时城市书房建设,书房内禁止大声喧哗,“大”声是指声音的_______大,这是在_________处控制噪声;书房内还配置了自助式消毒机,这是利用_______(红外线/紫外线)消毒灭菌的。 15. 淮扬镇高铁过江通道“五峰山公铁大桥”建成后,扬州将进一步融入上海一小时经济圈。大桥主跨长为1120m,一列280m 的高铁匀速通过大桥的时间为70s,则高铁的速度为_______m/s,若以高铁为参照物,大桥是________的。 16. 华为公司推出首款5G 折叠屏Mate X 手机,该款手机采用向外折叠、可弯曲的屏幕,屏幕材料具有的特性是_________;给手机充电是把_________能转化为化学能;手机采用双电池结构,电池 总容量可达4500mAh,可以在30min 内快速充电80%则充电电流为_____A。 17. 如图所示是汽油机的_______冲程。在压缩冲程中,是通过_______方式增加燃气的内能。 汽油机的转速为3000r/min,则ls 内汽油机对外做功_______次。 18. 小明在“探究平面镜成像规律,实验时,找来两枚完全相同的棋子,是为了比较像和物的 ______关系;为了确定像的位置,应该选择________来代替平面镜;为了探究平面镜所成的像 是实像还是虚像,还应准备的器材是______________。 19. 学习“电磁转换”这一章后,小明画出部分内容的思维导图,请你帮他补全空格处内容:

2绵阳中学自主招生物理测试试题卷

物理测试试题卷 一、单选题(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符合题意。选对得4分,选错或不答得0分。共计40分。) 1、下列数据中最接近实际的是: A.蜗牛的爬行速度约为2cm/s B.一般分子的直径约为0.4nm C.家用电脑的功率约为1000W D.一个鸡蛋的质量约为100g 2、下列生活中的做法不符合用电器安装规则和安全用电原则的是: ①利用停电机会用湿抹布和洗洁剂清洗教室内的插座;②原来的保险丝经常熔断,不查原因就换上一根铜导线;③在学校的学生寝室内使用电吹风、“热得快”等大功率家用电器;④早晨上学前在家里使用电熨斗熨衣服时突然停电,放下电熨斗后就背着书包上学。 A.只有①②B.只有②③C.只有①②④D.①②③④ 3、“神舟六号”载人飞船的成功,标志着中国人实现“奔月”的梦想指日可待。试分析,当宇航员登上月球后,下列哪种活动不可实现? A.利用激光测量月球与地球之间的距离B.宇航员之间利用声波互相喊话C.利用天平测物体的质量D.利用弹簧测力计测物体的重力4、某同学学习了滑动变阻器的知识后,决定将自己的台灯改为调光式,于是他买了“1W 2kΩ”的电位器一个,装在了台灯(灯泡为“PZ220 60”)上,一开灯,确实能调光,但电位器一会儿就冒起烟了,吓得他赶快扯下了插头。下列对他失败的原因分析和改进措施正确的是: A.电位器额定功率偏大B.电位器电阻偏小 C.应换用一个“1W 13Ω”的电位器D.应换用一个“1W 25Ω”的电位器5、如图所示物体A静止在水平桌面上,其右侧正好与桌边相齐,若 用水平推力把物体A向右缓慢推出,则从开始推动到物体A翻到之 前,物体A对桌面的压力和压强的变化情况是: A.压力不变,压强增大B.压力减小,压强增大 C.压力减小,压强不变D.压力和压强都不变 6、如下图所示,A、B两灯泡额定电压都为110V,额定功率P A=100W、P B=40W,接在电压恒为220V电路上,欲使两灯泡均正常发光,且整个电路消耗的电功率最小,则下面四种电路连接方式中满足要求的是:

2020江苏省中考物理试卷答案校对

2020江苏省中考物理试卷答案校对 共10题,每小题2分,共20分。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正确。 1.把两张用丝绸摩擦过的塑料片相互靠近时,它们会张开。这是因为() A.同种电荷相互排斥 B.异种电荷相互排斥 C.分子之间存在斥力 D.分子之间存在空隙 2.下列事例中,需要防止惯性带来危害的是() 3.许多成语对声现象有着生动描述。下列成语中描写声音响度的是() A.声如洪钟 B.曲高和寡 C.悦耳动听 D.余音绕梁 4.用易拉罐、水、橡皮泥、酒精灯按图示装置体验大气压的存在。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易拉罐被压瘪说明大气压的存在 B.易拉罐被压瘪也可说明力能使物体发生形变 C.用酒精代替水注入灌中也能完成实验 D.灌口不用橡皮泥堵住也能观察到罐被压瘪 5.2017年4月,我国成功发射天舟一号飞船。如图,天舟一号 关闭发动机后,从椭圆轨道上离地球较近的P点向离地球较远的Q 点运动。该过程中天舟一号() A.相对地球静止 B.受到平衡力 C.动能转化为势能 D.不受力作用

6.野外生存能力是户外运动者的必备技能。下列生存技能与物理知识相对应的是() A.影长辩向——光的折射现象 B.削竹为刀——减面积增压力 C.融冰取水——固体升华现象 D.钻木取火——做功改变内能 7.将一凸透镜正对太阳,可在距透镜20cm处得到一个最小、最亮的光斑。若将一个物体放在此透镜前30cm处,则可在透镜另一侧得到() A.倒立、缩小的实像 B.正立、缩小的实像 C.倒立、放大的实像 D.正立、放大的虚像 8.如图,O为拉杆式旅行箱的轮轴,OA为拉杆。现在拉杆端点A 处施加力F,使箱体从图示位置绕O点缓慢逆时针转至竖直位置。若力F的大小保持不变,则力F的方向应() A.垂直于OA B.竖直向上 C.沿OA向上 D.水平向左 9.用高速摄影机拍摄子弹射穿鸡蛋前后的两帧画面,如图所示,已知拍摄两帧画面的时间间隔为6.0×10-4s,则子弹的速度约为() A.80m/s B.180m/s C.280m/s D.380m/s 10.如图,D为电子元件,能起稳压作用,即在一定条件下可保持其两端的电压UD不变,R为定值电阻,E为电压可调的电源。当D起稳压作用时,下列描述电路中的电流I、R消耗的电功率P随电源电压U总变化关系的图线中,可能正确的是() 共11题,共70分。 26.(3分)汽车大多用汽油作燃料,汽油是能源。自2017年起,北京的车用汽油按季节分品种供应,原因是温度相同时,不同品种汽油的蒸气压不一样,所谓蒸气压是汽油

江苏省泰州市第二中学附属初中2014-2015学年七年级1月调研考试英语试题及答案

七年级英语 命题:王学宏校对:姜华平 成绩__________ 请将试卷的答案写在答题纸上 第一部分选择题(75分) 一、听力测试(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1分,计20分) A)听下面10段对话。每段对话后有1个小题,从题中所给的A、B、C三个选项中选出最佳选项。每段对话读两遍。 1. What food does Mike like? A. B. C. 2. Which is Tom’s favourite festival? A. B. C. 3. What does the girl buy for Jack? A. B. C. 4. What are the boys doing? A. B. C. 5. What’s Tom’s father like? A. Fat. B. Short. C. Thin. 6. What does the boy want to be when he grows up? A. A doctor. B. A player. C. A teacher. 7. How much does the woman need to pay? A. Seven yuan. B. Twenty-three yuan. C. Sixteen yuan. 8. How long is the shopping mall open? A.10 hours. B. 12 hours. C. 11 hours. 9. Where are they? A. In a fast food shop. B. In the hospital. C. In the school. 10. How does the boy usually go to school? A. By bike. B. On foot. C. By bus. B)听下面1段对话和2篇短文。对话和短文后有几个小题,从题中所给的A、B、C三个选项中选出最佳答案。 对话和短文读两遍。 听1段对话,回答第11~12小题。 11. What tea does the man want? A. Green tea. B. Black tea. C. Flower tea. 1

扬州市中考物理试卷

扬州市中考物理试卷 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 一、单选题(本大题共10小题,共30.0分) (共10题;共30分) 1. (3分) (2016八上·绵阳期中) 晚上,小明在桌面上铺一张白纸,把一小块平面镜放在白纸上,用手电筒正对着镜子和白纸照射,如图所示,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A . 无论从哪个方向看,镜子和白纸一样亮 B . 无论从哪个方向看,镜子始终比白纸亮 C . 正对着镜子和白纸看,应该是白纸比镜子亮 D . 从侧面看,应该是白纸比镜子亮 2. (3分) (2019八上·薛城期中) 下列有关物态变化的应用中,错误的是() A . 北方的冬天,在菜窖里放几桶水,是为了利用水的汽化吸热 B . 冬天,向手心“呵气”,口中呼出的水蒸气因液化放热而使手心变暖 C . 在高烧病人额头上搽酒精退烧,是利用了酒精蒸发吸热 D . 蛋糕店里在冰激凌蛋糕包装周围铺放干冰,利用干冰升华吸热来进行保鲜 3. (3分)关于能量及其能量之间的转化,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 坠落的陨石在空中划过一道亮光时,内能转化为机械能 B . 火箭在加速上升时,机械能保持不变 C . 拦河大坝使水位升高,增加了水的重力势能 D . 火山具有内能,冰山不具有内能 4. (3分)我们知道,电压表的电阻很大,约为几千欧.如图所示,将两个相同的电压表串联接到电压为3V 的电源两端,电压表V1、V2量程均为3V,其示数分别为U1、U2 ,则() A . U1=3V,U2=3V B . U1=3V,U2='0V' C . U1=1.5V,U2='1.5V' D . U1=0V,U2=0V

自主招生物理试卷及答案word版

学校 姓名 准考证号 自主招生考试 物理素质测试题 ◆注意事项: 本试题共四大题,满分80分,考试时间80分钟。 题号 一 二 三 四 总 分 15 16 得分 一、选择题(本大题5小题,每小题4分,共20分。每小题至少有一个正确选项,不选、错选均不得分,少选得2分) 1.如图1所示,上瓶内装有空气,下瓶内装有红棕色的二氧化氮气体,将上下两瓶间的玻璃板 抽掉后,两瓶气体混合在一起,颜色变得均匀,这个现象主要说明 A .物质是由分子组成的 B .分子不停做无规则运动 C .分子间有作用力 D .分子有一定的质量 2.有一根竖直吊着的弹簧,如果在弹簧下端挂上质量为m 1的物体后,弹簧长度为L 1;如果在 弹簧下端挂上质量为m 2的物体后,弹簧长度为L 2,则弹簧原来的长度不可能为(m 1<m 2; 上述过程弹簧均处于弹性限度内) A .21L L + B .12L L - C . 121 221m m m L m L -- D .1 21122m m m L m L -- 3.一盏电灯接在恒定电压的电源上,其功率为100W 。若将这盏电灯先接在一段很长的导线后, 再接在同一电源上,已知导线上损失功率是9 W ,那么此时电灯实际消耗功率是 A .91 W B .小于91 W C .大于91W D .条件不足,无法确定 4.如图2所示,一平面镜放在圆筒的中心处,平面镜正对筒壁上一点 光源S ,点光源发出一细光束垂直射向平面镜。平面镜从图示位置开 始绕圆筒中心轴O 匀速转动,在转动ο 30角时,点光源在镜中所成的 像转过的角度1θ,照射到筒壁上的反射光斑转过的角度2θ,则 A .ο 301=θ,ο 302=θ B .ο 301=θ,ο 602=θ C .ο 601=θ,ο 302=θ D .ο 601=θ,ο60 2=θ 5.如图3所示装置中,均匀木棒AB 的A 端固定在铰链上,悬线一端绕过一固定定滑轮,另一 端用线套套在木棒上使棒保持水平。现使线套逐渐向右移动,但始终使木棒保持水平,则悬 线上的拉力T (棒和悬线足够长) A .逐渐变小 B .逐渐变大 C .先逐渐变大,后又逐渐变小 D .先逐渐变小,后又逐渐变大 图1 图3 图2 ( ) ( ) ( ) ( ) ( )

2020年江苏省中考物理模拟试题与答案

2020年江苏省中考物理模拟试题与答案 考生注意: 1. 一律用黑色字迹的笔或 2B 铅笔将答案填涂或书写在答题卡指定位置内。 2. 本试卷共 8 页,满分100 分,考试时间 90 分钟。 一、选择题(本题10小题,每题 3 分,共 30 分) 1.自行车是一种轻便、利于环保的交通工具。从它的结构和使用来看,用到了许多物理知识,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为了减小摩擦,轮胎上制有花纹 B.为骑行省力,链条与其连接的两个齿轮组成滑轮组 C.车把上的手闸刹车系统是应用了省力杠杆及摩擦的知识 D.晚上灯光照在自行车尾部,尾灯会发光这是利用了光的折射原理 2. 下列关于家庭电路和安全用电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 在同一个插座上可以同时使用多个大功率的用电器 B. 试电笔无论接触的是火线还是零线,它都能发红光 C. 家庭电路中控制灯泡的开关应该接在火线和灯泡之间 D. 家庭用电器起火时,我们应该先灭火后切断电源 3.随着科技的发展,家用电器种类越来越多,家庭用电安全也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从安全用电角度出发,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使用测电笔时手要接触笔尾金属体 B.手机在充电状态时不要接打电话 C.将电风扇三脚插头的最长脚折弯后,插在两孔插座上使用 D.家用电器失火时,先切断电源,后灭火 4. 冰棍是人们喜爱的一种冷饮,有关物态变化过程和现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冰棍制作的最后一个步骤是凝华过程 B. 从冰箱拿出的冰棍包装袋上“白粉”的形成是凝固过程 C. 打开包装袋,冰棍周围出现的“白气”是汽化现象 D. 吃冰棍解热是因为熔化过程吸热 5.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小轿车已进入千家万户。下列有关小轿车的说法正确的是()A.行驶时以司机为参照物,轿车是静止的

江苏省泰州市第二中学2021年高三第四次模拟考试历史试题

第Ⅰ卷 一选择题(本题共20小题,每小题3分,共6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 1.“百姓”一词,辞海注释:“书尧典:‘平章百姓,百姓昭明’,孔传:‘百姓百官’,郑注‘百姓,羣臣之父子兄弟’。”孙星衍尚书今古文注疏:“周语富辰曰:‘百姓兆民’”材料中的“百姓”是指 ?A.封建地主阶级B.战国的“平民”C.奴隶主贵族?D.西周的“国人”2. 张廷玉在《明史·刘健传》中记载了这样一件事:(武宗时,刘健等提出压制近幸)拟旨上,不从,令再拟。健等……以原拟封进。越五日,健等复上疏,历数政令十失,……因再申前请。帝不得已,命所司详议。……既而所司议上,一如健等指,帝勉从之……这说明明朝的内阁制 A.明朝内阁形同宰相,能左右皇帝的决策。 B.明朝内阁是皇权的组成部分必须完全遵照皇帝的旨意行事。 C.明朝内阁权力在不同的时期确有差异,其所起作用要视皇帝的开明程度而言。 D.明朝内阁只是侍从左右,以备顾问,协助皇帝处理朝廷文书的机构。 3. 有学者认为,战国至西汉初农民的桑麻纺织业、家畜饲养和园艺种植等多种经营的收入,可占农家生产总收入的40%以上。这种观点 A.推翻了对古代抑商政策的固有认识 B.否定了古代中国农业经济的基本特点 C.深化了对古代中国自然经济的理解D.肯定了战国至汉初私营纺织业的发达 4.明代王骥德《曲律·杂论》载:“元人诸剧,为曲皆佳,而白则猥鄙俚亵,不似文人口吻。盖由当时皆教坊乐工先撰成间架说白,却命供奉词臣作曲,谓之‘填词’。”对材料认识最准确的是 A.文学发展呈现世俗化趋势 B.文人素养影响文学创作 C.元曲发展渐显衰落态势 D.都市繁荣促进文学发展 5. 罗荣渠先生在《现代化新论》一书说:“在此以后,外国渗透中国的方式从外贸领域扩大到投资、生产、销售、金融各个领域,直接改变了原有的小农—手工业生产方式,使中国在经济上和财政上都日益陷入对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的依附地位。”这里的“在此以后”是指 A.第一次鸦片战争B.第二次鸦片战争 C.洋务运动D.甲午中日战争 6. 20世纪初中国某地县志记载:“所食者率皆本地所树之粟,所衣者率皆本地所出之棉,男耕女织,终岁勤劳,常见农民自顶至踵所用衣、袜、鞋、带皆由自力织成者。”由此可知当时的中国

中学自主招生考试物理试卷

2015年学科素养考核 物理卷 【卷首语】亲爱的同学们,欢迎参加一六八中学自主招生考核。希望你们凝神静气,考出水平!开放的一六八中学热忱欢迎你们!本学科满分为100分,共20题;用时60分钟。 一、单项选择题(每题3分,共18分) 1、在一次班级的才艺秀表演中,小芳演奏了一曲《赛马》博得 了大家的热烈掌声,细心的小明发现在小芳的演奏过程中,她的 左手在不停地上下移动。当小芳的左手手指向下移动时,我们听 到的声音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A.响度变大C.音调变高 B.响度变小D.音调变低 2、如图所示,将蜡烛放在凸透镜的2倍焦距处,蜡烛焰心、凸透镜的光心、光屏的中心在同一高度上,则其像在另一侧的位置和火焰像的指向() A.主光轴的上方向上C.主光轴的下方向上 B.主光轴的上方向下D.主光轴的下方向下 3、在一个固定的粗糙斜面上,一个物体从顶端由静止开始滑下,若它在顶端时相对低端的 重力势能为10J,则它滑到低端的动能() A.可能是8J B.一定是10J C.可能是12J D.以上都有可能 4、如图所示,气球和铁块用细线连在一起,恰能悬浮在盛水的圆柱形容器内,如图所示位置,若把气球向下压一段距离(水足够深),则气球和铁块的沉浮情况及铁块所受的浮力大小将() A.下沉,变小 B.下沉,不变 C.下沉,变大 D.悬浮,不变 5、1820年4月丹麦的奥斯特发现,在小磁针正上方放置一根通电直导线会使小磁针偏转,因而发现了电流的磁效应,揭示了电与磁的联系。为使该实验现象更加明显,你认为通电直导线应如何放置() A.东西方向 B.南北方向 C.东偏南 D.东偏北

6、如图所示,电源电压4V(不计内阻),电流表的量程选择0-0.6A,电压表的量程选择0-3V,滑动变阻器的规格是“20Ω1A”,定值电阻的规格是“10Ω0.4A”,在保证电路安全的 情况下,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 电流表的示数变化范围0.1A-0.3A B. 电压表的示数变化范围是1V-3V C. 滑动变阻器阻值的可调范围是-20Ω D. 定值电阻的电功率变化范围-1.6w 二、填空题(每空2分,共34分) 7、如图所示,是单气缸四冲程内燃机的_____冲程。假设在活塞的运动过程中,气缸内的气压始终为P,气缸的容积为V,则活塞从上端运动到下端的过程中,气体对活塞所做的功是____。 8、“伽利略理想实验”中小球从某一高度由静止滑下, 最终还会在另一个斜面上达到相同的高度,这时因为小 球的________。当另一斜面放置水平后,由于 _____小球会一直做匀速直线运动,这时在小球的 前方放置一块挡板,小球会被弹回,这说明____。 9、一个做匀变速直线运动的物体,其路程和时间的关系式为(其中v、a分别为物体的初速 度和物体单位时间内速度的变化量)。小明在某次实验中得到做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小车路程和时间的关系式为,则小车在单位时间内速度的变化量为____,前3s内的平均速度为____。

2016年江苏省无锡市中考物理试卷(附答案)汇总

2016年江苏省无锡市中考物理试卷 一、单项选择题(本题共12题,共24分,每小题2分;在每小题提供的四个选项中,只 有一项符合题目的要求) 1.关于声现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声音可以在固体中传播 B.声音传播的速度与温度无关 C.声音在真空中传播的速度最快 D.只要物体振动,我们就一定能听到声音 2.关于自然现象对应的物态变化及吸、放热过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冰融化﹣凝固(放热)B.雾生成﹣液化(放热) C.露产生﹣汽化(吸热)D.霜形成﹣升华(放热) 3.关于温度、热量和内能,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物体的温度升高,内能增大 B.物体的温度越高,所含的热量越多 C.物体内能增大,一定从外界吸收热量 D.物体的温度不变,其内能就一定不变 4.一位同学用20s,从一楼走到三楼,他上楼时的功率可能是() A.1.5W B.15W C.150W D.1500W 5.下列实例中,有力对物体做功的是() A.跳水运动员从跳台跳下 B.背着书包在水平路面上前进 C.举重运动员举起杠铃停在空中 D.小球在光滑水平面上滚动 6.教室的门关不紧,常被风吹开.小明在门与门框之间塞入硬纸片后,门就不易被风吹开了.下列解释合理的是() A.门被风吹开是因为门没有受到摩擦力的作用 B.门没被吹开是因为风吹门的力小于摩擦力 C.塞入硬纸片是通过增大压力来增大摩擦 D.塞入硬纸片是通过减小接触面的粗糙程度来减小摩擦 7.电冰箱的压缩机(电动机)是由温控开关S1控制,冷藏室中的照明灯是由门控开关S2控制,压缩机和照明灯既能单独工作又能同时工作,下列电路中,符合上述特点的是() 8.在“用托盘天平称物体质量”的实验中,下列操作错误的是() A.使用天平时,将天平放在水平桌面上 B.调节横梁平衡时,只调节了平衡螺母 C.称量时,左盘放置待测物体,右盘放置砝码 D.观察到指针指在分度盘的中线处,确定天平已平衡 9.如图所示的充电鞋垫,利用脚跟起落驱动磁性转子旋转,线圈中就会产生电流,从而就能给鞋面上的充电电池充电,这种充电鞋垫的工作原理是()

江苏省泰州市第二中学附属初中2014-2015学年八年级上期中考试英语试题及答案

泰州市第二中学附属初中2014-2015学年度第一学期期中考试 八年级英语试题 (考试时间:120分钟满分:150分) 命题:吴婷校对:孙爱芳 成绩__________ 请将答案写在答题纸上 第一部分选择题 一、听力部分(共30小题;每小题1分,计30分) A. 听下面10段对话。每段对话后有1道小题,从题中所给的A、B、C三个选项中选出最佳 选项。(每段对话读两遍) ()1. What’s the boy’s favourite sport? A. B. C. ()2. What did Lee probably see during his holiday? A. B. C. ()3. What does Jack look like? ()4. How did Sally go to the Palace Museum? A. B. C. ()5. What subject is Andy good at? A. Geography B. Chinese C. History ()6. Why does the girl look tired today? A. Because she went to bed too late. B. Because she didn’t sleep last night. C. Because she did homework all night. ()7. Who went to the Temple of Heaven yesterday? A. Lily and Tom. B. Lily and her cousin. C. Tom and his cousin. ()8. Wh at’s the man going to do first?

重点高中自主招生物理试题5

重点高中自主招生物理试题(五) 及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共15小题,45分,每小题所给的选项中有一个或一个以上的选项是正确的。 全部选对得3分,选对但不全得1分,错选或不选得0分。) 1、在某次举重锦标赛中,一名运动员在抓举比赛时,将质量为127.5 kg的杠铃举起历时约0.5 s,再停留3 s后放下杠铃.那么,该运动员在举起杠铃过程中的平均功率约为() A.几百瓦B.几千瓦C.几十千瓦D.几百千瓦 2、在一个明月如皓的夜晚,李刚走在回家的路上,高悬的月亮让李刚在右侧留下长长的身影。刚下过的雨在坑洼的路面留下了一个个积水坑,李刚为了不踏入水坑,下面说法正确的是() A.应踩在较亮的地方,因为水面发生了漫反射,看起来较暗 B.应踩在较亮的地方,因为路面发生了漫反射,看起来较亮 C.应踩在较暗的地方,因为路面发生了漫反射,看起来较暗 D.应踩在较暗的地方,因为水面发生了镜面反射,看起来较亮 3、2008年9月“神舟”七号顺利升空,广袤的太空第一次留下了中国人的脚印.图中所示为翟志刚身着国产航天服、身系安全绳,缓缓步出轨道舱时的照片.地球就像一轮巨大的月亮,悬挂在其头顶,此时飞船绕地运行的速度高达七至八千米每秒.根据我们所学的知识可知,下述说法正确的是() A.在此高空,翟志刚不受重力作用 B.白色的航天服能反射太阳光中的各种色光 C.由于地球对阳光的反射,飞船上的摄像机 才能拍摄到地球 D.尽管飞船速度很快,但在舱外翟志刚依靠 惯性也能随飞船飞行 4、在2008年北京奥运会中,牙买加选手博尔特成为了一名公认的世界飞人,在男子100 m 决赛和男子200 m决赛中他分别以9.69 s和19.30 s的成绩打破两项世界纪录,获得两枚金牌.关于他在这两次决赛中的运动情况,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200 m决赛中的路程是100 m决赛的两倍 B.200 m决赛中的平均速度约为10.36 m/s C.100 m决赛中的平均速度约为10.32 m/s D.100 m决赛中的最大速度约为20.64 m/s 5、如图所示的是握力计的原理图,其中弹簧上端和滑动变阻器滑 片固定在一起,AB间有可收缩的导线,R0是保护电阻,电压表可显 示压力的大小.则当握力F增加时,电压表的示数将() A.变大 B.变小 C.不变 D.无法确定 6、物理学常常把实际的研究对象或实际的过程抽象成“物理模型”。 下列选项中叙述正确的是()

2019年江苏常州中考物理试题及详细答案解析

2019年江苏省常州市中考物理试卷 一、选择题(本题共15小题,每小题2分,共30分,每小题给出的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1.(2分)以下四个增大压强的情境中,所用方法与另三个不同的是() A.盲道上有凸起的小圆点B.菜刀刀刃很锋利 C.压路机的碾子很重D.注射器的针头很尖 2.(2分)中国南极泰山站采用轻质材料装配而成,为避免被南极强横风吹得移位,其独特的支架悬空形状发挥了作用。泰山站的悬空形状接近于下列图() A.B. C.D. 3.(2分)夏天,向盛有牛奶的杯内充入少量液态氮,可以快速制成一杯看似“热气腾腾”的冰激凌,贸然食用易冻伤食道。看似“热气腾腾”,其实是() A.液氮汽化后形成的氮气 B.液氮凝固后形成的固态氮 C.冰激凌中的水汽化后形成的水蒸气 D.空气中的水蒸气液化后形成的小水滴 4.(2分)2016年,古巴驻美国外交官声称,在房间内到“声波武器”的袭扰,科学家发现这是某种蟋蟀发出的声音。如图所示为他们在房间内记录的声音和在野外记录的四种蟋蟀声音(横坐标单位为10﹣1s),经对比,“声波武器”来自()

A.蟋蟀品种1B.蟋蟀品种2 C.蟋蟀品种3D.蟋蟀品种4 5.(2分)2019年5月,无人货运飞船“龙一2”号升空前,工程师使用液态异丙醇清洗电路板上夹杂金属粉末的污垢。升空并与国际空间站对接后,站内宇航员很快闻到异丙醇刺鼻的气味。用液态异丙醇清洗电路板、宇航员闻到异丙醇气味,表明() A.异丙醇绝缘性好、其分子间有空隙 B.异丙醇绝缘性好、其分子做无规则运动 C.异丙醇导电性好、其分子间有空隙 D.丙醇导电性好、其分子做无规则运动 6.(2分)甲、乙两个轻质小球相互排斥。把带正电的玻璃棒靠近甲球时,甲球与玻璃棒相互吸引,则乙球()A.一定带正电 B.可能带负电,可能不带电 C.一定带负电 D.可能带正电,可能不带电 7.(2分)如图所示,斜面高2m、长4m,小明用平行于斜面的拉力F,将重400N的物体从斜面底端拉到顶端,已知拉力F=250N,对此过程,下列结果中正 确的是()

泰州市第二中学

泰州市第二中学 年迎新春师生联欢会活动方案 “新家园、新梦想、新征程”师生联欢会 为丰富和活跃师生的课余文体生活,解放教职工身心,促进教职工发展,加强教职工之间的交流,增强教职员工的凝聚力和向心力,推进学校教育教学工作进一步发展。特组织开展以“新家园、新梦想、新征程”为主题的泰州第二中学年迎新春师生联欢会。 二、活动时间 年月日下午: 三、活动地点 青春剧场 四、活动项目 诵读、歌唱、器乐、舞蹈、体操、小品、游戏等 五、报名要求及报名表(见附件) 以教研组(含校长组,组长:戴荣;后勤组,组长:张宏)为单位,组长负责集中报名,于月日上午:,重在参与,娱乐为主。所有中层干部及助理均在所属教研组报名。可携子女参与节目(礼品只发给本校教职工。子女或学生参与可领取福字),参与人数不限。 (备注:特殊情况见附表) 六、现场抽奖 (一)参加活动人员入场时即可领取一个幸运号(微机组负责) (二)现场抽奖时抽出幸运号(与领取的幸运号总数一致),并公布,幸运星上台领奖时,每人讲一句祝福语(对同事或学校表示祝福都可)。 .每位表演者均获三等奖,表演结束后表演者可以领奖。三等奖奖品价值元左右; .请每位副校长抽取二等奖,二等奖奖品价值元左右; .请戴荣校长抽取一等奖,一等奖奖品价值元左右;

.获奖者不重复领奖,以最高奖项领奖; .现场造表,所有获奖者领奖后签名(汤爱文负责)。 七、送礼物 所有活动参加者均可获得泰州市第二中学“五福临门”纪念品一份。(未参与此项活动者或中途离场者均作自动放弃处理,不可由他人代领纪念品。此项经费由行政上支持) 八、资料整理 活动方案、文字实录及影像资料、活动总结等上传泰州二中校园网;整理归档。 泰州市第二中学工会 附表 年迎新春活动招募,你在哪? 组别:组长:组内人数:

江苏扬州市中考物理试卷附详细答案

江苏扬州市中考物理试 卷附详细答案 Document number【SA80SAB-SAA9SYT-SAATC-SA6UT-SA18】

绝密★启用前 江苏省扬州市2017年中考试卷 物 理 一、选择题(本题共12小题,每小题2分,共24分.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正 确) 1.下列属于电学单位的是 ( ) A.牛顿 B.帕斯卡 C.安培 D.千克 2.测量是物理实验的基本技能,下列测量工具的使用,方法正确的是 ( ) A B C D 3.如图,盲人过街提示器(即盲人砖)提示盲人的途径可能是 ( ) A.可见光 B.红外线 C.紫外线 D.声音 4.天气炎热,小明在吃冷饮时观察到一些现象,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 ) A.将冷饮从冰箱里拿出时,感觉到“粘”手是凝固造成的 B.包装盒外面的霜,是液化造成的 C.打开冷饮包装纸,看到有“白气”生成是升华造成的 D.吃冷饮时感到凉爽,主要是凝华造成的 5.如图所示的现象中,由于光的折射形成的是 ( ) A.树荫下的光斑 B.手影 C.月亮的“倒影” D.笔“折断”了 6.下列用电器工作时,将电能全部转化为内能的是 ( ) A B C D 7.扬州城区的高层建筑越来越多,但高空抛物却存在巨大的安全隐患,因为高处的物体具有较大的 ( ) A.弹性势能 B.重力势能 C.体积 D.阻力 8.如图所示,菲菲和翔翔坐在车厢内,观察判断火车的运动情况.菲菲:以窗外的动车为参照物,火车的位置变化了,因此火车是运动的.翔翔:以窗外的站台为参照物,火车的位置没有变化,因此火车是静止的.以上判断 ( ) ------------- 在-------------------- 此-------------------- 卷-------------------- 上--------------------答--题 无 效

芜湖一中2017年高一自主招生考试物理试卷及参考答案

芜湖一中2017年高一自主招生考试 物理试卷 (满分:120分) 一、选择题(每题4分,共32分) 1.下列物体中质量最接近1.5×106mg的是() A.一位中学生B.一头牛C.一只鸡D.一粒砂子 2.图中L为一薄凸透镜,ab为一发光圆面,二者共轴,S为与L平行放置的屏,已知这时ab 可在屏上成清晰的像。现将透镜切除一半,只保留主轴以上的一半透镜,这时ab在S上的像() A.尺寸不变,亮度不变 B.尺寸不变,亮度降低 C.只剩半个圆,亮度不变 D.只剩半个圆,亮度降低 3.一杯开水的水面上方有“白色气”,夏天一块冰放在桌面上,冰的上方也有“白色气”()A.前者主要是由杯中水变来的“水的气态物质” B.前者主要是由杯中水变来的“水的液态物质” C.后者主要是由冰变来的“水的气态物质” D.后者主要是由冰变来的“水的液态物质” 4.在进行杂技表演时,有六位演员从上到下排成如图所示三层人形,已知 每位演员的质量为m,重力加速度为g,则() A.3号演员与4号演员的肩膀承受的压力一样大 B.地面对4号演员的支持力为1.75mg C.5号演员两侧肩膀承受的总压力为1.50mg D.地面对5号演员的支持力为2.00mg 5.如图所示,A、B两球完全相同,分别浸没在水和水银的同一深度内,A、B球用同一种特殊的材料制作,当温度稍微升高时,球的体积明显地增大,如果水和水银的初温及缓慢升高后的末温都相同,且两球膨胀后体积也相等,两球也不再上升,则() A.A球吸收的热量多 B.B球吸收的热量多 C.A、B二球吸收的热量一样多 D.不能确定吸收热量的多少 6.如图所示,在一根松弛的导体线圈中通以电流,线圈将会() A.纵向收缩,径向膨胀 B.纵向伸长,径向膨胀 C.纵向伸长,径向收缩

2019年江苏省中考物理试题

南京市2019年初中毕业生学业考试 物理 注意事项: 1.本试卷共8页,全卷满分100分.考试时间为90分钟.考生答题全部答在答题卡上.答在本试卷上无效. 2.请认真核对监考教师在答题卡上所粘贴条形码地姓名、考试证号是否与本人相符合,再将自己地姓名、考试证号用0.5毫米黑色墨水签字笔填写在答题卡及本试卷上. 3.选择题必须用2B铅笔将答题卡上对应地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请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答非选择题必须用0.5毫米黑色墨水签字笔写在答题卡地指定位,在其他位置答题一律无效. 4.作图题必须用2B铅笔作答,并请加黑、加粗. 一、选择题(本题共12小,每小题2分,共24分.每小题给出地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1.电阻单位是为了纪念下列哪位物理学家而命名地 2.关于粒子和宇宙,下列认识中正确地是 A.分子间仅存在吸引,不存在排斥力 B.在质子、电子和原子中,尺度最小地是质子

C.根据银河系地直径大约为8万光年,可知光年是时间单位 D.科学家在研究物质内部结构时,常应用建立“模型”地方法 3.以下操作中,不能改变音调地是 4.如图所示地现象中,由于光地反射形成地是 5.以下估测符合生活实际地是 A.中考物理试卷地宽度约为30mm B.适合人洗澡地水温约为70°C C.一本物理教科书地质量约为250g D.教室内一盏日光灯工作时地电流约1A 6.下列现象不能说明物体具有惯性地是[来源:https://www.360docs.net/doc/5813799830.html,] A.射出枪膛地子弹,仍能空中飞行 B.树上熟透地苹果,沿竖直方向落下 C.行驶中地汽车紧急刹车后,还会向前滑行一段距离

D.站立在静止地汽车上地人,当车突然向前启动,人会向后摔倒 7.图中正在使用地机械,属于费力杠杆地有 A.①③ B.②③ C.①④ D.②④ 8.根据表中数据,下列判断正确地是 一些物质地比热容[J/(kg?°C) 水 4.2×103 铝0.88×103 煤油、 2.1×103 干泥土0.84×103 冰 0.92× 沙石 钢0.39×103 103 A. B.在阳光照射下,干泥土比湿泥土升温慢 C.因为水地比热容较大,所以沿海地区比内陆地区昼夜温差大 D.质量相等地铝块和铜块升高相同地温度,铝块吸收地热量多 9.用手将一个密度为0.9×103kg/m3地实心小球,先后浸没在水和酒精中,松手后,小球静止时,排开水和酒精地体积分别为V1和V2,小球在水和酒精中所受地浮力分别为

江苏省泰州市第二中学附属初中2014年中考二模英语试题

泰州市第二中学附属初中九年级第二次模拟考试 英 语 试 题 (考试时间:120分钟 满分:120分) 成绩__________ 注意事项: 1.本试卷共分两部分,第Ⅰ卷为选择题,第Ⅱ卷为非选择题。 2.请将选择题的答案填写在答题卡上。 第Ⅰ卷 选择题(共70分) 一、单项选择(共15小题,每小题1分,满分15分) 1. ―Excuse me, Jim. Do you have any books about Chinese history? ―Yes. ______ book above the shelf is _______ useful one. A. The, a B. A, the C. The, an D. An, the 2. The world paused to remember a cultural giant _______ April 17 after Nobel Prize-winning writer Gabriel Garcia Marquez died _______ the age of 87. A. on; at B. on; in C. at; at D. at; in 3. There are only ________ new words in the book, but I know _______ of them. A. a little, none B. few, all C. a few, none D. little, all 4. We all want to try something new, but finding the ________ to start is always the hardest part. A. success B. pride C. courage D. progress 5. ―Look at the lady there. ______ it be Mrs. Green? ―No, it _______ be her. She left for London this morning. A. Must, can‘t B. May, mustn‘t C. Can, may not D. Can, can‘t 6. Make a list of the things you want to buy before you go to the supermarkets. ______, you will certainly forget some of them. A. Therefore B. Anyway C. However D. Otherwise 7. ―Which would you like, a hamburger or a sandwich? ― _____ of them is OK. I think _______ of them are delicious. A. Either, All B. Neither, both C. All, either D. Either, Both 8. ―There is too much salt in the Chinese diet. ―Right. The WHO says only 1.5 grams of salt ______ for each man every day. A. is needed B. needs C. will need D. has needed 9. —We must act now because time is _______. —Yes. Let‘s start. A. coming out B. giving out C. cutting out D. running out 10. —My daughter has passed the exam. —Congratulations! She‘s really excellent. —____________. A. No, no, she is nothing B. Oh, thank you C. Sometimes she is intelligent D. You are right 11. —_______ do you like _______ the picture on the wall? —The colour. A. What, about B. How C. How, of D. What, of 12. When the sun ___ in the east, the little hero tried hard ___ the red flag to the top of the pole. A. rising… to rise B. rose… to raise C. rose… raising D. rising… raising 13. Frank often wears a mask _____ he can keep fit in the foggy and hazy (霾)weather. A. only if B. until C. so that D. even though 14. —Kitty, do you know ______? —Sure, about forty minutes. A. when did their class meeting begin. B. where their class meeting was held C. how often their class meeting is held D. how long their class meeting will last 15. —If I work hard at my lessons from now on, can I do well in them? —Sure. ___________. A. All rivers run into sea B. Every day is not Sunday C. Better late than never D. Practice makes perfect 二、完形填空(从每小题所给的四个选项中,选出最佳答案填空)(共15题,每小题1分, 满分15分) Tina was a seventeen-year-old girl who always wore a bright smile. She suffered from a disease and had to use a walker most of the time. People didn‘t speak to her very often. Maybe it was because she looked 16 and people didn‘t know how to come near to her. Tina usually broke the ice with people she met with a big ― 17 .‖ In one class, I gave the students an assignment (作业)to 18 a poem. I only made the assignment worth a very small part of their total grade since I knew most of my 19 would not do it anyway. In the class, one by one each student 20 to correctly recite (背诵)the poem. Finally, angry and half joking, I said that the next student who 21 recite the poem had to do three push-up (俯卧撑). To my 22 , Tina was next. She used her walker to move to the front of the class. 23 she recited, she made a mistake. Before I could say a word, she 24 her walker and started doing push-ups. I wanted to say, ―Tina, I was just 25 !”But she 26 , continued the poem and she finished the rest perfectly. When she finished, a student asked, ―Tina, why did you do that? It‘s not an important assignment!‖ ―Because I want to be like you guys! To be 27 .‖ Tina said. Silence fell on the whole room when another student cried out, ―Tina, we‘re not normal! We are teenagers! We get in 28 all the time.‖ ―I know,‖ Tina said as a big 29 spread across her face. The rest of the students laughed, too. Tina got only a few 30 that day, but she got the love and respect of her classmates. To her, that was worth a lot more than a grade. 16. A. different B. strong C. short D. young 17. A. Sorry B. Bye C. Hi D. Thanks 18. A. recite B. copy C. find D. read 19. A. friends B. students C. teachers D. parents 20. A. started B. planned C. continued D. failed 21. A. shouldn‘t B. couldn‘t C. needn‘t D. wouldn‘t 22. A. surprise B. surprised C. excitement D. excited 23. A. Because B. When C. After D. Though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