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财经大学新制度试卷一与答案

江西财经大学新制度试卷一与答案
江西财经大学新制度试卷一与答案

江西财经大学

2012-2013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考试试卷

一、名词解释(每题2分,共10分)

1.资产专用性2.公地悲剧 3.三方治理 4.剩余控制权 5.制度供给过剩

二、单项选择题(每小题1分,共10分)

1.以下不属于新制度经济学关于人的行为的基本假设的是()

A.利他主义行为假设 B.完全理性假设

C.机会主义行为假设 D.讲诚信假设

2.企业给产品做广告可以使消费者减少下面哪一种交易费用()

A.讨价还价和决策费用B.搜寻和信息费用

C.防止第三方侵权费用D.监督费用和合约义务履行费用

3.根据科斯第三定理,当一个企业的烟尘或有害废水损害了周围居民时,解决这种外部性问题的主要措施是()

A.政府管制或干预B.将其合并到一个企业中

C.不管不问D.界定产权让当事人自己交易解决

4.依据安德森和黑尔(1975)的产权起源模型,当一种资产价值上升或外界侵权的可能性增加的时候,会使()

A.边际成本曲线向左移动,从而导致建立排他性的行为减少。

B.边际收益曲线向左移动,从而导致建立排他性的行为减少。

C.边际收益曲线向右移动,从而导致建立排他性的行为增加。

D.边际成本曲线向右移动,从而导致建立排他性的行为增加。

5.根据威廉姆森的交易与契约和治理结构匹配的理论,对于偶然进行的混合资产的交易,与之最匹配的治理结构是()

A.市场治理 B.三方治理

C.双方治理 D.统一治理

6.以下企业形式中,不存在由所有权和控制权相分离引起的代理问题的是()A.合伙制企业 B.不公开招股公司

C.国有企业 D.公开招股公司

7.以下不属于影响制度安排效率的因素的是()

A.制度的“普适性”B.制度的实施程度

C.制度真空D.相关制度安排实现其功能的完善程度

8.以下不属于影响制度变迁的需求的因素的是()

A.要素和产品相对价格的长期变得 B.技术进步

C.宪法秩序和规范性行为准则 D.偏好的变化

9.我国各地的开发区竞争激烈,每个开发区都想更多地招商引资,因而出台各不相同的优惠措施,由此构成的制度市场是()

A.完全竞争的制度市场B.寡头垄断的制度市场

C.垄断竞争的制度市场D.完全垄断的制度市场

10.根据布罗姆利的观点,一些制鞋者组织起来进行游说疏通以对便宜的外国鞋实行进口限制。限制便宜进口货的集体行动如果成功的话,这种制度变迁被称为()

A.提高生产效率的制度变迁 B.重新配置经济机会的制度变迁

C.重新分配收入的制度变迁 D.重新分配经济优势的制度变迁

三、辨析题(判断正误,简要说明理由。每题4分,共12分)

1.斯密看到了人的利己心,认为市场机制可以巧妙地利用人的利己心,把人们增加自己利益的行动引导到增加社会福利的方向上来,因而是完全正确的。

2.政府在解决外部性问题上的唯一作用就是界定产权,因为,有了产权的初始界定,当事

人可通过产权交易解决外部性问题。

3.在计时工资合约下,工人有赶速度的动机,由此必须对产品质量进行严格检查。相比之下,计件工资合约下,工人有强烈的偷懒动机,必须对工人进行更严格的监督和指导。四、简答题(每题7分,共35分)

1.新制度经济学对新古典经济学关于人的行为的假设有何修正和扩展?

2.什么是科斯定理?其应用价值何在?

3.为什么产权界定只能相对清晰?什么是产权界定的“公共领域”?

4.在威廉姆斯看来,交易应该如何与契约和治理结构匹配才能做到交易费用最小化?

5.阿尔钦和德姆赛茨是怎样用团队生产理论解释企业产权结构的重要性的?

五、案例分析题(前两题每题9分,第3题15分,共33分)

1.我国的古币收藏鉴赏领域的资深专家陈林林讲述过这样一段收藏经历:“有一天接到一个来自郑州的电话,说发现一个金枕头你们收不收”;“以我多年的经验就判断它一定是个金锭,因为它长的和金锭比较相似,所以人们就叫它金枕头,我就马上问他,我说这个金枕头有没有刻字,他说有。更证明了我的判断。”陈林林隐瞒住自己的这一判断,只告诉对方将东西送过来再说。这是一枚明朝的金锭,上面刻着“永乐十七年四月西洋等处买到九成色金壹锭五十两重”。这些文字让陈林林感觉到这是一枚很有历史意义的国宝级金锭。“就问他,你这个枕头什么价?对方说现在黄金要是卖到银行里面能卖到70块钱一克,这是个古代枕头你咋着也得给我加一点。”一听到对方要将这枚国宝级文物以与普通黄金类似的价格按斤两出售,陈林林内心的兴奋一时无法自制。“当时听了以后就想赶快要出去冷静一下,我说你先坐,我给你倒一杯水,然后出去冷静一下,要不然的话,如果让别人看出来你内心的变化的话,这一件事情可能会瞎。”“然后说你这枕头是不是贵了,但你这要真卖给别人还没有多少人能掏的起这个价钱。”在讨价还价的同时,陈林林抓紧时间让人准备现金,以17万的价格买下了这枚金锭。

问题:(1)这一国宝级金锭的买卖的交易费用究竟是什么?(2)影响这一国宝级金锭的买卖的交易费用的因素有哪些?

2.在17-18世纪,英国的许多犯人被送到澳大利亚流放服刑,私营船主接受政府的委托承担运送犯人。刚开始,英国政府按上船时犯人的数量给船主付费。船主为了牟取暴利,克扣犯人的食物,甚至把犯人活活扔下海,运输途中犯人的死亡率最高时达到94%。后来英国政府改变了付款的规则,按活着到达澳大利亚下船的犯人数量付费。结果是船主们想尽办法让更多的犯人活着到达口的地,犯人的死亡率最低降到1%。

问题:(1)英国政府按上船时犯人的数量给船主付费的制度安排,导致运输途中犯人的死亡率很高,体现了什么经济学原理?(2)按活着到达澳大利亚下船的犯人数量付费的制度安排为什么可以降低犯人的死亡率?(3)该案例揭示了一个什么道理?(4)该案例还说明,有效的制度设计应该注意什么原则?

3.民间自办电厂、自建电网,打破电网公司的垄断,让当地企业和居民用上价格更低的电,为民间经济的发展注入更大的活力。这就是山东省滨州市邹平县魏桥镇为中国电力市场的建设趟出来的一条新路。魏桥镇是中国百强名镇之一,能取得这一称号主要是因为镇上的山东魏桥创业集团有限公司。魏桥集团总资产650亿元、员工16万人,是集棉业、棉纺、织造、染整、服装、家纺、热电、铝业、盐化于一体的特大型企业。与很多大型生产企业一样,魏桥集团也建有自备电厂,但不同的是魏桥集团的电厂不但为本集团旗下企业供电,同时也通过自建电网向其他企业供电。魏桥集团自己旗下企业的用电价格则不到3毛钱/度,而当地的工业用电价格接近1元/度。在魏桥集团的家属区,魏桥集团的供电价格是3.5毛/度,而家属区之外的使用国家电网的居民用电价格是6毛多。同期,国家电网的居民用电是8毛多一度。魏桥集团电价为何比国有企业低那么多?成本是重要原因。一位魏桥二电厂人士说:“我不少同学在国有电厂工作,我们的待遇比系统内的电厂肯定要差多了。”目前魏桥二电厂建有6台3万千瓦机组,日耗煤2000吨左右,主要供魏桥集团纺织生产用电。二电厂附近还有三电厂,建有8台6万千瓦机组,主要是供魏桥集团的铝制品生产用电。也就是说,魏桥集团在发电的机组都是6万以下的小机组,其效率本身就比国有企业动辄60万千瓦以上的大型发电机组低,而魏桥集团正是用这些低效率的机组生产出了价格更低的电。

问题:(1)魏桥集团为何要自行生产电,而不是像多数企业一样去国家电网买电生产?(2)魏桥集团自己生产电的费用有哪些?哪些属于生产费用?哪些属于交易费用?(3)如果魏

桥集团决定自己生产电考虑的是成本节约,那么相对于去国家电网购买电,哪一种成本(生产成本或交易费用)对他们自己生产和去国家电网购买电决策起更主要的作用?(4)威廉姆森的企业边界理论能否解释魏桥集团不去国家电网购电而是自己生产电?

答案

一、名词解释(每题2分,共10分)

1.资产专用性:资产专用性是指“在不牺牲生产价值的条件下,资产可用于不同用途和由不同使用者利用的程度。它与沉入成本概念有关。”

2.公地悲剧:公地灾难出现于共同拥有的资源由众多人使用的情境之中。其中,每一个人在为自己的利益而最大限度地利用该公共资源时都能获益,但如果所有的人都如此行事,就会出现资源遭破坏的灾难性局面。

3.三方治理是依据交易双方所签订的契约,借助第三方(通常指仲裁机构)潜在的管理作用来维护交易的进行,保证契约的执行,这是由交易双方和受邀仲裁人共同组成的一种治理结构。

4.剩余控制权:剩余控制权是相对于契约条款明确规定的特定控制权而言的,是契约条款遗漏或未加规定的权利。

5.制度供给过剩:制度供给过剩是指相对于社会对制度的需求而言有些制度是多余的,或者是故意供给或维持一些过时的、低效的制度。制度供给过剩显然也有短期和长期之分。

二、单项选择题(每小题1分,共10分)

B B A

C B A C C C D

三、辨析题(判断正误,简要说明理由。每题4分,共12分)

1.答:错。人还有机会主义的一面,这一点斯密没有看到。如果人人都是机会主义者,市场机制不一定能把人们增加自己利益的行动引导到增加社会福利的方向上来。

2.答:错。在交易费用较大时,产权交易也解决不了外部性,这时政府还可以通过征税和给予补贴的强制性措施解决外部性问题。

3.答:错。在计件工资合约下,工人有赶速度的动机,由此必须对产品质量进行严格检查。相比之下,计时工资合约下,工人有强烈的偷懒动机,必须对工人进行更严格的监督和指导。

四、简答题(每题7分,共35分)

1.答:新制度经济学对新古典经济学的人的行为的基本假设的修正与拓展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1)对经济人假设的拓展——人既有利己主义的一面,也有利他主义的一面。(2)从合理利己到机会主义行为及诚信假设的提出。(3)从完全理性到不完全理性的行为假设。2.答:科斯定理是由三个定理构成的一个定理组。“没有权利的初始界定,就不存在权利转让和重新组合的市场交易。但是,如果定价制度的运行毫无成本,最终的结果(指产值最大化)是不受法律状况影响的。”这是科斯第一定理。“一旦考虑到进行市场交易的成本,……合法权利的初始界定会对经济制度运行的效率产生影响。”这就是科斯第二定理。科斯第三定理的表述,即:在交易费用大于零的现实世界,制度安排的生产本身是有成本的。至于选择何种制度安排取决于制度生产的成本与由此带来的收益的比较,其中,净收益最大的制度安排就是最佳的选择。最佳的制度选择自然也意味着最大的经济效率。

科斯定理的应用价值:首先,科斯第二定理既揭示了产权界定对资源配置的重要意义,促进了人们对产权界定重要性的认识和对产权问题的深入研究,也为现实生活中的产权界定提出了一条重要的效率原则,即:如果产权交易带来的净产值增长相同,政府(或法院)在选择把初始产权界定给外部性的当事人中的这一方或那一方时,应该把权利界定给能以较低交易费用解决外部性问题的一方。其次,科斯第二、三定理的提出为市场经济中普遍存在的外部性问题提供了新的解决措施和科学的决策原则。

3.答:为了使资产的产权完全,或者被完整地界定,资产的所有者和对它有潜在兴趣的其他个人必须对它有价值的各种特性有充分认识,这在交易成本大于零的现实世界是永远也做不到的,因此,产权不可能被完全地界定。人们拥有一项资产,往往着眼的不是资产的所有属性,而是能给他带来利益的一个或者几个属性,当他们认为界定A属性对他是有利可图的,那么他们会尽力想去拥有资产的这个属性,因此,如果把资产的属性按照他们对主体的价值进行排队,那么产权界定就会有一个临界点。在这个点上,界定一个属性给主体带来的净价

值为零,而比这个价值更低的属性不会被界定。也就是说,产权的界定永远是一个相对的概念。

由于产权界定的相对性,一项资产的有价值属性总会存在未被界定的情形,因而,产权界定中就必然会存在“公共领域”。公共领域是巴泽尔产权界定相对性理论的关键术语,可概括为未明确界定的处于模糊状态之产权的集合。

4.答:威廉姆森把根据频率划分的两种交易和根据资产专用性划分的三种交易进行组合,形成六种交易类型,即偶然进行的非专用性交易、重复进行的非专用性交易、偶然进行的混合性交易、重复进行的混合性交易、偶然进行的高度专用性交易和重复进行的高度专用性交易。

威廉姆森认为,对以上六种交易类型,每一种都需要配以相应的治理结构和契约形式。他提出了如下反映交易与契约和治理结构匹配的关系表。

市场治理

从表中可以看出,对于非专用性交易,无论是偶然进行还是经常进行,都可以采用市场治理结构,与之相对应的契约形式是古典式合同。对于偶然进行的混合性交易,应该采用三方治理结构,与之相对应的契约形式是新古典合同。而对于重复进行的混合性交易和高度专用性交易,则应该采用双方治理结构和统一治理结构,与之相对应的契约形式是关系合同。5.答:在阿尔钦和德姆塞茨看来,企业本质上是一种团队生产。团队生产一般都使用几种类型的资源、其产品不是每一参与合作的资源的分产出之和、团队生产的总产出要比每个队成员的分产出之和大。要保证团队生产的总产出大于分产出,经济组织必须解决两个至关重要的问题——计量投入的生产率以及对报酬的计量。一个团队向市场提供的商品和服务是整个团队的,而不是每个队员的边际产品。把握每一投入的生产率的线索是观察单个投入的行为,如果对这类行为的监察没有费用,就没有人会产生偷懒的激励,但是既然相互之间的监督必然要付出费用,每一个投入的所有者在作为团队的一员时所具有的偷懒激励,就比他不在团队里工作或虽在团队里但容易监督时更大。减少队员的偷懒行为有两种方式:其一是市场竞争。当然,也不能期望这种市场竞争能对偷懒行为实现完全有效的控制。其二是设立专门人员作为监督者来检查队员的投入绩效。但问题是:如果以监督其他要素成员的努力程度作为自己专业职能的监工只是团队的成员,只是从团队中分离出来的要素所有者,监督的效果就要大打折扣,因为这样的监工也和其他要素所有者一样怀有偷懒的动机。出于这样的考虑,阿尔钦和德姆塞茨指出,产权制度安排必须克服监工与被监视成员在利益和动机上的雷同,要设法使监工的偷懒动机变得对自己不利,从而达到双方的激励相容性。一种有效的产权制度约束可以充分解决这个监督监工的问题,那就是赋予监工剩余索取权。剩余索取权之所以能够监督其他要素所有者,其奥秘在于每个队员以工资形式获取劳动的报酬,而监工则获取扣除工资之后的剩余收入。这一过程的特点是,由于监督而提高的劳动效率所带来的收益全部归监工而不是在全体队员之间分配。这是有效监督的源泉。这就表明,一个团队的有效运行需要有监工,但要解决为监工提供刺激机制的问题。如果团队的成员们不能够说出监工是否履行了职责,那么他们就必须设计某些基于可观察结果之上的动力结构。一种可观察的结果是整个团队的最终产出。所以,就得出了这样一种产权结构,在这里,最终产出不是由团队的全体成员共同分享,而是他们得到一个固定的工资而监工得到扣除工资后的剩余。这就充分说明了企业产权结构的重要性。

五、案例分析题(前两题每题9分,第3题15分,共33分)

1.(1)这一国宝级金锭的买卖的交易费用主要是信息费用和谈判费用。国宝卖成了“白菜价”,即买者没有得到其真实价值,是交易费用高昂的结果。(2)影响这一国宝级金锭的买卖的交易费用的因素有:商品的多维属性、信息不对称、交易频率低和机会主义。

2.答:(1)英国政府按上船时犯人的数量给船主付费的制度安排,导致运输途中犯人的死亡率很高,体现了船主(商人)追求利润最大化的经济学原理。因为在英国政府按上船时犯人的数量给船主付费之后,船主要做到给定收益后的利润最大化,只有做到成本最小化,而克扣犯人的食物、甚至活活扔下海就是其节省成本的做法。(2)按活着到达澳大利亚下船的犯人数量付费的制度安排可以降低犯人的死亡率,其原因是犯人的死亡会减少船主的利润,因为一旦开始运送犯人,即发生了成本,如果得不到政府的付费,这些成本都收不回,所以,船主“变好”,不是船主的良心变好了,而是其“经济人”本性的自然流露,是其追求利润最大化的结果。(3)该案例揭示了制度设计确实有高效与低效、好与坏的区别。(4)该案例说明,制度设计中应该注意信息效率与激励相容的原则,其中,“英国政府按上船时犯人的数量给船主付费的制度安排”的低效就是因为它没有做到信息效率与激励相容,而“按活着到达澳大利亚下船的犯人数量付费的制度安排”,其高效的根本原因是做到了信息效率与激励相容。

3.答:(1)魏桥集团自行生产电是基于经济学的效率原则,即在自己生产的费用小于去国家电网购买的情况下,就自己生产。(2)魏桥集团自己生产电的费用包括生产费用和交易费用。建电厂、购买发电用的煤、员工的工资等都属于生产费用,内部管理费用属于交易费用。(3)应该是交易费用。理论上魏桥集团自己生产电的生产成本要比国家电网的高,但是其总成本(价格)却比国家电网的低,说明国家电网的价格中有很多是其内部交易费用太高。(4)能够解释。威廉姆森认为,对于标准化产品(这里是电),本来去市场购买其交易费用更低,其前提是市场中的企业是竞争性的(市场比企业内部组织能够更有效地产生强大的激励并限制官僚主义的无能),但这里的国家电网是国有垄断企业,它凭借垄断地位就可获得高额的垄断利润,即是说,此例中的国家电网并非威廉姆森说的“竞争性”市场,因此,对于标准化产品,魏桥集团本来应该去国家电网购买却自己生产了,是合理的。这也没有否定威廉姆斯的企业

江西财经大学061期末考试试卷

江西财经大学061期末考试试卷(A) 课程名称:电算化会计与审计课程代码:适用对象: 一、单项选择(10分) 01、金蝶KIS中,账套备份后生成的文件名是()。 A、*.AIB B、*.AIS C、*.BAT D、*.BAK 02、在科目余额表中,KIS中要查看某科目的明细账和相关凭证,正确操作方法是()。 A、不必退出科目余额表,双击某科目,即可查看到相应的明细账和凭证 B、退出科目余额表,选择账簿中的[明细分类账]进行查看 C、在科目余额表直接查看明细账,然后选择[凭证查询]进行查看凭证 D、不必退出科目余额表,双击某科目,即可查看到相应的明细账,再双击明细记录,即可查看该张凭证 03、实行会计电算化后,会计岗位包括( )。 A、电算主管、软件操作、审核记帐、电算维护、数据分析 B、会计主管、出纳、工资核算员、成本核算员、现金管理员等 C、基本会计岗位和电算化会计岗位 D、专职会计岗位和电算化会计岗位 04、金蝶KIS中,关于自动转账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可以自由定义转账期间,如:1—12(表示每月都进行自动转账) B、可以取到任意年度的会计数据 C、可从未过账凭证中取数 D、可做多借多贷的转账业务凭证 05、手工凭证处理与电算化凭证处理的()相同。 A、科目名称 B、科目代码 C、凭证号 D、录入员 06、进行月末结帐处理,下列描述,哪一个不正确()。 A、结帐前必须将所有凭证登记入帐 B、某月结帐后,将不能再输入该月凭证 C、某月结帐后,该月不能再记帐 D、每月可多次结帐 07、进行操作人员分工的主要依据是() A、《会计法》 B、《会计岗位职责和权限》 C、《会计核算软件功能规范》 D、《会计电算化管理办法》 08、某单位从会计用品店购置了固定格式的购货单,则单据打印时,宜选择()。 A、单据工具栏上的打印 B、套打

江西财经大学语文期末复习之东门行

东门行 汉乐府 《东门行》是一首汉乐府诗歌,出自宋朝郭茂倩编著的《乐府诗集》。《东门行》描写的是一个为穷困所迫的下层平民拔剑而起,走上反抗道路的故事,戏剧冲突十分强烈,历来为人称道。 出东门,不顾归;来入门,怅欲悲。盎中无斗米储,还视架上无悬衣。拔剑东门去,舍中儿母牵衣啼:“他家但愿富贵,贱妾与君共餔〔b ù〕糜。上用仓浪天故,下当用此黄口儿,今非!”“咄!行,吾去为迟!白发时下难久居。” 译文:刚才出东门的时候,就不想着再回来了。回到家进门惆怅悲愁。米罐里没有多少粮食,回过头看衣架上没有衣服。拔剑出东门,孩子的母亲牵着衣服哭泣说:“别人家只希望富贵,我情愿和你吃粥。在上有青天。在下有年幼的孩子。你现在这样做不对!”丈夫说:“你不要管!我去了!我已走得太晚了!白发老翁现在也不能安心活下去了!” 作品通过环境的描写和令人揪心的对话,形象地揭示了走投无路的人们起来反抗的过程。男主人公打算铤而走险,但一时拿不定主意,因此“出东门”而复归。当他看到家里无衣无食、一贫如洗的情景时,便最后下定决心“拔剑东门去”。 一、关于乐府诗 两汉所谓乐府指音乐机关。它除了将文人歌功颂德的诗制成曲谱并制作, 演奏新的歌舞外, 又收集民间的歌辞入乐。魏晋六朝时, 乐府乃由机关的名称变为一种带有音乐性的诗体的名称。继《诗经》《楚辞》之后,在汉魏六朝文学史上出现一种能够配乐歌唱的新诗体,叫做“乐府”。唐代指批判现实的讽刺诗。宋元以后也称词,曲为乐府。 二、作品的思想意义 《东门行》描写了一个穷汉子为穷困所迫, 铤而走险, 起来造反的过程。反映游子漂泊他乡、游子在外的生活艰苦, 不易还乡。作品多慷慨激烈之音, 表现强烈的悲痛。 这些对话精练传神,完全是口语,活现出人物急切悲愤的神态。对话一结束,全诗也完篇,如同剧终幕落,留下一片黑暗、一片宁静,让读者面对着急落的幕布去猜测主人公未来的命运。此诗以质朴古拙为特色。不假雕琢,挥洒自如,行所当行,止所当止,其音调疾徐相继,读起来朗朗上口,自有一种天然气韵。 三、作品的艺术特色 1.语言朴实自然 汉乐府民歌多用生动的口语, 亲切朴素, 叙事同抒情结合, 感情真摰动人。 诗句句式长短不一, 二至八言都有,有句式整齐的齐言诗, 也有错综参差的杂言诗。汉乐府民歌没有固定的章法和句法, 长短随意, 整散不拘, 灵活自由。

江财统计学期末考试题及复习资料三套

江西财经大学 08-09第二学期期末考试试卷 试卷代码:06003A 授课课时:48 课程名称:统计学适用对象:挂牌 试卷命题人试卷审核人 一、单项选择题(从下列各题四个备选答案中选出一个正确答案,并将其代号写在答题纸相应位置处。答案错选或未选者,该题不得分。每小题1分,共10分)1.要了解某市国有工业企业生产设备情况,则统计总体是( ) A、该市国有的全部工业企业 B、该市国有的每一个工业企业 C、该市国有的某一台设备 D、该市国有工业企业的全部生产设备 2.抽样调查和重点调查的主要区别是() A、获取调查单位的方式不同 B、调查的目的不同 C、调查的单位不同 D、两种调查没有本质区别 3.三个班上学期统计学考试平均成绩分别是83、87和90分,且一、二班人数分别占总人数的25%和37%,则三个班统计学的总平均成绩是() A、数据不全,无法计算 B、87.14分 C、86.67分 D、90.21分 4.下列等式中,不正确的是() A、发展速度=增长速度+1 B、定基发展速度=相应各环比发展速度的连乘积 C、定基增长速度=相应各环比增长速度的连乘积 D、平均增长速度=平均发展速度-1 5.某种产品报告期与基期比较产量增长26%,单位成本下降32%,则生产费用支出总额为基期的( ) A、166.32% B、85.68% C、185% D、54% 6.在简单随机重复抽样条件下,如果允许误差缩小为原来的一半,则样本容

量就要增加到原来的( ) A 、5倍 B 、4倍 C 、3倍 D 、4.5倍 7.2 ?)(y y -∑是指( ) A 、残差平方和 B 、回归平方和 C 、总离差平方和 D 、解释变差 8.标准差系数抽象了( ) A 、总体指标数值大小的影响 B 、总体单位数多少的影响 C 、标志变异的影响 D 、平均水平高低对离散分析的影响 9.综合指数变形为加权算术平均数指数,其权数为( ) A 、该综合指数的分子 B 、该综合指数的分母 C 、固定权数 D 、视具体情况而定 10.简单算术平均数和加权算术平均数的计算结果相同是因为( ) A 、权数不等 B 、权数相等 C 、不存在权数作用 D 、变量值的作用 二、判断题(请在答题纸上写明题号后,在正确的命题后打√,在错误的命题后打×。判断错误者,该题不得分。每小题1分,共10分。) 1.在平均指标指数中,如果将组平均数固定,单独反映结构变动的指数,称为结构影响指数( ) 2.统计资料显示,2008年某国净增加人口100万人,这是逐期增长量指标( ) 3.已知某厂2000~2008年的产值水平,求平均发展速度应该采用算术平均数计算( ) 4.标准差与平均差的共同点是对正负离差综合平均的方法相同( ) 5.回归分析和相关分析一样,所分析的两个变量均为随机变量( ) 6.某现象发展变化的平均速度是增长的,则该指标的增长量必定年年增加( ) 7.为了观察现象长期趋势变动,必须对时间序列进行修匀,方法包括时距扩大法、移动平均法、最小平方法、趋势剔除法和季节比率法( ) 8.指数体系中,数量指标指数采取报告期的质量指标作为同度量因素( )

江西财经大学统计学试卷有答案

1 财经大学 11-12第二学期期末考试试卷 试卷代码:06003B 授课课时:48 课程名称:统计学 适用对象:挂牌 试卷命题人 试卷审核人 一、单项选择题(从下列各题四个备选答案中选出一个正确答案,并将其代号写在答题纸相应位置处。答案错选或未选者,该题不得分。每小题1分,共10分) 1.已知两个同类企业职工工资的标准差分别是50元和60元,则两个企业 职工平均工资的代表性( )。 A.乙大于甲 B.甲大于乙 C.甲乙相等 D .无法判断 2. 根据算术平均数的性质,下列表达式正确的是 ( )。 A .0)(=∑-f x x B .0=-∑f x x C .0)(2=-∑f x x D. min )(=-∑f x x 3. 某地区人均国生产总值2007年比2002年增长45%,每增降1%的绝对值为135元,则( )。 A .五年间人均国生产总值共增6075元 B .五年间人均国生产总值共增1350元 C .五年间人均国生产总值每年递增9% D .五年间人均国生产总值每年递增10% 4. 用各组的组中值代表其实际数据计算算术平均数时,通常假定( )。 A .各组数据在组是均匀分布的 B .各组次数相等 C .各组数据之间没有差异 D. 各组数据次数不等 5.在分组时,凡遇到某一变量值刚好等于相邻两组上下限数值时,一般是( )。 A.将此值归入上限所在组 B.将此值归入下限所在组

C.此值归入两组均可 D.该值不需归入任何一组 6. 一组数25,27,29,30,32,34的中位数值是 ( )。 A .29 B .29.5 C .30 D.不存在 7. 某次人口普查的标准时点为11月1日零点,今有甲,乙、丙、丁四人情况是:甲10月31日夜10点出生,乙10月31日夜11点去世,丙10月31日夜12点半出生,丁11月1日1点去世。调查员登记时,下列说确的是 ( ) A .甲登记、乙不登记 B .甲不登记、丁登记 C .甲登记、丙登记 D .乙登记、丁不登记 8.有效性是指( )。 A .抽样指标的平均数等于被估计的总体指标 B .当样本容量n 充分大时,样本指标充分靠近总体指标 C .随着n 的无限增大,样本指标与未知的总体指标之间的离差任意小的可能性趋于实际必然性 D .作为估计量的方差比其他估计量的方差小 9. 根据月度资料计算的季节指数之和为( )。 A .400% B .100% C .1200% D .800% 10.如果11p q 、分别代表报告期的商品价格、销售量;00p q 、分别代表基期的商品价格、销售量,运用公式1101 p p q k p q = ∑∑编制的指数称为 ( )。 A .拉氏价格指数 B .拉氏销售量指数 C .帕氏价格指数 D .帕氏销售量指数 二、判断题(请在答题纸上写明题号后,在正确的命题后打√,在错误的命题后打×。判断错误者,该题不得分。每小题1分,共10分。) 1.权数对算术平均数的影响作用只表现为各组出现次数的多少,与各组次数占总次数的比重无关。( ) 2.凡是反映现象总规模、总水平和工作总量的统计指标称为质量指标。( ) 3.简单分组涉及总体的某一个标志,复合分组则涉及总体两个以上的标志。因此,将两个简单分组排列起来,就是复合分组。( ) 4.若时间数列各期的环比发展速度相等,则各期逐期增长量一定相等( ) 5. 调查单位与报告单位总是相同的。( )

江西财经大学131大学语文试卷C

江西财经大学 13―14第一学期期末考试试卷 试卷代码:08052C授课课时:36 考试用时:110分钟 课程名称:大学语文(为部分专业主干课程)适用对象:13级本科班 试卷命题人江枰试卷审核人龚贤 一、填空题(每空1分,共10分) 1.《诗经》原来通称“诗”、,是我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共收录周初至约五百年间的诗歌篇。 2.行宫见月伤心色,。 3.“楚天千里清秋,水随天去秋无际”出自所作《》。 4. ,春掩残香漠漠苔。自去何郎无好咏,? 5. ,胸中万卷;,此事何难? 二、翻译题(每题2分,共10分) 1.国不堪贰,君将若之何? 2.勿逞忿以报横逆,勿非礼以害物命。 3.原来姹紫嫣红开遍,似这般都付与断井颓垣。 4.从容指顾,立定大计。 5.文以气为主,气之清浊有体,不可力强而致。 三、简答题(每题5分,共20分) 1.试分析《水龙吟?登建康赏心亭》一词的“登临意”。 2.曹丕《论文》将文体分为哪几种? 3.宝玉挨打后希望黛玉来探望吗?看清是黛玉后,宝玉有何反应?这凸显了宝玉黛玉二人的什么关系? 4.试分析《纪念爱米丽的一朵玫瑰花》的写作手法。 四、阅读分析(阅读作品回答下列问题,每题10分,计20分) 1.阅读苏轼《江城子》: 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千里孤坟,无处话凄凉。纵使相逢应不识,尘满面,鬓如霜。夜来幽梦忽还乡,小轩窗,正梳妆。相顾无言,惟有泪千行。料得年年肠断处,明月夜,短松冈。 请回答: ①作者在这首词里抒发了怎样的感情? ②这首词抒写的线索是什么?按照什么顺序展开? ③“小轩窗”两句艺术地再现了什么情景? 2.阅读朱自清《桨声灯影里的秦淮河》中这段文字: 那晚月儿已瘦削了两三分。她晚妆才罢,盈盈的上了柳梢头。天是蓝得可爱,仿佛一汪水似的;月儿便更出落得精神了。岸上原有三株两株的垂杨树,淡淡的影子,在水里摇曳着。它们那柔细的枝条浴着月光,就象一支支美人的臂膊,交互的缠着,挽着,又象是月儿披着的发。而月儿偶然也从它们交叉处偷偷看我们,大有小姑娘怕羞的样子。岸上另有几株不知

江西财经大学统计学试题(卷)有答案解析

1 江西财经大学 11-12第二学期期末考试试卷 试卷代码:06003B 授课课时:48 课程名称:统计学 适用对象:挂牌 试卷命题人 试卷审核人 一、单项选择题(从下列各题四个备选答案中选出一个正确答案,并将其代号写在答题纸相应位置处。答案错选或未选者,该题不得分。每小题1分,共10分) 1.已知两个同类企业职工工资的标准差分别是50元和60元,则两个企业 职工平均工资的代表性( )。 A.乙大于甲 B.甲大于乙 C.甲乙相等 D .无法判断 2. 根据算术平均数的性质,下列表达式正确的是 ( )。 A .0)(=∑-f x x B .0=-∑f x x C .0)(2=-∑f x x D. min )(=-∑f x x 3. 某地区人均国内生产总值2007年比2002年增长45%,每增降1%的绝对 值为135元,则( )。 A .五年间人均国内生产总值共增6075元 B .五年间人均国内生产总值共增1350元 C .五年间人均国内生产总值每年递增9% D .五年间人均国内生产总值每年递增10% 4. 用各组的组中值代表其实际数据计算算术平均数时,通常假定( )。 A .各组数据在组内是均匀分布的 B .各组次数相等 C .各组数据之间没有差异 D. 各组数据次数不等

5.在分组时,凡遇到某一变量值刚好等于相邻两组上下限数值时,一般是( )。 A.将此值归入上限所在组 B.将此值归入下限所在组 C.此值归入两组均可 D.该值不需归入任何一组 6. 一组数25,27,29,30,32,34的中位数值是 ( )。 A .29 B .29.5 C .30 D.不存在 7. 某次人口普查的标准时点为11月1日零点,今有甲,乙、丙、丁四人情况是:甲10月31日夜10点出生,乙10月31日夜11点去世,丙10月31日夜12 点半出生,丁11月1日1点去世。调查员登记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 .甲登记、乙不登记 B .甲不登记、丁登记 C .甲登记、丙登记 D .乙登记、丁不登记 8.有效性是指( )。 A .抽样指标的平均数等于被估计的总体指标 B .当样本容量n 充分大时,样本指标充分靠近总体指标 C .随着n 的无限增大,样本指标与未知的总体指标之间的离差任意小的可能性趋于实际必然性 D .作为估计量的方差比其他估计量的方差小 9. 根据月度资料计算的季节指数之和为( )。 A .400% B .100% C .1200% D .800% 10.如果11p q 、分别代表报告期的商品价格、销售量;00p q 、分别代表基期的商品价格、销售量,运用公式1101 p p q k p q = ∑∑编制的指数称为 ( )。 A .拉氏价格指数 B .拉氏销售量指数 C .帕氏价格指数 D .帕氏销售量指数 二、判断题(请在答题纸上写明题号后,在正确的命题后打√,在错误的命题后打×。判断错误者,该题不得分。每小题1分,共10分。) 1.权数对算术平均数的影响作用只表现为各组出现次数的多少,与各组次数占总次数的比重无关。( ) 2.凡是反映现象总规模、总水平和工作总量的统计指标称为质量指标。( )

江西财经大学统计学试题有答案解析

1 江西财经大学 11-12第二学期期末考试试卷 试卷代码:06003B 授课课时:48 课程名称:统计学 适用对象:挂牌 试卷命题人 试卷审核人 一、单项选择题(从下列各题四个备选答案中选出一个正确答案,并将其代号 写在答题纸相应位置处。答案错选或未选者,该题不得分。每小题1分,共10分) 1.已知两个同类企业职工工资的标准差分别就是50元与60元,则两个企业职 工平均工资的代表性( )。 A 、乙大于甲 B 、甲大于乙 C 、甲乙相等 D.无法判断 2、 根据算术平均数的性质,下列表达式正确的就是 ( )。 A.0)(=∑-f x x B.0=-∑f x x C.0)(2=-∑f x x D 、 min )(=-∑f x x 3、 某地区人均国内生产总值2007年比2002年增长45%,每增降1%的绝对 值为135元,则( )。 A.五年间人均国内生产总值共增6075元 B.五年间人均国内生产总值共增1350元 C.五年间人均国内生产总值每年递增9% D.五年间人均国内生产总值每年递增10% 4、 用各组的组中值代表其实际数据计算算术平均数时,通常假定 ( )。 A.各组数据在组内就是均匀分布的 B.各组次数相等 C.各组数据之间没有差异 D 、 各组数据次数不等 5.在分组时,凡遇到某一变量值刚好等于相邻两组上下限数值时,一般就是

( )。 A 、将此值归入上限所在组 B 、将此值归入下限所在组 C 、此值归入两组均可 D 、该值不需归入任何一组 6、 一组数25,27,29,30,32,34的中位数值就是 ( )。 A.29 B.29、5 C.30 D 、不存在 7、 某次人口普查的标准时点为11月1日零点,今有甲,乙、丙、丁四人情况 就是:甲10月31日夜10点出生,乙10月31日夜11点去世,丙10月31日夜12点 半出生,丁11月1日1点去世。调查员登记时,下列说法正确的就是 ( ) A.甲登记、乙不登记 B.甲不登记、丁登记 C.甲登记、丙登记 D.乙登记、丁不登记 8.有效性就是指( )。 A.抽样指标的平均数等于被估计的总体指标 B.当样本容量n 充分大时,样本指标充分靠近总体指标 C.随着n 的无限增大,样本指标与未知的总体指标之间的离差任意小的可能 性趋于实际必然性 D.作为估计量的方差比其她估计量的方差小 9、 根据月度资料计算的季节指数之与为( )。 A.400% B.100% C.1200% D.800% 10.如果11p q 、分别代表报告期的商品价格、销售量;00p q 、分别代表基期的商 品价格、销售量,运用公式11 01p p q k p q =∑∑编制的指数称为 ( )。 A.拉氏价格指数 B.拉氏销售量指数 C.帕氏价格指数 D.帕氏销售量指 数 二、判断题(请在答题纸上写明题号后,在正确的命题后打√,在错误的命题后 打×。判断错误者,该题不得分。每小题1分,共10分。) 1.权数对算术平均数的影响作用只表现为各组出现次数的多少,与各组次数 占总次数的比重无关。( ) 2.凡就是反映现象总规模、总水平与工作总量的统计指标称为质量指标。 ( ) 3.简单分组涉及总体的某一个标志,复合分组则涉及总体两个以上的标志。因

江西财经大学考研试卷会计学专业试卷

江西财经大学 2007年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入学考试试题 (A卷) 专业:会计学 考试科目:财务会计、财务管理 重要提示:考生必须将所有答案写在答题纸上,本试题上的任何标记均不作判题依据 财务会计部分(90分) 一、名词解释题(每题4分,共20分) 1、或有负债 2、销售折让 3、坏账 4、商誉 5、长期股权投资的成本法 二、问答题(每题10分,共50分) 1、试述建立持续经营假设的意义。 2、企业可以根据哪些迹象进行固定资产减值判断? 3、简析在财务会计范畴内,支出、成本、费用之间的关系。 4、试析资产负债表的局限性。 5、按照企业会计准则规定,企业在什么情况下可以进行会计政策变更? 三、业务题(每题10分,共20分) 1、某企业采用计划成本法核算某材料,材料计划成本为3元/公斤,2006年10月初该材料余额为60 000元,材料成本差异为贷方余额2 000元。10月10日,购进材料5 000公斤,实际采购单价为3.1元/公斤。10月20日,生产领用该材料1500公斤。 要求:(1)计算该材料10月份的材料成本差异率 (2)计算发出材料的实际成本 (3)计算期末材料成本差异的余额(注明借贷方)。 2、江洋公司2006年11月1日将一批商品委托甲公司销售,该批商品成本为80 000元,委托价为100 000元(不含税),甲公司按委托价的10%收取手续费。11月30日甲公司开出代销清单,显示该批商品全部售出。假设两企业均为一般纳税人,江洋公司手续费通过营业费用核算。 要求:编江洋公司有关分录。 财务管理部分(60分) 一、名词解释(每题3分,计6分) 1、年金 2、资本成本 二、问答题(每题10分,计20分) 1、什么是剩余股利政策?如何实施剩余股利政策?

江西财经大学语文期末复习资料之蒹葭 (1)

第一课:蒹葭 《诗经·秦风》 《诗经》简介 《诗经》是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收录了从西周初年至春秋中叶约五百年间的诗歌305篇,又称“诗”或“诗三百”,据说为孔子所编订。从汉代起被奉为儒家经典,尊称为《诗经》。诗经“六艺”指的是“风、雅、颂”和“赋、比、兴”,前者是将其内容按音乐性质划分,后者是指其艺术表现手法。在表现形式上,《诗经》以四言为主,多重章叠句,反复咏唱,语言朴素自然,讲究节奏韵律。 主要内容 一、伤乱抒愤、讽谕怨刺的诗歌。 二、关于战争和徭役的诗歌。 三、关于恋爱、婚姻、家庭的诗歌。 艺术成就 1、《诗经》是我国现实主义文学的源头,对后世文学产生了深远影响。 2、大量运用赋、比、兴的艺术手法,丰富的比拟和联想成为我国历代诗歌创作的思维形式与表现手法。 3、结构形式与语言特点的重章叠句、反复回唱,是我国民歌的重要特色。 蒹葭 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在水一方。溯洄从之,道阻且长。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央。 蒹葭凄凄,白露未晞。所谓伊人,在水之湄。溯洄从之,道阻且跻。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坻。 蒹葭采采,白露未已。所谓伊人,在水之涘。溯洄从之,道阻且右。溯游从之,宛在水中沚。 译文:芦苇茂密水边长,深秋白露结成霜。我心思念的那人,就在河水那一方。逆流而上去追寻,道路崎岖又漫长。顺流而下去追寻,仿佛就在水中央。芦苇茂盛水边长,太阳初升露未干。我心思念的那人,就在河水那岸边。逆流而上去追寻,道路险峻难攀登。顺流而下去追寻,仿佛就在沙洲间。芦苇茂密水边长,太阳初升露珠滴。我心思念的那人,就在河水岸边立。逆流而上去追寻,道路弯曲难走通。顺流而下去追寻,仿佛就在沙洲边。

江西财经大学统计学院《统计学》模拟试题三 含答案

江西财经大学统计学院《统计学》模拟试题三 [请将答案写在答题纸上] 一、单项选择题(每题1分,共15分) 1.性别、年龄这样的概念,可以用来( )。 A.表示个体的特征 B.作为指标来使用 C.表示总体的特征 D.作为变量来使用 2.下列各项指标中,属于强度相对数的是( )。 A.商品流转次数 B.产品合格率 C.发展速度 D.工人劳动生产率 3.在抽样单位数相同的情况下,整群抽样和其他抽样方法比较抽样误差( )。 A.较大 B.较小 C.相等 D.相反 4.已知一时期数列有30年的数据,采用移动平均法测定原时间数列的长期趋势,若采用5年移动平均,修匀后的时间数列有多少年的数据( )。 A. 30 B. 28 C. 26 D. 25 5.某镇1997年社会商品零售额为12000万元,2001年增至15600万元,这四年中物价上涨了4%,则商品零售量指数为( )。 A.130% B.104% C.80% D.125% 6.假设你在做一个总体比率的区间估计,总体资料未知,比率的总体方差没有以往的数据,也不能根据样本资料计算出来,这时,此方差应取( )。 A.30% B.25% C.40% D.50% 7.下列直线回归方程中,肯定错误的是( )。 A.x y 32?+= r=0.88 B.x y 54?+= r=0.55 C.x y 510?+-= r=-0.90 D.x y 90.0100?--= r=-0.83 8.估计标准误差是反映了( )。 A.平均数代表性的指标 B.相关关系的指标 C.回归直线的代表性指标 D.序时平均数的代表性指标 9.统计分组的关键问题( )。 A.做好统计资料的整理工作 B.正确地选择分组标志与划分各组界限 C.注意统计资料的准确性与科学性 D.应抓住事物的本质与规律 10.按地理区域划片进行的区域抽样,其抽样方法属于( )。 A.纯随机抽样 B.等距抽样 C.类型抽样 D.整群抽样 11.国民经济核算体系产生于20世纪( )年代。 A.20 B.30 C.40 D.50 12.移动平均法可以用来测定时间数列的长期趋势,有时时间数列水平可能会呈现一定程度的周期波动。通常移动的项数为( )。 A.三项 B.是周期的整数倍 C.五项 D.四项 *13.商品流转次数指数和商品流转天数指数之间的关系表现为两者相乘之积( )。 A.大于1 B.小于1 C.等于1 D.等于0 *14.小样本情况下,查t 分布表概率表必须依下式确定相应的自由度:( )。

江西财经大学试卷B

江西财经大学试卷 试卷代码: B 课程学时:48 课程名称:统计学 适用对象: Ⅰ、SINGLE CHOICE (1′×5=5′) 1. Which of the following is quality index? ( ) A. Gross cost of living index B. index of staff population C. index of consumer level of each person D. quantity sold index 2. What relation can we illustrate from the situation that an approximate constant change in y is associates with a quantitative change in x. ( ) A. Positive linear correlation B. Negative linear correlation C. Linear correlation D. Curvilinear correlation 3. Dividing the survey objects into some groups, then sampling randomly from each group, we called this method.( ) A. equidistant sampling B. cluster sampling C. stratified sampling D. pure random sampling 4. What is the year ′s average increasing rate when the increasing rates of recent three years were 7%、9%、11%?( ) A. 9% B. 8.8493% C. 8.9878% D. 10% 5. Which of the following is standard error of the proportion if the qualified rate of the products is 90 %?( ) A. 10% B. 90% C. 9% D. 30% Ⅱ、JUDGE (Write “T ” for true and “F ” for false. 1′×5=5′) 1. Range is equal to width of the classes multiply the number of classes at any statistical classification. ( ) 2. Margin of error is generally larger than the standard error of the sampling statistics. ( ) 3. The formula of Paasche index weight for each item is its base-period quantity. ( ) 4. Correlative coefficient is zero implies that there is no Correlation relationship between variables. ( ) 5. Whether it is analysis of correlation or analysis of regression, we must determine independent variable and dependent variable. ( ) Ⅲ、SIMPLE ANSWER (5′×2=10′) 1、Briefly describe the relationship among coefficient of correlation 、coefficient of regression and coefficient of discrimination, and express it use formula. 2、Briefly describe the characteristics of Laspeyers index and Paasche index. Ⅳ、CALCULATION (Total:60′) A random sample of size 440 acres is selected from a village’s rice, the result of test is that the mean production is 450Kg and sample standard deviation is 80kg. Requirements are: ①Calculate the sampling standard error of the mean production ②Estimate the mean production of whole village ′s rice at a 95.45% probability. ③If we select the sample from another village, how large a sample should be selected to provide the confidence indicates 2 z = 2 with a margin of error not exceeding 10kg, assume that the standard error of per acre is 80kg ?(25′)

江西财经大学现代经济管理学院大学语文复习题

复习题 一、填空(0.5分) 1、中国古代第一部诗歌总集是___《诗经》________。 2、风、雅、颂、赋、比、兴合称“诗经六义”。采用的艺术表现手法主要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蒹葭》与屈原的《湘夫人》共享千古伤心之祖的美誉。 4、被王国维评为“最得风人深致”的作品是。 5、陶渊明一生两大喜好,一好,二好。陶渊明的饮酒诗共首,其实与饮酒无关,而是兴之所至。陶渊明是我国诗歌流派的开拓者。 6、李煜为南唐后主,前期词多写宫廷享乐生活,后期词感情真挚,意境深远,真切反映了亡国之痛。 7、《虞美人》艺术特点在擅长用手法,自问自答,一层深似一层。 8、辛弃疾,南宋时期著名词人,他继承了苏轼的豪放风格,进而扩展到以文为词,形成了艺术上擅长用典的写法。 9、辛弃疾,字___幼安________,号____稼轩_______,____豪放_______派代表诗人,与________苏轼___并称“苏辛”。 10、孔子是我国春秋时代伟大的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他创立的儒家学说,成为我国两千多年传统文化的主流。 11、孔子的思想核心是仁,即“爱人”。 12、孔子在政治上维护礼治,提倡德政和教化,反对武力征伐和以力服人。 13、《左传》是我国第一部编年体史书。 14、《左传》相传是春秋末年左丘明为解释孔子的《春秋》而作的,是儒家重要经典之一。 15、________《史记》___是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 16、________《史记》____被鲁迅誉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 17、庄子主张顺应自然,提倡______无为而无不为_____。 18、李斯不仅是中国封建社会早期的政治家,也是秦代唯一的作家。 19、鲁迅先生曾评价李斯秦之文章,李斯一人而已。 20、《谏丞客书》表达了李斯不分地域,任人唯贤的政治见解。 21、柳宗元是中唐著名散文家、诗人,与韩愈一起倡导了一场古文运动。曾参与王叔文改革新政治集团,史称永贞革新。 22、柳宗元的寓言、人物传记和山水游记三类散文文学成就大为突出。 23、柳宗元被贬永州十年,游记散文名著后人称《永州八记》。 24、梁启超,近代著名政治家、学者。 25、《论毅力》的中心论点是有毅力者成,反是者败。突出的论证方法是正反对比论证、比喻论证、引用论证。 26、梁实秋的散文,集文人散文与学者散文的特点于一体,追求文调雅致与感情渗入的有机结合。 27、梁实秋笔下的国文老师,是个貌丑性凶但却敬业爱生的独特的老师形象。 28、梁启超晚年任清华大学教授,与王国维、陈寅恪、赵元任为当时四大国学大师。 29/《红楼梦》描写了贾、史、王、薛四大家族的兴衰史,和核心人物贾

江西财经大学政治经济学往年试卷

江西财经大学 07-08第二学期期末考试试卷 试卷代码:授课课时: 课程名称:政治经济学适用对象: 试卷命题人胡德龙试卷审核人 一、单项选择题(从下列各题四个备选答案中选出一个正确答案,并将其代号写在答题纸相应位置处。答案错选或未选者,该题不得分。每小题1分,共20分。) 1.政治经济学的研究对象是()。 A.生产关系B.生产力 C.经济规律D.物质资料生产 2.划分经济发展时期的主要标志是()。 A.生产工具B.劳动对象 C.劳动资料D.劳动者 3.个别企业生产商品劳动时间的缩短意味着()。 A.商品价值量的减少B.商品价值量的增加 C.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减少D.该企业劳动生产率提高 4.在1只绵羊=2把斧子的交换中,绵羊的价值是通过斧子的()表现出来的。 A.价值B.交换价值 C.使用价值D.价格 5.商品价值的源泉在于()。 A.抽象劳动B.具体劳动 C.社会劳动D.个别劳动 6.商店里出售的各种商品,都有价格标签。这些价格标签表明货币是在()。 A.执行价值尺度的职能B.充当流通手段的职能 C.发挥支付手段的职能D.作为社会财富的代表 7.流通中所必需的货币数量()。 A.与商品价格总额成正比,与同一单位货币流通次数成反比 B.与商品价格总额成反比,与同一单位货币流通次数成正比 C.与商品价格总额成正比,与同一单位货币流通次数无关 D.与商品价格总额相等,与同一单位货币流通次数无关 8.劳动力成为商品是()。 A.一切社会经济制度共有的现象B.简单商品经济的前提

C.自然经济转化为商品经济的前提D.货币转化为资本的前提 9.劳动力商品的最重要的特征是()。 A.它的价值可还原为生活资料的价值B.价值决定中包括历史和道德的因素 C.在一定条件下会成为商品D.它的使用价值是价值和剩余价值的源泉 10.机器设备等物成为资本是因为它们是()。 A.生产劳动产品的条件B.生产商品的条件 C.生产剩余价值的条件D.生产物质资料的条件 11.资本有机构成是指()。 A.可变资本与不变资本的比例B.生产资料和劳动力的比例 C.固定资本和流动资本的比例 D.由技术构成决定并反映技术构成变化的资本价值构成 12.产业资本循环依次采取的三种职能形式是()。 A.货币资本、生产资本、商品资本B.货币资本、商品资本、生产资本 C.借贷资本、生产资本、商品资本D.生产资本、借贷资本、职能资本 13.表示一年里预付可变资本增殖程度的是()。 A.剩余价值率B.利润率 C.年剩余价值率D.年利润率 14.研究社会资本再生产的出发点是()。 A.货币资本B.生产资本 C.商品资本D.预付资本 15.社会总产品的实现是指()。 A.社会总产品各个部分的价值补偿B.社会总产品各个部分的实物替换 C.社会总商品资本的运动D.社会总产品各个部分的价值补偿和实物替换 16.利润率表示()。 A.资本家对工人的剥削程度B.预付资本的增殖程度 C.预付不变资本的增殖程度D.预付可变资本的增殖程度 17.平均利润形成后,在各生产部门内部()。 A.一切企业都只能得到平均利润B.所有企业都不能得到超额利润 C.所有企业都能得到超额利润D.最先改进技术的企业仍能获得超额利润18.级差地租形成的原因是()。

大学语文课程08052《大学语文》教学大纲

《大学语文》 课程教学大纲 课程编号:08052 制定单位:人文学院 制定人(执笔人):骆兵、江枰 审核人:龚贤 修订时间:2009年9月2日 江西财经大学教务处

《大学语文》课程教学大纲一、课程总述

二、教学时数分配 三、单元教学目的、教学重难点和内容设置 第一部分诗歌部分文史知识介绍 【教学目的】通过教学,使学生了解古诗发展线索,每发展阶段的时代背景、代表作家、代表作品等文史常识 【重点难点】中国古代诗歌繁荣的原因,如何欣赏古诗。 【教学内容】 文史知识介绍

一、古诗发展线索:上古歌谣→诗经→离骚→陶渊明→唐诗→宋词→元曲→清诗 二、中国古代诗歌体裁种类的划分 三、中国古代诗歌繁荣的原因 四、如何欣赏中国古代诗歌 第一精讲篇目《蒹葭》 【教学目的】通过教学,使学生了解《诗经》概况,掌握本诗主旨,了解对本诗几种不同的认识,本诗艺术表现手法及作用 【重点难点】本诗空灵朦胧的意境,本诗结构特点及作用。 【教学内容】 《蒹葭》 一、介绍《诗经》概况 二、分析本诗主旨:全诗围绕伊人之美,觅求之难,赞美了“恋情之深,求索之坚”的精神 三、分析本诗空灵朦胧的意境 四、分析本诗结构特点及作用 五、分析本诗虚实结合,物我对比的艺术手法 六、要求背诵本诗 第二精讲篇目《东门行》 【教学目的】通过教学,使学生了解本诗所反映的社会背景,并通过对本诗特色的欣赏和领会,归纳汉乐府诗歌叙事性的主要特色。 【重点难点】本诗塑造人物形象的手法和人物性格特征。 【教学内容】 《东门行》 一、介绍汉乐府诗歌的本质和来源 二、分析本诗中男女主人公的性格特征,并找出体现其性格特征的典型细节 三、讨论本诗的语言特色、独特的叙事手法和可能的前因后果 四、补充汉乐府的其他作品 五、背诵本诗 第三精讲篇目《饮酒》(其五) 【教学目的】通过教学,使学生了解作家的生平、作品、创作风格及其在文学史中的地位,本诗创作背景,掌握本诗主旨,本诗艺术表现手法。 【重点难点】本诗名句、佳句的内蕴及其与主旨的关系,把握“见”的妙用。 【教学内容】 《饮酒》(其五) 一、了解作家的生平、作品、创作风格及其在历史中的地位,本诗创作背景及主旨 二、把握“心远地自偏”的内涵及其与主旨的关系 三、分析“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思想意蕴,把握“见”字的妙处,理解诗人蕴于其 中的情感 四、分析“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的内蕴 五、分析本诗叙述、描写、议论相结合的艺术手法 六、要求背诵本诗

江财151统计学试卷A

江西财经大学 15-16第一学期期末考试试卷 试卷代码:06003A 授课课时:48 考试用时:110分钟 课程名称:统计学(主干课程)适用对象:挂牌班 试卷命题人刘小林试卷审核人平卫英 一、单项选择题(从下列各题四个备选答案中选出一个正确答案,并将其代号写在答题纸相应位置处。答案错选或未选者,该题不得分。每小题1分,共10分。) 1.标志是指( )。 A.总体单位的特征和属性的名称 B.总体单位数量特征 C.标志名称之后所表现的属性或数值 D.总体单位所具有的特征 2.统计分组的关键在于( )。 A. 确定分组标志 B. 确定组数 C. 确定组距 D. 确定分组界限 3.下列调查中,最适合采用重点调查的是()。 A.了解全国人口总数 B.了解全国钢铁生产的基本情况 C.了解上海市居民家庭的收支情况 D.了解轮胎的使用寿命 4.计算平均指标最常用的方法和最基本的形式:() A.中位数 B. 众数 C. 算术平均数 D. 调和平均数 5.时间序列中的发展水平( )。 A.只能是总量指标 B.只能是相对指标 C.只能是平均指标 D.上述三种指标均可 6.总指数编制的两种形式是()。 A.算术平均数指数和调和平均数指数 B.个体指数和综合指数 C.综合指数和平均数指数 D.定基指数和环比指数 7.在同样情况下,不重复抽样的抽样平均误差与重复抽样的抽样平均误差相比是()。 A.前者大于后者 B.前者小于后者 C.两者相等 D.两者不等 8.在估计某一总体均值时,随机抽取n个单位作样本,用样本均值作估计量,在构造置信区间时,发现置信区间太宽,其主要原因是()。 A.样本容量太小 B.估计量缺乏有效性 C.选择的估计量有偏 D.抽取样本时破坏了随机性 9.假设检验的基本思想可以用()来解释。 A.小概率事件 B.中心极限定理 C.置信区间 D.正态分布的性质 10.如果相关系数r为正,说明()。 A.y一般小于x B.x一般小于y C.随着一个变量增加,另一个变量减少 D. 随着一个变量减少,另一个变量也减少 二、判断题(请判断下列命题的正确性,并将“√”、“×”填写在题目后的括号内,每小题1分,共10分。全选“√”或“×”,本题计0分) 1.男性是品质标志。() 【第1页共3页】

江西财经大学99-00学年第一学期B试卷

江西财经大学99-00学年第一学期B试卷 一、名词解释(每小题3分,共15分) [在答题纸上写明各小题题号并在其后写出正确答案] 1、单方面转移帐户 2、直接标价法 3、金融汇率 4、普通提款权 5、欧洲债券 二、判断题(每小题2分,共10分;对的打“√”,错的打“×”) [在答题纸上写明各小题题号并在其后写出正确答案] 1.一国国际收支逆差会导致通涨率上升。( ) 2.金融汇率仅指资本流动时适用的汇率。( ) 3.一国相对通涨率高,则本币汇率升值。() 4.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业务活动主要包括汇率监督、磋商与协调以及提供开发贷款。() 5.证券投资又可称作间接投资。( ) 三、计算题(每小题10分,共20分) [在答题纸上写明各小题题号并在其后写出正确答案] 1、你希望买入澳元卖出港币,已知市场信息如下: AUD/USD USD/HKD A银行 0.7317/25 7.8075/80 B银行 0.7315/24 7.8070/79 C银行 0.7318/26 7.8071/81 D银行 0.7319/25 7.8072/80 E银行 0.7316/27 7.8071/78 请问:1)你将从哪家银行卖出港币买入美元?汇率多少? 2)你将从哪家银行卖出美元买入澳元?汇率多少? 2、英国市场年利率为6.5%,美国市场年利率为8%,外汇市场上英镑对美元即期汇率为1.4225/30,1年期远期汇率为1.4255/60,英国投资者将100万英镑用于抵补套利,能否获利(不计交易成本)?若能获利,可获利多少? 四、简答题(每小题5分,共25分) [在答题纸上写明各小题题号并在其后写出正确答案] 1、简述“特里芬难题”。 2、什么是综合差额?出现综合差额时意味官方要采取何种行动? 3、简述支出增减型政策及其利弊。 4、试述纸币流通条件下影响汇率变动的主要因素。 5、简述国际收支失衡的类型。 五、论述题(每小题10分,共20分) [在答题纸上写明各小题题号并在其后写出正确答案] 1、试述亚洲金融危机对我国国际收支的影响。 2、试析欧元启动对美国经济的影响。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