户外装备知识之帐篷篇

户外装备知识之帐篷篇
户外装备知识之帐篷篇

?

?

户外装备知识好贴汇总帐篷篇

以下转贴户外装备知识方面的网络好贴,希望能够对大家有所帮助。也

请老驴给予批评指正!欢迎补充!

帐篷——写给入门者

也许,我们的第一次露营便是从拥有第一顶帐篷开始的……

1985年,中甸碧塔海。帐篷?我就不知道帐篷是什么样子的,大概也就是藏包或者是军队里的班用帐篷,我肯定背不了,于是我就带了一大块塑料布,夜晚折成“么”字形,一面用来挡雨,一面垫着防潮。蜷曲着过了两夜,兴奋的感觉是永生难忘。

第二顶帐篷是女朋友给缝的,三角形,有个塑料底,两头挂在树上,太温暖了。这从另一方面说明了装备是多么的次要,内容才是最最重要的。

现在很多人是不可能有这样的感受的,自己缝的?你一定觉得很土,TheNorthFace才是你想要的,那么,我就谈谈选购的一点经验吧。

80年代较流行的是“充气”式,帐篷的骨架是直径为10cm的管道,充气后就OK了。在一次考察中,迷途于沼泽,那顶帐篷就搭在烂泥里,防雨和防水性无可比敌。去年居然还

见到一只英国探险队还在使用。

90年代,见的最多的就是金属材料的支架式的了。形状有三角、蒙古包、棚式、蜗牛

几中样子。

一般来说,三角型的是最古老的样式了,但是一般比较重。蒙古包最常见。

在挑选蒙古包时,最好要把帐篷支好,观察整个帐篷各部分有无特别受力的部分,主要是指棚布局部是否过于紧张、受力,好的帐篷是应该各部分均匀受力。缝线处应该经过压胶,你轻折缝线处,可以看到沿缝线部分有压胶的感觉。这很重要,否则雨水会由针眼渗入。

在防雨方面,两层的要比单层的更可靠。主要还是讲究做工,你要像一个女人一样的仔细挑选针脚,接缝。再设想一下,假如一滴雨水从顶一直流到地面,是否会在某处堆积,如果是这样的话,即使再好的面料,也有可能会渗水。对于帐篷,第一要素是要防雨。(当然,对于高山帐篷,是抗风性,防雨方面要差一点。)

对于帐篷底,一般较多的是类似于“编织袋”底,“PU”涂料,多见于低端产品。这种防潮性还是很好的,只是反复折叠后,有些部分会破损,也比较重一些,要注意保存。另一种是类似“牛津底”,反复折叠后不太会破损,但是很多禁不起“渗压”,也就是睡在较潮湿的地方,底会潮,要特别的注意。也许我这一观点很多人不会赞同。外帐是防雨的主力军,

密度较高,好的是有涂层,但贵一点。

或者是用Gore-Tex和别的**-Tex材料,就更昂贵。如果外帐是能够到地面,有一点裙边的话,会更好些,依靠内外帐的空气,形成隔热层,也有一定保暖的作用。好象有一种面料是“防紫外线”的,实在可笑!且不说是否真有那功能,我们出来,要的不就是紫外线吗?

抗风性来说,大概是杆越多、帐篷越低,效果越好,这就是为什么“高山帐篷“总是比较小和低,一般也就在100-120cm左右。

销售商通常把帐篷分成三季和四季。我不认为它是性能的指标,也未必能充分说明用途。

因为,顶级的帐篷是有专业的区分。

顶级的高山帐篷往往是单层,透气性很好,以免人体呼出的气体在内壁凝成水滴。而且防雨性也不是最好,它考虑的是因为环境雪较多,雨较少。

顶级的湿地帐篷,棚底是像“充气船的材料”一样,我也不知道具体的材料。曾经有过

一顶,是和小日本联合考察时米西来的,后来在独龙江送给了一位中国有名的探险者,这人献身于罗不泊。

我的建议是,如果你是一个初级玩者,就买一个300-500左右的双层帐篷,可以是200*200大小的,可以有更多的人和你共同参与。如果你希望能够常常出去,就买一个两人的150*220的,比较轻便,也可以捎上你的女友,足够了。如果想“一步到位”,我不认为能够做到,不管是从用途和质量上说。我现在用的高山帐篷约12000RMB,是在一次瑞士登山活动中赞助得到的,凭个人收入是很难做得到。

重要的是走入自然,锻炼我们的体魄和精神。这才是野外运动的灵魂,我反对追求品牌,把城市中的观念带入到这一运动中来,即使我提到过TheNorthFace这个牌子,它也不过是个户外运动用品的品牌,以挑剔的眼光来看,也不够专业。一次户外野营,1000的专备就应该满足需要了,2000元应算高级的。如果你有更多的预算,可以买一副50-60米的登山绳,也许在危险时能用上。

我始终不认为购物能够让你在户外运动中获得快乐。永远要记住,你现在花一大笔钱购买你用不上的东西,5年后它们就成了一堆烂货。大不了你再买一个嘛。一位疯子对我说,最好的极地手套是戴着能够拾起一枚纽扣,你需要吗?

帐篷的选择与购买指南

首先要说明一点,帐蓬也是损耗品所以不管品牌好坏都会在一定的使用次数和年限后更换(除磨损,和非正常使用损坏外,还存在老化的问题,因为PU涂层在阳光下很容易老化)

所以要是只是一般露营,不为了登有高技术要求的山,或去条件异常艰苦的地方的话(比如高海拔地区,沙漠地区,长距离攀岩)最近出的很多品牌帐蓬都能胜任!不一定非要名牌!除非喜欢或是为了档次的问题!同时这还因为现在的帐蓬加工设计能力实际是相差不大的,

有些甚至与名牌产品同出一厂!

所以我认为品牌上的挑选不如在,材料做工,和款式功能上的选择.

1。材料帐蓬的主要材料分为杆和面料面料

面料要说算是最重要得,也是最大的材料。由于各家的竞争和信息产品流通的高度发达,使的材料这种差距几乎为零,所以差不多价位的产品其面料性能各家都基本相似!也由于利益的关系,在一般档次上的帐篷,不会有什么厂家会使用专用的特殊的面料!一是成本高,另一个也没有必要。除非是价格在几千大洋的高端产品!所以主要是从做工线缝上,一般要

求线缝要直,针孔均匀,以及撑起帐蓬后整体外型,与内帐是否配合紧凑有无变形,有无难

以搭建到位等几个方面来选择。

这些一般大厂出来的都能满足!

杆其实也很重要,它算是帐蓬里的二大件竿安材料分为几种主要是分为玻钎杆,碳纤维

杆和铝和金杆,高端产品还有钛合金杆!

杆的主要用处是为了支撑起帐衣,挡风避雨。所以竿要求韧性好,弹性高,不宜折断。好坏区分也主要在这上。这几种杆中大家一般都会选择铝杆,但是好多人选择铝杆是因为考滤的铝杆会比钎杆轻些,实际一般的铝杆与与玻杆重量相差不多的,有的甚至还比钎杆重,而且玻纤杆实际支撑特性还要略高于普通铝杆。但是他有个最重要的弱点就是长期反复使用,和在低温状态下使用很容易开裂,失去原有的弹性,有时还因此折断!所以玻钎杆帐篷一般都会配送一段铝管以防备用!但最新一种由Luxe在前不久最新推出了“PE玻璃纤维筒杆”,改变了这一缺点,就用PE材料包裹碳纤竿,防止开裂,同时还提高了碳纤杆50/100的支撑力,虽然重量也有所增加但是价格便宜!

玻钎杆又分为黄杆和黑杆,其中以黑杆最为常见,但是黄杆质量性能要好的多也要贵点,

曾有高山帐是采用黄杆的。

铝杆分得更是种类繁多,除品牌,材料,产地还有粗细规格上的不同,一时很难搞清!

但是常见的杆中大多都写的是韩国航空铝杆。

铝杆品质一般不好区分,但是好的铝竿,一般单段铝杆两手不容易将其弯曲,一般的很容易弯曲,做工精细,外表光滑,接口紧凑,涂漆光亮不易脱落,有质感,且在每段杆头都会刻有品牌字样,质地轻,弹性高,一般4米长8MM的铝杆能窝成一个圈而不断!且在长时

间若干天弯曲后放开后能反弹为直杆!

另竿的数量也很关键,一般来说竿越多就越稳固,抗风性和防雪压塌的性能就越高,所以一般高山帐都会选择采用5竿甚至更多竿来支撑!!

其他帐蓬材料就是压胶和配件了

压胶:一般来说主要靠的是生产工艺与设备,材料也是一个重要因素!但是我们所能见

到的只有成品。所以一般我们选

只能选择大厂的产品,从实物上就要看胶条是否柔软,边缘是否紧密接口是否牢固。其中胶条柔软的好些!我曾见过未进中国市场KELTY高端帐蓬其压胶几乎无法分辨出来,其胶

条几乎与帐底溶为一体。

配件主要是尼龙扣件,防风绳,纱网,拉锁,地丁。

尼龙扣分辨起来很简单与好的背包上的扣件的质地,弹性一比就可知晓。

防风绳:质量上我觉的没有什么关系,最主要的是最好选择或是换成带反光条的绳索。曾有朋友女友晚上出帐蓬取物品时由于没有看到防风绳,被拌了个跟头,头装到石头上流血

不止!

纱网:要挑选网空密,纱网大的。密些的主要防小虫不能进如,纱网面积大的透气性好,不容宜结露!若是天冷可用地席地布或是其他物品遮挡保暖!

拉锁:一般好象都还好,没什么好说的,就是最好选是双拉把的拉连这样上下一起拉不容易夹住帐蓬一拉到底,也可一个指头垫到下面拉!

地丁:我觉的一般使用还是换铝合金的好些,轻且强度高,订的时候不容弯曲,不会生绣,切不易丢失。选择时以六角圆拄的顶有弯钩的好点,三角的容易断,且拔和订地丁都不方便,挂绳时还容易脱落。个别使用靠侧拉吃力的时候会比六角圆拄好用,但是机会很少。

款式功能

帐蓬其实从设计上分为很多类,有一般休闲的,就会不考虑很多防水性,帐杆的材质,大多都是,空间宽敞,顶高,竿多,搭建麻烦,自重重的玻杆帐蓬。

越野自驾出游的,这种的一般都是空间略微宽敞能容纳4到5人,防风抗雨性较强,竿

数3到5根,自重较大的帐蓬!

有自行车和艰苦徒步的,一般都是空间狭小,顶底,搭建简单,竿少一般一根长竿或一长一短两根竿,自重很轻的铝竿,一般自重不超过2公斤帐蓬!。比如牧高笛的{BEETLES 1,MINI(1,2),TT(1,2)}FERRINO的LIGHTENT自重都在2公斤以内,包装小巧携带方便。但是有一个缺点,就是必须依靠地丁固定,或是有重物帮助压住帐角才能搭建的。

剩下的就是普通常用多功能帐蓬和高山帐了。高山帐就不用说了一定是最好,最轻的材

料,最稳固结实,空间最为合适的帐蓬。

而普通多功能帐蓬才是我们最常选择用得最多的,他们一般既能满足娱乐性,舒适性,和较宽敞的空间,又有一定的稳固性抗风性,一般都为两竿三竿有的甚至是达到四竿,且重量也很适中,一般不会超过3.2公斤,这类帐蓬可选的品牌和种类是最多的,最常见的比如以前很有名的225,现在的.ACME,雪狼,MOUNTAINHIKER,奥索卡,KINGCAMP探路者,LUXE,牧高笛的(冷山,栉风,波罗,博克斯特,兰博基尼,YES2,清风2,采风,神行者)等,他们外型随各不相同,但都是有两到三根竿支撑,空间适中,可以容纳三到四人打牌,看书,或做饭,能住两到三个人,且大多都设计有门厅有的还有后院,重量在三公斤左右的帐蓬!由于外型的不同他们的特点也就各有特点,有的注重防风抗雨性,有的注重透气性,有的注重内部空间,有的注重自身重量,有的注重要求较多的功能,比如225就有一个可拆卸的天窗,增加透气性和方便夏天帐内温度的调节。

从帐底材料有很多种如牛津布、PE底、PU.一般说则分为防雨布底和PU底,以前最常见的就是防雨布底的,防雨布底的就是和一般工地长见的彩条布基本是一种材料但是比它要厚实,防水性更好,且抗扎,耐磨.但是有个致命的缺点就是,自重大,材料硬,折叠后体积大不易收方,且长期使用经常折叠会容易开裂.由于以上原因所以现在大多数帐蓬都采用了PU底.他的缺点就是抗扎,耐磨性不如防雨布底!但是很轻便便于折叠,收放方便体

积小!但是就是一般使用最好配地布,地席!

从搭建方式上分为外撑内挂式(就是先把外帐撑好,然后将内帐挂到外帐上的搭建方式)和内撑外披式(就是先用竿撑起内帐然后在把外帐像披衣服一样披到内帐上的搭建方式)。比如225就是外披内挂,这种搭建方式比较烦索,所以现在几乎所有的帐蓬都选择了内撑外披式。但是外撑内挂式也有他的优点,就是下雨时搭建帐篷不会湿到内帐!所以,在这么多的的帐蓬中购买自己称心的一定要先了解它门,在选择时,再根据我们的实际需求情况来选

择了!是要重量还是要空间,还是要外观。

下面就来说说我的挑帐蓬的思路,首先是我在两人帐中选择

一.就是价格,经济能力有限还是以省为本,所以要选能力范围内的!所以国际名牌一

概不考虑!只考虑实用性!

二.是要求功能,因为常上山,不是每次出去都是好天器,所以防水性就不用说了,还要选则一个有门厅且厅高的帐蓬,为的的是在下雨时能够在帐厅内做饭。若是直接在帐内做饭,水气会很大,还容易烧坏物品或是洒出食物汤什么的!

三.要求重量,上山还是越轻越好呀!

四.要求稳固,因为有可能去较偏远的地方,所以最好选择三竿的帐蓬。

五.是搭建简单,搭着间单收着也简单,时间就是金钱。曾有一次准备搭营时,狂风大作,三个人一个多小时把一个5竿帐搭不起来!

六.是内部空间,房还是越大越好,毕竟大了好放东西,必要是也可以多挤个人!

最后我觉的最重要的一点是,所有的东西都是一分价格一分货,按需选择才是最重要的!

另外说说我们帐蓬在使用上,

1有很多人不用地席,我觉的还是使用地席好,地席保温隔潮性好,重量轻,唯一缺点

就是体积比地布大!

2还有有搭建帐蓬把地席铺在帐里的,我觉的不如在帐外好,一是地席柔软,能减缓石子硬草枝等与帐低的摩擦,挤压,保护帐底不被磨损,扎透!不象地布无法遮挡地表杂物突

起的棱和尖!

3搭建帐蓬时,有很多人没有把外帐内的帐竿固定带系到帐竿上,这样会使外帐不够平展,造成帐蓬搭建后变形,某些部位内外帐紧挨在一起内外空气流通不畅而结露,结露后露

水流入内帐。还降低帐篷的抗风性!

个人拙见,有不对之处请各位拍砖!

一套完全的户外装备清单

一套完全的户外装备清单! 个人穿着用品: 一、服装篇 1、冲锋衣裤(户外活动必备,防风、防水、透气、耐磨……) 2、抓绒衣(含WINDSTOPPER,主要是防风、保暖) 3、排汗内衣(户外运动后保持身体干燥) 4、快干衣裤(夏天出行的必备,裤管、袖管最好是可以脱卸的) 5、羽绒衣裤(冬天出行或者去高原地带的保暖必备) 6、其他个人衣物(一次性内裤、汗衫T恤……) 二、鞋袜篇 1、徒步登山鞋(适应性强、耐磨、防水、最好是中高帮的,可保护叫脚踝) 2、轻便运动休闲鞋(适合一般的郊游活动,或开车时穿) 3、运动凉鞋(可当拖鞋穿,夏天徒步也可直接穿) 4、排汗袜子(最好是COOLMAX料的,配合GORE—TEX鞋穿,可排脚汗,冬天可防冻伤) 5、普通运动袜(棉的、穿着舒服就行) 6、雪套(在雪地或者泥泞路段很管用) 三、帽子、手套、眼镜 1、遮阳帽(圆边的、棒球帽式的、随便喜好,能挡太阳就行) 2、抓绒帽(主要是保暖) 3、薄手套(主要为了活动方便,比如可以拍照等用处) 4、厚手套(主要是保暖的功效) 5、眼镜(运动型的更好一点,主要功能是遮阳,也可以用来摆酷) 个人装备用品: 一、背包篇 1、大背包(短途露营或者长途旅行的必备,以背着舒适且能承重为佳,45-80L不等) 2、小背包(短途旅行或长途备用,有一定的背负,15-30L不等) 3、腰包或挎包(长途出行时放随身小东西用,最好是可放水壶的那种) 4、摄影包(根据个人需要,斜挎的比较方便取用镜头) 二、野营篇 1、睡袋(长途宜带体积小的羽绒睡袋,节省空间,还有就是根据季节的需要带) 2、睡袋内胆(长途旅行不露营的话,只要带个防脏的抓绒或者棉的睡袋内胆就可以了) 3、帐篷(普通露营的话,一般的防水抗风帐篷就可以了,长途远行的话建议带体积小的轻便的帐篷) 4、帐篷地席(保护你的帐篷底面,免受磨损) 5、防潮垫(普通的可以让你随时随地可以坐下躺下,冲气垫让你更舒服,) 6、铝膜地席(携带轻巧方便,必要是时可以作为摄影的反光板) 三、照明篇 1、头灯(可以让你双手腾出来,很方便) 2、手电(作为备用的照明,还是比较可*的)

徒步基本知识

一、徒步旅行的注意事项 徒步旅行对于青年人和中年人,无疑可以增强体质,但是,如果不做好徒步旅行的准备工作,则有可能适得其反,主要注意以下几点: 防疲劳 预防的关键在于,一要步姿正确,二是不要心急,三是要会走路,走小路而不走平坦的公路,既使走公路也不走平坦的中心而是走高低不平的路边。晚上休息时,应用热水洗脚去疲劳。 防脚打泡 万一选鞋不对或步姿不正确,行走中感到脚的某个部位有疼痛或摩擦感,可在该处贴上一块医用胶布或在鞋的相应部位贴一块单面胶,在一般情况下,这就可以防止打泡。 防寒暑 北方徒步旅行要带一些质轻防寒性能好的衣物,如果行走在广阔的北方平原,风速较大,衣着应及时调整。南方徒步旅行,夏季要防暑防雨。 解渴要适可而止 出发前最好准备一壶清茶水,适当加些盐。清茶能生津止渴,盐可防止流汗过多而引起体内盐分不足。 随身携带必备的药品 随身携带一些常用的感冒药、防暑药和外伤药,备一酒精盒浸1-2根棉签。 二、徒步游新手必备手册 徒步旅行沿途饱览沿途山川秀色美景、领略他乡异地风土人情、增长知识、陶冶情操,还可锻炼身体、磨炼意志,别有一番情趣,是乘坐交通工具走马观花式的旅行所不能替代的,因而愈来愈受到人们的喜爱。徒步旅行是战胜自己、领略自然的旅游方式。 相比较其他形式的旅游,徒步旅游受自然界的影响最大,消耗的体力也最多,特别需要注意几个问题: 1、制定切实可行的计划。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徒步旅行前应对旅行目的地的有关情况有所了解,做到心中有数,然后制定出较详细而又切实可行的计划。如途经路线、每天大约走多少路程、游玩哪几处地方,在哪里吃饭、住宿等,都要有个大体安排,绝不能盲目冒进,走到哪里算哪里,哪里黑了哪里歇。 2、徒步旅游除了应携带基本物品,做到除必需的生活、工作用品外,可带可不带的用品一律不带,尽量精简行装,不能精简而可以合用的几个人可合带一件,以减少旅途中不必要的负担。夏天要作好防暑准备,草帽、水壶是不可少的。 3、最好是结伴而行,至少是三个人以上,途中可以互相帮助,互相照顾。但又最好不要人太多,否则互相干扰,行动不便。行李带得少而轻,但一定要带一些常用药。 4、身体状况(例如有下肢血管病、皮肤溃疡及扁平足症者不宜徒步旅行)以及当时的气候条件有所了解。 5、穿上轻便、合脚的鞋子。在出发之前,要精心选购一双轻便舒适、大小合脚、弹性及透气性能良好、便于远行的鞋子。此以旅游鞋为佳。为稳妥起见,最好能在出发前度穿几天,发现问题及时更换。袜子的大小也要合适,不能太紧太短。切忌穿不合脚的鞋、皮鞋、高跟鞋和新鞋。鞋底不能太薄。 6、如果是进行长途徒步旅游,出发前最好进行几次适应性训练,逐渐加大运动量,以增强耐力。行走

野外宿营注意事项

野营注意事项: 一、营地的选择 营地应选在干燥、平坦、视线辽阔、上下都有通路、能避风排水且取水方便的地方,自己挖野地厕所,营具、炊具、食物要自己准备,所以大概三天两夜就差不多了,不然食物放久了不新鲜,吃了反而不好。 营地的选项:勿选在易塌坊的崖壁。勿在水坝下方,或注意泄洪警报。 以下列举六种危险地形,切记勿选做营地: 不可在峡谷的中央,避免山洪。 不可在近水之处,避免涨水。 不可在悬崖之下,避免落石。 不可在高凸之地,避免强风。 不可在独立树下,避免电击。 不可在草树丛之中,避免蛇虫。 二、帐篷的注意事项: 1、帐篷的入口要背风,帐篷要远离有滚石的山坡。 2、为避免下雨时帐篷被淹,应在篷顶边线正下方挖一条排水沟。 3、帐篷四角要用大石头压住。 4、帐篷内应保持空气流通,在帐篷内做饭要防止着火。 5、晚间临睡前要检查是否熄灭了所有火苗,帐篷是否固定结实了。 6、帐篷要依次搭建:首先搭建公用帐篷。在营地的下风处先搭好炊事帐篷,建好炉灶,烧上一锅水,然后再依次向上风处搭建用于存放公用装备的仓库帐篷与各自的宿营帐篷。当整个营地的帐篷搭建好时,烧的水已开锅,可以马上饮用并开始做饭。 7、建好野外厕所:选择在营地的下风处稍低一些,并远离河流(至少20米以外)。最好是挖一个宽30厘米左右、长50厘米左右、深约半米的长方形土坑,里面放些石块和杉树叶(消除臭味)。三面用塑料布或包装箱围住,固定好,开口一面应背风。准备一些沙土和一把铁锹以及一块纸板。便后用一些沙土将排泄物及卫生纸掩埋,并用板将便坑盖住以消除异味。在厕所外立一较明显的标志牌,使别人在较远处即可看到是否有人

正在使用。露营结束时,用沙土将便坑掩埋好,并做好标记,告诉其他参加野外活动的人。 8、带走你的垃圾:不在营地留下一点垃圾是野营人必须恪守的纪律。纸类的垃圾可以焚烧后就地掩埋,塑料瓶、易拉罐等要装入垃圾袋带走,待回途中经过垃圾站时再丢弃,万不可随处抛弃。提醒大家,虽然目前许多地方允许车子进入的露营区愈来愈多,但要全民都能体验到露营的乐趣,环保工作是不容忽视的,行程结束时,希望大家都能把垃圾带走,且尽量不要使用免洗碗筷,以免造成环境污染。 三、意外种类处理方法 由于野外露营不比在家里那么的安全,随时都可能会有意外发生,这里提供您几个意外发生时的处理方法: 1、风雨与电击 长久住在都市的人在露营时,遇到闪电、听到雷声常容易慌了手脚,事实上不用紧张,只要不架营在最高地势的山头或光秃秃的地方,危险性就减少了很多。闪电时避免站在高树之下,手中身上金属类东西最好丢弃。如果逃避不及,那么就地卧倒也可将危险降至最低。 2、山洪 扎营时应注意洪水流向,沙滩冲积地是扎营佳处,但洪水来时也首当其冲,下雨后应采取行动,换个营地,否则会有被洪水冲失的可能。 3、涨水与火烛 如果不幸有人溺水,第一要先清除口中的异物,并施行「心脏按摩」和「人工呼吸」,并尽快找来懂得医护的人员,尽量不要压到伤者的腹部,从腹部挤出来的东西,很可能堵塞他的咽喉。救溺时,以竹杆、浮物(木头、木板、救生圈)或衣服均可。另外防火方面,除了做好灭火的工作外,切忌在帐篷内点蜡烛,烟头烟蒂不往干柴上丢,帐内的照明最好使用手电筒或营灯。 4、虫噬 预防蜂群攻击最重要的一点就是远离蜂窝,如果不慎被毒蜂螫到,要尽快使用含碱性的肥皂清洗,再以水或冰块冷敷患部。预防蚂蝗(又称吸血虫)咬伤的方法是:进入山区时,先以酒精、汽油、煤油、肥皂、食盐等碱性物质涂抹在皮肤及衣裤上,以防止蚂蝗侵进。如果还是不甚被咬伤,切忌用手抓它,因为这一抓,很可能把它的头扯断,反而留在皮肤内,导致传染病。最好以手拍动皮肤,或在其身上涂食盐、白糖、石灰,或以香烟、火柴等熏烧之,则自然脱落。蚂蝗脱落后,最好立即挤压伤口,让它流出血水,其数量与被蚂蝗吸去之血量相等。

帐篷、自驾车、房车露营营区营位设计

帐篷、自驾车、房车露营营区营位设计 营位是营地里为游客提供住宿和休闲生活的基本单元,作为营地的重点,在分类上有多种方式,而其设计方式主要由服务对象与泊车方式来决定。一个营位主要由停车位、活动区和宿营区三个空间构成,有时也会由于服务人群和人数的变化而产生相应的变化。1 帐篷营位 帐篷营位分为两种形式,分别针对徒步旅行的背包客或乘公交来露营的游客。游客能带的露营设施有限,主要依靠露营地提供,帐篷通常也是在营地内租的。该区的营位主要由搭设帐篷区和生活区组成(如图1)。1、帐篷营位设计要点 1)帐篷营位的场地的平坦度和开敞度要求较低。 2) 帐篷营位的面积,根据一个营位内露营的人数不同,营位的面积大小也不同,一个标准的营位单元面积在7米×7-10米之间。 3)营位单元之间应保持距离,以保证合适的私密性,可以种植花灌木,对各区域进行虚隔。 4)在搭设帐篷的区域设计专为搭设帐篷而用的营帐位,保证卫生、防潮、防虫等等一系列措施,它的面积最少要在30

厘米×240厘米,在设计时可以根据实际情况来灵活调整。 5) 帐篷营位更贴近自然,对场地要求较低,适用性强,可变性也较强,但容易受到天气影响,造价相对便宜,因而营位费用较低。2、营位按结构类型分类 1)草地铺设 最常见的做法是直接铺设在草地上,地被以矮小、均匀、耐践踏的草木较为适宜,帐篷营区距营地中心服务区不超过1500m,以500m左右为宜。2) 硬质铺装A. 硬质分为简易型和抬高型两种帐篷营位。B.简易型的营位设计方法又分水平型和倾斜型的(如图2、3)实际情况中,要根据营位所在地形和地质情况来选择。简易型营位的长应大于3.7米,宽度也应在2.5米以上。抬高式露营的营位,就是在场地上铺一个木板,游客在木板上搭设帐篷过夜。如图4的剖面图。2 自驾露营位自驾车标准的营位有停车区、搭设帐篷区和活动区三部分组成,占地面积为100㎡左右,这样才能有效保证多位自驾露营者的停车休闲需求,其尺寸示意图如图5。1、自驾车营地设计要点 1)自驾车营地与帐篷营地的主要区别是,自驾车营地有明显的出入口。

户外登山安全知识

户外登山安全知识 户外登山安全知识 一、做好热身准备。登山前可利用10~20分钟做肌肉伸展活动,尽量使全身肌肉放松。开始爬山锻炼时,切不可一上来就加大运动量,要循序渐进。通常要先做一些简单的热身运动,然后按照一定的呼吸频率,逐渐加大强度,避免呼吸频率在运动中发生突然变化。锻炼结束时,要放松一下,这样才能更好地保持肌群能力,使血液从肢体回到心脏。 二、要走不要跳。三步并作两步走或蹦蹦跳跳会加重膝踝负担。 三、要匀不要急。匀速行走最省体力,而且有利于保持良好的心态。 四、走阶不走坡。上下山时尽量走台阶,少走山面斜坡。 五、走硬不走软。在水泥、石板等硬地上行走比在草地、湿地、沙坡等软地面行走更省劲和安全。 六、别总往高处看。登山之初,向上看可导致疲劳感,最好攀登时目光保留在自己前方三五米为宜。 七、快去慢返。出游的路可走得稍快,返程则要慢些走,以免疲劳的关节、肌腱受伤。 八、冰川行走以及在户外危险路段时一定要组成结组绳队,确保点须牢固。

九、选择登山路线或决定是否回头时,必须冷静判断,不可冲动。 十、随身携带必要的衣物、食粮和装备。一双山地徒步登山鞋是必备的。买的稍微大号一码,因为下山时脚趾能有一定空间,如果鞋子不合适你会由于不期而遇的寒流而立刻冻伤脚;登山期间,你需要穿多层的服装,因为山上的温度变化颇富戏剧性,当云层遮住太阳的时候,一切都很难说。一两层的轻质的gore-tex 比羊毛织物更加好用,因为多层更加脱下或者穿上。记着随时带好一件很轻的羽绒服,在日光下要用一顶帽子保护你的头,带一双防水的手套有利于在冰布上行进,鸭绒的手套就更好了,另外,记着多带一副手套作备份。检查一下,帽子是不是可以和氧气面罩配合的很好,可以很好的遮住面部,多带一些轻的袜子以备替换。睡袋必须是至少1000克/35盎司羽绒填充的,不要在睡袋上图便宜。在短短几天里面,由于你的排汗,睡袋会吸收一公斤的水分,从保温效果和你的负重你可以感觉到。太阳好的天气,可以把睡袋在帐篷顶上晾干,用岩石来压住睡袋。每一个营地都弄一套防潮垫,你需要双层的防潮垫来保护你不被石子硌到,如果你很怕冷,你也许在其他营地也需要一个双层防潮垫,帐篷里不要用冰爪,那会搞坏垫子。 十一、将登山行程交给留守人员。 十二、遵循口碑良好的教科书上的原则指引。 十三、出发前应先作健康检查,尤其是平日很少运动的中老年人,更需认真检查。作个健康检查,你需要良好心血管系统和全面健康的身体。你也许应该在健康方面多做点准备来保证良好

帐篷的基本知识

帐篷——野外生活必备 风、雨、低温,尘土,还有各种各样的小昆虫。如果有人问为什么要在户外使用帐篷的话,那么这些就是原因。 除此以外,帐篷还可以在空旷的野外为我们提供一个私密的空间。另外它还有另外一个微妙的作用:黑夜里,当你把它的所有拉链都拉上,使劲的把自己蜷缩在这个狭小封闭的空间里以后,你的心头会悄然升起一种隐隐的安全感和踏实感。人类的感觉真的是很奇妙,在野外,仅仅是简单的几片尼龙布所包裹起来的一个密封的小空间,就可以让我们拥有踏实、放心的感觉。 一、帐篷的基本知识 帐篷是以零件的方式携带,到达现场后才加以组装,所以,需要各种零件和工具。了解各个零件的名称和使用方法,熟悉帐篷的构造,才能快速、方便地搭起帐篷。 帐篷主体:帐篷的布幕、支柱及垫子。 支柱:又称为柱子,垂直竖立于地面。有笔直的一条或以两条、三条连接的各种型式。有些管状支柱的弯曲部,需要以铁丝连接起来。 边框:使用于弹头型帐篷或小屋型帐篷,以短杠状材料组合成支柱或栋梁。 栋:帐篷最顶上之部分。 屋顶:构成帐篷倾斜面之部分。 墙壁:帐篷侧面的墙壁部分。有些帐篷根本没有。 挡雨棚:将屋顶之一部分,向前方张开,以其他支柱支撑。 门:为帐篷之出人口。可在另一侧设窗。地面垫:为帐篷中,铺于地面的垫子。若是湿气重的地方,还需要再铺一层竹席。

飞垫:在帐篷屋顶上,再另铺设的垫子,以遮避强烈的日光。即第二层屋顶 主绳:又称柱绳。由支柱两端分出,作用为避免支柱倾斜,并以钉子固定。 角绳:由帐篷布幕之四角延伸出来,并以钉子固定。 腰绳:由帐篷布幕之屋顶底边延伸出来,并以钉子固定。 钉子:插人地面、以固定绳索和帐篷布幕之底边。有木制。金属制及合成树脂制。 木锤或铁捶:将钉子打人地面时使用。以木头或金属制成活扣,附于主绳或角绳之零件。缆绳穿过其间的两个小孔,移动即可控制缆绳。 袋子:将布幕和支柱、钉子、木锤收好的布囊。 二、如何选择帐篷? 什么样的帐篷式样才是适合您的呢?以下是几条挑选帐篷时的标准: 帐篷的种类 户外运动的帐篷分为两大类:3 季帐篷(普通户外活动用)和4 季帐篷(冬季/ 高山用)。下面我们详细介绍这两类帐篷之间的不同。 3 季帐通常较轻,一般用于春、夏、秋3 季较温和的气候中。3 季帐通常可以在风雨中表现良好,但是设计特点也决定了他们一般难于应付过大的降雪量。如果说一个三季帐可以勉强支撑它上面2 英寸厚的积雪的话,当落雪达到了20 英寸厚的时候,您肯定已经有麻烦了。

野营的注意事项

野营的注意事项 所以要注意的问题有很多。 下面就跟大家讲一讲野营的注意事项。 野外露营简介野营是一种休闲活动,通常露营者携带帐篷,离开城市在野外扎营,度过一个或者多个夜晚。 野营通常和其他活动联系,如徒步、钓鱼或者游泳等。 在野外搭了营帐住宿,过去是军事或体育训练的一种项目,现在成为了普通群众的休闲活动。 野营一般需要生篝火,它既可以防止野兽的侵袭,也可以用作烧、烤、煮或加热野营食物,因此生火对于野营来说是很重要的。 野营注意事项在野外露营营地的选择在比较靠近水或者离溪流较近的平地上面,保证选择地周围没有有碎石的山坡,保证排水的条件要好不会出现积水问题。 营地的位置还要在有足够的阳光照射的明亮干燥的地方,不要选择阴暗潮湿的地方。 这样可以有助于晾晒衣物,阳光照射时间长的地方晚间也不会很冷。 在选好营地位置搭建帐篷的时候,帐篷的出口一定要处于背风的位置。 然后帐篷每个角都要找一些较大点的石块等重物压住,然后自在四个方位在地上镶上四个铁销棍,把帐篷的四个角用绳子和镶在地上

的铁棍栓牢,保证帐篷的抗风能力。 在野外露营夜间要注意安全,可以再帐篷的附近生一堆火,然后把柴灰扫在帐篷的周围这样可以起到驱虫和驱蚊的作用,火光可以吓走蛇,老鼠及野兽这样晚间在夜里会很安全的。 野外露营要准备好一些药物,如感冒药,发烧药和一些常用的止血及治疗跌打损伤的药物已被有意外发生的时侯备用。 野外露营一定要注意保护自然环境,一定不要破坏环境,处理好垃圾,可以再生火的时候烧毁,在准备离开的时候要把火熄灭,确保火完全熄灭以后在离开,以免引起火灾。 野外露营的好处野营是野外旅行、登山探险等各种户外活动的主要宿营方式,也是值得积极提倡的宿营方式。 它不仅接近大自然,而且也是最实惠的宿营方式。 野营的好处就是它可以有效缓解失眠症状。 野营有利于人们形成一个更自然的睡眠规律。 如果失眠已成为笼罩你生活的那团乌云,那野营可能是吹走这片乌云的利器。 据报道,美国一项最新研究显示,野营将人体暴露于黎明和黄昏的自然光下,将有助于人们入睡,并提高睡眠质量。 苦于失眠的夜猫子们或从这项活动得益。 这项新研究报告发布在最新一期的《当代生物学》杂志上。 负责该研究的美国科罗拉多州大学的研究人员发现,只要经过一

驴友户外旅行的基本装备一览表(完整版)

很多驴友们经常问,户外旅行到底要准备什么装备?下面由我爱购户外装备网为您详细列出户外旅行基本装备一览表。其中有些装备是必备,有些装备是可选的,驴友们可以根据所要参加的户外活动类型、自身实际情况来选择自己所需的装备。 一、个人穿戴用品 (一)、服装篇 1、冲锋衣裤(应具备的基本功能是防风、防水、透气、耐磨……); 2、抓绒衣(含WINDSTOPPER,主要是防风、保暖); 3、排汗内衣(户外运动后保持身体干燥); 4、速干衣裤(夏天出行的必备,裤管、袖管最好是可以脱卸的); 5、羽绒衣裤(冬天出行或者去高原地带的保暖必备); 6、其他个人衣物(一次性内裤、汗衫T恤……) (二)、鞋袜篇 1、徒步登山鞋(适应性强、耐磨、防水、最好是中高帮的,可保护叫脚踝); 2、轻便休闲运动鞋(适合一般的郊游活动,或开车时穿); 3、溯溪鞋(溯溪、穿越、水路) 4、凉鞋(可当拖鞋穿,夏天徒步也可直接穿); 5、排汗袜子(最好是COOLMAX料的,配合GORE—TEX鞋穿,可排脚汗,冬天可防冻伤); 6、普通运动袜(棉的、穿着舒服就行); 7、雪套(在雪地或者泥泞路段很管用) (三)、帽子、手套、眼镜 1、遮阳帽(圆边的、棒球帽式的、随便喜好,能挡太阳就行); 2、抓绒帽(主要是保暖); 3、薄手套(主要为了活动方便,比如可以拍照等用处); 4、厚手套(主要是保暖的功效); 5、眼镜(运动型的更好一点,主要功能是遮阳,也可以用来摆酷) 二、基本个人装备用品 (一)、户外背包篇 1、大背包(短途露营或者长途旅行的必备,以背着舒适且能承重为佳,45-80L不等); 2、小背包(短途旅行或长途备用,有一定的背负,15-30L不等); 3、腰包或挎包(长途出行时放随身小东西用,最好是可放水壶的那种); 4、摄影包(根据个人需要,斜挎的比较方便取用镜头) (二)、野营篇 1、睡袋(长途宜带体积小的羽绒睡袋,节省空间,还有就是根据季节的需要带); 2、睡袋内胆(长途旅行不露营的话,只要带个防脏的抓绒或者棉的睡袋内胆就可以了); 3、帐篷(普通露营的话,一般的防水抗风帐篷就可以了,长途远行的话建议带体积小的轻便的帐篷); 4、帐篷地席(保护你的帐篷底面,免受磨损); 5、防潮垫(普通的可以让你随时随地可以坐下躺下,冲气垫让你更舒服); 6、铝膜地席(携带轻巧方便,必要是时可以作为摄影的反光板) (三)、照明篇 1、头灯(可以让你双手腾出来,很方便); 2、手电(作为备用的照明,还是比较可*的); 3、营灯(在营地用或者在帐篷内用,效果很好); 4、荧光棒(有一定的作用,就是不要乱扔,不环保); 5、防风打火机(用处不小,应急时做照明不错); 6、防水火柴(也是应急之用) (四)、炊具篇

露营小贴士

户外露营常识、帐篷搭建方法、注意事项 帐篷是撑在地上遮蔽风雨﹑日光并供临时居住的棚子。多用帆布做成,连同支撑用的东西,可随时拆下转移。帐篷是以部件的方式携带,到达现场后才加以组装,所以,需要各种部件和工具。了解各个部件的名称和使用方法,熟悉帐篷的构造,才能快速、方便地搭起帐篷。 一:野营帐篷搭建方法 1:首先选择营地,把帐篷的内帐平铺在地上(一般是内帐,但也有一些先把外帐支起来在钻到里面挂内帐的,原则是要穿帐竿的那层),与帐篷裹在一起的钉袋、杆袋等配件先放一边。 2:把折叠的帐杆取出来,对接好,一节节拉直,接成一根长杆。 3:将长条纤维杆穿入帐篷的营筒内(也称管道),有的双层帐是内挂式的,就将挂钩挂在纤维杆上。有几根杆要同时穿好。 4:将纤维杆的一头插入帐篷底角的企眼洞里或针环上(有的帐篷用针环,各有好处),再到另一头(对角),一手拿着杆,一手拿帐篷的底角,慢慢地将杆拱起,帐篷撑起后再将杆插入底角的企眼内或针环上。

5:最后就是挂外帐,把外帐打开,蒙在内帐上。 6:补充:外帐上还有一些绳子,是用来加固帐篷的,没有大风一般可以不拉,不放心最好拉上,也用地钉,几根绳子用力均匀地拉好。 注意事项 1、应尽量在坚硬、平坦的地上搭帐篷,不要在河岸和干涸的河床上扎营。 2、帐篷的入口要背风,帐篷要远离有滚石的山坡。 3、为避免下雨时帐篷被淹,应在蓬顶边线正下方挖一条排水沟。 4、帐篷四角要用大石头压住。 5、帐篷内应保持空气流通,在帐篷内做饭要防止着火。 6、晚间临睡前要检查是否熄灭了所有火苗,帐篷是否固定结实了。 7、为防止虫子进入,可在帐篷周围撒一圈煤油。 8、帐篷面最好朝南或东南面,能够看到清晨的阳光,营地尽量不要在棱脊或山顶上。 9、至少要有凹槽地,不要搭於溪旁,如此晚上不会太冷。 10、营地选于沙地、草地,或岩屑地等排水佳的营地。

旅游登山必备的8件装备以及注意点

旅游登山必备的8件装备以及注意点 旅游登山必备的8件装备 春季旅行,蛰伏在各处的驴友们又磨刀霍霍的准备出洞了,作为驴友特别想写写出行的装备。首先声明,我可不是什么唯装备论者,也许你会看久居山里的向导们,编织袋,解放鞋,也能在垭口、山峰 间飞跑,但我始终认为装备是保障各位驴友能够顺利到达目的地的最基本保障。正如我始终坚信的一句话:旅行没有户外装备是万万不安全的行为 以下装备按照重要性排列,越靠前越重要 1 水 无论您有多么丰富的经验,什么样良好的身体素质,水是必不可少的。我通常的习惯是使用水袋,它不仅装水量比较大,而且可以放进背包里,便于携带,也比较好控制重心。要么弄个两三斤的水壶, 挂在那儿,也觉得不方便。当然水袋一定要买正规品牌的,不然哗啦啦了我可不负责任哦~~『说起水其实还可以给大家透露一个我自己爬山时候的小窍门,带上两罐红牛,在你最累的时候喝上一罐, 用来恢复体力,还是有一定效果的。 2 背包 总有些驴友没走多久就会肩酸背疼,这不仅仅是体力或者什么的原因,如果使用的是一个优良的背包而且使用方法正确地话大多不会出现这种情况。一个好的背包的两个基本要素是背负系统舒适,空间 分配合理,拉链、锁扣结实耐用。在国外好的背包都是订做的,就像衣服一样,要测量身体各个部位的长度宽度,像量体裁衣一样订做背包。要找到最适合自己的那一款也不是容易的事情,还好现在大 部分中高档背包都选用了可调式背包,基本能够通过多点的调试,找到一个最适合自己的状态。这也就是所说的正确地使用背包,让它发挥最大的作用。 3 睡袋

仅仅有好的房子是不够的,一张舒适的床和一床暖和的杯子也是必要滴~睡袋的关键指数是它的极限温度,一般情况有-15℃的基本可以在秋冬使用了,当然了这个极限温度也是因人而异的,和人的体 质有很大关系,就像那年上小五台遇见大雪还不是有人用-5℃的挺了过去,俗话说的好么“傻小子睡凉炕,全凭火力壮”。要是上雪山的话,一个羽绒睡袋是必不可少的。 4 瑞士军刀 众多不可预知的状况,使瑞士军刀的存在成为了一种必要;大刀,开瓶器,自不必说,但说这个多用途钩,有一次上山,傍晚扎营,早上开拔,同伴帐篷的地钉被冻到土里,怎么也拔不出来,因为是不 上劲儿啊~~最后是我使出独门暗器,军刀上的这个小钩子解决了问题。 5 炉头 在野外生活做饭在很多新驴眼里也许是一件浪漫的事情,但当你真的经历过一次自虐之旅后你才能真切的体会到,这只是保障我们在野外能够生存的基本活动。当你浑身酸痛,到达驻地的时候有十二万 分的渴望,其实愿望很简单,吃口热乎的…….有一个好的炉头就成了前提。如果你要冲击5000米以上的高山时请务必选用油炉,还有就是要注意扁罐和长罐的区别。 6 头灯 在野外看星星是件非常惬意的事情,透彻的空气和零躁光的环境使得我们拥有了看星星的机会。当然,零躁光也基本上可以理解为两眼一摸黑,没有合适的光源又怎么能保障我们夜间在野外的生存呢? ??不管是营地的照明,还是走夜路(当然我是十分不赞成走夜路的,这是一件十分危险的事情,不到万不得一不能为之)一个不需要双手固定的光源就显得尤其的重要!!!!

户外基础知识

户外基础知识(一) 一:户外活动的重点十条注意事项 记得有个领队曾经说过,在户外,整个团队的速度取决于团队中最慢的那个人的速度。 团队:你不是一个人来旅游的,你和你的同伴是一个团队。你需要他们的协作与帮助,而你也要付出你的。 平等:AA 不仅仅是费用均摊,一切工作,烦琐的事情和体力劳动,风险。都是均摊的。你没可能袖手旁观。 环保:保护一切自然与人文环境是每一个人的责任。带走你的垃圾,也请尽可能带走别人留下的垃圾。 请不要在户外使用任何化学清洁用品。 信赖与服从:你必须信赖你的同伴和你的领队。团队的秩序依靠所有人来维系,这一切活动安全的基本准则。 如果你质疑你的团队或者领队,请选择离开 体谅:体谅你的同伴,在你快乐的同时,不要影响他人的生活。在寂静的夜里喧闹的人群,请远离在帐篷中休息的同伴。 忠诚:永远保持对你同伴的忠诚,无论饥恶,疾病,痛苦,寒冷。不要轻易放弃你的同伴。 进取:知识和技能是你生存的依靠,永远不断的学习。进取。 宽容:宽容是与博爱为维系团队间纽带的润滑剂 热心:他要关心遇到的每一个人,无论他们的职业,地位,关心他们的生存,用自己的技能去帮助他们 适度: 户外是一种生活,也同样是一种爱好。但不要忘记你的家庭和朋友。一切要适度。 户外活动注意事项 1、行动之前请修剪你的脚趾甲。 2、抱怨的情绪无法支持你走完全程。 3、切勿跟得太紧,给前面得队友一点空间,最好相距三至五步的距离。 4、切勿落后太多,以免和队友失去联络,或老是让前面的人等你赶上来。 5、由滚石掉下务必先回头看,切勿打到后面的队友,并喊一声“注意石头!” 6、经过队友的身边时须征求许可,切勿用手肘硬挤上前。 7、停下来系鞋带、调整衣物背包、照相或欣赏风景时,需让到路边去,可能的话,站在经过的队友上方。 8、千万不可以让队友掉队。无论第一个或最后一个都是一样,在休息处等最后一位队友赶上来,鼓励他并给他时间休息。 9、停止攀爬后千万不要马上停下坐下休息。停止攀爬后,应使身体各部位慢慢放松下来。建议攀爬后到达休息点时,做一些力所能及的腰、腹、腿、臂的放松运动,然后再坐下来休息。 10、不要等到感觉口渴时才去喝水。要经常补充水分,但喝水时不要一次性喝太多(会增大对心脏压力),应该每次只喝一口,做到少量多次。 11、爬山属于有氧代谢运动,参与人体各大器官的循环,特别是呼吸系统。在爬山过程中,人体对氧气的需求量会不断增加。一般情况下,攀爬过

户外登山有哪些技巧方法汇总

户外登山有哪些技巧方法汇总 1.山上前热身 开始登山锻炼时,切记不可马上加大运动量。要学会循序渐进,按照一定的呼吸频率逐渐加大强度。热身运动重点在腰部、膝部、 踝部中进行。 腰部 保持站立姿势,两脚间距与间同宽,双手抱住一侧腿,背部打直身体下压。 膝部 屈膝,双手放在膝关节上,顺时针转动然后逆时针转动回来。 踝部 站立,重心放在一条腿上,另一条腿脚尖着地,先顺时针后逆时针转动。 2.登山强度 测试显示,登山时所消耗的脂肪强于别的运动。体重约70公斤 的男士,假如以每小时2公里的速度在坡度为70度的山坡上登山 30分钟,他所消耗的能量大约是500千卡。 这相当于每分钟50米的速度在游泳池里游泳45分钟,或者相当于在健身房里连续做50分钟枯燥的腹肌练习。如果想加强脂肪塑形 效果,最好每周能保持登山3-4次为宜。 特别提醒的是,并不是登山强度越大越好,科学的登山对强度的要求是让心率保持在(220-年龄)×60%至(220-年龄)×80%次/分钟。 所以,登山时如感心脏不舒服或太累,请停下来测一下自己的心率。 3.下山后放松

登山之后要及时放松下肌肉,否则很可能出现小腿、大腿胀痛或全身酸痛等现象。因为运动过后或多或少会在体内产生一些副产品:乳酸,会使肌肉僵硬酸痛。 及时放松肌肉,可以让减脂塑形的效果更好。放松可针对容易出现酸痛的部位(腰、臀、大小腿)进行。拉伸、放松,每个动作静止 拉伸10-30秒,两侧交替进行。 腰部两侧 双脚打开大于髋关节,身体向一侧倾斜,双手一上一下在一条直线上,垂直于地面。 臀部 双脚前后分开站立,前腿膝关节打直,后退膝关节弯曲,重心向后,背部打直身体夹角呈30度。 腿后腱肌群 双脚前后分开站立,前腿膝关节打直,脚尖勾起,后腿膝关节弯曲,背部打直,以髋关节为中心下压,双手触摸前脚脚尖,尽量让 胸部贴近大腿前侧。 大腿前侧 单腿支撑,同侧手扶住同侧脚踝,脚跟尽量贴近臀部,支撑腿弯曲,另一侧手臂向外打开,保持平衡。 小腿 双脚前后分开,前脚找一支撑点,脚尖抬起,脚跟踩在地上,后脚微微离地,身体重心向前,双手保持平衡。 准确评估量力而行 登山运动并不适宜所有人群。首先,心肺功能不全的患者以及运动系统、高血压、冠心病等心功能代偿不全或者慢性呼吸功能代偿 不全的患者不适宜登山运动。因为剧烈运动会加重心肺负担。

帐篷的基本知识

一、帐篷的构造 在寻找到安全的露营地后,就应开始设立营房。 帐篷是露营中最重要的东西,因为我们露营的乐趣,会因帐篷种类的不同而改变。 帐篷的种类 帐篷是露营的最大必需品。 从字型、墙壁型等基本型到居住空间广阔的改良型,皆具不同功能与形式。 可依露营目的、规模和活动内容,选择所需的种类。 帐篷依型式、大小、材质、色泽分成数种,基本型有称为最小型的角锥型、称之为字型的三角型、称之为围墙型的住家型三种。 在这三种之上,针对防虫、通风、保温、色彩、重量各点来加以改良,居住性好的帐篷也逐步被开发出来,使人人都能有舒适的露营生活。 至于搬运方便的半球形弹头型帐篷,使帐篷内压迫感减少,增加其居住性的小屋型帐篷,集会或行动时使用的行动型帐篷等,是为改良型帐篷,或者称为变形帐篷,可配合露营的目的和活动内容加以选择。 帐篷各部零件的名称 帐篷是以零件的方式携带,到达现场后才加以组装,所以,需要各种零件和工具。 了解各个零件的名称和使用方法,熟悉帐篷的构造,才能快速、方便地搭起帐篷。 帐篷主体:帐篷的布幕、支柱及垫子。 支柱:有笔直的一条或以两条、三条连接的各种型式。 有些管状支柱的弯曲部,需要用铁丝连接起来。 边框:使用于弹头型帐篷或小屋型帐篷,以短杠状材料组合成支柱或栋梁。 栋:帐篷最顶上之部分。 屋顶:构成帐篷倾斜面之部分。 墙壁:帐篷侧面的墙壁部分。 有些帐篷根本没有。 挡雨棚:将屋顶之一部分,向前方张开,以其他支柱支撑。 门:为帐篷之出入口。 可在另一侧设窗。 防潮垫:为帐篷中,铺于地面的垫子。

若是湿气重的地方,还需要再铺一层地席。 飞垫:在帐篷屋顶上,再另铺设的垫子,以遮避强烈的日光。 即第二层屋顶。 主绳:又称柱绳。 由支柱两端分出,作用为避免支柱倾斜,并以钉子固定。 角绳:由帐篷布幕之屋顶底边延伸出来,并以钉子固定。 钉子:插入地面、以固定绳索和帐篷布幕之底边。 有木制、金属制及合成树脂制。 木棰或铁锤:将钉子打入地面时使用。 以木头或金属制成活扣,附于主绳或角绳之零件。 缆绳穿过其间的两个小孔,移动即可控制缆绳。 袋子:将布幕和支柱、钉子、木棰收好的布囊。 帐篷的选择要领 帐篷是起居行动的基地,为使在野营活动中,有舒适的生活,应配合露营的目的和规模,慎选帐篷。 帐篷的型式和构造、大小或居住性、主体的重量、质料的强度、颜色、通气性等各种功能与性质、均要详加考虑,向有经验者和专家请教,选择信誉佳的厂商,根据使用的目的选购。 除了帐篷的型式和大小、质材之外,还须注意宽度、高度及居住性,组合与拆卸方式需简单易懂。 并能安全防水,防虫及通风亦须考究。 重量轻,搬运方便。 能耐风雨,不易受温差影响。 帐篷的大小,有人用、有人用、有人用数种。 根据日本工业规划(的标准),每人床面积的范围,应为长,宽。 但请注意,帐篷不只是睡眠的地方而已,还要摆行李和露营用具等,其规格应再多加至成。 例如,规格用墙壁型帐篷,不论长度、宽度均为,长度不成问题,但宽度每人仅为,成人睡于中间时,会左右无法法移动,适当的宽度至少应需每人,因此,四人用的帐篷,睡三个就很够了。 市售帐篷的常见规格 人用重量:公斤面积:平方米 人用重量:公斤面积:平方米 人用重量:公斤面积:平方米 人用重量

大学生爬山户外活动策划书

大学生爬山户外活动策划书为大家整理一篇范文,欢迎阅读。 大学生爬山户外活动策划书方案活动目的:为了让同学们锻炼自己的身体,促进同学们之间的联系,积极调动班里同学的积极性,也为了运动会后的放松,再次调动班级同学的学习氛围,更加促进同学间的理解,从而激发出班级更高昂的学习热诚和团队更富凝聚力,也有利于使同学更加亲近大自然,使同学们有家的感觉。 活动方式:集体包车的形式到达目的地 活动时间:20XX--XX-XX 星期日 当天天气:晴好或者阴天活动材料:照相机、手机、爬山过程中吃的东西同学们自带 活动流程: 1. 上午8:00在学院门口集合,预计半个小时之后集合完毕出发。 2. 上午8:30离校乘车至--------- 3.

到----------休整后开始爬山,同学们可观赏各大景点,合影留念。大约十一点左右下山,下山的时候找一家大排档大家一起聚聚,可以做一下小游戏(如真心话大冒险、我爱你VS不要脸、数青蛙等等) 4. 中午十二左右在=======用餐,费用平均分摊。 5. 下午三点左右乘车回校。 活动准备: (1)、活动前:户外活动的前两天,班委先包好车,并且先预约好大排档的位置,线路大体情况: 主要介绍一下:行走的道路情况;沿途经过和逗留的景点和风景;对喜欢摄影人员的拍摄提示; (2)、预算 1、费用方式:(固定费用还是AA制还是其他); 2、行程总费用及人均费用估算; 3、活动中因情况变化增加费用的估算; 4、费用的管理、使用、处理方式。 活动中:下山后清点人数,去聚餐地点,安排每位同学就坐活动后:清点人数,上车回学校活动经费:

包车费:------左右聚餐费:-----左右 注意: 1. 活动过程中听从统一指挥,不要单独行动,遇到问题可与负责人联系,不要擅做决定。 2. 衣着、鞋子要适合登山运动。 3. 每人都应该配备充足的矿泉水或饮料,以防口渴。 4. 准备相应药品。创可贴、止痛剂,以备突发情况。 5. 记得带伞,以防天气有变。 6. 注意安全,过马路要小心。 7. 垃圾装袋,下山后集体处理,不要乱丢乱放。 8. 负责人应该经常清点人数,防止有人掉队。 注:活动流程中出现的时间为预定时间,具体时间以实际为主。 ...

野外露营常识及方法汇总

野外露营常识及方法汇总 露营是一种短时的户外生活方式,为了工程、军事、测绘、旅游等而特设临时的户外驻扎区,包括营帐、草棚、车房等简易形式的短时户外居住营所,军事露营往往有复杂的构造,细分为生活区、食宿区、通讯区、指挥区等等,而旅游上多采用更方便小巧的户外装备,达到户外休整娱乐的目的。 一、露营严格记住的几个不 不可在近水之处,避免涨水。 不可在悬崖之下,避免落石。 不可在高凸之地,避免强风。 不可在独立树下,避免电击。 不可在草树丛之中,避免蛇虫。

二、搭盖帐篷的方法和技巧 先决定好搭设帐篷的地点,依照顺序,由4人共同作业,不需花费多少时间,即可简单设好。为考虑帐篷撤收时的状况,把最初搭配的情况记下,会比较方便。 帐篷有各种不同的种类,同时,也有不同的制作、搭配设计和组合方式。小型帐篷、A字型帐篷、墙壁型帐篷由于构造的顺序,其组合方式,是使用缆绳搭设的“搭设帐篷”,而最近开发改良的弹头型和小屋型帐篷,则是属于“组合帐篷”。 下列以基本型帐篷之一,自古即相当普及的墙壁型帐篷为例,说明帐篷的搭设方式。 ①.地点的决定:在考虑风向及地形后,选择一个平坦之地。 ②.帐篷用具的检查:将袋中收藏的用品倒出,逐一检查各部分零件。为了撤收帐篷时的方便和不遗漏东西,应先予以记录。 ③.铺设地面垫:地面垫铺好后,以钉子将四个角固定。若在湿气多的地方,先铺上席子后,再于其上铺置垫子。 ④.竖起支柱,拉开主绳:将支柱下方穿人地面垫两端的孔中,同时,支柱上部的尖端,穿人布幕栋柱两柱的孔中,将左右主绳拉起,避免左右倾斜。这样,帐篷的主体外型就形成了。 ⑤.调整主绳,拉起角绳、腰绳:以附于主绳的支绳,调整帐篷的形状,将两根支柱垂直立于地面。其次,以支绳调整角绳、腰绳,使帐篷的形态出现。 6.固定墙壁:将帐篷底布、地面垫及墙壁下部连接起来。 以上为墙壁型帐篷的搭设顺序,四人分工合作,在熟练的状态下,约10—15分钟可以完成。 通常,为减少风雨及暴晒、严寒的影响,都会再加上屋顶盖。在步骤④中,将支柱插人栋两端的孔时,先加上屋顶盖,再把主绳拉上,主绳以钉子固定后,以屋顶之栋的端点为顶点,形成等边三角形之两边,将底边之长,拉成与支柱相等的长度。从屋顶之正上方看来,角绳应在对角线之延长上,腰绳则与角绳并排成一直线。 过去,帐篷搭好后,使可在四周挖掘水沟。现在,则要站在保护自然的立场,除非在水洼地,否则不再挖设沟渠。

最新17条你必须记住的登山常识

17条你必须记住的登山常识 1.走上坡路,尽量让脚后跟吃劲,脚后跟自然就在人的重心上,于是身体的重量就能分配在大小腿乃至腰上,这比用脚前掌爬山要省1/3左右的劲。用脚前掌爬山,等于让小腿累死而让大腿闲死。坡路上常会突出块石头、石埂之类,要用脚跟踏之。若坡路较平,也尽量全脚掌着地。走上坡路的第二个窍门是让每一次迈步换腿时,都须将支撑腿伸直,让关节嘎噔一下,这样腿的承重就能分散给腰肌一部分,不要嫌直一下腿麻烦,它能让人每走一步都有0.3秒的单腿休息。谁要是仅用脚前掌不让膝盖绷直一下地爬坡,就等于故意磨练意 志。 2.可用可不用手帮助时就应该用手。用手能减轻双腿的重负。爬山时双手多半是在闲着,早已养精蓄锐,稍微能用上手时,就该前肢着地而用力。为啥四肢腿的动物就比人擅爬山?因为它们平均分配了力量。估计动物看人直立地爬山行路一定觉得奇怪,这是一种杂技的姿式呀。爬山时,只要坡度超过45度,就手脚并用,省劲有效,也 没什么不雅,还算返朴呢。

3.爬坡时可以有点外八字。外八字式迈步便于让脚跟吃重,也减少脚面与小腿的角度而肌腱舒服。我发现老乡负重上山(送粪担水等)就有些外八字,虽不走得特快,但不停歇,每迈一步膝关节都 挺直一下,仿佛一步一顿。 4.爬坡时可用手掌压在大腿下部助力。这样一是让手臂和腿形成一个力矩而将臂力转移到腿上,二是手掌的压摁有助大腿肌肉的紧凑而得以发力。当摁压着一只腿提迈另一腿时,会觉得像摁压着一 块石头一样而能借上力。 5.爬坡时可大口喘气,喘得夸张一些也没关系,吸进的气越多越好,能加强肺和心脏的功能,进而全身肌肉中的细胞更能充分地工作。最好采用深腹式呼吸,让肺叶完全膨胀起仿佛上至喉咙下至丹田。山里的空气杂质少,干净的氧气在身子里循环就等于内部洗澡呀。若天冷,可以舌尖抵住上腭前,让舌头先给凉气加加温,省得喝一口 冷风噎着。 6.爬坡时拄棍也能减轻腿力。两只腿的爬不过四只腿的,但人拄上棍等于三只腿,胜于两腿。短棍(手至地的距离)为好,手能撑住它,让那棍杖像腿一样吃力。长棍也行,仿佛撑篙,不过移起来 比短棍费些胳膊的劲。

选择帐篷前的基本常识

一、帐篷变来变去总是那几个基本框架结构,从外型来看,可以分成圆顶式(DOME)、隧道式(TUNNEL)、和屋脊式(HIP)。从搭建方式来分,可变为自立式(free standing)和非自立式(non free standing) 圆顶式也就是一般称的蒙古包式,算是目前普及率最高的结构,它们可以提供良好的防风性和较大的空间,不易积雪,搭建方便快速,从最简单流行的两杆十字交叉到三杆的青蛙帐再到复杂的4杆甚至以上的帐篷,其基本原理都是通过杆与杆之间的交错受力自然完成空间支撑,当外力如风作用于1点或者多点时,将其应力自然分散,从而达到良好的防风性,大多高山帐都是这类设计,对于大多数人来说,圆顶式也不失为四季通用的好选择,对于现代的设计来说,其着重点是如何在防风性/重量/空间三者间达到最好的平衡。 屋脊式帐篷:也就是尖顶式,早期的徒步或登山帐篷由于杆材的限制,几乎全是这种结构。其特点为用一个或两个直支撑点配合外力将帐布拉开,它的重量可以做到最轻,构造也极其简单,两件方块雨布就可变成一个屋脊式帐篷。但同时在空间和防风性上的牺牲也是最多,甚至狭小的难以坐起穿衣服,对于使用者的搭建技巧也是不小的考验。现代的屋脊式帐篷几乎走向两个极端,一类是强调轻便机动的单人帐或应急的Shelters,另一类就是适合群体用的大型帐篷。 隧道式帐篷:隧道式的外观如同它的名字,其设计着重点是通过在两端的支撑和拉力,构建一个拱顶型的空间,它的好处在于可以尽可能的减轻面料和帐杆的重量,同时具有还不错的防风型,但是空间相对狭小和容易被积雪压跨是它的天生弊端,因此很多帐篷采取了圆顶和隧道式相结合的办法来尽可能扬长避短,另外,对于单纯隧道式帐来说,它很难具备free standing的条件,在某些环境下的搭建会带来不便。现代的隧道帐设计由于帐杆的可塑性,已不再是单一的园拱外型,可以是箱型、单杆中部支撑、双杆两端高低支撑等等,但总之它必须在两端借助外力加以紧绷。由于它在重量上的先天优势,很多super light级别的帐篷采用了这种设计。 关于free standing,也就是自立帐:意指无需通过拉绳、地钉或其他外力支持便可搭建成功的这类帐篷,好处无用多说,只要是个平地就能搞定,不用操心是在草地、沙地、硬地、甚至花岗岩上。自然它是休闲帐篷的首选,但是,通常自立帐都是圆顶式,如果你打算为你的长途穿越减轻负重而选择隧道帐或屋脊帐,那么,锻炼一下动手能力,培养在任何环境通过各种方式搭建和加固帐篷的野外技能,不仅是必需的,也是非常有乐趣的。说白了,装备的问题并不只是简单的钱的问题,从一个人装备的选择很容易看出他的户外经验、素质和风格。 二、帐篷面料—— 今天的帐篷广告一般都会详尽标出外帐、帐底甚至内帐的材料,你能看到190T、210D、牛津布、PE底、PU等等各种让你不知所以的材料,而在几十年前尼龙还没有出现的时候,几乎所有的帐篷材料都是经过防水处理的帆布或橡胶雨布,尽管能满足防风雨的要求,也足够结实,但是它们非常非常可观的重量使得那个年代徒步的驴的肩膀吃了不少苦头,当时的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