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与环境工程系系别

生物与环境工程系系别
生物与环境工程系系别

合肥学院毕业实习手册

年级专业:

学生姓名:

学生学号:

班级:

指导教师:

实习时间:

生物与环境工程系编写

2017年10月

生物工程专业毕业实习大纲

课程代码:0238405

总学时:4周/6学分:

适用专业:生物工程

实习地点:自主联系实习单位

一、实习性质

毕业实习是生物工程专业教学计划中十分重要的教学环节,是对学生进行专业训练、树立工程、工艺观念、培养其实际动手能力的必不可少的实践性环节。

二、实习目的

1、通过毕业实习使学生巩固所学理论知识,将学过的理论知识与实际相结合,了解生物工程相关领域及制药、食品等企业的生产及管理的基本情况,培养实际工作能力和专业技能,为以后从事专业工作奠定必要的实践基础。

2、了解现代化工厂生产、经营及管理全貌,并着重了解企业的生产工艺流程及关键生产设备的性能、结构及操作原理,能根据自己所学的知识对其提出合理化建议。

3、提高实践动手能力、实践应用能力。学习工人和工程技术人员在工厂(含公司、研究单位等,下同)实际生产中如何运用有关专业知识和技能来解决生产中各种大量工程的方法和经验,通过实习培养学生从生产实践中发现问题,并学会综合分析生产中出现的各种现象、事故等,增强工程意识,为毕业设计(论文)及今后从事相关工作打好基础。

4、了解本行业国内外发展动态与水平,收集、检索、阅读和翻译有关图书资料,提高创新能力。

5、了解社会(包括用人单位)对现代大学生知识结构、综合素质、能力构成等方面的要求,有利于同学们对自己的职业生涯作出有针对性地规划,根据社会对人才的需求特点,不断完善自己、提高自己。

三、实习要求

1、实习中,在指导教师和实习单位有关人员的指导下,学生应按实习大纲、实习要求,严肃认真地完成实习任务。

2、学生实习期间应认真撰写实习周志,作为实习结束后撰写实习报告及成绩评定的依据。

3、学生积极与指导教师联系和沟通,汇报实习进展。可以采取电话、短信、Email 等多种形式,要求每星期至少一次。

4、尊重厂方工程技术人员、工人师傅的指导,重视在生产实际中学习。在完成实习大纲所规定的实习任务的前提下,尽量为实习单位做些力所能及的有益工作。

5、加强组织纪律性,严格遵守以下规定:

(1)实习期间,学生一般不得请假。服从厂方的安排,遵守厂纪、厂规。如有特殊情况,须书面申请并经指导教师批准,才能中断实习。

(2)注意搞好与实习单位职工的关系,维护学校集体荣誉,发扬团结、友爱、互助精

(3)安全第一。学生应学会自己管理自己、服从实习所在单位教育科、科技人员及指导教师的管理,严格遵守对方的各项规章制度。

6、要求学生对一个现代化工厂整个情况有个较全面的了解。如工厂产品及各类产品比重、工厂生产能力、规模、工厂产值、利税及人均水平、工厂效益等。工厂技术管理网络和管理机制,工厂技术改造,技术革新及日常技术管理、质量、计量管理情况。工厂动力(水、电、汽、气)供应及能耗情况。企业有无环境污染问题及其对策等等。

7、实习结束后,要认真写好实习报告。提交实习报告,方可参加考核。实习成绩不及格者,按《合肥学院本科学生学习管理办法》重修。

四、实习地点、方式

根据具体情况,可选择下列方式之一进行实习。

1、针对性实习:结合毕业设计(论文)的课题,由指导教师安排到相关生物工厂、科研院所和有关情报资料部门实习(调研)。

2、开放式实习:由教研室安排指导教师,指导学生到学生家庭所在地的生物工厂或学生毕业后准备就职的单位实习。

五、实习时间

毕业实习时间共4周,安排在第八学期及第九学期进行,学生可根据毕业论文完成等情况自主选择相应时间。

六、实习内容

1、了解某种生物产品的生产工艺流程、设备装置、控制要点和检测手段;了解生产的特点及生产的组织管理与技术管理;了解原材料的供应情况、中间产品和产品的销

售情况以及产品服务对象对产品的各项指标要求等。

2、了解生产该产品在工艺与设备方面的设计原则及方法;了解主要设备的结构、型号、规格、材质、加工特点及要求,以及使用、安装的注意事项等;了解实际运转状况与原设计的指导思想与原则的吻合情况,探索可行的设计思路与改进方法。

3、了解实习工厂的总平面布置图、工艺流程图、各车间的设备布置图和管道布置图;了解原料和产品的进出通道、操作通道、检修通道及附设装置等。

4、了解工厂的防火、防爆等以及安全生产所必须的安全、卫生措施;了解供电、供水、排水、供气、供汽以及三废处理等情况。

5、对工程研究类课题,应注意了解实验方案设计、可行的实验手段和方法,以及实验用的仪器、设备的规格型号等。

七、实习周记和实习报告及要求

1、实习报告内容:

(1) 实习单位(场所)的概况和基本情况。

(2) 总体实习计划和每周工作计划、工作内容。

(3) 生产工艺流程与技术规程。

(4) 产品质量检测方法与质量控制措施。

(5) 设备选用、生产能力、计算过程自动化等情况,以及存在的问题。

(6) 工厂技术力量的情况,包括技术人员总量、技术中心的仪器设备、一线技术员与专职新产品研发人员的比例、新产品开发的经费投入情况和激励措施。

(7) 国家对企业的经济技术政策。

(8) 工厂生产技术现代化管理经验和独到之处。

(9) 工厂技术生产方面微机运用情况。

(11) 学生本人在生产实习过程中的心得体会和合理化建议。

2、实习报告及实习周志的要求:

(1) 学生必须独立完成3000-5000字的实习报告。使用word 电子文档,每人一份。

(2) 每周坚持写实习周记,最后整理编写上交。

(3) 实习报告要求内容充实、格式规范、字迹清晰、图形符合标准、文字简练。

(4) 编写目录页次等。

八、实习指导工作

1、实习单位方面

(1) 实习单位指导人员协助指导老师制定切实可行的实习计划。

(2) 协助解决师生在厂实习期间遇到的各种问题。

2、校内指导老师

(1)指导老师应对学生思想,学习和生活等各方面全面负责,并承担与厂方联系工作,解决实习中的问题。

(2)指导老师应提前下工厂,会同工厂指导人员落实实习计划,以保证实习顺利。

(3)指导老师会同工厂严格要求学生遵守纪律,注意人身、设备交通安全。

(4)指导老师应及时解答学生疑问,引导学生深入实习。

(5)充分发挥班级行政和团组织作用,紧密配合指导老师做好实习教学工作。

(6)教师要以身作则,保持高度责任心,加强实习过程监控和指导,确保实习质量。每星期至少与学生取得联系一次,掌握学生实习进展。指导情况需有文字记录并备案。

(7)检查学生的实习周记,组织现场考核及审阅实习报告并评定实习成绩。

(8)实习结束时及时做好实习总结,对实习期间学业和表现突出的应及时给予奖励。

九、实习的考核和评分

毕业实习的成绩按优、良、中、及格和不及格五级记分,指导教师根据下列各项的情况综合评定;

1、平时遵守纪律情况、学生的实习(调研)和周记。

2、实习单位的评语等。

3、实习(调研)报告。

生物工程专业毕业实习指导书

一、实习意义

实习是学生在毕业之前进行的重要实践教学活动,是对学生专业理论和技能进行基本培训的实践环节,是生物工程专业的专业必修课,也是专业培养方案中的综合性实践教学环节。为进一步体现出我院“地方型、应用性、国际化”的办学定位,培养好学生的专业应用的能力,生物工程专业借鉴德国应用科技大学教育模式,凝练人才培养目标,积极探索教学改革方案,实施本科四学年九学期制,以第八学期和第九学期为毕业实习学期。主要目的是在同学们基本学习完成各个专业课的基础上,通过同学们到企事业单位的实地实习来提高学生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利用已经掌握的专业知识结合企事业单位的实际情况而达到了解和适应社会的能力。学生通过实习,接触社会、了解社会、学习社会,从思想品德到专业知识得到全面培养锻炼,同时把生物工程专业基础知识同企事业管理实践结合起来,巩固专业理论教学的效果,培养学生调查、研究、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为学生毕业后走向工作岗位或进一步深造打下良好的基础。

二、实习目的

1、通过毕业实习,将理论高度上升到实践高度,更好的实现将大学期间所学的理论和实践的结合,更进一步加深对理论知识的理解,了解和掌握实际生产中的生产流程、工艺原理和技术要求,为今后学习和实际工作打下良好基础。

2、通过深入各实习岗位进行综合性的实习,将所学的基础理论、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运用于实践之中,将所学的知识转化为能力,培养实际工作能力、科研能力。提高动手能力和实践应用能力。通过直接参与生产实践,在实习中学习工程技术人员在实际生产中如何运用有关专业知识和技能来解决生产中各种工程问题的方法和经验。

3、通过毕业实习,培养自己善于观察、勤于思考的良好的学习习惯以及严谨的科学态度和实际动手能力,使理论与实践得到很好的结合。

4、通过毕业实习,使同学们亲身感受一下由一个学生转变到一个职业人的过程,进一步了解社会,增强对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责任感、使命感,为离开学校、走向社会、适应社会、融入社会作好充分准备。

5、从实际出发,检验自己在态度、知识、能力、技能等四项指标方面所达到的程

度。掌握现代生物工程的技术手段与运用能力,训练实际操作技能。

6、了解校外企事业科研机构的实际工作情况,尤其是与所学专业相关的学科等的研究情况和前沿状况。了解实习单位生产、经营及管理全貌,了解企业的生产工艺流程及关键生产设备的性能和操作原理,在培训后能够逐步进行独立操作。

三、实习要求

1、实习中,在指导教师和实习单位有关人员的指导下,学生应按毕业实习大纲的实习要求,严肃认真地完成实习任务。

2、学生实习期间应认真撰写毕业实习周志,作为成绩评定的依据之一。

3、学生积极与指导教师联系和沟通,汇报毕业实习进展。可以采取电话、短信、Email等多种形式,要求每星期至少一次。

4、尊重厂方工程技术人员、工人师傅的指导,重视在生产实际中学习。在完成实习大纲所规定的实习任务的前提下,尽量为实习单位做一些力所能及的有益工作。

5、加强组织纪律性,严格遵守以下规定:

(1)实习期间,学生一般不得请假。服从厂方的安排,遵守厂纪、厂规。如有特殊情况,须书面申请并经指导教师批准,才能中断实习。

(2)注意与实习单位职工的沟通和交流,处理好人际关系。维护集体荣誉,发扬团结、友爱、互助精神。

(3)安全第一。学生应做好自我约束和自我管理,服从实习所在单位管理人员及指导教师的管理,严格遵守实习单位的各项规章制度。

6、要求学生对实习单位的整体情况有初步了解,对从事的岗位(或工段)有具体详细的了解。如工厂的生产结构、劳动组织和管理,如工时定额管理和计酬方法,产品及各类产品比重、工厂生产能力、规模、工厂产值、利税及人均水平、工厂效益等。工厂技术管理网络和管理机制,工厂技术改造,技术革新及日常技术管理、质量、计量管理情况。工厂动力(水、电、汽、气)供应及能耗情况。企业有无环境污染问题及其对策等。

7、参与实习单位的日常工作,在实践中学习和提高;在毕业实习期间应注意收集毕业设计(论文)所需资料,为设计(论文)做好准备。

8、实习过程中认真做好实习记录,实习结束后应提交实习报告。提交实习报告后方可参加考核。实习成绩不及格者,按《合肥学院本科学生学习管理办法》重修。

四、实习内容

生物工程专业认识实习为4周。主要围绕以下内容开展:

1、深入了解实习单位的整体情况

(1)实习单位产品及各类产品比重。

(2)实习单文的生产结构、劳动组织和管理,如工时定额管理、计酬方法。

(3)实习单位技术管理网络和管理机制,工厂技术改造,技术革新及日常技术管理、质量、计量管理情况。

(4)工厂各部门的岗位职责,可供实习的岗位和工段。

2、实习岗位的工作内容

(1)了解生物、制药和食品等类单位相关实习单位产品的种类及其生产工艺流程。

(2)了解生产中主要设备的性质、技术参数及其含义,国内外设备比重,先进机组等情况。了解他们的工作原理及操作方法,设备配件供应。

(3)了解实习岗位中使用设备的管理及维护保养的知识,初步具备处理突发问题能力。

五、实习地点、方式及时间

1、实习场所

与生物工程相关的各级各类单位(工商局注册的企业,或事业单位管理局登记的事业单位)。

2、实习方式

分散实习:学生自由选择相关企业和部门进行实习分散实习是由学生自行选择、联系实习单位。学生自行联系实习单位时,需联系妥当该单位的实习指导老师。实习岗位需要经过学生家长和教研室审核。分散实习由专业教研室指派专业任课教师或年级老师担任专业指导教师进行多种形式的指导。

3、实习时间:4周

六、实习周记和实习报告及要求

1、实习报告内容。

(1)实习单位(场所)的概况和基本情况,产品介绍等,不超过200字。

(2)总体实习计划和每周工作计划、工作内容。

(3)生产工艺流程与相关岗位技术规范。

(4)相关岗位的产品检测方法与质量控制措施。

(5)设备选用、生产能力、计算过程自动化等情况,以及存在的问题。

(6)工厂如何对生产工艺流程、技术进行现代化管理。

(7)工厂技术生产方面计算机运用情况。

(8)学生本人在生产实习过程中的心得体会和合理化建议。

2、实习报告及实习周志的要求

(1) 每个学生必须独立完成认知实习报告,不少于3000字,要求同时完成word 电子文档和纸质版。

(2) 每周坚持写实习周记,最后整理编写上交。

(3) 实习报告要求内容充实、格式规范、字迹清晰、图形符合标准、文字简练。

七、实习的考核和评分

实习结束后以实习周记和实习报告为主要依据,结合毕业实习期间的表现和现场考核情况,(包括实习态度、出勤情况、组织纪律性等);由实习单位和指导老师共同对学生进行考核,可辅以适当的口试和笔试,成绩分别由实习单位和指导老师评定。具体成绩评定标准参见合肥学院认知实习手册《生物系认知实习成绩评定与标准》。

八、实习指导工作

1、实习单位

(1) 单位指导人员协助指导老师制定切实可行的实习计划。

(2) 单位协助解决师生在厂实习期间遇到的各种问题。

2、校内指导老师

(1)指导老师应对学生思想,学习和生活等各方面全面负责,并承担与实习单位的联系工作,解决实习中的问题。

(2)实习开始前,指导教师与各有关单位联系与商讨。根据实习单位的工作安排,结合实习教学大纲的要求,会同实习单位指导人员落实实习计划,逐一落实学生在各单位实习的具体内容和日程安排,以保证实习顺利。

(3)指导老师和实习单位共同严格要求学生遵守纪律,注意人身、设备交通安全。

(4)指导老师应针对学生提出的问题和各实习单位的具体情况,逐个对学生作答疑辅导。及时解答学生疑问,引导学生顺利开展实习工作。指导教师在实习期间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到学生实习单位了解情况并作现场指导。

(5)各教学班应充分发挥班级行政和党团组织作用,紧密配合指导老师做好实习指导工作。

(6)教师要以身作则,保持高度责任心,加强实习过程监控和指导,确保实习质量。每星期至少与学生取得联系一次,掌握学生实习进展。指导情况需有文字记录并备案。

(7)检查学生的实习周记,组织现场考核及审阅实习报告并评定实习成绩。

(8)指导教师在实习结束后评阅实习报告、评定实习成绩,对实习期间学业和表现突出的学生给予表彰。实习结束时及时做好实习总结。完成相关经费报销等收尾工作。

合肥学院生物系生物工程专业毕业实习管理规定与细则

毕业实习是人才培养方案重要组成部分和重要的教学环节,是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接触实际、了解社会的重要途径,也是运用所学的理论知识到现场或生产实践中去培养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能力的一种实践活动。为了加强合肥学院各类毕业实习工作,提高教学质量,对学生毕业实习做如下规定。

第一条毕业实习工作的组织领导

生物工程专业毕业实习工作由本年度主管老师,协同各个老师按人才培养方案的安排和教学大纲的要求组织落实好毕业实习工作。本年度主管老师具体负责组织落实本系毕业实习工作,并督促有关老师做好毕业实习的各项准备工作,审定毕业实习工作计划,负责检查毕业实习质量、毕业实习总结和交流工作。毕业实习性质、次数、时间与要求,应严格按照教学计划规定进行。以保证毕业实习工作的顺利进行。

第二条毕业实习的性质与目的

毕业实习教学包括人才培养方案规定的认知毕业实习。毕业实习在大学三年级、四年级期间进行的为期不少于4周,其目的是让学生了解从事该专业工作需要的专业知识、素质和能力,明确专业学习目的,明晰自我发展目标,进行个性化设计。同时企业可通过毕业实习过程了解和跟踪学生,选择所需要的人才。专业毕业实习的目标紧密联系专业,获取生产一线的实际知识和技能,巩固所学的理论知识,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实际、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第三条毕业实习地点和单位

安排毕业实习场所要本着“专业对口、就地就近、适当集中、固定挂钩”的原则。毕业实习地点(单位)必须具备满足毕业实习大纲要求的生产工艺与设备,能较好地安排进行实践性教学。对于比较固定的毕业实习,应逐步建立起相应稳定的毕业实习基地,更好地实施产学研有机结合,提高毕业实习质量。要积极进行调查研究,探讨毕业实习基地建设问题,逐步实现毕业实习有相对稳定的实习基地。

第四条毕业实习准备工作

1、毕业实习前本年度主管老师必须在毕业实习前一个月备齐毕业实习大纲、毕业实习指导书以及其它的毕业实习资料,包括毕业实习大纲、毕业实习指导书和毕业实习计划。毕业实习大纲是按照专业教学计划制定的重要指导性文件。大纲主要内容应包括:毕业实习目的、任务要求、毕业实习内容方法、毕业实习的程序与时间安排、毕业实习考核要求及毕业实习参考教材或文献资料等。

毕业实习指导书是学生毕业实习的教材,其内容除了阐述毕业实习大纲规定的毕业实习目的要求、毕业实习内容和方法外,还应介绍毕业实习的具体步骤和有关的专业知识,并说明考核要求和提交的毕业实习成果等。

毕业实习计划主要包括:进行毕业实习的专业、年级、毕业实习性质、毕业实习周数、毕业实习起止日期、接受毕业实习单位等。并应在毕业实习动员前适当时间发给有关师生并报教务处实践教学科。毕业实习计划和毕业实习实施计划中的毕业实习起始时间必须与教学进程表一致且两计划一经落实,不得随意变动。

2、认真做好毕业实习动员和组织工作。毕业实习前,本年度主管老师应负责主持召开毕业实习动员大会,宣讲毕业实习的目的和要求,宣布毕业实习计划和纪律,进行安全保密教育。认真做好毕业实习动员和组织工作,做好各种物质准备,提前安排好指导老师,并且由指导老师安排好毕业实习师生的交通、食宿等相关事宜。

3、各指导老师应应提前与有关单位取得联系,争取毕业实习单位的支持和协助,共同落实好毕业实习安排工作和有关事项,指导教师应做好现场毕业实习备课工作。各项毕业实习准备工作落实后,才能到财务处办理借款手续;否则,不予办理。

第五条毕业实习的管理和要求

1、各指导老师根据专业性质和本单位实际情况,可以集中组织学生去毕业实习单位毕业实习,也可以将学生分散到若干毕业实习单位进行毕业实习(或由学生自主联系毕业实习单位,通称“分散式”毕业实习)。凡集中组织的毕业实习,指导教师必须全程跟班指导,对于“分散式”毕业实习的专业,也应指派教师定时、定点指导和检查。

2、实行“分散式”毕业实习的专业,必须按照下列程序联系、落实毕业实习单位:首先由学生本人将毕业实习大纲送达接受单位,接受单位在确认有条件满足要求的情况下,委派 1 名工程师以上职称的人员担任毕业实习学生指导教师,并将同意接受学生毕业实习的意见、要求以及指导教师名单反馈给学生所在系,有关系在接到毕业实习单位反馈意见后,方可批准学生前往毕业实习。所有联系工作应在毕业实习开始的前一个月完成。

3、毕业实习各个指导老师应严格按照毕业实习大纲和毕业实习指导书要求组织落实毕业实习任务,毕业实习期间不得随意改变。毕业实习中要加强政治思想工作,严格毕业实习纪律。毕业实习中遇到难以解决的问题,指导教师应及时向系汇报,以便妥善处理和解决。

4、学生在毕业实习期间,要虚心学习,听从指导,自觉遵守校纪校规、厂纪厂规,注意搞好和毕业实习单位职工的关系,积极参加社会实践活动和公益劳动。指导教师对学生的不良行为应及时进行批评教育,对不服从管理和教育的学生,各个指导教师有权停止其毕业实习资格,并按学生管理的有关条例进行严肃处理。

5、在整个毕业实习过程中,毕业实习师生原则上不得请假,确因病因事不能参加指导或毕业实习者,必须履行请假手续,否则按旷工或旷课论处。

第六条毕业实习指导

1、本年度主管老师要选派政治思想好,有一定教学经验的教师担任毕业实习指导教师。选派指导教师时应注意职称、年龄结构,注意培养年轻教师。凡是首次安排指导毕业实习的年轻教师,须事先经过一轮培训,方能上岗。一般每个教学班至少要安排两

名以上的指导教师。

2、毕业实习指导教师应该对学生德、智、体全面负责,为人师表,教书育人,耐心细致地做学生的思想工作,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

3、指导教师必须按大纲和指导书严格要求学生,认真指导,因材施教,注意改革教学内容和方法,注意加强培养和训练学生独立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检查、督促学生全面完成毕业实习任务,并做好毕业实习成绩考核。

4、毕业实习结束应及时做好总结工作,并在四周内将毕业实习工作总结送交教务科。

第七条毕业实习成绩考核

毕业实习考核由指导老师和实习单位共同负责,具体考核有实习手册中的周实习小结及与校内指导教师的实习进展汇报情况、实习鉴定、实习报告3项,分优秀、良好、中等、及格、不及格5个等次。

1、周实习小结及与校内指导教师的实习进展汇报情况(实习手册)、现场考核:占30%(由指导老师负责);

2、实习鉴定由校外指导教师给出评语和成绩:占30%(由实习单位负责);

3、实习报告的质量:占40%(由指导老师负责)。

4、毕业实习结束后一周内,指导教师应及时提交学生毕业实习成绩。学生毕业实习报告交教研室,保存至少3年。

5、学生在毕业实习期间缺课三分之一以上者,按不及格论处,需补毕业实

习。

6、学生在毕业实习以后,可以申请优秀毕业实习,优秀毕业实习必须参加答辩,优秀毕业实习学生的评定依成绩来评判。

第八条其它工作

1、毕业实习经费按照《合肥学院毕业实习经费管理暂行办法》执行,并严格遵守财务开支规定,厉行节约。

2、毕业实习师生严格遵守毕业实习纪律和毕业实习单位的一切规章制度,有事要请假。

3、毕业实习师生在旅途中和毕业实习中应服从指导教师的安排和指导,严格遵守操作规程、交通规则,保管好有关毕业实习资料。

4、毕业实习往返途中严禁带易燃、易爆等禁运物品,注意旅途安全。

5、毕业实习中尊重当地风俗,讲文明礼貌,维护学院荣誉。

6、毕业实习期间不得以任何借口外出旅游,在往返途中一般不得中途下车。

7、返校前,必须做好收尾工作,办好各种有关手续,清点好毕业实习用品、资料、归还所借物品,打扫住地室内外卫生,并征求毕业实习单位意见,做好告别致谢工作。

8、为积累经验,不断提高毕业实习质量,各带队毕业实习教师在毕业实习结束后离开毕业实习现场前必须写出全面的毕业实习总结。毕业实习工作总结一式两份,对毕

业实习表现好的师生,由系、学院给予表扬和奖励。毕业实习结束时,应主动走访接受毕业实习单位有关部门,征求有关领导、技术人员和工人师傅的意见,做好毕业实习信息反馈表的收集及善后处理工作,并组织师生及时返校。回校后,应在两周内根据毕业实习信息反馈表进行毕业实习总结,并向教研室汇报,并应在一个月内把毕业实习信息反馈表及有关资料送教务科。毕业实习结束一周内,应及时结算毕业实习费用、归还毕业实习用品等。

第九条认知毕业实习资料的归档管理

毕业实习结束后,教研室要及时做好生产毕业实习资料归档管理工作。具体内容为:

1、毕业实习计划;

2、毕业实习大纲;

3、毕业实习学生及带队(指导)教师名单;

4、毕业实习记录册;

5、毕业实习报告;

6、毕业实习成绩单;

7、毕业实习总结报告;

8、教师指导纪录(包含在毕业实习记录册内)。

第十条本规定由生物工程教研室负责解释自印发之日起执行。

2014级生物工程专业毕业实习计划

一、实习目的、要求

毕业实习是让学生深入生产一线,以准生物工程技术人员的身份参加企业的技术或管理及生产工作,是学生真正走向工作岗位前的一次综合性专业实践训练,着重提高学生解决工程实践问题能力。

按照教学计划14生物工程专业在2017-2018学年进行毕业实习,需要说明的是,毕业实习作为跨学期模块,和毕业论文时间段打通,学生可以按照实际情况进行安排,但毕业实习周数需满足4周。实习单位要求与专业相关,实行分散实习,由校内教师和企业导师联合进行指导。

实习结束后需按要求进行总结和汇报,依照“生物系毕业实习成绩评定与标准”进行评分,最终成绩按各个环节的综合得分计算进行评判。

二、实习/教学时间(进度)安排

实习流程:

具体安排如下:

1、校内动员、准备阶段(2017.11.23-2017.12.23)

(1)召开动员会、安排学生联系实习地点(2017.11.23-2017.12.23)向指导老师宣讲知实习要求和带队老师的职责。向参加的各位同学传达校、系下发的与实习有关的文件精神,讲清纪律、考核要求;详细说明此次实习的目的和意义;部署实习的总体安排,对学生提出具体要求。各个参与指导的老师分别与自己指导的同学们明确联系方式及家长承诺书等事项。

(2)实习安全教育(2017. 12.18-2017.12.18)

生物工程专业在实习开始之前安排安全教育,由于宙等老师集中对学生毕业实习安全等方面作出要求。地点:生化-209,实习安全教育和负责人:于宙;实习情况联系人:张凝;实习指导教师:生物工程教研室所有成员。

(3)学生分组(2017.12.19-2016.12.24)

结合学生自主联系企业情况,将学生安排到相关企业,安排校内指导老师,确认校外指导老师。校内指导教师在毕业实习之初对学生作出毕业实习要求。

2、毕业实习阶段(2017.12.25-2018.1.19)

同学们进行毕业实习,实习地点有:学生自己联系的与本专业相关的实习地点(由各位指导老师把关)和学校安排的部分企业。

实习内容:依据接受实习方安排的具体任务而定。

3、实习检查与监控(2017.12.25-2018.1.19)

主要采取电话、短信、电子邮件问讯及现场调查几种方式,随时了解学生的实习状况。各位指导老师负责对各实习单位的学生进行中期检查,主动与学生进行联系交流,听取学生阐述实习的经历、困难、心得、收获和困惑以及与同事、上司、客户相处的情况,分析自己的不足及其原因,帮助解决学生实习过程中遇到的实际困难。进行毕业论文的老师应负责指导学生按时按量的完成毕业论文工作,不影响后续毕业实习的进行撰写实习报告的指导。

4、成绩评定和总结阶段(2018.3.12-2018.3.16)

实习结束后学生需上交毕业实习手册,并写一篇实习报告,要求情况真实客观,有自己的观点和建议,不少于3000字。总成绩100,其中实习手册占30%(由指导老师负责评判),实习报告40%(由指导老师负责评判),实习单位鉴定成绩30%(由实习单位负责评判)。成绩采用5级制。

毕业实习过程记录

生物与环境的关系

第一节生物与环境的关系(学案) 【学习目标】 1、举例说出水、温度、空气、光等是生物生存的环境条件; 2、举例说明生物和生物之间有密切的联系; 3、举例说出生物能够适应和影响环境;/ 4、尝试设计并进行对照实验,探究非生物因素对某种动物的影响,体验科学探究的一般过程,说出对照实验的设计要点。在实验过程中,做到认真观察,如实记录;取放动物时动作轻柔。 【学习重点】 1、生物与环境的相互影响。 2探究非生物因素对某种动物的影响。 【学习难点】 1、对照实验的设计要点。 2、探究活动的组织和实施。 【学习方法】 通过老师提供的课件以及阅读课文,理解生态因素的含义,并能理解影响生物生活、分布的非生物因素和生物因素,并通过讨论、交流,了解生物对环境的适应和影响。 探究“非生物因素对某种动物的影响”是一个完整的探究活动,通过这个探究,可以让我们了解科学探究的一般过程,理解对照实验的设计要点,我以后学习其他探究实验打下基础。 第一课时 【问题导学】 我们知道生物生活在一定的环境中,如:松、杉只有在强光下才能生长得很好;人参、三七只有在密林下层的弱光下才能生长得好;两种或两种以上的动物生活在一起,又会因为争夺资源、空间而发生斗争。可见,影响生物生存的因素很多,这些因素又是如何影响生物生活和分布的呢?让我们一起来探究吧! 【自主学习】 【教材导读】 1.生物的生存离不开环境,那么什么是环境呢?什么叫生态因素?生态因素可分为哪两类? 2.观察教材P13中的图1~12,思考一下,圈中影响小麦生活的因素中哪些是生物因素,哪些是非生物因素?小麦的正常生长需要怎样的环境?非生物因素对植物的生活和分布有很大的影响,那么是否也会影响动物的生活和分布呢?请尝试举例说明 3.在探究非生物因素对某种动物的影响的实验中.如何保证实验动物出现的变化只能是由于实验所要探究的因素引起的? 【收获与问题】 通过自学本节内容,你有哪些收获,遇到哪些问题,一并写在下面,与同学

教科版科学五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生物与环境》练习题

小学科学五上第一单元生物与环境练习题 一、填空 1.植物的一生是从()开始的。 2.种子发芽必需的条件是()、()和()。 3.在对比实验中的两组材料,一组叫()组,另一组叫()组。 4.蚯蚓喜欢生活在()、()的环境中。 5.生物之间这种像链环一样的食物联系,叫做()。其中能自己制造食物的生物叫做(),直接或间接消费别人制造的食物的生物叫做()。 6.像池塘里的这些生物和非生物这样,互相作用、互相依存,形成了一个密不可分的整体,我们可以把它们看成一个()。 7.生态瓶里放了小鱼、水、沙石、金鱼藻、小虾、泥土等,其中生物是:(),非生物是:()。 8.食物链通常从()开始到()终止。 9、像蚯蚓一样,各种动物都喜欢生活在一定的()里,不同的动物对()有不同的需求。 10.老虎、草、羊这些生物构成了草原生态系统的一条食物链。写出这条食物链:()。这条食物链中,生产者是();消费者是()。 11.水稻→老鼠→蛇这条食物链中,共有()种消费者,

生产者是()。 12.由多条食物链组成的网状结构,叫做()。 13.()是污染环境、危害我们生活的一种恶劣天气。 14.在做对比实验时,只允许改变()条件,其他条件都不改变。 15.在食物链“小麦→ 麻雀→老鹰”中,生产者是(),消费者是()。 二、判断题 1.绿豆种子发芽一定需要阳光。() 2.香蕉树、松树和仙人掌的生活环境完全相同。() 3.凤仙花生长消耗水和肥料,所以它是消费者。() 4.自然界没有植物,动物照样能生存下去。() 5.母鸡能下蛋,所以它是生产者。() 6.生态瓶中的植物放得越多越好。() 7.自然界里一些生物濒临灭绝与我们毫无关系。() 8.食物链通常是从植物开始的。() 9.仙人掌的叶变形为刺就是为了让吃它的动物无法下嘴。()10.生态系统中一个环节受到了破坏,整个生态系统就会失去平衡。() 11.只要没有自然灾害,就不会有动植物灭绝。() 12.不同的动物对环境有不同的需求。() 13.食物链中横向箭头代表“被…吃”,箭头指向的是捕食者。

教科版五年级科学上册第一单元生物与环境期末复习抽测试卷

新教科版五年级科学上册 第一单元生物与环境期末复习抽测 学校________ 班级________ 姓名________ 一、判断:(对的打“√”,错的打“×”)(10分) ()1、绿豆发芽只要有充足的水分就行。 ()2、做对比实验时,实验组和对照组往往只有一个条件不同,其他条件都相同。 ()3生态系统动物才起作用,非生物不起作用。 ()4、绿豆芽的生长需要阳光。 ()5、食物链往往是从植物开始的,到凶猛的肉食动物结束。 ()6、保护一种生物,也就是保护了许多种生物。 ()7、各种动物都喜欢生活在一定的环境里,不同的动物对环境的需求不同。()8、生态平衡受到了破坏,生物的生存就会受到威胁。 ()9、大雁的迁徙是为了环境的变化。 ()10、小鸟→小草→蚜虫是一条完整的食物链。 二、选择:(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括号里)(10分) 1、绿豆种子发芽需要的最基本条件有()。 光照、水分、温度、空气和土壤;②一定的水分、适宜的温度和空气; ③光照、水分、温度和空气。 2、由蛇、蝗虫、高粱、青蛙可以组成一条食物链,下面排列正确的是()。 ①高粱→青蛙→蝗虫→蛇②高粱→蝗虫→青蛙→蛇③蝗虫→高粱→青蛙→蛇 3、一片树林、一块草地、一个湖泊、一个海洋等都可以看成是一个()。 ①生态系统②生物群落③池塘群落 4、生活在草地上的蚱蜢体色往往是() ①黄色②灰色③红色④绿色 5、鱼必须在水里生活,一旦离开水,过不了多久就会死亡。这是因为()。 ①生物影响环境;②生物改变环境;③生物依赖环境。 6、在生态瓶中,为动物提供了氧气的是()。①微生物;②植物;③土壤。 7、生产者与消费者之间的关系主要是()。 ①相互利用的关系;②吃与被吃的关系;③相互竞争的关系。 8、在食物链中能自己制造食物的生物叫()。 ①消费者②生产者③都不是 9、草原上生活着老鹰、兔子和各种各样动物喜欢吃的草,如果草大量的减少了,则()。 ①老鹰增加兔子减少②老鹰减少兔子减少③老鹰增加兔子增加 10、同一种植物会被不同种动物吃掉,同一种动物也可以吃多种食物,生物之间这种复杂的食物关系形成了一个网状结构,叫做()。 ①食物链②食物网③生态链 三、连线:(10分) 1、把植物与之相应的内容连起来。6分 香蕉针叶山地 仙人掌阔叶沙漠 松树叶刺雨林

生物与环境的关系教学设计完整版

生物与环境的关系教学 设计 集团标准化办公室:[VV986T-J682P28-JP266L8-68PNN]

第二章第一节生物与环境的关系 平安城中学张雅楠 一、概念分析 本节教学中教师要帮助学生形成生物与环境相互依赖、相互影响的重要概念。每种生物都离不开他们的生活环境,同时又能适应、影响和改变环境。生物与环境之间保持着密切的联系,以及生态因素概念的理解,生物与环境关系中的基本观点的建立。探究实验活动中变量的控制和对照实验的设置,对实验结果的分析。要帮助学生完成思维方式的转化,抓住概念的本质,从感性经验、身边实际入手,帮助学生理解生物的环境,生态因素,以及生物对环境的适应和影响等概念,最终理解生物与环境相互依赖、相互影响的重要概念。 二、教材分析: 《生物与环境的关系》选自九年制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生物学》(人教版)七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生物和生物圈》的第二章第一节,内容包含了本书的第一个探究实验。本课是在学生学习了第一章《认识生物》的知识后,以生活中常见的鼠妇为话题,引导学生体验科学探究的一般过程,理解非生物因素对生物生活的影响,并理解其在农工业方面的应用。再介绍生物因素对生物生活的影响,让学生从两个方面理解环境对生物生活的影响,最后学习生物对环境的适应和影响。 三、学情分析: 初一学生形象思维发达而抽象思维欠缺,生物知识有限,生态系统的知识学生虽有一些接触,但缺乏深层次的理解,本节课的概念生物与环境相互依赖、相互影响的重要概念知识单靠老师讲述,理解上是有困难的,但他们对生物知识很感兴趣,热情很高,如何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对教师来说是项挑战。 四、设计思路: 本节课是初中生物的第三节,学生对生物学还不甚了解,所以这节课的成败会直接影响到学生学习生物学的兴趣,对学生形成正确的生物学观点,从整体上认识生物与环境的关系,都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根据课程目标,力求设计多个探究性活动,在活动中激发学生的兴趣,让学生体会、感悟生物与环境的关系,并有意识地渗透保护环境、尊重生命、关爱动物的教育,是我设计这节课的初衷。本节课构想的主线是“生物与环境”,由多个学生活动构成。探究“影响鼠妇分布的环境因素”的活动是初中生物课中的第一个探究性实验,学生没有科学探究的基础,所以老师要将探究的一般过程告诉大家,帮助学生设计探究方案,引导学生尝试控制实验变量和设置对照实验,体会实验变量的控制和对照实验的设置,把重点放在实验结果的分析上,目的是帮助学生认识环境因素对生物生存的影响,理解环境与生物的关系。有意识地点出探究的一般过程,让学生在感性上对科学探究有个认识,为后面上升到理性上的学习作好铺垫。在建立“生态因素的概念”、认识“生物对环境的适应和影响”时就要以实例让学生去感悟,并在探究影响鼠妇分布的环境因素的实验过程中有意识地渗透这些内容。

生物与环境的关系

生物与环境的关系练习 一、选择题 1、德化戴云山上,枫叶林分布在海域较低的地方,针叶林分布在海域较高的地方.影响这一分布的主要非生物因素是() A.阳光B.空气C.温度D.水 2、“清明插柳,端午插艾”(艾是草本植物)是烟台乡村保持多年的习俗,从谚语中可知影响这两种植物生活的非生物因素主要是() A.阳光B.温度C.水分D.空气 3、科学家曾对世界上最深的海沟--马里亚纳海沟进行科学考察,发现海沟深处有鱼虾,但没有绿色植物,其原因是海沟深处() A.没有二氧化碳B.没有阳光 C.没有营养物质D.水温太低 4、北极熊的毛色是白的,沙漠中骆驼刺的根扎得很深,这些现象所体现的生物与环境之间的关系是() A.生物适应环境B.生物影响环境 C.环境影响生物D.生物依赖环境 5、关于生物对环境的适应叙述错误的是() A.生物对环境的适应是有一定限度的 B.生物对环境的适应是普遍现象 C.生物永远适应环境 D.生物适应环境则生存,否则死亡 6、成语是汉语中人们熟识并广泛使用很久的词组或短句,其中蕴含丰富的趣味生物学知识.下列能说明“生物对环境有影响的”成语是() A.风声鹤唳,草木皆兵B.千里之堤,溃于蚁穴 C.螳螂捕蝉,黄雀在后D.不入虎穴,焉得虎子 7、俗话说“大树底下好乘凉”,下列与此相似的生物与环境的关系是() A.企鹅的皮下脂肪很厚 B.沙漠地区栽种的植物能防风固沙 C.温带的野兔随季节换毛 D.荒漠中的骆驼刺地下的根比地上部分长很多 二填空 1、在生物与环境相互作用的漫长过程中,环境不断改变,影响着生物;生物也不断进化,适应并影响环境.请分析下列生物与其所处环境之间的关系,回答问题. (1)“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这个诗句体现出的生物与环境之间的关系是. (2)在沙漠地区植物造林可以防风固沙,这个事例体现出的生物与环境的关系是.(3)莲“中通外直”,其地下茎(莲藕)和荷叶叶柄中都有贯通的气腔,适于在环境中生活;沙棘的地下根长度是地上部分高度的十多倍,适于在环境中生活;鱼类适于在水中呼吸的结构是;家兔必须通过四肢来和运动以适应陆地环境.上述事例体现出的生物与环境的关系是. 2、阅读下列材料,请你回答问题. 资料一:下图中两个狐(A、B),一个是生活在北极的极地狐,另一个是生活在非洲沙漠中的沙漠狐.

五年级科学总复习知识要点

教科版五年级上册科学总复习知识要点 第一单元《生物与环境》 第一、二课: 1、种子发芽需要一定的条件:充足的水分、适当的空气、适宜的温度。 3、种子发芽实验采用的是对比实验的方法,需要设计实验组和对照组,改变的条件 只有一个。 第三课: 1、种子发芽可以不需要阳光,但生长需要阳光。 2、植物的生长需要一定的环境,当环境改变后它们会努力适应环境的改变。说明植 物具有一定的适应环境的能力。 3、植物生长需要一定的环境,植物生长的环境包括:水分、空气、适宜的温度、阳 光、空间、土壤提供的养料等。 4、植物适应环境的例子: ①香蕉树生活在降水丰富的热带地区,所以叶子非常阔大。 ②松树生长在降水相对较多的温带地区,所以叶子细长成针形。 ③仙人掌生长在干旱的沙漠地区,所以叶子退化成了叶刺。 第四课: 1、蚯蚓(蜗牛)喜欢生活在阴暗、潮湿的环境中。 2、各种动物都喜欢生活在一定的环境里,不同的动物对环境有不同的需求。动物对 环境有基本需要,如空气、水、空间、食物等。 3、动物在形态、结构、习性上都有它适应环境的本领。 3、动物适应环境的例子: ①候鸟(如大雁)为了找寻适合生活的环境条件会迁徙。 ②青蛙为了满足自身对环境的需要会寻找地方冬眠。 ③企鹅生活在极其寒冷的南极,所以它们身体的脂肪很厚,用来抵御严寒。 ④猫、狗、狼等有皮毛的动物每年都会脱毛以适应不同的环境。 ⑤天鹅等水鸟必须生活在湖泊、河流等有水的地方。…… 第五课: 1、生物的生存除了需要一定的自然条件外,它们彼此之间也是相互(依赖),互相(影响)的。 2、(食物)是动物生存最重要的需求之一。 3、生物之间像链环一样的食物关系,叫做(食物链)。食物链中能自己制造食物的生物叫做(生产者),(直接或间接消费别人制造的食物)的生物叫消费者。 4、食物链通常从(绿色植物)开始,到(凶猛的肉食动物)终止。 5、同一种植物会被不同的动物吃掉,同一种动物也可吃多种食物。生物之间这种复 杂的食物关系形成了一个网状结构,叫(食物网)。 6、如果一种生物灭绝了,就会影响其他多种生物的(生存),因而(保护)一种生物,也就是保护了许多种生物。 7、食物链的举例:水田中的5条食物链。 老鹰狗尾草水稻小鸟老鼠蝗虫蛇 ①狗尾草→老鼠→蛇→老鹰②狗尾草→蝗虫→小鸟→老鹰

生物与环境的关系教学设计说明

《生物与环境的关系》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有兴趣参与课堂探究活动并愿与小组其它同学合作和交流,体验探究的乐趣。 2、能够对影响鼠妇生活的因素作出假设,尝试模仿控制实验变量和设计对照实验,经历实验的过程并认真观察和记录。 3、形成爱护实验动物的情感。 4、能从自己的生活中举出影响生物生存的非生物因素的例子。 5、能从自己的生活中举例说明生物和生物之间的关系。 6、能举例说出生物对环境的适应和影响。 重点和难点: 重点:探究的一般过程,模仿控制实验变量和设计对照实验。 难点:模仿控制实验变量和设计对照实验。 教材分析: 《生物与环境的关系》选自九年制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生物学》(苏教版)七年级上册第一单元《探索生命的奥秘》的第一章第二节,内容包含了本书的第一个探究实验。本课是在学生学习了第一节有关周围生物的知识后,以生活中常见的鼠妇为话题,引导学生体验科学探究的一般过程,理解非生物因素对生物生活的影响,再介绍生物因素对生物生活的影响,让学生从两个方面理解环境对生物生活的影响,最后再自然的说明生物对环境的适应和影响。 学生分析: 省会城市的孩子很少接触过鼠妇,对这种生物了解不多。由于这是本书安排的第一个探究活动,七年级(初一)的学生对探究性学习又很少经历,因此学生在探究活动中对探究的每一个步骤的思考都具有很大的随意性,具有相当多的不确定因素,需要教师积极加以引导。学习内容学生活动教师活动 一、创设情境, 学生提问。四人一组,捕捉鼠妇(课前); 发言说明如何捕到鼠妇,提出问题。带领组长在室外观察鼠妇,指出鼠妇即“西瓜虫”、“潮虫”。 对学生发言进行评价,对学生的问题有选择的回答,留下有探究意义的问题。 二、逐步深入,体验探究的过程思考回答遗留下的问题,作出各自的假设; 在讨论发言中设计出实验方案; 四人一组实验操作,观察现象,记录数据,分组汇报结果; 讨论数据的处理方法; 处理数据; 汇报处理结果; 得出结论。积极引导学生思考; 讲述非生物因素和生物因素; 引导提问,将个别学生未想到的实验方案的细节讲清楚,确保实验的科学严谨性; 纠正错误做法,表扬表现好的实验小组; 评价结果; 启发学生利用好数学工具;

教科版科学五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生物与环境》测试试卷

小学科学五年级上第一单元测试卷 班级:姓名:学号: 一、知识展示台(15分,每空1分): 1.绿豆芽的生长需要、、、、等。 2.生物之间像链环一样的食物关系,叫做,这种关系中能自己制造食物的生物叫,直接或间接消费别人制造的食物的生物叫。 3.动物对环境有基本的需要,如、、空间和等。当环境改变后它们会努力环境的变化。 4.自然界里某一区域的生物形成一个平衡和谐的整体,叫作,所有生物及其生活的非生物环境相互作用、相互依存共同构成了。如果其中的一部分受到了破坏,整个生态系统就会失去。 5.对于每一个生物来说,周围的一切都是它的环境,包括生物环境和非生物环境。生物环境有、、微生物等,非生物环境有阳光、温度、水、空气、土壤等。生物的生存离不开周围环境,只有当环境满足它们的时候,它们才能够生存下来。 二、对错审判厅(20分,每题2分): ()1.做一个生态瓶,首先装入自然水域的水,然后把水草,浮萍、田螺、小鱼、小虾等放进去就行了。 ()2.只要有水,绿豆就会发芽。 ()3.只要没有自然灾害,就不会有动植物灭绝。 ()4.植物与动物、动物与动物之间存在着非常复杂的关系。 ()5.蒲公英的种子在天空中飞来飞去,他们落在自然界的任何地方都会发芽。 ()6.非生物是没有生命的,在生态系统中不起什么作用。 ()7.生态瓶中的植物放的越多越好,可以给动物提供更多的氧气和食物。

()8.青蛙冬眠是对环境的一种适应。 ()9.当环境改变时,植物具有一定适应环境的能力,它们会努力环境的变化。 ()10.环境影响着植物的生长,但是植物的生长不会影响周围的环境。 三、谨慎选择区(30分,每题2分): 1.做对比实验时,我们一般是控制()条件不发生变化。 A.一个 B.二个 C.三个 2.常温下两组相同的种子,一组种子受到光照,加适量的水,另一组种子用纸盒遮住,加很少的水。这个实验设计()。 A.是科学的 B.是不科学的 C.是对比实验 3.种子发芽需要的基本条件有()。 A.光照、水分、温度、空气和土壤 B.光照、水分、温度、空气 C.一定的水分、适宜的温度、空气 4.苹果树不适宜在热带地区栽种,柑桔不适宜在北方栽种,这里起制约作用的因素是()。 A.阳光 B.温度 C. 空气 5.下列说法最科学的是() A.种子只有在土壤里才能发芽 B.种子发芽一定要有阳光 C.种子发芽必须要有水 6.蚯蚓适宜生活在()的环境。 A.阳光充足 B.温度高 C.阴暗潮湿 7.鱼必须生活在水里,一旦离开水,过不了多久它就会死亡。这是因为生物()。 A.影响环境 B.改变环境 C.依赖环境 8.适应在寒冷的环境中生活的动物是() A.企鹅雪狼 B.青蛙蛇 C.燕子天鹅 9.下面不在食物链中的是()。 A.蔷薇 B.蚜虫 C.花坛

生物与环境的关系

第一节生物与环境的关系 知识目标: 1.举例说出水、温度、空气、光等是生物生活的环境条件。 2.举例说明生物和生物之间的亲密关系。 3.举例说出生物能适应和影响环境。 能力目标: 体验探究的一般过程,模仿控制实验变量和设计对照实验。 情感目标: 形成爱护实验动物的情感。能够认真观察、记录,并与小组其他同学合作和交流。 1.生物与环境的相互影响。 2.探究非生物因素对某种动物的影响。 1.探究实验设计要点。 2.探究活动的组织和实施。 教学设计(设计者:) 图中有两只狐,一只生活在北极,另一只生活在非洲沙漠。请你推测:哪一只是北极狐?哪一只是沙漠狐?为什么同是狐,它们的形态却不同呢?(PPT3) 1.教师明确任务,学生独立自主学习。 自主活动一:阅读分析教材P12~17内容,结合教材中图形,回答学生用书有关题目。 自主活动二:阅读分析教材P14~16的内容,回答学生用书有关题目。 2.教师巡回检查学生学习效果。学法指导:实验法、控制实验变量。 3.对学生学习的效果展示和交流。 4.学生自我矫正错误、增强对知识的认识与记忆。 1.两人合作探究 学生完成学生用书有关题目。 2.小组合作探究 问题(1) ①非生物因素有哪些?举例说明。 ②生物之间存在哪些关系? ③生物和环境之间是什么样的关系? 问题(2) ①科学探究的基本步骤有哪些? ②如何来设置科学探究中的对照实验? 完成“光对鼠妇生活的影响”探究活动。 通过探究活动,学生合作交流分析得到:(1)影响生物生活的环境因素可以分为二类:一类是光、温度、水、空气等非生物因素,一类是生物因素。在自然界中,各种因素影响着生物,生物在生存和发展中不断适应环境,同时也影响和改变环境。(2)对照实验中要保证变量是唯一的。 3.师生互动 问题:哪个鱼缸更适合鱼的生长? (PPT4) 教师点拨、示例讲解问题:影响生物生活的环境因素可以分为二类:一类是光、温度、水、空气等非生物因素。(PPT5~7)

教案《生物与环境组成生态系统》

《生物与环境组成生态系统》教案 一、概念解析 本节的核心概念是生态系统,由此概念又衍生出了生产者、消费者、分解者、食物链、食物网等概念。生态系统就是生物与环境的统一,是生产者、消费者、分解者和无机环境的有机结合,而生产者和消费者又是通过食物链和食物网相互联系的,所以生态系统的物质和能量就沿着食物链和食物网流动。生态系统的各个成分的相互制约和影响使得它有一定的自动调节能力,但这种能力又是有限度的。不同的生态系统的自动调节能力是不同的,这与食物链和食物网的复杂程度有关。 本节教学的关键是让学生在充分理解概念的基础上,能将各个概念联系起来,这样他们学会的不仅是知识而是一个知识体系。 二、教材分析 《生物与环境组成生态系统》是新人教版生物教材七年级上册第一单元“了解生物圈”一章第二节的内容,在课程标准中的位置属于一级主题“生物和生物圈”下的二级主题“生物与环境组成生态系统”。 本节最重要的一个概念就是生态系统,由此概念又衍生出了生产者、消费者、分解者、食物链和食物网这些名词。而生态系统又与我们目前所面临的环境问题息息相关,因此本节课是本章乃至本学期的重点。 三、学情分析 从知识方面来看,学生对生物与生物,生物与环境的关系已有一定的了解但还没有形成生态系统的概念。从心理和认知发展规律来看,七年级学生的好奇心强,对新鲜事物和活动感兴趣,乐于发现和提出问题,并且具有了一定的自学能力。 四、学习目标 1.知识目标: (1)说出生态系统的组成;

(2)描述生态系统中的食物链和食物网; (3)阐明生态系统的自动调节能力是有限的; 2.技能目标: (1)能将前面所学概念与本节概念联系起来; (2)通过讨论与“分角色扮演与辩论”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和对知识的概括和总结能力。 3."情感目标: 确立保护生态系统,保护环境的意识。 五、教学重点: 生态系统的概念和组成; 六、教学难点: 将各个概念联系起来。 七、教学方法: 教师主导,学生自主,探讨和交流相结合 八、教学设计思路: 基于新课标对概念教学的要求,为使学生能深层次理解概念,并会将各个概念联系起来,从而形成系统的知识结构,特作如下设计。 八、教学过程: 教师活动 旧知回顾: 1、"生物的生活环境

生物与环境的关系

柳树0中学11-12学年度第二学期“教学案一体化”讲学稿课题生物与环境的关系学科生物课型新授主备人王艳丽审核人李磊课时设置 1 使用时间 学习目标1、理解影响生物生活的环境因素 2、通过实例理解生物对环境的适应和影响 学习重点、难点:同学习目标 学习过程 【复习导学探究质疑】 1、影响生物生活的环境因素可分为两类,一类是、、、等非生物因素,另一类是 2、探究过程包括、、、、、等方面 3、对照实验指 4、荒漠中的骆驼刺地下部分比地上部分长很多,荒漠中的骆驼尿液非常少,说明 蚯蚓能疏松土壤,树木能防风固沙,说明 5、生物与生物之间的关系,最常见的是,另外还有、关系 【分组合作互动释疑】 1、生物兴趣小组为探究“非生物因素对马铃薯生长发育的影响”,做了如下实验: ①取6个同样大小的小花盆,分别装满同样的沙土,并编号。 ②将一个刚出芽的马铃薯块茎切成同样大小的6块,每块马铃薯上都有一个芽眼。将这6块马铃薯 分别埋进6个小花盆的沙土中5cm深。 (1)该实验探究非生物因素对马铃薯生长发育的影响。其中1号和3号花盆组合可用来探究__________对马铃薯生长发育的影响。 (2)马铃薯的这种繁殖方式属于__________。 (3)5号花盆中的马铃薯最终会,原因是___________ 。 (4)你认为该实验设计(选填是或否)存在缺陷,理由是: 。 2、雷鸟冬天换上白色的羽毛,就能够大减少被捕食的机会。有时候冬季少雪,或迟下雪,这种情况下,雷鸟换上白色的羽毛反而容易被捕食,这种现象表明 (1)(2) 【训练反馈应用提升】 1.在同一块地里同时栽培大蒜,若栽培在露天环境中,长出的叶片是绿色的;而在遮光条件下栽培,长出的叶片是黄色的。该探究实验说明影响叶绿素形成的环境因素是() A.水分 B.光 C.无机盐 D.空气 2、影响生物生活的生物因素指()教师修改及学生笔记

生物与环境组成生态系统

《生物与环境组成生态系统》教学设计 1.教材分析 《生物与环境组成生态系统》是冀教版生物教材八年级下册第七单元“我们周围的环境”第一章第四节的内容,在课程标准中的位置属于一级主题“生物与环境”下的二级主题“生物与环境组成生态系统”。 这节课是学生认识了生物圈,学习了第二节《生物与环境的关系》、第三节《生物对环境的适应和影响》的基础上的提升与总结,而后面的一节内容《人是生态系统中重要的一员》也是本节课的延伸与补充。另外保持生态平衡,防止环境污染以及自然保护等都是当前世界性的重大问题,这些问题的研究都与生态系统有着密切关系,因此本节课是本章乃至本学期的重点。 2.教学目标 2.1 知识与技能 (1)说出生态系统的组成。 (2)描述生态系统中的食物链和食物网。 (3)阐明生态系统的自动调节能力是有限的。 2.2 过程与方法 (1) 通过观看录像和图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 (2)通过引导学生进行“资料分析”培养学生处理信息的能力。 (3)通过讨论与“分角色扮演与辩论”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 (4)通过“开眼界”和“实际用”培养学生应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2.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认同生态系统的自我调节能力是有一定限度的。 (2)确立保护生态系统、保护环境的意识。 (3)增强爱护环境、维护生态系统稳定性的情感和决心。 3.教学的重点和难点 3.1 教学重点: (1)生态系统的组成。 (2)食物链和食物网的书写。 3.2教学难点: (1)生态系统具有一定的自动调节能力。 (2)食物链和食物网的书写。 4.学情分析 从知识方面来看,学生对生物与生物,生物与环境的关系已有一定的了解但还没有形成生态系统的概念。从心理和认知发展规律来看,八年级学生的好奇心强,对新鲜事物和活动感兴趣,乐于发现和提出问题,并且具有了一定的自学能力。 5.教学方法 网络教学;设疑启思;情境探究;总结提升 6. 教学准备(工具和资源) 7.教学过程

五年级上册科学知识点第一单元 生物与环境 教科版

教科版五年级科学上册第一单元 生物与环境知识点 1、生物的生存离不开(周围环境),只有当环境满足它们的需要的时候,它们才能够生存下来。 2、植物的一生是从(种子发芽)开始的。种子发芽的必须条件是(水分、适宜的温度、空气)。 3、种子发芽可以(不需要)阳光,但生长(需要)阳光。 4、植物的生长需要一定的(环境),环境改变后它们会努力适应(环境)的变化。 如仙人掌原产于热带荒漠地区,叶变成了刺,茎肥厚多汁能贮存大量的水,同那里缺水、酷热、干燥的环境有关。 5、蚯蚓喜欢生活在(阴暗)、(潮湿)的环境中。 6、生物的生存除了需要一定的(自然条件)外,它们彼此之间也是(互相依赖),互相(影响)的。 7、(食物)是动物生存最重要的需求之一。 8、生物之间像链环一样的食物关系叫(食物链)。 食物链中能自己制造食物的生物叫(生产者),直接或间接消费别人制造的食物的生物叫(消费者)。食物链通常从(绿色植物)开始,到(凶猛的肉食动物)终止。 9、同一种植物会被不同的动物吃掉,同一种动物也可以吃多种食物,生物之间这种复杂的食物关系形成了一个网状结构,叫做(食物网)。

10、像池塘里的(物和非生物)样,互相作用、互相依存,形成一个密不可分的整体,我们可以把它们看成一个(生态系统)。 11、制作生态瓶的先后顺序可以概括为:①瓶子去盖②铺沙装水 ③种植水草④放上鱼虾。 12、自然界里某一区域的生物形成一个平衡和谐的整体叫做(生态群落)。 13、世界上第一个自然保护区是(美国黄石国家公园)。1956年我国建成第一个自然保护区(广东鼎湖山自然保护区)。(三江源自然保护区)是我国面积最大的自然保护区。 实验一:种子发芽是否必须有水?(见课本3页) 我们提出的问题:绿豆种子发芽必须要有水吗? 我们的推测:绿豆种子发芽必须要有水。 用到的材料:纸巾、绿豆6粒、不漏水的盒子2个、水、记号笔。两个小组的相同条件:温度、空气、各3粒大小相同的绿豆种子。两个小组不同的条件:水。 实验的方法:(1)让一组种子得到水,保持湿润,叫实验组;让另一小组种子得不到水,保持干燥,叫对照组。(2)准备两个不漏水的盒子,在盒子内垫上纸巾并按三个洞,把种子放在洞上。(3)往一个盒子的纸巾上滴水,一个不滴。(4)给两个盒子用记号笔标明哪个是实验组,哪个是对照组。 实验现象:几天后,滴水的盒子中的绿豆发芽了,没有滴水的盒子内的绿豆没有发芽。

2017生物中考试题汇编(生物与环境的关系)

2017生物中考试题汇编(生物与环境的关系) (2017广东)6.广东温暖潮湿,生物种类和数量比新疆要多,影响这一现象的非生物因素主要是( ) A.阳光 B.温度和水 C.植物 D.土壤和空气 【答案】B 【解析】环境中影响生物生活的各种因素分为非生物因素和生物因素.非生物因素包括:光、温度、水、空气、土壤等.生物因素是影响某种生物如水稻生活的其他生物.在温暖潮湿的地区,与寒冷干旱的地区,不同的是温度和水分,温暖潮湿的地区,温度适宜、水分充足,适宜生物生殖繁殖,因此生物的数量和种类一般比寒冷干旱的地区多 【考点定位】环境对生物的影响。 【名师点睛】此题考查的知识点是影响生物生长的非生物因素.解答时可以从非生物因素和生物因素对生物的影响方面来切入. (2017广东)8.探究“光对鼠妇生活的影响”实验,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光照条件是实验的变量 B.可以用1只鼠妇完成 C.只有光影响鼠妇的生活 D.在一个盒子进行,不用设置对照 【答案】A 【考点定位】探究影响鼠妇分布的环境因素。 【名师点睛】对照实验:在探究某种条件对研究对象的影响时,对研究对象进行的除了该条件不同以外,其他条件都相同的实验.根据变量设置一组对照实验,使实验结果具有说服力.一般来说,对实验变量进行处理的,就是实验组.没有处理是的就是对照组. (2017山东济宁)1.新疆棉以纤维长、质地柔软、弹性好闻名于世。我市某纱厂厂长为降低运输成本,曾试图引种新疆棉在本地栽培,结果种植后性状表现与本地棉相差无几。这种现象说明 A.环境影响生物 B.生物影响环境 C.生物适应环境 D.生物与环境相互作用 【答案】A

生物与环境组成生态系统教案

生物与环境组成生态系统教案 语:为你精心的生物与环境组成的生态系统教案,希望对你有帮助!如果喜欢就我们后续更新吧! 1、说明生态系统的概念;概述生态系统的组成。 2、描述生态系统中的食物链和食物网。 3、理解生态系统中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过程及特点,举例说出某些有害物质会通过食物链不断积累。 4、阐明生态系统具有一定的自动调节能力。 任务一:生态系统的概念和组成 (复习方法:自主学习,阅读课本P25-26,完成下列知识点后,小组内核对并提出疑问) 1、生态系统的概念:在一定区域内,与所形成的统一整体,叫生态系统。

2、生态系统的组成:植物(通过光合作用制造有机物,为自身和 其它生物提供食物和能量) 部分动物(自己不能制造有机物,只能直接或间 接的以植物为食物) 细菌和真菌(分解动植物遗体或粪便中的有 机物为简单的无机物,归还到环境 中,供植物重新利用) 部分----- 3、生物部分和非生物部分之间的关系是: 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之间的关系: 友情提示

(1)生产者:主要是各种绿色植物,也包括一些化学合成细菌与光合细菌,它们都能利用无机物合成有机物。 (2)分解者:以各种细菌和真菌为主,也包括蚯蚓、白蚁等动物,它们都能将有机物分解为无机物。 巩固提升 1.黄河是我国的母亲河。下列各项能表示是一个生态系统的是() A.黄河的水 B.黄河中所有的生物 C.黄河中的所有鱼类 D.整条黄河 2.“落叶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从生态学角度分析,在落叶化作“春泥”的过程中,起决定作用的是()A.生产者B.消费者C.分解者D.阳光 3.“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水稻”和“青蛙”在农田生态系统中分别扮演什么角色()

教科版小学五年级上册自然与科学《生物与环境》教案

教科版小学五年级上册自然与科学《生物与环境》教案 【导语】环境对生物的影响是多方面的,生物只有适应环境才能够生存,生物在适应环境的同时,也影响着环境。在生物与环境相互作用的漫长过程中,环境在不断的改变,生物也在不断的进化,以适应环境。生物与环境的相互作用造就了今天欣欣向荣的生物圈。无忧考网准备了以下教案,希望对你有帮 助! 种子发芽实验(一)【教学目标】 科学概念:种子发芽需要一定的条件。 过程与方法:经历设计种子发芽实验的过程,用对比实验的方法观察、记录影响种子发芽的条件。 情感、态度、价值观:养成对实验观察的兴趣 【教学重点】学习运用对比实验中控制某个条件的方法,研究影响种子发芽的条件。 【教学难点】能根据要求设计出自己的实验计划。 【教学准备】绿豆种子若干,实验计划单(参考书3面),实验记录表(参考书4面)。 【教学过程】

一、讨论种子发芽的条件: 1、谈话导入:植物的一生是从种子发芽开始的。那么,你觉得种子发芽需要哪些条件呢? 2、学生自由讨论,教师摘要板书。(预设:要种到土里获得养料,需要浇水,需要合适的温度,需要阳光,需要空气等。这时候教师不要给予取舍,保留学生的各种观点) 3、进一步引导(拿起一颗绿豆种子):这是一颗完好的绿豆种子,如果要让它发芽,刚才大家说的这些条件是不是都需要呢?哪些是绿豆种子发芽的必须条件呢?(说明:从种子发芽过渡到具体的绿豆种子发芽,这样的讨论更有针对性,而且更合理,因为不同种子需要的条件是有些区别的。) 4、师:大家的意见不一样,看来我们必须通过实验来判别了。 二、设计种子发芽实验: 1、师:该怎样用实验来证明呢?大家说说要注意什么?(预设:制订周密的实验计划,只能改变一个条件等。) 2、师点拨:为了把实验做好,建议大家选择自己最想研究的一个条件进行研究,而且在研究之前要设计好实验方案。 3、学生自由选择研究内容,及时进行统计。(预设:水组,光组,温度组,土壤组等,可在此适当排除不适合课堂研究的内容。) 4、以其中一个组为范例,集体讨论如何设计实验计划。 (1)你们想研究什么问题,你们计划怎样做? (2)你们预测结果会是怎样的? (3)你们的研究中,改变了什么条件? (4)哪些条件是没有改变的? (5)怎样知道改变的条件是不是对种子发芽产生了影响? (6)在实验研究过程中还应该注意什么? 5、分发实验计划单,学生完成自己的实验方案设计,教师巡回指导,鼓励选择相同条件的同学互相交流。 三、阅读书4面种子发芽实验内容: 1、进一步阅读教材上的举例,教师引导关注其中的注意点,比如绿豆的大小应该差

生物与环境的关系说课教案

生物与环境的关系说课教案

《生物与环境的关系》 说案 ●康定县第三中学曾祥明 各位老师,大家好!今天我说课的题目是《生物与环境的关系》。我将从以下八个方面来阐述本课的教学设计。 第一方面教材分析 (一)教学内容 “生物与环境的关系”选自人教版《生物学》七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生物和生物圈》第二章第一节的内容。 课标指出:任何环境中都有多种多样的生物,每种生物的生存都依赖一定的环境,同时又能适应、影响和改变环境。旨在引发学生关注和思考生物以其生存环境之间相互影响、相互依存的关系。教材以问题和图片的形式要求学生通过阅读资料、分析几种动植物的形态结构或生活方式以及它们与生活环境之间的关系。最终让学生形成以下核心概念:生物与环境相互作用、相互影响,是不可分割的整体;在生物与环境相互作用的漫长过程中,环境在不断改变,生物也在改变,而在特定环境下存活下来的生物均表现出与其生存环境相适应的特点。教学中,教师应创设情境让学生从生活中观察过的生物出发、或通过查阅资料的途径,关注和思考生物与环境的关系。此外,本节中关于环境对生物影响的探究活动是初中生物的第一个探究活动,目的是让学生了解探究的一般过程,并且体会控制实验变量和设置对照实验的重要性。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根据学生的认知基础和生活经验侧重训练学生做出假设、设计实验和分析数据等方面的探究能力。不应局限于面面俱到地介绍探究实验的一般过程。 本节的主要内容是:环境和生物的关系:即非因素对生物的影响以及

生物因素对生物的影响;生物对环境的适应,生物对环境的影响。光对鼠妇生活影响的探究活动。 (二)地位和作用 本节站在生物圈的高度,论述了生物与环境之间是相互影响,相互依存的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这是一个基本的生物学观点,也是理解人与生物圈应该和谐发展的理论基础,所以该节在本学期乃至本学科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 (过渡:依据课标和教材,我确立了以下教学目标) 第二方面目标分析 (一)知识目标 (1)理解非生物因素对生物的影响; (2)通过“光对鼠妇的影响”探究活动了解探究的一般过程,学习控制实验的变量和设计对照实验; (3)理解生物因素对生物的影响; (4)理解生物同环境相适应的特征。 (5)概述生物与环境的相互作用和影响,并阐述它们是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 (二)能力目标 通过文字和图片资料来提高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以及合作交流,探究发现的能力,提高口头表达能力,养成倾听和思考的习惯. (三)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在情感态度价值观方面鼓励学生创新,培养学生团结协作、实事求是、锲而不舍的精神。 第三方面重难点分析

人教版生物七年级上册1.2.2《生物与环境的关系》教学设计

《生物与环境组成生态系统》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1.通过小组讨论,说出生态系统的概念及组成。 2.通过实例分析,描述生态系统中的食物链和食物网。 3.通过观看微课,举例说出某些有害物质会通过食物链不断积累。 4.通过举例分析,阐明生态系统的自动调节能力是有限的。 二、教学重点 1.生态系统的组成。 2.生态系统的自动调节能力是有限的。 三、教学难点 1.有害物质会通过食物链不断积累。 2.生态系统的自动调节能力。 四、教学准备 准备相关图片制作PPT、鱼缸生态系统、香菇木耳等。 五、教学过程 (一)导入通过“想一想,议一议”设置问题,让学生们思考,为什么用网罩起来的牧草几乎被虫吃光了,而未罩网的草却生长良好?这个实例说明了什么?通过这些问题引出生态系统的概念,并过渡到生态系统的组成上。 (二)生态系统 1.生态系统的组成对于生态系统的认识是层层深入的,因此先从学生熟悉的生态系统的组成成分入手。教师以鱼缸生态系统为例,有感性到理性,有抽象到直观,并通过香菇木耳认识生态系统中的细菌和真菌,认识生态系统的组成成

分,告诉学生正是这些成分构成了美丽的生态系统。接着引导学生,应用以前学过的知识,将这些成分进行归类,并最终总结出生态系统组成成分包括:生物部分,如动物、植物、细菌和真菌等。非生物部分,如阳光、空气、水等。 【设计意图】:从生态系统的组成成分入手,尊重学生的认知水平,教学方式层层深入。 2.在生态系统中植物、动物、细菌真菌所扮演的角色以鱼缸生态系统为例,植物可以进行光合作用,生产有机物,因此扮演者生产者的角色。而动物,去分析动物在生态系统中是如何生活的?学生回答出动物是依靠吃其他生物为生,学生之间相互补充,最后形成动物是生态系统中的消费者。细菌真菌等学生感性认识很少,因此教师通过展示实物香菇和木耳,进一步提出他们的生活环境是腐木等地方,强化他们的生活是分解有机物的,因此,它们是生态系统中的分解者。教师讲解,生产者、消费者、分解者三者相互作用实现物质能量的流动。【设计意图】:在生态系统中不同生物所扮演的角色中,生产者和分解者相对较消费者难于理解,因此,在教学上注重根据解决重点和难点设计问题和情境。 3.食物链以鱼缸生态系统为例,草被鱼吃,在生态系统统一的整体中,生物与生物及生物与环境之间都是相互联系的。而联系的一个重要环节就是捕食与被捕食的关系。教师在课件中出示鱼缸生态系统中草和鱼,让学生们理顺一下,生物之间吃和被吃的关系。教师以这一简单链条为基础,教会学生食物链概念和食物链写法。在讲解中要强调食物链是由生产者和消费者构成,并且“→”指向一定是从生产者到消费者,并一直到最高级的消费者为一条食物链。 【设计意图】:教师从简单的草被鱼吃的关系理顺和解决过程中,让学生了解食物链的概念,让学生较好的明晰食物链的构成及食物链的写法。 4.食物网教师指出实际上在草原生态系统中,生活的生物种类很多,并可以试着让学生说出可能的生物种类。教师展示出草原生态系统常见的一些生物,引导学生用食物链的形式分析出这些生产者和消费者之间的关系。这一过程是对食物链知识的一个巩固,更让同学们认识到生物与生物之间都直接和间接地与其他生物相互联系,食物链条是相互交错分布的,也是错综复杂的。教师引导和讲

生物与环境组成生态系统》教学设计

第二章第二节《生物与环境组成生态系统》教学设计 1.教材分析 《生物与环境组成生态系统》是生物教材八年级下册第七单元“我们周围的环境”第一章第四节的内容,在课程标准中的位置属于一级主题“生物与环境”下的二级主题“生物与环境组成生态系统”。 这节课是学生认识了生物圈,学习了第二节《生物与环境的关系》、第三节《生物对环境的适应和影响》的基础上的提升与总结,而后面的一节内容《人是生态系统中重要的一员》也是本节课的延伸与补充。另外保持生态平衡,防止环境污染以及自然保护等都是当前世界性的重大问题,这些问题的研究都与生态系统有着密切关系,因此本节课是本章乃至本学期的重点。 2.教学目标 2.1 知识与技能 (1)说出生态系统的组成。 (2)描述生态系统中的食物链和食物网。 (3)阐明生态系统的自动调节能力是有限的。 2.2 过程与方法 (1) 通过观看录像和图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

(2)通过引导学生进行“资料分析”培养学生处理信息的能力。 (3)通过讨论与“分角色扮演与辩论”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 (4)通过“开眼界”和“实际用”培养学生应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2.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认同生态系统的自我调节能力是有一定限度的。 (2)确立保护生态系统、保护环境的意识。 (3)增强爱护环境、维护生态系统稳定性的情感和决心。 3.教学的重点和难点 教学重点: (1)生态系统的组成。 (2)食物链和食物网的书写。 教学难点: (1)生态系统具有一定的自动调节能力。 (2)食物链和食物网的书写。 4.学情分析

从知识方面来看,学生对生物与生物,生物与环境的关系已有一定的了解但还没有形成生态系统的概念。从心理和认知发展规律来看,八年级学生的好奇心强,对新鲜事物和活动感兴趣,乐于发现和提出问题,并且具有了一定的自学能力。 5.教学方法 网络教学;设疑启思;情境探究;总结提升 6.教学准备(工具和资源) 以生态系统为专题,建立网络学习平台;交互式电子白板。 7.教学设计思路 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变纲要(试行)》中第十一条明确指出:“大力推进信息技术在教学过程中的普遍应用”,并对这种应用的立足点作了明确的阐述:“促进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的整合,逐步实现教学内容的呈现方式、学生的学习方式、老师的教学方式和师生互动方式的变革”。 基于这种理念,我利用网络学习平台服务于教学,为学生创造了四个机会:查阅资料、自主学习的机会;合作探究、动手尝试的机会;在线答题,及时反馈的机会;网络论坛,各抒己见的机会。力求充分调动学生的多种感官,提高学习效率,改善学习效果,让学生在获得新知的同时,体现学习过程和方法的培养,强调正确价值观的形成与情感的升华,最终,营造民主、平等、和谐的课堂氛围。 8.教学过程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