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考实用]初中物理教学论文10篇

[参考实用]初中物理教学论文10篇
[参考实用]初中物理教学论文10篇

初中物理教学论文10篇

1、把握复习要点

1.1将知识与生活实际联系起来

物理课程内容都是从生活出发,解答生活中出现的现象.所以在复习的时候就要把握这样的思想,因为考题往往就是那些最常见的生活现象.例如:剪刀的杠杆、自行车的力学等等都可以作为考题的素材.通过这几年的中考题目就可以总结出这些题目的出处、以及解答技巧.通过平时的积累,多观察、多思考.这样一来就可以把握这样的题目要点,将实际问题转化成自己熟悉的物理知识,并作出准确的解答.1.2把握开放性的题目

现在越来越多的能力拓展题都是针对学生开放性解题思路的训练.首先学生应当不要对这类的题目产生惧怕心理.仔细的分析和观察,在平时也要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和创新意识,让学生学会从多角度、多方面来分析解答问题,这样在中考的考试当中就不会手足无措了.

1.3将知识总结联系起来

在复习的时候,很多教师都会进行模块的复习,这样会让学生记了这一块忘了那一块,复习效果欠佳.所以,在复习的时候,应当把知识点总结成专题,然后将前后的知识充分串连起来,寻求各个知识点的联系,将物理知识编织成一个知识点网,这样一来,就可以充分掌握每一部分的知识,不会有盲点.

2、关注热点问题

这几年各地的中考试卷都还是包含很多现阶段的热点问题,从这些问题入手,进行物理知识的梳理和分析,可以有效押题,通过对这些热点问题的分析和总结,让学生不至于在考试的时候无从入手.同时,平时还要培养学生的积极主动的思考能力,根据试

卷上给的内容和材料,可以自己分析得到试题涉及的知识点.近几年的热点问题仍旧是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

(1)最新的科学技术现状,例如:嫦娥一号奔月实验、磁悬浮列车等等.

(2)时事新闻当中出现的奇闻奇事.

(3)通过一张图片或者漫画,让学生从中找到涉及的物理知识,并作出相应的解答.

3、分析题型结构

只要把握题型结构,学会分析,就可以掌握.中考比较困难的题型就是简答题,这样的题目要求学生有一定的表达能力,并不是用公式等作出解答就可以的,而是要求学生从概念的分析和理解出发进行解答.这样一来.学生往往不容易抓住重点,很容易跑偏,导致失分.所以,在复习这样的题型的时候就不要总是想着要死套概念和公式,要掌握解答的要领,灵活地解出答案.一般可以从这几个方法来进行分类解答:

(1)知识类型.例如:运动问题、光的问题、力的问题等等,这样的题目都有各自基本的答题模式,可以按照这样的方式进行分析解答.

(2)题目类型.按照题目的不同来分类,例如:直接叙述题、公式解答题、图表解答题等等.这样的踢门就要认真分析,以回答要点为答题重点.

4、注意复习中的误区

4.1不要盲目地使用复习资料

很多学生都会喜欢在考前买一大堆的复习资料,这样虽然可以大量的练习,但是却有着很大的缺陷:很多资料的内容和题型都不是最新的,学生没有判断能力,这样复习的结果就是找不到真正考试的重点.所以学生一定要在教师的帮助下选择好的复习资料,准备好与教学大纲和考试大纲相对应的习题册.

4.2不要总是做新题

很多学生都觉得物理跟数学一样只要不断地做题就可以考高分,其实并不是这样的,物理题目一定要做得精,掌握每一道题目的解题方法往往比做了十道题更有效果.从解题类型入手来做题,可以找到自身不熟悉,掌握不足的部分,从而进行重点突破,不要反复大量的做新题,既费神又达不到很好的复习效果.应该做一道就落实一道,才能把握复习的重点.在教师的指导下选择有针对性的习题,不宜自己随便找题目.进入总复习阶段,各类型题已做过多次,应当熟悉的内容略过,把主要精力集中在有疑问的问题上.把握物理的中考复习,应当是系统地突破,掌握复习的方法,不要盲目地使用题海战术,往往不能达到很有效的复习效果还浪费时间.所以要把握复习的重点、难点知识点,系统地复习.把握考试的热点问题,掌握热点问题的解决手法,善于分析不同题型的解题手法,从题型结构突破.最后认真听教师的讲解,把教学大纲和考试大纲上要求的内容充分掌握,不要走入复习误区.

作者:韩霞单位:江苏无锡市凤翔实验学校

第二篇

一、把教师教的过程设计成学生对物理问题进行探究、解决的过程

教师在教学时为学生提供许多生活中的、趣味性的、有争议性的学习内容。这些内容取材于学生已有的实际经验,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有的还是他们感到迷惑的东西,学生会主动去观察、猜想、实验、合作探究,其内容往往是丰富多彩的。教师必须创造性地使用教材,精心设计教学方案,认真组织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探索实践中去。如:在“液体的压强”一章的教学中,教师在提出“液体内部的压强与哪些因素有关?”的问题后,应当组织学生先进行假设猜想,学生的猜想是“液体内部的压强可能与深度、容器形状、液体的种类有关,方向都认为是向下的”。接着参照课本,设计实验验证。用微小压强计测定同种液体在容器形状相同但不同深度的压强值,认真记录数据,分析后得出结论,原先的猜想是正确的;再用压强计测量相同深度只是容器形状不同的液体

的内部压强,观察、记录数据,发现压强的大小无变化,从而否定了猜想;再用压强计演示液体内部同一点各个方向的压强,测定后发现各个方向都有,并且压强值相等。这样,通过探究实验既否定了原来的猜想又总结出了正确的结论;最后再设计深度相同、容器形状相同的不同液体的实验,通过测定发现,此时压强是不相同的。在完成实验探究之后,让学生归纳总结:液体内部压强只与液体的密度和深度有关。

二、探究性学习的基本环节

1.创设情境,提出问题。教师要利用多种途径充分激发学生提出有价值的问题,可采用教师引导、学生之间讨论;师生之间的相互探讨等。恰当利用网络媒体、远程资源等现代信息技术为问题的探究创设恰当的学习情景,引导学生提出有价值的问题,同时教师要提供解决问题所需的实验设备、资料信息等。

2.提出问题,做出假设,设计实验,验证假设。物理课探究性学习的重要因素是要求学生能提出问题,做出假设,设计实验方案,然后进行实验探究,最后通过分析思考得出结论。这个阶段是学生自主、合作探究阶段,它包括以下两个因素:根据已有的认知、经验或通过搜集资料信息得出的结论,提出要探究的问题,做出自己的假设并设计恰当的探究方案。学生要带着问题和已设计好的实验方案,通过多种途径,包括现代信息技术,融入到教师预先设置的学习环境中进行实验探究。学生在探究过程中可以通过小组合作的方式进行,也可采用合作交流的方式进行汇总。

3.分析归纳,得出结论。这一阶段主要是合作探究,具体内容包括:对实验收集的数据或查找资料获得的信息进行分析、处理,通过归纳、思考得出结论;针对实验得出的结论做出自己的解释。在各小组分析讨论的时候,要充分考虑每个组员的分析结论,小组之间要团结协作,开展好合作学习。每个小组可通过网络信息的帮助,将各自的猜想、假设、实验方案等相关信息与其他小组进行讨论交流,教师要关注各小组的探究过

程,提醒学生从讨论交流中总结成功的经验或失败的教训,使自己的思维判断更趋于合理,提高自己实验探究的能力。

4.总结交流,测试提高。各小组学生派中心发言人对各自的探究过程进行小结,讲解自己的实验过程或实验现象及结论,同时对各自的实验探究过程及结论进行评价和总结。小组成员对他人的探究过程及结论要进行反思和评价,并提出合理化的意见或建议。教师要对本节课学生的小结交流进行总的评价和总结,并让学生填写实验报告,以小论文的形式写出自己的心得体会。最后,教师要引导学生进行自我测评,完成预先设计好的测试题,测试的结果及时反馈给学生。物理教学过程是物理知识的传授与能力培养的过程,同时也是教师交给学生学习方法的过程,教师通过恰当的引导,让学生在自主、合作、探究中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发掘学生的创造潜能,培养学生团结协作的意识,培养学生良好的科学素养,让学生的综合能力有比较大的提高。

作者:潘寿权单位:湖北省咸丰县尖山乡民族中学

第三篇

一、构建物理图景的意义

要对知识有直观形象的理解知识,物理图景的建构是不能缺少的.物理图景更具有形象性,这就弥补了物理知识抽象的这一个缺点,所以有了物理图像能通过语言描述和解释让问题变得直观,易懂,从而让学生更好的理解和解决问题,并且及时掌握这些问题.

二、物理图景如何建构

1.我们这边所说的物理图景不是单单说的简单的图景,这样的物理图景应该是和基本的书本理论知识相结合的,用概念和规律作为依据,而且能够是与物理过程相关联的清晰准确的动态图,让学生的思维更活跃,能够正确认识和解决物理的概念问题,学

习自己分析问题.所以我们要让学生们自己主动积极去构图,并且正确的将图案在脑海中呈现出来.

2.物理课,物理实验可以说是少不了的一项程序和模式,也是将抽象的概念变为具体的感观的一种方式.物理可以说是离不开实验的,实验可以证明概念、规律和过程,让课本的知识变得直观形象和有趣,可以更加直观的认识物理问题,同学们就会对物理更加有兴趣,对物理的学习更加充满信心,有信心才会更加学的深入.我们可以从实例中可以看出来,就拿《牛顿第一定律》中提到的,一开始学生们一定会觉得,运动是离不开力的,这时就需要学生们,在实验中自己看出真理,俗话说:“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在对比实验中我们可以发现,在光滑的地面上,即使再有阻力,也会行驶很远,阻力消失,那么车子将永远行驶下去.所以我们可以得到结论,运动是不需要力来维持的,

3.我们除了可以在实验中构建,生活中对于学生就是最大的课堂,所以在生活中构建图景是更重要的一种的方式.在学习之前,学生们脑海中已经存在了一定的物理知识,这些知识的认识将成为新的认知的基础.生活情境就是接受新的知识的基础.就比如,声音一直存在我们的周围很熟悉,但是这样的声音是怎样出现的呢?这就引起了人们的深思和思考,当然这样的例子在生活中来体会.比如蟋蟀的翅膀断了,就无法发出声音,用手按住鼓面就不能有声音,当人讲话时摸喉咙时会有震动的感觉,这些都是生活中对声音最直白的描述.这些更加直白,并用自己的感官自己体会出来,就会明白声音是由震动的方式产生的.

4.再说压强,我们只知道压力到处都存在,有重量都会对另一个物体发生一定的压力作用,但是压强却很难让人们想象和体会其中的奥秘,但是如果用构建图景的方式来展示的话就会变得很容易.在教学中行我们可以将学生带到泥土的空地,让学生们自己感觉穿着鞋直接站着,泥土陷入的深度,我们在同样的地方,让学生站在木板上,看看这时候的陷入深度.作出比较,我们就会发现这时候的有木板的相对直接站着的,要

深一点.这就说明了相同的压力下,受力面积越小,压强就会越大.这时老师再在课堂上,用重物做实验,这样可以让学生们更直观更明白其中的原因了.在这个基础上,进一步画图做研究,让同学们自己思考如何才能算出最大的压强来,让学生们自己得出结论,这么来说学生们会对这样的结论更加记得牢固,对概念的理解也会变得很容易和记得深刻.从这个经验我们就可以看出来老师还可以将社会实践和课堂的实践相结合,会起到事半功倍效果.经过一番的研究,我们可以感觉到要想让学生们更好的学习初中的物理知识,老师可以说扮演着很重要的角色.作为一个指路明灯,引导学生们在物理的学习中找到方向,很好的激发学生们的学习兴趣和爱好,采用循序渐进的方式启发他们学习的物理的逻辑和抽象思维,将物理图景更好的构建起来,处理难的问题就会变得很容易,将这样的思维模式掌握并且很好的运用起来,将良好的思维模式也成为自己知识财富.这样学生们理解起物理概念、规律起来也会轻而易举,学生们的智力也会被开发出来.所以老师们要注重利用构图来进行有效的学习.

作者:孙吉涛巩会洁单位:山东省淄博市桓台世纪中学

第四篇

1、新课程改革体系内容

新课程的核心理念是“以人为本”、“以学生的终身发展为本”,这就意味着在课堂教学中学生占据主体地位,教师应放下高姿态,贴近学生,了解学生的心理活动,根据每位学生的个体差异因材施教,开发学生所具备的的能力特长,挖掘每个学生的潜能,为每位学生创造塑造自我、提升自我能力的机会。新课程追求时代性、多元性以及可操作性的目标,新课程改革贵在一个“新”字:一是观念的创新。教学观的创新要求在教学过程中师生之间积极互动,不仅要有信息的交流,更要有情感的交流;教师观的创新要求教师明确自己在教学中所处的位置,教师是学生发展的促进者,是教育教学的研究者,师生之间是平等的关系;学生观的创新指的是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无论是形式还是

思想学生都有独立性;教学质量观的创新指的是为了充分发挥学生的个性,改变“以分数为标准”传统评判学生质量的法则,转变为“以学生的德、智、体、美、劳等综合素质与个性发挥为标准”的新型法则。二是学习方式的创新。要求学生积极参与物理课程的教学活动中,用新型的自主学习、探究学习、合作学习方式代替传统的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学习方式,从而培养科学的思维方式和能力。三是评价方式的创新。传统的评价方式内容单一、形式单调,无法真实反映学生的综合素质,因此在新课程背景下不仅要考察学生对课本基础知识的掌握,同时也要注重学生在物理实验中的实际动手能力,对学生进行多方面素质考察,进而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2、新课程背景下初中物理课堂教学设计的原则

2.1以学生为中心的原则

在课堂教学中,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师负责向学生传授文化知识,因此教师在教授物理知识时一切要以学生为中心,杜绝在课堂上长篇大论的重复课本知识,尽量将课本知识与人们的实际生活相联系,不断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2整体建构的原则

建构原则包括课堂结构的建构和课堂内容的建构。课堂教学的过程是学生认知的过程,物理课堂结构的建构不同于其他学科的方式,按照教学环节依次进行。初中物理教学需要重视课堂教学方法和学法的指导,一堂课中可采用多种教学方法,内容循序渐进、由浅入深,将课本知识结合学生活动、实验等等,完成每节课的教学任务。在进行教学设计时,物理老师应将本节课所有要学习的内容以及每个知识点嵌入在整体知识的适当部位,而并非是将各个知识点孤立、分割开,使它们成为独立的个体,相互之间不产生联系,如此学生便会产生困惑,无法将相互之间有联系的物理知识合理的联系起来理解和掌握。此外,物理教师应尽可能的将课本中的知识点与实际生活结合起来,让学生明确该知识点在生活中如何应用,学生才能学得明白、学得主动。

2.3模拟教学情境,激发学生兴趣

随着物理课程的改革,初中学生的物理课时数相应地也被减少了,这无疑也增加了任课教师的教学难度,物理老师需要在短而珍贵的课堂40分钟将大量的知识传授于学生,然而这只是完成了物理教学的一部分,学生能否在这短短的40分钟内将所有知识掌握是最为关键的。著名的德国物理学家爱因斯坦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尤其是在初中物理教学中,学生是首次接触物理这一门学科,对其陌生又好奇,此时学生有兴趣去探究物理这一陌生的学科,此时物理老师需要用有趣的物理知识出动学生的好奇心,让学生打开物理知识的殿堂。在初中物理教学中可采用情境模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一种是实物情景,一种是语言情境。在实物情境教学中,物理老师可带领学生一起做一些小型试验,探究浮力的原理、阿基米德定理、以及小孔成像的奥妙。尤其是小孔成像这一节,教师可让学生提前准备好试验所需的工具:蜡烛、小孔屏和毛玻璃屏,并一步一步指导学生。首先让学生点燃已准备好的蜡烛,然后调整蜡烛和屏的高度,使蜡烛的火焰、小孔和毛玻璃屏的中心大致在一条直线上。蜡烛和小孔屏的距离不宜过大。调整后,可以在毛玻璃屏上看到蜡烛火焰倒立的实像。学生们移动蜡烛或毛玻璃屏的位置,可以看到,蜡烛距小孔越近或毛玻璃屏距小孔越远,得到的像越大。

3、新课程背景下初中物理课堂教学改革策略

3.1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

学生作为学习的主体,对初中物理高效课堂的实现有着关键性的作用。倘若学生对某位物理老师存有抵触心理,便会对物理这门课程极为排斥,不能以平常心对待老师的教学,从而对课堂教学效果产生消极的影响。因此,老师应用心对待每一位学生,了解学生的心理活动,帮助学生解决心理方面或是知识方面的问题,引领学生探索新的知识,师生间的良好互动能够带动课堂的生气,进而才能有效提高课堂教学效果。

3.2优化课堂教学内容

教师在设计教学内容时应依据教学对象的实际情况,对教材进行适当地加工与处理,将生涩难懂的知识通过实际生活中的案例加以结合,转化成学生易于接受的信息。此外,教师在课下备课时应针对学生实际接受能力,明确本节教学的重点、难点是什么,哪些内容应删除,哪些内容应从略等等。如此,教师才不会被教材束缚,教学内容更贴近生活,易于学生消化。

3.3优化学习方式

新课程标准提倡探究式教学,摒弃传统的灌输式、顽固式教学。教师在备课过程中通过精心设计,创设现实情境和实验情境,以此来激发学生积极学习的兴趣,引导学生对实验中产生的现象提出疑问,经过团队合作和交流顺利的解决问题,从而使不同层次的学生都有所收获。

3.4强化学生自主学习意识

新课程背景下,学生不能过度依赖于老师,需要自主积极地参与到教学活动中,直观地把握教学内容。教师要引导学生学会自主思考的能力,为学生提供更多的机会在课堂中接触各类物理实验,加强学生的动手能力培养,鼓励学生制作、发明一些生活小工具,学以致用,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4结语总而言之,新课程背景下初中物理教学的改革并非一蹴而就的,需要广大师生的通力协作,在反复实践的过程中发现问题,寻求策略,改善问题,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培养能够担当中华民族伟大复兴重任的一代新人。

作者:贤良才单位:吉林省白城市镇赉县第四中学校

第五篇

一、简析初中物理实验教学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当教师向学生询问实验结果是如何得出时,前排的学生能够很快且准确的回答出来,但是后面的同学却不能及时精准的说出,这便充分表明这种实验教学模式并不能有效的

初中物理电学综合试题及标准答案

物理电学试题 一、选择题 1.下列物理量的单位不是“焦耳”的是( ) A.热量 B.功 C.功率 D.能量 2. 两只灯泡串联在电路中,其中一只亮,另一只不亮,这原因可能是() A. 不亮的灯泡灯丝断了或接触不良 B. 两灯相比,不亮的灯泡其电阻太小 C. 两灯相比,不亮的灯泡其电阻太大 D. 两灯相比,通过不亮灯泡的电流较小 3. 甲、乙两电炉并联在同一电源上,各有开关控制,甲炉电阻是乙炉的4倍,要两电炉产生同样多的热量则应:() A. 甲通电时间是乙的4倍 B. 乙通电时间是甲的4倍 C. 甲、乙通电时间一样长 D. 不知道额定电压无法比较 4. 分别标有“6V,2W”和“12V,8W”的两个灯泡,串联后接在电路中,为使其中一个恰能正常发光,加在电路两端的电压应是() A、6V B、12V C、18V D、24V 5. 有两个灯泡,L 1标有“6V,3W”的字样,L 2 没有标记测得L 2 电阻为 6,把它 们串联在电路中,两灯均正常发光,那么该电路两端电压和L 2 的电功率分别是() A. 12V,3W B. 12V,1.5W C. 9V,3W D. 9V,1.5W 6.如图所示,置于通电螺线管内能自由转动的小磁针是静止的,则线圈两端的磁极和电源的正负极分别是 ( ) 。 A.线圈右端为N极,电源右端为正极 B.线圈右端为N极,电源右端为负极 C.线圈右端为S极,电源右端为正极 D.线圈右端为S极,电源右端为负极 7. 有一个额定电压为220伏的电炉,想把它接在 110伏的电路上,而不改变电炉的功率,办法是 () A. 把电炉的电阻丝截去一半 B. 把电炉的电阻丝截成相等的两段,再并联起来 C. 用另一根和它相同的电阻丝串联 D. 用另一根和它相同的电阻丝并联 8. 如图3所示的四个电路中,电压U都相等,并且电阻R 1大于R 2 ,电流表示数 最小的是

初中物理有效教学策略(继续教育论文)

浅谈初中物理有效教学策略 面对信息社会对教育的挑战,教育受到人们空前的重视。在各国教育改革的大潮中,有效教学被提到日程上来。然而,要将新的教育教学理念切实落实到课堂教学中去,真正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还存在着一定的差距。因此对课堂教学有效性的研究是国内外教育工作者的一个大趋势。有效教学是与低效教学或无效教学相对应的。新课程背景下的课堂教学与西方教学和传统教学有不同的要求,有效教学的标准和实现有效教学的策略也是不同的。但是,西方教学和传统教学有许多值得我们学习的地方,我们不能完全摒弃,而应取其精华,去其糟粕。 随着新课程实施的深入发展,以往一些研究和教学实践中许多教师对有效教学内涵的理解已不能完全适应时代的要求,主要表现在对“有效”内涵的理解很局限,以知识传授和考试分数为教学是否“有效”的唯一评判标准。初中物理新课程规定了三大课程目标领域——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这意味着学生知识掌握程度不再是判断教学有效性的唯一标准。有效教学必须促使学生在这三大目标领域上得到全面的、充分的发展,有效教学要求教师将学科的目标定位在提高全体学生的科学素质上。因此,在新的形势下,我们必须对有效教学做出符合新课程理念的科学阐述。基于国内外关于有效教学的研究,以及教学本质的研究,结合初中物理新课程标准,初中物理有效教学是指教师在教学中遵循物理教学活动的客观规律,发挥教师

自身的作用,关注学生的学习,关注学生的进步与发展,关注过程评价和目标管理,以尽可能少的时间、精力和物力投入,尽可能多地引起、维持和促进学生的学习,促进学生在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维目标”上获得积极、和谐、有效的进步和发展,从而相对有效地达到预期教学效果的教学,有效地实现预期的教学目标,满足社会和个人的教育价值需求而组织实施的教学活动。 在初中物理课堂教中看教学是否有效,关键必然是看教学活动是否能引起、维持和促进学生的有效学习,看学生通过学习取得的学习效果,取得了怎样的进步和发展,以及是否引发了学生继续学习的愿望;看有多少学生在很大程度上实现了有效学习。学生通过有效学习,从而积极、和谐、有效地实现教学的“三维目标”,是学生进步和发展的基本内涵。学生的进步和发展并不只是传统教学强调的知识和技能的掌握,而是指学生在教师引导下在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维目标”上获得积极、和谐、有效的进步和发展,是注重全面教学目标的进步和发展。其中积极的进步和发展是指学生能主动参与学习,并能积极主动思考表达自己对知识的理解,关键是在课堂上激发学生表现的欲望,并产生一定的竞争意识。只有学生开口,才能及时表达自己的思考;只有开口,才能及时得到自己想要的反馈;只有开口,才能及时更新自己的认识;只有交流,才能使自己的认识更深刻,使自己的学习更有效。和谐的进步和发展是指学生

初三物理电学综合题(较难)及详细答案解析

初三物理电学综合题(较难)及详细答案解析 一、电磁学综合题 1.R2= R总-R1=484Ω-48.4Ω=435.6Ω.(2019·天津中考模拟)(一)小泽发现:漆黑夜间上洗手间,很难摸到墻上开关,于是动手自制夜间照明电路。 器材:6V新蓄电池,规格为“2.5V0.5A”的新灯泡L、定值电阻R0、开关S、导线若干。(1)请在图甲中以笔画线代替导线完成电路连接。要求:夜间闭合开关S,电压表显示电源电压,灯泡正常发光;白天断开开关S,电压表指针指零,灯泡熄灭。 (______) (二)数月后,小泽发现:闭合开关S,灯泡发光,亮度有所下降。 (2)小泽猜想1:可能是长期使用,蓄电池用旧了导致电源的输出电压有所降低。闭合开关,如图乙所示,电压表显示旧蓄电池的输出电压为________伏。 小泽猜想2:可能是长期使用,灯泡自身发生了变化。因为他发现灯泡玻璃壳内壁发黑。灯泡玻璃壳内壁发黑是由于钨丝发生________(填所选项的字母)。 A.先升华后凝华B.先汽化后液化 C.先熔化后凝固 D.先升华后凝固(三)小泽用该旧蓄电池探究、绘制旧灯泡的I—U图像。 (3)请在图内中以笔画线代替导线完成电路,要求:闭合开关前,滑动变阻器的滑片P应置于A端。 (______) (4)请根据图丁将实验⑥的电流表的示数填入表格,并根据实验表格在图戊中画出旧灯泡的I—U的图像。 (______)

【答案】详见解析 4.5 A 详见解析 0.4 详见解析 【解析】 【分析】 根据题中“于是动手自制夜间照明电路”可知,本题考查电路的连接、电表读数、物态变化、以及I-U图象。根据电压表的使用规则和滑动变阻器的连接方式连接电路,根据量程和分度值读出电压表和电流表的示数,根据描点法画出图象。完成解答。 【详解】 (一)(1)闭合开关S,灯泡正常发光,电压表显示电源电压,说明电压表可并联在电源两端或并联在灯泡和定值电阻的两端;断开开关S,灯泡熄灭,电压表指针指零,说明电压表并联在灯泡和定值电阻的两端,电源电压为6V,所以电压表选用0~15V量程,实物连接如下: (二)(2)由图乙可知,电压表使用0~15V量程,分度值为0.5V,示数为4.5V; 灯泡的钨丝在温度较高时会直接变成气体,发生了升华现象;当钨蒸气遇到冷的玻璃泡内壁时,又会直接变成固体附着在灯泡上,发生了凝华现象。即先升华后凝华,故选A。(三)(3)滑动变阻器的接线柱应一上一下串联电路中,闭合开关前,滑动变阻器的滑片P应置于A端,即最大值端,所以应将B接线柱接入电路中,电路图如下: (4)由图丁可知,电流表选用0~0.6A量程,分度值为0.02A,示数为0.4A; 根据实验数据,描点连线画出旧灯泡的I-U图象,如图所示: 2.(2)已知电流表a测量L1的电流,则通过灯L1的电流I1=0.3A,并联电路的干路电流等于各支路电流之和。则L2的电流I2=I?I1=1.2A?0.3A=0.9A。(2019·江苏南通田家炳中学中考模拟)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2018年5月21日,在嫦娥四号升空前,中继星“鹊桥”号成功发射,为即将发射的嫦娥

物理教学类论文题目

附录:物理各类毕业论文题目 二、实验类 1、复摆实验仪的研究 2、杨摸量实验仪研究 3、落球法液体粘滞系数测定仪的改进 4、浅议氦氖激光器在光学实验教学中的应用 5、全息照相实验技巧探讨 6、实验数据的处理和测量不确定度计算 7、标准不确定度合成中应注意的问题及讨论 8、钢丝的切变模量与扭转角度关系的研究 9、物理实验测量和分析的基本方法10、向心力实验装置研究11、重力加速度测量实验装置研究12、液体表面张力实验装置研究13、MATLAB在声学实验中的应用 10、镜像声波演示装置的设计与制作11、静电起电盘电荷收集装置的研制 12、非平衡电桥在非电量测量中的应用13、载流圆线圈平面内任意一点磁场的测试与理论分析14、非线性电阻特性的实验研究15、简易万用表的设计制作及校准 16、体效应管负阻特性的测量研究17、微波光学实验研究 18、组合测量在物理实验中的应用19、用电阻应变片测量微小形变实验方法的改进与研究20、偶氮染料掺杂聚乙烯醇薄膜的光致双折射的理论与实验研究21、偶氮染料掺杂聚乙烯醇薄膜的四波混频特性的实验研究22、演示实验在物理教学中的作用23、如何做好学生分组实验24、如何测定弹簧的有效质量25、在物理实验教学中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尝试26、固体激光器的光束质量分析 27、光学谐振腔的优化设计28、对大学物理改革的思考:用电脑模拟实验过程29、理想实验在物理学中的作用30、物理学中的科学研究方法31、光电效应伏安曲线研究32、物理实验对学生科学好奇心的培养33、大学物理实验专题课件研究34、激光全息实验分析 35、设计性实验研究 36、物理模型与中学物理教学37、CCD技术及其应用38、考研对我院物理本科教学的影响及对策39、塞曼效应实验研究40、H-D原子光谱实验的误差分析及其优化41、如何实现电机的变速42、实验教学的改革探讨43、计算机在物理实验教学中的应用 三、教法类 1、在物理教学中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探讨 2、谈谈中学物理课堂教学艺术 3、兴趣——学生学习物理最好的老师 4、物理习题隐含条件的探讨 5、中学物理教学中的研究性学习探讨 6、高中“课题研究”教学案例总结 7、中学物理课程的基本理念分析8、论物理教育中的科学素养培养 9、新的中学物理课程目标分析(择其某一项)10、中学物理教学中的美育素材研究 11、物理教学中的创造人格培养12、物理教学中学生自学能力培养探究 13、试论物理教学中的科学探究14、对高考“理科综合”科目的改革的思考 15、未来中学物理教师素质结构之设想16、现行物理教学大纲及教材的有关评价 17、对高中某一物理概念或物理规律的教学研究(电磁学,光学方面)18、中学物理教师继续教育问题的思考 19、高一物理新教材的比较与评价20、论非智力品质在物理学习中的形成与作用 21、中学物理光电实验如何适应新课标的改革22、中学物理教学中互动作用的深入探讨23、用FLASH制作自由落体运动的课件及在教学中的应用24、多媒体在物理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25、在物理教学中Powerpoint应用经验及技巧26、如何用Authware互动性引发学生学习兴趣 27、中学物理兴趣培养初探28、在中学中开展设计性实验可行性初探 29、用Flash制作课件效果评析30、Powerpoint物理课件实用性与演示实验剖析 31、物理教师课程能力的结构分析32、物理教师课程能力现状及其改进策略

初三物理电学综合试题

初三电学综合试题 物理试题 全卷共85分 第I卷(选择题共36分)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正确,将正确答案的字母填在机读卡上, 多选、错选或不选均不得分,18个小题,每小题2分,共36分) 16.下列四个电路图中与右边实物图相对应的是 ( ) A. B C D 17.关于家庭电路,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 A.我国家庭电路的电压是220V B.保险丝是以并联方式接人电路的 C.开关与被控制的灯泡并联 D.家用电器是以串联方式接人电路的 18. 有两个灯泡,L 1标有“6V,3W”的字样,L 2 没有标记测得L 2 电阻为 6,把 它们串联在电路中,两灯均正常发光,那么该电路两端电压和L 2 的电功率分别是() A. 12V,3W B. 12V,1.5W C. 9V,3W D. 9V,1.5W 19. 在居民小区的楼道里,有一种声控加光控的照明电路,声控和光控电路都相当于开关,在光控电路的小盒子上有个进光孔,夜晚没有光照时,光控开关闭合,当有人走动发出声音时,声控开关闭合,电路被接通,灯泡发光。而在白天,光控电路受到光照,光控开关断开,无论楼道内发出多大的声音,楼道灯都不会亮。实际的声控和光控电路比较复杂,在下图中用声和光两个符号代表声控、光控开关,你认为下图中各电路图能够满足上面要求的是( )

20.某同学观察到如下图所示的两种家用电器的铭牌,根据铭牌上提供的信息, 判断在12个小时内正常使用的电冰箱与连续运转的电风扇消耗电能的情况是 ( ) A .电冰箱比电风扇多 B .电风扇比电冰箱多 C .电冰箱与电风扇一样多 D .电冰箱比电风扇可能多,也可能少 21.在如下图甲所示的电路中,0R 为定值电阻,ab 是粗细均匀、长为L 的一根电阻丝,滑片P 与ab 接触良好并可自由滑动,且0ab R R .当闭合开关S 后,电压表的示数U 随滑片P 离a 点的距离x 变化的规律能用图乙中哪个图像描述(电源两极间电压不变 ) ( ) 22.如右下图中,两只电压表的指针均指在刻度盘正中央,以下正 确的是( ) A .通过R 1的电流小于通过R 2的电流 B .R 1两端的电压与R 2两端的电压相等 C .R 1电阻值大于R 2电阻值 D .R 1消耗的功率小于R 2消耗的功率 23 .如右下图所示,在电磁铁正上方用弹簧挂着一条形磁铁,开关闭合后,当滑片P 从a 端向b 端滑动过程中,会出现的现象是( ) A .电流表示数变小,弹簧长度变短 B .电流表示数变小,弹簧长度变长 C .电流表示数变大,弹簧长度变长 D .电流表示数变大,弹簧长度变短 A a b P S S N

初中物理中考复习电磁学梳理

电磁学梳理 一、知识点 1. 磁体 (1)磁性:物体吸引铁、钴、镍等物质的性质。 (2)磁体:具有磁性的物体叫磁体。 (3)磁体的另一个性质:指向性(受地磁影响产生)。 (4)任何磁体都有两个磁极,一个是南极(S),一个北极(N)。 (5)磁极间的相互作用:同名磁极相互排斥,异名磁极相互吸引。 (6)磁化:使原来没有磁性的物体获得磁性的过程。 2. 磁场 (1)磁体周围存在着磁场,磁场看不见、摸不着,但却是真实存在的。磁极间的相互作用就是通过磁场发生的。 (2)磁场的性质:对于放入其中的磁体具有磁力的作用。 (3)磁场的方向:小磁针静止时北极所指的方向就是该点的磁场方向。 3. 磁感线 (1)磁感线是为形象描述磁场而画出的一些有方向的假想曲线。 (2)磁感线上的任何一点的切线方向都跟放在该点的小磁针N极所指的方向一致。 (3)磁体周围的磁感线都是从磁体的N极出来,回到S极;磁体内部的磁感线由S极指向N极。 (4)磁感线是一些闭合的曲线,任何两条磁感线不能相交。磁感线越密集的地方表示磁性越强。 4. 地磁场 (1)地球本身是个巨大的磁体。在地球周围的空间里存在着磁场,这个磁场叫做地磁场。 (2)地球两极和地磁两极并不重合,地磁北极在地球南极附近,地磁南极在地球北极附近。 5. 电磁场 (1)奥斯特实验:电流周围存在着磁场,磁场的方向随着电流方向的变化而变化。 (2)安培定则(右手螺旋定则):用右手握螺线管,让四指弯向螺线管中电流方向,则大拇指所指的那端就是螺线管的N极。

(3)电磁铁:通电螺线管中插入铁芯(必须是软磁性材料) (4)影响电磁铁磁性强弱的因素: ○1有无铁芯(有铁芯比无铁芯磁性强) ○2线圈中的电流大小(电流越大,磁性越强) ○3线圈的匝数(匝数越多,磁性越强) (5)电磁继电器:实质上是一个利用电磁铁来控制的开关。它可以实现远距离操作,利用低电压、弱电流来控制高电压、强电流。 6. 磁场对通电导体的作用 (1)磁场对通电导线作用产生的条件:电流方向与磁感线方向不平行。 (2)电动机是根据通电导体在磁场中受力原理制成的。 (3)所受力的方向与磁感线的方向和电流的方向有关。 7. 电磁感应 (1)电磁感应:闭合电路的一部分导体在磁场中,做切割磁感线运动时,就会电流,产生的电流为感应电流。 (2)电磁感应产生条件: ○1电路必须闭合 ○2导体运动时必须切割磁感线 ○3切割磁感线的导体只是回路的一部分 (3)感应电流的方向与磁场方向、导体切割磁感线的方向有关。

(完整版)初中物理电学综合计算题

电学综合计算题 1、(2013?绥化)某种电热水器,其电路图如下,R 1为发热板,R 2 为保温电阻,S 1 是温控开关.当 电热水器处于加热状态时,水被加热,达到设定温度时,S 1 自动断开,热水器处于保温状态.已 知电阻R 1=50Ω,R 2 =450Ω.求: (1)热水器内装有质量为2kg的水,当水的温度从20℃升高到40℃ 时,这些水吸收的热量是多少? (2)当电热水器处于加热状态时,电路中的电流是多大? (3)当热水器处于保温状态时,R 1 电功率为多少? 2、(绥化2014)小丽的妈妈买了一台全自动豆浆机,如图甲所示。图乙是豆浆机的主要结构:中间部分是一个带动刀头的电动机,用来将原料进行粉碎打浆;外部是一个金属圆环形状的电热管,负责对液体加热煮沸。图丙是豆浆机正常工作时,做一次豆浆的过程中,电热管和电动机交替工作的“P-t”图象。右表是这个豆浆机的主要技术参数。 请解答下列问题: (1)豆浆机正常工作时的最大电流是多大? (2)豆浆机正常工作,做一次豆浆,加热时消耗的电能是多少?

(3)豆浆在正常工作状态下做一次豆浆,若大豆和清水总质量为1.5 kg,初温为20℃,豆浆 沸腾时温度是100℃。求豆浆机电热管的加热效率是多少?(已知大豆和清水的混合物的比热容及豆浆的比热容均为4.0×103 J/(kg·℃),计算结果保留到小数点后一位)。 (4)在某一次豆浆机工作的时候,小丽将家里的其它用电器都关闭,她观察到豆浆机的电热 管工作时,家里标有“1200 r/kW·h”字样的电能表转盘在1 min内转过了22转。 此时豆浆机的实际功率是多大? 3、(绥化2015).养生壶是一种用于养生保健的可以烹饮的容器,类似于电水壶,其最大的特点是采用一种新型的电加热材料,通过高温把电热膜电子浆料(金属化合物)喷涂在玻璃表面形成面状电阻,在两端制作银电极,通电后产生热量把壶内的水加热.小明家买了一把 型号HX-201504 额定电压220V 频率50Hz 额定功率1210W 小明关闭了家中的其它所有用电器,并在壶中加入初温为25℃的水,6min将水烧开(标准大气压下),求: (1)在加热过程中家用电能表(图乙)的转盘转了300转,此过程中养生壶消耗的电能是多少? (2)如果养生壶的热效率是87.5%,此过程中水吸收的热量是多少? (3)壶中水的质量是多少? (4)养生壶两端的实际电压是多少?(不考虑温度对电阻的影响)

初中物理电磁学知识点总结

初中物理电磁学知识点总结 1、电路:把电源、用电器、开关、导线连接起来组成的电流的路径。 2、通路:处处接通的电路;开路:断开的电路;短路:将导线直接连接在用电器或电源两端的电路。 3、电流的形成:电荷的定向移动形成电流.(任何电荷的定向移动都会形成电流) 4、电流的方向:从电源正极流向负极. 5、电源:能提供持续电流(或电压)的装置. 6、电源是把其他形式的能转化为电能.如干电池是把化学能转化为电能.发电机则由机械能转化为能 7、在电源外部,电流的方向是从电源的正极流向负极。 8、有持续电流的条件:必须有电源和电路闭合. 9、导体:容易导电的物体叫导体.如:金属,人体,大地,盐水溶液等.导体导电的原因:导体中有自由荷; 10、绝缘体:不容易导电的物体叫绝缘体.如:玻璃,陶瓷,塑料,油,纯水等. 原因:缺少自由移动的电移动的电电荷 11、电流表的使用规则:①电流表要串联在电路中;②电流要从"+"接线柱流入,从"-"接线柱流出;③被测电流不要超过电流表的量程;④绝对不允许不经过用电器而把电流表连到电源的两极上. 实验室中常用的电流表有两个量程:①0~0.6 安,每小格表示的电流值是0.02 安; ②0~3 安,每小格表示的电流值是0.1 安. 12、电压是使电路中形成电流的原因,国际单位:伏特(V); 常用:千伏(KV),毫伏(mV). 1 千伏=1000 伏=1000000 毫伏. 13、电压表的使用规则:①电压表要并联在电路中;②电流要从"+"接线柱流入,从"-"接线柱流出;③被测电压不要超过电压表的量程; 实验室常用电压表有两个量程:①0~3 伏,每小格表示的电压值是0.1 伏; ②0~15 伏,每小格表示的电压值是0.5 伏. 14、熟记的电压值:①1 节干电池的电压1.5 伏;②1 节铅蓄电池电压是2 伏;③家庭照明电压为220 伏;④安全电压是:不高于36 伏;⑤工业电压380 伏. 15、电阻(R):表示导体对电流的阻碍作用.国际单位:欧姆(Ω); 常用:兆欧(MΩ),千欧(KΩ);1 兆欧=1000 千欧; 1 千欧=1000 欧. 16、决定电阻大小的因素:材料,长度,横截面积和温度 17、滑动变阻器: A. 原理:改变电阻线在电路中的长度来改变电阻的. B. 作用:通过改变接入电路中的电阻来改变电路中的电流和电压. C. 正确使用:a,应串联在电路中使用;b,接线要"一上一下";c,闭合开关前应把阻值调至最大的地方. 18、欧姆定律:导体中的电流,跟导体两端的电压成正比,跟导体的电阻成反比. 公式:I=U/R. 公式中单位:I→安(A);U→伏(V);R→欧(Ω). 19、电功的单位:焦耳,简称焦,符号J;日常生活中常用千瓦时为电功的单位,俗称“度”符号kw.h 1 度=1kw.h=1000w×3600s=3.6×106J 20.电能表是测量一段时间内消耗的电能多少的仪器。A、“220V”是指这个电能表应该在220V 的电路中使用;B、“10(20)A”指这个电能表长时间工作允许通过的最大电流为10 安,在短时间内最大电流不超过20 安;C、“50Hz”指这个电能表在50 赫兹的交流电路中使用;D、“600revs/KWh”指这个电能表的每消耗一千瓦时的电能,转盘转过600 转。21.电功公式:W=Pt=UIt(式中单位W→焦(J);U→伏(V);I→安(A);t→秒). 22、电功率(P):表示电流做功的快慢的物理量.国际单位:瓦特(W);常用:千瓦(KW)公式:P=W/t=UI 23.额定电压(U0):用电器正常工作的电压. 额定功率(P0):用电器在额定电压下的功率. 实

[参考实用]初中物理教学论文10篇

初中物理教学论文10篇 1、把握复习要点 1.1将知识与生活实际联系起来 物理课程内容都是从生活出发,解答生活中出现的现象.所以在复习的时候就要把握这样的思想,因为考题往往就是那些最常见的生活现象.例如:剪刀的杠杆、自行车的力学等等都可以作为考题的素材.通过这几年的中考题目就可以总结出这些题目的出处、以及解答技巧.通过平时的积累,多观察、多思考.这样一来就可以把握这样的题目要点,将实际问题转化成自己熟悉的物理知识,并作出准确的解答.1.2把握开放性的题目 现在越来越多的能力拓展题都是针对学生开放性解题思路的训练.首先学生应当不要对这类的题目产生惧怕心理.仔细的分析和观察,在平时也要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和创新意识,让学生学会从多角度、多方面来分析解答问题,这样在中考的考试当中就不会手足无措了. 1.3将知识总结联系起来 在复习的时候,很多教师都会进行模块的复习,这样会让学生记了这一块忘了那一块,复习效果欠佳.所以,在复习的时候,应当把知识点总结成专题,然后将前后的知识充分串连起来,寻求各个知识点的联系,将物理知识编织成一个知识点网,这样一来,就可以充分掌握每一部分的知识,不会有盲点. 2、关注热点问题 这几年各地的中考试卷都还是包含很多现阶段的热点问题,从这些问题入手,进行物理知识的梳理和分析,可以有效押题,通过对这些热点问题的分析和总结,让学生不至于在考试的时候无从入手.同时,平时还要培养学生的积极主动的思考能力,根据试

卷上给的内容和材料,可以自己分析得到试题涉及的知识点.近几年的热点问题仍旧是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 (1)最新的科学技术现状,例如:嫦娥一号奔月实验、磁悬浮列车等等. (2)时事新闻当中出现的奇闻奇事. (3)通过一张图片或者漫画,让学生从中找到涉及的物理知识,并作出相应的解答. 3、分析题型结构 只要把握题型结构,学会分析,就可以掌握.中考比较困难的题型就是简答题,这样的题目要求学生有一定的表达能力,并不是用公式等作出解答就可以的,而是要求学生从概念的分析和理解出发进行解答.这样一来.学生往往不容易抓住重点,很容易跑偏,导致失分.所以,在复习这样的题型的时候就不要总是想着要死套概念和公式,要掌握解答的要领,灵活地解出答案.一般可以从这几个方法来进行分类解答: (1)知识类型.例如:运动问题、光的问题、力的问题等等,这样的题目都有各自基本的答题模式,可以按照这样的方式进行分析解答. (2)题目类型.按照题目的不同来分类,例如:直接叙述题、公式解答题、图表解答题等等.这样的踢门就要认真分析,以回答要点为答题重点. 4、注意复习中的误区 4.1不要盲目地使用复习资料 很多学生都会喜欢在考前买一大堆的复习资料,这样虽然可以大量的练习,但是却有着很大的缺陷:很多资料的内容和题型都不是最新的,学生没有判断能力,这样复习的结果就是找不到真正考试的重点.所以学生一定要在教师的帮助下选择好的复习资料,准备好与教学大纲和考试大纲相对应的习题册. 4.2不要总是做新题

初三物理电学综合试题及答案

初三物理电学综合试题及答案一、填空题(每题2分,共32分) 1。电流在某段电路上所做的功,等于这段电路跟路中的以及的乘积,写成公式就是。 2。一个电熨斗,标有“220V 300W”,它的物理意义是。这个电熨斗正常工作4小时,消耗 电能千瓦时,合焦耳。 3。照明电路的电压是伏特。在照明电路里,某个电灯正常发光时,通过它的电流强度是0。22安培,此时,灯泡的电阻是欧姆。 4。一只标有“6V 3W”的小灯泡,接在4.5伏特的电源上,它的实际功率是瓦特。 5.滑动变阻器的原理,是靠改变电路中来改变,从而改变电路中的。 6.一个导体,电阻为20欧姆,接在某一电源上,通过的电量为18库仑,电流做功108焦耳。这电源的电压是伏特,通过导体电流强度为安培,这导体消耗的电功率为瓦特。 7。一节干电池电压是伏特,一节蓄电池电压是伏特,照明电路电压是伏特,对人?体安全的电压是。 8.磁场周围的磁感线都是从磁体的出来,回到磁体的。 9.在磁场中,小磁针北极所受磁场力的方向跟该点的磁场方向。 10。直线电流周围磁感线的方向跟方向有关,它们之间的关系可以用定则来判定。 11.电磁铁的优点是:它的有无可以由通断电流控制,它的可以由电流的强弱来控制,它的可以由变换电流方向来控制。

12.在丝绸和玻璃棒摩擦的过程中,有一部分从玻璃棒转移到丝绸上,摩擦起电的实质是。摩擦起电并没有。 13.电阻是导体的性质,我们用跟的比值表示导体的电阻,写成公式就是。 14。闭合电路的一部分导体,在磁场里做切割磁感线运动时,导体中就会产生电流,这种现象叫做。如果电路不闭合不会产生 ,只在导体两端产生。 15.家庭照明电路里的保险丝是由电阻率比较而熔点比较的铅锑合金做的.选用保险丝时,应使它的额定电流或电路最大的正常工作电流. 16.如图4-2所示,电源电压不变,滑动变阻器的滑片p向a端滑动时,安培表的读数,伏特表的读数;当滑片p向b端滑动时,伏特表的示数,安培表的示数 二、判断题,对的打“√”,不对的画“×"(每题2分,共6分) [ ] 2.在连接电路的过程中,电键要断开[] 3.伏特表的正、负接线柱不能直接跟电源的正、负极相连[ ] 三、选择题:(每小题4个选项中至少有一个是正确的)(每题3分,共27分)

最新初中物理电学综合测试题(培优班用)

初中物理电学综合测试题(培优1班用) 一、填空题(共22分) 1、如图所示,电源电压为6V且保持不变。当开关闭合时,电压表的示数为2V,则L1两端的电压是 ,L2两端的电压是 ;当开关断开时,电压表示数为 。 2、如图所示的电路中,闭合开关后,V1的示数是3V,V2的示数是5V。已知电源两端的电压是6V,那么L1两端的电压是 ,L2两端的电压是 ,L3两端的电压是 。 3、在如图(a )所示电路中,当闭合开关后,两个电压表指针偏转均如图b 所示,则电阻R 1和R 2两端的电压分别为 、 。 4、在某一温度下,两个电路元件A 和B 中的电流与其两端电压的关系如图所示。则由右图可知,元件A 的电阻为 Ω;将A 和B 并联后接在电压为2.5V 的电源两端,则通过A 和B 的总电流是 。 5、城市的交叉路口通常都装有红、黄、绿三色灯来指挥车辆行人通行。若每只灯的规格都是“220V 300W ”,则每组交通指挥灯(含红、黄、绿三种颜色灯)工作15h 要消耗电能_________kw ·h 。 6、电子式电能表表盘上标有“3000imp/(kW ·h)”字样,将某用电器单独接在该表上工作20min ,电能表指示灯闪烁了300次.该用电器在上述时间内消耗的电能为 __________kW ·h ,它的电功率是__________W 。 7、如图是一个玩具汽车上的控制电路,小明对其进行测量和研究发现:电动机的线圈电阻为1Ω,保护电阻R 为4Ω,当闭合开关S 后,两电压表的示数分别为6V 和2V ,则电路中的电流为 A ,电动机的功率为 W 。 8、将光敏电阻R 和定值电阻R0、电流表、电压表连成电路,接在9V 的电源上,光敏电阻阻值随光强变化关系如下表:(“光强”表示光强弱程度的物理量, ,电压表的示数将 。(“增大”、“减小”或“不变”)。分析表中数据可知光强E=1.5cd 时,光敏电阻的阻值R= Ω,此时电流表的示数为0.5A ,则通电1分钟R0上产生的热量为 J 9、一个“12V 6W ”的小灯泡,如果接在36V 电源上,为使其正常发光,需串联一个________Ω的电阻,该电阻消耗的功率是________W . 10、现有阻值分别是10Ω、15Ω的电阻两只,允许通过它们的最大电流分别是1A 和0.6A ,若将它们串联起来使用,两端允许加的最大电压是 V ,电路的最大功率是 W . 二、选择题(每题2分,共30分) 1、在如图所示的电路中,电源电压为9V,且保持不变,开关S闭合时,电压表的示数为6V,则( ) A.L1两端的电压为3V B.L2两端的电压为6V C.L2两端的电压为3V D.L2两端的电压为9V 2、如图所示电路中,电源电压不变,闭合开关S后,灯泡L1、L2都发光。一段时间后,其中一只灯泡突然熄灭,另一只灯泡仍然发光,而电压表V1的示数变小,V2的示数变大。则产生这一现象的原因是( ) A.灯L1断路 B.灯L2断路 C.灯L1短路 D.灯L2短路 3、如图所示,滑动变阻器的滑片在某两点间移动时,电流表的示数范围为1A 到2A 之间,电压表的示数范围为6V 到9V 之间,则定值电阻R 的阻值及电源电压分别为( ) A.3Ω,15V B .6Ω,15V C.3Ω,12V D.6Ω,12V 4、如图所示的电路中,当开关S闭合,甲乙两表示电压表时,示数之比U甲︰U乙=3︰2;当开关S断开,甲、乙两表是电流表时,则两表的示数之比I甲︰I乙为( ) A.2︰1 B.3︰1 C.2︰3 D.1︰3 5、如图所示,电池组电压一定.关于电路工作情况,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只闭合S 1时,两只灯泡是串联的 B.若先闭合S 1,再闭合S 2,电压表、电流表的读数均变小 C.若先闭合S 1,再闭合S 2,电压表、电流表的读数均变大 D.若先闭合S 1,再闭合S 2,电压表读数不变、电流表读数变大 6、两只灯泡串联后接入电路,其中一只亮,另一只不亮,产生这种现象可能是( ) A .两灯相比,不亮的灯泡电阻太小了 B .两灯相比,不亮的灯泡中通过的电流太小了 C .两灯相比,不亮的灯泡额定功率一定大 D .不亮的灯泡的灯丝断了 7( ) 8、如图6A 、甲是电压表,乙是电流表 B C 、甲乙都是电流表 D 、甲乙都是电压表 9、如图所示,电源电压保持不变,当开关S 从b 端滑到a 端的过程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电压表、电流表的示数均变小 B 、电压表、电流表的示数均不变 C 、电压表的示数不变,电流表的示数变小 D 、电压表的示数变小,电流表的示数不变 10、一只电阻两端的电压从2V ,增加到2.8V ,通过该电阻的电流增加了0.1A ,则该电阻的阻值是 3 15 V 0.6 3 A A - - 15 V 0. 3 A B - - 15 V 0. 3 A D - - 3 15 V 0.6 3 A C - -

初中物理电学综合计算题

1、如图所示,灯L标有“6V 3.6W”字样,电源电压保持不变,闭合开关S, 电流表示数为0.1A,灯实际功率为0.9W(灯丝电阻不随温度变化).求: (1)定值电阻R0的阻值; (2)电路的总功率; (3)通电1min灯L消耗的电能. 2.如图甲所示的电路中,电源电压不变,小灯泡的额定电压为2.5V,变阻器的最大阻值R为定值电阻R0的三倍。闭合开关S,当滑片P置于某点时,电压表示数为2.5V,电流表示数为I1,当滑片P置于最右端时,电流表示数为I2,且I2:I1=5:4。两次变阻器连入电路的电阻之比R1:R=8:15。图乙是该小灯泡I-U 图像。求: (1)小灯泡正常发光时的电阻值; (2)滑片置于最右端时,小灯泡的实际功率; (3)电源电压。 3.电源电压为25V且保持不变,R1为定值电阻,R2为滑动变阻器, 其上标有“50Ω 2A”的字样,电流表A1的量程为0~0.6A,电流表 A2的量程为0~3A,灯泡L标有“5V 1W”的字样. (1)灯泡L正常工作时的电流是多大? (2)闭合S,断开S1、S2,灯泡恰好正常工作,求R1的阻值. (3)S、S1、S2均闭合,求滑动变阻器R2连入电路的阻值为多大时电路功率最大?并求出此种情况下电路1min消耗的电能. 4.如图甲所示,电源电压恒定,R0为定值电阻。将滑动变阻器的滑片从a端滑到b端的过程中,电压表 示数U与电流表示数I间的关系图象如图乙所示。求: (1)滑动变阻器R的最大阻值;(2)R0的阻值及电源电压; (3)当滑片滑到滑动变阻器的中点时,电阻R0消耗的功率。 5.)如图所示,电源电压保持不变,小灯泡L标有“3V 1.5W”的字样,滑动变阻器R1的阻值变化范围为0~70Ω,定值电阻R2的阻值为30Ω.求: (1)小灯泡L正常发光时的阻值为多少?(2)当S1、S2和S3都闭合,滑动变阻器的滑片滑到a端时,小灯泡L恰好正常发光,此时电流表的示数为多少? (3)保证电流表有示数时,滑动变阻器的滑片应怎样移动,同时开关应怎样闭合或断开才能使电路的总电功率最小?最小电功率为多少?

2020年初三物理电学综合题(较难)及详细答案解析

1.由题知。R 1 的电功率:P 1 =P 加热 -P 文火 =500W-100W=400W,R1的阻值: R 1 ===121Ω,文火萃取阶段时,只有R 2 连入电路,功率为100W,即 2 P 2 =可得R 2 =2 2 ==0.2A,此时R两端电压:U=IR=0.2A×5Ω 2最大 5Ω+15Ω 2020年初三物理电学综合题(较难)及详细答案解析 一、电磁学综合题 则 U2(220V) P400W U2U2(220V) ==484Ω,额定保温功率:P R P100W 22 保温 U2(220) ===80W。(2019·吉林长春市实验中学中考模拟)小强运用所学R+R121Ω+484Ω 12 电学知识,设计了一个电子身高测量仪,用来测量同学们的身高,如图所示,其中定值电 阻R 1 =5Ω,电源电压恒为4V,R 2 的长度为100cm、规格为“15Ω0.5A”,电压表量程为0~3V,电流表量程为0~0.5A。 (1)当被测同学的身高越高时,电压表的示数_____,电流表的示数_____。(选填“越大”、“越小”或“不变”) (2)若被测量同学的身高为2m时,滑动变阻器的滑片刚好位于最上端,则此时电压表时示数为_____V;当电压表的示数为1.5V时,被测同学的身高应_____1m(选填“大于”、“小于”或“等于”)。 (3)若被测量同学的身高越高时,测量仪消耗电能越_____(选填“快”或“慢”)。【答案】变大变小3大于慢 【解析】 【详解】 由电路图可知,R 1 与R 2 串联,电压表测R 2 两端的电压,电流表测电路中的电流。 (1)由图知,当人体身高增高时,滑片上移,R 2 接入电路中的电阻变大,电路中的总电阻变大,电源电压不变,由I= U R 可知,电路中的电流变小,由U=IR可知,R 1 两端的电 压变小,因串联电路中总电压等于各分电压之和,所以,R 2 两端的电压变大,即电压表的示数变大; (2)滑片在最上端时,R 2 连入阻值为它的最大值,由串联电路特点和欧姆定律可得此时电路中电流,I= U4V R+R111 1 =1V,所以电压表的示数:U V =U 2 =U﹣U 1 =4V﹣1V=3V;当电压表的示数为1.5V时,R 1

中考物理电学综合计算题汇总及答案

中考物理电学综合计算题汇总及答案 一、电磁学综合题 1.答:水吸收的热量为3.696×105J,烧开一壶水需要的时间为420s。(2019·翁牛特旗乌丹第一中学中考模拟)阅读短文,并回答问题. 第四代电光源——LED光源 如图甲是时下较为流行的LED手电筒和LED吸顶灯,它的主要部分是高亮度白色发光二极管,这种发光二极管主要由硅、砷等半导体材料制成,具有光效高、耗电少,寿命长、易控制、免维护、安全环保等优点,是继白炽灯、卤素灯和节能荧光灯后新兴的第四代电光源,是极具发展前途的新光源.LED的发光原理与白炽灯先发热后发光的原理截然不同,是直接把电能转换成光能的器件,因而其发光效率较高,是新一代固体冷光源,将逐步取代传统光源.图乙是LED的元件实物及符号. 由于二极管具有单向导电性,使用时必须将它的正极与电源正极相连,二极管才能处于导通状态,否则处于截止状态.利用图丙所示电路可以研究发光二极管的工作特性:把一个额定电压为3V的LED接入电源电压恒为4.5V的电路,闭合开关S,LED即处于导通状态,调节变阻器滑片,改变LED两端的电压和电路中电流,记录多组电压、电流数据,可以得到电压表与电流表示数关系,如丁所示. (1)LED灯主要由半导体材料制成;它之所以节能,被称为冷光源,是因为电热转换损耗的能量较白炽灯__________(高/低); (2)在图丙中,闭合S,调节滑动变阻器,使LED正常发光;断开S,改变电源的正负极后再闭合S,LED___________(能/不能)发光 (3)在图丙中,闭合S,调节滑动变阻器,使LED正常发光;断开S,改变电源的正负极后再闭合S,LED不能发光;此时两电表的示数为__________。 A.4.5V 20mA B.3V 20mA C.4.5V 0mA D.3V 0mA 【答案】低不能 C 【解析】 【详解】 (1)根据题意知,LED灯直接把电能转换成光能的器件,因而其发光效率较高,转移为内能的部分少,即电热转换损耗的能量较白炽灯低; (2)在图丙中,闭合S,调节滑动变阻器,使LED正常发光,由于二极管具有单向导电性,断开S,改变电源的正负极后再闭合S,LED不会有电流通过,故不能发光。

初中物理教学论文10篇【论文】

初中物理教学论文10篇 第一篇:情景创设下初中物理教学 一、初中物理教学中有效物理问题情景创设的具体方 1.利用物理实验进行物理问题情景的创设 在初中物理学的课堂教学中,物理实验是必不可少的一种教学方法,也是最直观、最形象、最能够被学生所理解以及掌握的教学方法之一。因此,教师们可以利用物理实验,来针对相关的物理知识点、教学大纲所要求的教学目标进行分析,并且根据学生的学习情况以及学习能力,从而创设一些适当的、能够有效的帮助学生理解物理知识的相关物理问题的情景。在利用物理实验初进行有效物理问题情景创设的过程中,需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第一,所创设的问题情境与物理教学的教学目标之间需要保持高度的一致性,切不可单方面的为了提高学生对于物理知识的学习兴趣以及学习动力而产生偏题跑题的课堂教学的现象;第二,对于所创设的物理实验问题的情境,需要具有高度的趣味性、创新性、以及直观性,要求能够符合初中生对于物理知识的学习情况进行教学,能够充分的调动学生对于物理知识的学习的积极性;第三,对于所选择的相关的物理实验,其难度需要由低到高,循序渐进的提高实验的难度,保证能够使得学生拥有比较良好的可操作性,切不可直接选择高难度的实验,导致学生对于物理知识

的理解以及掌握程度大大下降,甚至使得学生产生对于物理知识的学习的抗拒性、失去对于理解其知识点的自信心。以上三点是初中物理教学中根据相关的物理实验从而进行有效的物理问题情景的创设需要注意的三个方面。 2.利用生活实际进行物理问题情景的创设 初中物理学教学的主要教学目标是通过教师对于相关物理知识的讲解以及传授,对于学生在学习方法、学习兴趣、以及学习能力方面的引导以及指导,通过学生自身的努力以及付出,从而达到共同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以及思考问题,在问题中获得需要掌握的知识以及能力,从而充分的挖掘学生的潜能,开发学生的智力、培养学生的能力、提高学生的学习技巧的最终目标。因此,在初中物理教学中利用物理问题,从而进行有效物理问题情景的创设,需要能够充分的调动学生的思考积极性。例如,在进行“水的蒸发”的相关物理知识点学习中,教师们可以根据将要讲解的知识点(水的蒸发的性质)而提出相关的问题,如“:当我们使用扇子的时候,同学们会有什么感觉?”或者“当我们刚刚洗澡结束,走出浴室会有什么感觉?”从而通过学生“会感觉很冷”的类似回答中引入水的蒸发的相关性质———“水蒸发的时候会吸走热量”。类似于这样的课堂问题的提出,能够在很大程度上轻松的将学生的思维引到课堂教学中来,并且十分自然的将物理知识与生活实际相结合,体现了物理知

(完整word版)初中物理电学综合测试题.doc

电 学 综 合 测 试 题 一、选择题 1.图所示的四个电路图中,开关 S 闭合后,电源可能被损坏的电路是 S L 1 L 1 S L 1 S L S 2 L 2 L 2 L 2 L 1 A B C D 2.在图所示的四个电路中,闭合开关 S ,三盏灯都能发光。若其中任意一盏灯的灯丝烧断,其它两盏灯仍然发 光的,一定是电路图 L 1 A 1 3.如图所示电路,三个电流表的示数分别为 I 1、 I 2、 I 3,它们之间的关系是 L 2 A 2 A . I =I +I B . I =I =I C . I =I -I D . I

8.如图所示电路,当闭合开关S,滑动变阻器R的滑片 向 b 端移动时,电流表的示数以及灯L 的亮度变化情况应是 A、电流表示数变大,灯C、电流表示数变大,灯L 变暗 L 变亮 B 、电流表示数变小,灯 D 、电流表示数变小,灯 L 变暗 L 变亮 9.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磁场和磁感线都是真实存在的 C.扬声器、电磁继电器、电铃都应用了电磁铁B .电动机工作时是将电能转化为动能 D.磁极间的相互作用是通过磁场发生的 10、如图所示的电路中,电源电压保持不变,R 为定值电阻,当开关闭合时,标有“6V 3W”的小灯泡 L 恰好正常 发光;若保持 R不变,将 L 换成另一只标有“6V 2W ”的小灯泡,闭合开关后,小灯泡工作时消耗的实际功率为 L A.大于 2W B.等于2W C.小于2W D.无法确定 11.下列关于安全用电的说法正确的是 A、控制灯泡的开关应串联在火线和灯泡之间 B、使用测电笔时手不要接触笔尾金属体,以防触电 C、家里的保险丝熔断,一定是电路发生了短路 D、在卫生间洗手后顺便用湿手按开关 12.某传感器上标有“3V 0.9W”的字样(传感器可看作一个电阻)。据技术资料可知,如果传感器的实际电阻与标准 值相比变化超过 1.2 Ω,则该传感器就失去了作用。为了检测传感器是否完好无损,学校课外活动小组设计了如图 7 所示的电路。滑动变阻器R0上标有“ 15Ω1A”的字样,电流表量程为0.6A ,电压表量程为3V。实际检测时,将一个电压恒定的电源加在图中a、 b 之间(在此电压下电路安全),闭合开关S,通过调节R0来改变电路的电流和R0两端的电压 , 记录了两组数据(假设传感器在两次检测中阻值相同), 则 实验次数电压表示数/ V 电流表示数/ A 传感器 1 1. 8 0. 2 R0 A V 2 0. 9 0. 3 a b S A. 若传感器完好无损, 当传感器正常工作时, 滑动变阻器的阻值不能超过8Ω B. 第 1 次检测时滑动变阻器消耗的实际电功率为0.27W C. 第 2 次检测时传感器消耗的实际电功率为0.9W D.检测结果表明此传感器已经不能继续使用了 二、填空题 13.当某导体两端电压是 3V 时,通过它的电流是 0.3A ,当它两端电压减小为 1V 时,通过它的电流变为 _________A;当它两端电压为 0 时,该导体的电阻为 __________Ω。 14.图是“探究电流通过导体产生热量与导体电阻关系”的实验装置,两阻值分别为R 和2R 的电阻丝浸在相同质量和相同初温的煤油中,每一烧瓶里各插一支温度计,则闭合开关,经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