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料】旧时书信格式及常用谦词敬语

【资料】旧时书信格式及常用谦词敬语
【资料】旧时书信格式及常用谦词敬语

【资料】旧时书信格式及常用谦词敬语

导读:本文【资料】旧时书信格式及常用谦词敬语,仅供参考,如果能帮助到您,欢迎点评和分享。

实用资料网收集整理,仅供参考,万勿盲目套搬,贻笑大方。

书信是人们相互交往、联系的一种形式,既要讲究修辞、文法,又要讲究文明礼节、礼貌。平常通信,如果能够熟练使用书信的格式、用语,自然显得高雅、生动、鲜明,给人一种美的享受。中国是礼仪之邦,文化历史悠久,旧时书信的书写很有讲究。

书信的格式一般要注意地位、抬头、分行、称谓、结尾。

所谓地位,即收信人姓名称谓写于起首顶头第一行。发信人的署名在全张信笺的二分之一以下。

抬头,是指旧式书信,对年长的受信人空一格或另起一行,以示尊敬。

分行,是为避免杂乱无章而采用的分段陈述。每段开始前空二个字,述及不同内容时分几段书写。

称谓,不同身份有不同用语。如对于父母用膝下、膝前;对于长辈用尊前、尊右、前鉴、钧鉴、侍右;对于平辈用台启、大鉴,惠鉴、台右;对于妇女用懿鉴、慈鉴;对于老师要用函丈、坛席……等。现时,一般已不用了,多以同志、先生等作为尊称,如加上惠鉴,台鉴,赐鉴,等也未尝不可。

信写好以后,加上结尾语,俗称“关门”。有如“敬颂钧安”“即

问近好”“敬祝健康”“此致敬礼”,以及较古朴形式的春安、冬安、日棋,刻祉……在社交上用“专颂台安”。另有匆促草率语“匆匆不一”“草草不尽”“不尽欲言”“恕不多写”等。用于祝福问安的有“顺颂大安”“专此祝好”“即问近祺”“此请召绥”等。请教用语有“乞复候教”“伫候明教”“盼即赐复”“尚希裁答”“敬祈示知”等。在《鲁迅杂文书信选》中,就可找到三十种不同的套语,如:即颂大安;顺颂健康;此复,即请偏安;专此布达,并问好;专此奉答,并请著安;专此布复,即请久安;敬颂痊安;此布即颂,曼福不尽;专此布复,顺颂时绥;此上,即颂时绥;此复,即请俪安;专此布达,即请旅安;此布,即请冬安;专此布达、即请冬安;专此布复,即请春安;专此布复,并颂春绥;勿复并颂俪祉;此复即请俪安;此复,即颂时绥;专此布达,并请春安;专此布复,并颂时绥;专此布达,并请日安;专此布达,即请日安;专此布复,即请日安;专此布复,并请暑安;专此布复,即颂时绥;专此布达,并颂时绥。意思尽管相同,但其在文字上却根据书信内容,运用自如,几乎无一雷同。

注:“顺颂”“并祝”之类敬语,其后多另起一行接续所祝之语。如:

顺祝

安康!

当然,于现在书信中将其并为一行来写未为不可。

○下面,按不同用意,分类介绍书信常见用语:

启事用语:用于称谓语的下面:谨启者、敬复者。这都是比较客

气的。用于较庄重和尊敬的场合:迳启者、迳复者。兹托者、敬恳者,为表示有所请求之意。

思慕用语:多日未晤,系念殊殷。久仰大名,时深景慕。别后想念之情,无时或已。上述种种是用于亲戚朋友之间或对未曾见过面的受信人的用语。

问候语:要注意亲切感人,忌浮泛虚华。如久未笺候,想近状佳吉。近况如何?至以为念!病体谅已康复?敬致深切慰问之忱。

〔一〕常用语例句:

祝福语──诸事顺遂,贵体康泰。

欣慰语──高兴得很,欣慰无已。不胜欣慰,无任欢忻。

抱歉语──抱歉之至。歉疚殊深。至感不安、惭愧得很。

请求语──倘蒙照拂,铭感无已。如承俯允,无任感荷。尚乞原谅,至希查照。至祈召收,即请哂纳。请给予批评和指教。务请没法。

访谒语──某日某时当前来聆教。日昨走访,适逢公出,未晤为怅。

邀约语──兹有要事面谈,务请拨冗来舍一叙为荷!星期日有闲,尚祈至敝处一谈。定于某日某时在某地召开××会议,务祈准时出席为荷!

馈赠语──谨具聘仪,略申微忱。附上薄仪,聊表微意。薄具菲仪,用伸贺忱。附奉某物,藉壮行色。

盼祷语──无任盼祷。是所至盼。不胜企望。

接信语──刻接手教,敬悉一切。接奉大礼,敬悉种切。

交涉语──请即答复,勿再延宕。希速归还,幸勿再误。

声用语──未经本人同意,自属无效。如几日内未见复函,即作同意论。

上述仅作参考,如用在恰到好处,就会避免俗套,为书信润色。

〔二〕尊称、谦称、讳称例词:

令尊、令堂:对别人父母的尊称。

家父、家严、家母、家慈:对自已父母的尊称。

考妣:指父母,一般情况,在生叫父母,死后叫考妣。

泰山、泰水:旧时对岳父、岳母的尊称。

令兄、令妹:对别人兄妹的敬称。

家兄、舍妹:对自已兄妹的雅称。

令郎:旧时对别人儿子的敬称。

东床:旧时对女婿的雅称。

内室、内人、拙荆:旧时丈夫对妻子的称谓。

夫婿、郎君:良人:旧时妻子对丈夫的称谓。

夫妻称伉俪、配偶、伴侣、佳偶。

兄弟称昆仲、棠棣、手足。

妇女称巾帼、红袖。

男子称须眉。

老师旧时称:恩师、先生、夫子。

学生旧时称:门生、受业。

学校(或用功读书)旧时泛称:寒窗,同学称同窗。

对自已旧时谦称为:愚某、鄙人、晚生。

夫妻一方亡故叫丧偶。父死后称先父、先严、先考;母死后称先母、先慈、先妣。同辈加“亡”字,如亡妻、亡妹。

中国是礼仪之邦,文化历史悠久,人们相互通信来往,一向注重格式和用语。通信既要讲究修辞、文法,又要讲究文明礼节、礼貌。如果能够熟练使用书信的格式、用语,自然显得高雅、生动、鲜明,给人一种美的享受。

书信的格式一般要注意地位、抬头、分行、称谓、结尾。所谓地位,即收信人姓名称谓写于起首顶头第一行。发信人的署名在全张信笺的二分之一以下。抬头是指旧式书信,对年长的受信人空一格或另起一行,以示尊敬。目前已不太用了。但和一些老先生的来往书信还是十分讲究的。分行是在信中为避免杂乱无章而采用的分段陈述。每段开始前空一到二个字,述及不同内容时,分几段书写。称谓,不同身份有不同的用语。如对于父母用膝下、膝前;对于长辈用尊前、尊右、前鉴、钧鉴、侍右;对于平辈用台启、大鉴、惠鉴、台右;对于妇女用懿鉴签、慈鉴;对于老师要用函丈、坛席等等。现时多以同志、先生等作为尊称,如加上惠鉴、台鉴、赐鉴,也都未尝不可。

当你写好信以后,应加上结尾语,俗称“关门”。有如“即问近好”“敬颂钧安”“敬祝健康”,以及较古朴形式的春安、冬安、日棋、刻祉……在社交上用“专颂台安”。另有匆促草率语“匆匆不一”“草草不尽”“不尽欲言”“恕不多写”等。用于祝福问安的有“顺颂大安”“专此祝好”“即问近棋”“此请召绥”等。请教用语

有“乞复候教”“仁候明教”“盼中赐教”“尚希裁答”“敬祈示知”等。结尾语要根据书信内容,运用自如。

按书信用语的不同用意,可分以下类别:

开头语

喜接来函,不胜欢慰。顷接手示,甚欣甚慰。顷接手示,如见故人。得书之喜,旷若复面。久不通函,至以为念。前上一函,谅已入鉴。顷奉惠函,谨悉一切。惠书敬悉,情意拳拳。昨得手书,反复读之,拳拳盛意,感莫能言。数奉手书,热挚之情,溢于言表。棒读惠书,欣慰无量。顷奉手教,敬悉康和,至为欣慰。久未闻消息,唯愿一切康适。手书已接多日,今兹略闲,率写数语。不日前曾奉一函,意其已抵左右。顷接手教,敬悉一切。接奉大札,敬悉种切。

思念语

分手多日,别来无恙?别后月余,殊深驰系。一别累月,思何可支?久疏通问,渴望殊深。别后萦思,愁肠日转。离情别怀,今犹耿耿。故园念切,梦寐神驰。心路咫尺,瞻言甚慨。岁月不居,时节如流。鸿雁传书,千里咫尺。海天在望,不尽依依。相距尚远,不能聚首。转托文墨,时通消息。别来良久,甚以为怀。何日重逢,登高延企。前上一函,谅达雅鉴,迄今未见复音,念与时积。近况若何,念念。握别以来,深感寂寞。久疏问候,多多见谅。何时获得晤叙机会,不胜企望之至。久疏问候,想必一切佳胜?多日末晤,系念殊殷。久仰大名,时深景慕。

钦佩语

奉读大示,向往尤深。大示拜读,心折殊深。大作拜读,敬佩之至。久钦鸿才,时怀渴想。德宏才羡,屡屡怀慕。喜接诲教,真解蒙矣。谨蒙诲语,用祛尘惑。顷读惠书,如闻金玉良言。蒙惠书并赐大着,拜服之至。

问候语

春寒料峭,善自珍重,春雨霏霏,思绪绵绵,近况如何?阳春三月,燕语雕梁,想必心旷神怕!当此春风送暖之际,料想身心均健。春日融融,可曾乘兴驾游?春光明媚,想必合家安康。时欲入夏,愿自保重。赤日炎炎,万请珍重。炎暑日蒸,千万珍爱。兹际炎暑,好自为之。盛暑之后,继以炎秋,务望珍摄为盼。入秋顿凉,幸自摄卫。秋色宜人,望养志和神。秋高气爽,希善自为乐。秋雨绵绵,万请自爱。秋风萧萧,至祈摄卫。秋风多厉,为国珍摄。近日天寒,谅已早自卫摄。渐入严寒,伏维自爱。日来寒威愈烈,伏维福恙躬无。严风极冷,请厚自珍爱。近来寒暑不常,恳祈珍重自爱。气候多变,希自珍卫。近来天气变化无常,请多珍重。值此盛夏之际,未知起居如何,请对身体多加珍重。近日天气渐渐寒冷,希望你多加保重。

问病语

大示细读,尊蒜极念。闻君欠安,甚为悬念。闻病甚念,务请安心静养。顷闻您卧病数日,心甚念之。闻您抱恙,不胜悬念。知尊恙复发,甚念甚念。尊恙已有起色,甚以为慰。尊恙愈否?念念。尊蒜大愈否?望珍摄自重。贵体新痊,诸唯珍重。前遇来函,知尊恙已痊可。重病新愈,望多休息。欣闻贵体康复,至为慰藉。

自述语

贱躯如常,眷属安健,聊可告慰。合家老小安好如常,请勿念为要。幸寓中均平善,勿念可也。阖寓无恙,请释悬念。惟寓中均平善,可请勿念。我微恙已愈,现顽健仍如往日,免念。偶然微恙,幸近已痊愈,希勿念为幸。日前患病,现已复原。贱体初安,承问极感。大示读悉,奖饰过分,实不敢当。

祝贺语

欣闻……,谨寄数语,聊表祝贺。谨以至诚,恭贺你们……。

欣闻……,匆致上函,诚表贺意。

喜闻……,由衷快慰,遥祝前程似锦。谨具刀笔书遏,恭贺嘉事吉礼。顷闻喜讯,再祝鸿图大展。

祝新婚忽鸣燕贺

且祝新僖。顷闻吉音,欣逢嘉礼。附呈微物,聊佐喜仪,勿弃是幸。欣闻足下花烛筵开,奉呈薄礼。谨呈不腆之仪,聊以志喜。得悉你俩有情终成眷属,至为快慰。欣闻你们喜结良缘,无限欣慰。喜闻足下燕尔新婚,特申祝贺。顷悉你合卺之喜,谨祝幸福,白头偕老。恭贺你们喜结百年之好。

祝生育

弄璋之喜,可庆可贺。弄瓦之庆,遥以致贺。闻育祥麟,谨此恭贺。弄璋之喜,符君宿愿,谨以为祝。闻尊夫妇喜添千金,热忱致贺。谨祝母子平安无盖,望代致拳拳。

祝寿

遥祝寿比南山,福如东海。恭贺延年寿千秋。心祷口祝,皆贺高寿。谨祝寿比南山,健康长寿。喜贸福寿双全,恭祝合家安好,寿星高照。

致谢语

承蒙关注,特此感谢。承蒙关照,不胜感激。请接受我的谢忱。费神之处,不胜感激,来示读悉;十分感谢。厚情盛意,应接不遑,切谢切谢。劳神为谢。费神之处,泥首以谢。感荷高情,非言语所能鸣谢。承赐忠言,心感何极。承蒙谆谆忠告,铭感铭感。承蒙见教,获益甚多。承示诚挚之言,佩其感甚。顷得惠函并照片种种,感谢之至。备荷关照,铭五内。承蒙惠赠,忠心感谢。前承馈赠……,倾感不胜。承蒙存问,不胜感谢;如此厚赠,实深惶涑。日前既荷盛钱,复蒙躬送,感谢无既。

致歉语

惠书敬悉,甚感盛意,迟复为歉。惠书已悉,因为琐务,未即奉答为歉。久未通信,甚以为歉。久稽回答,幸原谅之。奉读惠书,久未作复,甚以为歉;数奉台函,未暇修复,抱歉良深。音问久疏,实深歉疚。惠书早日收到,因事纷繁,迟至今日奉复,甚歉。所询之事,目前尚难奉复。关于……之事,一时无以奉闻,歉甚。托付之事,未能尽如人意,尚请多多包涵。前言……,因事繁忘却,歉甚愧甚。杂务缠身,故托付之事延误至今方作复,歉甚。疏失之处,请少垂宽恕之情。前事有负雅意,十分抱歉,尚希恕之。前事有逆尊意,不胜惭愧,万望海涵。

致哀语

惊悉××不幸逝世,不胜哀悼。顷接仆告,不胜伤悼。惊闻××作古,家失柱石,悲痛万分。尊×逝世,深致哀悼,尚望节哀顺变。前接×日信,知令×逝去,为之惨然。××逝去,实足哀伤。良友云逝,伤感自多,尚望珍重。闻悉××逝世,大出意外,望节哀释念。接××长逝之耗,凡在相好,无不同深惋惜。惊承讣告,悲悼不已,专函致唁,并慰哀衷。近闻××逝世,甚哀悼之。死者已矣,生者恳请多多保重。

请托语

冒昧干请,惟望幸许。拜托之处,乞费神代办,不胜感荷。谨布区区,尚希鉴察,费神相助。所恳之事,若蒙慨允,将不胜感激之至。特沥寸函布达,祈勿他言推诿。值此情形,望您能尽力相助。兹有……,谨祈代为转交,费神感荷。倘蒙照佛,铭感无已。如承俯允,无任感荷。

承诺语

但有见示,愿效犬马。有何要求,请尽早示知,切勿客气。凡有可效劳之处,自当尽力而为。承嘱各事,皆一一照办,尽请放心。所言之事,当为设法,请释念。托付之事,时刻不敢忘怀。有蒙见托,敢不尽心尽力。为君效力,由衷所愿,岂有二话?

婉辞语

托付之事,因……,不便应命,祈获谅解。能力所及,仅此而已。无法奉命,尚希鉴谅。因…,故无法遵命,尚乞海涵。所托之事,实

非绵力所能及。区区苦衷,尚祈鉴有。盛意心领,然非不为也,实不能耳。前信所言,实爱莫能助,容日后再行设法,请谅。无以为之,实非得已,伏乞谅鉴为幸。我情况不明,亦无主张,请自行酌定为盼。所言之事,问题非小,一时殊难决定。所需之款,本当尽力筹借,唯我亦有困难,无以为助,殊深抱歉。蒙惠赠厚物,感谢之至,然实难拜受,尚祈原谅。

请教语

倘蒙见教,没齿不忘。如何之处,敬候卓裁。风雨同舟,愿闻明教。倘承不吝赐教,幸甚幸甚。得暇望时赐教言为祷!倘有所闻,尚祈见告,恽资改进,不胜盼祷!如有所得,祈随时赐示为盼。上述种种,尊意以为如何,请告。所言之事,尚希拨冗见示为幸。今冒昧呈上拙作,若蒙赐以修正,不胜感激。拙作幼稚,恳请大加斧正。尊处若有此类资料,希一查见示为感。

商讨语

厚蒙雅爱,沥胆直谏。叨在契末,斗胆直陈,伏维良照,不尽缕衷。种种尚须斟酌之处,尊意如何?吾敬先生,尤重真理,故直陈,希谅。微末之言,幸无见阔,不胜大愿。相见以城,请恕不谦。肺俯之语,请恕直言。

赠物语

兹赠薄物,实因受恩非浅,无以言谢。寄上薄物若干,尚望笑纳为幸。略表贺意,请笑纳。微物两包,聊供途中之需,即乞笑纳。兹奉上……,聊表祝意,幸祈笑纳。所奉礼品虽微不足道,望勿嫌弃。

千里鹅毛,聊表寸心。

邀约语

所言未知妥否,赐复是荷。何日来此,愿得晤谈为幸。祈望一会,共叙友情。敬请光临,若蒙光临寒舍,当不胜荣幸之至。偶得一佳作,愿与君共赏,恳请光临。

接物语

却之不恭,受之有愧。得识墨宝,幸莫如之。蒙关爱之情,弟惟欣然领受。兄割爱远赠,弟受之有所不安。所赠雪中送炭,在下感激涕零。赠物收具,无以言谢,唯临窗遥拜。感君解囊相助,实解我燃眉之急。睹物思人,其情难述于片纸之间。

催促语

虚位以待,恭请临任是荷。立盼速复。请速示知。万望从速赐复为要。有暇希即函复为盼。如蒙速复,不胜感激。奉恳之事,乞速复为荷。余不尽言,唯乞速复为盼、上述之事,唯希从速示复。尊意如何,请即示知。

结束语

纸短情长,不胜依依。恕不赘述,就此搁笔。专此奉复。手此奉复。敬候回谕。匆此先复,余容后凛。临书仓卒,不尽欲言。书不尽意,余言后续。情长纸短,不尽依依。日来事忙,恕不多谈。草率书此,祈恕不恭。特此致候,不胜依依。谨申数字,用展寸诚。诸不具陈,谨申微意。言不尽思,再祈珍重。匆杂书复,见谅。

附言语

××附笔致意。不另。××嘱代笔问候。夫人小女均此请安。顺询合家安好,不一。另请代问邻安,以念旧居之情。

同志之间通信,结尾常用“此致敬礼”四字,这样的用语虽简明、朴素,但稍嫌简单。不同界别人士之间的书信,其祝颂问安语应有所区别,可分为以下各类:

1.给尊长的书信祝颂问安语有:敬叩金安,(“金”,贵也)、敬请福安(父母)、谨祝荣寿、恭祝健康长寿(亦可视寿)、敬祝安好、敬祝健康、敬请康安、恭请示安、顺叩崇祺(“祺”,系吉祥之意)、虔请崇安、敬请钩安(“钧”,重,古制三十斤为钧)、恭请颐安(“颐”,保养)、恭请福绥、(以下对女长辈)恭叩慈安、恭请懿安、敬请坤安、敬请淑安。

2.给平辈的书信祝颂问安语有:祝你进步、祝你健康、祝你愉快、祝你成功、祝你安好、祝工作顺利;敬颂大安、顺颂时绥、即颂时祉、此颂近祺、敬候佳祉、即候日祉、顺候起居;顺祝曼福不尽、顺询起居健吉、顺询兴居安吉、此询康健精进、顺贺行止佳胜、此祝晨祺百益、此间鹏程万里、顺祝万事如意;敬候坤棋、并颂妆安(女辈);顺颂侍安、并颂侍福(为兄、友父母寿致兄、友用)。

3.给晚辈的书信祝颂问候语有:祝幸福、祝愉快、祝进步、祝健康、祝工作好、望努力学习、顺询近祉、此询近佳、即问近好、即问日佳。

4.给知识界的书信祝颂问安语有:敬请道安、并询文安;对教师常用即颂教安、恭请教祺;对写作者,常用顺候着安、敬请着福、

敬颂撰安、敬请撰祺、即颂着祺、敬请文安、敬请文祺;对编辑,常用肃请编安、即颂编祺;对学生,常用并询学安、敬问学祺。

5.给军商界的书信祝颂问安语有:谨请勋祺、即颂勋祉(“祉”,意为幸福)、敬问戎安、即颂戎绥;顺颂筹安、敬候筹绥、并颂财安、顺询筹祉。

6.给旅行旅居者的书信祝颂问安语有:敬请旅安、顺请客安、并颂旅祺、顺候旅社、此祝行安、谨问游安;此贺旅居多福、此问鹏程万里。

7.贺婚的书信祝颂语有:祝俪安、敬候俪安、即颂俪祉、恭贺燕喜、顺贺大喜、祝新婚幸福快乐。

8.贺年的书信祝颂语有:恭贺新喜、敬贺岁祺、敬贺年僖、顺贺新祺、并颂春禧,祝新年快乐。

9.有关唁丧问病的书信问候语有:敬请礼安、即请卫安、顺候痊安、祝早日康复。

10.对全家的书信祝颂问安语有:恭请阖府康福、祝全家安好。

11。四季适用的书信祝颂问安语有:敬颂春祺、敬颂春安;肃请夏祺、即请夏安、敬候暑安、顺候夏祉;谨颂秋安、顺问秋祺;敬请冬安、敬颂冬绥。

12。对领导的书信祝颂问安语有:请复示、请指正、请指示、请教正、妥否请批复。

○书信末的启禀语

对尊长:叩、叩上、叩禀、谨上、敬禀、拜上、百拜、再拜。

对平辈:谨启、手肃、上言、上书、鞠躬、鞠启、脱帽、敬上、顿首、谨肃、谨复、敬启、亲笔、谨献(礼信用)。

对晚辈:示、字、白、谕、手白、手偷、手泐。

庆贺类:叩贺、拜贺、敬贺、恭贺、谨贺、同贺(多人)、序贺。

发在日常生活中,古人以“自谦而敬人”为原则,因而要借助于各种礼仪来体现之。当人们由于种种原因不能见面,只能将情感诉诸笔墨,托诸邮驿时,礼仪依然不可或缺,字里行间,揖让进退之态不仅依然可见,而且显得更为温文尔雅,彬彬有礼,从而形成了富于中国特色的书信文化。

一、书信格式

我国的书信史源远流长,战国时期乐毅的《报燕惠王书》、鲁仲连的《遗燕将书》、李斯的《谏逐客书》等,都已是传诵千古的名篇。但先秦两汉人写信,形式比较随便。至迟到魏晋时期,开始有人撰作“书仪”,就是各类书信的格式,以供他人写信时套用。这类文字在魏晋到隋唐之际非常流行,据《隋书-经籍志》记载,谢元撰有《内外书仪》四卷,蔡超撰有《书仪》二卷。《崇文总目》称王宏、王俭、唐瑾,以及唐裴茝、郑余庆,宋杜有、刘岳尚等都有《书仪》传世。此外还有专供夫人、僧侣使用的《妇人书仪》、《僧家书仪》等。有学者敦煌文献中发现了上百件“书仪”类文书,比较著名的有郑余庆书仪、杜友晋书仪等。迄今所知最早的书信格式,是晋代书法家索靖书写的《月仪》。

我国的书信文化经过历代的传承和发展,大体形成了为社会广泛

认同的书信格式,一封通常意义上的书信,至少要包含以下几个部分:称谓语、提称语、思慕语、正文、祝愿语、署名。

由于收信人年龄、身份的不同,写信时所使用的称谓语、提称语、思慕语、祝愿语等也都有相应的区别,弄错了就会贻笑大方,就是失礼。这套语言相当复杂,本文只能略述其梗概。

〔一〕敬称

首先我们要谈到书信中必须使用的敬称和谦称,这是中国书信文化最基本的常识,它所要体现的,则是君子“自谦而敬人”的理念。

敬称是对他人表示尊敬的称呼。敬称的方式很多,比较常见的方法之一,是将古代爵称等转换成敬称。例如“君”,原指天子或者君王,《诗-大雅-假乐》“宜君宜王”,此处的君就是指诸侯。后来,“君”转化为比较宽泛的敬称:称父亲为家君,称已故的祖先为先君,妻子称丈夫为夫君等等。也可以用作对他人的尊称,《史记-申屠嘉传》:“上曰:君勿言,吾私之。”时至今日,君作为尊称的用法在日语中依然保留着。

古代天子有三公、九卿,公、卿,也都被用作敬称。如果对方德高望重,可以在他的姓之后加“公”字,称为“某公”,当今中国的知识界还有这种用法。“卿”用作尊称,先秦就已出现,如荀况(荀子),时人尊称“荀卿”,就是大家最熟知的例子。此外,“侯”字原本是指诸侯,《梁书-吉翂传》“主上知尊侯无罪”,此处的“尊侯”是指对方的父亲,这一用法在书信语言中还时有所见。

称呼对方配偶也有相似的做法。古代天子的妃子称“后”,诸侯

的配偶称“夫人”,大夫的配偶称“孺人”,士的配偶称“妇人”,庶人的配偶称“妻”。时下,人们常常把对方的配偶称为“夫人”,也是从古代沿袭而来的敬称。此外,“公子”,原本指诸侯的庶子,后也用于尊称对方的儿子,而将对方的女儿称为“女公子”。

称呼他人的亲戚,一般在称谓前加“令”字,如令尊大人、令堂大人、令伯、令叔、令兄、令弟、令妹等。对于他人的孩子也是如此,称对方的儿子为令郎或令息,女儿为令爱或令媛。也可以在称谓前加“贤”字,如贤伉俪(夫妇)、贤乔梓(父子)、贤弟等。

旧式书信还往往用“台”字来表示尊敬,如台启、台端、台甫、台安等。书信中的台,是三台的简称,三台是天上的三颗星,古人用来指三公,故也用来当作尊称。古代台与台是两个字,后来将台简化成台,致使许多人误以为是一个字,其实不然。所以,给港台等通行繁体字的地区的友人写信,千万不能将台甫写成台甫,那样就会贻笑大方。

古人行冠礼之后都要取表字,或者还要取雅号。名只有父亲和国君才能叫,所以《仪礼-士冠礼》说:“冠而字之,敬其名也。”直呼其名被视为不礼貌的表现。目前,进入近代以来,一般人已经很少再取表字或雅号,但在文人圈中依然有之,因此,在与他们通信之前最好先了解一下,以免唐突。

此外,与敬称相呼应,书信中凡涉及对方的事物都要用敬语,如对方的住宅,要称府、邸,或者称潭府,潭是深的意思,潭府,意犹深宅大府,是对对方住宅的美称,故信末又往往用“潭安”来表示阖

府皆安的祝愿。如果对方有所馈赠,感谢时可称厚赐、厚赠、厚贶等,以表示看重这份情谊。对不同的事物要用不同的美称,如果是对方来信,可以称大函、大翰、惠示、大示、手示、大教;如果是诗文著述,则可称华章,瑶章;如果是宴请,则要称盛宴、赐宴等。

书信中一般不要出现你、我、他之类的代词,这也是简慢或者缺乏文采的表现,凡是遇到类似的地方,应该酌情处理。如提及对方时,可以用阁下、仁兄、先生等代替;提及自己时,可以用在下、小弟、晚等代替;提及第三方时,一般可以用“彼”或者“渠”表示,渠当第三人称用,始见于《三国志-吴志-赵达传》:“女婿昨来,必是渠所窃。”

〔二〕谦称

谦称是与敬称相对的称谓,一般用于自己或者自己一方。对他人用敬称,对自己用谦称,是中国人的传统。从先秦文献可以知道,当时的贵族都有特定的谦称,如《老子》说:“王侯自称孤、寡、不谷。”“孤”和“寡”都是少的意思,王侯称孤道寡,是谦称自己德行浅少;“谷”是善的意思,不谷犹言不善。《礼记-曲礼》说,诸侯的夫人在天子面前自称“老妇”,在别国诸侯面前自称“寡小君”,在丈夫面前自称“小童”。

古人每每用“臣妾”作为谦称。古代有“男曰臣,女曰妾”之语,“臣妾”的本义,犹后世言奴才。司马迁在他的《报任安书》中自称“仆”“牛马走”。仆也是奴仆的意思,日本人至今还“仆”作为第一人称的谦称。“牛马走”,意思是象牛马一样供驱使奔走的人。与

此相类似的用法,是谦称自己的儿子为犬子、贱息等。

对自己的父母固然要敬重,但在与他人提及自己的家人时,就不能用敬称,而要用谦称,一般是在称谓之前加一“家”字,如称自己的父亲为家父,或者家君、家严;称自己的母亲为家母,或者家慈。如果父母已经去世,则对人要称“先父”“先大人”“先母”。同样,对他人称呼自家的其他亲戚,也都要加一“家”字,如家伯、家伯母;家叔、家叔母;家兄、家嫂;对比自己年龄小的,则可以称“舍弟”“舍妹”等。自称或者用“愚”字,如愚弟。

对他人称呼自己的妻子,一定要用谦称,如“内人”“内子”“拙荆”;或者用平称“爱人”“太太”。常常听到有人向对方介绍自己的妻子时说:“这是我夫人。”这是非常失礼的说法,如前所说,诸侯的元配才能称为“夫人”。普通人相交,称对方配偶为夫人,略有恭维的意思。称自己的配偶为夫人,就显得自大,或者是无知。

如果向对方有所馈赠,则要用谦语,如菲仪、芹献、寸志等,意识是说自己的东西微雹不值钱,不过是借以表示小小的心意。希望对方收下礼物,则要说恳请笑纳、敬请哂纳等,意思是让对方见笑了。

二、提称语

书信一定要用称谓,首先要分清是父母、尊长,还是老师、朋友。称谓之后,一般要缀以对应的词语来表达敬意,例如前面提到的台端、台甫等等,这类词语称为提称语。

提称语与称谓有对应的关系,其中有些可以通用,但大部分都有

特定的使用对象。其中比较常用的有:

用于父母:膝下、膝前、尊前、道鉴

用于长辈:几前、尊前、尊鉴、赐鉴、尊右、道鉴

用于师长:函丈、坛席、讲座、尊鉴、道席、撰席、史席

用于平辈:足下、阁下、台鉴、大鉴、惠鉴

用于同学:砚右、文几、台鉴

用于晚辈:如晤、如面、如握、青览

用于女性:慧鉴、妆鉴、芳鉴、淑览

给父母写信,“膝下”一词用得最多,源出出于《孝经》:“故亲生之膝下,以养父母日严。”是说人幼年时,时时依于父母膝旁,后来转为对父母的尊称。

“函丈”源出于《礼记-曲礼》,向尊长请教时,要“席间函丈”,意思是说,彼此的席位之间要空出一丈左右的地方,以便尊长有所指画;故用作对老师的尊称。

提称语可以几个词叠加使用,如毛泽东致其师符定一(字澄宇)称:“澄宇先生夫子道席”,以见尊敬之意。

三、思慕语

书信的功能之一是沟通彼此地情感,因此,在提称语之后不直接进入正文,而是要用简练的文句述说对对方的思念或者仰慕之情,这类文句称为思慕语。

思慕语中使用最多的,是从时令、气候切入来倾吐思念之情。敦煌文书中有一件《十二月相辩文》,列举每月不同的气候状况下,可

敬语和谦辞

敬语和谦辞一、在日常生活中习惯用的敬语: 初次见面说“久仰”, 很久不见说“久违”, 看望别人说“拜访”, 陪伴朋友说“奉陪”, 邀友做客曰“恭请”, 宾客来到说“光临(惠临)”, 欢迎购买说“光顾(惠顾)”, 贵宾来到说“莅临”, 对方到来说“驾临” 指称对方用“大驾”, (驾:指车辆,借用为敬辞,称对方),等候客人说“恭候(恭迎)”, 未及迎接说“失迎”, 中途先走(无暇陪客)说“失陪”, 请人勿送说“留步”, 与人分别用“告辞”, 向人祝贺说“恭贺(恭喜)”, 请人批评说“指教”, 请人指点说“赐教”, 别人批评称“雅正”, 别人好心(意见)称“雅意”, 称对方指教为“雅教”, (雅:用于称对方的情意、举动。) 向人求教说“请教”, 请人指教(求人看稿)说“赐教(见教)”,请改文章说“斧正”, 赠送作品说“请斧正”, 送物给我称“惠赠”, 送人纪念称“惠存”, 送人礼物说“笑纳”, 对方著作称“大作”,对方来信说“惠书”, 归还物品说“奉还”, 请人赴约说“赏光”, 请人决定说“钧裁”, 请人帮忙(麻烦别人)说“劳驾”, 求人办事说“拜托(敢烦或敢请)”, 请人给予方便说“借光”, 借用他人之力说“借重” 请人谅解曰“海涵(见谅)”, 求人原谅说“包涵”, 麻烦别人说“打扰”, 言行失误说“失礼”, 请人任职称“屈就”, 问人任职曰“高就”, 赞人见解说“高见”, 施爱于我称“垂爱”, 看重于我称“垂青”, 友人念我称“垂念”, 问我问题称“垂询”, 仰慕已久说“久仰”, 老人年龄问“高寿”, 降低身份曰“屈尊”, 请人任职说“屈就”, 请人修改文章用“斧正(斧政)”, 送人自作诗文书画说“请雅正(指教)”, 询问姓名用“贵姓、尊姓大名、芳名(对女性)”,询问年龄用“高寿、贵庚、芳龄(对女性)”, 受人好处表感谢用“叨(tāo)光”, 受人指教表感谢用“叨教”, 受人款待表感谢用“叨扰”, 推辞于人说“敬谢不敏”, “大方之家”学识广,不再相送说“恕不远送”, 求人教诲说“不吝指(赐)教”,请人讲话说“洗耳恭听”, 求人回信说“请即赐复”,称己之的请求为“不情之请”。 二、亲友间礼貌称呼

中国敬语 谦辞大全

中国敬语、谦辞大全 一、常用语 初次见面说“久仰”;等候客人用“恭候”; 对方来信叫“惠书”;请人帮忙说“劳驾”; 托人办事用“拜托”;请人指点用“赐教”; 赞人见解用“高见”;求人原谅说“包涵”; 老人年龄问“高寿”;客人来到用“光临”; 与人分别用“告辞”;看望别人用“拜访”; 请人勿送用“留步”;麻烦别人说“打扰”; 求给方便说“借光”;请人指教说“请教”; 欢迎购买叫“光顾”;好久不见说“久违”; 赠送作品用“斧正”;归还原物说“奉还”; 请人批评说“指教”;向人祝贺说“恭贺”; 求人看稿说“赐教”;赞人见解说“高见”; 宾客到来称“光临”;陪伴朋友用“奉陪”; 无暇陪客说“失陪”;请人别送用“留步”。 二、亲友间礼貌称呼 父母同称高堂、双亲、膝下。 父母单称家父、家严;家母、家慈。 父去世称:先父、先严、先考。 母去世称:先母、先慈、先妣。 兄弟姐妹称家兄、家弟、舍姐、舍妹。 兄弟代称昆仲、手足。 夫妻称伉俪、配偶、伴侣。 同辈去世称:亡兄、亡弟、亡妹、亡妻。 别人父母称:令尊、令堂。 虽人兄妹称:令兄、令妹。 虽人儿女称:令郎、令媛。 妻父称:丈人、岳父、泰山。 别人家庭称:府上、尊府。 自己家庭称:寒舍、舍下、草堂。 男女统称:男称须眉、女称巾帼。 夫妻一方去世称:丧偶。 老师称:恩师、先生、师傅。 学生称:门生、学生、徒弟。 学校称:寒窗。 同学称:同窗。 三、日常用语 谦称自己的,用“在下、鄙人、晚生”等; 当言行失误时,说“很抱歉”、“对不起”、“失礼了”、“不好意思”等;

请求他人谅解时,可说“请包涵”、“请原谅”、“请别介意”等。 称呼长辈或上级可用“老同志、老首长、老领导、老先生、大叔、大娘、叔叔、伯伯”等。称呼平辈可用“兄、姐、先生、女士、小姐”等; 询问对方姓名可用“贵姓、尊姓大名、芳名(对女性)”等; 询问对方年龄可用“高寿(高龄)、贵庚、芳龄(对女性)”等。 四、在日常生活中习惯用的敬语: 初次见面说“久仰”; 很久不见说“久违”; 向人祝贺说“恭喜(恭贺)”; 请人批评说“请指教”; 请人指点说“请赐教”; 请人帮忙说“劳驾”; 求人办事说“拜托(敢烦或敢请)”, 别人好心称“雅意”; 别人批评称“雅正”; 请改文章说“斧正”; 送人礼物说“笑纳”; 请求人方便说“借光”; 麻烦别人说“打扰”; 赞人见解说“高见”; 等候客人说“恭候”; 未及迎接说“失迎”; 看望别人说“拜访”; 宾客来到说“光临(惠临)”; 我接客人为“恭迎”; 中途先走说“失陪”; 请人勿送说“留步”; 欢迎购买说“光顾(惠顾)”; 归还原物说“奉还”; 对方来信说“惠书”; 归还物品说“奉还”; 请人赴约说“赏光” ; 请人决定说“钧裁” ; 陪伴朋友说“奉陪”; 人送物我称“惠赠”; 送物于人称“惠存”; 邀友做客曰“恭请”; 施爱于我称“垂爱”; 看重于我称“垂青”; 友人念我称“垂念”; 问我问题称“垂询”; 请人任职称“屈就”; 问人任职曰“高就”;

常用礼貌语敬语谦语

常用礼貌语、敬语、谦语、 一,基本礼貌用语 1、十字礼貌用语 你(您)好请谢谢对不起再见 2、基本用语 问候语:早上好晚上好你好午安晚安 致谢语:谢谢谢谢您多谢了十分感谢非常感谢拜托语:请多关照承蒙关照拜托拜托了 慰问语:辛苦了受累了麻烦您了 赞赏语:太好了真棒棒极了美极了

谢罪语:对不起实在对不起实在抱歉劳驾了真过意不去请原谅望能海涵给您添麻烦了打扰了请别在意请别往心里去 挂念语:身体好吗最近怎么样还好吧生活愉快吗工作顺利吗 祝福语:托您的福上帝保佑您真福气祝你节日快乐祝你生意兴隆祝你比赛成功恭喜发财 理解语:只能如此深有同感所见略同 迎送语:欢迎欢迎光临欢迎再次光临欢迎您下次再来再见晚安明天见祝您旅途愉快祝你一路平安祝你一路顺风 征询语:您有什么事吗需要我帮你做什么吗您还有别的事吗 如果您不介意的话,我可以帮你吗请您说慢点儿 应答语:没关系别客气不必客气照顾不周请多指正谢谢你的好意

道歉语:实在对不起请您谅解打扰您了失礼了完全是我们的过错谢谢您的提醒我们会尽量使您满意好吗 委婉语:很遗憾,不能帮您的忙承蒙您的好意,但我确实有许多工作要做 二、敬语、谦语 与人相见说“您好”问人姓氏说“贵姓”问人住址说“府上” 仰慕已久说“久仰”初次见面说:“幸会”好久未见说“久违” 向人询问说“请问”请人协助说“烦请”请人解答说“请教” 请人办事说“拜托”麻烦别人说“打扰”求人方便说“借光” 请改文章说“斧正”接受好意说“领情”求人指点说“赐教” 得人帮助说“谢谢”祝人健康说“保重”向人祝贺说“恭喜” 老人年龄说“高寿”身体不适说“欠安”看望别人说“拜访”

汉语中的敬语与谦辞

汉语中的敬语与谦辞 Company number:【WTUT-WT88Y-W8BBGB-BWYTT-19998】

汉语中的敬语与谦辞 汉语中的敬语大家只知道日语和韩国语中会有敬语,但不知我们汉语中也会有很多敬语,这些词汇在过去被广泛使用,直到现在**香港很多信函称谓中使用频率也很高。多学习汉语中的敬语,在说话的时候会让人觉得语气缓和,给人留下知书明理的印象。 敬辞 一、“令”:用在名词或形容词前表示对别人亲属的尊敬,有“美好”的意思。如:令尊、令堂:对别人父母的尊称 令兄、令妹:对别人兄妹的敬称 令郎、令爱:对别人儿女的敬称 令阃:尊称别人的妻子 令亲:尊称别人的亲人 二、“惠”:敬辞,用于对方对自己的行动。如: 惠临、惠顾:指对方到自己这里来 惠存:请别人保存自己的赠品 三、“垂”:敬辞,用于别人对自己的行动。如: 垂问、垂询:指对方询问自己 垂念:指别人想念自己 四、“赐”:敬辞,指所受的礼物。如: 赐教:别人指教自己 赐膳:别人用饭食招待自己 赐复:请别人给自己回信

五、“请”:敬辞,用于希望对方做什么事。如:请问:希望别人回答 请教:希望别人指教 六、“高”:敬辞,称别人的事物。如: 高见:指别人的见解 高论;别人见解高明的言论 高足:尊称别人的学生 高寿:用于问老人的年纪 高龄:用于称老人的年龄 高就:指人离开原来的职位就任较高的职位七、“华”:敬辞,称跟对方有关的事物。如:华翰:称别人的书信 华诞:别人的生日 华厦:别人的房屋 八、“贤”:称呼对方,多用于平辈或晚辈。如:贤弟、贤侄等 九、“奉”敬辞,用于自己的行为涉及对方。如:奉送:赠送 奉还:归还 奉劝:劝告 奉陪:陪同 常用敬辞

中国敬语、谦辞大全[1]

xxxx、谦辞大全一、xx 初次见面说“久仰”;等候客人用“恭候”;对方来信叫“惠书”;请人帮忙说“劳驾”;托人办事用“拜托”;请人指点用“赐教”;赞人见解用“高见”;求人原谅说“包涵”;老人年龄问“高寿”;客人来到用“光临”;与人分别用“告辞”;看望别人用“拜访”;请人勿送用“留步”;麻烦别人说“打扰”;求给方便说“借光”;请人指教说“请教”;欢迎购买叫“光顾”;好久不见说“久违”;赠送作品用“斧正”;归还原物说“奉还”;请人批评说“指教”;向人祝贺说“恭贺”;求人看稿说“赐教”;赞人见解说“高见”;宾客到来称“光临”;陪伴朋友用“奉陪”;无暇陪客说“失陪”;请人别送用“留步”。 二、亲友间礼貌称呼父母同称 xx、双亲、膝下。 父母单称家父、家严;家母、xx。 父去世称: 先父、先严、先考。

母去世称: 先母、先慈、先妣。 兄弟代称昆仲、手足。 兄弟姐妹称家兄、家弟、舍姐、舍妹。夫妻称伉俪、配偶、伴侣。 别人父母称: xx、令堂。 同辈去世称: 亡兄、亡弟、亡妹、亡妻。 虽人兄妹称: 令兄、令妹。虽 人儿女称: 令郎、令媛。妻父 称: 丈人、xx、xx。别人 家庭称: 府上、尊府。 自己家庭称: 寒舍、舍下、草堂。 男女统称: 男称xx、女称巾帼。

夫妻一方去世称: 丧偶。 老师称: xx、先生、xx。 学生称: 门生、学生、徒弟。 学校称: 寒窗。 同学称: 同窗。谦称自己的,用“在下、鄙人、晚生”等;当言行失误时,说“很抱 歉”、“对不起”、“失礼了”、“不好意思”等; 1请求他人谅解时,可说“请包涵”、“请原谅”、“请别介意”等。 称呼长辈或上级可用“老同志、老首长、老领导、老先生、大叔、大娘、叔叔、伯伯”等。 称呼平辈可用“兄、姐、先生、女士、小姐”等;询问对方姓名可用“贵姓、尊姓大名、芳名(对女性)”等; 询问对方年龄可用“高寿(高龄)、贵庚、芳龄(对女性)”等。 四、在日常生活中习惯用的xx: 初次见面说“久仰”;很久不见说 “久违”; 向人xx说“恭喜(恭

敬辞谦语大全

敬辞谦语大全 导读:本文是关于敬辞谦语大全,希望能帮助到您! 敬辞谦语大全 敬辞也作敬词是含尊敬口气的用语也是对人礼貌的一种用语可以体现很多人的文学修养。 中国传统文化博大精深其中敬辞是其中很重要的一部分很多常用敬辞敬语都是自古慢慢发展演化而来。 阁下---本义指楼阁之下借指在楼阁之下待命的下属人员。 为了表达对上者的敬意古人在称呼对方时不直呼其人而轻呼其待从者转告之“因卑以达尊”。 这样“阁下”就逐渐泛化成了一般的敬称。 夫人---“夫人”一词在古代有特定的含义《礼记·曲礼下》“天子之妃曰后诸候曰夫人。 ”诸候的妻子称作“夫人”。 明清时一二品官员的妻子封为“夫人”。 后来用“夫人”来尊称一般人的妻子有抬高对方身份之意。 尊---本义是“酒器”即后来的“樽”字。 段玉裁《说文解字注》“凡酒者必实于尊以待酌者 ?? 凡酌酒者必资于尊故引申以为“尊卑”字。 ”古人饮酒十分讲究礼仪敬酒往往是必不可少的环节。 必定要举“尊”。 敬酒这一动作和酒器“尊”之间的关联性经过长期的积淀形

成了固定的联想于是“尊”字也就引申出了“尊敬”义进一步抽象化获得了敬辞的语用功能。 常用敬辞敬语有很多可以分为敬辞谦辞婉辞客套语几个类别。 “令”字一族用于称呼对方的亲属。 如令尊称对方的父亲令堂称对方的母亲令郎称对方的儿子令爱、令媛尊称对方的女儿令兄、令弟、令侄等。 “拜”字一族用于自己的行为动作涉及对方。 如拜读指阅读对方的文章拜访指访问对方拜服指佩服对方拜贺指祝贺对方拜托指托对方办事情拜望指探望对方。 “奉”字一族用于自己的动作涉及对方时。 如奉告告诉奉还归还奉陪陪伴奉劝劝告奉送、奉赠赠送。 “惠”字一族用于对方对待自己的行为动作。 如惠存多用于送人相片、书籍等纪念品时所题的上款请保存惠临指对方到自己这里来惠顾多用于商店对顾客来临惠允指对方允许自己做某事惠赠指请求对方赠送财物等。 “恭”字一族表示恭敬地对待对方。 如恭贺、恭候、恭请、恭迎、恭喜等。 最常见的如“恭喜发财”、“恭贺新禧”。 “垂”字一族用于别人多是长辈或上级对自己的行动。 如垂爱都用于书信称对方对自己的爱护垂青称别人对自己的重视垂问、垂询称别人对自己的询问垂念称别人对自己的思念。 “贵”字一族称与对方有关的事物。 如贵干问人要做什么贵庚问人年龄贵姓问人姓贵恙称对方的

中国敬语谦辞大全

中国敬语、谦辞大全 中国敬语、谦辞大全 一、常用语 初次见面说“久仰”;等候客人用“恭候”;对方来信叫“惠书”;请人帮忙说“劳驾”;托人办事用“拜托”;请人指点用“赐教”;赞人见解用“高见”;求人原谅说“包涵”;老人年龄问“高寿”;客人来到用“光临”;与人分别用“告辞”;看望别人用“拜访”;请人勿送用“留步”;麻烦别人说“打扰”;求给方便说“借光”;请人指教说“请教”;欢迎购买叫“光顾”;好久不见说“久违”;

赠送作品用“斧正”;归还原物说“奉还”;请人批评说“指教”;向人祝贺说“恭贺”;求人看稿说“赐教”;赞人见解说“高见”;宾客到来称“光临”;陪伴朋友用“奉陪”;无暇陪客说“失陪”;请人别送用“留步”。 二、亲友间礼貌称呼 父母同称高堂、双亲、膝下。 父母单称家父、家严;家母、家慈。 父去世称:先父、先严、先考。 母去世称:先母、先慈、先妣。 兄弟姐妹称家兄、家弟、舍姐、舍妹。 兄弟代称昆仲、手足。 夫妻称伉俪、配偶、伴侣。 同辈去世称:亡兄、亡弟、亡妹、亡妻。

别人父母称:令尊、令堂。 虽人兄妹称:令兄、令妹。 虽人儿女称:令郎、令媛。 妻父称:丈人、岳父、泰山。 别人家庭称:府上、尊府。 自己家庭称:寒舍、舍下、草堂。男女统称:男称须眉、女称巾帼。夫妻一方去世称:丧偶。 老师称:恩师、先生、师傅。 学生称:门生、学生、徒弟。 学校称:寒窗。 同学称:同窗。 三、日常用语

谦称自己的,用“在下、鄙人、晚生”等; 当言行失误时,说“很抱歉”、“对不起”、“失礼了”、“不好意思”等;

请求他人谅解时,可说“请包涵”、“请原谅”、“请别介意”等。 称呼长辈或上级可用“老同志、老首长、老领导、老先生、大叔、大娘、叔叔、伯伯”等。 称呼平辈可用“兄、姐、先生、女士、小姐”等; 询问对方姓名可用“贵姓、尊姓大名、芳名(对女性)”等; 询问对方年龄可用“高寿(高龄)、贵庚、芳龄(对女性)”等。 四、在日常生活中习惯用的敬语: 初次见面说“久仰”; 很久不见说“久违”; 向人祝贺说“恭喜(恭贺)”; 请人批评说“请指教”; 请人指点说“请赐教”; 请人帮忙说“劳驾”;

古代谦辞敬语大全

古代谦辞、敬语大全 中国自古就有重礼节的优良传统,在日常交往中,人们经常要借助谦词敬语来表示尊敬、礼貌、问候、祝颂等。准确得体地使用谦词敬语可以体现出一个人修养与品位,所以谦词敬语在人们日常交际和书信往来中是不可或缺的。 谦词 所谓谦词,就是表示谦虚的言辞。所谓敬词,是指敬称他人或与他人有关的人和事时所用的词。 以下是一些典型的谦词敬语。 一、“拙”字一族:称自己的(文章、见解等)。 拙笔:称自己的文章和书画。如:拙笔一幅,敬请惠存。 拙见:称自己的见解。 拙著(拙作):称自己的作品。 拙荆:古人对人称自己的妻子。 二、“小”字一族:称自己或与自己有关的人或事物。 小弟:男性在朋友或熟人之间谦称自己。如:小弟有一不情之请。 小儿:谦称自己的儿子。 小女:谦称自己的女儿。 小可:谦称自己(多用于早期白话)。如:小可不才。 小人:古人指地位低的人,后来地位低的人也用于自称。如:小人不敢。 小生:青年读书人自称(多见于早期白话)。 小店:称自己的店。 小照:指自己的尺寸较小的照片。如:附小照一张。 三、“薄”字一族:称自己的事物。 薄技:微小的技能,谦称自己的技艺。如:薄技在身。愿献薄技。 薄酒:味淡的酒,常用作待客时的谦词。如:薄酒一杯,不成敬意。 薄礼:不丰厚的礼物,多用来谦称自己送的礼物。如:些许薄礼,敬请笑纳。 薄面:为人求情时谦称自己的情面。如:看在我的薄面上,原谅他一次。 四、“贱”字一族:称与自己有关的人或事物。 贱姓:与“贵姓”相对,谦称自己的姓。如:(您)贵姓?贱姓王。 贱内:对别人称自己的妻子(多见于早期白话)。 贱事:古人称自己的私事。 五、“敝”字一族:称自己或自己的事物。 敝姓:称自己的姓。如:(您)贵姓?敝姓王。 敝人:对人称自己。 敝处:谦称自己的家或停住的地方。 敝校:谦称自己的学校。 六、“鄙”字一族:称自己或自己的事物。鄙人:谦称自己。 鄙意:称自己的意见。 鄙见:称自己的见解。 七:“愚”字一族:用于自己的谦称。 愚兄:对比自己年龄小的人谦称自己。 愚见:谦称自己的意见。如:愚见浅陋抛砖引玉。 愚以为:谦称自己认为。如:愚以为不可。 八、“忝”字一族:表示辱没他人,自己有愧。 忝列:有愧被引入或处在其中。如:忝列门墙(愧在师门) 忝在:有愧处在其中。如:忝在相知之列。 忝任:有愧地担任。如:忝任宰相之职。 九、“敢”字一族:表示冒昧地请求别人。 敢问:冒昧地询问,请问。如:敢问先生贵姓? 敢情:请求。如:敢情先生替我写封信。 敢烦:冒昧地麻烦你。如:敢烦小姐办件事。 十、“劳”字一族:烦劳,请别人做事所说的客气话。 劳驾:麻烦你。 劳步:用于别人来访。如:您公事忙,请问不要劳步。 劳烦:麻烦别人。如:劳烦尊驾。 劳神:客套话,用于请人办事。如:劳神代为照顾一下。 十一、“家”字一族:用于对别人称自己的辈分高或年纪大的亲戚。家父、家尊、家严、家君:称父亲。 家母、家慈:称母亲。 家兄:称兄长。 家姐:称姐姐。 家叔:称叔叔。 十二、“浅”字一族:较少 浅见:浅显的见解。 十三、“舍”字一族:用于对别人称自己的辈分低或年纪小的亲戚。舍弟:称弟弟。 舍妹:称妹妹。 舍侄:称侄子。 舍亲:称亲戚。 十四、“老”字一族:用于谦称自己或与自己有关的事物。 老粗:谦称自己没有文化。 老朽:老年人谦称自己。 老脸:年老人指自己的面子。 老身:老年妇女谦称自己。 十五、“寒”字一族:较少 寒舍:对人称自己的家。 十六、“不”字一族:

知识清单 日常交际中的敬语与谦语

知识清单日常交际中的敬语与谦语 中华民族传统文化要求人们在交往中对他人应使用敬称和谦称,应该尽量贬低自己、抬高他人以示谦虚、尊敬及客气等。因此,知识清单汉语里拥有大量的敬称、谦称的词和词组。如称自己为:在下、鄙人、小弟、属下、老朽等,称家人为:家父、家慈、家兄、敝东、敝岳、贱内、小儿、犬子等。对他人的尊称有:令尊大人、尊夫人、尊翁、尊府、令堂、令兄,令郎、令爱、令孙等,以及“××君、××公、××老等”。这类敬辞和谦辞反映了中国人比较独特的人际交往态度。 一、常用敬语与谦语 1.“家大舍小令外人” 对人称自己的长辈和年长的平辈时冠以“家”,如家父(家严)、家母(家慈)、家叔、家兄等; 对人称比自己小的家人时冠以“舍”,如舍弟、舍妹、舍侄等;(舍,舍间,含有家里的意思。) 称别人家中的人,冠以“令”表示敬重,如令堂、令尊、令郎、令爱等。 2.另外还可用“犬子”“小女”等表示谦逊。 3.常用敬语表 二、年龄称谓 不满周岁——襁褓;2~3岁——孩提; 女孩7岁——髫年;幼年泛称——总角; 12岁(女)——金钗之年;13岁(女)——豆蔻年华; 15岁(女)——及笄之年16岁(女)——碧玉年华; 20岁(女)——桃李年华;24岁(女)——花信年华; 20岁(男)——弱冠;30岁(男)——而立之年; 40岁(男)——不惑之年、强壮之年; 50岁——年逾半百、知非之年、知命之年 60岁——花甲、平头甲子、耳顺之年; 70岁——古稀、杖国之年;80岁——杖朝之年; 80~90岁——耄耋之年;90岁——鲐背之年; 100岁——期颐之年(人瑞之年)。 三、禁忌语 日常交谈中需要避讳的内容一般有: 1.生理上的缺陷。 2.家庭不幸。

日语会话(敬语 谦语)

A B CD A:東洋貿易でございます。いつもお世話になっております。B:李興ともうしますが、先週貴社(きしゃ)に略歴(りゃくれき)をお届けいたしました。 ご結果(けっか)はもうお決まりになったかどうか伺いたいんです。 A:申し訳ございませんが、係りの山田は本日(ほんじつ)名古屋へ出張しておりますので。お戻りしたら、すぐそちらへお電話おかけします。 B:そうですか、ではお電話をおまちします。 3日後 C:もしもし、東洋貿易の山田と申します。南京大学の李さんでございますか。 B:はい、李です。() C:先週ご略歴をいただきました。ご能力(のうりょく)は本社に実に必要としております。来週の水曜日の10時に、本社で一次(いちじ)面接があるので、どうぞいらっしゃってください。面接室は503会議室で、身分証明書(みぶんしょうめいしょ)と略歴(りゃくれき)を持っていらっしゃってください。 B:わかりました。わざわざお電話をくださいまして、ありがとうございます。

二週目の水曜日 B:はじめまして、李興と申し上げます。貴社のご面接(めんせつ)に参りました。 D:おはようございます。どうぞおかけください。 B:ありがとうございます。 D:ほんかいの応募(おうぼ)は四種類の職務(しょくむ)がありますが、何の仕事を望(のぞ)んでいらっしゃいますか。B:私は日本語学科(がっか)の学生で、経済(けいざい)関係に趣味をもっているので、貿易科(ぼうえきか)日本方向(ほうこう)の一員(イン)になりたいんです。 D:そうなんですか。日本語能力試験一級(いっきゅう)をお通りになりましたね。お上手ですね。 B:それほどではありません。 D:えーど、二つの学士(がくし)、日本語と経済を持っていらっしゃいますね。日本語専攻(せんこう)で会計証(かいけいしょう)もお持ちですね。 B:はい、そうです。 D:では、日本人と貿易するのに、何の品質(ひんしつ)が一番大切なのか伺いたいです。 B:慎み深い(つつしみぶかい)態度(たいど)と誠実(せいじつ)であることが一番大切だと思います。 D:はい、今日いらっしゃいまして。ありがとうございます。

中国古代礼貌谦辞敬语大全

中国古代礼貌谦辞敬语大全 中国自古就有重礼节的优良传统,在日常交往中,人们经常要借助谦词敬语来表示尊敬、礼貌、问候、祝颂等。准确得体地使用谦词敬语可以体现出一个人修养与品位,所以谦词敬语在人们日常交际和书信往来中是不可或缺的。 谦词 所谓谦词,就是表示谦虚的言辞。所谓敬词,是指敬称他人或与他人有关的人和事时所用的词。 以下是一些典型的谦词敬语。 一、“拙”字一族:称自己的(文章、见解等)。 拙笔:称自己的文章和书画。如:拙笔一幅,敬请惠存。 拙见:称自己的见解。 拙着(拙作):称自己的作品。 拙荆:古人对人称自己的妻子。 二、“小” 字一族:称自己或与自己有关的人或事物。 小弟:男性在朋友或熟人之间谦称自己。如:小弟有一不情之请。 小儿:谦称自己的儿子。 小女:谦称自己的女儿。 小可:谦称自己(多用于早期白话)。如:小可不才。 小人:古人指地位低的人,后来地位低的人也用于自称。如:小人不敢。 小生:青年读书人自称(多见于早期白话)。 小店:称自己的店。 小照:指自己的尺寸较小的照片。如:附小照一张。 三、“薄” 字一族:称自己的事物。 薄技:微小的技能,谦称自己的技艺。如:薄技在身。愿献薄技。 薄酒:味淡的酒,常用作待客时的谦词。如:薄酒一杯,不成敬意。

薄礼:不丰厚的礼物,多用来谦称自己送的礼物。如:些许薄礼,敬请笑纳。薄面:为人求情时谦称自己的情面。如:看在我的薄面上,原谅他一次。四、“贱” 字一族:称与自己有关的人或事物。 贱姓:与“贵姓”相对,谦称自己的姓。如:(您)贵姓贱姓王。 贱内:对别人称自己的妻子(多见于早期白话)。 贱事:古人称自己的私事。 五、“敝” 字一族:称自己或自己的事物。 敝姓:称自己的姓。如:(您)贵姓敝姓王。 敝人:对人称自己。 敝处:谦称自己的家或停住的地方。 敝校:谦称自己的学校。 六、“鄙” 字一族:称自己或自己的事物。 鄙人:谦称自己。 鄙意:称自己的意见。 鄙见:称自己的见解。 七、“愚” 字一族:用于自己的谦称。 愚兄:对比自己年龄小的人谦称自己。 愚见:谦称自己的意见。如:愚见浅陋抛砖引玉。 愚以为:谦称自己认为。如:愚以为不可。 八、“忝” 字一族:表示辱没他人,自己有愧。 忝列:有愧被引入或处在其中。如:忝列门墙(愧在师门) 忝在:有愧处在其中。如:忝在相知之列。 忝任:有愧地担任。如:忝任宰相之职。 九、“敢” 字一族:表示冒昧地请求别人。 敢问:冒昧地询问,请问。如:敢问先生贵姓

常用敬词与谦词集锦

常用敬词与谦词集锦标准化管理部编码-[99968T-6889628-J68568-1689N]

常用敬词与谦词集锦 卫冕:指竞赛中保住上次获得的冠军称号。 惠赠:敬辞,指对方赠予(财物) 家父:谦辞,对别人称自己的父亲 家母:谦辞,对别人称自己的母亲 驾临:敬辞,称对方到来 见教:客套话,指教(我),如“有何见教” 见谅:客套话,表示请人谅解 借光:客套话,用于请别人给自己方便或向人询问借重:指借用其他人的力量,多用做敬辞金婚:欧洲风俗称结婚五十周年 金兰:可用做结拜为兄弟姐妹的代称,如“义结金兰” 进言:向人提意见(尊敬或客气的口气),如“向您进一言”、“大胆进言” 久违:客套话,好久没见久仰:客套话,仰慕已久(初次见面时说) 问鼎:指谋图夺取政权(中性词)伉丽:(书)夫妻,如伉丽之情 劳驾:客套话,用于请别人做事或让路 令爱(媛):敬辞,称对方的女儿令郎:敬辞,称对方的儿儿子 令亲:敬辞,称对方的亲戚令堂:敬辞,称对方的母亲 令尊:敬辞,称对方的父亲 留步:客套话,用于主人送客时,客人请主人不要送出去 名讳:旧时指尊长或所尊敬的人的名字。内眷:指女眷 内人:对别人称自己的妻子赏脸:客套话,用于请对方接受自己的要求或赠品 舍亲:自己的亲戚。台甫:敬辞,旧时用于问人的表字 泰山、泰水:岳父、岳母托福:客套话,依赖别人的富气使自己幸运。

鼎力:敬辞,大力(表示请托或感谢时用)斗胆:形容大胆(多用作谦词) 独夫:残暴无道为人民所憎恨的统治者方家:“大方之家”的简称,多指精通某种学问、艺术的人。 付梓:把稿件交付刊印高堂:(书)指父母 割爱:放弃心爱的东西(婉辞)阁下:敬辞,称对方,多用于外交场合 光顾:敬辞,商家多用以欢迎顾客光临:敬辞,称宾客来到 贵庚:敬辞,问人年龄贵恙:敬辞,称对方的病 海涵:敬辞,大度包容(多用于请人特别原谅时)寒舍:谦辞,称自己的家 后学:后进的学者或读书人,多用作谦辞 惠存:敬辞,请保存,多用于送人相片、书籍等纪念品时所题写的上款 惠顾:惠临,多用于商店对顾客莅临:来临;光临。书面语、敬语,多用于修饰长辈、上级及贵宾的光临,以示主人对客人的敬意。 惠临:敬辞,指对方到自己这里来。 三、分类解说: (一)正确使用谦敬词语,根据对象的差异调整语言。 好些汉语词汇都具有一定的倾向性,如果把握不好,就会闹出笑话。尊称的词语只能用于称对方,而谦称的词语只能用于称呼己方。 有人把谦敬词语归纳为“家大舍小令外人”一句话,即:对别人称自己的长辈和年长的平辈时冠以“家”,如家父(家严)、家母(家慈)、家叔、家兄等;对别人称比自己小的家人时则冠以“舍”,如舍弟、舍妹、舍侄等,称别人家中的人,则冠以“令”表示敬重,如令堂、令尊、令郎、令爱等。 除“家”“舍”“令”外,谦词还有“小”(如小女,称自己的女儿)、“拙”(如拙见,称自己的见解)、“鄙’”(如鄙见,称自己的意见)、“寒”(如寒舍,称自己的家)、“愚”(如愚见,称自己的意见)等等。 常见的敬词有“贵”(如贵庚,称别人年龄)、“大”(如大作,称对方作品)、“高”(如高见,称对方见解)、“贤”(如贤弟,称比自己小的男子)、“尊”(如尊姓,问对方的姓)、“光”(如光临,称别人的到来)、“拜”(如拜托,托人办事)、“赐”(如赐教,请求别人给予指教)、“雅”

交谈的常用礼貌用语_礼仪

交谈的常用礼貌用语 礼仪是人类为维系社会正常生活而要求人们共同遵守的最起码的道德规范,它是人们在长期共同生活和相互交往中逐渐形成,并且以风俗、习惯和传统等方式固定下来。下面是橙子为大家搜集的交谈的常用礼貌用语,供大家参考,欢迎大家借鉴。 1、交谈态势语 (1)姿态--站、坐姿优雅,手势语清晰 (2)表情--目光专注、注意聆听、产生共鸣 (3)距离--美国爱德华提出四种人际交往距离(私人空间) - 1.亲密距离 - 2.个人距离 50~120cm 熟人 - 3.社交距离 120~360cm 联系不多的商务、公务 - 4.公众距离 360cm以上演讲、难于沟通者 2、正式场合 A.姓+职称/职务等-徐教授、郭厂长,爱德华公爵。 B.姓名- 彭华、吴兰、大卫麦肯锡。 C.泛尊称-同志、先生、女士、小姐。 D.职业称+泛尊称-司机同志、秘书小姐、议员先生。 3、称呼中三忌 一忌:无称呼语,如说:"那个穿红大衣的过来!","那个背包的别走!"; 1 / 3

二忌:用"嗨!"、"喂!"等字称呼人,如:"嗨!靠边点!"、"喂!帮我个忙。’’ 三忌:不用尊称叫人,如把老大爷叫"老头!"、把某某叫"秃头!"等。 只有在称呼上尊重对方,才能继续良好的交往。 4、谈话内容 主题明确,围绕中心,观点鲜明。 语句简练、不重复、不罗嗦。 言之有据,有理、求实求是。 语言生动,有趣味。 需要时留有余地。 涉外谈话注意: - 不谈论隐私问题 - 不谈论荒诞离奇、黄色淫秽、疾病、死亡等不愉快事情 - 不谈论双方国家内政和民族、宗教问题 - 不背面议论上司、长辈、同事,回避对方不愿触及的问题 - 用共同听懂的语言,讲大家参与的内容 - 可谈论中性的话题(天气、艺术、体育) 5、常用的礼貌用语 1)问候语:用于见面时的问候。如"您好!"、"早上好!" 2)告别语:用于分别时的告辞或送别。如"再见。"、"晚安。" 3)答谢语:答谢语应用的范围很广,有些表示向对方的感谢,如2 / 3

礼貌用语大全

问候用语 作为酒店服务人员,规范的礼貌用语不光是个人素质的体现,更是酒店形象的彰显。 用语言服务客人时,应面带微笑,保持和客人目光接触,精神饱满,女员工要求声音甜美,男员工以低音为主,以客人听的清楚未准。 一、基本礼貌用语十字: 您好、请、谢谢、对不起、再见 二、常用礼貌用语十词: 您好、请、谢谢、对不起、再见、请原谅、没关系、不要紧、别客气、您。三、服务中杜绝的四种语言: 蔑视语、斗气语、烦躁语、否定语。 四、对客服务过程中七不问: 不问年龄、不问婚姻、不问收入、不问住址、不问经历、不问信仰、不问身体(身体缺陷)。 五、礼貌基本要求(语言美) 如遇宾客从对面走过来时,需在1米左右距离,注视客人,稍后点头示意,同时向客人说“您好”。问好时要停步或放慢步伐,如正在工作,可暂停手中工作,以便客人感到更受尊重。 1、说话要尊称; 2、说话要文雅、简练、明确; 3、说话要婉转热情; 4、说话要讲究语言艺术,力求语言优美、婉转悦耳; 5、与宾客讲话要注意举止表情。 6、三轻:走路轻、说话轻、操作轻。 7、三不计较:不计较宾客不美的语言、不计较宾客急躁的态度、不计较个别宾客无理的要求。 四不讲:不讲粗话、不讲脏话、不讲讽刺话、不讲与服务无关的话。 8、五声:客来有迎声、客问有答声、工作失误道歉声、受到帮助致谢声、客人走时有送声。 9、八种礼貌用语:问候用语、致谢用语、尊称用语、征询用语、致歉用语、欢迎用语、道别用语、节日用语 (1)问候用语:您好、早上好、中午好、下午好、晚上好、晚安。 (2)致谢用语:不用谢;不客气;谢谢您的夸奖;不用谢这是我们应该做的;不客气,很高兴(荣幸)为您服务;谢谢,我很乐意(荣幸)为您服务; (3)尊称用语:如男性宾客尊称“先生”女性宾客尊称“女士”,遇到有职位的客人可尊称“太太”,如果认识客人或知道客人职位,可直接称呼王先生、王女士或者李总、李主任、李局长、李太太等。 (4)征询用语:如请问您贵姓?请问您有衣服要洗吗?请问房间卫生什么时候方便打扫?请您稍等一下好吗?请问您有什么需要?请问我该怎么称呼您?请问我能为您做点什么? (5)应答用语:如好的;是的;好的;明白了;清楚了;请您放心;麻烦您稍等马上就来;

常用谦词和敬词

常用谦词和敬词 一、谦词 主要谦词可用一副对联概括: “敝鄙卑小不愚拙,敢见家老晚舍寒”;横批是: “贫贱过后”。 1、“敝” 敝人:谦称自己; 敝姓:谦称自己的姓; 敝校:谦称自己的学校; 敝处: 谦称自己的家乡、住处或办公场所; 敝国: 对自己国家的谦称。 2、“鄙” 鄙人;谦称自己; 鄙见:自己的见解; 鄙意:自己的意见; 鄙老: 犹老朽。老人自称的谦词。 3、“卑” 卑弁:下级武职对上级的自称; 卑寒:谓位卑家贫; 卑陋:低矮简陋; 卑人:地位低下的人; 卑职:对上级的自称。 4、“小”

小人:地位低的人自称(注意:小人又指人格卑鄙的人,但不当谦词用); 小店:谦称自己的商店; 小可: 自称谦词,宋元时民间口语。(也作平常;轻微讲。如非同小可); 小弟: 兄弟或男性与朋友相互之间的自称谦词。 小儿:谦称自己的儿子; 小女:谦称自己的女儿; 小子:子弟晚辈对父兄尊长的自称。 5、“不” 不才:表示自己没有才能或才能平庸 不佞:没有才智的; 不肖:没有出息的; 不敢当:平常交往中,对别人的招待、夸奖承当不起时,可说“不敢当” 6、“愚” 愚:自我谦称 愚兄:对同辈而年轻于己者的自我谦称,或向比自己年轻的人称自己; 愚老: 老人自谦之词; 愚晚: 相对于长者的自我谦称; 愚怀: 谦指己见;

愚见: 自己的见解; 愚意: 对自己意见的谦称。 7、“拙” 拙见:谦称自己的见解; 拙笔:谦称自己的文字或书画; 拙著、拙作:谦称自己的文章; 拙荆: 旧时谦称自己的妻子。 8、“敢” 敢问:表示冒昧地向对方询问问题; 敢请:表示冒昧地请求对方做某事; 敢烦:表示冒昧地麻烦对方做某事; (这里的“敢”其实是“不敢”的意思。) 9、“见” 见教:客套话,指教(我); 见谅:客套话,表示请人谅解。 10、“家” 家父:谦辞,对别人称自己的父亲,又称家尊、家严、家君; 家母:谦辞,对别人称自己的母亲,又称家慈; 家兄:称兄长; 家姐:称姐姐; 家叔:称叔叔。 11、“老”

常用礼貌用语大全

1、礼貌用语十个字:“您好,请,对不起,谢谢,再见”。 见面语:“早上好”、“下午好”、“晚上好”、“您好”、“很高兴认识您”、“请多指教”、“请多关照”等 感谢语:“谢谢”、“劳驾了”、“让您费心了”、“实在过意不去”、“拜托了”、“麻烦您”、“感谢您的帮助”等 打扰对方或向对方致歉:“对不起”、“请原谅”、“很抱歉”、“请稍等”、“请多包涵”等. 接受对方致谢致歉时:"别客气”、“不用谢”、“没关系”、“请不要放在心上”等 告别语:“再见”、“欢迎再来”、“祝您一路顺风”、“请再来”等 忌用语:“喂”、“不知道”、“ 笨蛋”、“你不懂”、“你能死了”、“狗屁不通”、“猪脑袋”等

2、礼貌用语顺口溜:“您好”不离口,“请”字放前头(放在请求别人做事的话之前),“对不起”时时有,“谢谢”跟后头(用在别人帮助我们之后),“再见”送客走。 3、礼貌用语荟萃 好请承蒙烦劳您奉惠玉垂 晚上好对不起对不住别客气请原谅不敢当不用谢不用送不远送明天见 请走好请光临甭客气多关照多保重没关系不要紧请指教请自便请光临 见外了辛苦了请留步回头见您贵姓 您请坐白头偕老比翼双飞称心如意大吉大利福如东海福星高照合家团圆青云直上 寿比南山心广体胖吉祥如意寿元无量天天向上万事大吉 实在对不起请多多包涵让您受累了请您让一让请自觉排队请您别着急

真过意不去请您抓紧时间请您注意安全给您添麻烦了这是我应该做的 4、礼貌用语的应用 在交谈中,一定要和善多用礼貌语。常用的礼貌语有“请”、“谢谢”、“对不起”、“您好”、“麻烦你了”、“拜托了”、“可以吗”、“您认为怎样”等等。同时,可根据礼貌用语表达语意的不同,选择不同的礼貌语。 问候语一般不强调具体内容,只表示一种礼貌。在使用上通常简洁、明了,不受场合的约束。无论在任何场合,与人见面都不应省略问候语。同时,无论何人以何种方式向你表示问候,都应给予相应的回复,不可置之不理。与人交往中,常用的问候语主要有:“你好”、“早上好”、“下午好”、“晚上好”等。与外国人见面问候招呼时,最好使用国际间比较通用的问候语。例如,英语应用Howdoyoudo(你好)等。 欢迎语是接待来访客人时必不可少的礼貌语。例如“欢迎您”、“欢迎各位光临”、“见到您很高兴”等。 致歉语;在日常交往中,人们有时难免会因为某种原因影响或打扰了别人,尤其当自

古代谦词敬词及雅语

古代谦词、敬词及雅语 中国自古以来就以“礼仪之邦”著称于世,古人大多比较谦虚,所以古人在言谈和文字当中就有很多谦词,现在很多人知其名而不知其意,其实,知道谦词的含义也是蛮有趣的。 向别人提起自己的妻子,有一个传统的谦称叫“拙荆”。“荆”本为一种落叶灌木的名称,这里指用荆枝做的髻钗。据《列女传》记载,东汉隐士梁鸿的妻子孟光居家生活俭朴,以荆枝作钗,粗布为裙。后人因以“荆妻”或者“拙荆”谦称自己的妻子。 僧人、道士以“贫僧”“贫道”自称,不是出家人自叹贫穷。晋、南北朝时,僧人自称“贫道”;唐以后僧人改称“贫僧”,道士谦称“贫道”。这里的“贫”不是指生活的贫穷,而是指学识、道行的不足,是修为不够、功德未满的谦辞。 人们常称自己的文章或书画作品为“涂鸦之作”。唐代诗人卢仝有一子,孩提时喜欢以蘸了墨水的笔在纸上或书本上恣意涂抹。卢仝作诗叹曰:(这孩子)“忽来案上翻墨汁,涂抹诗书如老鸦”。后来人们便以“涂鸦”一词戏称随意的创作,或用来比喻书法的稚拙,而更多的则是用来谦称自己的作品水平不高。 在文章的标题中,常用到“刍议”一词,如胡适的文章《文学改良刍议》。“刍”音chú,本义为割草,也指喂牲口的草料,又引申指割草之人。古时割草打柴者地位低贱,故“刍议”常用作谦辞,指自

己的言论浅陋、不成熟。胡适《文学改良刍议》:“谓之刍议,犹云未定草也,伏惟国人同志有以匡纠是正之。” “鄙人”常用作自称,“鄙”本义指都邑四周的土地,后引申指郊野、边远的地方。边远地区远离文化中心,往往消息闭塞。自称“鄙人”是谦称自己的识见、修养均不如人。 书画家将自己的作品赠送给他人时,常会谦虚地说一句“聊供补壁”。“补壁”的字面意义就是修补墙壁,书画家说的那句话,潜台词就是自己的作品价值不高,至多用作修补墙壁的材料。需要提请注意的是,“补壁”只能用于赠送方,不能用于受赠方。 在表示谦虚的时候,做学生的,常会说“忝列门墙”,做朋友的常会说“忝在相知之列”,做作者的常会说“忝为著者之一”。“忝”,从心,天声,本义为羞辱。“忝列门墙”指自己不是够格的学生,辱没了老师。“忝在相知之列”有谬托知己之意,辱没了朋友。“忝为著者之一”,指自己的水平不高,辱没了其他作者。 不知道芹菜的人很少,可知道“芹献”一词的不多。人们在送礼的时候,常把自己的礼品谦称为“芹献”。《列子·杨朱》里有个故事:从前有个人认为大豆是美味,卷耳茎、芹菜等味道十分香甜,还向乡豪夸赞。乡豪拿来一尝,嘴巴里像被蜇了一样难受,还闹了肚子。乡里人都嘲笑、怪罪这个人,这个人很惭愧。后来人们就以“芹献”作为菲薄的礼品的代称。

敬语-谦语-雅语知识讲解

敬语-谦语-雅语

善用客套语 语言是双方信息沟通的桥梁,是双方思想感情交流的渠道。语言在人际交往中占据着最基本、最重要的位置。客套用语则是尊重他人的具体表现,是友好关系的敲门砖。在日常生活中,尤其在社交场合中,礼貌用语十分重要。多说客气话不仅表示尊重别人,而且表明自己有修养;多用客套用语,不仅有利于双方气氛融洽,而且有益于交际。 一般来说,礼貌用语可以分为三大类:一般性的礼貌用语、敬语、谦语。 一、四大礼貌用语 1.“你好” “你好”是一句表示问候的礼貌用语。遇到相识者与不相识者,不论是深入交谈,还是打个招呼,都应先向对方说声“你好”。不管是要请别人帮忙,还是有事情交代,以“你好”开头,会给别人彬彬有礼的感觉,它已成为人际交往中,既简单又礼貌的通行语。 2.“谢谢” 正确地运用“谢谢”一词,会使你的语言充满魅力,使对方备感温暖。当对方给予你帮助时,一定要说“谢谢”。对他人的道谢也要答谢,答谢可以“没什么,别客气”、“我很乐意帮忙”、“应该的”来回答。 3.“对不起”

社交场合学会向人道歉,是缓和双方可能产生的紧张关系的良药。道歉时最重要的是有诚意,切忌道歉时先辩解,好似推脱责任;同时要注意及时道歉,犹豫不决会失去道歉的良机。在涉外场合需要烦人帮忙时,说句“对不起,你能替我把文件递过来吗”,则能体现一个人的谦和及修养。 4.“请” 在与别人相处中,要把“请”字挂在嘴边,如“请问”、“请原谅”、“请留步”、“请稍候”、“请关照”等等。频繁使用“请”字,会使话语变得委婉而礼貌,是比较自然地把自己的位置降低,将对方的位置抬高的最好的办法。 二、敬语 敬语,亦称“敬辞”,它与“谦语”相对,是表示尊敬礼貌的词语。除了礼貌上的必须之外,能多使用敬语,还可体现一个人的文化修养。 1.敬语的运用场合 使用敬语的主要场合有:比较正规的社交场合;与师长或身份、地位较高的人的交谈; 与人初次打交道或会见不太熟悉的人;会议、谈判等公务场合等。 2.常用敬语 “请”、“您”、“阁下”、“尊夫人”、“贵方”等,都是常用敬语,还有一些常用的词语用法,如表3-2所示:

常用敬词与谦词集锦

常用敬词与谦词集锦 卫冕:指竞赛中保住上次获得的冠军称号。 惠赠:敬辞,指对方赠予(财物) 家父:谦辞,对别人称自己的父亲 家母:谦辞,对别人称自己的母亲 驾临:敬辞,称对方到来 见教:客套话,指教(我),如“有何见教” 见谅:客套话,表示请人谅解 借光:客套话,用于请别人给自己方便或向人询问借重:指借用其他人的力量,多用做敬辞 金婚:欧洲风俗称结婚五十周年 金兰:可用做结拜为兄弟姐妹的代称,如“义结金兰” 进言:向人提意见(尊敬或客气的口气),如“向您进一言”、“大胆进言” 久违:客套话,好久没见久仰:客套话,仰慕已久(初次见面时说) 问鼎:指谋图夺取政权(中性词)伉丽:(书)夫妻,如伉丽之情 劳驾:客套话,用于请别人做事或让路 令爱(媛):敬辞,称对方的女儿令郎:敬辞,称对方的儿儿子 令亲:敬辞,称对方的亲戚令堂:敬辞,称对方的母亲 令尊:敬辞,称对方的父亲 留步:客套话,用于主人送客时,客人请主人不要送出去 名讳:旧时指尊长或所尊敬的人的名字。内眷:指女眷 内人:对别人称自己的妻子赏脸:客套话,用于请对方接受自己的要求或赠品 舍亲:自己的亲戚。台甫:敬辞,旧时用于问人的表字 泰山、泰水:岳父、岳母托福:客套话,依赖别人的富气使自己幸运。

鼎力:敬辞,大力(表示请托或感谢时用)斗胆:形容大胆(多用作谦词) 独夫:残暴无道为人民所憎恨的统治者方家:“大方之家”的简称,多指精通某种学问、艺术的人。 付梓:把稿件交付刊印高堂:(书)指父母 割爱:放弃心爱的东西(婉辞)阁下:敬辞,称对方,多用于外交场合 光顾:敬辞,商家多用以欢迎顾客光临:敬辞,称宾客来到 贵庚:敬辞,问人年龄贵恙:敬辞,称对方的病 海涵:敬辞,大度包容(多用于请人特别原谅时)寒舍:谦辞,称自己的家 后学:后进的学者或读书人,多用作谦辞 惠存:敬辞,请保存,多用于送人相片、书籍等纪念品时所题写的上款 惠顾:惠临,多用于商店对顾客莅临:来临;光临。书面语、敬语,多用于修饰长辈、上级及贵宾的光临,以示主人对客人的敬意。 惠临:敬辞,指对方到自己这里来。 三、分类解说: (一)正确使用谦敬词语,根据对象的差异调整语言。 好些汉语词汇都具有一定的倾向性,如果把握不好,就会闹出笑话。尊称的词语只能用于称对方,而谦称的词语只能用于称呼己方。 有人把谦敬词语归纳为“家大舍小令外人”一句话,即:对别人称自己的长辈和年长的平辈时冠以“家”,如家父(家严)、家母(家慈)、家叔、家兄等;对别人称比自己小的家人时则冠以“舍”,如舍弟、舍妹、舍侄等,称别人家中的人,则冠以“令”表示敬重,如令堂、令尊、令郎、令爱等。 除“家”“舍”“令”外,谦词还有“小”(如小女,称自己的女儿)、“拙”(如拙见,称自己的见解)、“鄙’”(如鄙见,称自己的意见)、“寒”(如寒舍,称自己的家)、“愚”(如愚见,称自己的意见)等等。 常见的敬词有“贵”(如贵庚,称别人年龄)、“大”(如大作,称对方作品)、“高”(如高见,称对方见解)、“贤”(如贤弟,称比自己小的男子)、“尊”(如尊姓,问对方的姓)、“光”(如光临,称别人的到来)、“拜”(如拜托,托人办事)、“赐”(如赐教,请求别人给予指教)、“雅”(如雅正,表示请对方指正)、“惠”(如惠顾,称对方到自己这里来)、“鼎”(鼎力,对对方的帮助表示感谢)等等。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