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高三第一次月考文综历史试卷

合集下载

山东省高三上第一次月考历史试卷

山东省高三上第一次月考历史试卷

山东省高三上第一次月考历史试卷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一、选择题 (共20题;共40分)1. (2分) (2015高二上·务川期中) 孟子认为:“……百亩之田,勿夺其时,八口之家可以无饥矣。

”对孟子的上述言论理解正确的是()①这是对孔子思想的继承和发展②他的这一主张有利于当时社会生产的发展,具有进步意义③客观地反映了战争年代人民对安居乐业的渴望④站在平民立场上提出了分给农民田宅的思想A . ①②③B . ②③C . ①②③④D . ①③2. (2分) (2018高二上·田阳月考) 朱熹说:“宇宙之间一理而已。

天得之而为天,地得之而为地,凡生于天地间者,有各得之以为性(本性);其张之为三纲,其纪之为五常……”这段话表明程朱理学的主要作用是()A . 为封建伦理道德寻求理论依据,从而规范人的言行,维护封建统治B . 阐述“天理”的真谛,让人们理解自然界运行规律和人际关系的法则C . 寻求天地和人世间万事万物的本性,阐明“理”的本质D . 宣扬客观唯心主义思想3. (2分) (2019高一下·慈溪期中) “鹅湖之会,论及教人,元晦之意,欲令人泛观博览而后归之约;二陆之意欲先发明人之本心,而后使之博览。

朱以陆之教人为太简,陆以朱之教人为支离,此颇不合。

”对该材料分析错误的是()A . 朱熹认为穷理应该格物致知B . 二陆认为穷理要发明本心C . 双方在世界本原立场上根本对立D . 双方思想都属于新儒学4. (2分) (2018高二上·黑龙江期末) 顾炎武在《日知录》中说:“今将静百姓之心,而改其行,必在制民之产,使之甘其食,美其服,而后教化可行,风俗可善也”。

在此,顾炎武强调()A . 培养人才,经世致用B . 富足百姓,移风易俗C . 弘扬道德,规范言行D . 教化民众,静心明志5. (2分)(2020·赣榆模拟) 与古代埃及艺术中的神圣威慑力相比,古希腊艺术有所不同。

山东省2021版高三上学期历史第一次月考试卷(I)卷(新版)

山东省2021版高三上学期历史第一次月考试卷(I)卷(新版)

山东省2021版高三上学期历史第一次月考试卷(I)卷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一、选择题 (共24题;共48分)1. (2分)有人认为秦始皇是“一代暴君”,但明代李贽称他为“千古一帝”。

这个史上功过参半的君王,以下属于他统治时期所采取的措施有①开创中国第一个世袭王朝②在“西南夷”修筑“五尺道”③开凿灵渠以便抗击匈奴④在全国实施郡县制A . ①②B . ③④C . ②④2. (2分)下列言论体现了重农抑商经济思想的是()A . 若不准开工厂,则工作之人无以资生B . 千生意,万买卖,不如翻地块C . 缙绅家之女(婚姻)唯才是计,不问非类D . 人为铜钱,游遍世间3. (2分) (2018高三上·广东模拟) (南宋)高宗初年,“江、浙、湖、湘、闽、广,西北流寓之人遍满”,于是南方“麦一斛至一万二千钱,农获其利倍于种稻,而佃户输租只有秋课,而种麦之利独归客户,于是竞种春稼,极目不减淮北。

”这反映了()A . 经济重心南移已经完成B . 农民职业转化速度加快C . 市场需求影响生产结构D . 人口迁移改变经济地位4. (2分) (2016高二上·太原月考) “知是心之体,心自然会知。

见父自然知孝,见兄自然知悌,见孺子入井自然知恻隐,此便是良知,不假外求。

”材料认为明理得道的途径是()A . 格物穷理B . 先行后知C . 发明本心D . 顺从自然5. (2分)(2016·郑州模拟) 美国学者普拉提在其著作中说:“撰写此书的目的之一,是协助中国恢复其在19世纪时在世界上应有的位置。

……大清帝国透过贸易深深融入世界经济中,有数千名外国人住在香港和上海。

因此,中国这场内战与地球彼端的欧美有千丝万缕的纠葛。

”由此可知,该学者()A . 主张以世界史视野研究太平天国B . 认为义和团运动是一场内战C . 强调以世界史视野研究武昌起义D . 深受政治和意识形态的影响6. (2分) (2018高一下·四川期末) 下面是近代中国部分商办铁路公司及其修筑铁路统计表。

山东高三高中历史月考试卷带答案解析

山东高三高中历史月考试卷带答案解析

山东高三高中历史月考试卷班级: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 分数:___________一、选择题1.有人评价诸子百家中的某一学派:“他们崇信宇宙间的一元组织,愿意回归到原始的简朴,抵抗各种侵害自由的措施,不管其为威迫或是利诱。

……他们主张的极有限度的政府,也在不少农民造反的场台里赋予大众性的意识,成为他们解放的宗旨”。

下列言论代表了该学派主张的是()A.“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共之。

”B.“明主峭其法而严刑、威势之可以禁暴,而德厚不足以止乱。

”C.“若使天下兼相爱,国与国不相攻……则天下治。

”D.“我无为而民自化,我好静而民自正,我无事而民自富,我无欲而民自朴。

2.有学者认为,从三公九卿制到三省六部制的演变,是古代政治文明的一大进步。

这里的“进步”从制度变革层面来看是指()A.中央机构的行政效率大大提高B.决策程序规范化C.分权制衡限制了皇权D.官僚政治取代血缘政治3.有研究表明,汉唐主流意识形态带有明显的“荀子思想色彩”。

但在北宋熙宁七年,宋神宗却封孟轲为邹国公,令国子监及天下学庙皆塑其像;荀况仅被封为兰陵伯。

自此,孔孟之道成为主流意识的核心内容和代名词。

这反映了()A.荀子思想逐渐退出历史舞台B.伦理道德开始为统治者重视C.封建主流思想发生重大变化D.孟子在儒家的地位日渐提高4.明清时期,出现了不少著名的产棉区,如山东东昌府所产棉花,“商人贸于四方”;江苏松江府一些地区种棉花的占百分之七八十。

福建漳州府和汀州府是烟草专业户集中的地区。

北京丰台草桥一带各村庄都种花卉,被誉为“花乡”。

材料表明明清时期()A.经济重心南移的完成B.私营手工业占据主导地位C.形成专业性生产区域D.家庭手工业得到较大发展5.19 世纪末20 世纪初的中国,外国传教士、资产阶级、先进知识分子、无政府主义者都在积极宣传各种社会主义思潮,包括马克思主义。

这种现象的出现表明()A.十月革命对中国影响深远B.中国亟需改造社会的药方C.马克思主义理论被知识分子普遍接受D.新文化运动推动人们的思想解放6.1925年,时任黄埔军校长的蒋介石发表演说:“‘节制资本,平均地权’,明白地说,就是打倒资本家,反对大地主。

山东高三高中历史月考试卷带答案解析

山东高三高中历史月考试卷带答案解析

山东高三高中历史月考试卷班级: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 分数:___________一、选择题1.从“政自天子出”到“政自诸侯出”,再到“天下之事无小大皆决于上”。

这一系列变化反映了A.从分封制到集权独断的变化B.封国制从产生到消亡的过程C.中央集权制诞生是历史的必然D.战国时期中国政治的剧烈变化2.汉武帝时重用酷吏,对称霸一方、妨碍政令统一的地方豪强进行打击,下令把他们迁往关中,就近监视,以达到“内实京师,外销奸滑”“不诛而害除”的目的。

汉武帝的这一措施旨在A.为地方百姓除害B.削弱封国权力C.加强中央集权D.稳定地方秩序3.下表反映了中国古代官员俸禄发放形式的变化,对此解读正确的是A.由用邑到实物的转变体现了商品经济的发展B.由实物到货币的变化体现了政治制度的变革C.俸禄制度的变革与赋税制度的变革密切相关D.俸禄制度的变革体现了中央集权的不断强化4.“雅典人不认为自己是完全不受约束的,但他在仅仅屈从于他人专断意志的‘约束’与由法律这一应受尊重的规则所确认的‘约束’之间做出了严格的界分,因为后者是一种自我强制。

”这一论述反映了雅典人A.反对贵族政治的不公平B.遵守正当程序制定的法律C.更加注重对自我的约束D.主张自由是法治的基础5.自从任何一个聪明的和爱国的英国人试图反抗当权的政府以来,已有几代人过去了。

在所有诚实的、善于思考的头脑中,有一种随着经验的积累而与日俱增的信念,即影响宪法所需的每种改进都可在宪法本身内部找到。

这反映了英国人A.反抗政府的精神B.推崇法律的权威C.重视经验的积累D.尊重历史的传统6.20世纪70年代美国联邦政府颁布的联邦清洁空气法案,“根据部分优先权的规定,联邦政府把落实环保法案的责任归回各州,但对是否接受各州的行动方案,联邦政府保留最终决定权。

”该规定主要体现A.联邦政府有权强制各州实施联邦法律B.各州有权制定自己的法律C.州法律制定推动了联邦法律的完善D.联邦政府可以干涉各州事务7.1906发行的《<民报>与<新民丛报>辩驳之纲领》中认为革命者只要善守国际法,承担清政府和列强订立的条约、债务、义务,列强是不会干涉的。

山东省高三上学期历史第一次月考试卷

山东省高三上学期历史第一次月考试卷

山东省高三上学期历史第一次月考试卷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一、单选题 (共30题;共60分)1. (2分) (2020高二下·安阳月考) 王国维在《殷周制度论》中谈及周代的某制度时说:“任天者定,任人者争;定之以天,争乃不生。

”对这句话理解最准确的是()A . 该制度是指周的分封制B . 该制度带有神秘色彩C . 所谓“天”就是天理D . 该制度有利于秩序稳定2. (2分)下表是两汉孝廉家世可考知者128人的统计分类表由表可以推知,汉代察举制()A . 致使富豪入仕艰难B . 忽略了身份界限C . 削弱了世卿世禄制D . 体现出公平公正原则3. (2分) (2019高三上·通榆月考) 据学者考订,商朝产生了17代30位王,多为兄终弟及;而西周产生了11代12位王。

这反映出()A . 禅让制度的长期影响B . 王位继承方式的变化C . 君主寿命的时代差异D . 血缘纽带关系弱化4. (2分) (2019高二下·宁德期中) 西周时,封建领主把统治中心近郊的土地,分给同族的普通人耕种,称其为“国人”。

他们不负担租税,只负担军赋和兵役。

还可以接受军事训练和礼仪学习的教育。

由此可知西周的“国人”指的是()A . 奴隶B . 平民C . 农民D . 贵族5. (2分) (2019高二下·吉林期末) 关于明代内阁,下列表述正确的是()A . 明太祖罢除丞相职务,设内阁制B . 内阁成员的地位和权势有过提高C . 内阁正式成为统率六部百司的机构D . 司礼监最终取代了内阁6. (2分)秦朝建立后,秦始皇规定:只有皇帝一人才能称“朕”;皇帝的命令称“制”或“诏”;皇帝所用玉印称“玺”;只有玺才能使用玉料,这些都是皇帝专用的,其它人不得使用,这从根本上说明了A . 秦始皇实行暴政B . 秦始皇实行思想文化专制C . 秦始皇进行文化创新D . 秦始皇树立专制皇权权威7. (2分) (2016高二下·太谷期中) 《西方政治文化传统》评价雅典民主政治:“对平民治国能力的盲目崇拜以及平民群众权力的无限膨胀,使国家失去了有效的制衡机制。

山东省高三上学期文综第一次月考试卷(历史)

山东省高三上学期文综第一次月考试卷(历史)

山东省高三上学期文综第一次月考试卷(历史)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一、选择题 (共12题;共24分)1. (2分) (2020高一上·河北月考) 秦国商鞅实行军功授爵制度,其中规定:有爵位之人可以具有升官、抵罪和免除徭役的资格,如无爵位“虽丞相子亦在戍边之调”。

该制度()A . 确立了新的等级秩序B . 受到贵族政治的影响C . 提高了平民参政的热情D . 表明宗法制根深蒂固2. (2分) (2018高二下·甘肃期末) 关于《三字经》的成书年代和作者,历代说法不一,大多数后世学者倾向于“宋儒王伯厚先生作《三字经》,以课家塾”的说法,学者们判断的主要依据是()A . 儒学的政治地位已日益巩固B . 理学的世俗化趋势日渐加强C . 中华民族文化心理认同形成D . 中国传统文化的地域性浓厚3. (2分) (2017高一下·桂林期中) 宋仁宗景祐年间,允许临街开设邸店,商人只要纳税就可以到处开设商店。

熙宁年间,开封府的鼓楼已不再击鼓,京师的警卫也不再执行夜巡制度。

材料说明()A . 推行工商皆本的政策B . “重农抑商”政策被停止了C . 城市的职能发生了变化D . 商人的身份地位提高了4. (2分)(2020·河北模拟) 下表所示为有关明朝经济政策的记述,据此可得出的结论是明朝()A . 坚持推行抑商政策B . 商品经济空前繁荣C . 立法限制商业流通D . 农商取得同等地位5. (2分) (2019高三上·定远月考) “亲亲相隐”是中国封建社会一项重要的司法原则,也就是指亲属之间可以藏匿、包庇犯罪而不负刑事责任。

如以严苛著称的《大明律》中规定“同居亲属有罪互相容隐”“弟不证兄、妻不证夫、奴婢不证主”。

此司法原则不能()A . 确保了明代司法活动的公正B . 损害了明代法律的权威性C . 反映了宗法观对法制的影响D . 认可了家庭在司法中的地位6. (2分) (2018高三上·武威期末) 先秦时期,重农抑商是法家的主张;汉代以后,随着土地兼并现象日益严重,这一思想才逐步融入儒家思想之中。

山东高三高中历史月考试卷带答案解析

山东高三高中历史月考试卷带答案解析

山东高三高中历史月考试卷班级: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 分数:___________一、选择题1.有学者认为,分封制是人口的再编组,每一个封君受封的不仅是土地,更重要的是不同的人群。

它的实行从内部和外部对原族群的血缘关系进行了大规模的变革。

那些姬姓以外的氏族人群,在周人对其亲族子弟及同盟者的分封中被包围、分解、隔绝、控制了。

这种族群关系的重新组合A.彻底地瓦解了原有的血缘关系B.不利于原族群的进一步发展C.有利于文明和文化的共同创造D.使华夏民族得以形成2.《荀子·富国篇》认为“今是土之生五谷也,人善治之,则亩数盆,一岁而再获之;夫天地之生万物也,固有余足以食人矣。

”这反映了农民提高农业产量的主要方法是A.种植五谷B.精耕细作C.铁犁牛耕D.男耕女织3.《史记·秦始皇本纪》记载,秦始皇在泰山封禅大典后的刻辞中写道:“贵贱分明,男女礼顺。

慎遵职事。

”强调礼、等级和恪守等级下的各自职责。

以后他又多处题辞,提倡“合同父子”,即子孝父慈,强调男女各修其业等家庭礼教。

由此说明秦始皇A.把儒家思想成为治国的指导思想B.并没有完全废除儒家的治国思想C.旨在传播儒家贵贱尊卑等级思想D.儒家思想在思想争鸣中取得统治地位4.秦朝,三公九卿的官署在禁宫之内。

东汉,尚书台被置于禁宫之内,三公九卿的官署被归于外朝请出了宫城。

以上变化表明A.家事与国事逐渐分离B.城市布局发生重大变化C.中央行政机构的完善D.专制皇权逐渐得到加强5.“史实”‘史论”“史识”是构成史学的三大要素。

史实即历史事实;史论即对历史事件和历史人物的评论;史识即是以科学的史观作指导,分析大量的史实,然后得出科学的结论。

下列对郡县制的叙述属于史识的是A.它分郡县两级,一郡之内又分若干县B.郡县制是中央对地方政权进行有效控制的制度C.郡县制开中国单一制国家组织结构先河,影响深远D.郡守和县令、县长都由皇帝直接任命6.据古碑记载:“汉建成二十年设沛国于相(今淮北市),颁布‘酒榷’,在濉溪口、柳孜专设税官,征收盐酒税。

山东高三高中历史月考试卷带答案解析

山东高三高中历史月考试卷带答案解析

山东高三高中历史月考试卷班级: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 分数:___________一、选择题1.钱穆说.“直至汉兴,始为中国史上平民政权之初创。

…… 然在平民政府创建的过程中,欲屡次有‘封建’思想之复活。

”‘封建’思想之复活是指汉朝A.颁布推恩令B.实行分封制C.推行郡县制D.罢黜百家,独尊偏术2.马克斯·韦伯在论述某一制度时说:“……全面推行,成为世袭君主的一种手腕,用来阻止一个孤立他的等级的形成…… 任何人,只要能证明自己是受过教育的合格者,都能济身俸禄补缺等级。

”下列表述,与此制度相吻合的是A.“凡周之士,不(丕)显亦世”B.“寒素洁白浊如泥,高第良将怯如鸡”C.“上品无寒门,下品无士族”D.“莫愁寒族无人荐,但愿春宫把卷看”3.“审判苏格拉底的自相矛盾和可耻的地方是:以言论自由著称的一个城市竟然对一个除了运用言论自由以外没有犯任何其他罪行的哲学家提出起诉。

”“苏格拉底之死”反映了A.雅典民主的崛起B.雅典城邦阶级斗争尖锐C.雅典民主政治的衰落D.雅典进入专制统治时代4.1878年,德国首相俾斯麦提交的一项议案遭到帝国议会的否决。

不久,按照俾斯麦的要求,联邦议会解散了帝国议会并重新选举。

新一届帝国议会投票通过了该议案,经皇帝批准后生效。

这反映出德意志帝国A.皇帝只有形式上的权力B.首相有权力解散议会C.帝国议会的立法权受行政权控制D.联邦议会没有任何立法权5.“《中华民国临时约法》在那个历史时期是一个比较好的东西,当然是不完全的、有缺点的,但它带有革命性、民主性。

”文中的“革命性和民主性”是指A.形式上最早具备了现代宪法的雏形B.规定了当时国家的根本任务C.有利于人民充分行使民主权利D.规定“主权在民”“三权分立”6.下图是一张纸币,上有“晋察冀边区银行”,“中华民国三十五年”等字样。

下列各项对该纸币分析正确的是A.该纸币发行于抗日战争胜利前夕B.该纸币能在全国范围内自由流通C.该纸币的面值过大容易导致货币贬值D.该纸币的发行流通有利于稳定边区货币市场7.“考虑到……一个有正在重新军国主义化的西德参加的‘西欧联盟’这样一个新军事集团……这样就加深战争的危险……决定缔结本友好合作互助条约”。

山东高三高中历史月考试卷带答案解析

山东高三高中历史月考试卷带答案解析

山东高三高中历史月考试卷班级: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 分数:___________一、选择题1.“史实”“史论”“史识”是构成史学的三大要素。

史实即历史事实;史论即对历史事件和历史人物的评论;史识即是以科学的史观作指导,分析大量的史实,然后得出科学的结论。

下列对郡县制的叙述属于“史识”的是A.它分郡县两级,一郡之内又分若干县B.郡县制是中央对地方政权进行有效控制的制度C.郡县制开中国单一制国家组织结构先河,影响深远D.郡守和县令都由皇帝直接任命2.近代著名社会活动家梁启超一生“有定则无定见无定行”。

定则是爱国之心、立宪之志和新民之道,在此定则下,其主张、行动则是不断流变的:维新—保皇—君主立宪—护法—民主共和。

梁启超的思想和行动集中体现了A.近代救国道路探索的深入与曲折B.民族资产阶级的革命性C.民族资产阶级的软弱性D.近代政客投机钻营的特点3.1930年5月中共中央机关刊物《红旗》刊载:“以为不要城市工人而用农村包围城市可以取得胜利,这无论在理论上与事实上都是行不通的。

假使没有城市做领导,则任何乡村都是不能‘联合起来’的。

”这说明当时中共A.没有找到适合中国国情的道路B.对革命道路的探索已经成熟C.仍然坚持以城市斗争为中心的革命道路D.内部仍存在革命道路选择的分歧4.下图是某同学的历史笔记片断,该片断反映的历史主题是A.国民革命时期的民主建设成就B.土地革命时期的民主政治建设C.抗日战争对中国的现代化影响D.新中国的民主政治建设背景5.1953年,我国开始通过农业合作化的道路对农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

1978年以后,在农村实行以家庭联产承包为主要形式的责任制。

对这两项举措评述最准确的是A.是性质相反的两种经济政策B.后者是对前者的发展C.后者是对前者的全盘否定D.都是对农村生产关系的调整6.科学史上不乏富有传奇色彩又留下深刻启迪的故事。

伽利略在比萨斜塔进行了重物自由下落实验,牛顿因苹果从树上坠落而产生万有引力的灵感,爱因斯坦设想孪生兄弟中的一个以光速作太空旅行后将会比未旅行的兄弟更年轻。

山东省高三第一次月考文综历史试卷

山东省高三第一次月考文综历史试卷

山东省高三第一次月考文综历史试卷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一、选择题 (共12题;共24分)1. (2分)历史典故“烽火戏诸侯”中,诸侯因义务所在,蜂拥而至勤王。

这一典故是我国古代哪一政治制度的反映A . 宗法制B . 分封制C . 郡县制D . 王位世袭制2. (2分) (2016高一上·阳东月考) “胡惟庸绝不是朱元璋的真正目标,朱元璋要毁灭的是胡惟庸背后的那个庞然大物。

”“那个庞然大物”是指()A . 内阁制度B . 宰相制度C . 宦官集团D . 胡惟庸集团3. (2分)齐国原是姜氏的封国。

公元前481年后,齐国的大夫田常及其后人逐渐控制国政,以至于自立为国君,并由周安王册命为齐侯,姜齐遂变为田齐,史称“田氏代齐”。

这一现象反映出()A . 分封制度被废除B . 新的社会制度确立C . 等级制度被破坏D . 贵族特权被废除4. (2分) (2018高一上·汽开区月考) 清朝明确规定:入值军机参与机密的军机大臣必须在三品以上。

皇帝在选用军机大臣时,必须顾及社会舆论和臣工态度。

材料意在说明,军机处的设立()A . 限制了皇帝的用人权B . 使君主专制达到顶峰C . 导致了政治体制僵化D . 易于机要事务的保密5. (2分) (2020高一上·辽阳月考) 《汉书》记载:“武帝施主父之册……使诸侯王得分户邑,以封子弟,不行黜陟,而藩国自析。

”据此判断汉武帝实行的是()A . 宗法制B . 郡国并行制C . 推恩令D . 行省制度6. (2分)(2016·资阳模拟) 东晋南朝时期,分产异炊的现象在以建康为中心的江南地区十分突出.《宋书•周朗传》云:“今士大夫以下,父母在而兄弟异计,十家而七矣.庶人父子殊产,亦八家而五矣。

”这从根本上反映出江南地区()A . 传统家庭观被颠覆B . 已成为中国的经济中心C . 生产力水平的提高D . 个体小家庭是生产主体7. (2分) (2019高三上·宝坻期末) 据《宋会要辑稿》载,北宋中期全国年上供丝绸总计355万匹,东南和四川共计257万多匹,占全国2/3,其中仅江浙一隅就达125万多匹,占全国1/3以上,丝绵则超过2/3,而北方各地仅占1/4。

山东省高三上册历史1月月考文综历史试卷

山东省高三上册历史1月月考文综历史试卷

山东省高三上册历史1月月考文综历史试卷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一、单选题 (共12题;共24分)1. (2分)据《吕氏春秋》记载:“纣之同母三人,其长曰微子启,其次曰仲衍,次曰受德即纣也……纣之父、纣之母欲置微子启以为太子,太史据(宗)法而争之……纣故为王。

”下列对纣能够“为王”的原因解释最为合理的是A . 启无才,遭父母厌弃B . 父母对纣最为溺爱C . 生纣时,其母亲已由妾升为妻D . 太史收受了纣的贿赂2. (2分) (2017高一上·淄川月考) “……你从不曾看见,四万万同胞像今天这样,团结得如钢似铁;千百万民族英雄,为了保卫祖国,洒尽他们的热血。

”该歌词描述了()A . 北伐战争的革命洪流B . 红军长征的伟大精神C . 中华民族团结抗日的壮举D . 人民群众支援解放战争的豪情3. (2分) (2019高二上·桐城期中) 古罗马修建的格罗塞姆竞技场运用希腊古典柱式的实践使他们领悟到层层柱式建筑立面的妙处:建筑经分割而显得秀巧,它可使人在庞然大物的建筑面前感到亲切而悠然自得。

材料中古罗马的建筑()A . 反映了罗马帝国的广阔和等级森严B . 彰显了古罗马的人文主义精神C . 体现了罗马继承希腊遗产的虔诚D . 说明了罗马奴隶制国家的残忍4. (2分) (2016高一上·铜陵期中) 公元前127年,汉皇帝规定诸侯王除由嫡长子继承王位外,其他诸子都在王国范围内分到封地,作为侯国。

这一规定()A . 意在恢复西周的分封制B . 使中央与地方矛盾激化C . 进一步加强了中央集权D . 增强了地方封国的实力5. (2分) (2017高一下·舟曲期末) 马克思关于社会主义的设想是:“在生产力高度发达的资本主义基础上建立的社会主义,实行公有制、计划经济和按劳分配,取消商品和货币”。

苏俄实施的战时共产主义政策与马克思的设想最大的不同是()A . 实施的条件B . 所有制结构C . 经济管理模式D . 产品分配方案6. (2分) (2019高二下·深圳期中) 有人将辛亥革命后中国的某些变化戏称为“头上和脚上的变化”,从社会习俗变迁的角度来看,主要反映的是()A . 辛亥革命后,中山装的流行B . 辛亥革命后,剪辫易服和废止缠足C . 辛亥革命后,民主共和思想传播D . 辛亥革命后,国人办报再掀高潮7. (2分) (2017高一下·徐州期中) 中共八大对我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探索作出了巨大贡献,主要体现在()A . 使经济建设成为全党工作的重心B . 纠正了经济建设中的“左”倾错误C . 对我国当时的社会主要矛盾作出了正确分析D . 提出了社会主义工业化的目标8. (2分) (2017高三上·滨州期中) 战国时期李悝的《法经》是中国古代历史上第一部比较系统的成文法典,法典中的法与刑是相通的,且多是禁止性条文。

山东省高三上学期文综历史第一次月考试卷

山东省高三上学期文综历史第一次月考试卷

山东省高三上学期文综历史第一次月考试卷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一、单选题。

(共12题;共24分)1. (2分) (2020高二上·河南月考) “《礼》者,法之大分,类之纲纪也……隆礼至法则国有常,尚贤使能则民知方……”“君人者,隆礼尊贤而王,重法爱民而霸……”下列对材料理解错误的是()A . 主张利用权术驾驭大臣,以绝对的权柄来震慑臣民B . 中国古代道德与法律的界限模糊C . 在礼的基础上,也推崇法家和墨家等思想D . 认为法律要以道德为基础2. (2分)下列有关汉代长安市的说法,正确的是()①与居住区隔开②有专门官员管理③又叫草市④开市闭市有严格时间规定A . ①②③B . ①③④C . ①②④D . ②③④3. (2分) (2018高二上·汽开区月考) 历史上的南宋文天祥在异族强权面前,正气浩然,铁骨铮铮,写下了“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的千古绝唱。

他的这种气节反映了当时社会的思想主流是()A . 黄老之学B . 程朱理学C . 佛学D . 陆王心学4. (2分)(2020·浙江模拟) 如图字帖是行草书法名帖。

该字帖的创作者是()A . 王羲之B . 怀素C . 张旭D . 米芾5. (2分)据记载,唐朝后期,有人拿着白居易的诗印本在街上叫卖。

这表明当时()A . 活字印刷技术已经出现B . 雕版印刷促进了文化传播C . 诗歌成为世俗文学形式D . 诗歌没有得到人们的认可6. (2分)(2020·福建模拟) 明末清初,反对专制暴君,公然宣称皇帝是“天下之大害者”的思想家是()A . 李贽B . 黄宗羲C . 顾炎武D . 王夫之7. (2分) (2015高二上·菏泽期中) 下列言论,按照其发表的先后顺序排列,应该是()①“一阵风吹过,有人觉得冷,有人觉得凉爽。

难受与惬意,全在于个人的感觉。

山东省2021年高三上学期文综历史第一次月考试卷C卷

山东省2021年高三上学期文综历史第一次月考试卷C卷

山东省2021年高三上学期文综历史第一次月考试卷C卷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一、单选题。

(共12题;共24分)1. (2分) (2019高二上·南宁期中) 春秋战国时期,社会发生重大变革,知识分子中涌现出不同的学派,各流派争芳斗艳,形成了()A . “百家争鸣”的局面B . “独尊儒术”的局面C . 思想“大一统”的局面D . 三教合一的局面2. (2分) (2019高一上·九台期中) 汉武帝亲政后,频繁任免丞相。

其在位54年间,先后用相12人,其中4人在任上正常死亡,3人被免职,2人因罪自杀,3人被下狱处死。

汉武帝这样做的基本用意是()A . 分割丞相的权力以加强皇权B . 改变丞相位高权重的局面C . 重用身边的人参与军国大事D . 显示皇权至上、不可僭越3. (2分)“眼珠子,鼻孔子,朱子高于孔子;眉先生,胡后生,后生长于先生。

”这是中国对联艺术中非常典型的双关联。

下列对“朱子高于孔子”喻意的最佳解释是A . 朱熹的学说比孔子更科学B . 朱熹建立了系统的理论体系C . 朱熹使儒学更具哲理性和思辨化D . 朱熹对儒学的贡献比孔子大4. (2分) (2020高二下·哈尔滨期末) “敦煌飞天就是画在石窟中的飞神,它是印度文化、西域文化、中原文化共同孕育成的……中国文化特色的飞天是不长翅磅的不生羽毛、没有圆光、借助彩云而不依靠彩云,主要凭借飘曳的衣裙、飞舞的彩带而凌空翱翔的飞天。

”根据上文,无法推出的结论是()A . 敦煌飞天的形象在唐朝时期开始形成B . 敦煌飞天文化体现了中外文化的交流融合C . 飞天文化可能是经丝绸之路传入中国D . 飞天文化进入中国后经历了本土化的过程5. (2分) (2019高一上·北京期中) 隋唐时期我国科技进一步发展,体现在()①《黄帝内经》编定②火药开始用于军事上③出现《九章算术》④出现雕版印刷术A . ①②③④B . ①②③C . ③④D . ②④6. (2分) (2019高一下·上海期中) 明末清初,在引进西方文艺复兴以后的科学技术的过程中,充当中西方文化交流的主要的媒介是()A . 开明士大夫B . 新式学堂C . 留学生D . 传教士7. (2分) (2019高二上·拉萨月考) 有位哲学家认为“知识就是感觉”。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山东省高三第一次月考文综历史试卷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一、选择题 (共12题;共24分)1. (2分) (2016高一上·河北月考) 西汉以前中国都城布局坐西朝东,东汉以后都城布局改为坐北朝南。

影响这一变化的主要因素是()A . 政治制度演进B . 主流思想变化C . 商品经济发展D . 气候条件改变2. (2分)(2017·中原模拟) 《唐律疏议·职制律》中规定:若官吏延缓诏令文书颁发者,每延缓“一日笞五十,一日加一等,十日徒一年”;“官文书稽程者,一日笞十,三日加一等,罪止杖八十”。

这些规定()A . 旨在防止皇帝诏令被篡改B . 利于政府行政决策的正确C . 有利于提高部门行政效率D . 说明唐代的法律非常严酷3. (2分) (2017高一上·静海月考) 斯塔夫里阿诺斯在《全球通史》中说:“中国人的姓总是位于个人的名字之前,而不像西方那样,位于个人的名字之后。

”中国人重视姓氏这一现象反映的实质()A . 男尊女卑思想严重B . 家族宗法观念浓厚C . 个人名利色彩鲜明D . 聚族而居根深蒂固4. (2分) (2016高一上·烟台月考) 明代内阁和清代军机处的共同之处是()A . 统领军队,处理各种军务B . 参与决策,负责朝廷事务C . 参与政务,但没有决策权D . 负责行政,安排地方事务6. (2分) (2017高三上·福州月考) 南朝时期,政府推行一种“土断”制度,即清查大量被“私门”“大户”吞噬的人口,把他们编入国家户籍。

这一制度()A . 造成了国家户籍制度的混乱B . 使得均田制得到进一步推广C . 使政府脱离了对门阀的依赖D . 瓦解了士族门阀的经济力量7. (2分) (2019高二下·金山期中) 如图是唐朝后期藩镇割据形势示意图,图中所示局面的出现()A . 推动了国家政治中心的东移B . 加速了我国经济重心的南移C . 有利于阻止北方民族的南下D . 瓦解了唐中央在北方的统治8. (2分)毛泽东1960年曾对老舍说,“清朝开始的几位皇帝都是很有本事的,尤其是康熙皇帝。

康熙皇帝的头一个伟大贡献是打下了今天我们国家所拥有的这块领土。

”毛泽东如此评价康熙帝的主要理由是A . 平定三藩之乱,维护了国家统一B . 收复了台湾,加强了东南海防C . 签订《尼布楚条约》,捍卫了领土完整D . 建立并巩固了空前统一的多民族国家9. (2分)(2019·定远模拟) 明朝官员海瑞曾说,执法之时“凡讼之可疑者,与其屈兄,宁屈其弟;与其屈叔伯,宁屈其侄;与其屈贫民,宁屈其富民;与其屈愚,宁屈其刁顽。

事在争产上,与其屈小民,宁屈乡宦,以救弊也。

事在争言貌,与其屈乡宦,宁屈小民,以存体也。

”海瑞的思想()A . 重视对人权的重视与保障B . 符合孔子“正名”的精神C . 与传统伦理观念密切相关D . 符合传统法家的概念10. (2分) (2019高二下·武汉期中) 《晋书》中记载,博士张楫上《古今字诂》。

其《巾部》云:“纸,今帋也,其字从巾。

古之素帛,依书长短,随事截绢,枚数重沓,即名幡纸,字从糸。

此形声也。

后汉和帝元兴(105)中,中常侍蔡伦以故布捣剉作纸,故字从巾。

是其音虽同,糸、巾为殊,不得言古纸为今纸。

”材料反映出()A . 古纸是丝织物,蔡候纸以旧麻布为原料B . 蔡伦制成的故布帋才是最早的纸C . 蔡伦改进之前,书写材料只有素帛幡纸D . 东汉时纸成为最主要的书写材料11. (2分)黄宗羲认为:“秦变封建而为郡县,以郡县得私于我也;汉建庶孽,以其可以藩屏于我也:宋解方镇之兵,以方镇之不利于我也。

此其法何曾有一毫为天下之心哉!”从历史的分析中,黄宗羲揭示出传统政治()A . 走向成熟的轨迹B . 集权体制的根源C . 因循反复的特点D . 天下私有的本质12. (2分)明朝中后期,王阳明学说在中国士大夫中流行。

朝鲜来华使者对此不理解,认为“阳明敢肆己意,谤辱朱子,实斯文之罪人也”。

结合所学判断,下列选项正确的有()①朝鲜使者以程朱理学为正宗②王阳明心学超越了理学范畴③王阳明与朱熹观点明显不同④王阳明心学是对儒学的叛逆A . ①②B . ②③C . ①③D . ②④二、材料分析题 (共6题;共65分)13. (10分) (2018高三上·武威期末) 明清时期的中国逐步落后于世界潮流,但仍是中国政治和思想发展的重要阶段。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元明以来边疆地区实行土司制度。

明朝中叶以后,开始逐步改土归流——把土司改为中央政府委派的流官。

土司苛索花样繁多,土司家婚丧、寿诞、生子、盖房、过节都要征派。

地处边隅的土司,“无事近患腹心,有事远通外国”,致使西南边疆的统治十分不稳定。

清世宗任命鄂尔泰为云贵广西三省总督,进行改土归流。

在改流地区,设置了与中原地区同样的府、州、县及镇、协、营、汛,派驻官兵,并着手改革许多落后的剥削方式及陋规恶习。

——摘编自樊树志《国史概要》材料二:下表反映了17、18世纪中国和西方一些历史人物的主要思想。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改土归流”的含义并分析这一政策产生的作用。

(2) 17世纪的中国和18世纪的西方都产生了启蒙思想,据材料二概括中西方启蒙思想的相同之处,并从阶级属性和历史作用两方面指出中西方启蒙思想的不同之处。

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中西方启蒙思想产生的共同原因。

14. (10分)(2017·山西模拟) 【中外历史人物评说】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义净(635-713),七岁入土窑寺修习佛教内典。

贞观二十二年(648),正式出家为僧,先后来到佛教中心洛阳、长安,修习佛经。

此时,佛教各派纷争,观点歧异,典籍记载与解释亦互不统一。

高宗咸亨二年(671),义净从广州出发搭乘商船远赴印度取经求法。

在印度+年年间,义净向当地名僧学习经典,研究瑜伽、中观、固明、俱舍论等学,并进行佛放经典的翻译,同时考察印度佛教教规和社会习俗。

大约在垂拱元年(685),义净乘船离开印度东归。

归国途中,义净写了《南海寄归内法传》《大唐西域求法高僧传》等书,书中记述了许多有关印度和南海各地的资料。

武周证圣元年(695),义净回国,并带回近四百部合五十万颂佛经、全刚座真容一铺和舍利三百粒。

武则天对义净的归来十分重视,亲自率众人到洛阳上东门外迎接,召命义净住在洛阳佛授寺。

此后,义净先后在洛阳、长安的寺院翻译佛经。

玄宗先天二年(713)正月,义净圆寂,享年七十九岁。

——摘编自白寿彝主编《中国通史》(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义净取经求法的时代背景(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评述义净的贡献15. (15分) (2016高一上·赣州月考) 地方政治制度是中央集权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周文武所封子弟同姓甚众,然后属疏远,相攻击如仇雠,诸侯更相诛伐,周天子弗能禁止。

今海内赖陛下神灵一统——《史记·秦始皇本纪》材料二行中书省,凡十一,秩从一品,掌国庶务,统郡县,镇边疆,与都省为表里。

国初,有征伐之役,分任军民之事,皆称行省,未有定制。

中统、至元间,始分立行中书省,因事设官,官不必备,皆以省官出领其事。

其丞相,皆以宰执行某处省事系衔。

其后嫌于外重,改为某处行中书省。

凡钱粮、兵甲、屯种、漕运、军国重事,无不领之。

——《元史·百官志》材料三在史学里,制度本属一项专门学问。

……任何一个制度之创立,必然有其外在需要,必然有其内在用意。

——钱穆《中国历代政治得失》(1)根据材料一,概括战国时期“诸侯更相诛伐”的原因,并指出秦朝是如何破解的?(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元朝实行的地方政治制度及创立的目的。

(3)依据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如何理解材料四中“任何一个制度之创立,必然有其外在的需要,必然有其内在的用意”?16. (10分) (2017高三上·黑龙江期末) 【重大历史改革回眸】材料 1398年,16岁的建文帝继位,开始“维新之政”。

他倚重黄子澄、方孝孺等文臣,发布宽刑省狱的政策,对洪武年间的一些冤案、错案予以平反纠正。

建文年间,囚犯人数大幅减少。

建文二年(1400)颁布诏令“江、浙赋独重……宜悉与减免,亩不得过一斗”。

他又撤并州县,4年间撤并了许多州、县和巡检司。

同时,针对“诸王多不驯服”的问题,建文帝与亲信大臣密议削藩。

建文元年(1399)2月,颁布“诸王毋得节制文武吏士”令,对诸藩王的权力进行节制。

建文帝的削藩政策引起藩王的极力反对。

建文元年7月,燕王朱棣以“清君侧”为名,举兵“靖难”,攻入南京,建文帝下落不明。

——摘编自吴德义《政局变迁与历史叙事:明代建文史编撰研究》(1)根据材料,概括建文帝改革的主要内容。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建文帝改革的意义。

17. (10分)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唐代绘画书法作品材料二南宋夏圭《山水十二景》(1)统一繁荣开放的社会环境推动了盛唐文化的发展。

根据材料一,结合所学知识分别概括指出盛唐绘画书艺的风格特点。

(2)绘画艺术往往带有鲜明的时代特征。

南宋夏圭《山水十二景》的绘画特征与其反映的时代特点分别是什么?18. (10分)(2017·四川模拟)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由于努尔哈赤晚年一些错误改革的推行,致使战乱中的辽东经济受到空前破坏。

成千上万的汉民纷纷起来进行反抗,就连女真人也有逃亡。

皇太极即位后启用汉官,在其辅佐下以汉、金为榜样,有选择地进行大刀阔斧地改革。

首先,在农业政策上,改变努尔哈赤时期采取的“掠民为奴”,把辽沈地区农民附庸在女真族的庄园中进行耕作的政策,从而稳定和激发他们生产的积极性。

同时,吸收大批汉族知识分子和明降官降将参与申明法令,这种改变实际是使广大汉民摆脱奴隶或农奴的地位,重新恢复他们自耕农身份。

其次,在政治上,注意缓和女真人与汉人之间的矛盾。

以明朝为样板,建立封建化制度。

在文化思想上,从本民族团有文化特点出发,有选择地接受汉族先进的封建文化,提高女宾人的文化素质,希求较快地改变后金文化落后的社会而貌。

由于皇太极全面实行改革,很快地稳定了后金的统治秩序。

﹣﹣袁阔琨、魏鉴勋《试论皇太极的文化改革》(1)根据材料,概括皇太极改革的背景和特点。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皇太极改革的历史意义。

参考答案一、选择题 (共12题;共24分)答案:1-1、考点:解析:答案:2-1、考点:解析:答案:3-1、考点:解析:答案:4-1、考点:解析:答案:6-1、考点:解析:答案:7-1、考点:解析:答案:8-1、考点:解析:答案:9-1、考点:解析:答案:10-1、考点:解析:答案:11-1、考点:解析:答案:12-1、考点:解析:二、材料分析题 (共6题;共65分)答案:13-1、答案:13-2、考点:解析:答案:14-1、答案:14-2、考点:解析:答案:15-1、答案:15-2、答案:15-3、考点:解析:答案:16-1、答案:16-2、考点:解析:答案:17-1、答案:17-2、考点:解析:答案:18-1、答案:18-2、考点:解析:。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