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讲看图时的错觉

合集下载

观察与猜想看图时的错觉-人教版七年级数学下册教案

观察与猜想看图时的错觉-人教版七年级数学下册教案

观察与猜想:看图时的错觉-人教版七年级数学下册教案教学目标1.了解视觉错觉和其对人的影响;2.知道视觉错觉的分类;3.理解视觉错觉的原因;4.通过图片观察和思考,增强观察力和判断力。

课程内容本课程主要介绍视觉错觉与人的感知错觉之间的关系,教师将让学生看一些视觉错觉的图片,让学生自己找出其中的特点,认识视觉错觉的现象,以此来帮助学生增强观察力和判断力。

教学步骤教学步骤1:引入教师可以先通过自己的话或短小精悍的视频、图片等方式,向学生介绍视觉错觉与人的感知错觉的关系,让学生了解视觉错觉对人的影响,引起学生的兴趣和好奇心,激发他们的学习热情。

教学步骤2:示例分析教师展示一些已知为视觉错觉的图片,让学生观察、比较,找出其中的不同之处,并由教师带领学生分析图片的特点,让学生认识到视觉错觉的现象。

教学步骤3:计算判断教师通过简单的计算判断等方式,让学生更深入地理解视觉错觉的原因和影响。

例如,经过计算后让学生判断哪个图形是更长的,或直接比较两幅图形的大小。

教学步骤4:示例练习教师让学生自己找一些已知为视觉错觉的图片,在小组内交流观察后,让学生讲解自己发现的特点,让学生在观察和分析中增强观察力和判断力。

教学步骤5:反思总结教师通过简单的反思总结,让学生自我评价自己在本节课中的学习成果,并在讨论中总结几个视觉错觉的分类和表现形式,加深理解。

教学扩展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教学扩展。

例如,可以在课后让学生自己制作一些有趣的视觉错觉图片,或者在课堂上加入更多生动有趣的例子,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同时,可以从思维启发、创新设计等多个方面来进行教学扩展,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得到更多的收获。

总结本节课旨在让学生了解视觉错觉对人的影响,认识视觉错觉的分类和表现形式,并通过观察和思考、计算和判断等方式来增强学生的观察力和判断力。

在教学扩展中可以引导学生多方面思考,从而将学生的思维能力、观察力和想象力等多方面提高到更高的层次。

数学人教版七年级下册观察与猜想—看图时的错觉

数学人教版七年级下册观察与猜想—看图时的错觉

课题:观察与猜想——看图时的错觉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1)知道看图时会产生错觉。

(2)了解错觉产生的原因及错觉的应用。

2.过程与方法:能借助现有的工具(如刻度尺、三角尺等)来验证自己对图形的猜想是否正确。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小组合作,培养学生探究精神及互相协作的能力,掌握观察猜想与实践操作相结合认识事物的方法,渗透实践出真知的思想。

教学重、难点:1.重点:能借助现有的工具验证自己的猜想。

2.难点:掌握观察猜想与实践操作相结合认识事物的方法。

学情分析:通过前面的学习,学生建立了线段长短,图形大小的概念,建立了圆、正方形、平行线等知识表象,会用度量法和叠合法比较线段,知道图形各部分面积之和等于总面积,会进行简单的拼图游戏。

但不具备判断直线平行的知识和能来,在检验两条平行直线时将遇到困难,为本课的顺利进行,教师将对直线的平行条件进行课前铺垫。

教学过程:一、新课引入:1.观察PPT上的图片,你看到了什么?2.观察64=65的视频。

3.同学们,俗话说话好“耳听为虚,眼见为实”,我们的眼睛就不会欺骗我们吗?我们眼睛看到的就一定是事实吗?通过我们今天的学习你将改变这一观点。

(板书课题:观察与猜想——看图时的错觉)二、新课讲解:(一)活动一:观察猜想观察以下图形,并回答所提的问题。

1. 下图中甲、乙、丙图的线段a与b哪一条长?甲乙丙2.下图中的圆A大还是圆B大?甲乙3. 下图中的四边形是正方形吗?甲乙4. 下图中的直线a与b平行吗?甲乙丙(二)活动二:验证猜想你对自己的猜想有把握吗?下面小组合作,利用手中的工具:刻度尺、三角尺、量角器圆、规等量一量、测一测,看一看得出的结论和你猜想的是否是一样的?1.三个图中的线段a与线段b的长相等;2.圆A和圆B一样大;3.两个都是正方形;4.三个图形中的直线a∥b。

(三)活动三:智慧启迪为什么我们看到的和实际测量的不一样呢,这说明眼睛欺骗了我们,给我造成了错觉。

2024年度-趣味心理学看图时的心理错觉

2024年度-趣味心理学看图时的心理错觉

庞泽幻觉
当两个大小相同的圆形被放置在不同大小的背景圆形中时,人们往往会
认为其中一个圆形比另一个更大或更小。这是因为背景的大小影响了我
们对物体大小的判断。
03
色彩对比错觉
当两个相邻的颜色块具有不同的亮度或饱和度时,它们会相互影响,使
得其中一个颜色块看起来比实际更亮或更暗。这是因为我们的视觉系统
对颜色的感知是基于相对值而非绝对值。
趣味心理学看图时的 心理错觉
1
目录
CONTENTS
• 引言 • 心理错觉概述 • 视觉感知与心理错觉 • 认知过程与心理错觉 • 情绪体验与心理错觉 • 应对策略与方法 • 总结与展望
2
01
引言
3
目的和背景
探讨看图时的心理错 觉现象
阐述心理错觉在实际 应用中的意义
分析心理错觉产生的 原因和机制
实例
一项经典实验要求参与者观看一段交通事故的录像,然后在不同时间间隔后要求他们回忆事故细节。结果发现, 随着时间的推移,参与者对事故细节的回忆越来越不准确,而且他们的回忆内容越来越符合他们对交通事故的刻 板印象,而非真实情况。
17
05
情绪体验与心理错 觉
18
情绪体验原理
视觉刺激引发情绪
图像中的色彩、形状、构图等元 素能够直接刺激视觉感官,进而 引发特定的情绪体验。
情绪反应
某些心理错觉可能会引发我们的情 绪反应,例如对恐怖或令人不安的 图像产生恐惧感。
12
案例分析:视觉误导现象
01
缪勒-莱耶错觉
在两条等长的线段中,如果一条线段的两侧加上向外的箭头,而另一条
线段的两侧加上向内的箭头,那么人们往往会认为前者比后者更长。这
是因为箭头的方向影响了我们对长度的感知。

人教版数学七年级下册5.1观察与猜想-看图时的错觉教案

人教版数学七年级下册5.1观察与猜想-看图时的错觉教案
b.对于错觉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难点在于如何引导学生发现并创造性地运用错觉。可以设计一些实践活动,如让学生设计一幅利用错觉原理的海报,以此来加深理解。
四、教学流程
(一)导入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课(用时5分钟)
同学们,今天我们将要学习的是《观察与猜想-看图时的错觉》这一章节。在开始之前,我想先问大家一个问题:“你们在日常生活中是否遇到过看到的图形与实际不符的情况?”比如,两条平行线看起来会交汇于远方。这个问题与我们将要学习的内容密切相关。通过这个问题,我希望能够引起大家的兴趣和好奇心,让我们一同探索几何图形错觉的奥秘。
(二)新课讲授(用时10分钟)
1.理论介绍:首先,我们要了解几何图形错觉的基本概念。几何图形错觉是指在特定条件下,人们对几何图形的形状、大小、方向等属性的知觉与实际不相符的现象。它是我们理解和感知世界的重要部分,广泛应用于艺术、设计、建筑等领域。
2.案例分析:接下来,我们来看一个具体的案例。通过分析著名的潘佐错觉,了解错觉在实际中的应用,以及它如何帮助我们理解视觉系统的工作原理。
-错觉产生原因的分析:分析错觉产生的原因需要一定的逻辑推理能力和空间想象能力,对学生来说是一个挑战。
-实际应用中的灵活运用:学生可能难以将理论知识与实际情境有效结合,不知如何在实际中应用所学的错觉知识。
举例:
a.在解释错觉产生原因时,难点在于让学生理解视觉系统如何处理图形信息,以及心理预期如何影响视觉感知。可以通过动画演示或实体模型来帮助学生理解。
人教版数学七年级下册5.1观察与猜想-看图时的错觉教案
一、教学内容
本节课选自人教版数学七年级下册第五章第一节“观察与猜想-看图时的错觉”。教学内容主要包括以下两个方面:
1.错觉现象的观察与描述:引导学生观察并描述几何图形中常见的错觉现象,如平行线错觉、面积错觉、角度错觉等。

人教版七年级数学下册《观察与猜想:看图时的错觉》教学设计

人教版七年级数学下册《观察与猜想:看图时的错觉》教学设计

人教2011课标版七年级下册第五章《相交线与平行线》观察与猜想看图时的错觉【教学内容】:教材P10 观察与猜想【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知道看图时会产生错觉;了解错觉产生的原因。

过程与方法:能借助现有的工具(如刻度尺、三角尺等)来验证自己对图形的猜想是否正确。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掌握观察猜想与实践操作相结合认识事物的方法,渗透实践出真知的思想。

【教学重点】:能借助现有的工具验证自己的猜想。

【教学难点】:掌握观察猜想与实践操作相结合认识事物的方法。

【学法指导】:观察思考合作交流展示【教学课时】:一课时【教学过程】:一.情景引入,感知错觉的存在活动1.观察下列图片你看到了什么?大象有几条腿?柱子到哪儿去了?不可能存在的楼梯静止的图片(从PPT上看是转动的)你认为我们的眼睛看到的就一定是事实吗?这些现象是怎么产生的呢?(人的错觉),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探究:观察与猜想看图时的错觉(板书课题)二.互动导学,探究错觉的数学验证:活动2. 看一看猜一猜3.图中的四边形是正方形吗?4.图4中的线a与b平行吗?5.观察图片(1),思考:图片中的哪个人的身高最高?观察图片(2),思考:图片中的两条线是直线吗?图(1)图(2)活动3.验证猜想你对各组图形的猜想是正确的吗?你对自己的结论有把握吗?你有办法验证你的猜想吗?这时你的答案又是什么?分组展示:验证你对上述4个问题猜想的结论.要求:1.学生独立完成图1、2、3的验证. 2.图4的验证,由于学生缺乏相关的知识储备(平行线的判定),因此教师适当指导,要求学生一边操作一边解释.以上的活动,对我们什么样的启迪?(师生一起归纳:观察——猜想——验证,是我们认识事物的方法)活动4.知识拓展错觉是一种普遍的感知现象,那我们就有必要对错觉的知识作进一步的了解。

1.什么是错觉? 错觉是人们观察物体时,由于物体受到形、光、色的干扰,加上人们的生理、心理原因而误认物象,会产生与实际不符的判断性的知觉误差。

观察与猜想 看图时的错觉

观察与猜想 看图时的错觉

图中的月亮到底是什么颜色?
蓝色的线条和红色的线条哪个长?
一样长
图中图案是静止还是动态?
图中是平面还是曲面?
图中的楼梯可以走吗?
图中的麦粒是不是在轻轻地摆动?
图片是静止的还是动态的?
练一练:
1、眼见一定为实吗? 2、我们应该怎么样去观察事物? 3、实验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对吗?
实验表明:看起来不一样长的两条线 段长度一样
a
b
图中线段a和线段b哪个更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图中红线和蓝线哪条更长?
猜猜看: 图中的线段长度关系是怎么样的?
图中的多边形线条是不是直的?
图中的四个图案中的中心圆大小如何?
实验表明:感觉大小不一的两个圆,但检验发现他们直径相同
图中线条是否笔直?
图中黑色和白色的点是否在交替变化?
5.1、观察与猜想
──看图时的错觉
赵世昌
学习目标:
1、知道看图时会产生错觉; 2、能借助现有的工具(如刻度尺、三角尺等)来 验证自己对图形的猜想是否正确; 3、掌握观察猜想与实践操作相结合认识事物的方 法,渗透实践出真知的思想; 4、眼见不一定为实,对事物的观察需借助实验来 检验。
图中线段a和线段b哪条线段更长?

人教 版数学 七年级下册第五章 5.1观察与猜想 看图时的错觉课件(共23张PPT)

人教 版数学 七年级下册第五章  5.1观察与猜想 看图时的错觉课件(共23张PPT)
箭头指向何方?
1、图1三组线段中线段a与b哪一条长?
猜想: (1)a<b (2)a>b (3)a<b
2、圆A与圆B哪个大?
A
B
猜想:圆A比圆B大
(1)四条线向内凹 (2)左右两条线向外凸
(1)不平行,上宽下窄 (2)不平行,中间凸出一些 (3)不平行,中间凹进去一些
你对自己的结论有把握吗?你能进行验 证吗?
探究验证
按题意,将下 面的方块剪裁 为甲、乙、丙、 丁四块
甲 乙
8 丙 丁
8
3/8
将甲、乙两块按照 重拼后的方式对齐
C

A

B
4/8
再将丙丁对齐,可以观察到并不整齐
A

B

C


将丙向下平移,使得A、B、C在同一条直线上,则乙向下移动
A
B

3
C
丙 丁 乙
5
1
本次活动中你有哪些收获? 还想到了些什么?
有时观察得到的结论不一定正确,还 要借助于实验进行检验.
活动四:欣赏 趣味错觉
1图是静止还是运动的?
2.线是平行的吗?
图像中的水平线条似乎是倾斜的,其实是相互平行!
3.图中是一个什么动物?
4、下面的A和B两张纸片,哪张更长?
活动五:趣味探究
原来是64个小方块,剪裁重拼后,竟然是65个小方块,奇怪! 问题出在哪儿呢?(请大家以小队为单位进行合作探究)
(请大家以小队为单位进行讨论)
【验证猜想】
1、图11 三组线段中线段 a 与b哪一条长? 、图1三组线段中线段a与 b哪一条长?
【验证猜想】
2、圆A与圆B哪个大?

新人教版《观察与猜想看图时的错觉》课件公开课

新人教版《观察与猜想看图时的错觉》课件公开课

分的人数比甲组得满分的人数多6人,从这一角度看,乙组的成绩较好.
正 (1)有人发现,在20 ℃~25 ℃时蟋蟀每分鸣叫次数c 与温度 t(单位:℃)有关,且 c 的值约是 t 的7 倍与35的差;
故选择甲组单独施工比选择乙组单独施工有利于商店经营.
思考5 在一个弹簧秤的下端挂上重物,记录不同重物下弹簧的长度,探索弹簧的变化规律. 已知弹簧原长为15cm,每1kg重物使弹簧伸
3(购16)买分004别-0个计2足算40球甲0=和、12乙02两个00山篮(元样球)<本共3的需3平3640均0元0数元,,. 那思所么考以, 5AE怎在=E样一F才个=2能弹,D得簧E到=秤C正的E=确下2的端. 结挂论上呢重?物,记录不同重物下弹簧的长度,探索弹簧的变化规律. 【方实教法验学 四 验重:证内点(错】实角:验相理工等解具,验的两证使直结用线论)平的;行一.般方法 (逻(1)1辑分)性别有说计人明算发(甲现运、,用乙在两课20山本℃样相~本关2的知5 平识℃均说时数明蟋,)蟀每分鸣叫次数c 与温度 t(单位:℃)有关,且 c 的值约是 t 的7 倍与35的差;
购②3 6买若004按-0吨个2收足40费球0:=和=12202个010篮(0元(球元)<共).3需336400元0元,. ∴【方m教法=学 四"1重:" /"点内2"】错"角:;"理相解等验,证两结直论线的平一行般.方法
长?为什么? 决方如问法图题 四 ,、:三内运角错用形角教A相B科C等书中,上,两的直知C线识=平9来0行解。.决问题。
看图时的错觉
————有理有据对学习数学的 重要性
教学目标
1、通过探索,领会得到结论的一般方法 :观察—猜想—验证;知道结论的得 出必须经过验证才能确立;

人教版《观察与猜想看图时的错觉》上课课件1

人教版《观察与猜想看图时的错觉》上课课件1

逻辑性说明(运用 课本相关知识说明) 解:连接直线BC外的点A与直线上所有点(B、C 、 D 、 E…)的线段当中,垂线段最短。 两个位于中心的圆哪个大? 可以采用先取两个比较再与第三个进行比较 如,我们可以先比较AB、AC的大小关系,再和BC来比较大小。 两个位于中心的圆哪个大? 同学们,你正确判断了几道呢? , 三角形ABC 的三条边AB、BC、AC 哪条边最长?为什么? CA+BC与AB 哪个更长呢? , 三角形ABC 的三条边AB、BC、AC 哪条边最长?为什么? CA+BC与AB 哪个更长呢? ∴AC<AB(垂线段最短)。 ∵AC⊥BC(已知条件), 如,我们可以先比较AB、AC的大小关系,再和BC来比较大小。 两个位于中心的圆哪个大? 数学是一门逻辑非常强的一门学科,这就要求我们在解决数学问题的时候必须做到“有理有据”。
A 图形中的四边形是正方形吗?
逻辑性说明(运用 课本相关知识说明) 两个位于中心的圆哪个大? 下面,我们先来比较AB、AC的大小关系。
C
B
A
2.有的同学漠视自己作业和考试中出现的错误,将他们简单的归结为粗心大意。这是很严重的错误想法,我们的错误都有其必然性, 一定要究根问底,找出真正的原因,及时改正,并记住这样的教训。
图 片 是 静 止 的

图 片 是 静 止 的!
图 片 是 静 止 的

中 间 的 圆 一 样 大

图 片 是 静 止 的!
图 片 是 静 止 的

中 国 领 导 人!
耶 稣

数 学 趣 题

同学们,你正确判断了几道呢?
事实上,凭眼睛观察得到的结论 (观点)有时是不可靠的。 那么,怎样才能得到正确的结论呢?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观察与猜想
第1讲看图时的错觉
教学目标
1.知道看图时会产生错觉;
2.能借助现有的工具(如刻度尺、三角尺等)来验证自己对图形的猜想是否正确;
3.了解错觉产生的原因及错觉类型;
4.掌握观察猜想与实践操作相结合认识事物的方法,渗透实践出真知的思想.
学情分析
通过前面的学习,学生建立了线段长短,图形大小的概念,建立了圆、正方形、平行线等知识表象,会用度量法和叠合法比较线段,知道图形各部分面积之和等于总面积,会进行简单的拼图游戏.但不具备判断直线平行的知识和能来,在检验两条平行直线时将遇到困难,为本课的顺利进行,教师将对直线的平行条件进行课前铺垫.
重点难点
重点:能借助现有的工具验证自己的猜想.
难点:掌握观察猜想与实践操作相结合认识事物的方法.
学习过程
一、引入:人们常说,“耳听为虚,眼见为实”.其实在我们的现实生活中,我们看到的很多现象却是假的,尤其是在某些不同参照的情况下,我们的眼睛常常欺骗我们自己。

二、拓展资源:错觉
错觉是在特定条件下产生的对客观事物的歪曲知觉。

错觉又叫错误知觉,是指不符合客观实际的知觉,包括几何图形错觉(高估错觉、对比错觉、线条干扰错觉)、时间错觉、运动错觉、空间错觉以及光渗错觉、整体影响部分的错觉、声音方位错觉、形重错觉、触觉错觉等。

错觉是对客观事物的一种不正确的、歪曲的知觉。

错觉可以发生在视觉方面,也可以发生在其他知觉方面。

如当你掂量一公斤棉花和一公斤铁块时,你会感到铁块重,这是形重错觉;当你坐在正在开着的火车上,看车窗外的树木时,会以为树木在移动,这是运动错觉等等。

无论出于人眼睛的生理特点,还是人的心理特点,看“错”了图是常有的事.而且这类错误几乎人人都不能避免,这实际上是一种“视错觉”。

物理学家和心理学家对视错觉给出了以下几种解释:
(1)是由画在平行线上不同方向的锐角之间的差异造成的;
(2)是由眼睛里视网膜的弯曲程度造成的;
(3)有层次的线段是我们的眼睛集中和分散,它造成了平行线视觉上的弯曲。

宇宙中充满了神奇的事物,等待我们去认知它们.我们对于视觉不能想当然,错觉揭示了人类视觉的神奇之处及其局限性,所以它在人类视觉研究中起到了很重要的作用.
观察以下图形,想一想错觉产生的原因在哪里?
三、小结与反思
谈谈你本节课的收获与体会.。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