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珠城际轨道交通工程桥面防水层技术条件

广珠城际轨道交通工程桥面防水层技术条件
广珠城际轨道交通工程桥面防水层技术条件

广珠城际轨道交通工程桥面防水层暂行技术条件

二○○八年三月

前言

1

铁路混凝土桥面防水层是提高桥梁耐久性的重要技术手段,既有桥梁由于桥面防水层失效造成桥面板渗水、钢筋锈蚀的事例很多,直接影响到梁部结构的使用寿命。

广珠城际快速轨道交通桥梁工程的特点是桥面结构措施简单,恒活载相对较小,结构轻型化。取消了桥面防水层的混凝土保护层以减轻桥面二期恒载;无碴轨道采用框架板式,其底座通过预埋钢筋与桥梁结构顶面现浇为一体,形成凸凹不平的外表面,适应于采用喷涂型防水涂料。

甲基丙烯酸甲酯(MMA)树脂防水层源自英国铁路,具有独特的性能特点:不需要混凝土保护层且能适用于各种不规则的基面;耐磨、耐久性能好;流淌性固化性好;施工方便、周期较短;便于检查和修补等,是广珠城际轨道交通工程较理想的防水材料。

甲基丙烯酸甲酯(MMA)树脂防水层不包含在《客运专线桥梁混凝土桥面防水层暂行技术条件》(修改稿)(2007年9月)范围内,为保证工程质量、指导施工,需针对甲基丙烯酸甲酯(MMA)树脂防水涂料重新制定暂行技术条件。本暂行技术条件编制过程如下:

●2005年9月完成的广珠城际轨道交通工程初步设计中,桥面系设计中采用了甲基丙烯酸甲酯(MMA)树脂防水层,同年10月7日,部在铁鉴函〔2005〕662号《关于广州至珠海(含中山至江门)城际快速轨道交通工程初步设计的批复》中“原则同意设计推荐的桥面系布置”。

●2007年3月,部组织对广珠城际简支箱梁设计进行评审,以铁鉴函〔2007〕351号《关于广珠城际轨道交通工程双线单箱双室等箱型梁设计图的批复》,“原则同意桥面的防水处理方案”。

●2007年4~8月,根据国内外的各项测试结果,参考科技基〔2005〕101号《客运专线桥梁混凝土桥面防水层暂行技术条件》编写了广珠城际轨道交通工程甲基丙烯酸甲酯(MMA)树脂桥面防水层暂行技术条件的初稿,并于2007年8月9

日上报科技司恳请核准。

●2008年3月25日,由铁道部科学科技司在北京主持召开了广珠城际轨道交通工程桥面防水层技术条件评审会,与会专家在认真讨论的基础上形成了审查意见。会后根据专家意见进行了认真的补充、修改。

本技术条件负责起草单位:中铁第四勘察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武汉艾尔格桥梁新技术开发

有限公司、深圳华士域防腐工程技术有限公司、使得利工程有限公司

本技术条件主要起草人:罗世东、陈勇、叶茂林、李永鼎、余子腾、卜海鹏、梅达得

本技术条件由铁道部科技司负责解释

2

1 适用范围

本技术条件适用于广珠城际轨道交通工程混凝土桥面防水层,规定了广珠城际轨道交通工程混凝土桥面防水层的主要技术指标、质量要求等。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本技术条件引用或参照标准及测试方法:

GB/T1410-2006 固体绝缘材料体积电阻率和表面电阻率试验方法

GB/T1690-2006 硫化橡胶或热塑性橡胶耐液体试验方法

GB/T2411-1980 塑料邵氏硬度试验方法

GB/T2790-1995 胶粘剂180o剥离强度试验方法挠性材料对刚性材料

GB/T9265-1988 建筑涂料涂层耐碱性、耐洗刷性的测定

GB/T16777-1997 建筑防水涂料试验方法

ISO34-1:2004 硫化橡胶撕裂强度的测定方法

ASTM 4587-2001 用荧光紫外线照射测试

科技基〔2005〕101号2007年9月《客运专线桥梁混凝土桥面防水层暂行技术

条件》(修订版)

3甲基丙烯酸甲酯(MMA)树脂防水涂料技术要求

3

直接用于防水层的材料包括甲基丙烯酸甲酯(MMA)树脂防水涂料和基面处理剂。

3.1 MMA树脂防水涂料的物理力学性能应符合表3.1.1的规定。

表3.1.1 MMA树脂防水涂料物理力学性能指标及试验方法

实验方法指标项目序号9.01拉伸强度MpGB/T167775≥12断裂伸长率6032004ISO34-,膜2mMp抗撕裂强度N/mGB/T167774951000h

℃耐加热老80老化后拉ASTM 45875901000h耐紫外线加速老化强度保9072硫酸、盐酸酸处率GB/T1677908氢氧化钾碱处氢氧化钠0.1GB/T1677991000h

℃耐加热老80老化后断ASTM 4581091000h耐紫外线加速老化伸长率保9011硫酸、盐酸酸处2率GB/T167790

12氢氧化钾碱处0.1氢氧化钠13无处低温弯折14加热处A

附无裂℃-3515酸处2mm

16碱处17不透不透水1.8Mpa,24hGB/T16777

181.0加热伸缩率(%-4.无开裂,GB/T9265

19500h

溶液耐碱性,饱Ca(OH起皮剥95

20固体含量30min21

(h)

表干时GB/T16777

10min460min22(h)

实干时30min

4≤

树脂防水涂料物理力学性能指标及试验方法3.1.1 MMA续表

4

试验方法指标序号项目GB/T16777 23 ≥2.5 (Mpa)与混凝土粘接强度GB/T2790 ≥3.524 )(N/mm 与混凝土剥离强度5≥3.5×25 10体积电阻率(MΩcm)GB/T1410 抗电导6 26 ≥5.0×10表面电阻率(MΩGB/T24112740D邵氏硬

28B抗道碴动态碾无穿见附0.7g

29

C

耐磨耗性能,重量保持见附录0.1mm)0.1mm,3.0±1.0+0.1mm,1.5±0.1mm,2.0±(试样膜厚3.2 一般情况下,未启封产品的有效期为一年。3.3 产品采用密闭容器包装。运输途中防止日晒雨淋,禁止接近热源或食品。40℃,最低温3.4 产品应储存于阴凉、干燥、通风处,免受阳光直射。储存温度不宜高于℃。度不应低于5 产品应附有产品合格证和产品使用说明书。3.5

树脂防水涂料的颜色应采用除黑色外的其它颜色。3.6 MMA

基层处理剂技术要求4

的规定。基层处理剂的物理力学性能符合表4.1 4.1

产品应采用密闭容器包装。4.2

运输途中防止日晒、雨淋,禁止接近热源。4.3

5℃。404.4 产品应储存于阴凉、干燥、通风处,储存最高温度不应高于℃,不应低于4.5 产品应附有产品合格证和产品使用说明书。 4.6 一般情况下,未启封产品的有效期为一年。基层处理剂的物理力学性能指标表4.1

项目指标试验方法序号

1 60 30(%) ~固体含量

2 ≤1固化时间(h)(20℃)GB/T16777

3 ℃,耐热性(805h无流淌、鼓泡、滑动)

4

无裂纹棒)Ф10mm℃,-5低温柔性(

5 防水层结构形式简图5

砂浆CA

防水涂料防水涂料基层处理剂基层处理剂无碴轨道底座基层桥面基层

5.1无碴轨道桥面防水层结构形式简图图

防水涂料基层处理剂桥面基层

有碴轨道桥面防水层结构形式简图图5.2 6.防水层铺设6.1 MMA树脂防水层上不需要制作保护层,适用于有碴和无碴桥面。6.2防水层构造应符合设计图纸要求。树脂基层处理剂应在处理好的混凝土表面做一道低黏度MMA在做MMA防水涂料之前,6.3 以起到封闭混凝土和提高防水膜和底层的黏结强度。物理力学性能指标仍然能够达到1mm6.4 MMA防水膜应能够根据实际需要调整厚度,最低在技术要求。基层处理施工方法及要求6.5 。混凝土基层表面处理要求及标准见附录D6.5.1

所有涂防水膜的混凝土面板必须使用机械工具处理,如真空喷砂清理等,使表面平整6.5.2 并达到一个粗糙度,为涂布基层处理剂前做好预备工作。6.5.3 用指甲轻刮表面,检查干燥剂是否完全固化,完全固化时表面应不留痕迹。㎡;当基/基层处理剂于混凝土基面,涂布率为0.2㎏6.5.4 喷涂或滚涂一度单一组分MMA 防水层层处理剂完工固化后,必须通过报检及通过拉力测试合格后,才可进行MMA 防水胶粘接,其附着力结果要记录。MMA施工;附着力测试铆钉粘结采用原基层处理剂完工后禁止车辆经过,以免造成不必要的污染,检查基层处理层,应无粘6.5.5着或接触时不感柔软,否则应给额外时间让基层处理层彻底干固,一般情况下基层处个小时即可进行下一步施工。理剂涂布后16

6.6 MMA防水膜系统施工方法及要求

6.6.1施工温度范围为5℃~40℃,在施工时不作防水系统的位置应先作临时保护。

6.6.2防水膜施工应连续施工,若因天气等问题造成防水膜喷涂中断,则应预留

出搭接位置约50㎜宽;第一层施工后半个小时即可施工下一层。当下一层施工搭接该位置时,如因搁置时间已超过24小时,则搭接位置应用丙酮擦拭涂层表面,基层处理层只用砂纸轻轻打磨便可。

6.6.3四级以上强风天气不宜进行桥面防水层施工;施工周围的环境相对湿度不

高于95%,施工时基面温度应该在露点3℃以上。

6.6.4如果防水膜厚度2mm,为满足施工要求应分两层施工,为避免漏喷、针孔

和检查漆≥膜的厚度,应分为不同颜色。

6.6.5 防水膜A组份与B组份的比例是1:1,在喷器内度量和搅拌混合,未连接到喷器之前,不能在其他容器内混合A组份与B组份。

6.6.6 MMA防水膜最小厚度要求:无碴轨道结构CA砂浆覆盖下的区域不小于1mm,其余区域不小于1.5mm,有碴轨道不小于3mm。

MMA防水材料用量:1mm干膜厚度用量为1.3kg~1.5kg/6.6.7㎡;2mm干膜厚度用量2.6kg~3.0kg/㎡;3mm干膜厚度用量3.6kg~4.5kg/㎡。

6.6.8 以上喷涂施工MMA防水膜期间喷涂以最少每50㎡量度一次。

7质量检查

7.1材料检查规则

防水层原材料检验项目和检验频次按表7.1.1求执行。

7.2质量判定规则

7.2.1产品抽检结果全部符合本技术条件要求者,判为整批合格。若有一项技术要求不合格时,应双倍抽样检验该项目,若仍有一项不合格,则判整批不合格。

7.2.2防水涂料应涂刷均匀,无漏喷、无气泡。铺设完成后,用测厚仪检查涂层厚度。

表7.1.1MMA树脂防水涂料检验项目和检验频次

7

安全措施8.

作业区不得明火作业、吸烟、饮食;施工场地要配备足够的灭火器,工作人员应正确使8.1 用灭火器,任何人不得私自挪用灭火器。8.2桥上属于高空作业、所有上岗工人应穿戴安全防护和相应保护措施等。所有施工人员了解容器外的标贴所指的安全守则。8.3

保修期9.

8

防水层的保修期限从正式验交、交付运营之日起计算。在防水层的保修期限内,由于施工质量原因造成的防水层失效,防水层施工单位应承担维修、更换等义务;

同时也不免除追究防水层施工单位由此造成运营损失的责任。防水层的保修期,当与业主有合同约定时,按合同办理;无合同约定时,保修期为10年。

附录A低温弯折性能试验(三点弯折测试)

9

(规范性附录)

A1测试介绍

三点弯折测试目的是用来评估MMA防水膜的低温弯折性能。将MMA防水膜喷涂在三点弯折钢片的正反面,放入-40℃的低温保持箱后,使用疲劳测试机台进行测试。测试用的夹具制造公差必须严格控制,才能保证施加变形与规范要求一致(如图A1)。测试时,使用电脑记录系统将测试的温度记录下来,最大与最小的荷载也要规律地间隔记录。

A2 测试条件如下:

测试频率:4Hz

施加变形:±0.15mm

测试跨距:190mm

测试温度:-40℃

测试周期:200万次

喷涂MMA膜厚:2mm

A3 测试方法:

A3.1将正反面喷涂MMA防水膜的弯折钢片,放入低温保持箱内,使用支撑轴承将弯折钢片固定好并调整好水平。

A3.2当低温保持箱从室温降到-40℃时,疲劳测试机器需保持在负载状态,以减少负载刚棒因冷缩所造成的影响。准备完成後开始进行200万周期的测试。

A3.3 当测试结束,低温保持箱从-40℃升到室温时时,测试机器需保持在负载状态,以减少负载刚棒因热涨所造成的影响。

A3.4 测试结束后,将喷涂MMA防水膜的弯折钢片取出,目测防水膜表面有无裂纹。要求防水膜无裂纹。

10

三点弯折测试示意图A1 图

试验报告A4试验结束后应提出试验报告。试验报告应包括以下内容: a) 试件概况描述 b) 试验装置简图及所用设备名称及性能简述; c) 描述实验过程概况,重点记录试验过程中出现的异常现象;试验后防水膜状况,并做详细描述;

d)

试验结果评定;e)

试验照片。f)

11

抗道碴动态碾压试验方法附录B)

(规范性附录

B.1 试样。防水膜的混凝土块,长宽均为喷涂MMA625mm,厚度为200mm 的钢板。配套的用件有:内径585mm,高400mm的钢管;300mm×300mm×50mm B.2 试验方法(参照法国SNCF)B.2.1 试验在常温22±3℃进行。的钢管,手工往钢管内填充符合相关B.2.2在试样上面放置一内径、高

400mm585mm 50 mm的钢板。规定的道碴;并在道碴上放置一块300mm×300mm ×的力,进行125kN,最小值30kN,最大值B.2.3用拉压机在钢板上施加频率为4~5Hz 个循环(见图A1)2000000

125KN

的周期力,最小值30KN,最大值4~5 Hz

的钢板50mm300mm300mm××

的钢管400585mm内径,高

的防水膜厚度为h 内填道碴××625625200mm的混凝土块(浇注于20mm厚的木板上)B1

图然后借助放大仪器观察防水膜卸载过后,清理道碴,目测防水膜是否有明显损伤;B.2.4 是否有穿孔。要求防水膜无穿孔。试验报告B.3

试验结束后应提出试验报告。试验报告应包括以下内容:a) 试件概况描述:防水膜尺寸,混凝土尺寸,钢管和钢板尺寸,试验温度;b)试验装置简图及所用设备名称及性能简述;12

c)描述实验过程概况,重点记录试验过程中出现的异常现象;

d)试验后防水膜状况,并做详细描述;

e)试验结果评定;

f)试验照片。

13

附录C 防水膜磨耗性能试验

C.1 试样

喷涂防水膜的混凝土试块,长宽均为100mm,厚度10mm。

混凝土块上喷涂防水膜,分两层,总厚度平均3.6mm,最小3.3mm最大3.9mm。底层为黄色,平均厚度2.4mm,最小厚度2.3mm,最大厚度2.5mm;顶层为白色,平均厚度1.2mm,最小厚度1.0mm,最大厚度1.4mm。

c.2 试验方法

C.2.1试验在常温22±3℃进行。

C.2.2将试块固定在带有两个H22轮子的耐磨测试仪转动台上,使轮子给防水膜施压1000g,转动台以60圈/分钟转动,这样转动台就带动两个轮子向相反的方向转动.(转动台)转动1000圈,测量防水膜的质量损耗,要求质量损耗小于或等于0.7g。

耐磨测试仪

C.3试验报告

试验结束后应提出试验报告。试验报告应包括以下内容:

a) 试件概况描述:防水膜尺寸,混凝土尺寸,试验温度;

b)试验装置简图及所用设备名称及性能简述;

c)描述实验过程概况,重点记录指定定圈数下的质量损耗;

d)试验结果评定;

e)试验照片。

14

附录D 混凝土基层表面处理要求及标准

使用MMA(甲基丙烯酸甲酯)聚合物涂料(厚度范围在1mm 到3mm之间),其表面处理的粗糙度在CSP3~CSP5之间是最适合的。引用ICRI技术指南(《对表面密封层、涂层和聚合物覆盖层所需要的混凝土表面处理的选择和规范要求(国际混凝土修复协会(ICRI)1997年1月编制,指南编号:No.03732)》)中有关混凝土粗糙度的要求及标准:

ICRI对于每一个粗糙度都有一个相对应的混凝土粗糙度编号,分别是从CSP1(几乎是平面)到CSP9(非常粗糙),可以提供出明确的视觉标准,以方便产品的明细、操作和认证。

下表所示的各种方法混凝土表面粗糙度的要求。每一个编号的混凝土表面粗糙度都具有典型的式样及纹理,每一个表面粗糙都有着代表性的粗糙面高度,这一粗糙高度与用相同的混凝土表面粗糙度编号鉴定的所有方法相互适应。

CSP9CSP9

另外,根据NACE No. 6/SSPC-SP 13联合表面处理标准,混凝土涂装前应测量含水率。针对MMA防水涂料来说混凝土含水率应该不超过10%,混凝土表面应该干燥。

对混凝土表面平整的要求还有所有新的混凝土基面必须被养护至少7天并且被

修饰到U4标准。混凝土表面U4标准的定义来源于英国交通部高速公路工作处,在香港地区也得以实施。这个表面能被防水系统所接受是已经证实的。U4表面

除具备下表中所列特征外还必须干燥、没有油污、浮浆、养护剂、附着不良物、苔藓、水藻和其他杂质。混凝土突出部15

位和不规则的接缝位置以及锋利的内角和外角应该被填充或处理平整、圆顺是非常必要的。当混凝土完全硬化后,通过对其表面的处理如打磨或是其他满足材料厂商并得到工程师的同意的方法将能够防止浮浆的出现,最后得到的表面是粗糙的。下表是对U4表面特征的描述。

纹理特征

混凝土处理方法不规则不规则的等级特别要求横面的容许度纵面的容

许度刷痕(纵面凸起或在2m范围内横向通过手动或者波度凹陷)粗糙纹理U4 机械方法处理<3㎜10<㎜

16

编制说明

《广珠城际快速轨道交通工程桥面防水层暂行技术条件》编制时,主要依据了使得利公司关于甲基丙烯酸甲酯(MMA)树脂的技术特点要求、欧洲有关实验室的试验方法以及深圳华士域公司样本送交铁科院、株洲新材、同济大学等实验室的试验报告,同时参考了《客运专线桥梁混凝土桥面防水层暂行技术条件》(修改稿)(2007年9月)以及《京津城际轨道交通工程桥面防水层暂行技术条件》的有关规定进行了细化,并针对广珠快速城际轨道交通工程的实际使用要求,以及2008年3月25日专家评审会的专家意见对有关技术性能指标进行了补充和完善。

1.由于没有混凝土保护层, MMA树脂涂料必须具有相应的抵抗紫外线照射能力、耐磨及抗道碴动态碾压能力,因此在本技术条件中将紫外线照射及加热老化时间提高到1000h,并增加了防水膜的耐磨性能和抗道碴动态碾压试验,相应试验方

法在附录中说明。

2.不透水性试验条件提高到1.8Mpa,24h。

3.为保证喷涂MMA涂料与混凝土桥面基层的良好粘结,在本技术条件中对防水层的基层处理剂的技术性能指标、试验方法和检验要求等作了相应规定。

4.为保证基层处理剂的作用效果,对混凝土基面的处理要求不可忽视,本技术条件关于铺设的相关条文规定了相应要求,并在附录D中对基面粗糙度、含水率等指标进行了明确。

5.鉴于喷涂型防水涂料的施工特点,本技术条件规定风力超过四级以上强风天气不宜进行桥面防水层施工;施工周围的环境相对湿度应低于95%,施工时基面温度应该在露点3℃以上,以保证喷涂质量。

6.为保证喷涂和覆涂的作用效果和顺利进行,本技术条件对喷涂、覆涂防水膜的下阶段作业时间进行了规定。

17

桥面防水施工方案..

桥面防水施工方案 审批 审核 编制

目录 第一章编制依据 (2) 第二章工程概况 (3) 第三章施工准备 (4) 1.设备及人员、材料准备 (4) 2.技术准备 (5) 3.工期安排 (7) 第四章施工工艺与施工方法 (8) 1.桥面处理要求 (8) 2.桥面基面清理: (9) 3.防水涂料涂布: (9) 4.质量要求及检查验收 (13) 第五章现场组织管理 (14) 1.组织机构设置 (14) 2.项目部主要负责人岗位职责 (14) 第六章质量保证措施 (16) 1.工程工艺控制 (16) 2.工程材料的质量保证 (16) 3.工程质量保证 (16) 4.施工操作的质量保证 (17) 第七章安全保证措施 (18) 第八章进度保证措施 (19) 第九章安全施工、文明施工 (21) 第十章环境保护、防尘措施 (23)

第一章编制依据 1、本项目的招标文件、招标答疑。 2、本项目的设计图纸及变更文件。 3、《公路桥涵施工技术规范》(JTG/T F50-2011) 4、《城市桥梁工程施工与质量验收规范》(CJJ2-2008) 5、《道桥用防水涂料》JC/T975-2005 6、《玻璃纤维无捻粗纱》(GB/T 18369-2008) 7、《城市桥梁桥面防水工程技术规程》(CJJ 139-2010)

第二章工程概况 本工程桥面防水等级I级,共约16666m2,防水层采用PB(I)聚合物改性沥青水性防水涂料。胎体增强材料采用无碱玻璃纤维,用量≥300g/m2。基层砼表面粗糙度处理用抛丸打磨。

第三章施工准备1.设备及人员、材料准备 设备准备: 人员准备:

高速铁路桥梁混凝土桥面防水层技术要求

高速铁路桥梁混凝土桥面防水层技术条件 (报批稿) 铁道科学研究院 铁道第四勘察设计院(专业设计院) 2000年12月

目录 1 适用范围 (1) 2 引用标准 (1) 3 材料 (1) 4 基层 (3) 5 防水层 (3) 6 保护层 (4) 7 检查规则 (6) 8 其它 (7)

前言 铁路混凝土桥梁桥面防水层是提高桥梁结构耐久性的重要技术手段。既有桥梁由于桥面防水失效造成桥面板渗水、钢筋锈蚀的事例很多,直接影响到结构的使用寿命。本技术条件是根据京沪高速铁路对桥梁结构耐久性的要求、构造特点以及TQF-Ⅰ型防水层的使用经验,并依据该领域内的最新科研成果而制定的。 本技术条件与《铁路混凝土桥梁桥面TQF-Ⅰ型防水层技术条件》相比,主要在以下方面作了修改和补充: …修改了防水卷材宽度、长度规格; …提高了防水卷材的物理力学性能指标; …修改了防水卷材纵向搭接宽度; …增加了防水卷材单面压花及其规格要求; …增加了禁止使用黑色防水卷材、防水涂料的要求; …增加了可用于潮湿基面的聚合物水泥防水涂料,及其物理力学性能指标、包装、储存及有效期; …增加了有碴混凝土桥面道碴槽外及无碴混凝土桥面防水层的质量要求、施工方法; …增加了保护层应采用C40细石聚丙烯纤维网高性能混凝土,规定了保护层的厚度及质量要求和检验频次; …增加了C40细石聚丙烯纤维网高性能混凝土中所用材料的规定; …增加了防水层原材料检验项目和检验频次的详细要求。 本技术条件负责起草单位:铁道科学研究院、铁道专业设计院。 本技术条件主要起草人:马林、牛斌、杨梦蛟、殷宁骏、崔冬芳、邓运清、 王振华、陈夏新

桥面防水层施工方案

桥面防水层施工方案 一、编制依据 1、《客运专线铁路常用跨度梁桥面附属设施》(桥面布置、桥面附属构造、桥梁综合接地、防水体系、排水体系、伸缩缝)图号:通桥(2008)8388A; 2、《客运专线铁路桥梁混凝土桥面喷涂聚脲防水层暂行技术条件》科技基[2009]117号; 3、桥面防水层设计、施工采用的有效版本标准、规范及操作规程; 4、客运专线无砟轨道培训资料; 5、HYZQ-2标段实施性施工组织设计。 二、工程概况 二工区管段负责余姚特大桥(0#~314#)的防水层施工,里程为DK82+~DK92+,全长公里。 桥上轨道全部采用CRTS-Ⅱ型板式无砟轨道。 如图1所示,根据“桥面防水体系铺装及构造图”,桥面防水层分为三部分施工。 1、桥面防护墙内侧采用喷涂聚脲防水材料,其中底座板铺设区域防水层由“基层处理剂+聚脲弹性防水涂料”组成;

2、防护墙以内,底座板之外由“基层处理剂+聚脲弹性防水涂料+脂肪族面层”组成; 3、防护墙外侧防水层由“基层处理剂+聚氨脂防水涂料+C40聚丙烯腈纤维混凝土保护层”组成。 三、施工部署安排 桥面防水层施工,以箱梁验收进度划分区段为施工单元,我工区共成立1个专业队伍担负桥面防水层施工任务。 1、施工阶段划分 桥面防水层根据工艺特点和梁面验收进度安排,计划在梁面验收完成后分两个阶段施工。 第一个阶段: 施工左、右中心线两侧范围内防水层,即:基层抛丸处理、基面修补、喷涂底涂和喷涂聚脲层。 第二个阶段: 无砟轨道板灌浆结束后,施工底座板线间及两侧防水层,即:基面抛丸处理、基面修补、喷涂底涂、喷涂聚脲层及喷涂面漆。 同时施工防护墙外侧防水层,即:基面处理、基面修补、喷涂底涂和喷涂聚氨酯层。 2、施工进度安排及指标 根据杭甬公司总体节点工期要求,结合HYZQ-2标段实施性施工组织设计安排,我工区桥面防水层施工在2010年6月16日前完成。 为保证桥面防水层节点工期,在冬季将安排防水层施工,针对防水层冬季施工编制了专项冬施方案。 根据施工经验,每台喷涂机一天工作16小时计算,每天完成8孔。 第一阶段: 底座板范围宽3.1m,每孔梁长度32.7m,8孔梁面积为1622m2

桥面铺装防水层施工方案(工程科)

洛阳市境(新安段)改建工程 桥面铺装防水层 施工技术技术指导文件 山东天诚市政公路工程有限公司 二一五年十月 桥面铺装防水层施工组织技术指导文件一、编制依据 、洛阳市境(新安段)改建工程两阶段施工设计图。 、《公路桥涵施工技术规范》。 、《公路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 、本合同段《施工组织设计》文件; 、《水性沥青基防水涂料》。 二、编制原则 、严格遵守项目建设周期中涉及的相关规范、规程和技术标准。 、确保实现业主要求的质量、安全、工期、环境保护、文明施工、工程创优等各方面的目标。 、认真、全面理解设计图纸,编制施工组织技术指导文件具有技术先进、技术指导文件可靠、经济合理、安全高效的原则。 、科学安排施工顺序,合理配置资源的原则。 三、工程概况 洛阳市境(新安段)改建工程主线大桥座,其桥梁上部结构为

预应力混凝土先简支后连续组合连续箱梁即预制箱梁、预制箱梁、预制箱梁、预制箱梁。天桥及大洼分离式立交桥上部为和装配式部分预应力混凝土空心板。 根据设计要求,本工程全线桥面铺装设计均为沥青混凝土防水层(路桥用水性沥青基)厚防水混凝土。 四、组织组织 、管理体系 成立以项目经理为总指挥,总施工全过程管理人员为技术总负责人的管理组织,设个桥面防水作业队展开施工,由总施工全过程管理人员负责运作,由质检部和实验室负责施工的质量检查并实施质量监督职责。 、人员配置 总负责人名,现场技术员名,质检员名,普工根据现场施工进度情况而定(人)。 、机械设备配置 ①凿毛机台 ②增压泵及高压水枪套 ③低压喷射器台 ④沥青喷涂机台 五、材料选用与质量要求 材料采用水性沥青基防水材料。水性沥青基薄质防水材料是以用化学乳化剂配置的乳化沥青为基料,掺有氯丁胶乳或再生胶等橡

桥面防水层(乳化沥青)施工指导意见

合肥北环高速公路桥面防水层 施工指导意见(讨论稿) 根据现行JTG F40-2004《公路沥青路面施工技术规范》的规定,结合国内外桥面防水粘结层研究成果,课题组对于合肥北环高速公路水泥混凝土桥面防水层的施工,提出如下施工指导意见。 结构形式为改性乳化沥青防水层,现将结构形式和施工方法及工艺说明如下。 一、原材料 1、乳化沥青:采用优质改性乳化沥青。沥青洒布量:喷洒量按沥青含量0.9-1㎏/㎡控制施工。 2、集料:3~5mm机制石灰岩米砂,撒布量按6~8m3/1000m2控制。以碾压时不沾轮为度。 3、乳化沥青质量标准:

改性乳化沥青(粘层)技术要求表1 注:桥面防水层的改性乳化沥青质量标准高于粘层改性乳化沥青的标准。 (二)、施工方案 1、设备准备 将调试好的铣刨机、智能型乳化沥青洒布车、碎石撒布机、压路机、水车、运输车等施工所需设备调至现场,并做好设备的检修调试工作。 2、桥面铣刨 ○1对已施工完的桥面铺装验收,如不符合要求应处理至符合要求为止。

○2将桥面伸缩缝位置用水稳碎石和沥青混合料垫平,保证施工车辆顺利通行,并防止桥面污染。 ○3、对桥面杂物进行清理,并安排工人进行清扫。 ○4铣刨机对桥面进行铣刨,铣刨深度控制在0.5-1cm,以清除浮浆露出骨料为宜。铣刨机前面始终保证一台自卸车,将传送带输出的铣刨碎料运出现场。 ⑤水车及清扫人员紧跟铣刨机后对铣刨后桥面进行认真冲洗,将浮浆彻底清洗干净。 3、桥面清扫 待桥面彻底干燥后,将4台森林灭火鼓风机沿半幅路面纵向排开,4人成一条斜线,前面人靠近中央分隔带,后面人依次递进,鼓风机沿纵向排成斜线将浮尘吹净,若不能达到除净则用水冲洗,同时对路缘石及人工构造物做好遮盖,以防污染。必须将桥面表面浮灰吹净,以利于改性沥青与桥面的粘结。根据当时风向对鼓风机的布置方位进行适当调整。 4、喷洒改性沥青。 1)、用智能型全自动沥青喷洒车喷洒改性乳化沥青封层,乳化沥青喷洒按两次进行,第一次喷洒0.5kg/m2(乳液质量),破乳后进行第二次喷洒,破乳前,用碎石洒布机洒布3~5mm集料,其用量为每千平米洒布6~8立方米,集料是粒径3~5毫米的机制石灰岩米砂,集料应清洁干净,0.6mm以下颗粒含量不大于5%,破乳后用16吨胶轮压路机碾压2-4遍。气温低于10℃,不宜进行封层沥青施工。 2)、工艺流程:

桥面防水层及保护层施工方案

目录 1、编制依据 (2) 2、编制范围 (3) 3、编制原则 (3) 4、工程概况 (3) 4.1 工程简介 (3) 4.2 当地气象及水文特征 (4) 5、施工方案 (4) 5.1 桥面防水层及保护层概述 (4) 5.2 桥面防水层及保护层施工 (7) 5.2.1工艺流程图 (7) 5.2.2桥面基层检查及处理 (9) 5.2.3高聚物改性沥青防水卷材防水层施工 (9) 5.2.4聚氨酯防水涂层型防水层施工 (11) 5.2.5保护层施工 (12) 5.2.6质量控制及检验 (13) 6、安全保证措施 (15)

6.1 施工安全措施 (15) 6.2 施工用电安全保证 (16) 6.3 高空作业施工安全 (17) 6.4 防止触电伤害的要求 (17) 7、环境保护及文明施工 (18) 桥面防水层及保护层施工方案 1、编制依据 1.1郑州至徐州客运专线施工图《民权特大桥》(桥)-8-II; 1.2 常用跨度梁桥面附属设施(图号:通桥(2013)8388); 1.3 《高速铁路桥涵工程施工技术指南》(铁建设【2010】241号); 1.4《高速铁路桥涵工程施工质量验收标准》(TB 10752-2010/J 1148-2011); 1.5铁路桥涵工程施工安全技术规程(TB10303-2009) 1.6铁路综合接地系统(图号:通号(2009)9301); 1.7 ZXZQ04标段总体施工组织设计。

2、编制范围 新建郑州至徐州铁路客运专线ZXZQ04标第二分部民权特大桥桥面附属工程,起讫里程:DK107+071.17-DK111+205.02及DK121+648.52~DK129+861.370,线路共长12.347Km。 3、编制原则 3.1符合性原则。满足建设工期和工程质量标准,符合施工安全要求。 3.2遵循设计文件的原则。在编制施工方案时,认真阅读核对所获得的技术设计文件资料,了解设计意图,掌握现场情况,严格按设计资料和设计原则编制施工方案,满足设计标准和要求。 3.3科学、经济、合理的原则。合理安排施工顺序,组织均衡、连续生产,不断进行资源优化,明确管理目标,使指标量化、措施具体、针对性强。 3.4遵循一切围绕“便于施工,减少投入,严格控制工程项目投资”的原则,制定合理的施工方案、工艺,合理配置资源,。 3.5引进创新、发展的原则。积极采用“四新”技术,以提高工程技术和施工装备水平,确保施工安全和工程质量、加快施工进度、降低工程成本。 3.6 遵循贯标机制的原则。确保质量、环境与职业健康安全综合管理体系在本项目工程施工中自始至终得到有效运行。 4、工程概况 4.1 工程简介

桥面防水层专项施工方案

目录 一、编制依据 (2) 二、适用范围 (2) 三、工程概况 (2) 四、施工区气候条件 (2) 五、施工计划安排 (2) 六、施工方案 (2) 6.1材料准备 (2) 6.2桥面基层 (3) 6.3基层打磨处理 (4) 6.5混凝土基层检测一般项目 (4) 6.6施工流程图 (5) 八、质量控制措施 (12) 九、安全保障措施 (12) 十、文明施工 (13) 十一.施工人员及机械配置 (14) 11.1施工人员配置 (14) 11.2施工机械配置 (14)

桥面防水层专项施工方案 一、编制依据 1、《城镇道路工程施工与质量验收规范》CJJ1-2008; 2、《城镇桥梁工程施工与质量验收规范》CJJ2-2008; 3、《公路桥涵施工技术规范》(JTG/TF50-2011); 4、《工程建设标准强制性条文》(公路、市政工程部分); 5、《道桥用防水涂料》(JC/T975-2005) 6、《城市桥梁桥面防水工程技术规范》(CJJ139-2010) 二、适用范围 本施工方案适用于桥面防水层施工。 三、工程概况 四、施工区气候条件 五、施工计划安排 六、施工方案 6.1材料准备 聚氨酯防水涂料是一种液态施工的环保型防水涂料,是以聚氨酯预聚体为基本成份,无焦油和沥青等添加剂。它是空气中的湿气接触后固化,在基层表面形成一层坚固的坚韧的无接缝整体防水膜。 聚氨酯防水涂料分双组份,单组份两种。双组份分甲、乙两组,甲组份是以聚醚树脂和二异氰酸酯等原料,经过聚合反应制成的含有二异氰酸酯基的巨氨基甲酸酯预聚物;乙组份是胶联剂、促进剂、增韧剂、增粘剂、防霉剂、填充剂和稀释剂等混合加工而成。单组份是利用混合聚醚进行脱水,加入二异氰酸酯与各种助剂进行环氧改性制成。 因双组分涂料施工是需要将甲、乙两种组分按照比例拌合后使用,现场拌合时不宜控制,且拌合质量不稳定,喷涂效果不理想。因此本工程选用道桥用单组份聚氨酯防水涂料。

防水层施工质量要求

防水层施工质量要求 桥面防水施工必须有具有防水施工资质的专业单位进行施工,必须采用机械化施工,防水材料进场后,对材料性能进行复验,严禁使用不合格产品。 主桥部分:混凝土桥面板采用喷砂处理,防水层采用环氧下封闭层、溶剂型黏结剂。 环氧下封闭层技术指标 溶剂型黏结剂的技术指标

施工要求:溶剂型黏结剂用量宜为0.3∽0.6kg/㎡,为了使溶剂充分挥发,可分成实施,按JTG F40-2004及CJJ 139-2010中相应要求执行。 引桥部分:防水层采用聚合物改性沥青PB(I)(设胎体增强材料)及防水剂,下层为两涂的混凝土渗透防水剂,渗透深度不小于30mm;上层为带有纤维材料增强胎基的三涂涂膜增强型结构,涂膜厚度1.5mm,胎基材料采用无碱玻璃纤维无捻粗纱,用量为300g/㎡,纤维长度不大于0.5∽1.5cm。 界面渗透防水剂用量为:100g/㎡(可加水10倍),桥面防水涂料用量

为:1500-3000g/㎡。 材料性能指标:防水剂采用水性密封防水剂,需满足《水性渗透型无机防水剂》(JC/T 1018-2006)要求。其性能满足下列要求。 防水涂料及胎体增强材料指标详见CJJ 139-2010第4.3节,细部结构详见CJJ 139-2010第4.4节。 一、施工准备 1、对防水层施工的桥面进行仔细清理。凿除浮浆,并将垃圾、杂物等全部清扫干净;混凝土桥面铺装层必须牢固、结实。 2、采用喷灯或去油剂将桥面残存油清掉。用高压气将桥面浮尘、

细小砂石彻底吹净。 3、若有极个别不合要求的裂缝、凹坑应予以填实。 4、桥面铺装界面浮浆处理效果是桥面铺装和防水施工是否成功的关键因素之一,对桥面采用抛丸工艺施工;必要时可用高压水将桥面冲洗干净。 5、混凝土桥面铺装处理后,表面平整度必须满足相关规范要求,表面不得有浮浆、掉皮、空鼓和开裂现象。坚直排水管上口的标高应低于铺装层顶面标高,排水口必须与混凝土铺装连接牢固,不得有任何松动现象。 6、混凝土铺装要基本干燥,含水量不大于10% (重量比),桥面清除后进行验收(300m2 验收一处),验收合格后应封闭桥面,待涂膜完全干燥后方可解除交通封闭。 7、防水剂施工:在施工部位用自来水或清洁水冲洗表面浮灰,并喷洒足量的水使混凝土桥面铺装混凝土完全湿润;待混凝土桥面铺装清洗湿润后,表面无浮水时,喷涂第一遍防水剂于混凝土桥面铺装表面。第一遍喷涂施工结束后,应给予自然干燥,夏季0. 5h ,冬季晴天lh。当防水剂渗入混凝土桥面铺装内部,表面无明显湿润状态时,再喷涂第二遍防水剂;喷涂第二遍防水剂后,应有专人负责观察涂层蒸发情况。约2∽3h后,防水剂涂层将要干燥时(一面干饱和状态),应立即用喷雾器喷洒清水,以湿润表面为准,不宜过多,以免防水剂流失。这样连续喷水养护24h ,即完成此道工序。 8、防水涂料施工:

SBS改性沥青桥面防水粘结层施工控制技术

SBS改性沥青桥面防水粘结层施工控制技术 SBS改性沥青是良好的桥面防水粘结层材料,施工过程中的桥面处理、施工机具、施工工艺等关键控制技术到工程技术人员的重视。 桥梁的耐久性问题就是其中很值得关注的一个方面。在实际工程中常出现诸如立交桥渗漏和盐霜、铺装层剥落、碱骨料反应、桥面板破碎等问题。通过分析可知,水是造成这些破坏的最直接和最重要的原因之一。因此,从根本上切断水的来源即作好桥面防水处理是保证混凝土桥梁免遭破坏,延长桥梁使用寿命,提高桥梁上部结构的耐久性的有效措施,也是桥梁设计思想从强度设计向耐久性设计转变的重要内容。防水层为桥面板提供了一个防止湿气的无渗透性屏障;粘结层将铺装层与桥面板粘结成一个整体,充分发挥铺装层与桥面板的复合作用,改善桥面板与铺装层的受力情况,两者相辅相成,它们可以防止钢筋腐蚀、避免铺装层发生早期损害尤其是剪切破坏。 理想的防水粘结层材料须满足以下要求]:①具有良好的不透水性能;②与混凝土桥面和沥青面层具有足够的粘结力;③面层碾压后的无破损性;④良好的耐高、低温性能;⑤对桥面准备状况具有广泛的适应性;⑥能抵御桥面裂缝的影响;⑦不低于面层设计寿命的耐久性;⑧施工工艺简单、方便、快捷。SBS改性沥青作为桥面防水粘结层,其是将防水层和粘结层并为一层,兼具防水、粘结功能。 1 、SBS改性沥青防水粘结层施工技术要求 材料要求 对桥面防水粘结层用SBS改性沥青技术要求见表1所列。 表1 6%SBS改性沥青技术要求 施工过程中应定期取样检测产品质量,发现离析等质量不符合要求的改性沥青不得使用。 桥面处理浇筑水泥混凝土结构时,振捣常易导致离析、粗集料下沉及表面形成一层水泥含量较多、收缩性较大的浮浆层,浮浆层的存在不仅影响桥面的强度,而且易产生裂缝,不利于防水粘结层和水泥混凝土桥面的结合,必须予以彻底清除。在防水粘结层施工前,要求水泥砼桥面做到平整、干燥、干净,无浮浆、无油污,无钢筋等突起硬物,处理方法如下: (1)凸起可用打磨机研磨,或用凿石锤等整平;对钢筋凸起部分切割到根部,除锈后用环氧树脂处理端部。 (2)凹陷对于裂缝类,应先凿成V型,清除杂物后用同标号水泥砂浆填充;对凹陷面

桥面防水层施工方案

桥面防水层施工方案文档编制序号:[KK8UY-LL9IO69-TTO6M3-MTOL89-FTT688]

桥面防水层施工方案 一、编制依据 1、《客运专线铁路常用跨度梁桥面附属设施》(桥面布置、桥面附属构造、桥梁综合接地、防水体系、排水体系、伸缩缝)图号:通桥(2008)8388A; 2、《客运专线铁路桥梁混凝土桥面喷涂聚脲防水层暂行技术条件》科技基[2009]117号; 3、桥面防水层设计、施工采用的有效版本标准、规范及操作规程; 4、客运专线无砟轨道培训资料; 5、HYZQ-2标段实施性施工组织设计。 二、工程概况 二工区管段负责余姚特大桥(0#~314#)的防水层施工,里程为DK82+~DK92+,全长公里。 桥上轨道全部采用CRTS-Ⅱ型板式无砟轨道。 如图1所示,根据“桥面防水体系铺装及构造图”,桥面防水层分为三部分施工。 1、桥面防护墙内侧采用喷涂聚脲防水材料,其中底座板铺设区域防水层由“基层处理剂+聚脲弹性防水涂料”组成;

2、防护墙以内,底座板之外由“基层处理剂+聚脲弹性防水涂料+脂肪族面层”组成; 3、防护墙外侧防水层由“基层处理剂+聚氨脂防水涂料+C40聚丙烯腈纤维混凝土保护层”组成。 三、施工部署安排 桥面防水层施工,以箱梁验收进度划分区段为施工单元,我工区共成立1个专业队伍担负桥面防水层施工任务。 1、施工阶段划分 桥面防水层根据工艺特点和梁面验收进度安排,计划在梁面验收完成后分两个阶段施工。 第一个阶段: 施工左、右中心线两侧范围内防水层,即:基层抛丸处理、基面修补、喷涂底涂和喷涂聚脲层。 第二个阶段: 无砟轨道板灌浆结束后,施工底座板线间及两侧防水层,即:基面抛丸处理、基面修补、喷涂底涂、喷涂聚脲层及喷涂面漆。 同时施工防护墙外侧防水层,即:基面处理、基面修补、喷涂底涂和喷涂聚氨酯层。 2、施工进度安排及指标 根据杭甬公司总体节点工期要求,结合HYZQ-2标段实施性施工组织设计安排,我工区桥面防水层施工在2010年6月16日前完成。 为保证桥面防水层节点工期,在冬季将安排防水层施工,针对防水层冬季施工编制了专项冬施方案。 根据施工经验,每台喷涂机一天工作16小时计算,每天完成8孔。 第一阶段: 底座板范围宽3.1m,每孔梁长度32.7m,8孔梁面积为1622m2 进度指标:双线3.1m×2×32.7m/孔×8孔=1622m2/d,即:8孔/d。

(完整版)桥梁防水层施工方案

新建高速公路 X至X公路 (N0.X合同段KX~KX) 桥梁防水层试验段施工方案 (KX~KX右幅) 编制人: 复核人: 审核人: XX集团有限公司 XX项目经理部 2013年X月

桥梁防水层试验段施工方案 一、编制依据 1、X至X公路两阶段施工图设计及“X”文批复 2、《公路工程技术规范》(JTJ001-97) 3、《公路路面基层施工技术规范》(JTJ034-2000) 4、《公路沥青路面施工技术规范》(JTG F40-2004) 5、《公路工程沥青及沥青混合料试验规程》(JTJ052-2000) 6、《公路工程桥涵施工技术规范》(JTJ041-2000) 7、《公路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JTG F80/1-2004)等。 8、《关于进一步加强路面施工质量控制的通知》(承赤工[2012]88 号) 二、概况 1、工程概述: X同段(KX~KX)全长Xkm,双向四车道。路面面层为沥青砼结构,全线主线有X座特大桥约X米(单幅),大桥两座约X米(单幅),两座中桥约X米(单幅)。桥面防水层总工程量近X万m2。 2、GBS环保型防水涂料的作用及试验段试验目的: GBS环保型桥梁防水涂料是一种无毒、无味,无环境污染、水性、粘结强度大、弹性性能高、耐高低温、冷施工;其最主要的优点是改性沥青中的橡胶形成连续网络而互相贯穿,交联,使改性沥青呈现出高聚物性能;涂膜干后,保持橡胶弹性,低温柔性;抗剪切力强,能经受桥面长期荷载而抗压的要求,可防止渗水造成结构破坏,延缓公路桥梁使用寿命。

通过GBS桥梁防水涂料试验路的施工,总结GBS防水涂料的喷涂遍数、单位面积的涂料用油量及涂料实际实干时间、以试验段总结的技术参数指导大面积施工。 3、我部拟在X桥已验收合格的桥面铺装层上进行GBS桥梁防水涂料喷涂。该段桥面平均宽度为11.75米,长度为150米,试洒面积为1752.4m2。为了保证GBS桥梁防水涂料与桥面砼的粘结强度,喷涂前桥面应冲冼干净,不得有杂物、浮浆和灰尘,桥面含水率不应大于15%;同时为提高防水层和沥青砼铺装层同砼桥面板之间的抗剪强度,砼桥面铺装层进行粗铣刨处理,铣刨深度10mm至设计标高。,以提高防水层和沥青砼桥面铺装同砼截面嵌锁力和磨阻力,从而使路面在车辆行驶后长时间不出现皱、裂缝。我部计划在X开展桥梁防水层试验段施工。 三、试验段施工方案 本次GBS桥梁防水涂料试验段共150米,防水涂料采用涂料喷涂机喷涂,试验段暂定按分二层进行喷涂(最终按试验结果确定),同一层在喷涂时不应相互重叠。 每一层喷涂时采用自制标准方盘放在桥面上,在喷涂机经过时其喷洒在标准方盘上防水涂料,通过称重测其每一层单位面积上的防水涂料喷涂用量,每一层采集3个数据,防水涂料总量(每层之和)应控制在1.8~ 2.2kg/m2(总厚度在2mm左右)。 四、施工准备工作 1、劳动力组织 为顺利完成本次试验段施工,项目部对各施工班组进行了相应的职责

桥面防水层技术交底

技术交底书

后涂刷平面部位,涂刷要均匀。总涂膜厚度不得小于2.0mm,每平方米用量约2.4kg。 17、涂刷采用人工涂刷,按照先主剂、后固化剂的顺序将液体倒入容器,并充分搅拌使其混合均匀。搅拌时间为3~5min,搅拌时不得加水,必须采用机械方法搅拌,搅拌器的转速宜为200~300转/分。现场应配置圆形搅拌桶。 18、聚氨酯防水涂料须按产品说明进行配制,每种组份的称量误差不得大于±2%。 19、涂刷分两次进行,以防止气泡存于涂膜内。两次涂膜厚度不得小于2.0mm。 20、现场环境温度低于10℃时应采取保温措施,为防止涂料稠结成块,可间接采用蒸气预热或电热温水加热,降低涂料的稠度,两个组分应分开加热,加热温度不得超过60℃,同时需保证水蒸气不得进入涂料中,严禁采用明火加热。 21、配制好的涂料应在20分钟内用完,随配随用,防水层干固后方可浇筑砼保护层,涂刷后12小时内须防止雨淋及暴晒,应有防雨防晒措施。 22、对竖墙过轨孔、泄水孔处均应做好防水封边处理,特别是梁面泄水孔处及卷材与防撞墙连结处的缝隙必须采用聚氨酯防水涂料封边。 23、防水层、防水涂料均属易燃材料,防水材料的运输、储存的仓库及施工现场必须严禁明火,同时要配备消防器材。材料存放地应保持干燥、阴凉、通风、且远离火源。 24、防水层施工完成进行验收后方可进行桥面保护层的施工。防水层表面质量应达到涂层厚薄一致,卷材粘贴牢固,搭接封口正确,不得有滑移、翘边、起泡、损伤等现象。坡面平顺,排水通畅。其允许偏差如下表所示: 序号项目允许偏差(mm)检验方法 1 基层平整度 3 1m靠尺检查 2 卷材搭接宽度-10 尺量检查

桥面防水层施工规范

桥面防水层施工规范 具体技术要求 (1)桥面防水层应覆盖整个混凝土桥面,防水层为两道防线,第一道喷涂水泥混凝土表面防水剂二遍,第二道喷涂桥面防水涂料二至四遍,防水涂膜厚度以平均不超过2mm为宜。 (2)防水层应具有良好的耐久性,至少应有不低于桥面沥青铺装层使用年限的寿命(约8~10年)。并能适应高架桥动荷载抗压,抗拉的特点,当混凝土桥面板开裂≤2mm时,防水涂膜变形仍应满足不拉裂的需要,以保证防水要求。 (3)在环境条件-15~+90℃范围内,仍能满足第2条的要求。同时,在经受沥青层摊铺温度约160℃后,不影响其长期耐久使用性时。防水涂层与其上沥青混凝土铺装层应有相融性,二者之间的粘结力不低于沥青混凝土铺装层与混凝土桥面之间的粘结力,层间抗剪强度25℃,≥1.5MPa,35℃≥1MPa。 (4)喷涂水泥混凝土表面防水剂,应保证防水剂能够渗入桥面混凝土10mm以上,提高混凝土抗渗性>0.2MPa。 (5)防水涂层对混凝土桥面板亦应具有良好的粘结性,以保证沥青铺装层粘结力的需要,并在粗糙桥面板上具有良好的密贴性。防水层粘结后不得夹有空气层。 (6)防水层抗渗要求应在0.3MPa以上。 (7)防水施工应便于操作,满足大桥工期安排的要求。 构造要求

为提高防水层和沥青混凝土铺装层同混凝土桥面板之间抗剪强度,混凝土桥面板进行拉毛处理是必要的。试验表明混凝土表面是自然平整表面,抗剪强度很难达到规定要求,经过适当抛丸(拉毛)处理后,防水层和沥青混凝土铺装层同混凝土界面的嵌锁力和港阻力都有很大提高。因此其抗剪强度均可超出规定要求,这样就为路面车辆行驶后长时间内不出现起皱,裂缝创造良好的条件具体抛丸(拉毛)要求如下: 抛丸(拉毛)深度3mm,宽度4mm,相邻抛丸(拉毛)净距24mm。 面清洁要求 (1)混凝土桥面抛丸(拉毛)处理后要保持桥面干净,不得在桥面上拌合混凝土和砂浆。 (2)防撞墙浇注混凝土时,应防止混凝土撒落桥面上,万一撒落应及时清除掉。 (3)一般不允许运送混凝土和砂浆的车子,从已拉毛处理过的混凝土桥面上通过,必须通过时,应采取措施防止抛撒混凝土和漏浆。(4)防撞墙折模后,应彻底清除防撞墙和混凝土桥面交接部位的木模、钢筋、铁丝等杂物。 (5)在混凝土桥面上的施工机械,应防止漏油,污染混凝土桥面。(6)各施工段在开始施工混凝土桥面和防撞墙时,应提前通知防水层施工单位,以便他们派出专人负责检查和监督混凝土桥基面的清洁工作。 施工技术要求

连续梁梁面防水作业施工方案

中山河特大桥连续梁梁面防水施工方案 一、编制依据 1、《铁路混凝土工程施工质量验收标准》(TB10424-2010); 2、《新建铁路连云港至盐城线参考设计图施工图(60+100+60m)连续梁直线梁线间距4.4m》图号:连盐施桥参10-VI-1; 3、《铁路桥涵工程施工质量验收标准》(TB10415-2003); 4、《混凝土结构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204-92); 5、《铁路混凝土桥面防水层技术条件》(TB2965-2011); 二、适用范围 适用于新建铁路连云港至盐城线中山河特大桥187#~190#墩后张法预应力混凝土箱梁面附属设施防水施工作业。 三、工程概况 3.1、工程简介 中山河特大桥起讫桩号:DK155+163.750~DK163+955.400,中心桩号DK159+559.575。该桥址于DK161+296.7~DK161+368.7处跨越中山河,中山河规划河道顶宽60m,底宽45m,深5m,流向自右向左(自西向东),现状为等外级通航,根据《连盐铁路通航批复》规划为四级航道,规划通航净空为60×7.5m,线路与水流方向夹角右前角为86°。 中山河特大桥跨河墩号为187~190,该桥墩上跨结构为(60+100+60)m连续梁,全长221.5m(含两侧梁端至边支座中心各0.75m),桥面全宽12.3m,挡渣墙内宽8.86m。 3.2、施工条件 盐城地区为温带-亚热带、湿润-半湿季风气候区,四季气候分明。雨水丰沛,雨热同季,日照充足,无霜期较长。 年平均气温13.6~14.4℃,最高气温35.7~37.2℃,最低气温-8.2~-9.2℃,最热月(7月)平均气温26.3~34.4℃,最冷月(1月)平均气温-5.1~1.5℃。年平均降水量883.6~976.5mm,年最大降水量1212.4~1756.6mm,月最大降水量477.0~1073.2mm(7~8月份)。年平均蒸发量1408.6~1584.6mm,年最大蒸

桥面铺装防水层施工方案

G310洛阳市境(新安段)改建工程 桥面铺装防水层 施工技术方案 山东天诚市政公路工程有限公司 二0一五年十月

桥面铺装防水层施工方案 一、编制依据 1、G310洛阳市境(新安段)改建工程两阶段施工设计图; 2、《公路桥涵施工技术规范》 JTG/T F50-2011; 3、《公路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JTG F80/1-2004; 4、本合同段《施工组织设计》文件; 5、《水性沥青基防水涂料》JT/T535-2004。 二、编制原则 1、严格遵守施工过程中涉及的相关规范、规程和技术标准。 2、确保实现业主要求的质量、安全、工期、环境保护、文明施工、工程创优等各方面的目标。 3、认真、全面理解设计图纸,编制施工方案具有技术先进、方案可靠、经济合理、安全高效的原则。 4、科学安排施工顺序,合理配置资源的原则。 三、工程概况 G310洛阳市境(新安段)改建工程主线大桥12座,其桥梁上部结构为预应力混凝土先简支后连续组合连续箱梁即20m预制箱梁、25m预制箱梁、30m预制箱梁、40m预制箱梁;天桥及大洼分离式立交桥上部为13m和20m装配式部分预应力混凝土空心板。 根据设计要求,本工程全线桥面铺装设计均为10cm沥青混凝土+防水层(路桥用水性沥青基)+10cm厚C50防水混凝土。 四、组织机构

1、管理体系 成立以项目经理为总指挥,总工程师为技术总负责人的管理机构,设1个桥面防水作业队展开施工,由总工程师负责运作,由质检部和实验室负责施工的质量检查并实施质量监督职责。 2、人员配置 总负责人1名,现场技术员1名,质检员1名,普工根据现场施工进度情况而定(5-10人)。 3、机械设备配置 ①凿毛机1台 ②增压泵及高压水枪1套 ③低压喷射器4台 ④沥青喷涂机1台 五、材料选用与质量要求 材料采用水性沥青基防水材料。水性沥青基薄质防水材料是以用化学乳化剂配置的乳化沥青为基料,掺有氯丁胶乳或再生胶等橡胶水分散体的防水涂料,其各项性能指标如下: 水性沥青基防水涂料性能指标 序号检测项目单位或要求标准技术指标 1 外观棕褐色,搅拌棒上无颗粒 2 固体含量% 48 3 不透水性0.3MPa.30min 不透水 4 粘结强度MPa ≥0.3 5 耐热性160℃ 2h无流淌、起泡和滑动

桥面防水层、保护层施工工艺

桥面防水层、保护层施工工艺 12.1.1工艺概述 铁路混凝土桥梁桥面防水层是提高桥梁结构耐久性的重要手段,设计防水层包括防水卷材或防水涂料和混凝土保护层构成,分为两部分,一部分为防撞墙之间防水层,为高聚物改性沥青防水卷材上铺钢筋混凝土组成;一部分为防撞墙外侧电缆槽内防水层,为聚氨脂防水涂料上铺细石子纤维混凝土组成。 本工艺适用于铁路桥梁防水层及保护层施工。 12.1.2作业内容 桥梁桥面基层处理、防水层施工、保护层施工。 12.1.3质量标准及检验方法 《铁路混凝土工程施工质量验收标准》(TB10424-2010) 《铁路桥涵工程施工质量验收标准》(TB10415-2003) 《高速铁路桥涵工程施工质量验收标准》(TB10752-2010) 12.1.4工艺流程图 图 12.1.4-1 防水层、保护层工艺流程 12.1.5工艺步骤及质量控制 一、施工准备 1.技术准备:认真阅读和审核设计图纸及相关设计要求,掌握技术要领和质量控制要点。 2.材料准备:根据设计采用的不同材料的不同,桥面防水层主要有防水涂料(聚氨酯防水涂料、改性沥青防水涂料)和防水卷材(高聚物改性沥青防水卷材)等,防水材料、钢筋、混凝土原材料及模板等数量满足需要,质量符合要求。 3.机具准备:防水卷材摊铺机、混凝土悬挂式整平机、混凝土输送泵、混凝土切割机、振动泵,平板振动器。 二、槽底和过水孔清理 电缆槽竖墙施工完成后,槽底应清洗干净,对于各墙趾处和槽底的蜂窝麻面应进行处理,然后按设计要求高度(高出保护层砼面≮8cm)在电缆槽竖墙上弹出墨线。

三、涂刷防水涂料 电缆槽清理完成并自然干燥后可涂刷防水涂料。 1.涂膜施工宜采用喷涂也可采用刷涂,但厚度≮2mm,每平方米用量约 2.4kg。 2.涂刷聚氨酯防水涂料时,基层表面不得有明水,严禁雨中施工,防水层铺设施工环境温度不得低 于5℃。 3.涂料主剂(甲组份)、固化剂(乙组份)须按产品说明进行配置,每种组分的称量误差不得大于 ±2%,人工涂刷时,按照先主剂、后固化剂的顺序将液体倒入容器,并充分搅拌均匀,搅拌时间 3~5min,搅 拌时不得加水,须采用机械方法搅拌,搅拌器的转动速度宜在 200~300 转/分。 4.涂刷时应分 2 次进行,以防止气泡存于涂膜内,第一次使用平板在基面上涂刮一层厚度 0.2mm 左右 的涂膜,1~2 小时内使用金属锯齿板进行第二次涂刮。 5.对于防撞墙、竖墙等垂直部位使用毛刷或辊子先行涂刷,平面部位在其后涂刷。保护层平面封边 处理,应在缝两侧不小于设计宽度要求涂涮聚氨酯防水涂料。对泄水管、吊装孔等部位,待做完高聚物 改性沥青防水卷材与密封膏后,用溶剂型橡胶防水涂料进行土封边处理。 6.配置好的涂料应在 20 分钟内用完,根据涂刷速度随配随用,防水层完全干固后方可浇注混凝土 保护层。 7.不得使用风扇或类似器具缩短干燥时间,喷涂后 4 小时或涂涮后 12 小时内必须防止霜冻、雨淋 及曝晒。 四、浇筑细石纤维混凝土 电缆槽涂刷防水涂料并自然干燥后可浇筑细石混凝土。 电缆槽防水保护层根据设计要求通常采用 C40 聚丙烯纤维混凝土,在聚氨酯防水涂膜施工完成后进行,为防止溢溅的混凝土污染电缆槽竖墙和防撞墙,混凝土不得采用搅拌车直接倾倒浇注,应在电缆槽 B、C 竖墙上 安放定型储存混凝土的盒子,搅拌车将混凝土运输到现场倒入盒子内,然后人工用铣铲入摊铺至电缆槽内,采 用平板震动器进行混凝土的振捣,人工收浆抹面,在混凝土初凝前进行二次收浆,避免混凝土表面出现小裂缝,收浆不宜来回多次抹面,形成设计要求的纵横坡度。混凝土浇筑完成后,应采取必要的保水养护措施,避免过 快失水,可以采用覆盖草袋洒水的养护措施。 五、桥面清理 两侧防撞墙施工完后即进行桥面防水层的施工,对基层面和墙趾应进行验收处理,桥面混凝土基层 面质量应符合 TB/T2965 规定的要求,采用高压水枪冲洗干净,基层表面应平整、均匀一致,其平整度用1m 直尺检查,平整度≯3mm,且空隙只容许平缓变化。 基层应坚实、干燥清洁、平整、无尖锐异物,不起砂、不起皮及无凸凹不平现象;对混凝土因养护 不够等原因造成的强度不足、起砂等现象必须采用合适的机械打磨,直至露出坚硬的基面,对于过于光 滑的基面宜用打磨机磨粗,若基层表面高低不平或凹坑较大时,应用 1:2.5 水泥砂浆找平。 防撞墙需做防水层的墙趾处应无蜂窝、麻面。对蜂窝、麻面作填补前,应清除蜂窝、麻面中松散层、浮渣、浮灰、油污等,填补时均应在水泥砂浆、水泥净浆中添加水容性胶粘剂以增强水泥砂浆、净浆与基 底的连接。 六、铺设防水卷材 涂刷沥青基层处理剂前要求基层应干燥、其鉴别方法一般可凭经验肉眼观察,也可用 1m 见方的塑料 布覆盖其上,用电吹风机加热,观察是否出现水汽,若无水汽出现可视为干燥。若季候环境无法获得干 燥的基层,可以采用水基基层处理剂。 进行桥面防水层施工时应严格进行交通管制,施工前后严禁车辆通行,既保持好桥面的清洁又必须 保证防水卷材不被损坏。 防水卷材铺贴方法和要求如下: a、备好防水卷材、基层处理剂、密封膏、圆形搅拌桶、220V 电源、打磨机、小平铲、凿子、吹灰器、扫帚。 b、基层表面不得有明水,严禁雨中施工,防水层铺设施工环境温度不宜低于零下20℃。 c、涂刷高聚物改性沥青处理剂,用量为每平方米不少于 0.4kg。施工方法是采用长柄滚刷进行涂刷,

桥面热沥青防水粘结层施工

天津大道工程 第四合同段 桥面热沥青防水粘结层施工方案 编制: 审核: 审批: 2010年5月8日

目录 一、编制依据 (3) 二、工程概况 (3) 三、施工部署 (3) 3.1、管理小组的建立和劳动力安排 (3) 3.2、施工计划 (4) 四、施工工艺及施工要点 (4) 4.1、桥面剔除浮浆与清扫 (4) 4.2、桥面检查 (4) 4.3、施工工艺 (5) 1、施工前的检查和再次清扫 (5) 2、改性沥青撒布 (5) 3、预拌碎石撒布 (6) 4、养生 (8) 5、附属部位处理 (8) 6、注意事项 (8) 五、质量保证措施 (8) 5.1 组织措施 (8) 5.2 技术措施 (9) 六、安全生产措施 (9)

一、编制依据 1、葛万路大桥、营房路分离式立交、三合路分离式立交施工图设计。 2、《公路桥涵施工技术规范》JTJ041-2000。 3、《公路工程施工安全技术规范》JTJ076-95。 4、《天津市市政工程施工技术规范》DB29-76-2004 5、《公路沥青路面施工技术规范》JTG F40-2004 6、《城市桥梁工程施工与质量验收规范》CJJ2-2009 7、《天津市现场安全管理标准》DB29-89-2004 二、工程概况 葛万路大桥起点里程桩号为K19+695.759,终点里程桩号为K20+150.901,全长455.142米,为每跨30米,五跨一联共三联的简支变连续的预制小箱梁大桥;营房路分离式立交起点里程桩号为TK0+325.788,终点里程桩号为TK0+683.448,全长357.66米,跨径30米,共三联;三合路分离式立交起点里程桩号为TK0+360.136,终点里程桩号为TK0+677.796,全长317.66米,跨径30米,共三联;本方案为三座桥的桥面防水粘结层施工方案。 三、施工部署 3.1、管理小组的建立和劳动力安排 1、桥面防水粘结层是桥面铺装的重要组成部分,SBS改性沥青桥面防水粘结层施工质量控制至关重要,为了优质高效地完成防水粘结层的施工任务,项目部组织精干的管理小组、有施工经验的施工队伍和优良的设备进行施工。 管理施工人员表

桥面防水细则

十、桥面防水施工监理细则 一)原材料的选择、试验及验收 1、沥青材料:防水粘结层材料采用热喷SBS改性沥青,其技术要求应符合施工指导意见及规范要求。沥青进场前总监办按照指导意见要求按排中心试验室对改性沥青检验蒸发残留物含量及残留物针入度、延度(5℃)、软化点,按重量(沥青乳液)每车(或以下)检验一次;改性沥青每批到货重量500T(或以下)至少检验全套指标一次。 2、集料:桥面防水粘结层用粗集料采用石质坚硬、清洁、不含风化颗粒、近立方体颗粒的碎石,宜选用反击式破碎机轧制的碎石,采用玄武岩集料,质量应符合《公路沥青路面施工技术规范》(JTG F40-2004)相关规定。 桥面防水粘结层材料规格及用量 二)主要施工机械及检测仪器主要施工机械:(1)抛丸喷砂机2台;(2)铣刨机1~2台;(3)智能沥青撒布机1台;(4)装载机2台;主要检测仪器:(1)沥青针入度仪;(2)沥青延度仪;(3)沥青软化点仪;(4)标准筛:(方筛孔);(5)路面渗水仪。(6)恩格拉粘度仪(7)沥青标准粘度仪 三)喷砂抛丸工艺施工工艺及流程 1、施工准备

施工作业面应平整、清洁,采用喷砂抛丸工艺去除水泥混凝土浮浆、砂浆残留物等,用硬扫帚和鼓风机将下承层浮灰及杂物清理干净。喷砂抛丸工艺应配备喷砂抛丸机。 桥面板处理施工前应对水泥混凝土桥面进行检查和验收,如有脱空、损坏、开裂等问题,应及时处理。 正式施工前应选择一段桥面进行试验段施工,确定相应的处理工艺。 2、喷砂抛丸施工工艺要点 桥面板处理采用喷砂抛丸、精铣刨两种方式,处理后应满足水泥混泥土桥面处理质量控制标准。如原桥面板提浆过多无法满足抛丸露骨率要求时,应采用精铣刨处理。 2.1施工准备 桥面板质量应满足规范或设计要求。桥面(包括防护墙根部)应平整、清洁、干燥,不得有空鼓、松动、蜂窝、麻面、浮碴、浮土、脱模剂和油污;表面强度达到规定要求。进场原材料已经取样并检验合格;足够的工人、容器等工具。 2.2抛丸 桥梁防水层基层处理采用抛丸工艺,即利用抛丸机,抛除梁表面的浮浆。使用抛丸处理的表面粗糙均匀;不会破坏原基面结构和平整度,并且可以完全去除浮浆和起砂,100%“创面”,露骨;但同时不会造成骨料的松动和微裂纹,为增强防水材料在表面的附着力并提供一定的渗透效果。 执丸工艺流程见图1。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