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业园项目节能评估报告

产业园项目节能评估报告
产业园项目节能评估报告

金荣(望城)科技产业园节能评估报告

二0一三年三月

金荣(望城)科技产业园项目节能评估报告

法定代表人:

技术负责人:

评估项目负责人:

二0一三年三月

评估人员

技术专家

姓名签字

目录

前言 (1)

第1章评估依据 (3)

1.1 评估范围和内容 (3)

1.2 评估依据......................................................................................................................... - 4 -1.

2.1法律法规....................................................................................................................... - 4 -1.2.2标准规范....................................................................................................................... - 4 -1.2.3其它............................................................................................................................... - 6 -第2章项目概况介绍 ...................................... - 7 -2.1 项目建设单位概况......................................................................................................... - 7 -2.2 项目基本情况................................................................................................................. - 7 -2.2.1项目基本概况............................................................................................................... - 7 -2.2.2项目主要技术经济指标............................................................................................... - 8 -2.3 项目用能情况................................................................................................................. - 9 -2.4 项目所在地能源供应及消费情况................................................................................. - 9 -2.4.1电力............................................................................................................................... - 9 -2.4.2水................................................................................................................................. - 10 -2.4.3燃气............................................................................................................................. - 10 -第3章项目建设方案节能评估.............................. - 12 -

3.1 项目选址、总平面布置节能评估............................................................................... - 12 -3.1.1项目选址..................................................................................................................... - 12 -3.1.2总平面布置................................................................................................................. - 12 -3.1.3节能评估..................................................................................................................... - 13 -3.2 工艺流程、技术方案节能评估................................................................................... - 14 -

3.2.2给排水设计................................................................................................................. - 16 -3.2.3供配电设计................................................................................................................. - 18 -3.2.4供气设计..................................................................................................................... - 19 -3.3 主要用能工艺和工序节能评估................................................................................... - 19 -3.4 主要耗能设备节能评估............................................................................................... - 19 -3.

4.1设备选型..................................................................................................................... - 19 -3.4.2节能技术措施............................................................................................................. - 20 -3.4.3耗能设备评估............................................................................................................. - 20 -3.5 辅助生产和附属生产设施节能评估........................................................................... - 21 -3.

5.1道路广场及绿地照明................................................................................................. - 21 -3.5.2道路广场及绿化用水................................................................................................. - 21 -3.6 本章评估小结............................................................................................................... - 21 -第4章节能措施评估 ..................................... - 23 -4.1 项目节能措施概述....................................................................................................... - 23 -4.1.1总图布置节能............................................................................................................. - 23 -4.1.2建筑节能..................................................................................................................... - 24 -4.1.3建筑材料节能............................................................................................................. - 24 -4.1.4电气节能..................................................................................................................... - 25 -4.1.5变压器节能................................................................................................................. - 26 -4.1.6节水措施..................................................................................................................... - 26 -4.2 节能管理措施评估....................................................................................................... - 26 -4.2.1节能管理机构............................................................................................................. - 26 -4.2.2节能管理制度............................................................................................................. - 27 -4.2.3能源计量装置的配置及检测..................................................................................... - 27 -

4.3.1施工设备节能............................................................................................................. - 28 -4.3.2电力节能措施............................................................................................................. - 28 -4.3.3给水排水节能............................................................................................................. - 30 -4.3.4燃气节能措施............................................................................................................. - 31 -4.4 节能措施效果评估....................................................................................................... - 31 -4.5 节能措施经济性评估................................................................................................... - 31 -4.6 本章评估小结............................................................................................................... - 31 -第5章项目能源利用状况核算.............................. - 33 -

5.1 节能评估前项目能源利用情况................................................................................... - 33 -5.2能评后项目能源利用情况............................................................................................ - 33 -5.3 本章评估小结............................................................................................................... - 35 -第6章项目能源消耗及能效水平评估........................ - 36 -

6.1 项目对所在地能源消费增量的影响评估................................................................... - 36 -6.2 项目对所在地完成节能目标的影响评估................................................................... - 36 -6.3 项目能源供应条件及落实情况................................................................................... - 36 -6.4 项目能效水平评估....................................................................................................... - 38 -6.5 本章评估小结............................................................................................................... - 39 -第7章结论 ............................................. - 40 -

前言

能源是人类活动的物质基础。在某种意义上讲,人类社会的发展离不开优质能源的出现和先进能源技术的使用。在当今世界,能源的发展,能源和环境,是全世界、全人类共同关心的问题,也是我国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问题。

节能的中心思想是采取技术上可行、经济上合理以及环境和社会可接受的措施,来更有效地利用能源资源。为了达到这一目的,需要从能源资源的开发到终端利用,更好地进行科学管理和技术改造,以达到高的能源利用效率和降低单位产品的能源消费。由于常规能源资源有限,而世界能源的总消费量则随着工农业生产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越来越大,世界各国十分重视节能技术的研究,千方百计地寻求代用能源,开发利用新能源。

中国是目前世界上第二位能源生产国和消费国。能源供应持续增长,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重要的支撑。能源消费的快速增长,为世界能源市场创造了广阔的发展空间。中国已经成为世界能源市场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对维护全球能源安全,正在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积极作用。中国政府正在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加快发展现代能源产业,坚持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把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放在工业化、现代化发展战略的突出位置,努力增强可持续发展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继续为世界经济发展和繁荣作出更大贡献。

为贯彻节能相关法律的有关规定,我公司承担了中国轻工业长沙工程有限公司金荣(望城)科技产业园节能评估报告书的编制任务。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节约能源法》,按照《国务院关于加强节能工作的决定》以及《固定资产投资项目节能评估和审查暂行办法》等文件的要求,我公司按照总量控制、保护环境、调整结构、合理布局、节约能源,遵循专业性、真实性、完整性、实操性的原则对金荣(望城)科技产业园进行节能评估,并开展相关工作,供节能管理部门审批。

第1章评估依据

1.1 评估范围和内容

拟建产业园项目节能评估的范围主要包括:项目政策符合性、工艺、设备、选址及总平面布置、建筑专业、暖通专业、电气专业、给排水专业和燃气专业等与项目直接关联的所有用能环节。

本次评估范围为对项目规划用地172277.76m2,总建筑面积427883.48m2的施工和运营过程中的能耗情况进行评估。

本次评估内容包括:

(1) 项目是否符合国家、地方及行业的节能相关法律法规、政策要求、标准规范;

(2) 项目有无采用国家明令禁止和淘汰的落后工艺及设备;

(3) 项目建设方案和用能方案;

(4) 项目能源消费总量及结构,能效指标水平;

(5) 项目对所在地能源消费及节能目标完成情况的影响;

(6) 项目采取的节能措施及效果评价;

(7) 项目设计方案存在的主要问题及补充建议。

1.2 评估依据

1.2.1法律法规

(1)《中华人民共和国节约能源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令[2007]77号,2008年4月1日施行);

(2)《中华人民共和国清洁生产促进法》(2003年1月1日施行);

(3)《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筑法》(1998年1月1日施行);

(4)《中华人民共和国可再生能源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令[2005]33号,2006年1月1日施行);

(5)《中华人民共和国清洁生产促进法》(2001年02月16日);

(6)《固定资产投资项目节能评估和审查暂行办法》(国家发改委2010年第6号令);

(7)《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1989年12月26日);

(8)《中华人民共和国电力法》(国家主席令[1995]第60号);

(9)《可再生能源中长期发展规划》(发改能源[2007]2174号);

(10)《国务院节能减排综合性工作方案》(国发[2007]15号)(11)《国务院关于加强节能工作的决定》(国发[2007]28号) (12)《中华人民共和国循环经济促进法》十一届人大常委会第4次会议主席令第4号)

1.2.2标准规范

(1)《综合能耗计算通则》(GB/T 2589-2008);

(2)《设备热效率计算通则》(GB/T 2588-2000);

(3)《工业企业总平面设计规范》(GB50187-2012);

(4)《企业节能量计算方法》(GB/T 13234-2009);

(5)《能源管理体系要求》(GB/T 23331-2009);

(6)《工业企业能源管理导则》(GB/T15587-2008);

(7)《用能单位能源计量器具配备和管理通则》(GB 17167-2006);

(8)《用能设备能量平衡通则》(GB/T 2587-2009);

(9)《评价企业合理用热技术导则》(GB/T 3486-1993);

(10)《评价企业合理用电技术导则》(GB/T 3485-1998);

(11)《评价企业合理用水技术导则》(GB/T 7119-2006);

(12)《产品电耗定额制定和管理导则》(GB/T 5623-2008);

(13)《工业设备及管道绝热工程设计规范》(GB 50234-97);

(14)《节电措施经济效益计算与评价方法》(GB/T 13471-2008);

(15)《公共建筑节能设计标准》(GB 50189-2005);

(16)《建筑照明设计标准》(GB50034-2004);

(17)《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16-2006);

(18)《采暖通风与空气调节设计规范》(GB50019-2003);

(19)《供配电系统设计规范》(GB50052-2009);

(20)《外墙外保温工程技术规范》(JGJ144-2004);

(21)《建筑防雷设计规范》(GB/T50057-94)

(22)《火灾自动报警系统设计规范》(GB50116-98)

(23)《采暖与卫生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J242-82);

(24)《通风与空调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 50243-2002);

(25)《空调通风运行系统运行管理规范》(GB50365-2005);

(26)《建筑给水排水及采暖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

(GB50242-2002);

(27)《建筑节能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411-2007);

(28)《城市道路照明设计标准》(CJJ45-2006);

(29)《地面水环境质量标准》(GB/T3838-2002)

(30)《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T3095-96)

(31)《建筑采光设计标准》(GB/T50033-2001);

(32)《建筑给水排水设计规范》(GB/T50015-2003),2010修订版;

(33)《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T8978-1996)

(34)《设备及管道保温保冷技术通则》(GB/T11790-1996);

(35)《设备及管道保温保冷技术导则》(GB/T15586-1995);

(36)《固定资产投资项目节能评估工作指南(2012)》,国家节能中心。

1.2.3其它

(1)企业提供的修建性详细规划及建筑方案设计。

(2)与该工程项目节能方案相关的资料信息。

第2章项目概况介绍

2.1 项目建设单位概况

(1)建设单位名称:中国轻工业长沙工程有限公司

(2)建设单位性质:具有独立法人资格的有限责任公司

(3)建设单位基本情况:

中国轻工业长沙工程有限公司(简称CEC),原名为中国轻工业长沙设计院,创建于1953年,是中国成立较早的大型咨询设计单位之一。2002年12月改制重组后,成为国务院国资委管理的中国海诚国际工程投资总院控股公司--中国海诚工程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控股的、具有独立法人资格的有限责任公司。

CEC主营业务为工程设计、工程咨询、工程监理和工程总承包,服务于轻工、建筑、建材、农林、市政、电力等行业领域,持有国家主管部门颁发的甲级工程设计证书和与之相对应的甲级工程总承包资格、甲级工程咨询资格证书、甲级工程造价咨询单位资质证书、甲级建筑智能化系统工程设计证书、乙级城市规划编制资格证书、甲级工程监理企业资质证书、D1类D2类压力容器设计许可证、GB类GC类压力管道设计许可证;经国家对外贸易经济合作部批准,拥有对外经营权;经国家商务部批准,具有对外承包工程经营资格。

2.2 项目基本情况

2.2.1项目基本概况

(1)项目名称:金荣(望城)科技产业园项目;

(2)项目建设地点:本项目择址于湖南省长沙市望城区经开区普

瑞大道与马桥河交汇处,东临马桥河、西面马桥河路、北近金星路,南靠普瑞大道,距市政府所在地仅12公里,至黄花国际机场约38公里,距高新区先导区8公里,处于长沙大河西先导区前沿地带。

(3)项目性质:新建;

(4)建设内容及规模:本项目是以企业加速为主,集科技企业孵化培训、高新技术商品和产业化、现代服务产业、文化创意产业为一体,兼顾生活居住及社区配套功能的现代化、生态型、综合型企业园区。项目用地位于普瑞大道以北,沿河路以西的位置;用地面积约为270亩,分两期供地,第一期约为150亩,第二期约为120亩。

项目周边主要用地为:南面、北面与西面均为工业用地,东面为公共绿地,西南面有部分商业金融用地。整个经开区用地类型较多,随着经济的建设与发展,其区位优势将越发明显。

(5)投资规模与资金来源:本项目工程建设总投资估算为81404万元,其中:工程费用66732万元,工程建设其他费用10795万元,预备费用3877万元。

2.2.2项目主要技术经济指标

本项目的主要数据与经济指标见表2-2。

表2-2 本项目的主要数据与经济指标

2.3 项目用能情况

本项目用能包括电力、天然气和水。

本项目主要用能工序包括用电用气用水、公用设施运行、绿地用水等。电力的主要消耗为照明灯具及负荷用电。燃气主要用于生产工业产品的消耗。水主要用于生活用水、工业用水和绿化用水。

2.4 项目所在地能源供应及消费情况

2.4.1电力

经过多年的发展,望城电网新建、改造35-110千伏变电站6座,新建、改造35-110千伏线路42.5千米,累计投入资金4亿多元。截至2009年,该县滨江片拥有望城220KV变电站,藕塘110KV变电

站和回龙110KV变电站,总计容量423兆伏安;并有500KV架空线路1条,220KV架空线路2条,110KV架空线路1条以及10KV的环网供电式配电网。

2011年,望城局售电量9亿8千万千瓦时,同比增长19.51%,超长沙地区平均水平,星级供电服务全部覆盖。因此,本项目电力供应有保障。

2.4.2水

该项目位于望城县马桥河西岸,北通湘江。全县水资源丰富,地表径流量历年平均值26·98亿立方米,湘江由南往北贯穿县境,流经望城区湘江河道35公里,两岸有一级支流7条,中、小型水库49座,有中型水库1座、小I型水库7座、小Ⅱ型水库41座。黄金乡、星城镇、高塘岭镇、乌山镇、白箬铺镇已经纳入了长沙大河西先导区范围,供水系统以及排水系统统筹规划完毕。黄金乡、星城镇、高塘岭镇、乌山镇均由望城水厂供水,白箬铺镇由雷锋配水厂供水,雷锋配水厂的规划规模为31万m3/d。并逐步实现岳麓区、宁乡县、望城县的供水网络联网。

项目供水主要来自望城自来水厂,其位于马桥河西岸,日给水量可达20万吨,管网和设施布置完善。望城县人均综合用水量为300升/日,并不会对项目用水产生影响。因此,可以完全确保用水需求。

2.4.3燃气

湖南新华联燃气有限公司于2003年8月28日挂牌成立,为新华联集团北京新华联燃气有限公司之全资子公司。在新华联集团强有力的背景支撑下,进入湖南管道燃气市场。目前,公司已经取得娄底市、郴州市、吉首市、湘乡、望城、涟源、双峰、南县等八大城市(县)

由人民政府授予的管道燃气特许经营权。望城、湘乡两个分公司已经全面启动投产供气。以外资、内资方式独家经营、控股和合作经营形式,先后分别与望城、湘乡、冷水江、双峰等20多个市县人民政府签订了城市管道燃气工程建设经营合同或者建设合作意向书。

根据望城燃气工程现状,确定将天燃气作为城市燃气气源。新建的西二线天然长输管线,经湘潭分输站后,在长株潭形成高压环网,由该环网开梯可向规划区供气。同时西二线天然气已引至望城区,确保望城区的供气安全。公司在望城所有市政主次干道均设置燃气管道。因此,本项目燃气供应充足。

第3章项目建设方案节能评估

3.1 项目选址、总平面布置节能评估

3.1.1项目选址

本项目择址于湖南省长沙市望城区经开区普瑞大道与马桥河交汇处,东临马桥河、西面马桥河路、北近金星路,南靠普瑞大道,距市政府所在地仅12公里,至黄花国际机场约38公里,距高新区先导区8公里,处于长沙大河西先导区前沿地带。地理位置优越,交通也极为方便,基础设施完善,水电供应可靠,周围无工业污染,空气清新,环境宜人,符合城市用地政策。

3.1.2总平面布置

(1)规划结构

两大轴线:南北景观主轴线与东西景观主轴线。

三大景观区域:普瑞路入口景观广场、沿河路入口景观广场与园区中心景观。

五大功能区:四种厂房类型及配套用房

(2)功能配置

厂房(类型一):研发孵化区域。

厂房(类型二):生产制造区域,以研发装配为主的高层厂房。

厂房(类型三):生产制造区域,以生产为主的多层厂房。

厂房(类型四):研发生产中心区域,成长型企业独立使用的楼宇。

配套用房:综合配套服务区域,以倒班宿舍为主,满足企业需求,形成产业、居住与公共服务的复合功能。

(3)交通消防

形象主入口分别设置于普瑞大道与沿河路,在园区内部形成货流环路和客流环路,将客流及货流分开,尽量减少干扰,大货的装卸位利用主要的货流环路主要布置在货流环道两侧,减少货车流线对园区其他流线的干扰。

园区临普瑞大道与沿河路,为城市消防车道,园区内部消防车道在建筑四周成环布置,利用人行步道与景观园林设置隐形消防车道,满足消防规范要求。

(4)配套设施

利用景观轴绿化带布置简易的室外运动场所,既能创造优美的园区环境,又满足了园区内人的运动,健身,集会的需求。

园区均匀布置有4个垃圾站,分别为服务A区,B,C区,F区,以及配套区。

3.1.3节能评估

为了充分利用冬季日照并避开冬季主导风向,利用夏季凉爽时段的自然通风,建筑的主要朝向宜选择采用南北向或接近南北向,主要房间避免夏季受东、西向日晒。

夏季,太阳辐射照度随朝向不同有较大差别。一般以水平面最高,东、西向次之,南向较低,北向最低。南北朝向的建筑夏季可以减少太阳辐射得热,冬季可以增加太阳辐射得热,是最有利的建筑朝向。冬天阳光能照射到屋内一定的深处,令人有明亮温暖的感觉,夏季可避免较多的阳光直射、增加室内的通风性能,既有利于改善室内舒适程度,又可减少开空调的时间有利于降低建筑物的实际使用能耗。

在建筑设计中,应对建筑自身所处的具体的环境加以充分利用和改善,以创造能充分满足人们舒适条件的室内外环境。如在建筑周围

种植树木、植被,可有效阻挡风沙,净化空气,同时起到遮阳、降噪的效果。有条件的地区,可在建筑附近设置水面,利用水面平衡环境温度、湿度、防风沙及收集雨水。也可通过垂直绿化、屋面绿化、渗水地面等,以改善环境温湿度,提高建筑物的室内热舒适度。

3.2 工艺流程、技术方案节能评估

3.2.1结构设计

(1)自然条件

基本风压:W0=0.35kN/m2;

基本雪压:S0=0.45kN/m2雪荷载准永久值系数分区III;

地震基本烈度:本工程设防裂度为6度,设计基本加速度值为0.05g,设计地震分组为第一组,建筑抗震设防类别为标准设防类(丙类)。

(2)设计要求

建筑物结构要求设计使用年限:50年;

建筑物结构的安全等级:二级。

(3)结构选型

本工程包括6栋高层厂房、20栋多层厂房、4栋配套用房。按建筑物使用功能分类、建筑层数及拟采用的结构形式及地基设计等级见表3-2。

表3-2建筑层数、结构形式及地基基础等级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