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ED散热基板之厚膜与薄膜制程差异分析

LED散热基板之厚膜与薄膜制程差异分析
LED散热基板之厚膜与薄膜制程差异分析

LED散热基板之厚膜与薄膜制程差异分析

1、简介

LED模组现今大量使用在电子相关产品上,随着应用范围扩大以及照明系统的不断提升,约从1990年开始高功率化的要求急速上升,尤其是以白光高功率型式的需求最大,现在的照明系统上所使用之LED功率已经不只1W、3W、5W甚至到达10W以上,所以散热基板的散热效能俨然成为最重要的议题。影响LED散热的主要因素包含了LED晶粒、晶粒载板、晶片封装及模组的材质与设计,而LED 及其封装的材料所累积的热能多半都是以传导方式散出,所以LED 晶粒基板及LED晶片封装的设计及材质就成为了主要的关键。

2、散热基板对于LED模组的影响

LED从1970年以后开始出现红光的LED,之后很快的演进到了蓝光及绿光,初期的运用多半是在一些标示上,如家电用品上的指示,到了2000年开始,白光高功率LED的出现,让LED的运用开始进入另一阶段,像是户外大型看版、小型显示器的背光源等(如图一),但随着高功率的快速演进,预计从2010年之后,车用照明、室内及特殊照明的需求量日增,但是这些高功率的照明设备,其散热效能的要求也越益严苛,因陶瓷基板具有较高的散热能力与较高的耐热、气密性,因此,陶瓷基板为目前高功率LED最常使用的基板材料之一。然而,目前市面上较常见的陶瓷基板多为LTCC或厚膜技术制成的陶瓷散热基板,此类型产品受网版印刷技术的准备瓶颈,使得其对位精准度上无法配合更高阶的焊接,共晶(Eutectic)或覆晶(Flip chip) 封装

方式,而利用薄膜制程技术所开发的陶瓷散热基板则提供了高对位精准度的产品,以因应封装技术的发展。

2.1、散热基板的选择

就LED晶粒承载基板的发展上,以承载晶粒而言,传统PCB的基板材质具有高度商业化的特色,在LED发展初期有着相当的影响力。然而,随着LED功率的提升,LED基板的散热能力,便成为其重要的材料特性之一,为此,陶瓷基板逐渐成为高效能LED的主要散热基板材料(如表一所示),并逐渐被市场接受进而广泛使用。近年来,除了陶瓷基板本身的材料特性问题须考虑之外,对基板上金属线路之线宽、线径、金属表面平整度与附着力之要求日增,使得以传统厚膜制程备制的陶瓷基板逐渐不敷使用,因而发展出了薄膜型陶瓷散热基板,本文将针对陶瓷散热基板在厚膜与薄膜制程及其产品特性上的差异做出分析。

中国灯具招商网

专业整理

表一、各类材料散热系数

3、陶瓷散热基板

从传统的PCB(FR4)板,到现在的陶瓷基板,LED不断往更高功率的需求发展,现阶段陶瓷基板之金属线路多以厚膜技术成型,然而厚膜印刷的对位精准度使得其无法跟上LED封装技术之进步,其主要因素为在更高功率LED元件的散热设计中,使用了共晶以及覆晶两种封装技术,这些技术的导入不但可以使用高发光效率的LED晶粒,

更可以大幅降低其热阻值并且让接合度更加完善,让整体运作的功率都相对的提升。但是这两种接合方式的应用都需要拥有精确金属线路设计的基础,因此以曝光微影为对位方式的薄膜型陶瓷散热基板就变成为精准线路设计主流。

3-1、厚膜印刷陶瓷基版

厚膜制程大多使用网版印刷方式形成线路与图形,因此,其线路图形的完整度与线路对位的精确度往往随着印刷次数增加与网版张力变化而出现明显的累进差异,此结果将影响后续封装制程上对位的精准度;再者,随着元件尺寸不断缩小,网版印刷的图形尺寸与解析度亦有其限制,随着尺寸缩小,网版印刷所呈现之各单元图形尺寸差异(均匀性)与金属厚度差异亦将越发明显。为了线路尺寸能够不断缩小与精准度的严格要求下,LED散热基板的生产技术势必要继续提升。因而薄膜制程的导入就成为了改善方法之一,然而国内拥有成熟的陶瓷基板薄膜金属化制程技术的厂家却屈指可数。为此,以薄膜元件起家的瑷司柏电子(ICP),即针对自家开发之薄膜基板与传统厚膜基板进行其制程与产品特性差异分析(如下表二所示)。

3-2、薄膜制程应用于陶瓷基板

薄膜技术的导入正可解决上述线路尺寸缩小的制程瓶颈,结合高真空镀膜技术与黄光微影技术,能将线路图形尺寸大幅缩小,并且可同时符合精准的线路对位要求,其各单元的图形尺寸的低差异性(高均匀性)更是传统网版印刷所不易达到的结果。在高热导的要求下,目前瑷司柏(ICP)的薄膜制程技术已能克服现阶段厚膜制程在对位精准度

LED陶瓷散热基板

LE D 陶瓷散热基板 一. 引言 LED 产品具有节能、省电、高效率、反应时间快、寿命周期长、具有环保效益等优点,是近年来最受瞩目的产业之一,图1为2006-2009年高亮度LED 市场增长趋势图。 销售收入/亿美元图1 2006-2009年高亮度LED 市场增长 随着LED 照明的需求日趋迫切,高功率LED 的散热问题益发受到重视,因为过高的温度会导致LED 发光效率衰减,通常LED 高功率产品输入功率约为15%能转换成光,剩下85%的电能均转换为热能。LED 运作所产生的废热若无法有效散出,将会使LED 结面温度过高,进而影响产品生命周期、发光效率、稳定性,对LED 的寿命造成致命性的影响。图2为LED 结面温度与发光效率的关系图,当结面温度由25℃上升至100℃时,其发光效率将会衰退20%到75%不等,其中又以黄色光衰退75%最为严重。此外,当操作温度由63℃升到74℃时,LED 平均寿命将会减少3/4。因此,散热问题是LED 产业永远无法逃避的重要课题,要提升LED 的发光效率,必须要解决散热问题。 -40-20020406080100120 结温/℃ 图2 LED 结面温度与发光效率关系图

二. LED散热途径 在了解LED散热问题之前,必须先了解其散热途径,进而针对散热瓶颈进行改善。依据不同的封装技术,其散热方法亦有所不同,而LED各种散热途径方法如图3所示: 图3 LED各种散热途径 散热途径说明: ①从空气中散热 ②热能直接由System circuit board导出 ③经由金线将热能导出 ④若为共晶及Flip chip制程,热能将经由通孔至系统电路板而导出 一般而言,LED颗粒(Die)以打金线、共晶或覆晶方式连结于其基板上(Substrate of LED Die)而形成LED芯片(chip),而后LED芯片固定于系统的电路板上(System circuit board)。因此,LED可能的散热途径为直接从空气中散热(如图3途径①所示),或经由LED颗粒基板至系统电路板再到大气环境。而散热由系统电路板至大气环境的速率取决于整个发光灯具或系统的设计。 然而,现阶段的整个系统的散热瓶颈,多数发生在将热量从LED颗粒传导至其基板再到系统电路板为主。此部分的可能散热途径:其一为直接由晶粒基板散热至系统电路板(如图3途径②所示),在此散热途径里,其LED颗粒基板材料的热散能力是很重要的参数。另一方面,LED所产生的热也会经由电极金属导线至系统电路板,一般而言,利用金线方式做电极接合下,散热受金属线本身较细长的几何形状而受限(如图3途径③所示);因此,近来有共晶 (Eutect ic) 或覆晶(Flip chip)接合方式,这种设计大幅减少导线长度,并大幅增加导线截面积,如此一来,由LED电极导线至系统电路板的散热效率将有效提升(如图3途径④所示)。 经由以上散热途径解释,可得知散热基板材料的选择与其LED颗粒的封装方式在LED 热散管理上占了极重要的一环。 三. LED散热基板 LED散热基板主要是利用其散热基板材料本身具有较佳的热传导性,将热源从LED晶粒导出。因此,我们从LED散热途径叙述中,可将LED散热基板分为两大类别,分别为LED晶粒基板与系统电路板,此两种不同的散热基板分别承载着LED晶粒与LED晶片将LED晶粒发光时所产生的热能,经由 LED晶粒散热基板至系统电路板,而后由大气环境吸收,以达到热散的效果。 系统电路板 系统电路板主要是作为LED散热系统中,最后将热能传导至散热鳍片、外壳或大气中的材料。近年来印刷电路板(PCB)的生产技术已非常纯熟,早期LED产品的系统电路板多以PCB 为主,但随着高功率LED的需求增加,PCB材料散热能力有限,使其无法应用于高功率产品,为了改善高功率LED散热问题,近期已发展出高热导系数铝基板(MCPCB),利用金属材料散热特性较佳的特色,以达到高功率产品散热的目的。然而随着LED亮度与效能要求的持续发

陶瓷散热基板与MCPCB的散热差异分析比较

陶瓷散热基板与MCPCB的散热差异分析比较 随着科技日新月异的发展,近年来全球环保的意识抬头,如何有效开发出节能省电的科技产品已成为现今趋势。就LED产业而言,慢慢这几年内成为快速发的新兴产业之一,在2010年的中国世博会中可看出LED的技术更是发光异彩,从上游到下游的生产制造,每一环节都是非常重要的角色。 针对LED的发光效率会随着使用时间的增长与应用的次数增加而持续降低,过高的接面温度会加速影响其LED发光的色温品质致衰减,所以接面温度与LED发光亮度呈现反比的关系。此外,随着LED芯片尺寸的增加与多晶LED封装设计的发展,LED载板的热负荷亦倍增,此时除载板材料的散热能力外,其材料的热稳定性便左右了LED产品寿命。简单的说,高功率LED产品的载板材料需同时具备高散热与高耐热的特性,因此封装基板的材质就成为关键因素。 在传统LED散热基板的应用上,Metal Core PCB(MCPCB)与陶瓷散热基板应用范围是有所区别的,MCPCB主要使用于系统电路板,陶瓷散热基板则是应用于LED芯片基板,然而随着LED需求的演化,二者逐渐被应用于COB(Chip on board)的工艺上,下文将针对此二种材料作进一步讨论与比较。 MCPCB MCPCB主要是从早期的铜箔印刷式电路板(FR4)慢慢演变而成,MCPCB与FR4之间最大的差异是,MCPCB以金属为核心技术,采用铝或铜金属作为电路板之底材,在基板上附着上一层铜箔或铜板金属板作线路,用以改善散热不佳等问题。MCPCB的结构图如图1所示: 图1 MCPCB结构图 因铝金属本身具有良好的延展性与热传导,结合铜金属的高热传导率,理当有非常良好的导热/散热效果。

陶瓷基板的发展概况

陶瓷基板在L E D电子领域应用现状与发展简要分析 摘要:陶瓷基板材料以其优良的导热性和气密性,广泛应用于功率电子、电子封装、混合微电子与多芯片模块等领域。本文简要介绍了目前陶瓷基板的现状与以后的发展。 关键词: 前文摘要:陶瓷基板材料以其优良的导热性和气密性,广泛应用于功率电子、电子、混合微电子与多模块等领域。本文简要介绍了目前陶瓷基板的现状与以后的发展。 1 塑料和陶瓷材料的比较 塑料尤其是环氧树脂由於比较好的经济性,至目前为止依然占据整个电子市场的统治地位,但是许多特殊领域比如高温、线膨胀系数不匹配、气密性、稳定性、机械性能等方面显然不适合,即使在环氧树脂中添加大量的有机溴化物也无济于事。 相对于塑料材料,陶瓷材料也在电子工业扮演者重要的角色,其电阻高,高频特性突出,且具有热导率高、化学稳定性佳、热稳定性和熔点高等優點。在电子线路的设计和制造非常需要这些的性能,因此陶瓷被广泛用于不同厚膜、薄膜和电路的基板材料,还可以用作绝缘体,在热性能要求苛刻的电路中做导热通路以及用来制造各种电子元件。 2 各种陶瓷材料的比较 2.1 Al2O3 到目前为止,氧化铝基板是电子工业中最常用的基板材料,因为在机

械、热、电性能上相對於大多数其他氧化物陶瓷,強度及化學穩定性高,且原料来源丰富,适用于各种各样的技术制造以及不同的形状。 2.2 BeO 具有比金属铝还高的热导率,应用于需要高热导的场合,但温度超过300℃后迅速降低, 最重要的是由于其毒性限制了自身的发展。 2.3 AlN AlN有两个非常重要的性能值得注意:一个是高的热导率,一个是与Si相匹配的膨胀系数。缺點是即使在表面有非常薄的氧化层也会对热导率产生影响,只有对材料和工艺进行严格控制才能制造出一致性较好的AlN基板。目前大规模的AlN生产技术国内还是不成熟,相对于Al2O3,AlN价格相对偏高许多,这个也是制约其发展的瓶颈。 综合以上原因,可以知道,氧化铝陶瓷由于比较优越的综合性能,在目前微电子、功率电子、混合微电子、功率模块等领域还是处于主导地位而被大量运用。 3 陶瓷基板的制造 制造高純度的陶瓷基板是很困难的,大部分陶瓷熔点和硬度都很高,这一点限制了陶瓷机械加工的可能性,因此陶瓷基板中常常掺杂熔点较低的玻璃用于助熔或者粘接,使最终产品易于机械加工。Al2O3、BeO、AlN基板制备过程很相似,将基体材料研磨成粉直径在几微米左右,与不同的玻璃助熔剂和粘接剂(包括粉体的MgO、CaO)混合,

陶瓷散热基板与MCPCB的散热差异分析比

陶瓷散热基板与MCPCB的散热差异分析比 随着科技日新月异的发展,近年来全球环保的意识抬头,如何有效开发出 节能省电的科技产品已成为现今趋势。就LED 产业而言,慢慢这几年内成为 快速发的新兴产业之一,在2010 年的中国世博会中可看出LED 的技术更是发光异彩,从上游到下游的生产制造,每一环节都是非常重要的角色。 针对LED 的发光效率会随着使用时间的增长与应用的次数增加而持续降低,过高的接面温度会加速影响其LED 发光的色温品质致衰减,所以接面温度与LED 发光亮度呈现反比的关系。此外,随着LED 芯片尺寸的增加与多晶LED 封装设计的发展,LED 载板的热负荷亦倍增,此时除载板材料的散热能力外,其材料的热稳定性便左右了LED 产品寿命。简单的说,高功率LED 产品的载 板材料需同时具备高散热与高耐热的特性,因此封装基板的材质就成为关键因素。 在传统LED 散热基板的应用上,Metal Core PCB(MCPCB)与陶瓷散热基板应用范围是有所区别的,MCPCB 主要使用于系统电路板,陶瓷散热基板则是应 用于LED 芯片基板,然而随着LED 需求的演化,二者逐渐被应用于 COB(Chip ON board)的工艺上,下文将针对此二种材料作进一步讨论与比较。MCPCB MCPCB 主要是从早期的铜箔印刷式电路板(FR4)慢慢演变而成,MCPCB 与FR4 之间最大的差异是,MCPCB 以金属为核心技术,采用铝或铜金属作为电 路板之底材,在基板上附着上一层铜箔或铜板金属板作线路,用以改善散热不 佳等问题。MCPCB 的结构图如图1 所示: 图1 MCPCB 结构图 因铝金属本身具有良好的延展性与热传导,结合铜金属的高热传导率,理当

LTCC基板材料

1、陶瓷基板 现阶段较普遍的陶瓷散热基板种类共有LTCC、HTCC、DBC、DPC四种,其中HTCC属于较早期发展之技术,但由于其较高的工艺温度(1300~1600℃),使其电极材料的选择受限,且制作成本相当昂贵,这些因素促使LTCC的发展,LTCC虽然将共烧温度降至约850℃,但其尺寸精确度、产品强度等技术上的问题尚待突破。而DBC与DPC则为近几年才开发成熟,且能量产化的专业技术,但对于许多人来说,此两项专业的工艺技术仍然很陌生,甚至可能将两者误解为同样的工艺。DBC乃利用高温加热将Al2O3与Cu板结合,其技术瓶颈在于不易解决Al2O3与Cu板间微气孔产生之问题,这使得该产品的量产能量与良率受到较大的挑战,而DPC技术则是利用直接披覆技术,将Cu沉积于Al2O3基板之上,其工艺结合材料与薄膜工艺技术,其产品为近年最普遍使用的陶瓷散热基板。然而其材料控制与工艺技术整合能力要求较高,这使得跨入DPC产业并能稳定生产的技术门槛相对较高。 2、现阶段LED散热情况 LED 散热技术随着高功率LED产品的应用发展,已成为各家业者相继寻求解决的议题,而LED散热基板的选择亦随着LED之线路设计、尺寸、发光效率…等条件的不同有设计上的差异,以目前市面上最常见的可区分为(一)系统电路板,其主要是作为LED最后将热能传导到大气中、散热鳍片或外壳的散热系统,而列为系统电路板的种类包括:铝基板(MCPCB)、印刷电路板(PCB)以及软式印刷电路板(FPC)。(二)LED芯片基板,是属于LED芯片与系统电路板两者之间热能导出的媒介,并藉由共晶或覆晶与LED芯片结合。为确保LED的散热稳定与LED芯片的发光效率,近期许多以陶瓷材料作为高功率LED散热基板之应用,其种类主要包含有:低温共烧多层陶瓷(LTCC)、高温共烧多层陶瓷(HTCC)、直接接合铜基板(DBC)、直接镀铜基板(DPC)四种,以下本文将针对陶瓷LED芯片基板的种类做深入的探讨。 3.对四种陶瓷散热基板的生产流程做进一步的说明,进而更加瞭解四种陶瓷散热基板制造过程的差异。 2-1 LTCC (Low-Temperature Co-fired Ceramic) LTCC 又称为低温共烧多层陶瓷基板,此技术须先将无机的氧化铝粉与约30%~50%的玻璃材料加上有机黏结剂,使其混合均匀成为泥状的浆料,接着利用刮刀把浆料刮成片状,再经由一道干燥过程将片状浆料形成一片片薄薄的生胚,然后依各层的设计钻导通孔,作为各层讯号的传递,LTCC内部线路则运用网版印刷技术,分别于生胚上做填孔及印制线路,内外电极则可分别使用银、铜、金等金属,最后将各层做叠层动作,放置于850~900℃的烧结炉中烧结成型,即可完成。详细制造过程如图1 LTCC生产流程图。

LED封装领域用陶瓷基板现状与发展简要分析(附图)

LED封装领域用陶瓷基板现状与发展简要分析(附图) 陶瓷基板材料以其优良的导热性和气密性,广泛应用于功率电子、电子封装、混合微电子与多芯片模块等领域。本文简要介绍了目前陶瓷基板的现状与以后的发展。 1、塑料和陶瓷材料的比较 塑料尤其是环氧树脂由于比较好的经济性,至目前为止依然占据整个电子市场的统治地位,但是许多特殊领域比如高温、线膨胀系数不匹配、气密性、稳定性、机械性能等方面显然不适合,即使在环氧树脂中添加大量的有机溴化物也无济于事。 相对于塑料材料,陶瓷材料也在电子工业扮演者重要的角色,其电阻高,高频特性突出,且具有热导率高、化学稳定性佳、热稳定性和熔点高等优点。在电子线路的设计和制造非常需要这些的性能,因此陶瓷被广泛用于不同厚膜、薄膜或和电路的基板材料,还可以用作绝缘体,在热性能要求苛刻的电路中做导热通路以及用来制造各种电子元件。 2、各种陶瓷材料的比较 2.1 Al2O3 到目前为止,氧化铝基板是电子工业中最常用的基板材料,因为在机械、热、电性能上相对于大多数其他氧化物陶瓷,强度及化学稳定性高,且原料来源丰富,适用于各种各样的技术制造以及不同的形状。 2.2 BeO 具有比金属铝还高的热导率,应用于需要高热导的场合,但温度超过300℃后迅速降低,最重要的是由于其毒性限制了自身的发展。 2.3 AlN AlN有两个非常重要的性能值得注意:一个是高的热导率,一个是与Si相匹配的膨胀系数。缺点是即使在表面有非常薄的氧化层也会对热导率产生影响,只有对材料和工艺进行严格控制才能制造出一致性较好的AlN基板。目前大规模的AlN生产技术国内还是不成熟,相对于Al2O3,AlN价格相对偏高许多,这个也是制约其发展的瓶颈。综合以上原因,可以知道,氧化铝陶瓷由于比较优越的综合性能,在目前微电子、功率电子、混合微电子、功率模块等领域还是处于主导地位而被大量运用。 陶瓷基板材料以其优良的导热性和气密性,广泛应用于功率电子、电子封装、混合微电子与多芯片模块等领域。本文简要介绍了目前陶瓷基板的现状与以后的发展。 1、塑料和陶瓷材料的比较 塑料尤其是环氧树脂由于比较好的经济性,至目前为止依然占据整个电子市场的统治地位,但是许多特殊领域比如高温、线膨胀系数不匹配、气密性、稳定性、机械性能等方面显然不适合,即使在环氧树脂中添加大量的有机溴化物也无济于事。 相对于塑料材料,陶瓷材料也在电子工业扮演者重要的角色,其电阻高,高频特性突出,且具有热导率高、化学稳定性佳、热稳定性和熔点高等优点。在电子线路的设计和制造非常需要这些的性能,因此陶瓷被广泛用于不同厚膜、薄膜或和电路的基板材料,还可以用作绝缘体,在热性能要求苛刻的电路中做导热通路以及用来制造各种电子元件。 2、各种陶瓷材料的比较 2.1 Al2O3 到目前为止,氧化铝基板是电子工业中最常用的基板材料,因为在机械、热、电性能上相对于大多数其他氧化物陶瓷,强度及化学稳定性高,且原料来源丰富,适用于各种各样的技术制造以及不同的形状。 2.2 BeO 具有比金属铝还高的热导率,应用于需要高热导的场合,但温度超过300℃后迅速降低,

常见LED散热基板材料介绍

常见LED散热基板材料介绍 概述 在LED产品应用中,通常需要将多个LED组装在一电路基板上。电路基板除了扮演承载LED模块结构的角色外,另一方面,随着LED输出功率越来越高,基板还必须扮演散热的角色,以将LED晶体产生的热传派出去,因此在材料选择上必须兼顾结构强度及散热方面的要求。 传统LED由于LED发热量不大,散热问题不严重,因此只要运用一般的铜箔印刷电路板(PCB)即可。但随着高功率LED越来越盛行PCB已不足以应付散热需求。因此需再将印刷电路板贴附在一金属板上,即所谓的Metal Core PCB,以改善其传热路径。另外也有一种做法直接在铝基板表面直接作绝缘层或称介电层,再在介电层表面作电路层,如此LED模块即可直接将导线接合在电路层上。同时为避免因介电层的导热性不佳而增加热阻抗,有时会采取穿孔方式,以便让LED模块底端的均热片直接接触到金属基板,即所谓芯片直接黏着。接下来介绍了几种常见的LED基板材料,并作了比较。 印刷电路基板(PCB) 常用FR4印刷电路基板,其热传导率0.36W/m.K,热膨胀系数在13 ~ 17ppm/K。可以单层设计,也可以是多层铜箔设计(如图2)。优点:技术成熟,成本低廉,可适用在大尺寸面板。缺点:热性能差,一般用于传统的低功率LED。 图1 多层PCB的散热基板 金属基印制板(MCPCB) 由于PCB的热导率差﹑散热效能差,只适合传统低瓦数的LED。因此后来再将印刷电路基板贴附在一金属板上,即所谓的Metal Core PCB。金属基电路板是由金属基覆铜板(又称绝缘金属基板)经印刷电路制造工艺制作而成。

根据使用的金属基材的不同,分为铜基覆铜板、铝基覆铜板、铁基覆铜板,一般对于LED散热大多应用铝基板。如下图: 图2 金属基电路板的结构 MCPCB的优点: (1)散热性 常规的印制板基材如FR4是热的不良导体,层间绝缘,热量散发不出去。而金属基 印制板可解决这一散热难题。 (2)热膨胀性 热胀冷缩是物质的共同本性,不同物质CTE(Coefficient of thermal expansion)即热 膨胀系数是不同的。印制板(PCB)的金属化孔壁和相连的绝缘壁在Z轴的CTE相差很大,产生的热不能及时排除,热胀冷缩使金属化孔开裂、断开。金属基印制板可有效地解决散热问题,从而使印制板上的元器件不同物质的热胀冷缩问题缓解,提高了整机和电子设备的耐用性和可靠性。 (3)尺寸稳定性 金属基印制板,显然尺寸要比绝缘材料的印制板稳定得多。铝基印制板、铝夹芯板,从30℃加热至140~150℃,尺寸变化为2.5~3.0%. MCPCB的结构目前市场上采购到的标准型金属基覆铜板材由三层不同材料所构成:铜、绝缘层、金属板(铜、铝、钢板),而铝基覆铜板最为常见。 a)金属基材 以美国贝格斯为例,见下表(图3): b)绝缘层 起绝缘层作用,通常是50~200um。若太厚,能起绝缘作用,防止与金属基

IGBT高导热陶瓷基板等高端陶瓷pcb的应用和现状

IGBT高导热陶瓷基板等高端陶瓷pcb的应用和现状随着新能源汽车、高铁、风力发电和5G基站的快速发展,这些新产业所用的大功率IGBT对新一代高强度的氮化硅陶瓷基板需求巨大,日本的京瓷和美国罗杰斯等公司都可以批量生产和提供覆铜蚀刻的氮化硅陶瓷基板;国内起步较晚,近几年大学研究机构和一些企业都在加快研发并取得较大进展,其导热率大于等于90Wm/k,抗弯强度大于等于700mpa,断裂韧性大于等于6.5mpa1/2;但是距离产业化还有一定距离。今天小编要分享的是IGBT高导热氮化铝氮化硅陶瓷基板等高端陶瓷pcb的应用和现状。

目前国内IGBT用高导热率氮化铝氮化硅覆铜板目前还是以进口为主,特别是高铁上的大功率器件控制模块;国内的陶瓷基板覆铜技术不能完全达到对覆铜板的严格考核,列如冷然循环次数。目前,国际上都采用先进的活化金属键合(AMB)技术进行覆铜,比直接覆铜(DBC)具有更高的结合强度和冷热循环特性。 氧化铝陶瓷覆铜板电容压力传感器在各种汽车上用量巨大,市场达近百亿,但是目前氧化铝陶瓷覆铜板主要依赖进口,国内的陶瓷氧化铝板在材料的弹性模量、弹性变形循环次数、使用寿命和可靠性凤方面还有差距,尚未进入商业化实际应用。

在航天发动机、风力发电、数控机床等高端装备所使用的陶瓷转承,不但要求高的力学性能和热学性能,而且要求优异的耐磨性、可靠性和长寿命,目前国产的氮化硅陶瓷轴承球与日本东芝陶瓷公司还有明显差距;与国际上著名的瑞典SKF公司、德国的FAG公司和日本的KOYO等轴承公司相比,我们的轴承还处于产业产业链的中低端,像风电和数控机床等高端产品还依赖进口。 在汽车、冶金、航天航空领域的机械加工大量使用陶瓷刀头,据统计市场需求达数十亿元。陶瓷刀具包括氧化铝陶瓷基、氮化硅基、氧化锆增韧氧化铝、氮碳化钛体系等,要求具有高硬度。高强度和高可靠性。目前国内企业只能生产少量非氧化铝陶瓷刀具,二像汽车缸套加工用量巨大的氧化铝套擦刀具还依赖从瑞典sandvik、日本京瓷、日本NTK公司、德国CeranTec公司进口。 在军工国防用到的透明和透红线陶瓷材料,如果氧化钇、氧化镁、阿隆、镁铝尖晶石)陶瓷以及具有激光特性透明陶瓷。目前我们的技术还限于制备有限的尺寸,对于国际上已经达到半米大尺寸透明陶瓷材料我们还很困难,无论在工艺技术和装备上均有差距。 IGBT陶瓷基板包括氧化硅陶瓷基板和氮化铝陶瓷基板等高功率器件制作的陶瓷吧板材大部分是依赖进口,而且都是应用在非常重要的领域。深圳市金瑞欣特种电路技术有限公司目前做的IGBT陶瓷基板都是优质板料。主要生产中高端陶瓷基板,更多陶瓷电路板打样可以咨询金瑞欣。

LED散热用铝基pcb好还是陶瓷pcb呢

LED散热用铝基pcb好还是陶瓷pcb呢 在LED行业,会用到铝基板或者陶瓷pcb,铝基板和陶瓷pcb到底那个更好呢?LED 的散热主要是看芯片,LED散热除了芯片的散热,还有介电常数以及热膨胀系数。今天小编从材质等方面详细阐述一下: 铝基pcb 铝基板是属于金属基板,采用的板材主要有1000系、5000系和6000系,这三系铝材的基本特性如下:

一,5000系列代表5052、5005、5083、5A05系列。5000系列铝板属于较常用的合金铝板系列,主要元素为镁,含镁量在3——5%之间,其又称为铝镁合金。主要特点为密度低、抗拉强度高、延伸率高等。在相同面积下铝镁合金的重量低于其他系列,故常用在航空方面,比如飞机油箱。 二,1000系列代表1050、1060、1070,1000系列铝板又称为纯铝板,在所有系列中1000系列属于含铝量最多的,纯度可以达到99.00%以上。由于不含有其他技术元素,所以生产过程比较单一,价格相对比较便宜,是目前常规工业中最常用的一个系列。 三,1000系列代表1050、1060、1070,1000系列铝板又称为纯铝板,在所有系列中1000系列属于含铝量最多的,纯度可以达到99.00%以上。由于不含有其他技术元素,所以生产过程比较单一,价格相对比较便宜,是目前常规工业中最常用的一个系列。

在看一下陶瓷pcb 陶瓷基板——是指铜箔在高温下直接键合到氧化铝(Al2O3)或氮化铝(AlN)陶瓷基片表面(单面或双面)上的特殊工艺板。所制成的超薄复合基板具有优良电绝缘性能,高导热特性,优异的软钎焊性和高的附着强度,并可像PCB板一样能刻蚀出各种图形,具有很大的载流能力。 陶瓷pcb具有以下一些特点: ◆机械应力强,形状稳定;高强度、高导热率、高绝缘性;结合力强,防腐蚀。 ◆极好的热循环性能,循环次数达5万次,可靠性高。 ◆与PCB板(或IMS基片)一样可刻蚀出各种图形的结构;无污染、无公害。

为何氮化铝陶瓷基板最适合LED散热基板

为何氮化铝陶瓷基板最适合LED散热基板呢? LED向着高效率、高密度、大功率等方面发展。体国内LED有了突飞猛进的进展,功率也是越来越大,开发性能优越的散热材料已成为解决LED散热问题的当务之急。一般来说,LED发光效率和使用寿命会随结温的增加而下降,当结温达到125℃以上时,LED甚至会出现失效。为使LED结温保持在较低温度下,必须采用高热导率、低热阻的散热基板材料和合理的封装工艺,以降低LED总体的封装热阻。氮化铝陶瓷基板作为LED散热基板实在必行。 LED散热基板市场现状 现阶段常用基板材料有Si、金属及金属合金材料、陶瓷和复合材料等,它们的热膨胀系数与热导率如下表所示。其中Si材料成本高;金属及金属合金材料的固有导电性、热膨胀系数与芯片材料不匹配;陶瓷材料难加工等缺点,均很难同时满足大功率基板的各种性能要求。 LED散热基板三种类型以及特点 功率型LED封装技术发展至今,可供选用的散热基板主要有环氧树脂覆铜基板、金属基覆铜基板、金属基复合基板、陶瓷覆铜基板等。 环氧树脂覆铜基板是传统电子封装中应用最广泛的基板。它起到支撑、导电和绝缘三个作用。其主要特性有:成本低、较高的耐吸湿性、密度低、易加工、易实现微细图形电路、适合大规模生产等。但由于FR-4的基底材料是环氧树脂,有机材料的热导率低,耐高温性差,因此FR-4不能适应高密度、高功率LED封装要求,一般只用于小功率LED封装中。 金属基覆铜基板是继FR-4后出现的一种新型基板。它是将铜箔电路及高分子绝缘层通过导热粘结材料与具有高热导系数的金属、底座直接粘结制得,其热导率约为1.12

W/m·K,相比FR-4有较大的提高。由于具有优异的散热性,它已成为目前大功率LED 散热基板市场上应用最广泛的产品。但也有其固有的缺点:高分子绝缘层的热导率较低,只有0.3W/m·K,导致热量不能很好的从芯片直接传到金属底座上;金属Cu、Al的热膨胀系数较大,可能造成比较严重的热失配问题。 金属基复合基板最具代表性的材料是铝碳化硅。铝碳化硅是将SiC陶瓷的低膨胀系数和金属Al的高导热率结合在一起的金属基复合材料,它综合了两种材料的优点,具有低密度、低热膨胀系数、高热导率、高刚度等一系列优异特性。AlSiC的热膨胀系数可以通过改变SiC的含量来加以调试,使其与相邻材料的热膨胀系数相匹配,从而将两者的热应力减至最小。 陶瓷基板作为LED散热基板的优势 陶瓷基板材料常见的主要有Al2O3、氮化铝、SiC、BN、BeO、Si3N4等,与其他基板材料相比,陶瓷基板在机械性质、电学性质、热学性质具有以下特点: (1)机械性能。机械强度,能用作为支持构件;加工性好,尺寸精度高;表面光滑,无微裂纹、弯曲等。 (2)热学性质。导热系数大,热膨胀系数与Si和GaAs等芯片材料相匹配,耐热性能良好。 (3)电学性质。介电常数低,介电损耗小,绝缘电阻及绝缘破坏电高,在高温、高湿度条件下性能稳定,可靠性高。 (4)其他性质。化学稳定性好,无吸湿性;耐油、耐化学药品;无毒、无公害、α射线放出量小;晶体结构稳定,在使用温度范围内不易发生变化;原材料资源丰富。 氮化铝陶瓷基板为何能成为最适合的LED散热基板? 长期以来,Al2O3和BeO陶瓷是大功率封装两种主要基板材料。但这两种基板材

LED灯散热途径分析与陶瓷基板研究

摘要 led具有节能、省电、高效、反应时间快等特点已得到广泛应用,但是led发光时所产生的热能若无法导出,将会导致led工作温度过高,从而影响led灯的寿命、光效以及稳定性。本文从led温度产生的原因出发,分析led灯的散热途径以及陶瓷散热基板技术。 【关键词】led灯散热陶瓷基板 led半导体照明芯片工作时发的光线是不含紫外线和红外线的,因此它的光线不能带走热量,所以工作时温度就会不断上升。为了降低led工作温度,延长led灯的寿命就必须要把它发光时产生的热能及时导出。led 从芯片到整个散热器的每一个环节都必须充分考虑散热。任何一个环节不当的设计都会引起严重的散热问题。 1 温度对led灯的影响 led的光衰表明了它的寿命,随着使用的时间,亮度会就越来越暗,直到最后熄灭。通常定义衰减30%的时间作为其寿命。led温度与寿命的关系图如图1所示,从图中我们可以看到,led灯的寿命随着工作温度的升高而缩短。 图2是结面温度与发光量之间的关系图,如果结温为25度时发光为率100%的话,那么当结温上升到50度时,发光率下降到95%;100度时下降到80%;150 度就只有68%。 2 led温度产生原因分析 led发热是因为加入的电能只有约20%-30%转换成了光能,而一大部分都转化成了热能。led结温的产生是由于两个因素所引起的。 (1)pn区载流子的复合率并不是100%,也就是电子和空穴复合的时候不全都产生光子,泄漏电流及电压的乘积就是这部分产生的热能。但现在内部光子效率已经接近于90%,因此这部分热能并不是led结温产生的主要因素。 (2)导致led结温的是主要因素是内部复合产生的光子不能全部射出到芯片外部而转化的热能,目前这种外部量子效率只有30%左右,其大部分都转化为热量了。 led散热可以通过以下途径实现: (1)从空气中散热; (2)热能直接由电路板导出; (3)经由金线将热能导出; (4)若为共晶及flip chip 制程,热能将经由通孔至系统电路板而导出。 以上散热途径中,散热基板材料的选择与其led晶粒的封装方式于led热散管理上占了极为重要的一环。 3 陶瓷散热基板 led散热基板有金属和陶瓷基板这两种。目前led产品一般会采用金属基板,因为金属基板的材料主要是铝或铜,成本低,技术也比较成熟。但是,陶瓷基板的导热和散热性能比金属基板好,是目前高功率led散热最合适的方案。照明对散热性及稳定性的要求远高于电视、电脑等电子产品,即使陶瓷基板成本比高于金属基板,包括cree、欧司朗、飞利浦及日亚化等国际大厂也都使用陶瓷基板作为led晶粒散热材质。 现在市面上通用的大功率led散热基板如图3所示,其结构一般都为铝基板:其最下层为厚度约为1.3mm铝金属层;铝层之上为厚约0.1mm高分子绝缘层;最上层为焊接电路以及铜线路。,由于绝缘层导热系数极低,即使铝的导热系数比较高,绝缘层也会成为该结构基板的散热瓶颈,影响整个基板的散热效果;其次绝缘层的存在,导致其无法承受高温焊接,限制了封装结构的优化,影响了封装工艺的实施,不利于led的散热。 陶瓷基板是指在高温下把铜箔直接键合到氮化铝(aln)或氧化铝(al2o3)陶瓷基片表面(单面或双面)上的特殊工艺板。通过这种工艺制作的超薄复合基板具有非常优良的电气

陶瓷基板的现状与发展分析报告

陶瓷基板材料以其优良的导热性和气密性,广泛应用于功率电子、电子封装、混 合微电子与多芯片模块等领域。本文简要介绍了目前陶瓷基板的现状与以后的发 展。 陶瓷基板材料以其优良的导热性和气密性,广泛应用于功率电子、电子封装、混合微电子与多芯片模块等领域。本文简要介绍了目前陶瓷基板的现状与以后的发展。 1、塑料和陶瓷材料的比较 塑料尤其是环氧树脂由于比较好的经济性,至目前为止依然占据整个电子市场的统治地位,但是许多特殊领域比如高温、线膨胀系数不匹配、气密性、稳定性、机械性能等方面显然不适合,即使在环氧树脂中添加大量的有机溴化物也无济于事。 相对于塑料材料,陶瓷材料也在电子工业扮演者重要的角色,其电阻高,高频特性突出,且具有热导率高、化学稳定性佳、热稳定性和熔点高等优点。在电子线路的设计和制造非常需要这些的性能,因此陶瓷被广泛用于不同厚膜、薄膜或和电路的基板材料,还可以用作绝缘体,在热性能要求苛刻的电路中做导热通路以及用来制造各种电子元件。 2、各种陶瓷材料的比较 2.1 Al2O3 到目前为止,氧化铝基板是电子工业中最常用的基板材料,因为在机械、热、电性能上相对于大多数其他氧化物陶瓷,强度及化学稳定性高,且原料来源丰富,适用于各种各样的技术制造以及不同的形状。 2.2 BeO 具有比金属铝还高的热导率,应用于需要高热导的场合,但温度超过300℃后迅速降低,最重要的是由于其毒性限制了自身的发展。 2.3 AlN AlN有两个非常重要的性能值得注意:一个是高的热导率,一个是与Si相匹配的膨胀系数。缺点是即使在表面有非常薄的氧化层也会对热导率产生影响,只有对材料和工艺进行严格控制才能制造出一致性较好的AlN基板。目前大规模的AlN生产技术国内还是不成熟,相对于Al2O3,AlN价格相对偏高许多,这个也是制约其发展的瓶颈。综合以上原因,可以知道,氧化铝陶瓷由于比较优越的综合性能,在目前微电子、功率电子、混合微电子、功率模块等领域还是处于主导地位而被大量运用。 3、陶瓷基板的制造

陶瓷板工艺及技术介绍

陶瓷(AL2O3)基板简介 产品简介: 本产品是由贵金属所构成的高传导介质电路与高热传导系数绝缘材料结合而成的高热传导基板。可又效解决PCB与铝基板低导热的问题。达到有效将高热电子元件所产生的热导出,增加元件稳定度及延长使用寿命。 产品特性: 不需要变更原加工程序 优秀机械强度 具良好的导热性 具耐抗侵蚀 具耐抗侵蚀 良好表面特性,优异的平面度与平坦度 抗热震效果佳 低曲翘度 高温环境下稳定性佳 可加工成各种复杂形状 陶瓷(AL2O3)基板与铝基板比较表 陶瓷(AL2O3)基板铝基板 高传导介378~429W/(m·K) 陶瓷(AL2O3)24~51W/(m·K) 铜箔390~401W/(m·K) 绝缘体0.8~2.2W/(m·K) 铝板210~255W/(m·K) 直接导热绝缘层阻绝导热 陶瓷(AL2O3)基板与其他厂陶瓷(AL2O3)基板比较表 陶瓷(AL2O3)基板其他厂陶瓷(AL2O3)基板 高传导介质378~429W/(m·K) 陶瓷(AL2O3)板24~51W/(m·K) 铜箔390~401W/(m·K) 陶瓷(AL2O3)板24~51W/(m·K) 1.2XX°C-350°C电路正常 2.高温加热锡盘450°C40秒电路正常 3.制作过程不需酸洗,无酸的残留 4.电阻率为1.59x10^-8Ω.m 1.2XX°C-350°C电路剥离或被锡溶解 2.高温加热锡盘450°C40秒电路剥离

3.制作过程需酸洗,会由酸性物质残留,会造成线路氧化及剥离 应用: LED照明用基板、高功率LED基板 PC散热、IC散热基板、LED电视散热基板 半导体及体集成电路的散热基板 可替代PCB及铝基板 应用实例: 10W LED球灯经红外线热像测温仪检测 点灯时间超过72小时 环境温度28.4°C 内壁温度60°C 点编号温度X Y 附注 1 84.57 114 58 全面积最高温 2 84.08 229 119 3 82.27 118 181 4 64.07 168 183 点编号温度X Y 附注 1 53.31 117 143 全面积最高温 2 52.78 138 155 3 45.86 166 186 4 51.89 20 5 159 陶瓷基板与铝基板比较图 陶瓷基板种类及比较: 系统电路板的种类包括: 铝基板(MCPCB) 印刷电路板(PCB) 软式印刷电路板(FPC) 陶瓷基板种类主要有: 高温熔合陶瓷基板(HTFC) 低温共烧多层陶瓷(LTCC) 高温共烧多层陶瓷(HTCC) 直接接合铜基板(DBC) 直接镀铜基板(DPC) 1-1 HTFC(Hight-Temperature Fusion Ceramic)

为什么用陶瓷做电路板_陶瓷电路板工艺介绍

为什么用陶瓷做电路板_陶瓷电路板工艺介绍 为什么用陶瓷做电路板陶瓷电路板其实是以电子陶瓷为基础材料制成的,可以做各种形状。其中,陶瓷电路板的耐高温、电绝缘性能高的特点最为突出,在介电常数和介质损耗低、热导率大、化学稳定性好、与元件的热膨胀系数相近等优点也十分显著,而陶瓷电路板的制作会用用到LAM技术,即激光快速活化金属化技术。应用于LED领域,大功率电力半导体模块,半导体致冷器,电子加热器,功率控制电路,功率混合电路,智能功率组件,高频开关电源,固态继电器,汽车电子,通讯,航天航空及军用电子组件。不同于传统的FR-4(波纤维),陶瓷类材料具有良好的高频性能和电学性能,且具有热导率高、化学稳定性和热稳定性优良等有机基板不具备的性能,是新一代大规模集成电路以及功率电子模块的理想封装材料。 主要优势:1.更高的热导率 2.更匹配的热膨胀系数 3.更牢、更低阻的金属膜层氧化铝陶瓷电路板 4.基板的可焊性好,使用温度高 5.绝缘性好 6.高频损耗小 7.可进行高密度组装 8.不含有机成分,耐宇宙射线,在航空航天方面可靠性高,使用寿命长 9.铜层不含氧化层,可以在还原性气氛中长期使用 技术优势随着大功率电子产品朝着小型化、高速化方向发展,传统的FR-4、铝基板等基板材料已经不再适用于PCB行业朝着大功率、智慧应用的发展,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传统的LTCC、DBC技术正在逐步被DPC、LAM技术代替。以LAM技术为代表的激光技术更加符合印刷电路板高密度互连,精细化发展。激光打孔是目前PCB行业的前端、主流打孔技术,此种技术高效、快速、精准,具有较大的应用价值。斯利通陶瓷电路板采用激光快速活化金属化技术制作,金属层与陶瓷之间结合强度高、电学性能好,可以重复

LED陶瓷散热解决方案

LED陶瓷散热方案 1、前言 瑷司柏电子为因应高功率LED照明世代的来临,致力寻求高功率LED的解热方案,近年来,陶瓷的优良绝缘性与散热效率促使得LED照明进入了新瓷器时代。LED 散热技术随着高功率LED产品的应用发展,已成为各家业者相继寻求解决的议题,而LED散热基板的选择亦随着LED之线路设计、尺寸、发光效率…等条件的不同有设计上的差异,以目前市面上最常见的可区分为(一)系统电路板,其主要是作为LED最后将热能传导到大气中、散热鳍片或外壳的散热系统,而列为系统电路板的种类包括:铝基板(MCPCB)、印刷电路板(PCB)以及软式印刷电路板(FPC)。(二)LED芯片基板,是属于LED芯片与系统电路板两者之间热能导出的媒介,并藉由共晶或覆晶与LED芯片结合。为确保LED的散热稳定与LED芯片的发光效率,近期许多以陶瓷材料作为高功率LED散热基板之应用,其种类主要包含有:低温共烧多层陶瓷(LTCC)、高温共烧多层陶瓷(HTCC)、直接接合铜基板(DBC)、直接镀铜基板(DPC)四种,以下本文将针对陶瓷LED芯片基板的种类做深入的探讨。 2、陶瓷散热基板种类 现阶段较普遍的陶瓷散热基板种类共有LTCC、HTCC、DBC、DPC四种,其中HTCC 属于较早期发展之技术,但由于其较高的工艺温度(1300~1600℃),使其电极材料的选择受限,且制作成本相当昂贵,这些因素促使LTCC的发展,LTCC虽然将共烧温度降至约850℃,但其尺寸精确度、产品强度等技术上的问题尚待突破。而DBC与DPC则为近几年才开发成熟,且能量产化的专业技术,但对于许多人来说,此两项专业的工艺技术仍然很陌生,甚至可能将两者误解为同样的工艺。DBC乃利用高温加热将Al2O3与Cu板结合,其技术瓶颈在于不易解决Al2O3与Cu板间微气孔产生之问题,这使得该产品的量产能量与良率受到较大的挑战,而DPC技术则是利用直接披覆技术,将Cu沉积于Al2O3基板之上,其工艺结合材料与薄膜工艺技术,其产品为近年最普遍使用的陶瓷散热基板。然而其材料控制与工艺技术整合能力要求较高,这使得跨入DPC产业并能稳定生产的技术门槛相对较高,下文将针对四种陶瓷散热基板的生产流程做进一步的说明,进而更加瞭解四种陶瓷散热基板制造过程的差异。 2-1 LTCC (Low-Temperature Co-fired Ceramic)

陶瓷基板简介

第六章基板技术Ⅱ—陶瓷基板 时间:2009-12-07-分类:《电子封装工程》,学习笔记点击数:405views 一、陶瓷基板概论 1、机械性质:(电路布线的形成) a.有足够高的机械强度,除搭载元器件外,也能作为支持构件使用; b.加工性好,尺寸精度高,容易实现多层化; c.表面光滑,无翘曲、弯曲、微裂纹等; 2、电学性能: a.绝缘电阻及绝缘破坏电压高; b.介电常数低、介电损耗小; c.在温度高、湿度大的条件下性能稳定,确保可靠性; 3、热学性质: a.热导率高; b.热膨胀系数与相关材料匹配(特别是与Si的热膨胀系数要匹配); c.耐热性优良; 4、其他性质: a.化学稳定性好、容易金属化、电路图形与之附着力强; b.无吸湿性、耐油、耐化学药品、α射线放出量小; c.所采用的物质无公害、无毒性、在使用温度范围内晶体结构不变化; d.原材料资源丰富、技术成熟、制造容易、价格低; 2、陶瓷基板的制作方法: 陶瓷烧成前典型的成形方法有下述四种:粉末压制成形(模压成形、等静压成形)、挤压成形、流延成形、射出成形。其中流延成形法由于容易实现多层化且生产效率较高,近年来在LSI封装及混合集成电路用基板的制造中多被采用。常见的三种工艺路线如下: ■叠片—热压—脱脂—基片烧成—形成电路图形—电路烧成; ■叠片—表面印刷电路图形—热压—脱脂—共烧; ■印刷电路图形—叠层—热压—脱脂—共烧; 3、陶瓷基板的金属化: a.厚膜法:厚膜金属化法,是在陶瓷基板上通过丝网印刷形成导体(电路布线)及电阻等,经烧结形成电路及引线接点等;(常见的玻璃粘接剂有玻璃系、氧化物系和玻璃与氧化物混合系) b.薄膜法:采用真空蒸镀、离子镀、溅射镀膜等真空镀膜法进行金属化,由于为气相沉积法,原则上讲无论任何金属都可以成膜,无论对任何基板都可以进行金属化,但是金属膜层与陶瓷基板的热膨胀系数应尽量一致,而且应设法提高金属化层的附着力; c.共烧法:在烧成前的陶瓷生片上,丝网印刷Mo、W等难熔金属的厚膜浆料,一起脱脂烧成,使陶瓷与导体金属烧成为一体的结构,此方法具有以下特性: ■可以形成微细的电路布线,容易实现多层化,从而能实现高密度布线; ■由于绝缘体与导体作成一体化结构,可以实现气密封装;

质量统计分析管理规定

管理规定审批生效日期2011-1-6 1.目的: 为明确品质统计分析要求,及时、准确掌握公司品质状况,为品质改善提供数据支持,特制定本规定。2.适用范围: 本规定适用于公司来料、制程、终检、退货处理等相关环节的品质统计分析管理。 3.定义: 3.1 品质数据:凡记录品质数据的表单、报表均统称为品质数据 3.职责: 3.1 品管部:负责品质报表的制订和审核,监控并维护品质数据的真实性和有效性,建立品质预警系统,促进 并监督品质分析和改善措施的实施。 3.2生产部:确保记录中的品质数据的真实性,对制程中出现的异常进行分析,提出并执行相关的改善措施。 3.3工程部:对制程品质异常进行分析,并提出改善措施。 3.4开发部:主导制程中属于技术方面的品质改善。 3.5 采购部:对供应商品质考核措施的实施及监督。 4.内容: 4.1 品质报表类别 单位项目 制程维修报表QA检验报表QC检验报表供应商报表退货报表 电气车间√√√ 电子车间√√√ 光源一车间√√ 光源二车间√√ OEM厂商√ 物料供应商√ 售后维修√ 主要内容产品(工序)直通率巡检和成品抽检线路板检验批合格率+全检退货分析统计周期每日每日每日每月每季

管理规定审批生效日期2011-1-6 4.2 品质统计分析手法 报表统计主要运用层别法和管制图,报表分析主要运用柏拉图、特性要因图和饼图。对于QC七大手法的分析,由品质工程师不定期对相关人员进行培训,提高品管人员对品质工具的利用程度。 4.3生产车间品质统计规定 4.3.1维修报表的统计分析规定————适用车间:电气 ...车间 ...、光源二 ..、光源一 ..、电子 4.3.1.1报表统计流程说明: 4.3.1.2 报表统计要求 a) 车间生产出来的不良品,须在半个工作日内送至“待维修区”,每批待维修不良品均须附上《维修呈送 单》,并注明生产指令单号、计划数和送修数等。 b) 非特殊情况,车间送修的不良品维修工需在1个工作日内维修完毕,并将故障原因和数量及时填写在 《维修呈送单》内。 c) 次日上午8:30前由QA将记录完整的《维修呈送单》收集统一交至品管部办公室进行汇总生成维修 报表: ①产品直通率=维修数/生产计划数*100%。 ②工序直通率=总维修数/车间成品入库数*100% 说明:各环节均需监督各类品质统计表单填写的规范性,发现问题可要求责任工序即时纠正,品管QA员监督执行。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