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经济合作组织的定义和地位(精)

农村经济合作组织的定义和地位(精)
农村经济合作组织的定义和地位(精)

浅析发展农民经济合作组织的途径发展农村经济合作组织, 使农民“小群体” 对接“大龙头” 和“大市场”,是农业产业化经营向更好层次迈进的根本途径。着眼于以工业化抓农业和解决农产品“卖难” , 坚持“抓中介、活流通、强服务、保增收”,持续培育壮大新型农村经济合作组织,形成“组有专业大户、村有专业队伍、镇有合作公司、县有合作集团、产业有协会”的综合服务体系,支持和推动现代农业加速发展。

一、农民经济合作组织的涵义和类型

(一农民经济合作的涵义

农民经济合作的本质是农民之间的相互合作帮助 , 是“集体互助协作”。从两个方面理解 :一是共同工作 , 即农民之间的一种互助行为。二是为了共同目的共同完成某项任务 , 这是利用集体力量进行自助。在人类社会中 , 群体性互助协作是一种社会现象 , 只要人类存在 , 合作行为就会存在。在现代经济社会中 , 农民既要进行生产经营活动 , 同时又要面对来自自然和市场的双重风险 , 完全依靠个人能力往往难以抵御 , 只能更好地实现经营目标。

农民专业合作组织是指以某一产业或产品为纽带 , 以增加加入组织的成员收入为目的 , 实行资金、技术、生产、购销、加工等方面的互助合作 , 按照一定的章程进行共同生产、经营和服务活动的互助性经济合作组织。

(二我国农村经济合作组织的组织形式

1, “农户 +公司”模式

该模式是由企业(非农公司提供资金、技术、管理、农民提供土地、劳动力和其他资源, 将企业和农户有机结合, 用市场经济牵动, 以高科技、高投入、高速度为手段实现种养加一条龙、产供销一体化, 以达到区域内资源的综合开发和各生产要素的优化组合。

该模式有三层含义:一是运用经济手段,通过农民和企业(非农企业的合作, 让农民在有利可图和利益相关的前提下与企业(非农公司走到一起, 从而改变过去农户

分散经营的状况,建立起新的经济实体;二是产供销一条龙,即在农业生产、流通的

各个环节,实现合理分工, 使生产和经营能有效地转化为社会化的劳动; 三是贸工农一体化,不仅从事农业生产,更主要的是发展农产品的深度加工,进而促进工业与农业、城市与乡村的一体化进程。

结合我国广大农村的实际情况,该模式可采取以下三种形式:一是由企业(非农

公司投放资金、提供技术,当地农民提供土地和劳动力,联合进行种植业、养殖业的开发;二是由企业或非农公司组建起农副产品交易市场, 提供信息并负责生产基地

建设, 以贸易带动农副产品的色和国内产;三是由非农公司或企业投放资金,提供技术、管理,组建起以农副产品加工、保鲜为主体的工厂,当地农民负责生产基地建设, 既提供原料有派人参加工厂的劳动和管理。“ 农户 +公司” 这一组织由于拥有灵通的市场信息、现代的加工手段、较发达的科技力量,能够有效地解决分散经营的弊端,推动农村经济的发展。 2,专业农协模式

专业农协模式是克服小生产与大市场的矛盾,解决农业分散经营弊端的又一有力措施。它是以特定农产品生产者为对象, 主要进行农产品贩卖和农业技术指导的互助合作性经济组织。从依托对象来说, 我国现存的各类专业农协有的是依托大户、有的是依托企业 (养殖场或工厂 ,有的则依托科技服务部门。其产生过程一般都是由发起者草拟章程,吸收会员,召开成立大会,讨论通过章程选举,产生理事会、理事长,理事长下设若干职能小组,最后由职能小组主持协会正常运行。

3,股份合作模式

股份合作企业是指两个以上的劳动者或投资者, 按照章程或协议, 以资金、实物、技术、土地使用权等作为股份,自愿组织起来,依法从事各种生产经营服务活动, 实行民主管理, 按劳分配和按股分配相结合,并留有公共积累的企业法人或经济实体。据农业部【 1992】农企字 24号文件《关于推行和完善乡镇企业股份合作制

的通知》 , 股份合作制融股份制与合作制与一体, 是公有制的一种实现形式,具体也可以说是一种新型社会主义集体经济组织形式。

股份合作制虽然是一项企业制度的创新,但其产生却源于农村推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之初,社区性合作经济组织率先引入股份制, 实现与合作制结合。通过农户的联合, 股份合作制改变了农户分散经营的现状, 使一家一户难以办到的事情成为可能, 使传统农业转变为现代农工业,由小生产转变为大生产,由粗放经营变为集约经营,由自然经济转变为商品经济,极大地推动农村经济的发展。

4,农村合作社模式

农村合作社是以促进社员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为目标,以互助合作社为基础,广大农民自愿组织起来的自我管理、自我服务、自主经营、自负盈亏的农民群众所有的非官方的经济组织。它是党和政府与农民之间的桥梁和纽带, 起着为农民发展市场经济提供组织者和后盾的作用。

二、发展农民经济合作组织对我国农业发展的作用

(一发展农民经济合作组织是深化我国农村经济体制改革的需要

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的数据显示,大陆 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和现役军人的人口中, 居住在乡村的人口为 674149546人, 占 50.32%。中国国家统计局 2011年 4月 28日公报我国目前有超过 2亿多农户生活在农村 , 并以从事农业生产或相关的工副业生产经营为主业 , 不可能让这些小农户都独立地去角逐市场、承受风险 , 因此农村市场主体的建设是其中的关键。农户围绕发展专业化生产 , 开展多种形式的联合和合作 , 形成规模效益 , 符合农业发展的内在要求 , 也符合广大农民的内在需求。

(二发展农民经济合作组织是提升农业产业化水平的需要自实行家庭承包责任制以来 , 我国农业生产有了突飞猛进的发展 , 但随着农业生产技术的快速发展和市场化改革后所面临的形势 , 农民千家万户的小生产与千变万化的大市场难以对接 ,

满足不了现代农业发展的需求。为解决这些问题和矛盾 , 近年来 , 国家积极支持了农业龙

头企业的发展 , 取得了一定的积极效果。但企业以盈利为目标 , 在与农民发展经济关系的产业链中既合作又竞争 , 并总是处于有利的竞争地位 , 与要保护农民增收、构建有利于农业发展的长效机制的需要有差距。因此 , 在农业产业化经营中 , 通过发展农民新型经济合作组织 , 构建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和农户的联系桥梁 , 不仅能较好地填充农业产业化经营的组织“断层” , 还可以有效地协调公司企业与农户之间的利益关系 , 降低龙头企业与广大农户的交易成本 , 从而实现公司企业与农户利益的“双赢” , 实现农业产业化 , 促进农业经济稳定而持续地增长。

(三经济合作组织是农民降低交易成本 , 获得可靠收入的必要途径

农民经济合作组织的一个重要功能是通过集体采购和包销产品及服务 , 为农民提供“交货权” 和公共服务 , 这就提供了生产经营风险分散和利益保护的工具。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 , 市场供需形势千变万化, 经常会出现买难、卖难和价格大幅波动等现象 , 单打独斗的农民由于生产经营规模过小 , 在与工商企业和国际商业集团做交易或竞争目标市场过程中也很难与之相抗衡 , 也很难获取准确的市场信息以及获取或分享二三产业的增值利润。

合作经济组织的组建使分散的农民在保持产权独立的前提下组织起来 , 成为团队 , 形成与中间商和企业主抗衡的力量 , 在贸易上增强了谈判地位和利益保护能力。合作经济组织通过产前、产中、产后各环节的联合 , 还使农民可能分享到加工和销售环节的利润 , 增加收入。

(四经济合作组织是解决农村消费安全的重要途径

近年来 , 农村消费安全问题突出 , 主要表现 :一是消费市场欺诈现象严重 , 假冒伪劣品通过各种渠道销往农村 ; 二是农资市场各类违法问题突出 , 坑农案件频

发 ; 三是假劣商品留下安全隐患 , 造成人员死伤突出 ; 四是由于基层市场监管力量不足等 , 有关消费侵权案件发生后维权困难。针对这些问题 , 除了制定严厉的惩罚

制假售假企业和个人的法律制度 , 加强农村基层工商、技术监督等部门对市场的监管外 , 一个重要途径就是要发展合作组织 , 提高农民消费的组织化程度 , 引导统一和集中采购。这不仅可以解决农民对农资和其他相关消费产品的分散购买问题 , 减少消费安全风险 , 而且有利于事后维权。

(五发展农民经济合作组织是增强农业国际竞争力的重要途径面对日趋激烈的国内外市场 , 要使我国分散、小规模经营的农产品有能力与国外的大合作社、大集团进行竞争 , 必须加快培育和发展农民经济合作组织。

从世界各国经验看 , 各类合作组织是世界各国农民最普遍、最受欢迎的组织方式 , 农产品通过合作社集中加工、贮运、销售 , 不仅把增值的加工、销售利润给了农民 , 提高了农业自身的经济效益 , 而且使家庭农场生产与大市场有机地连结起来 , 大大提高了农民在市场经营中的谈判地位和竞争能力。根据 WTO 规则 , 各国政府宏观调控手段要实现与国际接轨 , 可调控的内容集中于“绿箱政策”、“黄箱政策”等方面。与此相适应 , 也必须具有与政府宏观调控相对应的组织工具 , 否则就会陷入被动。按照国际通行的做法 , 今后我国对农业的支持保护政

策理应更多地通过合作经济组织加以实施。此外 , 农民自己的合作经济组织也是政府与国外进行农产品贸易谈判时持有的一个极具分量的筹码。

三、农民经济合作组织发展存在的问题

建立农民经济合作组织的设想自 20世纪 80年代末提出以来 , 各级政府在建立各种类型的农民经济合作组织方面进行了大量探索 , 有关部门也出台了一系列相应政策予以支持 , 但迄今为止 , 仍没有取得大的发展。究其原因 , 主要是因为农民经济合作组织在我国仍处在发展的初期 , 普遍缺乏组建和管理经验; 组织规模偏小 , 带动作用有限; 农民参与热情不高, 合作意识淡薄; 政府对农民经济合作组织的支持方式与合作组织发展的内在需求之间不协调等。

(一农民思想重视程度不够

从农民方面看 , 对合作经济组织的内在需求不足。不少农民认为现在主要应发挥家庭经营的积极性 , 把合作经济与家庭经营对立起来; 我国农民有传统分散经营、自产自销的小农习惯 , 所以对合作表现出不积极; 目前农民经济组织规模小 , 所产生的效益不明显 , 农民的侥幸心理和急功近利的思想使得很大一部分农民不是带头或出资来创建组织 , 而是持有观望或是等到别人办好了“搭便车” 的心理 (? 。一些地方和部门对农民组织发展的必然性、重要性和紧迫性缺乏足够的认识 , 因而在工作中没有将农民经济组织摆在应有的位置。有的领导认为乡有乡经济合作社 , 行政村有村经济合作社 , 还有供销社、信用合作社 , 认为没有必要再搞农民经济组织;有的认为兴办新型农民经

济组织是农民自己的事 , 政府不宜多管 , 放任自流 , 无所作为 , 忘记了对农民组织发展的引导职能。

(二政府部门干预不适当

农民经济组织是农民为了保护自身的利益而联合起来的 , 其发展应坚持“民办、民管、民受益”的原则。由于受到农民自身素质的限制 , 在农民经济组织成立之初由政府引导扶持创建是很有必要的 , 但是在以后的运作中政府应该把自主权还给农民 , 而我国相当部分的政府部门对待农民经济组织存在着政府角色定位不适当的问题。一些政府在发展农民经济组织过程中 , 不尊重农民的意愿和选择 , 脱离实际地插手农民组织的决策、经营、管理等内部事务 , 用行政手段强迫任命组织的负责人 , 而在应该对农民经济组织进行的政策上的优惠、财政上的资助、教育和技术上的帮助等方面的扶持和引导力度还不够 , 扶持政策和措施不健全、不到位。同时 , 缺乏一支具有较高理论和实践水平的宣传教育队伍 , 向全社会和广大农民进行合作制教育和宣传 , 并对已办的农民经济组织进行指导。

(三管理体制、运行机制不规范

一些农民经济合作组织内部缺乏较为完善的制度约束 , 有的甚至是既无章程又无具体的管理机构和管理制度 , 运作很不规范 , 这种状况既影响了农民经济合作组织的凝聚力 , 又对农户造成了负面影响 , 从而制约了组织的健康发展;部分组织成员

合作意识不强 , 成员之间的信任度不高 , 不愿共担风险;农民经济合作组织的服务

意识不强 , 服务手段滞后 , 影响了农户参与的积极性:一些农民经济合作组织没

有从维护其成员的利益出发 , 只是停留在生产环节或技术层面的简单合作上 , 没有从根本上把农户组织起来并将其带入市场 , 更谈不上组织起来共同抵御自然和市场风险。

(四资金短缺

一是现有的农民经济合作组织规模普遍较小 , 自身经济实力不强 , 成员与组织之间联系不紧密 , 没有形成真正的利益共同体; 二是多数农民经济合作组织尚处于合作的初级阶段 , 普遍存在着重盈利轻服务、重分配轻积累的现象 , 成员之间的合作关系有待进一步明确;三是绝大多数农民经济合作组织经费来源主要依靠政府和主管部门拨付 , 资金匮乏 , 服务职能难以发挥 , 缺乏凝聚力。

(五组织成员素质偏低

我国农民整体文化素质偏低 , 小农意识浓厚 , 市场观念淡薄。据统计 , 我国农民平均受教育年限不足七年,农村劳动力中 , 文盲半文盲占 40. 31%,初中文化程度

的占 48. 07%,高中文化程变的仅占 11.62%, 系统受过农业职业教育的农村劳动力所占比重不到 5%。如此低的文化素质参与农民经济组织显然适应不了发展要求。

一方面缺乏能适应市场经济发展需求的组织者、管理人员; 另一方面农民整体素

质和科技文化素质偏低 , 很难较快地接受新的市场观念、管理思想和科技知识, 而且农民由于缺乏相应的法律知识 , 还存在着大量的违约现象。

(六缺乏合法的法人地位

由于现行法律对农民经济合作组织的性质、任务和发展方向规定不明确 , 使其合法地位受到市场和农户的质疑,开展活动十分困难;

而且由于现有的农民经济合作组织受多头管理与制约 , 形成登记与管理两张皮,严重制约了农民经济合作组织的发展。

四、关于农民经济合作组织的建议

(一建立农民经济合作组织的发展原则

坚持以家庭承包经营为基础的原则家庭承包经营是我国农村的一项基本经济制度 , 发展农民经济合作组织也必须坚持家庭承包经营 , 在不改变农户的土地承包经营权和农民的财产所有权的基础上 , 积极发展各种农民经济组织。

1,坚持民主自愿原则

发展农民经济组织 , 要坚持“民办、民管、民受益”。民办 , 就是指农民经济组织应坚持以农民为主体 , 由农民自愿自主地参加组织。民管 , 就是指农民经济组织应由农民自己管理 , 实行民主管理、民主决策、民主监督 , 充分保障成员对组织内部各项事务的知情权、决策权和参与权。民受益 , 就是指农民经济组织要按照惠顾返还原则 , 增加成员收入 , 使农民真正得到实惠。

2,坚持因地制宜的原则

我国地域辽阔 , 各地的农业自然条件、社会经济条件和政策条件差异很大 , 要根据各地情况因地制宜发展 , 切勿一哄而上。

3,坚持多种形式发展的原则

农民可以入股形式开展紧密的合作 , 也可以入会形式松散、半松散的合作; 可以开展单项的技术、信息合作 , 也可以开展产加销一体化的经济合作与贸易服务; 可以在本地、本专业范围内开展合作与联

合 , 也可以跨地域、跨所有制开展合作与联合。鼓励支持农村能人、农村集体经济组织、龙头企业、乡镇基层农业技术经济推广服务部门和推广服务人员、农业科研院所等 , 发挥其在资金、技术、信息、流通、经营管理等方面的优势 , 发起或参与兴办各类农民经济合作组织。

(二加强政府的主导作用

1, 作为农业信息化的主导的政府应制定全国的农业信息化体系框架, 制订我国农业信息化的技术标准和市场的规范准则, 对农业信息基础设施、农业信息发布、农业信息咨询服务等农村公共产品加快支持力度。同时,还应推动相关企业、农业院校、科研机构和农业生产者在开发与科研方面的合作与协调。

2,政府应引导农民经济合作组织规范发展,扶持其发展壮大。一是规范政府行为, 二是培育合作组织市场竞争力, 在市场经济下搞合作,三是规范合作组织内部管理,四是完善利益分配机制。另外,各级政府要正确处理好放手发展和积极引导的关系, 千方百计把农民的合作积极性调动起来,在舆论上、组织上、政策上支持农民实行联合与合作。

3,加大农民教育培训力度。要顺利实现农业信息化,发挥农民经济合作组织的

积极作用, 关键是广泛开展农民教育, 搭建长效的农民培训体系,提高广大农民的综合素质。只有农民的参与能力提高了, 参与意识觉醒了, 农业信息化才会得逐步实现, 农民经济合作组织才会顺利发挥作用。

4, 优化法律环境。农村经济合作组织的发展离不开法律的支撑和保障。经济合作组织立法滞后, 严重影响和制约着经济合作组织的发展,使农村经济合作组织无法依法成立、依法运行,其经营活动也得不到法律的有效保护。 2006 年全国人大通过的《农民专业经济合作组织法》为经济合作组织的发展提供了较好的法制环境。但其中有一些条款不够恰当,例如关于融资的问题等,还需进一步完善。 5,优化舆论环境。要把握农村经济合作组织的内涵和作用,做好宣传教育工作。一是针对广大农民进行有关经济合作的教育培训, 使广大农民消除人民公社时期的心理阴影, 对农村经济合作组织有全新的认识。二是涉农部门从领导到基层技术服务人员都要加强学习, 提高对经济合作的认识。

(三为新农村建设和农民经济合作组织提供持续高效的金融创新服务

借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东风,全国农民经济合作组织正处于一个大发展的关键时刻。要充分利用新农村建设带来的巨大商机和业务发展机遇,适应新农村建设对金融的新任务、新要求,大力推进农村金融组织创新和金融产品创新, 积极开拓农

村金融市场, 大力拓展农民经济合作组织的经营范围, 为新农村建设提供持续的、多样化的金融服务,实现经济、金融的互惠双赢。

1, 金融支持新农村建设, 农民经济合作组织建设必须要有一个开放、有序、竞争的多元化农村金融体系来支撑。今后要创新农村金融服务组织,改变农信社在农村金融市场“单打独斗”, “一社”难支

“三农”的窘况,建立多种形式并存、分工合理、功能互补、适度竞争,并可持续发展的多层次的农民经济合作组织和农村金融服务体系。

中国银监会“降低门槛、放宽准入政策”的出台,标志着我国银行业特别是农村地区银行业金融机构发展迈入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当前村镇银行的出现、农行的“返乡”、邮储银行的“破土”、农发行的转轨、开发行的介入、农信社改革的深入、外资银行的渗透,在农村金融市场上将会出现“群雄并立”,农民经济合作组织多样化、多层次的新局面。

2,金融支持新农村建设,关键要创新农村金融产品,提供多样化的现代金融服务。今后金融机构间的竞争,不是对客户的竞争,而是对产品开发的竞争, 对提供优质服务的竞争, 因为只有受到农民欢迎的创新产品才能赢得市场。所以,大型农业机械设备按揭贷款、农产品套期保值贷款、农业订单贷款、特色产业基地建设贷款、地方资源开发贷款、科技农业生产推广贷款、农村消费贷款、农民进城务工贷款、农民工返乡创业贷款等。其次,创新结算和中间业务。加快建立城乡通用的现代支付结算体系建设, 在具备条件的地区推广商业汇票承兑、贴现以及保函、信用证、银行卡等业务;探索开办网上银行、个人理财、信息咨询、代收代付、担保等服务;筹办国际结算、外汇业务。

3,创新农村、农业保险业务。组建政策性农业保险机构;补贴鼓励商业保险公司开办涉农保险; 引导建立互助保险组织; 设立再保险

公司,对涉农保险业务实行再保险。

4,创新农村融资渠道,积极吸引直接投资,正确引导民间融资, 稳妥发展信托租赁,开拓农村资本市场,发行农业开发债券,培育农产品期货市场、农村产权交易市场等。三是金融支持新农村建设及农民经济合作组织, 需要金融立法创新, 优化金融支农的法制环境和信用环境。追溯过去, 农村金融的困境源自于金融制度安排上没有与时俱进, 缺乏创新。所以, 当前政府部门要加快研究制定《农业信贷法》、《合作金融法》、《农村金融服务促进法》《农民经济合作组织法》等配套金融法律、法规、条例等,明确金融机构、农民经济合作组织支农责任、权利与义务,县域金融机构、农民经济合作组织要将吸收存款一定比例投放当地使用, 对新增当地的支农贷款给予减免税收优惠政策, 从法律和政策层面保障农业长期发展的资金投入。要以推动农村文明信用工程为切入点, 创造和改善有利于农民经济合作组织发展和农村信贷投入的金融生态环境。

(四多渠道解决资金短缺的发展瓶颈

突破农村经济合作组织资金短缺的瓶颈,应重点尝试两种途径。一是依靠组织自身运作获取资金。要允许投资者以农用机械、劳务等多种形式进行出资, 允许农村经济合作组织发行低风险性、认购自由的投资股金, 为其提供比较可靠的融资渠道。二是利用外力获取资金。农村经济合作组织应借助国家财税、金融等宏观调控手段以及其他市场投资主体的参与等外力扶助, 拓宽筹资渠道。各级政府应对本地区符合条件的农村经济合作组织进行财政扶持, 通过将政府支农资金和

社会资金、合作组织资金结合起来的方式, 增大政府支农资金的拉动力,在政策性贷款、贴息等方面对农村经济合作组织给予支持。同时设立农村经济合作组织专项发展基金并将其列入各级财政预算, 重点用于支持农村经济合作组织发展新产品、新技术、新成果以及新机具的引进、示范和推广,鼓励农产品的联合营销和共创品牌。

五、结语

农民经济合作组织要发展壮大,在宏观方面应改善外部环境,完善政府相关政策,按照“引导不参与,扶持不包办,规范不干预”的原则,实现政府宏观调控。在微观方面,

应按照合作组织“民办、民管、民受益”的原则,借鉴股份合作制的优点,明确合作组织的法律地位,完善和创新合作组织内部治理结构。同时,要增强经济合作组织的凝聚力和吸引力, 化解农业生产面临的自然与市场风险, 必须建立利益目标整合机制和利益风险保障机制。

参考文献

[1]秦岭 . 我国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研究综述[J ]. 扬州大学学报 .2007 .第 94-99页 . [2]马守则 . 我国农业社会化组织形式研究[D ]. 山西财经大学 .2007.

[3]段小平 . 我国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发展研究[D ]. 山西财经大学, 2006.

[4] 吕伯承 . 关于发展农村新型合作经济组织的思考 [ J] .前沿 , 2006( 12第 7-12页 . [5]杨艳君 . 新时期农村经济合作组织的选择与思考 [ J] .农村经济与科技 , 2009.第 17-20页 .

[6]王景新 . 乡村新兴合作经济组织的崛起 . 中国经济出版社 .2005. 第 5页 .

[7] 黄祖辉、徐旭初、冯冠胜 . 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发展的影响因素分析—浙江省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发展现状的探讨 . 中国农村经济 .2002.3. 第 6页 .

[8]王勇 . 发展经营型农业促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J ] .经济研究参考 ,2006.

[9]危朝安 . 大力促进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发展走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道路 [J ] .农村经营管理 .2008.

简述组织文化的特征

企业文化: 企业文化,或称组织文化,是一个组织由其价值观、信念、仪式、符号、处事方式等组成的其特有的文化形象。 定义: “企业文化”,就是企业成员共同的价值观念和行为规范。讲通俗点,就是每一位员工都明白怎样做是对企业有利的,而且都自觉自愿地这样做,久而久之便形成了一种习惯。 企业文化特指:企业在长期生产经营活动中确立的,被企业全体员工普遍认可和共同遵循的价值观念和行为规范的总称。 文化分类: 也有人认为,应该从这样几个方面认识企业文化: 1. 企业文化是企业在解决生存和发展的问题的过程中形成的基本游戏规则,所以始终会以“解决问题”做为自己的宗旨。 2. 企业文化是被大家认为有效的而共享,并共同遵循并自觉维护的; 3. 企业文化是习得的 4. 企业文化是维系企业持续发展的。 5. 企业文化集中反映了企业的关键价值。 广义上说,文化是人类社会历史实践过程中所创造的物质财富与精神财富的总和;狭义上说,文化是社会的意识形态以及与之相适应的组织机构与制度。而企业文化是企业内全体成员的意志、特性、习惯和科学文化水平等因素相互作用的结果。它与文教、科研、军事等

组织的文化性质是不同的。 企业文化依附于企业,随企业产生,随企业消亡而消亡。即使没有总结或提出外在表现形式,企业文化依然是存在的。 企业文化的内在本质内容与外在表现形式有很大的偏差。第一,外在表现形式通常表现为一句话或几个词,不是内在本质内容的全部;第二,企业文化中实际存在的糟粕是肯定不会出现在外在表现形式中的;第三,外在表现形式通常比较稳定,不会频繁更改,企业文化的本质内容却因各种因素的时刻变化而处在时刻变化之中。 企业文化在与员工的相互作用中处于主要地位,一个人被一家企业录用而成为这家企业的新员工,这个时候的企业文化代表着是大多数老员工相互作用的结果,一个人与一个整体的相互作用,其结果自然是新员工被同化。至于小概率事件,不具有普遍代表性,不说也罢。 企业文化是一个由核心层、中间层和外围层构成的多层次的生态系统,根据内容大致可以分为理念层、制度层、行为层、物质层,企业文化的各个层面是和谐统一、相互渗透的。根据企业文化的系统结构特点,柏明顿咨询给出了企业文化构建的HOME模型。 企业文化,或者确切的说是组织文化用国际君友会给的概念是:一个组织由其价值观、信念、仪式、符号、处事方式等组成的其特有的文化形象。广义说来,大至联合国、一个国家、民族、地方政府、政党、工会、学生会、小至家庭、朋友等,其实都称为“组织”。但是大部分情况下这个概念应用于形容企业,或各种非营利组织的文化形象。

组织文化

组织文化 一、组织文化的概念 组织文化就是指组织在长期的生存和发展中所形成的,为本组织所特有的,且为组织多数成员共同遵循的最高目标、价值标准、基本信念和行为规范等的总和及其在组织活动中的反映。微观文化。任何由人组成的具有特定目标和结构的集合体,都有组织文化。 企业文化是主要表现领域,最受普遍关注和广泛研究的课题 二、组织文化的内容和结构 1、组织文化的内容 组织的最高目标或宗旨 共同的价值观 ,组织文化的核心和基石 作风及传统习惯 行为规范和规章制度 组织价值观的物质载体。诸如标识、环境、包装、纪念物等,这是组织文化硬件的 优秀企业价值观的大致内容 顾客至上,提供一流的产品和服务, 以人为中心,尊重和发挥员工主人翁精神,发挥员工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 强调加强团结协作和团队精神 提倡和鼓励创新来谋求组织发展 追求卓越的精神,创造一流产品、一流服务的价值观基础 诚实和守信,企业经营的道德观念 2、组织文化的结构 (1)物质层 组织文化的表层部分,折射经营思想、经营管理哲学、工作作风和审美意识 企业面貌。自然环境,建筑风格,车间和办公室的设计及布置方式,工作区和生活区的绿化、美化,污染的治理等 产品的外观和包装 技术工艺设备特性 纪念物:纪念建筑;公共关系活动中送的纪念画册、纪念品、礼品等。 (2)制度层 中间层次(里层):对组织员工和组织行为产生规范性、约束性影响的部分,集中体现组织

文化的物质层及精神层对员工和组织行为的要求。规定成员在共同的工作活动中所应当遵循的行动准则 工作制度 责任制度。部门、人员的权力及责任制度 特殊制度:非程序化制度,如员工民主评议干部制度、员工与干部对话制度、庆功会制度 特殊风俗。特有典礼、仪式、特色活动 (3)精神层 深层、核心和灵魂,指组织的领导和员工共同信守的基本信念、价值标准、职业道德及精神风貌。组织文化有没有精神层是衡量一个组织是否形成了组织文化的主要标志和标准。 组织经营哲学:领导者为实现组织目标在整个组织活动中的基本信念,是对组织活动方针、发展战略和策略的哲学思考。 组织精神:组织有意识地在员工群体中提倡、培养的优秀价值观和良好精神风貌,是全体员工有意识地实践所体现出来的。 组织风气:是组织及其成员在长期活动中逐步形成的一种精神状态及精神风貌,组织文化的外在表现。是组织文化在员工的思想作风、传统习惯、工作方式、生活方式等方面的综合反映,是约定俗成的行为规范。组织风气造成一定氛围,形成组织心理的定势----多数成员一致的态度和共同行为方式。组织风气氛围对一切外来信息有筛选作用。 组织目标 组织道德 组织内调整人与人、单位之间、个人与集体、社会、组织与社会之间关系的准则和规范。 包括道德意识、道德关系和道德行为。 道德意识是基础和前提,包括道德观念(善恶、荣辱、得失、苦乐等观念)、道德情感(基于一定道德观念,处理人际关系和评价行为时产生疾恶扬善、慕正厌邪的感情)、道德意志(人在道德观念、情感驱使下形成的实现一定道德理想的道德责任感的克服困难的精神力量)和道德信念(道德观念、情感、意志基础上形成的对一定道德理想、目标的坚定信仰)。三.、组织文化的特性 无形性:信念力量,道德力量,心理力量,通过有形载体表现出来的。 软约束性、相对稳定性和连续性、个性 四、组织文化的类型 1、学院型:成长进步,指导,专业培训。IBM,GE

组织文化46269

组织文化在管理中的作用文献综述 前言 摘要:组织文化在企业管理中的作用越来越重要, 在现代企业管理中, 越来越多的管理者开始重视组织文化的作用。本文将从组织文化的定义开始, 深度剖析组织文化在企业管理中的重要性, 详细论述组织文化和企业管理之间的关系, 并对如何有效地利用组织文化推动企业管理提出自己的观点和看法。 关键词:组织文化; 企业管理; 关系; 组织文化的定义【1】 同心圆学者认为: 组织文化包含三个同心圆。内圆是组织的精神文化, 中圆是组织的制度文化, 外圆是组织的物质文化。 另外一些学者认为: 组织文化可以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组织文化是指组织在生产经营过程中所创造的具有该组织特色的精神财富和物质财富的总称; 狭义的组织文化是指组织在生存和发展过程中所形成的思想意识、行为习惯及价值观, 其核心是组织的价值观。 总体来说, 组织文化是组织在生产、经营、实践中逐渐形成的, 为全体员工所认同并共同遵守的, 带有本组织特点的使命、愿景、宗旨、精神、价值观和经营理念, 以及这些理念在生产经营实践、管理制度、员工行为方式与企业对外形象的体现的总和。 管理的定义 直到现在, 管理一词还没有统一的为大多数人所接受的定义。概括来说, 管理是包括诸多领域( 如行政管理、经济管理、企业管理、过程管理等) 在内的对人、财、物的组织和计划, 对行为个体的领导和激励。 企业管理的定义 企业管理是管理学的一个分类, 是指企业从自身的目 的及战略目标出发所进行的一系列管理活动。 组织文化与企业管理的重要性【2】

一、组织文化的重要性 面对全球市场经济一体化的竞争, 越来越多的企业开始认识到企业文化的重要性。没有文化的企业虽然可以红极一时, 但最终逃不掉短命的下场。从企业务实致用的角度, 特别是基于管理咨询的实践, 组织文化有以下重要性: 1. 组织文化具有组织价值目标的导向作用。 2. 组织文化具有实现组织振兴的激励作用。 3. 组织文化具有团队精神建设的凝聚作用。 4. 组织文化具有行为规范内在的约束作用。 5. 组织文化具有组织创新活力的推动作用。 6. 组织文化具有组织形象美化的辐射作用。 二、企业管理的重要性 1. 管理使组织发挥正常功能。管理是一切组织正常发挥作用的前提。只有通过管理, 使各自独立的组织要素有机结合起来, 企业才能正常的运行和活动。企业要素的作用依赖于管理, 管理在企业中协调各部分的活动, 并使企业与环境相适应。 企业对管理的要求和对管理的依赖性与企业的规模是密切相关的, 共同劳动的规模越大, 劳动分工和协作越精细、越复杂, 管理工作也就越重要。 2. 企业管理对实现组织目标有积极的推动作用。 企业是有目标的, 企业只有通过管理, 才能有效的实现企业的目标。 通过有效的管理, 可以提高企业系统的整体功能。因为有效的管理, 会使企业系统的整体功能大于企业因素各自功能的简单相加之和, 起到放大组织系统的整体功能的作用。 同时, 通过有效的管理, 可以寻求各组织要素、各环节、各项管理措施、各项政策以及各种手段的最佳组合。通过这种组合, 可以产生一种新的效能, 充分发挥这些要素的最大潜能, 使人尽其才、物尽其用。这样, 组织中的每个人就能充分发挥聪明才智, 从而产生巨大的力量, 帮助组织实现组织目标。 组织文化与企业管理之间的关系【3】 一. 织文化的两种分类

组织文化的概念

组织文化是指组织成员共同具有的价值体系,它具有七个方面的特征,企业文化是一种特殊的组织文化。组织文化可看作是由器物层、制度层和精神层三个层次内容构成的同心圆体系,这三个同心圆围绕着一个中心点,共同构成组织文化结构。组织文化具有多项积极功能,但它又是变革的障碍、多样化的障碍和并购的障碍。企业文化经营是适应人本管理要求的新型管理模式。 (一)组织文化概念 组织文化是指组织成员共同的价值体系,它使组织独具特色,区别于其他组织。最新研究表明,下面七个特征可以用来区分不同的组织文化,其特征为:(1)创新与冒险:组织在多大程度上鼓励员工创新和冒险。(2)注意细节:组织在多大程度上期望员工做事慎密、注意小节。(3)结果定向:组织管理人员在多大程度上集中注意力于结果而不是强调实现这些结果的手段和过程。(4)人际导向:管理决策在多大程度上考虑到决策结果对组织成员的影响。(5)团队定向:组织在多大程度上以团队而不是以个人工作来组织活动。(6)进取心:员工的进取心和竞争性如何。(7)稳定性:组织活动重视维持现状而不是重视成长的程度。 企业文化是一种归属于组织文化范畴的特殊的组织文化。它主要是指随着现代工业的发展,企业组织在其所处的特定环境中,逐渐形成的共同价值标准、行为准则、基本理念和与之相适应的制度载体的总和。企业文化具有以下几个特征:(1)企业文化的终极目标是构建企业价值观。(2)企业文化的现实手段是营造和谐的环境氛围,形成以人为主体的人本化。(3)企业文化的主要管理方式是实施软管理。 组织文化可以看做是由器物层、制度层和精神层三个层次的内容构成的同心圆体系,这三个同心圆围绕着一个中心点,共同构成了组织文化的结构。其中,器物层是组织文化的表层部分,它是形成制度层和精神层的必要条件;制度层是组织文化的中间层次,是指对组织及其成员行为产生约束影响的规范性部分,它集中体现了组织文化的物质层和精神层对组织及其行为的要求;精神层则主要是指组织的全体成员共同信守的基本理念、价值标准、职业道德、精神面貌,也就是组织理念,它是组织文化的核心,是形成器物层和制度层的基础和原则。 按照组织文化的内在特征,可以将组织文化分成四种类型:学院型、俱乐部型、棒球型、堡垒型。学院型公司是为那些想掌握每一种新工作的人准备的地方。俱乐部型公司非常重视适应、忠诚感和承诺,在俱乐部型公司中,资历是关健因素,年龄和经验都至关重要。棒球型公司是冒险家和革新家的天堂,在棒球型公司从各种年龄和经验的人中寻求有才能的人。

(完整版)文化产业的定义_百度文库.

文化产业的概念 一、文化产业的定义 文化产业有种种不同的定义。就所提供产品的性质而言,文化产业可以被理解为向消费者提供精神产品或服务的行业;就其经济过程的性质而言,文化产业可以被定义为“按照工业标准生产、再生产、储存以及分配文化产品和服务的一系列活动”;在我们这样一个特定的制度环境中,文化产业除了具有一般产业属性之外,还具有某些特殊的社会和意识形态属性。这是我们理解文化产业的最基本的出发点。如果将文化产业臵于知识经济迅猛发展的当代世界经济背景下,我们又可看到,近十几年以来,文化产业已经发生了重大转变,越来越成为第三产业中最富现代意义、与高科技尤其数码技术发展最紧密结合的产业,并且越来越反过来影响和改变着传统文化产业的面貌。由此我们认为,现代文化产业实际上是一个巨大的“产业群”,它们奠立于大规模复制技术之上,履行最广泛传播的功能,经商业动机的刺激和经济链条的中介,迅速向传统文化艺术的原创和保存两个基本环节渗透:将原创变成资源开发,将保存变成展示,并将整个过程奠定在现代知识产权之上。 出于这样的理解,我们从行业门类上,把文化娱乐业、新闻出版、广播影视、音像、网络及计算机服务、旅游、教育等看做文化产业的主体或核心行业;把传统的文学、戏剧、音乐、美术、摄影、舞蹈、电影电视创作甚至工业与建筑设计,以及艺术博览 场馆、图书馆等看做文化产业正在争夺的前沿;把广告业和咨询业等看做是它成功开拓的边疆。 出于中国国情和第一本《中国文化产业蓝皮书》操作便利的需要,(我们还考虑到文化产业传统的行业管理归属,以上所说的产业门类将与文化部、新闻出版总署、国家广电总局、信息产业部、国家旅游局等主管部门的业务大致对应。按照时下的说法,这是一个“中等”的文化产业概念。应该说,文化产业在中国的发展还很不充分,其全部丰富性尚未充分展开,因此它的范围必定还会发生变化,相信这种变化将

管理学基础教案-组织文化(5.14)

天门职业学院教案(理论教学首页) 【讲授新课】 一、组织文化的类型 根据不同的标准和不同的用途,理论界目前对组织文化有着不同的划分方法,其中,最常见的划分方法有以下几种: (一)按照组织文化的内在特征 艾莫瑞大学的杰弗里?桑南菲尔德提出了一套标签理论,它有助于我们认识组织文化之间的差异,认识到个体与文化的合理匹配的重要性。通过对组织文化的研究,他确认了4种文化类型: 1.学院型组织文化

学院型组织是为那些想全面掌握每一种新工作的人而准备的地方。在这里他们能不断地成长、进步。这种组织喜欢雇用年轻的大学毕业生,并为他们提供大量的专门培训,然后指导他们在特定的职能领域内从事各种专业化工作。桑南菲尔德认为,学院型组织的例子有:IBM公司、可口可乐公司、宝洁公司等。 2.俱乐部型组织文化 俱乐部型公司非常重视适应、忠诚感和承诺。在俱乐部型组织中,资历是关键因素,年龄和经验都至关重要。与学院型组织相反,它们把管理人员培养成通才。俱乐部型组织的例子有:联合包裹服务公司(UPS)、德尔塔航空公司等。 3.棒球队型组织文化 棒球队型这种组织鼓励冒险和革新。招聘时,从各种年龄和经验层次的人中寻求有才能的人。薪酬制度以员工绩效水平为标准。由于这种组织对工作出色的员工给予巨额奖酬和较大的自由度,员工一般都拼命工作。在会计、法律、投资银行、咨询公司、广告机构、软件开发、生物研究领域,这种组织比较普遍。 4.堡垒型组织文化 棒球队型公司重视创造发明,而堡垒型公司则着眼于公司的生存。这类公司以前多数是学院型、俱乐部型或棒球队型的,但在困难时期衰落了,现在尽力来保证企业的生存。这类公司工作安全保障不足,但对于喜欢流动性、挑战的人来说,具有一定的吸引力。堡垒型组织包括大型零售店、林业产品公司、天然气探测公司等。 (二)按照组织文化所涵盖的范围 组织作为一个系统,是由各种子系统构成的,各个子系统又是由单个的具有文化创造力的个体组成。在一个组织中,除了整个组织作为一个整体外,各种正式的、有严格划分的子系统,或非正式群体,相对于组织来说也都能够作为一个小整体。从这个角度来说,组织文化又可以分化两类: 1.主文化 主文化(dominant culture)体现的是一种核心价值观,它为组织大多数成员所认可。当我们说组织文化时,一般就是指组织的主文化。正是这种宏观角度的文化,使组织具有独特的个性。 2.亚文化 亚文化是某一社会主流文化中一个较小的组成部分。在组织中,主文化虽然为大多数成员所接受,但是,它不能包含组织中所有的文化。组织中有各种小整体,在认同组织主文化的前提下,它们也有自己的独特的亚文化。亚文化或者是

生态产业的基本概念

生态产业的基本概念 生态产业是按生态经济原理和知识经济规律,以生态学理论为指导,基于生态系统承载能力,在社会生产活动中应用生态工程的方法。突出了整体预防、生态效率、环境战略、全生命周期等重要概念,模拟自然生态系统$建立的一种高效的产业体系,可持续发展是20世纪80年代提出的一个新概念。1987年世界环境与发展委员会在《我们共同的未来》报告中第一次阐述了可持续发展的概念。得到了国际社会的广泛共识。可持续发展是指既满足现代人的需求又不损害后代人满足需求的能力。换句话说就是指经济、社会、资源和环境保护协调发展,它们是一个密不可分的系统,既要达到发展经济的目的,又要保护好人类赖以生存的大气、淡水、海洋、土地和森林等自然资源和环境,使子孙后代能够永续发展和安居乐业。很明显生态产业不同于“传统产业”及“现代产业”,但又是“传统产业”及“现代产业”的继承和发展。 生态产业的理论基础是产业生态学。产业生态学也是一门“研究可持续能力的科学”产业生态学起源于20世纪80年代末。R.Frosch 等模拟生物的新陈代谢过程和生态系统的循环再生过程所开展的“工业代谢研究”。工业代谢是模拟生物和自然生态系统代谢功能的一种系统分析方法。其实现代工业生产过程就是一个将原材料能源和劳动力转化为产品和废物的代谢过程。1991年美国国家科学院与贝尔实验室共同组织了首次“产业生态学”论坛,对产业生态学的概念、内涵和方法以及应用前景进行了全面系统的总结。贝尔实验室的

C.Kumar认为:“产业生态学是对产业活动及其产品与环境之间相互关系的跨学科研究”,是继经济技术开发、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发展的第3代产业。生态产业是包含工业、农业、居民区等的生态环境和生存状况的一个有机系统。通过自然生态系统形成物流和能量的转化,形成自然生态系统、人工生态系统、产业生态系统之间共生的网络。生态产业,横跨初级生产部门、次级生产部门、服务部门,包括生态工业、生态农业、生态服务业(第三产业)。 生态产业是按生态经济原理和知识经济规律组织起来的基于生态系统承载能力,具有高效的生态过程及和谐的生态功能的集团型产业。不同于传统产业的是生态产业将生产、流通、消费、回收、环境保护及能力建设纵向结合,将不同行业的生产工艺横向耦合,将生产基地与周边环境纳入整个生态系统统一管理,谋求资源的高效利用和有害废弃物向系统外的零排放。以企业的社会服务功能而不是产品或利润为生产目标,谋求工艺流程和产品结构的多样化,增加而不是减少就业机会,有灵敏的内外信息网络和专家网络,能适应市场及环境变化随时改变生产工艺和产品结构。工人不再是机器的奴隶,而是一专多能的产业过程的自觉设计者和调控者。企业发展的多样性与优势度,开放度与自主度,力度与柔度,速度与稳度达到有机的结合,污染负效益变为资源正效益。生产产业建设需要在技术、体制和文化领域开展一场深刻的革命。 1生态工业 中世纪以来,人本主义思潮的泛滥,导致了以蒸汽机的诞生与利

组织文化

组织文化 组织文化的概念 组织是按照一定的目的和形成构建起来的社会集合体。由于每一个组织都有自己特殊的环境和历史传统,也就形成自己独特的哲学信仰、意识形态、价值取向和行为方式,于是每一种组织也都形成了自己特定的组织文化。组织文化的任务就是努力创造这些共同的价值观念体系和共同的行为准则。以下为几种较为常见的对组织文化的解释。汤姆·彼得斯认为组织文化是一组由符号性方法,如故事、传说、传奇口号等传递出来的主导性和一致性的共享价值观。 詹姆斯·库泽斯认为组织文化是一组共享的、持久的信念,通过一系列符号化的媒介传播,为人们的工作生活创造意义。 爱德加·沙因认为企业文化是在企业成员相互作用的过程中形成的为大多数成员认同的,并用来教育新成员的一套价值体系(包括共同意识、价值观念、职业道德、行为规范和准则等)。 总之,从组织中的任务的角度来说,组织文化是组织在长期的实践活动中所形成的为组织成员普遍认可和遵循的具有本组织特色的价值观念、团队意识、工作作风、行为规范和思维方式的总和。 组织文化的层次 学者经常用洋葱或冰山来类比组织文化的层次结构,文化可见的部门相当于洋葱的表皮或者冰山的尖端一样,只是一小部分,而大部分则隐藏在组织的内部,因此,组织文化是分层次的。埃德加·沙因将组织文化分为三个层次,即可以看见的、具体事物形象的外显物(组织

文化的表层),到感觉的、在内心深处、属于潜意识的层次(组织文化的核心层),组织文化的中层夹在两层次之间。 (一)组织文化的表层 表层文化是容易被直接观察到的那部分文化,常常给人们强烈的直接冲击,例如作为组织象征和员工精神支柱的英雄人物,代表组织一系列文化活动的文化仪式。在组织中,表层的文化还可以分为物质文化层和行为文化层。 (二)组织文化的中层 组织文化的中层是指组织的规章制度和道德规范,也称为制度文化层,把组织文化物质、行为的表层文化和精神层次的核心文化有机地结合成一个整体。组织的制度文化一般包括组织法规、组织的经营制度和组织的管理制度。组织的经营制度是指通过划分生产权和经营权,在不改变所有权的情况下,强化组织的经营责任,促进竞争,提高组织经济效益的一种经营责任制度,是组织内部的鼓励制度和经营观念,这些制度和观念潜移默化地规范着员工的行为。 (三)组织文化的核心层 组织文化的核心层主要是指组织的价值观,是人们对“错”与“对”的定义,表现为组织的精神文化层。精神文化是组织文化中的主体,是广大员工共同而潜在的意识形态,包括管理哲学、价值观念、道德观念等。其中组织的管理哲学是第一位的要素,管理哲学必然会影响到企业的价值观念和道德观念。比如,若认为“质量第一”是生产经营之本,那就必然会有“用户至上”的价值观念。沃森所说:“一个

文化产业的概念和内涵

文化产业的概念和内涵 文化产业概念的形成与发展是一个历史的过程,至今国际上仍未形成对文化产业的统一定义。“从总体上看,文化产业可以区分为作为哲学政治观念的“理论-意识形态文化产业”和作为经济制度、发展模式的操作性应用性文化产业两大部分。”[10] 学院派的理论工作者主要关注观念形态的“理论-意识形态文化产业”研究,侧重于从哲学政治观念的意识形态角度得出文化产业的定义。最早提出这一观点的是法兰克福学派。1947年,法兰克福学派的阿多诺和霍克海默出版了《启蒙的辩证法》,书中首次提出了“文化工业”(Cultural Industry)的概念。这里的“industry”是作为单数来使用的,指的是作为意识形态生产的大众文化活动。不过,法兰克福学派对与“文化工业”相联系的大众文化却是持批评态度的。阿多诺和奥克海默认为,文化产品在工厂中凭借现代科学技术手段,以标准化、规格化的方式被大量生产出来,并通过电影、电视、广播、报纸、杂志等大众传播媒介传递给消费者,最终使文化不再扮演否定意识的角色,反而成为统治者营造满足现状的社会的控制工具。虽然法兰克福学派从艺术和哲学价值评判的双重角度对文化工业进行了否定性的批判,但法兰克福学派对于“文化元素一旦与现代科技结合形成工业体系,就会产生巨大的影响社会的力量”这一现象的揭示,不仅创造了一个新的概念,而且也预示着一个巨大的新产业的诞生。目前,文化产业与高科技产业一样,是迄今为止世界上最具有前景的两大产业之一[11]。 社会经济实践操作者和研究者更关注与当代世界经济发展紧密相关联的应用文化产业的探索,侧重于从经济学、社会学和管理学角度得出文化产业的定义。由此出发,世界各国对文化产业并没有统一的说法。不同国家或地区往往从自身优势和国家总体发展战略等实用功能方面来理解“文化产业”的定义,在总体上通用的文化产业总称之后,又有版权产业、内容产业、创意产业等主要概念。20世纪80年代,日本学者日下公人从经济学理论出发,对文化产业做出定义和阐释:“文化产业的目的就是创造一种文化符号,然后销售这种文化和文化符号”。这个定义既体现了文化与经济的结合,也体现了哲学、心理学与经济学的结合。20世纪90年代,美国人用“版权产业”来说明文化产业的状况,将文化产业视为“可商品化的信息内容产品业”。其“版权产业”分为核心版权产业、部分版权产业、分销版权产业、版权相关产业等。1997年,芬兰在《文化产业最终报告》中,将文化产业定义为“基于意义内容的生产活动”。它强调内容生产,而不再提工业标准,称“内容产业”,包括建筑、艺术、书报刊、广电、摄影、音像制作分销、游戏及康乐服务等。英国政府将文化产业称为创意产业,是指“那些发源于个人创造力、技能和天分,能够通过应用知识产权创造财富和就业机会的产业。”[12]它强调创造者个人的创造力,同时又倾向于各国政策性的设计、规划和推动。其范围包括广告、建筑、艺术及古玩市场、工艺品、时尚设计、电影与音像、互动性休闲软件、音乐、表演艺术、出版业、软件与计算机服务业、电视广播等13个行业。作为社会经济实践操作的文化产业是一个总括性、包容性的综合概念。在英语中变成了复数(Cultural Industries),它是以产业或产品对象的总的“文化”的性质作出的分类。“从当代应用文化产业来看,文化产业具有一般产业所必备的某些属性。就其所提供产品的性质而言,文化产业可以被理解为向消费者提供精神产品或服务的行业;就其经济过程而言,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把文化产业界定

组织过程资产

组织过程资产 组织过程资产包括任何或全部与过程相关的资产,可来自任一或所有参与项目的组织,用于帮助项目成功。这些过程资产包括正式和非正式的计划、政策、程序和指南。过程资产还包括组织的知识库,如经验教训和历史信息。组织过程资产可能包括完整的进度计划、风险数据和挣值数据。项目团队成员通常有责任在项目全过程中对组织过程资产进行必要的更新和补充。组织过程资产可分成以下两大类。 一.流程与程序 组织的工作流程与程序,包括(但不限于): 1, 组织的标准流程,例如,标准、政策(如安全与健康政策、伦理政策和项目管理政策)、标准的产品与项目生命周期,以及质量政策与程序(如过程审计、改进目标、核对表和组织所使用的标准化的流程定义); 2,标准化的指南、工作指示、建议书评价准则和绩效测量准则; 3,模板(如风险模板、工作分解结构模板、项目进度网络图模板以及合同模板); 4,根据项目的具体需要,“剪裁”组织标准流程的指南与准则; 5,组织对沟通的规定(如具体可用的沟通技术、许可的沟通媒介、记录保存政策以及安全要求) 6, 项目收尾指南或要求(如项目终期审计、项目评价、产品确认以及验收标准); 7,财务控制程序(如定期报告、费用与支付审查、会计编码以及标准合同条款); 8,问题与缺陷管理程序,包括对问题与缺陷的控制、识别与处理,以及对相关行动的跟踪; 9,变更控制程序,包括修改公司标准、政策、计划和程序(或任何项目文件)所需遵循的步骤,以及如何批准和确认变更。风险控制程序,包括风险的类别、概率的定义和风险的后果,以及概率影响矩阵; 10,排序、批准与签发工作授权的程序。 2.共享知识库 组织用来存取信息的共享知识库,包括(但不限于): 1,过程测量数据库,用来收集与提供过程和产品的测量数据; 2,项目档案(如范围、成本、进度与质量基准,绩效测量基准,项目日历,项目进度网络图,风险登记册,风险应对计划和风险影响评价); 3,历史信息与经验教训知识库(如项目记录与文件、完整的项目收尾信息与文件、关于以往项目选择决策与绩效的信息,以及关于风险管理工作的信息); 4, 问题与缺陷管理数据库,包括问题与缺陷的状态、控制情况、解决方案,以及相关行动的结果 5, 配置管理知识库,包括公司标准、政策、程序和项目文件的各种版本与基准;

CMMI5文档之组织标准过程维护规程

组织标准软件过程维护规程 文档编号:FHI_CMMI_OPD_PRD_OSPMT 文档信息:组织标准软件过程维护规程 文档名称:组织标准软件过程维护规程 文档类别:CMMI规程 密级:内部秘密 版本信息:1.1 建立日期:2016-1-8 创建人:EPG 批准人:李庆林 批准日期:2016.2.25 存放位置:集成公司组织资产库/组织标准过程 编辑软件:Microsoft Office 2003 中文版

文档修订记录

目录 1简介 (4) 1.1目的 (4) 1.2适用范围 (4) 1.3术语表 (4) 1.4参考资料........................................................................... 错误!未定义书签。2过程总体描述.. (5) 2.1过程概述 (5) 2.2过程结构描述 (5) 3过程元素描述 (6) 3.1开发标准组织过程 (6) 3.2工作组成员及EPG成员制定组织标准软件过程的工时 (8) 3.3评审与批准组织标准软件过程 (8) 3.4维护组织标准软件过程 (9) 3.5发布组织标准软件过程 (12) 4附录 (14) 4.1附录A-过程元素表 (14) 4.2附录B-过程元素表 (16)

1简介 1.1目的 依据CMMI级的关键过程域“组织过程定义”的要求,开发和维护一组有用的软件过程资产,这些资产供本公司所有软件开发项目享用,以便统一稳定和改进各类项目的软件开发过程性能,并以收集和积累财富在应用中产生的信息与项目组创造性的应用经验,不断改进财富库的内容,使组织长期受益。 过程资产包括有:组织的标准软件过程,对批准使用的软件生命周期的描述,组织标准软件过程的裁剪指南、组织软件过程数据库和软件过程文档库。 另外一个目的是为了有计划、有组织的指导和规范建立过程资产,故本规程是组织标准软件过程和相关过程财富制定、评审批准、维护、发布和废除的文档化规程,过程财富的描述另见相关规程。1.2适用范围 本过程适用于公司软件部内的组织标准软件过程及相关过程资产的管理。 1.3术语表 1.过程类别:我们将现有的和以后需要增加的组织标准软件过程按属性不同分为开发过程、支 持过程、组织过程、管理过程四大类,并对这四类进行细化; 2.组织标准软件过程:组织标准软件过程是基本过程的可操作的定义,在组织中建立一个针对 所有软件项目的共用的软件过程。它是由多个过程元素组合而成,包含了所有项目的软件过 程均会包含的软件过程元素; 3.过程元素:过程元素是指一个软件过程描述的构成元素。每个过程元素包括一组妥善定义的、 有限制的、紧密相关的活动(如软件估计元素、软件设计元素等)。过程元素的描述可以是 待填充的样板、待完成的片段、待推敲的抽象、待修改的或已使用的无须修改的完整描述。 过程元素的内容包括标题、输入、入口标准、任务、职责、使用的模板和规程、度量、出口 标准、输出等; 4.过程流程图:将一个组织的标准的软件过程分解成若干个过程元素,把这些过程元素间的关 联关系用流程图进行描述; 5.过程元素框图:过程元素框图是对过程元素所有要素及所要执行活动用一种标准流程图的格 式来表达的形式; 6.输入:任务开始之前输入的产品; 7.入口准则:任务开始之前应该被满足的条件; 8.任务:做些什么,谁做,怎么做,什么时间做等内容;是描述一个过程元素时的核心内容; 9.出口准则:可以认为某过程元素已经执行完毕时应该被满足的条件; 10.输出:任务结果后输出的产品; 11.职责:执行任务中的人员的角色和职责;

1 什么是组织文化

1 什么是组织文化,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分析组织文化的重要作用,作为企业应该怎样构建自己的企业文化 定义:指组织成员的共同价值观体系,它使组织独具特色,区别于其他组织。如果仔细考 察的话,这种共同的价值观体系实际上是组织所重视的一系列关键特征。最新研究认为,下面7个方面的特征是组织文化的本质所在。 1.创新与冒险组织在多大程度上鼓励员工创新和冒险。 2.注意细节组织在多大程度上期望员工做事缜密、善于分析、注意小节。 3.结果定向组织管理人员在多大程度上集中注意力于结果而不是强调实现这些结果的手段与过程。 4.人际导向管理决策在多大程度上考虑到决策结果对组织成员的影响。 5.团队定向组织在多大程度上以团队而不是个人工作来组织活动。 6.进取心员工的进取心和竞争性如何。 7.稳定性组织活动重视维持现状而不是重视成长的程度。 作用:组织文化在一个组织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主要表现在如下五个方面:(1)激励 功能;(2)凝聚功能;(3)导向功能;(4)规范功能;(5)协调功能。 一、组织文化的激励功能 组织文化的激励作用是指组织文化本身所具有的通过各组成要素来激发员工动机与潜在的作用,它属于精神激励的范畴。具体来说,组织文化能够满足员工的精神需要,调动员工的精神力量,使他们产生归属感、自尊感和成就感,从而充分发挥他们的巨大潜力。 二、组织文化的凝聚功能 组织文化是一种“软性”的协调力和粘合剂,形成巨大的向心力和凝聚力。组织文化以大量微妙的方式来沟通组织内部人们的思想,使组织成员在统一的思想和价值观指导下,产生对作为组织成员的“身份感”和“使命感”,产生对组织目标、道德规范、行为准则、经营观念等的“认同感”。同时在组织氛围的作用下,使组织成员通过自身的感受,产生对于本职工作的“自豪感”和对组织的“归属感”,使组织成员乐于参与组织的事务,发挥各自的潜能,为组织目标作出贡献。 三、组织文化的导向功能 组织文化作为员工的共同价值观念一旦形成,就产生一种思维定势,必然对员工具有强烈的感召力,这种感召力将员工逐步引导到组织的目标上来。 四、组织文化的规范功能 在一个特定的组织文化氛围中,组织文化可以起到有效的规范作用。组织文化的规范功能主要体现在如下三个方面:(1)组织文化能够规范、统一组织的外部形象;(2)组织文化能够规范公司的组织制度,让员工行为规范化;(3)可以让组织的全体员工产生一致的精神信仰,把个人和组织的发展目标进行有效的结合。 五、组织文化的协调功能 组织文化的协调功能就是指,组织文化可以强化成员之间的合作,信任和团结,培养亲近感、信任感和归属感,从而促进组织内部各个部门、个体与个体之间、个体与群体之间、 群体与组织之间、员工与组织之间的有机配合。

企业文化定义精

企业文化是指企业全体员工在长期的发展过程中所培育形成的并被全体员工共 同遵守的最高目标、价值体系、基本信念及行为规范的总和。 “企业文化”,就是企业成员共同的价值观念和行为规范。讲通俗点,就是每一位员工都明白怎样做是对企业有利的,而且都自觉自愿地这样做,久而久之便形成了一种习惯;再经过一定时间的积淀,习惯成了自然,成了人们头脑里一种牢固的“观念”,而这种“观念”一旦形成,又会反作用于(约束)大家的行为,逐渐以、道德公允的形式成为众人的“行为规范”。 企业文化是指企业在实践中,逐步形成的为全体员工所认同、遵守、带有本企业特色的价值观念、经营准则、经营作风、企业精神、、发展目标的总和。 企业文化特指:企业在长期生产经营活动中确立的,被企业全体员工普遍认可和共同遵循的价值观念和行为规范的总称。 也有人认为,应该从这样几个方面认识企业文化: 1. 企业文化是企业在解决生存和发展的问题的过程中形成的基本游戏规则,所以始终会以“解决问题”做为自己的宗旨。 2. 企业文化是被大家认为有效的而共享,并共同遵循并自觉维护的; 3. 企业文化是习得的 4. 企业文化是维系企业持续发展的。 5. 企业文化集中反映了企业的关键价值。 广义上说,是人类社会历史实践过程中所创造的与的总和;狭义上说,文化是社会的以及与之相适应的与。而企业文化是企业内全体成员的意志、特性、习惯和科学文化水平等因素相互作用的结果。它与、科研、等组织的文化性质是不同的。 企业文化依附于企业,随企业产生,随企业消亡而消亡。即使没有总结或提出外在表现形式,企业文化依然是存在的。 企业文化的内在本质内容与外在表现形式有很大的偏差。第一,外在表现形式通常表现为一句话或几个词,不是内在本质内容的全部;第二,企业文化中实际存在的糟粕是肯定不会出现在外在表现形式中的;第三,外在表现形式通常比

产业价值再定义(精)

产业价值再定义 在照明市场里,独特的天花板文化屏蔽了来自海外巨头的激烈竞争,本土企业要真正赢得本土市场,还需要独特的模式支撑。从传统的照明产品提供商转型为照明解决方案提供者,雷士实现了价值链上的角色升级。 来源:21世纪商业评论作者:王婷从1879年爱迪生发明电灯开始,电灯成为了人类照明的主要工具,这不但由此缔造了世界级企业GE,也由此撬动起一个庞大的为人类带来光明的照明产业。 不过与众多海外巨头先天占据先机,并由此形成持续优势壁垒的产业不同,照明产业的独特性还受制于特殊的“本土化要素”——不同区域市场里,由于建筑物结构和天花板高度所带来的差异,延缓了产业巨头全球化的步伐。想象一下,在欧美高堂阔院的建筑风格下相得益彰的华贵吊灯,如果挂在大多数中国家庭的两居室中该显得多么地局促不安。因此,照明产业的跨国巨头,它们的注意力则放在了自己更擅长的事情——光源的研发上,毕竟光源之于灯具,好比CUP之于电脑,它是灯具的“心”。 因此,独特的天花板文化屏蔽了来自海外巨头的激烈竞争,让中国企业在照明市场里凭借着对本土市场的深刻理解得以顺利地占有一席之地。然而,这对于雷士来说,还不足够。它们将对市场的理解推进了一步:不仅仅要为消费者需求制造相应型号或种类的灯具,而是应该指引消费者灯具应该在怎样的环境下使用,并由此为消费者开发出满足其需求的各种型号或种类的灯具。他们在中国市场中定义和发掘“商业照明”这一细分市场,并且通过对渠道的开发、利用和盈利模式的修正,雷士从传统的照明产品提供商转型为照明解决方案的提供者,实现了价值链上的角色升级。 还原以客户为中心 人类对光明的需求,不断推动着照明行业的发展。目前,电光源仍然是世界照明系统的主体,自其发明以来已经历了130多年的发展,目前其品种已超过3000种,规格达到5万多种。由于光源是让灯实现照明功能的主体,因此,很长一段时间以来,世界主要照明企业都将研发的重点放在光源研发和创新上。而随着节能环保趋势的日益增强,占领优质光源的研发先机,也成为很多照明企业占据行业高位的契机。 成立于1891年的飞利浦公司,最初就是一家从事碳灯丝光源生产的厂家,它的主要客户中,有一些早期的电力公司,他们在自己的能源供应合同里包含了光源的提供。经过100多

项目规划过程定义

目的 产生项目计划书,让项目在切实可行的方案中执行。 角色与职责 角色职责 项目经理?组织项目策划工作,编制项目计划书 项目组成员?参与项目策划活动,评审并承诺与自己工作相关的计划领域专家、技术专家?为项目策划提供相关的专业支持和指导 ?全程监督项目策划过程是否符合组织的标准,并编写质量保 PPQA工程师 证计划 配置管理员?负责将项目计划的成果置于适当的配置环境下, 高层经理?负责批准项目计划 ?为项目组制定项目计划提供相应的支持,评审并认可项目计 客户代表 划中与客户相关的内容 入口准则 项目目标已经确定,且项目启动。 已经指定了项目经理和项目组成员。 用户需求已被文档化,并得到确认。 输入 已文档化的客户初始需求、《项目合同》(可裁剪,不是必须的)、组织级的 项目过程 执行关系 阶段是线性的,有优先次序的 流程图

执行步骤 步骤一:定义范围 定义范围 选择项目生命周期及建立项目已定义过程 WBS划分 项目估计 制定项目计划 整合项目计划 评审和批准 项目计划

目的:通过客户的初始需求,确定项目的范围。 由项目经理组织需求分析员、系统架构师与客户代表进行以下工作: (1)深入研究客户初始需求,分析以下内容: ①项目的制约因素,包括:项目的成本、时间、质量。 ②项目的边界,包括:“做什么”和“不做什么”。 ③确定产品的验收标准,产品的验收标准是可量化,可测量的。 ④明确产品的行业规范、达标性能。 (2)根据公司的环境因素分析出项目所需的人力资源,硬件资源,市场情况等因素 (3)项目经理根据定义的范围编制初步的项目计划书 步骤二:选择项目生命周期及建立项目已定义过程 目的:更有效的对项目进行管理控制,是WBS划分的重要依据。 由项目经理组织需求分析员、系统架构师进行以下工作: (1)确定项目的特征,包括: 类型内容 需求类型需求是否容易被定义或熟知 需求是否可以在早期被完整定义需求功能是否复杂 项目风险项目是否组织中的新方向是否有可重用部件 可用的项目资源不足问题 项目类型项目是已有系统的一个升级版还是重新开发项目的规模大小 项目时间长短 用户类型客户代表是否在项目期间参与 客户代表是否是技术和业务领域的专家客户是否希望全程跟踪项目的进度

组织文化

第六章组织文化 ? 一、教学要点 1、组织文化的概念及其基本特征。 2、迪尔和肯尼迪的组织文化五要素。 3、麦金瑟的7S的基本内容。 4、系统论观点的组织文化的结构层次、表现形态和构成要素的基本内容。 5、组织文化的功能。 6、塑造组织文化的主要途径。 7、关键名词:组织文化、麦金瑟7S结构、组织精神、组织价值观、组织形象、 ? 二、习题 (一)填充题 1. 广义的文化是指人类在社会历史实践过程中所创造的__________和__________的总和。 2.狭义的文化是指社会的__________,以及与之相适应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物化的精神。 3.文化具有如下特征: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组织文化是指组织在长期的实践活动中所形成的并为组织普遍认可和遵循的具有本组织特色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的总和。 5.组织文化的核心是__________________。 6.组织文化是以_________________为中心的。 7.组织文化的重要任务是增强______________________。 8.迪尔和肯尼迪认为构成组织文化的要素有五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麦金瑟-7S结构中的七种文化要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从现代系统论的观点来看,组织文化的结构层次有三个: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1.组织文化的表现形态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如果从最能表现组织文化特征的角度看,组织文化的基本要素包括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3. 组织价值观具有___________性、__________性和____________性。 14.组织文化的功能包括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5.组织价值观和组织文化要体现组织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 16.对组织形象影响较大的因素有五个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7.组织文化通过培养组织成员的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建立起成员与组织之间的相互依存关系。 18.作为组织灵魂的组织精神,一般是指经过精心培养而逐步形成的并为全体组织成员认同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 19.选择正确的__________________是塑造组织文化的首要战略问题。 ? (二)选择题 1.关于组织文化,正确的说法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A.变化较慢,一旦形成便日趋加强; B.变化较快,随时补充新的内容 C.变化较慢,但每年都会抛弃一些过时的内容 D.变化较快,特别企业管理人员变更时 2.下列关于组织文化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