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浙江省杭州市中考科学(化学部分)真题(word版,含解析)

2014年浙江省杭州市中考科学(化学部分)真题(word版,含解析)
2014年浙江省杭州市中考科学(化学部分)真题(word版,含解析)

杭州市2014年中考化学试卷

1.液氧转化为氧气的过程中,发生的变化是

A .混合物变为纯净物

B .分子间的空隙增大

C .化学性质发生变化

D .分子总数增加

【知识点】

混合物与纯净物的区别;物理变化与化学变化的本质区别;

【答案】B

【考查能力】

本题主要考查学生概念的辨析能力;根据物质的变化分析微粒的变化

【解析】

A 、 液氧与氧气都是由氧分子构成的,液氧与氧气属于同种物质都是纯净物,所以A 不符合

题意。

B 、 液氧转化为氧气,分子本身没变,分子之间的间距变大,所以B 符合题意。

C 、 液氧转化为氧气,分子本身没变,没有新物质生成,所以显然化学性质不变,所以C 不

符合题意。

D 、 液氧转化为氧气,分子本身没变,分子的总数不会增加,只是分子之间的间距变大。所

以D 不符合题意。

【易错点】不理解液氧和氧气都是由氧分子构成,物质的构成相同,所以容易错选为A.

2.以下几种实验操作,不正确...

的是

【知识点】灭火的原理,溶液的配制,量筒的正确使用方法,闻气体的方法,物质的分离方法,过滤的正确操作方法。

【答案】B

【考查能力】

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基本实验操作正确与否的判断,

要求同学们要熟练掌握基本概念和基本A .酒精灯失火用

湿抹布扑盖

B .将NaCl 倒入

量筒中配制溶液 C .加碱研磨后闻气味鉴别铵态氮肥 D .分离溶液中析出的KNO 3晶体

方法及实验的操作注意事项.

【解析】

A、酒精灯失火用湿抹布铺盖,采用隔绝空气的方法灭火,所以A不符合题意;

B、量筒不能作为反应容器和配制容器,所以B符合题意;

C、闻气体时用手轻轻扇动,让少量气体飘进鼻孔,即扇闻,所以C不符合题意;

D、分离固液的混合物时可用过滤的分离方法,而且题中过滤操作正确。所以D不符合题

意。

3.某些电子集成电路常用黄金镀膜。废旧电子产品上的黄金通过某种溶液的溶解后,加入某种金属,即可回收。对黄金在电子产品上的应用和回收过程,下列说法错误

..的是A.集成电路用黄金镀膜可防止线路氧化 B.回收时往溶液中加入的金属可以选用铜C.回收时溶解黄金的溶液不会是硫酸 D.回收时加入的金属与溶液发生了化合反应【知识点】

置换反应的条件;影响金属与氧气反应的速率的因素;

【答案】D

【考查能力】

主要考查对金属与酸和盐溶液发生置换反应的条件的而理解;影响金属与氧气反应的速率的因影响金属与氧气反应的速率的因素;

【解析】

A、金在金属活动性顺序表中排在最后面,活动性很差,在空气中不能被氧化,所以A不符

合题意;

B、在金属活动性顺序表中铜排在金前面,所以,铜可以把金从它的盐溶液中置换出来;

C、金在金属活动性顺序表中排在氢后面,金不会溶于稀硫酸,所以C不符合题意。

D、制取金属金的单质,说明回收时加入的金属与溶液发生了置换反应,所以D符合题意。【易错点】学生对金属与酸和盐溶液发生置换反应的条件的理解不深,所以错答成C. 4.某同学为研究相同条件下一氧化碳和氢气哪个还原氧化铁的量更多,将一氧化碳和氢气等体积混合后先通过图甲装置,再通过图乙中的仪器组合。为达到实验目的,图乙中仪器选择和连接最好的是

图甲图乙

A.cba B.cda C.cbd D.bca

【知识点】气体成分的分析、化学实验的基本原理

【答案】A

【考查能力】

主要考查实验装置的选择组装能力,气体的除杂检验能力,尾气处理分析能力

【解析】

一氧化碳和氢气等体积混合后还原氧化铁,要想知道哪个还原氧化铁的量更多,我们要根据

生成的二氧化碳和水的质量进一步求出。要知道生成二氧化碳和水的质量,我们要先用浓硫

酸质量变化测出生成水的质量,再用氢氧化钠溶液的质量变化测出生成二氧化碳的质量,然

后进行尾气处理,防止未反应的一氧化碳污染空气。因为氢氧化钙的溶解度小,所以我们选

择氢氧化钠,若先除二氧化碳会使所测水的质量变大,影响实验结果。所以正确的顺序是A、

cba

【易错点】

学生不理解定量实验中水蒸气要先吸收,再吸收二氧化碳,如果先吸收二氧化碳会重新带上水,使水的测量值变大,会错答成D

5.在氢氧化钠溶液中加入一定量的稀盐酸后,下列实验能证明两者恰好完全中和的是A.滴入适量FeCl3溶液,溶液变黄,但无沉淀生成

B.滴入几滴酚酞试液,酚酞试液不变色

C.测得反应后溶液中Na+与Cl-的个数比为1:1

D.滴入适量AgNO3溶液和稀硝酸,观察到有白色沉淀

【知识点】

酸碱中和反应;指示剂变色反应;酸碱盐之间的反应及化学常见实验现象的分析

【答案】C

【考查能力】主要考查酸碱盐之间的反应及化学常见实验现象的分析能力;

酸碱中和反应恰好反应及过量问题的分析

【解析】

A、滴入适量FeCl3溶液,溶液变黄,但无沉淀生成。如果盐酸过量也不会有沉淀的生成。

所以A不符合题意;

B、滴入几滴酚酞试液,酚酞试液不变色。酚酞试液在酸性和中性条件下均不显色,所以B

不符合题意;

C 、测得反应后溶液中Na+与Cl-的个数比为1:1。当氢氧化钠溶液和稀盐酸恰好完全反应,溶液中Na+与Cl-的个数比为1:1,所以C 符合题意;

D 、滴入适量AgNO3溶液和稀硝酸,观察到有白色沉淀。只要滴入稀盐酸,Cl-都会和Ag+生成沉淀,不管是过量还是恰好完全反应,所以D 不符合题意。

【易错点】在氢氧化钠溶液中加入一定量的稀盐酸后,滴入适量FeCl 3溶液,溶液变黄,但无沉淀生成,只能判断氢氧化钠和盐酸发生了反应,却不能证明恰好反应,如果不仔细读题,就容易错答成A.

6.一定质量的氢氧化钡溶液中逐渐加入碳酸钠粉末(不考虑溶液体积变化),直至过量。

如图横坐表示加入碳酸钠粉末的质量,根据图像判断,纵坐标可能表示

A .生成沉淀的质量

B .溶液中溶剂的质量

C .溶液中溶质的质量

D .溶液的pH

【知识点 】酸碱盐之间的反应 【答案】C

【考查能力】根据酸碱盐之间的反应判断判断溶液中溶质、溶剂、pH 值等变化

【解析】

A 一定质量的氢氧化钡溶液中逐渐加入碳酸钠粉末直至过量,产生碳酸钡的质量应该先逐渐增加,而后不变,所以A 不符合题意;

B 、溶液中溶剂没有参加反应,也没有产生,应该不变,所以B 不符合题意;

C 、一定质量的氢氧化钡溶液中逐渐加入碳酸钠粉末直至过量,根据化学反应物质之间的质量比可以知道生成的碳酸钡沉淀的质量大于加入的碳酸钠粉末的质量,所以溶液中的溶质的质量先减小;当一定质量的氢氧化钡溶液反应完,碳酸钠粉末过量所以溶质质量变大。

D 、一定质量的氢氧化钡溶液中逐渐加入碳酸钠粉末直至过量,反应的实质是钡离子与碳酸根离子生成碳酸钡沉淀,而氢氧根离子并没有参加反应,所以溶液的pH 值基本不变。

【易错点】学生没有理解反应的实质,认为氢氧化钡被反应,pH 值下降,一定量氢氧化钡完全反应后随着碳酸钠的加入pH 值增加。错选为D.

7.右图是北京本地PM2.5来源分布图。据此,下列措施对减少PM2.5效果

最不明显....

的是 A .减少汽车的保有量

B .植树造林

C .用风能与太阳能发电替代燃煤发电

D .减少工业生产中二氧化碳的排放

【知识点】空气污染与保护、防止污染的方法

【答案】D

【考查能力】

本题主要考查列举空气污染物的主要来源;说出一些防治空气污染的方法。

【解析】

A、减少汽车的保有量,可以减少汽车尾气的排放,减少烟尘。所以A不符合题意;

B、植树造林,有利于空气的净化,部分植物可以吸附阻挡粉尘。所以B不符合题意;

C、用风能与太阳能发电替代燃煤发电,减少了烟雾粉尘的排放,所以C不符合题意;

D、减少工业生产中二氧化碳的排放,可以减缓温室效应,但与PM2.5没有什么直接关系。所以D不符合题意。

【易错点】不清楚二氧化碳目前不计入空气污染指数的项目,它与PM2.5并没有直接的相关性。易错选为B

8.(4分)小明在生活中观察到:点燃的小木棒燃烧端朝上,往往没燃尽就熄灭,而燃烧端朝下,往往不易熄灭。从燃烧的条件来看,你认为燃烧端朝上的小木棒,没燃尽就熄灭的最主要原因是▲,若将小木棒事先涂油,燃烧端朝上也不易熄灭,请说明原因。▲。

【知识点】

燃烧的条件,不同物质的着火点不同

【答案】

小木棒温度不易达到着火点

着火点较低的油燃烧产生的热量,使小木棒温度较易达到着火点

【考查能力】

说明可燃物燃烧的条件,说明常用灭火的方法和原理。

【解析】

燃烧端朝上的小木棒,使下端的木条的温度达不到木头的着火点,所以没燃尽就熄灭。

若将小木棒事先涂油,燃烧端朝上也不易熄灭,是因为着火点较低的油燃烧产生的热量,使小木棒温度较易达到着火点。

【易错点】

不能准确判断出题目中木条熄灭是因为未达到着火点还是因为氧气不足造成的。

还有学生不清楚木头和油的着火点哪个低。

9.(4分)已知某碱溶液的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增大;温度一定时,该碱溶液的浓度越大,其碱性越强。

(1)要使该碱饱和溶液的pH升高(溶质不变),可采取的方法是▲。

(2)要使该碱饱和溶液的pH降低,在下列试剂中,哪些可选择加入?▲

A.CO2 B.CaCO3 C.Fe(OH)3 D.CuSO4

【知识点】

灼烧 灼烧 影响溶解度的因素,饱和溶液与不饱和溶液的转化,物质间的反应

【答案】

(1)升高溶液温度并在该温度下蒸发溶剂

(2)AD

【考查能力】

列举影响物质溶解性的因素,了解温度对物质溶解度的影响,知道饱和与不饱和溶液的联系,区别和转化。

【解析】

(1)该碱溶液的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增大,又因要使该碱饱和溶液的pH 升高且溶质不变,所以可以升高温度,并在该温度下蒸发溶剂,使溶液的质量分数增大,使溶液的PH 的增大。

(2)A,D 物质分别与该碱溶液 反应,使OH ——

浓度下降,所以碱饱和溶液的pH 降低。B 不与该碱溶液反应,D 不溶于水,所以不改变溶液的PH 值.

【易错点】

不清楚B 不会与碱溶液反应。不知道D 是不溶于水。所以容易错答成B,C

10.(8分)无标签试剂瓶中的一种黑色不溶于水的固体可能是硫化铜或者是硫化亚铜。查

资料可知:硫化铜(CuS )和硫化亚铜(Cu 2S )在空气中灼烧分别发生下列化学反应: 2CuS+3O 2 ==== 2CuO+2SO 2 Cu 2S+O 2 ---------CuO+SO 2 (没配平)

(1)请写出配平后的Cu 2S 在空气中灼烧的化学方程式 ▲ 。如

要确定灼烧的Cu 2S 是否完全反应,依据的实验现象是 ▲ 。

(2)根据这两个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中固体物质的质量变化,某同学仅用天平、酒精灯、坩埚、三角架等常用仪器(无其它试剂),通过三个实验步骤鉴别出某黑色固体是硫

化铜还是硫化亚铜。他的实验步骤一:用天平准确称量一定质量的待测黑色固体。

请写出后两个实验步骤:

实验步骤二: ▲

实验步骤三: ▲

【知识点】

化学方程式的配平,化学方程式的意义,

【答案】

(1)Cu 2S+2O 2 ==== 2CuO+SO 2

不再产生刺激性气味的气体或将湿润的蓝色石蕊试纸悬于灼烧容器上方,试纸不变色(其他合理答案酌情给分)。

(2)将称量好的黑色固体分别置于坩埚中充分灼烧

冷却至室温后称量其剩余固体的质量

【考查能力】

灵活运用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在分析和比较的基础上对化学实验的设计能力

【解析】

根据Cu 2S 燃烧生成的SO 2,的性质作出判断,,所以不再产生刺激性气味的气体,或将湿润的蓝色石蕊试纸悬于灼烧容器上方,试纸不变色都可以。

根据CuS燃烧后固体质量减小。而Cu2S燃烧后固体质量不变的原理,写出实验步骤2将称量好的黑色固体分别置于坩埚中充分灼烧,步骤3冷却至室温后称量其剩余固体的质量。

【易错点】

不清楚本实验的原理,所以不能正确表达实验步骤。

11.(8分)小明把过量锌粒加入有盐酸的试管中,发现随着反应的进行,产生气体的速度逐渐加快,一段时间后逐渐减慢,最后停止产生气体。在反应过程中,溶液的温度也先随之升高,最后下降到室温。于是,小明设计实验来探究“一定质量的某种金属和同体积盐酸反应快慢的影响因素”。测得实验数据如下:

某金属与同体积盐酸溶液反应实验数据表

(1)分析

实验数据得出:一定质量的某种金属和同体积盐酸反应,影响金属和酸反应快慢的主要因素有▲、▲。

(2)可以通过比较▲实验数据来确定金属和酸反应的快慢。

(3)过量锌粒加入盐酸中,反应开始的一段时间,反应速率逐渐加快,而不是逐渐减慢。

请分析原因。▲。

【知识点】

影响化学反应速率的因素

【答案】

(1)盐酸溶液浓度、反应时溶液温度

(2)反应开始到2分钟产生的气体体积(或相同时间内产生的气体体积)

(3)温度对反应速率的影响大于盐酸溶液浓度对反应速率的影响

【考查能力】

考查学生对实验数据的分析能力和表达能力,实验探究能力。

【解析】

(1)影响化学方应的因素有温度,反应物浓度,有无催化剂,接粗面积大小,从表中可得

到本实验的影响反应速率的因素有盐酸溶液浓度、反应时溶液温度。

(2)可以通过比较相同时间内产生的气体体积来确定金属和酸反应的快慢。

(3)反应开始的一段时间,盐酸浓度在降低,但反应温度在上升,所以温度对反应速率的影响大于盐酸溶液浓度对反应速率的影响

【易错点】

没有对实验变量进行横向的比较,很难分析出温度对反应速率的影响大于盐酸溶液浓度对反应速率的影响。

12.(6分)2013年5月,某市自来水有股奇怪的味道,经专家多轮综合检测,基本认定引起此次异味的主要物质是邻叔丁基苯酚。将30克邻叔丁基苯酚完全燃烧,生成88克CO2和25.2克H2O(无其他产物)。已知邻叔丁基苯酚的相对分子质量为150,求:(1)30克邻叔丁基苯酚中含碳元素▲克,氢元素▲克。

(2)邻叔丁基苯酚的化学式为▲。

【知识点】质量守恒定律;化学式的计算;

【答案】

(1)24, 2.8

(2)C10H14O

【解析】

(1)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将30克邻叔丁基苯酚完全燃烧后碳元素和氢元素的质量不变,所以88克CO2 中碳元素的质量等于30克邻叔丁基苯酚中碳元素的质量,25.2克H2O中的氢元素的质量等于30克邻叔丁基苯酚中氢元素的质量。

m (C) =88g×12/44 =24g m (H) = 25.2×1/9=2.8g

(2)30克邻叔丁基苯酚中 m (O) = 30g-24g-2.8g=3.2g

设邻叔丁基苯酚的化学式为CxHyOz,

m (C):m (H):m (O) =12x:y :16z=24:2.8:3.2

解得:x:y:z=10:14:1

又因为邻叔丁基苯酚的相对分子质量为150,所以邻叔丁基苯酚的化学式为C10H14O。

【考查能力】

利用质量守恒定律进行分析能力;利用元素质量比求化学式的能力。

【易错点】不清楚相对质量比等于实际质量比,不能正确列出等式计算。

13.(10分)某家用饮水机(见右图)通过电热使水加热到95℃时,饮

水机从加热状态自动切换到保温状态,如水温降到85℃时,则重新加

热,使水温重新上升到95℃。

如此反复,使水温始终维持在一定范围内。根据饮水机工作过程,请你回答以下问题:

(1)若水中含有少量硝酸盐,反复加热,会使其中的部分硝酸根离子转化为亚硝酸根离子(NO2-),在此过程中氮元素的化合价如何变化?▲

(2)反复加热,会导致水中的溶解氧越来越少。你认为长期饮用这种水,是否会导致人体缺氧?请作出判断并说明理由。▲

(3)其实饮水机在加热时,并不是对整桶水进行加热的,只是对饮水机内热水箱中的那

部分水加热。为了比较“切断电源8小时后一次加热至95℃”和“8

小时内保温状态下反复加热”两种情况下消耗的电能多少,在没有电能表的情况下,除本题提供的信息外,还需测量哪两个或三个

.....量?▲、▲、(▲)。(饮水机部分技术指标见右表)

【知识点】

元素的化合价;呼吸与呼吸运动;电功率的计算公式;

【答案】

(1)从+5到+3

(2)否人通过呼吸运动吸入空气中的氧气

(3)水从室温上升到95℃所需的加热时间水从85℃上升到95℃所需的加热时间开始保温到下次加热的时间(水从室温上升到95℃所需的加热时间 8小时内水从

85℃上升到95℃的加热总时间)

【解析】

(1)根据离子求元素的化合价,

设NO3-离子中氮元素的化合价为x,则有 x+(-2)×3=-1 解得 x=+5

设NO2-离子中氮元素的化合价为x,则有 x+(-2)×2=-1 解得 x=+3

所以,氮元素的化合价从+5 到 +3.

(2)人体细胞中氧是首先通过呼吸运动进入肺,再通过气体交换到达血液,然后通过血液循环运输到组织细胞,与饮用水无关。

(3)为了比较“切断电源8小时后一次加热至95℃”和“8小时内保温状态下反复加热”

两种情况下消耗的电能多少,根据W=Pt 题中已知加热功率,只要知道水从室温上

升到95℃所需的加热时间就可得到“切断电源8小时后一次加热至95℃”时所消耗的电能,而只要知道水从85℃上升到95℃所需的加热时间和开始保温到下次加热的时间或8小时内水从85℃上升到95℃的加热总时间就可以求出“8小时内保温状态下反复加热”时所消耗的电能。

【考查能力】

化合价的计算能力;人体新陈代谢消化、呼吸、循环之间的关系;应用电功率的计算公式进行分析能力。

【易错点】

不能利用电功率公式进行正确的分析;认为从85℃上升到95℃所需的加热时间和开始保温到下次加热的时间相等所以答错。

浙江省杭州市2020年中考科学试卷

浙江省杭州市2020年中考科学试卷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60分,每小题3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共20题;共60 分) 1.2019年8月《Science》杂志报道,科学家合成了一种环状碳分子C,这种分子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1个环状碳分子C18中共含有18个() A. 原子 B. 质子 C. 中子 D. 电子 2.工业上可通过如下反应制取氧化钠:2NaNO3+10Na=6Na2O+N2↑,下列相关说法正确的是() A. 反应物NaNO3属于氧化物 B. 生成物N2的化学性质由氮气分子(N2)保持 C. 该反应属于复分解反应 D. 反应前后只有氮元素化合价发生变化 3.2020年初以来,世界多地先后暴发了严重的“新冠肺炎”疫情。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A. “新冠肺炎”是一种高致病性的遗传病 B. 勤洗手对“新冠肺炎”的传染没有预防效果 C. 研制“新冠肺炎”疫苗的目的是有效切断传播途径 D. 对确诊病例进行强制医学隔离的目的是控制传染源 4.健康人的正常体温调节过程如下:环境温度高于体温→感受器→体温调节中枢→效应器→调节活动X。下列关于活动X的说明,合理的是() A. 皮肤血管收缩 B. 汗液分泌增加 C. 浑身肌肉颤抖 D. 适当增添衣裤 5.下列估算最接近实际的是( ) A. 一个中学生受到的重力约为50N B. 科学课本中一张纸的厚度约为8nm C. 一个成年人双脚站立时对地面的压强约为1000Pa D. 成年人正常步行速度约为1.3m/s 6.用显微镜观察经染色的人体口腔上皮细胞临时装片,观察到的实验现象与原因分析不吻合的一项是( ) A. A B. B C. C D. D 7.小金在野外观察到4株植物PQR和S,并设计如图所示的二歧分类检索表来分辨这些植物。若上述4株 植物中有一株植物是桃树,则它是( ) A. P B. Q C. R D. S

2015年杭州中考科学一模试卷(含答案)解析

2015年杭州市各类高中招生文化考试模拟试卷(一) 科学 考生须知: 1.本试卷满分为180分,考试时间为120分钟。 2.答题前,在答题纸上写姓名和场地号。 3.必须在答题纸的对应答题位置上答题,写在其他地方无效。答题方式见答题纸上说明。 4.考试结束后,试题卷和答题纸一并上交。 (本卷可能用到的原子量:C-12;H-1;O-16; Na-23;Cl-35.5;Fe-56) 试题卷 一、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60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1.PM2.5是指大气中直径小于或等于2.5微米的颗粒物,也叫可入肺颗粒物,与肺癌、哮喘等疾病的发生密切相关,是灰霾天气的主要原因,它主要来自化石燃料的燃烧(如机动车尾气、燃煤)等。2012年2月,国务院同意发布修订的《环境空气质量标准》,增加了PM2.5监测指标。下列与PM2.5相关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大力发展电动车,减少燃油汽车的尾气排放量 B.开发利用各种新能源,减少对化石燃料的依赖 C.其颗粒小,在大气中的停留时间长、输送距离远, 因而对人体健康影响更大 D.是形成沙尘暴天气的主要因素 2.一段时间内冰岛峡湾海域价值数十亿的鲱鱼死亡。 由于缺氧,这里的鱼类有2.5-3万吨死亡,而缺氧 的原因是填海造陆和大桥建设,这已经是两个月内的第二起鱼类大规 模死亡事件。对此事件,下列哪一选项的分析是不科学的(▲) A.填海造陆减少了峡湾水体,从而使水中总溶解氧下降 B.这些死鱼会自然分解,因此没有必要及时打捞处理 C.这些死鱼如果不及时打捞,将会加重峡湾的缺氧程度 D.这一事件是对人类活动破坏自然生态的一次警示 3.下列装置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4.2015年1月29日香港爆发近五年最 严重流感老幼两个群体感染最多--- 卫生防护中心发言人近日介绍,已经 录得的70宗流感个案中,有66宗为甲 型流感(H3N2)。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流感的传播途径多样,因此可能属于消化道传染病 B.H3N2流感病毒是流感传染病的传染源 C.食用经过高温蒸煮过的禽类食品仍然一定是不安全的 D.流感患者病愈后获得的免疫属于自然免疫 5.如图所示,汽车正在使用倒车雷达。以下说法中错误的是 A.倒车雷达利用了声波的反射 B.倒车雷达利用了超声波传递信息 C.汽车门窗紧闭,是通过阻断噪声传播来减弱噪声 D.倒车雷达是高科技产品,不振动也可以发声

年杭州市中考科学试题及参考答案..

2015年杭州市初中毕业升学文化考试 科学 考生须知: 1.本试卷满分为180分,考试时间为120分钟。 2.答题前,在答题纸上写姓名和准考证号,并在试卷首页的指定位置写上姓名和座位号。 3.必须在答题纸的对应位置上答题,写在其它地方无效。答题方式详见答题纸上的说明。 4.考试结束后,试题卷和答题纸一并上交。 试题卷 一、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60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1、如图所示的实验操作或装置正确的是【】 A.倾倒液体B.氢气还原氧化铜C.加热液体D.稀释浓硫酸 2、某研究小组成功制备了四氧化铱阳离子(IrO4+),已知其中氧元素显?2价,由此可判断其中铱元素的化合价为【】 A.+9 B.+7C.+5 D.+3 3、有关右图所示生物的叙述正确的是【】 A.图中甲所示结构为植物的生殖系统 B.按同化作用方式区分,该生物属自养型 C.该生物能通过呼吸作用合成有机物、贮存能量 D.该生物体的细胞中均含叶绿体,能进行光合作用 4、右图是人体某一反射活动的模式图,据图分析错误的是【】 A.完成该反射活动的神经结构叫做反射弧 B.该反射活动的神经中枢位于脊髓中 C.该反射活动属于非条件反射 D.该反射活动与人体缩手反射的反射弧相同 5、如图所示是蹦床运动员表演的情景。运动员从最低点到达最高点的过程 中,运动员的动能和重力势能变化情况分别是【】 A.动能减小,重力势能增大B.动能增大,重力势能减小 C.动能先增大后减小,重力势能增大D.动能先减小后增大,重力势 能减小 6、某同学设计的实验装置及实验结果如图所示。下列关于该实验的分析 最合理的是【】 A.该实验的目的是探究幼苗生长是否需要水 B.该实验结果应观察并记录幼苗根的总数量 C.该实验中起对照作用的变量是幼苗左右两侧土壤含水量不同 D.该实验证明了根的生长具有向地性

2014年杭州市中考科学试题(含答案)

2014年杭州市中考科学试题(含答案) 2014年杭州市各类高中招生文化考试科学 考生须知: 1.本试卷满分为180分,考试时间为120分钟。 2.答题前,在答题纸上写姓名和准考证号。 3.必须在答题纸的对应位置上答题,写在其它地方无效。答题方式详见答题纸上的说明。 4.考试结束后,试题和答题纸一并上交。(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 C:12 O:16 Na:23 S:32 Cu:64 Ba:137)试题卷一、选择题(每小题4分,共24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1.液氧转化为氧气的过程中,发生的变化是 A.混合物变为纯净物 B.分子间的空隙增大 C.化学性质发生变化 D.分子总数增加 2.以下几种实验操作,不正确的是 3.下列选项最符合右图图意的是 A.生物群落 B.食物网 C.生态系统的碳循环 D.生态系统的组成成分 4.与右图所示生物相关的叙述,正确的是 A.该生物是一种杆状细菌 B.在生态系统中,该生物属于生产者 C.该生物依靠呼吸作用贮存能量 D.该生物有细胞核5.如图所示,甲乙两小磁针在一根磁铁附近,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甲小磁针左端是S极,乙小磁针左端是N极 B.甲小磁针左端是N极,乙小磁针左端也是N极 C.甲小磁针左端是S极,乙小磁针左端也是S极 D.甲小磁针左端是N极,乙小磁针左端是S极 6.短跑运动员在某次百米赛跑中测得5秒末的速度为9.0m/s,10秒末到达终点的速度为10.2m/s,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在前5秒内运动员的平均速度为4.5 m/s B.在后5秒内运动员的平均速度为9.6m/s C.在本次百米赛跑中运动员的平均速度为10.0 m/s D.在本次百米赛跑中运动员的平均速度为9.1 m/s 二、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48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7.某些电子集成电路常用黄金镀膜。废旧电子产品上的黄金通过某种溶液的溶解后,加入某种金属,即可回收。对黄金在电子产品上的应用和回收过程,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集成电路用黄金镀膜可防止线路氧化 B.回收时往溶液中加入的金属可以选用铜 C.回收时溶解黄金的溶液不会是硫酸 D.回收时加入的金属与溶液发生了化合反应 8.已知甲、乙、丙、丁四人的ABO 血型各不一样,将上述四人的血分别滴入B型血的血清中,结果只有

2019年浙江省杭州市中考科学试题含答案

2019年杭州市初中毕业升学文化考试 科学 1.本试卷满分为160分,考试时间为120分钟 2.答题前,在答题纸上写姓名,准考证号,并在试卷首页的指定位置写上姓名和座位号 3.必须在答题纸的对应位置上答题,写在其它地方无效。答题方式评见答题纸上的说明 4.考试结来后,试题卷和答题纸一并上交 5.如需画图作答,必质用黑色字造的钢笔或签字笔将图形线条描黑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C12N14O16Na23S132Ca:40Cu:94) 试题卷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60分,每小题3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据报道,我省某民营企业研发的“天的”火箭发动机试车成功,这种火箭发动机用液态氧,液态甲烷作燃料,多项指标达到国际先进水平。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甲烷是有机物 B.甲烷具有可燃性 C.液态氧是由氧原子直接构成的 D.一定条件下液态氧和液态甲烷能发生化学反应 2.如图是教材中用来表示电解水过程的示意图(其中“)分析示意图,可作出的正确判断是 A.常温常压下水可以发生分解反应 B.电解水的最终产物是H、O原 C.H原子是图示微粒中的最小微料 D.O原子只有在通电条件下才能转化为O2分子 3.繁殖季节,豌豆植株在花瓣打开前雄蕊中的花粉就会从花药中散出来,落在雄蕊的柱头上 一过程称为

A.自花传粉 B.异花传粉C,人工授粉 D.风力传粉 4.胃是人体重要的消化器官。下列有关胃的形态和功能表述错误的是 A.胃是消化道中最膨大的部分,利于暂时贮存食物 B.胃壁中有发达的平滑肌层,能不断蠕动促进食物与胃液的混合 C.胃壁中有胃腺,能分泌胃液,胃液具有杀菌、消化等作 D.胃壁分泌的硝化液中含有消化酶,能完全分解食物中的脂肪 5.双脚站立在水平地面上的一位初中学生,对地面的压强大约为 A.1250帕 B.2500帕 C.5000帕 D.12500帕 6.某一鸟类种群中具有嘴型细长、厚短等不同类型的个体,皆以树洞里的昆虫为食。数百年后,生活在这一地区的该鸟类种群中嘴型细长的个体比例明显增加。根据自然选择理论解释此种现象,下列最合理的一项是 A.嘴型细长的鸟是为适应特定环境而定向变异产生的 B.昆虫栖息场所对鸟类的嘴型起到了不定向的选择作用 C.嘴型细长的鸟在种群中所占比例增加受昆虫栖息场所的影响 D.嘴型厚短的鸟为了要吃到树洞里的昆虫而努力使嘴型变得细长 7.将减毒处理的蛇毒注射到马体内,每隔一段时间进行重复注射,重复注射若干次后,可从这 些马的血液中获得抗蛇毒血清。被毒蛇咬伤的患者,医生会注射抗蛇毒血清到患者体内,以 减轻蛇毒的毒性。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A给患者注射抗蛇毒血清的方式称为预防接种 B.抗蛇毒血清本质上是一种高效的蛇毒疫苗 C.上述治疗毒蛇咬伤的方式属于人工免疫 D.注射抗蛇毒血清的目的是引发患者产生抗蛇毒抗体 8.如图是人体内血液离开左心室,经消化器官再回到左心房的循环示 意图,箭头表示学管内血液流动方向。血液重的血红蛋白与氧结合的 血管是 A.甲和乙 B.甲和丁 C.丙和丁 D.乙和丙 9.如图是太阳系部分天体的运行模式图,地球上每天的昼夜交替主要与

2006年杭州中考科学(word版及详细答案)

2006年杭州市各类高中招生学习能力考试 科 学 考生须知: 1.本试卷分试题卷和答题卷两部分。满分为180分,考试时间为120分钟。 2.答题时,必须在答题卷的密封区内写明校名、姓名和准考证号。 3.所有答案都必须写在答题卷标定的位置上,务必注意试题序号和答题序号相对应。 4.考试结束后,上交试题卷和答题卷。 试题卷 一、选择题(每小题4分,共24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1.在同一个草场,牛吃草长牛肉,羊吃草长羊肉。牛和羊吃了同样的食物却表现出不同的性状,其根本原因是 A .牛和羊新陈代谢的方式不同 B .牛和羊的消化吸收功能显著不同 C .牛和羊细胞中染色体上的基因不同 D .牛和羊的细胞大小和形状不同 2.下列有关人类生殖和发育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 .青春期男孩出现遗精是一种正常的生理现象 B .胎儿与母体进行物质交换的重要结构是输卵管 C .胎儿从母体产出的过程叫分娩 D .用母乳喂养比用普通奶粉喂养更有利于婴儿的生长发育 3.具备基本的实验技能是进行科学探究活动的基础和保证。下列有关实验操作错误.. 的是 A .倾倒液体 B .装入固体粉末 C .加热液体 D .读取液体体积 4.下列对物质世界的认识中,不正确...的是 A .中子和质子都是由夸克构成的 B .石墨很软,金刚石很硬,是因为碳原子构成的物质结构不同造成的 C .要减轻臭氧层被破坏的程度,应减少SO 2的排放 D .物质不全是由分子构成的 5.根据欧姆定律公式I=R U ,可变形得到R=I U 。对此,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导体电阻的大小跟导体两端的电压成正比 B .导体电阻的大小跟导体中的电流强度成反比 C .当导体两端的电压为零时,导体的电阻也为零 D .导体电阻的大小跟导体两端的电压和通过导体的电流强度无关 6.太阳光直接垂直照到离地面高30厘米、水平放置的一张不透明的纸板上,如果纸板上挖有一个边长为0.5厘米的方形孔,则在地面上产生的光斑形状是 A .方形 B .圆形 C .长方形 D .不确定

2019年浙江省杭州市中考科学试题(WORD版,含答案)

2019年杭州市中考 科学 1.本试卷满分为160分,考试时间为120分钟 2.答题前,在答题纸上写姓名,准考证号,并在试卷首页的指定位置写上姓名和座位号 3.必须在答题纸的对应位置上答题,写在其它地方无效。答题方式评见答题纸上的说明 4.考试结来后,试题卷和答题纸一并上交 5.如需画图作答,必质用黑色字造的钢笔或签字笔将图形线条描黑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C:12N:14O:16Na:23S:32Ca:40Cu:64 试题卷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60分,每小题3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1.据报道,我省某民营企业研发的“天的”火箭发动机试车成功,这种火箭发动机用液态氧、液态甲烧作燃料,多项指标达到国际先进水平。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甲烧是有机物 B.甲烷具有可燃性 C.激态氧是由氧原子直接构成的 D.一定条件下液态氧和液态甲烷能发生化学反应 2.如图是教材中用来表示电解水过程的示意图(其中“O”、“●” 分别表示H原子和O原子)。分析示意图,可作出的正确判断是() A.常温常压下水可以发生分解反应 B.电解水的最终产物是H、O原子 C.H原子是图示微粒中的最小微粒 D.O原子只有在通电条件下才能转化为O2分子 3.繁殖季节,疏豆植株在花瓣打开前雄蕊中的花粉就会从花药中散出来,落在雌落的柱头上。这一过程称为() A.自花传粉 B.异花传粉 C.人工授粉 D.风力传粉 4.胃是人体重要的消化器官。下列有关胃的形态和功能表述错误的是() A.胃是消化道中最膨大的部分,利于暂时贮存食物 B.胃壁中有发达的平滑肌层,能不断蠕动促进食物与胃液的混合 C.胃壁中有胃腺,能分泌胃液,胃液具有杀菌、消化等作用 D.胃腺分泌的胃液中含有消化酶,能完全消化食物中的脂肪 5.双脚站立在水平地面上的一位初中学生,对地面的压强大约为() A.1250帕 B.2500帕 C.5000帕 D.12500帕 6.某一鸟类种群中具有嘴型细长、厚短等不同类型的个体,皆以树洞里的昆虫为食。数百年后.生活在这一地区的该鸟类种群中嘴型细长的个体比例明显增加。根据自然选择理论解释此种现象,下列最合理的一项是() A.嘴型细长的鸟是为适应特定环境而定向变异产生的 B.昆虫栖息场所对鸟类的嘴型起到了不定向的选择作用 C.嘴型细长的鸟在种群中所占比例增加受昆虫栖息场所

2017杭州中考科学试卷及参考答案

2017杭州中考科学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60分,每小题3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1.2017年5月,中科院、国家语委和全国科技名词委正式定名118号元素为“” 其部分信息如图所示。则下列有关的说法正确的是 A.元素符号为Og B.相对原子质量为118 C.原子的核电衍效为179 D.原子的核外电子数为297 2.工业上可用如下反应制取金属钡:2Al+4BaO3Ba↑+Ba(AlO2)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反应物铝能被磁铁吸引B.生成物Ba(AlO2)2属于氧化物 C.反应前后铝元素的化合价发生改变D.该反应属于复分解反应 3.下列六种动物分成甲乙两类的分类依据是 A.水生还是陆生 B.是否胎生哺乳 C.体温是否恒定 D.是否具有脊椎骨 4.如图是一些在显微镜下看到的不同形状的细胞,这些细胞 A.都来自于同种生物 B.都能分裂、生长形成器官 C.都具有细胞核、细胞质和细胞膜 D.虽然形状不同,但都属于同一组织 5.如图是一初中《科学》课本,下列对此课本的估测值与真实值最接近的是 A.长度约为26厘米 B.质量约为2千克 C.重力约为0.2牛 D.平放时对桌面压强约为2帕 6.下列初中科学实验中,需要使用0.9%的生理盐水作为试剂的是 A.观察菜豆种子的结构 B.观察小金鱼尾鳍内的血液流动 C.制作洋葱表皮细胞临时装片 D.制作人体口腔上皮细胞临时装片 7.根据生物体的结构与功能相适应的观点,下列关于人体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心脏的心房和心室之间有房室瓣,防止血液倒流回心房 B.肾小管壁薄且周围缠绕大量毛细血管,利于血液滤过形成原尿 C.小肠有胰液、肠液、胆汁等多种消化液,利于消化营养物质 D.肺泡壁和毛细血管壁都由一层上皮细胞构成,利于进行气体交换 8.研究植物的向性时,小金设计了如图实验,在一个广口玻璃瓶里放一些湿棉 花,将浸泡过的蚕豆种子摆放在瓶壁和湿棉花之间,将玻璃瓶放在温暖的地方, 并保持湿润,放置几天,待种子长出芽和根后,将玻璃瓶横着放置1—2天。观 察种子芽和根的生长变化情况。下列关于该实验的分析正确的是 A.本实验的目的是研究蚕豆种子的向光性 B.用浸泡过的蚕豆种子做实验,有利于蚕豆种子的萌发 C.该实验主要通过比较芽与根生长的长度得出结论 D.该实验证明了生长素能促进芽与根的生长 9.1864年凡尔纳的小说《地心游记》激起了人们对地球内部结构的想象,假如有一天你真的能在地面乘坐某一工具通向地心,由地面直达地心的旅程中,将依次穿过的圈层是 A.地核—地幔—地壳 B.地幔—地核—地壳 C.地壳—地幔—地核 D.地壳—地核—地幔

2014年杭州市中考科学试卷

2014年杭州市各类高中招生文化考试 科学 考生须知: 1.本试卷满分为180分,考试时间为120分钟。 2.答题前,在答题纸上写姓名和准考证号。 3.必须在答题纸的对应位置上答题,写在其它地方无效。答题方式详见答题纸上的说明。 4.考试结束后,试题和答题纸一并上交。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 :1 C :12 O :16 Na :23 S :32 Cu :64 Ba :137) 试题卷 一、选择题(每小题4分,共24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1.液氧转化为氧气的过程中,发生的变化是 A .混合物变为纯净物 B .分子间的空隙增大 C .化学性质发生变化 D .分子总数增加 2.以下几种实验操作,不正..确.的是 3.下列选项最符合右图图意的是 A .生物群落 B .食物网 C .生态系统的碳循环 D .生态系统的组成成分 4.与右图所示生物相关的叙述,正确的是 A .该生物是一种杆状细菌 B .在生态系统中,该生物属于生产者 C .该生物依靠呼吸作用贮存能量 D .该生物有细胞核 5.如图所示,甲乙两小磁针在一根磁铁附近,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 .甲小磁针左端是S 极,乙小磁针左端是N 极 B .甲小磁针左端是N 极,乙小磁针左端也是N 极 C .甲小磁针左端是S 极,乙小磁针左端也是S 极 D .甲小磁针左端是N 极,乙小磁针左端是S 极 6.短跑运动员在某次百米赛跑中测得5秒末的速度为9.0m/s ,10秒末到达终点的速度为10.2m/s ,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酒精灯失火用湿抹布扑盖 B .将NaCl 倒入量筒中配制溶液 C .加碱研磨后闻气味鉴别铵态氮肥 D .分离溶液中析出的KNO 3晶体

2018浙江杭州中考科学真题【解析版】

5 2 5 5 5 5 5 5 5 5 2018 年杭州市初中毕业升学文化考试科学 试题卷 一、 选择题(本大题共 60 分,每小题 3 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1.理工大学胡炳成团队用新方法制得了 N a N ·3H O ,该化合物中含有 N -等微粒,已知 N 为 7 号元素,则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 .N -是一种单质 B .1 个 N - 带一个单位的正电荷 C .1 个 N - 共含有 35 个质子 D .1 个 N -中共含有 35 个电子 【答案】C 【解析】N -是带一个单位负电荷的阴离子,不是单质,A 错误; 每个 N 原子有 7 个质子,故 N -中含有 35 个质子,35 个正电荷,B 错误; 1 个 N - 共含有 35 个质子,C 正确; 得到一个电子,含有 36 个电子,D 错误。故选 C 。 2.一种用软锰矿(主要成分是 M n O 2)制备 K M n O 4 的工艺中主要涉及下列反应: ① 2M n O 2 + O 2 + 4KOH ?2K 2 M n O 4 + 2H 2O ② 2K 2 M n O 4 + 2H 2O 通电2KMnO 4 + 2KOH + H 2 ↑ 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 . K 2M n O 4 中锰元素显+7 价 B . K M n O 4 属于盐类物质 ==

C.反应②属于复分解反应D.该制法中K2M n O4是主要原料 【答案】B 【解析】K2M n O4中锰元素显+6价,A错误; K M n O4属于盐类物质,B正确; 复分解反应是由两种化合物互相交换成分,生成另外两种化合物的反应,C 错误; K2M n O4在该反应中是中间产物,真正的原料是M n O2、O2和K O H,D错误。故选 B。 3.我国法律规定严禁种植能提取毒品的植物。下列属于此类植物的是()A.大麻B.天麻C.蓖麻D.亚麻 【答案】A 【解析】大麻属于毒品;天麻属于中药;蓖麻可以入药;亚麻属于天然纤维素,可做中药。故选 A。 4.下列广告语中,有明显科学性错误的是() A.本化肥含磷元素,可以促进幼苗的生长发育 B.本洗衣粉含能高效分解油污的蛋白酶,洗涤效果佳 C.本酸奶含乳酸菌,适量饮用有益于人体健康 D.本药品含抗生素,可以治疗细菌性感冒 【答案】B 【解析】植物的生长需要水和无机盐,含氮的无机盐能促进细胞分裂和生长,使枝繁叶茂;含磷的无机盐能促进幼苗的发育和花的开放,使果实种子提早成熟;含钾的无机盐能使植物茎杆健壮,促使淀粉的形成和运输,A 错误;

2017年杭州市中考科学试卷及答案资料

2017年杭州市中考科学试卷及答案资料

2017年浙江中考科学必备 (2015)杭州市初中毕业升学文化考试 科学 试题卷 一、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60分,每小题只 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1.如图所示的实验操作或装置正确的是( B ) A.倾倒液体B.氢气还原氧化铜C.加热液体D.稀释浓硫酸2.某研究小组成功制备了四氧化铱阳离子(IrO4+),已知其中氧元素显?2价,由此可判断其中铱元素的化合价为( A ) A.+9 B.+7

5.如图所示是蹦床运动员表演的情景。运动员从最低点到达最高点的过程中,运动员的动能和重力势能变化情况分别是( C ) A.动能减小,重力势能增大 B.动能增大,重力势能减小 C.动能先增大后减小,重力势能增大D.动能先减小后增大,重力势能减小 6.某同学设计的实验装置及实验结果如图所示。下列关于该实验的分析最合理的是( C )A.该实验的目的是探究幼苗生长是否需要水 B.该实验结果应观察并记录幼苗根的总数量C.该实验中起对照作用的变量是幼苗左右两侧土壤含水量不同

D.该实验证明了根的生长具有向地性 7.某同学利用普通光学显微镜观察人的血涂片。在其它相关因素均相同的情况下,该同学 用两个不同物镜观察同一张血涂片,结果观察到乙视野比甲视野明亮。下列相关叙述最 合理的是( C ) A.若玻片往右移,甲中的物像往右移而乙中的物像往左移 B.乙中所观察到的细胞,在甲中均可观察到C.观察到甲中的红细胞比乙中的红细胞大D.若乙中的物像很模糊,则直接转换成甲,物像就会变清晰 8.右图为处于某一生理状态时的心脏示意图,箭头表示血流方向。此时心脏所处的状态是( B ) A.心房收缩、动脉瓣关闭 B.心室收缩、房室瓣关闭 C.心房和心室都舒张、房室瓣打开 D.心室舒张、动脉瓣关闭

2018年杭州中考科学试卷含答案

2018杭州中考科学试卷(含答案) - 是带一个单位负电荷的阴离子,不是单质。每个N原1. C 解析:N 5 - 中含有35个质子,其得到一个电子,含有36个电子有7个质子,故N 5 子。 2. B 解析:K MnO4(锰酸钾)中的锰元素化合价是+6价,它在该反应中是中间产 2 物,真正的原料是MnO2、O2和KOH 3.A解析:大麻属于毒品 4. B 解析:蛋白酶只能分解蛋白质,不能分解油污。 5. A 解析:人一秒约走两步,两步路程约为1.2米

6 B 解析:组织培养是无性生殖,能保持亲本的优良性状。克隆是无性生殖。 7 C 解析:抗体引起的免疫属于体液免疫,由B淋巴细胞完成,疫苗属于抗原,能刺激人体产生抗体。 8 D 解析:洋葱表皮没有叶绿体,不进行光合作用,显微镜看到的是平面图像。 9 D 解析:月球表面无大气层、水和空气,更没有生命体。 10 B 解析:试管向下倾斜,防止生成的水倒流入试管底部,使其炸裂。反应后需要继续通入氢气,防止C 再次被氧化。 U

11. C 解析:人具有惯性。 12. A 泥石流发生时,正确的逃生方法是:沿垂直于泥石流流向的山坡上跑。 13. B 解析:A选项中只有溶解度变大,而浓度不变。CD选项中溶解度不变。 14. C 解析:AB段受到的摩擦力向左,大小为10N .BC段与AB段摩擦力大小相同。

15. B 解析:球在空中飞行时,脱离手后,不再受到手的推力,且到达最到点时,那一瞬间向上的速度为零,但在水平方向上依然有向右的速度,故受到重力和水平向左的空气阻力。 16. D 解析:S燃烧生成SO 2,SO 2 与水反应生成H 2 SO3,H2SO3有酸性。 16.D解析:向上跳,速度变小,动能减小。每跳一次做的功 W0=Gh=500Nx0.06m=30J P=W/t=100W0/t=100X30J/60s=50W 18.C 解析:柱体可按照P=ρgh,计算压强。当P A=P B,但h AρB 19.D 20.C 解析:C不属于测量

2015杭州中考科学真题及答案(直接打印版)..

2015杭州市初中毕业升学文化考试 科学 考生须知: 1. 本试卷满分为180 分,考试时间为120 分钟。 2. 答题前,在答题纸上写姓名和准考证号,并在试卷首页的指定位置写上姓名和座位号。 3. 必须在答题纸的对应位置上答题,写在其它地方无效。 4. 考试结束后,试题卷和答题纸一并上交。 试题卷 一、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60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1、如图所示的实验操作或装置正确的是() A、倾倒液体 B、氢气还原氧化铜 C、加热液体 D、稀释浓硫酸 2、某研究小组成功制备了四氧化铱阳离子(IrO4+),已知其中氧元素显-2价,由此可判断其中铱元素的化合价为() A、+9 B.+7 C.+5 D.+3 3、有关右图所示生物的叙述正确的是() A.图中甲所示结构为植物的生殖系统 B、按同化作用方式区分,该生物属于自养型 C.该生物能通过呼吸作用合成有机物、贮存能量 D.该生物体的所有细胞中均含有叶绿体,能进行光合作用 4、右图是人体某一反射活动的模式图,据图分析错误的是() A.完成该反射活动的神经结构叫做反射弧 B.该反射活动的神经中枢位于脊髓中 C.该反射活动属于非条件反射 D、该反射活动与人体缩手反射的反射弧相同 5、如图所示是蹦床运动员表演的情景,运动员从最低点到达最高点的过程中,运动员的动能和重 力势能变化情况分别是() A.动能减小,重力势能增大 B.动能增大,重力势能减小 C、动能先增大后减小,重力势能增大 D.动能先减小后增大,重力势能减小 6、某同学设计的实验装置及实验结果如图所示。下列关于该实验的分析最合理的是() A.该实验的目的是探究幼苗生长是否需要水 B.该实验结果应观察并记录幼苗根的总数量 C、该实验中起对照作用的变量是幼苗左右两侧土壤含水量不同 D.该实验证明了根的生长具有向地性

浙江省杭州市2016年中考科学试卷(Word版)剖析

浙江省2016年初中毕业生学业考试杭州市科学试卷和答案 一.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60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1.下列选项正确的是………………………………( ) 2.中国科学院研究小组设计了一种高性能锂空气电池,其反应原理可表示为:2Li+O 2=====二氧化锰 Li 2O 2,已知锂元素在化合物中显+1价。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反应物锂是金属单质 B .该反应中二氧化锰是催化剂 C .Li 2O 2中氧元素的化合价显-2价 D .该反应是化合反应 3.下列属于植物向性运动的是…………………………………………………………………………( ) A .菊花在秋天开花 B .某植物叶表面的气孔在白天打开、晚上关闭 C .含羞草的叶受到振动后合拢 D .横倒在地上的番茄茎背地生长 4.如图表示一种培育生物优 良新品种的方法,该方法 称为…………( ) A .杂交育种 B .转基因技术 C .克隆技术 D .太空育种 5.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衣柜里的樟脑丸变小是凝华现象,需要吸热 B .雾、露都是液化现象,需要吸热 C .夏天听懂棒冰时,棒冰在嘴里发生熔化现象,需要吸热 D .冬天人呼出的“白气”是汽化现象,需要吸热 6.如图是米勒实验原始大气合成有机物的实验装置,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 A .装置中CH 4、NH 3、H 2O 、H 2四种气体用于模拟原始地球的大气 B .火花放电模拟闪电 C .烧瓶中的沸水模拟了高温条件下的原始海洋 D .该实验证明了原始海洋中的有机物可能会演变成原始生命 7.小金做了如下实验:①取甲、乙两试管,分别加入1%淀粉溶液各1毫升。 ②甲试管内加入2毫升唾液,乙试管内加入2 毫升蒸馏水。③同时将两试管恒温第6题图

2015年浙江省杭州市中考科学试题+答案

2015年浙江省杭州市中考科学试题+答案

2015年杭州市初中毕业升学文化考试 科学 考生须知: 1.本试卷满分为180分,考试时间为120分钟。 2.答题前,在答题纸上写姓名和准考证号,并在试卷首页的指定位置写上姓名和座位号。3.必须在答题纸的对应位置上答题,写在其它地方无效。答题方式详见答题纸上的说明。4.考试结束后,试题卷和答题纸一并上交。 试题卷 一、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60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1、如图所示的实验操作或装置正确的是 () A、倾倒液体 B、氢气还原氧化铜 C、加热液体 D、稀释浓硫酸 2、某研究小组成功制备了四氧化铱阳离子 +),已知其中氧元素显-2价,由此可判断(IrO 4

其中铱元素的化合价为() A、+9 B.+7 C.+5 D.+3 3、有关右图所示生物的叙述正确的 是() A.图中甲所示结构为植物的生殖系统 B、按同化作用方式区分,该生物属于自养型 C.该生物能通过呼吸作用合成有机物、贮存能量 D.该生物体的所有细胞中均含有 叶绿体,能进行光合作用 4、右图是人体某一反射活动的模式 图,据图分析错误的是() A.完成该反射活动的神经结构叫做反射弧 B.该反射活动的神经中枢位于脊髓中 C.该反射活动属于非条件反射 D、该反射活动与人体缩手反射的反射弧相同 5、如图所示是蹦床运动员表演的情景,运动员从最低点到达最高点的过程中,运动员的动能和重力势能变化情况分别是() A.动能减小,重力势能增大 B.动能增大,重力势能减小 C、动能先增大后减小,重力势 能增大 D.动能先减小后增大,重力势 能减小

B、心室收缩、房室瓣关闭 C.心房和心室都舒张、房室瓣都打开 D.心室舒张、动脉瓣关闭 9、下列证据不能证明地壳变动的是() A.石灰岩溶洞 B.雅鲁藏布大峡谷C.沧海桑田 D.悬崖峭壁上断裂的岩层10、建立宏观和微观之间的联系是一种科学的思维方式,下列对宏观事实的微观解释不正确的是() A.白色的无水硫酸铜遇水变蓝色,是因为 CuSO 4遇H 2 O转化为CuSO 4 ·5H 2 O B.警用缉毒犬能根据气味发现毒品,是因为分子在不断运动 C.5ml酒精和5ml水混合后体积小于10ml,是因为混合过程中分子变小了 D.不同种酸的化学性质有所不同,与酸电离生成的阴离子不同有关 11、月球上没有大气,适合在月球上使用的“月球车”的动力装置是() A.汽油机 B.电动机 C.空气喷气发动机 D.风力装置 12、对地球的自转和公转及有关现象的描述,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从北极上方看地球绕地轴自东向西旋转B.地球上四季的形成是由于地球的自转 C.地球上昼夜交替现象是由于地球的公转

2018年浙江省杭州市中考科学试卷及答案

科学试卷 第1页(共12页) 科学试卷 第2页(共12页) 绝密★启用前 浙江省杭州市2018年初中毕业生学业考试科学 本试卷满分16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 第Ⅰ卷(选择题 共60分) 一、选择题(本题共20小题,每小题3分,共60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不选、多选、错选均不得分) 1.南京理工大学胡炳成团队用新方法制得了52NaN 3H O ,该化合物中含有5 N - 等微粒。已知N 为7号元素,则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 .5N - 是一种单质 B .1个5N -带1个单位的正电荷 C .1个5N - 中共含有35个质子 D .1个5N - 中共含有35个电子 2.一种用软锰矿(主要成分是2MnO )制备4KMnO 的工艺中主要涉及下列反应: ①222422MnO O 4KOH 2K MnO 2H O △ +++ ②242422K MnO 2H O 2KMnO 2KOH H ↑通电 +++ 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 .24K MnO 中锰元素显+7价 B .4KMnO 属于盐类物质 C .反应②属于复分解反应 D .该制法中24 K MnO 是主要原料 3.我国法律规定严禁种植能提取毒品的植物。下列属于此类植物的是( ) A .大麻 B .天麻 C .蓖麻 D .亚麻 4.下列广告用语中,有明显科学性错误的是( ) A .本化肥含磷元素,可以促进幼苗的生长发育 B .本洗衣粉含能高效分解油污的蛋白酶,洗涤效果佳 C .本酸奶含乳酸菌,适量饮用有益人体健康 D .本药品含抗生素,可以治疗细菌性感冒 5.一个成年人正常的步行速度大约是( ) A .1.2米/秒 B .24米/分 C .36千米/时 D .48分米/秒 6.在无菌条作下将铁皮石斛植株的组织放在含有全面营养成分的培养基上培养,培育出 许多与原来的铁皮石斛基本相同的新个体。上述培育技术( ) A .属转基因技术,能大幅度改良后代的性状 B .优点是后代能保持亲本的优良性状,且繁殖速度快 C .与克隆技术相比,二者产生后代的生殖方式完全不同 D .属组织培养技术,能使后代获得比亲本更优良的性状 7.接种疫苗可以预防传染病的主要原因是疫苗可以促使人体( ) A .T 淋巴细胞增殖和分化,从而产生大量特定抗体消灭病原体 B .接受大量抗体或淋巴因子,立即获得针对特定传染病的免疫力 C .在健康状况下获得对特定传染病的免疫力,从而保护易感人群 D .产生针对特定传染病的抗原,从而引发特异性免疫反应 8.小金用普通光学显微镜观察下列细胞,其中描述正确的一项是( ) A .在洋葱鳞片叶内表皮细胞中观察到叶绿体 B .观察到人口腔上皮细胞的形状有圆形、多边形、圆柱状等 C .在紫色洋葱鳞片叶外表皮细胞中观察到淡紫色的淀粉分子 D .在紫色洋葱鳞片叶外表皮细胞中观察到细胞壁 9.2018年,“嫦娥四号”探测器将实现人类首次在月球背向地球的一面着陆探测。在月球背向地球的一面一定存在的是( ) A .空气 B .水 C .生物体 D .环形山 10.如图为氢气还原氧化铜的实验装置图,下列有关分析正确的是( ) A .装置中试管口需略向下倾斜,主要是为了利于通入氢气 B .在给试管内药品加热前,需先通氢气排尽试管内的空气 C .待药品完全反应后,需同时撤去酒精灯和通氢气的导管 D .该实验装置也可直接用于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铜的实验 11.大游轮向东匀速直线行驶,小金面朝游轮前进方向,在游轮上的A 班级__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_____ 得分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 -------------在 --------------------此-------------------- 卷-------------------- 上-------------------- 答-------------------- 题-------------------- 无-------------------- 效 ----------------

(完整版)浙江省杭州市中考科学试题+答案.doc

精心整理2017 年浙江省杭州市中考科学试卷 考生须知: 1 .本试卷满分为 160 分,考试时间为120 分钟。 2 .答题前,在答题纸上写姓名和准考证号,并在试卷首页的指定位置写上姓名和座位号。 3 .必须在答题纸的对应位置上答题,写在其它地方无效。答题方式详见答题纸上的说明。4.考试结束后,试题卷和答题纸一并上交。 5.如需画图作答,必须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签字笔将图形线条描黑。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 :1C :12O :16S :32Fe :56Ba : 137 ) 试题卷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60 分,每小题 3 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1. 2017 年 5 月,中科院、国家语委和全国科技名词委正式定名118 号元素为“ ”其部分信息如图所示。则下列有关的说法正确的是() A .元素符号为 Og B .相对原子质量为 118 C.原子的核电衍效为179D .原子的核外电子数为297 2.工业上可用如下反应制取金属钡: 2Al+4BaO 3Ba↑+Ba(AlO 2)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反应物铝能被磁铁吸引 B.生成物 Ba(AlO 2)2属于氧化物 C.反应前后铝元素的化合价发生改变 D.该反应属于复分解反应 3.下列六种动物分成甲乙两类的分类依据是() A. 水生还是陆生 B.是否胎生哺乳 C.体温是否恒定 D.是否具有脊椎骨 4.如图是一些在显微镜下看到的不同形状的细胞,这些细胞() A .都来自于同种生物 B.都能分裂、生长形成器官 C.都具有细胞核、细胞质和细胞膜 D.虽然形状不同,但都属于同一组织 5.如图是一初中《科学》课本,下列对此课本的估测值与真实值最接近的是() A. 长度约为 26 厘米 B.质量约为 2 千克 C.重力约为 0.2 牛 D.平放时对桌面压强约为 2 帕 6.下列初中科学实验中,需要使用 0.9%的生理盐水作为试剂的是() A. 观察菜豆种子的结构 B.观察小金鱼尾鳍内的血液流动 C.制作洋葱表皮细胞临时装片 D.制作人体口腔上皮细胞临时装片 7.根据生物体的结构与功能相适应的观点,下列关于人体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 心脏的心房和心室之间有房室瓣,防止血液倒流回心房 B.肾小管壁薄且周围缠绕大量毛细血管,利于血液滤过形成原尿 C.小肠有胰液、肠液、胆汁等多种消化液,利于消化营养物质 D.肺泡壁和毛细血管壁都由一层上皮细胞构成,利于进行气体交换 8.研究植物的向性时,小金设计了如图实验,在一个广口玻璃瓶里放一些湿棉花,将浸泡过的蚕豆种子摆放在瓶壁和湿棉花之间,将玻璃瓶放在温暖的地方,并保持湿润,放置几天,待种子长出芽和根后,将玻

2015年杭州中考科学试卷及答案

2015年杭州市初中毕业升学文化考试题 一、选择题(每小题 3分,共60分,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1、如图所示的实验操作或装置正确的是( ) 2、某研究小组成功制备了四氧化铱阳离子(IrO 4+),已知其中氧元素显 -2价,由此可判断 其中铱元素的化合价为() A.+9 B. +7 C. +5 D. +3 3、有关右图所示生物的叙述正确的是() A.图中甲所示结构为植物的生殖系统 B.按同化作用方式区分,该生物属自养型 C.该生物能通过呼吸作用合成有机物、贮存能量 D.该生物体的细胞中均含叶绿体,能进行光合作用4、右图是人体某一反射活动的模式图,据图分析错误的是() A.完成该反射活动的神经结构叫做反射弧 B.该反射活动的神经中枢位于脊髓中 C.该反射活动属于非条件反射 D.该反射活动与人体缩手反射的反射弧相同5、如图所示是蹦床运动员表演的情景。运动员从最低点到达最高点的过 程中,运动员的动能和重力势能变化情况分别是( ) A.动能减小,重力势能增大 B.动能增大,重力势能减小 C.动能先增大后减小,重力势能增大 D.动能先减小后增大,重力势能减小 6、某同学设计的实验装置及实验结果如图所示。下列关于该实验的分析最合理的是() A.该实验的目的是探究幼苗生长是否需要水 B.该实验结果应观察并记录幼苗根的总数量 C.该实验中起对照作用的变量是幼苗左右两侧土壤含水量不同 D.该实验证明了根的生长具有向地性 7、某同学利用普通光学显微镜观察人的血涂片。在其他相关因素均相同的情况下,该同学用两个不同物镜观察同一张血涂片,结果观察到乙视野比甲视野明亮,下列相关叙述最合理的是() A.若玻片往右移,甲中的物像往右移,乙中的物像往左移 B.氢气还原氧化铜 甲

杭州中考科学

年杭州中考科学

————————————————————————————————作者:————————————————————————————————日期:

教案 我国的文化危机 越是民族的就越是世界的。每个国家每个民族都有自己的一套风俗礼仪,久而久之就形成了固定的传统节日。比如说中国的新年春节,日本的夏日祭,西方的复活节圣诞节等,又如我国彝族的火把节,傣族的泼水节等。在这些传统节日里,人们穿上盛装,举行各种活动,对自己民族的文化风俗进行传承,又加以改造创新,代代相袭,薪火不熄。这些传统节日,是一个民族精神的延续和继承,是一个民族悠久文化的凝结,是维系着一个民族的凝聚力的巨大精神力量。 然而,随着改革开放,加入世贸等国际交流的日益加强,中国融入世界的脚步越来越大,与世界的距离越来越小,于是有些人当心中国会慢慢的被世界化,而渐渐的丢失中国化,最终落个邯郸学步的下场,而在今天看来,这种担心并不是危言耸听,在与西方节日的较量中,中国的节日确实有点败下阵来。 很显然,中国人对食物哪怕是节日特定的食物的兴趣已经全面下降了,所以就会出现我们看到的现象:粽子已经很少人吃了,月饼太腻了都拿来送礼了,春节全家团聚的年夜饭也不香了。现在那些舶来的情人节、圣诞节、万圣节等洋节在中国炒作得越来越火。再看看我们的传统节日吧,从国家法令上看,早已没有或边缘化了元宵节、端

午节、七七牛郎织女‘乞巧’节、重阳登高节、孔子诞辰、老子诞辰、腊八节等等。洋节的冲击使得我国的一些节日越来越受到冷落。时下,一些洋节在国内被炒得相当红火,无论是学生,还是商家,都过的“兴高采烈”。举两个例子:一、情人节。中国自古不乏美好的爱情故事,或悲戚或欢喜,牛郎织女的爱情故事人尽皆知,大家也把七月七默认为中国的情人节。那么,中西情人节比起来差别有多大呢?2月14日,大街小巷到处是卖玫瑰的商家小贩,花店礼品店生意火爆,一对对男女徜徉夜市,倒也是一幅美景;农历七月七,不仅商家宣传力度大幅下降,男女相伴的场景也不大容易看到。在情人节的比较上,很明显,中不如西。二、圣诞节。这是国外的一个欢庆的节日,如圣诞老人送礼物,圣诞贺卡,圣诞帽,平安夜,圣诞树等一系列庆祝装饰与形式,提起圣诞节,基本上无人不知。与之相比,我国实在找不出个类似的节日,在那天里人们能彻底卸下负担,放松自己。于是,大家毫不留情的选择了圣诞节,在尽管有些寒冷的夜晚,依旧热情的互相送着红通通的苹果(寓意平安)。 另外,一些中国传统节日的文化内涵逐渐丢失,而变成了简单的“消费节”,“吃喝节”。从这个角度讲,节日文化内涵的丧失也加速了“中国化”的丢失。比如说现在的端午节,大多数人仅仅是去市场买回几袋粽子吃吃,再看看电视新闻里播放某地的龙舟比赛的新闻,根本不能让人们感受到文化的卫华价值和意义。节日之所以为节日,是因为它本身就是一个生活过程,有人文内容与文化价值,并且是值得永远怀念回忆的生命体验。我们在继承发扬传统节俗之时,一定要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