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演义》中与诸葛亮有关的诗词

《三国演义》中与诸葛亮有关的诗词
《三国演义》中与诸葛亮有关的诗词

一天风雪访贤良,不遇空回意感伤。冻合溪桥山石滑,寒侵鞍马路途长。当头片片梨花落,扑面纷纷柳絮狂。回首停鞭遥望处,烂银堆满卧龙冈。

三顾茅庐(37 、38 回)

博望相持用火攻,指挥如意笑谈中。直须惊破曹公胆,初出茅庐第一功!

火烧博望坡(39 回)

一天浓雾满长江,远近难分水渺茫。骤雨飞蝗来战舰,孔明今日伏周郎。

草船借箭(46 回)

七星坛上卧龙登,一夜东风江水腾。不是孔明施妙计,周郎安得逞才能?

七星坛祭风(49 回)

曹瞒兵败走华容,正与关公狭路逢。只为当初恩义重,放开金锁走蛟龙。

智取华容(50 回)

周瑜决策取荆州,诸葛先知第一筹。指望长江香饵稳,不知暗里钓鱼钩。

三气周公瑾(51 、55 、56 回)

功盖三分国,名成八阵图。江流石不转,遗恨失吞吴。

巧布八阵图(84 回)

羽扇纶巾拥碧幢,七擒妙策制蛮王。至今溪洞传威德,为选高原立庙堂。

七擒孟获(90 回)

瑶琴三尺胜雄师,诸葛西城退敌时。十五万人回马处,土人指点到今疑。

空城计(95 回)

失守街亭罪不轻,堪嗟马谡枉谈兵。辕门斩首严军法,拭泪犹思先帝明。

挥泪斩马谡(96 回)

剑关险峻驱流马,斜谷崎岖驾木牛。后世若能行此法,输将安得使人愁?

造木牛流马(102 回)

谷口风狂烈焰飘,何期骤雨降青霄。武侯妙计如能就,安得山河属晋朝!

上方谷困司马(103 回)

长星半夜落天枢,奔走还疑亮未殂。关外至今人冷笑,头颅犹问有和无!

死诸葛走活仲达(104 回)

诸葛先机识魏延,已知日后反西川。锦囊遗计人难料,却见成功在马前。

预伏锦囊计(105 回)

董卓专权肆不仁,侍中何自竟亡身! 当时诸葛隆中卧,安肯轻身事乱臣。

(9回192年诸葛亮才十余岁,还没到“隆中卧”,这首诗不通)

豫州当日叹孤穷,何幸南阳有卧龙!欲识他年分鼎处,先生笑指画图中。

(38回)

身未升腾思退步,功成应忆去时言。只因先主丁宁后,星落秋风五丈原。

(38回,这首写得不错)

高皇手提三尺雪,芒砀白蛇夜流血;平秦灭楚入咸阳,二百年前几断绝。大哉光武兴洛阳,传至桓灵又崩裂;献帝迁都幸许昌,纷纷四海生豪杰:曹操专权得天时,江东孙氏开鸿业;孤穷玄德走天下,独居新野愁民厄。南阳卧龙有大志,腹内雄兵分正奇;只因徐庶临行语,茅庐三顾心相知。先生尔时年三九,收拾琴书离陇亩;先取荆州后取川,大展经纶补天手;纵横舌上鼓风雷,谈笑胸中换星斗;龙骧虎视安乾坤,万古千秋名不朽!

(38回)

数万阴兵绕定军,致令钟会拜灵神。生能决策扶刘氏,死尚遗言保蜀民。

(116回)

《三国演义》原著诗词汇总

《三国演义》原著诗词汇总 PS:本人是个三国迷,在近两个月的上下班车上时间,把《三国演义》原著读完了第三遍,这部古典小说真是博大精深,越读越喜欢!很喜欢里面的各种诗歌,现整理记录如下: 第一回宴桃园豪杰三结义斩黄巾英雄首立功 开篇、《临江仙》一首: 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是非成败转头空:青山依旧在,几度夕阳红。白发渔樵江渚上,惯看秋月春风。一壶浊酒喜相逢:古今多少事,都付笑谈中。 关、张上阵杀敌,赞关、张七绝一首:

英雄露颖在今朝,一试矛兮一试刀。初出便将威力展,三分好把姓名标。 玄德计破黄巾,赞玄德七绝一首: 运筹决算有神功,二虎还须逊一龙。初出便能垂伟绩,自应分鼎在孤穷。 第二回张翼德怒鞭督邮何国舅谋诛宦竖 第三回议温明董卓叱丁原馈金珠李肃说吕布 何进为宦官所杀,叹何进七绝一首: 汉室倾危天数终,无谋何进作三公。几番不听忠臣谏,难免宫中受剑锋。

李肃献赤兔马与吕布,七绝一首: 奔腾千里荡尘埃,渡水登山紫雾开。掣断丝缰摇玉辔,火龙飞下九天来。 第四回汉帝陈留践位谋董贼孟德献刀 丁管怒骂董卓,卓斩之,叹丁管七绝一首: 董贼潜怀废立图,汉家宗社委丘墟。满朝臣宰皆囊括,惟有丁公是丈夫。 少帝被废后居于永安宫,吟双燕诗一首:

嫩草绿凝烟,袅袅双飞燕。洛水一条青,陌上人称羡。远望碧云深,是吾旧宫殿。何人仗忠义,泄我心中怨! 少帝为李儒所逼,作歌一首: 天地易兮日月翻,弃万乘兮退守藩。为臣逼兮命不久,大势去兮空泪潸! 唐妃亦作歌一首: 皇天将崩兮后土颓,身为帝姬兮命不随。生死异路兮从此毕,奈何茕速兮心中悲! 伍孚行刺董卓未果,被杀,赞伍孚七绝一首: 汉末忠臣说伍孚,冲天豪气世间无。朝堂杀贼名犹在,万古堪称

三国演义中有关诸葛亮的故事

三国演义中有关诸葛亮的故事 周瑜看到诸葛亮挺有才干,心里很妒忌。有一天,周瑜请诸葛亮商议军事,说:“我 们就要跟曹军交战。水上交战,用什么兵器最好?”诸葛亮说:“用弓箭最好。”周瑜说:“对,先生跟我想的一样。现在军中缺箭,想请先生负责赶造十万支。这是公事,希望先 生不要推却。”诸葛亮说:“都督委托,当然照办。不知道这十万支箭什么时候用?”周 瑜问:“十天造得好吗?”诸葛亮说:“既然就要交战,十天造好,必然误了大事。”周 瑜问:“先生预计几天可以造好?”诸葛亮说:“只要三天。”周瑜说:“军情紧急,可 不能开玩笑。”诸葛亮说:“怎么敢跟都督开玩笑。我愿意立下军令状,三天造不好,甘 受惩罚。”周瑜很高兴,叫诸葛亮当面立下军令状,又摆了酒席招待他。诸葛亮说:“今 天来不及了。从明天起,到第三天,请派五百个军士到江边来般箭。”诸葛亮喝了几杯酒 就走了。 鲁肃对周瑜说:“十万支箭,三天怎么造得成呢?诸葛亮说的是假话吧?”周瑜说: “是他自己说的,我可没逼他。我得吩咐军匠们,叫他们故意迟延,造箭用的材料,不给 他准备齐全。到时候造不成,定他的罪,他就没话可说了。你去探听探听,看他怎么打算,回来报告我。” 鲁肃见了诸葛亮。诸葛亮说:“三天之内要造十万支箭,得请你帮帮我的忙。”鲁肃说:“都是你自己找的,我怎么帮得了你的忙?”诸葛亮说:“你借给我二十条船,每条 船上要三十名军士。船用青布幔子遮起来,还要一千多个草把子,排在船的两边。我自有 妙用。第三天管保有十万支箭。不过不能让都督知道。他要是知道了,我的计划就完了。” 鲁肃答应了。他不知道诸葛亮借了船有什么用,回来报告周瑜,果然不提借船的事, 只说诸葛亮不用竹子、翎毛、胶漆这些材料。周瑜疑惑起来,说:“到了第三天,看他怎 么办!” 鲁肃私自拨了二十条快船,每条船上配三十名军士,照诸葛亮说的,布置好青布幔子 和草把子,等诸葛亮调度。第一天,不见诸葛亮有什么动静;第二天,仍然不见诸葛亮有 什么动静;直到第三天四更时候,诸葛亮秘密地把鲁肃请到船里。鲁肃问他:“你叫我来 做什么?”诸葛亮说:“请你一起去取箭。”鲁肃问:“哪里去取?”诸葛亮说:“不用问,去了就知道。”诸葛亮吩咐把二十条船用绳索连接起来,朝北岸开去。 这时候大雾漫天,江上连面对面都看不清。天还没亮,船已经靠近曹军的水寨。诸葛 亮下令把船尾朝东,一字儿摆开,又叫船上的军士一边擂鼓,一边大声呐喊。鲁肃吃惊地说:“如果曹兵出来,怎么办?”诸葛亮笑着说:“雾这样大,曹操一定不敢派兵出来。 我们只管饮酒取乐,天亮了就回去。” 曹操听到鼓声和呐喊声,就下令说:“江上雾很大,敌人忽然来攻,我们看不清虚实,不要轻易出动。只叫弓弩手朝他们射箭,不让他们近前。”他派人去旱寨调来六千名弓弩

关于诸葛亮吊孝歇后语及解释

关于诸葛亮吊孝歇后语及解释 本文是关于好词好句的,仅供参考,如果觉得很不错,欢迎点评和分享。 关于诸葛亮吊孝歇后语及解释 诸葛亮吊孝歇后语: 诸葛亮吊孝——假仁假义 诸葛亮吊孝——装模装样 【解释】:假仁假义——伪装仁慈善良。 【出自】:《朱子全书·历代一·唐》:“汉高祖私意分数少,唐太宗一切假仁假义以行其私。” 【解释】:装模作样——犹装模作样。 含近义词的歇后语大全 田里的庄稼--土生土长 屠夫送礼--提心吊胆 秃子揍和尚--明打明;光打光 太监出家--诚心实意 乌龟进沙锅--丢盔卸甲 王母娘娘请客--聚精会神 晚上干活--披星戴月 新媳妇吃饭--细嚼馒咽 喜马拉雅山上卖牛黄--又高又贵

醉汉过铁索桥--上晃下摇 疙瘩饼子送闺女——实心实意刚出水的虾子——活蹦乱跳哼哈二将斗法--喷云吐雾 决了堤的水--横冲直撞 马路新闻--道听途说 木偶流眼泪--虚情假意 蚂蚱配蝗虫--门当户对 牛头不对马嘴--胡拉乱扯 偶像面前磕头--毕恭毕敬 平地搭梯子--无依无靠 螃蟹爬到路上--横行霸道 强盗照镜子--贼头贼脑 瘸子走山路--东倒西歪 热锅爆米花--活蹦乱跳 太上老君开处方--灵丹妙药诸葛亮吊孝--装模作样 张飞摆屠案--凶神恶煞(杀)赵匡胤穿龙袍--改朝换代 破庙里的菩萨——东倒西歪阿斗当皇帝——软弱无能 案板上砍骨头——干干脆脆

矮子放屁——低声下气 八个老汉划拳——三令五申(伸) 八月十五的月亮——年年都一样;正大光明半空中骑马——腾云驾雾 大门日的石狮子--成双成对 鹅蛋石跌进刺蓬里——无牵无挂 府官进县衙--大摇大摆 感谢阅读,希望能帮助您!

三国演义诗词

三国演义诗词 三国演义诗词前言一 曹公屈指从头数:天下英雄独使君。髀肉复生犹感叹,争教寰字不三分,---后世对刘备的评价 三国演义诗词前言二 卧龙南阳睡未醒,又添列曜下舒城。苍天既已生公瑾,尘世何须出孔明~----后世对诸葛亮和周瑜的评价(其实这个评价是建立于演义之上,并非历史意义上的公瑾,《三国名臣赞序》:“公瑾卓尔,逸志不群。总角料主,则素契於伯符;晚节曜奇,则叁分于赤壁。惜其龄促,志未可量…… 公瑾英达,朗心独见。披草求君,定交一面。桓桓魏武,外讬霸迹。志掩衡霍,恃战忘敌。卓卓若人,曜奇赤壁。三光参分,宇宙暂隔。” 《三国志?周瑜传》:“性度恢廓,大率为得人……曹公乘汉相之资,挟天子而扫群桀……于时议者莫不疑贰。周瑜、鲁肃建独断之明,出众人之表,实奇才也。”演绎有误啊 ) 三国演义诗词前言三 昔日战长坂,威风犹未减。突阵显英雄,被围施勇敢。鬼哭与神号,天惊并地惨。常山赵子龙,一身都是胆~-----对赵子龙的评价(子 龙可谓是历史上少见的完美英雄,无论古贤还是今人无不对这位子龙将军深为敬佩,子龙可谓有胆有识,有让人荡气回肠的魄力,也有拿捏得当的分寸,古今罕见,让人不得不五体投地。) 三国演义诗词前言四 功盖三分国,名成八阵图。江流石不转,遗恨失吞吴------杜甫的诗,赞诸葛亮之功

/ / / 【正文】 三国演义诗词鉴赏一 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是非成败转头空; 青山依旧在,几度夕阳红,白发渔樵江渚上,惯看秋月春风一壶浊酒喜相逢。古今多少事,都付笑谈中。 -----出自调寄《临江仙》(开篇诗,古来经典) 三国演义诗词鉴赏二 英雄露颖在今朝,一试矛兮一试刀。初出便将威力展,三分好把姓名标。---后世对张飞和关羽的评价 三国演义诗词鉴赏三 人情势利古犹今,谁识英雄是白身,安得快人如翼德,尽诛世上负心人~-----关于董卓藐视刘备的出身,后世的评价 三国演义诗词鉴赏四 嫩草绿凝烟,袅袅双飞燕。洛水一条青,陌上人称羡。远望碧云深,是吾旧宫殿。何人仗忠义,泄我心中怨~---少帝语(很喜欢前面几句写景的词句,可读完又不免为这位傀儡皇帝哀叹,生不逢时,最后惨被董卓用鸠酒灌杀,唉,不如做个山林隐士,可怜生在帝王家......) 三国演义诗词鉴赏五 皇天将崩兮后土颓,身为帝姬兮命不随。生死异路兮从此毕,奈何茕速兮心中悲~----少帝和唐妃被杀之前, 唐妃唱 三国演义诗词鉴赏六

有关诸葛亮的精选歇后语大全及答案

有关诸葛亮的精选歇后语大全及答案 诸葛亮是我国四大名著之一的由罗贯中编写的《三国演义》中的重要人物之一。下面我们来看看有关诸葛亮的精选歇后语,欢迎阅读借鉴。 NO1、事后诸葛亮——人人会做;瞎能 NO2、刘备得诸葛亮——如鱼得水 NO3、诸葛亮焚香弹琴——计上心来;故弄玄虚 NO4、诸葛亮吊孝——假仁假义 NO5、诸葛亮借东风——将计就计;金蝉脱壳 NO6、诸葛亮出祁山——以攻为守 NO7、诸葛亮娶媳妇——才重于貌 NO8、诸葛亮摆空城计——不得已 NO9、诸葛亮过长江——胸有成竹 NO10、诸葛亮骑木马——能说不能行 NO11、跟诸葛亮学的本事——能掐会算 NO12、刘备三上卧龙冈——就请你这个诸葛亮 NO13、事后的诸葛亮——人人会做 NO14、诸葛亮弹琴退仲达——临危不乱 NO15、诸葛亮当伙夫——能者多劳 NO16、诸葛亮吊丧——装模作样 NO17、诸葛亮的扇子——远点儿扇着;不离手 NO18、诸葛亮放盂获——欲擒故纵

NO19、诸葛亮的锦囊——用不完的计 NO20、诸葛亮的鹅毛扇——神妙莫测 NO21、诸葛亮扮空城计——只能如此 NO22、诸葛亮住茅庐——怀才不遇 NO23、诸葛亮拜斗——自知要死 NO24、三请诸葛亮——诚心诚意 NO25、诸葛亮皱眉头——计上心来;计上心头 NO26、孔明拜诸葛亮——自拜自 NO27、诸葛亮打瞌充——勿算 NO28、诸葛亮江东斗群儒——独占鳌头 NO29、诸葛亮气周瑜——自有妙方 NO30、诸葛亮的丑妻——家中宝 NO31、诸葛亮当军师——足智多谋;名副其实 NO32、诸葛亮弹琴——计上心来 NO33、诸葛亮草船借箭——有借无还 NO34、门角里藏着诸葛亮——暗中盘算 NO35、诸葛亮唱空城计——急办法 NO36、诸葛亮治蜀——顺应民心 NO37、诸葛亮征孟获——收收放放 NO38、诸葛亮战群儒——全凭一张嘴 NO39、诸葛亮斩马谡(su)——执法如山;不念旧情NO40、诸葛亮用空城计——不得己 NO41、诸葛亮玩狗——聪明一世,糊涂一时 NO42、诸葛亮三气周瑜——略使小技

六年级语文 古诗文积累与运用

毕业升学专项复习卷(四)语文第一轮复习 古诗文积累与运用 你一定很喜欢古诗文吧,现在,就请你来检测一下自己吧! 时间:60分钟满分:100分 一、填空。(10分) 1.《竹石》是一首题画诗,作者郑燮,号________,________代书画家、诗人。本诗第一句用一个“________”字充分表现了竹子的________性格;第二句写出了竹子生命力的________;后两句中“千磨万击”“东西南北风”指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进一步表现了竹子________________的精神。 2.《咏柳》一诗的作者是唐朝的________。在这首诗中,作者赞美了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表达了作者对________________的无限热爱。 二、诗词积累。(38分) 1.将诗题、作者、诗句连起来。(5分) 《示儿》杜牧但悲不见九州同 《梅花》陆游孤光一点萤 《清明》查慎行凌寒独自开 《舟夜书所见》叶绍翁一枝红杏出墙来 《游园不值》王安石牧童遥指杏花村

2.在下列诗句中填上恰当的数字。(7分) (1)春种()粒粟,秋收()颗子。 (2)南朝()寺,多少楼台烟雨中。 (3)人间()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 (4)不知细叶谁裁出,()月春风似剪刀。 (5)飞流直下()尺,疑是银河落()天。 3.填花名,将古诗补充完整。(4分) (1)人闲()落,夜静春山空。 (2)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别样红。 (3)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村。 (4)()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 4.根据提示写古诗名句。(11分) (1)高适有两句诗说:“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王维有两句诗意思和它相反,这两句诗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 (2)当我们在外地过节时,常常引用唐朝诗人王维的《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中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来表达对家乡的思念之情。 (3)小时候听奶奶给我讲牛郎织女的故事,只知道织女不仅漂亮,而且非常勤劳。《迢迢牵牛星》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是对织女形象的完美诠释。

三国演义诗词鉴赏

《三国演义》诗词鉴赏 临江仙·滚滚长江 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是非成败转头空:青山依旧在,几度夕阳红。 白发渔樵江渚上,惯看秋月春风。一壶浊酒喜相逢:古今多少事,都付笑谈中。 这首词是明代诗人杨慎《二十一史弹词》第三段“说秦汉”所写的一首开场词。《临江仙·滚滚长江》一词的上片写古往今来多少英雄,已如大浪淘沙,是耶,非耶?成耶,败耶?均伴随着时间的长河流尽。只有青山仍在,夕阳又红。表现了作者对英雄事业、是非成败、转头皆空、尽付东流的感慨。下片将笔宕开,写渔樵闲话,浊酒闲谈。那古今多少历史故事、英雄人物,只不过成了江渚上隐者聊以佐酒的谈笑资料而已。 铜雀台赋 从明后以嬉游兮,登层台以娱情。 “赋者, 我侍从圣明的父王游园,登上层台承天的铜雀台,心旷神怡。大府雄伟,宫门广开,见到父王新造的建筑,宏丽典雅。门楼巍峨,双阙入云。华观冲天而立,飞阁凌空而起,那阁道与城西楼台相连。面临漳河长长的流水,满目园中累累的果实。左右两边是玉龙和金凤两个楼台。若怀抱江南美女“二乔”,朝夕与共,在此享乐,那该多么欢快。俯视皇城宏伟壮丽,远望云霞明灭变幻。群英俊杰,人才荟萃,仿佛周文王得遇姜太公一样,令人欣慰。沐浴在柔和的春风之中,聆听百鸟的鸣叫。凌云之志已经树立,盼父王的夙愿快快实现。弘扬仁义教化于天下,敬事尊崇天子在许都。就齐桓公、晋文公时期的强盛,哪里能赶上父王的圣明。 休矣!美矣!惠泽远扬,辅翼我皇家,安定那四方。这功德如天地无私,与日月同辉。永存尊贵,寿比东皇。龙旗开路,鸾车护驾,遨游天下,流览景物。恩泽四海,万物丰足,民生康乐。愿这铜雀台的坚固,永世存在,万古流芳。 赤壁 折戟沉沙铁未销,自将磨洗认前朝。

三国演义中关于诸葛亮的文学常识

三国演义中关于诸葛亮的文学常识 一、“智绝”---- 诸葛亮 形象:面如冠玉,眉清目朗,纶巾羽扇,鹤氅皂绦。 性格:号卧龙。有经天纬地之才,鬼神不测之机。是“千古良相”的典范。谥为“忠武侯” 情节:火烧博望火烧新野舌战群儒草船借箭挥泪斩马谡借东风空城计三气周瑜智取汉中七擒孟获六出祁山 (二)精彩片段 如“三分隆中决策”、“博望皱初用兵(火烧博望坡)”、“火烧新野”、“吞战群儒”、“智激周瑜”、“草船借箭”、“七星坛祭风”、“三气周瑜”、“智取汉中”、“巧布八阵图”、“七擒盖获”、“智取三城”、“六出祁山”、“失街亭、“空城计”、“斩马谡”、“造木牛流马”等。 1、初出茅庐(第三十九回荆州城公子三求计博望坡军师初用兵) 刘备三顾茅庐,诸葛亮答应出山相助。曹操命大将夏侯悙引兵十万杀奔新野。关羽、张飞对刘备以师礼待诸葛亮很不满,面临大战之际,二人态度消极,将信将疑。诸葛亮假借刘备剑印,遣兵调将,令关羽、张飞引兵埋伏在博望之左右,调赵云回来担任前部诱敌,刘封、关平带人埋伏负责放火。曹将夏侯悙果然轻敌上当,不听部将劝告,长驱直入,被大火烧得死伤无数,又遭各路伏兵夹击,损兵折将,丢弃博望城,逃回许昌。诸葛亮一战成名,使刘备及手下大为敬服,奠定了自己的威望。 2、火烧新野(第四十回蔡夫人议献荆州诸葛亮火烧新野) 火烧博望坡之后,曹操卷土重来,派曹仁和曹洪大军进攻新野。诸葛亮料新野呆不了,就留下空城,民房屋上藏硫磺等引火之物。曹军进城之

后住入了民房。夜里狂风大作,埋伏在城外的刘备军往城里射火箭。大火迅速烧起来。曹兵逃奔出城,被刘备军截杀,大败而归。 3、舌战群儒(第四十三回诸葛亮舌战群儒鲁子敬力排众议) 曹操大军沿江结寨,准备并吞江东。东吴君臣惊疑忧惧,是和是战难以定夺。诸葛亮运用谋略,与东吴群臣纵论天下大事,巧舌辩驳,说服他们和孙权要与刘备联合抗曹。才有后来的赤壁之战。此成语原指与众多儒生谋士争辩,驳倒对方的议论,后指与很多人激烈争辩并驳倒对方。 4、智激周瑜(第四十四回孔明用智激周瑜孙权决计破曹操) 孔明曰:操本好色之徒,久闻江表乔公二女有沉鱼落雁之容,闭目羞花之貌。操曾发誓:“愿得江东二乔,置之铜雀台,以乐晚年,虽死无恨矣。”今虽引百万之众虎视江南,其实为此二女也。将军何不以千金买此二女.差人送与曹操。操必班师矣。此范蠢献西施之计,何不速为之?周瑜听罢.勃然大怒,离座指此而骂曰:“老贼欺吾太甚!” 5、用奇谋孔明借箭(草船借箭)(第四十六回用奇谋孔明借箭献密计黄盖受刑) 周瑜刁难诸葛亮,令其十天内造出十万支箭,诸葛亮却立军令状三天完成。他前二天按兵不动,暗中叫鲁肃备大船二十,各船扎草人千个。第三天四更,江上大雾迷漫,诸葛亮率船到曹军水寨前擂鼓呐喊佯攻,曹军怕中计,下令弓箭手向江中射箭。这一妙计使诸葛亮不费吹灰之力就完成了任务。 6、祭七星坛借东风(第四十九回七星坛诸葛祭风三江口周瑜纵火) 周瑜为没有东南风而病倒在床上。诸葛亮给周瑜开了个“药方”,上面写着:“万事俱备,只欠东风。”说他能借来东风,他让周瑜为他搭起

关于诸葛亮的谚语俗语_谚语大全

关于诸葛亮的谚语俗语 诸葛亮是中国三国历史上蜀国的丞相,也是一代军事家、谋略家,更是中国传承千年来最盛名的智慧家、忠臣,那么,历史上关于他的俗语有哪些呢?一起来看看吧。 诸葛亮资料: 诸葛亮(181年-234年10月8日[1] ),字孔明,号卧龙(也作伏龙),汉族,徐州琅琊阳都(今山东临沂市沂南县)人,三国时期蜀汉丞相,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散文家、书法家、发明家。在世时被封为武乡侯,死后追谥忠武侯,东晋政权因其军事才能特追封他为武兴王。其散文代表作有《出师表》、《诫子书》等。曾发明木牛流马、孔明灯等,并改造连弩,叫做诸葛连弩,可一弩十矢俱发。于建兴十二年(234年)在五丈原(今宝鸡岐山境内)逝世。刘禅追谥其为忠武侯,故后世常以武侯、诸葛武侯尊称诸葛亮。诸葛亮一生“鞠躬尽瘁、死而后已”,是中国传统文化中忠臣与智者的代表人物。 关于诸葛亮的谚语俗语: 三个臭皮匠,顶个诸葛亮。 事后诸葛亮 七擒七纵 即生瑜,何生亮 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1 / 6

运筹帷幄之中决胜千里之外 三顾频烦天下计,两朝开济老臣心,. 不出茅庐知三分天下 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功盖三分国,名高八阵图。 江流石不转,遗恨失吞吴。 关於诸葛亮的歇后语 诸葛亮征孟获——收收放放 诸葛亮弹琴——计上心来 诸葛亮的鹅毛扇——神妙莫测 诸葛亮三气周瑜——略施小技 诸葛亮借箭——有借无还 诸葛亮挥泪斩马谡——顾全大局 诸葛亮要丑妻——为事业著想 诸葛亮招亲——才重於貌 诸葛亮用兵——神出鬼没 诸葛亮的锦囊——神机妙算 诸葛亮隆中对策——有先见之明 草船借箭——多多益善 草船借箭——坐享其成 草船借箭——满载而归 2 / 6

语文古诗词积累

语文古诗词积累 【一年级】 村居清高鼎 草长莺飞二月天,拂堤扬柳醉青烟。儿童放学归来早,忙趁东风放纸鸢。 小池宋杨万里 泉眼无声惜细流,树阴照水爱晴柔。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 【二年级上册】 赠刘景文宋苏轼 荷尽已无擎雨盖,菊残犹有傲霜枝。一年好景君须记,正式橙黄橘绿时。 山行唐杜牧 远上寒山石径斜,白云生处有人家。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 回乡偶书唐贺知章 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无改鬓毛衰。儿童相见不相识,笑问客从何处来。 赠汪伦唐李白 李白乘舟将欲行,忽闻岸上踏歌声。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 【二年级下册】 赋得古原草送别 唐白居易 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 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宿新市徐公店 宋杨万里 篱落疏疏一径深,树头花落未成阴。儿童急走追黄蝶,飞入菜花无处寻。 敕勒歌北朝民歌 敕勒川,阴山下, 天似穹庐,笼盖四野。 天苍苍,野茫茫, 风吹草低见牛羊。 望庐山瀑布唐李白 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绝句唐杜甫 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 窗含西岭千秋雪, 门泊东吴万里船。 【三年级上册】 小儿垂钓唐胡令能 蓬头稚子学垂纶, 侧坐莓台草映身。 路人借问遥招手, 怕得鱼惊不应人。 夜书所见南宋叶绍翁 萧萧梧叶送寒声, 江上秋风动客情。 知有儿童挑促织, 夜深篱落一灯明。 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唐王维 独在异乡为异客, 每逢佳节倍思亲。 遥知兄弟登高处, 遍插茱萸少一人。 望天门山唐李白 天门中断楚江开, 碧水东流至北回。 两岸青山相对出, 孤帆一片日边来。 饮湖上初晴后雨 宋苏轼 水光潋滟晴方好, 山色空蒙雨亦奇。 欲把西湖比西子, 淡妆浓抹总相宜。 【三年级下册】 咏柳唐贺知章 碧玉妆成一树高, 万条垂下绿丝绦。 不知细叶谁裁出? 二月春风似剪刀。 春日宋朱熹 胜日寻芳泗水滨, 无边光景一时新。 等闲识得东风面, 万紫千红总是春。 游子吟唐孟郊 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 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 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 乞巧唐林杰 七夕今宵看碧霄,牵牛织女渡河桥。 家家乞巧望秋月,穿尽红丝几万条。 嫦娥唐李商隐 云母屏风烛影深,长河渐落晓星沈。 嫦娥应悔偷灵药,碧海青天夜夜心。 【四年级上册】 题西林壁宋苏轼 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 不识庐山真面目,自缘身在此山中。 游山西村宋陆游 莫笑农家腊酒浑,丰年留客足鸡豚。 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 唐李白 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 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 送元二使安西唐王维 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 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 过故人庄唐孟浩然 故人具鸡黍,邀我至田家。 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 开轩面场圃,把酒话桑麻。 待到重阳日,还来就菊花。 【四年级下册】 独坐敬亭山唐李白 众鸟高飞尽,孤云独去闲。 相看两不厌,只有敬亭山。 望洞庭唐刘禹锡 湖光秋月两相和,潭面无风镜未磨。 遥望洞庭山水翠,白银盘里一青螺。 忆江南唐白居易 江南好,风景旧曾谙。日出江花红似火, 春来江水绿如蓝。能不忆江南? 乡村四月宋翁卷 绿遍山原白满川,子规声里雨如烟。 乡村四月闲人少,才了蚕桑又插田。 四时田园杂兴宋范成大 昼出耘田夜绩麻,村庄儿女各当家。 童孙未解供耕织,也傍桑阴学种瓜。 渔歌子宋张志和 西塞山前白鹭飞,桃花流水鳜鱼肥。 青箬笠,绿蓑衣,斜风细雨不须归。

《三国演义》中出现的古诗词

《xx》滚滚xxxx逝水,浪花淘尽xx。 是非成败转头空。 xx依旧在,几度夕阳红。 xx渔樵xxxx,惯看xx。 一壶浊酒喜相逢。 古今多少事,都付笑谈中。 赞xxxx xx露xx在今朝,一试矛兮一试刀。 初出便将威力展,三分好把姓名标。 赞刘备 运筹决算有神功,二虎还须逊一龙。 初出便能垂伟绩,自应分鼎在孤穷。 叹何进 汉室倾危天数终,无谋何进作三公。 几番不听忠臣谏,难免宫中受剑锋。 赤兔马 奔腾千里荡尘埃,渡水xx紫雾开。 掣断丝缰摇玉辔,火龙飞下九天来。 叹xx 董贼潜xx图,xx宗社委丘墟。

xxxx囊括,惟有xx是丈夫。 少帝xx作 嫩草绿凝烟,袅袅xx。 xx一条xx,陌上人称羡。 远望xxxx,是吾旧xx。 何人仗忠义,泄我心中怨! 天地xx日月翻,弃万乘兮退守xx。为臣逼兮命不久,大势去兮空泪潸!xx作 皇天将崩兮后土颓, 身为xx命不随。 生死异路兮从此毕, 奈何茕速兮心中悲! 赞xx 汉末忠臣说xx,冲天豪气世间无。朝堂杀贼名犹在,xx堪称大丈夫!赞xx斩xx xx乾坤第一功,辕门画鼓响冬冬。云长停盏施xx,酒尚温时斩xx。 赞貂蝉 原是xx宫里人,惊鸿宛转掌中身,

只疑飞过洞庭春。按彻《xx》莲步稳,好花风袅一枝新,画堂xx不胜春。 xx催拍xx忙,一片行云到画堂。 眉黛促成游子恨,脸容初断故人肠。榆钱不买千金笑,柳带何须百宝妆。舞罢隔帘偷目送,不知谁是xx。 貂蝉歌 一点樱桃启绛唇,两行碎玉喷xx。 xx舌吐衠钢剑,要斩奸邪乱国臣。 连环计 司徒妙算托红裙。不用xx不用兵。 三战虎牢徒费力,xx却奏xx。 叹xx 霸业成时为xx,不成且作富家xx。 谁知天意无私曲,郿坞方成已灭亡。xx杀xx xx专权肆不仁,xx何自竟亡身? 当时xx隆中卧,安肯轻身事乱臣。 赞王允 xx运机筹,奸臣xx休。 心怀家国恨,眉锁庙堂忧。

评价三国的诸葛亮(结合具体故事情节)范文.docx

评价三国的诸葛亮(结合具体故事情节)范文 旷古奇才——诸葛亮 ——《三国演义》人物赏析评价 常言道:“话三国,必谈诸葛亮”。的确,诸葛亮在《三国演义》中,是最重要的人物之一,罗贯中在他身上花了不少笔墨。如果说《三国 演义》缺少了诸葛亮这一角色,恐怕其篇幅将会折半,其影响也不会那 么广泛。罗贯中正是通过活灵活现地塑造诸葛亮这一人物形象,通过 “诸葛效应”,才能使其作品更广泛流传至今。 诸葛亮虽然不是小说一开头就出场的人物,但自第三十六回“无 直走马荐诸葛”后,一直到第一百零四回“将星陨落,诸葛合归西天”,几乎回回都出现诸葛亮的身影,并在其间扮演重要角色。诸葛亮无疑是 一个奇才,他才高八斗,智慧过人,而且清淡傲世,不畏强权,更 可贵的是———自从他出山助刘备后,一直为汉室出谋献策,出生入 死,鞠躬尽瘁,可谓一代忠臣。 首先,诸葛亮才高八斗。虽然他隐居南阳,但年少时博览全书, 上知天文,下晓地下,无所不能,司马微荐诸葛亮时说道:“可比兴 周八百年之姜子牙,旺汉四百年之张子房”,可见其才。而在第四十 三回的“舌战群儒”中,更显出诸葛亮广博而精深的才学。为达到吴

蜀联合抗魏,诸葛亮以吊丧为由孤身前往东吴,而东吴的各名士对初出 茅庐的诸葛亮根本不放在眼里,在交谈中专挑诸葛亮的难,而诸葛亮 凭借自己的才能与东吴名士大战一场,最后东吴名士各个都拜倒在了诸 葛亮的口舌之下。还有,“赤壁之战”前,周瑜为害诸葛亮,便限他三 天造十万枚箭,这明显是不可能的,但诸葛亮偏偏想到了“草船射箭”,到期时得了十万余枝箭,这与他能识天文,预知有大雾分不开的。总之,《三国演义》中的诸葛亮怀有大才,并且这是他拥用智慧和傲世 的资本。 其次,诸葛亮智慧过人,无所能比,诸葛亮就是凭借他智慧过人 的优势,在他一生的指挥作战中几乎百战百胜,为刘备创了基业。 对于诸葛亮的智,小说描述得可谓淋漓尽致,最先体现诸葛亮智 慧,也是诸葛亮帮助刘备成就大业的关键的,就是著名的“隆中对” 。诸葛亮隐居南阳,而对于天下事却能了如指掌。他对当时的天下形势向刘备作出分析,预测和决策,并以此作为生存和发展的战略方针, 扭转危机,由弱变强,与魏吴分庭抗礼终成三分天下。诸葛亮“隆中对”的种种预测也都是以客观事实为依据,通过自己的智慧考虑,得出合乎 逻辑的结论。诸葛亮在隆中分析天下形式后,便出山效忠刘备,在他为 刘备争天下的过程中,体现其超凡的智慧。从“博望城火攻李典”,“火烧新野拒曹军”,到“智激周瑜”,“智处华容”,“智取汉中” 再到稳定汉中,出师南征和两次出师伐魏。其中最为典型的

【中考复习】中考语文专题九古诗文积累复习教案

专题九:古诗文积累 【考点透视】: 在古诗文积累方面对初中生的要求是:“诵读古代诗歌......注意积累、感悟和运用,提高自己的文学品味。”背诵《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规定的优秀古诗文50篇,在考查中要求:一、识记准确,理解正确;二、书写正确、工整、规范;三、按要求灵活选择运用古诗文名句。 【教学目标】: 能够背诵并正确书写考纲规定的古诗文。 【教学过程】: 一、引入真题,巩固知识 [2016?江西]填补下列句子的空缺处。 (1)子夏曰:“,切问而近思,仁在其中矣。” (2),并怡然自乐。 (3)可怜身上衣正单。 (4),雌兔眼迷离。 (5),天涯若比邻。 (6)恨别鸟惊心。 (7)四面边声连角起,千嶂里,。 (8),威武不能屈,此之谓大丈夫。 【答案】(1)博学而笃志(2)黄发垂髫(3)心忧炭贱愿天寒(4)雄兔脚扑朔(5)天涯若比邻。(6)感时花溅泪(7)长烟落日孤城闭。(8)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解析】 试题分析:默写诗文句子,易写错字,一是由于记忆不清,二是好望文生义,所以平时背诵时要熟读熟记,要理解诗句中每个字的含义,本题中易错字有:笃、髫、贱、朔、涯、溅、淫,要根据语境仔细判断,注意书写,不要笔误。 二、模拟训练,查漏补缺 补写出下列名句中的上句或下句。(任选其中6句) ①苟全性命于乱世,。(诸葛亮《出师表》) ②,江春入旧年。(王湾《次北固山》) ③天街小雨润如酥,。(韩愈《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 ④,小麦覆陇黄。(白居易《观刈麦》) ⑤晓镜但愁云鬓改,。(李商隐《无题》) ⑥,百废具兴。(范仲淹《岳阳楼记》) ⑦但愿人长久,。(苏轼《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 ⑧,断肠人在天涯。(马致远《天净沙?秋思》) 【答案】①不求闻达于诸侯②海日生残夜③草色遥看近却无④夜来南风起⑤夜吟应觉月光寒⑥政通人和⑦千里共婵娟⑧夕阳西下(共6分,选填6句,每句1分,有漏字、添字、错别字的,该句不得分) 【解析】 试题分析:根据括号中作品提示回顾作品内容,判断句子,是两连句的,不要把句子写错位。注意易错字的写法:诸侯、残、吟、婵娟、,要根据语境仔细判断,注意书写,不要笔误。 三、师生互动,总结知识 先小组内交流收获和感想,而后以小组为单位派代表进行总结,教师作以补充。

《三国演义》中有名的诗#(精选.)

作者:杨慎 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 是非成败转头空,青山依旧在,几度夕阳红。 白发渔樵江渚上,惯看秋月春风。 一壶浊酒喜相逢,古今多少事,都付笑谈中。 蒿里行 ——曹操 关东有义士,兴兵讨群凶。初期会盟津,乃心在咸阳。 军合力不齐,踌躇而雁行。势利使人争,嗣还自相戕。 淮南弟称号,刻玺于北方。铠甲生虮虱,万姓以死亡。 白骨露于野,千里无鸡鸣。生民百遗一,念之断人肠。 七步诗 ——曹植 煮豆燃豆萁,豆在釜中泣。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 煮豆持作羹,漉菽以为汁。萁在釜下燃,豆在釜中泣。 本自同根生,相煎何太急? 观沧海 ——曹操 东临碣石,以观沧海。水何澹澹,山岛竦峙。树木丛生,百草丰茂。秋风萧瑟,洪波涌起。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幸甚至哉,歌以咏志。

——曹操 对酒当歌,人生几何?譬如朝露,去日苦多。慨当以慷,忧思难忘。何以解忧?惟有杜康。青青子衿,悠悠我心。但为君故,沉吟至今。龟虽寿 ——曹操 神龟虽寿,犹有竟时。螣蛇乘雾,终为土灰。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盈缩之期,不但在天;养怡之福,可得永年。幸甚至哉,歌以咏志。 出师表 ——诸葛亮 先帝创业未半而中道崩殂,今天下三分,益州疲弊,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然侍卫之臣不懈于内,忠志之士忘身于外者,盖追先帝之殊遇,欲报之于陛下也。诚宜开张圣听,以光先帝遗德,恢弘志士之气,不宜妄自菲薄,引喻失义,以塞忠谏之路也。 宫中府中,俱为一体,陟罚臧否,不宜异同。若有作奸犯科及为忠善者,宜付有司论其刑赏,以昭陛下平明之理,不宜偏私,使内外异法也。 侍中侍郎郭攸之、费祎、董允等,此皆良实,志虑忠纯,是以先帝简拔以遗陛下。愚以为宫中之事,事无大小,悉以咨之,然后施行,必能裨补阙漏,有所广益。 将军向宠,性行淑均,晓畅军事,试用于昔日,先帝称之曰能,

《三国演义》中的诸葛亮形象

黑龙江省高等教育自学考试 汉语言文学专业本科毕业论文 论文题目 《三国演义》中的诸葛亮形象 论文作者:张旭 准考证号:018109165018 作者单位:哈尔滨科学技术职业学院 指导教师:高建华 主考单位哈尔滨师范大学中文系 2011 年7月

内容提要 《三国演义》是一部历史演义小说,以描写战争为主。在广阔的背景上,上演了一幕幕波澜起伏,气势磅礴的战争场面,成功刻画了几百个人物形象,其中诸葛亮人物形象脍炙人口,对后世产生了极其深远的影响。在长达近百年的三国历史中,诸葛亮的活动虽只有二十七年,但在小说中却占了一半以上的文字,即从第38回诸葛亮出场的“隆中决策”,到第104回的“丞相归天”,共有66回的篇幅,这还不包括诸葛亮出山前水镜先生对他的赞美、离世后“魏都督丧胆”的余威。这将近70回中,又有一半以上的章回是专门写诸葛亮事迹的。如此着力刻画的人物,在全书中还没有第二个。因此,郑振铎曾说:“一部《三国志通俗演义》虽说的是叙述三国故事,其实只是一部‘诸葛孔明传记’”(《三国演义的演化》)。小说中的诸葛亮是最具魅力、最有光彩的形象。在这个人物身上,几乎集中了忠臣贤相的所有美德,凝聚着中华民族传统的全部胆、识、才、智。通过这样一个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外交家的形象,寄托着作者圣君贤相的社会理想。

《三国演义》中的诸葛亮形象 《三国演义》原名《三国志通俗演义》,也称《三国志演义》,是我国第一部章回小说,本书作者罗贯中。《三国演义》讲述的是汉末三国时期发生在中国大地上惊心动魄的历史故事。它是以三国时代的历史为背景,描述了自东汉灵帝刘宏中平元年(184年)到西晋武帝太康元年(280年)近一百年,魏蜀吴三国之间政治、军事、以及外交等方面的斗争故事。全书主要以曹操、刘备、诸葛亮等人物为主要人物,今天我分析的是诸葛亮这个人物。 有句话是这么说的,“话三国,必先说诸葛”,这足可见诸葛亮这个人物在《三国演义》中的重要性。 那么诸葛亮是个什么样的人呢? 诸葛亮,字孔明,号卧龙(也作伏龙),汉族,琅琊阳都(今山东临沂市沂南县)人,蜀汉丞相,三国时期杰出的政治家、战略家、发明家、军事家。在世时被封为武乡侯,谥曰忠武侯;后来的东晋政权为了推崇诸葛亮的军事才能,特追封他为武兴王。代表作有《前出师表》、《后出师表》、《诫子书》等。发明木牛流马、孔明灯等。诸葛亮在后世受到很大的尊崇,成都有武侯祠,大诗人杜甫也有赞扬诸葛亮的《蜀相》名篇传世。 诸葛亮一生有两个亮点,一为忠贞,二为智绝。下面我就从他忠贞、智慧、贤明等三个方面对其形象进行一些粗浅的分析: 一、诸葛亮是忠贞的典范 “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品格是诸葛亮的主导 方面。从他的忠贞和智慧这两者来讲,他的忠贞更让 人感动。忠于蜀国的政权,忠于兴复汉室的事业,忠 于刘氏两代帝王,是忠贞无二的这样一个臣子,所以 他成为千古名相。 在东汉末年的纷纷乱世之忠,刘备为了争夺天下,认识到招揽人才的重要性,于是三顾茅庐请出了诸葛亮。他认识了刘备的诚心诚意之后,就一直忠心耿耿,兢兢业业,为创立蜀汉基业殚精竭虑,义无反顾。刘备得到诸葛亮“如鱼得水,如枯苗逢甘雨。”自从有了诸葛亮,刘备集团的情形就大为改观,不但有了正确的政治军事路线,建立了强大的政治军事集团,而且占据了荆、益两州的大片国土,建立了自已的国家,并使刘备登上了皇帝宝座,承续了汉室的大统。 诸葛亮感念刘备的知遇之恩,忠心耿耿地扶刘兴汉,勤勤恳恳几十年如一日,东征西讨大小数百战,终于夺得两川之地建立了基业。为了安定后方他炎夏渡泸,历尽艰险深入不毛,七擒孟获;为了北伐中原他六出祁山,百折不回。他身担军政要职,日理万机,然而他事必亲躬,日夜操劳,以致积劳成疾,英年早逝,这是忠贞之士最突出的表现,最可贵的品质。 刘备虽然英明仁慈,但他却义气用事。关羽死后,他不听诸葛亮的劝告,也不顾赵云等文臣武将的阻谏,举倾国之兵伐吴,为关羽报仇,结果在彝陵惨败,全军覆没,不但严重地削弱了蜀国的军事力量,也给以后的斗争造成了极大的困难,刘备本人悔恨成疾,一病不起,演出了“白帝托孤”的悲剧。尽管刘禅昏庸得难以点化,尽管刘备当初白帝城托孤时就曾说过,如果刘禅不材,可取而代之,但诸葛亮却从未萌生过些微野心,始终克尽人臣之职。 从刘备托孤的内容来看,一是肯定诸葛的才干,只有他才能安邦定国,终定大事;二是要诸葛亮在佐禅或废禅自主之间进行选择。从刘备的本意和性格来看,

诸葛亮的成语、歇后语

盖世无双 如鱼得水 思贤如渴 七擒七纵 龙盘虎踞 空城计 既生瑜,何生亮集思广益 淡泊明志 苟全性命 伏龙凤雏 汉贼不两立 俭以养德 妄自菲薄 任重才轻 三顾茅庐 初出茅庐 草船借箭 万事具备只欠东风赤壁之战 三足鼎立 作奸犯科

欲擒故纵 三个臭皮匠,顶一个诸葛亮. 一个诸葛亮,稳做中心帐,排起八卦阵,专捉飞来将 鞠躬尽瘁 三顾茅庐初出茅庐草船借箭万事具备只欠东风赤壁之战三足鼎 立作奸犯科欲擒故纵三个臭皮匠,顶一个诸葛亮; 一个诸葛亮,稳做中心帐,排起八卦阵,专捉飞来将鞠躬尽瘁成败利钝;凌上虐下;虎踞龙盘;不知所云;闭门思过;不求闻达;草庐三顾;豺狼之吻;淡泊明志;方寸已乱;伏龙凤雏;鞠躬尽瘁,死而后已;龙蟠虎踞;龙盘虎踞;力排众议;苟全性命;盖世无双;肝心若裂;汉贼不两立;七擒七纵;如虎添翼;开诚布公;空城计;龙骧虎视;计日而待;集思广益;俭以养德;思贤如渴;所向无敌;我心如秤;临危受命;三顾茅庐;如鱼得水;任重才轻;妄自菲薄;危急存亡;上楼去梯;识时务者为俊杰;胸中鳞甲;游辞巧饰;作奸犯科;坐以待毙;众难群移

“三个臭皮匠——抵个诸葛亮” “诸葛亮吊孝——装模作样” “诸葛亮唱空城计——没办法” “诸葛亮借箭——有借无还” “诸葛亮弹琴——计上心来” 诸葛亮吊孝---假的 诸葛亮耍掸帚---出计不出面 诸葛亮皱眉头---计上心来 诸葛亮的锦囊---用不完的计 诸葛亮用空城计---不得已 诸葛亮大摆空城计---化险为夷诸葛亮征孟获---收收放放 诸葛亮摆八卦阵---内有奇文 诸葛亮过长江---胸有成竹 诸葛亮六出祁山---图谋大业 诸葛亮用兵---神出鬼没 诸葛亮借东风---神机妙算 诸葛亮当军师---名副其实 诸葛亮弹琴---临危不乱 诸葛亮下东吴---心里有数 诸葛亮草船借箭---用的是疑兵计诸葛亮对降曹的议论---嗤之以鼻

人教版九年级语文上、下册古诗文积累

人教版九年级上、下册古诗文积累 九年级上册古诗文积累 一课内古诗文 1 《望江南》中表现女主人公盼望心上人由希望到失望,再到绝望的句子是,作者是,是派的重要作家之一。 2 ①《渔家傲》表现塞下风景之异的是。 ②请再写出两句表现边塞景色的句子及作者,并说明景色的特点。 作者诗句。特点。 作者诗句。特点。 ③写出运用典故表现作者思乡但不能归家的诗句。 ④表现作者壮志难酬的诗句及作者。作者。 3 《密州出猎》作者。 ①写出作者为国御敌雄心壮志的诗句及句中运用的修辞方法:诗句修辞手法。 ②表现作者出城打猎时表现豪放的诗句。 4《武陵春》 ①作者是朝代的,是派的豪放人物之一。 ②表现作者面对依旧景物,而人事改变的诗句是。 ③作者以新颖视角表现自己忧愁的诗句是。 ④再写出一句表现作者和上句心情相反的诗句。 5《破阵子》

①《破阵子》是为写的一首表现作者词风的词。 ②表现练兵场面的词句。 ③运用比喻描写战争场面的诗句是。 ④写作者爱国激情的诗句是写出了作者壮志未酬的愤慨。 ⑤辛弃疾作为一个爱国诗人,写出了许多体现豪放风格的词,请再写出两句并写出表现的是什么? 表现。 表现。 ⑥“酒”在古代诗词中很常见,如本单元的作者; “ ,”(作者)。 请你再找出两句与“酒”有关的诗句及作者,并写出诗人借酒抒发了怎样的心情 表现; 表现。 二课后十首 1 《观刈麦》作者朝代。 ①写出炎炎赤日下,劳动人民辛苦劳作的句子。 ②写出作者面对劳动人民辛苦劳作内心十分惭愧的句子:。 ③写出作者对劳动人民深切同情的诗句:。 2 《月夜》 ①写出作者借物感知春天邻近的句子:。 ②再写出两句运用同种手法描写春天的句子(借物、对偶)

《三国演义》中出现的古诗词

《临江仙》 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是非成败转头空。 青山依旧在,几度夕阳红。 白发渔樵江渚上,惯看秋月春风。一壶浊酒喜相逢。 古今多少事,都付笑谈中。 赞关羽张飞 英雄露颖在今朝,一试矛兮一试刀。初出便将威力展,三分好把姓名标。 赞刘备 运筹决算有神功,二虎还须逊一龙。初出便能垂伟绩,自应分鼎在孤穷。 叹何进 汉室倾危天数终,无谋何进作三公。几番不听忠臣谏,难免宫中受剑锋。 赤兔马 奔腾千里荡尘埃,渡水登山紫雾开。掣断丝缰摇玉辔,火龙飞下九天来。 叹丁管 董贼潜怀废立图,汉家宗社委丘墟。满朝臣宰皆囊括,惟有丁公是丈夫。 少帝刘辩作 嫩草绿凝烟,袅袅双飞燕。 洛水一条青,陌上人称羡。 远望碧云深,是吾旧宫殿。 何人仗忠义,泄我心中怨! 天地易兮日月翻,弃万乘兮退守藩。为臣逼兮命不久,大势去兮空泪潸! 唐妃作 皇天将崩兮后土颓, 身为帝姬兮命不随。 生死异路兮从此毕, 奈何茕速兮心中悲! 赞伍孚

汉末忠臣说伍孚,冲天豪气世间无。 朝堂杀贼名犹在,万古堪称大丈夫! 赞关羽斩华雄 威镇乾坤第一功,辕门画鼓响冬冬。 云长停盏施英勇,酒尚温时斩华雄。 赞貂蝉 原是昭阳宫里人,惊鸿宛转掌中身, 只疑飞过洞庭春。按彻《梁州》莲步稳,好花风袅一枝新,画堂香暖不胜春。 红牙催拍燕飞忙,一片行云到画堂。 眉黛促成游子恨,脸容初断故人肠。 榆钱不买千金笑,柳带何须百宝妆。 舞罢隔帘偷目送,不知谁是楚襄王。 貂蝉歌 一点樱桃启绛唇,两行碎玉喷阳春。 丁香舌吐衠钢剑,要斩奸邪乱国臣。 连环计 司徒妙算托红裙。不用干戈不用兵。 三战虎牢徒费力,凯歌却奏凤仪亭。 叹董卓 霸业成时为帝王,不成且作富家郎。 谁知天意无私曲,郿坞方成已灭亡。 王允杀蔡邕 董卓专权肆不仁,侍中何自竟亡身? 当时诸葛隆中卧,安肯轻身事乱臣。 赞王允 王允运机筹,奸臣董卓休。 心怀家国恨,眉锁庙堂忧。 英气连霄汉,忠诚贯斗牛。 至今魂与魄,犹绕凤凰楼。 张闿杀曹嵩 曹操奸雄世所夸,曾将吕氏杀全家。 如今阖户逢人杀,天理循环报不差。 李傕郭汜劫天子

三国演义中诸葛亮的形象分析

《三国演义》中诸葛亮的形象分析 魏月琴 (大同市新荣区教师进修学校, 山西大同037002) ! 摘 要:诸葛亮是 《三国演义》中着笔较多的人物之一,作者以其独到精彩的笔墨,为我们塑造出一个栩栩如生的具有忠、智、勇性格特征的传奇人物。 关键词:诸葛亮;忠君;睿智;刚勇中图分类号:I207.41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6353(2006)04-0038-02 收稿日期:2006-04-10 作者简介:魏月琴(1964-),女,山西大同人,中专讲师,主要研究方向:中国古代文学。 《三国演义》不仅是我国章回小说的开山作品,也是我国最有成就的长篇历史小说。作者通过魏、蜀、吴三国之间惊心动魄的政治、军事、外交的种种斗争,形象生动地再现了三国时期的历史画卷,并且塑造了一系列鲜明生动的人物形象,构成了一幅绚烂多彩的画卷。 诸葛亮是《三国演义》中作者着笔较多的人物之一,在120回的 《三国演义》中,几乎有一半的文字涉及到诸葛亮,其中专门描写诸葛亮的事迹就达30余回。作者以其独道精彩的笔墨,为我们塑造出了一个栩栩如生的历史人物:忠贞不渝的操节,匡世不凡的智慧,有口皆碑的刚勇。 纵观《三国演义》中诸葛亮的言行,无论是草船借箭和三气周瑜,还是巧摆八阵图、智取成都、空城计等等,无不体现了他忠心不二的为国之心,出神入化的奇才大略和坚韧不拔勇于进取的奋斗精神。 诸葛亮形象特征之一是“忠”。集中表现在两方面:一是对刘备的忠贞不渝,二是对匡复汉室的理想鞠躬尽瘁,死而后已,也即是对国家的忠诚不二。 诸葛亮自出山之后,表现最多的是感谢刘备的知遇之恩,竭尽全力辅佐刘备实现自己的战略思想。这一方面表现了诸葛亮的旷世才学和对刘备的知恩图报,另一方面也表明了他立志兴汉的理想,在刘备犭虎亭失败,驻扎白帝城时,托孤于诸葛亮时说:“‘君才十倍曹丕,必能安邦定国,终成大事,若嗣子可辅则辅之,如其不才,君可自为成都之主。’孔明听毕,汗流遍体,手足失措,泣拜于地曰:‘臣安敢股肱之力,效忠贞之节,继之以死乎!’言讫,叩头流血。 ”短短几行字,让读者一看就见诸葛亮之忠。孔明言出必行,至死殚精竭虑辅佐刘备幼子刘禅,一片耿耿忠心全寄于后主之身。这在其《出师表》中更加明确地表现出来: “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三顾臣于草庐之中,谘臣以当世之事,由是感激,遂许先帝以驱驰。”诸葛亮深知幼主不谙国事,深恐辜负了刘备,详尽地叙述了治国之道,并且周密地安排了内外文武官僚管理蜀中之事,苦口婆心之意溢于言表。 诸葛亮之“忠”还表现在对国家,也就是当时的蜀汉王朝方面。他庶竭驽钝,亲自带兵深入蛮荒之地,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以报答刘备对他的知遇之恩。刘备死后,仍忠心耿耿扶佐后主。在第101回中,描写诸葛亮于建兴十二年上表奏请伐魏,了却自己 “克复中原,重兴汉室”的愿望。再次表现出对国家的忠诚。正如其言:“誓竭力尽心,剿灭汉贼,恢复中华,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尽管诸葛亮匡复汉室的雄心没有实现,但他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精神,却赢得了千百年来后人的无限敬仰。 诸葛亮形象特征之二是“智”。诸葛亮不仅有远大的政治抱负,而且有卓越的军事才能。 从隆中决策起,诸葛亮体现更多的是智慧。诸葛亮出任刘备的军师后,充满斗争的信心,对未来的胜利坚信不移。此时的诸葛亮敢藐视任何敌人,处处表现着无穷的智慧。 他上知天文,下晓地理,熟谙兵法,料事如神。他隐居隆中时,对天下大势已了如指掌,初见刘备就提出了据蜀、联吴、抗曹的战略思想。赤壁鏖兵,可以说是诸葛亮智慧的集中表现。他孤身入吴,和东吴上下各方面进行了复杂曲折的斗争,最终实现了联吴抗曹的战略。我读《三国演义》,把诸葛亮的“智”分为睿智、机智和奇智三种类型。 诸葛亮的睿智首先表现在他凭着自己的博学,为刘备集团制定了正确的战略方针,即著名的 “隆中对”。其次是他善分析对手的心理,新野城从地势来看,不宜用火,曹操亦认为诸葛亮不可能连番采用火攻,但诸葛亮又一次采用火攻而大获全胜。后来成为历史上著名的以少胜多战例的赤壁之战,诸葛亮又一次采用了火攻的战术。 这一切,都是他第20卷第4期2006年12月 大同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JOURNALOFDATONGVOCATIONALCOLLEGE VOL.20NO.4DEC.2006 38--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