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国浪漫主义诗化美学思想研究

德国浪漫主义诗化美学思想研究
德国浪漫主义诗化美学思想研究

德国浪漫主义诗化美学思想研究

德国浪漫主义诞生并盛行于18世纪末至19世纪30年代的欧洲。面对启蒙运动后理性主义导致的现代性危机,浪漫主义者们将诗作为

反映与抨击现实的手段,通过对无限性、理想性意象的追求,意欲建立起浪漫主义美学思想的理论架构。在浪漫主义美学思想中,无限性与

理想性昭示着主体对于自身的超越以及对于自由的向往,这是美得以

实现的途径以及最终的目标。在德国早期浪漫主义作品中,诗化的世

界观是其理论的基础要素。诗化不仅仅代表了一种文学修辞方式,同

时也是一种哲学思维方式以及生活审美模式。这种思想从浪漫主义作品转向现实生活,从而实现了从诗化向浪漫化的过渡。反讽正是这一

过渡得以完成的重要手段。反讽哲学意味着一种哲学思考上的无限性。而浪漫主义哲学,即是以反讽哲学为理论核心,在追求不断的自我否

定与无限理想的过程中,向人的完美形态趋近的哲学。由此可见,浪漫主义是对人文主义思想的延伸,是对“人”的价值的提升。德国早期

浪漫主义渴望构建一种诗化世界,并在思索人生意义和追寻生活价值

的过程中形成了一种“诗化哲学”,“诗”的精神贯穿于浪漫主义精

神的始终。本文从德国早期浪漫派代表人物诺瓦利斯的“蓝花”意象出发,对浪漫主义诗学的发展演进历程予以梳理,通过探析德国早期

浪漫主义诗化美学的主旨内容与理论局限,进而阐释其在当今时代的

重要意义。本文指出,浪漫主义在当今社会依然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

与现实价值。现阶段社会正在面临诸如精神匮乏等一系列现代性危机,而浪漫主义对于理想信念不断追求的指引性意义,能够充分激发社会

进步与发展的动力,不断克服人类精神的危机,其艺术教化功能也将在现实生活中发挥其应有的作用。

浪漫主义文学

第一章 19世纪浪漫主义文学 第一节概述 一、浪漫主义文学的形成和基本特点 1.19世纪欧美浪漫主义文学产生的背景: a)法国大革命催生的社会思潮的产物。 b)德国古典哲学和空想社会主义为其提供思想基础。 c)文学自身的发展。 2.19世纪浪漫主义文学的思想特点: a)强调创造的绝对自由,反对古典主义的清规戒律,要求突破文学描绘现实的范围。 b)从民主主义的立场,或者从留恋旧制度的立场,抨击封建制度或者资本主义的罪恶现象。 c)酷爱描写中世纪和以往的历史。 d)偏重于描写自然风光,厌恶资本主义文明和现实,标举卢梭“回归自然”的主张。 3.19世纪浪漫主义文学的艺术特点: a)强调个人感情的自由抒发,有强烈的主观性。 b)对各种艺术形式进行卓有成效的探索,其中最引人注目的是对民间文学的重视以及诗体 长篇小说的创造。 c)惯用对比和夸张,重视丑的美学价值,大力提倡想象。 d)忧郁感伤情调的喜好。 二、欧美各国的浪漫主义文学 1.英国 第一代:“湖畔派”诗人。华兹华斯、柯勒律治、骚塞 向往中世纪的宗法制田园生活,他们隐居在英国西北部的湖区而闻名。 1798年出版的《抒情歌谣集》其中的《序言》,成为英国浪漫主义文学的纲领。 第二代:拜伦(1799—1824)雪莱(1792—1822) 浪漫主义小说家司各特,其代表作为历史小说《艾凡赫》。 波西·比希·雪莱(1792—1822)被恩格斯称为“天才的预言家”。 雪莱第一部长诗叫《麦布女王》。诗剧《解放了的普罗米修斯》(1819写成)。晚期的抒情诗以《西风颂(1819)、《云雀》(1820)等为著名。表达了诗人高昂的革命热情,对未来的深刻预言。 约翰·济慈(1795——1821)《夜莺颂》、《秋颂》、《希腊古翁颂》; 2.德国“浪漫主义故乡” (1)施莱格尔兄弟《雅典娜神像》 (2)格林兄弟《儿童与家庭童话集》 (3)霍夫曼(1776—1822) 代表作为《金罐》、《谢拉皮翁兄弟》(短篇小说集) (4)海涅(1797—1856)犹太人,革命民主主义诗人。代表作《西里西亚的纺织工人》、《德

存在主义美学

存在主义美学 存在主义哲学和存在主义美学是本世纪中叶产生的重要且强大的哲学和美学思潮。它的代表人物是舍勒尔、海德格尔、雅思贝尔斯、萨特和加缪。这中间除舍勒尔之外,其他四人都对艺术和美学问题有过专门的论述。而且萨特和加缪又是存在主义艺术思潮的主将。 当海德格尔出《存在与时间》于1927年发表之后,西方哲学界曾发出过这样的狂欢:“哲学终于从天国回到了地面。”正是在这种狂欢中显示了由海德格尔开启而由存在主义哲学完成的一个巨大的转变:哲学研究的重点从对抽象的本质(理性)转向了“实存”,从物(客体)转向了人(主体),即从“理性人”转向了实存的人。因此,存在主义美学的主要特征,是把美学与存在的问题紧密地联系起来,这中问他们考虑的美学问题,是美的本源问题。而美的本源在存在主义者看来,只能从对存在的追问中获得。由于对存在本身的追问紧紧地与人关联,存在主义美学便始终围绕着人这个主体旋转。整个存在主义美学都表达了这样一个由海德格尔表述的信念:美或者艺术开启了存在者的存在,艺术和美由此而获得了本体论意义上的根源。也正因为如此,艺术和美成了达成人的本真存在的见证,从而完成着拯救的使命。正是这一点使我们想起了尼采的这样一个信念:没有审美的人生如何可能。因此,美国存在主义哲学家W.考夫曼注意到了这样一个有趣的现象,所有存在主义哲学家在追问存在的问题时,最后都自觉不自觉地转向了艺术,转向了美学。这是不是因为美或者艺术是开启存在者的存在的最根本途径呢? 这里我们必须强调说明的是,虽然存在主义美学仍是围绕着人来旋转的,但这种美与人的相关,却不再是从表现的意义上与人相关,也不再是从符号创造的意义上与人相关。如果说表现主义美学的表现是建基于人作为主体的生命力、情感等之上的话,那么在存在主义美学这里,人作为实存,是不具有什么先在的诸如表现主义所谓的生命力、情感等的,因为作为实存,他的本质尚处于缺席状态。而美只发生于这个其本质尚付阙如的“此在”或实在向其真正的存在谋划的过程中,只有当那个尚付阙如的真正存在向其显现、敞开时,美才诞生。因此,20世纪美学发展中开始的那强大的表现之风从存在主义美学这里开始煞住。美学中的纯主观因素和重情主义的趋势得以扭转。从存在主义美学开始,表现便不再是美学的核心概念,在存在主义美学中取代“表现”这个概念的是所谓敞开、显现、照耀、呼唤等。 对于表现主义美学来说,表现本身就能达成美。但是存在主义者不相信这一点。因为在存在主义者那里,实存的人并不具备任何有意义的内容,他所拥有的只有诸可能性。虽然艺术和

[德国,古典,哲学,其他论文文档]德国古典哲学对美学基本问题的贡献

德国古典哲学对美学基本问题的贡献(1) 摘要:鲍姆嘉通为美学命名以后,美学问题便在德国古典哲学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现 今的美学家都非常重视美学在德国古典哲学体系中的重要地位,还特别注意区分德国古典 哲学家对美及其相关概念的不同论述。笔者认为,德国古典哲学对美学史的突出贡献是奠 定了美学基本问题,这恰好是学术界所忽略的。 关键词:德国古典哲学;美学;康德;席勒;黑格尔; 一 康德作为德国古典哲学的开山祖师,自觉地认识到人对现实的审美关系,在绝对发挥审美主体能动性的基础上,揭示出美学基本问题。其次,《判断力批判》上卷,通过对审美和崇高以及艺术创造活动的分析来阐述美学基本问题。在“美的分析”中,康德明确地指出审美 判断必须“包含着对象对于主体的一种关系”。1想象力在康德美学中是介于感性直观与 知性分析之间的,他认为审美主体的想象力和知性的自由活动与客体的形式密切相关,并把这一点看作是审美情感活动的特殊性所在。也就是说,谈美就离不开美感。康德说:“美若没有着对于主体的情感的关系,它本身就一无所有。”1审美对象是为审美主体而存在的, 唯有审美主体才能以纯真的情感把握对象之美。可见,简单地把康德“美的分析”说成是 美感心理分析或者斥之为形式主义,都是不公正的。 康德对崇高的分析是从审美主客体的矛盾冲突上加以论证的。他指出:崇高感受是“这一 对象对我们同时快速地交换着拒绝和吸引。”1它先是破坏了主体的想象力和知性的和谐,使之惊惧;然后是想象力在理性观念的协助下又被对象所吸引,最终沉浸在崇敬的愉快里。在主客体的相互作用过程中,主体由被动变主动,最后是以人道主义精神解决了主客体的矛盾冲突,也就是说“把这对于主体里的人类观念的崇敬变换为对于客体”。1康德在这里发现了美与崇高在审美主客体关系上的区别,美是主客体艺术地和谐一致,崇高则是主客体对立冲突直至解决的表现。这是康德站在美学基本问题的高度分析解决美学具体问题的结果,尽管当时还没有历史发展的辩证观点。 关于艺术创造,康德证明了艺术美是人与自然的融合贯通。在他看来,蜜蜂筑造蜂巢是本能的产品,高山大海是自然作用的结果,它们酷肖艺术可又终归不及艺术。艺术作品是人自觉能动的创造物,它产生于人们自由愉快的游戏活动中,从它身上可见到人的自由理性的作用。因为,艺术品“不受一切人为造作的强制所束缚,因而它好像只是自然的产物”。1康德也 把艺术品称之为“第二自然”,他强调天才受自然的恩赐给艺术立法,创造出审美意象。 再次,《判断力批判》下卷(即目的论判断力的批判)实现了审美主客体的统一。主观形式的目的性与客观自然的目的性终于结合起来,审美主体和自然美的对象达到了统一。歌德 和黑格尔对康德这个思想大为赞赏,而我国美学界许多人把《判断力批判》下卷视为神学 目的论或武断地说下卷与美学没关系。缺乏有机整体的观点,当然无法理解康德美学思想 中目的论的合理内核。

德国浪漫主义

海涅在他那本答德?斯达尔夫人的《论浪漫派》一书中,给德国的浪漫 主义下这样一个定义。他说:“德国的浪漫主义究竟是什么东西呢?它不是别的,就是中世纪文艺的复活,这种文艺表现在中世纪的短歌、绘画和建筑物里,表现在艺术和生活之中。这种文艺来自基督教,它是一朵从基督的鲜血里萌生出来的苦难之花。” 德国这朵浪漫主义苦难之花的开放与当时德国的政治、经济状况紧紧相 连。十八世纪末叶,德国仍处于孱弱的小朝廷统治下。轰轰烈烈的法国大革命并没有在内向而深沉的德国人中激起什么波澜。却助长了他们形而上学的冥想。拿破仑横扫整个欧洲,德国拜倒在这位军人的摩下,整个德意志陷入死寂之中,普鲁土崛起后打败了拿破仑,建立了德意志帝国。然而这个帝国无非是各邦统治者用以统治人民、镇压进步力量的工具。德国人民并未从中获益,他们所向往的统一和自由仍然是个泡影。于是,知识分子更是噤若寒蝉,大多假托放浪以自保。思想逐渐从客观的大风雨退缩到主观的甲壳之中,由现实转向空想。 因而,出现了一批观念论的哲学家,如费希特提倡自我哲学,认为自我是一切的创造者,一切“非我”都由“自我”的能力产生,极端强调个人主观的作用,为浪漫主义的极端个人主义的特点提供了哲学基础。自然哲学家谢林、黑格尔主张提供艺术与自然一致的学说,认为自然本身就是艺术。莱尔玛哈提倡“美的宗教哲学”,反对以理性处理宗教,主张以直觉及感情对待宗教,把美学和宗教合而为一。 这些主观唯心主义哲学思想正是形成当时德国文学上的浪漫主义的重要因素之一。在这种背景上应运而生的德国浪漫派具有放纵恣肆、好奇尚美、随心所欲的特点。他们抹煞各门艺术的界限,主张文学越俎代疱,承当一切艺术的功能;要求文学家采取玩世不恭的嘲讽态度,攻击一切他们所认为的文化上的门外汉和审美上的低能儿,反对追踪希腊、罗马,强调发掘民间文学,鼓吹精神与自然相一致,以及以中世纪的天主教信仰为生活和创作的基础。 这种一味地追求神秘性、无理性、方向幻境的逃遁以及在夜的朦胧的状态中的沉缅,出现了一大群古怪而病态的人物:患肺病的兄弟会教徒,带有亢奋的情欲和亢奋的神秘渴念的诺瓦利斯;玩世不恭的忧郁病患者,带有病态的天主教倾向的蒂克;论天才,他有反抗的冲动,论无能,他又易于向外部权威屈服的弗里德里希?施莱格尔。被监视的梦想家,沉溺于半疯狂的鸦片幻境中的霍夫曼;愚忘的神秘主义者维尔纳;以及天才的自杀者克莱斯特。结果,使人感觉到,浪漫派的结局真仿佛是一场恶魔的宴会,这里有愚民主义者发 出的雷鸣,神秘主义者的咆哮,政治家高呼要求警察国家,圣职人员和神权政治,神学和接神术扑向了各种科学。 “病态”的德国浪漫主义 2010-06-20 10:41:00来源: 东方早报(上海)跟贴0 条手机看新闻 法国大革命一声炮响,震撼整个欧洲,敏感的知识界顿时失去平衡,产生了精神危机,浪漫主义运动便是危机的反照和产物。德国社会经济落后,处于四分五裂状态,资产阶级软弱,因而其浪漫主义别具特色,起步较早,影响深远,以致有

外国文学史之浪漫主义文学概述

外国文学史之浪漫主义文学概述 一、浪漫主义思潮的产生: 1.浪漫主义思潮是法国大革命和欧洲民主、民族解放运动高涨时期的产物,浪漫主义的主导特征是表现自我、抒发主观情感。 2.浪漫主义与当时欧洲一些国家的政治时局有着一定关系。19世纪前30年,法国政治领域出现了资产阶级自由主义思潮,贡斯当和斯达尔夫人是其中的代表人物。自由主义思潮中强调的个人独立、极端自由成为19世纪浪漫主义文学的核心。 3.德国古典哲学为浪漫主义文学奠定了哲学基础。 4.浪漫主义:浪漫主义作为文学创作的方法和艺术风格,从艺术产生之日起就已存在,早在古希腊时期的《荷马史诗》中就开始运用。至于中世纪的骑士传奇则与浪漫主义有直接渊源。近代的浪漫主义概念源于中世纪的“罗曼司”,指中世纪的骑士生活、骑士与贵妇的爱情故事和风流韵事等。文艺复兴时期,塔索、斯宾塞的叙事诗继承了罗曼司的不少特点。到18世纪下半叶,浪漫主义一词开始在英德法流行开来,在文学传统上浪漫主义与18世纪启蒙文学,特别是伤感主义文学有紧密联系。德国的“狂飙突进”运动被认为是浪漫主义的前奏,而英国兴起的伤感主义则被称为前浪漫主义。 二、浪漫主义文学基本特征: 作为一个具有共同社会历史背景和哲学理论基础的文艺流派,欧洲浪漫主义文学具有以下一些共同特征: 1、首先,强调主观感情,注重抒发自我。这是浪漫主义文学最突出、最本质的特征。浪漫主义作家都认为古典主义所宣扬的理性对文艺创作是一种束缚,于是强调创作自由,把情感和想象提到首要的地位,华兹华斯在《抒情歌谣集·序》中声称“诗歌是强烈情感的自然流露”。因此,浪漫主义文学的主要成就是诗歌。 2、其次,推崇想象力。浪漫主义作家在创作中抒发自我情感时,其笔下大胆的想象也着实令人折服。比如雪莱在致友人葛德文的信中对自己的才能评价道:“我一向认为我自己的才能就是在于这一点:在于同情心,在于跟感情和深思相互联系的那种想象力。”所以在浪漫主义文学中,作家可以在作品中驰骋想象、尽情发挥,天上人间无所不写。 3、再次,热爱大自然、赞美大自然。由于资本主义物质文明和城市工业化的丑恶,浪漫主义作家响应卢梭“回到自然”和18世纪伤感主义文学“返回自然”的口号,着力描写自然景物,描绘山岭、湖泊、海洋和森林,抒发作家对大自然的感受。在他们笔下,充满了对城市文明的诅咒,往往同城市生活的丑恶、庸俗卑下只是为了衬托大自然的美和崇高,借以寄托对自由的理想。例如湖畔派的诗歌、普希金的《茨冈》、《致大海》等。现在,浪漫主义作家创作的歌颂、赞美大自然的作品已成为生态批评笔下的热门话题。 4、第四,重视中世纪的民间文学,提出“回到中世纪”的口号。“浪漫主义”一词本来就是由中世纪的浪漫传奇演变来的,浪漫主义文学也是从搜集中世纪民间文学开始的。由于中世纪民间文学不受古典主义的清规戒律的束缚,想象丰富、情感真挚、表达方式自由、语言通俗,这些特点正符合浪漫主义的理想追求。此外,中世纪民间文学充分体现了各国民族文化传统,为广大群众所喜闻乐见,有助于唤起民族的觉醒。因此,由于浪漫派作家的倡导,民间文学对革新当时文学内容和形式都起了重大作用。 5、第五,夸张的手法、强烈地对比、离奇的情节。这是浪漫主义文学在艺术形式和表现手法上最鲜明的特点。雨果就是对比艺术的倡导者和大师,他在《克伦威尔序言》中提出了著名的美丑对照原则:“丑就在美的旁边,畸形靠近着优美,崇高的背后藏着粗俗,善与恶并存,黑暗与光明相共。”这样,强烈地对比,离奇的情节,鲜明夸张的人物形象,神话色彩以及奇特的异域情调和平凡的日常景象的交织、对照,就构成了浪漫主义文学艺术上的鲜明特征。

从《管弦乐变奏曲》看威伯恩 对表现主义 美学观 陈 岱

陈岱 Chen Dai 从《管弦乐变奏曲》看威伯恩对表现主义美学观 的背离 内容提要:《管弦乐变奏曲》(《Orchestral music partita》OP.27)是威伯恩[1]晚期创作中具有整体序列主义特征的代表作之一。本文试图通过对这部 作品的分析,从美学的角度更深一层挖掘该作品在美学观念上对表现主 义的背离。 关键词:威伯恩《管弦乐变奏曲》表现主义整体序列主义音乐美学 一、引言 安东·威伯恩(Anton von Webern,1883—1945)是20世纪伟大的作曲家,也是“表现主义”中创新最为突出的作曲家之一。其晚期代表作《小交响曲》(《Symphony》作品OP.21)、《钢琴变奏曲》(《Piano partita》作品OP.27)、《管弦乐变奏曲》(《Orchestral music partita》作品OP.30)广为人们熟知。目前,国内已有大量资料和研究成果,但大多关注的是作品本体分析。对于他在晚期作品中大量使用的整体序列技法,以及同时反映出来的美学思想的研究甚少,这不能不说是一个缺憾。威伯恩在后期创作中对序列音乐的发展,以及促成后来整体序列主义的形成,是他创作生涯中的重要领域,其意义及重要性是后人无可企及的。本文在学习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对威伯恩《管弦乐变奏曲》中所运用的特殊作曲技法作了分析研究,旨在能够更深入地了解其作品中所体现出的音乐美学思想特征,以及这一特征与表现主义音乐美学观念之间的差异。 作者简介:陈岱,女,天津音乐学院音乐学系(03级),本科生。

表现主义,是西方20世纪初期的现代主义音乐艺术流派之一。它强调艺术表现的对象是人的主体感情。在邢维凯的《情感艺术》一书中认为:“浪漫主义的情感表现意识在表现主义的理论及实践中被推向了极端,表现主义更激进的强调主体情感与外界世界相异的一面,主张在艺术创造中排除对客观现实因素的模仿,而将纯粹主观的,非理性的(直觉的)情感体验付诸于形式。[2]”从以上表述中,我们可以得出这样的推论:表现主义音乐的创作思想和审美趣味,在某种程度上仍然体现19世纪浪漫主义情感论音乐美学的基本概念,即音乐作品要表达人的情感。情感论美学的核心就是情感表现。对于主体人的主观情感的表达,正是勋伯格[3]及其表现主义音乐所刻意追求的一种审美理想。在勋伯格看来,艺术美的本质与人的情感密切相关,音乐作品的美就在于表达主体人的情感。在这种美学观念的引导下,勋伯格试图寻找更为适合的音乐表达方式,他曾先后历经了浪漫主义后期、无调性,以及一战后(1919年)的十二音技法时期。十二音作曲技法的确立与使用,进一步实现了表现主义的音乐美学观念。它将传统情感以一种纯主观、极端个性化、非自然的方式表达出来。以至于“将情感有意识的阻断了与之相关联的正常途径”[4]。 随着十二音创作技法的不断发展和完善,许多十二音序列主义的新的追随者觉得尚未将这种技巧发展的足够充分,把序列仅限于音高维度是不够的,而在其他的维度也应该预设一些固定类型进行创作。这样,对序列的控制就从早期对音高的控制,逐渐发展到对节奏、力度、音色等因素的控制。这一做法,充分体现在威伯恩的后期创作中。在表现主义的最后几十年里,威伯恩进行了大量尝试,逐渐形成了自己的独特音乐语言,如:序列音乐技法的控制上,音色旋律的运用,点描派的形成。其中,最为重要的是他对序列音乐技法的发展,以及促成了后来整体序列音乐的形成。在威伯恩音乐作品中,对音列的控制从单一走向多元、从局部走向整体,致使最终走向完全控制的整体序列音乐。这种音乐不仅把音高序列化,而且进一步将时值、音色、力度等各种音乐要素全部纳入序列化结构原则之中。这样,整体序列作品就成了一种处于高度理性控制下的音响,一种数学计算的对象,一种音乐创作过程中的游戏。如果说表现主义的十二音序列在某种程度上还延续着浪漫主义的情感观念,那么,对于整体序列主义来说,则更多的是在追求一种形式上的游戏,通过对不同元素的多层面控制以获得不同以往的音响

美学的浪漫主义和政治学的浪漫主义以及作为最后一个浪漫派的沈从文

美学的浪漫主义和政治学的浪漫主义 摘要:20世纪中国文艺理论体系中的浪漫主义主要有两大类别:以卢梭为代表的“美学的浪漫主义”和以高尔基为代表的“政治学的浪漫主义”。前者的内涵侧重于对人类文明及科技理性发展所带来的负值效应的忧虑、质疑与抗衡;后者则把浪漫主义当成隶属于“社会主义的现实主义”中的一种成分,是政治意识形态的工具。30年代后的中国,政治学的浪漫主义排斥、取代了美学的浪漫主义,在具体文艺实践中带来一系列令人困惑的现象。实质上,郭沫若与沈从文就分别代表了这两种浪漫主义在中国文学界的不同的命运。 关键词:浪漫主义;美学;政治学;异化 我国的文艺理论体系自20世纪初引进西方浪漫主义概念以来,对其内涵及功能等虽然屡有争议,但多局限在文学艺术的范围内,而未能从跨学科的角度予以鉴别,也缺乏从更宽阔的历史语境中作一番寻根溯源的考察。因而,有关的论争往往是争而不决,论而无果。最终仍然是各执一是,各立其说。以至于在今天的一些教科书及论著中,仍然不时出现“作为创作方法的浪漫主义”、“积极浪漫主义与消极浪漫主义”等提法。惯例习俗所形成的思维定势是强大的,往往以一种无形的、不容置疑的力量左右着人们的思考与判断。因此,从新的角度楔入,着重对中国文艺界产生较大影响的两种浪漫主义体系――以卢梭为代表的美学的浪漫主义和以高尔基为代表的政治学的浪漫主义进行一番深层的考察与对比,将有可能推进我们对浪漫主义问题的理解。 一、卢梭与美学的浪漫主义 浪漫主义是一个意义庞杂、内涵宽泛的概念。它的身上垒积着前人从不同立场、不同视野赋予它的东西,叠加着历史上不同时期、不同思潮的要求与使命。以至于一些学者发出慨叹:“什么是浪漫主义?这是一个无法解释的謎。”正像对美的本质的追寻一样,在浪漫主义论题上,要想获得一个世上公众一致认可的、绝对精确的概念也是不可能的。但不能由此而拒绝了相对性的界定,至少在学科域限上可以做出界分。后者对于中国文学理论界来说显得尤其重要,因为,我们从未明确地在这一向度上做过辨析的工作,我们文学理论体系中的浪漫主义交织着政治学、社会学等多重内容,是政治学等和美学的混合体。由此,导致了文学理论进入实践课题研究时的困境,例如,沈从文曾自封为20世纪中国的“最后一个浪漫派”,对于他的这一自白,一些研究者便显得茫茫然而无法应对。 浪漫主义不像现实主义一样,仅仅局限于文学艺术的范畴,它具有跨学科的意义。勃兰兑斯曾对十九世纪的浪漫主义作过这样的概述:“浪漫主义曾经几乎在每个文学部门使风格赋有新的活力,曾经在艺术范围内带来了从未梦想过的题材,曾经让自己受到当代各种社会观念和宗教观念的滋润,曾经创造了抒情诗、戏剧、小说和批评,曾经作为一种滋润万物的力量渗入了历史科学,作为一种鼓舞一切的力量渗入了政治。”1从这段话中,可以看出浪漫主义概念运用的范围是十分宽泛的,它不仅涉及到文学艺术,而且还渗入到历史科学、政治等。罗素在《西方哲学史》中论及“浪漫主义运动”一章时也写道:“浪漫主义运动在初期跟哲学并不相干,不过很快就和哲学有了关系。通过卢梭,这运动自始便和政治是连在一起的。但是,我们必须先按它的最根本的形式来考察它,即作为对一般公认的伦理标准和审美标准的反抗来考察,然后才能了解它在政治上和哲学上的影响。”1这里,浪漫主义涉及到了伦理学、政治学、哲学、美学,学科界域远远超出了文学艺术的范围。 卢梭,罗素称之为“浪漫主义运动之父”,并予以这样的评判:“是从人的情感来推断人类范围以外的事实这派思想体系的创始者,还是那种与传统君主专制相反的伪民主独裁的政治哲学的发明人。”2卢梭为绝对化的情感主体和伪民主独裁政治哲学的创始者,这就涉及到以情感为本体的浪漫美学方面和鲁迅在《文化偏至论》中所排斥的“托言众治,压制乃尤烈于暴君”的政治方面。卢梭的《新哀洛绮思》以感伤的笔调、奔放的情感,开浪漫主义文学之先河,是启蒙运动中歌德《少年维特之烦恼》的笵导;同时,他的《社会契约论》宣布了人民主权原则与自由意志,但又为极权主义提供了理论根据,是法国大革命时罗伯斯庇尔施政的“圣经”。由此可以看出,浪漫主义思潮是一个极其复杂的综合体,在学术研究中既不能把它所涉及到的各个学科向度绝对地割裂开来,也不能把它们笼统地混为一谈。 以卢梭为创始者的浪漫主义美学,其情感主体的强化与政治革命、伦理判断等是纠合在一起的。如若从现代性的视角审视卢梭,我们将发现对于人类文明的建构与文明的解构这一巨大的对立集结于他的一身。虽然从《论人类不平等的起源和基础》到《社会契约论》,如研究者所揭示的那样,有着从个人主义走向专制集权主义的偏误,但他所奠立的个人权力、自由意志等毕竟凝聚在法国大革命的《人权宣言》之中,成为至今未能动摇的人类遵循的共同准则,从这一向度来看,卢梭思想有其现代的价值立场,具有“历史现代性”的意义。但卢梭思想中更重要的是他对文明的解构,是其深层的仅为康德所读懂的“异化”内质:“卢梭之出现,使人们意识到,历史进步是由文明的正值增长与文明的负值效应两条对抗线交织而成。前一条线导向人类乐观的建设性行为,后一条线导向人类悲观的批判性行为甚或是破坏性行为。”3这一解构与批判,即对现代性的反思,即“审美现代性”,它集中展现在卢梭的成名作――《论科学与艺术》

欧洲浪漫主义文学的形成和基本特点

欧洲浪漫主义文学的形成和基本特点 19世纪浪漫主义文学产生于18世纪末,19世纪上半叶为繁荣时期。这一阶段,欧洲由封建社会向资本主义社会急剧过渡,上升的资产阶级与没落的封建贵族进行了激烈的、反复的搏斗。1789年爆发的法国大革命不仅彻底摧毁了法国封建制度的根基,而且震撼了几百年来由封建贵族盘踞的整个欧洲。1815年,俄、普、奥等国组成了“神圣同盟”,联合波旁王朝的残余势力,扑向革命的法国。拿破仑与封建列强之间爆发的战争,既维护资产阶级取得的成果,传播了资产阶级思想和法国大革命的精神,同时又演变为掠夺性的战争。由“神圣同盟”扶上复辟宝座的波旁王室,只维持了十五六年,在1830年7月26至28日的三天中,就被人民群众摧枯拉朽地推翻了。随着资本主义的上升发展,英法等国贫富两极分化的现象日益严重。19世纪40年代,各国无产阶级争取生存权利的斗争如火如荼;各民族争取自由独立的斗争日益高涨,终于发展成席卷欧洲的1848年革命运动。自此以后,欧洲其他各国先后向资本主义过渡。19世纪欧美的浪漫主义文学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产生的。 首先,它是法国大革命催生的社会思潮的产物。法国大革命不仅产生了巨大的政治影响,而且带来了激烈的思想文化斗争。新兴的资产阶级思想和陈旧的封建意识在文化、思想领域产生猛烈碰撞,这种碰撞在作家头脑中敏感地表现出来,有各种各样的反映。其一,法国大革命标榜的“自由、平等、博爱”不胫而走,迅速传遍欧洲,深入到人们的意识之中。自由、平等、博爱的思想推动了个性解放和情感抒发的要求。在法国,执政府时期出现了自由主义思潮,贡斯当和斯塔尔夫人就是其中的代表人物。这一思潮主张保证个人自由和独立性,要求国家保证个人的人身、信仰、言论、职业、经营、选举、集会等自由,它反映了资产阶级关系确立后“自由竞争不能忍受任何限制,不能忍受任何国家监督”的现实。对个人独立和极端自由的强调,成为浪漫主义文学的核心思想。浪漫派作家往往从个性受压抑,个人才能得不到发展,个人愿望和抱负得不到实现等角度,表现人物与社会的矛盾,表现人物在这种矛盾状态中的感情、行动和悲剧。浪漫主义文学描写的以个人的失望与忧郁为内容的“世纪病”,以个人与社会的徒劳对立为表现形式的“个人反抗”,都是由此而产生的。其二,《人权宣言》所宣布的自由竞争的法则,形成了一种社会心理:资产者、小资产者都企图通过巧取豪夺,有朝一日达到权力和财富的顶峰;在革命中破产落魄的贵族,也力图利用新的社会法则来改善自己的地位。人们对飞来好运的期望变得更加炽热,耽于好梦和幻想成为普遍的社会心理状态。其三,对贵族来说,大革命使他们失去了天堂,于是,悲观颓唐、消沉阴郁的情绪,人生虚幻、命运多舛的感慨以及对神秘彼岸的热烈向往,便纷然杂呈;对资产者、小资产者来说,启蒙思想家所描绘的理想社会的图景在资本主义现实面前破灭,不免使他们失望、苦闷和彷徨。这种社会现象和心理为浪漫主义的盛行提供了肥沃的土壤。其四,法国大革命对一些作家直接产生了影响。在德国的图宾根,为了祝贺攻克巴士底狱,在大学里竖立了一尊自由神胸像,歌德、谢林和荷尔德林在城郊植下了自由树,《耶拿文学报》刊载了有关大革命的政治著作,《柏林月刊》征集对人权的争论文章。 其次,德国古典哲学和空想社会主义为欧美浪漫主义文学提供了思想理论基础。康德的形而上学区分了本体和现象,认为自在之物是不可认识的,人是自然法则的制订者,人的精神具有天生的几种能力:对时空的直觉,对原因、现实、实体和整体的理解。他认为世界本身不像反映在人的头脑里那样。人在建造世界时也形成了认识,由此证明了世界的理想性质和神秘性质。浪漫主义的非理性在康德那里找到了合理的解释。在道德方面,康德认为只有自由人的选择才能决定一切,任何外在的或更高的法则都不能主宰人,人的尊严在于获得理性自由。康德的继承者费希特认为现实只是人的一种创造,反对自在之物能限制人的悟性。

浅谈德国表现主义影片特点

浅谈德国表现主义影片特点 131605223 翟志鹏 首先谈到德国表现主义电影,就不得不提到第一次世界大战这样的一个历史背景,处于这样的惶惶不安的社会氛围下,人们急需要一个渠道来表达出内心的惶惑与不安。所以,德国表现主义电影就应运而生。其是在二十世纪一、二十年代在德国出现的把文学、戏剧和绘画上的表现主义原则运用于电影创作的电影流派。表现主义电影用荒诞离奇的手法,曲折而准确地反映出一次世界大战给德国人民带来的极度恐慌和惶惑的心情,银幕上呈现的是高度夸张、变形、主观化的世界。 德国表现主义影片的特点及其与其他类型电影的区别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首先是它的题材类型选择。在表现主义的代表作品中,题材的特征是显而易见的,恐怖、灾难、犯罪题材是最常见的,表现主义电影艺术家们往往从被扭曲的、阴暗的世界中去寻找素材,在那似乎与现实隔绝的、封闭的世界中,去挖掘人物内心深处的孤独、残暴、恐怖、狂乱的精神状态。比如罗伯特·威恩执导的在1920年上映的《卡里加里博士》,影片通过一个精神病患者梦魇般的回忆,叙述了一个身兼心理学博士和杀人狂双重身份的卡里加里的生活,是表现主义的代表作。保罗·威格纳的《泥人哥连》(1920年),描写了一个由社会政治所造就的专制暴君的残酷性,并借此转喻为威玛共和国初期德国的命运。弗立茨.朗格的《三生记》(1921年,又译《疲倦的死》),在命运之神囚禁着千万条生命的高垒坚壁的城堡中,一次爱情与死亡的冲突,终于征服了命运之神。《吸血鬼诺斯费拉杜》、《三生记》、《泥人哥连》等一系列影片出现,他们同是关于谋杀、死亡和暴力的主题的表现,同样突出了表现主义影片的恐怖、幻想和犯罪的特色,都是以主观的手段创造出来充满神秘主义的作品。表现主义电影导演们往往关注畸形社会中的心理非常态,和那些焦虑与紧张的情绪,力图找出那些狂乱行为背后的深层动机和原因,用主观化的影像风格来反证社会事实,作品因此具有社会意义和社会价值。 其次,德国表现主义的表演形式往往采用夸张的方式,不同于写实主义的表演方式,这类电影基本上都是运用展示迅速的变动、舞蹈般的动作、变形或扭曲的表情。在《卡里加里博士》中,演员以奇形怪状的服装、戏剧脸谱式的化妆和

比较新古典主义绘画与浪漫主义绘画的美学特征

比较新古典主义绘画与浪漫主义绘画的美学特 征 Standardization of sany group #QS8QHH-HHGX8Q8-GNHHJ8-HHMHGN#

比较新古典主义绘画与浪漫主义绘画的美学特征新古典主义绘画与浪漫主义绘画可以说是两条相背而驰的道路。前者 强调复崇尚古风、理性和自然,选择严肃的题材;注重塑造性与完整性; 强调理性而忽略感性;强调素描而忽视色彩。而后者浪漫主义绘画以追求 自由、平等、博爱和个性解放为思想基础;追求幻想的美、注重感情的传达;喜欢热情奔放的性情抒发,自由、感性情感上的释放。浪漫主义艺术 以动态对抗静止,以强烈的主观性对抗过分的客观性。相同的是两者都推 动着绘画在不断地发展、前进。 一、出现 新古典主义绘画:以复兴古希腊罗马艺术为旗号的古典主义艺术,早在17世纪的法国就已出现,兴起于18世纪的罗马,并迅速在欧美地区扩展的艺术运动。新古典主义,一方面起于对巴洛克和洛可可艺术的反动,另一方面则是希望以重振古希腊、古罗马的艺术为信念。新古典主义的艺术家 刻意从风格与题材模仿古代艺术,但又不同与古典艺术。在法国大革命及 其政治和社会改革之前,有一场纯粹的艺术革命,这就是新古典主义美术运动。这一时期的法国美术既不是古希腊和罗马美术的再现,也非17世纪法 国古典主义的重复。它是适应资产阶级革命形势需要在美术上一场借古开 今的潮流。所谓新古典主义也就是相对于17世纪的古典主义而言的。同时,因为这场新古典主义美术运动与法国大革命紧密相关,所以也有人称之为" 革命的古典主义"。 浪漫主义绘画:浪漫主义交艺思潮兴起于18世纪末、19世纪初,到19世纪30年代达到高潮。十九世纪初叶,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时期兴起于法国

德国古典文论:歌德

第三节歌德 一生平及著作 歌德(Johann Wolfgang von Goethe,1749-1832),德国著名的作家和思想家,出生于美因河畔法兰克福城的一个富裕的市民家庭,父亲是法学博士,做过法兰克福市议员,母亲是市议会议长的女儿。 1765-1768年,歌德遵从父愿在莱比锡大学学习法律,但他自己却喜爱艺术和自然科学。 1768年因病回家修养,病愈后1770-1771年就学于斯特拉斯堡大学,成为法学博士。 他早年接触了斯宾诺莎哲学,与“狂飙突进”运动作家、思想家相识,尤其受赫尔德影响,与赫尔德一起发动和领导了著名的“狂飙突进”运动。 1771年8月,歌德回到故乡,10月14日发表演说《莎士比亚命名日》, 1772年写成历史剧《铁手骑士葛兹·冯·伯利欣根》,旋即蜚声德国文坛。 1774年,他写成小说《少年维特之烦恼》以及一些抒情诗,并开始构思《浮士德》,其片断于1790年出版。 1775-1786年,歌德应邀担任魏玛宫廷枢密顾问和大臣,期间试图推行改革,但阻力重重。 由于政治上的不顺利,加上对科学研究和文学创作的牵挂,歌德

于1790年摆脱了宫廷生活,去意大利游历,潜心研究古希腊罗马雕塑和文艺复兴时期的绘画等,其思想由早期浪漫派倾向向古典主义转变。 从1794年7月开始,他同席勒亲密合作,自觉地走上了古典现实主义道路,共同为创立德国民族文学作出了杰出的贡献,直至1805年5月9日席勒去世。 经过10年的努力,两位德国的伟人将德国文学推向了古典现实主义的高峰。 他曾与席勒合写《警句》,在席勒的敦促和相互切磋下,于1796年完成了《威廉·迈斯特的学习时代》。 1806年《浮士德》第一部脱稿,于1808年出版。 1809年歌德完成长篇小说《亲和力》, 1811年开始撰写自传体小说《诗与真》,1830年脱稿, 1823年起,爱克曼到魏玛拜访歌德,并担任歌德秘书,直至1832年歌德在魏玛逝世,写下了《歌德谈话录》。 1831年,《浮士德》第二部脱稿。 集中体现歌德文论思想的著作主要有:《论德国的建筑艺术》(1772)、《说不尽的莎士比亚》(1813)、《评述温克尔曼》(草稿,1805)《歌德格言和感想集》、《诗与真》(1831)、《歌德谈话录》(1823-1832)。他的这些文论著作与学究式的纯粹理论思辨不同,是一种直觉感受的抒发。

德国民间童话中的浪漫主义元素分析

德国民间童话中的浪漫主义元素分析 摘要:浪漫主义重视民族文学,崇尚非理性的主观世界,用非再现性的艺术手段勾勒他们的理想幻境,作为德国浪漫主义文学的完美载体,童话集中体现了这些浪漫主义元素。本文以格林童话为例,从民族特色、处理方式、艺术手段和审美世界四个角度集中探讨了德国民间童话中蕴含的浪漫主义元素。 关键词:民间童话;浪漫主义;文学理想;格林童话 The romantic elements in German folk fairy tales Abstract: The romantic always take attention to national literature,advocate to the irrational subjective world,outline their ideal fairyland with nonreproducted art means,and as the perpevt carrier of German Romanticism’s literature ,the fairy tale concentratly reflects these romantic elements. This thesis will take The Green Fairy Tales as an example, discusses the romantic elements in German folk fairy tales from four aspects: nationality,processing mode, artistic means and the ideal state. Key Words:Folk fairy tales; Romanticism; Literature ideal; The Green Fairy Tales 德国是浪漫主义的发源地,随着第一批浪漫主义诗人的出现,童话这种古老的文学表达形式也首次作为一种文学体裁受到前所未有的重视。以蒂克、霍夫曼为代表的艺术童话创作和以格林童话为代表的民间童话都在德国浪漫主义浪潮中取得辉煌成就,成为德国浪漫主义时期最有代表性的文学现象,浪漫主义的文学理论与创作实践在童话这里结合得最为紧密,童话成为最能表现浪漫主义诗人所喜爱的幻想与梦境的文学类型【1】。 与德国浪漫主义同时起步的艺术童话,在充分体现了作家个人独创性的前提下,似乎被赋予了更加丰富的艺术内涵和探究深度,其多元化的性格处理、更多的心理描写、文学化的叙述风格和更加艺术化的文学技巧,为浪漫主义文学理想的表达提供了更加广阔的空间。而作为艺术童话的母体、更多地体现集体创作意识的民间童话,在其简明的结构、生动的情节,单纯的主题之中又是如何体现浪漫主义的文学理想的呢?其中蕴含了哪些浪漫主义的元素?本文将以格林童话为例,分析民间童话中蕴含的浪漫主义元素。 一、鲜明的民族特色 民间童话作为民族文化的载体,其收集与编纂成为保存民族文化的重要途径。早在格林童话诞生前的十七、十八世纪,经历了“三十年战争”的德国政治上分崩离析,经济严重滞后,当法国大革命席卷欧洲之时,拿破仑的铁蹄又践踏

德国表现主义电影

专题:德国表现主义电影 Expressionism 学艺术如果不知道德国表现主义,是不能原谅的,这个学派时间虽然不长,却广泛地影响到电影、戏剧、音乐、美术等诸多艺术领域,很多精力充沛、感情丰富、富有社会责任感的艺术家都曾喜爱并尝试过表现主义。德国表现主义电影是一个富有特色的电影学派,它再一次把人们对真实的探索引入人的内部,进而通过个人去发现社会的现实。 时间: 从1919年一1924年大致经历了5年的时间。

人物: 罗伯特·维内、弗里茨·朗、弗莱德立希·茂瑙、保罗·莱尼、乔治·威廉·派伯斯特、保罗·威格纳 意义: 1.表现主义派的艺术家们在扩展表现真实的角度和手段上功不可没。他们认为艺术应该反对对现实的描摹,艺术的品质和力量都来自于对内在的实质的揭露。艺术家家理应穿越日常经验的表层和外在世界的环境,直接抵达灵魂的处所。一切外在的表象的东西都是暂时的偶然的,并且是不重要的。从这样的立场出发,表现主义作家们反对印象主义仅仅停留在现象层面的肤浅,同样也反对自然主义对生活现象的陈旧摹写。他们的中心在于——穿过具体可感的表象,获得对抽象的永恒的内质的把握。 2.表现主义大大拓展了电影的表现手段,造型的风格化以及对于环境、气氛的渲染手段后来被很多主流电影使用,如今,在恐怖片、犯罪片等电影类型中,表现主义手法几乎是无法避免的。

起因: 1.源于绘画:在1901年巴黎举办的一场画展中,法国画家茹利安·奥古斯特·埃尔维的一组作品引起了人们的注意,这组油画作品的总题名就是《表现主义》。摄影术的出现使绘画走向抽象主义的道路。而电影作为新兴技术形式(当时普遍不认可电影是真正的艺术)也迫切得需要得到艺术界的认可。 2.超现实倾向:表现主义受后印象主义的影响,反对印象主义中残存的中心透视的传统空间法则,他们尤其受到高更“野人画派”的影响,强调作品的直觉感受和主观创造,不求复制现实、对理性不感兴趣,他们崇尚原始艺术的非实在的、装饰性的美,并以浓重的色彩、强烈的明暗对比创造出一种极端的纯精神世界,致使超现实倾向得到了更进一步的发展。 3.哲学渊源:来自于尼采的主观唯心主义哲学、弗洛伊德精神分析学和斯特纳的神秘主义。 4.社会背景:表现主义电影折射了当时的德国,同时也超越了当时的德国。他们思考的驱动力来自于战败后德国破败的现实,工业社会的冷漠资本膨胀对人的异化塑造了他们思考的姿态——面向共同的人类精神世界发问。在表现暴力、谋杀和死亡的主题时,表现主义电影导演们无不倾向于在影片中制造出一种迷幻、扭曲和阴冷的世界。对于这样一个世界心怀恐惧是全人类的共性,在这样一个世界中逃亡出去寻找精神的安慰之地也是全人类的愿望。当时的德国中产阶级对现实不满,带有自由意志论的时代精神和社会反叛助长了表现主义的发展。参加表现主义运动的人,在政治信仰和哲学观点上存在着很大的差异。其中有无政府主义者、虚无主义者,也有社会主义者。因此,表现主义运动从来不是一个完全统一协调的运动,也很少有始终如一的“纯粹”的表现主义者。但他们也有一

浪漫主义的美学特征及价值

学院:艺术文化学院专业:公共事业管理(专升本) 姓名:赵秀克学号:201014090 浪漫主义的美学特征及价值 ——以西方浪漫主义文艺为例 摘要: 18世纪末至19世纪上半叶成为欧洲历史发展进程中的重要时期,封建社会向资本主义社会的急剧过度,社会意识形态的转变在文艺领域也有了新的变化,浪漫主义应运而生,新时期新艺术思潮的出现往往具备自身的艺术特征,浪漫主义以个人情感的自由抒发,主观情感的强烈表达,并且注重想象兼以夸张的表现手法,着重于描写自然等。艺术特征之中包含了浪漫主义自身的美学特征,这种美学特征在各个学科中表现出了各自的色彩,对各个学科的艺术创作产生了重要影响,具有重要的艺术创作价值。 关键词:浪漫主义、美学特征、价值 浪漫主义一词可以追溯到古法语词ROMAN,而这一词更古老的形式则是Romans和Roman t①,反对古典主义的精神桎梏,区别于现实主义的客观真实描绘,浪漫主义以其鲜明的美学特征成为西方美学、文艺发展史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正是这种独特的美学魅力征服了十九世纪的艺术家、美学家,他们对浪漫主义情有独钟,无论是在文学还是美术、音乐方面都有独到的浪漫主义美学特征的显现。 一、强调个人情感主观表达,寻求个性解放。浪漫主义认为古典主义宣扬的 理性束缚了文艺,于是把抒发情感至于首要地位,对内心世界进行深入的挖掘②。古典主义所推崇的典雅高贵风格成为新时期思想的羁绊,美学、文艺等在不同程度上受到了限制。恰逢法国大革命爆发,革命不仅带来了巨大的政治影响,而且也带来了激烈的思想文化斗争,“自由”、“平等”、“博爱”的思想迅速在欧洲传播,个性解放、个人独立的强调使得艺术家们在自己的创作过程中全面的展现了个人的主观情感表达:雪莱的抒情诗,音韵铿锵、感情真挚,散发着强烈的个人主观情感,个性特征明显; ①《卢梭与浪漫主义》(美)欧文·白壁德著孙宜学译河北教育出版社2003年9月第1版第2页 ②《外国文学史》郑克鲁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 1999年5月第1版第166页

浪漫主义文学

浪漫主义文学产生于18世纪末,在19世纪上半叶达到繁荣时期,是西方近代文学最重要的思潮之一。在纵向上,浪漫主义文学是对文艺复兴时期人本主义理念的继承和发扬,也是对僵化的法国古典主义的有力反驳;在横向上,浪漫主义文学和随后出现的现实主义共同构成西方近代文学的两大体系,造就19世纪西方文学盛极一时的繁荣局面,对后来的现代主义和后现代主义文学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定义 以现实为基础,用热情奔放的语言、绚丽多彩的想象和直白夸张的表现手法,抒发对理想世界的追求。 简析 以现实为基础——现实为文学创作的土壤,浪漫主义的创作源泉和灵感都来自于现实,并非脱离现实。 热情奔放的语言——浪漫主义抒发感情的文字特点。浪漫主义文学的字句极其考究,力求完美,因为此特点,浪漫主义文学许多作品成为“唯美主义”的代表作。 绚丽多彩的想象——在形象塑造上,浪漫主义文学常用比喻、象征等手法。 直白夸张的表现手法——浪漫主义文学通篇看似脱离现实,因为其塑造的形象极其夸张,但仔细品读,会发现自己身边就存在相似的人或事。 抒发对理想世界的追求——浪漫主义文学创作目的。“对理想世界的追求”其实就是希望社会更美好,所以浪漫主义文学的创作目的和其他文学创作的目的是相同的。 浪漫主义作为一种文学创作方法,与其他文学创作方法相比,并无优劣之分,只是表现手法不同而已。 分类 传统政治分类

浪漫主义文学在传统分类中带有浓重的政治色彩: 积极浪漫主义——具有强烈的革命精神的浪漫主义文学作品。 消极浪漫主义——不具有革命精神的浪漫主义文学作品。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进步,以上分发明显不科学,但从作品的感情抒发的方式不同,积极和消极的概念仍可保留,不过需要重做定义: 积极浪漫主义——以直白宏大的语言表达感情的浪漫主义文学作品。如雪莱、屈原、普希金消极浪漫主义——以含蓄内敛的语言表达感情的浪漫主义文学作品。如英国湖畔派、中国新月派 以作品表现形式 浪漫主义以作品表现形式分类可以分为两类:有神浪漫主义与无神浪漫主义。 有神浪漫主义——以传说或自创的“神”的形象为载体的浪漫主义文学作品。如泰戈尔、屈原、但丁 无神浪漫主义——以自然或社会现象为载体的浪漫主义文学作品。如应该湖畔派、中国新月派 文学作品各类本身并无优劣之分,只不过表现形式不同。积极浪漫主义文学并不比消极浪漫主义文学更优越,无神浪漫主义文学也不比有神浪漫主义文学更先进。之所以对文学作品分类,只是为了更好的学习与品读,除此之外并无实际意义。 介绍 浪漫主义与现实主义一样,作为一种文学观念和一种文学的表现方式,在世界各民族文学发展的初期,就已经出现了。但是作为一种文学思潮,一种文学表现类型,以及作为一个明确的文学理论概念,却是后来逐渐形成的;浪漫主义文学的发展也经历了一个漫长的历史过程。如果说浪漫主义文学最基本的特点是以充满激情的夸张方式来表现理想与愿望的话,那么,可以说,在世界各民族最初的文学活动中,就已经存在这种形态的文学了。例如各个民族都有的远古神话、中国先秦文学中的《楚辞》,都有这样的特点。表现理想和幻想本是促成文学发生的重要原因之一,也是文学构成的基本要素之一,从这个意义上说,浪漫精神是文学的一个重要源头,文学从一开始就和浪漫主义有着极其密切的关系。 不过,明确地把浪漫主义作为一种文学精神来倡导、来鼓吹,以至于形成了一个波澜壮阔文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