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间基础设施的定义与内涵

空间基础设施的定义与内涵
空间基础设施的定义与内涵

空间基础设施的定义与内涵

(仅供学习参考)

一、定义

空间基础设施是指利用空间资源环境,为经济社会各领域用户提供通信广播、导航定位授时、地球综合观测及其他产品与服务的天地一体化设施,由功能配套、长期持续稳定运行的空间系统与地面系统组成,是推动经济社会发展、支撑生态文明建设、促进民生改善、带动科技进步和保障国家安全的国家战略资源和先进公共服务系统。

二、内涵说明

1、空间资源环境

空间资源环境指外层空间(80km以上)中可为人类利用的各种条件、环境、能源和物质资源。如高远位置、轨道、频率资源、空间特殊环境(高真空、超低温、高洁净、强辐射等)、太阳能以及卫星、行星等。

2、组成结构

空间基础设施包括空间系统和地面系统两大部分。

空间系统由面向应用提供业务化服务的空间飞行器组成。为保证空间基础设施的持续稳定发展,对前期科研和试验验证阶段

的应用空间飞行器进行统筹规划。

地面系统是发挥空间飞行器的应用效能所必需的基础性数据与应用服务系统,包括地面站网、数据处理系统和应用支撑服务系统。其中:

●地面站网系统是接收空间飞行器下行信号和发射上行信

号的系统;

●数据处理系统是承担任务规划、运行控制、数据统一处

理、存储、分发、服务的系统;

●应用支撑服务系统是面向各类应用提供共性基础性试验

设施、共性技术研发和集成服务的系统。

为保障空间基础设施的高效建设运行和持续发展,需要对空间基础设施的支撑环境进行统一规划。支撑环境主要指支撑民用空间基础设施建设、运行所需的法律法规、标准规范、政策、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等软环境。

3、主要功能

空间基础设施主要面向经济社会各领域用户,提供基于空间资源环境利用的产品与服务,包括标准化、系列化、开放共享的基础产品与服务等,并支撑应用系统发展。

现阶段,空间基础设施主要由通信、导航和遥感等应用卫星及其地面系统组成,通过系统融合、业务集成和开放共享发挥最大效益,提供不受时间、环境和地域限制,基于时空基准的、泛在的通信广播、导航定位授时、地球综合观测及其综合应用服务,是信息化时代国家基础设施向空间的延伸和重要组成部分。

4、与产业发展的关系

卫星产业链由卫星制造、发射服务、地面设备制造与运营服务四个环节组成。空间基础设施的建设与运行是卫星产业链的组成部分,涵盖卫星制造、发射服务,以及地面设备制造和运营服务一部分,处于卫星产业链的前端,是处于后端的应用产业发展的基础平台和前提条件,为应用产业发展提供长期持续稳定的基础产品与服务,通过开展示范应用引导应用产业发展。

空间基础设施建设以满足应用需求为目标,通过应用的产业化发展实现空间基础设施应用效益最大化。空间基础设施的创新发展又将不断创造新的需求和市场,推动和促进应用产业发展。

5、主要特性

空间基础设施除具有国家基础设施的基础性、公共服务性、整体不可分割性等共性之外,还具有以下鲜明特征。

(1)高度战略性

空间基础设施具有其他系统无可比拟的广域性、全天时、全天候、全方位特点,使现代社会信息获取、信息传输、导航定位授时方式突破时间、环境和地域限制等限制,以更方便、更快捷、更灵活的优势,广泛融入到国家发展建设和生产生活的各领域、各环节。空间基础设施是获取战略性空间信息资源的关键手段,是国家时空信息服务体系的核心基础,是信息安全和普遍信息服务的重要保障,是新时期促进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

代化同步发展,支撑生态文明建设、保障国家安全的战略性基础设施。

(2)持续稳定性

空间基础设施科技含量高、建设周期长、持续创新需求强,体系结构和能力水平随着技术与需求的变化不断更新和升级换代,其保障能力、应用水平高度依赖于空间基础设施的技术水平和持续稳定运行能力。

空间基础设施发展需坚持技术突破与业务运行并重,加强长远规划、超前部署,建立技术能力有序升级换代、业务体系长期持续发展的保障机制,保证空间基础设施的先进性和安全稳定性。

(3)天地协同性

空间基础设施本质上要求提供整体的、系统的服务,空间系统、地面系统内部协同配套是提升系统整体性能和应用效益的必要手段,空间系统与地面系统协同发展是空间基础设施发挥作用的基本前提,而空间基础设施与地面基础设施的有机结合,则是顺应信息技术融合发展与综合应用趋势的必然选择。

(4)开放共享性

开放共享性是空间基础设施的公共服务特性的体现,是面向广泛应用需求、充分发挥应用效益的客观要求。基于空间基础设施的应用已成为社会经济发展、人民生活密不可分的重要需求,信息流覆盖了国家、行业、企业、个人等众多方面,应用对象十

分广泛。空间信息具有高采集成本、低共享成本、信息加工者与信息用户相对分离等特点,只有实现开放共享,才能被尽可能广泛的用户所应用。

(5)全球服务性

服务的全球性是空间基础设施有别于其他国家基础设施的独特特征。一方面,基于不同发展战略、需求及能力特点,不同国家、区域的空间基础设施发展格局不同;另一方面,建立在空间的基础设施可以不受国界限制,面向全球提供服务,具有全球服务共享的特点。同时,全球化发展、应对全球性问题需要建立全球性的空间基础设施,而建立具备完整的全球信息获取、信息传输和导航定位功能的空间基础设施则非一国之力可为。

计算机基础教育的文化内涵

计算机基础教育的文化内涵 湖北城市职业学校金威 摘要:认真思考文化、计算机文化的内涵与外延,进而在计算机基础教育的设计、实施过程中加强计算机文化意识,适时注入计算机文化的基本点,可以在有限时间内大幅度提升学生的计算机技能,这对于提高计算机基础教育的质量,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文化计算机文化冯·诺伊曼基点 当人类进入新的信息时代,计算机基础教育与语文、数学一样,已经形成了一种崭新的文化教育。作为计算机文化的最佳导入点,计算机基础教育肩负着重要的时代责任,掌握计算机知识和技能是学生适应信息社会发展的重要标志。教师结合计算机基础教育的相关理论与实践,认真思考文化、计算机文化的内涵与外延,针对计算机基础教育领域内的文化内涵及其导入方法展开讨论,显然是十分必要的。 一、文化起源与属性 “文化”一词,在中国古代原指“以文教化”,与“武力征服”相对应。按照《现代汉语词典》(商务印书馆,1996)的解释,“文化”是指“人类在社会历史发展过程中所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又指“运用文字的能力及一般知识”。通常有两种理解,一是一般意义上的理解,认为只要是能对人类的生活方式产生广泛而深刻影响的事物都属于文化,例如“饮食文化”、“茶文化”、“酒文化”等等;二是严格意义上的理解,认为应当具有信息传递和知识传授功能,并对人类社会从生产方式、工作方式、学习方式到生活方式都产生广泛而深刻影响的事物才能称得上是文化。 一项事物如果打算被称之为严格意义上的“文化”,它至少应具有以下几个方面的基本属性: 第一,广泛性。这种广泛性应体现在两个方面:其一,它要涉及全社会的每一个人、每一个家庭;其二,它要涉及全社会的每一个行业、每一个应用领域。 第二,传递性。这种事物应当具有传递信息和交流思想的功能。 第三,教育性。这种事物应能成为存储知识和获取知识的手段。 第四,深刻性。这种事物的普及应用给社会带来的影响极为深刻,即不是带来社会某一方面、某个部门、或某个领域的改良与变革,而是带来整个社会从生产方式、工作方式、学习方式到生活方式的根本性变革。 二、计算机文化由来与特征 “计算机文化”的提法最早出现在20世纪80年代初,在瑞士洛桑召开的第三次世界计算机教育大会上,前苏联学者伊尔肖夫作了题为《程序设计第二文化》的主题报告,首次提出:“计算机程序设计语言是第二文化”,那个时候人们对于“计算机文化”的认识水平主要是停留在程序设计语言上。随着计算机与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计算机技术的应用领域有了极大的拓展和变化,完全具备上述基本属性的“计算机文化”便应运而生。 我们国家,早在1995年,原国家教委就将高校的计算机基础课正式更名为计算机文化基础。不仅如此,我国还在积极创造条件,在全国的中小学广泛开展计算机基础教育和实践课程。为什么?就是因为计算机是一种文化,是一种从小就需要了解和掌握的文化。如果我们把对文化的解释稍加修饰,移植到计算机科学上,则可以认为“计算机文化”就是指在信息社会中人们运用计算机获取信息和利用信息的一般知识和能力。

多源空间数据融合技术探讨

多源空间数据融合技术探讨 郭黎崔铁军陈应东 解放军信息工程大学测绘学院河南郑州450052 摘要:地理信息系统的迅速发展和广泛应用导致了空间多源数据的产生,给数据的集成和信息共享带来不便。不同数据源,不同数据精度和不同数据模型的地理数据融合理论与方法的研究,对于降低地理数据的生产成本,加快现有地理信息更新速度,提高地理数据质量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对多种空间数据融合的原理与方法进行了讨论,并对数据融合的发展方向进行了展望。 关键词:数据融合 1. 引言 20世纪90年代以来,随着遥感、地理信息系统和卫星定位技术在各行各业日益广泛的应用,对空间数据的需求越来越大,国家和军队不同的部门以及公司企业针对本部门的需要经常要进行大量的地理数据获取。由于不同部门的地理信息系统的应用目的不同,同一地区同一比例尺的空间数据往往采用不同的数据源(外业实地测量、航空摄影图像、卫星图像、地形图、海图、航空图和各种各样地图)、不同的空间数据标准、特定的数据模型和特定的空间物体分类分级体系进行重复采集。这不仅造成了人力、财力的巨大浪费,还引发了空间数据的多语义性、多时空性、多尺度性、存储格式的不同以及数据模型与存储结构的差异等,给GIS部门之间的数据共享和数据集成带来极大困难。不同数据源,不同数据精度和不同数据模型的地理数据融合理论与方法的研究,对于降低地理数据的生产成本,加快现有地理信息更新速度,提高地理数据质量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 2. 数据融合的概念 一直以来,数据共享、数据集成、数据互操作、数据融合都是大家讨论研究的热点。它们之间有着技术、原理上的必然联系。但又有着不同的研究侧重点。 信息共享的关键是信息的标准化问题。标准化的工作可以从两方面进行:一是以已经实施的信息技术标准为基础,直接引用或经过修编采用;二是研制地理空间数据标准,包括数据定义、数据描述、数据处理等方面的标准[5]。 地理信息系统互操作的产生是信息共享的必然产物,是在异构数据库和分布计算的情况下出现的。空间数据互操作的模式主要体现在开放地理信息联盟制定的规范。实现互操作最理想的方法是通过公共接口来实现。接口相当于一种规范,在接口中不仅仅考虑到数据格式、数据处理、还要提供对数据处理应该采用的协议[4]。 数据集成是多种数据的叠加。集成后的数据中,仍保留着原来的数据的特征,并没有发生质的变化[1]。

旅游的概念、定义与基本属性

绪论 1 旅游活动(现象)的发生,主要来自于和 的结果。 2 流放活动现象在古代就已产生。() 第一节旅游与旅游业 1 大众旅游时代的出现是在() A 一战前 B 二战前 C 一战后 D 二战后 2 旅游供给体系在近代才开始形成。() 3 自古至今的旅游都离不开社会的供给。() 4 英国人托马斯.库克于19世纪40年代开创了旅游业的先河。() 5 旅游素有“民间外交”之誉,是因为旅游者都是来自平民百姓。() 6 旅游与旅游业的快速发展,对人类既有正面影响也有负面影响。() 7 旅游发生在先,旅游业形成在后,但二者都是在战后才得到迅速发展的。() 8 旅游是人类各种活动形式中最具的一种活动。 9 自古至今的旅游活动都离不开。到近代,由于和 ,导致的发生,这正标志者的形成。 10 世纪年代,英国人开创旅游业的先河。 11 年,全世界的国际、国内旅游总收入已超过老牌的石油、钢铁、汽车工业,一 跃成为世界第大产业。 12 和、一起成为国际贸易的三大支柱。 13 从经济学的观点看,旅游活动必须建立在之上。 14 大众性的旅游活动必须有强大的做后盾。 15 由于先进的和的不断更新,使跨国和洲际旅游成为可能。 16 带来的至今持久不衰的旅游热,说明人类的旅游活动是、、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必 然产物。

17 旅游与旅游业快速发展的影响有哪些? 第二节旅游学与旅游概论 1 旅游学 2 由于旅游是的一种社会活动,所以,人们一直把旅游作为来研究。 3 旅游是一种的社会活动,与之相对应的旅游业必然是一项的产业。 4 旅游学的产生有其曲折的孕育过程,即对、、 。它是研究人类认识活动及其规律的一门 学科。 5 及同一种文化属下的各具特色的是最具吸引魅力的旅游资源。 6 旅游活动的综合性所决定的旅游业运营模式也具有高度的和的特征。 7 旅游是人类和而选择的一种生活方式。 8 观察和研究旅游问题必须在上着眼。 9 旅游学定义中“”,旨在标志着旅游是一个世界性的概念。 10 旅游学既是一门学科,也是一门学科,是整个旅游科学理论体系中的核心部分。 11 旅游概论是旅游学的,并以为研究领域,以 为主要研究对象的。 12 与是旅游概论的主要研究对象,与前二者相比较作为旅游概论的主要研究对象 之一,是处于从属地位的。 13 是旅游的主体,是旅游的客体,二者对立统一。 14 旅游的基本属性包括、、和。 15 和之间的矛盾,是旅游活动过程中的主要矛盾。 16 当和普遍存在时,就自然地形成了,标志着旅游业的诞生。 17 旅游业的直接影响到旅游活动的整体质量。

解析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情感内涵

解析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情感内涵 摘要:对情感及其教育教学意义的强调,是当前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突出特点。其不仅彰显在“课程标准”的基本理念和分类目标上,而且蕴涵于“实施建议”的指导思想和具体要求中。建构学生的主体意义,激发学生的积极情感、增进师生的情感关系三个方面,是解析当前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情感内涵的重要内容。 关键词:课程改革;基础教育;情感内涵;教育教学 对情感及其教育教学意义的强调,是当前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突出特点。它不仅彰显在“课程标准”的基本理念和分类目标上,而且蕴涵于“实施建议”的指导思想和具体要求中。为了帮助教师深入理解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心理学依据,自觉实践“课程标准”的教育教学要求,本文试从以下三个方面,解析当前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情感内涵。 一、建构学生的主体意义 建构课程对于学生的主体意义,是当前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主要特征之一。以往的基础教育课程,虽然很注重知识内容本身的客体意义,但是对知识内容与学生现实生活之间主体意义缺乏应有的重视,即尽管知识本身具有学科的逻辑意义,但是对于学生缺乏实际的心理意义,以致常常因为缺乏社会生活的依托和确证而流于虚空、形式、无效。因此,当前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基本理念之一就是由知性教育向生活教育回归,其意义不仅在于社会生活是教育教学的起点,而且在于只有与学生社会生活相联系的教育教学内容才能有助于建构学生的主体(心理)意义,才能激发学生的积极情感,进而激发学生的主体性。具体来说,其情感内涵主要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第一,主体意义及其情感反应直接制约学生对教育教学内容的接受意愿。一般来说,学生对教育教学内容的接受意愿,受制于两方面因素的影响,一是能不能接受,二是愿不愿接受。其中,“能不能”主要受制于认知因素,即学生已有的知识和智力水平;“愿不愿”则主要受制于情感因素,即学生对教育教学内容及其形式的情绪体验以及由此而产生的学习意愿。在现实的教育教学过程中,“能不能”的问题并不突出,因为教材内容通常会充分考虑到学生的已有知识水平;与之相比,“愿不愿”的问题始终是教育教学能否达到预期结果的关键和难点。教育工作者经常强调的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和学习兴趣、调动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和自觉性等,实际上都是旨在解决学生“愿不愿”学习的问题。而这在很大程度上受学生课程的主体意义及其情感反应的制约。这是因为,情感活动与认知活动不同,它不是对事物本身的表现,而是对事物与人自身关系的表现,即情感所表现的不是事物本身的客观意义,而是事物对人所具有的主观意义。因而,教育教学内容对于学生是否具有主体意义,即是否与他们的社会现实和成长需要相联系,是否能够帮助他们解释和解决现实生活中的问题或困惑,直接制约学生对教育教学的情感反应。并进而决定了学生对其态度和接受的意愿。同样,情绪心理学研究表明,当学生接触某一教育教学情境时,其并非主要从课程内容本身的客体特性的

数据融合概念

数据融合概念 文稿归稿存档编号:[KKUY-KKIO69-OTM243-OLUI129-G00I-FDQS58-

数据融合概念的提出源自战争的需要,是依赖于军事应用的。但随着数据融合的发展,它已经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不受某一种应用明显的影响,而是借助于推理,对概念进行一般化,特殊化的综合分析来提出自己的问题。数据融合是一个具有广泛应用领域的概念,很难给出一个统一的定义。数据融合是针对一个系统中使用多个传感器这一特定问题而展开的研究方向,它的定义可以概括为:利用计算机技术对按时序获得的若干传感器的观测信息在一定准则下加以自动分析、综合以完成所需的决策和估计任务而进行的信息处理过程。按照这一定义,多传感器系统是数据融合的硬件基础,多源信息是数据融合的加工对象,协调优化和综合处理是数据融合的核心。 数据融合最早用于军事领域,美国国防部JDL(Joint Directors of Laboratories)从军事应用的角度将数据融合定义为这样的一个过程,即把来自许多传感器和信息源的数据进行联合(Association)、相关(Correlation)、组合(Combination)和估值的处理,以达到准确的位置估计(Position Estimation)与身份估计(Identity Estimation),以及对战场情况和威胁及其重要程度进行及时的完整评价。吉林大学博士学位论文:多传感器数据融合问题的研究有的专家对上述定义进行了补充和修改,用状态估计代替位置估计,并加入了检测的功能,从而给出了如下定义:数据融合是一个多层次、多方面的处理过程,这个过程是对多源数据进行检测、结合、相关、估计和组合,以达到精确的状态估计和身份估计,以及完整及时的态势评估和威胁估计。此定义有三个要点:数据融合是多信源、多层次的处理过程,每个层次代表信息的不同抽象程度;数据融合过程包括数据的检测、关联、估计与合并;数据融合的输出包括低层次上的状态身份估计和高层次上的总战术态势的评估。从非军事应用的角度来说,数据融合是对多个传感器和信息源所提供的关于某一环境特征的不完整信息加以综合,以形成相对完整、一致的感知描述,从而实现更加准确的识别判断功能。综合考虑上述定义,融合都是将来自多传感

旅游文化概念辨析

旅游文化概念辨析 究竟什么是旅游文化?一般的论述都是先分别解释“旅游”和“文化”,再合起来界定“旅游文化”。那样绕得太远,并且绕到现在,也没绕出个大致公认的说法。我们且来看看学术界一些比较有代表性的意见: 1、交集说 这一说法可以概述为旅游文化就是与旅游相关的文化,就是旅游与文化的交集,故名之为“交集说”。这种观点在国内学术界发生较早并且发展也较为持久。1990年召开的首届中国旅游文化学术研讨会上就有学者提出:“旅游文化是人类过去和现在所创造的与旅游有关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或说,旅游文化是指与人类旅游活动紧密相关的精神文明与物质文明。”“旅游文化是以一般文化的内在价值因素为依据,以旅游诸要素为依托,作用于旅游生活过程中的一种特殊文化形态。是人类在旅游过程中(一般包括旅游、住宿、饮食、游览、娱乐、购物等要素)

精神文明和物质文明的总和。”1王德刚(1999)从强调旅游过程、旅游活动的角度对这一观点进行阐发:“旅游文化是在旅游活动和为旅游活动提供服务的过程中产生的。因此,我们可以给旅游文化下这样的定义:旅游文化是以旅游活动为核心而形成的文化现象和文化关系的总和。”2 2、交流说 交流说的核心在于强调旅游文化的本质是一种文化交流。这种说法最早见于1984年出版的《中国大百科全书·人文地理学》,该书对旅游文化作了如下解释:“旅游与文化有着不可分割的关系,而旅游本身就是一种大规模的文化交流,从原始文化到现代文化都可以成为吸引游客的因素。游客不仅吸取游览地的文化,同时也把所在国的文化带到了游览地,使地区间的文化差异日益缩小。”3这是目前所见国内学术界对旅游文化最早的定义,但它却比后起的定义更接近西方学界对于旅游文化的认知,它把重心落在了旅游者旅游行为所导致的文化空间的跨越和文化系统的交融上,反而要比后来90年代的学术界 1冯乃康. 首届中国旅游文化学术研讨会纪要. 旅游学刊,1991(1). 2王德刚. 试论旅游文化的概念和内涵. 桂林旅游高等专科学校学报,1999(4). 3转引自马波.旅游文化学.青岛出版社2001:34

教育的内涵

教育的内涵:教育是培养人的社会活动 社会职能:传递生产经验和社会生活经验,促进新生一代的成长。 狭义:以影响人的身心发展为直接目标的社会活动,主要指学校教育。它是教育者根据一定的社会要求,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通过学校教育工作,对受教育者的身心施加影响,促使他们朝着期望的方向变化。 教育的三要素:教育者受教育者教育措施 现代教育制度发展趋势 ①加强学前教育并重视与小学教育的衔接 ②强化普及义务教育、延长义务教育年限 ③普通教育与职业教育朝着相互渗透的方向发展 ④高等教育的类型日益多样化 ⑤学历教育与非学历教育的界限逐渐淡化 ⑥教育制度有利于国际交流 二十世纪以后的教育 ①教育的终身化 ②教育的全民化 ③教育的民主化 ④教育的多元化 ⑤教育技术的现代化 教育学的概念 教育学是一门社会科学(研究人的教育) 教育学 研究教育现象和教育问题,揭示教育规律的科学。 社会政治经济制度对教育的制约 政治经济制度决定教育的领导权 政治经济制度决定着受教育的权利 政治经济制度决定着教育目的 教育相对独立于政治经济制度(扩招与教育产业化) 教育对政治经济制度的影响作用 教育能为政治经济培养所需要的人才 教育可以促进政治民主 教育通过传播思想、形成舆论作用于一定的政治经济 生产力对教育的决定作用 生产力的发展制约着教育事业发展的规模与速度 生产力的发展水平制约着教育结构的变化 生产力的发展制约着教育的内容和手段 教育相对独立于生产力的发展水平 教育对生产力的促进作用 教育能把可能的劳动力转化为现实的劳动力,是劳动力再生产的重要手段 教育是科学知识再生产的手段 科学技术对教育的影响 科学技术能改变教育者的观念 科学技术能影响受教育者的数量和教育质量 科学技术可以影响教育的内容、方法和手段

数据融合

多传感器数据融合技术及其应用 多传感器数据融合概念 数据融合又称作信息融合或多传感器数据融合,对数据融合还很难给出一个统一、全面的定义。随着数据融合和计算机应用技术的发展,根据国外研究成果,多传感器数据融合比较确切的定义可概括为充分利用不同时间与空间的多传感器数据资源,采用计算机技术对按时间序列获得的多传感器观测数据,在一定准则下进行分析、综合、支配和使用,获得对被测对象的一致性解释与描述,进而实现相应的决策和估计,使系统获得比它的各组成部分更充分的信息。 多传感器数据融合原理 多传感器数据融合技术的基本原理就像人脑综合处理信息一样,充分利用多个传感器资源,通过对多传感器及其观测信息的合理支配和使用,把多传感器在空间或时间上冗余或互补信息依据某种准则来进行组合,以获得被测对象的一致性解释或描述。具体地说,多传感器数据融合原理如下: 1)N个不同类型的传感器(有源或无源的)收集观测目标的数据; (2)对传感器的输出数据(离散的或连续的时间函数数据、输出矢量、成像数据或一个直接的属性说明)进行特征提取的变换,提取代表观测数据的特征矢量Yi; (3)对特征矢量Yi进行模式识别处理(如,聚类算法、自适应神经网络或其他能将特征矢量Yi变换成目标属性判决的统计模式识别法等)完成各传感器关于目标的说明; 4)将各传感器关于目标的说明数据按同一目标进行分组,即关联; (5)利用融合算法将每一目标各传感器数据进行合成,得到该目标的一致性解释与描述。 多传感器数据融合方法

多传感器数据融合的常用方法基本上可概括为随机和人工智能两大类,随机类方法有加权平均法、卡尔曼滤波法、多贝叶斯估计法、Dempster-Shafer(D-S)证据推理、产生式规则等;而人工智能类则有模糊逻辑理论、神经网络、粗集理论、专家系统等。可以预见,神经网络和人工智能等新概念、新技术在多传感器数据融合中将起到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卡尔曼滤波法 卡尔曼滤波主要用于融合低层次实时动态多传感器冗余数据。该方法用测量模型的统计特性递推,决定统计意义下的最优融合和数据估计。如果系统具有线性动力学模型,且系统与传感器的误差符合高斯白噪声模型,则卡尔曼滤波将为融合数据提供唯一统计意义下的最优估计。卡尔曼滤波的递推特性使系统处理不需要大量的数据存储和计算。但是,采用单一的卡尔曼滤波器对多传感器组合系统进行数据统计时,存在很多严重的问题,例如:(1)在组合信息大量冗余的情况下,计算量将以滤波器维数的三次方剧增,实时性不能满足;(2)传感器子系统的增加使故障随之增加,在某一系统出现故障而没有来得及被检测出时,故障会污染整个系统,使可靠性降低。 多贝叶斯估计法 贝叶斯估计为数据融合提供了一种手段,是融合静态环境中多传感器高层信息的常用方法。它使传感器信息依据概率原则进行组合,测量不确定性以条件概率表示,当传感器组的观测坐标一致时,可以直接对传感器的数据进行融合,但大多数情况下,传感器测量数据要以间接方式采用贝叶斯估计进行数据融合。多贝叶斯估计将每一个传感器作为一个贝叶斯估计,将各个单独物体的关联概率分布合成一个联合的后验的概率分布函数,通过使用联合分布函数的似然函数为最小,提

文化旅游定义

文化旅游定义:通过旅游实现感知、了解、体察人类文化具体内容之目的的行为过程。泛指以鉴赏异国异地传统文化、追寻文化名人遗踪或参加当地举办的各种文化活动为目的的旅游。寻求文化享受已成为当前旅游者的一种风尚。 文化旅游既不是一种产品,又与旅游文化大不相同,所谓文化旅游,关键在文化,旅游只是形式。文化旅游之"文化"应解释为对旅游之效用及旅游之目的所作的定性。 文化旅游定义1:是以旅游文化的地域差异性为诱因,以文化的碰撞与互动为过程,以文化的相互融洽为结果的,它具有民族性、艺术性、神秘性、多样性、互动性等特征。文化旅游的过程就是旅游者对旅游资源文化内涵进行体验的过程,这也是文化旅游的主要功能之一,它给人一种超然的文化感受,这种文化感受以饱含文化内涵的旅游景点为载体,体现了审美情趣激发功能、教育启示功能和民族、宗教情感寄托功能。 文化旅游定义2:泛指以鉴赏异国异地传统文化、追寻文化名人遗迹或参加当地举办的各种文化活动为目的的旅游。寻求文化享受成为当前旅游业出现的新时尚。文化旅游产业是一种特殊的综合性产业,因其关联性高、涉及面广、辐射性强、带动性强而成为新世纪经济社会发展中最具有活力的新兴产业。文化旅游包括历史遗迹、建筑、民族艺术、宗教等内容。其涵盖性强,几乎可以囊括所有相关的产业。 文化旅游,是最近几年才出现并流行的一个名词,它的出现与游客需求的转变密切相关。因此,较为流行的定义是"那些以人文资源

为主要内容的旅游活动,包括历史遗迹、建筑、民族艺术和民俗、宗教等方面"。还有说法认为文化旅游属于专项旅游的一种,是集政治、经济、教育、科技等于一体的大旅游活动。 综上所述,文化旅游就是以旅游经营者创造的观赏对象和休闲娱乐方式为消费内容,使旅游者获得富有文化内涵和深度参与旅游体验的旅游活动的集合。

数据融合各种算法整理汇总

数据融合各种算法及数学知识汇总 粗糙集理论 理论简介 面对日益增长的数据库,人们将如何从这些浩瀚的数据中找出有用的知识? 我们如何将所学到的知识去粗取精?什么是对事物的粗线条描述什么是细线条描述? 粗糙集合论回答了上面的这些问题。要想了解粗糙集合论的思想,我们先要了解一下什么叫做知识?假设有8个积木构成了一个集合A,我们记: A={x1,x2,x3,x4,x5,x6,x7,x8},每个积木块都有颜色属性,按照颜色的不同,我们能够把这堆积木分成R1={红,黄,蓝}三个大类,那么所有红颜色的积木构成集合X1={x1,x2,x6},黄颜色的积木构成集合X2={x3,x4},蓝颜色的积木是:X3={x5,x7,x8}。按照颜色这个属性我们就把积木集合A进行了一个划分(所谓A的划分就是指对于A中的任意一个元素必然属于且仅属于一个分类),那么我们就说颜色属性就是一种知识。在这个例子中我们不难看到,一种对集合A的划分就对应着关于A中元素的一个知识,假如还有其他的属性,比如还有形状R2={三角,方块,圆形},大小R3={大,中,小},这样加上R1属性对A构成的划分分别为: A/R1={X1,X2,X3}={{x1,x2,x6},{x3,x4},{x5,x7,x8}} (颜色分类) A/R2={Y1,Y2,Y3}={{x1,x2},{x5,x8},{x3,x4,x6,x7}} (形状分类) A/R3={Z1,Z2,Z3}={{x1,x2,x5},{x6,x8},{x3,x4,x7}} (大小分类) 上面这些所有的分类合在一起就形成了一个基本的知识库。那么这个基本知识库能表示什么概念呢?除了红的{x1,x2,x6}、大的{x1,x2,x5}、三角形的{x1,x2}这样的概念以外还可以表达例如大的且是三角形的 {x1,x2,x5}∩{x1,x2}={x1,x2},大三角{x1,x2,x5}∩{x1,x2}={x1,x2},蓝色的小的圆形({x5,x7,x8}∩{x3,x4,x7}∩{x3,x4,x6,x7}={x7},蓝色的或者中的积木{x5,x7,x8}∪{x6,x8}={x5,x6,x7,x8}。而类似这样的概念可以通过求交运算得到,比如X1与Y1的交就表示红色的三角。所有的这些能够用交、并表示的概念以及加上上面的三个基本知识(A/R1,A/R2.A/R3)一起就构成了一个知识系统记为R=R1∩R2∩R3,它所决定的所有知识是 A/R={{x1,x2},{x3,x4},{x5},{x6},{x7},{x8}}以及A/R中集合的并。 下面考虑近似这个概念。假设给定了一个A上的子集合X={x2,x5,x7},那么用我们的知识库中的知识应该怎样描述它呢?红色的三角?****的大圆? 都不是,无论是单属性知识还是由几个知识进行交、并运算合成的知识,都不能得到这个新的集合X,于是我们只好用我们已有的知识去近似它。也就是在所有的现有知识里面找出跟他最像的两个一个作为下近似,一个作为上近似。于是我们选择了“蓝色的大方块或者蓝色的小圆形”这个概念: {x5,x7}作为X的下近似。选择“三角形或者蓝色的”{x1,x2,x5,x7,x8}作为它的上近似,值得注意的是,下近似集是在那些所有的包含于X的知识库

栅格、矢量结构在空间数据融合中的技术及应用

栅格、矢量结构在空间数据融合中的技术及应用1引言 由于GIS软件的多样性,每种软件都有自己特定的数据模型,造成数据存储格式和结构的不同。从数据结构上来说,矢量和栅格是地理信息系统中两种主要的空间数据结构。在数据的使用过程中,由于数据来源、结构和格式的不同,需要采用一定的技术方法,才能将他们合并在一起使用,这就产生了数据的融合问题。 2栅格、矢量数据结构的概念 基于栅格模型的数据结构简称为栅格数据结构,是指将空间分割成有规则的网格,在各个网格上给出相应的属性值来表示地理实体的一种数据组织形式;而矢量数据结构是基于矢量模型,利用欧几里得(EUCLID)几何学中的点、线、面及其组合体来表示地理实体的空间分布。 3栅格数据之间的融合 在数字制图中和GIS工程中,经常用到不同来源、不同精度、不同内容的栅格图像数据进行复合而生成新的栅格图像。目前使用的各种多源图像处理与分析系统为栅格型地理信息系统的实现开辟一条新的途径,可实现栅格数据的各种融合。而在数字制图中,多源栅格图像数据之间的融合已经非常普遍。 4矢量数据之间的融合 矢量数据是GIS和数字制图中最重要的数据源。目前很多GIS软件都有自己的数据格式,每种软件都有自己特定的数据模型,而正是这些软件的多样性,导致矢量数据存储格式和结构的不同。要进行各系统的数据共享,必须对多源数据进行融合。矢量数据之间的融合是应用最广泛的空间数据融合形式,也是空间数据融合研究的重点。目前对矢量数据的融合方法有多种,其中最主要的、应用最广泛的方法是先进行数据格式的转换即空间数据模型的融合,然后是几何位置纠正,最后是重新对地图数据各要素进行的重新分类组合、统一定义。 4.1数据模型的融合 由于各种数据格式各有自己的数据模型,格式转换就是把其他格式的数据经过专门的数据转换程序进行转换,变成本系统的数据格式,这是当前GIS软件系统共享数据的主要办法。如Arc/Info和MapInfo之间的融合,需要经过格式转换,统一到其中的一种空间数据模型。该方法一般要通过交换格式进行。许多GIS软件为了实现与其他软件交换数据,制订了明码的交换格式,如Arc/Info的E00格式、ArcView的Shape格式、MapInfo的Mif格式等。通过交换格式可以实现不同软件之间的数据转换。在这种模式下,其他数据格式经专门的数据转换

旅游综合体的概念界定和规划要点(上)_谢雯;

中国旅游报/2011年/10月/26日/第011版 视野 旅游综合体的概念界定和规划要点(上) 达沃斯巅峰旅游规划设计院谢雯 2008年杭州市委十届四次全会明确提出修建100个城市综合体的战略规划,首次推出了多个以旅游为主题的综合体构建。“旅游综合体”应势而生,并在全国范围内变得炙手可热,成为地方政府、开发商和规划咨询机构关注的亮点和卖点。 三方界定,明确旅游综合体概念 1.旅游综合体的由来 通过观察国际化城市的发展轨迹可以发现,城市发展到一定阶段时,单一功能建筑对城市功能需求的适应性就会显得不足,汇集城市多元价值的建筑类型就会随之出现并迅速发展。这种在城市漫长发展过程中形成的,由多个使用功能不同的空间通过叠加和组合而成的建筑,称为建筑综合体。建筑综合体进一步发展就会形成超大规模的建筑群落,即城市综合体。它是城市发展与城市功能高度聚集的产物,是多种城市物业功能复合和文化意识形态高度集约的街区群体,如纽约之心曼哈顿、东京之核六本木都。游憩要素在城市综合体建设中的融入,则衍生出了旅游综合体。 2.旅游综合体概念界定 目前,旅游综合体的概念界定尚不明确,已有概念多源于城市综合体定义,从土地空间理论和土地价值链的角度进行阐释,强调土地的综合开发,没有突出旅游综合体的关键要素——旅游要素。 本文在对国际上大量相关案例研究的基础上,结合国内外大型旅游聚集区的特点,给出旅游综合体的定义如下: 旅游综合体是指在一定的空间尺度范围内,依托旅游吸引物,将用于满足游客“吃、住、行、游、购、娱、体、学、疗、悟”等旅游需求的旅游与生活空间进行有机结合,达到旅游服务要素的高效聚集与整合,各服务要素之间相互依存、功能呼应,形成具有一定空间规模和较高旅游服务质量的综合体。 概念的界定明晰了以下三点: 首先,旅游综合体要有适当的空间尺度,根据对国内外相关案例的研究得出,旅游综合体占地面积应大于1平方公里,旅游服务要素之间的服务半径在15-20分钟步行圈内。空间尺度过小难以保证旅游要素在综合体内完整配备,而尺度过大则违背了旅游服务设施高效集成布局和土地集约利用的初衷,也就失去了综合体的意义。 其次,旅游综合体以“旅游吸引物”的概念取代了传统旅游中的“旅游资源观”。除自然和人文旅游资源外,任何可以对旅游者产生吸引力的有形、无形要素均是旅游综合体可以依托的吸引物。对资源观的改善进一步拓宽了旅游业的产业构成。 最后,旅游综合体是旅游要素的高效聚集与整合,它围绕旅游服务这一核心功能在区域内形成产业链。旅游要素的聚集与整合,需依据产业链的完备性和旅游消费能力,在空间布局、建筑规模等方面得到有效的控制。 三个辨析,明晰旅游综合体的本质 旅游综合体不仅是一种综合物业形态,更重要的是一种经济形态,一种适应旅游未来发展的科学模式。它与旅游集群、旅游地产、旅游区概念等密切相关。 1.旅游综合体与旅游产业集群

主题教育活动的基本含义复习课程

精品文档 “主题教育活动的基本含义,是指把具有一定特征的某种基本思想作为核心内容,并在活动中使其得到充分体现的一系列思想政治教育活动[1]。”主题教育模式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围绕某一个主题或者某系列主题,有计划、有目的地开展形式多样、内容丰富且情景化了的思想认知教育、道德修养提升和法律意识启发,引导学生在认知冲突和思想对话中进行各种思想体验,促进思想、道德与法律意识的发展,具有针对性、适切性、操作性、创新性、实效性等特点。 主题教育教学模式探索 《基础》主题教育模式将主题教育渗透于课内和课外,拟以“课堂主题情景剧表演”、“主题影视欣赏”、“主题书籍阅读”、“热点主题讨论”、“学生主题讲演”“主题实践活动”等新颖的特色教学方法构成的系统化与多样化相统一的主题教育模式体系。 (一)课堂主题教学 课堂主题教育模式应当“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以主题为主线”的教学原则,围绕主题内容努力优化课堂教学结构,创造最佳的课堂教学效果。灵活运用各种教学方法,如案例教学、讨论、辩论等等,同时可以设置“课堂主题情景剧表演”的创新性环节,即是把课堂交给学生。具体做法是,由教师根据主题内容分好团队,每个团队准备相应的表演主题,每次课由一个团队根据本课内容和主题进行表演,表演形式不限,限时15 分钟并提交表演汇报材料。“课堂主题情景剧表演”给每位学生提供了在课堂上展示自己的机会,真正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使学生快乐参与,提高学生创新能力、团队合作意识等综合素质。(二)课外主题活动 包括“主题影视欣赏”、“主题书籍阅读”、“热点主题讨论”、“学生主题讲演”、“主题实践活动”等形式,环环相扣。主题影视欣赏:选择富有主题感的经典影片安排学生进行赏析并进行讨论。通过观看电影加讨论,加深学生对内容感性的认识,同时提高学生对影视作品的鉴赏水平和能力。主题书籍阅读:引导学生多读书、读好书、读懂书,在书中引发思考,扩展知识面。具体做法,鼓励学生自己选择书籍或者推荐书籍进行阅读并撰写2 篇读后感或者成长日记。除了完成课程要求的文章也鼓励学生有效利用网络平台,通过空间和博客的方式记录自己的读书心得、人生启示,并使之成为自己的健康成长的方式。热点主题讨论:指导学生就当下的时事热点组织主题讨论,推动学生融入集体,在集体的讨论中提高思辨能力,对社会增加理性的认识。具体做法,按照课堂主题情景剧展示所分好的团队,以团队为单位,自行选择感兴趣的时事热点进行团队讨论,提交讨论记录及其总结。学生主题演讲: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根据教学基本要求和有关知识点围绕某一主题安排学生开展演讲活动。通过演讲促进学生加深对有关理论和知识点的理解。其具体做法是:提前把演讲题目告知学生,拟定参与演讲人员的名单,做好演讲活动的准备。在演讲活动中,教师结合该专题涉及的有关理论和知识点做好总结和点评。通过演讲活动提高学生收集资料、语言表达和分析问题的能力。鼓励学生走上讲台,通过角色转变,一方面让学生得到锻炼,另一方面可以更好地倾听到学生的心声,了解学生的思想。主题实践活动:指导学生主题活动实践,推动学生走进社会,在社会实践中体验社会生活、洞察社会百态、锻炼社会生存技能与增加社会责任感。具体做法,以班级为单位,结合本班级专业,确立相关主题活动,提交主题实践活动报告并且派代表汇报实践活动过程、心得与总结,班级之间进行交流。 (三)《基础》主题教育模式评价体系 主题教育评价设置显性评价和隐性评价双重评价模式,力求更加全面、有效地对学生的学习程度进行综合评价,并将提供更多的发展平台纳入评价模式当中。显性评价:突破过去单一、僵化的考试方式,增加实践环节在考评中的比例,使教学考核结果更加合理化、多样化,初步设定如下考核方式:学生考评成绩(100 分)=“课堂主题表演展示”(30%)+“主题书籍阅读”、“热点主题讨论”、“主题实践活动”(各10%)+ 期末考试(40%)。由于主题讲演的要求较高,也无法让每位学生都有机会参加,此环节可以作为加分的环节。隐性评价:积极与学院、学校相关部门合作,利用学校现有资源如校刊、院刊、各类社团,为表现优异的学生及团队创造更多更好的实践平台和自我展示的机会。对于主题教育模式之探索,需要注意以下事项: 首先,进一步突出教师的指导作用和增加师生之间的互动。在尽可能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创造力发挥精品文档

数据融合技术简介

数据融合技术简介 数据融合技术是指利用计算机对按时序获得的若干观测信息,在一定准则下加以自动分析、综合,以完成所需的决策和评估任务而进行的信息处理技术。 数据融合的概念虽始于70年代初期,但真正的技术进步和发展乃是80年代的事【1】,尤其是近几年来引起了世界范围内的普遍关注,美、英、日、德、意等发达国家不但在所部署的一些重大研究项目上取得了突破性进展,而且已陆续开发出一些实用性系统投入实际应用和运行。 我国“八五”规划亦已把数据融合技术列为发展计算机技术的关键技术之一,并部署了一些重点研究项目,尽可能给予了适当的经费投入。但这毕竟是刚刚起步,我们所面临的挑战和困难是十分严峻的,当然也有机遇并存。这就需要认真研究,针对我国的国情和军情,采取相应的对策措施,以期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数据融合可分为: (1)像素级融合: 它是直接在采集到的原始数据层上进行的融合,在各种传感器的原始测报未经预处理之前就进行数据的综合与分析。数据层融合一般采用集中式融合体系进行融合处理过程。这是低层次的融合,如成像传感器中通过对包含若一像素的模糊图像进行图像处理来确认目标属性的过程就属于数据层融合。 (2)特征层融合: 特征层融合属于中间层次的融合,它先对来自传感器的原始信息进行特征提取(特征可以是目标的边缘、方向、速度等),然后对特征信息进行综合分析和处理。特征层融合的优点在于实现了可观的信息压缩,有利于实时处理,并且由于所提取的特征直接与决策分析有关,因而融合结果能最大限度的给出决策分析所需要的特征信h。特征层融合一般采用分布式或集中式的融合体系。特征层融合可分为两大类:一类是目标状态融合;另一类是目标特性融合。 (3)决策层融合 决策层融合通过不同类型的传感器观测同一个目标,每个传感器在本地完成基本的处理,其中包括预处理、特征抽取、识别或判决,以建立对所观察目标的初步结论。然后通过关联处理进行决策层融合判决,最终获得联合推断结果。 数据融合作为一种数据综合和处理技术,实际上是许多传统学科和新技术的集成和应用,其中涉及的知识包括通信、模式识别、决策论、不确定性理论、信号处理、估计理论、最优化技术、计算机科学、人工智能、神经网络等,特别是神经网络和人工智能等新概念、新技术在多传感器数据融合中将起到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多传感器数据融合技术的核心问题是选择合适的融合算法,由于信息的多样性和复杂性,对数据融合方法的基本要求是具有鲁棒性和并行处理能力。具体的数据融合的方法很多【3】【4】,常用的方法大体上可分成三大类:(1)基于统计理论的融合方法----------- 基于统计理论的融合方法有:经典推理法、贝叶斯估计法和证据理论法(Dempster-Shafer)。 经典推理法在早起的数据融合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由于其完全依赖数学理论,则形式简单、易操作,缺点是必须要求先验知识和计算先验概率密度分布函数,同时一次仅能估计

天地图数据融合技术要求

天地图数据融合技术要求 (试行) 国家测绘地理信息局 2014年2月

目录 1 说明 (1) 2 技术依据 (1) 3 术语 (1) 4 成果数据规格 (2) 5 数据处理总则 (2) 5.1 数据源 (2) 5.2 基本原则 (2) 6 技术流程与分类处理要求 (3) 6.1 技术流程 (3) 6.2 分类处理要求 (4) 6.2.1道路数据处理要求 (4) 6.2.2铁路数据处理要求 (5) 6.2.3水系数据处理要求 (6) 6.2.4居民地数据处理要求 (6) 6.2.5境界与政区数据处理要求 (6) 6.2.6绿地数据处理要求 (6) 6.2.7地名地址与兴趣点数据处理要求 (7) 7 数据质量要求 (7) 附录A 数据分层与命名 (8) 附录B 属性结构 (9) 附录C 属性参考值域 (16)

1说明 天地图是由国家、省、市三级节点构成的国家地理信息公共服务平台。随着天地图应用的日益广泛与深入,采用“超链接”和“服务聚合”的方式已无法满足跨省(市)域、跨层级(国家、省、市)的地理实体与地名地址查询、专题信息挂接、综合统计分析等应用需求。 为此,国家测绘地理信息局于2013年启动国家、省、市节点同构试点,旨在通过节点间的基础设施与服务平台软件同构与数据融合,实现更深层次的分布式信息资源集成与协同服务,并为未来基于云架构的分布式服务资源动态调度奠定基础。 数据融合是节点同构的一项重要基础性工作,通过整合国家、省、市各级节点的数据资源,提高天地图各级节点数据的现势性,丰富数据内容。数据融合的主要对象包括水系、交通、居民地、境界、地名、地址、兴趣点与遥感影像等。 本技术要求规定了天地图国家、省、市级节点数据融合的总体原则、成果规格、技术流程及处理与质量要求。各级节点在进行数据融合时,应遵循本技术要求的规定,并按照实际情况,针对本地数据特点,编制数据处理的相关细则。 2技术依据 ●天地图省市级节点建设方案,国家测绘地理信息局,2011.7 ●国家地理信息公共服务平台地理实体与地名地址数据规范,CH/Z 9010-2011 ●导航地理数据模型与交换格式,GB/T 19711-2005 ●车载导航地理数据采集处理技术规程,GB/T 20268-2006 ●数字测绘成果质量检查与验收,GB/T 18316-2008 ●公路路线标识规则和国道编号,GB/T 917-2009 ●基础地理信息要素分类与代码,GB/T 13923-2006 ●数据元和交换格式信息交换日期和时间表示法,GB/T 7408-2005 3术语 ●数据融合:从不同数据源、不同数据精度和不同数据模型的地理空间数

旅游文化

旅游文化 摘要:旅游文化因旅游活动而产生,为旅游业所整合的文化。旅游文化应重新划分为原生性旅游文化和次生性旅游文化,二者是旅游文化的组成部分。原生性旅游文化使次生性旅游文化得以实现、次生性旅游文化提高原生性旅游文化层次,二者在性质、构成、研究重点等方面有区别。 关键词:旅游文化;原生性旅游文化;次生性旅游文化 一、问题的提出 旅游文化是旅游的核心内容,是吸引旅游者的重要因素,却一直没有成为研究热点。目前研究的重点是旅游文化的各种分支概念的界定和辨析,比如:旅游主体文化与旅游客体文化[1]、旅游文化与文化旅游[2]、旅游文化与历史文化[3]、旅游文化与旅游资源文化等。笔者认为,旅游文化研究的基础应是旅游文化概念的确定。 二、旅游文化概念的研究 美国学者罗伯特·麦金托什和夏希肯特·格波特在《旅游学———要素·实践·基本原理》一书中,指出旅游文化是“在吸引和接待游客与来访者的过程中,游客、旅游设施、东道国政府和接待团体的相互影响所产生的现象和关系的总和”。受这种学说的影响,有的学者认为,旅游文化是以旅游活动为核心而形成的文化现象和文化关系的总和[4];有的学者认为,旅游文化是旅游与文化的一种深层次的结合[5];有的学者认为,旅游文化是旅游者这一旅游主体借助旅游媒介等外部条件,通过对旅游客体的能动的活动,碰撞产生的各种旅游文

化现象的总和[6]。学者们对于旅游文化概念的界定,把握到了旅游文化的外延,但对旅游文化内涵的阐述却稍嫌不足。 三、旅游文化的再认识 (一)旅游文化概念界定 谢春山从“整合”的角度,认为旅游文化是因旅游活动而产生,为旅游业所整合的文化。这一概念不仅明确了旅游文化的外延,即因旅游而产生的文化和为旅游业所整合的文化,那些不被旅游业所利用的一般文化不可以统称为旅游文化,从而弥补了“总和说”的不足;而且揭示了旅游文化的特点,即旅游文化是一种动态的文化,是随着旅游活动和旅游业发展而变化的文化。本文在此观点的基础之上,将旅游文化划分为原生性旅游文化和次生性旅游文化,从而打破“碰撞说”中的三体文化和六要素文化的传统界定。 (二)原生性旅游文化 原生性旅游文化是指因旅游活动所产生的文化,它不仅是旅游活动的直接产物,也是旅游文化的核心内容。具体包括:旅游者文化(即旅游者在旅游活动中表现出的消费文化、审美文化和休闲文化等内容);旅游产品文化(即因旅游活动而生产的旅游产品所具有的娱乐文化、愉悦文化等内容,其中主题公园文化最为突出);旅行社文化(旅行社在为旅游者组织旅游活动时所体现的服务文化、审美文化等)。因旅游活动而产生的原生性旅游文化,其文化内涵注定是由旅游活动所赋予的。虽然原生性旅游文化的形成原因唯一,但其内涵可以通过历史的传承、社会的影响以及旅游者的不断学习而得到提升。不同时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