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工作计划

糖尿病工作计划
糖尿病工作计划

2016年糖尿病专科护理小组工作计划2007-2008年,CDS在我国14个城市进行的糖尿病流行病学调查显示,我国20 岁以上人群中男性和女性糖尿病的患病率已分别达10.6%和8.8%,总体患病率已达9.7%,同期糖尿病前期,即糖耐量异常(IGT )的患病率高达15.5% 。

目前,我国每天新增糖尿病患者约 3,000余例,每年大约增加120 万例糖尿病患者,成年人糖尿病患者 9,240万人,其中农村4,310万人,城市 4,930万人,糖尿病前期人数高达1.48 亿人。我国已超过印度,成为糖尿病患病人数最多的国家,因此糖尿病专科护理工作任重而道远,特制定以下计划:

1.在护理部领导下,制定了本专科小组的工作方向:规范糖尿病专科护理各项操作流程,制定和完善糖尿病及相关并发症的护理常规,制定专科低血糖登记本,加强低血糖的管理,完善血糖仪质控,及时评价护理质量和效果。

2.制定本专科小组的胰岛素规范注射工作目标,采用横断面调查,糖尿病专科护士对糖尿病专科护理小组成员集中进行培训前后进行摸底考试。全院糖尿病专科护理小组成员以科室为单位进行培训,以问卷形式对临床护士进行调查,参与培训及调查人员达到80%。(1)全院30%临床护士能基本掌握胰岛素规范注射;

(2)糖尿病联络护士60%能熟练掌握胰岛素规范注射。

3.加强糖尿病专科知识的培训工作,提高糖尿病联络员及本科室护士的业务水平。定期邀请内分泌科医生、糖尿病专科护士对小组及

科室护理人员进行糖尿病专科知识培训。制定课程计划表,讲课者认真备课,做好课件。课后并对小组成员进行全面考核,小组成员能将所学的知识传递到科室其他护理人员,以点带面,有效的提高全院护理人员糖尿病专科护理水平。

4.开展各种形式的健康教育活动。带领糖尿病专科护理小组成员积极组织及参与各种糖尿病教育活动,如一对一个体化指导、科室每周进行1次的小组糖尿病知识讲座、每季度1次健康教育大课堂、社区义诊活动等。将认知教学和行为策略相结合,提高患者的自我管理能力,从而有效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5.条件成熟的情况下申请开设糖尿病专科护理门诊,对门诊病人及住院病人进行个体化的饮食、运动指导等,把门诊患者建档进行管理。尽早启动“一体化”管理模式把病房‐门诊‐出院的糖尿病病人进行统一全面管理。开展糖尿病患者信息追踪平台,从而对更多的患者实施追踪管理,对病人进行回访指导,可以有效的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提高患者满意度,提升医院的影响力。争取申请开展踝肱指数检查(ABI),ABI是动脉粥样硬化无创性筛查的主要手段之一,可以早期诊断出下肢动脉粥样硬化疾病,为早期诊断、治疗提供依据。

6.开展全院糖尿病专科护理会诊、义诊,在护理部领导下建立糖尿病专科护理会诊制度,发挥多学科会诊的优势,因糖尿病病人分散在医院各科室,当遇到疑难患者时,相关科室向糖尿病专科护理小组提出会诊后,糖尿病专科护士在24小时内到相关科室实施会诊,

会诊后提出护理意见,并在护理会诊申请单上做好记录。同时积极参加医疗查房及疑难病例的讨论,从护理角度为糖尿病患者的管理提供合理化的建议。

糖尿病工作任重而道远,我们将尽全力做到更好,更好的服务于广大糖友,提高满意度,从而提升医院的影响力!

另附:2016年糖尿病专科护理小组培训安排表

2016年糖尿病专科护理小组培训安排表

日期讲课者讲课题目

第一季度罗细菊教育经验及教育工具使用分享第二季度李媛糖尿病饮食大观园

第三季度何芳糖尿病教育效果衡量及评估

第四季度刘志红糖尿病预防及糖尿病足病护理

(专业文档是经验性极强的领域,无法思考和涵盖全面,素材和资料部分来自网络,供参考。可复制、编制,期待你的好评与关注)

糖尿病工作计划4篇

2016年糖尿病工作计划4篇 随着经济的发展,生活方式的改变和社会老龄化的加速,糖尿病、冠心病、恶性肿瘤等慢性疾病发病率和患病率呈快速上升趋势,致残率、致死率高,严重影响患者的身心健康并给个人、家庭和社会带来沉重的负担。因此,慢性病的防治显得尤为重要,而慢性病的防治的重心则在社区,社区慢性病的防治工作的好坏直接关系到慢性病防治的效果。我院充分认识慢性病防治的重要性,结合山东省基本公共卫生服务规范,走“防治结合,预防为主”的道路。特制定今年糖尿病防治工作计划。 一、工作目标 1.通过实施山东省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糖尿病管理项目,对城乡居民的糖尿病等慢性病及相关危险因素实施干预措施,减少高糖饮食、肥胖等不良生活方式,降低主要健康危险因素对人体伤害,有效预防和控制糖尿病的发生。 2.对明确诊断的糖尿病做好随访工作,新发糖尿病登记建档率达100%;对明确诊断的糖尿病健康体检率达到98%以上;对明确诊断的糖尿病规范管理率达60%;以上对明确诊断的糖尿病主要慢性非传染性疾病血糖控制率达到35%以上。 二、主要措施 2型糖尿病患者管理 1.1根据《山东省基本公共卫生服务规范》,对辖区内18岁及以上2型糖尿病患者进行规范管理。 1.2型糖尿病患者发现。发现途径为:健康体检及高危人群筛查检测血糖;建议高危人群每年至少测量一次血糖;通过健康教育让患者主动学习糖尿病有关知识,共同做好糖尿病防治工作。 2.2型糖尿病患者登记与建立健康档案。建立2型糖尿病患者健康档案,按要求对2型糖尿病患者进行体检、咨询、随访与健康干预等,将相关信息与活动记录在居民健康档案中进行登记,实现档案的规范化管理。街道、村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每年要提供至少4次面对面随访,每次随访要询问病情、进行空腹血糖和血压测量等检查和评估,开展用药、饮食、运动、心理等健康指导。 3.健康检查。做好社区内4145名2型糖尿病患者每年进行1次较全面的健康检查,可与随访相结合,内容包括:血压、体重、空腹血糖(指血)测量,一般体格检查和视力、听力、活动能力的一般检查,65岁以上老年人增加血常规、尿常规、血脂、心电图、肝功能和认知功能、情感状态的初筛检查。 4.加强健康教育和健康促进,定期开展高血压专题知识讲座及大众宣传,普及社区居民高血压的防治知识,控制各种危险因素,提高人群的健康意识。 济宁市市中区安居医院 20XX.1.15

2015年糖尿病护理专科小组工作计划

2015年糖尿病护理专科小组工作计划 糖尿病专科护理小组是护理部领导下的专科护理小组,小组核心成员6名,下设专业小组,包括糖尿病专科护士及各科室业务骨干(联络护士)。 糖尿病护理小组的工作目标:掌握学科发展前沿,带领本院糖尿病专科护理向前发展;按照糖尿病十大安全目标要求规范专科护理管理;提高全院护士糖尿病专科护理水平,使在糖尿病专科及专科以外的住院患者得到糖尿病专科照顾,更好地控制血糖;使患者能正确掌握糖尿病知识,提高患者对治疗的主动参与性,预防或减少糖尿病并发症的发生和发展。现按照三级医院管理要求,根据糖尿病十大安全目标要求,结合本院护理工作实际,制定本小组工作计划: 1、按照小组护理工作情况制定工作计划。 2、建立专科护理工作架构制定职责,制定糖尿病专科护理各项操作流程。 3、制定糖尿病专科小组根据科室联络员需求安排培训内容。 4、各科推荐一名业务骨干护士作为糖尿病联络护士,参与糖尿病病人护理管理工作。 5、联络护士积极参与各科糖尿病病人护理管理的各项工作,如糖尿病教育活动,糖尿病知识讲座教育学习,病房病人的教育沙龙,各种义诊活动等。 6、根据需求组织核心成员及联络护士业务培训学习一次;各科通过联络护士组织科内专科知识业务培训。 7、建立糖尿病专科护理查房及护理会诊制度,相关科室向糖尿病专科护理小组提出会诊,糖尿病科护士在24小时内到相关科室实施会诊。会诊内容包括:糖尿病专科技能操作,如胰岛素的使用、血糖仪的使用;糖尿病足的伤口护理;健康教育等。会诊后提出护理意见,并在护理会诊单上做好记录,联络护士及专科护士也要做好病人跟踪工作。 8、安排1名护士到上级医院进行继续教育专科知识培训与学习,提高专科工作的管理。 9、科室每月组织沙龙活动一次,每季度安排糖尿病患者拓展活动一次,每季度安排联络员知识培训一次。 喀什地区第二人民医院糖尿病专科护理小组 2015.4.28

补脾益肾汤治疗糖尿病肾病早中期51例

补脾益肾汤治疗糖尿病肾病早中期51例 糖尿病肾病是糖尿病慢性微血管并发症之一,临床上早期表现为肾小球滤过率升高,随后出现微量蛋白尿,一旦出现明显蛋白尿,病情将不断进展,直至发展为肾衰竭。故防治糖尿病肾病或阻止糖尿病肾病的进展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笔者自2012年8月~2014年8月在控制血糖基础上用补脾益肾汤治疗糖尿病肾病51例。并与单纯控制血糖治疗51例对照观察,现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病例入选及排除标准①2型糖尿病病程>5年,②糖尿病肾病III、Ⅳ期, ③排除原发性肝、肾疾病,恶性肿瘤,高血压病,急性炎症反应,④无严重心脏,肝功能不良者。 1.2一般资料全部102例均为本院糖尿病专科门诊或住院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51例,男26例,女25例,年龄36~70岁,平均(55±10)岁,糖尿病病程>5年,糖尿病肾病半~10年,平均(7± 2.3)年。对照组51例,男27例,女24例,年龄35~71岁,平均(53±10)岁,糖尿病病程>5年,糖尿病肾病10个月~12年,平均(6.9±2.9)年。两组病例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3方法 1.3.1基础治疗两组均予胰岛素控制血糖,根据血糖调整胰岛素剂量。同时口服ACEI类药物(马来酸依那普利10 mg,2次/d口服),做好糖尿病宣教及饮食控制。空腹血糖控制在5~7 mmol/L,餐后2 h血糖控制在5~10 mmol/L。 1.3.2治疗组,在基础治疗基础上予补脾益肾汤(组成:生地30 g熟地20 g、川断15 g、枸杞子15 g、生黄芪30 g、苍、白术各10 g、砂仁6 g、生薏米30 g、益母草30 g、白茅根30 g、丹参20 g、川芎10 g)水煎服,1剂/d,取汁300 ml,分早晚2次口服(饭后)。 1.3.3对照组单纯予基础治疗。 1.4检测指标治疗前后24 h尿蛋白定量,空腹血糖(FBG),餐后2 h血糖(PBG),HbA1C。 1.5疗效标准显效:临床症状消失,UAER降至正常或下降1/2以上,24 h 尿蛋白定量及肾功能指标恢复正常或较治疗前下降明显,血糖HbA1C恢复正常或下降超过1/3。有效:临床症状较治疗前好转,24 h尿蛋白定量及肾功能指标有所下降,UAER有所下降,血糖HbA1C指标有所下降。无效:临床症状未改善或恶化,实验室指标无变化或上升。

糖尿病管理工作计划

糖尿病管理工作计划 篇一:糖尿病管理工作计划 随着经济的发展,生活方式的改变和老龄化的加速2型糖尿病发病率和患病率呈快速上升趋势,致残率、致死率高,严重影响患者的身心健康并给个人、家庭和社会带来沉重的负担。因此,慢性病的防治显得尤为重要,而慢性病的防治的重心则在基层基层,慢性病的基层预防是慢性病防治最有效的手段,基层慢性病的防治工作的好坏直接关系到慢性病防治的效果。为此我院将慢性病防治工作纳入基层卫生室的考核目标,创造支持性的环境,走“防治结合,预防为主”的道路。根据上级慢性病防治相关文件的要求,特制定今年慢性病管理工作计划。 一、工作目标 1、建立慢病基础信息系统,利用现有网络对糖尿病的新发的首诊病例进行登记建档工作,制定慢病管理工作制度,由领导分管此项工作,责任落实到人。 2、利用居民健康档案和组织居民进行健康体检等多种方式,早期发现糖尿病患者,糖尿病的早诊率和早治率。 3、加强基层糖尿病患者的随访管理,提高糖尿病的规范管理率和控制率,糖尿病患者的自我管理和知识和技能,减少或延缓糖尿病并发症的发生。

4、以我院为核心,村卫生室为基础,从群体防治着眼,个体防治入手,探索建立县疾控中心管理、评价我院协助诊断、个体化治疗、提供技术支持,各村卫生室随访管理糖尿病管理模式和机制。 5、加强健康教育和健康促进,定期开展糖尿病专题知识讲座及大众宣传,普及基层居民糖尿病的防治知识,控制各种危险因素,提高人群的健康意识。 6、建立规范化的糖尿病档案管理系统。 二、建档工作目标 1、建立基层居民健康档案,基层服务人口基线调查率达到90%以上; 2、建立糖尿病患者的健康档案,应有随访记录、治疗记录及健康教育记录。 三、实施计划 建立慢病工作制度;对基层一般人群糖尿病患者开展预防控制工作,在基层建立糖尿病综合防治机制。 1、糖尿病的检出 利用建立基层居民健康档案、健康体检、基层卫生院的诊疗、基层免费测血压、血糖、主动检测、首次测血压等方式发现糖尿病患者。2、糖尿病患者的登记 将检出的高血压、糖尿病患者进行登记建档并规范化管理。 3、糖尿病患者的随访管理和转诊 对检出的糖尿病患者,根据患者的临床情况和综合治疗方

糖尿病小组计划书

关于成立糖尿病小组的计划书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糖尿病的患病率也不断提高。糖尿病是一个累及多系统、多器官损伤的骂醒代谢性疾病,这种疾病特点造成了糖尿病患者遍及全院各个科室。在现代医疗体系中,护士与患者接触机会最多,患者对糖尿病知识的认知大多来自护理人员的宣教。如何护理患各种不同疾病同时伴有糖尿病的患者,并进行有效的糖尿病教育,是临床各科室护理人员所面临的问题,但对于很多非内分泌专业的护士来说,由于缺乏相应的糖尿病专科知识,不能为患者提供优质的服务。因此,为了管理好每一位糖尿病患者,为他们提供同质的糖尿病专科护理,普及糖尿病专科知识,提升我院护士的糖尿病护理水平。同时也能够及时将学到的新知识、新技术带回科室,带动科室共同学习,并在实际工作中推广应用,进一步协调了各科室之间的关系,为护理管理带来了方便,共同推动全院糖尿病护理工作快速发展。 1、培训目标 在全院范围内打造一支专业、优质、高效的糖尿病管理团队。 2、组织结构 在院领导护理部的领导下,由内分泌护士长担任糖尿病小组组长,有内分泌科室医生、内分泌高年资护士及营养科营养师组成核心组成员。其他各临床科室护理骨干组成小组成员。 3、小组成员要求 由本科室护士长推介或资源报名的各个临床科室的护理骨干人员,要求热爱小组工作,具有奉献精神,遵守小组纪律,服从工作安排,履行职责。能够熟练掌握专科知识、技能。并能够带回科室协助护士长共同实施。 4、工作方式 实行组长负责制,每2月月底召开小组会议,进行相关糖尿病知识培训,并总结当学工作,安排下月工作重点;每位小组成员就本科室存在的糖尿病护理方面的问题进行总结,在小组会议上提出讨论,并对讨论的内容进行记录,同时对每月所展开的工作有详细记录,定期展开效果评价,对存在问题提出整改措施并及时整改。 5、业务培训: 开展护士糖尿病专科知识培训,帮助全院其他专业护士获得糖尿病专科护理及健康教育知识,对医院其他科室的护理人员提供专科领域的信息和建议,指导和帮助其他护理人员提高对糖尿病患者的护理质量。发现本院内糖尿病护理不规范的地方,及时反馈到护理部,并提出合理的建议。 6、培训内容(第一阶段课程安排): 1.糖尿病概论(医生) 2.糖尿病口服药物治疗(医生) 3.胰岛素相关知识及注射技巧(护士) 4、糖尿病的饮食(营养师) 5、糖尿病自我管理及检查、低血糖的防治(护士) 6、围手术期的糖尿病护理(护士)

糖尿病科工作计划

For personal use only in study and research; not for commercial use 岚县中医院 糖尿病科工作计 近年来我院糖尿病科始终将持“突出中医药优势,建设特设专科”,坚持把我糖尿病学科的发展趋势,在发展中创新,瞄准建设区域强势特色品牌专科,积极引进人才,培养重医德、重技术、肯专研的专业技术人员,降低糖尿病的治疗费用,为糖尿病患者提供更为优质有效的治疗保健及相关服务。以提高我科的医疗水平。 我院糖尿病科经过一年半时间的运行,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受到了广大患者的一致好评,在2012年,我们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做好糖尿病科工作。 一、加强业务学习。今年,我们在继续派人外出进修学习的基础上, 加强自身内部业务的培训,在经济特殊困难的情况下,我们自己订阅了糖尿病方面的杂志《糖尿病之友》、《中华糖尿病杂志》等等,同时加强了在岗人员的技术培训。 二、加强与知名度高的医院对接。我们于2010年与石家庄糖尿病 医院合作成立协作医院的基础上,今年,我们继续加强与该医院与其她医院的技术交流与合作,定期外请专家来我院为糖尿病患者诊治与讲座。同时,我们准备积极参加各类学术活动,进行学术交流,扩大知识,从而更好地服务号患者。 三、继续定期组织患者学习,发放图片资料,提高患者对本病的认识,

从而让患者对糖尿病得到更好的控制。 四、监督患者合理用药,使其形成良好的嘱医习惯。合理用药要求 患者接受的药物适合其临床需要,药物剂量符合患者的个体要求,消除患者仅依靠于药物,忽视了心里、运动、饮食、情绪等对血糖的影响。 五、改善医疗设备 现代化科室的发展,除了人才培养与管理手段的重要外,必须得符合科室发展的各项仪器设备的购置于技术的进步就是相辅相成的。引进TY系列退浴治疗器、电针仪、熏蒸床等,提升我科的诊断治疗水平。 六、加强科研,进一步推广自制制剂 作为重点专科,我们要在临床中不断总结,多学习,开展专病科学研讨,引进先进技术理念,有目的的开展研究,对糖尿病性肾病、糖尿病周围神经病等专病的治疗及护理要认真总结,完善规范,闯出一条新路。目前,我们已制定出糖尿病科各临床治疗的协定处方十余方,经过半年的推广收到良好的临床效果,要进一步总结研究,作为院内制剂推广,更好的体现中医药“简便廉验”的特色,为人民健康服务。

早期糖尿病肾病的诊断依据是什么

芈早期糖尿病肾病的诊断依据是什么 腿糖尿病肾病(DN)是非常常见和比较麻烦的并发症。换句话说,糖尿病肾病是糖尿病最严重的并发症之一,又是终末期肾病主要原因。糖尿病肾病为糖尿病主要的微血管并发症,主要指糖尿病性肾小球硬化症,一种以血管损害为主的肾小球病变。早期多无症状,血压[2]可正常或偏高。 羇其发生率随着糖尿病的病程延长而增高。糖尿病早期肾体积增大,肾小球滤过率增加,呈高滤过状态,以后逐渐出现间隙蛋白尿或微量白蛋白尿,随着病程的延长出现持续蛋白尿、水肿、高血压、肾小球滤过率降低,进而肾功能不全、尿毒症,是糖尿病主要的死亡原因之一。 芄发现微量白蛋白尿,进行综合治疗,会给肾脏带来康复的机会。因此,在糖尿病肾病的诊断中,微量白蛋白尿的检测显得尤其重要。不仅如此,近年来的研究还发现,尿微量白蛋白阳性是血管损伤的早期标志,也是糖尿病合并心血管疾病的危险因素,与1型糖尿病、2型糖尿病的预后均有密切关系。 莈糖尿病是无声的杀手,它对肾脏的影响是一个隐匿的发展过程。糖尿病开始的时间实际上也就是糖尿病肾脏病变开始的时间。糖尿病肾病早期,发生在糖尿病起病后5~7年,患者无任何不适症状,检查可发现微量白蛋白尿。临床蛋白尿期,以蛋白尿为特征,可以有水肿和血压升高。最后进入临床终末肾病期,出现肾功能衰竭、尿毒症,到了尿毒症阶段就只能靠透析和换肾了。 芆早期糖尿病肾病的诊断依据:微量白蛋白尿 莄糖尿病肾病的诊断还没有统一的标准。尿中蛋白排出增 加是糖尿病肾病的特征之一,根据蛋白排出量,可将糖尿病肾 病分为早期肾病期和临床肾病期。微量白蛋白尿是临床诊断早 期糖尿病肾病的主要依据。早期肾病期,也叫微量白蛋白尿期, 即尿白蛋白排泄率持续在20~200微克/分钟。临床糖尿病肾病 期,尿蛋白逐渐增多,尿白蛋白排泄率超过200微克/分钟,也就是超过300毫克/24小时,相当于尿蛋白总量超过0.5克/24小时。 羃微量白蛋白尿用常规的方法基本不能查出,临床上多采用免疫化学技术测定,所以仅仅检查尿常规是不能发现尿中微量白蛋白的。 蒈目前有研究证实,发现微量白蛋白尿,进行综合治疗可能给肾脏带来康复的机会,早期诊断、早期治疗对于患者的预后有重要意义。因此,在糖尿病肾病的诊断中,微量白蛋白尿的检测显得尤其重要。 蚆如何检测尿微量白蛋白 肆检测尿微量白蛋白时,尿样的留取方式有三种: 螁①定时留尿法:计算出单位时间内的尿白蛋白排出率。通常的作法是留取临睡前至次晨这一时间段的尿样本进行检测。临睡前排尿、弃去此次的尿样本,并准确记录时间(分钟),以后每次夜间排尿均留取尿样本,存于样本收集容器中,清晨排尿、留取样本、准确记录时间。将容器中的尿样本混匀,准确记录尿量,取出一杯尿,送检。检测者将根据尿白蛋白的浓度、尿量及留取尿样的时间(分钟)计算出每分钟的

2016糖尿病护理小组计划

十堰市人民医院2016年糖尿病护理管理小组工作计划 随着疾病谱的改变,糖尿病的患病率增加,已成为继心、脑血管疾病、肿瘤之后又一危害大众健康的慢性非传染性疾病。为充分发挥我院糖尿病专科护士的作用,提升我院糖尿病专科护理水平,定期对非糖尿病病区护理人员进行糖尿病护理知识培训、会诊、检查、指导,先对糖尿病护理管理小组工作计划如下: 一、小组人员: 组长:黄玉兰 秘书:陈莲花 组员:赵冬梅、鲍玉华、杜鹃、严娇娇、冯怡、吴婷、马英、李玉琼、周涤、郑时芹、张卉、王丽(中医2)、彭琳、张红(神内3)、陈玉梅 二、糖尿病护理小组人员分工及职责 1、组长:全面负责及协调开展各项工作 2、秘书:加强与组长、成员之间的沟通 负责相关资料的收集和整理并反馈 协助组长开展小组的各项工作 3、成员:对小组成员进行糖尿病知识培训 对各区护理骨干进行糖尿病知识培训和病人的护理指导 参与糖尿病护理小组的活动 对院内有需求的糖尿病病人进行专科护理会诊、指导 三、糖尿病护理小组工作职责 1、在护理部主任的领导下对全院范围内进行糖尿病相关知识的培训。

2、开展全院专科护理会诊,促进全院糖尿病护理质量的提高。 3、积极开展护理科研,全面推广新技术、新理念,积极撰写护理论文。 4、做好糖尿病患者的健康评估及信息整理的培训及指导。 5、指导糖尿病患者的出院随访,筹备开展对糖尿病的社区护理管理。 四、培训计划 五、工作要求: 要求糖尿病管理小组成员每季度必须按时参加培训活动,如因病假或事假不能参加时需提前履行请假手续,并安排科室其他人员代替参加,回去后做好相应的传达,确保我院糖尿病达到同质化管理。 糖尿病护理管理小组 2016年1月20日制定

糖尿病管理工作计划规划方案.docx

糖尿病管理工作计划 糖尿病管理工作计划【1】 一、工作目标 1、建立慢病基础信息系统,利用现有网络对糖尿病的新发的首诊病例进行登记建档工作,制定慢病管理工作制度,由领导分管此项工作,责任落实到人。 2、利用居民健康档案和组织居民进行健康体检等多种方式,早期发现糖尿病患者,糖尿病的早诊率和早治率。 3、加强基层糖尿病患者的随访管理,提高糖尿病的规范管理率和控制率,糖尿病患者的自我管理和知识和技能,减少或延缓糖尿病并发症的发生。 4、以我院为核心,村卫生室为基础,从群体防治着眼,个体防治入手,探索建立县疾控中心管理、评价我院协助诊断、个体化治疗、提供技术支持,各村卫生室随访管理糖尿病管理模式和机制。 5、加强健康教育和健康促进,定期开展糖尿病专题知识讲座及大众宣传,普及基层居民糖尿病的防治知识,控制各种危险因素,提高人群的健康意识。 6、建立规范化的糖尿病档案管理系统。

二、建档工作目标 1、建立基层居民健康档案,基层服务人口基线调查率达 到90%以上; 2、建立糖尿病患者的健康档案,应有随访 记录、治疗记录及健康教育记录。 三、实施计划 建立慢病工作制度;对基层一般人群糖尿病患者开展预防控制工作,在基层建立糖尿病综合防治机制。 1、糖尿病的检出 利用建立基层居民健康档案、健康体检、基层卫生院的诊疗、基层免费测血压、血糖、主动检测、首次测血压等方式发现糖尿病患者。2、糖尿病患者的登记 将检出的高血压、糖尿病患者进行登记建档并规范化管 理。 3、糖尿病患者的随访管理和转诊 对检出的糖尿病患者,根据患者的临床情况和综合治疗方 案,判断患者需要的管理类别进行随访和管理,并填写《基层 糖尿病患者管理卡》。对糖尿病患者实行药物和非药物治疗。 当患者出现符合转诊情况的` 病情时,及时转诊到上级综合医院,待病情稳定后再转回村卫生室(站)继续治疗和随访。帮助糖尿病患者制定自我管理计划,对糖尿病患者进行自我管理支持。

糖尿病肾病晚期诊疗方案

糖尿病肾病晚期诊 疗方案

消渴病肾病(糖尿病肾病)诊疗方案 消渴病肾病,继发于“消渴病”的肾脏疾病,包括“消渴病”继发的“水肿”、“肾劳”、“关格”等,与古代文献中的“肾消”密切相关,相当于现代医学的糖尿病肾脏疾病。其早期症状不突出,仅表现为尿蛋白排泄率增加;中期能够表现为尿多浊沫、水肿等,化验肾功能指标尚正常,尿常规检查出现蛋白;晚期肾功能损害不断加重,失代偿期能够表现为乏力、腰腿酸痛、夜尿频多、水肿、食欲减退、面色无华、爪甲色淡等,甚至能够表现为恶心呕吐、大小便不通,出现多器官、多系统损害,酸碱平衡失调,水电解质乱,终成中医“关格”危候。 一、诊断 1.中医证候诊断 中医辨证标准:参照“1992年山东明水中华中医药学会糖尿病分会第三次大会经过的《消渴病中医分期辨证与疗效评定标准——消渴病辨证诊断参考标准》和《糖尿病及其并发症中西医诊治学(第二版)》(吕仁和、赵进喜主编,人民卫生出版社,)进行。 气虚证:①神疲乏力,②少气懒言,③自汗易感,④舌胖有印,⑤脉弱。具备两项可诊断。 血虚证:①面色无华,②唇甲色淡,③经少色淡,④舌胖质淡,⑤脉细。具备两项可诊断。

阴虚证:①怕热汗出,或有盗汗,②咽干口渴,③大便干,④手足心热或五心烦热,⑤舌瘦红而裂,⑥脉细数。具备两项可诊断。 阳虚证:①畏寒肢冷,②腰膝怕冷,③面足浮肿,④夜尿频多,⑤舌胖苔白,⑥脉沉细缓。具备两项可诊断。 血瘀证:①定位刺痛,夜间加重,②肢体麻痛,或偏瘫,③肌肤甲错。④口唇舌紫,或紫暗、瘀斑、舌下络脉色紫怒张,有一项可诊断。 痰湿证:①胸闷脘痞,②纳呆呕恶,③形体肥胖,④全身困倦,⑤头胀肢沉,⑥舌苔白腻。具备三项可诊断。 湿浊证:①食少纳呆,恶心呕吐,②口中粘腻,口有尿味,③神识呆钝,或烦闷不宁,④皮肤瘙痒,⑤舌苔白腻。具备三项可诊断。 消渴病肾病临床常见证候: 早中期: 气阴虚血瘀证(气虚证、阴虚证、血瘀证同见) 阳气虚血瘀证(气虚证、阳虚证、血瘀证同见) 阴阳俱虚血瘀证(气虚证、阴虚证、阳虚证、血瘀证同见)晚期: 气阴虚血瘀湿浊证(气虚证、阴虚证、血瘀证、湿浊证同见)

糖尿病日活动计划

竭诚为您提供优质文档/双击可除 糖尿病日活动计划 篇一:20XX年联合国糖尿病日活动方案 20XX年联合国糖尿病日活动方案 20XX年11月14日是第9个“联合国糖尿病日”,今年的主题是:健康饮食与糖尿病。为有效争强群众对糖尿病的知识的认识,并且要健康饮食合理膳食,我院决定于20XX 年11月14日开展联合国糖尿病日活动。安排如下:一.活动目的: 1.提高糖尿病的防范知识,要健康饮食,低糖饮食。 2.宣传糖尿病的易患因素和早期症状,提高群众对糖尿病的认知能力。 3.提高糖尿病患者自我管理的力度,减少和延缓并发症的发生。 二.活动地点:苇河镇中心路。 三.活动时间:20XX年11月14日上午9点到11点 30分。 四.活动内容和形式

1现场咨询糖尿病的相关知识和健康饮食。 2.电子版横幅宣传。 3发放糖尿病宣传资料。 篇二:糖尿病日活动计划 20XX年“联合国糖尿病日”宣传口号和主题信息糖尿病是威胁居民健康的主要慢性病,与健康生活方式密切相关。为提高公众主动防控糖尿病的意识,积极采取健康的生活方式,提高健康水平,根据省卫生厅《关于开展20XX年“全民健康生活方式日”、“全国高血压日”和“联合国糖尿病日”宣传活动的通知》市卫生局决定在全市范围内开展20XX年“联合国糖尿病日”宣传活动。太原糖尿病专科医院也会积极响应20XX年“联合国糖尿病日”活动。 糖尿病是威胁居民健康的主要慢性病,与健康生活方式密切相关。为提高公众主动防控糖尿病的意识,积极采取健康的生活方式,提高健康水平,根据省卫生厅《关于开展20XX 年“全民健康生活方式日”、(:糖尿病日活动计划)“全国高血压日”和“联合国糖尿病日”宣传活动的通知》市卫生局决定在全市范围内开展20XX年“联合国糖尿病日”宣传活动。太原糖尿病专科医院也会积极响应20XX年“联合国糖尿病日”活动。现将有关事宜通知如下: 一、宣传时间 20XX年11月14日,开展“联合国糖尿病日”宣传活动。

应用生物信息学筛选糖尿病肾病标志物

应用生物信息学筛选糖尿病肾病标志物 发表时间:2016-06-02T09:36:12.987Z 来源:《河南中医》2015年8月作者:杨丹1 曾建涛2 郑兆斌3 [导读] 糖尿病肾病是终末期肾脏病的最常见原因,也是糖尿病的主要并发症之一。 杨丹1 曾建涛2 郑兆斌3 (1.重庆市长寿区中医院肾病科重庆长寿 401220) (2.重庆市长寿区人民医院检验科重庆长寿 401220) (3.重庆市长寿区人民医院心内科重庆长寿 401220) 【摘要】目的:从分子网络水平筛选糖尿病肾病诊断的标志物。方法:在GEO数据库下载糖尿病肾病的基因表达数据,应用Array-Tools软件分析差异表达基因,STRING工具用于构建差异蛋白的相互作用网络。结合组织特异表达数据库TiGER,筛选肾脏组织相关的HUB蛋白作为糖尿病肾病生物标志物。结果:肾小球组织有906个差异表达基因,其中上调基因689个,下调基因217个;肾小管组织有828个差异表达基因,其中上调基因266个,下调基因562个。通过网络构建及组织特异性筛选,在肾脏组织差异表达的HUB蛋白为GZMA、SPP1,TGFBI,FGL2,KNG1,VCAM1和EGF。结论:通过生物信息学研究,筛选出7种蛋白质可能成为糖尿病肾病诊断的标志物。 【关键词】糖尿病肾病;生物信息学;生物标志物 【中图分类号】R587.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5028(2015)8-0679-02 Screening the biomarkers of diabetic nephropathy by bioinformatics methods Yang Dan1,Zeng Jian tao2,Zheng Zhao bin3 (1.Department of Nephrology,The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al hospital of Changshou, Chongqing, 401220) (2.Department of Clinical Laboratory,The People’s Hospital of Changshou, Chongqing, 401220) (3.Department of cardiology,The People’s Hospital of Changshou, Chongqing, 401220) 【Abstract】Objective: To screen biomarkers of diabetic nephropathy in Biomolecular Network level.Methods: Gene expression data of kidney were got from Gene Expression Omnibus database. Array-Tools software was used to analyze differential expression gene. Then The protein-protein interaction (PPI) networks of differential expression gene were constructed by STRING. Considering the database of TiGER, the HUB proteins which express specificity in kidney were filted as biomarkers of diabetic nephropathy.Results: 906 differentially expressed genes were indentified in glomcrulus, including 689 up-regulated and 217 down-regulated genes. 828 differentially expressed genes were indentified in renal tubule, including 266 up-regulated and 562 down-regulated genes. Several HUB proteins (GZMA、SPP1,TGFBI,FGL2,KNG1,VCAM1和EGF) were discovered by PPI networks constructing and tissue-specific filting.Conclusion: Our study acquired 7 proteins by bioinformatics, these proteins maybe underlying diagnosis biomarkers of diabetic nephropathy. 【Key words】diabetic nephropathy;bioinformatics;biomarkers 糖尿病肾病是终末期肾脏病的最常见原因,也是糖尿病的主要并发症之一。早期诊断糖尿病肾病对该疾病的预后有重要意义。目前尿微量白蛋白被认为是诊断糖尿病肾病的早期标志物,但其灵敏度不够。因此通过筛选差异表达的基因,挖掘糖尿病肾病标志物,对于糖尿病肾病的诊断和治疗有重要意义。 基因芯片由于其高通量的特点,广泛应用于基因表达的分析。本文应用生物信息学方法研究基因芯片的表达数据,筛选糖尿病肾病差异表达的基因,构建差异蛋白质的相互作用网络,筛选在肾脏组织特异表达的HUB蛋白质。这些蛋白质可能成为糖尿病肾病的诊断标志物。 1 材料与方法 1.1 肾组织基因表达数据在GEO数据库中以”diabetic nephropathy”为关键词检索。通过人工判别将GSE30528和GSE30529纳入研究对象[1]。其中GSE30528是研究肾小球基因表达的数据集, 22个GSM ,正常组13个(GSM757001-GSM757013),DN组9个(GSM756992-GSM757000)。GSE30529是研究肾小管基因表达的数据集,包括22个GSM ,正常组12个(GSM757024-GSM757035),DN组10个(GSM757014-GSM7 57023)。 1.2 数据标准化处理及差异基因筛选将下载的GSE30528和GSE30529应用Array-Tools软件进行过滤和标准化处理。过滤标准为(1)2类样本的基因中位数至少2倍以上的改变,且不少于20%的样本数;(2)基因表达缺失的样本数不超过50%。标准化处理后的数据用Class Comparison工具进行非配对的t检验(P<0.001),筛选出差异表达基因。 1.3 差异蛋白相互作用网络的构建 将筛选出的差异基因对应的蛋白名称输入STRING在线软件,得到差异蛋白的相互作用网络。在构建的网络中计算每个差异蛋白的连通度,连通度高的即为HUB蛋白。 1.4 肾脏组织差异表达的HUB蛋白生物学功能 进入TiGER数据库,下载肾脏组织特异表达基因库。依据该数据库,在差异蛋白质网络中筛选出在肾脏组织特异表达的差异蛋白。 2 结果 2.1 差异表达基因 GSE30528数据集得到差异表达基因为906,其中上调 689个,下调 217 个。上调表达最高的基因为LTF,倍数为9.21倍,下调表达最高的基因为CHI3L1,倍数为0.08倍。 GSE30529数据集得到差异表达基因为828个,其中上调266个,下调 562 个。上调表达最高的基因为LTF,倍数为22.99倍,下调表达最高的基因为HRG,倍数为0.14倍。 2.2差异蛋白相互作用网络的构建 依据GSE30528差异表达基因构建的蛋白质作用网络共2260个边,参与蛋白为 665个(图1)。GSE30529差异表达基因构建的蛋白质作用网络共3445条边,参与蛋白为634个(图2)。在2个网络中连通度最高的均为VEGF,连通度分别为80和87。

糖尿病管理工作计划

糖尿病管理工作计划 导读:糖尿病管理工作计划【1】 一、工作目标 1、建立慢病基础信息系统,利用现有网络对糖尿病的新发的首诊病例进行登记建档工作,制定慢病管理工作制度,由领导分管此项工作,责任落实到人。 2、利用居民健康档案和组织居民进行健康体检等多种方式,早期发现糖尿病患者,糖尿病的早诊率和早治率。 3、加强基层糖尿病患者的随访管理,提高糖尿病的规范管理率和控制率,糖尿病患者的自我管理和知识和技能,减少或延缓糖尿病并发症的发生。 4、以我院为核心,村卫生室为基础,从群体防治着眼,个体防治入手,探索建立县疾控中心管理、评价我院协助诊断、个体化治疗、提供技术支持,各村卫生室随访管理糖尿病管理模式和机制。 5、加强健康教育和健康促进,定期开展糖尿病专题知识讲座及大众宣传,普及基层居民糖尿病的防治知识,控制各种危险因素,提高人群的健康意识。 6、建立规范化的'糖尿病档案管理系统。 二、建档工作目标 1、建立基层居民健康档案,基层服务人口基线调查率达到90%以上; 2、建立糖尿病患者的健康档案,应有随访记录、治疗记录及

健康教育记录。 三、实施计划 建立慢病工作制度;对基层一般人群糖尿病患者开展预防控制工作,在基层建立糖尿病综合防治机制。 1、糖尿病的检出 利用建立基层居民健康档案、健康体检、基层卫生院的诊疗、基层免费测血压、血糖、主动检测、首次测血压等方式发现糖尿病患者。2、糖尿病患者的登记 将检出的高血压、糖尿病患者进行登记建档并规范化管理。 3、糖尿病患者的随访管理和转诊 对检出的糖尿病患者,根据患者的临床情况和综合治疗方案,判断患者需要的管理类别进行随访和管理,并填写《基层糖尿病患者管理卡》。对糖尿病患者实行药物和非药物治疗。当患者出现符合转诊情况的病情时,及时转诊到上级综合医院,待病情稳定后再转回村卫生室(站)继续治疗和随访。帮助糖尿病患者制定自我管理计划,对糖尿病患者进行自我管理支持。 糖尿病高危人群的健康指导和干预 1糖尿病高危人群的界定和检出。 按照糖尿病高危人群的界定标准,通过日常诊疗、健康体检、建立健康档案、主动筛查等方式发现糖尿病高危人群。 2、糖尿病高危人群健康指导和干预

2020年糖尿病工作计划范文

2020年糖尿病工作计划范文 糖尿病作为一种终身疾病,需要持续的医疗照护,其治疗效果并不完全取决于医生的医疗水平及药物的应用,而更多地依赖于病人的密切配合。下面是有20xx年糖尿病工作计划,欢迎参阅。 20xx年糖尿病工作计划范文1 糖尿病重点专科作为我院的优势专科已经多年,经过近几年的临床不断总结探索,在对20XX年的总结分析基础上,结合我院综合情况,特制定20XX年度糖尿病重点专科工作计划: 1.不断总结规范消渴病(糖尿病)诊疗常规内容。 2.加强对糖尿病并发症周围神经病变、肾病、糖尿病足等的研究探讨,并完善其诊疗方案。 糖尿病肾病的中医为辨证施治 中药熏洗在糖尿病足中的应用 中西医结合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等等 3.结合社区建档,慢病普查,加强对社区糖尿病患者健 康教育,制定宣讲教案,定期知识讲座,以扩大群众 对糖尿病有充分的认识。 4.将消渴病作为省重点专病申报项目而不断完善。 5.加强人才队伍建设,经常组织糖尿病相关知识学习,培养后备力量,发扬传帮带作用。 6.加强糖尿病中医护理方面的开展工作。 7.突出中医为在糖尿病诊疗中及其并发症诊疗中的优势作用,更好地发挥传统疗法的优势及康复、针灸、按摩、耳针、中药熏洗等用于糖尿病的诊疗规范之中。 8.不断学习、总结经验,不断提高临床疗效。 9.加强中西医结合在糖尿病诊疗中的作用,完善糖尿病的辅助检查项目,糖化血红蛋白的测定,胰岛功能的测定,胰岛素的使用等等。 10.本科室继续加强临床业务知识学习,努力提高业务知识学习水平。 20xx年糖尿病工作计划范文2 糖尿病作为一种终身疾病,需要持续的医疗照护,其治疗效果并不完全取决于医生的医疗水平及药物的应用,而更多地依赖于病人的密切配合。因此,在糖尿病的防治工作中,临床需要护士与医生的密切配合,共同参与糖尿病预防、教育、治疗、研究、咨询、管理工作,专科护理将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针对现在糖尿病综合治疗的五驾马车:健康教育、饮食治疗、运动治疗、药物治疗、自我监测,我院糖尿病专科护理小组将在“工作室”落成的基础上开展如下工作: 1、对小组成员系统、详细地进行糖尿病系列知识的授课(每月一次,每次半天)。要求各位小组成员将所学知识及时向科内护士传达。 2、制定临界危险血糖值及应对机制,对每一位新人院患者包括急诊患者进行快速血糖筛选,及早发现糖尿病及糖耐量异常者,并形成上报制度。 3、建立糖尿病小组的院内网,将学习资料上传,供临床护士查阅,同时利用糖尿病小组网页作为交流平台,供临床护士交流、探讨糖尿病护理中遇到的问题。

糖尿病小组工作计划

2014年糖尿病小组工作计划 糖尿病作为一种终身疾病,需要持续的医疗照护,其治疗效果并不完全取决于医生的医疗水平及药物的应用,而更多地依赖于病人的密切配合。因此,在糖尿病的防治工作中,临床需要护士与医生及患者的密切配合,共同参与糖尿病治疗、管理工作,针对现在糖尿病综合治疗的五驾马车:健康教育、饮食治疗、运动治疗、药物治疗、自我监测,我院糖尿病专科护理小组将在来年开展如下工作: 1、提高小组内成员的专业知识水平,由于糖尿病人住院遍及全院各个临床科室,护理人员糖尿病专科知识有限,患者往往得不到专业的指导而影响护理质量及医院声誉。为了提高非专科的护士糖尿病专科知识水平, 扩大及提高糖尿病健康教育范围和质量, 使住在非糖尿病专科的糖尿病人能得到专科正确的指导,所以,必须对各科糖尿病小组成员进行有效的培训,利用小组成员再对本科室人员进行培训,从而达到改善糖尿病患者的治疗管理水平。 2、制定对每一位新入院的中老年患者指测血糖一次,初步了解患者血糖情况,对有临界危险血糖值的患者进行下一步的应对措施,及早发现糖尿病及糖耐量异常者, 以达到糖尿病的三级预防。 3、继续做好全院糖尿病的会诊工作,并有文字资料, 要求体现持续追踪,对出院的患者进行定期电话随访,评估患者院外的遵医行为,如治疗用药情况(包括口服药治疗的名称、时间、剂量,胰岛素注射情况)等,有无停药情况;督促每3个月至半年复查一次糖化血红蛋白、尿微量白蛋白、胆固醇等各项相关检验指标等,院外随访同时也是院内治疗护理水平的反馈。

4、资源共享,向兄弟单位学习好的经验方法,对于新的学习资料等通过0A 或其他方式上传, 供大家共同学习,交流及探讨糖尿病护理中遇到的问题。向伤口造口小组联合学习相关知识,提高糖尿病足的换药水平。 5、与医生配合,为公众监测血糖和向他们宣传糖尿病预防知识。 6、协调糖尿病和非糖尿病专科医生的工作,促进多学科协作,共同对糖尿病病人进行恰当、有效的管理。 我院糖尿病专科护士的工作职责和工作模式还有待进一步的探讨和研究, 不断总结经验和教训, 这一点做的还远远不够,只有不断丰富自己的专科经验才能更好地发挥自己的专长。提高专科、专病护理的水平, 以利于患者康复。 2013.11 糖尿病小组

糖尿病肾病早期标志物检测技术

2007年第1期 分析仪器 糖尿病肾病早期标志物检测技术 谢国明 郑 军赵巧玉 (重庆医科大学I临床检验诊断学教育部重点实验室,重庆,400016) 摘要糖尿病肾病是糖尿病肾病最严重的并发症之一,但在其早期存在可逆性。本文介绍糖尿病肾病早期 标志物的检测技术,包括放射免疫测定法、化学发光免疫测定法、酶联免疫吸附测定法等实验室常规检测方法,以及石英晶体免疫传感器、荧光生物传感器、表面等离子体共振生物传感器和微型电化学生物传感器等检测技术。 关键词 糖尿病肾病早期标志物 检测技术 1 前言 糖尿病肾病(DN)是糖尿病最严重的并发症之一,可导致患者因肾功能衰竭而死亡。但在DN早期存在可逆性,如果能够在早期明确诊断并进行干预治疗,患者的肾功能有望恢复。为实现DN的早诊断、早治疗,国内外学者进行了大量的研究,寻找到了一些DN早期标志物,并建立了相应的检测方法。 糖尿病肾病(DN)发病较隐匿,寻找灵敏度高、特异性强的DN早期标志物并建立其准确、方便的检测方法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根据病变的部位不同,糖尿病肾病的早期标志物分为肾小球病变标志物和肾小管病变标志物。肾小球病变标志物包括尿微量白蛋白(A1b)、尿转铁蛋白(TRF)、尿IV型胶原(ColIV)、层粘连蛋白(I。N)、免疫球蛋白G(IgG)和尿铜蓝蛋白(Cp)等。肾小管病变标志物包括a1 一微球蛋白[1](Q卜MG)、B2一微球蛋白(p2一MG)、视 黄醇结合蛋白(RBP)、N一乙酰一B—D一葡萄糖苷酶(NAG)、糖蛋白(THP)等。本文介绍蛋白质类DN生化标志物的常规实验室检测方法和一些生物传感器检测技术。 2常规实验室检测方法 2.1放射免疫测定法 当尿中白蛋白(Alb)不超过150mg/24h时,用 醋酸法和柳硫酸等生化方法很难检出,故需用灵敏度较高的放射免疫测定法(RIA)[2]。需注意尿量收集和处理:前天晚上和第二天口服小苏打(19/d),收集24h尿液。用生理盐水或缓冲液稀释,经加样,水浴,加18%PEG,离心,去上清液,测定沉淀部分的每分钟计数(c/m),再计算尿A1b含量。肾小球有病变,会出现以白蛋白为主的蛋白尿,因此尿白蛋白的早期发现可灵敏地反映肾小球损害。2.2化学发光免疫测定法 化学发光免疫测定法(CI。IA)既具有免疫反应的特异性,又兼有发光效应的高灵敏性,同时克服了放射免疫测定的诸多不足。酶免疫测定法需应用显色底物,其吸光度遵循比尔定律,标准曲线直线范围较窄,而CI。IA无此限制。荧光免疫测定方法容易受自然荧光的干扰,影响检测的敏感度。化学发光免疫测定法有较高的信噪比,敏感度大大提高,常用于尿微量白蛋白(目前国际公认以尿白蛋白排泄量作为早期诊断DN的标准)的测定。CI。IA和RIA尿微量白蛋白测定方法均具有高精密度,高特异性,两种方法的结果明显相关口]。然而,与RIA比较,CI。IA更简便、快速,没有放射性污染,且自动化程度高,比较适合临床常规实验室应用。2.3免疫散射速率法 免疫散射速率法测试尿中微量白蛋白,快速、灵敏,且特异性好。健康人群抽样测定,不限定取样时 作者简介:谢国明,男,副教授,硕士生导师,临床检验诊断学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副主任,主要从事『临床检验分析仪器的研究工作。 %睾簪赤 螗 带 业芥~述:}业弗啦蒂一综一妇齐 _j|I带≯辩带珠  万方数据万方数据

2020年糖尿病工作计划

2020年糖尿病工作计划 2020年糖尿病工作计划 随着经济的发展,生活方式的改变和社会老龄化的加速,糖尿病、冠心病、恶性肿瘤等慢性疾病发病率和患病率呈快速上升趋势,致残率、致死率高,严重影响患者的身心健康并给个人、家庭和社会带来沉重的负担。因此,慢性病的防治显得尤为重要,而慢性病的防治的重心则在社区,社区慢性病的防治工作的好坏直接关系到慢性病防治的效果。我院充分认识慢性病防治的重要性,结合山东省基本公共卫生服务规范,走“防治结合,预防为主”的道路。特制定今年糖尿病防治工作计划。 一、工作目标 1.通过实施山东省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糖尿病管理项目,对城乡居民的糖尿病等慢性病及相关危险因素实施干预措施,减少高糖饮食、肥胖等不良生活方式,降低主要健康危险因素对人体伤害,有效预防和控制糖尿病的发生。 2.对明确诊断的糖尿病做好随访工作,新发糖尿病登记建档率达100%;对明确诊断的糖尿病健康体检率达到98%以上;对明确诊断的糖尿病规范管理率达60%;以上对明确诊断的糖尿病主要慢性非传染性疾病血糖控制率达到35%以上。 二、主要措施 2型糖尿病患者管理 1.1根据《山东省基本公共卫生服务规范》,对辖区内18岁及以上2型糖尿病患者进行规范管理。 1.2型糖尿病患者发现。发现途径为:健康体检及高危人群筛查检测血糖;建议高危人群每年至少测量一次血糖;通过健康教育让患者主动学习糖尿病有关知识,共同做好糖尿病防治工作。 2.2型糖尿病患者登记与建立健康档案。建立2型糖尿病患者健康档案,按要求对2型糖尿病患者进行体检、咨询、随访与健康干预等,将相关信息与活动记录在居民健康档案中进行登记,实现档案的规范化管理。街道、村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每年要提供至少4次面对面随访,每次随访要询问病情、进行空腹血糖和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