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性胃肠炎中医病历 首次病程记录

患者×××,男,扬州人,23岁,因“腹泻、呕吐一天”入院。患者昨日食用烧烤后开始出现脐周阵发性疼痛,腹泻黄色稀水便,无粘液,无脓血便,无里急后重,腹泻三次,恶心且呕吐胃内容物四次,非喷射样,伴畏寒、发热,无反酸、嗳气,无乏力,无厌油腻感。无胸闷、气急,无咳嗽、咳痰。无头痛,头晕。在我院门诊予以“喜炎平”治疗一天,自行服用“安乃近”,效果欠佳,为进一步治疗收住院。病来神志清、精神萎,饮食少,小便正常。
入院查体:T:39.0℃(腋温) P:76次/分 R:18次/分 BP:114/60 mmHg
神志清、精神萎,发育正常、营养欠佳,自主体位,查体合作。舌质红、苔黄腻、脉滑数。皮肤巩膜无黄染,全身浅表淋巴结未触及肿大,眼睑无水肿,双侧瞳孔等大等圆,直径约3.0mm,对光反射灵敏,耳鼻无异常分泌物,口唇无紫绀,咽部无充血,扁桃体无肿大,伸舌居中。颈软,无抵抗,气管居中,颈静脉无怒张。胸廓对称无畸形,胸壁无压痛,两肺呼吸运动对称,无胸膜摩擦感,双肺叩诊呈清音,听诊两肺呼吸音清,无明显干湿性啰音。心前区无隆起,心脏相对浊音界正常,心率76次/分,律齐,各瓣膜听诊区未闻及病理性杂音。腹部平坦,腹壁静脉无曲张,未见肠型及蠕动波,脐周压痛,无反跳痛,未触及包块;肝脾肋下未触及,Murphy征阴性;肝、肾区无叩击痛,腹部鼓音区正常,移动性浊音阴性,肠鸣音10次/分,无振水音及血管杂音。双下肢无凹陷性水肿,脊柱四肢无畸形,四肢肌力、肌张力正常。生理反射存在,病理反射未引出。
实验室及器械检查:
粪常规:正常。
心电图:窦性心律,正常范围心电图。
初步诊断:
中医诊断:泄泻
湿热伤中证
西医诊断:急性胃肠炎
诊断依据:
中医辨病辩证依据:患者以腹泻、腹痛为主要症状,属祖国医学之泄泻,患者饮食不洁,湿热蕴结,损伤胃肠,而至传化失司,故见腹泻,结合舌苔脉象实属泄泻之湿热伤中证。
西医诊断依据:1.因“腹泻、呕吐一天”入院。2.查体:T:39.0℃(腋温)听诊两肺呼吸音清,无明显干湿性啰音。心率76次/分,律齐。脐周压痛,无反跳痛,肠鸣音亢进。
鉴别诊断:
1.细菌性痢疾:常有急性菌痢病史,粪便检查可分离出痢疾杆菌,结肠镜检查时取粘液脓性分泌物培养的阳性率较高,抗菌药物治疗有效。2.阿米巴肠炎:病变主要侵犯右侧结肠,结肠溃疡较深,边缘潜行,溃疡间的粘膜多属正常。粪便或结肠镜取溃疡渗出物检查可找到溶组织阿米巴滋养体或包囊。抗阿米巴治疗有效。3.克罗恩病:腹泻一般无肉眼血便,结肠镜及X线

检查病变主要在回肠末段和邻近结肠且呈非连续性、非弥漫性分布并有其特征改变。
诊疗计划:
西医:1.内科护理常规 一级护理 半流质饮食 2.奥美拉唑抑酸、保护胃粘膜,头孢米诺、左氧氟沙星抗感染,血塞通活血化瘀,蒙脱石散止泻,盐酸小檗碱抑菌,补充水电解质等对症治疗,多观。
中医:治法 清热利湿,方用 葛根黄连加减。
葛 根30克 黄芩10克 黄连5克
大花粉10克 枳壳10克 厚朴10克
延胡索10克 陈皮10克 升麻10克
老鹳草15克 芡实 10g 甘草5克
5剂 水煎服 一日一剂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