污水处理工艺中的厌氧工艺

污水处理工艺中的厌氧工艺
污水处理工艺中的厌氧工艺

厌氧处理工艺的选择及介绍

1 厌氧处理工艺的选择

厌氧反应器既有传统的反应器又有现代高效反应器,这些工艺又可分为厌氧悬浮生长和厌氧接触生长工艺。

厌氧工艺经百余年的发展已从最初的第一代的厌氧消化池发展到第二代的厌氧滤器(AF)、厌氧流化床反应器(AFB)、上流式厌氧污泥床(UASB)以及第三代的膨胀颗粒污泥床反应器(EGSB和IC)这几种反应器形式。

在已开发的厌氧反应器中,第三代的EGSB和IC反应器是一种研究最为深入、技术最为先进的厌氧反应器。它是在第二代UASB反应器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高效反应器,尤其适用于中等浓度(COD在10000mg/l以下)的有机废水的处理,并成功地应用于各种废水的处理。相对于其它类型的反应器,EGSB/IC反应器具有一些突出的优点:

?具有较高的有机负荷,水力负荷能满足要求。

?污泥颗粒化后使反应器耐不利条件的冲击能力增强。

?具有较高的上升流速,尤其是颗粒污泥IC反应器,由于颗粒污泥的密度较小,在适度的水力负荷范围内,可以靠反应器内产生的气体来实现污泥与基质的充分混合及接触,大大提高反应器的效率。

?在反应器上部设置了气—固—液三相分离器,对沉降良好的污泥或颗粒污泥可以自行分离沉降并返回反应器主体,不须附设沉淀分离装置、辅助脱气装置及回流污泥设备,简化了工艺,节约了投资和运行费用。

1.2 高强好氧处理工艺的选择

1.2.1复合式生物反应器

为了在原有活性污泥工艺基础上,提高曝气池内生物量,增强废水处理能力,克服活性污泥膨胀,提高运行稳定性,人们发明了在曝气池中投加载体的方法,即在曝气池中投加各种能提供微生物附着生长表面的载体,利用载体容易截留和附着生物量大的特点,使曝气池中同时存在附着相和悬浮相生物,充分发挥两者的优越性,使之扬长避短,相互补充,将这种反应器称为复合生物反应器HBR (Hybrid Biological Reactor)。复合式生物反应系统是将生物膜反应系统和活性污泥系统结合起来。虽然这种方法保留了原有工艺的主体构造,但是由于填料的加入,使污水处理机理和效能都大为改变[7]。在这个系统中,微生物生存的基础环境由原来的气、液两相转变成气、液、固三相,这种转变为微生物创造了更丰富的存在形式,形成一个更为复杂的复合式生态系统。

1.2.2好氧生物流化床

好氧生物流化床反应器是将普通活性污泥法和生物膜法的优点有机地结合,是七十年代开始应用于污水处理的一种高效的生物处理工艺,并引入流化技术处理有机废水的反应装置,因而具有容积负荷高、生物降解速度快、占地面积小、基建投资和运行费用低等优点。生物流化床处理技术是借助流体(液体、气体)使表面生长着微生物的固体颗粒(生物颗粒)呈流态化,同时进行去除和降解有机污染物的生物膜法处理技术。微生物生长在载体表面,载体则在反应器中流动,是悬浮生长型和附着生长型的复合。它可以保持高浓度的微生物量,传质效率高,体积负荷可以比传统活性污泥法高6-10倍。

在已开发的厌氧反应器中,第三代的EGSB和IC反应器是一种研究最为深入、技术最为先进的厌氧反应器。它是在第二代UASB反应器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高效反应器,尤其适用于中等浓度(COD在10000mg/l以下)的有机废水的处理,并成功地应用于各种废水的处理。相对于其它类型的反应器,EGSB/IC反应器具有一些突出的优点:

图1是一种三相生物流化床结构示意图,可应用于石化、制药、食品和印染等废水的处理,并且该三相生物流化床对各种有机废水都具有很好的处理效果,其COD去除率都在70%以上,流化床容积负荷也在5.0 Kg [COD]/m3·d以上;此外,实验及实际运行中发现,与其他生物处理工艺相比,三相生物流化床工艺的剩余污泥产生量很少,尤其是对于COD浓度较低的废水,如印染废水,剩余污泥量更少;流化床的流化区内,活性污泥浓度达到10-20 g/L,加上生物载体表面的微生物,流化床具有很高的微生物浓度。

1.2.3 HCR反应器

HCR工艺(High Performance Compact Reactor)是德国克劳斯塔尔(Clausthal)工业大学物相传递研究所于80年代发明的,是第三代生物反应器。由于该反应器采用高速射流曝气,具有深井曝气和流化床的特点。HCR通过提高传质速率,以高充氧能力和高污泥活性来满足短时间内快速降解有机物的要求,从而实现高效的目的;其氧的转移率高,反应器的容积负荷大,水力停留时间短,是一种高效好氧生物处理方法。该工艺的主要特点是的高径比较大,由于HCR为完全混合型反应器,加上高浓度污泥的协同作用,使进水量和浓度的大幅度波动得以充分缓和,毒害性物质也得到稀释,从而有效提高了HCR系统的抗冲击负荷能力。HCR系统的反应效率较常规活性污泥法大大提高,接近到纯氧曝气的水平,根据挪威“克瓦纳”公司提供的数据,HCR的容积负荷可达50-70 kg[COD]/m3·d,是常规活性污泥法的10-30倍,反应时间为1-2小时,是常规活性污泥法1/2-1/4,污泥负荷可达5-10 kg[COD]/kg[MLSS],是常规活性污泥法的2-3倍,因此HCR 系统的反应体积仅为常规活性污泥法的1/50-1/30。一般HCR工艺所产生的剩余污泥量为0.15-0.2 kg[SS]/ kg[BOD],比其他好氧方法平均减少40%左右,从而大大减少了污泥处理量。

目前,HCR工艺已在德国、挪威、法国和加拿大等国家应用于造纸废水、酵母生产废水、屠宰废水、化工废水的处理,并取得了较好的效果。拉维克市雀斯科夫锐兹公司(Treschow-Fritze, Larvik)的半化学纸浆废液,COD浓度高达20000 mg/L,采用HCR工艺处理,容积负荷为80 kg[COD]/(m3·d),COD去除率达到70%,废水中含有过氧漂白污水,但它对于水处理效果没有任何不良影响,其剩余污泥产率约为0.2 kg[SS]/kg[COD]。

1.2.4 深井曝气法

深井曝气首先由英国帝国化学工业有限公司于1968年发明。他们在进行利用好氧菌生产单细胞蛋白的研究中,设计出了充氧能力很高的深井培养槽,并把这项技术应用于废水处理中。其后,日本、美国、加拿大、法国等相继进行了研究,并相继建成了一批生产处理装置。目前,此工艺已用于处理化工废水、制药废水、食品加工废水、造纸废水和混合废水等。深井被分隔为上升管和下降管两部分,污水和活性污泥沿下降管下降,再沿上升管上升,并形成循环。深井曝气运行有水泵循环和气体循环两种方式。水泵循环为自吸进气方式,有设备少,运行控制稳定,处理后的微气泡易脱除等优点,气体循环法应用于大井时较水泵循环方式节省能耗,在国外普遍采用气体循环方式。在国内气体循环法尚不完善。但中国

沈阳等地己建成了气体循环深井曝气装置。深井曝气法存在的主要缺点是处理过程容易遭受变化,比普通活性污泥法要求更高、更熟练的技术人员对它进行运行管理,否则很难正常的运行。目前,深井曝气技术在净化理论、应用范围、运行方式等方面都得到了很大的发展。深井曝气具有效率高、投资及运行维护费用低及占地面积小等优点,较适合我国使用。它的耐低温特点,特别适合我国北方地区使用。

由上述可知,深井曝气法和HCR曝气法通过改变曝气方式,提高氧的利用效率,从而提高好氧生物反应器中微生物的活性;生物流化床是将化工过程的流态化技术应用于污水处理,综合了活性污泥法和生物膜法两者的优点并加以发展,提高了传质效率和生物粒子沉降性能,从而提高好氧生物反应器中微生物的浓度;复合生物反应器则是在原有活性污泥法工艺基础上,在曝气池中投加各种能提供微生物附着生长表面的载体,利用载体容易截留和附着生物量大的特点,使曝气池中同时存在附着相和悬浮相生物,充分发挥两者的优越性,从而提高曝气池内微生物量,增强废水处理能力。

1.2.3 HCR反应器

HCR工艺(High Performance Compact Reactor)是德国克劳斯塔尔(Clausthal)工业大学物相传递研究所于80年代发明的,是第三代生物反应器。由于该反应器采用高速射流曝气,具有深井曝气和流化床的特点。HCR通过提高传质速率,以高充氧能力和高污泥活性来满足短时间内快速降解有机物的要求,从而实现高效的目的;其氧的转移率高,反应器的容积负荷大,水力停留时间短,是一种高效好氧生物处理方法。该工艺的主要特点是的高径比较大,由于HCR为完全混合型反应器,加上高浓度污泥的协同作用,使进水量和浓度的大幅度波动得以充分缓和,毒害性物质也得到稀释,从而有效提高了HCR系统的抗冲击负荷能力。HCR系统的反应效率较常规活性污泥法大大提高,接近到纯氧曝气的水平,根据挪威“克瓦纳”公司提供的数据,HCR的容积负荷可达50-70 kg[COD]/m3·d,是常规活性污泥法的10-30倍,反应时间为1-2小时,是常规活性污泥法1/2-1/4,污泥负荷可达5-10 kg[COD]/kg[MLSS],是常规活性污泥法的2-3倍,因此HCR 系统的反应体积仅为常规活性污泥法的1/50-1/30。一般HCR工艺所产生的剩余污泥量为0.15-0.2 kg[SS]/ kg[BOD],比其他好氧方法平均减少40%左右,从而大大减少了污泥处理量。

1.2.5 射流曝气器法

射流曝气是利用射流曝气器将气流或气液混合液导入曝气池,以增加液体中氧含量的系统。它具有下列优点。

?(1)有较高的氧吸收率和充氧能力,混合搅拌作用强;

?(2)污泥活性好,基质降解常数较高,提高了污泥的沉淀性能;

?(3)构造简单、运转灵活、便于调节、维修管理方便。

射流曝气器既不是一种气泡扩散装置,也不是一种机械曝气设备,而是介于这二者之间的一种设备,利用气泡扩散和水力剪切这两个作用达到曝气和混合的目的。在射流曝气器混合部内,由于射流的紊动及能量交换作用,形成剧烈的混掺现象,不仅在瞬间完成了氧气从气相向液相中的转移,而且射流曝气工作水流为进水和回流污泥的混合液,因此在射流器混合部内迅速地进行着泥(微生物)、水(有机物)、气(溶解氧)三者间的传质与生化反应,这是一个在特定条件下发生的快速生物反应与传质的综合过程,是与其它任何活性污泥法不同的。根据供气方式的不同,射流曝气可分为两大类。

?(1)强制供气:即用鼓风机向射流器供给空气,其特点是:空气由鼓风机供给,空气量的控制比较方便,可以根据需要把射流器安装在曝气池的底部、顶部等不同的位置,射流器数量多,一般淹没在水中,安装与维修不方便。

?(2)自吸(负压)供气:由射流器喷嘴喷出的高速射流,使吸气室形成负压,将空气吸人,这种射流器通常称为自吸式射流器,其特点是不需要鼓风设备。根据结构分类: (1)单级:又分为单喷嘴和多喷嘴两种形式。

?(2)多级:一般是两级。第一级吸气后,液气混合流在第二级再吸气,这样充分利用射流能量。

1.2.6 环流式好氧反应器

环流式好氧反应器是利用反应器的结构,使气体在反应器中循环流动,增加反应器中水流和气泡的停留时间,提高气体的传递效率,以增加液体中氧含量的系统。供气方式含有两大类。

?(1)传统膜式曝气:即用鼓风机向曝气器供给空气。

?(2)转刷曝气器:转刷在曝气的同时,推动水体流动,形成环流。

例1:化学酒精高浓度有机废水,UASB反应器,COD浓度:30000mg/L,去除率90%。

例2:退浆淀粉高浓度有机废水,IC反应器,COD浓度:8000mg/L,去除率80-90%。例3:酒厂高浓度有机废水,EGSB反应器,COD浓度:7000mg/L,去除率90%。例4:高效颗粒化菌种,适应COD浓度范围:2000~50000mg/L废水

例5:垃圾渗滤液废水,环流式好氧反应器,COD浓度:5000mg/L,去除率80%。例6:化工高浓度有机废水,喷射式好氧反应器,COD浓度:6000mg/L,去除率80%。

污水处理工艺

污水处理工艺 定义1 用各种方法将污水中所含的污染物分离出来或将其转化为无害物,从而使污水得到净 化的过程。应用学科:生态学(一级学科);污染生态学(二级学科) 定义2 采取物理的、化学的或生物的处理方法对污水进行净化的措施。应用学科:水利科技(一级学科);环境水利(二级学科);水污染防治(水利)(三级学科) 应用编辑 污水处理(sewage treatment,wastewater treatment):为使污水达到排入某一水体或 再次使用的水质要求,并对其进行净化的过程。污水处理被广泛应用于建筑、农业,交通、能源、石化、环保、城市景观、医疗、餐饮等各个领域,也越来越多地走进寻常百姓的日常生活。 工艺选择准则编辑 1)城市污水处理工艺应根据处理规模、水质特性、受纳水体的环境功能及当地的实际情况和要求,经全面技术经济比较后优选确定。 2)工艺选择的主要技术经济指标包括:处理单位水量投资、削减单位污染物投资、处 理单位水量电耗和成本、削减单位污染物电耗和成本、占地面积、运行性能可靠性、管理维 护难易程度、总体环境效益等。 3)应切合实际地确定污水进水水质,优化工艺设计参数。必须对污水的现状水质特性、 污染物构成进行详细调查或测定,作出合理的分析预测。在水质构成复杂或特殊时,应进行 污水处理工艺的动态试验,必要时应开展中试研究。 4)积极审慎地采用高效经济的新工艺。对在国内首次应用的新工艺,必须经过中试和生产性试验,提供可靠设计参数后再进行应用。 分类编辑 《水污染控制工程》分类

不溶态污染物的分离技术 1、重力沉降:沉砂池(平流、竖流、旋流、曝气)、沉淀池(平流、竖流、辐流、斜流); 2、混凝澄清; 3、浮力浮上法:隔油、气浮; 4、其他:阻力截留、离心力分离法、磁力分离法 污染物的生物化学转化技术: 1、活性污泥法:SBR、A/0、A/A/O、氧化沟等 2、生物膜法:生物滤池、生物转盘、生物接触氧化池等 3、厌氧生物处理法:厌氧消化、水解酸化池、UASB等 4、自然条件下的生物处理法:稳定塘、生态系统塘、土地处理法 污染物的化学转化技术: 1、中和法:酸碱中和 2、化学沉淀法:氢氧化物沉淀、铁氧体沉淀、其他化学沉淀 3、氧化还原法:药剂氧化法、药剂还原法、电化学法 4、化学物理消毒法:臭氧、紫外线、二氧化氯、氯气、次氯酸钠 溶解态污染物的物理化学分离技术: 1、吸附法 2、离子交换法 3、膜分离法:扩散渗析、电渗析、反渗透、超滤、纳滤、微滤 4、其他分离方法:吹脱和气提、萃取、蒸发、结晶、冷冻 根据常见污水处理方法分类 物理法:物理或机械的分离过程。过滤,沉淀,离心分离,上浮等 化学法:加入化学物质与污水中有害物质发生化学反应的转化过程。中和,氧化,还原, 分解,混凝,化学沉淀等 物理化学法:物理化学的分离过程。气提,吹脱,吸附,萃取,离子交换,电解电渗析,反渗透等 生物法:微生物在污水中对有机物进行氧化,分解的新陈代谢过程。活性污泥,生物滤池,生物转盘,氧化塘,厌气消化等 废水的化学方法分类 混凝 向胶状浑浊液中投加电解质,凝聚水中胶状物质,使之和水分开 混凝剂有硫酸铝,明矶,聚合氯化铝,硫酸亚铁,三氯化铁等

污水处理厂工艺流程图

污水处理工艺流程图 污水进入厂区先通过截流井(让厂能处理的污水进入厂区进行处理)进入粗格栅(打捞较大的渣滓)到污水泵(提升污水的高度)到细格栅(打捞较小的渣滓)到沉沙池(以重力分离为基础,将污水的比重较大的无机颗粒沉淀并排除)到生化池(采用活性污泥法去除污水里的BOD5、SS和以各种形式的氮或磷)进入终沉池(排除剩余污泥和回流污泥)进入D型滤池(进一步减少SS,使出水达到国家一级标准)进入紫外线消毒(杀灭水中的大肠杆菌)然后出水 生化池、终沉池出的污泥一部分作为生化池的回流污泥,剩下的送入污泥脱水间脱水外运主要有物理处理法,生化处理法和化学处理法,生化处理法经常被使用,主流处理方法主要看被处理水质和受纳水体情况,一般城市生活污水的主流处理方法为生化处理法,如活性污泥法,mbr 等方法。 污水处理 sewage treatment.wastewater treatment 为使污水经过一定方法处理后.达到设定的某些标准.排入水体.排入某一水体或再次使用等的采取的某些措施或者方法等. 现代污水处理技术.按处理程度划分.可分为一级.二级和三级处理. 一级处理.主要去除污水中呈悬浮状态的固体污染物质.物理处理法大部分只能完成一级处理的要求.经过一级处理的污水.BOD一般可去除30%左右.达不到排放标准.一级处理属于二级处理的预处理. 二级处理.主要去除污水中呈胶体和溶解状态的有机污染物质(BOD.COD物质).去除率可达90%以上.使有机污染物达到排放标准. 三级处理.进一步处理难降解的有机物.氮和磷等能够导致水体富营养化的可溶性无机物等.主要方法有生物脱氮除磷法.混凝沉淀法.砂率法.活性炭吸附法.离子交换法和电渗分析法等. 整个过程为通过粗格删的原污水经过污水提升泵提升后.经过格删或者筛率器.之后进入沉砂池.经过砂水分离的污水进入初次沉淀池.以上为一级处理(即物理处理).初沉池的出水进入生物处理设备.有活性污泥法和生物膜法.(其中活性污泥法的反应器有曝气池.氧化沟等.生物膜法包括生物滤池.生物转盘.生物接触氧化法和生物流化床).生物处理设备的出水进入二次沉淀池.二沉池的出水经过消毒排放或者进入三级处理.一级处理结束到此为二级处理.三级处理包括生物脱氮除磷法.混凝沉淀法.砂滤法.活性炭吸附法.离子交换法和电渗析法.二沉池的污泥一部分回流至初次沉淀池或者生物处理设备.一部分进入污泥浓缩池.之后进入污泥消化池.经过脱水和干燥设备后.污泥被最后利用. 各个处理构筑物的能耗分析 1.污水提升泵房 进入污水处理厂的污水经过粗格删进入污水提升泵房.之后被污水泵提升至沉砂池的前池.水泵运行要消耗大量的能量.占污水厂运行总能耗相当大的比例.这与污水流量和要提升的扬程有关. 2.沉砂池 沉砂池的功能是去除比重较大的无机颗粒.沉砂池一般设于泵站前.倒虹管前.以便减轻无机颗粒对水泵.管道的磨损,也可设于初沉池前.以减轻沉淀池负荷及改善污泥处理构筑物的处理条件.常用的沉砂池有平流沉砂池.曝气沉砂池.多尔沉砂池和钟式沉砂池. 沉砂池中需要能量供应的主要是砂水分离器和吸砂机.以及曝气沉砂池的曝气系统.多尔沉砂池和钟式沉砂池的动力系统. 3.初次沉淀池 初次沉淀池是一级污水处理厂的主题处理构筑物.或作为二级污水处理厂的预处理构筑物设

解析污水处理中的厌氧工艺

解析污水处理中的厌氧工艺 小众环保2018-01-03 10:39:35 厌氧生物处理是在厌氧条件下,形成了厌氧微生物所需要的营养条件和环境条件,利用这类微生物分解废水中的有机物并产生甲烷和二氧化碳的过程。 高分子有机物的厌氧降解过程可以被分为四个阶段:水解阶段、发酵(或酸化)阶段、产乙酸阶段和产甲烷阶段。 (1)水解阶段水解可定义为复杂的非溶解性的聚合物被转化为简单的溶解性单体或二聚体的过程。 (2)发酵(或酸化)阶段发酵可定义为有机物化合物既作为电子受体也是电子供体的生物降解过程,在此过程中溶解性有机物被转化为以挥发性脂肪酸为主的末端产物,因此这一过程也称为酸化。 (3)产乙酸阶段在产氢产乙酸菌的作用下,上一阶段的产物被进一步转化为乙酸、氢气、碳酸以及新的细胞物质。 (4)甲烷阶段这一阶段,乙酸、氢气、碳酸、甲酸和甲醇被转化为甲烷、二氧化碳和新的细胞物质。 酸化池中的反应是厌氧反应中的一段。 厌氧池是指没有溶解氧,也没有硝酸盐的反应池。缺氧池是指没有溶解氧但有硝酸盐的反应池。

酸化池---水解、酸化、产乙酸,限制甲烷化,有pH值降低现象。工艺简单,易控制操作,可去除部分COD。目的提高可生化性; 厌氧池---水解、酸化、产乙酸、甲烷化同步进行。需要调节pH,不易操作控制,去除大部分COD。目的是去除COD。 缺氧池---有水解反应,在脱氮工艺中,其pH值升高。在脱氮工艺中,主要起反硝化去除硝态氮的作用,同时去除部分BOD。也有水解反应提高可生化性的作用。 水解酸化池内部可以不设曝气装置,控制停留时间再水解、酸化阶段,不出现厌氧产气阶段,前两个阶段的COD去除率不是很高,因为他的目的只是将大分子的变成小分子有机物,一般去除率在20%左右,产气阶段的COD去除率一般在40%左右,但这是产生的硫化氢气体要进行除臭处理,且达到产气阶段的停留时间要较前两阶段长,也就是要出现厌氧状态。缺缺氧池内要设置曝气装置,控制溶解氧在0.3-0.8mg/l,利用兼氧微生物及生物膜来降解废水中的有机物,接触氧化池内的曝气器要慎重选择,既要保证供氧量,又要确保有利于生物膜的脱落、更新。一般不选用微孔曝气器作为池底的曝气器。

常见污水处理工艺对比

常见污水处理工艺对比 一、A/O工艺 1、基本原理 A/O是Anoxic/Oxic的缩写,它的优越性是除了使有机污染物得到降解之外,还具有一定的脱氮除磷功能,是将厌氧水解技术用为活性污泥的前处理,所以A/O法是改进的活性污泥法。 A/O工艺将前段缺氧段和后段好氧段串联在一起,A段DO不大于0.2mg/L,O段DO=2~4mg/L。在缺氧段异养菌将污水中的淀粉、纤维、碳水化合物等悬浮污染物和可溶性有机物水解为有机酸,使大分子有机物分解为小分子有机物,不溶性的有机物转化成可溶性有机物,当这些经缺氧水解的产物进入好氧池进行好氧处理时,可提高污水的可生化性及氧的效率;在缺氧段,异养菌将蛋白质、脂肪等污染物进行氨化(有机链上的N或氨基酸中的氨基)游离出氨(NH3、NH4+),在充足供氧条件下,自养菌的硝化作用将NH3-N(NH4+)氧化为NO3-,通过回流控制返回至A池,在缺氧条件下,异氧菌的反硝化作用将NO3-还原为分子态氮(N2)完成C、N、O在生态中的循环,实现污水无害化处理。 2、A/O内循环生物脱氮工艺特点 根据以上对生物脱氮基本流程的叙述,结合多年的焦化废水脱氮的经验,我们总结出(A/O)生物脱氮流程具有以下优点: (1) 效率高。该工艺对废水中的有机物,氨氮等均有较高的去除效果。当总停留时间大于54h,经生物脱氮后的出水再经过混凝沉淀,可将COD值降至100mg/L以下,其他指标也达到排放标准,总氮去除率在70%以上。 (2) 流程简单,投资省,操作费用低。该工艺是以废水中的有机物作为反硝化的碳源,故不需要再另加甲醇等昂贵的碳源。尤其,在蒸氨塔设置有脱固定氨的装置后,碳氮比有所提高,在反硝化过程中产生的碱度相应地降低了硝化过程需要的碱耗。 (3) 缺氧反硝化过程对污染物具有较高的降解效率。如COD、BOD5和SCN-在缺氧段中去除率在67%、38%、59%,酚和有机物的去除率分别为62%和36%,故反硝化反应是最为经济的节能型降解过程。 (4) 容积负荷高。由于硝化阶段采用了强化生化,反硝化阶段又采用了高浓度污泥的膜技术,有效地提高了硝化及反硝化的污泥浓度,与国外同类工艺相比,具有较高的

污水处理厂的工艺流程设计

目录 设计任务书 2 第一章环境条件 4 第二章设计说明书 5 第三章污水厂工艺设计及计算 7 第一节格栅 7 第二节推流式曝气池 9 第三节沉淀池 11 第四节混凝絮凝池 14 第五节气浮池 15 第六节污泥浓缩池 17 第七节脱水机房 19 第八节其他 19 第四章水头损失 21 第五章总结与参考文献 22

设计任务书 1 设计任务: 某化工区2.5万m3/d污水处理厂设计 2 任务的提出及目的,要求: 2.1 任务的提出及目的: 随着经济飞速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对生态环境的要求日益提高,要求越来越多的污水处理后达标排放。在全国乃至世界范围内,正在兴建及待建的污水厂也日益增多。有学者曾根据日处理污水量将污水处理厂分为大、中、小三种规模:日处理量大于10万m3为大型处理厂,1-10m3万为中型污水处理厂,小于1万m3的为小型污水处理厂。近年来,大型污水处理厂建设数量相对减少,而中小型污水厂则越来越多。如何搞好中、小型污水处理厂,特别是小型污水厂,是近几年许多专家和工程技术人员比较关注的问题。 根据所确定的工艺和计算结果,绘制污水处理厂总平面布置图,高程图,工艺流程图。 2.2 要求: 2.2.1 方案选择合理,确保污水经处理后的排放水质达到国家排放标准 2.2.2 所选厂址必须符合当地的规划要求,参数选取与计算准确 2.2.3 全图布置分区合理,功能明确;厂前区,污水处理区污泥处理区条块分割清楚。延流程方向依次布置处理构筑物,水流创通。厂前区布置在上风向并用绿化隔离带与生产区隔离,以尽量减少对厂前区的影响,改善厂前区的工作环境。 2.2.4 构筑物的布置应给厂区工艺管线和其他管线设有余地,一般情况下,构筑物外墙距道路边不小于6米。 2.2.5 厂区设置地坪标高尽量考虑土方平衡,减少工程造价,同时满足防洪排涝要求。 2.2.6 水力高程设计一般考虑一次提升,利用重力依次流经各个构筑物,配水管的设计需优化,以尽量减少水头损失,节约运行费用, 2.2.7 设计中应该避免磷的再次产生,一般不主张采用重力浓缩池,而是采用机械浓缩脱水的方式,随时将排出的污泥进行处理。 2.2.8 所选设备质优、可靠、易于操作。并且设计必须考虑到方便以后厂区的改造。 2.2.7 附有平面图,高程图各一份。 3 设计基础资料: 该区为A市重要的工业及化工区,化工业门类比较齐全,主要为石油化工类,并规模较大,具有的化工厂目前为十多家,每天排出生活污水量8000m3左右,工业废水量为18000m3,污水BOD、COD、SS、酸、碱、硫化物、石油、苯等浓度较高,若未经处理处理直接排海,将会对生态环境造成重大影响,根据化工区规划,必须建设一座污水处理厂。 3.1 水量 最大时水量:1042m3/h 总设计规模为25000m3/d。(远期设计规模为:100000 m3/d)

生活污水处理中的厌氧处理法6页

生活污水处理中的厌氧处理法目前,随着社会的发展,农村也早已不是数十年前的青山绿水,环境破坏严重,水污染泛滥,因此农村生活污水处理技术已经变得非常之重要。下面我们将对农村生活污水处理多级厌氧复合生态处理技术做详细讲解。该技术适用于分散户厨房、洗衣、洗澡等低浓度农村生活污水的处理,尤其适合有地势差异的分散户或2~5联户的农村生活污水处理。 一.基本原理 针对我国当前资金短缺、能源不足与污染日益严重的现状,厌氧处理技术是特别适合我国国情的一项技术。但因为单独的厌氧对氮、磷等营养元素基本上没有去除能力,污水中的氮、磷会使水体富营养化。同时单独的厌氧处理也不能很好地去除病菌,厌氧出水通常情况下不能达到国家的排放标准。因此,单独的厌氧处理还只能作为一种预处理,必须选择合适的后续处理单元。基于上述背景,针对独户或联户生活污水的处理,基本形成一套成熟的厌氧处理与生态床相结合的处理方法,简称无动力多级厌氧复合生态处理系统。 该系统主要由2~3格厌氧池和1格比表面积较大的砂砾石、细土等为基质的复合生态床组成,其中各池之间靠管道连通,污水在池内停留的时间为5~7天。生活污水经过厌氧处理,生活

污水中悬浮物可以沉淀,难降解有机污染物被厌氧微生物转化为小分子有机物。复合生态床表面可种植水生生物。 复合生态床除起到过滤作用外,有机物的床体还能够提高处理效果。一是植物的生长改变生态床的流态,生长的植物根系和茎杆对水流的阻碍作用有利于均匀布水,延长水力停留时间;二是植物的根系创造有利于各种微生物生长的微环境,植物根茎的延伸会在植物根系附近形成有利于硝化作用的好氧微区,同时在远离根系的厌氧区里含有大量可利用的碳源,这又提供了反硝化条件;三是植物生长对各种营养物尤其是硝酸盐氮具有吸收作用。 污水经厌氧“粗”处理后,后续“精”处理单元的负荷相对较小,这样可以节省生态床的占地面积,污水中的悬浮物经厌氧反应器处理后,大部分能被有效地去除,这样也可以防止生态床堵塞。因此,这种组合不但能有效地去除有机物,还能有效解决目前污水处理中难以做到的氮、磷皆能达标的难题。 二.技术流程 无动力多级厌氧复合生态处理系统工艺流程如下: 污水-污水收集系统(管道)-3格厌氧发酵处理池- 复合生态床工艺说明如下:

污水处理工艺及设备介绍

污水处理工艺及设备介 绍 -CAL-FENGHAI-(2020YEAR-YICAI)_JINGBIAN

常见的污水处理设备,大致可以分为污水预处理设备、污水生物处理设备、污泥处理设备。下面我们就污水处理设备在生活污水处理方面的工艺原理,给大家详细介绍下。 污水处理设备的工艺原理 YQZ-A0列一体化污水处理设备去除有机污染物及氨氮主要依赖于设备中的A0生物处理工艺。其中工作原理是在A级,由于污水有机物浓度很高,微生物处于缺气状态,此时微生物为兼性微生物,它们将污水中的有机氨转化分解为NH3-N,同时利用有机碳作为电子供体,将N0ˉ2-N、N0ˉ3-N转化为N2,而且还利用部分有机碳源和NH3-N合成新的细胞物质。所以A级池不仅具有一定的有机物去除功能,减轻后续好氧池的有机负荷,还有利于硝化作用的进行,而且依靠原水中存在的较高浓度有机物,完成反硝化作用,最终消除氮的富营养化污染。在0级,由于有机物浓度已大幅度降低,但仍有一定量的有机物及较高的NH3-N存在。为了使有机物得到进一步氧化分解,同时在碳化作用处于完成情况下硝化作用能顺利进行,在0级设置有机负荷较低的好氧生物接触氧化池。在0级池是主要存在好氧微生物及好氧型细菌(硝化菌)。其中好氧微生物将有机物分解成CO2和H2O;自养型细菌(硝化菌)利用有机物分解产生的无机碳或空气中的CO2作为营养源,将污水中的NHˉ3-N转化成Nˉ2-0N、Nˉ3-0N、0级池的出水部分回流到A级池,为A级池提供电子受体,通过反硝化作用最终消除氮污染。 污水处理设备的应用范围 1、处理水量:~h,大于(m3/h)时需另行设计。 2、适用范围:

污水处理厂工艺流程范本

第二部分 污水处理厂 一、工艺流程 典型的城市污水处理工艺流程主要包括机械处理、生化处理、污泥处理等工段,如图1。由机械处理以及生化处理构成的系统属于二级处理系统,其BOD5和SS去除率可达到9 0%~98%。处理效果介于一级和二级处理之间的一般称为强化一级处理、一级半处理或不完全二级处理,主要有高负荷生物处理法和化学法两大类,BOD5去除率可达到45%~75%。具有生物除磷脱氮功能的二级处理系统通常称为深度二级处理。为了去除特定的物质,在二级处理之后设置的处理系统属三级处理,例如化学除磷、絮凝过滤、活性炭吸附等。 机械处理工段 机械(一级)处理工段包括格栅、污水提升泵房、沉砂池、初沉池等构筑物,以去除粗大颗粒和悬浮物为目的,处理的原理在于通过物理法实现固液分离,将污染物从污水中分离,这是普遍采用的污水处理方式。机械(一级)处理是所有污水处理工艺流程必备工程(尽管有时有些工艺流程省去初沉池),城市污水一级处理BOD5和SS的典型去除率分别为25%和50%。

生化处理工段 生化处理是整个污水处理过程的核心,因此我们称污水处理工艺是特指这部分,如氧化沟法、SBR法、A/O法等。污水生化处理属于二级处理,以去除不可沉悬浮物和溶解性可生物降解有机物为主要目的。目前大多数城市污水处理厂都采用活性污泥法。生化处理的原理是通过生物作用,尤其是微生物的作用,完成有机物的分解和生物体的合成,将有机污染物转变成无害的气体产物(CO2)、液体产物(水)以及富含有机物的固体产物(微生物群体或称生物污泥);多余的生物污泥在沉淀池中经沉淀固液分离,从净化后的污水中除去。污泥处理工段 生化处理工段的污泥,先到污泥泵房,部分污泥回流至生化处理工段,另一部分污泥(剩余污泥)用污泥泵快速输入到污泥浓缩池。污泥浓缩池浓缩一定时间后,上清液回流到污水提升泵房的集水池;浓缩后的污泥再回到另一格污泥调节池,用污泥泵提升到污泥脱水机房。污泥在脱水机房脱水后,制成泥饼外运。 格栅

污水处理厌氧部分

废水厌氧生物处理 生物处理原理 废水生物处理有“好氧生物”处理、“厌氧生物”处理或“好氧生物”加“厌氧生物”处理。“好氧生物处理”是指这类生物必须在有分子态氧气(02)的存在下,才能进行正常的 生理生化反应,主要包括大部分微生物、动物以及我们人类;“厌氧生物处理“是在无分子态氧存在的条件下,能进行正常的生理生化反应的生物,如厌氧细菌、酵母菌等。 一、厌氧生物处理原理 废水厌氧生物处理在早期又被称为厌氧消化、厌氧发酵;是指在厌氧条件 下由多种(厌氧或兼性)微生物的共同作用下,使有机物分解并产生CH4 和C02 的过程。(一)厌氧生物处理中的基本生物过程——阶段性理论 1、两阶段理论: 20世纪30~60 年代,被普遍接受的是“两阶段理论” 第一阶段:发酵阶段,又称产酸阶段或酸性发酵阶段;主要功能是水解和酸化,主要产物是脂肪酸、醇类、C02和H2等;主要参与反应的微生物统称为发酵细菌或产酸细菌;这些微生物的特点是:1)生长速率快,2)对环境条件的适应性(温度、pH 等)强。 第二阶段:产甲烷阶段,又称碱性发酵阶段;是指产甲烷菌利用前一阶段 的产物,并将其转化为CH4和C02;主要参与反应的微生物被统称为产甲烷菌 (Methane producing bacter);产甲烷细菌的主要特点是:1)生长速率慢,世代 时间长;2)对环境条件(温度、pH、抑制物等)非常敏感,要求苛刻。

不溶性有机物 2、三阶段理论 对厌氧微生物学的深入研究后,发现将厌氧消化过程简单地划分为上述两 个过程,不能 真实反映厌氧反应过程的本质; 厌氧微生物学的研究表明,产甲烷菌是一类十分特别的古细菌( Archea ), 除了在分类学和其特殊的学报结构外,其最主要的特点是:产甲烷细菌只能利 用一些简单有机物作为基质,其中主要是一些简单的一碳物质如甲酸、甲醇、 甲基胺类以及H2/CO2等,两碳物质中只有乙酸,而不能利用其它含两碳或以 上的脂肪酸和甲醇以外的醇类; 上世纪70年代,Bryant 发现原来认为是一种被称为“奥氏产甲烷菌”的细 菌,实际上 是由两种细菌共同组成的,一种细菌首先把乙醇氧化为乙酸和 H2(— 种产氢产乙酸细菌),另一种细菌则利用H2和C02产生CH4 (—种真正意义上 的产甲烷细菌一一嗜氢产甲烷细菌);因而,Bryant 提出了厌氧消化过程的“三 阶段理论”: 水解胞外酶 酸性发 酵 阶 段 可溶性有机物 图1厌氧反应的两阶段理论图示 碱 性 发 酵 阶 段

常用生活污水处理工艺介绍及对比

几种常用生活污水处理工艺的比较 一、概述 生活污水处理工艺目前已相当成熟,其核心技术为活性污泥法和生物膜法,对活性污泥法(或生物膜法)的改进及发展形成了各种不同的生活污水处理工艺,传统的活性污泥法处理工艺在中小型生活污水处理已较少使用。根据污水的水量、水质和出水要求及当地的实际情况,选用合理的污水处理工艺,对污水处理的正常运行、处理费用具有决定性的作用。 本文主要对生活污水几种常用的处理工艺作简单介绍,包括氧化沟、序批式活性污泥法(SBR)、生物接触氧化法、曝气生物滤池(BAF)、A-0工艺、膜生物反应器(MBR)等。 二、中小型生活污水处理工艺简介 典型的生活污水处理完整工艺如下: 污水——前处理——生化法——二沉池——消毒——出水 | | ——-——污泥处理系统-- 前处理也称为预处理技术,常用的有格栅或格网、调节池、沉砂池、初沉池等。 由于生活污水处理的核心是生化部分,因此我们称污水处理工艺是特指这部分,如接触氧化法、SBR法、A/O法等。用生化法(包括厌氧和好氧)处理生活污水在目前是最经济、最适用的污水处理工艺,根据生活污水的水量、水质及现场的条件而选择不同的污水处理工艺对投资及运行成本具有决定性的影响。下面就目前常用的生活污水处理工艺作一简介。 1、氧化沟工艺 氧化沟是活性污泥法的一种变形,其池体狭长,故称为氧化沟。氧化沟有多种构造型式,典型的有:A:卡罗塞式;B:奥巴尔型;C:交替工作式氧化沟;D:曝气—沉淀一体化氧化沟 氧化沟技术已广泛应用于大中型城市污水处理厂,其规模从每日几百立方米至几万立方米,工艺日趋完善,其构造型式也越来越多。其主要特点是:进出水装置简单;污水的流态可看成是完全混合式,由于池体狭长,又类似于推流式;BOD负荷低,处理水质良好;污泥产率低,排泥量少;

污水处理厂自控完整系统工艺介绍

污水处理厂自控系统工艺介绍 污水处理厂位于市区或市郊,出水排入河流,水质达到国家一级排放标准。 工程采用水解-AICS处理工艺。其具体流程为:污水首先分别经过粗格栅去除粗大杂物,接着污水进入泵房及集水井,经泵提升后流经细格栅和沉砂池,然后进入水解池,。水解池出水自流入AICS进行好氧处理,出水达标提升排入河流。AICS反应器为改进SBR的一种。其工艺流程如下图1所示:矚慫润厲钐瘗睞枥庑赖。 污水处理厂自控系统设计的原则 从污水处理厂的工艺流程可以看出,主要工艺AICS反应器是改进SBR的一种,需要周期运行,AICS反应器的进水方向调整、厌氧好氧状态交替、沉淀反应状态轮换都有电动设备支持,大量的电动设备的开关都需要自控系统来完成,因此自控系统对整个周期的正确运行操作至关重要。而且好氧系统作为整个污水处理工艺能量消耗的大户,它的自控系统优化程度越高,整个污水处理工艺的运行费用也会越低,这也说明了自控系统在整个处理工艺中的重要性。聞創沟燴鐺險爱氇谴净。 为了保证污水厂生产的稳定和高效,减轻劳动强度,改善操作环境,同时提高污水厂的现代化生产管理水平,在充分考虑本污水处理工艺特性的基础上,将建设现代化污水处理厂的理念融入到自控系统设计当中,本自控系统设计遵循以下原则:先进合理、安全可靠、经济实惠、开放灵活。残骛楼諍锩瀨濟溆塹籟。

自控系统的构建 污水处理厂的自控系统是由现场仪表和执行机构、信号采集控制和人机界面(监控)设备三部分组成。自控系统的构建主要是指三部分系统形式和设备的选择。本执行机构主要是根据工艺的要求由工艺专业确定,预留自控系统的接口,仪表的选择将在后面的部分进行描述。信号采集控制部分主要包括基本控制系统的选择以及系统确定后控制设备和必须通讯网络的选择。人机界面主要是指中控室和现场值班室监视设备的选择。酽锕极額閉镇桧猪訣锥。 1、基本系统的选择 目前用于污水处理厂自控系统的基本形式主要有三种DCS系统、现场总线系统和基于PC控制的系统。从规模来看三种系统所适用的规模是不同。DCS系统和现场总线系统一般适用于控制点比较多而且厂区规模比较大的系统,基于PC的控制则用于小型而且控制点比较集中的控制系统。彈贸摄尔霁毙攬砖卤庑。 基于PC的控制系统属于高度集成的控制系统,其人机界面和信号采集控制可能都处于同一个机器内,受机器性能和容量的限制,本工程厂区比较大,控制点较多,因此采用基于PC的控制系统是不太合适的。謀荞抟箧飆鐸怼类蒋薔。

污水处理知识:为您解析缺氧、厌氧、好氧(第三期)

污水处理知识:为您解析缺氧、厌氧、好氧(第三期) 厌氧生物处理是在厌氧条件下,形成了厌氧微生物所需要的营养条件和环境条件,利用这类微生物分解废水中的有机物并产生甲烷和二氧化碳的过程。 高分子有机物的厌氧降解过程可以被分为四个阶段:水解阶段、发酵(或酸化)阶段、产乙酸阶段和产甲烷阶段。 (1)水解阶段水解可定义为复杂的非溶解性的聚合物被转化为简单的溶解性单体或二聚体的过程。 (2)发酵(或酸化)阶段发酵可定义为有机物化合物既作为电子受体也是电子供体的生物降解过程,在此过程中溶解性有机物被转化为以挥发性脂肪酸为主的末端产物,因此这一过程也称为酸化。 (3)产乙酸阶段在产氢产乙酸菌的作用下,上一阶段的产物被进一步转化为乙酸、氢气、碳酸以及新的细胞物质。 (4)甲烷阶段这一阶段,乙酸、氢气、碳酸、甲酸和甲醇被转化为甲烷、二氧化碳和新的细胞物质。 酸化池中的反应是厌氧反应中的一段。 厌氧池是指没有溶解氧,也没有硝酸盐的反应池。缺氧池是指没有溶解氧但有硝酸盐的反应池。

酸化池---水解、酸化、产乙酸,限制甲烷化,有pH值降低现象。工艺简单,易控制操作,可去除部分COD。目的提高可生化性; 厌氧池---水解、酸化、产乙酸、甲烷化同步进行。需要调节pH,不易操作控制,去除大部分COD。目的是去除COD。 缺氧池---有水解反应,在脱氮工艺中,其pH值升高。在脱氮工艺中,主要起反硝化去除硝态氮的作用,同时去除部分BOD。也有水解反应提高可生化性的作用。 水解酸化池内部可以不设曝气装置,控制停留时间再水解、酸化阶段,不出现厌氧产气阶段,前两个阶段的COD去除率不是很高,因为他的目的只是将大分子的变成小分子有机物,一般去除率在20%左右,产气阶段的COD去除率一般在40%左右,但这是产生的硫化氢气体要进行除臭处理,且达到产气阶段的停留时间要较前两阶段长,也就是要出现厌氧状态。缺缺氧池内要设置曝气装置,控制溶解氧在0.3-0.8mg/l,利用兼氧微生物及生物膜来降解废水中的有机物,接触氧化池内的曝气器要慎重选择,既要保证供氧量,又要确保有利于生物膜的脱落、更新。一般不选用微孔曝气器作为池底的曝气器。 好氧池就是通过曝气等措施维持水中溶解氧含量在4mg/l左右,适宜好氧微生物生长繁殖,从而处理水中污染物质的构筑物; 厌氧池就是不做曝气,污染物浓度高,因为分解消耗溶解氧使得水体内几乎无溶解氧,适宜厌氧微生物活动从而处理水中污染物的构筑物; 缺氧池是曝气不足或者无曝气但污染物含量较低,适宜好氧和兼氧微生物生活的构筑物。 不同的氧环境有不同的微生物群,微生物也会在环境改变的时候改变行为,从而达到去除不同的污染物质的目的。

污水处理常用工艺方案

污水处理常用工艺方案 1 物理法 1、沉淀法:主要去除废水中无机颗粒及SS 2、过滤法:主要去除废水中SS与油类物质等 3、隔油:去除可浮油与分散油 4、气浮法:油水分离、有用物质的回收及相对密度接近于1(水的密度近似1)的悬浮固体 5、离心分离:微小SS的去除 6、磁力分离:去除沉淀法难以去除的SS与胶体等 2 化学法 1、混凝沉淀法:去除胶体及细微SS 2、中与法:酸碱废水的处理 3、氧化还原法:有毒物质、难生物降解物质的去除 4、化学沉淀法:重金属离子、硫离子、硫酸根离子、磷酸根、铵根等的去除

3 物理化学法 1、吸附法:少量重金属离子、难生物降解有机物、脱色除臭等 2、离子交换法:回收贵重金属,放射性废水、有机废水等 3、萃取法:难生物降解有机物、重金属离子等 4、吹脱与汽提:溶解性与易挥发物质的去除。 4 生物法 1、活性污泥法:废水生物处理中微生物(micro-organism)悬浮在水中的各种方法的统称。 (1)SBR法 序列间歇式活性污泥法(Sequencing Batch Reactor Activated Sludge Process)的简称,就是一种按间歇曝气方式来运行的活性污泥污水处理技术,又称序批式活性污泥法。 工艺流程图:

SBR技术的核心就是SBR反应池,该池集均化、初沉、生物降解、二沉等功能于一池,无污泥回流系统。 优点: 1)工艺简单,节省费用 2)理想的推流过程使生化反应推力大、效率高 3)运行方式灵活,脱氮除磷效果好 4)防治污泥膨胀的最好工艺 5)耐冲击负荷、处理能力强 (2)CASS法 CASS法就是SBR法的改进型,特点就是占地小、运行费用低、技术成熟、工艺稳定。CASS法就是在CASS反应池前部设置生物选择区,后部设置可升降的自动滗水装置。 工艺流程图:

常见污水处理工艺介绍

常见污水处理工艺介绍 Prepared on 24 November 2020

常见污水处理工艺介绍 一.物理法: 1.沉淀法:主要去除废水中无机颗粒及SS 2.过滤法:主要去除废水中SS和油类物质等 3.隔油:去除可浮油和分散油 4.气浮法:油水分离、有用物质的回收及相对密度接近于1(水的密度近似1)的悬浮固体 5.离心分离:微小SS的去除 6.磁力分离:去除沉淀法难以去除的SS和胶体等 二.化学法: 1.混凝沉淀法:去除胶体及细 2.中和法:酸碱废水的处理 3.氧化还原法:有毒物质、难生物降解物质的去除 4.化学沉淀法:重金属离子、硫离子、硫酸根离子、磷酸根、铵根等的去除 三.物理化学法: 1.吸附法:少量重金属离子、难生物降解有机物、脱色除臭等 2.离子交换法:回收贵重金属,放射性废水、有机废水等 3.萃取法:难生物降解有机物、重金属离子等 4.吹脱和汽提:溶解性和易挥发物质的去除。 重点介绍 (随着各种工艺不断改进,原有缺点不断被修正,因此只列出各种工艺的优 点)

四.生物法 1.活性污泥法:中微生物(micro-organism)悬浮在水中的各种方法的统称。(1)SBR法 序列间歇式活性污泥法(Sequencing Batch Reactor Activated Sludge Process)的简称,是一种按间歇曝气方式来运行的活性污泥污水处理技术,又称序批式活性污泥法。 工艺流程图: SBR技术的核心是SBR反应池,该池集均化、初沉、生物降解、二沉等功能于一池,无污泥回流系统。 优点: 1)工艺简单,节省费用 2)理想的推流过程使生化反应推力大、效率高 3)运行方式灵活,脱氮除磷效果好 4)防治污泥膨胀的最好工艺 5)耐冲击负荷、处理能力强 (2)CASS法 CASS法是SBR法的改进型,特点是占地小、运行费用低、技术成熟、工艺稳定。 CASS法是在CASS反应池前部设置生物选择区,后部设置可升降的自动滗水装置。 工艺流程图: (3)AO法

(工艺技术)污水处理厂工艺

污水处理厂工艺 污水处理厂工艺的选择,直接关系到一个地区污水处理的效果,关系到整个地区的可持续发展和环境建设。处理厂工艺是指在达到所要求的处理程度的前提下,污水处理各单元的有机组合。而污水处理厂工艺的选择,直接关系到建设费用和运行费用的多少、处理效果的好坏、占地面积的大小、管理上的方便与否等关键问题。因此,在进行污水处理厂设计时,必须做好工艺流程的比较,以确定最佳方案。 1?污水处理级别的确定 选择污水处理工艺流程时首先应按受纳水体的性质确定出水水质要求,并依此确定处理级别,排水应达到国家 排放标准(GB8978- 1996)。设市城市和重点流域及水资源保护区的建制镇必须建设二级污水处理设施;受纳水体为封闭或半封闭水体时,为防治富营养化,城市污水应进行二级强化处理,增强除磷脱氮的效果;非重点流域和非水源保护区的建制镇,根据当地的经济条件和水污染控制要求,可先行一级强化处理,分期实现二级处 理。 2. 工艺流程选择应考虑的因素 2.1技术因素 处理规模;进水水质特性,重点考虑有机物负荷、氮磷含量;出水水质要求,重点考虑对氮磷的要求以及回用 要求;各种污染物的去除率;气候等自然条件,北方地区应考虑低温条件下稳定运行;污泥的特性和用途。 2.1经济因素 批准的占地面积,征地价格;基建投资;运行成本;自动化水平,操作难易程度,当地运行管理能力。 3. 工艺流程选择的原则 保证出水水质达到要求;处理效果稳定,技术成熟可靠、先进适用;降低基建投资和运行费用,节省电耗;减 小占地面积;运行管理方便,运转灵活;污泥需达到稳定;适应当地的具体情况;可积极稳妥地选用污水处理新技术。 4. 处理工艺 4.1 一级强化处理工艺 一级强化处理,应根据城市污水处理设施建设的规划要求和建设规模,选用物化强化处理法、水解好氧法前段 AB法前段工艺、工艺、高负荷活性污泥法等技术。

几种常见污水处理基本工艺

几种常见污水处理基本工艺 污水处理厂工艺流程常用污水处理厂工艺流程 污水处理工程废水处理工程 污水废水处理工程工艺概述 污水废水加药中和调节PH值,进入调节池,又加助浊剂,进入沉淀池加助凝剂,再入沉淀池,进行砂过滤,最后通过EO膜过滤后即可排放或回收再用,均能达到国家排放标准。 1.日化一般化工厂COD含量较高污水 2.城市污水、高浓度有机废水生物转盘法处理工艺 工艺① 工艺②

3.重金属含量较高污水处理工艺 工程投资和处理成本(指中到大型污水废水处理的造价) 工程投资: 600-1500元/吨每天(一次性投资) 占地面积: 0.5-0.8平方米/吨每天,立体布局占地更少 运行电耗: 0.4-0.8度/吨废水 运行费用: 0.4-1.2元/吨废水(城市污水为0.1-0.4元/吨废水) 工艺流程文字讲解 张掖市城市污水处理工程于2001年4月经省计委批准立项,由中国市政西北设计研究院设计,项目总体建设规模按日处理8万吨规划,实施分期建设。一期建设规模为日处理量4万吨,规划配套污水管网30.5KM,尾水排放渠4KM,一期工程概算总投资为10626.25 万元。处理工艺采用改良型氧化沟生物处理工艺,处理后尾水水质达到国家二级排放标准,污泥处理采用浓缩脱水工艺。 本厂的处理工艺为改良型氧化沟生物处理工艺。污水通过城区管网汇流至污水处理厂,首先进入第一个环节粗格栅;粗格栅的主要作用是将污水中大块的渣物进行拦截,由输送设备运至储渣斗。然后污水被提升泵提升至细格栅;细格栅的主要作用是将中等及小块渣物进行过滤,并通过联带设备排除过滤渣物。经过以上两个环节的污水将进入第三个环节沉沙池;沉沙池利用离心作用将污水中的微小颗粒及杂质进行去除,然后砂粒及杂质通过砂水分离器输送至储砂斗。污水则进入整个处理过程的核心环节—氧化沟;此环节的主要作用是利用氧化沟中的活性污泥(微生物),将水中的有机污染物分解分解成为二氧化碳和水。从而有效去除污水中的有机污染物。最后经过氧化沟的泥水混合液流入终沉池;终沉池的主要功能是利用重力作用进行沉淀,从而达到泥水分离的目的。经过沉淀的污水再进入加氯消毒就可以排放至自然水体了。而剩余的污泥则通过浓缩、脱水然后进行填埋或作为农林肥料。

各种污水处理工艺流程特点

百度文库-让每个人平等地提升自我 、A/0工艺简介 由于我国小城镇居住点分散,污水源分布点多量少,城镇级污水厂的规模多 低于10000吨/日。目前国内大中型城市污水处理厂经常采用的处理技术有传统 活性污泥法、A2/O 、SBR 、氧化沟等,如果以这些技术建设小城镇污水处理厂 会造成由于居高不下的运行费用,无法正常运行。必须针对小城镇的特点采用投 资省,运行费用低,技术稳定可靠,操作与管理相对简单的工艺。 工艺流程 工艺特点 ① 采用SNP 特种悬浮型生物填料,系统污泥浓度高,停留时间短。 ② 厌氧生物滤池:能耗低,为活性污泥法的十分之一,产泥量很少。 ③ 好氧生物滤池:停留时间短,保证出水达标。 ④ 所有设备可以采用利浦罐或拼装钢结构,具有施工周期短,投资低,占 地 节约,外观美观的特点。 ⑤ 处理效果好,运行稳定,占地较小,操作管理简单,运行灵活性强。 ⑥ 低投资,低运行费,尤其适合于规模低于 2000?10000吨/日以下的小城 镇污水处理厂。 ⑦ 维修检修工作量低,需要运行操作人员的要求相对也较低。 应用范围 2000?10000吨/日以下的小城镇污水处理厂 二、A2/O 工艺 亦称A-A-0工艺,是英文Anaerobic-Anoxic-Oxic 第一个字母的简称(生物脱氮除磷) 按实质意义来说,本工艺称为厌氧 -缺氧-好氧法,生物脱氮除磷工艺的简称。 A2/O 工艺是流程最简单,应用最广泛的脱氮除磷工艺。污水首先进入厌氧池,兼性厌 氧菌将污水中的易降解有机物转化成 VFAs 。回流污泥带入的聚磷菌将体内的聚磷分解,此 为释磷,所释放的能量一部分可供好氧的聚磷菌在厌氧环境下维持生存, 另一部分供聚磷菌 主动吸收VFAs ,并在体内储存PHB 。进入缺氧区,反硝化细菌就利用混合液回流带入的硝 酸盐及进水中的有机物进行反硝化脱氮, 接着进入好氧区,聚磷菌除了吸收利用污水中残留 的易降解BOD 夕卜,主要分解体内储存的 PHB 产生能量供自身生长繁殖,并主动吸收环境 中的溶解磷,此为吸磷,以聚磷的形式在体内储存。污水经厌氧,缺氧区,有机物分别被聚 磷菌和反硝化细菌利用后浓度已很低,有利于自养的硝化菌的生长繁殖。最后,混合液进 入沉淀池,进行泥水分离,上清液作为处理水排放,沉淀污泥的一部风回流厌氧池,另一部 分作为剩余污泥排放。 本工艺在系统上可以称为最简单的同步脱氮除磷工艺, 总的水力停留时间少于其他同类 工艺。而且在厌氧-缺氧-好养交替运行条件下,不易发生污泥膨胀。 排放 好氧生物濾池 二沅池 T I ________ 歉京污泥 -細O 生物滤:池处理工艺泥程-

厌氧污水处理

厌氧污水处理 原理 在厌氧处理过程中,废水中的有机物经大量微生物的共同作用,被最终转化为甲烷、二氧化碳、水、硫化氢和氨等。在此过程中,不同微生物的代谢过程相互影响,相互制约,形成了复杂的生态系统。对高分子有机物的厌氧过程的叙述,有助于我们了解这一过程的基本内容。高分子有机物的厌氧降解过程可以被分为四个阶段:水解阶段、发酵(或酸化)阶段、产乙酸阶段和产甲烷阶段。 水解可定义为复杂的非溶解性的聚合物被转化为简单的溶解性单体或二聚体的过程。 高分子有机物因相对分子量巨大,不能透过细胞膜,因此不可能为细菌直接利用。它们在第一阶段被细菌胞外酶分解为小分子。例如,纤维素被纤维素酶水解为纤维二糖与葡萄糖,淀粉被淀粉酶分解为麦芽糖和葡萄糖,蛋白质被蛋白质酶水解为短肽与氨基酸等。这些小分子的水解产物能够溶解于水并透过细胞膜为细菌所利用。水解过程通常较缓慢,因此被认为是含高分子有机物或悬浮物废液厌氧降解的限速阶段。多种因素如温度、有机物的组成、水解产物的浓度等可能影响水解的速度与水解的程度。水解速度的可由以下动力学方程加以描述:ρ=ρo/(1+Kh.T) ρ——可降解的非溶解性底物浓度(g/L); ρo———非溶解性底物的初始浓度(g/L); Kh——水解常数(d^-1); T——停留时间(d) 发酵可定义为有机物化合物既作为电子受体也是电子供体的生物降解过程,在此过程中溶解性有机物被转化为以挥发性脂肪酸为主的末端产物,因此这一过程也称为酸化。

品 600在这一阶段,上述小分子的化合物发酵细菌(即酸化菌)的细胞内转化为更为简单的化合物并分泌到细胞外。发酵细菌绝大多数是严格厌氧菌,但通常有约1%的兼性厌氧菌存在于厌氧环境中,这些兼性厌氧菌能够起到保护像甲烷菌这样的严格厌氧菌免受氧的损害与抑制。这一阶段的主要产物有挥发性脂肪酸、醇类、乳酸、二氧化碳、氢气、氨、硫化氢等,产物的组成取决于厌氧降解的条件、底物种类和参与酸化的微生物种群。与此同时,酸化菌也利用部分物质合成新的细胞物质,因此,未酸化废水厌氧处理时产生更多的剩余污泥。 在厌氧降解过程中,酸化细菌对酸的耐受力必须加以考虑。酸化过程pH下降到4时能可以进行。但是产甲烷过程pH值的范围在6.5~7.5之间,因此pH值的下降将会减少甲烷的生成和氢的消耗,并进一步引起酸化末端产物组成的改变。 在产氢产乙酸菌的作用下,上一阶段的产物被进一步转化为乙酸、氢气、碳酸以及新的细胞物质。 其某些反应式如下: CH3CHOHCOO-+2H2O —> CH3COO-+HCO3-+H++2H2 ΔG’0=-4.2KJ/MOL CH3CH2OH+H2O-> CH3COO-+H++2H2O ΔG’0=9.6KJ/MOL CH3CH2CH2COO-+2H2O-> 2CH3COO-+H++2H2 ΔG’0=48.1KJ/MOL CH3CH2COO-+3H2O-> CH3COO-+HCO3-+H++3H2 ΔG’0=76.1KJ/MOL 4CH3OH+2CO2-> 3CH3COO-+2H2O ΔG’0=-2.9KJ/MOL 2HCO3-+4H2+H+->CH3COO-+4H2O ΔG’0=-70.3KJ/MOL 这一阶段,乙酸、氢气、碳酸、甲酸和甲醇被转化为甲烷、二氧化碳和新的细胞物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