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观规划设计调研报告

景观规划设计调研报告
景观规划设计调研报告

景观规划设计调研报告—以合肥市翡翠湖景观规划设计为例

目录:

摘要

关键词

调研地点

调研目的

一.合肥翡翠湖基本情况分析:

1.区位分析

2.气候环境

3.地形分析

4.水环境

5.道路交通分析

6.人文环境分析

二、翡翠湖景区整体概况及分析

1.景观节点分析

2.功能分区分析

3.绿化分析

4.动静分区分析

5.服务设施分析

三.翡翠湖局部细节分析

1.景观广场概况

2.空间组合和组织

3.用地构成

4.广场的铺地和材料

5.广场设施配置

6.植物美学观赏功能

四.景观规划设计与人的行为五.结语

参考文献

景观规划设计调研报告

—以合肥市翡翠湖景观规划设计为例

摘要:景观规划设计涵盖的内容更加广泛,尺度更大,知识面更广,设计的因

素更多,是面向大众群体的,强调精神文化的综合学科,要求的专业人员综合素质更高。

景观规划设计的专业基础是:场地规划设计;核心课程是:场地规划与景观生态;终极目标是:寻求创造人类需求和户外环境的协调。

景观规划设计涵盖面更大,更强调一种精神文化,满足大众文化需求,面向大众群体,强调生态风景旅游三位一体,讲求经济性和实用性,可以说,现代景观最大的特点就是面向大众的,它不象传统园林面向少数贵族王族。随着现代生活的发展我们这专业也受到城市规划和建筑学材料运用的影响,所以在感官、景观感受、景观艺术性方面,现代景观规划设计和传统风景园林设计的制约因素也有所变化,包括现代城市密度比较高,人多地少,所以在景观规划设计中要善于利用有限的土地,见缝插绿,利用城市规划中的一些剩余用地,来创造比较好的景观。

Abstract: the landscape planning and design covers more widespread,the content of the scale is bigger and knowledge more widely, more factors concerning is for the mass groups, emphasizes the spiritual culture comprehensive discipline, the requirements of the professional comprehensive quality is higher.

Is the professional basis of landscape planning and design, site planning and design; Core courses are: site planning and landscape ecology; Ultimate goal is: to seek to create human needs, and coordinating the outdoor environment.

Coverage of landscape planning and design more and more emphasis on a kind of spirit culture, meet the demand of mass culture, mass group, and emphasizes the ecological scenery tour of the trinity, economy and practicability, can say, the greatest characteristic of modern landscape is public, it's not like traditional garden for a few aristocratic family. Along with the development of the modern life we this major also is affected by the urban planning and architecture material use, so in terms of senses, landscape feeling and landscape art, modern landscape planning and design, and the constraints of traditional landscape design also change, including modern urban density is higher, people much less, so in landscape planning and design must be good at using the limited land, see seam green, using some of the surplus land, urban planning to create a better landscape.

关键词:生态旅游景观规划设计经济

调研地点:安徽省合肥市翡翠湖

调查目的:自然环境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其地形地貌、河流湖泊、绿化植被等要素构成城市的宝贵景观资源,尊重并强化城市的自然景观特征,使人工环境与自然环境和谐共处,有助于城市特色的创造。今天在钢筋混凝土大楼林立的都市中积极组织和引人自然景观要素,不仅对达成城市生态平衡,维持城市的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同时以其自然的柔性特征“软化”城市的硬体空间,为城市景观注入生气与活力。

一.安徽省合肥市翡翠湖基本情况分析:

1.区位分析:

1)宏观

风景秀丽的生态园林——翡翠湖风景区位于安徽省合肥西南方向,北有水域面积207.5平方公里的董铺水库,东北方向有合肥市内最大的开放式公园,东面有南滟湖风景区。

2)中观

从中观上讲翡翠湖风景区位于

合肥经济技术开发区西南,东起合肥

工业大学,西临安徽大学,两所著名

大学的大门分别正对其东西主入口。

南依翡翠大道,北靠云外路,为一团

块状用地,占地总面积约133公顷。

其中水面面积接近总用地面积五分

之二,具有典型的江南水乡环境特

征,地势舒缓,兼有水面、各种树木,

自然风光十分优美。

3)微观

从微观上讲翡翠湖风景区在翡

翠路以西,繁华大道以南,九龙路以

东,汤口路以北。

2.气候环境:

位于江淮之间,全年气温变化的特点是冬寒夏热,春秋温和。属于暖温带向亚热带的过度带气候型,为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季风明显、四季分明、气候温和、雨量适中、春温多变、秋高气爽、梅雨显著、夏雨集中。

1)季风明显,四季分明。我市地处中纬度地带,是季风气候最为明显的区域之一。春夏秋冬四季分明,“春暖”、“夏炎”、“秋爽”、“冬寒”感觉明显。气象上常以候平均气温作为划分四季的标准,候平均小于10℃为冬季,大于22℃为

夏季,介于10-22℃之间为春秋季,合肥市四季大致分配是:春季2个月,夏季4个月,秋季2个月,冬季4个月。

2)气候温和,

雨量适中。合肥市地

居中纬度,气候温

和。年平均气温在

15-16℃之间,属于

温和的气候型。冬

季,月平均气温在

1.5-5.0℃之间,夏季

7月平均气温为

27.5-28.5℃左右,平

均年较差各地在

25-27℃之间,除个

别年份外,严寒期与酷暑期短促;全市年平均降水量在940-1000毫米之间,雨量比较适中。

3 )春温多变,秋高气爽。4、5两个月是冬季风过渡到夏季风期间,在此时段,南北气流,相互交汇,酿成春季天气气候变化无常。时冷时暖,时晴时雨为合肥市春季气候的特色。春季3、4、5三个月降水量约占全年降水量的29%左右。

4)梅雨显著,夏雨集中。梅雨是淮河以南地区的气候特色之一,而且差异很大,一般我市入梅期在6月中旬,出梅期在7月中旬的旬初,梅雨期近一个月。最早入梅在5月底,最迟出梅可至7月底。夏雨集中是季风气候的特征之一,是雨带缓行北上的结果,夏雨集中程度越向北越大,6、7、8三个月自南向北占全年降水量的35-45%。

3.地形分析:

合肥是属于丘陵地带,地处江淮丘陵,

总趋势是西南、东南和北面高,中南部

低。境内地形较平缓。

4.水系环境:

翡翠湖风景区水域面积有947

亩,为古梗水库改建而成,古梗

河也经过古梗公园,古梗河的上

游是谭冲水库。水面北窄南宽,

呈南北走向。

5.道路:

6.人文环境:

1)人文历史

合肥是一座具有2000多年历史的古城,素有“三国故地、包拯家乡”之称。秦置合肥县,隋至明清时,合肥一直是庐州府治所,故又称“庐州”又名“庐阳”。合肥是东淝河与南淝河的发祥地,地承南北之利,故曰合肥,历为重要商埠和兵家必争之地,自古就有“江南唇齿、淮右襟喉”,“江淮首郡、吴楚要冲”之称。

2)城市定位

合肥市是安徽省龙头城市,国家区

域性交通枢纽,全国重要的科研教育基

地、现代制造业基地、科技创新及高新

技术产业化基地和现代服务业基地,区

域旅游会展中心、商贸物流中心、金融

信息中心。合肥经济圈建设的发动机、

全省加速崛起的增长极和创新极、参与

泛长三角区域发展分工的先行区。未来

十年,合肥经济圈将形成“一区、五轴、

三带、多组团”的城镇空间布局结构体

系,远景由点—轴模式向网络化模式发

展。

3)人文经济

合肥经济增速稳定,与其他几项项目城市对比,整体呈现出低值高增的趋势,居民收入水平中等偏下,但消费乐观,主城区人口密度较高,但城市商业分布不均,市场需求持续增大,将加快消费结构升级的步伐,由此带来消费结构升级将成为消费增长的主要动力。

合肥经济技术开发区成立于1993年4月,1997年被列为全国首批行政管理体制和机构改革试点单位,2000年2月被国务院批准为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现管辖面积78平方米,长住居民20万。园区分为东西两大功能区域,东部以工业为主,设有中心工业区、南部工业区;西部为商务文化区,建设合肥大学城、国际商务中心区、国际社区。而翡翠湖公园是位于

经开区商务文化区。翡翠湖公园不仅不用花费

门票钱,减少了人们的消费,同时翡翠湖公园

是经开区有名的旅游景点,带动了周边经济发

展,增加了居民经济收入。

二、翡翠湖景观整体概况及分析

1.景区节点分析

景区分为四个区,一个公园。即:生态休闲娱乐景区;大坝景观互动区;翡翠湖迎宾馆区;翡翠公园区。景区打破了对称、均匀布置的传统布局,确定了“人文、生态、景观”的设计理念,结合现代及中国古典的造园方法,运用山、水、城、林等景观元素,强调人与自然的统一和谐,虽为人工,宛如天成。

整个景区体现了三个特色。首先是生态休闲娱乐:游人置身其中不仅能欣赏美景,还能够与景区互动,让游人彻底放松身心体会生态休闲的乐趣;其次是人文书院景观:结合紧邻大学校园的特点,让游人游玩过程中感受景区的文化品位,从树阵、草坪、求学大道、读书空间等景观元素里领略出文化景观的含义;最后是自然田园风光:作为绿地、水面为主的生态景区,植物丰富,乔木、灌木,地破结合,长绿结合,陆生、水

生结合,春夏秋冬结合,让游

人仿佛远离城市来到遍布绿意

的田园村庄。

景区北面是具有休闲、健

身、娱乐等功能的翡翠公园,

由环湖路桥与广阔的湖面相

连,占地262.6亩,分为中心景

观区、运动健身区、休闲练艺

区、逗鸟区及游船区,体现“人

文、生态、景观”的设计主题。

1)东入口:该入口以水为

主题,水是智慧的象征,入口处设

置一组景墙,与水池成半包围姿

态,寓意拥抱智慧,同时也像公园

张开的双臂,迎接前来休闲的游

人,池水通过一条水渠,层层下跌,

最后汇入湖中。动态的水面,既生

动活泼,又寓意百川入海,时光不能停滞,只有把握当前的一分一秒,才能为将来的成功打下基础。

2)西入口:该入口没有以往森严的大门,几块巨型的黄石自然堆放,石头上镌刻着墨绿色公园的名字,两边镂空的围栏取代了传统的高墙,缩短了社区与公园的距离。向内延生的“求学大道”,两边绿树成荫,一条条整齐划一的道路和绿地模纹相互穿插,形成数条读书走廊,布置在其中的座凳,为人们提供休息交流的场所。夏日鲜红的紫薇树阵使人心情愉悦,而草坪则有沉淀情绪的作用,在一片青绿的包围中深深吸一口气,可以感觉到思想被进化了,不浮躁了。

3)水池草坪:路中绿岛整齐的树阵中规中矩,尽端一池圆形碧水清澈透明,我们从中抽象出“没有规矩不成方圆”的古训。丛林围合草坪之中的水池,倒影

天光云彩,正如儒学家朱熹诗中云“半亩方塘一鉴开,天光云影共徘徊,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给人以更深层次的感受。

4)神秘花园:几组圆形的草坪如天外来客,悄悄地降落在一片灌木从中,就像麦田中神秘的麦圈,它是怎样形成的,为何悄无声息?这些谜团引人们无限的遐想和追索,每一个麦圈我们都将赋予一个主题,增加景观的知识性和思想性。当一个人独坐其中时,封闭与敞开的空间环环相扣,放射开来,从而引发对变化、统一等一系列的多维思考。

5)琴岛:采用了统一的规划布置,

采用中国传统的造园方法进行了造坡,绿

化,路网,建筑的安排。尽量避免大道直

穿小岛,造成岛狭小的感觉。蜿蜒的水岸

线和造坡掩映的进出道路,增加了进深

感。曲折的小路延长了人们逗留的时间,

也丰富了景观效果。种植了竹林、芭蕉、

桂花、腊梅等传统的植物,使它更具有古

典园林的意味,意趣无穷。临水平台斜穿

入湖中,增加了近水的乐趣,向远处观望,

波光粼粼,远处疏林草地栈桥台阁依稀可

见,小中见大的手法充分运用,使琴岛的

空间从此变得毓秀而丰富。

6)林中小筑:清新爽朗的树林,

雅致流畅的建筑通过一条长廊有机地

结合起来,穿越在绿荫鸟鸣之中,体

味“明月别枝惊雀,清风夜半鸣蝉”

的幽美意境,林中小筑,终结浮躁与

烦杂的地方。

7)湖滨休闲草坪:这是一个充满

野趣的湖滩,改造前的原始地貌已经

非常自然,常有鸟儿来嬉戏,觅食。用植被稍做修

饰,修复其土石裸露的缺点,恢复其生态平衡,一

片大草坪面向湖心。

8)生态群岛:生态群岛是人工营造的湿地生

态环境,岛上的垂柳和浅水中的池杉保护了水土资

源,减少雨季地表对河岸的冲刷。同时婆娑的垂柳

和挺拔的池杉在水中的倒影也是幽美的景观元素,

它和远处植物的林缘线、近处水岸灌木花卉的组团

形成三位一体的立体空间景观效果,亦是公园“景

观”主题的体现。

9)烧烤园:依山临水。设计一片大草坪,作为烧烤乐园,丰富前来旅游特别是年轻人的活动内容,从而吸引更多的人参与公园的活动中来,这里远离树林,紧靠湖面,可以尽量避免引发火灾,同时湖水又可以及时扑救。不远处的服务用房,又可以方便的为前来野炊的人提供周到的后勤服务。

10)四季园:这里是一个丰富多彩的观赏空间,顺

应地形布置了具有四季代表性的植物。例如春天盛开

的樱花,夏天绽放的紫薇,秋天芳香四溢的桂花,冬

季常青的雪松等等。相信爱美的人都会在这里流连忘

返。这同时又是公园的苗圃、花卉的培养基地,因此

还能学到很多鲜为人知的植物知识。一条条杉木架起

来的通道从园中随意地穿梭,徜祥其中,感受鸟语花

香,令人如痴如醉。

11)湖畔栈道:这里是翡翠湖南岸设计的亮点,沿

着堤坝布置一条冰水栈道,木质的栈板情切可人,这

里凭栏远眺,湖面的荷花清晰可见,你还可以走上栈桥在荷花从中穿越,相信和远观会有别样的感受。最远处的高喷彩虹桥,稍近的琴岛、右面近处的生态群岛挺拔的池杉林以及面前的荷花,相互掩映,层次分明,增加了湖面的进深,在栈桥上行走,相互穿插的元素移步换景,构成了丰富的思维立体空间的景观效果。

2.功能分区分析

3.绿化分析

4.动静分区分析

5.服务设施分析

三.翡翠湖局部细节分析

1.景观广场概况

该场所是公众举办活动,表演的场所,适合中小型的文化演出,所以又名文化广场,下沉式舞台通过一条水带和观众席隔离开来,演出时犹如水上起舞,优美而浪漫,看台设一圈白色的张拉膜,可以为观众挡住夏日炎热的阳光,同时它又是一道风景,在青山绿水间,赏心悦目。

2.空间组合和组织

空间组织围绕广场东西主轴线和南北辅轴线展开,由东向西追求由实空间到虚空间、由下沉空间到凸起空间的转化,形成有抑有扬、有张有弛、有放有收的空间变化模式。广场空间在强化轴线序列感的同时,也注意小型半开敞、开敞空间的营造,丰富广场的空间构成。规划采用植被分隔、铺地界定、高差错落相结合的手法,将广场空间划分

为几个功能特色各异的

小型活动空间,并通过

广场内部道路串联组

织,使广场空间相互融

合、渗透,形成有机联

系的整体。同时,规划

运用城市设计的手法,

对广场周围建筑的空间

布局提出了具体要求,

保证广场地区空间景观

组织的统一有序。

景观广场是一

面围合的广场,里面

进行了多种形式的

空间分割,对二次空

间进行组织,如设置

了一些下沉空间、点

状空间、块状空间

等。广场空间的分割主要是底面通过高差或铺装的不同把广场分成若干个空间,景观广场也是利用布置下沉空间和铺地材料、花纹的不同进行空间的分割的。景观广场内有多个下沉空间,其中一个大椭圆形的下沉空间是主空间,起着主导作用。这是个椭圆形的旱冰场,平时人们可以在里面滑旱冰,也可作为人们集会和举行公共活动的场所,旱冰场边缘的台阶为人们提供了休息的场地,整个下沉空间是人流聚集最密集的地方。景观广场的次空间以点、块状为主,其中点状空间一般是由植物(如植物立面造型、枝叶覆盖等)、喷泉、水池等构成,块状空间由铺地、草坪等构成。

景观广场的可视性很高,一方面是因为它是一面围合而成的广场且面积比较大,另一方面是因为景观广场的高差变化不是很大,使人站在远处就能对前方一览无余,再加上广场的绿化很好和辅助设施比较齐全,就大大提高了广场的利用率。景观广场的空间尺度把握得也很好,人置身其中不会产生大而空的感觉,合理的空间尺度给人一种适宜、亲切的感觉,使更多的人愿意停留在那里,保证了广场的利用效率。

3.用地构成

广场用地按使用功能和

外观特征划分为铺装场地、

绿化用地、通道、附属建筑

用地。景观广场的铺装场地

比较简单,面积较大,有椭

圆形铺装场地、方形铺装场

地和不规则形状的铺装场

地,是人流集中的场所。

景观广场的绿化用地有

草坪、水面、花卉、乔木、

灌木等组成,具有遮挡、划

分、联结、导向的作用。如大片草坪中种植小片的树木,起到划分空间、遮挡视线的作用,使得草坪不是一下子完全呈现在人们眼前,而是随着人的行走逐步展开空间,既起到了点缀大空间的作用,又吸引人们更深层次的进入;而大片草坪中孤植的树木,凭借其独特的造型,吸引人们逐渐向它靠近,起到导向的作用。广场内绿地有可进入性绿地和封闭性绿地,封闭性绿地满足人们远距离观赏的需要,可进入性绿地满足人们近距离亲近自然的需要。

4.广场的铺地和材料

铺地处理的精细考究程度直接影响到广场的整体景观效果。在现代环境设计

中,需要铺地在外观、色彩以及质感方面有所变化,以反映其功能的区别,如用于引导步行路线还是鼓励人驻留。愈重要的地段,其处理愈需要精细。

在景观广场的设计中,地面色彩与整体环境在统一中求变化,大面积以灰色系瓷砖铺设,通过材料冷暖明暗的不同形成具有丰富节奏的地面形式。

5. 广场设施配置

丰富、精致的景观离不开“城市家具”的布置,包括座椅、垃圾筒、路标等,景观广场在小品的布置中将可组合的设施整体设计,如座椅和树池、指示牌结合形成统一的小品形象。雕塑、喷泉、小品是点缀广场的饰品,增添广场的文化意蕴。在景观广场的中央设置了以代表地方文化特色雕塑的“滔滔黄河,巍巍嵩山”,人们可以在这里散步、聊天、休憩、观鱼等。

景观广场为周围居民和游人提供了日常活动的空间。照明的设计为其营造出夜间多彩的景观意象。广场建筑立面亮化,烘托出优美的建筑细部。路灯依据人的尺度并结合地段环境特征进行特别造型设计。广场节点、重点地带精心布置

庭院灯、地灯,营造出祥和的

(生态化铺装)

(通过不同铺装的材料及色彩来区分空间

呆板,为空间增添了韵味。)

气息,广场中的几根大灯柱是其中的一个亮点,白天是广场的立体景点之一,晚上更加发挥其作用到了极致。

广场的休息凳遍布了每一个角落,不仅最大限度的满足了市民休闲娱乐的要求,还成为外地游客暂时停靠和交流的平台,广场的坐凳也是形式多样,有结合树木的围栏形式、有独立设置的、有结合一些动物石雕设置的以及舞台前的观演

式的坐凳。分别为市民提供了集体自

由交流、小群体交流、观演式交流的

空间。

为了满足人们的休闲娱乐的需

求,广场内设有售货亭、报刊亭等服

务设施,是广场设计中不可缺少的部

分。在很大程度上满足了市民的不同

需求。

6.植物美学观赏功能

植物美学观赏功能也就是植物美学特性的具体展示盒应

用,其主要表现为利用植物美化环境,从而构成主要景

观或利用植物遮挡、引导视线,还可以以植物的枝叶为

景框创造景观等。

植物在景观中本身就是一道风景,尤其是一些形状奇

特、色彩丰富的植物更会引起人们的注意,在空地中一

株高大乔木自然会成为人们关注的对象、视觉的焦点。

但并非只有高大乔木才具有这种功能,应该说,每一种

植物都拥有这样的潜质。

在设计中运用的是自然环境的引入手法。如乔木、花卉、草坪、动物、巧妙的结合达到了柔化空间的效果。

景观广场内种植了大型树木。给景区带来更多的绿色。大多采用在局部区块上布置了乔木及花、草相配的手法以形成不同形态的绿化体系。配合树池、花钵丰富了空间景观,柔化了大量的硬地铺装给人带来的冰冷。

广场及路边的边缘地带大量的运用了绿篱,接着是大面积的绿化带,这样不仅为景点提供了一个优美的绿色背景,而且对周围的噪音也有很好的隔绝作用,为人们创造了一个安逸的环境。

四.景观规划设计与人的行为

人类体验景观的感受通过坐、靠、走、游、观、窥、降、俯、仰等各种人体动作和知觉结构来辨别。因此人类的户外行为规律及其需求是景观规划设计的根本依据。一个景观规划设计的成败、水平的高低,就看它在多大程度上满足人类户外环境活动的需要,是否符合人的户外行为需求。至于景观的艺术品位,这是一个见仁见智、因人而异的事情,对于面向大众群体的现代景观,个人的景观喜好要服从大多数人的景观追求。所以,考虑大众的思想、兼顾人类共有的行为、群体优先,这是现代景观规划设计的基础原则。

景观规划设计强调开放空间,我们关注的行为亦是人的户外开放空间中的行为,以最大程度地满足人在户外活动的基本要求。

城市中的公共空间设计也有三个层次的问题:一是景观形象,二是生态绿化,三是群众使用。对于现代城市景观规划设计,特别是城市高度密集中心区,群众使用是最为基本的层次。讲到交往,可以分为高强度和低强度两类。亲密的朋友、亲人及说得上话的那种交流,属于高强度的交往。另外一类,诸如路人之间目光的交流、人看人之类的交流,就是低强度的交流。将这二种方式落实到空间场地中,比较狭小的空间适合高强度的交流,相对开敞的空间适合低强度的交流。所以要在景观规划设计中有意识地强化这一方面的内容。人看人最为典型的环境就是广场中的露天舞台,舞台上并不是一定每天都有表演,但每一个站在舞台上或坐在观众席上的人都会有与被看的感觉,这即是人与人交往的一种方式。另外还有一种方式,即提供指示,如广场中有一块碑,刻了些字,叙述了一个故事,这也是一种交往,一种信息的转达,即用一些标识图案、雕塑等传达某种信息,诸如此类,都算作交往。在强调信息交往的空间中,这些内容都应在设计中考虑进去。

与现代景观规划设计直接相关的景观行为构成的基本元素有:需求、容量、组群、性质、规模、感受及空间格局等特征。它是与规划设计的空间布局不同,而是人的行为的空间格局。在设计中,始终强调设计尊重、关于人的行为感受、以人为本。

五.结语

通过此次调研,我明白了景观规划设计是市民生活空间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不是摆设在城市中的一幅画让人观赏,它必须融入市民的生活,因此景观的设计应该召唤人性和公共性,景观规划的最大成功之处就是把景区的功能、地方艺术文化很好的结合在了一起,为市民创造了优美的、舒适的娱乐休闲环境,使处在闹市的市民有了一块宁静纯净的好去处。

在考虑人的需求之外,景观规划设计还要综合考虑各个因素之间的整体和

谐。通过调查周围居民对该景观的影响、期望等情况。在设计时才能统筹各个因素,包括设计的形成,内部结构之间的和谐,以及他们与魂晶功能之间的和谐。使我更加了解了景观环境不是独立的游赏空间,而是城市与大地的结合体,应作为人类生活空间和自然过程的连续体系设计和管理,即建立“自然—人类—生态系统”景观环境规划生态体系。

这样才能满足人的需求的同时,保持自然生态不被破坏,使人与自然融洽共存,打造真正意义上的保持自然网络系统的完整性。

参考文献:

[1] 陈伯超.景观设计学.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建筑分社, 2007.

[2] 顾小玲.景观设计艺术[M].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2004.

[3] 马克辛.景观设计基础[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8.

[4] 舒湘鄂.景观设计[M].上海:东华大学出版社,2006.

[5] 刘滨谊. 现代景观规划设计[M]. 东南大学出版社.2005.

[6] 许浩. 城市景观规划设计理论与技法[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社,2006.

[7] 贾建中. 城市绿地规划设计[M].北京.中国林业出版社,2000.

[8] 王向荣、林箐.西方现代景观设计的理论与实践.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1.

[9] 刘小光.景观美学.中国林业出版社,2012.

[10] 金煜.园林植物景观设计.辽宁科学技术出版社,2008.

[11] 臧德奎. 园林树木学.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7.

[12] 张丽安、荆其敏.地景网络环境设计.机械工业出版社,2009.

风景园林调研报告

风景园林调研报告 调查时间:十一月一日至十一月十一日 调查地点:南京工业大学及其周边地区 调查对象:园林景观中的地形、水体、植物以及地面铺装 调查方法:实地考察、翻阅资料、上网查询 前言:随着时代的发展,景观造园学的应用越来越广泛,无论是公共场地还是私家别墅,园林景观都在其中扮演着必不可缺的角色。作为一名风景园林学的大一学生,在初步接触了风景园林学概论后,我打算就以园林学中最基础的四个方面来大致研究与分析一下学校以及其周边的景观设计。在调查时,我们将运用所学到的知识,实地考察并且结合参考资料来进行正确理性的分析。在评判一处景观时我们将分别列举出其优点与存在的缺陷并提出自身可能不太成熟的改进 意见。 主体:这次调研的四个对象分别是:地形、水体、植物以及地面铺装。 我们首先来谈一谈地形。在园林学中,地形被分为四种类型:平地、坡地、山体以及假山。总所周知,南京工业大学江浦

校区依山而建,坡地在学校到处可见。这次我们列举了两处较为典型的坡地作为典型来进行分析。第一处为东苑食堂后靠近丰巢快递出的坡地,很明显,此处地形的坡度明显大于12%,为陡坡。此处为桂苑、南苑与西苑学生去往东苑食堂最近的路以及顺丰快递所在地。每天的人流量很大。但是由于坡度较大,却没有设计为楼梯走道的形式所以在行走时很吃力。但是考虑到快递点和苏果超市的存在,来往汽车频繁,这样设计无可厚非。依照我们小组的建议,可按照楼梯上为残疾人士开通无障碍通道一样,在坡地的一侧设计为楼梯走道,这样既不影响正常汽车的来往又可使学生上下坡不再那么吃力。第二处我们选择了明德楼前的坡地。此处坡地的坡度较小,为缓坡。明德楼作为阳光长跑的其中一个检测点,每天的人流量也不少。缓坡地形并不会太影响人行走或跑步。但此处的缓坡配合上一旁伫立的明德楼,从坡地下往上看是会使得明德楼显得格外高大,再配合上明德楼上那层层的爬山虎,深秋爬山虎由绿变红,在寒风中,行走在这样一个缓坡也会更令人感受到寒意。再来便是沉毅广场,这是一处典型的平地。作为轮滑社、滑板社等社团进行社团活动的主要场地,以及开展一些活动的主要场地,沉毅广场平整的地形满足了这些要求,为校园中各式各样活动的展开提供了便利。依山而建的校园,山体地形必不可少。西苑食堂旁边就有一座山体。设有楼梯,为可登临山体。此处山体地形起

景观园林调研报告

景观园林调研报告 姓名:王珂珂 学号:109972 班级:1B11C2 指导老师:马晓燕

1.基地背景,环境文脉; 西安地处中国,中西两大经济地域组合部,是西北各省通往西南、中原及华东的门户与交通枢纽。在全国经济总体布局上具有承东启西地位,东联西进的重要战略作用。现辖9区4县,总面积9983平方公里,人口725万人。 西安是中国古代文明的重要发源地,保留着各个历史时期的大量文化遗产,优越的地理区位和深远的历史渊源,使西安成为中国北方西部最大的商品交流中西与物资集散地。悠久的历史沉积和丰富的人文资料,使西安居中国六大古都之首,是世界四大文明古都之一,被誉为“天然历史博物馆”! 西安不只是古老的,更是现代的;不只是一座拥有丰富历史文化积淀的古老城市,也是一座蓬勃发展、充满活力与希望的现代化城市。国际化、市场化、人文化、生态化的理念,进一步提高和丰富西安发展的境界和内涵。

曲江新区 曲江新区位于西安城区东南部,以中外的大雁塔和曲江皇家园林遗址为中心,区内历史文化积累深厚,名胜古迹众多,是自然风光,人文景观,民俗风情及现代都市文化的荟萃之地,旅游资源十分丰富。 曲江新区近期规划面积15.88平方公里,远期规划面积47平方公里,是西安城市中心区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未来五年西安城市建设的重点区域。 曲江新区是西北唯一的旅游度假区,国家级文化产业示范基地,享受省级旅游度假区优惠政策和管理权限,

拥有完善的服务和支撑体系。 曲江寒窑 曲江寒窑遗址公园位于曲江新区东南隅,紧贴曲江池遗址公园隅,与大雁塔,大唐芙蓉园和大唐不夜城隔水相望,以在此地发生的王宝钏的爱情故事为线索, 这里遗址区蕴含着丰富的爱情文化,民俗文化和戏曲文化资源。以此为依托,将规划建设以曲江寒窑遗址为核心的中国第一个爱情为主题公园。

居住区的景观设计调研报告

学 院: 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 专 业: 建筑学 年 级: 建筑122 学 号: 学生姓名: 2014年 10月 7 日 居住区景观设计 调研报告

目录 一、前言 二、案例分析 (一)保利溪湖居住区案例分析(二)荷塘月色居住区案例分析(三)梦溪笔谈居住区案例分析三、总结

一、前言 为了更好的对居住区景观设计有直观的认识与了解,以及对花溪区的住宅情况有深入的了解,我选取了位于花溪区的三个楼盘进行了踏勘,它们分别是保利溪湖、荷塘月色、梦溪笔谈。通过实地的观察研究以及资料的查找,我们既收获了感性认识,也得出了理性认识,以下是我们对各小区作出的总结与分析。另外,我们对本次设计的基地也进行了实地调研,并对其区位、交通系统、周边配套、地形情况、中心绿地、组团绿地与宅旁环境、植物、广场与铺装等进行了分析。

二、案例分析 (一)保利溪湖案例分析 1.概况 保利溪湖位于贵阳市花溪区,毗邻花溪区政务中心。项目环抱洛平水库,自然资源丰富,环境优美。保利溪湖以洋房、高层、商业为一体的大型社区。 容积率:2.3 绿化率:35% 建筑面积:360000平方米 占地面积:305486平方米 总户数:2587 2.道路系统及周边配套

学校:贵州大学城,花溪小区,花溪中学 医院:花溪人民医院 公园:花溪湿地公园 银行:花溪信合 交通状况: 乘坐207路公交车到洛平村站下车,步行1.5公里 保利溪湖207公交 站台3.小区规划定位----滨水型居住区

高层 洋房 别墅 小学 项目环抱洛平水库,自然资源丰富,环境优美。项目以别墅、洋房、高层、商业为一体的大型社区。项目以尊重自然再造自然、融入城市空间环境这一观念为核心,总体布局以人为本,通过一系列与环境相融的人性化设计,创造出尊贵、自然、优雅的人居社区,使住宅居民真正感受到亲和、随意、自由的生活方式。 4.建筑风格

园林景观调查报告doc

园林景观调查报告 篇一:关于园林景观调查报告 关于城市园林景观的报告 一、城市园林景观简介 所谓城市园林景观,是指把园林的理念运用在城市建设中,利用乔灌木的配植、铺装的选择、小品的搭配等,创造出适应各种建筑物及辅助设施的景观效果,使城市增加园林绿化率,优化环境卫生、丰富城市景观,达到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目的。 二、城市园林绿地分类 城市园林绿地大致可以分为七大类:公共绿地、居住区绿地、道路交通绿地、单位附属绿地、生产绿地、防护绿地、风景绿地。不同的绿地类型,对园林造景、植物配植有不同的要求,只有在满足环境对绿地要求的基础上,设计园林景观才能更好的发挥其作用,所以认清园林绿地的类型、景观作用、使用人群、周边环境等应当是城市园林景观设计的首要工作。 城市园林绿地类型的功能简介如下: 三、城市园林景观要素: 景观要素的基本成分可分为两大类:一类是软质的东西,如树木、水体、和风、细雨、阳光、天空;另一类是硬质的

东西,如铺地、墙体、栏杆、景观构筑。软质的东西称软质景观,通常是自然的;硬质的东西,称为硬质景观,通常是人造的。当然也有例外。 软质景观的艺术设计(一)园林植物树种的选择:在绿地的整体景观中,需要运用乔灌花草的高度差异,创造出层次有致的绿地空间,使建筑物与周围环境之间过渡自然。既可以体现建筑物的特色,又可与周边的园林景观相协调在树种的搭配上,既要满足生物学特性,又要考虑绿化景观效果,要绿化与美化相结合,树立植物造景的观念,创造出安静和优美的人居环境。 1,注意色彩的搭配由于树种分为有常绿树种、落叶树种;观花树种、观叶树种等,为保证绿地景观色彩的丰富度,使得四季有花,常年有绿,所以在选择树种时,常绿树种与落叶树种搭配,乔木、灌木与藤蔓植物结合,速生植物和慢生植物相结合,适当地配植和点缀时令开花花卉草坪。从而使得该园地的色彩丰富,具有层次感。 居住区是居民一年四季生活、憩息的环境,植物配置应该有四季的季相变化,使之同居民春夏秋冬的生活规律同步。如由迎春花、桃花、丁香等组成的春季景观;由紫薇、合欢、花石榴等组成的夏季景观;由桂花、红枫、银杏等组成的秋季景观;由腊梅、忍冬、南天竹等组成的冬季景观。

景观设计调查报告和感想

景观设计 一:相关概念景观概念:景观指某地区或某种类型的自然景色,也指人工创造的景色森林景观。泛指自然景色,景象。现代园林发展的一种形式。 景观设计概念:景观设计,是指风景与园林的规划设计,它的要素包括自然景观要素和人工景观要素。与规划,生态,地理等多种学科交叉融合,在不同的学科中具有不同的意义。景观设计主要服务于:城市景观设计(城市广场、商业街、办公环境等)、居住区景观设计、城市公园规划与设计、滨水绿地规划设计、旅游度假区与风景区规划设计等 景观设计学概念:景观设计学:景观设计学是关于景观的分析、规划布局、改造、设计、管理、保护和恢复的科学和艺术。加拿大景观设计师协会将其定义为是一门关于土地利用和管理的专业。 二:景观的发展 中国古典园林 皇家园林发展历史 皇家园林殷商时期:从迄今发现的最早的文字――殷商(公元前16~11世纪)甲骨文中发现了有关皇家园林“囿”的论述。据此,有关专家们推测,中国皇家园林始于殷商。据周朝史料《周礼》解释,当时皇家园林是以囿的形式出现的,即在一定的自然环境范围内,放养动物,种植林木,挖池筑台,以供皇家打猎、游乐、通神明和生产之用。当时著名的皇家园林为周文王的“灵囿”,“灵囿”以自然树木花草为主,鸟兽充其间,并挖池筑台,供帝王贵族游乐狩猎,实际上就是狩猎园。

宋金时期:到了宋代(960年~1279年),统治阶级沉湎于声色繁华,北宋东京、南宋临安,金朝中都,都有许多皇家园林建置,规模远逊于唐代,然艺术和技法的精密程度则有过之。皇家园林的发展又出现了一次高潮,这就是位于北宋都城东京的艮岳。宋徽宗建造的艮岳是在平地上以大型人工假山来仿创中华大地山川之优美的范例,它也是写意山水园的代表作。此时,假山的用材与施工技术均达到了很高的水平。到了金代(1115年~1234年),营建了西苑、同乐园、太液池、南苑、广乐园、芳园、北苑等皇家园林,并修建离宫禁苑,其中最大的是万宁宫,即今天的北海公园地段。并在郊外建玉泉山芙蓉殿、香山行宫、樱桃沟观花台、潭柘寺附近的金章宗弹雀处、玉渊潭钓鱼台等。“燕京八景”之说就起源于金代。 元明时期(1271年~1644年),皇家造园活动相对的处于迟滞局面,除元朝大都御苑“太液池”,明代初期玄武湖为明朝时为黄册库,系皇家禁地。明代扩建为西苑外,别无其他建设。其中元代万岁山(今景山)、太液池(北海)为中心发展。庙宇园林也开始盛行。 清朝时期(1616年~1911年),皇家园林的建设趋于成熟,高潮时期奠定于康熙,完成于乾隆,由于清朝定都北京后,完全沿用明朝的宫殿,这样皇家建设的重点自然的转向于园林方面。那时,从海淀镇到香山,共分布着静宜园、静明园、清漪园(颐和园)、圆明园等90多座皇家园林,连绵20余里,蔚为壮观,此外在北京城外还有许多皇家御预苑。其中以圆明园、清漪园(颐和园)、避暑山庄、北海最为出名。此外在中国造园史上圆明园还首次引进了西方造园艺术与技术。 私家园林 各个历史时期

小区景观设计调研报告模板

小区景观设计调研 报告

1.前言................................................................................................................. 2.调研内容........................................................................................................ 2.1久居福小区简介.................................................................................... 3.调研案例分析............................................................................................... 3.1地理位置............................................................................................... 3.2交通分析.............................................................................................. 3.3服务配套................................................................................................. 3.4景观规划布局........................................................................................... 3.5景观功能分析......................................................................................... 3.6硬质景观分析.......................................................................................... 4.优缺点分析..................................................................................................... 5.总结.................................................................................................................

城市景观设计调研报告2

正文第二章交通流线和景观分析 城市景观设计调研报告 ——古文化街景观调研报告 一、调研目的及意义 1、调研对象:古文化街 2、调研目的及意义:希望通过对古文化街的实地参观和调研,了解城市中心的历史文化景区的景观分布、景观设施,以及如何通过景观使具有代表性的历史街区与现代化的城市巧妙地融合。 二、调研方法和技术路线 1、调研方法:采用个案研究法利用古文化街案例启发并引导项目实践,并通过在实际工作中的实践水平、动手能力与项目完成程度来检验实践,本项目的研究要源于实践,高于实践,服务于实践,学习与实践完全统一。 2、技术路线:查找关于古文化街的历史背景——>实地调研——>对各个细部景观节点进行参观——>古文化街景观设计的优点——>古文化街景观设计存在的问题——>总结心得——>分类整理、加工、分析信息——>形成调研报告——>完成

正文第一章简介 三、调研内容 1、调研内容介绍: (1)区位 古文化街位于南开区东北隅东门外, 海河西岸,北起老铁桥大街(宫北大街), 南至水阁大街(宫南大街)。红色为本次调 研主要部分。 (2)历史文化背景 南北街口各有牌坊一座,上书“津门 故里”和“沽上艺苑”,长687米,宽5米, 系商业步行街。天后在古时被人们称为护 航女神。传说她是福建莆田人,姓林名默, 经常驾船出海,搭救遇难的人,故被后人 敬为女神。元时京城每年需北运大批粮食, 先从海路运抵天津,然后再转河运至京城。 元政府为祈求航海安全,便将护航女神崇 为天妃,并在沿海城镇建起天后宫。天津 图一区位 的天后宫建于公元1326年。农历三月二十三日是娘娘的生日。介绍天津的历史变革,陈列着各种民俗风情实物。皇会是因清乾隆皇帝下江南时曾游此会而得名。传统的演出场所在天后宫前的广场以及宫南、宫北一带。古文化街建成后,每逢农历三月二十三日(“天后”诞辰吉日)在此举行盛大的皇会,表演龙灯舞、狮子舞、少林会、高跷、法鼓、旱船、地秧歌、武术以及京戏、评剧、梆子等。 (3)周边环境状况 古文化街北临解放广场,东邻海河,西邻商业区,住宅区。位于非常繁华的商业中心,四周建筑多为现代化的商业建筑和高层。

景观设计调研报告(共3篇)

景观设计调研报告(共3篇) 景观设计调研报告(共3篇) 第1篇: 景观设计调研报告景观设计调研报告姓名:专业:郑州紫荆山公园郑州紫荆山公园坐落在郑州市区的东北部,南邻金水河下游,北临金水大道,东靠城东路,位于金水路、紫荆山路、花园路、人民路四大主干道交汇处,毗邻紫荆山百货大楼,面向河南省人民大会堂,周边密集的省直机关单位和完善的城市配套,是郑州市的行政中心、商贸中心、交通中心、经济中心、文化中心。整个公园被金水河、道路自然分隔为东园、西园和南园三部分,现占地总面积为288亩,其中绿地占75.5%,水面积占 11.3%。 紫荆山公园绿化主要是以苍松翠柏做基调,各种花色的花、灌木点缀其间;乔、灌、花、草搭配栽植,构造出大面积的树林、草地园林景观,全国现有树种120个,24000余株;绿地面积15.8万平米,覆盖率达93.2%,园林建筑艺术小品和景石遍布各个主要景区,使山清水秀的公园更为活泼、幽雅。东园由绿韵景区、东湖景区和儿童乐园组成,以山水风景为主。从东大门入口处远远望去是一片翠绿丛丛的灌木,棵棵的松柏都是葱郁茂盛;西园,湖堤垂柳依依,湖中波光潋滟,主要景点有月季园、湖心

岛、钓鱼村、樱花山等,东园和南园从吊桥相通。南园主要以观赏植物为主,原先的花草苗圃区现已改建成了蔷薇园和敬林园。 现占地面积263亩,其中绿地占有75.7%,水面积占11.3%,现有在职职工150人。节假日人流量6万余人,假日高峰期可达16万人左右,广场可利用展示面积约1万平米。紫荆山公园集自然景观与人文景观于一体,山势玲珑剔透,雄浑壮观,环境幽雅,令人陶醉。 1.公园内部的空间特征园中有山有水,亭廊水榭和园林艺术小品把枝繁叶茂、花团锦簇的公园扮得更为旖旎,山顶小亭巧立,山下碧水相映。 公园的绿化主要是以苍松翠柏作基调,各种花色的花灌木点缀其间。乔、灌、花、草搭配栽植,构造出大面积的树林、草地园林景观,全国现有树种120个,24000余株;绿地面积15.8万平米,覆盖率达93.2%,从东大门入口处远远望去是一片翠绿丛丛的灌木,棵棵的松柏都是葱郁茂盛;西园,湖堤垂柳依依,湖中波光潋滟,主要景点有月季园、湖心岛、钓鱼村、樱花山等,东园和南园从吊桥相通。南园主要以观赏植物为主,原先的花草苗圃区现已改建成了蔷薇园和敬林园。也是郑州少有的立体式公园。园林建筑艺术小品和景石遍布各个主要景区,使山青水秀的公园更为活泼、幽雅。在郑州市紫荆山公园的万木之中,处处可看到圆球树冠常青灌木海桐。倒卵状椭圆形浓绿而有光泽的绿叶长满枝头,枝叶茂密。紫荆山公园里广植紫荆花,近年来为改变

景观设计调查研究报告

景观设计调研报告 姓名:熊乙 学号:201412010121 指导老师:张哲

第一章前言 城市公园是供公众游览、观赏、休憩、开展户外科普、文体及健身等活动,向全社会开放,有较完善的设施及良好生态环境的城市绿地。城市公园景观包含自然景观和社会人文景观两大方面内容。城市公园景观设计可分为城市公园绿地系统规划、景观规划和具体空间设计两部分,它是处理人工环境和自然环境之间关系的一种思维方式和解决方法。公共服务中心体系的科学构建是推动城市功能完善的重要动力,也是社会公共资源合理分配的重要依据:它为下一层级不同属性、不同类型公共服务设施的空间布局奠定了基础。 从城市整体出发,城市道路景观设计要体现城市的形象和个性。 从道路本身出发,将一条道路作为一个整体考虑,统一考虑道路两侧的建筑物、绿化、街道设施、色彩、历史文化等,避免其成为片段的堆砌和拼凑。 视觉空间上的连续性。道路景观的视觉连续性可以通过道路两侧的绿化、建筑布局、建筑风格、色彩及道路环境设施等的延续设计来实现。 时空上的连续性。城市道路记载着城市的演进,反映出某一特定城市地域的自然演进、文化演进和人类群体的进化。道路景观设计就是要将道路空间中各景观要素置于一个特定的时空连续体中加以组合和表达,充分反映这种演进和进化,并能为这种演进和进化做出积极的贡献。

目的: 本次调研通过了解公园景观设计从而体会城市景观设计原理。并通过本次调研对所学城市景观设计知识做一次全面系统的展示。综合学习已建成的并运用景观设计手法,结合所在区域的地理环境、建筑风格及当地的人文历史等因素,完成对景观设计概论的了解与学习,并辅助城市规划专业做好设计。本次调研主要针对公园内的景观设计布局、小品设施、公园内部交通流线。

景观设计调研报告

景 观 设 计 调 研 报 告 调研地点:郑州绿博园 碧沙岗公园 调研时间:2015. 小组成员:

目录 郑州绿博园3 环境要素 3 选址条件 4 气候条件 4 交通状况 4 地形地貌 4 人工环境要素 5 使用人群 6 文化氛围 6 交通状况 7 人们的评价7 调研总结 8 碧沙岗公园9 碧沙岗周围环境9使用人群 10 园内道路设计 11

郑州绿博园景观设计调研 中国绿化博览园位于郑州市区以东郑汴产业带白沙组团与官渡组团之间的生态绿化防护带内,万三路(规划的新107国道)以东,中央大道(郑汴物流通道)以南,人文路两侧。郑州绿博园面积2939亩,相当于郑州城区内的碧沙岗公园、人民公园、紫荆山公园的总面积,园内不但有国内各省、市及相关行业的86个和8个国际友好城市修建的永久性展园,还有观光塔、展览馆、音乐喷泉、综合服务中心等多项主体建筑工程;栽植各类绿化苗木700多个品种、万株,园内开挖的枫湖,水面面积有260余亩。 环境要素 环境要素也称作环境基质,是构成人类环境整体的各个独立的、性质不同的而又服从整体演化规律的基本物质组分。分为自然环境

要素和人工环境要素。 自然环境要素 选址条件 绿博园位于万三路(规划的新107国道)以东,中央大道(郑汴物流通道)以南,人文路两侧的郑汴产业带白沙组团与官渡组团之间的生态绿化防护带内,规划面积2939亩。 气候条件 绿博园区域属典型的暖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区,四季分明。春旱多风;夏热多雨;秋凉清爽;冬寒干燥。 水利条件 园区东临黄河引灌渠,西南临近贾鲁河,一般条件下地下水位在4~6m之间,丰水期不足2m,地下水资源较为丰富,但丰水期易产生内涝。 交通状况 郑州绿博园位于郑汴新区的核心地段,在郑开大道以南2公里,西临107国道,北接郑汴物流通道,东至中牟县人文路。 地形地貌 园区地势基本平坦,西高东低、南高北低、略向东北方向倾斜,最大高差约2m,局部分布小型沙丘,对环境影响不大。园区南侧为一处奶牛养殖小区,内部地貌情况较复杂,建筑、大规格泡桐、铺装

【参考借鉴】小区景观设计调研报告.doc

目录 1.前言................................................................................................................. 2.调研内容........................................................................................................ 2.1久居福小区简介.................................................................................... 3.调研案例分析............................................................................................... 3.1地理位置............................................................................................... 3.2交通分析.............................................................................................. 3.3服务配套................................................................................................. 3.4景观规划布局........................................................................................... 3.5景观功能分析......................................................................................... 3.6硬质景观分析.......................................................................................... 4.优缺点分析..................................................................................................... 5.总结................................................................................................................. 前言 景观设计是城市绿化的主要组成部分,不仅可以美化环境、陶冶情操,最主要的是它还是城市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标志,所以我选择的是小区景观设计案例,小区景观设计表现可以让我们更加形象具体的认识住区,对小区整体的环境条件都有一个直观的认识,了解住宅小区的现状和景观设计详情。 2.调研内容: 2.1小区简介及绿化 久居福位于成都市西南航空港片区临港路,距双楠片区、神仙树紫荆片区、政府新办公区仅约10分钟车程;区内分布四所大学及多家院校和国家级科研机构。 小区由于采用了高层建筑的形态,以创新的手法实现了用低密度高层建筑空间换取高绿化环境的生态居住概念。小区拥有500余米的江安河自然景观,并临河设置了40亩的滨河公园,以生态生活为主题的珍稀湿地景观,提供最天然的绿色纯氧空间,同时通过通透的沿河点式布局,成功的将江安河500米内的滨河景观最大限度的引入小区内部,与小区的集中绿化庭园情景交融,也为日照、通风等环境因素创造出最佳的环境。和贵久居福规划了占地面积70亩的和贵晴天公园,为业主提供、室内泳池、网球场、篮球场、健康步道等及其他体育休闲配套。建筑风格:和贵久居福住宅立面采用了现代地中海情调的主题。 3.调研案例分析 3.1地理位置

小区景观设计调研报告

1.前言................................................................................................................. 2.调研内容........................................................................................................ 2.1久居福小区简介.................................................................................... 3.调研案例分析............................................................................................... 3.1地理位置............................................................................................... 3.2交通分析.............................................................................................. 3.3服务配套................................................................................................. 3.4景观规划布局........................................................................................... 3.5景观功能分析......................................................................................... 3.6硬质景观分析.......................................................................................... 4.优缺点分析..................................................................................................... 5.总结.................................................................................................................

城市公园景观调研报告

以金鸡湖广场及周边绿地景观为例 城市公园景观调研报告 ——景观规划设计原理论文 姓名 孙雨静 1120122230 史心怡 1120122209 沈 烨 1120122217 司 竹 1120122227

调研概述及目的:对金鸡湖公园进行实地调研和考察,在对现有资料的大概了解 上进一步体会城市公园景观在城市中所发挥的的重要意义。将对公园景观总体布局的宏观把握与对景观要素的设计手法、广场道路尺度规划的微观局部相结合,展开分析调研。 关键词:生态,城市绿化,空间尺度,植物配置,金鸡湖 正文: 城市公园是城市中环境优美的游憩空间,是城市的绿洲,它是城市居民进行文化休息以及其他活动的重要场所,对美化城市面貌和平衡城市生态环境、调节气候、净化空气等均有积极作用。而同样的,作为一个城市绿地景观系统,在顺应自然,营造生态空间的同时,其总体布局和空间形式,以及尺度把握,无疑也是我们值得推敲和借鉴的。 金鸡湖位于苏州工业园区,即苏州古城区和新区以东,在地理位置上属于苏州中心地带。(图1-1)金鸡湖地区是苏州工业园区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占地约12平方公里,为园区的城市湖泊公园。金鸡湖具有无以伦比的风景资源,占地约7平方公里,其环湖地区可以开发成为一个临水的区域性现代休闲娱乐空间。 图0-1 园区中轴线布局 Ⅰ因地制宜环境引导下的总体布局及规划理念 金鸡湖是在苏州市东区——苏州工业园区的中心部位,其水域面积7.38km2,比著名的杭州西子湖还大1.88km2,定位是开放的城市湖泊公园,因而它必须符合园区的总体规划,园区的总体规划是将中新合作的70km2分为三个相对独立的区域,每个区域均遵循如下规划布局原则,即从北往南依次为工业区、居住区、中心商贸区、居住区、工业区,东西向以苏州干将路的延伸线为中轴线,而金鸡湖正像串在这根轴线上的一颗明珠。设计师在对湖岸周围地块进行一定的分区以后,开始了“创造性保护”的规划。 1969年,克罗(D.S.Crowe)率先提出景观规划、设计应注重“创造性保护”工作,即既要最佳组织调配地域内的有限资源,又要保护该地域内美景和生态自然,它强调景观空间格局对区域生态环境的影响与控制,并试图通过格局的改变来维持景观功能流的健康与安全。从而把景观

新版居住区景观设计调研报告样本

居住区景观设计调研报告 学院: 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 专业: 建筑学 年级: 建筑122 学号: 学生姓名: 10月7 日

目录 一、前言 二、案例分析 ( 一) 保利溪湖居住区案例分析( 二) 荷塘月色居住区案例分析( 三) 梦溪笔谈居住区案例分析三、总结

一、前言 为了更好的对居住区景观设计有直观的认识与了解, 以及对花溪区的住宅情况有深入的了解, 我选取了位于花溪区的三个楼盘进行了踏勘, 它们分别是保利溪湖、荷塘月色、梦溪笔谈。经过实地的观察研究以及资料的查找, 我们既收获了感性认识, 也得出了理性认识, 以下是我们对各小区作出的总结与分析。另外, 我们对本次设计的基地也进行了实地调研, 并对其区位、交通系统、周边配套、地形情况、中心绿地、组团绿地与宅旁环境、植物、广场与铺装等进行了分析。

二、案例分析 (一)保利溪湖案例分析 1.概况 保利溪湖位于贵阳市花溪区, 毗邻花溪区政务中心。项目环抱洛平水库, 自然资源丰富, 环境优美。保利溪湖以洋房、高层、商业为一体的大型社区。 容积率: 2.3 绿化率: 35% 建筑面积: 360000平方米 占地面积: 305486平方米 总户数: 2587 2.道路系统及周边配套

学校: 贵州大学城, 花溪小区, 花溪中学 医院: 花溪人民医院 公园: 花溪湿地公园 银行: 花溪信合 交通状况: 乘坐207路公交车到洛平村站下车, 步行1.5公里 保利溪湖207公交3.小区规划定位----滨水型居住区

高 洋 别 小 项目环抱洛平水库, 自然资源丰富, 环境优美。项目以别墅、洋房、高层、商业为一体的大型社区。项目以尊重自然再造自然、融入城市空间环境这一观念为核心, 总体布局以人为本, 经过一系列与环境相融的人性化设计, 创造出尊贵、自然、优雅的人居社区, 使住宅居民真正感受到亲和、随意、自由的生活方式。 4.建筑风格

城市景观调研报告

城市景观调研报告 篇一:城市景观设计调研报告 前言调研目的及意义、调研方法和技术路线 水上公园景观设计调研报告 一、调研目的及意义: 水上公园式天津著名的综合性水景公园,本次调研主要针对公园内的景观设计布局、 小品设施、公园内部交通流线。通过调研了解公园景观设计从而体会城市景观设计原理。为了我们对本科课程中所学内容的深入理解,并通过本次调研对所学城市景观设计知识做一次全面系统的展示。综合学习已建成的并运用景观设计手法,结合所在区域的地理环境、建筑风格及当地的人文历史等因素,完成对景观设计概论的了解与学习,并辅助城市规划专业做好设计。还需要需要进行对基地进行实地调研和定向调研,

收集大量公园景观设计资料。本课题与所学专业有密切联系,具有综合性特点。 二、调研方法和技术路线 研究方法:水上公园实地调研参观、拍照。 技术路线:沿公园大体流线三湖五岛进行游览,再对沿途的景观进行细致调研分析调研时间: 2013年11月2日调研地点:天津市南开区水上公园 1 正文第一章简介 三、调研内容 1、简介 水上公园始建于1950年,面积为125公顷。其中,水面面积为75公顷,陆 地面积为50公顷,绿化面积达35万平米,园林花木近200个品种,是天津市规模最大的综合性公园。建园近60年来,在各级政府的关怀下,经过几代园林建设者的辛勤耕耘,形成了风光秀丽、水波粼粼的风景名胜区。1991年,

被天津市民评为“津门十景”之一“龙潭浮翠”;2004年,被国家旅游局评为AAAA级旅游风景区;2009年,水上公园经过大规模景观提升改造,定位为“北方西湖,水上四季”。 水上公园由三湖五岛构成(东湖、西湖、南湖;春岛、夏岛、秋岛、冬岛、瀛岛)。环湖绿树成荫,湖面荷花吐艳,玉带碧水之间众岛与眺远亭遥相辉映;七座石拱桥与多处仿明清建筑争相媲美;三处明清式长廊镶嵌绿荫之中,姿态婀娜,引人入胜;“水景长堤”、“水晶广场”多姿水景,步移景异,诱人眼帘;盆景园、神户园、水生植物园风格独具,美不胜收;翠堤览胜、桃柳宜春、秋宇清霜、冬宜雪韵等景观区域季相突出,风貌宜人。胜似西湖美景珠落津门。 水上公园游乐区,以“津门小迪斯尼乐园”著称。其间,“过山车”、“激流勇进”、“摇摆锤”、“空中飞人”等大型游艺机惊险刺激、回味无穷。湖面上,仿古龙舟、高速快艇穿梭其中,近300余条各式游

景观设计调研报告16596

景观设计调研报告 16596

景 观 设 计 调 研 报 告调研地点:郑州绿博园 碧沙岗公园 调研时间:2015. 4.12 小组成员:

目录 郑州绿博园景观设计调研 (3) 环境要素 (4) 选址条件 (4) 气候条件 (5) 交通状况 (5) 地形地貌 (5) 人工环境要素 (5) 使用人群 (6) 文化氛围 (6) 交通状况 (7) 人们的评价 (7) 调研总结 (8) 郑州碧沙岗公园调研报告 (9) 碧沙岗周围环境 (9) 使用人群 (10) 园内道路设计 (10) 郑州绿博园景观设计调研 中国绿化博览园位于郑州市区以东郑汴产业带白沙组团与官渡组团之间的生态绿化防护带内,万三路(规划的新107国道)以

东,中央大道(郑汴物流通道)以南,人文路两侧。郑州绿博园面积2939亩,相当于郑州城区内的碧沙岗公园、人民公园、紫荆山公园的总面积,园内不但有国内各省、市及相关行业的86个和8个国际友好城市修建的永久性展园,还有观光塔、展览馆、音乐喷泉、综合服务中心等多项主体建筑工程;栽植各类绿化苗木700多个品种、63.5万株,园内开挖的枫湖,水面面积有260余亩。 环境要素 环境要素也称作环境基质,是构成人类环境整体的各个独立的、性质不同的而又服从整体演化规律的基本物质组分。分为自然环境要素和人工环境要素。 自然环境要素 选址条件 绿博园位于万三路(规划的新107国道)以东,中央大道(郑汴物流通道)以南,人文路两侧的郑汴产业带白沙组团与官渡组团之间的生态绿化防护带内,规划面积2939亩。

气候条件 绿博园区域属典型的暖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区,四季分明。春旱多风;夏热多雨;秋凉清爽;冬寒干燥。 水利条件 园区东临黄河引灌渠,西南临近贾鲁河,一般条件下地下水位在4~6m之间,丰水期不足2m,地下水资源较为丰富,但丰水期易产生内涝。 交通状况 郑州绿博园位于郑汴新区的核心地段,在郑开大道以南2公里,西临107国道,北接郑汴物流通道,东至中牟县人文路。 地形地貌 园区地势基本平坦,西高东低、南高北低、略向东北方向倾斜,最大高差约2m,局部分布小型沙丘,对环境影响不大。园区南侧为一处奶牛养殖小区,内部地貌情况较复杂,建筑、大规格泡桐、铺装分布其中。 人工环境要素 绿博园区规划设计立足生态性、注重示范性、拓展休闲性、彰显文化性和科技性,融入了绿色生命、绿色生活、绿色经济、绿色家园和绿色科技的理念,充分体现“让绿色融入我们的生活”的主题。绿化景观结构分为“一湖、二轴、三环、八区、十六景”。一湖为中心湖区“枫湖”。二轴为“绿色宣言”景观轴和“山水中原”景观轴。二轴线交汇于枫湖,形成全园视觉中心。三环为三个景观环,内景观环体现湖光山色的“绿博”美景。中间景观环主要为各类展园,为“绿博园”精华荟萃带。外景观环为背景森林带,是整个园区的绿色大背景。 八区:全园分为入口区、枫湖区、展园区、湿地区、背景森林区、绿色生活体验区、休闲娱乐区和苗木花卉交易区八区。 十六景:指外八景和环湖八景。外八景是指内环以外八景,包括挹秀亭、桃花源、多彩大地、果林花溪、森林剧场、科普园、北入口、东入口。环湖八景包括枫湖半岛、阳光沙滩、生态浮岛、观景

水上公园景观设计调研报告城市景观设计调研报告

前言调研目的及意义、调研方法和技术路线 水上公园景观设计调研报告 一、调研目的及意义: 水上公园式天津著名的综合性水景公园,本次调研主要针对公园内的景观设计布局、小品设施、公园内部交通流线。通过调研了解公园景观设计从而体会城市景观设计原理。为了我们对本科课程中所学内容的深入理解,并通过本次调研对所学城市景观设计知识做一次全面系统的展示。综合学习已建成的并运用景观设计手法,结合所在区域的地理环境、建筑风格及当地的人文历史等因素,完成对景观设计概论的了解与学习,并辅助城市规划专业做好设计。还需要需要进行对基地进行实地调研和定向调研,收集大量公园景观设计资料。本课题与所学专业有密切联系,具有综合性特点。 二、调研方法和技术路线 研究方法:水上公园实地调研参观、拍照。 技术路线:沿公园大体流线三湖五岛进行游览,再对沿途的景观进行细致调研分析 调研时间:2013年11月2日 调研地点:天津市南开区水上公园

正文第一章简介 三、调研内容 1、简介 水上公园始建于1950年,面积为125公顷。其中,水面面积为75公顷,陆地面积为50公顷,绿化面积达35万平米,园林花木近200个品种,是天津市规模最大的综合性公园。建园近60年来,在各级政府的关怀下,经过几代园林建设者的辛勤耕耘,形成了风光秀丽、水波粼粼的风景名胜区。1991年,被天津 市民评为“津门十景”之一“龙潭浮翠” ;2004年,被国家旅游局评为AAAA级旅游风景区;2009年,水上公园经过大规模景观提升改造,定位为“北方西湖,水上四季”。 水上公园由三湖五岛构成(东湖、西湖、南湖;春岛、夏岛、秋岛、冬岛、瀛岛)。环湖绿树成荫,湖面荷花吐艳,玉带碧水之间众岛与眺远亭遥相辉映;七座石拱桥与多处仿明清建筑争相媲美;三处明清式长廊镶嵌绿荫之中,姿态婀娜,引人入胜;“水景长堤”、“水晶广场”多姿水景,步移景异,诱人眼帘;盆景园、神户园、水生植物园风格独具,美不胜收;翠堤览胜、桃柳宜春、秋宇清霜、冬宜雪韵等景观区域季相突出,风貌宜人。胜似西湖美景珠落津门。 水上公园游乐区,以“津门小迪斯尼乐园”著称。其间,“过山车”、“激流勇进”、“摇摆锤”、“空中飞人”等大型游艺机惊险刺激、回味无穷。湖面上,仿古龙舟、高速快艇穿梭其中,近300余条各式游船让游客尽享水上美景。 图1水上公园全景图

景观设计调研报告_图文(1)

调研报告 课题名称:天津临港工业区生态湿地公园景观规划设计 课题类型:湿地,景观设计,公园景观 1. 本课题的目的及研究意义 该公园位于天津具体用地范围是:北起长江道,南至珠江路,西临海滨大道,东至渤海十路,总占地面积约 63万平方米,公园建成后,将改善近岸海域水体水质,防止排放的污水造成渤海水体的富氧化,从而防止赤潮等灾害的发生,并使受损生态系统随水环境的改善而逐步修复,使生态景观得以恢复。特色景观区域还将为市民营造良好的休闲环境。本课题研究目的在于使湿地景观设计能为类似项目的设计提供参考和借鉴。 综合考察学生在四年本科课程中所学内容, 并通过本次毕业设计对所学景观设计专业知识做一次全面系统的展示。学生需独立完成一套完整的湿地公园景观设计方案。综合运用景观设计手法,结合所在区域的地理环境、建筑风格及当地的人文历史等因素,将设计方案合理化,设计概念明确化, 设计目标人性化,并且还应具有一定的创新性。学生需要进行对基地进行实地调研和定向调研,收集大量湿地公园景观设计资料。本课题与众多相关专业有密切联系,具有综合性特点。自然湿地公园的概念以一种自然形成是湿地生态环境为主。湿

地公园是指:“不问起为天然或人工,长久或暂时性沼泽地。湿原、 泥炭地或水域地带,带有静止或流动、或为淡水、半咸水体者,包括 低潮时不超过 6米的水域”。湿地有叫丰富的动植物资源,计时陆地 上的天然蓄水库, 再续洪防旱、调节气候, 控制土壤侵蚀、促淤造陆、降解环境污染等方面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又是众多野生动植物,特 别是珍惜水禽的繁殖或越冬地。 湿地公园的建设是推动区域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催化剂”, 也是湿地保护和保育理论的实践成果。目前,尚未有人给湿地国际公 园确切的定义,按照一般文献资料上的理解,湿地公园应该保持该区 域的独特的自然生态系统并趋近与自然景观状态,维持系统内部动植 物种的生态平衡和种群协调发展,并在尽量不破坏湿地自然栖息地的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