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280万吨1780热轧带钢车间设计毕业设计

(此文档为word格式,下载后您可任意编辑修改!) HEBEI UNITED UNIVERSITY

毕业设计说明书

G RADUATE D ESIGN

设计题目:年产280万吨1780热轧带钢车间设计

学生姓名:张志芳

专业班级:09成型1班

学院:冶金与能源学院

指导教师:杨海丽教授

2013年05月28日

摘要

板带材生产的技术水平不仅是冶金工业生产发展水平的重要标志,也反映了一个国家工业与科学技术发展的水平。建设现代化的热轧宽带钢轧机要满足现代工业对热轧板品种质量的要求。而最终产品的质量首先取决于连铸胚的质量,其次取决于轧钢工艺的设计,如轧机的刚度、轧机的布置形式等等。所以工艺设计是否合理不仅关系到产量,还关系到最终产品的质量。

基于以上考虑,本次设计结合本钢1700mm、唐钢1700mm、莱钢1500mm、宝钢1580mm、鞍钢1780mm、梅钢1422mm热轧生产线设计了280万吨1780mm 常规热连轧生产线,在此设计中详细的介绍了加热、粗轧、热卷取、精轧、冷却、卷取等一系列过程。其中精轧机选取7架大断面牌坊和高吨位轧制力轧机,采用工作辊正弯辊(WRB)技术、CVC轧机和厚度自动控制(AGC)等技术来控制板型和提高厚度精度。另外为提高轧件温度,减少头尾温差,节约轧制能耗,降低工程投资,在精轧前采用保温罩。设计中涉及的技术参数大部分取自现场的经验数值,用到的部分公式也是用来自于实际的经验公式。

关键词常规热连轧;保温罩;层流冷却;液压AGC系统

Abstract

The level of technique is not only an important marking of the metallurgy industry produce development, but also reflect the level of the national industry and science technique.To construct a modern industry to the quality of continuous casting slab.what is more,it depends on the design of the rolling ,for example the arrangement and the stiffness of the mill .So wether the design is reasonable is not only relate to the quantity but also relate to the quality.

Based on the above premise, this design combine Tang steel 1450 ,Ben steel 1700, Bao steel 1580 and An steel 1780 line to design 2.8 million ton traditional this paper it introduced the detail, the .Among them, The finishing mill still selected the big cross section memorial arch and the order to raise the temperature of rolling metal and reduce the difference temperature between the tail and the the rough rolling and the finishing rolling. The coefficient in this design and parts of formulas come from actual experience.

Keywords conventional continuous rolling, ,但实际生产中并不追求轧制最薄规格,因为薄规格生产的故障率高,辊耗大,吨钢酸洗成本高等。待技术发展到故障率等降低后,才能经济地批量生产[2]。

1.1.2 我国热轧板带钢生产的发展史

我国热连轧带钢的发展大致可以划分为三个阶段[3]:

第一阶段为初期发展阶段,以解决企业的有无为主要目的,这个时期热轧板带钢轧机建设职能依靠国家投入,建设水平和技术设备参差不齐。1989年投产的宝钢2050mm轧机代表了当时国际先进水平,采用了一系列先进的热连轧生产技术,但这个时期投产的二手设备则是国外五、六十年代的设备,整体技术水平相对落后,虽然在安装过程中进行了局部改造,但整体技术水平提高有限。1980年投产的本钢1700mm生产线和1992年投产的攀钢1450mm生产线均采用国产轧机,其轧机整体水平不高,产品与国际水平差距较大,但这几套轧机在满足国民经济建设需求的同时也培养出了一批技术人才。

20世纪90年代以后是第二阶段,这是全面提高技术水平,新技术、新设备的引进阶段。各大企业均以引进国外先进技术为主,如1999年投产的鞍钢1780mm轧机,1996年投产的宝钢1580mm轧机。这一阶段的轧机除常规轧机

所采用的先进技术外,还采用了连铸机和轧制线直接连接的布置形式,此外PC 板形控制系统,强力弯辊系统,在线磨辊技术,中间辊道保温技术,带坯边部感应加热技术,精轧全液压压下及AGC技术都得到了广泛应用。珠钢1500mm 薄板坯生产线、邯钢1900mm薄板坯生产线、包钢1750mm薄板坯生产线的引进,使我国拥有了新一代热连轧带钢生产技术。

近几年开始的第三阶段是以提高效益、调整产品结构,满足市场需求和提高企业竞争能力为主的发展阶段。由于近些年国家经济的快速发展,对钢材需求量不断增加,各个企业或引进或采用国产技术,或建设传统连轧生产线,或建设薄板坯连铸连轧生产线,同时也对原有生产线进行全面的技术改造,使其达到现代化水平。目前,我国热连轧生产已摆脱落后状态,并已处于世界先进水平行列[4]。

1.2热轧轧技术的发展现状及趋势

1.2.1 热轧板带钢的发展现状

现代热连轧技术的技术发展主要集中在板形、厚度精度、温度与性能的精准控制、表面质量控制等方面,例如强力弯辊(WRB)系统、工作辊窜辊(HCW、CVC)和对辊交叉(PC)技术、工作辊的精细冷却、高精度数学模型的不断改进等。

在热轧带钢轧机布置形式的发展方面,总结起来,主要有以下几种形式[5]:典型的传统热带钢连轧机组,这种机组通常是2架粗轧机,7架精轧机,2台地下卷取机,年总产量350~550万吨,生产线的总长度400~500m,有一些新建的机组装备了定宽压力机(SP)。这类轧机采用的铸坯厚度通常为200~250mm,特点是产量高,自动化程度高,轧制速度高(20ms以上),产品性能好。

紧凑型的热连轧机,通常机组的组成为1架粗轧机,1台中间热卷箱,5~6架精轧机,1~2台地下卷取机,生产线长度约300m,年产量200~300万吨。采用的铸坯厚度200mm左右,投资比较少,生产比较灵活,由于使用热卷箱温度条件较好,可以不用升速轧制(轧制速度14ms左右)。

新型的炉卷轧机机组,通常采用1台粗轧机,1台炉卷轧机,1~2台地下卷取机,产量约100万吨,其中有的生产线可以生产中板也可以生产热轧板卷,主要用于不锈钢生产,投资较小,生产灵活,适合多品种。

热轧带钢的另一生产形式是薄板坯连铸连轧,按结晶器的形式不同,分别有多种形式,如SMS开发的CSP、DANIELY开发的H2FRL等,由薄板坯铸机、加热炉和轧机组成,刚性连接,铸坯厚50~90mm,产量120~200万吨,

轧机的布置形式有粗轧加精轧为2+5布置,1+6布置,也有7架精轧机组成的生产线。薄板坯连铸连轧的特点是生产周期短、产品强度高、温度与性能均匀性好,但是表面质量、洁净度控制方面比传统厚板坯的难度大。

国外发展的无头(半无头)轧制技术,日本是在传统的粗轧机后设立热卷箱,飞焊机,把中间坯前一坯的尾部和下一坯的头部焊接在一起,进入精轧机组时形成无头的带钢进行轧制,在卷取机前再由飞剪剪断,该生产线可以20ms的速度轧制生产0.8~1.3mm厚的带钢。德国发展的是半无头轧制技术,他们利用薄板坯连铸连轧的生产线,铸造较长的铸坯进人精轧,并且轧后进行剪切,在精轧机组中形成有限的无头连轧。这种生产线的特点是适合于稳定生产薄规格的带钢,减少了薄规格带钢生产中的轧废和工具损失。欧洲还在开发基于薄板坯连铸连轧技术的无头轧制技术,通过进一步提高铸坯的拉速,使连轧机和连铸机的速度得到匹配,实现真正的连铸连轧。

薄带直接连铸并轧制的技术,钢水在2个辊中铸成5~6mm的带钢,经过1架或2架轧机进行小变形的轧制和平整,生产出热带钢卷。

1.2.2 热轧板带钢的生产工艺及特点

常规热连轧生产工艺具有诸多特点,主要在于:生产能力大、自动化程度高;产品规格多、质量稳定;生产效率高、成材率高。因此,这种生产工艺仍是钢铁企业建设热连轧带钢生产线的首选[6]。

连铸连轧工艺生产环节多、占地面积大、投资成本高,特别是生产优质高档产品时,需配备技术含量高的炼钢、精炼和连铸设施。

薄板坯连铸连轧生产工艺生产能力适中、设备布置紧凑、流程短、生产成本低,市场竞争力较强,但薄板坯拉坯速度较高,铸坯易产生横向角裂和表面纵裂等缺陷,使钢坯表面质量不及常规工艺产品水平。

1.2.3 热轧板带钢的发展趋势

近代热轧板带钢生产技术发展的主要趋向在于[7]:

1.热轧板带材短流程、高效率化。首先,为了大幅度简化工艺过程,缩短生产流程,充分利用资源,降低各项消耗,提高经济效益,不仅充分利用连铸坯为原料,同时不断开发和推广应用连铸板坯直接热装和直接轧制技术;其次,进一步完善连铸连轧和连续铸轧技术。

2.生产过程连续化。

3.采用自动控制提高产品精度和板形质量。在板带材生产中,产品的厚度精度和平直度是反映产品质量的两项重要指标。由于才哟个液压压下厚度自动控

制和计算机控制技术,板带纵向厚度精度已得到很大的提高,但板带横向厚度和平直度的精度控制有待进一步提高。

4.发展控轧控冷与热处理技术以及合金钢种的开发。利用硅、钒等金属元素生产低合金钢种,同时配合连铸连轧、控轧控冷和热处理工艺,提高产品组织性能和质量。

第2章建厂依据及产品大纲

2.1建厂依据

2.1.1可行性研究

1)首钢新建的2250mm宽带钢连轧生产线无论是轧机水平还是工艺水平在国内都是一流的,这为我们建设或改造本1780mm生产线提供了很好的参考。

2)由于我国汽车工业和家电工业的高速发展,冷轧板带材的缺口很大,建设一条可供冷轧的热轧板带生产线可为首钢在顺义新建的150万吨冷轧项目供料,进而提高我们的综合竞争力。

3)中国正处于经济发展时期,钢铁消费总体良好。虽然我国的钢铁总产能过剩,但是很多中高档钢铁产品还需进口,究其原因主要是国内轧制生产线不是国外淘汰的二手线,就是国内自行研制的轧机、电气等设备。我们的设备确实成为了生产的薄弱环节。如何在原有设备能力的基础之上生产中高档产品,如何改进我们的工艺,使其具有先进水平,这些正是我们轧钢人要做的。随着国家汽(轿)车、家电、集装箱、输油(汽)管线等行业的迅猛发展,将会进一步刺激各类板材品种的需求,市场前景很大。

4)与薄板坯连铸连轧相比,常规热连轧仍有其自身的优势。薄板坯连铸连轧技术晶粒较细,加上轧制的大压下,使产品硬度很高,不能按要求向冷轧供应强度低于240MPa的软带钢。就向冷轧供料而言,常规热连轧仍有广阔的发展空间。

2.1.2 地理与资源

1)广阔的市场

唐山周围有许多中小型冷轧厂,我们的热轧卷可以为其提供原料;华北、东北地区有许多机械制造业,板带钢也可以作为成品供给这些企业;近几年国

内实行城市大变样计划,许多城市建筑、桥梁都实行新建。所以板带钢会有广阔的销售前景。

2)丰富的能源

(1)铁矿:迁安和遵化有丰富的铁矿,并且京唐钢铁位于深水港曹妃甸港,便于澳矿运输;

(2)煤矿:开滦集团可以提供充足的煤燃料;

(3)电力:陡河电厂、唐山电厂可以提供充足的电力;

(4)水资源:东北部有陡河水库可以提供充足的水资源,临海地带水资源是比较充裕的;

(5)石油:华北油田,大港油田和刚发现的南堡石油为其提供足够石油。

3)便利的交通

唐山地处京津之侧拥有便利的铁路,京唐港和正在建设的曹妃甸港口提供了便利、廉价的水运,唐津高速公路、唐港高速公路以及107国道、205国道、102国道提供了便捷的公路运输。

4)丰富的人力资源

北京科技大学、东北大学、鞍山科技大学以及燕山大学、河北联合大学等冶金工科院校可以提供优秀的专业技术人员,其他各大学可以提供相关专业的技术人才。

2.2 产品大纲

产品大纲是设计任务书中的主要内容之一,是进行车间设计时制订产品生产工艺过程、确定轧机组成和选择各项设备的主要依据。产品大纲不但规定了车间的类型,同时也规定了车间生产品种的方向。所以编制产品方案时应注意[7]: 1)满足国民经济特别需要,根据市场信息解决某些短缺产品的供应和优先保证国民经济重要部门对钢材的需要。

2)考虑各类产品的平衡,尤其是地区之间产品的平衡。要正确处理长远与当前、局部与整体的关系。作到供求适应、品种平衡、产销对路、布局合理、要防止不顾轧机特点和条件一哄而上、一哄而下的倾向。

3)考虑轧机生产能力的充分利用和建厂地区产品的合理分工。

4)考虑建厂地区资源的供应条件,物资和材料运输的情况。

5)要适应当前对外开放、对内搞活的经济形势,力争做到产品结构和产品标准的现代化。

2.2.1 坯料

热带钢轧机一般采用连铸坯或初轧坯为原料。由于连铸坯的诸多优点,加之比初轧坯物理化学性能均匀,且便于增大坯重,故对热带连轧更为合适。

选择尺寸时,必须考虑轧机的工作条件,提高板坯厚度,可以增加板坯及钢卷的重量,但增加了轧制道次,使机架数目增多,轧制线增长。因此坯料厚度应合理选择。板坯厚度一般150~250mm,多数为200~250mm,最厚达300~350mm。国产1700热连轧机采用连铸坯的厚度规格为160、210、250mm。近代连轧机完全取消了展宽工序,以便加大板坯长度,采用全纵轧制,故板坯宽要比成品宽度大,由立辊轧机控制带钢宽度,而其长度则主要取决于加热炉的宽度和所需坯重。目前板卷单位宽度的重量不断提高,达到15~30kg∕mm毛重准备提高到33~36kg∕mm。

综合上述考虑,最终确定原料规格如下:

板坯厚度:150~250mm

板坯宽度:800~1500mm

板坯长度:9~10m

2.2.2产品规格

厚度:1.5~12mm;

宽度:750~1600mm;

钢卷内径:Φ762mm;

钢卷外径:Φ1200~Φ2000mm;

最大卷重:30t;

产量:年产280万吨。

2.2.3 钢种方案

表2-1 按钢种分配的热轧板带的产品

按产品规格分配热轧板带方案见表2-2。

表2-2 按产品分配的热轧板带

第3章车间布置及主要设备的选择

3.1车间布置及设备选用的原则

首先,在粗轧机与精轧机之间设计保温罩或热卷箱等,主要是考虑产品的规格,实际现场的生产以及带钢内部组织性能的影响,而做出选择;其次,为了使得本次的设计更贴近实际,在选定轧机型号及确定轧辊、各架轧机之间的距离等方面,主要是依据鞍钢1780生产线的车间设计,并针对本次设计要求做一些改动;在确定轧机数目及布置上,考虑的是目前连铸机铸出的坯料质量、大压下导致跑偏、及整个轧制稳定配合等方面,而作出了本次的设计。在设计中,选用的设备、技术、轧机数目、布置及选用的原因将在下面做具体的介绍。

3.2 主要设备的选择

轧钢机是完成金属轧制变形的主要设备,代表车间生产技术水平,这是区别于其他车间类型的关键。因此,轧钢机选择的是否合理对车间生产具有非常重要的影响。因为带钢轧机为平辊轧制,轧制力大,为了能控制良好的板形,机架和轧辊必须有较大的刚度才行。所以板带轧机主要是四辊轧机。

轧钢机选择的主要依据是:车间生产的钢材、钢种,产品品种和规格,生产规模的大小以及由此而确定的产品生产工艺过程。对轧钢车间设计而言,轧钢机选择的主要内容是:确定轧钢机的结构形式,确定其主要技术参数,选用轧机的架数以及布置形式[7]。

在选择轧钢机时一般要注意考虑下列各项原则:

(1)在满足产品方案的前提下,使轧机组成合理,布置紧凑;

(2)有较高的生产效率和设备利用系数;

(3)保证获得质量良好的产品,并考虑到生产新品种的可能;

(4)有利于轧机机械化,自动化的实现,有助于工人劳动条件的改善;

(5)轧机结构型式先进合理,制造容易,操作简单,维修方便;

(6)备品备件更换容易,并利于实现备品备件的标准化;

(7)有良好的综合技术经济指标。

3.2.1 除鳞设备

现代热带钢连轧机都设有高压水除鳞箱来清除氧化铁皮。除鳞箱是一个基本封闭的箱体。箱内上下各装有两排集水管,其上下高压水喷嘴同时喷射高压

水除鳞。上排水管的高度可根据板坯厚度的变化来调节。喷嘴的喷水方向迎着板坯的前进方向与水平呈15°角。高压水产生水平分力,将氧化铁皮冲击到板坯边缘以外,链条的作用是防止高压水和氧化铁皮散射,使其只能落入地沟。

高压水的压力通常采用15~18MPa,每个高压水喷嘴水流量为91Lmin。3.2.2板坯宽度测压设备

宽度精度与厚度精度、板凸度、平直度共同构成带钢的外形质量,其中宽度精度是带钢带钢产品外形质量的一个重要指标。精确的宽度可以提高热轧薄板及其后步工序的成材率,既可避免由于过宽造成切边过多,又可减少由于过窄给后步工序带来的生产安排混乱。需对成品带钢宽度进行控制,这里先介绍粗轧调宽。粗轧调宽可以通过独立的立辊轧机、粗轧机附属立辊、定宽轧机、大侧压调宽压力机(SP轧机)等设备实现。粗轧调宽在带钢宽度调整和精度控制中占有主要地位[8]。

1)立辊轧机

为了进行宽度控制,传统热连轧机组都配有独立的立辊轧机或在粗轧机上装设附属立辊,有的精轧机前也设立了立辊。根据调宽量的大小,板坯可以进行多道次或一道次立轧。

(1)立辊轧机位于粗轧机水平轧机的前面,大多数立辊轧机的牌坊与水平轧机的牌坊连接在一起。立辊轧机主要分为两大类,即一般立辊轧机和有AWC 功能的重型立辊轧机。

①一般立辊轧机是传统的立辊轧机,主要用于板坯宽度齐边、调整水平轧机压下产生的宽展量、改善边部质量。其结构简单,主传动电机功率小、侧压能力普遍较小,而且控制水平低,不能在轧制过程中进行调节,带坯宽度控制精度不高。

②有AWC功能的重型立辊轧机是为了适应连铸的发展和热轧带钢板坯热装的发展而产生的现代轧机。其结构先进,主传动电机功率大,侧压能力大,具有AWC功能,在轧制过程中对带坯进行调宽、控宽及头尾形状控制,不仅可以减少连铸板坯的宽度规格.而且有利于实现热轧带钢板坯的热装,提高带坯宽度精度和减少切损。有AWC功能的重型立辊轧机的结构如图3.1所示。

图3.1 有AWC功能的重型立辊轧机的结构图

表3-1 立辊轧机的各种性能参数

(2)立轧的变形特点与平轧完全不同,经立辊轧机的轧制后的板坯具有一下形状特点:

①板坯立轧的狗骨变形,如图3.2(a)所示。板坯立轧是典型的超高件轧制过程,其突出特点是侧压时变形不深透,金属向厚度方向上的流动主要集中在板坯两侧的边缘部分,横断面出现明显的双鼓形,就是所谓狗骨变形。立辊的辊径越大,狗骨形越小。为增加调宽效率,现在普遍采用定宽压力机(SP Sizing Press),可看做是用半径无限大的垂头替代了立辊,定宽压力机的狗骨形要比立辊调宽小得多[10]。带有狗骨形的板坯经过后步平辊轧机轧制后,较厚的边部金

属将向宽向流动,造成轧件继续宽展,因而影响宽度精度,降低宽度控制效果。

图3.2(a)立辊轧边图3.2(b)立辊轧后平轧

②“舌头”及“鱼尾”。经过侧压后的板坯,在头尾部分产生严重的宽度不均,板坯头尾在轧制方向金属流动阻力小于板坯中部,形成头尾两侧向中间的圆弧形,使头尾宽度收缩,最终形成端部内凹的形状,即所谓的“舌头”及“鱼尾”。这部分带材必须在后续工序中予以切除,造成了金属的浪费,如图3.2(b)所示。而头尾之间的部分,由于金属沿轧制方向流动阻力加大,在长度方向的延伸受到限制,形成板坯两侧厚度方向的凸起高于头部。

③立轧时板坯拱起。板坯的宽厚比较大时,如果采用立辊轧机轧制,容易使板坯拱起,造成板坯失稳发生弯曲和扭转。

2)定宽压力机

压缩调宽技术是人们为了克服立辊轧制调宽的缺点,增大压缩工具与板坯的接触长度,改善板坯断面狗骨形,减少板坯头尾部的鱼尾和舌头及失宽,提高成材率而提出的。实现压缩调宽技术的设备是定宽压力机(SP Sizing Press)[9]。定宽压力机位于粗轧高压水除鳞装置之后,粗轧机之前,用于对板坯进行全长连续的宽度侧压。与立辊轧机相比,SP轧机具有以下优势:(1)板带成材率提高。SP轧机具有较强的板坯头尾形状控制功能,金属切损少。(2)调宽能力提高。目前SP轧机的最大侧压量达到了350mm,有效减轻了连铸机不断变换宽度规格的负担,提高了连铸机生产率和连铸坯质量及板坯的热装率和热装温度。(3)调宽实效提高。侧压变形更深透,板坯变形均匀,平轧是宽展回复减小。(4)宽度精度提高。SP轧机的锤头间距可严格控制,有很强的定宽作用[10]。

定宽压力机的主要形式有长锤头和短锤头两种[11]。

①长锤头定宽压力机。如图3.3(a)所示,特点是压缩模具长度略大于板坯长度,板坯遍布在全长上同时受到压缩。操作过程是先由螺杆机构将压缩模具调整到略大于板坯宽度的间距,然后快速液压压下机构按规程进行侧压。该定宽压力机是一次将板坯压缩至目标宽度,由于是整个板坯长度上同时进行压缩,所以需要特别大的压缩力。导致设备庞大,投资高,安装维修不便。

②短锤头定宽压力是用短锤头替代长锤头。如图 3.3(b)所示,用短锤头多次连续压缩来取代一次性压缩,大大减少了压缩力,减轻了压力机的负荷,简化了设备。

图3.3(a)长锤头定宽压力机图3.3(b)短锤头定宽压力机短锤头定宽压力机主要有两种形式:一种间歇式,如图3.4所示。在对板坯进行压缩之前,吃透位于打开位置,间距略大于板坯,板坯进入锤头之间的位置后停下来,对宽度方向进行压缩,一步压缩到位后锤头分开回到打开位置,然后板坯向前送进一步,开始下一步压缩,如此循环,直到板坯尾部压缩完毕。另一种是连续式,如图3.5所示。锤头对板坯进行压缩的同时,随板坯一起向前沿轧制线方向以相同速度前进。这种运动轨迹为一椭圆形曲线,可以保证板坯在首压缩的过程中以一定速度前进,不必是板坯停下来等待。压缩完成后,锤头沿椭圆形曲线再回到打开位置,准备下一次压缩。显然这种连续式定宽压力机的生产效率比间断式的要高得多[20]。

(a)压缩(b)打开(c)送进(d)再压缩

图3.4 间歇式调宽压力机动作示意图

图3.5 连续式调宽压力机

本设计结合实际生产情况,参考安钢1580mm,鞍钢1780mm热轧带钢的设计,选用连续式短锤头定宽压力机。其主要技术参数如下表4:

表3-2 定宽压力机技术参数

3.2.3轧制总道次的确定

取平均延伸系数为1.42,由产品厚度为3mm,进粗轧机的厚度为150mm。则根据公式可得:

轧制总道次数为n=

12

16

.

11

42

.1

lg

3

150

lg

lg

lg

lg

lg

=

=

=

p

p

h

H

μ

η

η

。所以确定道次数为

12道。初步确定粗轧6道,精轧6道。

3.2.4粗轧机

1)粗轧机布置形式及数量的选择

粗轧区的布置形式是根据产量、板卷重量等诸多因素决定的。由于精轧机的设计没有太大的区别,我们通常所说全连续式、3∕4连续式、半连续式和其它形式都是根据粗轧区轧机的布置形式来命名的。下面分别介绍粗轧机不同的布置形式。

(1)全连续式

所谓全连续式并不是说所有轧机构成连轧,只是说在整个轧制过程中轧件始终沿一个方向前进,没有逆向。全连续式粗轧机通常由4到6架不可逆式轧机组成,前几架为二辊式,后几架为四辊式。全连续式粗轧机的布置形式主要有两种:一种是全部轧机呈跟踪式连续布置;另一种是前几架轧机为跟踪式,后两架为连轧布置[12]。

典型的全连续式粗轧机的布置如图3.6所示。

R1 R2 R3 R4 R5 R6

图3.6 典型的全连续式粗轧机的布置

全连续式粗轧机在一、二代热轧带钢轧机中居多,因受当时的控制水平和机械制造能力的限制,粗轧机轧制速度较低,且都是以断面大、长度短的初轧板坯为原料,所以轧机产量取决于粗轧机的产量。全连续式粗轧机每架轧机只轧—道,轧件沿一个方向进行述连续轧制,生产能力大,因此在当时发展较快。

随着粗轧机控制水平的提高和轧机结构的改进,粗轧机的轧制速度提高了,生产能力增大了,粗轧机的布置形式也发生了很大变化,相继发展了3∕4连续式和半连续式。相比之下,全连续式粗轧机的优点就不明显了,而且其生产线长、

占地面积大、设备多、投资大、对板坯厚度范围的适应性差等缺点更加突出,所以近期建设的粗轧机已不再采用全连续式。

(2)3∕4连续式

3∕4连续式粗轧机由可逆式轧机和不可逆式轧机组成,其布置形式有2架轧机,3架轧机或4架轧机。

典型的3∕4连续式粗轧机的布置如图3.7所示。

图3.7 3∕4连续式粗轧机的布置

典型的3∕4连续式粗轧机由4架轧机组成,第1架为二辊可逆式轧机,第2架为四辊可逆式轧机。第3、4架均为四辊不可逆式轧机。3∕4连续式粗轧机的轧制工艺是:板坯在可逆式轧机上往复轧制3~5道次,在不可逆式轧机上轧制l 道次。3∕4连续式粗轧机兼有全连续式粗轧机的优点,又克服了它的缺点,与其相比具有生产线短、占地面积小、设备少、投资省、对板坯厚度范围的适应性好等优点。对于年产300万吨左右规模的带钢厂,采用3∕4连轧机较为适宜。我国热轧宽带钢粗轧机采用3∕4连续式布置的有宝钢2050mm、武钢1700mm、太钢1549mm。

(3)半连续式

半连续式粗轧机由1架或2架可逆式轧机组成。常见的布置形式有:

①1架四辊可逆式轧机组成,如下图3.8所示。

②由1架二辊可逆式轧机和1架四辊可逆式轧机组成,如图3.8所示。

单机架四辊可逆二辊可逆四辊可逆

图3.8两种半连续式粗轧机的布置

③由2架四辊可逆式轧机组成,如下图3.9所示。

四辊可逆四辊可逆

图3.9 四辊可逆式轧机

半连续式粗轧机与3∕4连续式粗轧机相比,具有设备少、生产线线短、占地面积小、投资省等特点,且与精轧机组的能力匹配较灵活,对多品种的生产有利。我国热轧宽带钢粗轧机采用半连续式布置的有宝钢1580mm、鞍钢1780mm、攀钢1450mm、武钢2250mm[11]。

本设计考虑到实际生产情况,从缩短生产线长度、减小占地面积、节约设备投资等方面考虑,选择近年来常用的半连续式粗轧机布置方式。根据轧辊强度等方面的因素,参考现场经验,本设计中选用2架四棍可逆式粗轧机。

2)粗轧机的各种参数

(1)材料的选择

由于热轧的时候工作辊表面温度高,又受到水的激冷,表面冷热反复循环产生工作应力,热疲劳应力使得轧辊表面产生网状裂纹,工作辊选择以辊面硬度为主。四辊机座除了少数机座受辊强度和咬入条件限制采用铸钢轧辊以外,其他主要受到扭矩和压力,弯曲应力较小,轧制速度高,辊面要求光滑以保证板带的表面的质量而多采用铸铁轧辊(辊面硬)。支撑辊受压力大主要受的是弯曲应力,而且直径较大并要着重考虑强度和轧辊的淬透性,因此多采用含铬的合金锻钢。

(2)轧辊尺寸的选择

轧辊是轧钢机的主要部分,在选取工作辊和支撑辊辊颈的时候要考虑以下几个方面[15]:

①工作辊的辊颈可能减小的程度取决于工作辊径和万向接轴所传递的传动力矩。

②为创造良好的变形条件,强度高的带钢要求采用较小的工作辊径。

③所能传递的变形力矩受工作辊断面积的限制,要求工作辊有较大的传动大的变形力矩。

④辊身长度与辊颈的比值不能超过允许值,否则工作辊会弯曲,所以要求辊颈采用较大的值。粗轧机性能参数如下表3-3所示。

表3-3 粗轧机的各种性能参数

毕设任务书_车间设计

2014届应用化学制药方向《毕业设计任务书》 设计人: 设计题目: 设计目的:设计的目的是把选定的实验室的的小试工艺放大到规模化大生产的相应条件,在选择中设计出最合理、最经济的生产工艺流程,做出物料和能量衡算;根据产品的档次,筛选出合适的设备;按GMP规范要求设计车间工艺平面图;估算生产成本,最终使该制药企业得以按预定的设计期望顺利投入生产。 设计规范:《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2010版)》、《药品注册管理办法(局令第28号)》、《医药工业洁净厂房设计规范(GB50457--2008)》、《药品生产质量管理规范(2010年版)》等。 设计内容: 1.处方设计 (1)查阅文献,详细列出药物的临床用途、理化性质、稳定性和生物学特性(天然药物罗列指标性成分的生物学特性)等信息(天然药物提取物还需列药物浸膏的性状信息)。说明这些信息对选择剂型的指导意义。 药物的理化性质信息至少包括:溶解度和pKa、粒径(天然药物浸膏的过筛目数)、晶型、吸湿性、脂水分配系数(天然药物浸膏列指标性成分的脂水分配系数)、pH-稳定性关系。 稳定性包括:药物(或天然药物的指标性成分)对光、湿、热的稳定性。 生物学特性包括:药物(或天然药物的指标性成分)在人体内的吸收、分布、代谢、排泄等。 (2)处方的筛选与优化 列出选定处方的处方全部组成及各原辅料的用量。处方组成应包括:原料药、全部辅料、包装材料或容器。 原料药、全部辅料、包装材料或容器应通过对比分析,选择固定的供应商。 说明处方筛选过程,并结合药物的临床用途、理化性质、稳定性和生物学特性及辅料的理化性质、稳定性和生物学特性等信息,说明所选定处方的合理性及存在的问题。 说明处方优化的过程及理由。 处方的筛选与优化的原则:根据临床用途及给药途径慎重选择,尽量优化处方,做到处方与生产工艺为最佳匹配、有利于设备选型与生产工艺验证。

年产40000吨苯酐的车间工艺设计_毕业设计

第一章文献综述 1.1苯酐简述 苯酐,全称为邻苯二甲酸酐(Phthalic Anhydride),常温下为一种白色针状结晶(工业苯酐为白色片状晶体),易燃,在沸点以下易升华,有特殊轻微的刺激性气味。苯酐能引起人们呼吸器官的过敏性症状,苯酐的粉尘或蒸汽对皮肤、眼睛及呼吸道有刺激作用,特别对潮湿的组织刺激更大。苯酐主要用于生产PVC 增塑剂、不饱和聚酯、醇酸树脂以及染料、涂料、农药、医药和仪器添加剂、食用糖精等,是一种重要的有机化工原料。在PVC 生产中,增塑剂最大用量已超过50%,随着塑料工业的快速发展,使苯酐的需求随之增长,推动了国内外苯酐生产的快速发展。 最早的苯酐生产始于1872 年,当时德国BASF 公司以萘为原料,铬酸氧化生产苯酐,后又改用发烟硫酸氧化生产苯酐,但收率极低,仅有15%。自1917 年世界开始以氧化钒为催化剂,用萘生产苯酐后,苯酐的生产逐步走向工业化、规模化,并先后形成了萘法、邻法两种比较成熟的工艺[1]。 1.2苯酐的性质[2] 苯酐,常温下为一种白色针状结晶(工业苯酐为白色片状晶体),易燃,在沸点以下易升华,有特殊轻微的刺激性气味。 分子式C8H4O3,相对密度1.527(4.0℃),熔点131.6℃,沸点295℃(升华),闪点(开杯)151.7℃,燃点584℃。 微溶于热水和乙醚,溶于乙醇、苯和吡啶。 1.3苯酐的合成方法比较及选取 1.3.1合成苯酐的主要工艺路线 1.3.1.1 萘法[1] 1.3.1.1.1反应原理 萘与空气在催化剂作用下气相氧化生成苯酐。

+O O O 2 V 2O 5 CO 2O H 29/2++2 2 1.3.1.1.2 工艺流程 空气经净化、压缩预热后进入流化床反应器底部,喷入液体萘,萘汽化后与空气混合,通过流化状态的催化剂层,发生放热反应生成苯酐。反应器内装有列管冷却器,用水为热载体移出反应热。反应气体经三级旋风分离器,把气体携带的催化剂分离下来后,进入液体冷凝器,有40%-60%的粗苯酐以液态冷凝下来,气体再进入切换冷凝器( 又称热融箱)进一步分离粗苯酐,粗苯酐经预分解后进行精馏得到苯酐成品。尾气经洗涤后排放,洗涤液用水稀释后排放或送去进行催化焚烧。 1.3.1.2邻法 1.3.1.2.1 反应原理[1] 邻二甲苯与空气在催化剂作用下气相氧化生成苯酐。 CH 3 CH 3 +3O 2 3O O O H 225 + 1.3.1. 2.2 工艺流程 过滤、净化后的空气经过压缩,预热后与汽化的邻二甲苯混合进入固定床反应器进行放热反应,反应管外用循环的熔盐移出反应热并维持反应温度,熔盐所

年产2000吨环氧树脂车间工艺设计毕业设计(论文)

目录 第1章绪论 (8) 1.1产品介绍 (8) 1.2、生产工艺 (8) 1.2.1一步法工艺 (11) 1.2.2二步法工艺 (11) 1.3、主要原材料 (12) 第2章初步工艺流程设计 (12) 2.1 工艺流程框图: (13) 2.2工艺流程: (14) 第3章物料衡算 (14) 3.1 计算条件与数据理: (15) 3.2 原料用量计算: (15) 3.3 缩合工段物料衡算: (16) 3.3.1 一次反应: (16) 3.3.3回收过量环氧氯丙烷: (18) 4.3.4 环氧树脂收集: (19) 第4章热量衡算 (19) 4.1对溶解釜进行热量衡算:............................ 错误!未定义书签。 4.2对反应釜进行热量衡算:............................ 错误!未定义书签。 4.2.1冷却阶段:.................................. 错误!未定义书签。 4.2.2反应阶段:.................................. 错误!未定义书签。 4.2.3.回流脱水阶段:.............................. 错误!未定义书签。 4.3对蒸发器进行热量衡算:........................ 错误!未定义书签。 4.3.1脱苯所需热量衡算:.......................... 错误!未定义书签。 4.3.2脱苯用冷凝器冷却水用量计算:................ 错误!未定义书签。 5.3 其它设备的选型................................... 错误!未定义书签。第5章设备选型....................................... 错误!未定义书签。 5.1溶解釜的设计...................................... 错误!未定义书签。 5.1.1选材:...................................... 错误!未定义书签。 5.1.2 确定参数:.................................. 错误!未定义书签。 5.1.3计算筒体厚度:.............................. 错误!未定义书签。 5.1.4计算封头厚度:.............................. 错误!未定义书签。 5.1.5校核筒体和封头的水压试验强度:.............. 错误!未定义书签。 5.1.6夹套的设计:................................ 错误!未定义书签。 5.1.7搅拌器的设计:.............................. 错误!未定义书签。 5.2反应釜的设计:................................ 错误!未定义书签。 5.2.1选材:...................................... 错误!未定义书签。 5.2.2确定参数:.................................. 错误!未定义书签。 5.2.3计算筒体厚度:.............................. 错误!未定义书签。

固体制剂车间工艺设计毕业论文

固体制剂车间工艺设计毕业论文 1设计依据及设计围 1.1设计依据 1.1.1设计任务 课题名称:布洛芬剂车间工艺设计 生产规模:年产片剂(奥美沙坦酯)6.5亿片 1.1.2设计规和标准 1.药品生产质量管理规(2010年修订,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颁发) 2.药品生产质量管理规实施指南(2010年版,中国化学制药工业协会) 3.医药工业厂房洁净设计规,GB50457-2008 4.洁净厂房设计规,GB 50073-2001 5.建筑设计防火规,GB/T50016-2006(2006年版) 6.设计规和标准建筑设计防火规,GB/T50016-2006(2006年版) 7.爆炸和火灾危险环境电力装置设计规,GB50058-1992 8.工业企业设计卫生标准,GBZ 1-2010 1.2设计围 本设计参照《医药建筑项目初步设计容及深度的规定》、《车间装置设计》;及校本科生毕业小设计总体要求。 此次设计的围限于片剂车间围的工艺设计及对辅助设施、公用工程等提出设计条件,包括相关的生产设备、车间布置设计、带控制点的工艺流程设计,同时对空调通风、

照明、洁净设施、生产制度、生产方式、土建、环保等在的一些非工艺工程提出要求。

2设计原则及指导思想 2.1设计原则 2.1.1医药工业洁净厂房设计规 1.工艺布局应按生产流程的要求,做到布置合理,紧凑,有利生产操作,并能保证对生产过程进行有效的管理。 2.工艺布局要防止人流、物流之间的混杂和交叉污染,并符合下列基本要求: a分别设置人员和物料进出生产区的通道,极易造成污染的物料(如部分原辅料,生产中废弃物等),必要时可设置专用入口,洁净厂房的物料传递路线尽量要短。 b人员和物料进入洁净生产区应有各自的净化用室和设施。净化用室的设置要求与生产区的空气洁净度级别相适应。 c生产操作区应只设置必要的工艺设备和设施。用于生产、贮存的区域不得用作非本区域工作人员的通道。 3.在满足工艺条件的前提下,为了提高净化效果,节约能源,有空气洁净度要求按下列要求布置: a空气洁净度高的房间或区域宜布置在人员最少达到的地方,并宜靠近空调机房。 b不同空气洁净度级别的房间或区域宜按空气洁净度级别高低有及外布置。 c空气洁净度相同的房间或区域宜相对集中。 d不同空气洁净度房间之间相互联系应有防止污染措施,如气闸室或传递窗(柜)等。 4.洁净厂房应设置与生产规模相适应的原辅材料、半成品、成品存放区域,且尽可能靠近与其相联系的生产区域,减少运输过程中的混杂与污染。存放区域应安排试验区,

日产2500吨白水泥熟料生产线原料粉磨车间工艺设计毕业设计说明书(可编辑)

日产2500吨白水泥熟料生产线原料粉磨车间工艺设计 毕业设计说明书 2500t/d特种水泥熟料生产线原料粉磨车间工艺设计 摘要:拟设计一条日产2500t干法白水泥生产线,设计部分重点是生料粉磨配套系统工艺设计。在设计中参考了很多国内外比较先进的大型水泥厂,用了很多理论上的经验数据。其中主要设计内容有:1.配料计算、物料平衡计算、储库计算;2.全厂主机及辅机的选型;3.全厂工艺布置;4.窑磨配套系统工艺布置;5.计算机CAD绘图;6.撰写设计说明书。 白水泥与普通硅酸盐水泥在成分上的主要区别是白水泥中铁含量只有普通水泥的十分之一左右。设计采用石灰石与叶腊石两种原料。物料平衡计算时考虑到需控制铁含量,按照经验公式(石灰石饱和系数、硅酸率、铝氧率)计算并参考其他白水泥厂,得出恰当的率值为:KH0.9、IM3.85、SM18。全厂布局由水泥生产的流程决定。设计中采用立磨粉磨系统。立磨设备工艺性能优越,单机产量大,操作简便,能粉磨料粒度大、水分高的原料,对成品质量控制快捷,可实行智能化、自动化控制等优点。设计采用窑尾废气烘干物料,节约能源。总之原则上最大限度地提高产量和质量,降低热耗,符合环保要求,做到技术经济指标先进合理。 关键词:白水泥;干法生产线;回转窑;立磨 2500t / d special cement clinker production line and supporting system for kiln grinding process design

Abstract: Designing a 2500 t/d white cement production line, which was focused on the design part of the raw material grinding design supporting system. In the design, many more advanced large-scale cement home and abroad are referenced. Main content of the design were: 1. burden calculation, the material balance calculation, calculation of reservoir; 2. The whole plant selection of main and auxiliary machinery; 3. the entire plant process layout; 4. the system grinding process kiln Arrangement; 5. computer CAD drawing; 6.writing design specifications. The main difference in composition of white cement and ordinary Portland cement is the content of white cement in the iron was only one-tenth of the ordinary cement. Controlling the iron content was considered when calculated material balance. According to the experience formula KH, IM, SM and refer to other white cement plant, drawn the appropriate ratio value: KH 0.9, IM 3.85, SM 18. The layout of the entire plant was up to the cement production process.Vertical roller mill grinding system was used in key plant design. Vertical grinding process equipment performance was superiority, single output, easy to operate, grinding people particle size, moisture and high raw materials, finished product quality control fast and it can take advantages of intelligent and automated control.In principle, the aim of the design is increase production and quality, reduce heat consumption, be accord with environmental requirements. so, technical and economic indicators should

年产150万吨中厚板车间工艺设计.docx

.................大学 本科生毕业设计开题报告 题目:年产150万吨中厚板车间工艺设计 学院:冶金与能源学院 专业: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 班级: 姓名: 学号: 指导教师: 2015年11 月15 日 一.选题背景 1.1题目来源 冶金行业经过了近8年的高速发展,行业的钢材产能已经达到近6亿吨/年。已有和在建的中厚板生产线近70条,中厚板生产能力达到接近7000万吨/年。但是国际金融危机的影响和国内经济周期的调整,钢铁产品市场成了典型的买方市场。冶金企业如何在这一轮经济调整中,实现技术和产品的转型成了决定企业生存的关键。各中厚板生产厂纷纷根据自身的技术装备特点、技术研发能力、市场客户需求确定自己的产品战略定位。综合实力强的企业,全力体现出产品的差异化战略,坚持不懈地开发生产其他企业无法生产或难于生产的市场短线、高档产品。高档次产品开发离不开性能控制技术,性能控制的新技术不仅提高钢板的性能,还可以带来生产成本的降低。 1.2项目概述: 经过对国内外中厚板市场现状的分析以及前景预测,综合对当地各种物料供应、能源等其它资源的分析,我们选择区域与资源优势居一体的唐山曹妃甸地区作为建厂厂址,设计一座年产量150万吨4300热轧中厚板车间,并且能够生产规格齐全、性能优良,能满足市场需求的产品。 1.3中厚板简介 中厚钢板:厚度大于4mm的钢板属于中厚钢板。其中,厚度4.0-20.0mm的钢板称为中厚板,厚度20.0-60.0mm的称为厚板,厚度超过60.0mm的为特厚板。 中厚板的用途: 中厚板主要用于建筑工程、机械制造、容器制造、造船、桥梁等行业,并且随着国民经济建设其需求量非常之大,范围也十分广。 (1)造船钢板:用于制造海洋及内河船舶船体。要求强度高、塑性、韧性、冷弯性能、焊接性能、耐蚀性能都好。 (2)桥梁用钢板用于大型铁路桥梁。要求承受动载荷、冲击、震动、耐蚀等。 (3)锅炉钢板:用于制造各种锅炉及重要附件,由于锅炉钢板处于中温(350℃以下)高压状态下工作,除承受较高压力外,还受到冲击,疲劳载荷及水和气腐蚀,要求保证一定强度,还要有良好的焊接及冷弯性能。 (4)压力容器用钢板:主要用于制造石油、化工气体分离和气体储运的压力容器或其

年产50吨氢化可的松车间工艺设计

北京化工大学北方学院NORTH COLLEGE OF BEIJING UNIVERSITY OF CHEMICAL TECHNOLOGY (2013届)本科生毕业设计 题目:年产50吨氢化可的松车间工艺设计 △4孕甾烯-17α,21-二醇-3,20-二酮专业:应用化学 姓名:傅宇德 班级:0905 学生学院:理工院 日期:2013年5月 指导教师:林贝

诚信申明 本人申明: 本人所递交的本科毕业设计(论文)是本人在导师指导下对四年专业知识和实验工作的全面总结。用所学过的课程,除了文中特别加以标注和致谢中所罗列的内容以外,论文中创新处不包含其他人已经发表或撰写过的研究成果,也不包含为获得北京化工大学或其它教育机构的学位或证书而已经使用过的材料。与我一同完成毕业设计(论文)的同学对本课题所做的任何贡献均已在文中做了明确的说明并表示了谢意。 若有不实之处,本人承担一切相关责任。 本人签名: 年月日

年产50吨氢化可的松车间工艺设计 —Δ4孕甾烯-17α,21-二醇-3,20-二酮的制备 傅宇德 应用化学专业应化0905班学号090105126 指导教师林贝 摘要 本工段设计所采用的工艺路线为:在反应罐内投入氯仿及氯化钙-甲醇溶液1/3量搅拌下投入17α-羟基黄体酮(8-13),待全溶后加入氧化钙,搅拌冷至0℃。将碘溶于其余2/3量氯化钙-甲醇液中,慢慢滴入反应罐,保待T=0±2℃,滴毕,继续保温搅拌1.5h。加入预冷至-10℃的氯化铵溶液,静置,分出氯仿层,减压回收氯仿到结晶析出,加入甲醇,搅拌均匀,减压浓缩至干,即为17α-羟基-21-碘代黄体酮。加入DMF总量的3/4,使其溶解降温到10℃左右加入新配制好的乙酸钾溶液(将碳酸钾溶于余下的 1/4DMF中,搅拌下加入乙酸和乙酸酐,升温到90℃反应0.5h,再冷却备用)。逐步升温反应到90℃ ,再保温反应0.5h,冷却到-10℃,过滤,用水洗涤,干燥得化合物S,熔点226℃,收率95%。 以17ɑ—羟基黄体酮为原料,经过加成反应得到中间产物,再经过碘化反应和置换反应,通过静置分层、减压浓缩、过滤洗涤、干燥等工序,得到成品。设计要求通过物料衡算,能量衡算,选择合适的设备、车间布置及管道设计。查阅英文并翻译、绘制相应的工艺图。 关键词:氢化可的松车间工艺设计加成

车间工艺课程设计说明书,胶囊剂工厂设计,制药工程课程设计说明书

中南大学 CENTRAL SOUTH UNIVERSITY 制药工程设计 题目年产2.5亿粒胶囊生产车间工艺设计学生姓名 学号 指导教师 学院 专业班级 2010年12月

制药工程设计任务书 专业班级学号姓名 设计题目:年产2.5亿粒胶囊(硬胶囊)生产车间工艺设计 设计时间:2010.11.22-2010.12.10 指导老师: 设计内容和要求: 1.确定工艺流程及净化区域划分; 2.物料衡算、设备选型(按单班考虑、片重按0.5g计;要求有湿法制粒 铝塑包装)。 3.按GMP规范要求设计车间工艺平面图; 4.编写设计说明书。 设计成果: 1.设计说明书一份。包括工艺概述、工艺流程及净化区域划分说明、物料衡算、工艺设备选型说明、工艺主要设备一览表、车间工艺平面布置说明、车间技术要求; 2.工艺平面布置图一套(1#图纸); 3.工艺管道流程图

目录 第1章硬胶囊剂生产工艺概述..................................................................... 错误!未定义书签。 1.1 项目概述............................................................................................ 错误!未定义书签。 1.2 设计依据............................................................................................ 错误!未定义书签。 1.3 设计内容............................................................................................ 错误!未定义书签。 1.4 设计指导思想和设计原则................................................................ 错误!未定义书签。第2章生产方法及工艺流程......................................................................... 错误!未定义书签。 2.1生产制度、规模及包装方式............................................................. 错误!未定义书签。 2.1.1 生产制度、规模................................................................... 错误!未定义书签。 2.1.2 包装形式............................................................................... 错误!未定义书签。 2.1.3工艺流程制定的原则............................................................ 错误!未定义书签。 2.2 生产工序............................................................................................ 错误!未定义书签。 2.3 工艺流程............................................................................................ 错误!未定义书签。第3章物料衡算............................................................................................. 错误!未定义书签。第4章生产设备选型..................................................................................... 错误!未定义书签。 4.1 生产设备选型的步骤........................................................................ 错误!未定义书签。 4.1.1 生产设备选型依据............................................................... 错误!未定义书签。 4.1.2 制药设备GMP设计通则的具体内容................................... 错误!未定义书签。 4.1.3生产设备选型说明................................................................ 错误!未定义书签。 4.2 主要生产设备选型............................................................................ 错误!未定义书签。第5章车间(设备)布置............................................................................. 错误!未定义书签。 5.1 车间设计原则.................................................................................... 错误!未定义书签。 5.2车间平面布置.................................................................................... 错误!未定义书签。 5.2.1车间布置平面图.................................................................... 错误!未定义书签。 5.2.2车间产尘的处理.................................................................... 错误!未定义书签。 5.2.3车间排热、排湿及臭味的处理............................................ 错误!未定义书签。 5.2.4参观走廊的设置.................................................................... 错误!未定义书签。 5.2.5 安全门的设置....................................................................... 错误!未定义书签。 5.3设备的安装........................................................................................ 错误!未定义书签。第6章采暖通风与空调公用工程................................................................. 错误!未定义书签。 6.1 设计要求........................................................................................... 错误!未定义书签。 6.2 设计参数........................................................................................... 错误!未定义书签。 6.3洁净室换气次数................................................................................ 错误!未定义书签。 6.4 洁净室压力........................................................................................ 错误!未定义书签。 6.5正压风量的计算................................................................................ 错误!未定义书签。 6.6 噪声................................................................................................... 错误!未定义书签。 6.7 通风量............................................................................................... 错误!未定义书签。第7章结束语................................................................................................. 错误!未定义书签。第8章参考文献............................................................................................. 错误!未定义书签。

毕业设计-年产80吨安定车间工艺设计

年产80吨安定车间工艺设计 诚信申明 本人申明: 我所呈交的本科毕业设计(论文)是本人在导师指导下对四年专业知识而进行的研究工作及全面的总结。尽我所知,除了文中特别加以标注和致谢中所罗列的内容以外,论文中创新处不包含其他人已经发表或撰写过的研究成果,也不包含为获得北京化工大学或其它教育机构的学位或证书而已经使用过的材料。与我一同完成毕业设计(论文)的同学对本课题所做的任何贡献均已在文中做了明确的说明并表示了谢意。 若有不实之处,本人承担一切相关责任。 本人签名:年月日

年产80吨安定车间工艺设计 ——环合、精制工段 商鹤群 应用化学专业应化0702班学号070105040 指导教师周莉莉讲师 摘要 安定,又名地西泮。英文名为diazepam;Valium。属于苯二氮卓类杂环类化合物,是一种镇静催眠药。有镇静、催眠、中枢性肌肉松驰及抗惊厥、抗癫痫作用。 本次设计为年产80吨安定车间工艺设计—环合精制工段。本设计工艺采用的工艺路线为以对硝基氯苯和苯乙腈为原料经过缩合反应,得到中间体异噁唑,再经过甲化、还原、酰化三步反应得到中间体甲基酰化物,最后经过环合、回收、精制等工段,得到了安定成品。其生产工艺流程可以分为六段,即缩合、甲化、还原、酰化、环合、精制工段。本文主要设计环合、精制两个工段。经过物料衡算,能量衡算。设备的选型及管道设计,设计出能够满足生产要求的安定生产的环合、精制生产车间。设计所得成功主要由设计说明书和设计图纸,其中图纸包括车间设备平面布置图、工艺流程图、主要设备装备图。 关键词:安定环合精制工艺设计

A Technology Design For 80 Tons Dizepam Produced Per Year ——Cyclization, refined section Abstract Stability, also known as diazepam. English called diazepam; Valium. Belongs to benzodiazepine class of heterocyclic compounds, is a sedative hypnotic. With sedative, hypnotic,central muscle relaxant and anticonvulsant, antiepileptic effect. The design for the annual output of 80 tons of stability and plant process design - refined stage of cyclization. The design process is the process route used to nitrochlorobenzene acetonitrile and benzene as raw materials by condensation reaction of the intermediate isoxazole, and then through a technology, acylation reaction of the intermediate three-step acylation of methyl objects finally, after cyclization, recycling, refining processes, has been stable finished product. The production process can be divided into Liuduan, namely condensation, a technology, reduction, acylation, cyclization, refining stage. In this paper, the design cyclization, refined in two stages. Through the material balance, energy balance. Equipment selection and pipeline design, design stability and production requirements to meet the cyclization production, refining workshop. Mainly by the success of the design from the design specifications and design drawings, including drawings, including workshop equipment, floor plan, flow chart, the main equipment and equipment plans. Key words: Diazepam Cyclization Refined Process Design

年产530万吨生铁的高炉炼铁车间工艺设计毕业论文

年产530万吨生铁的高炉炼铁车间工艺 设计毕业论文 目录 前言 (1) 1 高炉配料计算 (2) 1.1原始资料 (2) 1.1.1 矿石的选配 (4) 1.2原始资料的整理 (4) 1.3冶炼条件的确定 (4) 1.4物料平衡 (11) 1.4.1 根据碳平衡计算风量 (11) 1.4.2 煤气的成分和数量计算 (13) 1.4.3物料平衡表的编制 (15) 1.5热平衡 (16) 1.5.1 计算热量收入项 (16) 1.5.2 计算热量支出项 (18) 1.5.3 列出热量平衡表 (21) 1.5.4 高炉热工指标的分析 (22) 2 高炉本体设计 (23) 2.1高炉内型相关计算 (23) 2.2高炉内衬设计 (26) 2.2.1炉底 (26) 2.2.2炉缸 (27) 2.2.3炉腹 (27) 2.2.4炉腰 (28) 2.2.5炉身 (28) 2.3高炉炉壳和高炉基础 (32) 2.4炉体设备 (35) 2.4.1 炉体冷却设备 (35)

2.4.3 铁口套 (36) 2.4.4炉喉钢砖 (36) 2.4.5 炉顶保护板 (36) 3 料运系统计算及装料布料设备 (37) 3.1贮矿槽 (37) 3.1.1 平面布置 (37) 3.1.2 槽上运输方式 (37) 3.1.3 储矿槽工艺参数 (37) 3.1.4 槽下供料 (37) 3.2料坑设备 (38) 3.3碎焦运送设施 (39) 3.4上料设备 (39) 4 高炉鼓风机的选择 (40) 4.1高炉鼓风量及鼓风压力的确定 (40) 4.1.1 高炉入炉风量 (40) 4.1.2 鼓风机出口风量 (40) 4.1.3 高炉鼓风压力 (41) 4.2高炉鼓风机能力的确定 (41) 4.2.1 大气状况对高炉鼓风的影响 (41) 4.2.2 鼓风机工况的计算 (42) 4.3高炉鼓风机的工艺过程 (43) 5 热风炉 (44) 5.1计算的原始数据 (44) 5.2燃烧计算 (45) 5.2.1 煤气成分换算 (45) 5.2.2 煤气发热值计算 (45) 5.2.3 燃烧1标米3煤气的空气需要量 (46) 5.2.4燃烧1标米3煤气生成的烟气量百分组成 (46) 5.2.5理论燃烧温度和实际燃烧温度计算 (47) 5.3热平衡计算 (50) 5.3.1 计算鼓风从80℃提高到1200℃所增加的热含量 (50)

烘干车间工艺课程设计

学校代码: 学号: 水泥工业热工设备课程设计说明书 题目:10.00t/h烘干车间工艺设计 学生姓名: 学院:学院 系别:系 专业: 班级: 指导教师: 二〇一X 年月

摘要 本课程设计主要是对烘干机的设计计算,烘干物质是矿渣,以顺流的烘干方式进行计算。该烘干系统包含的主要设备有:回转烘干机、旋风收尘器、袋收尘器以及其它辅助设备—如提升机、带式输送机、排风机、鼓风机、螺旋输送机、料仓等。设计的主要计算为热平衡的计算和物料平衡计算。 本课程设计主要是对烘干机车间的设计进行了详细的讲述。通过原始资料及实际条件,主要进行了回转烘干机产量和水分蒸发量计算,烘干机的热效率;在燃烧室热平衡计算中,计算了空气量、烟气量、烟气组成以及收入热量和支出热量,因热量收支平衡从而计算出混合用冷空气量;燃烧室设计计算,计算了燃烧室的耗煤量及炉膛容积,喷嘴直径;除尘系统中说明了除尘分管的直径计算和废气的排放浓度和排放量计算,通过废气的排放量、温度和含尘浓度进行除尘系统及排风机实务选型以达到符合废气排放标准的要求。通过对主要数据的计算,选择出符合要求的设备型号,达到节能环保的国际要求,同时又能够使公司利益最大化。 关键词:烘干机车间;烘干机;燃烧室;输送机;收尘器

目录 引言 ................................................ 错误!未定义书签。第一章原始数据及设计条件 ............................. 错误!未定义书签。 1.1设计技术条件、技术参数等....................... 错误!未定义书签。第二章回转烘干机产量和水分蒸发量 . (3) 2.1回转烘干机产量 (3) 2.2烘干机的水分蒸发量 (3) 2.3 回转烘干机的操作方式 (3) 2.4烘干机功率 (4) 2.5物料在烘干机内的停留时间 (4) 第三章燃烧室热平衡计算 (5) 3.1干燥无灰基转化为收到基的计算 (5) 3.2空气量、烟气量及烟气组成计算 (5) 3.3热平衡计算 (6) 3.3.1收到热量 (6) 3.3.2支出热量 (6) 第四章烘干机热平衡计算 (8) 4.1收入热量 (8) 4.2支出热量 (9) 4.3烘干机的热耗和热效率 (10) 第五章燃烧室设计计算 (11) 5.1耗煤量计算 (11) 5.2 燃烧室炉膛容积计算 (11) 5.3喷煤嘴直径计算 (11) 5.3.1空气用量 (12) 5.3.2 一次风用量及风速 (12) 5.3.3喷煤嘴直径 (12) 5.4燃烧室鼓风机选型 (12) 5.4.1 要求鼓风量 (12) 5.4.2 鼓风机压力 (12)

日产5000t新型干法水泥厂生料粉磨车间工艺设计毕业设计

毕业论文声明 本人郑重声明: 1.此毕业论文是本人在指导教师指导下独立进行研究取得的成果。除了特别加以标注地方外,本文不包含他人或其它机构已经发表或撰写过的研究成果。对本文研究做出重要贡献的个人与集体均已在文中作了明确标明。本人完全意识到本声明的法律结果由本人承担。 2.本人完全了解学校、学院有关保留、使用学位论文的规定,同意学校与学院保留并向国家有关部门或机构送交此论文的复印件和电子版,允许此文被查阅和借阅。本人授权大学学院可以将此文的全部或部分内容编入有关数据库进行检索,可以采用影印、缩印或扫描等复制手段保存和汇编本文。 3.若在大学学院毕业论文审查小组复审中,发现本文有抄袭,一切后果均由本人承担,与毕业论文指导老师无关。 4.本人所呈交的毕业论文,是在指导老师的指导下独立进行研究所取得的成果。论文中凡引用他人已经发布或未发表的成果、数据、观点等,均已明确注明出处。论文中已经注明引用的内容外,不包含任何其他个人或集体已经发表或撰写过的研究成果。对本文的研究成果做出重要贡献的个人和集体,均已在论文中已明确的方式标明。 学位论文作者(签名): 年月

关于毕业论文使用授权的声明 本人在指导老师的指导下所完成的论文及相关的资料(包括图纸、实验记录、原始数据、实物照片、图片、录音带、设计手稿等),知识产权归属华北电力大学。本人完全了解大学有关保存,使用毕业论文的规定。同意学校保存或向国家有关部门或机构送交论文的纸质版或电子版,允许论文被查阅或借阅。本人授权大学可以将本毕业论文的全部或部分内容编入有关数据库进行检索,可以采用任何复制手段保存或编汇本毕业论文。如果发表相关成果,一定征得指导教师同意,且第一署名单位为大学。本人毕业后使用毕业论文或与该论文直接相关的学术论文或成果时,第一署名单位仍然为大学。本人完全了解大学关于收集、保存、使用学位论文的规定,同意如下各项内容: 按照学校要求提交学位论文的印刷本和电子版本;学校有权保存学位论文的印刷本和电子版,并采用影印、缩印、扫描、数字化或其它手段保存或汇编本学位论文;学校有权提供目录检索以及提供本学位论文全文或者部分的阅览服务;学校有权按有关规定向国家有关部门或者机构送交论文的复印件和电子版,允许论文被查阅和借阅。本人授权大学可以将本学位论文的全部或部分内容编入学校有关数据库和收录到《中国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进行信息服务。在不以赢利为目的的前提下,学校可以适当复制论文的部分或全部内容用于学术活动。 论文作者签名:日期: 指导教师签名:日期: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