托勒密古典占星《四书》财富论(未整理 有兴趣可以先看看)

托勒密古典占星《四书》财富论(未整理 有兴趣可以先看看)
托勒密古典占星《四书》财富论(未整理 有兴趣可以先看看)

托勒密古典占星《四书》财富论

这本《四书》Tetrabiblos,应该是占星史上最早的详细论述各类占星知识的手册大全之类的书籍。书中的内容与我们今天看到的占星书籍有着很大的区别,但是却是所有占星理论的起源,研习古典占星的朋友应该十分了解这本书。

这本书里的很多古典占星概念,这个网站介绍很全https://www.360docs.net/doc/5b10507110.html,/

葡萄辛苦翻译,转载请注明。【】里是葡萄的注解。

本文是《四书》第四卷的第一篇

Of Material Fortune 财富论

财富的获得一般认为与福点【Lot of Fortune,希腊占星里福点的说法;一般称作Part of Fortune】有关;另外,不论是日间盘还是夜间盘,都需要考虑日月的相对位置。根据福点所落星座,确定福点的守护星,按照占星术基本论述,仔细查看这个星体的力量【古典占星中,星体的Dignity and Debility】。下一步,要查看这个星体的相位情况,星体是否得时【古典占星学概念,日间日木土三星得时,夜间火金月得时,水星得时与太阳相关,比较复杂】,所有因素加加减减综合出一个整体的状况。如果福点的守护星状况良好,盘主富,如果还得到发光体的支持,更有利。守护星土星,财富来自于建筑业,农业,航运业;木星守护星预示着财富来自于信托关系,监护责任,神职;火星是守护星预示着财富来自于军事行业;金星是守护星,财富来自于女人或友人的馈赠;水星是守护星,能从口才和贸易中获得财富。另外,有一个特殊情况,如果土星是与财富预示有关的星体,又与木星成相位,盘主会获得遗产,特别是木星落在了双体星座【双子射手双鱼】,或是与月亮成入相位。在这种情况下,盘主往往能继承他人的遗产或馈赠;如果福点守护星得时,盘主能守住获得的财富;如果不得时,盘主获利后会失去,失去的时间和方式查看守护星的相位,产生相位的星体和星座情况。

托勒密古典占星《四书》之尊贵的地位Of the Fortune of Dignity

本文是《四书》第四卷的第三篇

【托勒密时期还没有宫位的概念,不过这里还是依据占星习惯把angular作为角宫,sect作为宫位概念。】

个人社会地位的尊贵或是由尊贵地位带来快乐要查看发光体的情况以及关联或伴随它们的星体。如果日月均落在阳性星座(风火象),其中一个甚至是两个都落在角宫,特别是发光体所落位置也落入了其他五星,在太阳之前升起,在月亮之后落下,这个小孩会成为国王。如果伴随星落角宫或是有来自角宫的吉相位,这个孩子会在成长过程中越来越优秀,更有权利,成为王者,如果这个伴随星的吉相位还是右侧相位(dexter aspect)将会更加幸运。但

是,如果其他情况一样,而只有太阳落在阳性星座,月亮却在阴性星座,某个发光体落在角宫,他们只会成为将军,掌握生杀大权。再如果连伴随星也没有落在角宫或有来自角宫的支持相位,这个人只会享有比较高级的地位,比如军队的指挥官,而不会成为第一等的阶层。如果发光体不在角宫,大部分伴随星不在角宫也无来自角宫的支持相位,他们不会有特别显耀的地位,但是能在各自的职业或生活领域成为领袖,得到晋升。然而,如果伴随星没有与角宫关联,发光体也都不是阳性星座或角宫,或得到吉星支持,盘主做事会遇到阻碍而不能完成,地位低下且不幸。总体来说,对于地位尊贵与否的预测就是以上这些等次,但是具体情况中需要视实际星盘中发光体的状况来调节,大部分时候是介于这些等次之间。一般而言,发光体如果与其他伴随星成合作格局,或得到吉星支持,更加自立,所获地位荣耀可持久;如果与伴随星成对立位置或有凶星伤害,会居于依赖从属地位,缺少安全感。盘主会得到的地位和荣耀的类别可以参照上述格局中所出现的行星性质来预测。土星预示着由财富带来的权利;木星和金星则是因为受欢迎、有天赋、诚信和高尚的行为获得荣耀与地位;火星预示着权利来自于战斗的胜利和随从的惧怕;水星则与智慧、教育、事务管理有关。

托勒密古典占星《四书》基础知识之一

Book One 4-6节

4、行星的力量Of the Power of the Planets

太阳的基本性质是炙热的,在一定程度上是干燥的,强烈的太阳影响力让我们明显感觉到四季的变化。

月亮的基本性质是潮湿的,在一定程度上会造成软化或腐败,但是由于月亮也反射了一部分太阳的光芒,所以他在一定程度上也有炙热的力量。

土星的性质是冷酷、干燥,因为它远离太阳和地球。行星与日月间的相位会修正行星本来的特质(增强或减弱),对于土星或其他行星都是如此。

火星的性质主要是干燥和燃烧,因为它十分接近太阳,所以有这种炙热的特质。

木星运行轨道处在冷酷的土星和炙热的火星之间,所以它的性质是温和而积极的。它同时具有了热烈和潮湿的特性。因为它潜在的热量,所以它能带来丰饶。

金星的性情和某些力量与木星类似,但是表现方式却是相反的;金星与太阳和地球有适当的距离,所以又潮湿的性质并且适度的温暖。

水星所处的位置刚好吸收了潮湿即将干燥,它距离月亮很近,但是也总是处在太阳的照耀之下,激励出不断的变化。

5、吉星与凶星Of Beneficent and Maleficent Planets

从古代开始,金星和木星还有月亮,因为它们本身充满了温暖且湿润的基本性质被视作吉星;与此相反,土星和火星因其性质非常的冷酷和干燥而被视作凶星;太阳和水星同时拥有了以上两个极端的性质,本身性质中立,要判断其吉凶需要查看其他行星对其的影响,看它们还结合了其他的什么性质。

6、行星的阴阳性Of Masculine and Feminine Planets

星体还有另一种性质划分,阳性和阴性。具有潮湿性质的行星一般被认为有阴性特征,所以月亮和金星被视作阴性;太阳、土星、木星、火星被视作阳性行星;水星一般被认为具有双重性别,因其同时具有潮湿和干燥两种性质。

另外还有一个判断行星阴阳性的因素是它们与太阳的相位,日间行运在太阳之前的行星为阳性,夜间行运在太阳之后的行星为阴性。

而且,如果星体落在子午线以东地平线以上或子午线以西地平线下,被视作阳性星体,因为他们是东方行星(eastern);落在另外两个象限的星体被视作阴性,亦作western stars。

7、日间星和夜间星Of Diurnal and Nocturnal Planets

一般认为白天更有阳性色彩,温暖也更有活力;而夜晚更有阴性色彩,湿润并且适于休息。所以传统上将月亮和金星视作夜间星;而太阳、木星为日间星;和阴阳性质区分一样,水星如果为晨星(morning star)被视作日间星,如果为晚星(evening star)则被视作夜间星。

对于两个凶星——火星土星——如果与符合它们基本性质的因素结合则有利于激发其有益的影响力;所以土星被视作日间星,白天的温暖有利于弥补土星的冷酷,火星被视作夜间星,夜晚的潮湿有利于弥补火星的炙热干燥。

8、太阳相位的力量Of the Power of the Aspects to the Sun

现在注意,太阳与月亮或其他行星的相位会加强或减弱它们本身的力量。当月亮从新月渐增到上弦月的过程中,潮湿的气息会加重;上弦月到满月的过程中,炙热;从满月到下弦月,干燥;从满月到这一月亮周期结束,月亮性质冷酷。【行星由直行到逆行的行运过程称为first station;随后再次转到直行称为second station。】行星在从上升到first station过程中只有在形成东方相位(oriental aspects)时才会带有更多潮湿性质;从first station到夜升的过程是炙热性质,从夜升到second station的过程带有干燥性质;从second station到停滞(setting)

带有冷酷性质;很明显,当两星体有相位时会给带来一些变化,或许会促使彼此坚持大部分的基本性质,但是也会强迫根据相位而产生性质的变化。

-----------

2010-06-21 17:40:17 来自: 王小亚(命运会把你带到我身边)

译者:王小亚

BOOK-1

◆4.行星力量

太阳的本质热且干燥。这一点比起其他天体来说,太阳因其体积和明显的季节性变化更易为人感受得到,因而当它高挂天空时会更多影响我们。

月亮则显得湿润,主要是因其接近地球且散发出潮湿感。既软化的同时又引起机质的腐败,也适度散发出热量,因为它获取了来自太阳的光芒之故。

土星冷而干,几乎毫不湿润。

火星干燥且燃烧,有点类似太阳,而且太阳的为止也紧挨在其下方。

木星有着适度活跃的力量,它的活动范围在寒冷的土星和炽热燃烧着的火星之间,因而它同时具有着热且湿润的性质。由于他的热力更多是内敛的,因而带来股肥沃多产之风。

金星与木星一样有着调和的本质,但却以截然相反的方式运作。

水星时而干燥时而湿润。因其离太阳的热量不远,又与最接近地球的月亮临近。它会时不时的飞快从一个状态变成另一个,视其在太阳附近的运转位置而定。

◆5.吉星与凶星

热与湿的能量肥沃且活跃(万物自此而生),干与冷的能量具破坏性且被动(分离与毁坏来自于此),因而古占星学中将木星与金星、以及月亮视作吉星,因其具有调和天性,且热而湿;土星与火星则与它们呈现相反特质视作凶星,前者过冷,而后者过燥;太阳与水星为中性,具有双方面共同特性,吉凶得视与其它行星的互相影响而定。

◆6.行星的阴阳性

定义湿润为阴性,因而月亮与金星为阴性行星。太阳、土星、木星和火星属阳性行星。水星为中性,因其同时具有干湿两重性。也有种说法是说,行星阴阳性的判定是根据其与太阳的影响而定。若为晨星,并位于太阳之前,则为阳性,若位夜星且在太阳之后,则为阴性。此外,行星的落位与地平线的关系也是判定阴阳性的法则之一。若其位置在上升至天顶和上升至天底之间,则为阳性,因此区域为东区。若行星落入其余两象限,即西区,则为阴性。

◆7.日间星与夜间星。

根据时间的明显区别也能将行星分为两类。白天由于热与活力的作用而显得更富阳性,而夜间因其湿润而凸显阴性。因此古占星学中将月亮与金星归为夜间星,而太阳和木星则为日间星。水星两种性质兼而有之,日生盘中为日间星,夜生盘中则为夜星。

火土这两颗凶星也被分配到日/夜类别之中。分配原则并不仅仅是根据以上类似的天性,还包括相反的特性;当该类行星容易发挥或增强其有利影响,或凶星的破坏性被削弱时,则属该时间类别。因而土星因起寒冷特质而被归类到温暖的日间星中,火星则因其干燥被归为湿润的夜间星。

◆8.行星与太阳间因位置不同而受到的影响力

月、水、金、火因其对于太阳的方位不同,其自身的力量会被增强或削弱。月亮从新月至上弦月过程中,其散发的湿性会愈发增强;而从上弦月至满月,则热气增强;满月至下弦月,干性增强;下弦月至下一个新月前,冷气增强。行星在位于东出区,即从上升至中天区域时,湿性增强;从中天至日落下降点区域,热性增强;从黑夜降临(下降点)至天底,干性增强;从天底至上升区,干性增强。

显然当行星间发生相互关联时,我们周遭环境会产生许多相关变化。每个人的执意都会在星曜互相间力量的作用下改变。

.

中国历代名句四书五经唐诗宋词中的经典名句

【荐读】中国历代重点名句,值得收藏 2017-01-16 人民日报 诗经》 1. 言者无罪,闻者足戒。 2. 他山之石,可以攻玉。 3. 高山仰止,景行行止。 4. 如切如磋,如琢如磨。 5. 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 6. 战战兢兢,如临深渊,如履薄冰。《易经》 7. 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 8. 穷则变,变则通,通则久。《老子》 9. 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 10. 天网恢恢,疏而不漏。 11. 知人者智,自知者明。 12. 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层之台,起于累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 13. 大直若屈,大巧若拙,大辩若讷。 14. 信言不美,美言不信。善者不辩,辩者不善。《尚书》 15. 若火之燎于原,不可向你。(星星之火,可以燎原。) 16. 为山九仞,功亏一篑。 17. 满招损,谦受益。 左传》 18. 言之无文,行而不远。 19. 皮之不存,毛将焉附? 20. 辅车相依,唇亡齿寒。 21. 俭,德之共也;侈,恶之大也。 22. 居安思危,思则有备,有备无患。 23. 人非圣贤,孰能无过?过而能改,善莫大焉

国语》 24. 从善如登,从恶如崩。 论语》 25. 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 26. 巧言乱德,小不忍则乱大谋。 27. 名不正,则言不顺;言不顺,则事不成。 28. 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仁在其中矣。 29. 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 30. 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 31.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 32. 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 33. 往者不可谏,来者犹可追。 34. 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 35. 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 36. 士不可不弘毅,任重而道远。 37. 欲速则不达,见小利则大事不成。 38. 言必行,行必果,果必信。 39. 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40. 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 41. 已所不欲,勿施于人。 42. 仰之弥高,钻之弥坚;瞻之在前,忽焉在后。 43. 有则改之,无则加勉。 44. 仁者见仁,智者见智。 45. 不患贫而患不均,不患寡而患不安。 46. 均无贫,和无寡,安无倾。 47. 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 48. 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欲齐其家者,先修其身 83. 智者千虑,必有一失;愚者千虑,必有一得。 84. 水滴石穿,绳锯木断。 85. 众口铄金,积毁销骨。 86. 大行不顾细谨,大礼不辞小让 87. 运筹帷幄之中,决胜千里之外。(运筹帷幄之中,制胜于无形)

《四书五经》100句经典名句赏析

《四书五经》100句经典名句赏析 四书五经是四书和五经的合称,是中国儒家的经典书籍。四书又称为四子书,是指《大学》、《中庸》、《论语》和《孟子》。五经是《诗经》、《尚书》、《礼记》、《周易》和《春秋》等五本儒家经典的合称,是“六经”、“七经”、“九经”、“十二经”、“十三经”的一部分。 《大学》 1.物有本末,事有终始。知所先后,则近道矣。世上的事物都有本末始终,明确它们的先后次序,那就接近事物发展的规律了。 2.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先治其国。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欲齐其家者,先修其身;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欲正其心者,先诚其意;欲诚其意者;先致其知;致知在格物。古时候想要使天下人都发扬光明正大的德行,就先要治理好自己的国家;想要治理好自己的国家,就先要管理好自己的家庭;想要管理好自己的家庭,就先要修养自己的身心;想要修养自己的身心,就要先端正自己的心志;想要端正自己的心志,就先要证实自己的诚意;想要证实自己的诚意,就要丰富自己的知识;丰富知识就在于深入研究事物的原理。 3.汤之《盘铭》曰:“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康诰》曰:“作新民。”《诗》曰:“周虽旧邦,其命维新。”是故君子无所不用其极。商汤王刻在洗澡盆上的箴言说“如果能够一天新,就应保持天天新,新了还要更新。”《康诰》说:“激励人弃旧图新。”《诗经》说,“周朝虽然是旧的国家,但却禀受了新的天命。”所以,品德高尚的人无处不追求完善。 4.富润屋,德润身,心广体胖。有钱的人房间装饰得很华丽,有仁德的人心里宽畅,身体自然也安舒了。

5.君子有大道,必忠信以得之,骄泰以失之。君子有个大原则,就是必须用忠诚信义来争取民心,骄横奢侈就会失去民心。 6.生财有大道,生之者众,食之者寡,为之者疾,用之者舒,则财恒足矣。创造财富有个大原则:生产的人多,消费的人少,创造得迅速,使用得舒缓,这样国家财富就可以经常保持充足。 7.好人之所恶,恶人之所好,是谓拂人之性,菑必逮夫身。喜好人们所厌恶的,厌恶人们所喜好的,这就叫做违背人的本性,灾害必定会落到他的身上。 8.君子有诸己而后求诸人,无诸已而后非诸人。所藏乎身不恕,而能喻诸人者,未之有也。君子对于优点,要自己身上拥有以后再去要求别人;对于缺点,要自己身上没有以后再去批评别人。自己身上所拥有的不是恕道,却能够去教导别人的,是从来没有的。 9.所谓诚其意者,毋自欺也。如恶恶臭,如好好色,此之谓自谦。故君子必慎其独也。使意念真诚的意思是说,不要自己欺骗自己。要像厌恶腐臭的气味一样,要像喜爱美丽的女人一样,一切都发自内心。所以,品德高尚的人哪怕是在一个人独处的时候,也一定要谨慎。 《中庸》 10.天命之谓性,率性之谓道,修道之谓教。天赋予人的品德叫做“性”,遵循事物本性就叫做“道”,使人修养遵循道就叫做“教”。 11.好问而好察迩言,隐恶而扬善,执其两端,用其中于民。喜欢向别人请教,而且喜欢体察人们浅近的话语;消除消极的东西,而宣扬人们的善行;善于把握事情的两个极端,采用恰当的做法施行于人民。 12.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广泛地学习知识,详细地询问事物发展的原因,慎重地加以思考,明确地辨别是非,踏实地去实践。

【古典占星】从星座看你一生事业走向

【古典占星】从星座看你一生事业走向 2011-02-18 140856 概念化的东西,我们在论述这三个东西的时候,现在占星学有所欠缺,传统占星学是论一个人格局的高低为基础,再来论述金钱这一快的东西。 现代占星学上有很多方面,不是很仔细。2宫好,现代占星学就认为有钱,甚至认为2宫宫内性被刑冲就注定贫穷。这是一定的盲点。重视现象,不重视命运。 但是今天我们用现代占星学的角度进行学习。 我讲完以后,你们可以联系古典占星学。古典占星学有些东西是我们现在没有办法理解的。只有通过学习希腊占星和中世纪占星才可以了解。 从古典占星学上说,11宫是不错的宫,11宫开始向10宫走,转宫法,11宫是10宫的2宫,代表事业经营而获得的钱财,如果是大企业的话要同时考虑11宫。七政四余中,11宫是福德宫。 10宫是大于6宫的,有关职业论述的并不能单看10宫下定论, 另外,合伙的话,生意和工作当中,肯定要同时看7宫及流年,如果流年不好的话容易有问题。 钱财方面,2宫是正财,但注意不要和全盘及其它宫位割裂开来。2宫是对全部财产的综合评估的含义。5宫代表游戏,5宫强的话有可能投资运较好。 还有8宫,8宫是泛指别人的钱,遗产或是配偶的资助。自己做生意的话得注意8宫,有一种借贷的关系,8宫差的话,在借钱方面要注意,可能有收不回来的情况。 8宫也代表保险。 还有一个,4宫,4宫是不动产,传统占星学上4宫强就是有钱人, 在针对工作和职业的论述上,注意: 1. 成就事业一定要看10宫中天等,是否适合做老板。 2.有时要看本身性格中的才能,甚至本命盘的性格偏向要具体分析,指导就业的倾向。本命水星重的人,一开始会倾向思维或是沟通方面的工作。有一个名字,专精度,是指命盘中的性格特质专精度越高越容易凸显出这方面的性质。 3.注意实际情况,很多人又是老板有事员工,咨询公司很多都只有一两个员工,论述老板的时候要注意格局的大小。要注意差别,10宫和11宫常常要结合起来共同论断。11有拥护、团体的概念。要看是大老板还是小老板,不能忽略11宫 4.事业经营的成败和8宫有联系。8宫有时会呈现出事业成败。 5.刚刚提到2宫是整个钱财的格局,要看是否能积累财富要注意2宫。如果10宫很强,并有和谐相位,但是2宫是凶相,很有可能这个人做得风风光光,但是金钱却一塌糊涂。 所以,我们在论述事业、工作、金钱的时候一定要注意2、8、6、10、11宫。 下面我们要注意,现在有一种职业,叫自由职业者。严格来说不受雇于其他人,也不是老板。例如写手、占星师、作家等。这些未必可以从6、10宫中看出来。他们会依赖于本命盘仲少

《大学》-注音版-四书五经

大学 【导读】 《大学》,原是《小戴礼记》里一篇,旧说为曾子所作,实为秦汉时的儒家作品,这是中国古代讨论教育理论的重要著作。 《大学》提出了“三纲领”和“八条目”,强调修己是治人的前提,修己的目的是为了治国平天下,说明治国平天下和个人道德修养的一致性。《大学》开头就说:“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这就是后人所说的《大学》“三纲领”。所谓“明明德”,就是发扬光大人所固有的天赋的光明道德。所谓“在亲民”,是指发扬了善性之后,即从事治民,治民要亲爱人民。所谓“止于至善”,就是要求达到儒家封建伦理道德的至善境界。“为人君止于仁,为人臣止于敬,为人子止于孝,为人父止于慈,与国人交止于信”,这是《大学》提出的教育纲领和培养目标。 《大学》还说:“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先治其国;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欲齐其家者,先修其身;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欲正其心者,先诚其意;欲诚其意者,先致其知;致知在格物。”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后世称之为《大学》的“八条目”,这是实现“三纲领”的具体步骤。“八条目”的中心环节是修身,“自天子以至于庶人,壹是皆以修身为本”。对于培养目标和方法,《大学》反复强调的是个人的道德修养。 经北宋程颢、程颐竭力尊重,南宋朱熹又作《大学章句》,最终和《中庸》、《论语》、《孟子》并称“四书”。宋、元以后,《大学》成为学校官定的教科书和科举考试的必读书,对古代教育产生了极大的影响。 大学

dà 大x u? 学 z hī 之 dào 道, zài 在 mínɡ 明 mínɡ 明 d? 德, zài 在 qīn 亲 mín 民, zài 在z hǐ 止 yú 于 z hì 至 s hàn 善。 z hī 知 z hǐ 止 ?r 而 h?u 后 yǒu 有 dìnɡ 定, dìnɡ 定 ?r 而 h?u 后 n?nɡ能jìnɡ 静, jìnɡ 静 ?r 而 h?u 后 n?nɡ 能 ān 安, ān 安 ?r 而 h?u 后 n?nɡ 能 lǜ 虑, lǜ 虑 ?r 而h?u 后 n?nɡ 能 d? 得。 wù 物 yǒu 有 běn 本 m? 末, s hì 事 yǒu 有 z hōnɡ 终 s hǐ 始, z hī 知 s uǒ所x iān 先 h?u 后, z? 则 jìn 近 dào 道 yǐ 矣。 ɡǔ 古 z hī 之 yù 欲 mínɡ 明 mínɡ 明 d? 德 yú 于 t iān 天 x ià 下 z hě 者, x iān 先 z hì 治 qí 其 ɡu?国;yù 欲 z hì 治 qí 其 ɡu? 国 z hě 者, x iān 先 qí 齐 qí 其 j iā 家; yù 欲 qí 齐 qí 其 j iā家z hě 者, x iān 先 x iū 修 qí 其 s hēn 身; yù 欲 x iū 修 qí 其 s hēn 身 z hě 者, x iān 先 z hanɡ 正 qí其xīn 心; yù 欲 z hanɡ 正 qí 其 xīn 心 z hě 者, x iān 先 c h?nɡ 诚 qí 其 yì 意; yù 欲 c h?nɡ 诚 qí其yì 意 z hě 者, x iān 先 z hì 致 qí 其 z hī 知; z hì 致 z hī 知 zài 在 ɡ? 格 wù 物。 wù 物 ɡ? 格 ?r 而 h?u 后 z hī 知 z hì 至, z hī 知 z hì 至 ?r 而 h?u 后 yì 意 c h?nɡ 诚, yì意c h?nɡ 诚 ?r 而 h?u 后 xīn 心 z hanɡ 正, xīn 心 z hanɡ 正 ?r 而 h?u 后 s hēn 身 x iū 修, s hēn 身 x iū 修 ?r 而h?u 后 j iā 家 qí 齐, j iā 家 qí 齐 ?r 而 h?u 后 ɡu? 国 z hì 治, ɡu? 国 z hì 治 ?r 而 h?u 后 t iān 天x ià 下 pínɡ 平。 zì 自 t iān 天 zǐ 子 yǐ 以 z hì 至 yú 于 s hù 庶 r?n 人, yī 一 s hì 是 j iē 皆 yǐ 以 x iū 修 s hēn 身w?i 为 běn 本。 qí 其 běn 本 l uàn 乱 ?r 而 m? 末 z hì 治 z hě 者, fǒu 否 yǐ 矣; qí 其 s uǒ所h?u 厚 z hě 者 b? 薄, ?r 而 qí 其 s uǒ 所 b? 薄 z hě 者 h?u 厚, wai 未 z hī 之 yǒu 有 yě 也。

古典占星宫位(英)

The Houses in Traditional Astrology ? Sue Ward 2002. All rights reserved In any article about house significations it is not enough simply to list them; the foundation needs to be understood first. This paper explains that foundation. To begin with it needs to be said that whatever we now consider astrology’s purpose to be, in order to use its symbolism properly we have to acknowledge and absorb its tradition. Astrology, as we understand it, forms a part of an ancient desire to understand our universe. It is humanity’s attempt to obtain knowledge of the Will of God, or the Divine Plan. There is, naturally, far more to it than that and the briefest glimpse at the Hermetics bears this out. In this search is implied a desire to find order in, what might otherwise seem to be, the chaos of human existence. This order was constructed from an understanding and experience of life that we seem no longer to have and grew out of an holistic philosophy that our current astrological community is trying to recover. That philosophy was entirely based upon and derived from the knowledge of Divine existence. However secular our age becomes, we would do well not to forget that it is from that single point that astrological symbolism has developed. Astrology is the sacred language of Divination: a way to understand the Divine Mind and a way to make connection with that Mind. Since its symbolism is so profound, it seems perilous to meddle with it if we do not understand this fundamental philosophy. Whether or not it is necessary to hold to these principles is another story, but we must be aware them at least. From the foregoing and before entering the subject of the houses proper, we need first to look at a common misconception and one that has brought about misunderstanding and confusion. This is the system of the ‘consignification’ of signs with houses. In this we see the first sign of Aries lined up with the 1st house; the second sign of Taurus with the 2nd house and so on around the circle. From this, modern astrology has extrapolated the notion that Mars must, therefore, rule the 1st house, Venus the 2nd etc. because those planets rule those signs. This causes still further problems when we come to

读四书之(大学)有感

读(大学)有感 一、一个人做任何事情都有它正确的处理方法,即有一定的道理可循,也就是“理”。而这种理是必须受客观环境的制约,符合于事物发展的客观规律的。将这些理归纳综合,就形成了一般性的指导原则,这一般性的指导原则可以帮助我们理解与处理好各种事情。而这一般性的指导原则就是“经”。经有时需要通达权变,采取变通的原则,只有这样才能将各种事情处理好。这种变通的原则就是“权”。而权是以经作为参照物,是要受经的制约,依据客观的情况,在经的基础上采取变更的方法。而从某种意义上说,权也是一种特殊性的经。一个人做任何事情是不能违背于经的,违背了经就是违背了事物存在的客观规律。而在处理事物的方法上应该采取权,这样才能最大程度的发挥主观能动性,取得最大的效益。孔子说“可以与之共学,不可以与之适道。可以与之适道,不可与之立。可以与之立,不可与之权。”孔子所说的道,就是经。所说的立,就是一个人处事为人必须遵循道,即经。与之权,就是说在处事为人时,要学会权变。 二、不在其位,不谋其政,去之夷狄,行之夷狄。身于富贵,行之富贵,身于贫贱,行之贫贱。 三、君君,臣臣,父父,子子,夫夫,妇妇,友友,弟弟,兄兄。这九点囊括了为人处事的原则,即对于为人处事经的最佳释义。臣以忠事其君,君以礼对其臣。父以慈对其子,子以孝对其父。夫以义对其妇,妇以顺对其夫。友以诚信对其友。弟以悌对其兄,兄以友对其弟。 经是一般性的指导原则,而在一些特殊的环境之中,为人处事就必须依据客观环境,采取权来处理问题。而这种权是在这种特殊的情况之下的经。 未有先学养子后嫁也,即指在一般的指导原则的指示下,去结合实际情

况来处理事情的。 四、释义格物致知: 如做饭,首先对于洗澡进行思索与研究,了解与知晓它的一般性原则。即由格物到致知。这些原理掌握了,意需要诚(诚意),而再需正心,防止欲速心理或其它心理弊病。在这些心理弊病之下,将妨碍做饭达到最完美的标准。 格物掌握了知识,意诚正心,就达到了修身的要领。诚意正心修身是属于内明之道,即明明德,即心;而齐家治国平天下,为内明之道的外用,即行。而内明外用之道必须格物致知。 天下万事万物的存在与运行都存在着理,这些理需要格物才能致知。而这种理就是中庸之道。天下万事万的存在与运行中存在的中庸之理有一般性的指导原则与特殊的应用原理。一般的指导原则是指导特殊的应用原理的,它是从特殊的应用原理提练出来的。特殊的应用原理是通过在一般指导原则的指导下,不断的探索的。两者相辅相成,不断的完善自己。即从一般到特殊,特殊到一般,往返循环不已,人们对于事物的认识是这样一个互相推进的过程。 而天下之理,至其深远者,至其精微者,就是圣贤也是无法知道的。 五、大学之道,在于明明德,亲民,止于至善,这是总纲,是一般性的指导原则。明明德后才能亲民,而明明德与亲民都必须达到至善。下文知止,可分两部分来说,即明明德止于至善与亲民止于至善之上。 而上述为宏观的论调,而从微观来说,就是诚意正心修身(明明德),齐家治家平天下(亲民)。而者又连系在修身这一点上,即修身,使自己的品德止于至善。品德止于至善,自然心思处中和,中者经,和者权。而为人处

四书五经经典名句

《大学》 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知止而后定,定而后能静,静而后能安,安而后能虑,虑而后能得。物有本末,事有始终。知所先后,则近道矣。 苟日新,日日新,日又新。……君子无所不用其极。 为人君,止于仁;为人臣,止于敬;为人子,止于孝;为人父,止于慈;与国人教, 止于信。 君子贤其贤而亲其亲,小人乐其乐而利其利,此以没世不忘也。 格物致知:人心之灵莫不有知,天下之物莫不有理,理有未穷,知有不尽。 《大学》始教,必使学者即凡天下之物,莫不因其已知之理而益穷之,以求至乎其极。至于用力之久,而一旦豁然贯通焉,则众物之表里精粗无不到,而吾心之全体大用无不明矣。此为物格。此为知之至矣。 诚意:毋自欺也。如恶恶臭,如好好色,此之谓自谦。 诚于中,形于外,故君子必慎其独也。 曾子:十目所视,十手所指,其严乎! 富润屋,德润身,心广体胖。故君子必诚其意。 正心:身有所忿疐,则不得其正;有所恐惧,则不得其正;有所好乐,则不得其正;有所 忧患,则不得其正。 心不在焉,视而不见,听而不闻,食而不知其味。 此谓修身在正其心。 修身齐家:人之其所亲爱而辟/贱恶而辟/畏敬而辟/哀矜而辟/敖惰而辟。故好而知其恶,恶而知其美者,天下鲜矣! “人莫知其子之恶,莫知其苗之硕”。身不修不可以齐其家。 治国:一家仁,一国兴仁;一家让,一国兴让;一人贪戾,一国作乱。其机如此。此谓一 言偾事,一人定国。 尧、舜帅天下以仁,而民从之;桀纣帅天下以暴,而民从之。其所令反其所好,而民 不从。是故君子有诸己而后求诸人,无诸己而后非诸人。 平天下:上老老而民兴孝;上长长而民兴弟;上恤孤而民不倍。

民之所好好之,民之所恶恶之,此之谓民之父母。 道得众则得国,失众则失国。是故君子先慎乎德。 德者,本也;财者,末也。外本内末,争民施夺。是故财聚民散,财散则民聚。 见贤而不能举,举而不能先,命也。见不善而能退,退而不能远,过也。好人之所恶,恶人之所好,是谓拂人之性,灾必逮夫身。 君子有大道:必忠信以得之,骄泰以失之。 生财有大道:生之者众,食之者寡,为之者疾,用之者舒,则财恒足矣。仁者以财发身,不仁者以身发财。 国不以利为利,以义为利。 《中庸》 天命之谓性,率性之谓道,修道之谓教。 君子慎独 喜怒哀乐之未发,谓之中;发而皆中节,谓之和。中也者,天下之大本也;和也者,天下之达道也。致中和,天地位焉,万物育焉。 舜好问而好察迩言,隐恶而扬善,执其两端,用其中于民。 君子和而不流,中立而不倚。 天地之大也,人犹有所憾。 子曰:道不远人。人之为道而远人,不可以为道。 君子素其位而行……..。在上位不陵下,在下位不援上,正己而不求于人,则无怨。上不怨天,下不尤人。 君子居易以俟命,小人行险以侥幸。子曰:“射有似乎君子,失诸正鹄,反求诸其身。” 舜:德为圣人,尊为天子,富有四海之内,宗庙飨之,子孙保之。故大德必得其位,必得其名,必得其寿。

(完整word版)《四书五经》100句经典名句

《四书五经》100句经典名句 四书五经:四书、五经的合称,泛指儒家经典著作。四书指的是《大学》《中庸》《论语》《孟子》,五经指《诗经》《尚书》《礼记》《周易》《春秋》。四书之名始于宋朝,五经之名始于汉武帝。 《大学》 1、物有本末,事有终始。知所先后,则近道矣。 译文:世上的事物都有本末始终,明确它们的先后次序,那就接近事物发展的规律了。 2、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先治其国。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欲齐其家者,先修其身;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欲正其心者,先诚其意;欲诚其意者;先致其知;致知在格物。 译文:古时候想要使天下人都发扬光明正大的德行,就先要治理好自己的国家;想要治理好自己的国家,就先要管理好自己的家庭;想要管理好自己的家庭,就先要修养自己的身心;想要修养自己的身心,就要先端正自己的心志;想要端正自己的心志,就先要证实自己的诚意;想要证实自己的诚意,就要丰富自己的知识;丰富知识就在于深入研究事物的原理。 3、汤之《盘铭》曰:“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康诰》曰:“作新民。”《诗》曰:“周虽旧邦,其命维新。”是故君子无所不用其极。 释文:商汤王刻在洗澡盆上的箴言说“如果能够一天新,就应保持天天新,新了还要更新。”《康诰》说:“激励人弃旧图新。”《诗经》说,“周朝虽然是旧的国家,但却禀受了新的天命。”所以,品德高尚的人无处不追求完善。 4、富润屋,德润身,心广体胖。

译文:有钱的人房间装饰得很华丽,有仁德的人心里宽畅,身体自然也安舒了。 5、君子有大道,必忠信以得之,骄泰以失之。 译文:君子有个大原则,就是必须用忠诚信义来争取民心,骄横奢侈就会失去民心。 6、生财有大道,生之者众,食之者寡,为之者疾,用之者舒,则财恒足矣。 译文:创造财富有个大原则:生产的人多,消费的人少,创造得迅速,使用得舒缓,这样国家财富就可以经常保持充足。 7、好人之所恶,恶人之所好,是谓拂人之性,菑必逮夫身。 译文:喜好人们所厌恶的,厌恶人们所喜好的,这就叫做违背人的本性,灾害必定会落到他的身上。 8、君子有诸己而后求诸人,无诸已而后非诸人。所藏乎身不恕,而能喻诸人者,未之有也。 译文:君子对于优点,要自己身上拥有以后再去要求别人;对于缺点,要自己身上没有以后再去批评别人。自己身上所拥有的不是恕道,却能够去教导别人的,是从来没有的。 9、所谓诚其意者,毋自欺也。如恶恶臭,如好好色,此之谓自谦。故君子必慎其独也。 释文;使意念真诚的意思是说,不要自己欺骗自己。要像厌恶腐臭的气味一样,要像喜爱美丽的女人一样,一切都发自内心。所以,品德高尚的人哪怕是在一个人独处的时候,也一定要谨慎。 《中庸》 1、天命之谓性,率性之谓道,修道之谓教。 译文:天赋予人的品德叫做“性”,遵循事物本性就叫做“道”,使人修养遵循道就叫做“教”。

西方神秘学快速指南V1.0版

西方神秘学快速指南V1.0版 文/云汉

前言 背景 每年都有新人撞入西方神秘学的领域,这一领域在最近几年在国内也在稳定缓慢的发展,逐渐形成了属于自己的亚文化圈和固定的受众。虽然这一学科的某些部分已经作为流行文化的一部分被很多人熟知(例如星座、塔罗),但深入了解它的人仍然少之又少。加上网络上充满了碎片化和误导性的知识,和它天然存在的语言壁垒,使得很多感兴趣的人并没有在需要的时候,得到正确的神秘学认知,这是很遗憾的。 目的 这本手册旨在为西方神秘学新人提供最快速简明的入门指导,受限于这一目标和篇幅,并且受到我本人所学有限的影响,必然是不全面的,仅供参考使用。考虑到入门的因素,所以将以较为大众和广受承认的系统为主,当然,这并不是一个客观的标准,并且也是随着时间不断变化的。 使用方法 神秘学分为很多学科,不同的学科可以带来的东西是不同的,因此一个较好的方式是根据自己的需求选择。也就是问一问:“你希望在神秘学中获得什么”?或

者:“你希望神秘学给你提供什么样的帮助”?本手册将主要按照这种方式进行编排,读者可以按照这一引导选择适合自己入手的神秘学系统。

——你希望学习神秘学吗? ——我希望,我感觉对这东西似乎有点兴趣.请跳到5页 ——不希望,我对此毫无兴趣。 请点击右上角关闭此文件

——你想要实践神秘学吗? ——不想,我觉得神秘学很有意思,我的创作也可以从此取材,或把它当成谈资,但我并不想真的亲身尝试它。 请跳到6页 ——不想,我是一个研究者,我更想用历史学、社会学等学科的角度来对其进行研究,而不是成为一个神秘学家。 请跳到7页 ——我想,我希望亲身尝试神秘学的各种方法,看它能不能带来一些帮到我的神奇效果。 请跳到8页

古典兵学第一部作品 [古典兵学的百科全书]

古典兵学的百科全书《武备志》 《武备志》是明代重要的军事著作,属于中国古代字数最多的一部综合性兵书。明朝茅元仪辑,240卷,文200 余万字,图738幅,有明天启元年(1621)本、清道光中活字排印本、日本宽文年间(1661~1672)须原屋茂兵卫等刊本流传。清乾隆年间曾被列为禁书。 《武备志》作者简介 茅元仪(1594~1644?),字止生,号石民,归安(今浙江吴兴)人,自幼"喜读兵农之道"(《石民四十集》卷69),成年熟悉用兵方略、九边关塞,曾任经略辽东的兵部右侍郎杨镐幕僚,后为兵部尚书孙承宗所重用。崇祯二年(1629),因战功升任副总兵,治舟师戍守觉华岛(即菊花岛,今辽宁兴城南),获罪遣戍漳浦(今属福建),忧愤国事,郁郁而死。他目睹武备废弛状况,曾多次上言富强大计,汇集兵家、术数之书2000余种,历时15年辑成《武备志》。 《武备志》体例 《武备志》由兵诀评、战略考、阵练制、军资乘、占度载五部分组成。 兵诀评18卷

收录了《武经七书》,并选录《太白阴经》、《虎钤经》的部分内容,加以评点。认为"先秦之言兵者六家,前孙子者,孙子不遗,后孙子者,不能遗孙子"(《武备志》天启元年本,下同),学兵诀不可不读《孙子》。 战略考33卷 以时间为序,从《武备志》战略的高度选录了从春秋到元各代有参考价值的六百余个战例。所选注重奇略,"足益人意志"。如,吴越争霸,勾践的卧薪尝胆、乘虚捣隙;马陵之战,孙膑的减灶示弱,诱敌入伏;赤壁之战,孙刘的联合破曹,巧用火攻;淝水之战,苻坚的分兵冒进,谢玄的以战为守;虎牢之战,李世民的据险扼要,疲敌制胜;蔡州之战,李愬的乘虚奇袭等等战法。又如诸葛亮的据荆益、和诸戎、结孙权、向宛洛、出秦川的隆中决策;岳飞的行营田,连河朔、捣中原、以复故土的计划;成吉思汗的避潼关、假宋道、下唐邓、捣大梁的谋略,等等。其所录战例大都是以奇谋伟略取胜的,在紧要之处均有所评点。 阵练制41卷 分阵和练两部分。 阵,载西周至明代各种阵法,配以319幅阵图,所收较《续武经总要》为多,以诸葛亮的八阵、李靖的六花阵、戚继光的鸳鸯阵为详。阵有说记,有辩证。"记"载"圣王贤将"所立之阵,予以广扬;"辩"言唐宋伪托附会之阵,予以廓清。对

《四书五经》_译本

《四书五经》 “四书”是中国古代儒家奉为经典的《大学》、《中庸》、《论语》、《孟子》四部著作的合称,亦称“四子”、“四子书”。 儒家的经书,孔子之前有六部,即《诗》《书》《易》《礼》《春秋》《乐》,其中乐失传于战国时代。因此汉武帝立经学博士,只有“五经”的名目。宋代以前《礼记》、《论语》已被尊为经典;而在较长的时间内,《孟子》隐于诸子之林,在儒学中的地位是不高的。自唐代韩愈最先推崇《礼记》中的《大学》篇,李翱又特别表彰《礼记》中的《中庸》篇,二者逐为世人所重。宋代理学家开始重视《孟子》,致使这部“子书”突然显赫起来。统治阶级便从《礼记》中抽出《大学》、《中庸》两篇,于《论语》、《孟子》并提,给予与“六经”等同的地位。南宋淳熙年间,朱熹将这四部著作分别逐章断句,加以注释,撰成《四书章句集注》,从此“四书”之名称开始流行。 “五经”是指《诗经》《尚书》《礼记》《周易》《春秋》、这五部著作。 《诗经》成熟与先秦时期的周朝至春秋时代,他搜集了来自民间及宫廷的各种题材的诗篇,据说这些诗篇都曾配上乐曲为天子演唱,是我国最早的诗歌总集。《尚书》记载了距今四千年至两千年间的虞,夏,商,周的史实,是我国最早的正式史料汇编。其中《尧典》等因其成书于周代而得名。《周易》不仅集中了当时人们所积累的许多生活体验与人生经验,在思维方式上也具有相当的逻辑性,所以被认为是我国最早、最为完善的哲理典籍。《礼记》所记载的是先秦时期社会道德准则与人际交往礼仪模式,既有理论的阐述,又有礼节仪式的具体操演程序,故能使人得到较为具体的印象。《春秋》则是我国最早的一部完整,详备的编年史。“五经”各书从文学、历史、哲学等角度反映了我国古代文化典籍的最高水平。 《四书五经》是中国古代最重要,最权威的典籍,他们构成了中国传统文化的基本框架和中华文明的精神基础。

初学占星(写给初入门的童鞋)

初学占星 (写给初入门的童鞋) 作者:简单 好多童鞋都问“我这样的小白能学占星吗?能学好吗?学占星要从哪开始学?需要看哪些入门书籍?”没问题的,大家都能学,大家都要对自己有信心。 为了入门的童鞋少走些弯路,在下就把自己学习占星的经验和思路跟大家分享一下。 首先要说的是我们要端正学习占星的初衷,占星是认识自己,认识世界的一把钥匙,千万不要把占星当做算命的手段过度迷信。教条的话不多说,下面就来分享下在下学习占星的思路。这里主要介绍的是现代占星(现代占星也就是心理占星)。 第一,符号的学习。 要想学习占星,不认识这些星盘上的符号是不行的,所谓的符号,就是行星和十二星座的符号。初学者建议不要记太多的符号,最好先记住十大行星和十二星座的符号,我们看命盘时最需要的就是这两种符号。其实所谓行星,就是太阳系的八大行星加上太阳和月亮。所谓十二星座,就是黄道带上的十二个星座,占星上的十二星座和天文上的十二星座是有所区别的。 十大行星符号 ???♀ ♂ ????? 十二星座符号

第二,守护星的学习。白羊座,火星 金牛座,金星 双子座,水星 巨蟹座,月亮 狮子座,太阳 处女座,水星 天秤座,金星 天蝎座,冥王星 射手座,木星 摩羯座,土星 水瓶座,天王星 双鱼座,海王星 第三,星盘的学习。

这是一张由Astrology32软件绘制的星盘。星盘的最外圈标有星座符号的是星座,然后是刻度(最小的格代表1度,一个星座是30度),然后标有数字的一圈叫做宫位,最里边各种颜色的线叫做相位。星盘上有四个点,其中Asc叫做上升点,Des叫做下降点,Mc是天顶,Ic是天底。以上是一张星盘的基本信息。 第四,十二星座分类 做了张表便于记忆,顺便把守护星也加了进去。所谓的四分也就是四元素。 综合了以上信息以后,基本上就能看懂一张星盘也能大致明白别人说的什么星落在什么星座什么宫上与什么星形成了相位。接下去就需要更具体的理解星座的含义了。

四书五经简介

四书五经简介 中国古代有"四书五经",几与耶教有圣经、伊教有古兰经相似。如果说今日学子不知"四书五经"为何物,恐怕会是件难堪的事。我们只要谈到中国传统文化,必然得提到"四书五经",以下聊作简介。 一、四书——应该说,凡是对中国传统文化稍有了解的人,都知道《四书》。它是《大学》、《中庸》、《论语》、《孟子》这四部着作的总称。据称它们分别出于早期儒家的四位代表性人物曾参、子思、孔子、孟子,所以称为《四子书》(也称《四子》),简称为《四书》。南宋光宗绍熙远年(1190年),当时着名理学家朱熹在福建漳州将《大学》、《论语》、《孟子》、《中庸》汇集到一起,作为一套经书刊刻问世。这位儒家大学者认为“先读《大学》,以定其规模;次读《论语》,以定其根本;次读《孟子》,以观其发越;次读《中庸》,以求古人之微妙处”并曾说“《四子》,《六经》之阶梯”(《朱子语类》)朱熹着《四书章句集注》,具有划时代意义。汉唐是《五经》时代,宋后是《四书》时代。 《大学》:《大学》原本是《礼记》中一篇,在南宋前从未单独刊印。传为孔子弟子曾参(前505—前434)作。自唐代韩愈、李翱维护道统而推崇《大学》(与《中庸》),至北宋二程百般褒奖宣扬,甚至称“《大学》,孔氏之遗书而初学入德之门也”,再到南宋朱熹继

承二程思想,便把《大学》从《礼记》中抽出来,与《论语》、《孟子》、《中庸》并列,到朱熹撰《四书章句集注》时,便成了《四书》之一。按朱熹和宋代另一位着名学者程颐的看法,《大学》是孔子及其门徒留下来的遗书,是儒学的人门读物。所以,朱熹把它列为"四书"之首。 《中庸》:《中庸》原来也是《礼记》中一篇,在南宋前从未单独刊印。一般认为它出于孔子的孙子子思(前483-前402)之手,《史记·孔子世家》称“子思作《中庸》”。自唐代韩愈、李翱维护道统而推崇《中庸》(与《大学》),至北宋二程百般褒奖宣扬,甚至认为《中庸》是“孔门传收授心法”,再到南宋朱熹继承二程思想,便把《中庸》从《礼记》中抽出来,与《论语》、《孟子》、《大学》并列,到朱熹撰《四书章句集注》时,便成了《四书》之一。从《中庸》和《孟子》的基本观点来看,也大体上相同的。不过,现存的《中庸》,已经经过秦代儒者的修改,大致写定于秦统一全国后不久。所以每篇方式已不同于《大学》,不是取正义开头的两个字为题,而是撮取文章的中心内容为题了。 《论语》:《论语》是记载孔子及其学生言行的一部书。孔子(前551--前479),名丘,字仲尼,春秋时鲁国陬邑(今山东曲阜)人。儒家学派创始人,中国古代最着名的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对中国思想文化的发展有极其深远的影响。《论语》成书于春秋战国之际,是孔子的学生及其再传学生所记录整理。《论语》是记载孔子及其学

星姐倬伦心理占星

星姐倬伦心理占星 (出自星姐倬伦) 心理占星,简单来说是利用星盘来探讨和分析人类心理的一种方法。首先要知道星盘是每个人出生时宇宙各个行星的位置组成的星图。其实就是在我们出生那一刻,以我们的出生地作为观测点望向天空,天空上星星的分布状态,也是所谓的本命盘。一般常见的个人命盘的论断,与个人之个性及各生活领域方面有关的论断,被称为本命占星术。经过数千年的发展,逐渐与心理分析融合在一起,直接而清楚的呈现外显的的情境与内心的性格。经心理分析学家荣格博士的推崇和发展,形成了一整套系统挖掘人类深层心灵的工具,这是一个能够完全不受被测者的影响,真实还原你的心灵基因和优势潜能的工具。 那你知道心理占星与古典占星的区别吗?从出现的时间上分析,心理占星与古典占星出现的时间不同,古典占星始于几千年前的希腊占星,心理占星始于文艺复兴时期。出现较早的古典占星非常符合当时社会的价值观:人的命运是诸神在星空中已经写好的剧本。如同屠夫的儿子生来就是注定要做屠夫,铁匠的儿子就要做铁匠。所以古典占星中论命的部份很多,其基调是认为人是无力改变自己的命运的,无论好坏;后来出现的心理占星学核心:以分析和理解个人的感受及心理动力为主。心理占星中弱化了对事件、命格的预测和判断,甚至可以说是摒弃了宿命论。它的重点在于通过占星咨询,怎样找到来访者的问题关键点,帮助他/

她看到自己总在重复的行为模式和心理根源,从而改变和打破旧有的模式,产生对自己,对他人新的认识。可以说,心理占星学最关心的是占星学如何更好的帮助他人,如何更好的通过咨询有效的改变来访者的行为模式。简单来说,古典占星更强调吉凶,在预测时也偏向于铁口直断;心理占星相对而言则是有些心理咨询的味道,没有所谓的吉凶之分。 从宫主星角度分析,心理占星家往往不重视宫主星的应用,此种代表性为如Liz Greene的心理占星学派(该学派有部分占星家仍会使用宫主星)、Alexander Marr及何鼓老师。他们认为星座与行星的守护关系无从以科学方法证实,而且星座尚有回归黄道与恒星黄道之争议,故宁可搁置行星与星座的守护关系不论。然而古典占星学则大量倚靠宫主星的论断,在实证上,的确宫主星影响该宫位的表现甚巨,如采用一般的十二宫星盘,必须倚靠宫主星的应用方能获得较佳的论述效果。宫主星的功用非仅在本命占星可取得良好效果,在卜问占星学中更是大量依靠宫主星。 心理占星给我们的影响是很大的,通过心理占星可以帮助自己认识到命运局限,并通过意识做出调整的工具。我对于心理占星学的观点是:我们现在所经历的一切,是我们过去主动选择的种种行为的结果。人生并不是一条道直通到底,没有任何岔路、根本没有主动选择权的单行线。我们在过去所做出的种种选择及基于这些选择所付诸的相应的行动,决定了我们的现在。在这些选择之中,有些是让我们现在过得更加愉快,而有些则给我们的现在提前埋下了困难。虽然人不可能做出超出自己个性范围的选择,但是通过研究心理占星,分析一个人的性格公式,我们可以帮助每一个人更加了解自己。我们可以向专业的心理占星知识服务团队学习,目前在心理占星的发展下,涌现出很多优秀的专业团队,星姐倬伦团队便是其中之一。通过学习心理占星学,不但可以告诉我们自身已知的事物和洞悉未知的事物,还可以在其特性还没有完全表露出来时就洞悉他的本性。在这样的帮助下,我们能够更好地了解自己,更完整地理解自我的本质。

四书-大学-原文

大学 《大学》原为《礼记》第四十二篇,约为秦汉之际儒家作品。一说曾子作。提出明明德、亲民、止于至善的三纲领和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八条目。宋代程颢、程颐兄弟从《礼记》中把它抽出,以与《论语》、《孟子》、《中庸》相配合。至南宋淳熙年间(1174-—1189),朱熹撰《四书集注》,将它和《中庸》、《论语》、《孟子》合为“四书”。 第一章 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 知止而后有定,定而后能静,静而后能安,安而后能虑,虑而后能得。物有本末,事有终始。知所先后,则近道矣。 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先治其国;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欲齐其家者,先修其身;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欲正其心者,先诚其意;欲诚其意者,先致其知。致知在格物。物格而后知至,知至而后意诚,意诚而后心正,心正而后身修,身修而后家齐,家齐而后国治,国治而后天下平。自天子以至于庶人,壹是皆以修身为本。 其本乱,而末治者否矣。其所厚者薄,而其所薄者厚,未之有也。 第二章 《康诰》曰:“克明德。”《太甲》曰:“顾諟天之明命。”《帝典》曰:“克明峻德。”皆自明也。 第三章 汤之《盘铭》曰:“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康诰》曰:“作新民。”《诗》曰:“周虽旧邦,其命维新。”是故君子无所不用其极。 第四章 《诗》云:“邦畿千里,维民所止。”《诗》云:“缗蛮黄鸟,止于丘隅。”子曰:“于止,知其所止,可以人而不如鸟乎?” 《诗》云:“穆穆文王,於缉熙敬止!”为人君,止于仁;为人臣,止于敬;为人子,

止于孝;为人父,止于慈;与国人交,止于信。 《诗》云:“瞻彼淇澳,菉竹猗猗。有斐君子,如切如磋,如琢如磨。瑟兮僴兮,赫兮喧兮。有斐君子,终不可喧兮!”“如切如磋”者,道学也。“如琢如磨”者,自修也。“瑟兮僴兮”者,恂栗也。“赫兮喧兮”者,威仪也。“有斐君子,终不可喧兮”者,道盛德至善,民之不能忘也。 《诗》云:“於戏,前王不忘!”君子贤其贤而亲其亲,小人乐其乐而利其利,此以没世不忘也。 第五章 子曰:“听讼,吾犹人也。必也使无讼乎!”无情者不得尽其辞。大畏民志,此谓知本。 此谓知本,此谓知之至也。 第六章 所谓致知在格物者,言欲致吾之知,在即物而穷其理也。盖人心之灵莫不有知,而天下之物莫不有理,唯于理有未穷,故其知又不尽也,是以《大学》始教,必使学者即凡于天下之物,莫不因其已知之理而益穷之,以求至乎其极。至于用力之久,而一旦豁然贯通焉,则众物之表里精粗无不到,而吾心之全体大用无不明矣。此谓物格,此谓知之至也。 第七章 所谓诚其意者,毋自欺也。如恶恶臭,如好好色,此之谓自谦。故君子必慎其独也。小人闲居为不善,无所不至,见君子而后厌然,掩其不善,而著其善。 人之视己,如见其肺肝然,则何益矣。此谓诚于中,形于外,故君子必慎其独也。 曾子曰:“十目所视,十手所指,其严乎!”富润屋,德润身,心广体胖,故君子必诚其意。 第八章 所谓修身在正其心者,身有所忿懥,则不得其正,有所恐惧,则不得其正,有所好乐,则不得其正,有所忧患,则不得其正。心不在焉,视而不见,听而不闻,食而不知其味。此谓修身在正其心。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