芭蕾形体课-教案

芭蕾形体课-教案
芭蕾形体课-教案

课题芭蕾形体训练(1)

芭蕾形体的意义

芭蕾形体训练与芭蕾基础训练有所不同,它是由芭蕾基础训练延伸而来的,而不是真正的芭蕾训练。芭蕾形体训练是以健身为目的的,着重于提高人的基本素质并调整人的形体姿态。芭蕾形体训练的主要目的是对健美体形的指向,其训练的内容和方式直指形体的健美。因此,芭蕾形体训练对人的形体修塑有很大的帮助。

芭蕾形体训练的课堂组成和专业的芭蕾基础训练基本一样,也是从把杆训练开始,然后是中间练习,最后是跳的练习。但是芭蕾形体训练课的组合动作都比较容易,运动量不会很大,一般的人都能够接受。课堂中不要求动作做得多么规范,只是通过在自己身体条件能达到的基础上最大限度地完成好动作,从而达到锻炼的目的。芭蕾形体训练强调的不是大的体力消耗,而是通过训练加强肌肉的能力、身体的柔韧性,塑造肌肉的线条等,来达到完美的塑形效果。

芭蕾形体训练也是按照循序渐进的原则来进行的,是通过从简单到难的动作学习训练来达到塑形的目的。芭蕾形体训练也是一个长期的锻炼过程,它不会马上就有很明显的效果,但是坚持训练的话,不论是在体态还是气质上都会有很大的改变。芭蕾形体训练不是以培养专业的演员为目的的,其最终的目的就是通过芭蕾的训练对人的形体和气质进行修塑,使身体均匀和谐,身体轮廓线条清晰,从而塑造出美的体形。

教学对象:八年级学生

教学目标设计:

1、知识与技能:通过用形体训练,从整体上训练学生,克服身体的自然状态,获得正确的直立感,发展舞蹈动作的协调性、灵活性、节奏感。

2、过程与方法:让学生练习芭蕾舞站姿和芭蕾舞的手位、脚位、基本扶把动作。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用形体训练再加上舞蹈组合,以提高形体的美感,培养良好的气质,陶冶美的情操,提高审美品位

教学内容:

1、热身准备

2、芭蕾舞站姿、手位、脚位、基本扶把动作

3、控制训练

教学重点:正确的芭蕾舞站姿

教学难点:正确的芭蕾舞站姿及控制训练

课时安排:2课时

准备活动:地面拉伸,以腰、胯、足踝为主,目的在于预防和减少关节损伤,增强各关节肌肉韧带的弹性和灵活性,促使大脑中枢神经兴奋、克服人体活动上的生理惰性,振奋精神。

教学过程:

一、芭蕾站姿

1、后背挺拔,肢体舒展。手和脚呈芭蕾一位站好,注意呼吸和眼神。

2、收紧腹肌、后背、臀大肌,两腿内侧肌肉收紧。

3、两臂下垂,两肩向下压。

二、脚位练习:单手扶把,身体保持直立

1、一位:两脚完全外开,脚跟彼此切成180度,注意两脚掌平铺地面。

2、二位:由一位两脚分开,相距一脚距离,尽量收紧腿部内侧肌肉。

3、三位:一脚位于另一脚之前,脚跟紧贴另一脚的中央尽量收紧腿部内侧肌肉。

4、四位:由三位前后分开,两脚前后相距一脚距离,重心在两脚中间。

5、五位:两脚外开,前后紧贴,一脚脚尖与另一脚脚后跟对齐。

三、芭蕾手位:结合音乐,教授学生芭蕾舞各个手位

1、一位:两臂下垂,呈椭圆形,两手相距一拳。

2、二位:两臂向前抬起,正对下肋。

3、三位:保持臂型上举,至前额处。

4、四位:一手臂呈三位,一手臂呈二位。

5、五位:一手臂呈三位,一手臂向旁打开。

6、六位:一手臂呈二位,一手臂向旁打开。

7、七位:两臂向旁打开,形成圆润的弧度。

四、扶把练习:通过扶把练习掌握身体各部位规范的单一动作,克服站立时的腰部无力向下的毛病,增强躯干的力量,增加腿部肌肉的力度、开度及灵活性。

1、擦地tendu

2、蹲plie

3、吸腿控制

4、组合练习:通过动作的单一练习和组合,使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增加学习的积极性和动作的协调性,是教学达到良好的效果。

五、放松联系:调整呼吸拉伸身体

六、下课前总结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