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igbee低功耗传感器产品功能定义

Zigbee低功耗传感器产品功能定义
Zigbee低功耗传感器产品功能定义

Zigbee 低功耗传感器产品功能定义

一、Zigbee无线按键(On/Off Switch)

1,组网

长按FAC_RST按键大于6s,直到LED指示灯闪烁,闪烁3次后模块进入出厂状态,此时可对模块进行组网操作。

2,恢复出厂设置

若模块已经加入过网络,长按FAC_RST按键大于6s,直到LED指示灯闪烁,闪烁3次后模块退网操作成功,恢复到出厂状态

3,心跳功能

默认心跳时间设置为两小时,心跳内容上传电池电量(支持网关配置电池电量上报周期)4,网络状态维护

当父节点丢失会重新找网,第一次找网时间1分钟,如果入网失败则5分钟后重试,再次为30、60、120、360、720分钟,以后一直为720分钟一次,直到加入网络后下次断线又从1分钟开始

当有按键动作时(单击,双击,长按)会执行一次找网,断电再上电也会执行一次找网5,模块功能

按键单击发送toggle 指令,按键双击发送on 指令,长按发送off 指令

二、Zigbee温湿度传感器(Temperature Sensor)

1,组网

长按FAC_RST按键大于6s,直到LED指示灯闪烁,闪烁3次后模块进入出厂状态,此时可对模块进行组网操作。

2,恢复出厂设置

若模块已经加入过网络,长按FAC_RST按键大于6s,直到LED指示灯闪烁,闪烁3次后模块退网操作成功,恢复到出厂状态

3,心跳功能

默认心跳时间设置为两小时,心跳内容上传电池电量(支持网关配置电池电量上报周期)4,网络状态维护

当父节点丢失会重新找网,第一次找网时间1分钟,如果入网失败则5分钟后重试,再次为30、60、120、360、720分钟,以后一直为720分钟一次,直到加入网络后下次断线又从1分钟开始

当有温湿度变化上报时会执行一次找网,断电再上电也会执行一次找网

5,模块功能

模块默认10s检测一次温湿度传感器值,当检测到温度变化超过0.5℃,模块会上报温湿度数据到网关

三、Zigbee门磁传感器(IAS Zone / Contact Switch)

1,组网

长按FAC_RST按键大于6s,直到LED指示灯闪烁,闪烁3次后模块进入出厂状态,此时可对模块进行组网操作。

2,恢复出厂设置

若模块已经加入过网络,长按FAC_RST按键大于6s,直到LED指示灯闪烁,闪烁3次后模块退网操作成功,恢复到出厂状态

3,心跳功能

默认心跳时间设置为两小时,心跳内容上传电池电量(支持网关配置电池电量上报周期)

4,网络状态维护

当父节点丢失会重新找网,第一次找网时间1分钟,如果入网失败则5分钟后重试,再次为30、60、120、360、720分钟,以后一直为720分钟一次,直到加入网络后下次断线又从1分钟开始

门磁状态发生改变时会执行一次找网,断电再上电也会执行一次找网

5,模块功能

开门或者关门都会触发模块上报当前状态到网关

模块离线再入网时会上报当前状态给网关

四、Zigbee人体检测PIR传感器(IAS Zone / Motion sensor)

1,组网

长按FAC_RST按键大于6s,直到LED指示灯闪烁,闪烁3次后模块进入出厂状态,此时可对模块进行组网操作。

2,恢复出厂设置

若模块已经加入过网络,长按FAC_RST按键大于6s,直到LED指示灯闪烁,闪烁3次后模块退网操作成功,恢复到出厂状态

3,心跳功能

默认心跳时间设置为两小时,心跳内容上传电池电量(支持网关配置电池电量上报周期)4,网络状态维护

当父节点丢失会重新找网,第一次找网时间1分钟,如果入网失败则5分钟后重试,再次为30、60、120、360、720分钟,以后一直为720分钟一次,直到加入网络后下次断线又从1分钟开始

当检测到有人经过时会执行一次找网,断电再上电也会执行一次找网

5,模块功能

当检测到有人经过时模块会上报当前状态到网关,检测到有人经过时会维持1分钟,1分钟后如果没检测到有人运动会上报无人状态到网关

模块离线再入网时会上报当前状态给网关

五、Zigbee水浸传感器(IAS Zone / Water sensor)

1,组网

长按FAC_RST按键大于6s,直到LED指示灯闪烁,闪烁3次后模块进入出厂状态,此时可对模块进行组网操作。

2,恢复出厂设置

若模块已经加入过网络,长按FAC_RST按键大于6s,直到LED指示灯闪烁,闪烁3次后模块退网操作成功,恢复到出厂状态

3,心跳功能

默认心跳时间设置为两小时,心跳内容上传电池电量(支持网关配置电池电量上报周期)4,网络状态维护

当父节点丢失会重新找网,第一次找网时间1分钟,如果入网失败则5分钟后重试,再次为30、60、120、360、720分钟,以后一直为720分钟一次,直到加入网络后下次断线又从1分钟开始

漏水状态发生改变时会执行一次找网,断电再上电也会执行一次找网

5,模块功能

漏水状态发生改变时模块上报当前状态到网关

模块离线再入网时会上报当前状态给网关

(整理)传感器的含义.

1、传感器的定义 英文名称:transducer / sensor 传感器是一种物理装置或生物器官,能够探测、感受外界的信号、物理条件(如光、热、湿度)或化学组成(如烟雾),并将探知的信息传递给其他装置或器官。 国家标准GB7665-87对传感器下的定义是:“能感受规定的被测量并按照一定的规律转换成可用信号的器件或装置,通常由敏感元件和转换元件组成”。传感器是一种检测装置,能感受到被测量的信息,并能将检测感受到的信息,按一定规律变换成为电信号或其他所需形式的信息输出,以满足信息的传输、处理、存储、显示、记录和控制等要求。它是实现自动检测和自动控制的首要环节。 2、传感器的分类 可以用不同的观点对传感器进行分类:它们的转换原理(传感器工作的基本物理或化学效应);它们的用途;它们的输出信号类型以及制作它们的材料和工艺等。 根据传感器工作原理,可分为物理传感器和化学传感器二大类:传感器工作原理的分类物理传感器应用的是物理效应,诸如压电效应,磁致伸缩现象,离化、极化、热电、光电、磁电等效应。被测信号量的微小变化都将转换成电信号。 化学传感器包括那些以化学吸附、电化学反应等现象为因果关系的传感器,被测信号量的微小变化也将转换成电信号。

有些传感器既不能划分到物理类,也不能划分为化学类。大多数传感器是以物理原理为基础运作的。化学传感器技术问题较多,例如可靠性问题,规模生产的可能性,价格问题等,解决了这类难题,化学传感器的应用将会有巨大增长。 按照其用途,传感器可分类为: 压力敏和力敏传感器 液面传感器 速度传感器 加速度传感器 湿敏传感器 气敏传感器 真 以其输出信号为标准可将传感器分为: 模拟传感器—— 数字传感器——将被测量的非电学量转换成数字输出信号(包括直接和间接转换) 膺数字传感器——将被测量的信号量转换成频率信号或短周期 信号的输出(包括直接或间接转换) 开关传感器——当一个被测量的信号达到某个特定的阈值时,传 感器相应地输出一个设定的低电平或高电平信号。

Z-STACK低功耗设置

Zigbee低功耗设置 1.在预编译选项中使能POWER_SAVING 2.设置 :RFD_RCVC_ALWAYS_ON = FALSE; //(in f8wConfig.cfg(默认情况下就是FALSE))并执行: else if ( ZSTACK_END_DEVICE_BUILD ) { ZDO_Config_Node_Descriptor.CapabilityFlags = (CAPINFO_DEVICETYPE_RFD #if ( RFD_RC VC_ALWAYS_ON == TRUE) | CAPINFO_RCVR_ON_IDLE #endif ); } 实现功能: End-Device 默认的只有CAPINFO_DEVICETYPE_RFD, 这样就设置了电池供电模式,并且在节点空闲的时候关闭射频接收器。 3.在进入sleep mode之前,2项重要的检查需要执行: First: pwrmgr_device必须为 PWRMGR_BATTERY! 说明:{系统初始化时,调用osal_pwrmgr_init(),pwrmgr_device初始化为 PWRMGR_ALWAYS_ON} 该项的正确设置是在节点加入网络之后。在ZDApp.c文件中,若POWER_SAVING选项已使能,则调用会 osal_pwrmgr_device(PWRMGR_BATTERY),设置为允许节电; 当器件为路由或协调器时,调用osal_pwrmgr_device( PWRMGR_ALWAYS_ON ),不允许节电(睡眠)! Second:pwrmgr_task_state 必须为no task,这项机制有利于节点在执行重要操作时,禁止sleep mode。 说明:{系统初始化时,调用osal_pwrmgr_init(),pwrmgr_attribute.pwrmgr_task_state初始化为0,no task,允许节电} 协议栈并没有调用osal_pwrmgr_task_state()函数,即各项任务一直允许节 电。原文如下: If the task always wants to converse power, it doesn't need to call this function at all.(见OSAL_PwrMgr.h文件)

物联网简介及基于ZigBee的无线传感器网络

物联网简介及基于ZigBee的无线传感器网络 摘要 物联网,是继计算机、互联网与移动通信网之后的又一次信息产业浪潮,是一个全新的技术领域,给IT和通信带来了广阔的新市场。积极发展物联网技术,尽快扩展其应用领域,尽快使其投入到生产、生活中去,将具有重要意义。 ZigBee无线通信技术是一种新兴的短距离无线通信技术,具有低功耗、低速率、低时延等特性,具有强大的组网能力与超大的网络容量,可以广泛应用在消费电子品、家居与楼宇自动化、工业控制、医疗设备等领域。由于其独有的特性,ZigBee无线技术也是无线传感器网络的首选技术,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ZigBee协议标准采用开放系统接口(051)分层结构,其中物理层和媒体接入层由IEEE802.15.4工作小组制定,而网络层,安全层和应用框架层由ZigBee联盟制定。 本文首先从概念、技术架构、关键技术和应用领域介绍了物联网的相关知识,然后着重介绍了基于ZigBee的无线传感器网络,其中包括无线传感网简介、ZigBee技术概述和基于ZigBee的无线组网技术。 关键词:物联网;ZigBee;无线传感器网络

物联网简介 物联网概念 “物联网概念”是在“互联网概念”的基础上,将其用户端延伸和扩展到任何物品与物品之间,进行信息交换和通信的一种网络概念。其定义是:通过射频识别(RFID)、红外感应器、全球定位系统、激光扫描器等信息传感设备,按约定的协议,把任何物品与互联网相连接,进行信息交换和通信,以实现智能化识别、定位、跟踪、监控和管理的一种网络概念。 最简洁明了的定义:物联网(Internet of Things)是一个基于互联网、传统电信网等信息承载体,让所有能够被独立寻址的普通物理对象实现互联互通的网络。它具有普通对象设备化、自治终端互联化和普适服务智能化3个重要特征。 技术架构 从技术架构上来看,物联网一般可分为三层:感知层、网络层和应用层。 感知层是物联网的皮肤和五官-用于识别物体,采集信息。感知层包括二维码标签和识读器、RFID标签和读写器、摄像头、GPS、传感器、M2M终端、传感器网关等,主要功能是识别物体、采集信息,与人体结构中皮肤和五官的作用类似。 感知层解决的是人类世界和物理世界的数据获取问题。它首先通过传感器、数码相机等设备,采集外部物理世界的数据,然后通过RFID、条码、工业现场总线、蓝牙、红外等短距离传输技术传递数据。感知层所需要的关键技术包括检测技术、短距离无线通信技术等。 网络层是物联网的神经中枢和大脑-用于传递信息和处理信息。网络层包括通信网与互联网的融合网络、网络管理中心、信息中心和智能处理中心等。网络层将感知层获取的信息进行传递和处理,类似于人体结构中的神经中枢和大脑。 网络层解决的是传输和预处理感知层所获得数据的问题。这些数据可以通过移动通信网、互联网、企业内部网、各类专网、小型局域网等进行传输。特别是在三网融合后,有线电视网也能承担物联网网络层的功能,有利于物联网的加快推进。网络层所需要的关键技术包括长距离有线和无线通信技术、网络技术等。 应用层是物联网的"社会分工"-结合行业需求,实现广泛智能化。应用层是物

传感器简答题

1-2 什么是测量误差?测量误差有几种表达方式?它们通常应用在什么场合? 测量误差是测得值减去被测值的真值。 测量误差有五种表达方式分别是: (1)绝对误差:当被测量大小相同时,常用绝对误差来评定准确度。 (2)实际相对误差:相对误差常用来表示和比较测量的准确度。 (3)引用误差:引用误差是仪表中通用的一种误差表示方法。 (4)基本误差 (5)附加误差:基本误差和附加误差常用于仪表和传感器中。 1-6 什么是随机误差?系统误差可以分为哪几类?系统误差有哪些检验方法?如何减小和消除系统误差? 在同一测量条件下,多次测量同一量值时,绝对值和符号保持不变,或在条件改变时,按一定规律变化的误差称为系统误差。 系统误差可分为恒值(定值)系统误差和变值系统误差。误差的绝对值和符号已确定的系统误差称为恒值(定值)系统误差;绝对值和符号变化的系统误差称为变值系统误差,变值系统误差又可分为线性系统误差、周期性系统误差和复杂规律系统误差等。 检验方法:实验对比法;残余误差观察法;准则检查法 系统误差的消除: 1. 从产生误差根源上消除系统误差; 2.用修正方法消除系统误差的影响; 3. 在测量系统中采用补偿措施; 4.可用实时反馈修正的办法,来消除复杂的变化系统误差。 1-8什么是粗大误差?如何判断监测数据中存在的粗大误差? 超出在规定条件下的预期的误差成为粗大误差,粗大误差又称为疏忽误差。 判断粗大误差的原则是看测量值是否满足正态分布,要对测量数据进行必要的检验。通常用来判断粗大误差的准则有:3 准则(莱以特准则);肖维勒准则;格拉布斯准则。 2-1什么叫传感器?它由哪几部分组成?他们的作用及相互关系如何? 答:传感器是能感受(或响应)规定的被测量并按照一定的规律转换成可用输出信号的器件或装置。 通常传感器有敏感元件和转换元件组成。其中,敏感元件是指传感器中能直接感受或响应被测量的部份;转换元件是指传感器中能将敏感元件感受或响应的被测量转换成适于传输或测

ZigBee无线传感网报告

无线传感网期末作业 ZigBee在智能家居领域的应用与前景 学院: 姓名: 2015.01.01

ZigBee无线传感网在智能家居领域中的应用前景分析 一、应用背景 智能家居的概念最早由美国、加拿大、欧洲、澳大利亚以及东南亚等经济比较发达的国家提出。世界上第一幢智能建筑于1984年在美国康涅狄格州出现,当时只是对一座旧式大楼进行了一定改造,采用计算机对大楼内的空调、电梯、照明灯设备进行监测和控制,并提供语音通信、电子邮件和情报资料灯方面的信息服务。而后涌现了各种不同的解决方案,涉及到生活的方方面面。 1998年5月新加坡举办的“98亚洲家庭电器与电子消费品国际展览会”上,通过在场内模拟“未来之家”,推出了新加坡模式的家庭智能化系统。它的系统功能包括三表抄送功能、安防报警功能、可视对讲功能、监控中心功能、家电控制功能、有线电视接入、电话接入、住户信息留言功能、家庭智能控制面板、智能布线箱、宽带网接入和统软件配置等。 国内智能家居的控制系统产品十分繁多,由于入行门槛不高,技术水平要求较低,中国产生了数百个互不兼容的标准,直接导致了国内行业竞争激烈,标准不统一带来实际应用的的麻烦。而2005年以后,智能家居的野蛮成长和恶性竞争,给智能家居行业带来了极大的负面影响。导致实际使用效果差,产品可靠性、安全性缺乏。不少媒体对智能家居提出了质疑,一般民众也逐渐丧失了信心。 但是智慧家居是今后家居领域发展的必然趋势,虽然市场推广才刚刚开始,但行业的竞争已经很激烈,光是宁波就有不下5家企业专门从事这方面开发。面对中国庞大的需求市场,预计该行业将以年均19.8%的速率增长,在2015年产值达1240亿元。 二、技术分析 智能家居不同于数据通信网络,其要求低速率低成本的控制手段。其仅需要设备的互联和控制,故应该考虑以下特点: 1.低成本家庭控制网络中控制的对象主要是大量的家电和传感器终端节点,这种较大规模的网络需要一个低成本的节点组网技术。 2.标准化需要各个家居组成部件之间互相通信,标准化的工作非常重要。 3.跨平台使用环境是一个家居环境,整个系统中有着形形色色的平。

带你认识基本的传感器特性参数

带你认识基本的传感器特性参数 复性、精度、分辨率、零点漂移、带宽,本文将对这些参数进行一一介绍。 量程 每个传感器都有自身的测量范围,被测量处在这个范围内时,传感器的输出信号才是有一定的准确性的。 传感器的量程X FS、满量程输出值Y FS、测量上限X max、测量下限X min的关系见下图。 灵敏度 传感器的灵敏度是指其输出变化量ΔY与输入变化量ΔX的比值,可以用k表示。对于一个线性度非常高的传感器来说,也可认为等于其满量程输出值Y FS与量程X FS的比值。灵敏度高通常意味着传感器的信噪比高,这将会方便信号的传递、调理及计算。 k=ΔY ΔX

线性度 传感器的线性度又称非线性误差,是指传感器的输出与输入之间的线性程度。理想的传感器输入-输出关系应该是程线性的,这样使用起来才最为方便。但实际中的传感器都不具备这种特性,只是不同程度的接近这种线性关系。 实际中有些传感器的输入-输出关系非常接近线性,在其量程范围内可以直接用一条直线来拟合其输入-输出关系。有些传感器则有很大的偏离,但通过进行非线性补偿、差动使用等方式,也可以在工作点附近一定的范围内用直线来拟合其输入-输出关系。 选取拟合直线的方法很多,上图表示的是用最小二乘法求得的拟合直线,这是拟合精度最高的一种方法。实际特性曲线与拟合直线之间的偏差称之为传感器的非线性误差δ,其最大值与满量程输出值Y FS的比值即为线性度γL。 γL=± δ Y FS ×100% 迟滞

当输入量从小变大或从大变小时,所得到的传感器输出曲线通常是不重合的。也就是说,对于同样大小的输入信号,当传感器处于正行程或反行程时,其输出值是不一样大的,会有一个差值ΔH,这种现象称为传感器的迟滞。 产生迟滞现象的主要原因包括传感器敏感元件的材料特性、机械结构特性等,例如运动部件的摩擦、传动机构间隙、磁性敏感元件的磁滞等等。迟滞误差γH的具体数值一般由实验方法得到,用正反行程最大输出差值ΔH max的一半对其满量程输出值Y FS的比值来表示。 γH=±?H max FS ×100% 重复性 一个传感器即便是在工作条件不变的情况下,若其输入量连续多次地按同一方向(从小到大或从大到小)做满量程变化,所得到的输出曲线也是会有不同的,可以用重复性误差γR 来表示。 重复性误差是一种随机误差,常用正行程或反行程中的最大偏差ΔY max的一半对其满量程输出值Y FS的比值来表示。

基于Zigbee的低功耗数据采集系统设计

密级一般 分类号TP393硕士学位论文 作者:杨朋伟 指导教师:侯宏录教授 申请学位学科: 2009年4月20日 XI’ANTECHNOLOGICAL UNIVERSITY 基于Zigbee的低功耗数据采集系统设计 测试计量技术及仪器 题目:

基于Zigbee的低功耗数据采集系统设计 学科:测试计量技术及仪器 研究生签字: 指导教师签字: 摘要 Zigbee无线传感器网络技术是一种全新的短距离无线通信技术,广泛应用于智能控制、无线监控及环境监测等领域。目前,对于Zigbee无线传感器网络技术的应用还存在诸多问题,本文重点对无线传感器网络时间同步算法、低功耗系统设计开展深入研究。 1.对Zigbee无线传感器网络时间同步算法进行了全面分析研究,从降低同步开销和关键路径长度的角度出发,提出了两种应用于不同环境下的时间同步算法。1)当网络规模较小时,采用二层拓扑结构的Zigbee时间同步算法,该算法通过构造二层拓扑结构和时延估计的方法实现了ms级的时间同步精度.降低了时间同步开销;2)当网络规模较大时,采用多跳传感器网络时间同步算法,该算法通过构造较优拓扑结构和累计时延估计的办法降低了时间同步开销及关键路径长度。 2.通过对Zigbee协议栈的研究及分析,从低功耗设计的角度出发,完成了Zigbee低功耗无线数据采集及传输系统设计。主要内容包括如下几个方面: 1)完成了Zigbee无线网络节点的电路设计及相关应用电路设计,在此基础上,应用IAR7.20H开发平台完成了Zigbee无线网络节点的功能软件设计。 2)使用TI公司的CC2430芯片完成了Zigbee节点点对点无线通信的设计及Zigbee 简单网络节点通信设计。 3)完成了多路传感器数据采集接口的设计及Zigbee无线网络监控管理软件设计。 4)研究了无线网络节点功能软件的低功耗设计方法。 5)搭建了Zigbee低功耗无线数据采集及传输系统,对其进行了调试和实验,结果表明该系统在70m范围内工作稳定,误码率较低,时间同步精度较高,能够满足工业环境下的参数远程监控。 关键词:数据采集及传输;低功耗;无线传感器网络;时间同步算法;Zigbee

ZIGBEE无线传感器网络简介

无线传感器网络简介 2007年01月06日星期六下午04:29 [来源:仪器仪表与传感器网] 科技发展的脚步越来越快,人类已经置身于信息时代。而作为信息获取最重要和最基本的技术——传感器技术,也得到了极大的发展。传感器信息获取技术已经从过去的单一化渐渐向集成化、微型化和网络化方向发展,并将会带来一场信息革命。 发展历程 早在上世纪70年代,就出现了将传统传感器采用点对点传输、连接传感控制器而构成传感器网络雏形,我们把它归之为第一代传感器网络。随着相关学科的的不断发展和进步,传感器网络同时还具有了获取多种信息信号的综合处理能力,并通过与传感控制器的相联,组成了有信息综合和处理能力的传感器网络,这是第二代传感器网络。而从上世纪末开始,现场总线技术开始应用于传感器网络,人们用其组建智能化传感器网络,大量多功能传感器被运用,并使用无线技术连接,无线传感器网络逐渐形成。 无线传感器网络是新一代的传感器网络,具有非常广泛的应用前景,其发展和应用,将会给人类的生活和生产的各个领域带来深远影响。发达国家如美国,非常重视无线传感器网络的发展,IEEE正在努力推进无线传感器网络的应用和发展,波士顿大学(Boston Unversity)还于最近创办了传感器网络协会(Sensor Network Consortium),期望能促进传感器联网技术开发。除了波士顿大学,该协会还包括BP、霍尼韦尔(Honeywell)、Inetco Systems、Invensys、 L-3 Communications、Millennial Net、Radianse、 Sensicast Systems及Textron Systems。美国的《技术评论》杂志在论述未来新兴十大技术时,更是将无线传感器网络列为第一项未来新兴技术,《商业周刊》预测的未来四大新技术中,无线传感器网络也列入其中。可以预计,无线传感器网络的广泛是一种必然趋势,它的出现将会给人类社会带来极大的变革。 应用现状 虽然无线传感器网络的大规模商业应用,由于技术等方面的制约还有待时日,但是最近几年,随着计算成本的下降以及微处理器体积越来越小,已经为数不少的无线传感器网络开始投入使用。目前无线传感器网络的应用主要集中在以下领域: 1. 环境的监测和保护 随着人们对于环境问题的关注程度越来越高,需要采集的环境数据也越来越多,无线传感器网络的出现为随机性的研究数据获取提供了便利,并且还可以避免传统数据收集方式给环境带来的侵入式破坏。比如,英特尔研究实验室研究人员曾经将32个小型传感器连进互联网,以读出缅因州"大鸭岛"上的气候,用来

传感器复习题-李章红

传感器复习题-李章红

传感器复习题 1.1、什么是传感器?按国标定义,“传感器”应如何说明含义? 答:从广义的角度来说,感知信号检出器件和信号处理部分总称为传感器。我们对传感器的定义:一种能把特定信息(物理、化学、生物)按一定规律转换成某种可用信号输出的器件和装置。从狭义的角度来对传感器定义是:能把外界非电信号转换成电信号输出的器件。 我国国家标准(GB7665-87)对传感器的定义是:“能感受规定的被测量件并按照一定的规律(数学函数法则)转换成可用信号的器件或装置,通常由敏感元件和转换元件组成”。定义表明传感器有这样三层含义:它是由敏感元件和转换元件构成的一种检测装置;能按一定规律将被测量转换成电信号输出:传感器的输出与输入之间存在确定的关系。按使用的场合不同传感器又称为变换器、换能器、探测器。 1.2、传感器有哪几部分组成?试述它们的作用及相互关系。 答:(1)组成:由敏感元件、转换元件、基本电路组成。 (2)关系及作用:传感器处于研究对象与测试系统的接口位置,即检测与控制之首。传感器是感知、获取及检测信息的窗口,一切科学研究与自动化生产过程要获取的信息都要通过传感器获取并通过它转换成容易传输与处理的电信号。其作用于地位特别重要 1.4、传感器如何分类?按传感器检测的范畴可分为哪几种? 答:按照我国制定的传感器分类体系表,传感器分为物理传感器、化学传感器、生物量传感器三大类,含12个小类。按照传感器的检测对象可分为:力学量、热学量、流体量、光学量、电量、磁学量、声学量、化学量、生物量、机器人等等。 1.7、请列举出你用到或者看到的传感器,并说明其作用。如果没有传感器,

Zigbee无线传感器网络英文文献

Zigbee Wireless Sensor Network in Environmental Monitoring Applications I. ZIGBEE TECHNOLOGY Zigbee is a wireless standard based on IEEE802.15.4 that was developed to address the unique needs of most wireless sensing and control applications. Technology is low cost, low power, a low data rate, highly reliable, highly secure wireless networking protocol targeted towards automation and remote control applications. It’s depicts two key performance characteristics – wireless radio range and data transmission rate of the wireless spectrum. Comparing to other wireless networking protocols such as Bluetooth, Wi-Fi, UWB and so on, shows excellent transmission ability in lower transmission rate and highly capacity of network. A. Zigbee Framework Framework is made up of a set of blocks called layers.Each layer performs a specific set of services for the layer above. As shown in Fig.1. The IEEE 802.15.4 standard defines the two lower layers: the physical (PHY) layer and the medium access control (MAC) layer. The Alliance builds on this foundation by providing the network and security layer and the framework for the application layer. Fig.1 Framework The IEEE 802.15.4 has two PHY layers that operate in two separate frequency ranges: 868/915 MHz and 2.4GHz. Moreover, MAC sub-layer controls access to the radio channel using a CSMA-CA mechanism. Its responsibilities may also include transmitting beacon frames, synchronization, and providing a reliable transmission mechanism. B. Zigbee’s Topology The network layer supports star, tree, and mesh topologies, as shown in Fig.2. In a star topology, the network is controlled by one single device called coordinator. The coordinator

zigbee模块使用手册

2.4G无线模块WLT2408NZ 产品数据手册编号:DSWLT01003 更新日期:2012/04/26 版本:V1.03 产品概述 WLT2408NZ模块是广州晓网电子出品的WLT系列ZigBee数据传输模块,具备最大8dBm 输出功率,视距传输距离可达500米(@5dbi天线),工作频段2.380GHz~2.500Ghz,除标准ZigBee的16个通道外,还有9个扩展频段,可以有效避开WIFI、蓝牙等其他2.4G信号干扰。 广州晓网电子为WLT2408NZ用户提供mesh对等无线路由协议,无组网延时,采用时间空间权值均衡原则,路由时间短,通讯稳定可靠。 基本参数产品图片 输出功率: 供电电压: 天线接口: 数字接口: 视距传输距离:功耗: 休眠电流 工作温度: 存储温度: 尺寸:-50~+8dBm 1.9~3.3V SMA,U.FL UART,GPIO,AD 500米@5dbi天线 发送峰值电流46.3mA,接收时36.4mA <1uA -40℃至+85℃ -40℃至+105℃ 16×23mm 公司简介 广州晓网电子科技有限公司是一家专门从事无线通讯方案设计、生产及服务的公司,公司拥有一流的设计团队,运用先进的工作方法,集合无线设计经验,公司拥有业界实用的各种模块,也为客户提供客制化服务。 订货信息 WLT2408NZ-S SMA形式天线接头 WLT2408NZ-U U.FL形式天线接头 WLT2408NZ SDK 无线模块评估板套件,包含两个评估板,搭载的模块为 WLT2408NZ-S。 数据手册

版权声明 本文档提供有关晓网电子产品的信息,并未授予任何知识产权的许可,并未以明示或暗示,或以禁止发言或其它方式授予任何知识产权许可,任何单位和个人未经版权所有者授权不得在任何形式的出版物中摘抄本手册内容。 产品命名规则 图1-1 产品命名规则 例如:WLT2408NZ-S表示晓网电子模块类的产品,频段为2.4GHz,理论输出功率为﹢8dBm(实际输出为﹢7.7dBm),超小封装,调制方式为ZigBee,外置SMA头的模块。

Zigbee网络原理与应用教案

计算机与信息技术学院 课程教案 专业物联网工程 课程Zigbee网络原理与应用 讲授人姚建峰 2015 年 9月10日

(一) 课程名称:Zigbee网络原理与应用 (二) 学时学分:周4学时,3学分 (三) 预修课程:电子线路、数字逻辑、计算机组成原理、高级语言程序设计 (四) 使用教材 ZigBee技术与实训教程――基于CC2530的无线传感网技术,清华大学出版社,2014年5月第1版 (五) 教学参考书(3本以上) 1、李文仲编著:《Zigbee2006无线网络与无线定位实战》,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出版社,2008年1月第1版; 2、王小强编著:《Zigbee无线传感器网络设计与实现》,化学工业出版社,2012年6月第1版; 3、郭渊博编著:《Zigbee技术与应用》,国防工业出版社,2010年6月第1版。 (六)教学方法:课堂讲授,课堂演示,师生互动,理论与实验结合教学。 (七) 教学手段:多媒体教学。 (八) 考核方式:闭卷考试。 (九) 学生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的培养方法:结合实验、具体应用、小组讨论等方式使学生掌握Zigbee技术开发的基本方法,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 (十) 其它要求:严格考勤,学生课堂表现和实验完成情况占学生成绩的30%,期末成绩占70%。

第一章无线传感器网络 教学时数:2学时 教学目的与要求:主要让学生理解无线传感网络的主要概念,了解无线传感网络的发展历程、研究现状与研究前景、应用领域,掌握无线传感网络的特点、网络体系结构、关键技术。 教学重点:无线传感器网络体系结构。 教学难点:无线传感器网络的关键技术。 第一节无线传感器网络概述(了解) 1.无线传感器网络的概念: 无线传感器网络就是由部署在监测区域内大量的廉价微型传感器节点组成,通过无线通信方式形成的一个多跳的自组织的网络系统,其目的是协作地感知、采集和处理网络覆盖区域中被感知对象的信息,并发送给观察者。传感器、感知对象和观察者构成了无线传感器网络的三个要素。 2.无线传感器网络的发展历程: 第一阶段:最早可以追溯至越战时期使用的传统的传感器系统。当年美越双方在密林覆盖的“胡志明小道”进行了一场血腥较量,“胡志明小道”是胡志明部队向南方游击队输送物资的秘密通道,美军对其进行了狂轰滥炸,但效果不大。后来,美军投放了2万多个“热带树”传感器。“热带树”实际上是由震动和声响传感器组成的系统,它由飞机投放,落地后插入泥土中,只露出伪装成树枝的无线电天线,因而被称为“热带树”。只要对方车队经过,传感器探测出目标产生的震动和声响信息,自动发送到指挥中心,美机立即展开追杀,总共炸毁或炸坏4.6万辆卡车。 第二阶段:二十世纪80年代至90年代之间。主要是美军研制的分布式传感器网络系统、海军协同交战能力系统、远程战场传感器系统等。这种现代微型化的传感器具备感知能力、计算能力和通信能力。因此在1999年,商业周刊将传感器网络列为21世纪最具影响的21项技术之一。 第三阶段:21世纪开始至今,也就是9·11事件之后。这个阶段的传感器网络技术特点在于网络传输自组织、节点设计低功耗。除了应用于反恐活动以外,在其它领域更是获得了很好的应用,所以2002年美国国家重点实验室--橡树岭实验室提出了“网络就是传感器”的论断。 3.无线传感器网络研究现状: (1)国外无线传感器网络的研究现状 1998年,美国国防部提出了“智能尘埃”的概念,最先开始无线传感器网络技术的研究,目的是为监控敌方的活动情况而不被察觉。2001年,美国陆军提出“灵巧传感器网络通信”计划,将无人值守式弹药、传感器和未来战斗系统

传感器复习题与答案(20200514000120)

传感器原理与应用复习题 第一章传感器概述 1.什么是传感器?传感器由哪几个部分组成?试述它们的作用和相互关系。 (1)传感器定义:广义的定义:一种能把特定的信息(物理、化学、生物)按一定的规律转换成某种可用信号输出的器件和装置。广义传感器一般由信号检出器件和信号处理器件两部分组成;狭义的定义:能把外界非电信号转换成电信号输出的器件。 我国国家标准对传感器的定义是:能够感受规定的被测量并按照一定规律转换成可用输出信号的器件和装置。 以上定义表明传感器有这样三层含义:它是由敏感元件和转换元件构成的一种检测装置;能按一定规律将被测量转换成电信号输出;传感器的输出与输入之间存在确定的关系。 (2)组成部分:传感器由敏感元件,转换元件,转换电路组成。 (3)他们的作用和相互关系:敏感元件是直接感受被测量,并输出与被测量成确定关系的物理量;转换元件把敏感元件的输出作为它的输入,转换成电路参量;上述电路参数接入基本转换电路,便可转换成电量输出。 2.传感器的总体发展趋势是什么?现代传感器有哪些特征,现在的传感器多以什么物理量输出? (1)发展趋势:①发展、利用新效应;②开发新材料;③提高传感器性能和检测范围;④微型化与微功耗;⑤集成化与多功能化;⑥传感器的智能化;⑦传感器的数字化和网络化。 (2)特征:由传统的分立式朝着集成化。数字化、多动能化、微型化、智能化、网络化和光机电一体化的方向发展,具有高精度、高性能、高灵敏度、高可靠性、高稳定性、长寿命、高信噪比、宽量程和无维护等特点。 (3)输出:电量输出。 3.压力、加速度、转速等常见物理量可用什么传感器测量?各有什么特点? 名称特点应用 电阻式传感器电阻式传感器具有体积小、质量轻、 结构简单、输出精度较高、稳定性好、 适于动态和静态测量等特点。 用于力、力矩、压力、位移、加速度、 重量等参数的测量 电容式传感器小功率、高阻抗;具有很高的输入阻 抗;静电引力小,工作所需作用力小; 有较高的频率,动态响应特性好;结 构简单,可进行非接触测量。优点是 电容式传感器用于位移、振动、角度、 加速度等机械量精密测量。逐渐应用 于压力、压差、液面、成份含量等方 面的测量。

基于Zigbee的无线传感器网络与IP连接

2012第四次国际会议“计算智能,建模与仿真” 基于ZigBee的无线传感网络与IP连接Alaparthi Narmada Parvataneni Sudhakara Rao 欧洲经委会JNTU 欧洲经委会 技术科学Vignan研究所,技术科学Vignan研究所 Deshmukhi,Nalgonda DT,印度安得拉邦。Deshmukhi,Nalgonda DT,安得拉邦,印度 Email: a.narmada@https://www.360docs.net/doc/5b4049431.html, Email: sparvata@https://www.360docs.net/doc/5b4049431.html, 摘要 -无线传感器网络(WSN )包括在远程位置的分布式传感器节点,用于测量在远程位置的传感器数据。无线传感器网络中的每个节点都包括一个无线微控制器接口与传感器。用户面临着独立工作和多样化的电子设备,如电视,掌上电脑,笔记本电脑等。必须要有中间软件来粘合这些异构设备。它还集成了无线传感器网络和IP ,以满足现实世界需求并且能够基于IP的无线传感器网络的电子设备来访问相同或不同网络的其他设备。 TCP / IP堆栈不适合被移植到无线传感器网络节点的内存。它占用更多的内存,并导致更多的开销的无线传感器网络。实现基于IP的无线传感器网络的技术有两种基本方法:基于网关的方法和虚拟网关的方法。一种新的基于无线微控制器的新的网络来集成IP和无线传感器网络被提了出来。硬件采用一个协调员,三台路由器和集成IP和无线传感器网络的一台手持设备。大会提出了新的寻址机制来建立虚拟IP和无线传感器网络地址作为这个集成的一部分。 关键词:无线传感器网络; PAN; PANM; IP I.引言

无线技术(如蓝牙,IEEE 802.11无线局域网和IEEE802.15.4无线传感器网络)的出现奠定了机器之间(M2M)通信的基础。在这一方面,一个设备能协同工作并服务人类的系统是必需的。具有多个输入输出单元,提供了一个连贯和环绕接口的虚拟设备具有许多优点,包括安全性[1]。设备可以共享资源如:处理能力,内存,数据,应用网络接入点和用户借口。 在家的设备将形成一个个人区域网(PAN),其中的设备可能会在网络中动态地出现和消失。这个需求可以通过使用一个能够在PAN内简历虚拟设备的PAN 中间件(PANM)来实现。它可以处理设备的动态存在或消失和设备类型的多样化。本文着重论述在PAN内介于网络层和应用层之间的应用互连。它隐藏了PAN内参与的各个独立的设备,并提出应用程序在设备上运行的与在单独计算机上一样的能力。中间件包含一些智能化功能,同时,它有助于用户控制PAN,提高了人机交互(HCI)。 II.Z IGBEE 技术 为了实现这一引人注目的理念,并让设备到设备的协作,通信和网络必须建立。传统的PAN一直被认为实现了蓝牙技术。使用ZigBee的基于IP的PAN的建立是一个自下而上的网络方式,这是一个明智的一步进程。在“PAN外围(ZigBee 设备)'必须建立链路层连接到邻近的设备。当链路已建立连接,该设备可能会继续配置IP网络层并将它的地位提升到“ZigBee PAN主机”。当IP连接[3]建立后,设备可能会继续配置IP网络层来参与网络运营和管理,其中包括作为'zigbee PAN - 路由器‘的[4]PAN路由协议。该网络建立过程开始于两个设备发现对方,洽谈,互相配对,并在设备发现和连接建立阶段形成初始PAN网络。这有两个方面的考虑:1,形成家庭网络和人机界面;2,利用IP连接到外部世界。 IEEE 802.15.4协议被采纳为低速率无线局域网的个人区域网络(LR-WPAN)的一个通信标准[2]。ZigBee是一种无线网络标准,其目的是遥控和传感器的应用,它适用于在恶劣的无线环境和在隔离的位置。它建立在标准IEEE802.15.4,其中定义了物理层和MAC层。Zigbee的还定义了应用程序和安全[1]层规范实现来自不同厂商的产品之间的互操作性。图1显示了Zigbee协议作为一个超集的IEEE 802.15.4的。

Zigbee低功耗传感器产品功能定义

Zigbee 低功耗传感器产品功能定义 一、Zigbee无线按键(On/Off Switch) 1,组网 长按FAC_RST按键大于6s,直到LED指示灯闪烁,闪烁3次后模块进入出厂状态,此时可对模块进行组网操作。 2,恢复出厂设置 若模块已经加入过网络,长按FAC_RST按键大于6s,直到LED指示灯闪烁,闪烁3次后模块退网操作成功,恢复到出厂状态 3,心跳功能 默认心跳时间设置为两小时,心跳内容上传电池电量(支持网关配置电池电量上报周期)4,网络状态维护 当父节点丢失会重新找网,第一次找网时间1分钟,如果入网失败则5分钟后重试,再次为30、60、120、360、720分钟,以后一直为720分钟一次,直到加入网络后下次断线又从1分钟开始 当有按键动作时(单击,双击,长按)会执行一次找网,断电再上电也会执行一次找网5,模块功能 按键单击发送toggle 指令,按键双击发送on 指令,长按发送off 指令 二、Zigbee温湿度传感器(Temperature Sensor) 1,组网 长按FAC_RST按键大于6s,直到LED指示灯闪烁,闪烁3次后模块进入出厂状态,此时可对模块进行组网操作。 2,恢复出厂设置 若模块已经加入过网络,长按FAC_RST按键大于6s,直到LED指示灯闪烁,闪烁3次后模块退网操作成功,恢复到出厂状态 3,心跳功能 默认心跳时间设置为两小时,心跳内容上传电池电量(支持网关配置电池电量上报周期)4,网络状态维护 当父节点丢失会重新找网,第一次找网时间1分钟,如果入网失败则5分钟后重试,再次为30、60、120、360、720分钟,以后一直为720分钟一次,直到加入网络后下次断线又从1分钟开始 当有温湿度变化上报时会执行一次找网,断电再上电也会执行一次找网 5,模块功能 模块默认10s检测一次温湿度传感器值,当检测到温度变化超过0.5℃,模块会上报温湿度数据到网关 三、Zigbee门磁传感器(IAS Zone / Contact Switch) 1,组网 长按FAC_RST按键大于6s,直到LED指示灯闪烁,闪烁3次后模块进入出厂状态,此时可对模块进行组网操作。 2,恢复出厂设置 若模块已经加入过网络,长按FAC_RST按键大于6s,直到LED指示灯闪烁,闪烁3次后模块退网操作成功,恢复到出厂状态 3,心跳功能 默认心跳时间设置为两小时,心跳内容上传电池电量(支持网关配置电池电量上报周期)

Zigbee无线传感器网络英文文献

Zigbee Wireless Sensor Networkin Environmental Moni toring Applications I.?ZIGBEETECHNOLOGY Zigbeeis a wireless standardbased onIEEE802.15.4thatw as developedto address the unique needs of most wireless sensing andcontrol applications. Technology islow cost, low power,a lowdatarate,highly reliable,highly secure wireless net working protocol targeted towardsautomation and remote con trol applications.It’s depictstwo keyperformance characteristics–wireless radio range and data transmissionrateofthewirelessspectrum.Comparingto otherwireless networking protoco lssuch as Bluetooth, Wi-Fi, UWB andsoon, showsexcellent transmissionabilityinlowertransmissionrate and highly capacity of network. A. ZigbeeFramework Frameworkis made up of a set ofblocks called layers.Each layerperformsa specific set ofservices for the layer above.As shownin Fig.1. The IEEE 802.15.4standarddefines thetwo lower layers: thephysical(PHY)layer and themediumaccess control(MAC)layer. The Alliancebuilds on this foundation by providing the network and security layer and the framework for the application layer. Fig.1 Framework The IEEE 802.15.4has two PHY layersthat operate in two separate frequency ranges: 868/915MHz and 2.4GHz. Moreover,MAC sub-layer c

传感器复习总结

1. 什么是测量值的绝对误差、相对误差、引用误差? 某量值的测得值和真值之差称为绝对误差。相对误差有实际相对误差和标称相对误差两种表示方法。实际相对误差是绝对误差与被测量的真值之比;标称相对误差是绝对误差与测得值之比。引用误差是仪表中通用的一种误差表示方法,也用相对误差表示,它是相对于仪表满量程的一种误差。引用误差是绝对误差(在仪表中指的是某一刻度点的示值误差)与仪表的量程之比。 2. 什么是测量误差?测量误差有几种表示方法?它们通常应用在什 么场合? 测量误差是测得值与被测量的真值之差。测量误差可用绝对误差和相对误差表示,引用误差也是相对误差的一种表示方法。在实际测量中,有时要用到修正值,而修正值是与绝对误差大小相等符号相反的值。在计算相对误差时也必须知道绝对误差的大小才能计算。采用绝对误差难以评定测量精度的高低,而采用相对误差比较客观地反映测量精度。引用误差是仪表中应用的一种相对误差,仪表的精度是用引用误差表示的。 3. 已知待测力为70N,现在有两只测力仪表。一直测量范围为0- 500N,精度为0.5级,另一只测量范围为0-100N,精度为1.0级。 问选用哪一只测力仪表好? 解:最大满度相对误差为±0.5%±1%,绝对误差为±2.5和±1。 R1=±2.5/70=±3.57%,R2=±1/70=±1.43%,R1>R2,则选第二只表较好。 4. 标准差有几种表示形式?如何计算?分别说明它们的含义。 标准偏差简称标准差,有标准差,标准差的估计值及算术平均值的标准 差。 Image Image () Image 由于随机误差的存在,等精度测量列中各个测得值一般皆不相同,它们围绕着该测量列的算术平均值有一定的分散,此分散度说明了测量列中单次测得值的不可靠性,标准差是表征同一被测量的n次测量的测得值分散性的参数,可作为测量列中单次测量不可靠性的评定标准。而被测量的真值为未知,故不能求得标准差,在有限次测量情况下,可用残余误差代替真误差,从而得到标准差的估计值,标准差的估计值含义同标准差,也是作为测量列中单次测量不可靠性的评定标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