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米药害识别

玉米药害识别
玉米药害识别

玉米除草剂药害症状、预防与缓解措施

作者: NET 来源: NET 更新日期:2009-6-11 阅读次数:120 吉林省大安市龙沼镇农技推广站冯国明王洪秋

在玉米的整个生长过程中,杂草严重影响着玉米正常的生长发育。人们对杂草的防治除利用相应的农业栽培管理措施外,大多采用化学药剂进行防治。在化防过程中操作者对所用药剂的性能、特点了解不够,用药品种、时间、方式、方法不当,剂量偏大偏小或操作失误等,都将对玉米造成不同程度的伤害。

一、玉米除草剂药害的症状

1、苯氧羧酸类除草剂药害

玉米田常用的2,4-D丁酯和2甲4氯钠盐为激素类选择性除草剂,具较强的内吸传导性。低浓度(小于100微克/毫升)施用时对植株有剌激生长作用,当施用剂量大于100微克/毫升时即抑制植株生长。2,4-D丁酯和2甲4氯钠盐主要用于防除玉米田的阔叶类杂草。适宜用药时期为玉米的4~6叶期。两种除草剂用量分别为亩(667平方米)用有效成分21~36克和50~60克。早春低温、使用时期过晚或过量、或用于某些敏感品种,常会形成药害。早春低温使玉米对2,4-D丁酯的耐药性减弱。春玉米4叶期低浓度(30~35克/667平方米)药剂处理,用药几星期后即可使玉米产生畸形;5~6叶期玉米耐药性增强,但浓度过大(120克以上/667平方米)更易引起植株器官变态。苯氧羧酸类除草剂药害病状主要表现为叶片扭曲,心部叶片形成葱叶状卷曲,并呈现不正常的拉长,非人工剥离雄穗不能抽出。叶色浓绿,严重时叶片变黄,干枯;果位上不能形成果穗,故常在植株下部节位上长出果穗;下部节间脆弱易断,根系不发达,根短量少,侧根生长不规则。

2、苯甲酸类除草剂药害

该类除草剂具有显著的植株生长调节剂的特性,是内吸传导性除草剂,能干扰植物内源生长素的平衡,在形态上严重抑制植物的顶端生长和叶片形成;百草敌在玉米播后、苗前土壤处理或茎叶处理(杂草3~4叶前)可有效防除玉米田一年生和多年生阔叶杂草。土壤处理时常与阿特拉津或甲草胺等混用,每667平方米用有效成份90~100克。玉米苗前使用过量时,初生根增多,生长受抑制,向上生长减弱;苗期使用过量则主根扁化,叶片变窄且部分皱缩,心叶呈葱状叶,茎秆脆弱,易倒伏折断;施用过晚,地上部产生短而粗的畸形支持根,主根短,生长受抑制,易于倒伏。

3、酰胺类除草剂药害

酰胺类除草剂主要用于防治一年生禾本科杂草,对阔叶类杂草防效较差。此类除草剂能抑制植物呼吸作用与光合作用,抑制蛋白质与RNA的生物合成,使植物不能制造生命所需的物质而死亡;该类除草剂只能防治禾本科杂草的幼芽,而不能防治成株杂草。甲草胺、异丙甲草胺、都尔、乙草胺的田间用量分别为亩(667平方米)用有效成分120~144克、72~144克和25~50克;用量过大时将引起玉米植株矮化;有的种子不能出土,生长受抑制,叶片变形,心叶卷曲不能伸展,有时呈鞭状,其余叶片皱缩,根茎节肿大。土壤粘重、冷湿地块则能促使药害形成。

4、均三氮苯类除草剂药害

均三氮苯类除草剂主要是通过影响植物体内一系列生理生化过程,从而达到干扰抑制光合作用的目的,使杂草幼苗因不能进行光合作用,难以补充必需的有机营养而饥饿死亡;此类除草剂可有效防治田间的一年生禾本科杂草与阔叶杂草,在玉米田使用比较安全。主要应用品种有莠去津(阿特拉津)、草净津、氰草津等;田间用量分别为亩(667平方米)用67~100克和120~160克。但在土壤有机质含量偏低(低于2.0%)的沙质土壤或苗前施药后遇到大雨则可造成淋溶性药害。玉米苗后5叶期使用,在低温多雨条件下对玉米也会产生药害。表现为玉米叶片发黄。一般10~15天后叶色方可转绿,恢复正常生长。

5、磺酰脲类除草剂药害

磺酰脲类除草剂主要用于麦田除草,而不能用于玉米田除草。用于麦田除草时杀草活性高,杀草谱广,单位面积用量极小,因此称为超高效除草剂。其主要品种有苯磺隆、甲磺隆、绿磺隆、巨星等。苯磺隆、巨星在使用方式方法得当情况下,一般对下茬的玉米生长影响不大;而甲磺隆与绿磺隆的残效期过长(2~3年),在华北小麦—玉米一年两熟区对下茬玉米危害较大。目前已被明令禁止使用。苯磺隆和巨星的田间使用剂量分别为亩(667平方米)用有效成分1.0~1.2克;使用时期为下茬玉米播种前70天以上。如增大使用量或缩短与玉米播种时期的天数,均会给玉米造成药害;其中尤以麦垅套种玉米田为重。该类除草剂对下茬玉米造成的药害主要表现为:玉米出苗不受影响;出苗后三叶期开始出现叶色变黄或黄绿相间现象。叶脉深绿或呈褐色,叶片变小变薄,色泽变紫或半透明;植株矮化,幼茎细瘦,茎脆易折,根系不发达,次生根少或不生次生根。受害严重时4~5叶期植株死亡。如受害较轻,5叶后可逐渐缓解恢复正常;但穗子变小,籽粒变少,粒重下降,产量降低。

6、联吡啶类除草剂药害

该类除草剂为非选择性的触杀性除草剂,可杀灭一切植物的绿色组织;药剂接触土壤后很快钝化,失去其活性,无土壤残留。一般用作玉米田的苗前除草或苗后定向除草。在除草过程中,一旦药液喷溅到玉米植株上,着药部位光合作用立即停止,2~3小时后变色失绿,逐渐枯死。该类药剂不具传导能力,因此仅着药部位受害。

7、咪唑啉酮类除草剂药害

咪草烟是大豆田除草剂,常见的药害有飘移和残留造成敏感作物药害。玉米较敏感,飘移可使玉米受害;受害植株表现为植株矮化,雄花不孕,果穗小,籽粒少,减产50%以上。

8、除草剂残留药害

由于某些残效期长的除草剂在土壤中降解速度慢,残留量大,如长期使用,会使土壤中积累残毒过多,由此可引起玉米的多种药害病状。

二、玉米药害的预防措施

1、前茬作物慎选除草剂

小麦田除草禁用甲磺隆、绿磺隆。在使用苯磺隆,巨星等除草剂时,要严格掌握用药时期和用量。十字花科作物田尽可能选用高效、低毒、低残留且对下茬玉米无毒副作用的除草剂。

2、正确选用玉米田除草剂

在春玉米种植区,要在充分了解各除草剂品种的性能与使用方式方法后,针对田间杂草种类选用对玉米安全的除草剂品种。在华北夏玉米种植区,苗前苗后封闭除草可选用高效、低毒、低残留、无毒副作用、杀草谱广的玉米田

专用除草剂—乙莠水悬浮乳剂、50%禾宝乳油或50%都阿合剂等混合药剂。苗后除草在使用触杀性除草剂时,应在喷雾器喷头上加设防护罩,并在无风或微风气象条件下进行,防止喷溅到玉米植株上伤及玉米。同时,禁止在不完全了解各农药性能情况下自行配制混合药剂进行病虫草害的综合防治。各类除草剂严禁与杀虫剂或杀菌剂混合使用。

3、严格掌握用药时期和剂量

各种除草剂之间性能与杀草范围差异较大,稍有不慎,就有可能对玉米造成伤害。因此,在用药时,必须根据各种药剂的性能特点、有效成份等认真把握用药的准确时期及用量,使用过早与用量太小均难以起到灭草的应有效果,使用过晚与用量偏大则可能对玉米造成伤害。例如前茬小麦田用磺酰脲类除草剂就不得有半点差错。同时在用药时还应根据土壤质地、水分含量、玉米苗大小、杂草大小等酌情增减剂量,避免伤苗。

4、相邻地块慎用除草剂

与玉米田相邻的地块在使用除草剂时,一定要根据作物的类别、地理位置、风向、所用的除草剂品种与性能等谨慎用药。非同科作物更应提高警惕性,并选择适宜的用药方式,防止药剂微粒随风扩散到玉米田伤及玉米。

5、清洗药具

施药用具在用前用后要认真严格清洗,用前清洗可防止前次残留药剂对此次用药的影响,用后清洗能消除下次用药的隐患。特别是在前次用药防治其它类型病虫害或作物田杂草情况下,更应严格清洗,否则易对玉米造成药害,必要时可用2%~3%的苏打水反复浸泡冲洗喷雾器的各个部件后再行使用。

三、玉米除草剂缓解措施

田间施药一周内要加强田间检查,一旦发现药害,应立即根据不同用药品种与用量及预测可能造成的危害程度,立即采用相应的技术措施进行补救,以缓解药害程度。

1、对土壤处理型除草剂因使用剂量过大形成的药害,可采用中耕,连续灌水泡田排水,反复冲洗的办法缓解药害;并可在浇水时施入一定量的石灰粉用来中和酸性除草剂,由此将残留药剂洗净排出,减少土壤中残留的除草剂含量。同时加强田间管理,增强玉米抗性。

2、加强田间管理,促苗早发快长。触杀型除草剂所引起的药害,在危害较轻时,一般均能自行恢复;可加强田间管理、中耕松土,追施速效肥并浇水,叶面喷洒尿素或磷酸二氢钾溶液以缓和病情,促进生长,提高植株抗药害能力。如受害过重,则应考虑补种、补栽或毁种,以免造成严重减产或绝产。

3、应用植物生长调节剂促进生长。植物生长调节剂对促进作物生长发育有很好的刺激作用。在玉米受到激素类除草剂2,4-D丁酯,百草敌等造成的药害或内吸传导型除草剂的药害以及前茬作物除草剂残留药害时,可对玉米幼苗喷洒激素或叶面肥(如喷洒10~20微克/毫升的“920”;也可喷洒植物动力2003、绿风95、惠满丰、草木灰、1%石灰水等)进行激活刺激生长;喷药后要立即浇水,以稀释土壤中的残留药液浓度,缓解药害程度,予以补救。另外,如预测出前茬作物的土壤残留药剂将危及玉米,也可用活性炭包衣种子,防止药害。

4、除草剂解毒剂的应用。除草剂的解毒剂,可以减轻或抵消除草剂对作物的毒害。例如萘酐、R-28725是选择性拌种保护剂,能被种子吸收,并在根和叶内抑制除草剂对作物的伤害,此类药物可使玉米免受乙草胺、丁草胺、都尔等除草剂的伤害。

特别说明:如玉米田药害过重,以上各项措施仍不能缓解受害程度时,则只能采取毁种或改种其他作物,以避免造成更大损失。

近几年,各地在玉米田化学除草经常发生药害,造成不应有的经济损失。

表现症状为种子根死亡,并逐渐向上发展到气生根,最后枯死。苗后用药的田块,玉米心叶发黄皱缩,植株矮化,停止生长,有的叶片出现药害枯斑。总结生产经验,找出药害原因,可以避免其发生。

1.用药量大对水少用50%乙草胺乳油防治玉米田间杂草,每亩用药量在100~150毫升,对水50公斤喷雾防效可达95%。超出此用药量范围就容易产生药害,生产中有的农民每亩用药量达200~400毫升,对水量20~25公斤,个别的每亩用药量500毫升以上,所以产生药害。

2.施药后降雨遇高温种子播后萌发出苗期遇20~30毫米大雨,将土壤表层的乙草胺除草剂通过雨水渗透到土层内,直接接触玉米种子根使之受害枯死;雨后高温烈日,水分蒸发量大,根系受害后吸收水分养分的能力降低,造成小苗生长受阻,僵苗不发。

3.药剂间隔期短上茬麦田使用巨星、苯磺隆除草的时间晚、剂量大造成药害。巨星和苯磺隆在上茬小麦田用药时间必须与乙草胺相隔60天以上,否则上茬药剂残效和当茬药效累加,剂量相对加大就容易发生药害。

4.混剂不当麦田使用甲磺隆、绿磺隆及其复配剂,若玉米田块土壤中性偏碱,而甲磺隆、绿磺隆在碱性土壤中很难分解,易对玉米产生药害,轻则苗弱僵化,重则不能立苗,以至产量只是正常田块的1/5。尽管玉米田已经禁止使用此类药剂,但因农药市场仍有销售,因此药害屡有发生。

5.用药错误根据作物的种类选用除草剂,才能达到理想的除草效果,否则就容易造成药害。有些农户错把50%丁草胺用来防除玉米田杂草,有的用户用高效益草能在出苗后防除玉米田杂草或用虎威防除玉米田阔叶杂草等,均会给玉米带来危害。

6.用药时间不适宜各种除草剂都有安全合适的的施药时间,如乙草胺,旱锄只能用于作物播后苗期,不能用于玉米出苗后;玉丰在玉米田使用既可在播后苗前,也可用于玉米苗后,但施药时以玉米3叶期之前较为安全,玉米叶龄越大受药害越重。

7.农药地域适应性的不同现在的玉米田除草剂较多,但各种除草剂在不同地区由于气候、温度、湿度以及土壤类型不同,都有不同的施用时间,如果用错了地块和时间就容易产生药害或防效极差。

8.使用方法不当玉米播种期间极易出现5~6级风,有的农户在大风天气使用弥雾机喷药,细小的雾点很容易随风飘移产生药害;对药时先将农药倒入喷雾器后再加水,易把药剂冲到喷头中,使刚开始喷雾的地面因药液浓度大而造成药害;有些农民想减少劳动强度和时间,将药剂配成毒土撒于玉米田进行除草,这在土壤墒情好的情况下尚能达到较好的防效,但必须加大用药量,如在拌药不匀、撒施不均的情况下,也易造成药害。

玉米除草剂种类

玉米除草剂 当地常用:莠去津(阿特拉津)、乙草胺、都尔、拉索等单剂,或用复合剂:40%阿特拉津胶悬剂+72%都尔乳油, 一、玉米除草剂种类 (1)、阿特拉津,阿特拉律又称莠去津:在高温下、碱和无机酸可将其水解为无除草活性的羟基衍生物。在玉米中的允许残留量为0.02×10-6。市售制剂有50可湿性粉剂和40的胶悬剂。 阿特拉津(莠去津)是选择性内吸型,苗前、苗后使用的除草剂。 在玉米上可防治一年生禾本科杂草和阔叶杂草,对某些多年杂草也有一定抑制作用。 玉米在播后苗前用药:土壤有机质含量l~2的地区每亩用40的胶悬剂175~200毫升,有机质含量3~5和杂草多的地区每亩用40胶悬剂200~250毫升,沙质土用下限,粘质上用上限,播后1~3天,加水30千克用喷雾器喷洒土表。 玉米苗后处理:可在4叶期进行。要求同苗前处理基本一样。 该除草剂对豆类和桃树敏感,用药时应严加注意。

(2)、2,4-滴丁酯:纯品为无色油状液体,挥发性强,遇碱分解。制剂为72乳油。该除草剂为内吸选择性除草剂,主要防治禾本科作物田中的双子叶杂草及某些恶性杂草。 玉米出苗后4~5叶期施药,每亩用45~90克加水15~75干克,喷洒杂草叶面。如苗前处理,播后3~5天喷药为宜,进行茎、叶处理的不宜超过5叶期,用药量每亩50~100克,加水l5~75千克。一般有效期为3~6星期,对单、双子叶杂草均有效。对棉花大豆等作物有害,使用时要有一定的隔离区。 (3)、甲草胺又名拉索:在强酸和碱性条件下水解。玉米允许残留量0.0510。对眼睛和皮肤有较强的刺激作用。市售商品有43和48的乳油以及10、15的颗粒剂。 甲草胺是一种选择性苗前使用的除草剂,可防除一年生禾本科杂草和某些阔叶杂草。 玉米田播后苗前或定植后杂草萌芽前用药,43乳油每亩175~300克,对水50~60千克,均匀喷雾于表土(干旱地区药后浅混土2~4厘米)。 若溅入眼睛和皮肤,立即用清水冲洗,并从速就医、若误服,应立即送医院抢救,催吐或用5碳酸氢钠溶液洗胃。 (4)、乙草胺:乙草胺与甲草胺同属于酸胺类除草剂,对眼睛和皮肤有轻微刺激作用。制剂有43和50的乳油。

玉米除草剂药害症状有哪些及防治措施的防治

玉米除草剂药害症状有哪些及防治措施的防治 集团公司文件内部编码:(TTT-UUTT-MMYB-URTTY-ITTLTY-

玉米除草剂药害的预防措施 1、正确选用玉米田除草剂 在春玉米种植区,要在充分了解各除草剂品种的性能与使用方式方法后,针对田间杂草种类选用对玉米安全的除草剂品种。在夏玉米种植区,苗前苗后封闭除草可选用高效、低毒、低残留、无毒副作用、杀草谱广的玉米田专用除草剂—乙莠水悬浮乳剂、50%禾宝乳油或50%都阿合剂等混合药剂。苗后茎叶处理剂可选用烟嘧磺隆、2甲4氯钠等除草剂。 2、严格掌握玉米除草剂用药时期和剂量 各种除草剂之间性能与杀草范围差异较大,稍有不慎,就有可能对玉米造成伤害。因此,在用药时,必须根据各种药剂的性能特点、有效成份等认真把握用药的准确时期及用量,使用过早与用量太小均难以起到灭草的应有效果,使用过晚与用量偏大则可能对玉米造成伤害。同时在用药时还应根据土壤质地、水分含量、玉米苗大小、杂草大小等酌情增减剂量,避免伤苗。 4%烟嘧磺隆悬浮剂,在玉米3~5期叶,杂草基本出齐后茎叶喷雾,每亩用60~100毫升(折合有效成分2.4~ 4克/亩),可防除马唐、牛筋草、狗尾草、野黍、反枝苋、藜、莎草科杂草等。一般在施药后4~5天出现毒害症状,受害症状为心叶变黄、失绿,叶梢、叶鞘紫红色。一年生杂草20天左右死亡,6叶以上多年生阔叶杂草受抑制,停止生长,高剂量可致死。 2甲4氯为激素类选择性除草剂,具较强的内吸传导性。主要用于防除玉米田的阔叶类杂草及莎草科杂草。玉米幼苗期对2甲4氯钠很敏

感,3-4叶期后抗性逐渐增强,分蘖末期最强,到幼穗分化期敏感性又上升。施药期应掌握在玉米3-6叶期,以4-5叶期施药最为适宜。 3、相邻地块慎用除草剂 与玉米田相邻的地块在使用除草剂时,一定要根据作物的类别、地理位置、风向、所用的除草剂品种与性能等谨慎用药。非同科作物更应提高警惕性,并选择适宜的用药方式,防止药剂微粒随风扩散到玉米田伤及玉米。 4、除草剂施药方法 用手动喷雾器喷雾。苗后除草在使用百草枯触杀性除草剂时,应在喷雾器喷头上加设防护罩,并在无风或微风气象条件下进行,防止喷溅到玉米植株上伤及玉米。喷施烟嘧磺隆、2甲4氯钠等茎叶除草剂时最好用扇形喷头,顺垄低空定向喷雾,即将喷头走在玉米心叶下部,尽可能不让心叶着药,这是减轻玉米药害的关键。如果用空心圆锥喷头,最好加防护罩,控制雾滴方向,不让玉米心叶着药。避开有风天气施药,在风力较大时不要施药。同时尽可 能采用流量大的喷头,避免雾滴飘移。同时,禁止在不完全了解各农药性能情况下自行配制混合药剂进行病虫草害的综合防治。各类除草剂严禁与杀虫剂或杀菌剂混合使用。 5、清洗药具 施药用具在用前用后要认真严格清洗,用前清洗可防止前次残留药剂对此次用药的影响,用后清洗能消除下次用药的隐患。特别是在前次用药防治其它类型病虫害或作物田杂草情况下,更应严格清洗,否则易

除草剂药害产生的原因及预防措施

简析除草剂药害产生的原因及预防措施 摘要:随着农业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玉米田化学除草剂使用在我县推广使用非常普遍,由于其在使用上省时、省工、省力、除草效果好,当前已成为我县玉米高产、高效生产中不可缺少的重要除草措施之一。同时除草剂在农户中的普遍使用程度也像化肥一样进入千家万户,深受农民朋友的欢迎和喜爱。但是除草剂在使用过程中也存在和出现了许多的问题,由于在选药和使用过程中不能严格的按标准使用等原因,给当季或后季农作物生产造成了严重药害,这种药害现象每年都会发生。 关键词:宜君县;除草剂药害;解决方法 1 除草剂在使用过程中造成药害的原因 1.1 除草剂品种使用不对症造成药害 近年来,我县推广使用的旱田玉米除草剂种类主要有38%莠去津悬浮剂,72%2,4-d丁酯悬浮剂、55%丙·莠滴丁脂悬浮剂,50%异·丙.莠去津悬浮剂,4%烟嘧磺隆,40%烟嘧·莠滴丁脂,22%烟嘧·莠等种类。只要严格按照产品介绍去使用,一般不会造成药害。但是由于部分群众缺乏科技知识,文化素质低,对玉米除草剂药物性能、使用方法一知半解,自认为只要是除草剂就能用,在买进和使用的时侯,也不认真查看使用说明书,就直接使用。 1.2 不能根据玉米生长周期使用农药造成药害 如我县彭镇1户农民,种植玉米8亩,去年使用40%乙莠se进行

化学除草,使用时玉米为5—6叶期,结果喷药后3天,玉米苗全部变黄,停止生长。该农户看到此情况后,百思不得其解,同为一种药物,前段时期也有村民喷施过该种农药,且玉米长势良好,为什么自己的玉米喷药后会变黄、会不长,带着疑问该农户积极与县农技中心的专业技术人员联系,经过技术人员的及时指导,采取对玉米田进行喷水追肥,喷施植物生长调节剂,充分提高玉米抗逆能力,才使该户玉米田逐渐恢复过来。但是由于玉米生育期推迟,从而造成当季玉米减产15—20%左右,严重影响当年的玉米增产增收。 1.3 用药量超标造成药害 目前农民在使用除草剂过程中有一个非常大的误区,总觉得使用的药量越大浓度越高,除草效果就越好,而不按规定药量使用除草剂,有的还加大用药量,还有的农民不根据气候情况,乱施农药,特别是在天气干旱时喷施农药,由于喷施药液量加大,而除草剂浓度并未减少,这样也会造成药量过大,产生药害。或部分农民在刮风时,喷施农药,药液随风漂移,造成药害。 1.4 除草剂使用方法不当造成药害 如在使用除草剂乙莠时,它的用药时期较短,适宜在玉米播种出苗前使用,而有的农民在玉米出苗后3叶期还在施用;有的农民不按照操作和配方要求使用除草剂,如可湿性差的化学除草剂,必须要用力摇晃瓶体使药液混合均匀,才能正常使用,要不然瓶体下面沉淀太多,造成喷药不均匀极易对作物造成伤害,而少数农民为了

玉米主要病害识别

玉米主要病害识别(完全版)赶紧收藏吧,超级实用! 一、玉米大、小斑病: ①大斑病。侵害叶片。病斑长棱形,淡褐色或青灰色,有时边缘颜色稍深,上生黑色霉层。严重时病斑汇合成大长条斑,叶片枯死。 ②小斑病。主要侵害叶片,叶鞘也偶有发生。叶片病斑椭圆形,中央黄褐色,边缘褐色。有时病斑无明显边缘,但有1-2个同心轮纹。有时病斑较大,在叶脉间形成长条斑。天气潮湿时,生黑色霉层。发生急剧时叶片布满无轮纹的小斑点,迅速枯死。二、玉米圆斑病:

主要侵害果穗或叶片。果穗被害时从苞叶开始发病,再向果穗蔓延,籽粒和穗轴变成黑褐色形成穗腐,最后籽粒黑腐干缩。一般果穗中部或尖部被害较多,病部凹陷,果穗弯曲。籽粒和苞叶上长满黑色霉层。叶片病斑散生呈卵圆形至圆形,大小为0.3-0.5厘米,病斑褐色,边缘深褐色。有时汇合成长条斑,叶片局 部或全部枯死,有黑色霉层。 三、玉米锈病

主要危害叶片,也侵害果穗、苞叶和雄花。叶片病斑初期为淡黄色的褪绿小点,后渐为圆形及椭圆形隆起。病斑黄褐色至褐色,散生或聚生。后期,包被破裂,散出铁锈色粉末。玉米生长后期,病斑上出现圆至椭圆形乃至条形黑色突起物,破裂散出黑色粉末。 四、玉米纹枯病:

最初主要发生在近地面的叶鞘和叶片上,逐渐向上发展。叶鞘病斑椭圆形,红色或紫红色,常互相接合成不规则的云纹状斑。湿度大时,在寄主表面集结成暗色菌核。干燥气候下,病斑中部草绿色,边缘灰褐色,菌核稍动即落。 五、玉米矮缩花叶病:

初期幼叶基部出现长叶,或在幼嫩叶片的细脉间沿脉表现不规则、椭圆形、断续排列的失绿狭窄条纹。后期病部扩展到全叶,呈黄绿相间的花叶,或在叶的一侧和顶端,或在边缘与中脉间产生条斑。当植株老熟时,叶片多转变为红色至红紫色,有时只在斑驳的部分转为褐色。早期感病的植株严重矮化,分蘖多或果穗短小、不实,有时在一个节上生几个果穗或节间缩短。晚期被害植株高度正常。

除草剂药害防治及治理

除草剂药害防治及救助方法 一、我国化学除草剂药害的发生现状 随着我国农业科技的发展,除草剂在农业生产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目前我国每年使用化学除草剂面积达10亿亩次,除草剂的使用量5千余吨。化学除草省工、省时、方便、快捷,为了农业生产提供了保障;但是,杂草是农田里非有意识栽培的植物,和作物没有本质区别,所以任何除草剂在消灭杂草的同时,也会对作物带来一定的伤害,造成除草不增产。随着除草剂使用量和年限的增加,除草剂在土壤中的残留严重超标;同时,因除草剂使用不当等原因,药害发生面积和程度呈逐年扩大、加重的趋势,已严重影响了农业的安全生产。除草剂药害主要有:显性药害、隐性药害、残留药害,表现症状有苗黄、苗弱、死苗、黑根、变色、萎缩不长,枯萎死亡等,轻者影响作物正常生长,药害严重发生,产量和品质降低,严重的甚至绝收。 二、除草剂药害发生的主要原因 除草剂发生药害的原因有很多,常见的有: 1.除草剂雾滴的挥发和漂逸 如2·4滴丁酯漂逸对大豆、棉花等敏感作物的药害; 玉米田使用乙草胺等封闭除草剂对西瓜、蔬菜的药害等。 2.除草剂混用不当造成的药害 不同除草剂混用或杀虫剂、杀菌剂混用不当也容易产生药害,如苯磺隆等磺酰脲类除草剂和有机磷、氨基甲酸酯类杀虫剂混用或间隔时间过短都会对小麦造成药害。 3.除草剂使用过程中当中低温、高湿等恶劣气候条件,也会造成药害 如小麦上常用的二甲四氯、绿麦隆、异丙隆等除草剂施药后遇到低温就会造成药害。 4.使用技术不规范,随意加大使用量、药液浓度过大、重喷等也会对作物产生药害 5.除草剂在土壤中的累积残留也会对作物产生药害 东北地区因气温低、除草剂用量大和土壤吸附能力强等原因,造成土壤中除草剂残留过多,药害大面积普遍发生;大豆田使用的氯嘧磺隆、咪草烟后,后茬改种水稻、玉米、小麦和蔬菜瓜果等敏感作物,安全间隔期需要2-3年以上,已严重制约了后茬种植的灵活性。

玉米药害识别

玉米除草剂药害症状、预防与缓解措施 作者: NET 来源: NET 更新日期:2009-6-11 阅读次数:120 吉林省大安市龙沼镇农技推广站冯国明王洪秋 在玉米的整个生长过程中,杂草严重影响着玉米正常的生长发育。人们对杂草的防治除利用相应的农业栽培管理措施外,大多采用化学药剂进行防治。在化防过程中操作者对所用药剂的性能、特点了解不够,用药品种、时间、方式、方法不当,剂量偏大偏小或操作失误等,都将对玉米造成不同程度的伤害。 一、玉米除草剂药害的症状 1、苯氧羧酸类除草剂药害 玉米田常用的2,4-D丁酯和2甲4氯钠盐为激素类选择性除草剂,具较强的内吸传导性。低浓度(小于100微克/毫升)施用时对植株有剌激生长作用,当施用剂量大于100微克/毫升时即抑制植株生长。2,4-D丁酯和2甲4氯钠盐主要用于防除玉米田的阔叶类杂草。适宜用药时期为玉米的4~6叶期。两种除草剂用量分别为亩(667平方米)用有效成分21~36克和50~60克。早春低温、使用时期过晚或过量、或用于某些敏感品种,常会形成药害。早春低温使玉米对2,4-D丁酯的耐药性减弱。春玉米4叶期低浓度(30~35克/667平方米)药剂处理,用药几星期后即可使玉米产生畸形;5~6叶期玉米耐药性增强,但浓度过大(120克以上/667平方米)更易引起植株器官变态。苯氧羧酸类除草剂药害病状主要表现为叶片扭曲,心部叶片形成葱叶状卷曲,并呈现不正常的拉长,非人工剥离雄穗不能抽出。叶色浓绿,严重时叶片变黄,干枯;果位上不能形成果穗,故常在植株下部节位上长出果穗;下部节间脆弱易断,根系不发达,根短量少,侧根生长不规则。 2、苯甲酸类除草剂药害 该类除草剂具有显著的植株生长调节剂的特性,是内吸传导性除草剂,能干扰植物内源生长素的平衡,在形态上严重抑制植物的顶端生长和叶片形成;百草敌在玉米播后、苗前土壤处理或茎叶处理(杂草3~4叶前)可有效防除玉米田一年生和多年生阔叶杂草。土壤处理时常与阿特拉津或甲草胺等混用,每667平方米用有效成份90~100克。玉米苗前使用过量时,初生根增多,生长受抑制,向上生长减弱;苗期使用过量则主根扁化,叶片变窄且部分皱缩,心叶呈葱状叶,茎秆脆弱,易倒伏折断;施用过晚,地上部产生短而粗的畸形支持根,主根短,生长受抑制,易于倒伏。 3、酰胺类除草剂药害 酰胺类除草剂主要用于防治一年生禾本科杂草,对阔叶类杂草防效较差。此类除草剂能抑制植物呼吸作用与光合作用,抑制蛋白质与RNA的生物合成,使植物不能制造生命所需的物质而死亡;该类除草剂只能防治禾本科杂草的幼芽,而不能防治成株杂草。甲草胺、异丙甲草胺、都尔、乙草胺的田间用量分别为亩(667平方米)用有效成分120~144克、72~144克和25~50克;用量过大时将引起玉米植株矮化;有的种子不能出土,生长受抑制,叶片变形,心叶卷曲不能伸展,有时呈鞭状,其余叶片皱缩,根茎节肿大。土壤粘重、冷湿地块则能促使药害形成。

常见除草剂药害及诊断

常见除草剂药害症状诊断与补救 2009-08-27 15:26:40| 分类:除草剂、药害| 标签:药害玉米叶片除草剂水稻|举报|字号订阅 第一部分 除草剂对作物的药害一般分为6级,即0级对作物无影响,1~2级药害轻,一般不影响产量;3级药害中等,对作物有损害,影响产量,尚可恢复;4级药害严重,严重影响产量;5级药害极重,作物死亡绝产。除草剂药害的诊断是生产 中常遇到的问题。植物的形态效应即植物的根、茎、叶、花的形态变化,最易用肉眼观察发现,这是诊断除草剂对作物产生药害和防除杂草的重要依据。作物生育过程中由于某种原因而产生一些受害症状,这些受害植物的形态变化很容易与除草剂所造成的药害症状相混淆,从而影响正确的诊断。造成这些容易混淆的症状有:不良环境条件(如风害、水害、冻害、高温、干旱等);病虫害(地上和地下部分);各种缺素症,缺肥症等;耕作栽培措施等。当进行诊断时必须全面了解各种因素,具体分析其原因,方能得出正确的判断。 一、激素型2,4-滴丁酯、2甲4氯是典型的激素型除草剂,微量(小于0 001%)时对植物有刺激生长作用,高浓度(大于0 01%)时抑制植物生长,使整个植物表现畸形症状,严重地破坏植物的生理功能,甚至导致死亡。敏感植物受害的叶片、叶柄和茎尖卷曲,茎基部变粗,肿裂霉烂。根部受害后变短变粗,根毛缺损,水分与营养物质吸收和传导受到影响,严重时可使全株死亡。如玉米田苗后使用2,4-滴丁酯过量或过晚(适期为玉米4~6叶期)或自交系及某些敏感的单交种品种常引起药害,症状为叶片卷曲,形成葱状叶,雄穗很难抽出,茎脆而易折,叶色浓绿,严重的叶变黄,干枯,无雌穗。防治多年生莎草科杂草如扁秆草等用2甲4氯与灭草松(bentazon)混用,不如单用灭草松安全性

玉米十大病害

玉米十大病害识别 一、玉米大、小斑病 ①大斑病。侵害叶片。病斑长棱形,淡褐色或青灰色,有时边缘颜色稍深,上生黑色霉层。严重时病斑汇合成大长条斑,叶片枯死。②小斑病。主要侵害叶片,叶鞘也偶有发生。叶片病斑椭圆形,中央黄褐色,边缘褐色。有时病斑无明显边缘,但有1-2个同心轮纹。有时病斑较大,在叶脉间形成长条斑。天气潮湿时,生黑色霉层。发生急剧时叶片布满无轮纹的小斑点,迅速枯死。 二、玉米圆斑病 主要侵害果穗或叶片。果穗被害时从苞叶开始发病,再向果穗蔓延,籽粒和穗轴变成黑褐色形成穗腐,最后籽粒黑腐干缩。一般果穗中部或尖部被害较多,病部凹陷,果穗弯曲。籽粒和苞叶上长满黑色霉层。叶片病斑散生呈卵圆形至圆形,大小为0.3-0.5厘米,病斑褐色,边缘深褐色。有时汇合成长条斑,叶片局部或全部枯死,有黑色霉层。 三、玉米锈病 主要危害叶片,也侵害果穗、苞叶和雄花。叶片病斑初期为淡黄色的褪绿小点,后渐为圆形及椭圆形隆起。病斑黄褐色至褐色,散生或聚生。后期,包被破裂,散出铁锈色粉末。玉米生长后期,病斑上出现圆至椭圆形乃至条形黑色突起物,破裂散出黑色粉末。 四、玉米纹枯病 最初主要发生在近地面的叶鞘和叶片上,逐渐向上发展。叶鞘病斑椭圆形,红色或紫红色,常互相接合成不规则的云纹状斑。湿度大时,在寄主表面集结成暗色菌核。干燥气候下,病斑中部草绿色,边缘灰褐色,菌核稍动即落。 五、玉米矮缩花叶病 初期幼叶基部出现长叶,或在幼嫩叶片的细脉间沿脉表现不规则、椭圆形、断续排列的失绿狭窄条纹。后期病部扩展到全叶,呈黄绿相间的花叶,或在叶的一侧和顶端,或在边缘与中脉间产生条斑。当植株老熟时,叶片多转变为红色至红紫色,有时只在斑驳的部分转为褐色。早期感病的植株严重矮化,分蘖多或果穗短小、不实,有时在一个节上生几个果穗或节间缩短。晚期被害植株高度正常。 六、玉米粗缩病 感病植株显著矮化,叶色多呈浓绿色,叶片宽而短、脆、硬,节间缩短,顶叶丛生,呈对生状。麦套夏玉米,一般在苗期5-6片叶时即可感病。从外部形态上看,多数病株在叶背、叶

玉米病害大全 高清

玉米病害大全高清玉米大斑病

简介英文名 Corn northern leaf blight 异名条斑病、煤纹病、枯叶病、叶斑病等, 病原大斑凸脐蠕孢Exserohilum turcicum (Pass.) Leonard et Suggs,属半知菌亚门。有性态为玉米毛球腔菌Setosphaeria turcica (Luttr.) Leonard & Suggs,在自然条件下不产生有性态。 寄主玉米。 危害为害较重的玉米病害。 分布世界各玉米产区均有发生。 主要为害叶片,严重时也为害叶鞘和苞叶。先从底部叶片开始发生,逐步向上扩展,严重时能遍及全株。发病叶片初现水渍状青灰色或灰绿色小斑点,扩展后为边缘暗褐色、中央淡褐色或者灰色的棱形或长纺锤形大斑,长5~10厘米,宽1.0~1.5厘米,潮湿时病斑上有明显的黑褐色霉层。严重时病斑融合纵裂,叶片枯死。(1)形态:①分生孢子梗。单生或2~3根束生,从气孔抽出,不分枝,褐色,正直或膝曲状,基细胞较大,具2~8个隔膜,顶生色较淡,大小(35~160)微米×(6~11)微米。②分生孢子。梭形或长梭形,榄褐色,顶细胞钝圆,基细胞尖锥形,具2~7个隔膜,大小(45~126)微米×(15~24)微米,脐点明显,突出于基细胞外部。 (2)特性:本病菌与高粱大斑病病菌是同1个种1个不同的生理专化型。高粱专化型不侵染玉米,但玉米专化型能侵染高粱。病原以菌丝体及分生孢子在随病残体越冬,成为第2年发病的初侵染来源。而埋在地下10厘米深的病叶上的菌丝体越冬后全部死亡。玉米生长季节,越冬菌源产生孢子,随雨水飞溅或气流传播到玉米叶片上,适宜温、湿度条件下萌发入侵。感病品种上,病菌侵入后迅速扩展,约经14天左右,即可引起局部萎蔫,组织坏死,进而形成枯死病斑。潮湿的气候条件下,病斑上可产生大量分生孢子,随气流传播,进行多次再侵染,造成病害流行。品种抗病性是影响大斑病流行的重要因素。玉米连茬地及离村庄近的地块,由于越冬菌源量多,初侵染发生的早而多,再侵染频繁,易造成流行。 (1)环境:气候条件也是病害发生轻重的重要因素,气温20~25℃,相对湿度90%以上,对孢子形成、

玉米苗后除草剂的正确使用

玉米苗后除草剂的正确使用 玉米是华北地区主要的作物,随着畜牧业的大力发展及生物乙醇的应用,玉米面积稳中有升。随着农业生产条件的提高,夏玉米田多为机械收割,留下高麦茬、厚麦糠,常用的玉米苗前除草剂的效果受到一定影响,因此,玉米苗后除草剂受到农民的欢迎,发展较为迅速。为了更好地做好玉米苗后除草,现介绍相关知识,供广大农户参考。 一、玉米苗后除草剂的优点。 1.对玉米安全。该类药剂按规定用量使用,只杀草,不伤苗。 2.除草效果好。能有效防除马唐、稗草、牛筋草、狗尾草、铁苋菜、马齿苋、藜类、蓼类、苍耳、龙葵等禾本科与阔叶类杂草,对自生麦苗有特效。 3.使用方便。 二、使用方法。 施药时期掌握在玉米、杂草3~5叶期,采用茎叶喷雾。玉米5叶期以后,应压低喷头,定向或半定向喷雾,不能让药液在玉米小喇叭口内形成积累。 三、使用注意事项。 1.与有机磷物质混用,间隔期须在7天以上。 2.不能用于黏玉米、爆裂玉米和制种田。登海号玉米品种应先试验后推广。 3.不宜用弥雾机等动力机器喷施。 4.异常高温、高湿条件时,对玉米不够安全。 四、玉米田苗后除草剂“耕杰”的用法 近年来随着种植结构的调整,栽培技术的改变,玉米病虫草害发生了显著的变化。为此,今年3月底,农业部全国农技推广中心与先正达(中国)有限公司协议共同开展了玉米病虫草害防治新农药示范推广项目,玉米苗后早期茎叶除草剂耕杰被列入综合性产品组。现将耕杰的特点、使用方法和注意事项介绍如下: 一、特点耕杰属玉米田苗后早期茎叶除草剂,广谱防治玉米阔叶草和主要禾本科杂草。最显著的优势是安全性好,推荐用量、适期使用对玉米无药害。杀草快速,用药3~4天后即可见效,有利于发挥玉米的增产潜力。 二、使用时间及剂量春玉米每亩100~150毫升,夏玉米每亩80~120毫升,对水15~30升喷雾。施药关键时期为阔叶草2~4叶期,禾本科草1~3叶期。如使用小孔喷片喷雾,每亩地喷施药液量15升,就可以保证药效,可省水、省力、省工。为充分发挥耕杰的除草效果,使用时需按照喷水量的0.3%~0.5%加入专用助剂,即15升水加45~75毫升助剂。喷施3个小时后遇雨不会影响效果,喷施3个小时内遇雨可在技术人员的指导下酌情补喷。 三、注意事项耕杰为玉米苗后早期茎叶除草剂,其安全性是针对玉米而言的,施药时应避免雾气漂移至邻近玉米以外的其他作物;不宜用于白爆裂玉米和观赏玉米等特种玉米;使用时不要与任何有机磷、氨基甲酸酯类杀虫剂混用或在间隔7天内使用;在进行相容性试验前不要与任何杀虫剂、杀菌剂和肥料溶液混用。一年两熟

玉米除草剂的种类和使用方法

玉米除草剂的种类和使用方法 一、主要除草剂单剂种类 1、酰胺类除草剂:该类产品是目前玉米田最为重要的一类除草剂,可以被杂草芽吸收,在杂草发芽前进行土壤封闭处理,能有效防治一年生禾本科杂草和部分一年生阔叶杂草。该类除草剂品种较多,如乙草胺、甲草胺、丁草胺、异丙甲草胺、异丙草胺等。 2、三氮苯类除草剂:可以有效防治一年生阔叶杂草和一年生禾本科杂草,以杂草根系吸收为主,也可以被杂草茎叶少量吸收。代表品种有莠去津、氰草津、西玛津、扑草津等,其中以莠去津使用较多,对玉米较为安全,活性最高;但莠去津宜与乙草胺等混用以降低用量,提高除草效果和对后茬作物的安全性。 3、苯氧羧酸类除草剂:主要用于玉米苗后防治阔叶杂草和香附子。代表品种有2甲4氯钠盐、2?4-D丁酯。其中2甲4氯钠盐广泛用于玉米田防治香附子,但使用时期不当易产生药害。 4、磺酰脲类除草剂:烟嘧磺隆、砜嘧磺隆可以用于玉米田防治禾本科杂草、莎草科杂草和部分阔叶杂草;噻黄隆可以用于玉米田防治一年生阔叶杂草。 5、其它除草剂:百草枯和草甘膦是灭生性除草剂,可以在玉米40厘米高以后进行定向喷雾,有效防治多种杂草;也可以用使它隆、百草敌、溴苯腈、苯达松等品种防治玉米田阔叶杂草。 二、主要除草剂混剂种类 1、乙草胺和莠去津1∶1混剂:该类除草混剂最早生产的是乙阿合剂、乙莠悬浮剂,可以用于玉米播后芽前、玉米苗后早期防治一年生禾本科杂草和阔叶杂草,对玉米及后茬作物安全。相似的产品有丁草胺+乙草胺+莠去津、丁草胺+莠去津、甲草胺+乙草胺+莠去津、异丙甲草胺+莠去津、异丙草胺+莠去津等。 2、乙草胺和莠去津2∶3混剂:这种除草混剂可用于玉米播后芽前、玉米苗后早期防治玉米田一年生禾本科杂草和阔叶杂草,对玉米安全;在特别干旱年份可能降低对后茬小麦的安全性。性能相似的品种有绿麦隆+乙草胺+莠去津混剂,可大大提高对后茬小麦的安全性,但不可以用于玉米苗后。文章录入 3、扑草津和莠去津混剂:可以有效防治玉米田一年生禾本科杂草和阔叶杂草。在玉米播后芽前施用除草效果稳定,受墒情影响程度较小,但雨水较大时,淋溶较多会降低除草效果;在玉米生长期施用,遇高温干旱等不良环境条件可以诱发玉米药害。 4、烟嘧磺隆和莠去津混剂:不仅可以有效防治多种一年生杂草,而且可以防治多年生禾本科杂草和莎草科杂草,施用方便,对玉米和后茬作物安全。但该类除草剂混剂价位较高。 5、乙草胺、莠去津和百草枯混剂:兼有灭生性和封闭除草效果,在玉米生长期施用可以有效防治玉米田多种杂草。类似的产品较多,也有以草甘膦替换百草枯的除草剂混剂。 三、除草剂用量 玉米田播种期除草,使用乙阿合剂150~200毫升/亩;苗后早期,玉米1~4叶期可以用50%玉宝可湿粉90克/亩、或38%莠去津悬浮剂75~100毫升/亩+4%烟嘧磺隆悬浮剂75~100毫升/亩;玉米生长中期可以用20%百草枯水剂100~150毫升/亩,或40%乙莠悬浮剂150毫升/亩+20%百草枯水剂100~150毫升/亩,在无风条件下定向喷施。 四、注意几个问题 根据自己种植的玉米品种选择除草剂品种。 使用苗前封闭的,要求土壤墒情好,使用时水量足。 使用苗后除草剂,注意苗龄,除个别除草剂品种比较安全外,大部分要注意。 不可任意混配除草剂和杀虫剂。 价格便宜的除草剂一般有效成分含量氯低,效果差,不安全,有的内含2.4丁酯或2甲

除草剂药害解决方法大全精编版

轻松解决除草剂药害! 一、营养失调与除草剂药害症状区别 作物的主要营养和微量元素过量或缺乏都会产生与除草剂相似的受害症状。1、氮肥(N)和钾肥(K) 播种玉米或玉米追肥时,氮、钾肥靠近种子的地方浓度过高,玉米幼苗叶尖变黄或出现枯斑。在苗后追施氮肥,粘在叶片上会出现不规则的烧伤枯斑。玉米幼苗缺氮,生长迟缓,叶小而黄,叶鞘常呈紫红色;玉米成株缺氮或缺钾可见“V”形黄化叶。小麦缺氮植株细弱、下部叶黄化。大豆缺钾时叶缘变黄,但叶脉仍保持绿色。 2、微量元素硼、铁、镁、锌缺乏时,叶片边缘显示黄色或紫色,在以后的生长过程中,也会出现中脉变色。在单子叶植物中,中脉间出现黄色条状,特别是玉米症状长时间可见。水稻缺镁老叶由尖端开始黄化。大豆缺镁中部叶脉间失绿,黄化由叶尖开始,叶脉保持绿色。除草剂发生的药害,特别是与光合作用抑制剂类除草剂(如莠去净、扑草净、西草净、嗪草酮、绿麦隆等)药害相似。区别在于除草剂的药害症状是首先出现在老叶上。 二、从茎、叶上的症状分析除草剂药害 1、禾谷类植物、牧草新长出来的叶变黄,叶鞘内下部腐烂,接着老叶变黄。是禾本种类除草剂(如拿捕净、精禾草克、精隐杀得、盖草能等)的药害。 2、阔叶植物生长受阻,褪绿或变紫,叶脉有时发红或紫,生长点末端死亡。禾本科植物生长受阻,叶脉间发黄或变紫,子叶可能不展开,侧根很少。是咪唑啉酮类或磺酰脲类除草剂(如:咪草烟、苄嘧磺隆、氯磺隆等)的药害。 3、叶子上出现白色斑点,子叶和真叶顶端变白。是接触除草剂如丙炔氟草胺(速收)或光合作用抑制剂如莠去津等除草剂药害。 4、叶子顶端褪绿变白,有时发黄或淡绿,并经叶缘向下蔓延。是三氮苯类除草剂通过根吸收进入植株出现药害,如:莠去津、敌草隆等。

除草剂对玉米的影响

除草剂对玉米的影响 摘要:杂草对玉米的产量具有较大的影响,它常与玉米争夺水分、肥料、生长空间和阳光等生长条件,影响玉米的正常生长。因此,清除杂草对实现玉米高产属重中之重。玉米是中国第一大粮食作物,是一年生禾本科草本植物,是重要的粮食作物和重要的饲料来源,也是全世界总产量最高的粮食作物。玉米是喜温性作物,适应性强,分布广,耐盐碱能力差。要想获得高产,要合理栽培,精心培育,注重管理,及时防治病虫害。玉米在整个生育期,病害、虫害、田间杂草严重影响着玉米正常的生长发育。人们对杂草的防治除利用相应的农艺管理措施外,大多采用化学药剂进行防治。在防治过程中使用者对所用药剂的性能、特点了解不够,用药品种、时间、方式、方法不当,剂量偏大偏小或操作失误等,都将对玉米造成不同程度的伤害。 关键词:除草剂;玉米;应用效果;2,4-D;杂草; 1、除草剂的分类 除草剂(herbicide),又名除锈剂。针对全世界农业杂草种类繁多的情况,除草剂的除草效果具有更可观的发展前景。据调查显示,全世界农业杂草共有8000多种,而有250多种属于重要杂草。我国农田杂草种类共有 600多种,其中旱地杂草400余种。造成危害的80种

左右,水田杂草200余种,造成危害的30余种。针对此情况,化学除草剂的效果、效率等优点便成人们最受关注的话题。近几十年来除草剂的生产及应用有了迅速的发展。自1994年以来,美国科学家成功研制出选择性激素类除草剂2,4-D。而其余种类的除草剂也相继问世。现今,除草剂是其中研究最多,发展最快的一类农用化学品,相信不久新型农药将在此基础上,更具诸多优点。 除草剂在植物体内按其移动性可分为触杀型除草剂和内吸型除草剂。而习惯上又常分为选择性除草剂和灭生性除草剂。选择性除草剂是在一定的浓度和剂量范围内杀死或抑制部分植物,而对另外一些植物安全的药剂,像只杀稗草不伤害稻草的敌稗,只杀野燕麦而不伤害麦苗的燕麦敌,只杀双子叶杂草而不伤害禾谷类作物的2,4-D等。灭生性除草剂又称非选择性除草剂,在常用剂量下可以杀死所有接触到药剂的绿色植物体的药剂,如五氯酚钠。灭生性除草剂在播种前处理土壤,可以杀死所有的地面杂草,但因药剂进入土壤后很快就消失失效,因此用药后四天左右即可播种或移栽。 除草剂的功能与其成分是密切相关的,根据除草剂的化学成分分类的话,种类繁多,除草剂的不同化学结构类型及同类化合物上的不同取代基对除草剂的生物

玉米常见病虫害防治

xx常见病虫害防治 一、xx大斑病 1.症状: 玉米大斑病主要为害玉米叶片,严重时也为害叶鞘和苞叶,先从植株下部叶片开始发病,后向上扩展。病斑长梭形,灰褐色或黄褐色,长5-10厘米,宽1厘米左右,有的病斑更大,严重时叶片枯焦。天气潮湿时,病斑上可密生灰黑色霉层。此外,有一种发生在抗病品种上的病斑,沿叶脉扩展,为褐色坏死条纹,一般扩展缓慢。夏玉米一般较春玉米发病重。 2.发病规律: 病原菌在田间残留病株上越冬(可以菌丝体和分生孢子两种形态),为第二年发病的初侵染源。发病适温20-28℃。条件适宜时,病菌繁殖迅速,产生大量分生孢子,借风力传播。此病流行程度除与玉米品种感病有关外,主要由环境条件(雨水、湿度)决定。 3.防治措施: 1选用抗病良种; 2合理密植,增施有机肥和磷、钾肥; 3发病初期用50%可湿性多菌灵500倍或用50%退菌特800—1000倍,或用80%甲基托布津800—1000倍液,每亩用药液50~75公斤,隔7~10天喷药一次,共防治2~3次。二、玉米小斑病 1.症状: 自苗期到后期都可发生。自下部叶片开始,出现褐色半透明水渍状小斑,逐渐向上蔓延,以玉米抽穗时最多。病斑扩大后呈黄褐色纺锤形或椭圆形,边缘常有赤褐色晕纹。 后期严重时,叶片枯死。在潮湿时病斑上产生黑色绒毛状物。

2.发病规律: 病原菌主要以菌丝体在病株残体上越冬,分生孢子也可越冬,但成活率低。菌丝发育适温为28-30℃,孢子萌发适温为26-32℃。河南省夏玉米地区病害流行的关键时期是7-8月份,月平均气温25℃以上,降水多,病害易流行。玉米连茬种植,土壤肥力差,播种过迟等易于发病。 3.防治方法: 1.选用抗病品种抗病杂交品种有郑单2号、商单4号、丹玉6号等;自交系有吉63、辽1311、自330等。 2.实行轮作倒茬制度避免玉米连作,秋后深耕土壤,深埋病残体,消灭菌源。在玉米播种前及早处理完秸秆。 3.加强栽培管理早播早管,增施有机肥,穗期追施氮肥,加强中耕、排水等田间管理,以增强植株抗病力。 4.药剂防治用50%多菌灵或70%甲基托布津可湿性粉剂500倍液,或90%代森锰锌800倍液,每亩用50-75千克,隔7-10天喷1次,共防2-3次。三、玉米圆斑病 1.症状: 玉米圆斑病为害果穗。苞叶、叶片和叶鞘。为害果穗,造成穗腐,病菌可深达穗轴。病部变黑凹陷,使果穗变形弯曲。子粒变黑、干批。叶片上病斑散生,初为水浸状,淡绿色或淡黄色小斑点,以后扩大圆形或卵圆形,有同心轮纹,病斑中部淡褐色,边缘褐色。 苞叶上病斑初为褐色斑点,后扩大为圆形大斑,也具有同心轮纹,表面密生黑色霉层。 2.发病规律: 由于穗部发病较重,所以带菌种子的作用更大,有些感病种子不能发芽而在土中腐烂,有时引起幼茵发病或枯死。遗落在田间或秸秆垛上残留的病株残体以及果穗子粒上潜存的菌丝体均可安全越冬,成为第二年田间发病的初侵染

玉米主要病虫害的发生及防治`

玉米主要病虫害的发生及防治` 摘要介绍了玉米主要病虫害的发生特点,针对不同生育时期提出防治技术,以期为玉米病虫害防治提供参考。 关键词玉米;病虫害;发生特点;防治技术 近年来,玉米种植面积逐年扩大,玉米大斑病、小斑病、玉米粗缩病、玉米苗枯病、玉米纹枯病、玉米褐斑病、玉米螟、玉米蚜虫等多种病虫害普遍发生,严重影响玉米产量与品质。要做好玉米生产,就要防治好玉米病虫害。根据玉米主要病虫害发生趋势及消长规律,现将其防治技术总结如下。 1玉米主要病虫害发生特点 玉米大斑病、小斑病主要危害叶片,有时也发生在叶鞘和苞叶上,病斑多由中下部叶片发生,逐渐向上蔓延,严重时叶片迅速干枯,影响灌浆,减产可达15%~30%[1]。玉米粗缩病是由传毒介体昆虫灰飞虱取食引起的病毒病。迟播春玉米、早播夏玉米出苗至九叶期,为易感粗缩病敏感生育期,与灰飞虱成虫发生高峰期相吻合。玉米苗枯病是玉米苗期的一种真菌性病害,发病初期造成玉米苗心叶卷曲、萎蔫,严重时造成死苗。玉米褐斑病主要发生在叶片、叶鞘及茎秆上,最初为淡黄色逐渐变为黄褐色或深褐色。玉米螟在当地一年发生3代,1代玉米螟在春玉米上发生,2代、3代玉米螟主要危害夏玉米[2]。其他病虫害还有玉米绣病、玉米纹枯病、玉米黑穗病、玉米蚜虫等。 2防治技术 根据“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原则,以种植抗(耐)病品种和健身栽培为基础,采用生态控制、物理诱杀防治、生物防治与化学防治相结合的防治策略。 2.1播期防治 一是选用抗(耐)病品种。如农大108可抗玉米大斑病、粗缩病和黑粉病,中抗小斑病,郑单958抗玉米大斑病、小斑病和黑粉病。二是播种时,种子要用冷水浸泡12~24h或50℃温水浸泡6~8h,浸泡过的种子摊开阴干,然后用种衣剂或药剂拌种,可防治玉米病虫害[3]。三是减少迟播春玉米和早播夏玉米的播种面积,推迟夏

玉米田化学除草的药害及方法

1前言 目的与意义:玉米是我国的主要粮食作物,种植 面积在2000万hm 2左右,主要分布在东北和华北。玉米田主要杂草有马唐、牛筋草、稗草、狗尾草、藜、马齿苋、苍耳等,因玉米生长较快,封行早,特别是夏玉米,故只有那些比玉米出苗早或几乎和玉米同时出苗的杂草才对玉米造成严重的危害。田间杂草不仅与玉米争光、水分、养分和空间,部分杂草还是病虫害的中间寄主,加重病虫害蔓延与传播,影响玉米的产量和品质。因此,在玉米播种到收获期间进行有效的田间除草,是玉米丰产的重要保证。除草剂尤其是混合除草剂的使用,对玉米生产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但除草剂在使用过程中,也存在着药害问题。笔者对我国玉米田化学除草的现状及药害问题进行了分析,并对其使用方法作一介绍。 2 玉米田化学除草现状 2.1 玉米田杂草的发生与分布 根据统计,2012年我国玉米播种总面积为 2449.83万hm 2,占旱田播种面积的36.6%,当年玉米 总产量为1.2747亿t ,占粮食作物总产量的25.3%,单产为5203kg/hm 2,仅排在水稻、甘薯之后,并且播种面积在近几年不断增加。其中播种面积超过 67万hm 2的有河北、内蒙、辽宁、吉林、黑龙江、山东、 河南、四川、陕西等9省区,它们的种植面积累计之和占全国的74.2%。由于玉米地理分布极为广泛,其杂草种类及危害也十分复杂,其中马唐、稗草、藜、苋、苣荬菜、双穗雀稗、牛筋草、狗尾草等危害严重。因轮作和土壤耕作使杂草群落也在不断发生变化,象鸭跖草、蓼、苍耳、苘麻、龙葵、铁苋菜等也有上升趋势。据保守估计,我国每年玉米草害面积达 667万hm 2,其中严重危害占20%,每年玉米因杂草 危害减产超过10%。杂草与玉米伴生,与玉米争夺阳光、空间、二氧化碳等资源,造成玉米生长群体郁闭、通风不畅、光合利用率降低;在地下争夺土壤养分、水分,导致玉米营养不良,品质下降。 玉米田化学除草的药害及方法 作者简介:杜丽娟,女,本科,从事马铃薯、玉米新品种引进,试验示范及农业技术推广工作。 杜丽娟 (河北省围场县农牧局 围场068450) 摘要:玉米是我国主要粮食作物之一,它对于提高农民收入,保障粮食安全有举足轻重的作用。近几年玉米种植面积又有逐年上升的趋势,种植主要分布在东北和华北。玉米田主要杂草有马唐、牛筋草、稗草、狗尾草、藜、马齿苋、苍耳等。玉米生长较快,封行早,特别是夏玉米,只有那些比玉米出苗早或几乎和玉米同时出苗的杂草才对玉米造成严重的危害。应用化学除草剂具有高效、省工、减轻劳动强度、增产等优点,可以大幅度地提高劳动生产率,是保障农业机械化、实现农业现代化必不可少的一项技术。近年来,我国在除草剂的研究、生产与使用等方面都取得了重大突破,除草剂的品种、产量与施药面积逐年增加,尤其是混合除草剂的使用,极大地提高了作物的安全性,降低了对后茬作物的影响,增强了药效,扩大了杀草范围,对粮食生产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但在除草剂的使用过程中还存在着对除草剂的使用方法和药量掌握及其药害处理等问题。笔者初步概括了我国玉米田化学除草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并对其使用方法作一介绍。关键词:玉米;除草剂;发展趋势 227--

玉米苗后除草剂优选稿

玉米苗后除草剂 集团公司文件内部编码:(TTT-UUTT-MMYB-URTTY-ITTLTY-

6、皇牌玉见福:皇牌公司拥有该产品配方,五年及更长期的独家省级 及内蒙东部代理权。 7、皇牌玉见福:与市场上同类产品相比,成本低,安全性高,效果突 出。 (1)对比进口耕杰、苞卫等,效果更好、成本更低、性价比更高。 (2)皇牌玉见福中的莠去津在油悬浮中安全性极高,对下茬影响小。 产品特点本品为玉米田苗后茎叶处理除草剂,由三种不同作用机制的除草剂混配而成。对玉米田的一年生禾本科和阔叶杂草有较好的防治效果,有 效防除恶性杂草如鸭跖草、藜、苘麻、苋菜和菊科、苋科、锦葵科、 十字花科、蓼科的杂草,以及禾本科的马唐、牛筋草、稗草等。 登记作物及使用方法 作物防治对象制剂用药量使用方法 春玉米 田 一年生杂草3750-4200毫升/公 顷 250-280毫升/ 亩 茎叶喷雾 夏玉米田3000-3750毫升/公 顷 200-250毫升/ 亩 (注:(1)公顷用制剂量=亩用制剂量×15 (2)总有效成分量浓度值(毫克/千克)=(制剂含量×1000000)÷制剂稀释倍数) 1、本品于玉米苗后2-4叶期,一年生禾本科杂草1~3叶期,一年生阔叶杂草2~4叶期,推荐亩喷液量15-30升水,茎叶均匀喷雾。 2、正常气候条件下,本品对后茬作物安全。后茬种植小麦需间隔3个月以上,后茬种植棉花、花生、马铃薯、大豆、向日葵需间隔8个月以上。其它作物需间隔18个月以上。甜菜、苜蓿、烟草、蔬菜、油菜、豆类、瓜类需先做试验,无问题后种植。一年两熟制地区,后茬作物不得种植油菜。 3、高温、干旱季节施药应选择傍晚进行。在干旱的气候条件下,施药前灌水或雨后施药会有利于药效发挥。 4、喷药时应注意风向,风速>4米/秒停止施药。 5、喷药前后空气湿度大于65%有利于药效发挥。 使用技术 1,常规用量:茎叶处理,均匀喷雾,使叶片均匀沾有药液,车速10公里每小时以下,15公斤-30公斤水 2,玉米3-7叶期都可施药,最佳施药期4-6叶期;杂草4-6叶期出齐效果最佳,用药时期比较长。

常见玉米药害解决办法

常见玉米除草剂要害 烟嘧磺隆药害 玉米3-5 期叶喷施烟嘧磺隆后5-10天玉米心叶褪绿、变黄,或叶片出现不规则的褪绿斑。 有的叶片卷缩成筒状,叶缘皱缩,心叶牛尾状,不能正常抽出。玉米生长受到抑制,植株矮化,并且可能产生部分丛生、次生茎。药害轻的可恢复正常生长,严重的影响产量。 2甲4氯钠盐药害 药害病状主要表现为叶片扭曲,心部叶片形成葱叶状卷曲,并呈现不正常的拉长,茎基部肿胀,气生根长不出来,非人工剥离雄穗不能抽出。 叶色浓绿,严重时植株矮小,叶片变黄,干枯;果位上不能形成果穗,故常在植株下部节位上长出果穗;下部节间脆弱易断,根系不发达,根短量少,侧根生长不规则,对产量影响很大,甚至绝收。 酰胺类除草剂药害 乙草胺是一种广谱、高效的选择性芽前土壤处理除草剂,在作物播种后出苗前进行土壤表面喷雾处理。禾本科杂草由幼芽吸收,阔叶杂草由根和幼芽吸收,进入体内的药剂能干扰核酸代谢和蛋白质合成,使幼芽、幼根停止生长,最终死亡。在土壤中持效期可达2个月左右。酰胺类除草剂能抑制植物呼吸作用与光合作用,抑制蛋白质与RNA的生物合成,使植

物不能制造生命所需的物质而死亡。该类除草剂只能防治禾本科杂草的幼芽,而不能防治成株杂草。甲草胺、异丙甲草胺(都尔)、乙草胺的田间用量分别为亩(667平方米)用有效成分120-144克、72-144克和25-50克。 用量过大时将引起玉米植株矮化;有的种子不能出土,生长受抑制,叶片变形,心叶卷曲不能伸展,有时呈鞭状,其余叶片皱缩,根茎节肿大。土壤粘重、冷湿地块则能促使药害形成。 莠去津除草剂药 均三氮苯类除草剂主要是通过影响植物体内一系列生 理生化过程,从而达到干扰抑制光合作用的目的,使杂草幼苗因不能进行光合作用,难以补充必需的有机营养而饥饿死亡。 此类除草剂可有效防治田间的一年生禾本科杂草与阔叶杂草,在玉米田使用比较安全。 主要应用品种有莠去津(阿特拉津)、草净津、氰草津等;田间用量分别为亩(667平方米)用67-100克和120-160克。但在土壤有机质含量偏低(低于2.0%)的沙质土壤或苗前施药后遇到大雨则可造成淋溶性药害。玉米苗后5叶期使用,在低温多雨条件下对玉米也会产生药害。表现为玉米叶片发黄。一般10-15天后叶色方可转绿,恢复正常生长。 玉米药害解决办法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