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得体会-读《中国人的修养》有感扬善修身 精品

心得体会-读《中国人的修养》有感扬善修身 精品

读《中国人的修养》有感:扬善修身

扬善修身

--读《中国人的修养》有感

商南花

最近阅读了蔡元培先生编写的《中国人的修养》,这本书由专门给旅法华工学校教员编写的"华工学校讲义"和留德期间编写的"中学修身教程"以及"蔡元培国民修养散论"三部分内容组成。

不管是哪一部分,其要旨就是希望通过中华传统修身与西方现代公民教育观念相结合,对青年学生和社会大众的道德观进行引导,促进社会和谐。

虽然成书距今已近百年,且只是薄薄一册。

但其内容和形式却令我心生欢喜。

是那些讲成功励志和心灵鸡汤故事的人生修养书所不能比拟的。

大师就是大师,先生在书里平平淡淡地就把人生的大道理说得一清二楚,毫不拖泥带水,这就是大师的独特魅力。

这本书不是学术理论著作,是普通学生所用的教科书,是通俗的指导实践之书,对人们生活的道德实践具有极大的指导作用。

蔡先生以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为基础,结合现代西方的公民教育观念,讲述了人们该如何提高自己的道德素质,提高自己的修养。

对于有志于提高自身修养的人们会有很大的启发。

而我从中感受到的更多的是我们这个民族的传统文化的深厚,可以说中国的传统文化就是一部道德发展的文化,就是提高人生修养和境界的文化。

我不但领悟到中国的传统文化精髓就是教人做人与处事,还明白了大局意识是一个人形成真正世界观的基础,没有大局意识就难有真正的世界观。

蔡元培,字鹤卿,号孑民,近代教育家、革命家、伦理学家,被中国共产党誉为"现代知识界的卓越前驱"对蔡元培先生我一直心存敬仰,他是时代的典范,一生以实践影响了这个国度和民族的走向、影响了历史、甚至影响了中国和世界。

教育学家杜威曾经说过"以一个校长的身份,而能领导那所大学对一个民族、一个时代起到转折作用的,除了蔡元培,恐怕找不出第二个。

"林语堂也评价先生"论资格,他是我们的长辈;论思想精神,他也许比我们

令人忧虑不阅读的中国人读后感范文

令人忧虑不阅读的中国人读后感范文 令人忧虑不阅读的中国人读后感范文 令人忧虑不阅读的中国人读后感范文1 《不阅读的中国人》这一篇文章主要讲了一位中国人在德国坐飞机前往上海时,在飞机上看见了许多中国人都用ipad玩游戏、看电影,没有一个人看书。 在法兰克福机场,德国乘客大部分都是在看书报,而中国人看书的人只有少数。大多数都在商店里穿梭购物,大声谈笑和比较价格,打电话的时候大声谈话。在欧洲大部分人都在阅读中渡过,即使打电话也是低声细语。 中国是有着世界最悠久阅读的国家,可是现在有阅读习惯的人变得十分少了。不过我相信以后中国看书的人会越来越多的。看书可以提高眼界,丰富生活;可以和作者一起感受快乐和悲伤,不是那些干巴巴的微信可以取代的,所以我们需要充分的阅读,就能充实自己。 只让我想到了一句名言: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 令人忧虑不阅读的中国人读后感范文2 《令人忧虑,不阅读的中国人》主要讲了作者在德国至上海长途飞行中,看见玩ipad的基本是中国人,而这些人是在玩游戏,或看电影,没有人看书。在法兰克福机场候机,中国乘客只有少数人看书,大多数在商店里穿梭购物,大声谈笑,比对价格,打电话也是大声交谈,

缺少一种满足的安宁。而欧洲人大部分是在安静的阅读中渡过,即使打电话也是低声细语,生怕吵到旁人。 高尔基曾说: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书籍不仅是直接传递知识的方式,也是经验的积累,将一部分人获得的知识抒写成书广泛传播出去,不但促进了不同地域、不同种族文化和知识的交流融合,还能让有限的认识不断深化、扩宽。如今喜欢阅读的人越来越少,这种现象早已见怪不怪,或已麻木不仁。在我们身边不难看到从三、四岁孩童,到六七十岁老者,无不为能上网,能打游戏,刷微博而快乐,加上新闻媒体过度宣传又起到推波助澜作用,使得全民视玩三G手机、掌上电脑为时尚,悠闲享受阅读者成为老土,另类。 据有关报道说国人年均读书0·7本,就我个人而言,不会麻将,对网游没有兴趣,书店里卖的纸质书籍太贵,又都是各类辅导书籍占据了半壁江山,另半壁江山由养生学,成功学所统领,只能对着电脑点开书架,找一本书追着看,不失放松心情的一种方式。不过要想找一本喜欢的书不容易,能读到一本有意义的书更难,所以很多人愿意把时间耗在打牌搓麻,网络游戏上,应试教育也让孩子和家长感到学习压力山大,没时间,没精力阅读课外书籍,视学海无涯苦作舟的人想快点逃离苦海,自然很难建立阅读兴趣。 有学者说过:一个人精神发育史,应该是一个人阅读史,而一个民族的精神境界,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全民族的阅读水平;一个社会到底是向上提升还是向下沉沦,就看阅读能植根多深,一个国家谁在看书,看哪些书,就决定了这个国家的未来。我们需要阅读充实自己,民族

严以修身心得体会2018:践行“三严三实”之基

严以修身心得体会2018:践行“三严三实”之基 ----WORD文档,下载后可编辑修改---- 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编的范本,欢迎借鉴参考阅读和下载,您的努力学习是为了更美好的未来! ★这篇《严以修身心得体会2015:践行“三严三实”之基》是作者为大家收集的,以下内容仅供参考! 在总书记提出的“三严三实”中,严以修身处于基础地位、前置环节。没有严以修身,就难有严以用权、严以律己,也谈不上谋事要实、创业要实、做人要实。“严以修身,就是要加强党性修养,坚定理想信念,提升道德境界,追求高尚情操,自觉远离低级趣味,自觉抵制歪风邪气。”严以修身,既继承了中华传统文化的有益成分,又体现了中国发展进步的现实观照;既明确了做人和为官的一般原则,又道出了*人特有的党性要求。严以修身贵在严以修心,核心在于锻造党性、坚定信念;重点在于提升道德、追求高尚;前提在于涵养情趣、端正作风。 加强党性修养坚定理想信念 党性是*员的立身之本,党性修养是*员的必修课。中国*人的党性修养,既是对中华传统文化的继承和超越,又是对马克思主义政党先进性和纯洁性的体现和贯彻,还是对*员现实素养的提纯和升华。按照*的说法,党性修养是党员本质的改造。新的历史时期,总书记赋予了党性、党性修养新的时代内涵和精神实质,诸如:党性说到底就是立场问题,党性是党员干部立身、立业、立言、立德的基石,全党同志特别是领导干部一定要讲修养、讲道德、讲廉耻,党员干部特别是领导干部务必把加强道德修养作为十分重要的人生必修课,等等。此外,总书记还特别强调“要严明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这应该成为当前国情、党情条件下党性修养新的特殊的时代要求。严明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不仅属于思想意识和道德品德方面的修养,而且更是属于党的团结和工作作风方面的修养,不能有任何含糊的成分。 理想信念是党的精神旗帜,是*员的崇高追求。理想信念动摇、滑坡,“总开关”出了问题,蜕化变质在所难免;一些党员领导干部政治上变质、精神上空虚、道德上堕落、生活上腐化,根子是理想信念出了问题。因此,总书记的“好

《不阅读的中国人》读后感

劝读 ————读《不阅读的中国人》有感“书犹药也,善读之可以医愚。”这是我国著名的史学家刘向关于阅读的感悟,现在看来,国人确实需要这副“阅读”的药引子。 《不阅读的中国人》这篇文章讲述的是一位中国人在乘坐德国飞往上海的旅途当中,在目睹了几乎满仓的乘客沉浸在阅读当中,唯独国人在一旁兴致勃勃地玩游戏、看电影,不亦乐乎,未曾有一位中国人在读书的情景之后,心生了对国人无尽的担忧。 众所周知,中国是一个有着悠久的阅读传统的国度,然而现如今的人们似乎再也没有像以前那样,能够静下心来细细的品味阅读的乐趣了。在作者的讲述当中有过这样的描述:德国乘客大部分是一杯咖啡、一份报纸、一本书,或者一部Kindle、一台笔记本,安静地阅读或工作。中国乘客中也有阅读和工作的,但不太多。大部分人要么在穿梭购物,要么在大声谈笑和比较价格。如此强烈的反差,不禁让人觉得我们与发达国家的差距,与其说是经济实力的差距,不如说是国民素质的差距。在此我只说一个例子,犹太被人们誉为是最聪明的人种,在这背后是有着一个这样的现实,犹太民族是一个热爱阅读的民族,这个民族有着阅读的良好传统,他们培养孩子,让孩子们从小就接收知识的洗礼,在书上涂满香甜的蜂蜜,孩子们借着对蜂蜜的喜爱,自然而然也就对书籍产生了浓厚的兴趣。长此以往,人们的阅读习惯就这样养成了,知识也就不断地累计,素质自然就慢慢提升了。可怕的是这给民族已经有了这种对知识的渴望,这个可怕的民族就是

现在的以色列国家,一个人数不多的民族,甚至几乎到灭绝的境地,现在却是屹立在世界的军事强国。我不知道这样事实会不会让我们觉得震惊,但是我觉得至少会让现在的我们汗颜。 “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颜如玉”,这是古人在饱读诗书之后,给予阅读的生动体验,可在现代人看来,这些感悟似乎已经无法找寻了。真正的阅读是能够使自己忘乎一切,追寻的作者的思绪,去另一个世界畅游,尽情的体验书籍带给我们的快乐、悲伤、愤怒、平和,这将是一段无可比拟的生命体验。这才是古人所述的“黄金屋”,去结识“颜如玉”。 现代社会经济飞速发展,科技日新月异,传统的书籍、书本读物几乎被一个个小巧便捷的电子图书所取代。但是书籍无疑有着它独特的优势,人们通过阅读不仅可以使我们开阔视野,增长知识,培养良好的自学能力和阅读能力,还可以进一步巩固课内学到的各种知识,提高我们的认读水平和作文能力,乃至对于各科学习,都有极大的帮助。 我们的知识体系是通过课内外的自主学习而逐渐建立起来的。读书是搜集和汲取知识的一条重要途径。我们从课堂上掌握的知识不是很具体和容易理解的,需要再消化才会吸收。大量的阅读,可以将自己从课内学到的知识,融汇到从课外书籍中所获取的知识中去,相得益彰,形成“立体”的,牢固的知识体系,直至形成能力。 读书不仅对我们的学习有着重要作用,对道德素质和思想意识也有重大影响。“一本好书,可以影响人的一生。”这句话是有道理的。

“严以修身”心得体会:自知自省自觉

“严以修身”心得体会:自知自省自觉 “严以修身”心得体会:自知自省自觉习总书记提出的“三严三实”重要论述,把严以修身放在了首位。 可见,修身乃党员干部的为人之本,为官之要。 因此,党员干部如何修身显得尤为重要,须要在自知自省自觉上下功夫。 修身贵在自知。 俗话说“人贵有自知之明”。 古人把了解自己称之为“贵”,把自知称之为“明”,可见自知不容易,是一个人智慧的体现。 自知之明主要应体现在三方面:一是“知止”。 人生追求,知“止”而成,就是要培育自己的敬畏之心。

心存敬畏,就是要做到“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也就是不合乎党的纪律和形象要求的不看不听不说不做;心存敬畏,就是要自觉严守党纪国法,自觉接受群众监督;心存敬畏,就是要心中有党,心中有民,心中有责,心中有戒。 二是“知耻”。 “知耻”就是要培育自己的荣辱之心。 毛泽东曾引用管子的话说:“治国就是治吏,礼义廉耻,国之四维,四维不张,国将不国”。 所以,党员干部修身必须知礼知耻,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弘扬中华传统优秀化,用自己的一言一行为净化党风民风做表率。 三是“知足”。 古人常说:“知足者常乐,贪婪者常悲”。 “知足”,就是要培育自己的平常之心,做到清心寡欲,才能避免心浮气躁,守住清贫,也才有可能在充满诱惑的社会中保持一颗平常

清静的心,抵制住自各方面的腐朽思想,为思想道德防线打下坚实的基础。 修身重在自省。 古人都很重视修身自省,常以“吾日三省吾身”要求自己。 党员干部要洁身自好,就必须加强道德修养,严格要求自己,经常检查反省自己有无错误和过失,有则改之。 反省什么呢?曾子说:“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从“忠信习”三个方面检查反省自己,现在仍不过时,只不过时代赋予三个方面以新的内涵。 一是忠,就是要忠诚于党。 这是党组织对党员最根本的政治要求,也是党员干部最基本的德。 忠诚于党,就是忠诚于党的信仰党的宗旨和党的组织;忠诚于党,必须真信真学真懂真用马克思主义,做到内化于心,外化于行,知行合一,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忠诚“引路人”“护路人”。

中国人史纲读书报告

《中国人史纲》读后感 闲谈时,同事推荐了台湾作家柏杨的《中国人史纲》(以下简称《史纲》)一书,说可以一读。借来同事的书,虽不是正版,错字、别字不少,阅读不便,但每每于工作闲暇择页开卷,却也能静下心来,目随笔走、意随页转、思绪纵横。每读到有见地处就会频濒点头,读到幽默、轻快处就会呵呵出笑,读到悲愤处就不忍继看,推书叹息。一路下来,看得时断时续,却也一以贯之,积少成多,终于篇末。看完回想,记不起、搞混杂的地方不少,于是重读,觉得确也有益愉快。 一、有感于叙史脉络清晰。《史纲》全书近80万字,从盘古开天地的神话时代一直讲到清朝八国联军入侵北京时的中国历史。《史纲》以世纪分章和以问题分节,不以帝王年号而以公历纪年,每一个世纪又以十年为一个年代,避免了时间的分割和跳跃,使历史有一个整体、清晰的脉络。作者将国家(王国)的兴衰更替,民族的分化融合,文化宗教的发展、重大历史事件的起承转合,历史人物的生平功过,前后贯串在时间的主线上,使历史流畅,让读者对未知和已知的历史有一个新的了解和整体把握,让读者知始知终,使阅读流畅。我对达赖喇嘛怎么有如此大的影响感到不解。读了《史纲》后,我才知道原因。喇嘛教产生于公元7世纪。喇嘛是西藏语,喇意思是“上”,嘛意思是“人”,喇嘛就是“上人”,就是高僧。十三世纪时,喇嘛教主八思巴,被蒙古帝国加封为蒙古国师,喇嘛教与政治结合。十四世纪五十年代,喇嘛教出现了马丁·路德一样的宗教改革家宗喀巴。他有达赖 和班禅两位徒弟。他宣称达赖和班禅可以转世再生。宗喀巴逝世后达赖以大徒弟的身份继承为喇嘛教教主,班禅以第二徒弟的身份充当副教主。后来一个汗王将后藏土地献给达赖喇嘛,达赖则要班禅到后藏传播黄教。达赖主持喇嘛教,成为西藏政治三巨头之一。从喇嘛教立教时间、传播地域、达赖的教主地位和主教时间上,我知道达赖喇嘛影响大是有原因的。 二、有感于作者的敏锐。作者在叙史的同时,对历史分析不乏精到之处,至今仍有借鉴意义。如瓶颈危机。作者这样写到:任何王朝,当它建立后四五十年左右,或当它传位到第二第三代时,就到了瓶颈时期。??能通过这个瓶颈,即可获得一个较长期的稳定,不能够通过或一直胶着在这个瓶颈之中,它必然瓦解。发生瓶颈危机,原因很多,主要的是,王朝建立伊始,人民还没有养成效忠的心理惯性作用。新政权就好像一个刚刚砌好的新砖墙,水泥还没有凝固,任何稍大的震动都会使它倒塌。一旦统治者不孚众望,或贪污腐败,或发生其他事故,如外患内哄之类,都是引发震动的炸药。不孚众望往往使掌握军权的将领们兴起取而代之的欲望。贪污腐败则完全背叛了建国时的政治号召,跟当初赖以成功的群众脱节。外患内哄之类的伤害,更为明显。虽然瓶颈危机发生的原因有待商榷,但历史佐证了作者关于瓶颈危机的说法。像隋朝、元朝第二代国君未处理好瓶劲危机,国家即行灭亡,而汉朝、唐朝虽出现七国之乱、玄武门之变的瓶劲危机,但当权者处理得好,通过了瓶劲,两个王朝就获得一个较长期的稳定和发 展。作者对汉字的凝聚力,对汉字在促进民族融合和国家统一中的作用,也有独到的认识。 三、有感于作者的批判精神。《史纲》的历史观以“人”为中心,所以取名《中国人史纲》,重点在“人”。如《丑陋的中国人》一样,作者以他一贯的批判精神写历史,站在人性的角度评论历史,“不为帝王唱赞歌,只为苍生说人话”。他赞扬孔子,说他是一位伟大的老师,认为他的教育精神可贵而且成功,他的言论是中国最珍贵文化遗产的一部分。但他批评儒家学派提倡礼教特别是丧礼,推崇复古,进而保守拒绝改变,如祖宗成法不可变等等。他批评道学压制人性、压制灵性,“存天理,灭人欲”,批评道学家对于牺牲别人生命或幸福的事,无不十分慷慨激昂。他将门第世家、豪族比作寄生集团。他说宦官是中国文化体系中最可耻的产物之一。他批评统治者的残暴、腐败,不惜民力、不恤民情。杨广死后作者来了个反讽。他(杨广)的故事使人想到《伊索寓言》。一个农夫牵着一匹驴子走过悬崖,农夫恐怕驴子跌

中国人史纲上(读书笔记)

浅读《中国人史纲》 柏杨写的够详细,来龙去脉也交待清楚了,尤以东西的对比让我更加欣赏。但中间各种名号实在头晕。在叙述时,穿插对事件的评论,有的相对到位,也免不了主观,也有令我茅塞顿开之感。 通过他写的夏商周,尤其是春秋战国时的各国政治军事生态,攻伐结盟诸事,让我想起一战二战亦有大相似之处,巴黎和会的协定不也是一张废纸?跟诸侯和平会盟区别不大。自不强,无所依持,春秋时如此,今亦如此,不是今不出古,而是人性大抵如此。再到秦国,远交近伐,外交长袖善舞,将山东各国各个击破。而所谓合纵,也只是徒有虚名,都在坐视,绥靖政策古已有之,可观二战之前的英法。秦国各个君主的能屈能伸,决心之大,政策之熟,令人赞叹。人性不变,历史总在相似的播放。 再及诸子百家,实在扼腕叹息,灿灿文化,各自争鸣,论及民国也不能及。待罢黜百家,只留儒家,乃成一家之言,再及程朱,国人灵性渐灭,,至明清绝矣。大分裂造就文化的大繁荣,各种流派按照自己的理论寻找拯救世界的方法。再论儒家,也不一定是先秦的儒家了,几千年来,统治阶级夹杂了太多私货,每个朝代都是特色的儒家。不过,不可否认儒家为中国提供了文化上的向心力,民族同化的有力工具。如果百家一直在,中国也许是另一个欧洲大陆。历史总是带有主观性,没有绝对公平的忠实记录者,柏杨也不是。 东西方间在早年没有交流,各自发展,但早期演化的过程却惊人相似。都在纪元前后出现圣贤大爆发,学术流派熙熙攘攘。面临威胁也很相似,甚至相同时间统一被破坏的方式也类似,都是北方蛮族入侵。匈奴西迁,算是第一次把东西方连在一起,不过各自完全没有意识到,汉朝的北伐引起连锁反应,四世纪时,一连串民族入侵导致罗马亡,罗马至死都不知道真正凶手是谁。东西文明如果提前碰撞,会有什么火花呢?如果亚历山大到达战国时的中国;凯撒征服高卢后继续北上,会是什么景象呢?谁胜谁负,还是和平交流?会不会同化掉欧洲大陆?历史不容假设。 幸有秦始皇将大一统的观念注入民族的基因中,无论大分裂还是小分裂,统一终究是人心所向。这其中也有儒家的功劳,中华民族以顽强的文化融合力不断同化来到这里的民族,无数来了又走的民族,中国还在这里,一直延续。在这片土地上,生活的人民流淌着的还是先民的血液。中国终究没有像欧洲大陆一样,也没有像其他文明那样,创造文明的先民的后代还在这里继承遗志。 以史为鉴,以一国可以及一人。柏杨说,历史已显示一个定律,处在巨变的时代,有能力彻底改变的国家强,,改变不彻底的国家乱,而拒绝改变的国家则继续没落,直到灭亡。我觉得这个定律用到人身上照样正确。巨变的时代,有能力,有勇气不断改变,顺应潮流的人会越开越强;心猿意马,瞻前顾后的人会迷

“严以修身”心得:自知、自省、自觉_学习心得体会.doc

“严以修身”心得:自知、自省、自觉_学习 心得体会 习总书记提出的“三严三实”重要论述,把严以修身放在了首位。可见,修身乃的为人之本,为官之要。因此,党员干部如何修身显得尤为重要,须要在自知、自省、上下功夫。 修身贵在自知。俗话说“人贵有自知之明”。古人把了解称之为“贵”,把自知称之为“明”,可见自知不容易,是一个人智慧的体现。自知之明主要应体现在三方面:一是“知止”。人生追求,知“止”而成,要培育自己的敬畏之心。心存敬畏,就是要做到“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也就是不合乎党的纪律和形象要求的不看、不听、不说、不做;心存敬畏,就是要自觉严守党纪国法,自觉接受群众监督;心存敬畏,就是要心中有党,心中有民,心中有责,心中有戒。二是“知耻”。“知耻”就是要培育自己的荣辱之心。毛泽东曾引用管子的话说:“治国就是治吏,礼义廉耻,国之四维,四维不张,国将不国”。所以,党员干部修身必须知礼知耻,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弘扬中华传统优秀文化,用自己的一言一行为净化党风民风做表率。三是“知足”。古人常说:“知足者常乐,贪婪者常悲”。“知足”,就是要培育自己的平常之心,做到清心寡欲,才能避免心浮气躁,守住清贫,也才有可能在充满诱惑的社会中保持一颗平常清静的心,抵制住来自各方面的腐朽思想,为思想道德防线打下坚实的基础。 修身重在自省。古人都很重视修身自省,常以“吾日三省吾

身”来要求自己。党员干部要洁身自好,就必须加强道德修养,严格要求自己,经常检查、反省自己有无错误和过失,有则改之。反省什么呢?曾子说:“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从“忠、信、习”三个方面检查反省自己,现在仍不过时,只不过时代赋予三个方面以新的内涵。一是忠,就是要忠诚于党。这是党组织对党员最根本的政治要求,也是党员干部最基本的德。忠诚于党,就是忠诚于党的信仰、党的宗旨和党的组织;忠诚于党,必须真信、真学、真懂、真用马克思主义,做到内化于心,外化于行,知行合一,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忠诚“引路人”“护路人”。二是信,就是要诚实、不欺、言行一致。“信”对党员干部的首要要求就是做到“言必信、行必果”,就是说话讲信用,不说空话、大话;行动坚毅果断、善始善终,不能说了不算,定了不干,虎头蛇尾,半途而废。三是习,就是复习,温故而知新,强调学习对修身的重要性。非学无以广才,非学无以明识。党员干部只有通过不断学习,补足精神之钙,才能坚守共产党人的精神家园,把牢思想和行动的“总开关”。 修身根在自觉。修身不仅需要外在约束,更需要内在自觉。自觉主要体现在三方面:一要自觉坚守良知良能的道德底线。做官先做人,良知是基础,良能是关键。党员干部应把良知良能视为自身应有的道德修养,用自己的良知来维护社会的公平正义和政治公道,知晓百姓苦,倾力解民忧,去除“特权病”,做有道德事,才能在中国梦的实现过程中,去自觉背负社会所赋予的责任,为民族复兴而奋斗。二是自觉保持淡泊明志的精神境界。“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在工作和生活中,保持心灵的淡泊,守住人生的底线,会让人的志向更加明确、坚定,最终实现远大的抱负。三是自觉履行党章赋予的神圣职责。党员干部自

读后感结尾写读后感范文

读后感结尾写读后感范文 写好了开头,却不知如何结尾,这是不少写读后感的朋友都遇到的问题,那么读后感到底怎么写呢?以下是为大家的读后感结尾怎么写_读后感范文,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哦! 读后感结尾写法 读后感结尾写法一 读完了这本书。忽然,我懂得了人生中的每一分每一秒都是宝贵的。人生如一条小溪,会遇到不同的困难与艰辛,如果没有了困难,一路畅通无阻,那样的人生也就毫无价值和意义了…… 读后感结尾写法二 “读一本好书就像和一个高尚的人说话”。我完全相信、理解了这句话,我应该用全部的精力努力学习,多读书,读好书。 读后感结尾写法三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目标,只要踏踏实实,仔仔细细地走好追求成功过程中的每一段路,相信成功一定会不远的。 读后感结尾写法四 如所读书、文的篇名、作者、写作年代,以及原书或原文的内容概要。写这部分内容是为了交代感想从何而来,并为后文的议论作好铺垫。这部分一定要突出一个“简”字,决不能大段大段地叙述所读书、文的具体内容,而是要简述与感想有直接关系的部分,略去与感想无关的东西。

(2)亮明基本观点。选择感受最深的一点,用一个简洁的句子明确表述出来。这样的句子可称为“观点句”。这个观点句表述的,就是这篇文章的中心论点。“观点句”在文中的位置是可以灵活的,可以在篇首,也可以在篇末或篇中。初学写作的同学,最好采用开门见山的方法,把观点写在篇首。 (3)围绕基本观点摆事实讲道理。这部分就是议论文的本论部分,是对基本观点(即中心论点)的阐述,通过摆事实讲道理证明观点的正确性,使论点更加突出、更有说服力。这个过程应注意的是,所摆事实、所讲道理都必须紧紧围绕基本观点,为基本观点服务。 (4)围绕基本观点联系实际。一篇好的读后感应当有时代气息,有真情实感。要做到这一点,必须善于联系实际。这“实际”可以是个人的思想、言行、经历,也可以是某种社会现象。联系实际时也应当注意紧紧围绕基本观点,为观点服务,而不能盲目联系、前后脱节。以上四点是写读后感的基本思路,但是这思路不是一成不变的,要善于灵活掌握。比如,“简述原文”一般在“亮明观点”前,但二者先后次序互换也是可以的。再者,如果在第三个步骤摆事实讲道理时所摆的事实就是社会现象或个人经历,就不必再写第四个部分了。写读后感应注意以下问题: 一是要重视“读”在“读”与“感”的关系中,“读”是“感”的前提、基础;“感”是“读” 的延伸或者说结果。必须先“读”而后“感”,不“读”则无“感”。因此,要写读后感首先要读懂原文,要准确把握原文的基本

严以修身心得体会:以学修身文档2篇

严以修身心得体会:以学修身文档2篇 Experience of cultivating one's moral character with stri ctness 编订:JinTai College

严以修身心得体会:以学修身文档2篇小泰温馨提示:心得体会是指一种读书、实践后所写的感受性文字。语言类读书心得同数学札记相近;体会是指将学习的东西运用到实践中去,通过实践反思学习内容并记录下来的文字,近似于经验总结。本文档根据主题的心得体会内容要求展开说明,具有实践指导意义,便于学习和使用,本文下载后内容可随意修改调整及打印。 本文简要目录如下:【下载该文档后使用Word打开,按住键盘Ctrl键且鼠标单击目录内容即可跳转到对应篇章】 1、篇章1:严以修身心得体会:以学修身文档 2、篇章2:“严以修身”做人成事心得体会文档 篇章1:严以修身心得体会:以学修身文档 xx关于“三严三实”的重要讲话,是党员干部的修身之本、为政之道、成事之要。既是正心修身的思想守则,也是干事创业的行动准则,体现了内在自觉与外在约束的辩证统一。严以修身,就是要加强党性修养,坚定理想信念,提升道德境界,追求高尚情操,自觉远离低级趣味,自觉抵制歪风邪气。在“三严三实”思想体系中,严以修身是起始,是前提,是基础,离开严以修身,其余五个方面的要求就难以做到。而要做

到严以修身,必须重视学习、善于学习,学习是严以修身的途径和阶梯。因此,严以修身首先要做到以学修身。 加强党性修养,坚定理想信念离不开学习 党性修养是共产党人的立身之本,理想信念是共产党人的精神支柱。加强党性修养,坚定理想信念,要求党员干部必须要坚持不懈地学习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特别是要学习领会贯穿其中的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和方法,牢固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始终保持政治上的清醒和坚定,进一步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在思想和行动上自觉按党性原则办事。 提高道德境界,追求高尚情操离不开学习 面对世界范围内思想文化交流交融交锋形势下价值观较量的新态势,面对改革开放和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思想意识多元多样多变的新特点,客观地要求我们的党员干部必须要大力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就要认真学习以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以社会主义荣辱观为基本内容的社会主

《中国人史纲》读后感

这个假期,我读了台湾作家柏杨先生的《中国人史纲》这本书。这本书是近代以来中国作家著史的最杰出代表作,讲述和评论了从盘古开天地的神话时代到二十世纪第一年八国联军入侵北京的整部中国历史。它以中国人的特定活动为对象,让历史成为一部电影,人民成为这部电影的主角,而中国大地则是这部电影的演出场地。 柏杨的史观以“人”为中心,自称是平民著史、狱中著史,“不为帝王唱赞歌,只为苍生说人话”,所以取名《中国人史纲》,重点在“人”。柏杨一生经历坎坷,因有大苦难,所以有大愤懑与大悲悯,这种情怀始终激荡在文字里,才使得柏杨作品的魅力不因时间的流逝而稍有减衰。本书完成于监狱之中,以世纪为经,从盘古开天地一直写到20世纪初;以事件为纬,内容涵括政治、文化、社会生活;篇幅浩大,文字流畅生动,结构精练紧凑。 历史是酷的,我却是浅薄的。历史并非全是鲜衣怒马繁华似锦,它事实上如此残酷,战争和暴政将它涂抹得血迹斑斑。这斑斑血迹又迷惘了众生的眼睛,在穿越历史重重迷雾之后却对狰狞的暴徒流露出顶礼膜拜的眼神。原来颠倒众生的,并非只有倾国倾城的美女。唯物史观无疑是科学的,但不能否认的是在长河迂回蜿蜒的转弯处,历史是富有戏剧性的。某一个个体可以影响历史的走向,使它选择了其中的一个方向,而将其余诸般可能性留给了后人遐想与感叹的空间。历史上最热闹的地方,往往是占少数的权贵们明争暗夺,而最冷清的地方,却充斥着占绝大多数的老百姓。李唐赵宋复朱明,历史的姓氏不断更迭,历史中人声鼎沸,却不知有一双冷眼在历史的边缘静静旁观,它叫做权利。历史只有一个,但面孔却有多种。某个角度上它是一个慈眉善目的老者,换个角度,即是一个穷凶极恶的屠夫。 本书的内容精彩绝伦,并且很有特点。洒脱自在、游刃有余的表述。作者常常开门见山又一针见血地进入历史中最重要的事件和最关键的人物,分析勾勒,寥寥数笔,便使历史中那些老朽的事件和人物神采顿生,也使隐藏在历史积尘下的规则与真相昭然若揭。 每章最后的“东西方世界”一节,别具匠心和视野。宋明之后,尤其是十六世纪开始,西方政治文明突破性地发展起来,科技之光兴起,中西方的发展遂于此分道扬镳,并终于导致十九世纪以后中国社会的不堪收拾。今天的人在扼腕叹息之余,更应该明白到,不仅仅从中国来看中国历史,和不仅仅从中国历史来看中国未来的发展,是多么必要和意义非凡。

读《中国人史纲》有感

读《中国人史纲》有感 宁德核电项目部--黄亚平正如法国历史学家马克〃布洛赫在《历史学家的技艺》中所说:“历史学以人类的活动为特定对象,它思接千载,视通万里,千恣百态,令人销魂,因此它比其也学科更能激发人们的想象力。”柏杨先生的《中国人史纲》,便是一部以“中国人”的活动为特定对象的“思接千载、视通万里”之作。有人在评价这部书时说:史学界大多推崇这部书的文学价值,而文学界则对这部书的历史观很是称赞。的确,相对于传统的史学著作来说,《中国人史纲》观点新颖个性,语言活泼幽默,给人耳目一新的感觉。在很多方面,柏杨的突破和创新让我们对于历史有了一个新的角度的看法,这相对传统史书来说是一个不小的进步。通过《中国人史纲》,我开始从另一个角度去看待历史。 历史是残酷的,却是浅薄的。历史并非是鲜衣怒马繁华似锦,它事实上如此残酷。战争和暴政将它涂抹得血迹斑斑。这斑斑血迹又迷惘了众生的眼睛,众生在历史重重迷雾之中对狰狞的暴徒流露出顶礼膜拜的眼神。我惊觉,原来颠倒众生的,并非只有倾国倾城的美女。 历史是胜利者书写的赞歌,也许我们看到的,却未必是真实的。明孝陵甬道上的牌匾上所描述的朱元璋是恩泽天下的圣主,其实也许他只是个热爱杀人的混蛋。就像人们赋予项羽英雄的地位并崇拜了幽幽数千年,但也许他只是个徒有武力的莽夫:项羽一把大火烧掉了咸阳,不但给后世的暴徒们开了一个以焚烧故都来章显自己盖世武功的恶劣先例,而且烧尽了保存在咸阳的记录着春秋战国以来璀璨学术思想的珍贵典籍。而同样是因焚烧罗马城而闻名的尼罗,却遗臭千古。相形之下的差别和痛心,不知怎样才能言语。

都说造成黄金时代学术典籍遗失的罪魁是焚书坑儒的始皇赢政,其实也许那只是另一片迷茫的眼神。柏杨说,焚书的原因是儒生建议赢政崇古分封子弟和功臣,这本是儒家阿谀奉承的的手段,但不幸碰上始皇这个一切都向前看的人政治硬汉。法家的李斯作出细致分析之后建议“非博士官所职,天下敢有藏<诗>、<书>、百家语者,悉诣守、尉杂烧之。……所不去者,医药卜筮种树之书……”是为焚书。可见焚书焚的多是民间非科学方面的书籍,而秦朝所设为数众多的博士官,仍然存有大量诸子百家的典籍。事实上,按当时的条件,民间就真的能存有很多的书么?藏书在很大程度上还只是政府行为。而坑儒的原因则是两个道士为赢政寻仙药不得,怕上面怪罪,便毁谤赢政后逃之夭夭。始皇勃然大怒,坑杀相关四百六十于人。这其中大抵是些方术之士,不过因为赢政也提到了儒生在咸阳言论蛊惑人心,大概也有一些儒家人士混迹于被坑杀之列。 因为这两个原因,儒者们穷尽所有能够想到的恶毒词汇加诸于始皇赢政的身上。古人说三人成虎。儒者们一代接一代孜孜不倦的毁谤始皇,毁了两千年,终是迷惘住了后人的眼睛,把赢政变成集天下恶毒为一身的大妖怪.。 暴政是有的,但暴政是每个朝代都有,而赢政所做的开创性的事业却只在于秦朝。不用螯述从小学课本就介绍的统一度量衡、统一货币、统一文字,光算赢政所建立的政治体制这一项,其后两千年的中国帝王便从未有能超越,统统因袭下来。“始皇帝”这一称谓,真的是名副其实。 因而有觉,相对于项羽,赢政倒是更能担当英雄这一称号,更应该获得国人的尊敬。戏剧中的霸王,演义中的关羽赵云,都只能当作文艺形象来欣赏,万不该将其与历史真实人物混为一谈。只可惜大多数人眼中的世界只是建立在别人的臆想之上,怎能冀望用迷茫的眼睛看见一个真实的世界?

严以修身阶段心得体会

严以修身阶段心得体会 按照专题教育实践活动要求和组织安排,结合这段时间我的工作 实际和学习感悟,下面和大家分享下我在严以修身阶段的心得体会。 “严以修身”是总书记“三严三实”中的第一句话,可见这句话 在“三严三实”中的分量是最高的,“严以修身”就是要切实加强党 性修养,坚定理想信念,提升道德境界,追求高尚情操,自觉远离低 级趣味,自觉抵制歪风邪气。那么,对于在基层工作的我们而言,可 从以下三个方面着手,坚持学习,用心工作,主动提升自我。 一、自觉坚持学习,从严修思想。修身做人对于我们来说就是要 坚定理想信念,补好精神上的钙,培养高尚的道德情操。焦裕禄同志,不畏艰难,坚守信念,带领兰考人民除“三害”;杨善洲同志,退休 之后,坚守深山,守护心中的那片森林;沈浩同志,扎根小岗村,用 生命诠释了对党和人民的无限忠诚。他们那种大无畏的精神,我们在 点赞的同时,更有责任有义务把这满满的正能量传递下来。那么学习 便是最佳也是做根本的途径。平时我能学习领会党的大政方针和重大 决策,并将党的各项政策落实到工作生活中,逐步提升思想境界。学 习比照身边先进榜样,改进自身不足,给自身一片成长的空间。 二、用心对待工作,从严修能力。目前我的工作大体可以归纳为 信息传达、后勤服务、日常工作。上面千条线,下面一根针,政府办 公室工作千头万绪,首先是执行能力,要加强时间观念,做好收发文 及来访等信息汇报,确保各项通知文件第一时间到达领导及部门负责 人手中,保证工作的有序开展。其次是沟通协调能力,要注重统筹兼顾,平时我们工作中的信息量较大,要始终把求真务实作为做好服务 的方针,根据事情的轻重缓急,做好后勤保障工作。最后是业务能力,实践是最好的老师,在日常工作中,注意积累,有意识了解掌握和本 职工作相关的法律法规,创新工作思维和方法,切实提高自身业务能力。 三、常怀敬畏之心,从严修作风。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严以修 身也非一日之功,不可能一蹴而就,必须一辈子坚守。常怀敬畏之心,珍视党和人民赋予的岗位权力,懂得感恩,才能把好思想和行动的总

读中国人史纲有感

读《中国人史纲》有感 ——袁浩杰 自参加工作以来,没完整看过几本书,但还是洗洗品读了柏杨老先生长达八十万字的《中国人史纲》。当偶然的机会从舍友书桌上瞥见这本书时,我就决定好好细读它。或许自幼对历史比较感兴趣,对通史之类的著作有一种莫名的亲切感。还有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以前也读过柏杨当时也是轰动一时的《丑陋的中国人》,深受感慨,受此影响,也从心底喜欢柏杨老先生。 《中国人史纲》是一本引人入胜而又线索明晰的史书,从盘古开天地的神话时代一直讲到清朝八国联军入侵北京时的中国历史。柏杨先生在狱中完成此著作,历经了十年监狱的艰辛,他以自己深刻的人生经历来写作此书,于是此书又有“字字看来都是血,十年辛苦不寻常的赞誉。自有深刻和独到之处。 柏杨老先生素有“不为帝王唱赞歌,只为苍生说人话”著作风格,他一贯以批判的精神写历史,站在人性的角度评论历史。《中国人史纲》就以“人”为中心,重点在“人”.这本书的特殊性还表现在它是狱中成书,因此更能透过文字感受作者对于人性的独特视角的剖析,历史是人的历史,故人类历史就是一部人性的发展史。通读此书,给我最多的思考就是人性的问题。何谓人性?孔子、孟子、老子、老子、荀子等皆有不同的看法,而释迦牟尼与西方的柏拉图等亦有各自的理解。人类社会的发展由低级而高级,于是善恶观念逐渐产生出来,但是无论善还是恶,无非都带着人的烙印,善、恶只是维护人类自身利益的工具罢了。孔子满口的仁义道德,然而他刚刚出任了鲁国的司寇,就把他的学术上的死对头、名扬天下的大学者少正卯给杀了,看来在政治斗争中,孔子所谓的“仁”乃是具有针对性的,并非一视同仁的。战国时期,长平之战结束,赵军40万人投降秦军,秦江白起名者40万疲惫不堪的俘虏进入长平附近一个名叫“杀谷”的深谷,秦军从高山上抛下土石,40时万人全被活埋。秦朝末年,巨鹿大战后,20万投降的秦军被项羽全部坑杀。 南梁开国皇帝萧衍先后四次舍身同泰寺,几乎每次都要国家拿出一亿万钱来赎身,而这些巨大的舍身钱莫不是来源于对百姓的盘剥。萧衍极醉心“仁慈”、“宽厚”的美名,皇亲国戚无论有多大的罪恶,都不追究。但对于普通平民却很狰狞,一个人犯罪时,父母妻儿都要受到连累,一人逃往,全家都被捕下狱,无一点宽假。再有明朝初年,朱元璋为了稳固自己江山,残忍杀害一大批如刘基、徐达等一大批开国元老。读罢此书,我的最大感受是——老百姓实在很苦,能够活着,已经不容易了。盛世时可以奢谈理想抱负,乱世时就只能够东奔西跑,以便保全性命了。 我等芸芸众生,逢此盛世,乃是我们的造化,我们应抛弃成见,本着平等协商的原则共同营造生活,这应该是最好的生活方式了。我们在追求理想、实现目标的时候,我们是否应该停下来静静想想:小孩是我们晚辈,领导是我们的尊长,同事是我们的手足,我们本为一家,彼此共处于一个屋檐下,同一个时代造就了

“严以修身”心得体会:自知 自省 自觉

“严以修身”心得体会:自知自省自 觉 “严以修身”心得体会:自知自省自觉 习总书记提出的“三严三实”重要论述,把严以修身放在了首位。可见,修身乃党员干部的为人之本,为官之要。因此,党员干部如何修身显得尤为重要,须要在自知、自省、自觉上下功夫。 修身贵在自知。俗话说“人贵有自知之明”。古人把了解自己称之为“贵”,把自知称之为“明”,可见自知不容易,是一个人智慧的体现。自知之明主要应体现在三方面:一是“知止”。人生追求,知“止”而成,就是要培育自己的敬畏之心。心存敬畏,就是要做到“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也就是不合乎党的纪律和形象要求的不看、不听、不说、不做;心存敬畏,就是要自觉严守党纪国法,自觉接受群众监督;心存敬畏,就是要心中有党,心中有民,心中有责,心中有戒。二是“知耻”。“知耻”就是要培育自己的荣辱之心。毛泽东曾引用管子的话说:“治国就是治吏,礼义廉耻,国之四维,四维不张,国将不国”。所以,党员干部修身必须知礼知耻,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弘扬中华传统优秀文化,用自己的一言一行为净化党风民风做表率。三是“知足”。古人常说:“知足者常乐,贪婪者常悲”。“知足”,就是要培育自己的平常之心,做到

清心寡欲,才能避免心浮气躁,守住清贫,也才有可能在充满诱惑的社会中保持一颗平常清静的心,抵制住来自各方面的腐朽思想,为思想道德防线打下坚实的基础。 修身重在自省。古人都很重视修身自省,常以“吾日三省吾身”来要求自己。党员干部要洁身自好,就必须加强道德修养,严格要求自己,经常检查、反省自己有无错误和过失,有则改之。反省什么呢?曾子说:“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从“忠、信、习”三个方面检查反省自己,现在仍不过时,只不过时代赋予三个方面以新的内涵。一是忠,就是要忠诚于党。这是党组织对党员最根本的政治要求,也是党员干部最基本的德。忠诚于党,就是忠诚于党的信仰、党的宗旨和党的组织;忠诚于党,必须真信、真学、真懂、真用马克思主义,做到内化于心,外化于行,知行合一,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忠诚“引路人”“护路人”。二是信,就是要诚实、不欺、言行一致。“信”对党员干部的首要要求就是做到“言必信、行必果”,就是说话讲信用,不说空话、大话;行动坚毅果断、善始善终,不能说了不算,定了不干,虎头蛇尾,半途而废。三是习,就是复习,温故而知新,强调学习对修身的重要性。非学无以广才,非学无以明识。党员干部只有通过不断学习,补足精神之钙,才能坚守共产党人的精神家园,把牢思想和行动的“总开关”。

大学生应读的100本书

大学生应读的100本书一.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 1《马克思恩格斯文集》 2《列宁专题文集》 3《毛泽东选集》 4《邓小平文选》 5《江泽民文选》 6《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论科学发展》 7《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学习读本》 二.中国文学 8《中国历代文论选》 9《唐宋诗选》 10《文心雕龙选择》 11《诗经选集》 12《浮生六记》 13《人间词话》 14《家》 15《京华烟云》 16《围城》 17《子夜》 18《鲁迅小说集》 19《茶馆》

20《吾国吾民》 21《白鹿原》 22《余光中精品文集》 23《沈从文小说集》 24《平凡的世界》 25《活着》 26《中国当代文学作品选》三.外国文学 27《希腊的神话和传说》28《老人与海》 29《复活》 30《泰戈尔诗选》 31《神曲》 32《哈姆雷特》 33《浮士德》 34《高老头》 35《双城记》 36《母亲》 37《喧哗与骚动》 38《悲惨世界》 39《红与黑》 40《百年孤独》

41《等待戈多》 42《包法利夫人》 四.传统文化经典 43《周易》 44《诗经》 45《老子》 46《论语》 47《孙子兵法》 48《孟子》 49《庄子》 50《史记》 五.哲学 51《西方哲学史》 52《中国哲学史》 53《哲学修要十五讲》 54《中国哲学名著十五讲》 55《苏菲世界》 56《宽容》 57《哲学与人生》 58《中国哲学与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六.艺术与美学 59《闲情偶寄》

60《论艺术的精神》 61《艺术风格学》 62《改写美术史》 63《审美训练》 64《20世界西方美学名著》 65《西方美学史》 七.科普与科学方法 66《科学与怀疑论》 67《寂静的春天》 68《猜想和反驳》 69《时间简史》 70《知识创新方法论》 71《科学研究的途径》 72《博弈思维:逻辑使你决策制胜》73《与诺贝尔大师面对面》 74《创新思维训练:思维的力量》75《当彩色的声音唱起来是甜的》八.史学与社会 76《世界上下五千年》 77《中国人史纲》 78《万历十五年》 79《文化思潮与近代中国》

世界史纲读后感

世界史纲读后感(精选多篇) 15世纪以后,近代科学技术在欧洲兴起和随之发生的近代科技革命,是欧洲资本主义得以战胜封建主义并进行一扩张的关键性因素。意大利文艺复兴以后,于16世纪在欧洲盛行的一场思想文化运动,带来一段科学和艺术革命时期,揭开了近代欧洲历史的序幕。16世纪,在欧洲的德国和其他一些国家,相继发生 了规模浩大的宗教改革,形成了有利于资本主义发展的新的制度宗教精神。17、18世纪,世界历史继承前一时期的巨大转折和变化,向着更为深广的方向发展。在欧洲和北美,封建主义的基础受到冲击,资产阶级革命的时代来临,英国爆发了资产阶级革命,为资本主义制度的确立开辟了道路。 总之,发生在14至17世纪的这一系列重大的历史事件,都与当时正在萌动中的资本主义精神互为因果,它们事实上构成了资本主义得以发生发展的基石,并最终推动欧洲近代国家走上资本主义道路。 我国也曾经走过资本主义道路,在孙中山当总统的时候就在提倡资本主义,我国由于长期处于封建社会,并不适合一下子过渡到资本主义社会,中华民国便是历史的一次实践。我国最终走向社会主义道路并不是由人们随心所欲的,而是由它所处的时代,有它的国际国内客观条件决定的。旧中国是处在帝国主义和无产阶级革命时代的一个半殖民地半封建国家,压在我国人民头上的不仅是帝国主义,而且有官僚买办资产阶级和地主阶级,无论国际国内的环境,都不允许中国走资本主义道路。 欧洲近代国家在相继爆发的革命中走向了资本主义道路,并且在资本主义制度中经济取得了巨大的发展。但是,为什么中国不能走向资本主义道路呢?资本主义道路在中国走不通,其原因不是单一的,而是多方面的:帝国主义不允许中国走资本主义道路强大起来。西方资本主义国家为了扩大资本积累,在世界范围内进行殖民扩张,中国正是在这样的情况下遭到西方列强的侵略。中国的封建势力反对中国走向资本主义道路。我国长期处于封建统治。封建思想根深蒂固。资产阶级不能担当起领导民主革命取得胜利的重任。 马克思曾经说过,资本主义制度必将被社会主义制度所代替,因为社会主义制度比资本主义制度更先进。资本主义国家维护的是资产阶级的利益,而我国是社会主义国家,坚持的是人民民主专政,维护的是人民的根本利益。 中国没有在西方近代国家的影响下走上资本主义道路,不仅受国际的客观条件的影响,也受中国现在国情影响。 1、中国不能走资产阶级道路,是由我国的现实国情和发展目标决定的。 2、中国不能走资产阶级道路,是因为我们不可能靠资本主义方式发展的。

教师严以修身心得体会范文_1

教师严以修身心得体会范文 【篇一】 我支部近期开展了学习了“三严三实”活动,深受触动。作为一名教师,一名共产党员,一定要严以修身、严以律己,同时还要谋事要实、创业要实、做人要实。要结合自己的本职工作实际,提升个人修养和素质,严守职业规范,廉洁从教,踏实工作,真正落实教书育人,在自己的岗位上为教育事业奋斗终身。 一、加强学习,提升个人修养。树立终身的意识和观念,用新的知识和教育教学理论武装自己,解放思想、更新观念,丰富知识,提高能力。加强党性修养,用共产党员的标准严格要求自己,真正落实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弄清楚“为了谁,依靠谁,我是谁”的问题。根据“照镜子、正衣冠、洗洗澡、治治病”的总体要求,实现自我净化、自我完善、自我革新、自我提高。加强法律法规学习,落实依法治教,依法执教。加强师德修养,做好学生的榜样,以身作则,言传身教。自觉抵制不正之风、低级趣味侵蚀。 二、爱岗敬业,做好本职工作。求真务实,是辩证唯物主义的科学精神,是党的思想路线的核心内容,因此,作为教师求真务实,脚踏实地,扎根教育,诚实苦干,营造好的育人环境,锤练育人方法。求真务实,是一种品格,一种境

界,一种追求。只有立足教育事业,才会满腔热情地去务实工作,以诚待人,忠实处世,克服私欲,才会正确处理教书与育人的关系。要树立无私奉献意识,在本职工作中勤恳、无怨、热情、忠诚。以自身高尚的师德形象和良好的师表形象去感染、影响和培育德才兼备的学生,让他们快乐健康的成长。 三、三严三实,铸就优秀师魂。严以修身、严以用权、严以律己,让我们从根本上改变自己、强大自己、提升自己、锤练自己,真正让我们修成真身,让我们更优秀、更完善、更胜任人民教师这项工作。 1.正衣冠,做表率。我们要提高认识,加强学习,塑造良好的师德修养,做好学生的榜样,树立正确的引导形象,以身作则,言传身教。要自觉远离低级趣味,自觉抵制歪风邪气,守住校园这片洁净的乐土,不让社会上一些唯利是图、金钱至上、拜金主义思想所迷惑。 2.讲务实,守信用。尊重教育规律,尊重客观事实,尊重学生的实际情况,踏踏实实,一丝不苟地把工作做好,并注重工作的实际效果。同时要说到做到,表里如一,始终如一。 3.多宽容,求稳定。要以博大的胸怀,对犯错的学生多一些宽容和谅解,对同事的某些建议和贬斥多虚心接受和反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