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学徒制试点项目中期自评报告

现代学徒制试点项目中期自评报告
现代学徒制试点项目中期自评报告

安徽省第一轻工业学校

质量提升工程

现代学徒制试点项目中期自评报告

二〇一七年六月

安徽省第一轻工业学校质量提升工程

现代学徒制试点项目中期自评报告

自2015年9月我校被列入安徽省中等职业学校现代学徒制试点

单位以来,我校按照《安徽省开展现代学徒制试点工作实施方案》(皖教职成[2015]4号)积极开展试点工作。为了总结我校现代学徒制试

点工作的进展和成效,进一步推进项目建设,根据《安徽省中等职业

教育质量提升工程项目评估验收办法》(皖教职成[2016]11号)和《关于印发安徽省中等职业教育质量提升工程项目省级中期评估工

作方案的通知》(皖教秘[2017]142号)等文件的要求,先将试点工作总结如下:

一.项目基本情况

2015年9月,我校现代学徒制试点工作正式组织实施。根据省市有关文件精神及我校实际情况,学校初步确定生物化工专业为试点专业,但因各方面原因,生物化工专业招生受到限制,2016年秋季没有开设生物化工专业班级。为保证试点项目顺利实施,结合《安徽省

中等职业教育质量提升工程实施方案》要求,我校积极筹划,充分考

证蚌埠市电子商务产业发展规划,确定电子商务专业为现代学徒制试点专业。2016年试点班招生人数为58人。

二.项目建设自评情况

我校高度重视质量提升工程项目中期自评工作,对照项目建设标准、项目评估验收指标体系和项目建设任务书,本着“以评促建,以

评促管,以评促发展”的原则,2017 年上半年,我校认真开展了项

目自评工作,对建设项目进行了全面梳理,现将完成进行自评:(一)校企协同育人

1. 双主体育人机制

自试点项目实施以来,学校领导高度重视,成立了质量提升工程

项目建设领导小组,制定了《质量提升工程项目建设实施管理办法》

和《质量提升工程项目经费管理细则》。学校积极与合作企业蚌埠中

力达电子商务有限公司联系洽谈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计划,达成校企合作联合办学协议。为了保障试点工作顺利进行,由学校管理人员、

专业教师及企业管理人员共同成立了现代学徒制试点工作小组,明确工作职责,保证项目的推进工作。校企共同调研完成现代学徒制试点

项目调研报告,制定并完善了《现代学徒制试点项目建设方案》和《项目建设任务书》。

2. 经费投入保障机制

学校设立现代学徒制试点项目专项经费,给予项目建设经费保

障,工作组根据建设任务做好经费投入计划,并报送学校审批,为专

业的内涵发展提供了经费保障。

3. 招生招工一体化机制

现代学徒制是以企业用人需求为目标,以校企深度合作为基础,

以学生(学徒)培养为核心,以工学结合、半工半读为形式,以教师、师傅联合传授为支撑,校企双方各司其职、各负其责、各专所长、分

工合作,从而共同完成对学生(员工)的培养。把工作岗位的技能训

练与学校课堂的专业教学紧密结合起来,既重视专业知识的灌输和全面素质的培养,也重视专业素养和从业技能的训练,增强了学校与企业双主体办学的融合度,成为学校与企业共同发展的最佳结合点。

经校企共同协商,制定联合招生招工方案,采用“中考+招聘”的模式,学生在入学后,蚌埠中力达电子商务有限公司向学生宣讲,介

绍了电商企业基本情况、岗位设置和岗位标准,组织学生进行了面试,确定了学生名单,组建了电子商务现代学徒制试点班,共计58人。学校组织签订了学徒(监护人)、学校和企业三方协议,并组织学生

购买了人身意外伤害保险、学生实习责任保险等。

(二)人才培养模式改革

1.人才培养方案

我校与蚌埠中力达电子商务有限公司、蚌埠电商产业园等企业洽

谈商讨,积极听取专业指导委员会的意见,对电子商务专业的整体规划建设作出规划。由企业专家对人才培养方案的制定进行指导,校企双方以工学结合为切入点,以培养就业竞争能力和职业发展能力为目标,根据现代学徒制合作企业的用人需求和岗位资格标准,共同明确了人才的三个能力培养目标,即通用能力、专业能力和岗位能力。同

时培养学生具有高尚的思想品德、良好的职业道德和行为规范;具有基本的科学文化素养,掌握必需的文化基础知识、专业知识和熟练的职业技能,具备终身学习的能力和适应职业变化的能力,据此制定了人才培养目标,使人才培养对接用人需求、专业对接产业、课程对接

岗位、教材对接技能。

学校以企业用人的需要为原则,校企共同制订教学计划,确立培

养目标、课程体系、课程安排等,校企共同组织实施专业教学。

2. 专业课程体系

工作组围绕人才需求,明确了电子商务专业目标岗位,进行了工作任务分析,梳理了岗位关键任务和核心职责,提炼出完成关键任务

所需关键能力,依据关键能力匹配学习目标,继而架构了基于校企分

工合作、协同育人的的专业课程体系。

整个课程体系分成理实一体课程模块和岗位实训课程模块两个

部分。按照人才培养方案要求,学生在第二至第五学期,每学期用约

两周时间在校参加由合作企业专家、带徒师傅参与的理实一体课程模

块的学习,从第三学期,每学期用约两周的时间到企业跟随师傅进行

岗位实训;第六学期学生到合作企业顶岗实习。

制定了校企合作开发教材的计划,校企联合丰富课程资源库;通过举办了校园实践活动,实现了教学对接生产,通过场景教学、模拟

教学的手段,实现教学做合一,学生学习效果大大提升。

3. 教学模式与方法

现代学徒制采用校企双方合作提供培训课程,学校学习与企业岗

位培训相结合,更注重“工作体验”、“做中学”,使学生上岗前得

到良好锻炼,提前掌握职业技能,提高职业素养,实现“零距离上岗”,校企双方按照学生→学徒→准员工→员工的路径培养人才,企业在学生实习期间可以对其进行较长时间的观察,对优秀学生进行挑选,真正达到优化用工的目的。对学生而言,大部分学徒毕业后能被原企业

录用,就业前景比较明朗。

现代学徒制的教学是一种真实的情境教学,师生和师徒处于同一教学情境下,相互促进,相互启发,学习者不再是知识和技能的被动

接受者, 而是具体任务和项目的设计者和执行者,学生置身于情境之

中,可以最大限度地调动学习的兴趣,积极参与学习过程,使学习的

意愿和学习的效果达到最强和最优。此外,师傅和徒弟一直处于同一任务情境下,因此,在学习过程中,遇到问题时,师傅就能够在第一

时间对学生做出具体的指导和建议。正是这种即时沟通与反馈,促进了学生的学习进程,使学生的疑问即时得到解决,对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效果都有重要意义。

4. 实践条件

积极整合校企实训资源,校内设有摄影工作室、校园创业工作室和综合沙盘实训场,现有设备基本能够满足校内日常实训教学要求。

制定了校内实训计划和实训场相关制度并严格执行。与中力达电子商务有限公司合作建立了校外实训基地,并入选安徽省校企合作示范基地。校企共同制定了校外实习实训管理制度、顶岗实习管理制度,积

极探讨制定校外实践计划,加强实践教学。

(三)校企共建师资队伍

1. 双导师管理机制

学校建立了以校内专业教师和企业人员组成的专业教学团队,分别承担电子商务专业的校内教学实训和校外实践实训教学任务。明确教师选拔标准和工作职责以及企业带教师傅的标准和工作职责。采取

多项措施提升专业教师“双师型”能力,制定了教师培养计划,针对

新进教师展开青蓝工程,以老带新;组织教师参加各项培训和企业顶岗实训;建立了教师继续教育制度并组织相关教师参与继续教育;组织开展“双师型”教师认定工作。

2.双导师激励机制

经过工作组成员多次磋商,共同制定了专业教师和企业师傅的考核奖惩制度,明确双导师职责。

(四)现代学徒制管理制度

2.教学运行和监控体系

按照人才培养方案,校企合作组织实施专业教学、实训及实习等教学过程,共同制定实习学徒管理办法、准员工实习考核制度、学生

实习召回制度。校企共同制定学生(学徒)考核办法和考核评价记录表,实施过程性评价机制,建立以学生综合职业能力为核心的考核评

价体系。

3.教学管理制度

根据实际情况校企共同参与“柔性化”教学管理模式,制定教师

教学管理制度和教师考评管理办法。建立健全教学管理质量监控和教学评估体系,制定学生学分统计体系、综合学分条例、课堂过程性评

价记录册。

(五)项目建设成效

1.实践教学

专业教师和企业人员商讨洽谈,双方从模块教学、实战教学、应

用教学等多方面探讨将实践教学与岗位对接。积极开展电子商务专业教研及实训教学的改革创新工作。带领专业学生进行实践,参加各种专业活动,举办丰富的专业讲座。同时组建团队进行技能大赛的培训

工作,培养学生的实战能力,积极准备参加电子商务技能大赛。

2.社会效益

通过与企业共同研讨,拟定了技术服务方案,积极开展社会服务的计划。本校专业教师积极参与电子商务技能大赛的试题编写与其他

相关赛务工作;本校举办了电子商务专业相关的技能鉴定工作,每年为社会提供每项近百人的电子商务相关技能鉴定证书。

3.毕业生评价机制

积极宣传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模式,着力提升毕业生质量,成功推荐毕业生进行就业,通过各个渠道收集社会评价和毕业生创业创新

的典型材料。

(六)特色与创新

积极组织电商专业学生开展校园实践活动,如校园O2O实践教学活动,让学生利用所学知识进行实践,边学边做,教学效果良好。圆

梦工作室定期开展活动,将电商专业相关知识学以致用,同时更好的掌握电商团队的运作,并辐射带动相关专业发展。制定返巢项目计划,组织毕业生返校,向在校生开展讲座,传授经验,与专业教师开展研

讨会,为专业建设和发展提出宝贵意见。

四.存在问题和努力方向

(一)优质合作企业的遴选

目前,由于缺少有效的政策支持,在对企业的走访中发现,有些

企业的积极性不高。影响企业参与积极性的主要原因是企业关心眼前

利益,企业参与校企合作、产学合作的实际利益没有得到有效体现,

缺乏吸引力,导致企业行业参与校企合作的积极性不强;企业由于市场及人力资源需求的不确定性,使优质合作企业的遴选难度加大。

( 二) 校企人员互兼互聘的管理和薪酬

现代学徒制试点工作加强了校企的密切合作,校企管理、技术人员的互兼互聘行为成为常态。但该部分人员的管理及薪酬的计发等缺少政策支持。

(三)教学队伍建设

因专业教师人数有限,教学任务重,教师培训工作尚有不足,需

要继续扩大教师队伍,使专业师生比能够达到20:1 ,积极开展双师型教师评定工作,增加面向企业、行业聘请的兼职教师人数;要持续

开展多种形式的教师培训,提升教师的专业素质和教学能力。

(四)与现代学徒制配套的相关制度

学校对学徒制条件下的学生和教师管理、课程设置、考核评价、

资源统筹等都缺乏经验和研究,缺乏相对应的现代学徒制教材,学校拟与企业深度合作在课程开发、教材编写和评价体系完善方面深入研究。

我们坚信:自评过程是一个自我检查、自我提高和完善的过程。

通过自评,我们清醒地认识到现代学徒制试点工作在校企合作办学、

制度建设完善等方面仍存在一定的不足。在省、市教育主管部门的正确指导下,通过自评工作的梳理,为今后的工作指明了努力方向。

安徽省第一轻工业学校

二〇一七年六月二十六日

论现代学徒制的实施背景现代性及实施条件

论现代学徒制的实施背景、现代性及实施条件 【摘要】:目前,现代学徒制的试点工作正如火如荼地进行,分析其实施的背景以及"现代性"的具体表现,在理论和实践层次上都具有重要意义。现代学徒制的实施主要是基于以下几个背景:产业结构升级转型、师徒关系的变化、知识更新速度加快和企业对"软技能"的需求;而现代学徒制的"现代性"主要体现在:师徒关系的现代化、产业类型的现代化、育人模式的现代化和教学组织形式的现代化;现代学徒制的实施条件:顶层设计和制度保障与选择合适的试点企业。 从2012年至2016年,教育部连续五年将现代学徒制的试点工作提上日程,并在研究总结的基础上不断推进试点工作的开展。《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决定》《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规划(2014—2020年)》《教育部关于开展现代学徒制试点工作的意见》《关于开展现代学徒制试点工作的通知》《教育部办公厅关于公布首批现代学徒制试点单位的通知》等系列文件的颁布,更是推动了现代学徒制试点工作如火如荼地展开。目前,学术界也积极响应国家号召,不断增强对现代学徒制的相关研究。已有文献大多从教育主体、学习场所、学习内容、学徒身份的双元性等表面特征去描述现代学徒制与传统学徒制的区别[1]。但通过仔细研究我们便可发现这些表面的界定难以真正建构起现代学徒制的内涵和应有之义,也难以将我国所提倡的特色现代学徒制与校企合作、工学结合、双元制等有效区别开来。理论建构上的模糊性也间接导致了现代学徒制试点工作的种种失误,我们有必要认真思考以下问题:为什么要实施现代学徒制?实施背景是什么?现代学徒制的“现代性”主要体现在哪些方面?实施现代学徒制需要具备哪些条件?这些问题的解决有助于更好地推动现代学徒制试点工作的开展。 一、现代学徒制的实施背景 学徒制的发展有着悠久的历史,也是正规职业教育出现之前技能传承与人才培养的主要培训形式。一般来说,传统学徒制主要包括古代学徒制、行业学徒制和工厂学徒制,而现代学徒制则是指以20世纪60年代德国“双元制”为代表的当代世界学徒制。在正规职业教育快速发展的今天,为什么现代学徒制会重新获得人们的青睐呢?发展现代学徒制的背景是什么呢?本文将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探讨。 (一)产业结构升级转型 目前,中国正处在经济体制改革和产业结构升级转型的关键期,“中国制造2025”“工业”“互联网+”等战略的提出,为现代学徒制的发展提供了契机。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制造业得到了迅速发展,开始逐步建立起门类齐全、逐步完善的制造体系。但不可否认的是,我国的制造业仍面临着产品质量不高、创新性不强、关键核心技术对外依存度高等问题,如何从“制造大国”跨入“制造强国”成为亟需解决的战略问题。解决该问题的关键一点便是促进产业升级转型,不断加强自主创新能力,而这些也为现代学徒制的发展提出了要求和挑战。2015年,国务院发布的《中国制造2025》中提到,要想建设制造强国,打造一批高素质专业技术人才队伍,需要“强化职业教育和技能培训,引导一批普通本科高等学校向应用技术类高等学校转型,建立一批实训基地,开展现代学徒制试点示范,形成一支门类齐全、技艺精湛的技术技能人才队伍”。 随着产业的不断升级以及机器换人时代的到来,许多标准化的工作将逐渐让位于机器,技能水平要求较低的岗位将逐渐被淘汰。但随着产业分工越来越细化,新的岗位将不断被创造,而这些岗位更加需要拥有创新能力、反思能力等软实力的技术技能型人才。三十多年的

论我校现代学徒制工作成效

龙源期刊网 https://www.360docs.net/doc/5b6640498.html, 论我校现代学徒制工作成效 作者:刘绍平王险峰 来源:《中国校外教育(下旬)》2019年第07期 【摘要】电气工程系在坚持校企一体化育人,坚持岗位培养、岗位成才的实践过程中,不断推进职业教育更好服务地方产业的发展,推动我国的职业教育发展迈上新的台阶。电气人大胆创新,在教育强国的道路上砥砺前行,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努力,为党和人民的教育事业交出一份时代答卷。 【关键词】现代学徒制工作成效职业体验营 2018年,武进技师学院电气系首批100名职业体验营学生赴星宇股份开展为期一个月的 职业体验。一个月下来,同学们收获满满,成效显著。 一、就学生而言,主要收获 1.体验岗位,认知职业 以学生身份了解行业、认识企业、体验岗位。通过一个月的企业实践,对企业的文化、管理、班组、产线、考核都有了深刻地了解,所学知识与实际生产建立联系,更好地掌握了专业知识和职业素养,使学生逐步养成良好的专业素质与职业兴趣,为学生职业生涯规划奠基,树立职业梦想。 2.理实一体,拜师学艺 学生进入企业首先与师傅的对接,迈出了从学生到员工的第一步。企业选拔具有一定技术和管理能力的企业导师做师傅,每个师傅带1~3名学生,确保能照顾到每一位学生。学生在师傅的带领下,快速掌握工厂的管理要求、工艺标准、操作规范、创新思维、团队协作,比书本更为具体直观。此外,学生往返巴士和在厂区内的午餐、晚餐、点心均由企业承担,校内洗澡时间也得到了延长,校企联合最大范围地保障了学生衣食住行。 3.岗位轮转,全面锻炼 “员工+学生”,以双重身份进入企业进行实际操作训练,主要在体验各个岗位,熟悉工厂的各个环节,充分认识行业企业。学生在学校老师和企业导师的“双师”指导下,通过学校、企业“双环境”学习,学生在岗位上直接面对生产过程、面对创新研发、面对产品质量、面对下游客户,以提升实战技能。学生在各个岗位的轮转锻炼的同时,企业内各种节能、安全、品质、环保、合作、礼让意识也深入人心。 4.掌握技术,把握方向

论传统学徒制与现代学徒制的比较研究

论传统学徒制与现代学徒制的比较研究 【摘要】学徒制是一种在实际生产过程中以口传手授为主要形式的技能传授方式,它是古代职业教育的遗产.本文通过对传统学徒制和现代学徒制发展历程和特征的回顾基础上,对传统学徒制和现代学徒制进行比较,分析其相同点和差异性。 【关键词】传统学徒制现代学徒制比较研究职业教育 一、传统学徒制与现代学徒制的发展历程及特征 (一)传统学徒制的发展历程及特征 学徒制教学通常是在实际生产过程中师徒共同劳动,徒弟在师傅的指导和影响下习得知识或技能的过程。中国的学徒制兴起于奴隶社会,发展完善于封建社会。隋唐官营手工业作坊的发展,促进了学徒制的完善,从中央政府到地方政府机构中都设有的官营手工业作坊均采用学徒制的教育形式。西方的学徒制则起源于中世纪,随着生产规模扩大,业主逐步向外招收除儿子以外的学徒以解决劳动力不足的问题,于是以父子关系为基础的学徒制开始转向以契约形式为基础的师徒分工合作生产模式。随着行会的出现,原来的学徒制职业教育不再是分散无组织的,在13世纪中期到15世纪中期,学徒制逐渐从私人性质的制度过渡到公共性质的制度。 随着工业革命的兴起,机器大工业代替了传统的人力手工制造。旧的学徒制已经不适应甚至阻碍了规模化的集体生产,生产方式的改变要求劳动培养形式的改变,从19 世纪开始大规模的班级授课制逐渐取代了传统学徒制,成为每个人求知和成长的必由之路。 传统学徒制作为一种特有的职业教育形式,在其发展过程中逐步形成了以下特点:(1)培养时间比较长。传统学徒制属于个别教育,学徒大多在完全自然的工作过程中随机学习,学徒期特别长,教育效率低下。(2)传统学徒制是全程教育。师傅在培训徒弟的过程中负有全面教育责任,包括传授职业知识和技能,读、写、算等文化知识教育及思想品德等。(3)学习的方式是在现场亲自动手操作。徒弟在现场了解生产基本情况后,可以帮着师傅做一些简单的辅助活计,在达到胜任基本工序后,便可以在师傅的指导下进行系统的操作,并过渡到独立工作。(4)师徒之间关系亲密。无论在西方还是在中国,学徒制早期都是父子传授,然后过渡到师傅收养子做徒弟,这难免保留着父子般的亲密感情。(5)以职业实践为中心来组织教学内容。师傅不仅让徒弟机械重复操作还重视技术经验的传授。师傅通过具体实例说明行业规范,学生不重视学历,只注重其就业价值。 (二)现代学徒制的发展历程及特征 工业革命是传统师徒制由盛到衰的转折点,西方国家自18 世纪下半叶到二战后,学徒制始终处于低迷、衰微的状态。进入20世纪90 年代以后,以英国和澳大利亚等国为代表的西方发达国家在吸收传统学徒制的优点并融合现代学校职业教育优势的基础上,创造了现代学徒制。 英国政府鼓励企业主恢复和重振他们的学徒制培训,促进和推动各行业尤其先前没有学徒制培训的领域发展学徒制培训。英国于1993 年正式宣布实施“现

浅析现代学徒制与职业教育的发展

浅析现代学徒制与职业教育的发展 发表时间:2018-01-03T11:59:51.973Z 来源:《知识-力量》2017年9月下作者:陈君 [导读] 中国作为当今世界职业教育规模最大的国家,承担着培养数以亿计技能人才的重任,许多发展中国家主动向中国寻求改革发展的经验。 陈君 衡阳技师学院湖南衡阳 421001 “现代学徒制”是在职业教育改革发展中,推行的一项新的举措,目的在于推动职业教育提高质量,促进职业学校创新创业,主要通过产教融合、校企合作,理论结合实践,要求学校要将所学专业与工作岗位对接、毕业证书与职业资格证书对接等,帮助学生更快更好就业。 关键词:现代学徒制职业教育 中国作为当今世界职业教育规模最大的国家,承担着培养数以亿计技能人才的重任,许多发展中国家主动向中国寻求改革发展的经验。那么,中国职业教育贡献给世界的应该是一个什么样的模式呢? 职业教育的现状 2004年,教育部为加紧培养社会急需的技能人才,对职业教育进行重大调整,坚持以就业为导向,建立新的机制和办学模式:一是建立院校与企事业单位合作进行人才培养的机制,按“订单”培养。二是职业院校要按照企业实际需求安排文化基础课;学制缩短为两年。三是实行灵活的学籍管理和教学管理制度。四是加强学历教育与职业培训的沟通。 随着中国工业化进程的加快、产业结构的调整和技术设备不断更新换代,企业对技术工人的要求越来越高,对熟练掌握高精尖设备操作技术、具有技术革新和创造力的高级技能人才的需求量越来越大。提升职业教育在整个教育体系中的地位、振兴职业教育逐渐成为社会的共识。尤其是在近两年国家政策大力扶持和企业用工极度短缺的形势下,职业教育的发展面临前所未有的历史机遇。 职业教育的改革 为了以创新引领实体经济转型升级,大力改造提升传统产业,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要深入实施“中国制造2025”。值得关注的是,2015年印发的《中国制造2025》提出要通过“三步走”实现制造强国的战略目标,其中第二步的发展目标为“到2020年基本实现工业化,制造业大国地位进一步巩固,制造业信息化水平大幅提升”,这里面就包括制造业人才素质的提升,劳动生产率的提高。 一、职教体系的“革命” 全国政协常委、民建中央副主席周汉民在接受中国商报记者采访时表示,《中国制造2025》提出了宏伟远景,10个领域要突破,同时有12个方面的具体指标,要求相当之高。 从我国职业教育发展历程来看,开始从机体老化、反应迟钝、动作缓慢,向职业教育对产业发展的引领作用认识的加强,“智造”产业前端职教资源配置的增加;从“中国制造”向“中国智造”的转型升级,已能逐步满足产业转型升级的要求;政府、职校、企业、社会资源要素的逐步整合等。 二、“加强”校企合作 “虽然中国制造已经走到了全球制造业的前沿,但要实现工业化向智能化的转型升级,还必须有与此相适应、相匹配的新型职教体系的引领、推动和保障。这种新型职教体系,可称为‘中国职教4.0’。”周汉民表示。 职教院校在依托已有专业教学基础,联合企业开展“订单式”人才培养,针对企业的人力缺口开展对口培养,通过校企共建教学生态等试点,探索“双元”培养机制。据了解,制造业领先的德国采取的是双元制职业教育体系,“一元在学校,一元在企业”,受训技校生在学校是学生,到工厂培训是学徒。同时,在进行校企合作的过程中,需要建立公平合理的利益分配机制,建立畅通有序的人才流动管道。其次,制定实施企业职业教育的激励政策,引导企业根据行业发展规划和企业技术创新需要,制定和落实本企业技术工人培养规划。真正饯行新型现代学徒制。 现代学徒制在职业教育中的应用 目前,我国一些地方和学校也对现代学徒制进行了不同形式的探索与实践,形成了具有一定代表性的经验和做法。比如,一些学校和企业合作开设“订单班”,按照企业需求量身定制培养人才,毕业后到企业工作,在校期间已经开始计算工龄。 正是看到了学徒制在整个现代职教体系发展过程中的作用,教育部在2014年印发了《关于开展现代学徒制试点工作的意见》。这是全国职业教育工作会召开后出台的第一个制度性配套文件,对于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推进校企一体化育人,促进我国人力资源结构优化,具有重要意义。 1、积极推进招生与招工一体化 ——开展现代学徒制试点工作的基础。各地要积极开展"招生即招工、入校即入厂、校企联合培养"的现代学徒制试点。 2、深化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是现代学徒制试点的核心内容。各地要选择适合开展现代学徒制培养的专业,引导职业院校与合作企业根据技术技能人才成长规律和工作岗位的实际需要,共同研制人才培养方案、开发课程和教材、设计实施教学、组织考核评价、开展教学研究等,真正实现校企一体化育人。 3、加强专兼结合师资队伍建设 ——现代学徒制试点工作的重要任务。现代学徒制的教学任务必须由学校教师和企业师傅共同承担,形成双导师制。 4.形成与现代学徒制相适应的教学管理与运行机制——现代学徒制试点工作的重要保障。各地要建立教学运行与质量监控体系,共同加强过程管理;指导合作企业制定专门的学徒管理办法,保证学徒基本权益;根据教学需要,合理安排学徒岗位,分配工作任务。试点院校要根据学徒培养工学交替的特点,创新和完善教学管理与运行机制。 现代学徒制的意义 现代学徒制有利于促进行业、企业参与职业教育人才培养全过程,实现专业设置与产业需求对接,课程内容与职业标准对接,教学过程与生产过程对接,毕业证书与职业资格证书对接,职业教育与终身学习对接,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和针对性。建立现代学徒制是职业教育主动服务当前经济社会发展要求,推动职业教育体系和劳动就业体系互动发展,打通和拓宽技术技能人才培养和成长通道,推进现代职业

浅析现代学徒制的现状

浅析现代学徒制的现状 由企业和学校共同推进的一项育人模式,其教育对象既包括学生,也可以是企业员工。对他们而言,就学即就业,一部分时间在企业生产,一部分时间又在学校学习。 标签:现代学徒制职业院校 在这个金秋收获的季节,通过教育局组织的专业带头人培训班来到了历史古都南京,走进了拥有115年校史的东南大学。在这个有着浓厚氛围的东南大学中参加培训,通过这次培训改变了很多自己以前的观念,打破了以往闭门造车的那种状态。 江苏职业教育的发展给笔者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尤其是现代学徒制。通过本次培训,刚开始是了解现代学徒制,随着培训时间的推进以及参观南京几家有特色的职业学校,彻底颠覆了笔者以前对现代学徒制的认识。以前笔者所认为的学徒制是职业老师要到企业学习,把学回来的知识传授给学生,而通过这次学习笔者认识到以前的观念是片面的。现代学徒制是由企业和学校共同推进的一项育人模式,其教育对象既包括学生,也可以是企业员工。对他们而言,就学即就业,一部分时间在企业生产,一部分时间又在学校学习。 一、现代学徒制的主要内容 1.现代学徒制的企业选择标准 要选择合适的企业,企业要有自己的战略目标而且能和学校长期合作,我们的学生将来进入企业能有很好的职业前景。选择的企业要有多家防止出现风险。 2.实施招工即招生、招生即招工 学校和企业联合制定招生目标,根据企业用人要求招生,招生即成为企业员工,与企业签订正式劳动合同,按照企业经营战略去培养学生。 3.工学交替 笔者认为工学交替时最重要的,我们职业学校如何培养与企业无缝对接的学生这个问题一直思考了很长时间,通过这次培训笔者了解到工学交替这种培养模式,认为只有这种模式才能培养与企业无缝对接的学生。首先是我们的老师要到企业去工作,真正走进企业了解企业的战略及发展方向。只有我们的老师正真掌握企业发展运行的各个环节,熟悉每个环节最容易发生的问题,这样我们的老师才能與企业无缝对接。企业与学校共同制定企业用人标准,依照用人标准开发课程资源,课程资源的开发是以企业用人为标准打破以前学校为主导企业服从学校的观念。这样回到课堂教师按照学校与企业共同制定培养的标准,来培养企业所

浅谈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模式

浅谈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模式 摘要:现代学徒制是通过学校和企业的深度合作,注重学生技能培养的现代人才 培养模式,有利于提高人才培养的质量和针对性,为社会提供合格的技能型人才。本文探讨了建立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模式的必要性和目的,阐述了实施现代学徒 制人才培养模式的方法。 关键词: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模式 中国正处于产业升级的重要时期,由制造大国转变成创造大国,用人制度从 以劳动力为主体,转变为以高水平技术工人为主体。实行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模 式可以促进产业升级和发展,提升企业的核心竞争力。下面我将从四个方面谈谈 对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模式的看法。 一、建立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模式的必要性 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模式是通过产教融合来实现人才培养的有效形式,也是 现代职业教育培养学生的发展趋势。建立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模式可以促进行业 和企业对职业教育人才培养的全过程进行积极的参与,实现产业需求和专业设置、职业标准和课程内容、生产过程和教学过程三个方面的良好对接,增强了人才培 养的针对性,提高了人才培养的质量;能够强化校企合作,促进工学结合,拓宽 技术技能人才培养通道,严格按照企业岗位要求,为社会培养合格的技能型人才。 二、实行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模式的目标 (一)充分利用企业的资金、技术和设备,建立“学生-学徒-准员工-员工”四 位一体的人才培养模式,提高人才培养的质量和效率,降低人才培养的成本。 (二)建立具有地区特点的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模式,将学校教育和工作岗 位培训紧密的结合起来,使学生既能学到理论知识又能掌握实践技能,实现人才 培养的最佳模式。 (三)教师到企业进行实践锻炼,成为既能生产、又善教学的教师;学生通 过教师的知识讲解和师傅的技术指导,成为既懂理论又能上岗的员工,学校和企 业进行一体化育人,实现合作和共赢。 (四)做好教师、学生和工人之间角色的转换,使教师、学生、工人实现共 同进步,使学校和企业实现共同提高,为职业教育发展和企业创新发展提供支持 和动力。 三、实施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模式的方法 (一)创新课程体系设置 现代学徒制课程体系设置将专业课教学体系和岗位实际工作体系有机结合, 使两者进行优势互补,在专业课程内容的结构上,将专业技术结构体系的要点与 中职学生的岗位工作需求和实际操纵技术能力的获得合理整合,优化专业性强的 课程模块的教学内容。既有利于对学生进行技术实际操作训练,又有利于岗位工 作经验的获取和岗位实际操作技能的形成。第一学年在学习必备基础知识的前提 下进行专业认知实习、实训。第二学年结合学习本专业一体化教学实训室以及企 业认识实习、跟岗实习(学徒)进行专业系统技能的训练。第4学期,采用“工 学循环”的教学方式,课堂学习与工作学习相结合,在真实情境中构建专业知识、提升实践技能。第三学年结合校企合作校外课堂、企业顶岗实习、就业(准员工、员工),进行专业综合技能的训练。第6学期,学生校外课堂、顶岗实习,强化 工作职业技能训练和职业素质培养,使学生成为“准员工”,参加工作时可以“零培训”上岗——“员工”。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