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航空航天大学2015年《830金属材料学》考研专业课真题试卷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2015年《830金属材料学》考研专业课真题试卷

科目代码:830科目名称:金属材料学 第1页 共5页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

2015年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初试试题

A 卷 科目代码: 830 科目名称: 金属材料学 满分: 150 分 注意: ①认真阅读答题纸上的注意事项;②所有答案必须写在答题纸上,写在本试题纸或草稿纸上均无

效;③本试题纸须随答题纸一起装入试题袋中交回!

一、名词解释(20分,每个5分)

1. α-Fe 与α-Ti

2. 渗碳体与合金渗碳体

3. 第一类回火脆性和第二类回火脆性

4. 孕育处理与球化处理

二、填空题(20分,每空1分)

1. 在一般钢中,要严格控制杂质元素S 、P 的含量,其中硫只能溶于钢液中,在固态铁中几乎不能溶解,而是以 的形式存于固态钢中。在热加工时容易导致开裂,这种现象叫 。

2. 合金钢按用途可分为 、 及 三大类。大多数合金元素溶于奥氏体后,能增加 的稳定性,能使C 曲线位置 ,减小了钢的 ,提高了钢的 。

3. 过冷奥氏体等温转变动力学曲线是表示不同温度下 与 关系的曲线。共析碳钢的连续冷却转变只发生 转变和 转变,不发生 转变。

4. 贝氏体转变产物由铁素体(α相)与 组成的两相机械混合物;贝氏体中铁素体的碳含量一般也是过饱和的,随着贝氏体形成温度的 ,铁素体中碳的过饱和程度 。

5. 按腐蚀机理的不同,金属腐蚀可分为 和 两种,其中 腐蚀危害更大。

三、选择题(20分,每个1分)

1. 在钢内部形成细小的裂纹,又称白点的元素是

(a )P (b )N (c )S (d )H

2. 金属材料学科中,Q275表示

南航考研

Ch1 习题及思考题 1.名词解释 晶体液晶非晶体长程有序短程有序等同点空间点阵结构基元晶体结构晶体点阵空间格子布拉菲点阵单胞(晶胞) 点阵常数晶系2.体心单斜和底心正方是否皆为新点阵? 3.绘图说明面心正方点阵可表示为体心正方点阵。 4.试证明金刚石晶体不是布拉菲点阵,而是复式面心立方点阵。金刚石晶体属于立方晶系,其中碳原子坐标是(000)、(0 1/2 1/2)、(1/2 1/2 0)、(1/2 0 1/2)、(1/4 1/4 1/4)、(3/4 1/4 3/4)、(1/4 3/4 3/4)、(3/4 3/4 1/4)。 5.求金刚石结构中通过(0,0,0)和(3/4,3/4,1/4)两碳原子的晶向,及与该晶向垂直的晶面。 6.画出立方晶系中所有的{110}和{111}。 7.写出立方晶系中属于{123}晶面族的所有晶面和属于〈110〉晶向族的所有晶向。8.画出立方晶系中具有下列密勒指数的晶面和晶向:(130)、(211)、(131)、(112)、(321)晶面和[210]、[111]、[321]、[121]晶向。 9.试在完整的六方晶系的晶胞中画出(1012)晶面和[1120]、[1101],并列出{1012}晶面族中所有晶面的密勒指数。 10.点阵平面(110)、(311)和(132)是否属于同一晶带?如果是的话,试指出其晶带轴,另外再指出属于该晶带的任一其它点阵平面;如果不是的话,为什么? 11.求(121)和(100)决定的晶带轴与(001)和(111)所决定的晶带轴所构成的晶面的晶面指数。 12.计算立方晶系[321]与[120]夹角,(111)与(111)之间的夹角。 13.写出镍晶体中面间距为0.1246nm的晶面族指数。镍的点阵常数为0.3524nm。14. 1)计算fcc结构的(111)面的面间距(用点阵常数表示); 2)欲确定一成分为18%Cr,18%Ni的不锈钢晶体在室温下的可能结构是fcc还是bcc,由X射线测得此晶体的(111)面间距为0.21nm,已知bcc铁的a=0.286nm,fcc铁的a=0.363nm,试问此晶体属何种结构?

上海海事大学传热学试题zonghe

绪论 ?传热有哪几种基本形式,其每种基本形式的特点是什么? ?试用传热理论来分析热水瓶中的传热过程及其基本形式? ?试分析航空发动机五大部件中的传热问题?(五大部件为进气道、压气机、燃烧室、涡轮、尾喷管。) ?目前预测世界环境温度在不断升高,这种气象变化与传热学有什么关系? ?试分析家用电器中的传热现象(如冰箱、空调、烘箱等)?如何节省能源,提高效率? 第一章 ?何谓导热系数?影响因素是什么? ?试比较有内热源和无内热源时平壁导热的温度分布规律 ( 设= 常数;) ?管外包两种不同导热系数材料以减少热损失,若,试问如何布置合理? ?等截面伸展体稳态导热时,肋端边界条件的影响为何? ?=C 时,在平壁、圆筒壁和球壁中温度分布是何规律? ?何谓热阻?平壁、圆筒壁和球壁的热阻如何表达?对流热阻如何表示? ?谓接触热阻?影响因素是什么? ?已知导热系数为 2.0W/(mK) 的平壁内温度分布为 T(x)=100+150x ,试求单位面积的导热热流量? 9* 、由 A 、 B 、 C 、 D 四种材料构成复合平壁(图 1-30 ) λ A =75W/(m.K), δ A =20cm ; λ B =60W/(m.K), δ B =25cm ; λ C =58W/(m.K), δ C =25cm ; λ D =20W/(m.K), δ B =40cm ; A A =A D =2m 2 ,A B =A C 试求: 1) 各项导热热阻及热流图; 2) 通过复合壁的热流量; 3 ) 材料 D 左面的温度。

10* 、试考虑如图 1—31 所示图形中的一维稳定热传导。假定无内热生成,试推导出导热系数的表达公式。 已知,, A 、 T 、 x 的单位分别为K 和 m 。 11 、一则著名绝热材料制造厂所作的电视广告声称,对绝热材料来说,重要的不是材料的厚度,而是热阻 R 。欲使 R 值等于 19 ,需 4Ocm 的岩石, 38cm 的木头或 15cm 的玻璃纤维。认为这则广告合理吗? 12 、有一种材料的导热系数按下列关系式随温度变化:,倘用这种材料制成平壁,试求其单位面积的热阻方程式。 13 、图中表示一正方形平板为均匀温度的边界条件,试利用热传导方程的精确解求平板中点 (0.5 , 0.5) 的温度;要求只考虑无穷级数的前五个非零项,并估计只取无穷级数前三项所造成的误差。 14* 、砖墙厚 15cm ,导热系数 0.6W/(m · K) ,在砖墙外侧敷设保温材料,其导热系数为 0.14 W/(m · K) 。为使热流密度不超过 1000W/m 2 ,问需敷设多厚的保温材料(设内侧壁温 900 ℃,外侧壁温 20 ℃)。 15 、等厚度环肋,肋厚 4mm ,肋基直径 100mm ,肋的导热系数 130W/(m.K) ,肋壁与介质间的传热系数为 30W/(m 2 · K) ,介质温度为 15 ℃,当肋片散热热流量为 150W ,而肋基温度不大于 75 ℃时,肋的高度应为多少? 16 、外径 40mm 的管道,壁温为 120 ℃,外装纵肋 12 片,肋厚 0.8mm ,高 20mm ,肋的导热系数为 95W/(m.K) ,周围介质温度为 20 ℃,对流传热系数为 20 W/(m 2 .K) ,求每米管长散热量? 17 、外径为 50mm ,表面温度为 180 ℃的圆管,在它的外面用热系数为 0.14W/(m.K) 的保温材料包扎起来,厚为 30mm ,外表面温度小于 60 ℃,计算每米管道的散热量。如果保温材料换成为 0.034W/ ( m.K )的导热系数的材料,其它条件不变,试计算该保温材料的厚度。

②南航《820自动控制原理》、《920自动控制原理(专业学位)》考试大纲

820自动控制原理考试大纲 920自动控制原理(专业学位)考试大纲 《自动控制原理》考试内容包括: 经典控制理论和现代控制理论。 第一章-自动控制的一般概念:控制系统的一般概念、名词术语、发展史;控制系统的分类;控制系统的组成;典型外作用;对控制系统的基本要求。 第二章-控制系统的数学模型:控制系统动态微分方程的列写;用拉普拉斯变换求解线性微分方程的零初态响应与零输入响应;运动模态的概念;传递函数的定义和性质;典型元部件传递函数的求法;控制系统结构图的绘制;梅逊公式在结构图和信号流图中的应用。 第三章-线性系统的时域分析法:系统稳定性的定义与判断法则;劳斯稳定判据;控制系统时域动态性能指标的定义与计算;一阶系统、二阶系统的阶跃响应,典型欠阻尼二阶系统动态性能指标的计算;输入引起的误差的定义,静态误差系数、系统型别、稳态误差的计算;计算典型输入作用下,不同类型系统的稳态误差;扰动引起的误差的定义与计算方法;减小稳态误差的措施。 第四章-线性系统的根轨法:根轨迹的基本概念;根轨迹的模值条件与相角条件;根轨迹绘制的基本法则;广义根轨迹;主导极点与偶极子的概念及其应用。 第五章-线性系统的频域分析法:频率特性的概念及其图示法;频率特性的计算;开环频率特性的绘制;开环系统幅相曲线绘制;开环对数曲线绘制;由最小相角系统的对数幅频渐近曲线求传递函数;奈奎斯特稳定判据;对数稳定判据;稳定裕度;串联超前校正网络的设计;串联迟后校正网络的设计。 第六章-线性离散系统的分析:离散系统的基本概念;信号的采样与保持;差分方程的概念;差分方程的求取与求解;香农采样定理;Z变换定理;离散系统的数学模型;脉冲传递函数的概念与求法;离散系统输出Z变换的求法;离散系统的稳定性与稳态误差; 第七章-非线性控制系统分析知识点:非线性控制系统概述;常见非线性特性及其对系统运动的影响;负倒描述函数曲线的绘制;用描述函数法判断非线性系统稳定性;自激振荡的判断、自振参数的确定。 第八章-线性系统的状态空间分析与综合:线性系统的状态空间描述;状态空间的基本概念;状态空间表达式的建立;状态空间表达式求解方法;状态转移矩阵及其性质;传递函数阵;线性系统的可控性与可观性;线性系统可控性与可观性的基本概念;线性系统可控性与可观性判据;可控标准型与可观标准型;线性定常系统的线性变换;状态空间线性变换定

南航通信考研考试大纲

通信专业课考纲 §信号系统与数字信号处理考试大纲: 编制考试科目信号与线性系统与数字信号处理信号与线性系统一、课程的性质与特点“信号与线性系统”是电类专业的主要技术基础课之一,是一门理论性较强的课程,它在基础课和专业课之间起承上启下的桥梁作用,掌握本课程的知识对考生今后的学习至关重要。它主要为二大主题: 一是信号主要包括连续时间信号和离散时间信号,在本课程中主要研究确定信号。二是线性非时变系统及其分析方法,系统包括连续时间系统和离散时间系统;分析方法主要介绍时域、频域、复频域以及Z域分析法。二、考试的目的与要求要求考生能够正确理解基本概念,熟练掌握基本的分析工具和分析方法,具有一定的综合应用知识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通过考试主要考查学生以下三个方面:一、对基本概念的理解及掌握情况;二、对基本分析工具和分析方法的掌握情况;三、知识的综合应用能力和一定的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三、考试范围 1、绪论 1)信号的概念及分类;2)线性非时变系统的概念;3)线性非时变系统的一般分析方法。 2、连续时间系统的时域分析 1)系统方程的建立与算子表示;2)系统的零输入响应和零状态响应;3)奇异函数;4)信号的时域分解;5)阶跃响应和冲激响应;6)叠加积分;7)卷积及其性质;8)线性系统响应的时域求解。 3、连续信号的正交分解 1)信号表示为傅里叶级数;2)周期信号的频谱;3)傅里叶变换及非周期信号的频谱;4)傅里叶变换的性质;6)帕色伐尔定理和能量谱;7)调幅波及其频谱。 4、连续时间系统的频域分析 1)周期信号通过线性电路的稳态分析;2)非周期信号通过线性电路的瞬态分析3)理想低通滤波器的冲激响应和阶跃响应;4)信号通过系统不失真的条件;5)系统的因果性和物理可实现性。 5、连续时间系统的复频域分析 1)拉普拉斯变换及其收敛域;2)常用信号的拉普拉斯变换;3)拉普拉斯变换的性质;4)拉普拉斯反变换;5)连续时间系统的复频域分析;6)系统模拟及信号流图。 6、连续系统的系统函数 1)系统函数的定义及其表示方法;2)系统函数的极零点表示;3)极零点分布与系统时域、频域特性的关系;4)系统稳定性及其判别方法。 7、离散系统的时域分析 1)信号的抽样及抽样定理;2)离散系统的系统方程和系统模拟;3)离散卷积;4)离散系统的零输入响应和零状态响应。 8、离散系统的变换域分析 1)Z变换的定义及其收敛域;2)常用变换对和Z变换的性质;3)反Z变换;4)Z 变换与拉普拉斯变换的关系;5)离散系统的Z域分析法。6)离散系统的系统函数;7)离散系统的稳定性及其判别方法。 四、考试题型 1)填空题或选择题;2)简单计算题;3)综合分析计算题。 五、教材管致中夏恭恪编,《信号与线性系统》,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年1月第四版。 六、参考书 1. 郑君里等,《信号与系统》,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年5月第二版。 2. A.V. Oppenheim,《信号与系统》-影印版,清华大学出版社,1999年1月。 数字信号处理 考试范围:一、离散时间信号与系统的基本概念了解信号的分类、序列的定义、系统的描述、系统的分类。掌握典型常见序列的定义、序列的基本运算;掌握离散时间系统的性质,及系统性质的判断。掌握线性位移不变系统的定义、性质及输入与输出的关系。掌握序列的付立叶变换、Z变换及其性质,掌握系统频率响应的定义;掌握系统函数的定义、系统函数与系统性质的关系、系统函数与差分方程;系统函数的零极点分布及其与系统频率响应的关系;掌握FIR系统、IIR系统的网络结构。二、离散付立叶变换与快速付立叶变换了解周期序列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通信类专业课考试科目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2011年硕士研究生招生专业目录 §信号系统与数字信号处理参考书目: 《信号与线性系统》管致中编,上、下册,第四版,2004年1月,高等教育出版社;《信号与系统》郑君里等,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年5月第二版;《信号与系统》A.V. Oppenheim -影印版,清华大学出版社,1999年1月;《数字信号处理》俞卞章编,西北工业大学出版社,2002年,第二版;《数字信号处理》王世一编北京理工大学出版社 §信号系统与数字信号处理考试大纲: 编制考试科目信号与线性系统与数字信号处理信号与线性系统一、课程的性质与特点“信号与线性系统”是电类专业的主要技术基础课之一,是一门理论性较强的课程,它在基础课和专业课之间起承上启下的桥梁作用,掌握本课程的知识对考生今后的学习至关重要。它主要为二大主题:一是信号主要包括连续时间信号和离散时间信号,在本课程中主要研究确定信号。二是线性非时变系统及其分析方法,系统包括连续时间系统和离散时间系统;分析方法主要介绍时域、频域、复频域以及Z域分析法。二、考试的目的与要求要求考生能够正确理解基本概念,熟练掌握基本的分析工具和分析方法,具有一定的综合应用知识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通过考试主要考查学生以下三个方面:一、对基本概念的理解及掌握情况;二、对基本分析工具和分析方法的掌握情况;三、知识的综合应用能力和一定的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三、考试范围1、绪论1)信号的概念及分类;2)线性非时变系统的概念;3)线性非时变系统的一般分析方法。2、连续时间系统的时域分析1)系统方程的建立与算子表示;2)系统的零输入响应和零状态响应;3)奇异函数;4)信号的时域分解;5)阶跃响应和冲激响应;6)叠加积分;7)卷积及其性质;8)线性系统响应的时域求解。3、连续信号的正交分解1)信号表示为傅里叶级数;2)周期信号的频谱;3)傅里叶变换及非周期信号的频谱;4)傅里叶变换的性质;6)帕色伐尔定理和能量谱;7)调幅波及其频谱。4、连续时间系统的频域分析1)周期信号通过线性电路的稳态分析;2)非周期信号通过线性电路的瞬态分析3)理想低通滤波器的冲激响应和阶跃响应;4)信号通过系统不失真的条件;5)系统的因果性和物理可实现性。5、连续时间系统的复频域分析1)拉普拉斯变换及其收敛域;2)常用信号的拉普拉斯变换;3)拉普拉斯变换的性质;4)拉普拉斯反变换;5)连续时间系统的复频域分析;6)系统模拟及信号流图。6、连续系统的系统函数1)系统函数的定义及其表示方法;2)系统函数的极零点表示;3)极零点分布与系统时域、频域特性的关系;4)系统稳定性及其判别方法。7、离散系统的时域分析1)信号的抽样及抽样定理;2)离散系统的系统方程和系统模拟;3)离散卷积;4)离散系统的零输入响应和零状态响应。8、离散系统的变换域分析1)Z变换的定义及其收敛域;2)常用变换对和Z变换的性质;3)反Z变换;4)Z变换与拉普拉斯变换的关系;5)离散系统的Z域分析法。6)离散系统的系统函数;7)离散系统的稳定性及其判别方法。四、考试题型1)填空题或选择题;2)简单计算题;3)综合分析计算题。五、教材管致中夏恭恪编,《信号与线性系统》,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年1月第四版。六、参考书 1. 郑君里等,《信号与系统》,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年5月第二版。 2. A.V. Oppenheim,《信号与系统》-影印版,清华大学出版社,1999年1月。数字信号处理考试范围: 一、离散时间信号与系统的基本概念了解信号的分类、序列的定义、系统的描述、系统的分类。掌握典型常见序列的定义、序列的基本运算;掌握离散时间系统的性质,及系统性质的判断。掌握线性位移不变系统的定义、性质及输入与输出的关系。掌握序列的付立叶变换、Z变换及其性质,掌握系统频率响应的定义;掌握系统函数的定义、系统函数与系统性质的关系、系统函数与差分方程;系统函数的零极点分布及其与系统频率响应的关系;掌握FIR系统、IIR系统的网络结构。

南航考研821

编制考试科目 信号与线性系统与数字信号处理 信号与线性系统 一、课程的性质与特点 “信号与线性系统”是电类专业的主要技术基础课之一,是一门理论性较强的课程,它在基础课和专业课之间起承上启下的桥梁作用,掌握本课程的知识对考生今后的学习至关重要。它主要为二大主题:一是信号主要包括连续时间信号和离散时间信号,在本课程中主要研究确定信号。二是线性非时变系统及其分析方法,系统包括连续时间系统和离散时间系统;分析方法主要介绍时域、频域、复频域以及Z域分析法。 二、考试的目的与要求 要求考生能够正确理解基本概念,熟练掌握基本的分析工具和分析方法,具有一定的综合应用知识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通过考试主要考查学生以下三个方面:一、对基本概念的理解及掌握情况;二、对基本分析工具和分析方法的掌握情况;三、知识的综合应用能力和一定的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三、考试范围 1、绪论 1)信号的概念及分类;2)线性非时变系统的概念;3)线性非时变系统的一般分析方法。 2、连续时间系统的时域分析 1)系统方程的建立与算子表示;2)系统的零输入响应和零状态响应;3)奇异函数;4)信号的时域分解;5)阶跃响应和冲激响应;6)叠加积分;7)卷积及其性质;8)线性系统响应的时域求解。 3、连续信号的正交分解 1)信号表示为傅里叶级数;2)周期信号的频谱;3)傅里叶变换及非周期信号的频谱;4)傅里叶变换的性质;6)帕色伐尔定理和能量谱;7)调幅波及其频谱。 4、连续时间系统的频域分析 1)周期信号通过线性电路的稳态分析;2)非周期信号通过线性电路的瞬态分析3)理想低通滤波器的冲激响应和阶跃响应;4)信号通过系统不失真的条件;5)系统的因果性和物理可实现性。 5、连续时间系统的复频域分析 1)拉普拉斯变换及其收敛域;2)常用信号的拉普拉斯变换;3)拉普拉斯变换的性质;4)拉普拉斯反变换;5)连续时间系统的复频域分析;6)系统模拟及信号流图。 6、连续系统的系统函数 1)系统函数的定义及其表示方法;2)系统函数的极零点表示;3)极零点分布与系统时域、频域特性的关系;4)系统稳定性及其判别方法。 7、离散系统的时域分析 1)信号的抽样及抽样定理;2)离散系统的系统方程和系统模拟;3)离散卷积;4)离散系统的零输入响应和零状态响应。 8、离散系统的变换域分析 1)Z变换的定义及其收敛域;2)常用变换对和Z变换的性质;3)反Z变换;4)Z变换与拉普拉斯变换的关系;5)离散系统的Z域分析法。6)离散系统的系统函数;7)离散系统的稳定性及其判别方法。 四、考试题型 1)填空题或选择题;2)简单计算题;3)综合分析计算题。 五、教材

最新东南大学918传热学考研真题及讲解

2016年东南大学918传热学考研真题及讲解 名词解释: 1.总传热过程 热量由壁面一侧的流体通过壁面传到另一侧流体中去的过程。 2.集总参数法 当固体内部的导热热阻小于其表面的换热热阻时,固体内部的温度趋于一致,近似认为固体内部的温度t仅是时间τ的一元函数而与空间坐标无关,这种忽略物体内部导热热阻的简化方法称为集总参数法。 3.光谱发射率 热辐射体的光谱辐射出射度与处于相同温度的黑体的光谱辐射出射度之比。 4.自然对流自模化 它表明自然对流紊流的表面传热系数与定型尺寸无关。 5.Bi Bi =hl/λ, 表明了导热热阻与对流换热热阻的比值。 6.局部对流传热系数 就是指某个点的对流传热系数,比如一个平板上某一点,是用该点的温度同外界温度的差来计算所得该点的局部对流换热系数。 7.接触热阻 接触热阻是由于两接触面凹凸不平存在空气使得接触不完全而产生的热阻。接触热阻的大小与接触表面的材料、连接方式、表面状况及接触压力大小等多种因素有关。 8.热边界层 流体在平壁上流过时,流体和壁面间将进行换热,引起壁面法向方向上温度分布的变化,形成一定的温度梯度,近壁处,流体温度发生显著变化的区域,称为热边界层或温度边界层。 9.漫射表面 辐射能按空间分布满足兰贝特定律的表面。 10.灰体。 光谱吸收率与波长无关的物体。

简答题: 1功率恒定的电阻丝放在房间中,分析影响表面温度的因素是什么? 答:电阻丝跟外界的换热有两种方式,一种是与空气的对流换热,第二种是与墙壁的辐射换热。从对流换热的角度出发,影响因素主要有空气的物性参数、流速、电阻丝的散热面积、表面性质;从辐射的角度来说,影响因素主要有墙壁的温度、电阻丝的散热面积。 2为什么冷藏车表面刷白漆? 答:增加车表面的反射辐射,减少吸收辐射。 3非稳态一维无内热源环境传热系数h ,环境温度tf ,步长为△x ,写出显示差分方程并指出收敛条件。 答:p176 公式4-14a;p177公式4-16a 。 4强制对流,流体通过温度恒定两块平行板,画出传热系数变化曲线,并画流体平均温度变化曲线。 答:p244图6-6b;批、p245图6-7b 。 5水滴滴在120度和400度金属板哪块汽化更快?为什么? 答:120度的汽化更快, 因为那时候处在核态沸腾区域,热流密度更大。而400度时,处于膜态沸腾区,热流密度相对较小。 6不同直径的材料相同的小球温度计放在温度变化相同的环境中,哪个测量更准确,为什么? 计算题 1圆柱直径30mm ,圆柱表面温度80度,表面覆盖保温层,保温层导热系数为0.5W/mk ,保温层外表面传热系数10,环境温度为30度。分析保温层厚度δ对传热量的影响。若允许保温层外表面温度最高为50度,则保温层厚度δ为多少? 0.075m δ= 2空气温度为20度,速度为2m/S ,横掠直径为15mm 长500mm 的圆柱。圆柱表面温度为80度,求传热系数和换热量。 求解:

传热学研究生模拟试题

传热学试题1 一、填空题(共20分,每题2分) 1.依靠流体的运动,把热量由一处传递到另一处的现象,称为热对流。 2.凡平均温度不高于350℃,导热系数不大于0.12W/(m·K) 的材料称为保温 材料。 3.对应管壁总热阻为极小值时的保温层外径称为临界热绝缘直径。 4.格拉晓夫准则的物理意义表征浮升力与粘滞力的相对大小,显示子然对流流态 对换热的影响;表达式Gr= 2 3 γ αl t g? 。 5.常物性流体管内受迫流动的充分发展段,沿管长流体的断面平均温度,在常热 流边界条件下呈线性规律变化,在常壁温边界条件下呈对数曲线规律变化。 6.一维常物性稳态导热物体中,温度分布与导热系数无关的条件是无内 热源。 7.不稳态导热采用有限差分方法求解温度场,节点的显式差分方程是采用温度对 时间的一阶导数向前差分方法获得的,此差分方程具有稳定性条件。隐式差分格式是温度对时间的一阶导数采用向后差分获得,没有稳定性条件。显式差分格式中温度对位置的二阶导数采用中心差分格式获得 8.减弱膜状凝结换热的主要影响因素有蒸汽含不凝结气体、蒸汽流速高且与液膜 重力方向相反。 9.在热辐射分析中,把光谱发射率=发射率=常数的物体称为灰体。 10.有效辐射包括发射辐射和反射辐射两部分能。 二、判断题,对的画√,错的画×(共10分,每小题2分) 1.换热器中,冷、热流体通过换热器可能经历的最大温差是热流体进口温度与冷 流体进口温度之差。(√) 2.稳态温度场中,温度处处是均匀的。(×) 3.无论在什么条件下,热边界层厚度与流动边界层厚度是相等的。(×) 4.当外径为d2的管道采取保温措施时,应当选用临界绝缘直径d c>d2。(√) 5.蒸汽在水平管束外表面膜状凝结换热时,从上面数的第一排管子的平均换热系 数最大。(√) 三、解释名词与基本概念(20分,每小题4分) 1.温度梯度 在具有连续温度场的物体内,过任意一点P温度变化率最大的方向位于等温线的法线方向上,称过点P的最大温度变化率为温度梯度,温度增加的方向为正。 2.接触热阻 在两个直接接触的固体之间进行导热过程时,由于固体表面不完全平整的接触产生的额外的热阻。

(完整版)南航考研机械原理简答题终极整理版

《机械原理》简答题 考研论坛 @麻花 整理 一、平面机构的结构分析 1.平面机构基本定义: 机器:可用来变换或者传递物料、能量或信息的装置 机构:能实现预期机械运动的构件的组合,包括原动件,从动件,机架 零件:机器制造单元 构件:机器运动单元 杆组:从动件系统中分解为若干不可再分,自由度为0的运动链 约束:对独立运动的限制 自由度:构件具有的独立运动的数目 运动副:由两构件直接接触形成的可运动联接 运动链:两个以上以运动副联接而成的系统 虚约束:对输出件的运动不起约束作用的约束 局部自由度:与输出件运动无关的自由度 2.在什么条件下,运动链具有运动可能性、运动确定性、可以成为机构? 自由度大于零;自由度数目等于原动件数目;运动链中某构件固定为机架 3.高副低代时,齿轮副如何处理? 齿轮副是将所引入的两个转动副分别位于相接触的两齿廓的曲率中心处,对于一对渐开线齿廓的齿轮副,曲率中心分别位于两齿轮的啮合极限点 二、平面机构的运动分析 1.什么是速度瞬心,相对瞬心与绝对瞬心的区别? 速度瞬心:两构件上相对速度为零的重合点;绝对瞬心处的绝对速度为零 2.用速度瞬心法和矢量方程图作机构速度分析有什么优缺点? 速度瞬心法:只能进行速度分析,适用于简单的平面机构 矢量方程图:作图不是很准确 3.什么是三心定理? 作平面平行运动的三个构件共有三个瞬心,它们位于一条直线上 4.机构在什么时候有哥氏加速度,如何确定? 绝对运动:动点相对于定参考系的运动 相对运动:动点相对于动参考系的运动 牵连运动:动参考系相对于定参考系的运动 相对运动为转动,牵连运动为平动时两构件重合点有哥氏加速度,它是由于相对速度方向变化产生的加速度,θωsin 2r e c v a =

《传热学》考试试题库

《传热学》考试试题库汇总 第一章概论 一、名词解释 1.热流量:单位时间内所传递的热量 2.热流密度:单位传热面上的热流量 3.导热:当物体内有温度差或两个不同温度的物体接触时,在物体各部分之间不发生相对位移的情况下,物质微粒(分子、原子或自由电子)的热运动传递了热量,这种现象被称为热传导,简称导热。 4.对流传热:流体流过固体壁时的热传递过程,就是热对流和导热联合用的热量传递过程,称为表面对流传热,简称对流传热。 5.辐射传热:物体不断向周围空间发出热辐射能,并被周围物体吸收。同时,物体也不断接收周围物体辐射给它的热能。这样,物体发出和接收过程的综合结果产生了物体间通过热辐射而进行的热量传递,称为表面辐射传热,简称辐射传热。 6.总传热过程:热量从温度较高的流体经过固体壁传递给另一侧温度较低流体的过程,称为总传热过程,简称传热过程。 7.对流传热系数:单位时间内单位传热面当流体温度与壁面温度差为1K是的对流传热量,单位为W/(m2·K)。对流传热系数表示对流传热能力的大小。 8.辐射传热系数:单位时间内单位传热面当流体温度与壁面温度差为1K是的辐射传热量,单位为W/(m2·K)。辐射传热系数表示辐射传热能力的大小。 9.复合传热系数:单位时间内单位传热面当流体温度与壁面温度差为1K是的复合传热量,单位为W/(m2·K)。复合传热系数表示复合传热能力的大小。 10.总传热系数:总传热过程中热量传递能力的大小。数值上表示传热温差为1K时,单位传热面积在单位时间内的传热量。 二、填空题 1.热量传递的三种基本方式为、、。 (热传导、热对流、热辐射) 2.热流量是指,单位是。热流密度是指,单位是。 (单位时间内所传递的热量,W,单位传热面上的热流量,W/m2) 3.总传热过程是指,它的强烈程度用来衡量。 (热量从温度较高的流体经过固体壁传递给另一侧温度较低流体的过程,总传热系数) 4.总传热系数是指,单位是。 (传热温差为1K时,单位传热面积在单位时间内的传热量,W/(m2·K))

【考研经验】2020南航公共管理上岸经验

2020南航公共管理上岸经验分享 嗯,我已经被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公共管理专业拟录取了。我属于三跨考生,初试总分393分,考研不易,所以分享一下自己的经验,希望能对考研er有点帮助。 1、3月--4月 这个阶段我根据自身情况,在研招网对比了各个院校的信息(分数线,录取人数等等)确定了院校和专业。南航公共管理参考书只有两本:公共管理学和政治学原理。公共管理学真题没有政治学原理灵活。英语方面,我一直坚持背单词,也开始做2000年前的阅读,每天一篇,由于2000年前真题与2000年后的风格差异较大,对错不必太看重,我是把阅读里不会的单词整理出来,记忆背诵,阅读里的长难句我也会挑一部分出来翻译。其实阅读里的单词很多是重复的,尤其是熟词僻义,多接触几次也就知道是怎么用的。专业课方面,我把两本书建立了框架,然后根据框架将书翻看了一遍。公共管理学可以根据圣才的笔记进行复习。 2、5月--6月 英语方面,我开始着手做2000--2014的真题,但是每做一篇要吃透一篇(挖单词,翻句子,找出错误选项错误原因:偷换概念?张冠李戴?)专业课方面:由于专业课占300分,所以我还是很重视的,5月底开始第一轮背书,每天上午背公共管理学一章,下午背政治学原理一章。一开始背书还是比较痛苦的,第二遍开始背的时候会怀疑人生,仍然感觉自己没背过,但请告诉自己要坚持下去。

3、7月-9月 英语:除了单词书上的单词,重点还是背阅读中整理出来的。2000年后的阅读刷一遍后继续刷第二遍,第三遍,因为即使是做过还是会错,要学会判断题型,比如例证题,主旨题等等,并根据相应的方法找出答案,也要弄清错误选项错在哪里。我有用kk三步法,以及唐迟的一点技巧,但是句子能否理解才是最关键的。 专业课:应该背诵4 5遍了,第二天记得回顾一下前一天的内容。背书不是全都死记硬背,可以挑一些重点,关键词加以背诵,自己能根据关键词组织出语言就行。 政治:政治这个阶段我是跟着徐涛的强化班的课加以理解,(个人感觉徐涛基础班的视频可以不看),看完一章做一章肖1000,徐涛的课拓展的比较多,肖老的书是根据知识点来的,风格不太一样,可以互补,就这两年题目来看,结合时政热点较多,算比较灵活。 4、10月--12月(冲刺啦) 英语:开始做近五年的真题了,英语阅读部分开始限时做,每篇不超过20分钟,还是按照之前的方法去做,我一周完成一套卷子,除了作文。每天做完一篇阅读我会看唐迟罗汉班相应的内容,帮助自己理解。这个阶段大小作文要开始背起来了,我是听了屠皓民的作文课,按照不同的题材,整理出自己的模板,比如大作文:品质类的,社会公德类的等等,小作文:道歉信,感谢信等等。平时每天默写一篇自己的模板,最后做到没有错误,这样考试时作文多出来的时间可以留给阅读。

南京理工大学自动控制原理考研经验分享

南京理工大学自动控制原理考研经验分享 南京理工大学机械与汽车工程学院的三个专业的初试要考813自动控制原理,它们分别是080201机械制造及其自动化080203机械设计及理论080202机械电子工程。当然考材料力学也是可以的,不过个人认为自动控制原理比较好考,还有小题目,有些简单的大题写一两步就可以得出结果。因本人参加了09年的考试,并已经以不错的成绩考上,特此发布关于自控的一些消息,以飨后来人。 1.用书:大纲提供的书目是《南京理工大学自动控制理论考研复习精编》博广南理工考研网;另外这本书不可少:自动控制原理学习指导与精选题型详解(简称:习题集)陈来好,彭康拥华南理工大学出版社,其实有这两本书基本上差不多了。如果想锦上添花的话,看一下其他出版社出的练习题也不错。 2.大纲:网上招生简章里面有大纲,按照大纲复习,但不要100%相信它。比如Manson 公式在大纲无要求,但每年都会考的,09年出的这道题还是有点难度的。09年还有一道大题的后半部分是超纲的。08年有题填空题是超纲的,不过只有两分。另外复试的大纲也不要相信它,今年机械设计基础的试题就超纲,那试题实际是05年机械电子的初试题目,只改一个分数(150改成100分)(呵呵!看起来老师很懒啊!)。考完骂声一片,具体情况请看其他帖子。 3.自动控制原理(A)和自控基础综合(B):A是经典控制理论,我们要的,B是控制专业考的;B包含了A,现代控制,线性控制;B的A部分难度远远大于A。而在04年之前,B 的名字实际上是A,因为当时机械学院根本不考A。理解这一点对于购买资料十分重要,请看下一点。 4.怎么复习:先对照大纲把要的章节画出来,不要的封起来,看几遍书,把重点圈出来,因为填空题很多都是书上的原话。后开始做题,必须完成的是习题集上的题目。先看例题(把答案遮住,自己先做再看解答),然后做习题。当然有些难题还是可以不考虑的。麻烦的是习题集只给出了一个答案,而且有些答案本身是错误的。这就给复习带来很大的麻烦。(后面解决)

南航专业课考试大纲

§工程经济学参考书目: 《工程经济学(第二版)》李南主编,科学出版社,2004.8。 §工程经济学考试大纲: 考核内容:工程经济学的发展简史、研究对象以及经济评价的基本原则;投资、成本费用、销售收入、税金和利润的基本概念、特点、构成以及相互之间的联系,现金流量的计算;资金的时间价值与等值的概念与计算;静态与动态评价的各类评价指标的特点、定义、经济涵义、计算方法与评价准则,各评价指标的相互联系;投资方案的比选思路与方法;不确定性分析的目的,各类方法的作用;盈亏平衡分析、敏感性分析、概率分析以及决策树分析所涉及的相关概念、计算与评价思路;设备的各类磨损、磨损补偿及寿命的概念,设备大修理的经济界限,设备更新的概念以及原型更新的经济分析方法,设备租赁的相关概念;财务评价与国民经济评价的目的、内容及异同,财务评价的相关概念及有关原理,国民经济评价中直接与间接效果的特点与分析方法、影子价格体系的相关概念;公共项目的概念,收益与成本的特点、识别与计量原则,公共项目的经济评价方法;价值工程的概念、与工业工程和质量管理的异同,产品的功能分类以及提高产品价值的途径 §统计学原理参考书目: 《应用统计学》刘思峰等,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年。 §统计学原理考试大纲: 一、课程性质《统计学原理》是南京航空航天大学硕士入学考试的一门复试科目,主要考核考生对数据的收集与整理、统计推断、方差分析、回归分析、时间序列分析、统计指数的基本理论和应用方法的掌握和理解程度,要求考生对统计学原理的基本理论和基本方法有一个较为系统全面的把握。二、考核内容本课程的考核内容包括:统计学的研究对象、特点、方法与作用;统计数据的收集与整理(统计调查、数据整理、频数分布);统计分布的数字特征(分布的集中趋势?D?D平均指标、分布的离散程度、分布的偏度与峰度);统计推断(总体参数估计,总体参数检验)、方差分析(单因素方差分析、双因素方差分析)、相关分析与回归分析(相关与回归分析的基本概念,一元线性回归分析,多元回归分析、虚拟变量回归分析)、统计指数(统计指数及其种类、综合指数及其应用、平均指数及其应用、指数体系与因素分析)、时间序列分析。

传热学总复习试题及答案第五版考研必备

基本概念 : ?薄材 : 在加热或冷却过程中 , 若物体内温度分布均匀 , 在任意时刻都可用一个温度来代表整个物体的温度 , 则该物体称为 ----. ?传热 : 由热力学第二定律 , 凡是有温差的地方 , 就有热量自发地从高温物体向低温物体转移 , 这种由于温差引起的热量转移过程统称为 ------. ?导热 : 是指物体内不同温度的各部分之间或不同温度的物体相接触时 , 发生的热量传输的现象 . ?对流 : 指物体各部分之间发生相对位移而引起的热量传输现象 . ?对流换热 : 指流体流过与其温度不同的物体表面时 , 流体与固体表面之间发生的热量交换过程称为 ------. ?强制对流 : 由于外力作用或其它压差作用而引起的流动 . ?自然对流 : 由于流体各部分温度不同 , 致使各部分密度不同引起的流动 . ?流动边界层 : 当具有粘性的流体流过壁面时 , 由于粘滞力的作用 , 壁面附近形成一流体薄层 , 在这一层中流体的速度迅速下降为零 , 而在这一流层外 , 流体的速度基本达到主流速度 . 这一流体层即为 -----. ?温度边界层 : 当具有粘性的流体流过壁面时 , 会在壁面附近形成一流体薄层 , 在这一层中流体的温度迅速变化 , 而在这一流层外 , 流体的温度基本达到主流温度 . 这一流体层即为 -----. ?热辐射 : 物体由于本身温度而依靠表面发射电磁波而传递热量的过程称为 ------. ?辐射力 : 物体在单位时间内 , 由单位表面积向半球空间发射的全部波长的辐射能的总量 . ?单色辐射力 : 物体在单位时间内 , 由单位表面积向半球空间发射的波长在λ -- λ +d λ范围内的辐射能量 . ?立体角 : 是一个空间角度 , 它是以立体角的角端为中心 , 作一半径为 r 的半球 , 将半球表面上被立体角切割的面积与半径平方 r 2 的比值作为 ------ 的大小 . ?定向辐射强度 : 单位时间内 , 在单位可见面积 , 单位立体角内发射的全部波长的辐射能量称为 ----. ?传质 : 在含有两种或两种以上组分的流体内部 , 如果有浓度梯度存在 , 则每一种组分都有向低浓度方向转移 , 以减弱这种浓度不均匀的趋势 . 物质由高浓度向低浓度方转移过程称为 ----. ?分子扩散传质 : 静止的流体中或在垂直于浓度梯度方向作层流流动的流体中的传质 , 有微观分子运动所引起 , 称为 ----. ?对流流动传质 : 在流体中由于对流掺混引起的质量传输 .

东南大学传热学历年考研真题(全)

东南大学 二OOO 位研究生入学考试题 一.解释下列现象:(本题共25分,每题5分) 1,冰箱里结霜后,耗电量增加; 2, 某厂一条架空敷设的电缆使用时发现绝热层超温,为降温特剥去一层绝热材料,结果发现温度更高。 3, 某办公室由中央空调系统维持室内恒温,人们注意到尽管冬夏两季室内都是20℃,但感觉不同。 4, 大气中的 CO2 含量增加,导致地球温度升高。 5, 同样是-6℃的 气温,在南京比在北京感觉要冷一些。 二.半径为s γ 圆球,其热导率(导热系数)为λ单位体积发热量为Qr,浸在温度为tf 的 流体中,流体与球表面的对流换热系数为h, 求稳态时,(1) 圆球内的温度分布,(2)当 0.1, 4.5/(s m w m γλ==?℃), 25000/v Q w m =,215/(h w m =?℃), 20f t =℃时,球内 的最高温度。(本题15分) 三.采用测定铂丝电阻的方法可间接测出横掠铂丝的空气速度。现测得铂丝直径d=0.1mm, 长10mm ,电阻为0.2Ω,通过的电流为1.2A,表面温度为200℃,已知0.3851/3 0.911Pr um em m R N =,空气的物性参数见下表,求气流的速度u ∞( 本题15分) 附:空气的物性参数 t ℃ λ/(w m ?℃) ν 2/m s Pr 20 2.59210-? 21.4610-? 0.703 110 3.27210-? 24.3610-? 0.687 200 3.93210-? 26.0610-? 0.680 四,用一裸露的热电偶测烟道内的烟气温度,其指示值为280℃ 已知烟道壁面温度为250℃ 热电偶的表面温度为0.9℃,与烟气的对流换热系数为1002 /(w m ?℃)求烟气的实际温度。若烟气的实际温度为317℃,热电偶的指示值为多少?(本题15分) 五,一条供热管道长500m ,架空敷设,管道内径为70mm ,管内热水与外部空气的总传热系数为1.82 /(w m ?℃)流量为1000kg/h,比热为4.168J/(kg .℃).若入口温度为110℃ 空气温度为—5℃ 求出口热水温度。(本题15分) 六, 一长为H ,宽为b ,厚度为δ的铝板水平放置(b >>δ )长度方向两端温度均为o t ,底部绝热,周围空气的温度为f t 与铝板的对流传热系数为h ,设铝板的热导率为λ,求铝板的温度分布。(本题15分)

南航自动控制原理考研大纲

§自动控制原理参考书目: 《自动控制原理(第五版)》胡寿松著,科学出版社2007年§自动控制原理考试大纲: 《自动控制原理》考试内容包括: 经典控制理论和现代控制理论两大部分。第一章自动控制的一般概念知识点:控制系统的一般概念:名词术语、发展史、控制系统的分类、控制系统的组成、典型外作用、对控制系统的基本要求基本要求:掌握反馈控制的基本原理、根据系统工作原理图绘制原理方块图第二章控制的数学模型知识点:控制系统动态微分方程的列写用拉普拉斯变换求解线性微分方程的零初态响应与零输入响应运动模态的概念传递函数的定义和性质、典型元部件传递函数的求法控制系统结构图的绘制、等效变换、梅逊公式在结构图和信号流图中的应用基本要求:1.利用复阻抗建立电路结构图 2.熟悉控制系统常用元部件的传递函数3.掌握控制系统结构图的绘制方法及基本等效变换 4.用等效变换或梅逊公式求结构图或信号流图的各种传递函数第三章线性系统的时域分析法知识点:控制系统时域动态性能指标的定义与计算、误差的定义与稳态误差的计算系统稳定性的定义与判断法则、系统动态性能分析不作要求的内容: 过阻尼二阶系统性能指标的估算公式非零初始条件下二阶系统的响应过程高阶系统的动态性能估算、赫尔维茨稳定判据动态误差系数、采用串级控制抑制内回路扰动基本要求:

1.学会求出一阶系统的阶跃响应、会推导一阶系统动态性能指标的计算公式 2.典型欠阻尼二阶系统动态性能指标的计算、性能指标与特征根的关系 3.改善二阶系统动态性能指标的方法 4.主导极点与偶极子的概念及其应用 5.劳斯判据的应用 6.静态误差系数、系统型别、稳态误差的计算。 7.扰动引起的误差的定义与计算方法 8.减小和消除稳态误差的方法第四章线性系统的根轨法知识点:根轨迹的基本概念、根轨迹的模值条件与相角条件、根轨迹绘制的基本法则广义根轨迹、系统性能的分析不作要求的内容: 根轨迹簇基本要求:1.学会由系统的特征方程求开环增益从零到无穷变化时的根轨迹方程(或开环零点、或开环极点从零到无穷变化)2.理解根轨迹的模值方程与相角方程的几何意义 3.掌握零度根轨迹与1800度根轨迹的绘制法则 4.学会由根轨迹分析系统稳定性、分析参数的选择对系统运动模态的影响第五章线性系统的频域分析法知识点:频率特性的概念及其图示法、开环频率特性的绘制奈奎斯特稳定判据、稳定裕度不作要求的内容: 对数幅相曲线随机信号的频谱、确定闭环频率特性的图解方法基本要求:1.切记稳定系统的正弦响应的稳态输出是与输入同频率的正弦信号,幅值相角均随频率改变;其稳态误差也是与输入同频率的正弦信号,且幅值相角均改变。 2.掌握频率特性的计算方法 3.掌握典型环节的频率特性,其中振荡环节的两组特征点要记住。 4.开环系统幅相曲线的绘

南航考研各科参考书目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 二〇〇九年招收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入学考试参考书目录 212 法语:1.《法语》(1-3册)马晓宏,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2004 (注:第一、第二册为主);2.《大学法语简明教程》薛建成,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6。 213 俄语:《大学俄语(东方)》1-2册,北京外国语大学、莫斯科普希金俄语学院合编,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1998年。 214 日语:1.《新编日语》第1、2 册,作者周平,陈小芬,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3年。215 德语:《大学德语》第1、2 册(修订版),作者张书良,高教出版社,2002年。 216 英语:大学英语(全新版)综合教程总主编李荫华, 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3年 500 西方社会学理论:《现代社会学理论新编》童星主编,南京大学出版社,2003年。 501 科学社会学:《科学社会学》[美],默顿,商务印书馆,2003年第一版。 503 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选读:《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选读》,教育部社会科学研究与思想政治工作司组编,人民出版社1999年7月版/2004年3月版。 505 民法学:《民法》,魏振瀛主编,北京大学出版社,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年7月第3版。506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重点教材,高等教育出版社2008年2月版 507 翻译与写作:《实用翻译教程》增订本,冯庆华,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2002年;《中国现代散文英译》,张培基,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999年。 508 专业日语:1.《高级日语》第四册,吴侃村木新次郎主编,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 05年。 509 专业英语:1.《简明英语语言学教程》修订本,戴炜栋,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2年; 2.《英国文学选读》,王守仁,高等教育出版社,2001年; 3.《美国文学选读》陶洁,高等教育出版社,2001年。 510 结构力学:《结构力学》,丁锡洪编,航空工业出版社。 511 振动基础:《机械振动基础》胡海岩主编,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出版社,2004年 512 微机原理及应用:倪继烈,刘新民,《微机原理与接口技术》(第二版),电子科技大学出版社 513 空气动力学:《空气动力学》,陈再新编,航空工业出版社。 514 测试技术基础:李孟源主编, 《测试技术基础》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出版社 2006 515 桥梁工程:《桥梁工程》,姚玲森主编,人民交通出版社,2004年 516 路基路面工程:《路基路面工程》邓学钧主编,人民交通出版社,2005年第二版 517 建筑结构设计:《建筑结构设计(第一册)——基本教程》,邱洪兴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年6月第一版。 518 流体力学:《流体力学》林建忠主编,清华出版社。 519 混凝土科学:《近代混凝土技术》黄士元、蒋家奋编,陕西科技出版社。 520 生物化学:《生物化学》(第三版)上、下册王镜岩等编著,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年521 微机原理及应用:《80X86/Pentium微型计算机原理及应用》,吴宁主编,电子工业出版社 2000年 522 机械振动:《机械振动与冲击》胡海岩主编,航空工业出版社(修订版)2002年 524 流体力学:《流体力学基础》梁德旺主编,航空工业出版社 1998年。 525 传热学:《传热学》,杨世铭、陶文铨编著,高等教育出版社(第三、四版)或《传热学》,王宝官主编,航空工业出版社。 531 微机原理及应用:《80X86/Pentium 微型计算机原理及应用》吴宁编,电子工业出版社,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