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 财政支出

第2章 财政支出
第2章 财政支出

第二章财政支出(6学时)

授课题目:第一节财政支出概述

教学目的与要求:通过教学,使学生熟练掌握财政支出的含义,了解财政支出的分类内容,理解我国财政支出的原则与重点,了解财政支出的规模与影响因素。教学重点:财政支出含义、分类、规模与影响因素和我国财政支出原则与重点教学难点:财政支出规模与影响因素

教学方法:启发与讲授相结合

教学手段:PowerPoint课件与板书

授课时数:1、2学时

教学过程与内容

一、复习与提问

1. 什么是资源配置?财政如何实现资源配置的职能?

2. 什么是收入分配、经济公平和社会公平?

3. 简述财政收入分配的职能的范围?如何实现其职能?

4. 什么是经济稳定与经济发展?财政如何实现经济调控的职能?

二、讲授新课

本章主要阐述财政支出的基本理论问题。通过教学,使学生了解财政支出的基本理论,掌握购买性支出和转移性支出的涵义、内容和经济意义,了解目前我国各项财政支出的现状和发展趋势,并能分析一些有关财政支出的经济现象。

第一节财政支出概述

一、财政支出的概念

1. 财政支出

也称预算支出,通常是指国家为实现其各种职能,由财政部门按照预算计划,按照一定的方式和渠道,将国家集中的财政资金向有关部门和方面进行支付的活动。

2. 公共财政支出

是指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政府为提供公共物品和服务,满足社会共同需要而进行的财政资金的支付。

二、财政支出的分类

(一)按财政支出的经济性质分类

按经济性质划分财政支出,主要看财政支出是否直接形成购买力,即是否与物品和劳务相交换为标准,通常将财政支出分为购买性支出和转移性支出。

1. 购买性支出

购买性支出又称消耗性支出,是指政府按照等价交换的原则在市场上购买物品和劳务的支出,包括购买进行日常政务活动所需或用于国家投资所需的物品和劳务的支出。

在这种性质的支出安排中,政府如同其他经济主体一样,在市场上从事等价交换活动,它是政府的市场性再分配活动。

2. 转移性支出

转移性支出是指政府按照一定方式,将一部分财政资金无偿的、单方面的转移给公民和其他受益者。

它是政府的非市场性再分配活动,不存在任何交换的问题。

3. 这种分类具有较强的经济分析意义

购买性支出主要影响的是社会资源配置,它也直接成为一种有效需求,

转移性支出对经济的影响主要体现在收入分配上。它是资金使用权的转移,是资金从政府无偿转移到特定人群手中,财政活动是直接对收入分配产生影响,政府并没有配置这部分资源。

因此,在财政支出总额中,购买性支出所占的比重大些,财政活动对生产和就业的直接影响就大些,财政配置资源的职能较强;反之,转移性支出所占的比重大些,财政活动执行收入分配的职能较强。

思考与讨论:购买性支出与转移性支出有何异同?

(二)按财政支出在社会再生产中的最终用途分类

1. 补偿性支出

补偿性支出是用于补偿生产过程中消耗掉的生产资料方面的支出。该项支出在经济体制改革之前,曾是我国财政支出的重要内容。但目前,属于补偿性支出的项目,只剩下企业挖潜改造支出一项。

2. 消费性支出

消费性支出是财政用于社会共同消费方面的支出。属于消费性支出的项目,主要包括文教科学卫生事业、抚恤和社会救济费、行政管理费、国防费等项支出。

3. 积累性支出

积累性支出是财政直接增加社会物质财富及国家物资储备的支出,包括基本建设支出、流动资金支出、国家物资储备支出、生产性支农支出等项。

(三)按财政支出产生效益的时间分类

1. 经常性支出

经常性支出是维持公共部门正常运转或保障人们基本生活所必需的支出,主要包括人员经费、公用经费和社会保障支出。特点是它的消耗会使社会直接受益或当期受益,直接构成了当期公共物品的成本,按照公平原则中当期公共物品受益与当期公共物品成本相对应的原则,经常性支出的弥补方式是税收。

2007年,我国开始正式按此支出分类统计财政支出,我国财政支出分为24类、170多款、1100多项。

三、我国财政支出的原则与重点

(一)财政支出的原则

1. 公平分配原则

该原则是指通过财政支出对市场调节所形成的初次分配结果,进行有效的再分配,以实

现企业和个人在国民收入分配中做到机会均等。

2. 效益原则

该原则是以市场机制发挥基础性作用为基点,遵循市场效率准则来安排财政支出,优化资源配置,以最小的社会成本取得最大的社会效益。

3. 稳定与发展原则

该原则是指通过正确安排财政支出的方向和规模,保证宏观经济的稳定和发展。财政支出规模和结果是影响社会总需求规模和结果的重要因素,在社会总供给大于社会总需求时增加财政支出,在社会总供给小于社会总需求时,减少财政支出。

(二)我国财政支出的重点

1. 全面落实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要求,加大教育投入力度,提高教育资金使用效率。

2. 大力支持医药卫生体制改革,提高医疗服务和保障水平。

3. 加大保障性安居工程投入力度,推进公共租赁房、廉租房建设和农村危房及各类棚户区改造。

4. 支持加快建立覆盖城乡居民的社会保障体系,进一步扩大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试点范围,并将试点地区城镇无收入居民纳入保障范围。

5. 加强农业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大力推进农田水利建设、中小河流治理、小型病险水库除险加固、山洪灾害防治等,切实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

6. 支持节能减排和科技创新,促进经济结构调整和发展方式转变。

四、财政支出的规模分析

(一)财政支出规模的衡量指标

1. 财政支出规模

是指在一个财政年度内所安排的财政支出数量。它可以用绝对数表示,也可以用相对数来反映。

2. 财政支出的绝对量

就是一个财政年度内安排的财政支出的实际数量。财政支出的绝对量可以直观地反映政府在一个财政年度内的财政支出规模,体现了财政支出总量与宏观经济运行的相互关系,方便对财政支出进行各年度的比较,找出变化的原因、存在的不足和解决问题的办法。

3. 财政支出的相对量

就是一个财政年度内财政支出总量占国内生产总值(GDP)或国民收入(GNP)的比重。财政支出的相对量反映了在一个财政年度内财政配置资源的数量,体现了财政活动的规模和政府在国民经济运行中的地位及重要程度。

(二)影响财政支出规模的因素

1. 经济因素

经济因素即经济发展水平和经济体制的类型。经济规模决定财政支出规模,经济发展、生产力水平提高,财政支出规模也相应增大。一国的经济体制对财政支出规模也有很大影响,即使经济体制相同,但各国由于实行不同福利制度而导致的差异,也对财政支出规模产生影响。

2. 政治因素

政治因素对财政支出规模的影响主要表现在:一是政局是否稳定;二是政体结构的行政效率;三是机构设置是否科学。政治因素主要包括社会政治局面的稳定状况、政治体制结构及政府工作效率、政府活动范围等。

3. 政府职能

政府职能的大小及其侧重点,决定了财政支出的规模和结构。

4. 社会因素

人口、教育、卫生、社会救济、城乡差距等社会性因素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财政支出规模。

三、小结

让公民知道政府花了多少钱,办了什么事,这是政府的责任。作为国家的“管家”和“账房”,财政部门不仅要把国家有限的财政资金花在公民最需要的地方,把钱花在刀刃上。通过了解财政支出的概念和分类内容,理解目前我国财政支出的原则与重点,初步具备解释或分析一些实际生活中的与财政支出相关的经济现象的能力。

四、课外作业

(一)关键概念

财政支出购买性支出转移性支出财政支出规模

(二)单选题

1. 购买性支出占较大比重的财政支出结构反映出政府财政履行()职能较强。

A.收入分配

B.资源配置

C.行政管理

D.国防教育

2. 按财政支出的经济性质分类,政府单方面的、无偿的资金支付属于()。

A.购买性支出

B.转移性支出

C.补偿性支出

D.积累性支出

2. 遵循市场效率准则来安排财政支出,优化资源配置,以最小的社会成本取得最大的社会效益,体现了财政支出()的要求。

A.公平分配原则

B.效益原则

C.稳定

D.发展

(三)多选题

1. 从财政的职能角度看,财政支出一般执行哪些职能()。

A.行政管理

B.公共服务

C.资源配置

D.收入分配

2. 影响财政支出规模的主要因素是()。

A.经济性因素

B.支出结构

C.社会性因素

D.法律性因素

3. 财政支出按经济性质分类,一般分为()。

A. 积累性支出

B. 消费性支出

C. 购买性支出

D. 转移性支出

6. 政府采购主要包括以下特点()。

A.采购行为非营利性

B.非公开性

C.公平性

D.规范性

4. 财政支出公平分配原则,要求()。

A.实现平均分配

B.实现公平分配

C.多劳多得

D.缩小收入差距

5.在安排和执行财政支出时,必须坚持一定反映客观规律性的原则,这些原则包括()。

A.公平分配原则

B.效益原则

C.便利原则

D.稳定与发展原则

(四)判断题

1. 财政支出是财政分配的归宿,反映了国家的政策、政府活动的范围和方向。()

2. 购买性支出的收入再分配职能较强,转移性支出的资源配置只能较强。()

授课题目:第二节购买性支出

教学目的与要求:通过教学,使学生掌握社会公共消费、公共投资、政府采购支出的内容,了解行政管理、国防、社会公共事业支出的必要性,熟悉社会基础设施和公用基础设施投资领域,认识我国建立政府采购制度的意义。

教学重点:公共消费、公共投资、政府采购支出的内容

教学难点:社会基础设施和公用基础设施投资

教学方法:启发与讲授相结合

教学手段:PowerPoint课件与板书

授课时数:3、4学时

教学过程与内容

一、复习与提问

1. 什么是财政支出?公共财政支出?

2. 简述财政支出的分类内容?

3. 影响财政支出规模的因素有哪些?

4. 我国财政支出的原则和重点是什么?

二、讲授新课

第二节购买性支出

一、社会公共消费支出

(一)行政管理支出

行政管理支出是国家财政用于国家权力机关、行政机关(包括党派、社会团体)和外事机构行使其职能所需的费用支出。它属于公共消费性支出。行政管理支出的主要内容包括:.

1. 行政支出,包括行政机关经费、行政业务费、干部培训费和其他行政经费;.

2. 公检法支出,包括公安司法检察机关经费、业务费、警校司法学校经费等;.

3. 外交支出,包括驻外机构经费、出国费、外宾招待费、国际组织会费等。

(二)国防支出

国防支出是国家财政用于国防建设和武装力量方面的费用。包括国防费、国防科研事业费、民兵建设费和防空经费等。

1. 安排国防支出要考虑国际政治局势变化

2. 安排国防支出要考虑国家财力的因素

3. 安排国防支出要考虑国防支出的投向

(三)社会公共事业支出

社会公共事业支出是政府为了实现社会管理职能,满足社会公共需要,通过政府预算安排的用于各种公共事业部门的资金支出,它属于社会公共消费性支出。

包括财政用于科学、教育、文化、卫生、体育等事业上的支出,也简称为科教文卫事业费。社会公共事业支出主要是财政用于社会公共事业部门的经常性支出,不包括这些部门由财政拨付的基本建设支出、科技三项费用等投资支出。

1. 人员经费支出

人员经费支出主要用于文教、科学、卫生等单位的工资、补助工资、职工福利费、离退休人员费用、人民助学金等开支项目。

2. 公用经费支出

公用经费支出用于解决文教、科学、卫生等事业单位为完成事业计划所需的各项费用开支,主要包括公务费、设备购置费、修缮费和业务费。

思考与讨论:“三公经费”具体指什么经费?属于什么性质的财政支出?

二、公共投资支出

公共投资支出又称财政投资支出,它是政府财政用于各种公共性质项目的资金支出。投资与经济增长关系密切,政府为促进经济增长往往利用财政投资来拉动,以调节经济运行。

(一)公共投资的特点

公共投资有如下特点:

1. 公共投资的主体是政府,一般其投资能力和承担风险的能力都较强。

2. 公共投资目的的社会效益性。

3. 公共投资项目的大型化和长远性。

4. 公共投资的宏观调控性。

(二)公共投资的范围

1. 社会基础设施和公用基础设施投资领域

社会基础设施是一国在科学技术研究和开发方面,以及教育和公共卫生等社会发展方面的基础设施。

公用基础设施是一国经济发展的外部环境所必需的基础设施,如道路、供水、供电、通讯等。

2. 经济基础产业投资领域

经济基础产业大都是关系国计民生的重要企业,是经济增长必不可少的因素,如能源、基本原材料、交通等。这类产业具有资本密集程度高、投资大、建设周期长、投资回收慢等特点,因此非政府投资主体一般不愿意主动进行投资。

3. 高新技术产业投资以及重要能源和稀缺资源的开发领域

(三)政府采购

1. 政府采购与政府采购制度

(1)政府采购

又称公共采购,是指各级政府及其所属机构为履行职能的需要,在财政的监督下,按照

法定的程序和方式从国内外市场上购买所需产品和服务的活动。显然,政府采购属于购买性支出。政府采购支出是政府为进行这种公共采购所做的支出。

(1)政府采购制度

政府采购制度作为财政制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对政府采购活动加以规范的政策、法规、制度的总称。

2. 政府采购制度的特征

(1)采购活动具有公开性、公正性和竞争性

(2)采购制度具有规范性、政策性

(3)采购的资金来源具有公共性

(4)政府采购行为的非营利性

3. 我国建立政府采购制度的意义

(1)建立政府采购制度是建立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机制的必然要求,有利于促进市场经济的公平竞争,促进全国统一大市场的形成,可以更好地弥补市场缺陷。

(2)有利于加强财政监督,提高财政资金使用效率。

(3)有利于加强财政宏观调控的功能

三、小结

购买性支出包括两部分:一是社会公共消费支出,即购买各级政府进行日常政务活动所需的物品和劳务的支出,如国防支出、行政管理支出、文教科卫支出等;二是公共投资性支出,即各级政府用于公共投资的支出,如基础设施、基础产业等方面的投资拨款。二者虽同属购买性支出,但存在明显差异。社会公共消费性支出是非生产的消费性支出,其使用不形成任何资产;公共投资性支出是生产的消费性支出,其使用形成资产。

四、课外作业

(一)关键概念

政府采购政府采购制度社会基础设施公用基础设施

(二)单选题

1. 下列财政支出中,属于社会公共消费支出的是()。

A挖潜改造支出 B.财政贴息

C.行政管理支出

D.支农支出

2. 政府投资性支出属于()。

A.转移性支出

B.高风险性支出

C.购买性支出

D.高收益性支出

3. 下面哪个行业是基础产业()。

A.能源业

B.服装业

C.建筑业

D.金融业

4. 下列关于文教科学卫生支出的表述中,正确的是()。

A.教育属于公共产品,其支出应全部由财政承担

B.公共卫生支出应由财政承担

C.应用科学研究的经费应由政府财政提供

D.医疗服务支出应由政府财政承担

5. 下列关于公共投资的表述正确的是()。

A.完全是无偿拨款

B.应侧重项目的经济效益

C.政府可以投资大型项目

D.政府投资的资金来源都是无偿取得的

6. 政府投资主要应该投向()

A.国有企业

B.有盈利的部门

C.社会基础设施

D.加工工业

(三)多选题

1. 政府采购主要包括以下特点()。

A.采购行为非营利性

B.非公开性

C.公平性

D.规范性

2. 下列属于社会公共消费支出的有()。

A.行政管理支出

B.国防支出

C.文教科卫支出

D.社会保障支出

3. 我国行政管理费支出包括( )。

A.国防事业费

B.司法检察支出

C.外交支出

D.高等教育支出

4.公用经费包括( )。

A.设备购置费

B.离退休人员费用

C.业务费

D.修缮费

5. 公共投资具有的特点是( )。

A.强调投资的经济效益

B. 短期投资项目

C.可以从事经济效益一般,但社会效益好的项目

D.可以投资大型项目(四)判断题

1. 对教育支出的性质分析表明应当由政府提供全部的教育经费。()

2. 行政国防支出属于政府的转移性支出。()

3. 政府采购的目的是为了实现政府职能和公共利益。()

4. 基础产业是指具有显著的竞争性特点的产业部门。()

授课题目:第三节转移性支出

教学目的与要求:通过教学,使学生掌握社会保障、财政补贴、税式支出的内容了解我国社会保障制度发展现状与完善方向,掌握社会保障资金的筹集模式。教学重点:社会保障、财政补贴、税式支出的内容。

教学难点:社会保障资金的筹集模式

教学方法:启发与讲授相结合

教学手段:PowerPoint课件与板书

授课时数:5、6学时

教学过程与内容

一、复习与提问

1. 什么是社会公共消费支出?包含哪些项目?

2. 简述我国实施政府采购的意义?

3. 简述公共投资的特点?

4. 什么是社会基础设施和公用基础设施投资?

二、讲授新课

第三节转移性支出

一、社会保障支出

(一)社会保障制度的概念

1. 社会保障

是指政府向丧失劳动能力、失去就业机会以及遇到其他不幸事故而面临生活困难的公民而提供基本生活保障,是依法进行的国民收入再分配活动。

2. 社会保障制度

是法律规定的、按照某种确定的规则经常实施的社会保障政策和措施体系。社会保障支出是政府用于社会保障方面的财政支出,它的规模和大小与一国的社会保障制度密切相关。

(二)我国社会保障制度的内容

1. 社会保险

社会保险是指以国家立法形式强制实施,以解除劳动者在遭受年老、疾病、伤残、失业、死亡等特殊事件时的后顾之忧为目的,并采取由劳动者、雇用单位、政府三方共同筹集基金以实现受保障者权利与义务相结合的一种社会保障制度。

目前,我国的社会保险包括养老保险、失业保险、医疗保险、工伤保险、生育保险、住房公积金,即“五险一金”。

社会保险具有互济性、强制性、社会性、福利性的特点。社会保险是现代社会保障的核心内容。

2. 社会救济

(1)社会救济

是指国家和社会对贫困人口与遭受自然灾害等不幸事故的人所构成的社会弱势群体提供钱款、物资接济和扶助的一种社会保障制度。

(2)社会救济的特点

第一,全部费用由政府从财政资金中解决,接受者不需要缴纳任何费用;

第二,受保人享受社会救助待遇需要接受一定形式的经济状况调查,国家向符合救助条件的个人或家庭提供救助。

3. 社会福利

社会福利是由国家和社会团体通过社会化的福利设施和有关福利津贴,以满足社会成员的生活服务需要并促使其生活质量得到改善的一种社会保障制度。

(1)政府或社会团体兴办的以全体社会成员为受益对象的公共福利事业。如教育、科学、环境保护等设施。

(2)政府或社会团体为残废者、孤儿、生活无着的老人等具有特殊需要而又无力自理的人举办的专门性福利事业。如养老院、孤儿院、疗养院、盲聋哑儿学校等。

(3)政府为照顾一定地区或一定范围的居民对部分必要生活资料的需要而采取的局部性或选择性的福利设施。如对寒区居民给予冬季取暖补贴、为低收入居民提供廉价住房。

4. 社会优抚

社会优抚是对革命军人及其家属提供的社会保障。包括军人退役或在战场上牺牲、伤残时,政府对其家属和本人的一种生活补助和优待照顾。

(三)我国社会保障体系的发展

1. 社会保障体系框架基本形成

(1)参保范围逐步趋向全覆盖

(2)城乡居民基本生活得到有效保障

(3)社会保障制度运行基本平稳

(4)社会保障公共服务体系基本建立

目前,我国已形成了以各级社会保险经办机构为主干、以银行及各类定点服务机构为依托、以社区劳动保障工作平台为基础的社会保障管理服务组织体系和服务网络,并逐步向乡镇、行政村延伸。规范化、信息化、专业化建设积极推进。。

2. 社会保障体系的完善

(1)进一步扩大社会保障覆盖面

(2)稳步提高社会保障待遇水平

(3)社会保障制度更加公平

(4)努力实现社会保障体系长期稳定运行

(四)社会保障基金的筹集模式

1. 现收现付式

现收现付式是指以近期横向收付平衡原则为指导,用一个时期正在工作的一代人的缴费来支付已经退休的一代人的养老金。如图3-1所示。

图3-1 现收现付式

现收现付式的优点是简便易行,费率调整灵活,社会共济性强,基本上不存在基金受投资风险影响的问题。

2. 完全基金式

完全基金式是一种以远期纵向收付平衡原则为指导的筹资方式,其特征是建立个人账户,使退休金直接来源于社会成员本身的储蓄积累。如图3-2所示。

图3-2 完全基金式

实行完全基金式的好处体现为:首先,它能够缓解养老保障制度所受到的人口老龄化的冲击,避免了现收现付所需要的缴纳税费的增加。其次,它完全靠劳动者本人融资,没有收入再分配的功能,不会造成政府额外的财政负担。再次,由于每个成员都有明确的个人账户,对自己所缴的费用有充分的权益,不会期待政府的补助和津贴,因此这一模式不会扭曲个人的工作和储蓄行为。最后,该模式会产生更多的储蓄,有助于资本积累。缺点是基金很容易受通货膨胀的威胁,不具有社会供济功能等。

3. 部分基金式

部分基金式,这种方式是对前两种方式的综合运用,每年的保障资金收入,部分用于现收现付的社会保险支出,部分用于建立社会保险储备基金。

部分基金式是边积累边支出的方式。这种方式多为养老保险所采用。初期费率低一些,以后逐步提高。但其收费率的确定有一定的难度。如果费率过高,会给筹对象带来不必要的负担;过低,又可能满足不了未来支出的需要。

思考与讨论:我国筹集社会保障基金应选择那种方式?

二、财政补贴支出

财政补贴是政府为了实现特定的政治、经济和社会目标,在一定时期内,对某些特殊的产业、部门、地区、企业或个人给予的补助。从本质上说,它属于一种转移支付,属于国民社会保障基金

养老金受益人

缴纳税费 支付收益 工作的人

收入的再分配。

(一)财政补贴的特点

1. 政策性;

2. 灵活性;

3. 可控性;

4. 时效性;

5. 专项性。

(二)我国财政补贴的主要内容

1. 价格补贴

价格补贴是国家为了弥补因价格体制或政策原因造成价格过低而给生产经营带来的损失而给予的补贴。

2. 政策性亏损补贴

政策性亏损补贴是由于国家政策的原因给生产经营的企业带来损失而进行的补贴。

3. 财政贴息

财政贴息是国家财政对某些行业、企业或项目的贷款利息,在一定的期限内按利息的全部或一定比例给予的补助。

4. 福利补贴

福利补贴是财政直接给予职工和居民的各种福利性的生活补贴。

三、税式支出

税式支出是指在现行税制结构不变的条件下,国家对于某些纳税人或其特定经济行为,实行照顾或激励性的区别对待,给予不同的税收减免等优惠待遇而形成的支出或放弃的收入。

税式支出的实质是政府为实现自己的既定政策目标,增强对某些经济行为的宏观调控,以减少收入为代价的间接支出。其形式主要有起征点、税收扣除、税额减免、优惠退税、优惠税率、盈亏互抵、税收抵免、税收递延和加速折旧等。

四、其他转移性支出

1. 援外支出

援外支出是指财政用于援助其他国家或地区或国际组织的各种支出。它在不直接形成国内商品和劳务的需求时,具有转移性支出的性质。

2. 债务利息支出

债务利息支出是指政府财政用于偿还国内外借款的付息支出。财政的债务利息支出具有转移性支出的性质。

三、小结

转移性支出直接表现为政府的部分财政资金无偿的、单方面的转移,包括补助性支出、捐赠支出和债务利息支出等。其中,补助性支出由社会保障支出、财政补贴支出和税式支出构成。从数额上看,补助性支出由占转移性支出的份额最大;从经济影响上看,也是补助支出最为重要,它全面影响着收入分配,并间接影响着资源的配置。

四、课外作业

(一)关键概念

社会保障社会保障制度财政补贴税式支出社会保险社会救济

(二)单选题

1. 社会保障支出包括()支出。

A.抚恤

B.教育

C.科技

D.农业

2. 社会保障是保障公民的()。

A.福利权利

B.享受权利

C.生存权利

D.消费权利

3. 财政对盲聋哑人提供各种物质帮助,属于()。

A.伤残保险

B.社会救助

C.社会福利

D.社会优抚

4. 通过财政拨款,以保障贫困者的最低限度生活需要,属于()。

A.社会保障

B.社会救助

C. 社会福利

D.社会优抚(三)多选题

1. 下列各项支出中属于财政补贴支出的有()。

A.价格补贴

B.困难救济

C.财政贴息

D.政策性亏损补贴

2. 社会保障包括()。

A.社会保险

B.社会救济

C.法律援助

D.社会优抚

9. 社会保障基金的筹集模式有()。

A.储蓄式

B.现收现付式

C.部分基金式

D.完全基金式

3.我国社会保险的项目主要有()。

A.养老保险

B.子女保险

C.失业保险

D.医疗保险

(四)判断题

1. 社会福利事业费是财政用于解决城乡人民生活困难的支出。()

2. 财政补贴支出具有很强的政策性,是国家调节经济的一种经济杠杆。()

3. 现代社会保障制度的核心内容是社会救济。()

4. “全面建成覆盖城乡居民的社会保障体系”是我国社会保障体系建设的目标。()

04第二章财政支出理论与内容

第二章财政支出理论与内容 第一节财政支出的分类及其经济影响 知识点一、财政支出的分类 (一)按财政支出的经济性质分类:分为购买性支出和转移性支出。 财政支出的经济性质分类 购买性支出转移性支出 直接 表现 政府购买商品或劳务的活动资金的无偿的、单方面转移 范围包括购买进行日常政务活动所需要的商品与劳务的支出,也包括用于进行 国家投资所需的商品和劳务的支出政府部门用于补贴、债务利息、失业救济金、养老保险等方面的支出 特点遵循等价交换的原则政府财政付出了资金,未获得任何商品 和劳务 (二)按财政支出在社会再生产中的作用分类:分为补偿性支出、消费性支出和积累性支出。 按财政支出在社会再生产中的作用分类(1)补偿性支出用于补偿生产过程中 消耗掉得生产资料方 面的支出 目前财政用于补偿性支出的 项目大大削减 (2)消费性支出财政用于社会共同消 费方面的支出 文教科学卫生事业费、抚恤和 社会救济费、行政管理费、国 防费等项目支出 (3)积累性支出财政直接增加社会物 质财富及国家物资储 备的支出 基本建设支出、流动资金支 出、国际物资储备支出、生产 性支出 【例题】下列财政支出项目中,属于积累性支出的是()(2013年考题) a.国家物资储备支出 b.国防支出 c.社会福利救济支出 d.行政管理支出 答案:a (三)按财政支出的目的性分类 按财政支出的目的性分类,财政支出可以分为预防性支出(国防、司法、公安和政府行政部门的支出)和创造性支出(经济、文教、卫生和社会福利)。 【例题】下列属于预防性财政支出的有()。

a.国防支出b、司法支出 c、经济支出 d、文教支出 e、政府行政部门支出 【解析】本题考查预防性支出的内容。cd属于创造性支出。 (四)按政府对财政支出的控制能力分类 按政府对财政支出的控制能力分类,将财政支出分为可控制性支出和不可控制性支出。“控制能力”是指政府可根据经济形势的变化和财政收入的可能而对财政支出进行调整的能力。 其中,不可控制性支出理解为根据现行法律、法规所必须进行的支出,不得随意停付或逾期支付,也不得任意消减其数额。这类支出一般包括两类:一类是国家法律、法规明确规定 的个人享受的最低收入保障和社会保障;另一类是政府遗留义务和以前年度设置的固定支出 项目,如债务利息支出、对地方政府的补贴等。而可控制性支出弹性较大。 【例题】按照政府对财政支出的控制能力,财政支出可分为可控制性支出和不可控制性支出, 其中不可控制性支出包括() a、社会保障支出b、债务利息支出 c、基本建设支出d、对地方政府的补贴支出 e、流动资金支出 答案:abd 【解析】本题考查不可控制性支出的内容,ce属于可控制性支出。 (五)按财政支出的受益范围分类 按财政支出的受益范围分类,财政支出分为一般利益支出和特殊利益支出。一般利益支出是指全体社会成员均可享受其所提供的利益的支出,包括国防支出、司法支出、行政管理支出等;特殊利益支出是指对社会中某些特定居民或企业给予特殊利益的支出,包括教育支出、 医疗支出、企业补贴支出、债务利息支出等。 【例题】下列属于特殊利益支出的有() a.教育支出 b.医疗卫生支出 c.国防支出 d.司法支出 e.行政管理支出 答案:ab 【解析】本题考查特殊利益支出的内容。cde属于一般利益支出。 知识点二、财政支出的经济影响 购买性支出对经济的影响 对流通领域的影响社会总需求是由个人与经济组织的消费需求、个人与经济组织的投资需求和政府 的消费性需求所构成的,政府购买性支出对社会总需求的形成有着重大影响。政府购买性支出的增减变动直接制约社会总需求的形成。财政的购买性支出是现代市场经济条件下各种商品和劳务销售得以实现的一个必不可少的条件。

第二章财政支出基本理论

第二章财政支出的基本理论 一、单项选择题 1.私人物品可以通过市场有效率地加以分配,而有效率的供给通常需要政府行动的是 () A. 公共物品 B. 私人物品 C. 消费品 D. 固定资产 2.为使某种物品或服务的效益最大化,其产量应达到使其()为零 A. 社会边际效益 B. 社会边际成本 C. 净边际效益 D. 社会总成本 3.如果学校是政府办的,但办学的成本全部通过向学生收费来补偿,在这种情况下, 教育在提供方式和生产方式上采取了下述哪种组合?() A. 公共提供,公共生产 B. 公共提供,私人生产 C. 市场提供,公共生产 D. 市场提供,私人生产 4.在弥补外部效益时,可供政府选择的有效对策是() A. 征税 B. 补贴 C. 公共管制 D. 公共生产 5.如果政府与私人公司签定合同,由该公司提供城市的绿化服务,政府支付该公司费 用以补偿提供服务的成本。在这种情况下,城市绿化这项服务在提供和生产上采用的组合是() A. 公共提供,公共生产 B. 公共提供,私人生产 C. 市场提供,公共生产 D. 市场提供,私人生产 6.解决自然垄断的有效措施有() A. 征税 B. 采取反垄断措施 C. 公共定价 D. 收费 7.政府在为自然垄断产品定价时,会产生企业亏损问题的定价方法是() A. 边际成本定价 B. 二部定价 C. 平均成本定价 D. 固定成本与变动成本定价 8.在如下假设基础上,二部定价法相比平均成本定价法能给社会带来更多经济福利 () A. 没有或极少有消费者退出 B. 没有收入再分配问题 C. 没有亏损问题 D. 有众多消费者退出 9.当产量从而价格产生较大波动时,农产品供求弹性的不对称会形成如下市场() A. 垄断市场 B. 蛛网市场 C. 寡头市场 D. 完全竞争市场 10.竞争市场上以保障低收入者基本生活需要为目标的公共定价主要针对以下产品 () A. 奢侈品 B. 耐用消费品 C. 高档消费品 D. 生活必需品 11.下列项目中不属于规费的是() A. 过桥收费 B. 护照费 C. 商品检验费 D. 毕业证书费 12.下列项目中属于使用费的是() A. 律师执照费 B. 商标登记费 C. 出生登记费 D. 公园门票收费9 13.政府对产品实行收费,依据的是() A. 产品消费中的外部效益 B. 产品消费中的内部效益 C. 产品消费中的内部成本 D. A与B 14.下列有关政府收费表述正确的是() A. “拥挤”收费从本质上来说是对外部成本的一种弥补 B. 政府收费具有普遍性与强制性 C. 政府收费取得的收入主要用于一般性财政支出 D. 政府收费标准是通过市场机制确定的

初级经济师财税第二章财政支出理论与内容(2)

第四节购买性支出 知识点:购买性支出的一般性分析 财政购买性支出是指政府在一定时期内购买商品和劳务的支出。 (一)政府消费性支出与经济运行 政府消费性支出是指政府部门为全社会提供的公共服务的消耗性和免费或以较低价格向居民住户提供的商品和劳务的净支出。前者等于政府提供服务的产出价值减去政府所获得的经营收入的价值,而政府服务的产出价值等于它的经营性业务支出加上固定资产折旧;后者等于政府免费或以较低价格向用户提供的商品和劳务的市场价值减去向用户收取的报酬。 从整个社会来看,一定时期内对商品和劳务的全部最终消费支出称为社会总消费,它包括居民消费、企业(单位和集团)消费和政府消费。因而,社会总消费构成了社会总需求的一部分,而政府消费又构成社会总消费的一部分,所以政府消费性支出就成为社会总需求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 政府消费性支出的作用 1.政府消费性支出既是经济运行的结果,又是经济运行的前提 【提示】如何理解? 一方面政府作为需求方,对市场的供求变化产生重要影响;另一方面,政府消费性支出扩张具有启动经济运行的功能,对刺激整个社会消费的扩大发挥巨大作用。 经济运行的结果: 政府消费只能是消费生产出来的商品和劳务,政府消费性支出取决于生产,生产规模决定政府消费性支出的规模,生产结构决定政府消费性支出结构。 经济运行的前提: 一方面政府作为需求方,对市场的供求变化产生重要影响;另一方面,政府消费性支出扩张具有启动经济运行的功能,对刺激整个社会消费的扩大发挥巨大作用。 2.政府消费性支出是社会总需求中最活跃的因素之一 政府消费性支出规模的扩大或缩小,对商品的供求关系会产生巨大影响: ①政府消费性支出规模扩大,会形成一股强大的购买力;

财政学考试复习大纲

自学考试《财政学》课程代码00060考试复习大纲 第一章财政的概念与财政的职能 第一节财政的概念 1.市场失灵及其主要表现 市场失灵:纯粹市场机制的现实调节结果不能达到理想状态。 条件性市场缺陷包括:竞争失灵、外部效应、信息不充分、交易成本和偏好不合理。 原生性市场缺陷包括:收入分配不公和经济波动。 2.公共物品及其特征 公共物品是指满足社会共同需要的产品和服务 纯粹公共物品的根本特征是效用的不可分割性。在效用不可分割性基础上,公共物品具有非排他性和非竞争性的特征。 兼有公共物品和私人物品双重属性的物品被称为混合物品,也称准公共物品或半公共物品。物品按照属性可以分为公共物品和私人物品两类,它们的生产和提供组合方式由四个要素构成。 3.政府与公共财政 财政是国家为了满足社会共同需要,凭借自己的特有权力,而进行的社会产品分配活动及其所形成的分配关系,其目的是为国民大众提供更多更好的公共物品。公共财政是与市场经济相适应的、以提供公共物品或公共服务为目的的财政模式。 公共财政与计划财政之间有着很大的区别。表现为:服务内容不同、集中程度不同、法制化程度不同和管理机制不同。 4.公平与效率的权衡 公平是指社会收入分配结果处在全体社会成员都比较满意的状态。 公平的评价指标有两种:(1)贫困指数(2)基尼系数 效率是指现有经济资源的使用结果可以给国民带来最大限度的满足。 第二节财政的职能 1.资源配置职能 资源配置职能是财政客观具有矫正资源配置结构,实现资源结构合理化,提高资源配置效率,以获得最佳经济和社会效益的能力。 资源配置职能的内容: 调节资源在地区之间的配置, 调节资源在产业部门之间的配置, 调节全社会资源在政府和非政府部门之间的配置。 资源配置职能的实现途径:财政的资源配置职能有两种作用方式。一种是直接式,;另一种在间接方式。 2.收入分配职能 财政的收入分配职能是政府为了实现公平分配的目标。 收入分配职能的内容: 建立完善的税收制度,加强税收调节; 完善社会保障制度; 税收、公共支出和转移支付等财政政策工具的运用; 建立统一的劳动力市场,遏制城乡差距和地区差距进一步扩大。 3.经济稳定和发展职能 经济稳定和发展职能的内容包括: 调节社会总需求,实现供求总量的平衡; 调节社会供求结构平衡。 经济稳定和发展职能的实现途径:经济稳定和发展职能主要通过两个方式得以实现,一是“自动稳定器”,二是

第二讲 财政收支法作业题

第二讲财政收支法作业题(上)(第2周) 一、单项选择题 1.绝大多数现代市场经济国家所采用的是下列哪一种财政收支划分模式? A.集权型财政收支划分模式 B. 分权型财政收支划分模式 C. 平均型财政收支划分模式 D. 混合型财政收支划分模式 2.下列哪个说法是符合我国财政收支划分制度的现状的? A.我国目前的状况是财政收支权过于分散,中央权威不够 B.我国在财政收支划分问题上考虑公平较多,考虑效率不够 C.地方的财权与其承担的事权相比相对较少 D.我们应当切实遵循“效率优先,兼顾公平”原则 3.下列哪个说法是符合我国财政收支划分制度的现状的? A.我国目前的状况是财政收支权过于分散,中央权威不够 B.我国在财政收支划分问题上考虑公平较多,考虑效率不够 C.地方的财权与其承担的事权相比相对较少 D.我们应当切实遵循“效率优先,兼顾公平”原则 4.根据我国的现行规定,下列哪种收入属于中央与地方共享收入? A.增值税收入 B. 外资银行企业所得税收入 C. 城镇土地使用税收入 D. 耕地占用税收入 5.关于日本的财政收支划分,下列说法中哪个是不正确的? A.日本财政划分为三级:中央财政、都道府县财政和市町村财政 B.在日本,中央政府提供全国绝大部分公共物品和服务 C.日本在财政收入划分上采取税权分割法,中央与地方均享有财政收入的设定权、征收权和享用权 D.日本通过《地方税法》对地方的税收立法权予以限制 6.我国财政收支划分法的历史演进包括四个阶段:①分税制阶段;②分成阶段;③包干阶段; ④统收统支阶段。关于其演进顺序,下列哪项是正确的? A.④③②① B.③④①② C.④②③① D.④③①② 7.财政融资是以政府职能为基础,运用财政收支和信用融资来配置资源,实现财政政策目标。下列关于财政融资的说法哪个是不正确的? A.财政融资追求的是社会效益,而不是资产安全 B.财政融资的发展需要发达的社会信用体系支持 C.财政融资与信贷融资、证券融资之间有着内在的关联性 D.财政融资、信贷融资与证券融资都对经济发展具有重要作用,是长期共存的 8.关于商业银行柜台记账式国债交易,下列说法哪个是正确的? A.中国人民银行于2001年制定了《商业银行柜台记账式国债交易管理办法》

第七版财政学第二章财政支出的理论问题word精品

第二章财政支出的基本理论问题 名词解释 免费搭车:消费者不自愿消费,而是期望他人购买自己从中获益。 公共提供:指政府通过税收方式筹集资金用于弥补产品的生产成本,免费向公众提供产品的 经济行为。 私人提供:若同一班商品买卖一样,使用者购买使用权的提供方式。 公共生产:即由政府出资(预算拨款)兴办的所有权归政府所有的工商企业和单位。 公共定价:政府相关管理部门通过一定的程序和规则制定提供公共物品的价格和收费标准。 财政支出的效率:由财政资源配置效率和公共物品(包括准公共物品)的“生产效率”组成。财政支出效益:人们在有目的的实践活动中“所费”和“所得”的对比关系。 财政监督:指财政机关在财政管理过程中,依照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对国家机关、企事业单 位及其他组织涉及财政收支事项及其他相关事项进行的审查、稽查与检查活动。 简答 1.试作图说明公共物品的市场均衡问题。 答:个人需求的市场需求曲线是将同一市场的所有个人需求曲线水平相加得出,而由于公共物品具有非排他性和非竞争性,所有个人对公共物品愿意支付的价格等于每个个人愿意支付的价格的总和,因此,公共物品的市场需求曲线是通过垂直相加求得。 如图所示,di, d2,d3是公共物品的个人需求曲线,D 是公共物品的市场需求曲线。公共物品的市场供给曲线可以用 生产公共物品的边际成本曲线来表示,如图中的S曲线,公共 物品的需求曲线和供给曲线的交点决定公共物品的均衡产量和 均衡价格。 图中的均衡产量Q是社会有限资源下所提供的公共物品的 产量,价格P等于边际成本。 2.—般来说,纯公共物品只能由政府提供,请说明理由。答:这是由市场运行机制决定的。 其一,市场是通过买卖提供产品和服务的,市场交易要求利益边界的精确性。而公共物品的享用一般是不可以分割的,无法个量化。 其二,公共物品的非竞争性和非排他性决定了竞争性的市场机制不适于提供纯公共物 品。从公共物品的提供角度看,非竞争性是指新增一个消费者的边际成本等于零。从公共物品消费的角度看,非排他性意味着一个人使用公共物品,并不排除其他人同时使用,这样消费者不自愿花钱消费而是期望免费搭车。 其三,政府的性质和运行机制决定了政府可以解决市场提供公共物品的难题。

第二章 财政支出理论与内容

第二章财政支出理论与内容 一、单项选择题 1、我国财政补贴以()和企业亏损补贴为主要项目,且每年反映在国家预算上仅有这两项补贴。 A、生活补贴 B、现金补贴 C、实物补贴 D、价格补贴 2、按照财政补贴的(),财政补贴可分为价格补贴、企业亏损补贴、外贸补贴、房租补贴、职工生活补贴、财政贴息及减免税收等。 A、环节 B、经济性质 C、项目和形式 D、内容 3、目前在我国财政预算管理中,作为冲减财政收入的财政补贴项目是()。 A、企业亏损补贴 B、价格补贴 C、职工生活补贴 D、财政贴息 4、纵观世界各国的经验,财政农业投资范围要有明确界定,主要投资于以()为核心的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农业科技推广、农村教育和培训等方面。 A、水利 B、土地 C、农业生产工具 D、农业机械 5、下列支出项目中,属于创造性支出的是()。 A、司法支出 B、行政支出 C、国防支出 D、文教支出 6、关于可控性支出的说法正确的是()。 A、是柔性较小的支出 B、是弹性较大的支出 C、是刚性很强的支出 D、是弹性较小的支出 7、我国财政支出的结构以()设想的原理为基础。 A、凯恩斯 B、萨缪尔森 C、马克思 D、马歇尔 8、.按()对财政支出进行分类,可以揭示财政支出的去向及其在经济生活中的作用。 A、财政支出的经济性质分类

B、财政支出在社会再生产中的作用分类 C、财政支出的目的性分类 D、财政支出的受益范围分类 9、以下属于瓦格纳的政府活动扩张法则观点的是()。 A、政府职能不断扩大以及政府活动持续增加导致公共支出增长 B、政府所征得的税收收入必然呈现不断增长的趋势,政府支出随之上升 C、公共支出逐步转向以教育、保健和社会福利为主的支出结构,使公共支出增长速度加快 D、公共部门平均劳动生产率偏低导致其规模越来越大,其支出水平越来越高 10、“公共收入增长导致论”认为,()决定了公共收入水平。 A、公民所容忍的税收水平 B、经济发展水平 C、GDP增长率 D、经济发展所处阶段 11、在对财政支出规模的增长趋势解释中,“公共收入和公共支出总是同步增长的”是()的观点。 A、瓦格纳 B、皮考克和魏斯曼 C、马斯格雷夫和罗斯托 D、弗里德曼 12、由于某项目的建设致使相关产品价格上升或下降,从而使某些单位或个人增加或减少了收入,由此发生的成本效益称为()。 A、实际成本、效益 B、金融成本、效益 C、直接成本、效益 D、间接成本、效益 13、根据“公共劳务”收费法,对繁华地段的机动车停车收费应采取的政策是()。 A、免费 B、平价政策 C、高价政策 D、低价政策 14、某地区电力供应不足,严重影响当地的经济发展。为增加当地的电力供应,政府筹措了一笔资金欲投资建立发电厂,该发电厂有多种方案可供选择。政府应该通过()来确定选择哪个方案合适。 A、“成本—效益”分析法 B、最低费用选择法 C、“公共劳务”收费法 D、公共定价法 15、当政府的购买性支出增加时,对经济产生的影响是()。 A、企业利润率下降 B、市场价格水平下降 C、对生产资料的需求上升 D、生产紧缩

财政支出案例分析

2013年6月27日,在第十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三次会议上,财政部部长楼继伟作《2012年中央决算的报告》。其中,中央财政支出的主要内容如下:汇总中央和地方决算,2012年全国公共财政收支差额8000亿元,赤字率为1.5%。中央公共财政收入占全国公共财政收入的比重为47.9%,比2011年下降1.5个百分点;中央公共财政本级支出占全国公共财政支出的比重为14.9%,比2011年下降0.2个百分点。 主要支出项目完成情况:教育支出3781.55亿元,完成预算的100%;科学技术支出2291.48亿元,完成预算的100.3%;文化体育与传媒支出494.68亿元,完成预算的100.2%;社会保障和就业支出5753.65亿元,完成预算的100.1%;医疗卫生支出2048.21亿元,完成预算的100.6%;住房保障支出2601.57亿元,完成预算的122.9%,主要是预算执行中增加了对城镇保障性安居工程和配套基础设施建设以及农村危房改造的补助;农林水事务支出5996.06亿元,完成预算的109.2%,主要是预算执行中增加了农业生产救灾、特大防汛抗旱、重大水利工程和农田水利设施建设、小型病险水库和中小河流治理等方面的投入;节能环保支出1998.42亿元,完成预算的113%,主要是预算执行中增加了节能产品惠民工程、建筑节能、城镇污水处理设施配套管网建设等方面的投入;交通运输支出3969.89亿元,完成预算的111.3%,主要是预算执行中增加了铁路建设投资。 中央预备费预算500亿元,实际支出500亿元。具体情况是:保障性安居工程支出151.34亿元,节能环保支出150亿元,农林水事务支出62.75亿元,交通运输支出32.06亿元,资源勘探电力信息等事务支出69.46亿元,一般公共服务支出1.64亿元,对地方救灾综合财力补助等支出32.75亿元。 汇总2012年中央行政事业单位等用当年财政拨款开支的因公出国(境)经费、车辆购置及运行费、公务接待费支出,合计 74.25亿元,比预算数减少5.59亿元。 汇总2012年中央行政单位(含参照公务员法管理的事业单位)履行行政管理职责、维持机关运行开支的行政经费,合计1028.52亿元,比2011年增长14.3%。 根据上述数据资料,分析2012年我国公共财政支出特点。 1. 从支出决算的具体情况看,各项重点支出得到较好保障。虽然部分支出科目决算数与预算数存在差异,是因为预算执行中根据经济社会发展需要,在没有扩大中央财政支出规模的情况下,调整支出结构,并重点增加了保障性安居工程、农业水利、节能环保等民生领域的投入。 2. 支出向民生倾斜。2012年中央财政用在与人民群众生活直接相关的教育、医疗卫生、社会保障和就业、保障性安居工程、文化方面的支出合计1.4万亿元;用在公共交通运输、节能环保、城乡社区事务等方面与人民群众生活密切相关的支出合计1.7万亿元;用于“三农”的支出合计1.2万亿元

财政学案例分析(精选.)

财政学案例分析 案例名称:谁来填补养老金缺口 案例来源:根据2013年12月20日中国社会科学院发布的《中国养老金发展报告2013》编写 案例内容:社会保障管理体制和经办服务体系是国家治理体系一个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也是体现国家治理能力的一个重要方面。近年来,中国社会保障建设进入加速发展时期,从2006年中国对社会保障建设提出“覆盖城乡”的要求,到2013年在较短的不到十年的时间里,实现了社会保障制度对城乡居民的基本全覆盖。中国当前社会保障制度有很多的内容,其中养老金制度是非常重要的一个支柱。目前,养老金缺口问题已经越来越受人们关注。 2012年,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基金总收入为20001亿元,比2011年增长了18.39%。总支出为15562亿元,比上一年增长了21.91%。从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基金支出占收入的比重看,全国总计达到了62.85%,比上一年提高了7.91个百分点,上海高达96.05%。而这种支出收入比上升的趋势会影响未来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的财务可持续性。 自2013年1月1日起,继续提高企业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水平,提高幅度按2012年企业退休人员月人均基本养老金的10%确定。 但无论是财政部还是学者,均回避了当前个人账户巨额空账的偿还问题。个人账户空账带来了巨额隐性债务问题。目前,个人账户长期空账运行,以及记账利率过低等问题,致使养老保险的部分积累功能的设计初衷无从实现,已成为事实上的现收现付制。 根据人社部2013年初公布的最新数据显示,2012年城镇职工养老金累计结余近2.4万亿元,但与官方数据形成对比的,是个人养老金账户缺口的持续扩大。 截至2012年底,全国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基金累计结余为23941.31亿元。2012年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包括纯企业单位、其他以个体身份参保人员和机关事业单位)个人账户累计记账额达到29543亿元。也就是说,即使把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基金积累的所有资金用于填补个人账户,个人账户仍有5602亿元的缺口,与上一年相比,这一缺口扩大了大约240亿元。

财政学案例分析题 (1)

案例分析题 1.资料显示,我国的外汇储备近3万2千亿美元,拥有美国国债投资超过10000亿美元,成为世界上第一大发达国家的第一大债权国,而现阶段,招商引资仍然是考核各级政府政绩的主要指标,运用财政理论结合我国国情从相关方面进行分析评价。 2.2009年,国家统计局公布第二次全国经济普查结果,将2008年GDP修正为31.4万亿人民币,增速提高0.6个百分点至9.6%,调整后我国08年的GDP为4.6万亿美元。09年日本经济处于萎缩状态而中国经济增幅达8.7%,世界银行曾预测中国的经济规模会在2010年超过日本,成为世界上第二大经济体。试运用财政学理论结合我国国情从相关方面进行分析评价。 3.从2003年的2.9%到2009年的1.1%,我国中央财政赤字正与国际通常要求的警戒线渐行渐远。资料显示,1999年我国赤字率跃上2%的台阶,在2000年至2003年赤字率逼近3%,其中2003年、2004年财政赤字一直维持在3198亿元这一建国以来的最高位。国民经济近几年连续向好,经济总量不断扩大,财政蛋糕也越来越大,既增强了政府的宏观调控能力,又使财政赤字占GDP的比重相对变小,财政风险得到有效的控制,财政部有关负责人如是说,运用财政理论结合我国国情从相关方面进行分析评价。 4.2007年人大五次会议上,中央和地方财政预算草案给了民众一个惊喜,2007年用于教育、卫生、社会保障的预算支出将增长相当大的比例,公共财政的阳光照耀到全体民众身上。在2007年中央财政主要支出中,增长最快的是医疗卫生支出,增幅86.8%,达312.67亿元人民币,以用于免费防止重大传染病、加强农村合作医疗建设、加大城乡医疗救助;用于教育的支出858亿元,增长42%,以免除1.5亿农村中小学学生学杂费;三农支出继续增加,以建立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将对就业再就业、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职工养老保险、社会救助体系增加投入。2007年初财政报告多次提到公平、正义的理念,洋溢着政府对民生的殷切关注。运用财政理论结合我国国情从相关方面进行分析评价。 5.《人民日报》消息,《2012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正式发布。《统计公报》显示,2012年我国国内生产总值首次超过50万亿元,达到519322亿元,比上年增长7.8%。相比2011年虽继续有所回落,但仍明显快于世界主要国家或地区,对世界经济增长的贡献率继续上升。《统计公报》显示,2012年,我国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374676亿元,比上年增长20.3%,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19.0%。全年全国公共财政收入117210亿元,比上年增长12.8%。2012年,我国经济结构调整取得积极进展。第二产业占GDP的45.3%,比上年下降1.3个百分点,第三产业占GDP的44.6%,比上年提高1.2个百分点。 国家统计局副局长谢鸿光在解读《统计公报》时表示,国际上,欧债危机仍然没有找到稳定解决的有效办法,欧元区大部分国家增长动力疲弱;美国失业率居高不下;新兴市场国家的经济成长显著低于预期。在如此复杂的国际环境下,我国实现了国民经济运行缓中企稳、经济社会发展稳中有进的总格局,实属不易。要求:试运用财政学理论结合我国国情从相关方面进行分析评价。

第2章 财政支出

第二章财政支出(6学时) 授课题目:第一节财政支出概述 教学目的与要求:通过教学,使学生熟练掌握财政支出的含义,了解财政支出的分类内容,理解我国财政支出的原则与重点,了解财政支出的规模与影响因素。教学重点:财政支出含义、分类、规模与影响因素和我国财政支出原则与重点教学难点:财政支出规模与影响因素 教学方法:启发与讲授相结合 教学手段:PowerPoint课件与板书 授课时数:1、2学时 教学过程与内容 一、复习与提问 1. 什么是资源配置?财政如何实现资源配置的职能? 2. 什么是收入分配、经济公平和社会公平? 3. 简述财政收入分配的职能的范围?如何实现其职能? 4. 什么是经济稳定与经济发展?财政如何实现经济调控的职能? 二、讲授新课 本章主要阐述财政支出的基本理论问题。通过教学,使学生了解财政支出的基本理论,掌握购买性支出和转移性支出的涵义、内容和经济意义,了解目前我国各项财政支出的现状和发展趋势,并能分析一些有关财政支出的经济现象。 第一节财政支出概述 一、财政支出的概念 1. 财政支出 也称预算支出,通常是指国家为实现其各种职能,由财政部门按照预算计划,按照一定的方式和渠道,将国家集中的财政资金向有关部门和方面进行支付的活动。 2. 公共财政支出 是指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政府为提供公共物品和服务,满足社会共同需要而进行的财政资金的支付。 二、财政支出的分类 (一)按财政支出的经济性质分类 按经济性质划分财政支出,主要看财政支出是否直接形成购买力,即是否与物品和劳务相交换为标准,通常将财政支出分为购买性支出和转移性支出。 1. 购买性支出

购买性支出又称消耗性支出,是指政府按照等价交换的原则在市场上购买物品和劳务的支出,包括购买进行日常政务活动所需或用于国家投资所需的物品和劳务的支出。 在这种性质的支出安排中,政府如同其他经济主体一样,在市场上从事等价交换活动,它是政府的市场性再分配活动。 2. 转移性支出 转移性支出是指政府按照一定方式,将一部分财政资金无偿的、单方面的转移给公民和其他受益者。 它是政府的非市场性再分配活动,不存在任何交换的问题。 3. 这种分类具有较强的经济分析意义 购买性支出主要影响的是社会资源配置,它也直接成为一种有效需求, 转移性支出对经济的影响主要体现在收入分配上。它是资金使用权的转移,是资金从政府无偿转移到特定人群手中,财政活动是直接对收入分配产生影响,政府并没有配置这部分资源。 因此,在财政支出总额中,购买性支出所占的比重大些,财政活动对生产和就业的直接影响就大些,财政配置资源的职能较强;反之,转移性支出所占的比重大些,财政活动执行收入分配的职能较强。 思考与讨论:购买性支出与转移性支出有何异同? (二)按财政支出在社会再生产中的最终用途分类 1. 补偿性支出 补偿性支出是用于补偿生产过程中消耗掉的生产资料方面的支出。该项支出在经济体制改革之前,曾是我国财政支出的重要内容。但目前,属于补偿性支出的项目,只剩下企业挖潜改造支出一项。 2. 消费性支出 消费性支出是财政用于社会共同消费方面的支出。属于消费性支出的项目,主要包括文教科学卫生事业、抚恤和社会救济费、行政管理费、国防费等项支出。 3. 积累性支出 积累性支出是财政直接增加社会物质财富及国家物资储备的支出,包括基本建设支出、流动资金支出、国家物资储备支出、生产性支农支出等项。 (三)按财政支出产生效益的时间分类 1. 经常性支出 经常性支出是维持公共部门正常运转或保障人们基本生活所必需的支出,主要包括人员经费、公用经费和社会保障支出。特点是它的消耗会使社会直接受益或当期受益,直接构成了当期公共物品的成本,按照公平原则中当期公共物品受益与当期公共物品成本相对应的原则,经常性支出的弥补方式是税收。

财政学期末复习题

直属部 财政学期末复习题 中央广播电视大学财经部王云生 第一章导论 一.问答题 1. 财政产生的政治和经济条件 国家财政是一个经济范畴,同时又是一个历史范畴。 国家财政不是人类历史从来就有的,它是社会生产力和生产关系发展到一定历史阶段,伴随着国家的产生而产生的。 生产力的发展,剩余产品的出现,是财政产生的物质基础,是财政产生的经济条件。私有制,阶级和国家的出现是财政产生的政治条件,财政是因国家的产生而产生的。 2.奴隶制国家财政的收支项目 奴隶制国家财政的收入项目: (1)王室收入和土地收入。既国王强制奴隶从事农业、畜牧业、手工业等劳动者创造的财富。 (2)贡物收入和掠夺收入。即诸侯国和臣僚的贡品,战利品和掠夺品。 (3)军赋收入。为保证战争和供养军队需要而征集的财物。 (4)捐税收入。对自由民中占有少量生产资料的农民、手工业者和商人征收的捐税。 奴隶制国家财政的支出项目: (1)王室支出。大奴隶主家天下的国王,家和国之间没有严格的区分,王室支出就是国家支出。 (2)祭祀支出。祭祀天地、鬼神、祖宗的支出。 (3)军事支出。用于战争和军队的支出。 (4)俸禄支出。大臣幕僚的俸薪支出。 (5)生产性支出。用于农业和水利、公路等工程的支出。 3.封建制国家财政的特点 (1)国家财政收支和国王个人收支逐步分离。 (2)财政分配形式由实物形式向货币形式转化,实物形式与货币形式并存,并有力役形式,这是与商品生产和商品交换的发展相适应的。 (3)税收,特别是农业税收成为国家财政的主要收入。 (4)在封建社会末期,产生了新的财政范畴——国家预算。 二.名词解释

专卖收入:是指国家对某些厚利产品实行垄断经营所取得的财政收入。 特权收入:国家对矿山、森林、湖泊河流、海域等自然资源以及铸币等经营权,进行出卖和发放许可证而收取许可费等,构成财政收入的一项来源。 第二章财政的概念与职能 一.问答题 1.财政的一般特征 ( 2.财政资源配置职能的主要内容 二、名词解释 国内生产总值社会公共需要财政财政职能资源配置 第三章财政支出总论 一.问答题 1.财政支出在管理上的分类方法 2.财政支出在理论上的分类方法 3.财政支出效益分析的方法 (1)“成本―效益”分析方法。是指把私人企业中进行投资决策的财务分析法运用到财政分配领域,成为政府进行 财政支出决策,从而有效地使用财政资金的重要方法。其基本原理是:根据国家所确定的建设目标,提出实现该目标 的各种方案,对这些可供选择的方案,用一定的方法计算出各方案的全部预期成本和全部预期效益,通过计算成本― 效益的比率,来比较不同项目或方案的效益,选择最优的支出方案,据此支拨和使用财政资金。这种方法,特别适用 于财政支出中有关投资性支出项目的分析。 (2)最低费用选择法。是指对每个备选的财政支出方案进行经济分析时,只计算备选方案的有形成本,而不用货币 计算备选方案支出的社会效益,并以成本最低为择优的标准。该方法主要适用于军事、政治、文化、卫生等支出项目。 (3)“公共劳务”收费法。是指通过制定和调整“公共劳务”的价格或收费标准,来改进“公共劳务”的使用状况, 使之达到提高财政支出效益的目的。 “公共劳务”的定价,一般有四种情况,即免费、低价、平价、和高价。 二.单项选择 1.()通常也被称作政府支出或公共支出。 A.财政支出 B.补贴支出 C.利息支出 D.基本建设支出 2.()直接表现为资金的无偿的、单方面的转移。 A.购买性支出 B.转移性支出 C.预防性支出 D.创造性支出 3.衡量和考察财政支出的指标通常是以财政支出的()来表示。 A.绝对量 B.相对量 C.实际指标 D.效益指标 4.财政支出在世界各国都呈现出()的趋势。

财政学案例教学第三章公共财政支出第一节公共财政支出概论

第三章公共财政支出 第一节财政支出概述 一、公共财政支出规模扩张 公共财政支出,是公共部门为从事经济活动所消耗的一切费用的总和。因此,公共支出规模反映出公共部门从事经济活动的范围。由于公共支出是社会总需求的重要组成部分,税收又是公共支出的补偿来源,因而公共支出规模会对经济运行产生很大的影响。 1 、公共支出最优规模的局部均衡分析 2、公共支出最优规模的一般均衡分析 3、公共支出规模扩张 (1)公共支出增长:需求角度的解释 政府活动扩张理论 梯度渐进增长理论 发展阶段增长理论 (2)公共支出增长:供给角度的解释 非均衡增长理论 官僚垄断理论 二、公共支出规模控制 1、预算监管制度 2 、零基预算制度 3 、政府采购制度 政府采购又称公共采购,是指各级政府及其所属单位以公开招投标为

主要方式,从国内外市场上购买商品、劳务和工程的行为。 三、公共支出结构分析 公共支出结构是指各类公共支出项目在总支出中的构成及其比例。 1、购买性支出与转移性支出 购买性支出又称消耗性支出,是指公共部门购买商品和劳务的支出,如行政管理支出、基础设施投资支出等。 转移支出是公共部门对私人部门的补助支出,如失业救济金、企业补助金等。 2、经常支出与资本支出 经常支出是维持公共部门运转或保障人们基本生活所必需的支出,主要包括人员经费、公用经费及社会保障支出。 资本支出是用于购买或生产使用年限在一年以上的耐久品所需的支出。如用于道路、办公楼建设的支出,用于购买汽车、复印机等办公设备的支出。

案例一 案例名称:广东省的预算透明度有多高 ——析论人大对政府预算的监督 案例来源:根据《南方日报》2003年1月16日及《钱江晚报》2009年10月25日的报道编写 案例内容: 预算透明度是公民知情权发展的结果。知情权对政务公开的要求,直接产生对政府财政预算透明度的要求。2001 年,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推出了《财政透明度手册修订版》,对财政预算透明度进行了一般性的总结与规范,并提出了政府预算财政透明度的四项基本要求:对政府作用和责任的澄清、公众获得信息的难易程度、预算编制执行和报告的公开与对真实性的独立保证。为了推动各成员国提高财政预算透明度的工作,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总结相关经验,发表了《财政透明度良好行为准则》和《财政透明度问卷》。这为我们分析财政预算透明度状况、进行相关政策设计提供了一个有用的工具。 多年来,各级政府向人大递交的预算报告很简单。但是,广东省在提高预算透明度方面一直走在前面。2001年政府首次向省人大提交部门预算,但只涉及7个部门;2002年扩展到27个部门;2003年提交的省级部门预算单位预算表有3厘米厚,605页,公开了102个单位220亿元的资金。 案例分析: 早就听说国外的政府递交给议会审议的预算十分详尽。德国预算

第二章思考题及答案

第二章财政收支概述 第一部分财政收入 一、填空题 1、政府收费主要是,是政府模拟私人物品的定价方式收取的公共物品的价格。 2、1997年以后,我国财政统计中国家财政分项目收入包含的项目有税收、企业亏损补贴(抵减收入)、和其他收入。 3、将财政收入分为工业部门收入和农业部门收入是按财政收入来源中的为标准的。 4、1997年以后,预算外资金项目包括、、、和其他收入。 5.按财政资金的管理方分类,可分为两大类。 6、按财政收入形式分类,是财政收入的主要来源。 7. 对财政收入规模起决定性作用。 二、判断题 1、财政收入按收入形式分类可分为税收、收费、债务收入、铸币收入、通货膨胀收入、经常性收入和临时性收入。 2、预算外收入不体现在财政预算报告中。 3、预算外收入的形式都是收费。 4、如果一项收入可以采取税收形式也可以采取收费形式,一般应采用税收形式。 5、改革开放后,我国财政收入的发展变化趋势和财政支出一样,都经历了一个先降后升的过程。 6、1996年以来,我国预算外资金相当于预算内财政收入的比例处于持续增长中。 7、由于存在通货膨胀税效应,通货膨胀必然使财政收入实际上升。 8、农业部门以间接形式上缴的收入比直接上缴的收入多得多。 9、自1994年工商税制改革以后,增值税和营业税的作用增强了,其中商业部门提供的财政收入迅速增长,占财政收入的比重已逐渐超过工业部门。 10、我国企业收入曾经是财政收入的主要来源。 三、不定项选择 1、关于税费改革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所谓税费改革,就是将可以改为税收形式的收费改为规范化的税收,对应当保留的收费加以规范并加强管理,坚决取缔乱收费、乱罚款、乱摊派 B、税费改革是治理整顿预算外资金、规范政府收入机制的一种有效措施 C、税费改革是当前提高财政收入(指预算内)占GDP比重的重要途径 D、税费改革的最终目标是以税收代替收费 2、1996年以来,我国关于加强预算外资金管理的新举措包括:() A、计划管理,财政审批,专户储存,银行监督 B、提出最重要将预算外资金全部纳入预算内管理 C、要求参照预算内资金管理模式,建立预算外资金的预决算制度 D、提出建立社会保障预算,将社会保障基金纳入预算内收入 3、收费的特点主要体现在:()

东财《财政学》知识点框架期末考点整理

第一章导论 一、财政的概念(主体、对象、目的) 财政是以国家(或政府)为主体的经济(或分配)活动(从马克思主义的角度)★1.财政是国家或政府为了满足社会公众需要,以国家或政府为主体对一部分社会产品的分配关系 ★2.一般特征:1.财政分配的主体是政府(或国家)(这是财政分配区别于其他分 节约、量入为主;税收方面,公平、确定、简便和征收费用最小四个原 则;反对公债发行;“廉价政府、夜警国家“ (2)第二个时期:凯恩斯学派 代表人物:凯恩斯 关键词:“有效需求不足”是产生危机的根本原因;政府需对经济进行干预,措施是扩大政府的财政支出;系统论证了财政赤字和公债发行的经济合理性

(3)第三个时期:新自由主义学派 代表人物:1.货币学派:弗里德曼;2.供给学派:阿瑟.拉弗; 3.公共选择学派:詹姆斯.布坎南和戈登.图洛克 四、研究方法 时政研究:说明研究对象是什么 规范研究:应该是什么 第二章市场、政府与财政 一、市场失灵 (1)定义:经济学上把现实市场中不符合完全竞争假定条件,以及市场运行结果被认为不令人满意的方面成为市场失灵 (2)主要表现: 1.资源配置失效:a.信息不充分也不对称;b.竞争失灵;c.外部性(正外部性和负外部性、科斯定理);d.偏好不合理 外部性:是指某一个体的经济行为影响了其他个体,却没有为之承担应有的成本或没有获得应有的报酬的现象(正外部性:积极影响;负 外部性:消极影响) 2.收入分配不公平 3.市场经济的宏观不稳定性。 二、政府干预和政府失败(原因) (1)手段: 1.行政法律手段; 2.由政府组织公共生产和提供公共产品; 3.包括财政收支在内的财政手段 (2)失败的原因: 1.政府决策失误; 2.政府行为失误; 3.政府职能失效; 4.政府作用失效 ★三、公共产品 概念:是指具有社会共同需要性质的产品和服务

财政学案例分析

财政学案例分析 学院:商学院 班级:经济学一班 学号:1115124008 姓名:康箐芸

案例一: 2009年大蒜价格暴涨,2007年暴涨的猪肉价格。当年飞涨的肉价,曾经引得各路资金跟进,甚至有房地产商改行盖起了猪圈的。不过,市场掀起的价格泡沫很快就在一轮养猪热中灰飞烟灭,只隔了不到两年时间,肉价一度又回落到07年的起点。涨跌轮回之间,受损失最惨重的就是养猪农民。 分析: 市场是一种结构精巧而且具有效率的商品交易机制,这已经为经济发达国家几千年的经济发展史所证实,而且为这种经济学说所论证和肯定。亚当斯密将市场形容为“看不见的手”,市场可以自动达到供给与需求的均衡。但上面谈到的市场配置效率是以完全的自由竞争作为严格的假设条件的,而现实的市场并不具备这种条件。所以,市场的资源配置功能不是万能的,市场机制本身也存在固有的缺陷,这里我们称之为“市场失灵”。案例中猪肉、大蒜价格疯涨可以看做是一件“市场失灵”的典型案例。商人为了追求利润最大化,他当然有利用各种方式以提高利润的动机。由于和农民相比,商人们占尽信息、活动能力等方面的优势,在利用垄断等方法炒热市场,抬高价格方面更加有利可图,因此商人必然会在不触犯法律的情况下抬高市场价格牟利。也就是说,如果放任市场运作,这样的事件将“此起彼伏”,“看不见的手”在制止这个问题方面,是完全无力的。 在本案例中,市场失灵主要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1、垄断。市场效率是以完全竞争为前提的,当行业被一个或几个企业垄断时,垄断者可能通过限制生产,抬高价格,使价格高于其边际成本,从而丧失市场效率。本案例中以大蒜为例,因为在2008年由于大蒜种植面积普遍的增加,造成了市场的供大于求,使农民和中间的经销商还有出口商都不同程度的受到非常大的损失,在这种情况下,老百姓的种蒜积极性降低很多,大蒜的种植面积就是降低了30%。这是自然原因造成的减产,但是客观上助推了不法商人操控市场。一方面种植面积的减少使得今年的大蒜产量急剧下降,另一方面商人囤积居奇,这在很大程度上推高了大蒜的价格。 2、信息不充分和不对称。市场经济条件下,生产者与消费者的生产、销售、购买都属于个人信息,信息不充分成为影响公平竞争的重要因素。消费者在看到肉价蒜价上涨时由于不了解实际情况,担心进一步上涨而继续购买导致价格持续上涨的恶性循环。而这种信息不对称,又给投机炒作提供了机会,市场得不到清晰的价格信号,只能根据各种传言忽冷忽热。猪肉的供应商认为升值空间存在,不断买进肉品,而不明信息的农民则增大供应,最终泡沫破灭导致了他们的损失。 这种情况下就需要政府进行干预。政府的干预手段可以概括为三个方面:一、立法和行政手段;二、组织公共生产和提供公共物品; 三、财政手段,通过征税和收费为政府各部门组织公共生产和提供公共物品筹集经费和资金。具体到这个案例里,要通过立法和行政手段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