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律最高为慎独

自律最高为慎独
自律最高为慎独

自律最高为慎独2009-12-2 15:07:00阅读12782 次参与讨论(6)

收藏

“道也者,不可须臾离也,可离非道也。是故君子戒慎乎其所不睹,恐惧乎其所不闻,莫见乎隐,莫见乎微,故君子慎其独也。”——《礼记·中庸》

“道也者,不可须臾离也,可离非道也。是故君子戒慎乎其所不睹,恐惧乎其所不闻,莫见乎隐,莫见乎微,故君子慎其独也。”——《礼记·中庸》

“独者,人所不知而己所独知之地也。言幽暗之中,细微之事,迹虽未形而几则已动,人虽不知而己独知之,则是天下事无有著见明显而过于此者。是以君子既常戒惧,而于此尤加谨焉,所以遏人欲于将萌,而不使其滋长于隐微之中,以至离道之远也。”——朱熹《四书章句集注·中庸章句》

“《大学》、《中庸》俱以慎独为训,是为对贤第一要节。后人广其说曰:‘暗室不欺’。所谓暗室不欺有二义焉:一在私居独处之时,一在心曲隐微则人不及知。惟君子谓此时指视必严也。”——康熙《庭训格言》

“王者至公无私故能服天下人之心,朕与卿辈日所食,皆取诸民者也,故封官委任皆为民也。”

——唐太宗李世民

“一丝一粒,我之名节;一厘一毫,民之脂膏;宽一分,我受赐不止一分;取一文,我为人不值一文”。

——清张伯行

“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刘备

“君子慎其独,非特显明之处是如此,虽至微至隐,人所不知之地,亦常慎之。小处如此,大处亦如此,显明处如此,隐微处亦如此。表里内外,粗精隐显,无不慎之。”——朱熹《朱子语类》

“暗室屋漏一如大庭广众之中,表里精粗,无一或苟。明可以对人对天,幽可以执鬼执神。”——李二曲

“参日而后能外天下;已外天下矣,吾又守之,七日而后能外物;已外物矣,吾又守之,九日而后能外生;已外生矣,而后能朝彻;朝彻而后能见独;见独而后能无古今;无古今而后能入于不死不生。”

——《庄子·大宗师》

“礼之以少为贵者,以其内心者也。德产之致也精微。观天下之物无可以称其德者,如此,则得不以少为贵乎?是故君子慎其独也。”——《礼记·礼器》

“一个人在独立工作,无人监督,有做各种坏事的可能的时候,不做坏事,这就叫

慎独。”

——刘少奇《论共产党员的修养》

故事一:

有这样一个寓言故事,一只生活在原始森林里的猴子常听人说,天堂里的生活最美好。于是,它决心要找到天堂。经历了千辛万苦的跋涉,终于有一天,猴子来到一个美丽的小镇。这里有五彩缤纷的花园,奇特的建筑,喧闹的街道,诱人的美味。猴子高兴极了,它结交了不少朋友,每天和小动物们做游戏,搞比赛,听音乐,真是无比的快乐。它觉得这就像是自己要找的天堂。可是,让猴子感到美中不足的是,这里的规矩太多。就说在花园里玩吧,那么多好看的花儿不让摘。在家乡可不是这样,高兴的时候,猴子经常采摘一大把鲜花,编成花环戴在头上玩。可是,在这里,猴子刚刚摘了一朵花想闻闻香不香,就被小白兔看到,狠狠地批评了它一顿,还被罚在花园里干半天活儿。还有,猴子吃完香蕉,随手把香蕉皮扔在路边,又被大公鸡看到,被罚扫一天街道。猴子倒不是怕劳动,它感到太不自由了,处处受约束。终于有一天,猴子在因为一点小事和黄狗打架而被罚做五天公益劳动时,愤然离开了小镇。猴子想:“这里肯定不是天堂,天堂里的生活应该无拘无束。”于是,猴子又开始了寻找……

故事二:

相传,我国东汉时有一位被誉为“关西夫子”的清官杨震。他任荆州刺史时,发现一个叫王密的人才华出众,便向朝廷举荐。朝廷接受了杨震的举荐,委任王密为昌邑(今山东金乡县)令。王密对杨震十分感激。他私下拜会杨震,执意送上10两黄金以表谢意,并低声说:“黑夜里,无人知道,您就放心地收下吧!”杨震脸色阴沉,斥责道:“你送黄金给我,有天知、地知、你知、我知,怎么能说无人知道呢?自古以来,君子慎独,哪能以为无人知道,就做出违背道德的事情呢?”一席话,说得王密羞愧难当,他急忙起身谢罪,收起金子走了。

故事三:

南北朝时期,有一个农夫叫甄彬。此人品行高洁,从来不取不义之财。这一年闹春荒,家里能吃的东西都吃完了,全家人饥肠辘辘。甄彬找到一捆萱麻,拿到当铺,典当了一点钱,买了些粮食,勉强度过了春荒。老天还算帮忙,这年风调雨顺,是个丰收年。秋后,甄彬卖了些粮食,凑齐了钱,到当铺里将那捆萱麻赎了回来。过了几天,甄彬的妻子拆开麻捆准备纺线时,猛然从里面掉出一个布包,啊,竟然包着5两黄金,一家人很是惊喜。甄彬对妻子和儿子们说:“这可能是当铺的伙计在收拾库房时,不小心把这包黄金裹进了麻捆里。按说,我们留下它也未尝不可,反正也不是我们自己拿的,别人也不知道,而且咱们家也太需要钱了。不过,话得说回来,古人云‘君子爱财,取之有道’,咱们人穷志不穷,不是我们该得的东西,不要说是5两黄金,就是一文钱也不能要!你们以为如何?”甄彬的妻子、孩子平日

里深受他的影响,也都为人正派,他们都很赞成甄彬的意见。于是,甄彬立即将黄金送还给了当铺。

故事四:

古时候,有个又饥又渴的赶考的秀才,在经过一片熟透的桃林时,只淡淡望了一眼便继续低头赶路。别人问他为什么不摘个桃子解渴,他说:“桃李无心,我心有主。”主人不在,桃李是不会管自己的,但是我去偷吃,我的善心则不存在了。

故事五:

清朝雍正年间,叶存仁先后在很多地方做官,历时三十余载。一次,在他离任时,僚属们派船送行,然而船只迟迟不启程,直到明月高挂才见划来一叶小舟。原来是僚属为他送来临别馈赠,为避人耳目,特地深夜送来。他们以为叶存仁平时不收受礼物,是怕别人知晓惹出麻烦,而此刻夜深人静,四周无人,肯定会收下。叶存仁看到此番情景,即兴写诗一首:“月白风清夜半时,扁舟相送故迟迟。感君情重还君赠,不畏人知畏己知”。随后将礼物“完璧归赵”了。

“慎独”的功用

“慎独”之所以古往今来受到德育思想家们的重视,是因为它作为“入德之方”,在人们修身中具有十分重要的功用:

一是有利于提高道德主体修身的自觉性。《淮南子·说山训》说:“兰生幽谷,不为莫服而不芳;舟行江海,不为莫乘而不浮;君子行义,不为莫知而止休。”这里告诉我们,君子修德要努力做到“不为莫知而止休”,其突出的正是自觉性的品格。故程蒙端曰:“幽隐细微,必慎其几,是曰慎独。”(《性理字训·学力》)可见,要做到“慎独”就必须在“幽隐细微”处严格要求,毫不马虎。这也就是要做到《中庸》所要求的:“戒慎乎其所不睹,恐惧乎其所不闻”。其意是说,人们在实行道德自律过程中,要把对自己的严格要求扩充到人所“不睹”之处;要把唯恐失德的心理扩充到人所“不闻”之域。只有这样,人们修身的自觉性才能达到应有的境界。唐代著名思想家李翱曾指出:“不睹之睹,见莫大焉;不闻之闻,闻莫甚焉。其心一动,是不睹之睹、不闻之闻也,其复之也远矣,故君子慎其独也。”(《复性书·中》)这里所谓“其心一动”,指的是道德主体欲念萌动之时,在李翱看来,道德主体欲念萌动之时,就是“不睹之睹、不闻之闻”,“慎独”必须在此处下功夫。南宋朱熹将这一思想阐释得更透彻,他指出:“独者,人所不知而己独知之地也。言幽暗之中、细微之事,迹虽未形而几则己动,人虽不知而己独知之,则是天下之事无有著见明显而过于此者。是以君子既常戒慎,而于此尤加谨焉。所以,遏人欲于将萌,而不使其滋长于隐微之中,以至离道之远也。”(《四书集注·中庸注》)其意是说,“慎独”要求道德主体对于“人虽不知而己独知之”事,“尤加谨焉”,以便“遏人欲于将萌”,使其不滋长于隐微之中。显然,其突出的仍然是主体在修身中

的自觉性。

二是有利于增强道德主体在修身中的真诚性。“慎独”必须以“诚意”为前提,《大学》曰:“所谓诚其意者,毋自欺也。如恶恶臭,如好好色,此之谓自谦,故君子必慎其独也。”又说:“人之视己,如见其肺肝然,……此谓诚于中,形于外,故君子必慎其独也。”可见,“慎独”离不开“诚意”。朱熹深明此道,他说:“君子慎其独,非特显明之处是如此,虽至微至隐、人所不知之地,亦常慎之。小处如此,大处亦如此;显明处如此,隐微处亦如此。表里内外、精粗显微,无不慎之,方谓之‘诚其意’。”用“诚意”来释“慎独”,确实深得本旨。这是因为,只有诚心实意地坚持自我修身,才能把“慎独”落到实处。丢掉“诚意”,“慎独”就是一句空话。显然,坚持“慎独”,有利于增强道德主体在修身中的真诚性。

三是有利于帮助道德主体在修身中把握下手处。修身虽有种种功夫,但慎独尤为重要。明末思想家刘宗周对此有独到见解。他指出,“慎独外别无功夫。”(《中庸首章说》)“自昔孔孟相传心法,一则曰‘慎独’,再则曰‘慎独’。夫人心有独体焉,即天命之性而率性之道所从出也。慎独而中和位育,天下之能事毕矣。然独体至微,安所容慎,唯有一独处之时,可为下手法”(《人谱类记》)这是说,慎独是人们修身唯一的下手之处,不可不认真对待。罗钦顺也说:“独乃天下之际,离合之机,毫厘之差,千里之远。苟能无所不致其慎,则天下一矣。”(《困知记》)突出了慎独的特殊功效。康有为也说:“《中庸》首陈天性之本,极位育之能,而下手专在慎独”(《长兴学记》)可见,“慎独”在修身中享有无可替代的独特地位。只有坚持慎独,人们的修身才能作出真正成效。

四是为人们区分忠与奸、人与禽提供了一个评判标准。明末著名思想家李二曲认为,能不能坚持慎独,是区分忠与奸、人与禽的重要标志。他指出:“众见之过,犹易惩艾;独处之过,最足障道。何者?过在隐伏,潜而未彰。人于此时,最所易忽,且多容养爱护之意,以为鬼神不我觉也。岂知莫见乎隐,莫显乎微,舜、跖、人、禽于是乎判,故慎独要焉。”

以上我们从四个方面阐明了“慎独”作为自我修身方法的重要价值。照“慎独”的要求办,人们的道德自律就可以达到很高境界。李二曲曾对“慎独”的境界作过这样的描述:“暗室屋漏一如大庭广众之中,表里精粗,无一或苟。明可以对人对天,幽可以执鬼执神。”似这种对道德主体的高标准要求,无疑有利于把道德建设引向崇高境界。正因为如此,刘少奇曾主张把“慎独”作为共产党员修养的方法加以运用。他指出,共产党员“即使在他个人独立工作、无人监督、有做各种坏事的可能的时候,他能够‘慎独’,不做任何坏事。”这说明“慎独”作为自我修身方法,到了现代,仍可为我所用,没有过时。

如何培养“慎独”精神

一、要让所有的角色身份都保持一致,不自欺,亦不欺人。每一个角色都有它的社

会要求,譬如,当领导的要求像领导,当公民的要求像公民,当父亲的要求像父亲,当丈夫的要求像丈夫……当这些角色都“像”了以后,一个人的角色身份就自然一致起来。因此无论一个人在何处独处,都要求自己的思想和行为符合社会要求的身份角色,做到了就是慎独了。有些领导在单位努力工作,积极劳动,一到人背后后又是副样子,表里不一,当面一套,背后一套。更有甚者为了给自己谋求利益而不顾一切,不择手段,呈现出一种多面人的样子来,最后终于酿成大祸。

二、对自己要严格要求,不能自己愿谅自己。中国古代思想家王阳明在谈到人们的修养时曾说:“克己必须要扫除廓清,一毫不存方是,有一毫在,则众恶相引而来。”其意就是要人们在修养时注意小处,决不给自己留一丝一毫死角。否则,众恶相引而来,后果不堪设想。清朝雍正年间有位廉吏名唤叶存仁,为官三十余载仍两袖清风。离职前夜,部属们送来一大堆礼品。原来部属们认为叶大人平素秋毫不犯是怕别人知道,坏了自己的名声,所以特在夜静更深时辰前来,用心可谓良苦。叶存仁十分感慨,赋诗一首,最后两句话是:“感君情重还君赠,不畏人知畏己知”。后将礼品全部退回。半夜送来之物谁能知道?他人不知可自己知道,于是就来一个“畏己知”!严不严?严!但是怎么会严的?慎独起了最重要的作用。的确,慎独到了这样一个境界,真是可钦可佩,真是到了无可说的程度了。

三、不要纵欲,以不贪为宝。一个人的欲望在没有监督的情况下不容易“走火入魔”的,在众目睽睽之下,一般人还是能够约束自己的;而当脱去了漂亮的“套子”,一人独处时,便往往肆无忌惮地放纵本性和私欲。所以在这时应该特别注意压抑欲望的邪火,更不能对自己说:“就满足这么一回,干了以后就不再干”,这纯粹是自欺欺人,有一回,必有二回、三回……必将不收拾,所以将不健康的欲望消灭于萌芽状态,这就是慎独。

四、慎是慎独的核心。古人曰:“凡百事之成也必在敬之,其败也必在慢之,故敬胜怠则吉,怠胜敬则灭,计胜欲则从,欲胜计则凶。”意思是一切事情功必定在于谨慎从事,失败也必定在于怠慢松弛,因此谨慎胜过怠慢就吉利,怠慢胜过谨慎必定失败,计谋超过自己的欲望就顺利,欲望超过计谋就凶险。所以在说话、行事之中要多一个慎字,要思虑周详,小心谨慎,事无巨细都要考虑周到,无论是有人、无人,无论是为公、为私,无论是大、是小,都要谨慎。为此,应该三思而后行,应该慎而思之、勤而行之,应该恭德而慎行,这样就不会败事,不会后悔。

说到底,慎独需要提高人内在的修养。

举例并体会

——活动设计之一

活动要求:

1、请每位同学至少举出一个有关“慎独”的故事或例子或名言(既可以是古代的,

也可以是现代的;还可以把故事通过表演的形式表达出来),并谈谈自己的体会。

2、教师总结。

请你给故事续尾

——活动设计之二

活动要求:

1.请每位同学至少给三个故事续尾,并回答以下问题:

(1)你续结尾的故事中,主人公需要具备的思想品质是怎样的?

(2)你续的结尾对主人公个人,他人、社会有什么影响?

2.集体讨论,评选最佳故事续尾,并填在下面表格中。

3.教师总结。

待续尾的小故事:

1.王沛父母为了保证他有一个安静的学习环境,规定每晚除新闻联播外,其他节目一概不准看。这天,王沛作业特别多,他放学回来见桌上有个纸条,知道爷爷病了,爸妈去看爷爷了。吃完晚饭,他坐在桌前开始写作业。忽然,从邻居家电视里传来球赛的声音。“对了,今天有世界杯足球赛。”小球迷王沛说。他想了想……

2.下午第三节课,天气突然变阴。这天,正是李帆所在的小组值日。组里同学全没带雨具,李帆也不例外,而且家住很远。放学了,组里同学有的跑了,有的用笤帚草草扫几下便走了,只剩下李帆一人。这时,天空乌云密布,雷声滚滚而来,只见李帆他……

3.倪玲是班里班费管理员。这天,她准备把刚收齐的班费存到银行去。在去银行的路上,她看见有卖炸薯片的,这是她最喜欢的零食。她想买,可一摸口袋,发现自己没带钱包,却触摸到了班费,她……

4.郭蓉中午去上学。当她下楼推车时,看见自己车筐内放着一个黑色手提包。她想问问是谁的包,可是四周无人。她打开提包,只见里面装有一部手机,一厚打面值百元的人民币,很多股票证券,还有名片、电话簿等。“哇!”郭蓉脱口而出,她拉上了提包拉锁就……

5.苏平吃过晚饭,从自己书桌抽屉里取出了积存多日的200元钱,出门向滨江商厦走去。因为在滨江商厦,多功能“随身听”优惠大展销已是最后一天了。半路上,他遇见了满头大汗的李杰。原来,李杰等6名同学路见一位不相识的老大爷昏倒在地,他们把大爷送往医院,现正在抢救之中。急需200元取药,李杰问苏平能否帮

助解决?苏平他……

6.暑假的一天,刘洁倡导的天津——北京自行车旅游团一行人走了大半天了。到了中午,他们带的水全喝光了。骄阳似火,汗流浃背的他们口干舌燥,路边也不见卖水人。突然有人发现前方不远处有一片瓜地,大家一窝蜂似的“飞”了过去。到了瓜地却找不到看瓜人,于是……

7.曹猛和王涛是一对好朋友,常常相约一起骑车去玩。不巧前几天曹猛把自行车丢了,两个好朋友再也不能像以前那样结伴而行了。一个星期天,他们俩同骑一辆车去看电影,散场后,发现路边停放着一辆自行车虚锁着,他们……

8.乔伟到小强家去做功课,看到小强的哥哥大强也在家。大强已经在某工厂上班。大强对乔伟很客气,掏出香烟请乔伟尝尝。乔伟很礼貌地说:“谢谢,我是学生,不会吸烟。”大强神秘地说:“你们小哥俩别失去良机,这烟不同一般,一吸就妙不可言。”乔伟和小强面面相觑……

9.市里在水上公园组织了盛大的“五一”游园活动,张玲和于茜相约同去。到了公园,她们似乎置身于花的海洋,尤其是湖边、草坪,经五颜六色的小雨伞一点缀,显得别具一格。玩了一天的她们累了,于是到湖边坐下,边数着周围的小雨伞边休息。忽然,天下起了小雨,她俩赶忙……

1 0.学校组织春游,班里同学告诉徐波要带50元去。他父母是回城知青,没有工作,经济拮据。当天晚上,妈妈给了他20元,这是他有生以来得钱最多的一次。吃完晚饭,他一个人在清静的小路上没有目标地走着。突然,他看见前面不远的一个女青年,从口袋掏东西时,有几张纸掉在地上,她丝毫没有察觉,照常往前走去。徐波走到跟前一看,地上散落着4张1 0元的人民币,他低头拾起钱就……

文明修身倡议

——活动设计之三

说明:

1、确定倡议对象。可以是个人对全班,也可以是班级对年段或全校。

2、倡议内容要结合实际,越具体越好。

3、如果以班级的名义提出倡议,倡议内容要经过提出——讨论——确定的过程。

4、要求学生对照“文明修身倡议”,进行自我检查,找出不足并注意予以改正。

请记录倡议内容:

文明修身倡议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实话实说——诚信你我他”大型谈话活动

——活动设计之四

说明:

1、可以采取师生同台对话或学生之间互相交流的形式。

2、内容可以涉及个人诚信观、社会诚信、校园诚信、党的廉政建设、企业管理、交通规则、网络文明等一系列话题,严厉谴责考试作弊、违背校纪班规等行为。

课案设计之一:

“他律、自律、慎独班会”设计方案

一、班会背景

经过初三的努力进入高一以后,有的学生认为离高考还有很多时间,便有所放松。尤其是随着年龄的增长,学生的生理有了很大的变化,学生的心理也在悄悄的发生着变化,有的学生自以为长大了,开始“反抗”家长、反感老师的教诲,而自身的

约束力又差,于是上课说话、课下抄作业、逃避值日、盲目攀比、沾染不良习气等现象开始抬头,学生开始两极分化。为了帮助每一个同学,经过充分准备,班级决定召开“他律、自律、慎独”的主题班会。

二、班会目的

1.全员参与,班内每一个学生都参与本次班会活动。编故事,排演小品,制作投影。进行评论,加强班级凝聚力。

2.形式多样,使学生尽展才华。故事续尾,投影片制作,题目设计,小品表演等比赛可以锻炼学生的文学,构思,绘画,语言,表演等多方面才能,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增强学生自信心。

3.注重评价,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通过对故事反映的自律层次进行自评,他评,使学生对问题的认识有了一定深度。明确了自律的重要性和层次性将有助于理解“自律最高为慎独”,并能促使学生将其作为自己终生的修身目标。

4.正确评估自己,满怀信心,展望未来。班内榜样的谈话真实可信,由此引起学生对自己侥幸、懒惰、畏难心理的反思,坚定他们克服不良心理的决心,从而追求积极健康的生活。

5.伸出友爱之手,共创辉煌明天。班委会、团支部的铮铮誓言,能鼓舞同学们的斗志,向更高的目标迈进。

三、班会准备

1.召开班干部、团支部会议,分析班内目前存在的种种不良现象,统一思想,确定班会主题以“他律、自律、慎独”为主,明确不能放弃任何一位同学,并起草动员同学自己学习的誓言。

2.联系自己的学习实际,检查自身存在的问题。

3.将全班分成六个组,分别给六个故事续尾。组内自评,选出优秀结尾,并将其改编成小品,在班会课上表演,同时给这个故事起名字,并将故事设计成一幅简单图画,制作成幻灯片。

4.请本班最优秀的学生准备讲述自己的经历。

四、班会过程:

(一)导入

主持人致词:

女:同学们,我们正处在世纪之交,这是一个社会大变革的时代,急剧膨胀的信息、缤纷的社会文化,新的学习和生活环境充斥在我们周围,处在新高一的我们,不免

有些手足无措。

男:从几时起,影视娱乐成了我们道不完的话题,怪异的服装服饰成了我们追不完的新奇;从几时起,日夜陪伴我们的教科书成了陌路,老师家长谆谆教导被我们疏忽。

女:于是,迷恋小说、电视、上课说话、课下抄袭作业等现象多了起来。有的同学的学习开始全面告急。苦闷、焦虑咬噬着我们年轻的心。

男:注意自我约束、自我教育,我们才能“柳暗花明又一村”。

合:“他律、自律、慎独”主题班会现在开始。

女:自我约束、自我教育便是自律,自律的最高层次是慎独。什么是慎独呢?请听李莹同学讲一个关于“天知、地知、你知、我知”的小故事。

东汉年间,出了个有名的清官叫杨震。他任荆州刺史时,发现一个叫王密的人才华出众,便向朝廷举荐。朝廷接受了杨震的举荐,委任王密为昌邑(今山东金像贤)令。王密对杨震十分感激。他私下拜会杨震,执意送上十两黄金以表谢意和感激,并低声说:“黑夜里,无人知道,您就放心的收下吧!”杨震脸色阴沉,斥责道:“你送黄金给我,有天知、地知、你知、我知,怎么能说无人知道呢?自古以来,君子慎独,哪能以为无人知道,就做出违背道德的事情呢?”一席话,说得王密羞愧难当,他急忙起身谢罪,收起金子走了。

女:亲爱的同学们,从杨震拒金的故事中,你是否已经明白了慎独的含义?所谓慎独,意思是说,有修养的人独自一人时,仍能谨慎的遵守准则,一样不做有背道德的事,而且不产生邪念。杨震能够慎独,与他平时的严格自律分不开。

男:在我们同学中,能够自律的人也是数不胜数。请看同学们自编自导的小品——谈自律。

(二)表演

第一组:独自在家

第二组:拾金不昧

第三组:丢与偷

第四组:雨中即景

第五组:讲与抄

第六组:笤帚情节

(三)评论

女:感谢以上六组同学的精彩表演,六个故事各有侧重,但都真实的反映了我们的思想状态,参加表演的同学虽是初次表演,但都能准确的表现故事中人物的心理活动,让我们再次为他们的高水平表演鼓掌!

男:故事是精彩的,主人公的自我约束力、道德水平是不是一样呢?显然不同,下面先听一听各组的自评吧!

投影:(根据故事内容绘制的漫画)

自评:

第一组:没有家人在场,露露经过思想斗争,能够抗拒电视的诱惑,专心写作业.。

第二组:没有人在场,郭荣在拾到巨额财产时,自觉为失主着想,拾金不昧,做得很好、很机智.。

第三组:王涛虽丢车却不丢道德,主动为别人看车,实在是品德高尚,做到了自律;张明在别人的劝阻下,避免了干坏事,最终办了一件好事。

第四组:小英和小华两位同学因为下雨,便不顾社会公德,将伞拿走,既不符合《中学生行为规范》的要求,又缺少公德意识,但这种现象在同学中是存在的。

第五组:严芳能做到不让同学抄作业,而是耐心的为同学讲解,这种助人为乐的精神值得我们学习;王林在别人的帮助下能及时纠正错误。

第六组:三位同学的表演很真实,三种不同的做法又体现了不同的自制力,我们应该向暴晓同学学习,增强自制力从身边的小事做起。

女:各小组讨论评议:六个故事的主人公自制水平分别为哪种?(小组代表发言,可有争议)

(1)第四组两位主人公和第六组前两位同学是不讲道德的人;

(2)第三组张明、第五组王林,能在他人帮助下不做坏事,是他律;

(3)第一组主人公和第三组王涛在没有他人在场的情况下,经过思想斗争,做到.了自律;

(4)第二组主人公,第五组的严芳,第六组的暴晓,独处时能不做坏事,而且不让恶念头萌生,他们做到了慎独。

女:可见,慎独是一个人修养达到一定境界的标志,也是自律的最高境界,一个人独处时,不但不做坏事,而且不让邪念萌生。那么在大庭广众下绝不会做坏事。

(四)感悟

男:故事中的主人公自制水平各不相同,现实中的我们又该如何进行品德修养,做

到自律,达到慎独呢?请听我们班某同学(优生)的一段思想经历!(略)

女:同学们,你有过某同学的经历吗?你打算怎么办?请你敞开心扉和大家谈谈你的决心吧!

同学们自由发言。(略)

男:慎独的精神难能可贵,他是通过后天的自我努力形成的。培养慎独精神并不难,只要在日常生活中时时、处处、事事严于律己,防微杜渐,就能够逐步达到慎独的境界。

好的修养是好的生活的开端,记得有人说过“你并不曾掌握整个宇宙,但你得掌管好你自己。”相信我们明确了目标,树立了榜样,在亲身经历时,一定会做出正确的选择。请听李岩同学的配乐诗朗诵《莫让年华付水流》(略)。

女:我们高一(五)班,是一个由56位成员组成的大家庭,只要我们注意自我约束、自我教育就一定能达到一个新的顶点。让我们伸出友爱之手,共同创造辉煌的明天。

(五)倡议

(请班长代表班委会、团支部宣读倡议书):(略)

(集体签名,配乐)

女:下面请我们这个大家的家长张老师作总结。

(六)班主任总结

(七)主持人:

高一五班“他律、自律、慎独”主题班会到此结束。

课案设计之二:

主题班会—自省、慎独——从小事做起,以德律已

课前准备:

要求学生收集一些日常生活中缺乏公德的事例和好人好事,并在班会课上讨论。

活动过程:

一、创设情景,引入主题:

(媒体辅助:画面——可爱的棕熊和受伤的棕熊)

主持人:大家知道图中两只棕熊的来历吗?在1971年,罗马尼亚政府把一对棕熊作

为回赠礼物送给了我们祖国,图中这两只活泼可爱的棕熊就是棕熊大使的子孙们。众所周知,动物是我们人类的朋友,但是,竟然有人为了验证熊的嗅觉是否灵敏,毫无人性地用火碱、浓硫酸去残害它们。你们看,这只棕熊的舌头已经被烧成了重伤,另外一只棕熊的前脚掌也烧得血肉模糊。多么令人痛心疾首的一幕啊!大家知道这事件的罪魁祸首是谁吗?他竟然是清华大学的高材生——刘海洋。

主持人:是啊!头上有无数荣誉光环的刘海洋竟然做出如此缺乏公德的事情,这件事不得不引起我们的深思,为了不让类似的惨剧再次发生,我们应该从现在做起,从日常行为中做起,培养良好的公民道德,做到——以德律己。

二、道德规范知多少:

(媒体辅助:展示题目)

学生活动:分四个组,每组必答4题,抢答10题,评出优胜组。(题目略)

三、文明,就差这一点

主持人:或许我们认为某些事情已是司空见惯的,已是熟视无睹了,甚至麻木了。可是只要仔细想想,就会发现这些事里有着许多与文明不合拍的东西。文明,就差这一点!

媒体辅助:展示几幅发人深思的漫画图片,指出社会上一些缺德的事例。

学生活动:参与讨论,联系实际列举我们生活中一些缺乏公德的例子。

四、我们怎么办?

主持人:文明始终是我们社会发展的主流。相信大家在平时也见过不少体现了我们良好道德素质的事情,下面就请同学们积极发言,谈谈你见过的好人好事,也可以提出你对道德方面某些事情的看法,或者谈谈你有何感受,或者说说我们该怎么办。

学生活动:参与讨论,踊跃发言。

主持人:我们已经听过了许多同学的精彩发言,可是,老师们又是怎么看的呢?下面就请老师们也从老师的角度发表一下你的看法吧!

主持人邀请老师参与讨论。

主持人:我们的经济生活好起来了,物质条件充裕起来了。但是,你是否认为一个民族的进步含义就是指人们脱下破衣裳穿上了洋装了呢?是否不仅吃米饭,还吃麦当劳的中国人就与世界接轨了呢?是否会讲一口流利的外语就能走向世界了呢?

主持人:当然不是。一个穿洋装却随地丢垃圾的人还是遮不住他的猴子尾巴,一个能讲一口流利外语却道德败坏的人依然是社会渣滓。同理,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真

正强大,除了要有先进的物质文明,还要它的国民有良好的思想道德素质。

主持人:随着国家的发展,社会对人才的要求也日益提高。我们都希望为国家的富强贡献力量,可是仅有专业知识是远远不够的,我们还要具备良好的社会公德。只有这样,我们才是文明的现代人,我们的社会才是个文明的现代社会。

主持人:俗语有云,一滴水可以反映太阳的光辉。同样的,我们随便的一句话、一个动作乃至一个眼神,可能就在世界人民面前折射出我们中国人的文明程度,可能让人一眼就看透了这个民族的本质。我们要吸取刘海洋事件中的教训,努力提高我们的道德水平。正如刘颂豪院士所说的做一个在社会上“加分数”的高素质人才。因此,同学们,让我们从现在做起,从身边做起,以德律己。(画面:讲究公德,请从身边小事做起!)

五、班主任寄语:(画面:班主任寄语)

同学们,大家都列举了一些日常生活中的缺乏公德的例子,也讲了一些值得我们学习的好人好事。在公德方面,我们班做得很好,比如:我们班的自习课纪律很好,每位同学都在认真学习;教室卫生整洁,有一个安静的舒适的休息环境;我们班的师生关系、同学关系很和谐,大家都合作愉快;等等,这些都是日常生活中点点滴滴的小事,所有这些做法,看似简单,但体现了道德建设的真谛,就是从行为养成入手,公德本身并不是空泛的,而是具体的,这些具体的事情,似乎只是微不足道的小事,却展现着一个班、一个学校的学生的总体素质,展现着一个城市市民的总体素质,展现着一个地方公民的道德水平。要做一个合格的公民,就必须遵守社会公德,必须从身边小事做起。

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让我们成为文明礼貌、助人为乐、爱护公物、保护环境的好公民,让我们的社会更加和谐、更加美丽。

主持人:相信同学们已经立志要做一个有道德、讲文明的好公民、好学生,那么,让我们拿出勇气,庄重地许下诺言!身为一名福田中学的即将毕业的中学生,相信我们今天的承诺,会成为我们终生的追求!做一个有理想、有道德的人,为福中增光,为母校添彩!

六、结束,再见。

慎独自律;自觉自律,管现自我

慎独自律;自觉自律,管现自我 自律不但是一种美德,也是一种准则,是一名优秀人才必备的素质。 孔子说;"躬自厚,而薄责于人,则远怨矣!"躬"就是反躬自问,"自厚"并不是对自己厚道,而是要对自己要严格。当别人做错是,责备别人时,不要像对自己那样严肃。只有严于律已、宽以待人,才能远离别人的怨恨。 自律是一个人优良品质。一个人要担负起责任,没有这种品质是不行的;一个人如果想很好地为自己的团队服务,也必须具备这样的品质。自律之所以这样重要,因为它是一个优秀人才必备的素质,也是任何人都希望具备的。 杰克.韦尔奇认为,一名优秀的职员应该具备出色的自制能力,一个连自己都管理不了的人,是无法胜任任何职位的,当然,最终他也不会成为一名好职员。 一名初入歌坛的歌手,他满怀信心地把自制的录音带寄给某位知名制作人。然后,他就日夜守候在电话机旁等候回音。第一天,他因为满怀期望,所以情绪极好,逢人就大谈抱负。第十七天,他因为情况不明,所以情绪起伏,胡乱骂人。第三十七天,他因为前程未卜,所以

情绪低落,闷不吭声。第五十七天,他因为期望落空,所以情绪坏透了,拿起电话就骂人,没想到电话正是那位知名制作人打来的。他为此毁了希望,断了前程。 覆水难收,徒悔无益。我们在为这名歌手深深惋惜的同时,也更深刻地明白了无法克制自己而带给别人的伤害。 对于自制自律的问题,作家杰克森.布朗曾经有过一个有趣的比喻;"缺少了自我管理的才华,就好像穿上溜冰鞋的八爪鱼。眼看动作不断可是却搞不清楚到底是往前、往后,还是原地打转。"如果你有几分才华,工作量也实在不小,却始终无法获得上司的赏识,那么,你很可能缺少自我约束的能力。 曾经有一位立下了赫赫战功的美国上将,有一次他去参加一个朋友孩子的洗礼,孩子的母亲请他说几句话,以作为孩子漫长人生征途中的准则。将军把自己历经苦难,以至最终荣获高地位的经历,归纳成为一句简短的话;"教他懂得如何自制!"在职业生涯中,大多数人很难在开始的时候就具备出色的自律能力,往往是经历了他律、协助性自我管理之后,才能实现真正意义上的自我管理。 自律能力在完善一个人的个性方面起着巨大的积极作用。如果一个人

[修身]君子慎独修己以安人

[修身]君子慎独,修己以安人 古人历练人生分为四阶段: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倘若四项都非常完满,培养出的人就能德才兼备、造福社会。很显然,“修身”属于古代培育人才的第一要务,这既是选拔贤良的基础,也是造福社会的重要途径。饱学,是内功;自律,则须内外兼修。几千年来,有个非常特殊的词汇常挂在中国人嘴边,那是修身的最高境界——慎独。慎独 “慎独”一词,出自秦汉之际儒家著作《礼记·中庸》:“君子戒慎乎其所不睹,恐惧乎其所不闻。莫见乎隐,莫显乎微,故君子慎其独也。”所谓慎独,就是在别人不能看见的时候,能慎重行事;在别人不能听到的时候,能保持清醒。不要认为事情有隐藏,就可以去做,而放松对自己的要求,当独自一人时,更要严格要求自己,防微杜渐,自重自爱,把握自己。慎独并非追求空间上的独居、独处,而是追求心理、人格上的卓尔不群,不同于外在的功利目的,它追求的是一种内在的精神境界,而要达到“慎独”的境界,就要做到“三个如一”,就是说的做的一个样,人前人后一个样,言行如一,心口如一,始终如一。最隐蔽的东西往往最能体现一个人的品质,最微小的东西同时最能看出一个人的灵魂,而慎独说到底其实就贵在这三个如一。言行如一,躬身笃行 言行如一是恭敬的为人准则,是做到慎独的第一要求。《论

语·为政》中记载:子贡问老师孔子怎样做一个君子,孔子告诉他:“先行其言,而后从之。”这虽是简单的一句话,但孔子却用它一语道破了成为君子的要诀之所在,而他自己本人其实就是知行合一、言行一致的最好典范。 儒家以推行仁政为己任,把道德教化作为实现这一理想的重要渠道,而德不仅要言传,更要身教。孔子作为儒家的一代宗师,不仅建立了一个以仁为核心的完整伦理思想体系,把社会道德规范集于一体,更是几十年如一日,率先垂范,积极践行。 如果不先行其言,而夸夸其谈,用自己没要验证过的理论来教训、说服别人,往往只会适当其反,正如孔夫子所说“巧言令色,鲜矣仁”,那些夸夸其谈,鲜少施于实践的人,大多数,都是取于利而鲜于仁。心口如一,襟怀坦荡 心与口是人发语的两端,做人要实,唯有心口如一才是可信可交之人。 《后汉书·杨震传》中有个故事:东汉时,杨震在赴任途中经过昌邑时,昌邑县令王密来拜访他,并怀金十斤相赠,对此,杨震说:“故人知君,君不知故人,何也?”王密没听明白杨震的责备之意,说:“天黑,无人知晓。”杨震说:“天知,神知,你知,我知,何谓无知?”王密这才明白过来,大感惭愧,怏怏而去。这就是历史上传为美谈的“杨震四知”,而杨震由此也获得了“四知太守”的雅号。

慎独

慎独 书法慎独 慎独是一种情操;慎独是一种修养;慎独是一种自律;慎独是一种坦荡。所谓“慎独”,是指人们在独自活动无人监督的情况下,凭着高度自觉,按照一定的道德规范行动,而不做任何有违道德信念、做人原则之事。这是进行个人道德修养的重要方法,也是评定一个人道德水准的关键性环节。 “慎独”是我国古代儒家创造出来的具有我国民族特色的自我修身方法。最先见于《礼记·中庸》:“道也者不可须臾离也,可离非道也。是故君子戒慎乎其所不睹,恐惧乎其所不闻。莫见乎隐,莫显乎微,故君子慎其独也。”这里强调的“道” “不可须臾离”之意,是“慎独”得以成立的理论根据。 综观其文,“慎独”指的是人们在个人独自居处的时候,也能自觉地严于律己,谨慎地对待自己的所思所行,防止有违道德的欲念和行为发生,从而使道义时时刻刻伴随主体之身。 刘少奇对慎独作了更通俗的解释,一个人独立工作、无人监督时,有做各种坏事的可能,而不做坏事。能否做到“慎独”,以及坚持“慎独”所能达到的程度,是衡量人们是否坚持自我修身以及在修身中取得成绩大小的重要标尺。“慎独”作为自我修身方法,不仅在古代的道德实践中发挥过重要作用,而且对今天的社会主义道德建设仍具有重要的现实价值。 道者不可须臾离也!可离非道也,是故君子戒慎平其所不睹,恐慎乎,其所不闻,莫见平稳,莫显平微,故君子慎其独也! 慎独在当今已成为一个专用名词,人们都喜用慎独作为座右铭,其内涵已广为人知,但其内容却与人们以往的理解大相径庭,所以人们往往从不同角度对其进行诠释和说明。 慎独是儒家的重要思想,也是儒家自我修养的重要手段。在古代的典籍中,人们一般把慎独理解为“在独处无人注意时,自己的行为也要谨慎不苟”(《辞海》),或“在独处时能谨慎不苟”(《辞源》)。其实,慎独,关键是一个“独”字。“独”,有三种不同的理解:一是郑玄的“闲居”之说;二是朱熹“人所不知而已所独之地”;三是《五行》传文“独立性(个性)”,即“舍体”,内心的意志、意念。笔者倾向于第三种。 慎独是一种人生境界。慎独是一种修养,一种高尚的精神境界,也是一种自我的挑战

慎独--人生的最高境界

慎独是一种情操; 慎独是一种修养; 慎独是一种自律; 慎独是一种坦荡。 所谓“慎独”,是指人们在独自活动无人监督的情况下,凭着高度自觉,按照一定的道德规范行动,而不做任何有违道德信念、做人原则之事。这是进行个人道德修养的重要方法,也是评定一个人道德水准的关键性环节。 慎独在古往今来的名人志士的心目中都占有特别明显地位,而它在当今已成为一个专用名词,人们都喜用慎独作为座右铭,其内涵已广为人知,但其内容却与人们以往的理解大相径庭,所以人们往往从不同角度对其进行诠释和说明。 慎独其实是儒家的重要思想,也是儒家自我修养的重要手段。在古代的典籍中,人们一般把慎独理解为“在独处无人注意时,自己的行为也要谨慎不苟”(《辞海》),或“在独处时能谨慎不苟”(《辞源》)。 其实,慎独,关键是一个“独”字。“独”,有三种不同的理解:一是郑玄的“闲居”之说;二是朱熹“人所不知而已所独之地”;三是《五行》传文“独立性(个性)”,即“舍体”,内心的意志、意念。笔者倾向于第三种。 慎独应该是一种人生境界。慎独是一种修养,一种高尚的精神境界,也是一种自我的挑战与监督。柳下惠坐怀不乱,曾参守节辞,萧何慎独成大事。东汉杨震的“四知”箴言,“天知、地知、你知、我知”慎独拒礼;三国时刘备的“勿以恶小而为主,勿以善小而不为”。范仲淹食粥心安,宋人袁采“处世当无愧于心”,李幼廉不为美色金钱所动。元代许衡不食无主之梨,“梨虽无主,我心有主”;清代林则徐的“海纳百川,有容乃大;壁立千仞,无欲则刚”,叶存仁“不畏人知畏己知”,曾国藩的“日课四条”:慎独、主敬、求仁、习劳,其所谓慎独则心泰,主敬则身强。以上种种, - 1 -

思行合一,慎独自律

思行合一,慎独自律 廉政故事宣讲活动通过公园系统的12位宣讲员分别讲述了11个不同廉政小故事,其中既有伟人艰苦朴素、廉洁奉公的故事,也有普通员工爱岗敬业、无私奉献的故事;既有古代政客勤政廉政、为民服务的故事,也有当代官员坚守岗位,一心为民的故事。这些廉政小故事提醒我们每个党员干部要遵纪守法、廉洁奉公。 十八大以来,党和国家进一步加大了反腐力度,有很大一部分党员干部在反腐中落马,大多数落马官员在刚踏上从政之路时也是廉洁的、也想好好干事、并且许多也确实是能干的,到底是什么原因导致他们忘却自己的职责使命,走向腐败堕落的深渊呢?原因是多方面的,传统官本位思维的影响,现有的监督机制的缺位,尤为重要的是我们部分党员干部自我修养不够,思想腐化堕落。因此,我们每一位党员干部都要加强自身道德修养,提高政治思想觉悟,增强防腐抗腐能力,牢记党的宗旨,真正做到为人民服务,做到思行合一,慎独自律。 思行合一,思想是行为的先导,行动决定思想的价值。思想放松必然导致行为偏差,方向偏轨,只有先树立廉政勤政的思想,才能保持政治上的清醒、思想上的警惕。无论多么美好的思想,没有行动的支撑都只能是空想,广大党员干部只有的日常的工作生活当中切实践行廉政勤政的思想,才能真正做到四行合一,才能真正做到廉洁奉公,才能真正为民服务。 慎独自律,自律是慎独的基础,慎独是自律的升华。所谓“自律”,

就是自己约束的意思。提倡自律意识,就是要在日常学习生活工作中,依照党纪国法或单位规章制度去做,增强自我约束能力。从大处着眼,从小处入手,防微杜渐,“勿以善小而不为”,坚持“积小善而成大德”。所谓“慎独”就是在只有一个人的情况下,其行为更应当谨慎,不做任何违背党纪国法的事。慎独是一种自律,更是一道屏障,是在人们心中提升自身修养走向完美的一个警钟,只有做到慎独,才能把握好自己的行动,才不会陷进泥潭、掉下深渊,甚至走入坟墓。 “思行合一、慎独自律”是自我思想修养的良方,是抵制腐败的指路明灯。我们应铭记格言,牢记宗旨,认真做到“思行合一、慎独自律”,做一个具有高尚情操和品德风范的共产党员。

慎独自律,成人成才

慎独自律,成人成才 【活动背景】 2009级学生进入高中以后,很多同学没有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和学 习习惯,没有养成良好的学习风气,更重要的是学生人生目标不明确,自我约束能力差,缺乏责任感,学习动力不足。学生上课自习精气神不足,睡觉的多,自习说话的多;课外上网的多,违纪的多,很多学生走下坡路明显。为了帮助每一位同学成人成才,经过充分准备,班级决定召开“慎独自律,成人成才”的主题班会。 【活动目标】 1、全员参与,班内每一个学生都参与本次班会活动。,结合班级和自己的实际,进行自我诊断,进行自我评价,对班级和学生的不良风气进行评论,增强班级凝聚力。 2、注重评价,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通过对个人、他人和班级的不良习惯和风气自评、他评,使学生对问题的认识有了一定深度。明确了自律的重要性和层次性将有助于理解“自律的最高境界为慎独”,并能促使学生将其作为整个高中阶段乃至自己终生的修身目标。 3、正确评价自己,满怀信心,展望未来。班内榜样的谈话真实可信,由此引起学生对自己放任自己、不思进取心理和行为的反思,坚定他们克服不良心理和不良行为的决心,从而追求奋发向上、积极健康的高中学生生活。 4、“慎独自律,成人成才”的誓言,让全体同学心动行动,彻底改变学生精神面貌和班级面貌。

【设计思路】 这堂班会以学生活动为主线,贯穿情感教育,由以下三个部分组成:一,理解慎独自律的深刻含义;二,深刻体会拥有慎独这种品质的重要意义;三,如何养成慎独的行为和习惯。简而言之,就是“是什么”“为什么”“怎样做”。设计了丰富多彩的活动,加入了图片,影视资料,学生讲述和评论等,通过触动学生的心灵,激发学生内心的荣辱观,让他们在课堂上受到启发和教育,从而把意识内化为具体的行动,从小事做起,从身边事做起,做一个具有高度自我约束力的人。 【活动方法】 1、点评,质疑。点评身边一些现象,在此过程中,启发学生探究,质疑,从而对慎独行为习惯有深刻认识。 2、互动,体验。在动手做游戏的过程中,仔细观察,积极动脑筋思考。让学生通过亲身体验,加深对拥有慎独品质的重要性的认识。 3、挖掘,升华。本课教学不仅要明确行为要求,讲出行为意义,更要注意激发情感,让学生树立鲜明的荣辱观,以拥有慎独品质为荣,把认知转化为切实行动。 4、集体宣誓和签名。 【活动准备】 1、召开班干部、团支部会议,分析班内目前存在的种种不良现象,统一思想,确定班会主题“慎独自律,成人成才”。 2、联系自己的学习实际,诊断检查自身存在的问题。 3、自拍的班级自习或课堂DV录像。

自律最高为慎独

自律最高为慎独2009-12-2 15:07:00阅读12782 次参与讨论(6) 收藏 “道也者,不可须臾离也,可离非道也。是故君子戒慎乎其所不睹,恐惧乎其所不闻,莫见乎隐,莫见乎微,故君子慎其独也。”——《礼记·中庸》 “道也者,不可须臾离也,可离非道也。是故君子戒慎乎其所不睹,恐惧乎其所不闻,莫见乎隐,莫见乎微,故君子慎其独也。”——《礼记·中庸》 “独者,人所不知而己所独知之地也。言幽暗之中,细微之事,迹虽未形而几则已动,人虽不知而己独知之,则是天下事无有著见明显而过于此者。是以君子既常戒惧,而于此尤加谨焉,所以遏人欲于将萌,而不使其滋长于隐微之中,以至离道之远也。”——朱熹《四书章句集注·中庸章句》 “《大学》、《中庸》俱以慎独为训,是为对贤第一要节。后人广其说曰:‘暗室不欺’。所谓暗室不欺有二义焉:一在私居独处之时,一在心曲隐微则人不及知。惟君子谓此时指视必严也。”——康熙《庭训格言》 “王者至公无私故能服天下人之心,朕与卿辈日所食,皆取诸民者也,故封官委任皆为民也。” ——唐太宗李世民 “一丝一粒,我之名节;一厘一毫,民之脂膏;宽一分,我受赐不止一分;取一文,我为人不值一文”。 ——清张伯行 “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刘备 “君子慎其独,非特显明之处是如此,虽至微至隐,人所不知之地,亦常慎之。小处如此,大处亦如此,显明处如此,隐微处亦如此。表里内外,粗精隐显,无不慎之。”——朱熹《朱子语类》 “暗室屋漏一如大庭广众之中,表里精粗,无一或苟。明可以对人对天,幽可以执鬼执神。”——李二曲 “参日而后能外天下;已外天下矣,吾又守之,七日而后能外物;已外物矣,吾又守之,九日而后能外生;已外生矣,而后能朝彻;朝彻而后能见独;见独而后能无古今;无古今而后能入于不死不生。” ——《庄子·大宗师》 “礼之以少为贵者,以其内心者也。德产之致也精微。观天下之物无可以称其德者,如此,则得不以少为贵乎?是故君子慎其独也。”——《礼记·礼器》 “一个人在独立工作,无人监督,有做各种坏事的可能的时候,不做坏事,这就叫

慎独精神

“慎独”—护士一生的必修课 护士,一个被称为白衣天使的职业,自面对南丁格尔像,听着娓娓道来的深情讲解时;自烛光亮起,圣洁的护士帽置于头顶的那一刻起;自满怀赤诚,庄严宣誓的那一刻起;护士,承担起了救死扶伤,实行人道主义救援的天职。 慎独,是我国古代儒家创造出来的具有我国民族特色的自我修身方法。最先见于《礼记〃大学》和《礼记〃中庸》。朱子解释《大学》的“所谓诚其意者:毋自欺也,如恶恶臭,如好好色,此之谓自谦,故君子必慎其独也”说:“独者,人所不知而己所独知之地也。言欲自修者知为善以去其恶,则当实用其力,而禁止其自欺。使其恶恶则如恶恶臭,好善则如好好色,皆务决去,而求必得之,以自快足于己,不可徒苟且以殉外而为人也。然其实与不实,盖有他人所不及知而己独知之者,故必谨之于此以审其几焉” 所谓“慎独”,是指人们在独自活动无人监督的情况下,凭着高度自觉,按照一定的道德规范行动,而不做任何有违道德信念、做人原则之事,自觉地严于律己,谨慎地对待自己的所思所行。这是进行个人道德修养的重要方法,也是评定一个人道德水准的关键性环节,还是对自我约束的的一个极限挑战。 慢慢长夜,我们没有卧榻安眠,红红的双眼,是我们抢救病人,一夜的奋战的标志;弹力袜下,盘曲乌黑的静脉,是我们在病房间急行军的记录;红肿的咽喉,嘶哑的声线,是我们核对医嘱、对病患、

家属解释宣教的成果。一切的一切,只因为我们是护士,我们执拗的恪守着属于我们的职业操守。而“慎独”二字,始终贯穿在我们工作的每时每刻。 慎独是一种情操;慎独是一种修养;慎独是一种自律;慎独是一种坦荡。 我们始终牢记的同时也将“慎独”这种工作作风渗透到我们的生活中,诚意待人,友好相处,工作中尽职尽责,恪尽职守。 护士在个人独处、无人监督的时候,要自觉地坚持护理道德信念,坚守护理道德规范。“慎独”既是护理道德修养的途径和方法,又是护理道德修养的境界。护理工作是以病人为服务对象,积极主动、全心全意地护理病人、救治病人,它虽有群体性,但更多的情况下是单独工作。如值午班、夜班,还有进行各种治疗、护理时,有时病人失去知觉,如昏迷、休克、无法表达意见和丧失主动能力,更无法监督护理工作。护理工作中弹性较大,工作中仔细、马虎、多干、少干,有时不易被觉察,全凭良心道义、职业操守来约束自己。每当这个时候,我们尤为感到自己工作的神圣与伟大,愈发的谨小慎微,认真核对,绝对准确及时,不能有丝毫的马虎大意,倦怠疏忽。我们必须认识到,我们的行为决定着病人的康复与安危。因此,“慎独”在护士整个服务过程中显得尤为重要。 如何才能培养慎独修养呢? 首先必须增强护理道德修养的自觉性,持之以恒,坚持到底。其次,必须打消一切侥幸省事的念头,特别是当工作平淡而产生厌烦时,

1_自律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材料一:自律,指在没有人现场监督的情况下,通过自己要求自己,变被动为主动,自觉地遵循法度,拿它来约束自己的一言一行。 材料二:美国总统罗斯福曾说:有一种品质,可以使一个人从碌碌无为的平庸之辈中脱颖而出。这个品质不是天资,不是教育,也不是智商,而是自律。 材料三:因新冠疫情而隔离在家的这段时间成为一道分水岭,有的人逆流而上,占据高地,有的人不经意间,早已被冲刷到了末游。养成自律的习惯,收获的不仅仅是一个好成绩,而是一个受用终身的强大助力。 读了上面的材料,你有怎样的感触?请将这几则材料联系起来思考,以“自律”为话题,写一篇作文。 要求:使用对偶式题目、并列式结构,自选角度,确定立意;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素材拓展 01 “自律”主题可引用名言金句: 1.能自制的人,就是最强有力的人。——赛妮卡 2.登峰造极的成就源于自律。——松下幸之助 3.测量一个人的力量的大小,应看他的自制力如何。——但丁 4.成功源于自律,一个人若没有果断的品质,他就永远不能算是一个独立的人。——约翰福斯特 5.自我控制是最强者的本能。——萧伯纳 6.是故君子戒慎乎其所不睹,恐惧乎其所不闻。莫见乎隐,莫显乎微,故君子慎其独也。——《礼记·中庸》 7.兰生幽谷,不为莫服而不芳;舟在江海,不为莫乘而不浮;君子行义,不为莫知而止休。——《淮南子·说山训》 8.独之外别无本体,慎独之外别无功夫。——刘宗周 9.天知,神知,我知,子知。何谓无知? ——杨震 10.梨虽无主,我心有主。——许衡 11.一念之非即遏之,一动之妄即改之。——明·薛瑄 12.穷不忘操,贵不忘道。——皮日休 13.以言责人甚易,以义持己实难。——苏辙 14.律己则寡过,绳人则寡合。——林逋 15.自由从自信而来,自信从自律而来。——乔布斯 02 “自律”主题可化用名言金句: 1.残月色不改,高贤德常新。——孟郊 2.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诸葛亮 3.不畏浮云遮望眼,自缘身在最高层。——王安石 4.当我们是大为谦卑的时候,便是我们最接近伟大的时候。——泰戈尔 5.最困难之时,就是离成功不远之日。——拿破仑 6.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苏轼 03 “自律”主题可运用名人事例: 1.唐朝白居易做杭州刺史,返乡时,为自己做的一件“小事”倍感羞愧:“三年为刺史,饮冰复食檗。唯向

《意志力》读后感:懂得自律,学会慎独

《意志力》读后感:懂得自律,学会慎独 完成一项任务,需要有一个明确的目标和详细的计划,更需要强大的执行力。而执行力的实施离不开一个叫意志力的东西。 首先,我们要知道意志力是什么?意志力,是指一个人自觉地确定目的,并根据目的来支配、调节自己的行动,并克服各种困难实现目的的品质。说白了就是坚持的毅力。 然后,我们要了解意志力的特点。以方便我们更好地运用意志力去实现我们的目标。 如果你忙了一天的工作,回到家还会有精力去做家务吗?别骗自己了,不会的,就算坚持去做也不会有很高的效率。这就是意志力的一个特点,意志力是有限的,在使用过程中会损耗,过度使用会疲劳。 因此,在制定计划的时候不要制定太多计划,当你完不成的时候就会产生挫败感,损耗你的意志力。制定自己力所能及的计划,尤其当你想要做出改变的时候,最好一次只做一件事,明确事情的重要性,做到要事第一。 为未来制定行为规范时,你大多处于冷静状态,所以你会做出不切实际的承诺。不饿的时候真的容易同意节食,性没有被唤醒的时候,也真的容易禁欲。每个人都会有冲动的时候,每次冷静下来就会发现自己哪里做的不对。这很正常,人在理智、冷静的低温状态是体会不到在充满激情和欲望的高温状态下会如何表现的。这是一个心理学现象叫做情绪温差。所以不要做所有事情都依靠意志力,省下意志力去应对那些紧急情况吧。 无论工作还是学习,当临近中午的时候是否感觉到力不从心,明显没有早上的集中力高,更别谈什么效率了。是因为疲倦了吗?或许是,但为什么吃过午饭之后又可以元气满满的进行工作(排除天气原因引起困意的外观因素)。这又是意志力的一个特点,意志力需要能量的支持。 所以不要在饥饿状态下做决定,更不要拖着抱恙的身体玩命工作。从这个角度来看,吃饱了才有力气减肥也是有一定道理的。我不是什么减肥大师,以上仅供参考。哼,省的我给你们找了个借口,你们减不下来让我背锅。 谈一个你们可能感兴趣的话题吧,为什么越来越多的推迟人生的重大决定——挑选伴侣。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与人之间联系更紧密了,你会认识接触到各种各样的人,所以男人和女人有了更多的选择。尤其那些优秀的成功男女,拥有很多的选择,所以对另一半的要求也会越多,总会因为一个选项就将一个人排除在外。越是具有选择权,人的贪性也就表现得越明显,也越会错过许多适合你的人。你不愿将就选择一个不完美的伴侣时,你有可能最后

老师学习随笔 “慎独”——老师最好的自律

老师学习随笔“慎独”——老师最好的 自律 ——《礼记》 我今天在网上看了一个视频,嘉宾说了一个词“慎独”,让我想起来教师职业道德修养原则里的最后一条就是做到“慎独”。我上网找了一下,百度百科给的解释:慎独是一种修为境界。慎独讲究个人道德水平的修养,看重个人品行的操守。《辞海》里的解释:在独处无人注意时,自己的行为也在谨慎不苟。 为什么教师一定要做到“慎独”?古人云:“为师者可无慎也?”教师怎么安排自己的教学任务?怎么对待学生?处理问题是否存在私心?这些都有太多的自由性,老师工作方式的相对独立性,使得他并不是时刻处在群体的监督下。 曾经看过一篇文章,想打击学生,让他一辈子都抬不起头其实很简单啊:你只要永远不提问他问题就可以

了,你只要当众羞辱他就可以了,你只要跟同学们说不要和他一起玩就可以了,不久后,你就会发现,这个孩子慢慢变得不爱说话,远离同伴,成绩下降,对生活失去信心。是不是让人毛骨悚然,细思极恐。所以,作为教师,如果没有职业素养,不遵守道德规范,这对天真的孩子来说,将是无法弥补的。 老师一直是我最敬重的职业,他们高尚、纯洁、无私、善良,但近年来,功利色彩诸如“火到猪头烂,礼到事情办”给教师的声誉带来诸多负面影响,酒后欺负新老师,撕下假人皮,换上让人作呕的嘴脸,不配为师。更让人痛心的校园性侵事件频频发生,这已经不能简单的归结为价值观错误,借用法制频道的一句话:这就是人性的扭曲,道德的沦丧。 虽然是初做老师,但我会恪守底线,做到自律。首先我是一个人,一个脱离低级趣味的人,其次我是一个老师,有一颗爱学生的心,最后,我是一个普通人,可能教学上我会犯一些错误,但我会努力精进自己的业务能力。希望

慎独,自律的最高境界

慎独,自律的最高境界 作者:国馆 修身之道,最难是养心, 养心最难之处,又是慎独。 慎独,是独自一人时, 亦有一双慧眼观照自己, 不做出格事,不说出格话。 ——国馆君按 “慎独”一词,出自秦汉之际儒家著作《礼记中庸》一书:“莫见乎隐,莫显乎微,故君子慎其独也。”所谓慎独,就是在别人不能看见的时候,能慎重行事;在别人不能听到的时候,能保持清醒。 最隐蔽的东西往往最能体现一个人的品质,最微小的东西同时最能看出一个人的灵魂,而慎独说到底其实就贵在这三个如一。 言行如一,为情操 《论语为政》记述了这样一段对话:子贡问老师孔子怎样做一个君子,孔子告诉他:“先行其言,而后从之。”(先做好你想说的,之后再把它说出来。)虽是简单的一句话,但孔子却用它一语道破了成为君子的要诀之所在,而他自己本人其实就是知行合一、言行一致的最好典范。 儒家以推行仁政为己任,把道德教化作为实现这一理想的重要渠道,而德不仅要言传,更要身教。孔子作为儒家的一代宗师,不仅建立了一个以仁为核心的完整伦理思想体系,把社会道德规范集于一体,更是几十年如一日,率先垂范,积极践行。 如果不先行其言,而夸夸其谈,用自己没有验证过的理论来教训、说服别人,往往只会适得其反。正如孔夫子所说的:巧言令色,这样的人,大多数,都是取于利而鲜于仁。 心口如一,为良知 心与口是人发语的两端。按照佛家的观点,心为善生,而口为妄生。唯有心口若一才是可信之人。 东汉名臣杨震风雅清正,为官数载一直以公正廉明著称,一次因公路过昌邑

县,恰逢旧交王密在此任县令,当夜王密怀揣十金前往馆驿相赠,以谢杨震知遇之恩。杨震拒而不受。 王密急切之下说道:“此时深夜,无人知矣。”杨震却正声而说:“岂可暗室亏心(暗地里做些亏心事),举头三尺有神明,此事天知、地知、你知、我知,何谓无知?”这就是历史上传为美谈的“杨震四知”。 这世间口若悬河、信誓旦旦之人太多,然而真如杨震一般,话从口出后即使无人监督,心却一如既往遵从己言的人却是寥寥无几。 常言道人善之首,即是心口如一。这话正是告诫众人:口中所言皆应出自肺腑,语出之理也当极尽恪守。 始终如一,为坦荡 中国人做事贵在一个“恒”字,而“恒”要的就是始终如一与不忘初心。 无论是三国时刘备的“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还是元代时许衡的“梨虽无主,我心有主”;亦或是清代林则徐的“海纳百川,有容乃大;壁立千仞,无欲则刚”,对于心中自律的坚守,他们做到了始终如一。 而始终如一可谓是慎独中的最高境界,因为它的背后是一个人处事的坦荡之志。因为长久的慎独,讲求的是内在的定力,是古人常说每天三省吾身的省思,是在无人时、细微处,如履薄冰、如临深渊,始终不放纵、不越轨、不逾矩。 慎独,之于他人是坦荡,之于自己,则是心安。 一个表里如一的人,事无不可对人言,就少有愧疚、猜疑、顾忌等种种阴暗,心中自然绿意盎然,步步花开。

人生既要“慎独”,也要“慎众”

人生既要“慎独”,也要“慎众” 不管忙与不忙、闲与不闲,每个人的每一天都要面对独处,只是时间长与短、机会多与少的区别。独处意味着无人惊扰、没人监督,是某段时间、某处空间的独享,是完完全全的自己打理自己。但不同的人有不同的独处方法和独处效果,有些人收获的是休闲、休整、充电、修补、提高等正能量,有些人却是魔鬼般地为自己埋下了隐患、种下了恶根、造就了罪孽。同样是独处,功效却会大相径庭。 君子慎独 《大学》有言:诚于中,形于外,故君子必慎其独也。《中庸》也有表述:莫见乎隐,莫显乎微。故君子慎其独也。两部儒家典籍都不约而同提及了一个君子品行——慎独。 何谓“慎独”?宋代学人陆九渊说:“慎独即不自欺”;宋人袁采也说,慎独即“处世当无愧于心”。“正其心”是慎独,“诚其意”是慎独,表里如一,毋自欺也,是慎独。慎独,在别人看不到的时候,能慎重行事,不自我麻痹欺瞒;在别人不能听到的时候,能保持清醒,不随口妄言。 不要认为事情有所隐藏,就可以去做,不要让杂念侵扰内心,以为别人不知道就让言语随口而出,当独自一人时,更要严格要求自己,防微杜渐,自重自爱,把握自己。慎独并非追求空间上的独居、独处,而是追求心理、人格上的卓尔不群,不同于外在的功利目的,它追求的是一种内在的精神境界,而要做到“慎独”,最重要的就是说的做的一个样,人前人后一个样,言行如一,心口如一,始终如一。最隐蔽的东西往往最能体现一个人的品质,最微小的东西同时最能看出一个人的灵魂。 东汉安帝时,昌邑县令王密为感谢杨震的提挈之恩,夜里怀金十斤馈赠,被杨震拒绝。王密说:“暮夜无知者。”杨震答道:“天知,神知,我知,子知。何谓无知!”王密听后“愧而出”。 清代有个叫叶存仁的官员,从政30余年,甘于淡泊,从不苟取。一次离任时,僚属们临别馈赠礼品,为避人耳目,特地夜里送来。叶存仁见状将馈赠品原封退回,并赋诗一首相赠:“月白风清夜半时,扁舟相送故迟迟。感君情重还君赠,不畏人知畏己知。” 内不欺己,外不欺人,上不欺天,君子慎独。然小人反是,“小人闲居为不善,无所不至,见君子而后厌然,掩其不善而著其善。人之视己,如见其肺肝然,则何益矣!”品行低下的人,独自一人时常做坏事,见到品行好的人便竭力掩饰,那又有什么用?素养、品行的高低是一种由内及外体现出来的东西,无法表里如一的小人们,平日里散漫惯了,又怎能伪装成功?倒是更让人觉虚伪与造作,而毫无益处。 自古以来,慎独就是圣人先哲们追求的修身境界,“自修之道,莫难于养心;养心之难,又在慎独”。

慎独

慎独 作为一种道德修养,“慎独”最早见于《礼记》,它说:“莫显乎微,故君子慎其独也。”东汉人郑玄曾注解说:“慎独者,慎其闲居之所为。”对此,刘少奇同志曾解释说,一个人“在独立工作,无人监督,有做各种坏事的可能的时候,他能够…慎独?,不做任何坏事”。今天,人们一般理解为“在独处无人注意时,自己的行为也要谨慎不苟”(《辞海》)。 “在无人注意的时候” “在独立工作,无人监督的时候”,我们该怎么做?这篇作文借话题向我们提出了灵魂的拷问。话题理解的关键是《辞海》中的解释“谨慎不苟”四个字,也就是说,即使在无人关注时,我们做事也要小心谨慎,一丝不苟。只有这样,我们的人格才是高的,我们才有可能做好每一件事。 再往深层看,“慎独”其实是道德修养范畴的问题,强调自我审视,一旦法律失去作用时,“慎独”对人格操守的净化作用更为强大。 1、慎独,人生的至境 2、千金难买是慎独 3、我以不贪为宝,尔以玉为宝 4、在无人的时候 5、慎始与慎终 6、为人“四慎” 7、慎独,检验修养的试金石 8、人在做,天在看 9、慎独助你成功 10、人前人后皆君子 11、慎独是人生的必修课 12、满城尽是电子眼 小议“慎独” 现实生活中,常有这样的现象:在众人面前讲究卫生,独自一人时就随地吐痰,乱扔废弃物;有警察时遵守交通法规,一旦路口无人值守就闯红灯;在自己熟悉的集体中谦恭有礼,一旦置身于陌生的环境就不再遵守公德。 由此可见,一个人在没有外在监督而独处的情况下,严于律己,遵道守德,恪守“慎独”是十分必要的。 “慎独”是自我完善的必修课。早在两千多年前孔子就提出了“君子慎独”。一个人越是在无人监督的时候,越能严格要求自己,做到谨慎从事,不做违德背理之事,就越能接近自我完善的思想境界。 “慎独”还是道德品质的“试金石”。<后汉书?杨震传)有一则“暮夜无知”的故事:杨震赴任东莱太守时途经昌邑,被他推荐为昌邑县令的王密夜晚泉拜见,想送他十斤黄金,杨震拒绝了。王密说:“暮夜无知。”杨震义正词严:“天知,神知,我知,你知,怎么说没有人知道呢!”王密羞愧而返。同是暮夜无人时,同样面对十斤黄金,扬震、王密二人的道德修养,就高下

慎独高中议论文

做到慎独,获得双赢 “慎独”告诉我们,不管在什么时间,什么地点,都应坚守一个人的品格,做到一种自律和坦荡。 做到慎独可以得到别人的尊重。季羡林作为一个北大校长,不仅有着深厚的学识,更有着令人尊敬的品质。他为一名北大的学生看包整整1个小时并且没有丝毫怨言。在学校的开学典礼时,学生才发现为他看包的竟是校长。季羡林有这为人的最起码的诚信,更有着虽身为校长却可放下身段为学生服务的品质。尽管在没人观察时,他依旧能做到“慎独”,做到为人的诚信和美德,赢得了别人对他的尊重。 做到慎独可以创造出精品。顾炎武的《日知录》被誉为学术界的精品,成为一代又一代文学家研读的作品。这种精品的出现,需要的是像顾炎武一样有一颗对文学尊敬的心。他大量阅读古籍,对待著述精益求精,慎之又慎的精品意识让他每每写完文章,就会反复斟酌,最后历经几十年,终成一书。被后人誉为精品。宫崎骏最为日本最杰出的漫画家,也有着不同他人的对漫画的要求。他因看不惯现代的电脑的制作,便将自己亲笔画的漫画一帧一帧的整合形成连续的动画。这么大的工作量对于一个年过半百的老人的确是一大挑战,不过他说这就是他的原则,一种精品的意识。不论是顾炎武还是宫崎骏,都因他们有着一种对待作品的一丝不苟,一种做事的原则,一种内心的“慎独”,使得他们的作品被人称赞。 其实,一种信赖的获得,同样离不开做事的“慎独”。同仁堂,全聚德等许多老字号,都凭着自己的经营的“慎独”,在时代的变迁中,

保持着人们对其的信赖。但同样有些现代企业像三鹿,肯德基等,因只求得一时的利益,而没有做到“慎独”。在经营中遇到了问题,轻则遭到了全社会的谴责,重则将多年的成果毁于一旦。所以说,做到“慎独”还可获得人们对企业的信赖,使企业获得更多的收益。 在想想我们当今的社会,之所以会出现许多的社会问题,不都是因为我们许多人都没有做到“慎独”吗?我们一直提倡所谓的和谐社会,其实说到底还是需要每一位公民都能做到:“慎独”。不因没人发觉而乱扔纸屑,不因无人管辖就放任自己的行为,做一些有损他人利益的事。更不能因一时的利益诱惑而放弃做人做事的原则。 所以,“慎独”是一个人做人做事,一个企业经营的最基本准则,做到慎独不仅可以赢得尊重,更能获得信赖!

关于自律的演讲稿范文

关于自律的演讲稿范文 【篇一:自律心态演讲稿】 尊敬的老师、亲爱的同学,大家好!今天,我演讲的题目是《我学会了自律》。 自律就是自己约束自己,通俗点讲,自律就是自己管好自己。 江水因为有了河床,才避免了到处泛滥,最终流向梦想的大海;轮船因为有了导航仪,才不会迷失方向,最终驶向胜利的彼岸。平时,有爸爸妈妈在身边管着我们,可爸爸妈妈不可能时刻陪在我们身边,我们总有离开爸爸妈妈的时候,总要开始自己的独立生活。自律就像河床、就像导航仪,我们只有学会了自律,才能避免走上歧途,最终走向成功。所以,我们必须学会自律。 比方说玩电脑吧。我和很多同学一样,也喜欢玩电脑,常常一玩就是一个小时。妈妈总对我说,长时间玩电脑对眼睛不好,影响视力,而且电脑有辐射,会影响身体健康。有一次,爸爸妈妈都不在家,我又趁机玩起了电脑。不知不觉,一个小时过去了。这时,我耳边响起妈妈跟我说过的话,心想:如果把眼睛玩成了近视,要戴眼镜,那可就麻烦了!于是,我克制住了电脑对我的诱惑,毫不犹豫地把电脑关了!

再比方说,管住自己,不乱花钱。我们学校周围有 许多小商店,很诱惑人,卖各种各样的小零食、小玩具,有五颜六色的棒棒糖。有一次,看到同学买零食,吃得 津津有味的,我也跃跃欲试,很想买些零食解解馋。就 在犹豫间,我想起了妈妈说过的不要乱买零食贪吃的话,结果我管住了自己,没买! 我很高兴,我学会了自律,能够自己管住自己了。 我相信:自律能助我健康成长! 【篇二:自律心态演讲稿】 尊敬的各位老师、亲爱的同学们: 大家上午好!今天我演讲的题目是《文明守纪,与自律同行》。 “言行规范,健康发展,学有所长”是学校对我们 的要求。因此,正如今天一样,当我们迈进校门的那一 刻起,我们要说,新的一天我们要从遵守纪律做起。俗 话说:“没有规矩不能成方圆。”纪律是做好一切事情 的保障,没有纪律的约束,是什么事情也做不好的。大 家知道,鲁迅先生书桌上的“早”字,是严格自律的表现,是自觉守纪的典范,正因为这样,鲁迅先生才成为 伟大的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 播下一个行动,收获一种习惯;播下一种习惯,收 获一种性格;播下一种性格,收获一种命运。所以,我

2015高考作文素材系列之一:关于“慎独”作文素材

关于“慎独”的作文素材 (适用“自律”“修为”“敬畏”“底线”等) 一、对“慎独”的理解 所谓慎独,就是在无人监督(一个人独处)的情况下,仍能坚持自己的道德信念,自我监督,自我约束,自觉地遵纪守法,自觉地按照一定的规范、准则和要求去做。“慎独”一词,出自秦汉之际儒家著作《中庸》一书:“君子戒慎乎其所不睹,恐惧乎其所不闻。莫见乎隐,莫显乎微,故君子慎其独也。”说的是君子小心谨慎,因为他们知道会有没有见到的,担心害怕,因为他们知道会有没有听到的。隐藏的会没有见到,细微的会没有察觉,所以君子在独处的时候会谨慎行事。” 我国自古以来就有重视“慎独”的传统,认为它是一种重要的道德品质,是个人修养的重要途径和高尚的境界.。 一般说来,在众人的眼皮子底下,在公众场合,在组织和领导的监督之下,每个人都较能注意自己的言行,注意自己的工作态度。但在“无人监督之处”,却容易放松自己的要求,甚至做一些为人所不齿的事,只“畏人知”,而不“畏己知”。 慎独是一种高尚的情操;慎独是一种难能可贵的修养;慎独是一种高度的自律行为;慎独是一种君子的坦荡。“慎独”,是一个人道德修养的崇高境界。 “慎独”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因为在“无人之态”时,你做了好事,没有人为你扬名;你做了坏事,也没有人批评你。这就需要你有高度的自觉性,才能真正做到表里如一,人前人后一样。 二、典型事例 1、清代叶存仁“不畏人知畏己知”。在清朝雍正年间,有位名叫叶存仁的官吏,先后在淮阳、浙江、安徽、河南等地做官.他当官三十多年,却两袖清风,从未收取过任何贿赂。有一次,在他离任升迁时,僚属们派船送行,但船只却迟迟不启程,直到夜半时,才见一叶小舟划来。原来,僚属们为他带来了馈赠礼品。为避人耳目,特意在深夜送来,他们以为叶存仁平日不收礼品,是怕他人知道出麻烦,而夜深人静之时,神不知鬼不觉,叶存仁一定会收下。谁知,叶存仁见此情景,却挥笔赋诗一首,将礼物退了回去.诗云:“月白清风夜半时,扁舟相送故迟迟;感君相送还君赠,不畏人知畏己知。” 2、东汉杨震的“天知、地知、你知、我知”。杨震赴任东莱太守时途经昌邑,被他推荐为昌邑县令的王密夜晚拜见,想送他十斤黄金,杨震拒绝了。王密说:“暮夜无知。”杨震义正词严:“天知,神知,我知,你知,怎么说没有人知道呢!”王密羞愧而返。 3、元代许衡心中有“主”。元代三大理学家之一许衡,他“尝暑中过河阳,道有梨,众争取啖之,衡独危坐树下自若。或问之,曰:‘非其有而取之,不可也。’人曰:‘世乱,此无主。’曰:‘梨无主,吾心独无主乎?’”仍坚决不吃无主之梨。后来,他“财有余,即以分诸族人及诸生之贫者。人有所遗,一毫弗义弗受也”。他一生清廉自守,堪为楷模。 4、赵抃“不敢告者则不为”。明代高僧莲池大师《竹窗随笔》载:“赵清献公尝自言,‘昼之所为,夜必焚香告天,不敢告者则不为也。’吾以为如是之人乃可学道。” 赵清献即北宋赵抃,清献是他去世后朝廷所赐谥号。这句话的意思是说,赵抃是个虔诚的佛教徒,表里如一,凡白天所为,必先于头天晚上,整衣正冠,焚香告天,不敢告者则不为。什么是不敢告天的行为呢?大至杀人越货、贪赃枉法的恶行,小至瞒天过海、欺人骗世的丑行,均是不敢告天、不可告人的勾当。不敢告,便不敢做,所以不为,说明赵抃有敬畏之心,敬天道,畏人言,守底线,持操行。 5、当代作家贾大山“昼之所为,夜必告小孙女”。他曾在《灯窗笔记》一文中讲到赵清献的故事,并说:“我也想效法古人,昼有所为,夜有所告,以摄意心。告天?天无言。告地?地无语。告妻?夫妻相爱情深,难免护短。踌躇间,看见小孙女,活泼可爱,一片天真,也懂事了,于是得一方便法门:昼之所为,夜必告小孙女,不敢告者则不为也。”连在小孙女面前不好启齿的事情都不为,可见贾先生律己之严。他扎根一隅,默默奉献,一生勤勉,两袖清风。他这一生,留下的不仅仅有独具气韵的文学

慎独

慎独,人生的至境 慎独在当今已成为一个专用名词,人们都喜用慎独作为座右铭,其内涵已广为人知,但其内容却与人们以往的理解大相径庭,所以人们往往从不同角度对其进行诠释和说明。 慎独是儒家的重要思想,也是儒家自我修养的重要手段。在古代的典籍中,人们一般把慎独理解为“在独处无人注意时,自己的行为也要谨慎不苟”(《辞海》),或“在独处时能谨慎不苟”(《辞源》)。其实,慎独,关键是一个“独”字。 “独”,有三种不同的理解:一是郑玄的“闲居”之说;二是朱熹“人所不知而已所独之地”;三是《五行》传文“独立性(个性)”,即“舍体”,内心的意志、意念。笔者倾向于第三种。 慎独是一种人生境界。慎独是一种修养,一种高尚的精神境界,也是一种自我的挑战与监督。柳下惠坐怀不乱,曾参守节辞赐,萧何慎独成大事。东汉杨震的“四知”箴言,“天知、地知、你知、我知”慎独拒礼;三国时刘备的“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范仲淹食粥心安,宋人袁采“处世当无愧于心”,李幼廉不为美色金钱所动。元代许衡不食无主之梨,“梨虽无主,我心有主”;清代林则徐的“海纳百川,有容乃大;壁立千仞,无欲则刚”,叶存仁“不畏人知畏己知”,曾国藩的“日课四条”:慎独、主敬、求仁、习劳,其所谓慎独则心泰,主敬则身强。以上种种,无一不是慎独自律、道德完善的体现。但,这些慎独的故事不老。 古往今来,慎独境界者不乏其人。诗人陆游,一生都专诚、专注于爱国的情操,恪守抵抗侵略、重振王朝的信念,写出了大量具有爱国主义豪情的诗篇。早年“战死士所有,耻复守妻孥”的壮歌,中年“报国计安出,灭胡心未休”,晚年“一闻战鼓意气生,犹解为国平燕赵”。这,就是一位爱国者的慎独心志。此心志,一生恪守,至死方休,可歌可泣! 慎独是一种情操,慎独是一种修养,慎独是一种自律,慎独是一种坦荡。 “吾日三省吾身”,即是慎独的工夫。三省其身,即面对自己,澄清自己的内部生命,纯粹是为己之学。鲁迅曾说:“我的确时时解剖别人,然而更多的和更无情的是解剖我自己”。 作为一名称职的法官,不仅要有正确的政治立场,深厚扎实的法律功底,还须具有法官的职业道德,品行修养。在廉政行为上,要做到“四慎”,即慎权、慎欲、慎行、慎独。你要经常地、认真地检查自己,在内心建立一个“道德法庭”,时刻对自己进行道德裁判,做事之前先“三思”,坚决不触“高压线”。慎独不是一种时尚。因为慎独,在金钱的诱惑面前,你没有低下高贵的头颅。慎独是阻止你走进深渊的一道屏障,慎独是提升你自身素养走向完美的一座殿堂。 慎独,是医护人员医德修养的崇高境界,也是检验医护人员医德修养高低的标准。 慎独的最高境界是孔子所说的“随心所欲”。这里讲的随心所欲不是我们日常所说的想干什么就干什么,而是指道德修养到一定程度后所达到的一种道德境界。只要我们从“慎独”开始,持之以恒,就能实现从道德修养的“必然王国”到“自由王国”的飞跃。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