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颗钻石评课稿

七颗钻石评课稿
七颗钻石评课稿

观刘学金老师《七颗钻石》教学

《七颗钻石》是人教版课标本小学语文三年级下册第五单元中的一篇童话故事。故事以生动离奇的情节赞扬了小姑娘如钻石般闪亮、美好的心灵,为学生懂得关爱他人,同情帮助有困难的人提供了鲜活的范本。整个故事充满了神奇的色彩,刻画了鲜明的人物形象和细致生动的人物语言、动作、心理活动,令人读来兴趣盎然,从而潜移默化地受到心灵的熏陶和净化。

在教学观摩活动中,#老师,针对三年级学生对童话有浓厚兴趣的特点,把教学目标设计为---在对语言文字充分理解感悟的基础上,培养大胆想象的能力,同时教育学生要做一个有爱心的人。注意根据学生对课文的内容容易把握,对情感体验却不是很深的特点,在课堂上创设一定的情境,用富有激情的教学方式,进行正确的引导,使学生从水罐的一次次变化中体会爱心的神奇力量,感知童话丰富的想象力。体会出要懂得关心别人,懂得用爱心对待生活的道理。教学过程中,教师通过富有感染力的语言渲染学习气氛,带领学生进入了神奇的童话世界。使得教学效果非常的突出。

在开课导入引发话题时,教师就以课件展示钻石,介绍钻石,使学生对钻石的高贵有了认识,再板书齐读课题,质颖“看到课题你有什么问题?”因为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从学生感兴趣的话题入手,一下子就调动起了学生参与学习的主动性与积极性。而让学生围绕课题质颖,则更激发了学生学习课文的欲望与激情,达到了纲举目张的效果。

在学习课文初始,教师抓住重点,出示词语“旱灾”“干涸”“干枯”“焦渴”等加以品析,提出:“看到这些词语,你仿佛看到了一幅怎样的画面?”来引导学生想象情景后自由表达,并利用多媒体极力加以渲染,使学生真切地感受到旱灾的严重以及生命对水的强烈渴望,为解读后文小女孩到处找水及数次奉献爱心做了良好的铺垫,创设了课伊始,情已生的境界。

在学习课文中,教师紧紧抓住描写水罐变化和刻画人物动作、心理的重点语句引导学生读、画、品、悟来理解并感知想象,领悟爱心的神奇与伟大,抓住“哪儿也找不着”,“累得倒在上”,“喜出望外”,“真想喝个够”“赶紧”,“咽了一口唾沫”等词句,重点指导朗读,感受这些词句所蕴含的情感。这样由表及里,由浅入深,由整体到局部,然后再回到整体,引导学生与文体对话激发情感,使学生在研读中有所感悟,有所思考,有所启迪。一句话,一颗心,一件事,一片情,经历了与文本的对话,学生会为小姑娘对母亲的孝心而感动,会为小姑娘对过路人的关心而赞叹,也会为母亲对小姑娘的爱心而震撼……

《七颗钻石》通过一个小小的童话故事,寄托了一个道德期盼:要尽量为别人着想。教师在教学中通过多形式、多层次地有感情地朗读引导,使学生感受到了小姑娘纯洁可爱的形象,引导学生透过水罐的神奇变化,领会到了爱的神奇力量。在这样富有激情的教学活动中,教师紧抓一个“情”字,紧扣一个“爱”字,突出一个“读”字,强化一个“悟”字,实践一个“学”字。读悟结合,各有则重,在

自主探究的过程中让学生受到潜移默化的人格熏陶,真正达到了“润物细无声”的效果。

小学语文_“七颗钻石”公开课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

《七颗钻石》教学设计 人教版语文三年级上册 教学目标: 1、学习用梯形法梳理课文内容,理解水罐一次一次变化发生的原因,体会人与人之间互相关爱、乐于奉献的美好情感。 2、以文带文,学生自学《渔夫和金鱼的故事》,练习用梯形法梳理课文内容,填写课文梯形脉络梯形图。 3、体会爱心对别人及社会的意义,懂得关心别人,懂得用爱心对待生活,能区分正能量和负能量的本质区别。 教学重点: 在水罐的一次次变化中体会爱心的神奇力量,感知童话丰富的想象力。 教学难点: 学习童话中循序渐进的写作手法。懂得关心别人。 教具:教师演示课件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同学们,说起童话故事大家都很喜欢,同学们看图片还记得吗?教师出示(《雪孩子》《小熊住山洞》)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童话故事《七颗钻石》教师板书课题学生齐读 二、整体感知 1、同学们,请快速默读课文,课文中水罐有几次变化,分别是如何变化的?学生读课文,教师画出梯形图。 2.学生汇报,教师协助学生在黑板上写出:木质空水罐—盛满水的水罐—银水罐—金水罐--钻石、巨大水流 3、学生读课文,思考:原来空空的水罐竟(jìng)装满了水。 师:什么事引起了水罐了的变化?在课文中找出来。多媒体出示相关句子。 生:读课文相关句子,也可以读多媒体出示的。 总结:为母亲找水板书:为母亲找水。 师:小姑娘可能到哪些地方去找水? 生:沟渠、小河等等 4、空水罐竟装满了水,是什么力量引起的?引导学生明白童话 中事情变化特点。为母亲找水这种孝心所致。板书:—孝心。 5、装满水的木水罐变成了银的,是发生了什么事以后产生的奇 迹?在课文中找出相关句子,教师稍后出示相关句子,学生感情朗读。 6、总结:救助小狗。板书:救助小狗。这件事表达了小女孩子 对小动物有爱心。板书:爱心

七颗钻石第二课时(公开课教案)

《七颗钻石》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引导学生读中体会,品中想象,弄清水罐发生的变化和原因, 体会爱心对别人乃至对社会的意义,懂得关心别人,用爱心对待生活。 3、感受童话故事想象的神奇,体会爱心的神奇力量。 教学重难点: 1、从水罐一次次变化中,体会爱的神奇力量。 2、联系实际,懂得关心别人,懂得用爱心对待生活。 教学准备: 1、布置学生查阅资料,了解俄国作家列夫?托尔斯泰生平及其文学成就。 2、布置学生阅读、了解一些关于“爱心”的故事。 3、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1、师:同学们,昨天的语文课我们被一个神奇的童话故事吸引了,故事的名字叫——七颗钻石(齐读题目),这一节课我们继续来学习《七颗钻石》,进入新内容学习前,先来查看上一节课掌握的情况。故事中的这只水罐发生了哪些变化呢? (板书:木──满水──银──金──钻石) 真是一只神奇的水罐!这个神奇的童话故事发生在一次大旱灾中, 齐读第一自然段 三、品读、领悟内涵──爱是变化的力量 (一)、齐读第一自然段: 师:很久很久以前,地球上发生了什么?(大旱灾) (出示相关句子品读) 师:旱灾严重到什么程度?

(河流和水井都干涸了、草木丛林也都干枯了,许多人和动物因焦渴而死去。)(课件展示图片) 师:因为没有水,大地笼罩在死亡的阴影里。所以,当时最缺的是什么?(水)这时的水意味着什么?(生命) 过渡:是呀,水是多么珍贵呀!可是水呢,这生命之水又在哪里呢?眼看着旱灾将毁灭一切时,一个小姑娘拿着空木水罐,要为生病的妈妈去找水,会发生什么事情呢?(板书:空) (二)、学习第二自然段: 1、(课件展示句子)学生自读。 2、和我们说说你读后的体会。 3、师:在这个漆黑不见五指的夜晚、没有人出来行走、寂寞的、孤单的小姑娘怕吗?生:不怕,她想着要为妈妈找水,要挽救妈妈的生命。 师:正是一份爱的信念,使她充满了力量。 师:你还可以从哪些词语中感受到她对妈妈的爱?(哪儿、累倒、睡着了) 师:她可能到过什么地方? 生:小溪边,大河旁...... 师:能找的地方她都找遍了,可哪儿都没有水,她实在太累了,累得倒在沙地上睡着了。想像一下,她会做什么样的梦呢? 生:(展开合理想象,自由发言) 过渡:当她醒来的时候,发生了什么事情呢? (四)、体会小姑娘的孝心。 1、汇报水罐的第一次变化:当她醒来的时候,水罐里竟装满了清澈新鲜的水。(空水罐装满了水,板书:满) 师:谁来说说水罐里怎么会有水了?这次变化的原因是什么呢? 生:为生病的母亲找水。 师:你说得真好,是小姑娘对妈妈的这片孝心,这份真挚的爱感动了命运之神。使她拥有了这一罐清亮的水,孝心使水罐发生第一次神奇变化。(板书:孝心)指导朗读:多么有孝心的孩子啊!我们一起来读读这一部分内容,要读出小姑娘对妈妈的孝心。

部编新课标(标准实验版)三年级下册 第19课 七颗钻石 同步测试

部编新课标(标准实验版)三年级下册 第19课 七颗钻石 同步测试 姓名:_____________ 年级:____________ 学号:______________ 一、xx 题 (每空xx 分,共xx 分) 一、读拼音写词语。 1.读拼音写词语。 一位旅人走得很________cōnɡ忙,忘记带足够的水,________jìnɡ然________lèi 倒在路边。他________āi 伤地叹了一口气,________rěn 不住________tiǎn 了一下干裂的嘴唇,________yàn 下一口 ________tuò________mo。这时,一位好心人给他水喝,他的眼里________yǒnɡ出激动的泪花。 二、比一比,再组词。 2.比一比,再组词。 渴________ 哀________ 舔________ 竭________ 享________ 添 ________ 三、选字填空。 3.选字填空。 递 第 传________ ________一 ________给 4.选字填空。 勇 涌 ________现 泪如泉________ ________敢 四、给下列加点的多音字注音。 5.给下列多音字注音。 小姑娘咽________了一口唾沫,把水罐递给了这个过路人。 过了一会儿,阮恒又开始呜咽________。 6.给下列多音字注音。 秋天到了,树上结出了累________累硕果。 由于长年累________月的辛劳,妈妈的头发白了许多。 小姑娘累________得倒在沙地上睡着了。 7.给下列多音字注音。 那七颗钻________石越升越高,升到了天上,变成了七颗星星。 蕾蕾是个善于钻________研的好孩子。 五、按要求完成句子练习。 8.按要求完成句子练习。

三年级下册第19课七颗钻石教案

三年级下册第19 课《七颗钻石》教案 《七颗钻石》教案 一、教学目标: 1、要求会认8 个生字、会写15 个生字,能正确读写“钻石、焦渴、水罐”等词语。 2、凭借对水罐的一次次变化中,朗读感悟,体会文中小姑娘善良、美好的心灵。 3、体会懂得关心别人,懂得用爱心对待生活。 教学重点及难点:重点:凭借对水罐的一次次变化中,朗读感悟,体会文中小姑娘善良、美好的心灵。 难点:体会懂得关心别人,懂得用爱心对待生活。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图文结合,激奇揭题 出示词语:旱灾干涸干枯焦渴 看到这四个词语你会想到一幅什么样的场景?(学生想象后自由表达) 1、同学们,很久很久以前,地球上发生过一次大旱灾中,(边播放课件边介绍)所有的河流和水井都要干涸了,草木丛林也都干枯了,许多人和动物都焦渴而死。 2、此时此刻,人们最渴望什么?(水)现在不仅是人渴望“水”,世上的万物都渴望“水”,此时的水就是“希望之水”,就

是“生命之水”。 3、谁能用你的朗读来表达一下当时万物对水的渴望 呢?(指名读、齐读) 4、在这样恶劣的环境中,一个小姑娘拿着水罐走出家门,为她生病的母亲去找水。小姑娘哪儿也找不着水,累得倒在沙地上睡着了,当她醒来的时候却发现水罐里竟装满了清澈新鲜的水,这究竟是怎么回事儿呢?下面,就让我们一起走进俄国著名作家列夫托尔斯泰的童话故事《七颗钻石》。(板书:七颗钻石) 二、透过“神奇”,体会“变化” 1、自由读课文,注意读准生字的字音,读不通顺的地方多读几遍。你觉得这是一个怎样的故事?(板书:神奇)用横线画出最让你感到神奇的地方。 2、有感情地朗读相关句子,引导读出神奇的味道。 ①当她醒来的时候,拿起罐子一看,罐子里竟装满了清澈新鲜的水。 ②她以为,水一定都洒了,但是没有,罐子端端正正地 在地上放着,罐子里的水还是满满的。 ③当小姑娘再拿水罐时,木头做的水罐竟变成了银的。 ④就在这一瞬间,水罐又变成了金的。 ⑤这时突然从水罐里跳出了七颗很大的钻石,接着从里 面涌出了一股巨大的清澈又新鲜的水流。 ⑥那七颗钻石越升越高,升到了天上,变成了七颗星星。根

语文人教版《七颗钻石》教案附课后反思优秀教案

语文人教版《七颗钻石》教案附课后反思优秀 教案 《七颗钻石》语文教案与评析1 《七颗钻石》是19世纪俄国文学巨匠列夫·托尔斯泰写的一篇关心青少年教育问题的童话。作者观察自然界在北天排列成斗形的七颗亮星,展开了在丰富的联想和想象,为俺们讲述了一位姑娘和她的母亲出于爱心而让出了如生命般珍贵的水,她们的爱心升腾到空中,幻化成普照大地的钻石般夺目的星座,从而告诉读者,爱心的力量是神奇的,愿爱心像大熊星座一样普照人间。笔者经历两次教学过程,感受颇深。 【案例1】 (初读课文,将难读的句子读正确。) 师:水罐是神奇的,神奇在哪里? 生:水罐发生了很多变化。 师:罐发生了哪些变化? 生:水罐开始是空的木水罐,后来里面装满了清亮清亮的水,接着变成银的,金的,最后从里面跳出了七颗很大的钻石,涌出了一股清澈而新鲜的水流。 (师相机板书:空木水罐──有水木水罐──银水罐──金水罐──从中跳出了七颗钻石,涌出了一股水流。

师:让俺们来看看水罐发生的第一次变化。请同学们再课文中找出相关的内容读一读,想想你从中感受到了什么? 指名同学读课文(第二自然段)并说说感受。 生:俺感受到了小姑娘很爱她的母亲。 师:你从那里感受到的。 生:在晚上,小姑娘去为生病的母亲找水喝,到后来她还累得倒在了草地上。从这里俺感受到了小姑娘很爱她的母亲。 生:小姑娘看到水罐里装满了水,想起病中的妈妈,她自身没有喝,赶紧抱着水罐往家跑去。从这里俺也感受到了小姑娘对妈妈的爱。 师:谁能用朗读把小姑娘对妈妈的爱表达出来呢? 同学感情朗读。 (基本按以上步骤教学课文三、四、五自然段) 【评析】 俺们可以看到,在本案例中,教师从引导同学体会小姑娘对母亲的爱,对小狗的怜爱,母亲对孩子的母爱到小姑娘对过路人的博爱,整个教学环节是由教师主宰着一切,同学不过是在迎合着老师去读、说。教师预设好一条阅读的暗线,在整个阅读过程中不允许同学有离线、越线之机。同学阅读到底是为了什么呢?只是为了回答好老师所预设的几个问题,获取课文语言文字所荷载的内容和知识吗?当然不是,同学阅读主要是为了学会阅读,发展语言,提高语文素养。但在本案例中,教师条分缕析,将一

三年级语文下册第十九课七颗钻石课文

三年级语文下册第十九课七颗钻石课文 很久很久以前,在地球上发生过一次大旱灾:所有的河流和水井都干涸(hé)了,草木丛林也都干枯了,许多人及动物都焦渴而死。 一天夜里,一个小姑娘拿着水罐走出家门,为她生病的母亲去找水。小姑娘哪儿也找不到水,累得倒在草地上睡着了。当她醒来的 时候,拿起罐子一看,罐子里竟(jìng)装满了清亮新鲜的水。小姑 娘喜出望外,真想喝个够,但又一想,这些水给妈妈还不够呢,就 赶紧抱着水罐跑回家去她匆(cōng)匆忙忙,没有注意到脚底下有一 条狗,一下子绊(bàn)倒在它身上,水罐也掉在了地下。小狗哀哀地 尖叫起来。小姑娘赶紧去捡水罐。 她以为,水一定都洒了,但是没有,罐子端端正正地在地上放着,罐子里的水还满满的。小姑娘把水倒在手掌里一点,小狗把它都舔 净了,变得欢喜起来。当小姑娘再拿水罐时,木头做的水罐竟变成 了银的。小姑娘把水罐带回家,交给了母亲,母亲说:“我反正就 要死了,还是你自已喝吧。”又把水罐递给小姑娘。就在这一瞬间,水罐又从银的变成了金的。这时,小姑娘再也忍不住,正想凑上水 罐去喝的时候,突然从门外走进来一个过路人,要讨水喝。小姑娘 咽(yàn)了一口唾(tuò)沫(mo),把水罐递给了这过路人。这时突然 从水罐里跳出了七颗钻石,接着从里面涌出了一股巨大的清澈而新 鲜的水流。 那七颗钻石越升越高,升到了天上,变成了七颗星星。 1、很久很久以前,地球上发生过一次大旱灾,所有的河流和水 井都干涸了,草木丛林也都干枯了,许多人和动物都焦渴而死。 这句话告诉了我们事情发生的时间和当时的情况。从这句话可看出地球上很找到水,每一滴水都是非常宝贵的。这为后面的故事做 了铺垫,也更能衬托出小姑娘美好的品质。

中青年教师优质课大赛实施方案

绵阳市游仙区观太镇北京致公爱心小学 中青年教师优质课大赛活动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 为进一步优化课堂教学,强化中青年教师教育教学基本功,提升我校中青年教师的专业水平,打造我校中青年教师名师品牌。学校研究决定,组织开展我校中青年教师优质课大赛活动,并以本次活动为载体,在全校掀起一个课堂教学“大练兵、大比武”的高潮。 二、评选领导小组 组长:涂彬 副组长:王艺黎波 组员:王林贾清才罗显军杜华双张熠张映容王开泉 三、参赛对象 语文、数学、英语中、青年教师 四、活动程序 本次活动共分两个阶段进行: 第一阶段:教师上课,评课组评分(百分制),空堂老师参与听课。 第二阶段:评课。(上课教师简述教学构思与教学效果) 五、要求 1、每一位中青年教师要高度重视,积极参加本次活动,充分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主动向本组其它教师学习好的教学方法,展示和锻练自己的课堂教学才能,加速专业水平的提高,为提高我校教育质量作出积极的贡献。 2、认真搞好组内评课活动。 3、所有课必须有多媒体课件,活动结束后教师要把教学设计、课件、教学反思,组内整理齐存档于学校教科室。 六、评课标准

按照区进修校《公开课、观摩课评价表》的具体要求执行,重点考察中青年教师课堂教学的基本功,课堂教学效果 以及新课改理念的体现。 七、评奖办法 本次活动对参赛青年教师根据评分设一等奖3名,二等 奖数名,学校对获奖的教师给予一定的物质奖励,并颁发荣 誉证书;获奖教师期末考核,一等奖加8分,二等奖5分。 时间节次学科教师姓名班级课题 10月31日 1 数学童莉四年级口算除法 10月31日 2 数学董春林五年级平行四边形的面积 10月31日 3 数学梁碧英二年级数学广角—搭配(1)11月1日 1 语文王敏三年级17.《七颗钻石》 11月1日 2 语文杜欢一年级j q x 11月1日 3 语文杜华双六年级17.《詹天佑》 11月1日 4 语文张熠五年级一班13.《小英雄雨来》11月1日 5 语文李红英四年级二班《小草之歌》 11月1日 6 语文王艺二年级待定 11月2日 1 英语王敏五年级二班 11月2日 2 英语杜欢五年级一班 11月2日 3 英语张熠六年级 11月2日 4 英语郭川四年级一班 绵阳市游仙区观太镇北京致公爱心小学教育工会 绵阳市游仙区观太镇北京致公爱心小学教导处 绵阳市游仙区观太镇北京致公爱心小学教科室 二〇一七年十月二十六日

公开课----三年级语文下册七颗钻石教案

公开课----三年级语文下册七颗钻石教案

人教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下册18.《七颗钻石》 尧房小学晏成丽《七颗钻石》是人教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下册的一篇童话故事,本文讲述了一个小女孩在深夜为生病的妈妈找水喝,水罐一次次发生神起变化,最后水罐涌出了一股巨大的清澈又新鲜的水流,从水罐里跳出的七颗钻石升到了天上,变成了七颗星星。 教学目标: 1、能正确读写本课“渴、罐”等15个生字及其所组成的词语; 2、能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大意; 3、从感悟描写水罐一次次变化的语言文字中,体会爱心的神奇力量;感知童话丰富的想象力; 4、体会懂得关心别人,懂得用爱心对待生活。 【教学重点】 正确读写生字词语,能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并理解课文大意。【教学难点】 通过朗读体会水罐的神奇变化和爱心的神奇力量,初步感知童话故事的丰富想象。 一、创设情境,激发情感。

罐里竟有水。 ②她以为,水一定都洒了,但是没有,罐子端端正正地在地上放着,罐子里的水还是满满的。(你从哪些词语中感受到了水罐的神奇?水罐掉在了地上,水却没有撒) ③当小姑娘再拿水罐时,木头做的水罐竟变成了银的。 ④就在这一瞬间,水罐又变成了金的。 ⑤这时突然从水罐里跳出了七颗很大的钻石,接着从里面涌出了一股巨大的清澈有新鲜的水流。 3、指导朗读并思考:从水罐的一次次变化中,你体会到什么?是什么让水罐发生了一次又一次的变化呢? 小结:是啊,是小姑娘的爱心、孝心、及慈母心使水罐发生了一次又一次的变化,下面让我们再读课文,找一找小姑娘富有爱心的句子。 四、品读课文,感悟爱心 第一:品悟小姑娘对妈妈的爱心 “一天夜里,一个小姑娘抱着水罐走出家门,为她生病的母亲去找水,小姑娘哪也找不着水,累的倒在沙地上睡着了。小姑娘喜出望外,真想喝个够,但又一想,这些水给妈妈还不够呢,就赶紧抱着水罐跑回家去。”

人教版三年级下册语文《七颗钻石》教案,三年级下册语文第19课教案

人教版三年级下册语文《七颗钻石》教案,三年级下册语文第19课教案 人教版三年级下册语文《七颗钻石》教案(一) 教学目标1.本课要求会认8个生字,会写15个生字,能正确读写钻石、焦渴、水罐、喜出望外、匆匆忙忙、反正、递给、忍不住、唾沫、涌出、新鲜等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从水罐的一次次变化中,体会爱心的神奇力量;感知童话丰富的想象力。 4.体会懂得关心别人,懂得用爱心对待生活。 教学重点了解小姑娘的水罐发生了哪些变化。 教学难点体会小姑娘美好的心灵与七颗钻石的关系。 教具准备教学课件。 导学过程二次备课 第一课时 一、设置情境,激发阅读兴趣。 1、(播放课件)教师叙述:很久很久以前,地球上发生过一次大旱灾。接连几个月没有下一滴雨,每天都是火辣辣的太阳炙烤着大地。所有的河流和水井都干涸了,草木、丛林、庄稼也都干枯了,许多人和动物都焦渴而死。谁来说一说,此时的水意味着什么?(使学生认识到水的重要性,如,生命之水、希望之水、救命之水;有了水,人和万物才能继续生存下去,没有水,等待人和万物的只有死亡。) 2、一天夜里,一个小姑娘意外地得到了一罐水,她会怎样用掉这罐水呢?(启发学生尽可能地展开各种想象,并说明理由。如,她会先自己喝上一口,滋润一下干裂的嘴唇和冒火的喉咙,然后再给自己的亲人喝;她会跑回家去,赶紧送给自己的爸爸妈妈、弟弟妹妹) 同学们的猜想都有道理,今天我们要学的课文《七颗钻石》(板书课题)就是围绕这一罐水讲了许多意想不到的事情。让我们来读一读这篇课文吧! 二、感受缺水。 1、指名读第一自然段。 2、这一段主要讲了什么?(地球上发生了大旱灾)

3、自由朗读第一自然段。从哪些词语可以让人感受到这次旱灾之大,画出这些词语。 根据回答,理解:干涸、干枯、焦渴。 4、师述:这三个词,虽然意思相近,但却不可以混淆,干涸是形容河流和水井的这三个词充分说明了当时人、动物、植物都已严重缺水,他们对水是多么的渴望!此时的水就是希望之水、生命之水呀!谁来有感情地读读这个自然段,要读出旱灾的严重程度,读出地球上万物对水的渴望。 三、体会变化。 1、就在这样恶劣的环境中,一个动人而又神奇的故事发生了,请大家自由读2 5自然段。 2、读了这部分,觉得最为神奇的是什么?(空木罐的变化)空木罐发生了哪几次变化? 请学生把自己的答案依次写在黑板上的方框里,形成板书(见最下面)。 3、为什么会有这些变化呢?请同学们再次读2 5自然段,从书中找出 答案。 4、体会第一次变化。 (1)谁来说说第一次变化的原因。 先从书中找出相关语句来回答;再用因为所以的句式来简答。 (2)这么漆黑的夜晚,一个小姑娘竟走出家门找水,水好找吗?从那儿可以看出来? 我们可以想象:小姑娘为了找水,一定走了很多(生答),摔了(生答),吃尽了(生答),最后终于累得(生答)。指名读这部分内容,要读出寻水的艰难。 (3)想象小姑娘睡着了他会做些什么梦。(魂牵梦萦的仍然是水和她的妈妈)(4)正是因为小姑娘这份深深的孝心感动了上帝,给了她一灌水。小姑娘意外得到了水,自然是(生答:喜出望外)什么叫喜出望外呢?指导用喜出望外说话。 (5)得到了水后的小姑娘是怎么做的呢? 【课件出示】小姑娘喜出望外,真想喝个够,但一想起病中的妈妈,就赶紧抱着水罐往家跑。 自由读。读了这一句,你体会到了什么?

七颗钻石.第二课时公开课教案

七颗钻石》第二课时公开课教案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过程与方法:通过朗读、讨论学习,了解课文内容,体会爱心的神奇力量。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从水罐的一次次变化中,体会爱心的神奇力量,懂得关心别人,懂得用爱心对待生活。 教学重、难点:从水罐的一次次变化中体会爱心的神奇力量,同时引导学生感知童话丰富的想象力。 课前准备:课件 教学流程: 一、联系实际,设境导入 1、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一组图片,仔细看看,待会儿来说说你看到了什么,想到什么?(出示一组云南干旱缺水的图片)谁来说说你看到了什么?(指名说) 是的,这就是我们云南正在经历的百年大旱,缺水,给我们带来了很大的灾难。我们今天要学的课文里就有一段话描述了这一景象,快速浏览课文,找一找。(课文的第一自然段。)2、(出示课文第一段) (1)、自己读读,注意加点的字,看看能体会到什么? (2)、这段话里有两个近义词,看谁先找到。(干涸、干枯)两个词都是形容缺少水份,调换位置行吗?(不行。“干涸”指的是江河湖海没有水,所以是三点水旁。而“干枯”指的是草木丛林缺少水份,所以是木字旁。) 正因为河流干涸,草木干枯,所以许多人和动物都焦渴而死。同学们,这时,在你的脑海里出现了一幅怎样的画面?那你能不能用朗读让所有人都感到这场大旱灾的严重、残酷?(生读课文。)(3)、此时的他们最需要的是什么?(水)这时的水意味着什么?谁能试着说一说?(生命、希望、活着的力量、一切)

是啊,在大旱灾中水就是生命、就是希望。我们今天要学习的童话故事《七颗钻石》就发生在这样的环境中。(板书课题) 二、初读感知 1、请同学们翻开课本80 页,自由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读通句子,读后想想故事里的水罐发生了怎样的变化?(学生自由读课文) 老师也带来了一个水罐。这个水罐可神奇了,它发生了怎样的变化呢?(指名说,其余同学补充,师板书适时“空——满——银——金——钻”。) (水罐开始是空的,小姑娘的孝心感动了上天,水罐变成了满的;小姑娘 急于把水给妈妈,罐子掉在地上,但水还是满的;小姑娘把水让给了小狗,水罐变成了银的;妈妈把水让给了女儿,水罐又变成了金的;小姑娘把水让给了过路人,水罐又跳出了七颗钻石,涌出水流。) 三、精读探究 1、找感动 小女孩为生病的母亲找水,随着一次次让水,水罐也一次次发生着神奇的变化,我们的心也在变化中一次次被感动。下面请同学们细细地读读课文,看看哪些情节最令你感动,把它勾画出来。可以轻轻地读,也可以默默地读。(生自学课文。) 2、说感动 你有一份感动,我有一份感动,让我们互相感染一下,好吗?说说令你感动的情节。 (共五个情节,随学生的说师适时出示课件) 空——满 课件出示句子:“一天夜里,小姑娘为,, 罐子里竟装满了清澈新鲜的水。”在这个情节中哪些词句令你感动? 问题预设:你自己一个人在夜里出过门吗?(联系当时大地上的一片荒 凉)你能想象出她会到哪些地方去找水吗? 你能用朗读告诉我小姑娘找水时的艰难吗?或许是她的孝心感动了上天,当她醒来

人教版语文三年级下册第五组第19课《七颗钻石》同步练习C卷

人教版语文三年级下册第五组第19课《七颗钻石》 同步练习C卷 人教版语文三年级下册第五组9课《七颗钻石》同步练习C卷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 小朋友,带上你一段时间的学习成果,一起来做个自我检测吧,相信你一定是最棒的!一、基础题(共24题; 共84分) 1. (5分)《七颗钻石》的作者是________国伟大作家________,主要作品有长篇小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 2. (5分)照样子写句子。 例:他看望王伯伯。 他去乡下看望王伯伯。 他去乡下看望管理桃园的王伯伯。 水罐里涌出了一股巨大的清澈而新鲜的水流。 3. (4分)按意思写词语。 ①口很干渴。________ ②由于没有想到的好事而非常高兴。________ ③表示很急促的做一件事。________ ④涌冒而出。________ 4. (4分)根据课文《七颗钻石》内容填空。 读课文,你会发现文中这只水罐发生了几次变化。首先,在小姑娘把水施舍给小狗后,木头做的水罐变成了________; 接着,在母亲把水罐递给小姑娘那一瞬间,水罐变成了________; 当小姑娘再次把水罐递给过路讨水人时,水罐里跳出了________,并从里面涌出了________。 5. (2分)下列对课文内容的说明不恰当的一项是() A . 小姑娘得到一罐清亮新鲜的水,喜出望外,真想喝个够,但她一口也没有喝,而是将水罐交给了妈妈。这说明她对妈妈的关心、爱护胜过对自己的关爱。

B . 病重的妈妈那么需要水,却把水又递给小姑娘。这是一种崇高的母爱,是人类至真至美之情。 C . 小姑娘在自己干渴难忍的时候,把水递给了一位讨水喝的过路人,说明小姑娘有一颗博大的爱心,这是爱的升华。 D . 小姑娘把水倒在手掌里让小狗舔喝,说明她是个不懂事的孩子。 6. (2分)根据课文《七颗钻石》内容选择。 什么使水罐发生了神奇的变化。 A . 爱心 B . 魔法7. (3分)括号中选择最恰当的词,填在文中的横线上。①很久很久以前,在地球上发生过一次大旱灾:所有的河流和水井都________(干涸、干燥、干旱)了。 ②草木丛林也都________(打蔫、干枯、枯竭)了。许多人及动物都________(焦虑、焦躁、焦渴)而死。 8. (6分)按课文内容填空。 《七颗钻石》是一篇________故事,童话,是儿童文学的一种,它通过丰富的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来塑造形象,反映生活,星星和钻石一样,象征着________,象征着________永远地普照人间。 9. (5分)按要求完成句子练习。 水罐里面涌出了一股巨大的清澈又新鲜的水流。 缩句10. (5分)《七颗钻石》这个故事的发展过程中,这个木水罐一次又一次的发生了神奇的变化。发生了几次神奇的变化呢? 11. (1分)照样子,把句子写具体。 例:罐子里装满了水。 罐子里装满了清澈新鲜的水。 阳光洒满大地。 ________阳光洒满大地。 12. (9分)找出下列词语中的错字并改正过来。 勿勿忙忙________ 唾末________ 脚低下________ 喜出往外________ 焦喝________ 感紧________ 七棵钻石________ 竞然________

参赛公开课三年级下册《七颗钻石》教学实录

《七颗钻石》教学实录(第一课时) 一、教学目标 1、能力目标: (1)会认8个生字,会写15个生字,能正确读写“钻石、焦渴……”等词语(2)能够联系上下文、生活经验或借助工具书理解词语。(3)正确、流利,有感情朗读课文。 2、过程、方法目标:抓住重点语句,感受旱情,体会小姑娘的孝心使水罐发生的神奇变化。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在品读水罐的神奇变化中,体会爱心的神奇力量,感知童话丰富的想象力。 教学重点:理解词语,能正确、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受旱情的严重。 教学难点:在品读水罐的神奇变化中,体会爱心的神奇力量,感知童话丰富的想象力。 一、导入新课,激发兴趣。 师:同学们,请注意观察老师写的这两个字(教师板书钻石)来一起读。生:钻石(齐读)师:见过钻石吗?生:见过。 师:谁能说说你看到的钻石是什么样的?生1:钻石很名贵,它闪闪发光。 生2:我看到的钻石是透明闪亮的,在阳光的照射下会发出五颜六色的光环。师:今天,老师带来了世界上最为名贵的钻石图片。请同学们仔细观察,你发现了什么?生1:我发现钻石晶莹剔透,非常漂亮。生2:钻石有不同的颜色,看上去很宝贵。 师:是的,钻石是世界上最为尊贵的宝石,它象征着美好、高贵和永恒。今天咱们就来学习一篇与钻石有关的故事。(板书补充课题:七颗) (设计意图:借助多媒体产生强烈的对比,激发学生对美好事物的向往。)师:来,把课题读一读。生:七颗钻石师:再深情些。生:(深情地)七颗钻石 师:看到课题,你有什么疑问?生:七颗钻石怎么来的?生:七颗钻石是什么样子?生:七颗钻石到哪儿去了? 师:下面就让我们带着这些疑问,一同走进俄国著名作家列夫、托尔斯泰的童话世界,请大家把书翻到180页。自由读一读课文,注意把课文读通读顺,读正确。(学生自由读课文,教师巡回指导。)师:通过朗读你都读懂了什么问题? 生:我读懂的小姑娘的罐子发生一次又一次神奇的变化。生:我知道七颗钻石是从巨大的水柱中涌出来的。 生:七颗钻石慢慢往上升,升到天空就变成了七颗星星,就是北极七星。师:大家知道得可真多。那么预习课文后,全文一共有几个自然段你们知不知道?生:4个 二、学习生字、新词,整体感知。 师:那老师来检查一下,看4个自然段中的重点词语出示词语: 钻石焦渴水罐反正绊倒新鲜干涸涌出递给唾沫旱灾一瞬间忍不住匆匆忙忙喜出望外 师:第一排谁来读? 生:钻石焦渴水罐反正 师:读的真好,你来带读,其他同学跟着读。师:第二排这组开火车。 生:绊倒新鲜干涸涌出师:干涸是什么意思?生:就是水干了,没有水。 师:对,干涸就是干枯,没有水的意思。师:第三排老师请女同学一起读。生:递给唾沫旱灾一瞬间 师:同学们,注意看这个瞬字,注意看瞬字是什么旁?生:目字旁。

七颗钻石公开课教学设计

《七颗钻石》教学设计 第2课时 一、复习导入 1、听写下列词语 焦渴水罐钻石忍不住唾沫新鲜匆匆忙忙 2、概括课文的主要内容,指名学生回答(略带事情的起因、经过、结果) 3、今天,让我们继续学习第19课《七颗钻石》(板书课题) 二、自读第二三四自然段,感受故事的神奇 师:都读好了吗?哪位同学愿意来分享水罐变化的句子?(指名学生读句子,将句子出示在黑板上) 生:当她醒来的时候,拿起罐子一看,罐子里竟装满了清澈新鲜的水。生:她以为,水一定都洒了,但是没有,罐子端端正正地在地上放着,罐子里的水还满满的 生:当小姑娘再拿水罐时,木头做的水罐竟变成了银的。 生:就在这一瞬间,水罐又变成了金的。 生:这时突然从水罐里跳出了七颗很大的钻石,接着从里面涌出了一股巨大的清澈又新鲜的水流。 师:现在,请你自已把这几句话连起来读读。 师:读完这几句话,你感觉到了什么?请你来说。 生:水罐很神奇。 师:的确,这个水罐太神奇了,让我们带着这份神奇再来读读这几句

话。(男女生赛读、齐读,读出故事的神奇) 三、再读第二三四自然段,感受字里行间的爱心。 师:同学们都是会读书的孩子,从你们的语气中老师再次感受到了水罐的神奇变化!是啊,这个水罐是多么神奇啊,神奇得让我们觉得好像有个人在施魔法,他一路跟随小姑娘,看着她的一举一动,在一旁用魔法帮助她。那么这也是我们这篇童话的重要特点——想象丰富(出示在黑板上)。现在我们来想象一下,可能是谁在暗地里帮助小姑娘? 生:是一位仙女。 生:一个有爱心的魔法师。 生:是一位有爱心的女巫。 生:是个好心的外星人。 生:是一位下凡到人间的仙人。 师:咱们的想象也非常丰富。我们先采用第一位同学的说法,是一位仙女在暗地里帮助小姑娘。现在我们再来读课文。现在同学们就是仙女,一边听一边想象当时的情景。说说你感受到了什么,你为什么帮助她? 师:(读课文)一天夜里,一个小姑娘拿着水罐走出家门,为她生病的母亲去找水。小姑娘哪儿也找不着水,累得倒在沙地上睡着了。师:各位仙女,你们是什么感受,为什么帮助她? 生:她不是给自己找水,而是给自己的母亲去找水,她这样爱自己的母亲,所以我要帮助她。

语文人教版三年级下册19课七颗钻石第一课

19、七颗钻石(第一课时) 学习目标: 1、本课要求会认8个生字,会写15个生字,能正确读写“钻石”、“焦渴”、“水罐”、“喜出望外”、“匆匆忙忙”等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从水罐的一次次变化中,感知童话丰富的想象。 学习重难点: 1、从水罐的一次次变化中,体会爱心的神奇力量。 2、体会懂得关心别人,懂得用爱心对待生活。 第一课时 一、课前三分钟 二、激趣导入 同学们,浩瀚的宇宙神秘无比,让我们对它产生了许多美妙的遐想。出示大熊星座图,面对天上一闪一闪的星星,于是,人们想象了一个一个美丽的故事。今天,让我们一起学习一篇关于北斗星的童话故事《七颗钻石》。 1、板书课题,看了这课题,你想知道些什么?你见过钻石吗?钻石是什么样的?(出示钻石图片欣赏) 2、简介作者 三、第一次小组合作 1、用自己组喜欢的方式,把课文读通顺、读流利。 2、在小组内说说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 四、出示生词,检查自读情况。 A、开火车读,小组读、齐读生词。 B、理解其中“唾沫、焦渴、干枯、干涸”的意思。 3、交流: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你能用简明的话来概括吗? 课文讲了小姑娘抱着水罐出门为生病的(),()使水罐一次又一次地发生了()。 五、学习第一自然段。 1、指名读课文第一自然段 1)讨论:当时地球上发生了怎样的情况?(地球上发生大旱灾,许多人和动植物都焦渴而

死。) 2)从哪些词语可以看出旱灾的严重?(“大旱”“干涸”、“干枯”、“焦渴”)从中你体会到什么?(水是多么珍贵) 3)出示图片欣赏 4)指导学生读,读出苦况。 5)小组读,全班读。背诵。 小结:可见,水对于当时的万物而言是十分珍贵的,有水就可以活下来,没有水就只能等死了。 过渡:在这场大旱灾中,这位小姑娘为了她生病的母亲,带着一个空水罐出门找水,这个空水罐随之发生了哪些变化? 六、第二次小组合作:感受水罐的神奇。 1、【出示小组合作要求】 (1)小组内再读2-4自然段。 (2)水罐发生了几次变化?找出文中描写水罐一次次变化的句子,请用“——”画下来。 (3)小组交流讨论,并完成板书纸。 (指名一个同学板书,另一学生根据板书读出相应的句子:空罐子——装满水——水没洒——银罐子——金罐子——钻石,七颗星星) 2、让我们一起去感受水罐的神奇变化吧!(齐读所有变化的句子) a.“当她醒来的时候,拿起罐子一看,罐子里竟装满了清澈新鲜的水。” b.“当小姑娘再拿水罐时,木头做的水罐竟变成了银的。” c“就在这一瞬间,水罐又变成了金的。” d.“这时突然从水罐里跳出了七颗很大的钻石,接着从里面涌出了一股巨大的清澈又新鲜的水流。那七颗钻石越升越高,升到了天上,变成了七颗星星。” 3、总结童话的特点。 七、巩固练习。

2014年全国优质教育科研成果-优质课奖

2014年全国优质教育科研成果-优质课奖 作者姓名作者单位奖项名称奖项等级成果编号陈香苹河北省沧县张官屯乡银子旺幼儿园十个小矮人一等奖YK140097 饶萌济南职业学院《新视野英语》Book1 Unit3 二等奖YK1401316 刘珺贵州省铜仁市第一幼儿园《我爱我家》一等奖YK140139 王明兰贵州省黔西南州义龙新区顶效国建希望 中学 《安塞腰鼓》一等奖YK1401693 马国杰甘肃省天水市张家川回族自治县木河学 区 《分数除法应用题》一等奖YK1403217 陈洁江西省林业科学院子弟学校《when is your birthday》二等奖YK1403308 孟媛山东省北镇中学扬州慢一等奖YK140834 张永锋江苏省沛县河口镇河口中心小学《宋庆龄故居的樟树》二等奖YK141004 马晓辉河北省秦皇岛市山海关区教育局《动作描写刻画人物心理活动》一等奖YK141006 尹立艳河北省秦皇岛市山海关区兴华小学《神奇的环境描写》二等奖YK141008 张博河北省张家口市尚义县大营盘乡中心小 学 荷花一等奖YK141012 楚玉阁濮阳市华龙区七中散步二等奖YK141016 王燕玲濮阳市华龙区七中江城子·密州出猎二等奖YK141017 王晓辉濮阳市华龙区七中斑羚飞渡二等奖YK141019 王晓亮台前县城关镇中学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二等奖YK141020 高爽武安市第十中学氓一等奖YK141021 剧小烁河北省唐山市迁西县新集镇东岗小学少年闰土二等奖YK141027 朱莉颖河北省唐山市迁西县新集镇代各庄小学松坊溪的冬天二等奖YK141029 余克敬湖北省浠水县闻一多中学蜀道难二等奖YK141030 胡悦辽宁锦州黑山县第三初级中学《二泉映月》二等奖YK141031 余克敬湖北省浠水县闻一多中学优美的汉字二等奖YK141032 康慧敏河北省张家口市尚义县大营盘中心小学北京的春节一等奖YK141032 刘雅诗贵州省黔西县铁石乡铁石小学《比尾巴》一等奖YK141034 平妍重庆市万州区瀼渡学校《孔子拜师》二等奖YK141043 周兆伟辽宁省台安县桓洞镇中心学校《书的世界》一等奖YK141045 张玉珍河北省唐山市迁西县新集镇代各庄小学壶里的水溢出来了二等奖YK141047 张红梅河北省涿州市第二中学热爱生命二等奖YK141048 高于辽宁省桓仁县职教中心高中部《故都的秋》二等奖YK141043 蒲晓蓉四川省绵阳市富乐实验中学懒惰的智慧二等奖YK141056 袁伯好河南省正阳县汝南埠镇中心学校紫藤萝瀑布二等奖YK141063 刘雅诗贵州省黔西县铁石乡中心幼儿园《把小鱼变得一样多》二等奖YK141070 胡晨贵州省毕节市第一中学《对数函数的图像与性质》一等奖YK141074 杨忠文辽宁省葫芦岛市南票区高桥镇中心小学狼牙山五壮士一等奖YK141075 段艳杰河南省滑县第五高级中学《雨巷》一等奖YK141079 钦丽春河南省焦作市第二十八中学我的母亲二等奖YK141063 郭峰松河南省卢氏县杜关中学共享花季友情二等奖YK141082 吴罕兰江西省鄱阳县饶丰中心学校《山中访友》二等奖YK141086 张成意江西省鄱阳县饶丰中心学校《只有一个地球》二等奖YK141087 陈战立河北省邢台市第三中学多彩情绪二等奖YK141091

穷人公开课教案(1)

9 穷人 教学目标: 1.学会12个生字。正确读写“舒适、搁板、勉强、抱怨、倾听、掀起、魁梧、撕破、倒霉、严肃、忧虑、湿淋淋、心惊肉跳、自言自语、自作自受、缝缝补补”等词语。抄写描写环境的句子。 2.默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感受桑娜和渔夫的勤劳、淳朴和善良,学习他们宁可自己受苦也要帮助他人的美德。 3.学习作者通过环境和人物对话、心理的描写,表现人物品质的写法。 教学重难点: 理解课文内容,感受桑娜和渔夫的勤劳、淳朴和善良,学习他们宁可自己受苦也要帮助他人的美德。学习作者通过环境和人物对话、心理的描写,表现人物品质的写法。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 课时安排: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 揭示本单元学习的主题“爱心”。体会爱心的力量。学习第一篇课文《穷人》。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默读课文,思考:本文写的穷人指谁?课文主要写了一件什么事?2.全班交流,理清文章思路。 3.出示三组词语,并让学生发现各组词语的共同点。 三、学习课文,感悟“穷” 1.师导语:这篇课文课题是“穷人”,但文中未出现一个“穷”字,字里行间却“穷”意浓浓。现在,就请大家再快速默读课文,并用笔画出文中哪些地方让你感受到了“穷”。(先自己读找,之后可以小组讨论,看谁找得又快有准。) 2.现在让我们一起交流探究穷人到底“穷”在哪里?(指名反馈,多角度感受穷人的“穷”。) ⑴从屋内的摆设看出“穷”。 “古老的钟嘶哑地敲了十下,十一下……” “屋子里没有生炉子,又潮湿又阴冷。” ⑵从孩子的吃、穿看出“穷”。 “孩子们没有鞋穿,不论冬夏都光着脚跑来跑去;吃的是黑面包,菜只有鱼。” “显然,母亲在临死的时候,拿自己的衣服盖在他们身上,还用旧头巾包住他们的小脚。” ⑶从桑娜和渔夫的忙碌看出“穷”。 “丈夫清早驾着小船出海,这时候还没有回来。桑娜听着波涛的轰鸣和狂风的怒呼,感到心惊肉跳。” “丈夫不顾惜身体,冒着寒冷和风暴出去打鱼,她自己也从早到晚地干活,还只能勉强填饱肚子。” “‘糟糕,真糟糕!什么也没有打到,还把网给撕破了。倒霉,倒霉!天气可真厉害!我简直记不起几时有过这样的夜晚了,还谈得上什么打鱼!谢谢上帝,总算活着回来啦。’” (教师小结、过渡:)渔夫每天早出晚归地捕鱼,即使是在风暴袭击的恶劣天气里,仍冒着寒冷与危险出海;而桑娜也从早到晚地干活,即便他们这般勤劳,也还只能勉强填饱肚子,而且吃的只是黑面包和鱼,足可见他们是多么的穷苦,简直是在煎熬中度过。而邻居西蒙穷得没钱看病,只能死去,这穷苦的生活真令人心酸啊!不过穷是很穷,但桑娜家的小屋里却充满温馨。

《七颗钻石》的第二轮公开课教学反思

《七颗钻石》的第二轮公开课教学反思 《七颗钻石》的第二轮公开课教学反思 这篇课文情节比较简单,但内涵比较深,教学中我用引导学生以读为本的方式引导学生用心体会爱心的神奇力量;感知童话丰富的想象力。体会懂得关心别人,懂得用爱心对待生活。现在,我将结合课堂教学环节,谈谈我的本课设计中比较成功的地方: 一、创设情景引发情感陶醉 由于儿童生活区域的局限性,这篇与我们孩子生活仍相距甚远,那么就需要"未成曲调先有情",即我们教师要针对学生的"最近发展区"提供引导性材料,建立起与课文的联系,以引导学生的注意与兴趣,诱发积极情感。创设情景,让学生自己置身于故事中,设想处理水的种种方法和理由,既能调动学生课堂的参与的积极性,还可为凸显文中小姑娘广博无私的爱心做铺垫。于是上课伊始,我利用FLASH 动画课件和凄凉的音乐为背景,我把形、声、光、情、意融为一体,接近时空距离,然后有感情的朗诵课文的第一段,使学生有身临其境的情感体验。让学生认识到水的重要性。认识到水就是生存的希望,有了水认和万物才能继续生存下去,没有了水,等待人和万物就只有死亡。使学生身临其境,诱发学生的情感。 二、自主识字,轻松识记 新课标积极倡导的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更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合作意识、创新意识以及实践能力。于是,我努

力将这一理念体现在识字教学中。我运用直观形象的课件,进行识字教学。先通过学生自主识字来培养他们的自主探究的能力,在鼓励他们同桌合作识字,并全班交流识字方法,识字过程体现循序渐进,先认读带拼音的,再读去拼音的生词,最后进入猜读小熊身后的不带拼音的字,让学生趣味识字,加强巩固。 让学生在轻松、宽松的氛围中学习自主识字,体会了主动探究、合作探究的快乐。学生体验了成功带来的喜悦,同时识字能力进一步提高。 三、学生真正"读者"的地位,在形式多样的朗读中发展语言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教师要以学生原有的知识经验为基础展开教学,通过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引导学生自读自悟,在经历感知、思考、质疑、探究、发现、交流等多种学习活动中,从而让他们在积极的思维活动中加强理解和体验,进而有所感悟和生成。我努力将以上思想运用教学实践中。 1、读书指导具有层次性。教学中我利用自读,读通难读的长句子,感情朗读来推进教学。而且每次读的要求不一样,层次也不一样。 2、抓住重点语句,指导感情朗读,教于读书的方法。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教学中我让学生再读通课文的基础上让学生默读,画出学生最感动的语句,并思考是什么让你一次又一次的感动。然后让学生再小组内交流,最后全班交流。在全班交流的时候,我根据学生的立足之出,指导学生感情朗读,并让学生在各种读的方式下,总结出如何将课文读得又感情,如何去体会课文所蕴涵得情感。让学生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