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历史专题总结

高中历史专题总结
高中历史专题总结

高中历史专题总结

来源:牛老师的日志

更多资料尽在高中学习技巧资源交流群103753214 加群请注明学校年级

专题一我国古代的政治制度

一、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

1、概念及其相互关系:

专制制度(中央的决策方式):皇帝个人专断独裁,集国家最高权力于一身,从决策到行使军政大权,都具有随意性和独断性。中央集权(相对于地方分权而言):全国各种军政大权归属中央,地方完全由中央管理和控制,充分执行中央的政令。

专制主义与中央集权有密切的关系,不能把它们截然分开。在中国历史上往往是皇帝代表了政权,中央集权就是以皇帝为中心,皇帝可以在中央高度地垄断一切权利。包括秦汉在内,我国封建社会基本的国家形式就是专制主义和中央集权紧密联系,皇帝个人既体现了专制主义,又反映了中央集权的贯彻。

2、形成原因和条件:

原因:A、经济上:是维护封建经济基础的需要;B、政治上:随着经济力量的增长,新兴地主阶级迫切要求建立强有力的中央政权,以维护其政治和经济利益;同时也是巩固国家统一的需要;C、思想上:战国时法家韩非子关于中央集权和法制的思想,为秦建立中央集权制奠定了理论基础;D、实践上:战国时商鞅变法,初步确立了君主集权的政治体制,其中地方上建立县制的规定,强化了国君在政治上对国家统一的权力。这为秦建立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提供了成功的经验。

客观条件:A、春秋战国的混乱局面和周王室的软弱无力是历史的教训,也是这种制度产生的客观历史背景;B、秦的统一和强盛。

3、演变历程:(1)、战国时期:初步形成(各国的变法运动、法家提出的中央集权和依法治国思想形成了一套系统的中央集权理论);

(2)、秦朝:正式建立(秦朝建立起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

(3)、西汉:空前加强(汉承秦制、有因有革);

(4)、东汉:进一步加强(加强监察制度等);

(5)、隋唐:进一步完善(三省六部制、科举制度);

(6)、北宋:强化(北宋采取措施,使专制主义的中央集权得以强化);

(7)、元朝:新发展(中央的中书省、宣政院和枢密院、地方的行省制度);

(8)、明清:达到顶峰(明朝时君主专制空前强化的措施、清朝时增设军机处和大兴文字狱等);

(9)、反君主专制民主思想的产生(李贽、黄宗羲等)。

(10)、结束:辛亥革命推翻了封建君主专制制度。

4、特点、功能和作用:

(1)、特点:皇权至高无上;地方绝对服从中央,中央绝对听命于皇帝;

(2)、功能:压迫、剥削和镇压人民的功能;维护国家统一和抵御外辱的功能;组织修建大型工程和治理严重水患等功能。

(3)、作用:A、进步性:维护多民族国家的统一和发展;有效组织人力、物力和财力从事大规模的生产活动和经济建设,有利于社会经济的发展;在统一的环境下有利于各民族的融合,有利于各地区经济文化交流和我国古代文明的持久不衰;保证了中外正常的经济文化交流;在明清时期还为抵御外敌入侵提供了保证。B、消极性:导致了思想禁锢和文化专制主义,使科技的运用和发展受到抑制;皇权专制极易形成暴政、腐败现象,是阻碍历史发展的因素;在资本主义萌芽以后它还束缚和阻碍了资本主义的萌芽与发展,延缓了封建制度的瓦解。

5、认识:A、发展趋势:一是不断调整、改革中央行政机构,削弱相权,以加强皇权;二是不断调整改革地方行政机构,加强中央对地方,特别是对边疆地区的严密管辖;三是对人们的思想控制日益加强。B、产生根源:理论上来源于法家思想;实践上是封建国家巩固统治的需要,也是维护封建经济基础的需要。

二、我国封建社会的中央行政制度

1、三公九卿制:

(1)、形成和演变:A、秦灭六国统一中国后,在确立皇权至上的基础上,建立起三公九卿制,在中央设置丞相、太尉和御史大夫,…;B、汉承秦制,汉朝继续沿用秦朝的三公九卿制,只是在某些官职在名称上有所变化,职权范围变化不大。

(2)、影响:秦汉时期的三公九卿制的确立和完善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建立和发展开创了新的局面,对以后历代王朝的政治体制产生了深远影响。

2、三省六部制

(1)、形成和演变:三省六部制是隋朝在继承魏晋以来中央行政制度的基础上创立的,唐朝延用并完善。三省长官都是宰相,他们相互牵制和制约,都由皇帝直接任免。宋元明清时期在沿用的基础上稍有变化,但变化了只是局限于形式。(2)、影响:以三省六部制为核心的中央行政制度的建立,表明我国古代封建国家的官僚制度完全趋于成熟。该制度有效地分割了相权,加强了皇权,使专制主义的中央集权制度进一步完善。这一制度对后世影响巨大,唐朝以后的中央行政机构的格局一直没有发生重大变化。

3、上述两种制度的主要区别:

(1)、确立和盛行的时代不同:三公九卿制确立于秦朝,盛行于汉;三省六部制确立于隋朝,盛行于唐。(2)、内部结构不同:三公九卿制是综合性的中央行政机构,其中行政、军事和监察等权力融为一体,皇帝的家政与国政混为一谈;三省六部制则是集决策、审议、行政为一体的中央行政机构。(3)、丞相的组成和地位不同:三公九卿制中,丞相协助皇帝处理全国政事,有相对独立的决策权、审议权和行政权;三省六部制中,由于三者长官都是宰相,使相权一分为三,从而加强的皇权。(4)、作用和地位不同:三公九卿制的确立,使专制主义的中央集权制度建立并趋向巩固;三省六部制的确立则使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进一步完善。

三、我国古代的地方行政制度

1、分封制:①、经济基础:井田制;②、受封的诸侯王在自己的领地内具有行政、军事、经济上的相对独立性;

③、作用:

2、郡县制:

(1)、起源于春秋初期。秦统一全国后,这种制度在全国推广,并被后世所沿用,对历史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2)、郡县制是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重要组成部份,是我国地方行政制度的重大变革,与分封制不同,郡守与县令不是世袭,而是由皇帝直接任免,各郡县在政治、经济上没有独立性,也没有自己的军队。所以郡县制的实施从根本上否定了分封制,加强了中央集权,有利于社会秩序的安定和经济的发展。

3、郡县制与封国制并行制汉初在地方推行。封国分王国和侯国两级。王国名义上受朝廷节制,实际上与割据无异。形成了王国问题。侯国相当于县,受所在郡监督。汉武帝颁布“推恩令”和“附益法”,解决了王国问题。

4、行省制度开始于元朝。行省制度适应了元朝疆域辽阔的统治需要,巩固和发展了专制主义的中央集权制度和统一的多民族国家。行省制度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四、我国选官(才)制度的演变

1、世袭制;军功受爵;

2、察举制度两汉时期,为适应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封建国家统治的需要,汉朝建立和发展了一整套选拨人才的选官制度。包括察举和征召等内容。选官标准:前期是才能和品德,后期却变成门第望族。九品中正制

3、科举制度

(1)、隋唐时期:创立和完善:A、隋文帝开始采用分科考试的办法选拔官员;隋炀帝时,设进士科,科举制正式形成。B、唐朝时:①、贞观时,增加了科举考试科目,以进士、明经两科为主。②、武则天时,大量增加科举取士的人数,还首创了武举和殿试。③、开元年间,任用高官主持考试,提高了科举考试的地位,以后成了定制。

C、评价:科举制的创立是封建社会选官制度的一大进步,它起到了抑制门阀、扩大封建统治基础、加强中央集权等作用。

(2)、北宋时:发展:①、北宋初期:A、考试分乡试、省试和殿试三级;B、严格规定了科举考试的程序,殿试成为定制;C、考试科目逐渐减少,进士科成为最主要的考试科目;D、在考试方法上实行糊名法;

②、北宋中期:王安石变法时又改革科举考试:废:…;改:…;设:…。

(3)、明朝时:八股取士:科举试卷只能从儒家的四书五经中命题。

(4)、清朝时:A、戊戌变法时:改革科举制度,废除八股取士;B、1905年,清政府废除了科举制度。

4、高考:1977年,我国恢复高考制度。

五、我国古代的监察制度

1、御史大夫:秦朝所设的“三公”之一,(职能)

2、刺史制度:西汉武帝在全国设十三个州,每州设刺史1名进行监察。刺史级别不高,但代表中央,可以监察诸侯王和地方高官。东汉刺史权力进一步加强,并逐步增加了地方行政权和军权,成为州的最高长官。

3、通判:北宋为加强对地方的控制,在地方设通判,负责监督知州,两者相互牵制。

4、御史台:元朝设立的最高监察机关。

5、提刑按察使司:明朝设立提刑按察使,分管地方监察和司法。

6、厂卫特务机构锦衣卫负责辑捕、刑狱之事,监视、侦察官民的不法行为。它直接则皇帝指挥,不受政府司法部门的管辖。后来,东厂和西厂则宦官统领,皇帝直接控制。

专题二重大的变法与改革

一、中国古代重要的变法与改革

1、变法与改革

(1)、管仲改革:春秋时齐桓公任用管仲为相进行改革。内容:作用:

(2)、商鞅变法:(时间、人物、主要内容、作用)

(3)、北魏孝文帝改革:——均田制

(4)、庆历新政:(时间、人物、主要内容、作用)

(5)、王安石变法:(时间、人物、主要内容、作用、失败原因)

2、综述:

(1)、分类:A、促进旧社会形态向新社会形态转化:

B、奴隶社会内部富国强兵的改革:

C、封建社会内部调整统治政策的变法:

D、少数民族学习汉族先进文化和制度的改革:

(2)、变法的原因:

A、旧的生产关系严重阻碍了社会生产力发展;

B、为了达到某一目的,实现富国强兵;

C、顺应历史发展潮流或社会发展趋势;

D、少数民族进入中原地区,为吸收汉族先进文化和制度,加速本民族的封建化进程;

E、统治阶级面临统治危机,结果改革或变法抑制了土地兼并,缓和了阶级矛盾,增加了财政收入。

(3)、目的:根本目的:巩固封建王朝的统治;其它目的:建立封建统治基础、克服封建统治危机、实现富国强兵。

(4)、变法成功的原因:

A、顺应了历史发展潮流或社会发展趋势;

B、改革者或为最高统治者,或赢得最高统治者的充分信任和支持;

C、制定了顺应社会发展潮流并切实可行的改革措施;

D、改革者具有坚强意志和百折不挠的信心。

(5)、变法失败的原因:改革触动了大地主、大官僚的利益,遭到他们的反对;用人不当或操之过急,新法反而危害老百姓。

(6)、改革的启示:它是革除弊政,促进国家富强与社会进步的重要手段;它必然会触及某些人或集团的利益有,进而遭到他们的反对,因而具有艰巨性和曲折性,不可能一帆风顺;改革措施必须行之有效,改革过程中要用人得当,改革家要有远见卓识和坚定的政治魄力。

二、中国近现代的重大改革:

1、洋务运动:时间、口号、主要内容、失败的标志及原因、历史作用。

2、戊戌变法:时间、标志事件、主要内容、失败的标志及原因、性质、历史意义

3、新中国的改革开放:开端、经济体制改革目标、其他方面改革、重大成就、邓小平理论等

三、资本主义国家的改革:

1、俄国1861年改革:原因、时间、人物、主要内容、性质、意义、不足。

2、日本明治维新:原因、时间、主要内容、性质、意义、不足、结果及原因。

3、美国罗斯福新政:原因、时间、人物、主要内容、典型特点、意义。

4、二战后德国、日本的社会改革:主要内容、取得成功的原因、给中国改革开放的启示。

四、社会主义国家的改革

1、二战前的苏俄(联):A、十月革命后,苏俄巩固新生政权所采取的措施;B、新经济政策;C、工业化和农业集体化;D、高度集中的经济政策体制的形成、特点、弊端;

2、二战后的苏联改革:A、赫鲁晓夫改革:重点、结果及原因;B、勃列日涅夫改革:重点、结果及原因;C、戈尔巴乔夫改革:重点及其内容、结果及原因。

3、东欧国家的变革:①、原因:摆脱苏联模式的束缚;②特点:A、南斯拉夫:B、波兰;C、匈牙利;D、捷克斯洛伐克:③、结果及原因。

五、重要改革之间的比较

1、商鞅变法与王安石变法:

(1)、相同点:①直接目的:富国强兵;②、都得到最高统治者的支持;③、性质相同;④、方式相同::都是自上而下的方式进行。

(2)、不同点:①、背景不同:前者处于社会大变革时期,后者处于严重的社会危机时;②、根本目的不同:前者是建立新制度,后者是巩固封建统治;③、效果不同:前者使秦国逐步强大起来,为后来秦灭六国统一中国奠定了基础,后者使军队战斗力有所增强,财政收入有所增加。

2、洋务运动与日本明治维新:

(1)、相同点:①、背景相同:都是在民族危机加剧的情况下向西方学习;②、目的相同:都是为了富国强兵,巩固统治;③、影响相同:都是从西方引进了技术,建立了一批近代企业、新式军队和学堂。

(2)、不同点:①、结果不同:前者失败;后者使日本走上了发展资本主义的道路。②、性质不同:前者是地主阶级领导的封建性质的改革,后者则带有明显的资本主义特征,为资本主义的迅速发展奠定了基础。

3、戊戌变法与与日本明治维新成败原因比较

专题三国家的分裂与统一

一、中国古代的国家的分裂与统一

1、基本情况:

自进入封建社会以来,中国历史上曾出现了三次大的分裂时期(春秋战国时期、魏晋南北朝时期和五代辽宋夏金时期)、四次统一(秦、西晋、隋和元)和三次大的统一时期(秦汉时期、隋唐时期和元明清时期)。从时间上看,合长于分;从空间上看,合的范围不断扩大;从程度上看,合的稳定性越来越强。

2、秦、隋、元三朝能完成统一的主要原因:

(1)、长期的战乱纷争,广大人民渴望统一;(2)、社会经济的发展和民族融合的加强;(3)、完成统一的一方力量强大,分裂割据的一方衰弱腐朽;(4)、杰出人物采取正确的统一方针策略。

3、统一对我国历史发展产生的影响:

国家统一,对社会稳定、经济发展、政权巩固、民族融合、文化进步、边疆开发、赈济灾荒、抵御侵略、提高国际地位等方面发挥了重大的作用。

4、我国古代出现分裂的原因:

(1)、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是分裂割据的经济原因;(2)、地方势力膨胀是分裂割据的政治根源;(3)、统治阶级内部矛盾激化、地主阶级和农民阶级的矛盾、民族矛盾尖锐是造成分裂割据的重要原因;(4)、中央集权不力是分裂割据的直接原因;(5)、社会经济不够发达,特别是商品经济发展不充分,也是造成分裂割据的原因之一。

5、分裂对我国历史发展的影响

(1)、分裂会给社会造成严重危害,如社会动荡、经济发展迟缓、国弱民穷等。

(2)、分裂时期,历史仍然在发展,如各民族不断融合,生活范围不断扩大等,同时,分裂时期也孕育着诸多统一的因素。

二、朝鲜半岛问题

1、古代:中朝亲善:①、两汉:三韩多次派人觐见汉武帝和汉光武帝;②、隋朝:隋炀帝三征高丽,以和议而终;③、唐朝:与朝鲜关系密切,有人员、技术文化、经济贸易往来等。

2、近代:屈辱抗争:①、朝鲜沦为日本殖民地的四个环节:A、《江华条约》,打开朝鲜的门户;B、甲午战争,控制朝鲜;C、日俄战争,朝鲜成为日本的保护国;D、《日韩合并条约》,吞并朝鲜。②、抗争:20世纪30年代,反对日本法西斯,最终赢得民族独立。

3、现代:统一曲折:①、朝韩分裂:②、朝鲜内战:③、朝韩会晤,2000年6月,金大中和金正日发表共同宣言,进一步推动朝鲜半岛的和平进程;④、朝鲜统一,一波三折,原因:A、严重的军事对抗的存在;B、政治分歧很大;C、双方经济实力悬殊;D、双方有效沟通明显不足;⑤、中、日、美、俄在朝鲜半岛的利益和力量的角逐。

三、台湾问题:

1、台湾自古以来就是中国的领土:(见表)

2、承认台湾自古以来就是中国的领土的国际条约等:《开罗宣言》、波茨坦公告、中美三个联合公报、与世界其他国家的建交公报等国际文件,都阐明了台湾是中国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份。

3、台湾问题的由来:①、1949年,蒋介石退守台湾,海峡两岸形成对峙局面;②、朝鲜战争爆发后,美国第七舰队进驻台湾海峡,阻挠中国统一。

4、国家统一的有利条件与不利因素

(1)、有利条件:①、根本保证:现在,中国的综合国力极大增强,国际地位显著提高;②、民族心理:完成国家统一,是包括台湾同胞在内的海内外中华儿女的共同心愿,是不可抗拒的历史潮流;③、历史证据:(见上);④、国际法依据:(见上);⑤、政策保证:邓小平“一国两制”的伟大理论。⑥、榜样借鉴:香港、澳门的顺利回归与繁荣稳定。⑦、2005年,国民党主席连战、新民党主席宋楚瑜等在承认九二共识的基础上访问大陆。

(2)、不利因素:①、台独势力的百般阻挠;②、美国政府对中国内政的肆意干涉;③、日本右翼势力与台独势力相配合,不断制造事端,既影响中国统一,又影响中日关系的正常发展。

[练习](绵阳市07级市二诊考试题37题)古往今来,反对分裂、消除割据,实现国家和民族的统一,追求人民幸福安康,是仁人志士、杰出政治家、普通老百姓共同追求的目标。回答:

①、秦、隋两朝完成大统一相同的历史因素是什么?〔8分〕

②、两宋时期,中国封建经济的发展成就远远超过了汉唐,但两宋却没有像汉唐一样完成封建国家的统一。分析两宋时期封建国家统一未能完成的原因〔6分〕

③、明清时期是我国统一多民族国家巩固的时期,归纳分析清朝前期为巩固统一多民族国家采取的措施。〔8分〕

④、20世纪是中国历史大发展和大变革时期。中国逐步从战乱、屈辱、落后,走向了独立、发展、统一。中国共产党人从20世纪中期到20世纪末期,是怎样逐步实现祖国大陆统一的?为最终完成国家统一提出了什么样的政策?〔10分〕[强调:政策:和平统一,一国两制,但不承诺放弃使用武力]

三、世界其他国家或地区的统一问题

1、美国内战:时间、背景、著名人物、经过、两个文件、转折战役、性质、进步作用、意义。

2、德意志统一:时间、统一中心与人物、一个政策、三次王朝战争、进步作用、局限性。

3、意大利统一:时间、统一中心与人物、进步作用、局限性。

4、美国、德国维护或实现国家统一的共同时代特征:

①、两者都反映了工业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要求;②、都面临排除外国势力的干涉;③、都采取战争方式清除工业资本主义的发展障碍;④、都完成了维护或实现统一的既定目标,为资本主义经济的飞速发展扫除了道路,使两国在19世纪末分别成为世界头号、二号资本主义工业强国。

专题四古今中外的农业和土地政策

一、我国的土地制度

1、土地制度的演变:

(1)、奴隶社会:井田制形成于商,盛行于西周,瓦解于春秋。土地国有制

(2)、封建社会:国有土地、地主土地和自耕农土地

A、封建地主土地所有制:占支配地位,是封建生产关系的基础。这种土地所有制在中国存在2000多年,后期严重阻碍了社会生产力的发展,成为中国长期贫困落后的一个重要原因。

B、个体农民土地所有制:不占主要地位。这种小农经济同地主土地所有制一样,是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建立和长期存在的基础。

C、土地国有制:屯田制、均田制(北魏孝文帝颁布均田令,隋唐两朝均采用)。

(3)、社会主义社会:社会主义土地公有制。

2、对土地制度变革和调整的认识我国古代社会土地制度从奴隶社会土地国有制到封建社会土地私有制的演变,以及对不同土地制度的调整,实际上体现了生产关系适应生产力发展的规律。

3、土地兼并:

(1)、表现:地主大量兼并和占有农民的土地。

(2)、中国封建社会各阶级解决土地兼并问题所采取的措施:

A、地主阶级:作为统治阶级,其措施主要是通过封建国家的权力来强行限制、禁止土地兼并。北魏至唐朝,国家掌握部份土地,实行“均田制”,保证农民获得部份土地,但并不触动贵族、官僚、地主土地,终究无法制止土地买卖和兼并;780年,唐实行“两税法”,实际上承认了贵族、官僚、地主对土地占有的合法性。

B、农民阶级:作为被统治阶级,主要是通过农民战争来猛烈冲击地主阶级统治,以实现土地的重新分配。农民迫使新建的地主阶级政权调整统治政策,承认土地变动的现实。

二、赋税制度、经济重心南移和重农抑商政策

1、赋税制度:

(1)、演变过程:

①、夏商周时期:实行贡赋制度(雏形) ②、春秋后期:齐国的“相地而衰征”、鲁国实行“初税亩”(最早的赋税制度的开始,也是我国征收土地税的开始,它的实行意味着封建的生产方式的出现) ③、西汉:编户齐民。④、北魏:受田农民要向政府纳绢、调,还要服徭役、兵役。⑤、唐朝前期:租庸调制。⑥、唐朝后期:两税法。⑦、北宋:募役法和方田均税法。⑧、明朝中后期:一条鞭法。⑨、清朝:摊丁入亩(地丁银)。⑩、2006年1月1日起,我国取消农业税。

(2)、演变趋势或规律:①、征税标准由以人丁为主逐渐转变成以田亩为主,以两税法为标志,最后完全取消人头税,说明随着历史的发展,封建国家对农民的人身控制越来越松驰。②、地租形式由以劳役地租向实物地租为主的形式过渡(两税法的实行),由实物地租为主逐渐趋向货币地租为主,以一条鞭法的实行为标志,这说明封建社会就断发展,是后期商品经济不断发展。③、征税时间由不定时逐渐发展为基本定时(以两税法为标志)。④、农民由必须服一定时间的徭役发展为可以纳绢代役,以租庸调制为标志。⑤、税种由繁多趋向单一,以一条鞭法为标志。⑥商品税逐渐加重。

(3)、评价:农民对封建国家的依附关系逐步松驰,封建专制制度渐趋衰落,税制的变化是为了封建国家的长治久安。

(4)、实质:历代封建王朝不时地调整改革赋税制度,实质上是为了封建国家的长治久安;中国封建社会赋税制度繁多齐全,一是奴役人民的需要,二是国家法制的表现。

(5)、一句话:当前我国实行的农村税费改革,被誉为继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后农村的第二次革命。

2、经济重心南移

(1)、南移过程:①、第一阶段:从远古到西晋;特点:南北经济从同步发展进而发展到北方经济迅速超过南方。关中地区成为全国的政治和经济中心。②、第二阶段:从西晋到隋唐五代;特点:南方经济得到开发,经济重心逐渐南移。③、第三阶段:五代到清朝;特点:古代经济重心最终南移并得到不断强化。

(2)、经济重心南移的主要原因:①、北民南迁。带来丰富的劳动力和先进的技术与工具;②、北方战乱较多,南方相对安定;③、农作物新品种的引进和对外贸易的发展;④、政治中心的南移,使统治者为了保存和增强实力,较为重视生产发展;⑤、民族融合促进了生产的发展;⑥、优越的地理环境,适宜的气候。

(3)、南移有明显特征:①、北民大量南迁;②、南迁趋势往往在国家分裂、封建割据或封建战乱时最突出;③、政治中心对经济中心的南移有一定影响。

3、重农抑商政策

(1)、基本概念:是中国历代封建王朝最基本的经济指导思想,其主张是重视农业,以农为本,限制工商业的发展。

(2)、主要表现:①、统治者强调以农为本,商为末,强化本末意识;②、注意减轻赋税,防止农民大量破产;③、抑制土地兼并,稳固农业生产基础;④、强化户籍管理,限制人口自由流动。(3)、形成原因:①、农业是最基本的生活资料来源,直接关系到国家的兴衰和人民的生计;②、封建国家可以通过征收稳定的土地税保证财政收入;③、有利于社会安定,将农民紧紧束缚在土地上;④、根本原因是落后、闭塞自然经济的反映,是社会生产力水平低下的必然产物。

4、古代各朝代经济恢复发展和繁荣的原因归纳:

①、国家统一,社会安定,政治清明;②、统治者对政策的调整(共同点:调整生产关系使其适应生产力的发展)且政策具有连续性;③、生产工具的改进,水利的兴修,历法的进步,科技菱的颁布,外国先进技术的引进等;

④、国内各民族、各地区间的交流;⑤、中外交流的加强;⑥广大人民的辛勤劳动;⑦、前朝经济的发展。

三、古代史上关于农业的史实

1、农作物的培植、推广和引进

①、商周:后来习称的“五谷”都已经种植,西周时已种植了后世的大部份农作物。

②、西汉:张骞通西域,开辟发丝绸之路,西域的葡萄、苜蓿、核桃、胡萝卜等传入中原地区。、③、唐朝:吐蕃种植青稞、小麦等,蔬菜种子传入西藏。

④、明清:棉花种植由江南推广到江北。

⑤、明朝中后期:美洲的玉米、甘薯、烟草等传入中国,玉米和甘薯在清朝不断推广种植。

2、兴修水利

①、夏商周:农田水利有较大发展;②、春秋战国:用桔槔灌溉农田;楚修芍陂;秦修都江堰、郑国渠,成都平原、关中平原得发开发;③、魏晋南北朝:曹魏的马钧改进翻车。④、隋唐:大运河有利于农田灌溉;唐朝设专职管理水利事业,发明筒车,江南的土地资源得到进一步开发。

3、历代中央政府出台的促进农业发展的措施

①、春秋:齐国管仲改革内政,发展生产;②、战国:秦国商鞅变法时奖励耕战,生产粮帛多者,免除徭役;限制工商业者的活动,禁止弃农经商;③、魏晋南北朝:一些统治者劝课农桑、奖励耕织、安抚流民、兴修水利等有利于农业发展的政策,从而使江南经济迅速发展。④、唐初:实行均田制和租庸调制,轻徭薄赋,劝课农桑,

保证了农民的生产时间和拥有一定土地,有利于农业的发展;⑤、北宋中期,王安石变法推行农田水利法,鼓励垦荒和兴修水利;⑥、明清:统治者在一定阶段和一定程度上注意调整生产关系,鼓励生产,如康熙的“更名田”,雍正实行“摊丁入亩”和地丁银制度。

四、近代史上与“三农”有关的政策

1、《天朝田亩制度》:土地分配:不论男女,按年龄绝对平均分配土地。目的是废除封建地主土地所有制,建立“四有两无”的理想社会。

2、平均地权:三民主义:核定全国地价,征收地租税,逐步向地主购买土地,实现土地国有。

3、中共的土地政策

①、国共十年对峙时期:主要内容:(略)。土地革命路线:依靠、联合、限制、消灭、保护、变、土地所有制形式:农民阶级的土地私有制

②、抗日战争时期:政策:“双减双交”。

③、解放战争时期:1947年《中国土地法大纲》

五、建国后农村生产关系的调整:

1、新中国成初期:1950年公布《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至1952年底,土地改革基本完成,彻底废除了两千多年的封建剥削的土地制度,实行农民土地所有制。

2、社会主义三大改造时期:对农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组织农民参加农业生产合作社,走农业合作化道路。

3、1958年开始的“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给农业生产造成严重危害。

4、改革开放时期: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发展乡镇企业和非农产业;2000年以后,对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进行调整与完善。

六、世界近代史上主要资本主义国家解决土地问题的方式

1、英国:①、14世纪的圈地运动;②、17世纪采取拍卖王室土地的办法。

2、法国:①、大革命中,君主立宪派对法国进行初步改造,动摇了封建土地所有制;②、雅各宾派专政时,把土地分成小块出售给农民。

3、美国:内战期间,林肯政府颁布《宅地法》。

4、俄国:在农奴制改革中,农奴可以分期赎买土地。

5、日本:明治政府颁布法令,废除买卖土地的禁令,征收地税。

专题五我国民族关系

一、古代的民族关系

1、统一多民族的形成、发展和巩固

(1)、中华民族的起源:原始社会至奴隶社会的过渡时期、炎黄部落的融合,华夏族的产生。

(2)、多民族融合的开始:春秋战国时期,华夏族和其他民族接触频繁,促进了民族融合,也为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建立准备了条件。

(3)、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建立:秦的统一,标志着我国多民族国家已初步建立。

(4)、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初步发展:两汉时期,实现了对西域、西南以及华南两广的统治,既大扩大了疆域,又有效地开发了边疆。

(5)、多民族的大融合:魏晋南北朝时期,由于民族迁徙,各民族联合斗争以及少数民族统治者的改革,民族融合加强。

(6)、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大发展:隋唐时期是我国古代史上一个重要时期,隋唐高度繁荣的经济文化,对周边少数民族有很强的吸引力,加上统治者推行开明的民族政策,推动了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发展。

(7)、统一多民族国家的进一步发展:五代辽宋夏金元时期,周边少数民族借助自己的政权力量,加强了与汉族的交往,相互学习,逐步缩小了与汉族的差距,为元朝更大规模的民族融合和多民族国家的重新统一作了准备。

(8)、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时期:明清时期,中央政府采取有力措施,解决了周边少数民族问题,特别是在清朝,粉碎了少数民族贵族与西方侵华势力分裂国家的阴谋,同时采取得力措施加强了地方行政管理和中央集权,我国统一多民族国家形式巩固下来。

2、古代民族关系的表现形态

历史上民族间的相互关系主要以战与和的形态表现出来,自先秦到明清,这两种形态交替或并存,一直贯穿于民族关系的始终。

(1)、战争形态:①、民族掠夺战争:通过战争掠夺物资,是从氏族社会向奴隶社会过渡的游牧或狞猎民族的一般特点,如匈奴、突厥、契丹、女真、蒙古等;②、民族征服战争:如1125年金灭辽、成吉思汗及其子孙灭西夏、吐蕃等;③、平定民族叛乱的战争:如清初平定噶尔丹的叛乱和回部贵族叛乱;④、反抗民族压迫的民族起义:如内迁的“五胡”反抗西晋残酷统治与压迫的起义;⑤国内民族抵御外国异族侵略的民族自卫战争:如明朝的抗倭战争、清朝的雅克萨战争。

(2)、和平形态:①、和亲:其实质是政治联姻,汉唐王朝与游牧君主的和亲在历史上影响最大:汉高祖、汉武帝(细君公主入乌孙)、汉元帝、唐太宗、唐中宗、唐德宗;对于多数和亲来说,在不同程度上都具有历史进步意义:削弱民族偏见,促进经济文化交流,推动民族同化等;②、通贡:是一种由官方控制的民族间的经济贸易,如唐朝时,黑水靺鞨向唐纳贡;两宋向辽夏金纳岁币等;③、互市:这是民族间贸易的主要形式,既有官方的,也有民间的;如北宋与辽、明朝与鞑靼等;④、会盟:民族国家双方以缔结条约的方法来约束双方的行动,如唐蕃会盟、1005年和宋辽澶渊之盟等;⑤、归附和臣服:如南匈奴归附东汉、南宋向金称臣、漠南漠西漠北臣服清朝;

⑥、设机构进行有效管辖:如秦朝设三郡管越族、两汉设西域都护管西域、唐朝安西都护府和北庭都护府、设元设澎湖巡检司管台湾及澎湖列岛等、清设驻藏大臣,设将军辖区;⑦、册封:唐玄宗册封三个(怀仁可汗、渤海郡王、云南王);清顺治帝和康熙帝册封达赖和班禅。

3、中央政府加强对边疆地区管辖

(1)、东北:①、隋唐:唐玄宗:A、黑水靺鞨B、粟末靺鞨;②、元:设辽阳行省;③、明清:A、明朝的奴尔干都司B、清朝的黑龙江、吉林、盛京三个将军辖区C、《尼布楚条约》,从法律上肯定了黑龙江和乌苏里江流域包括库页岛在内的广大地区都是中国的领土。

(2)、西北:①、两汉:公元前60年西汉设西域都护;东汉时重设西域都护;②、隋唐:唐太宗在东突厥地区设都督府、在西突厥地区置安西都护府;武则天设北庭都护府。③、元朝设甘肃行省;④、清朝:乾隆帝在平定准噶尔叛乱后,设乌里雅苏台将军;在平定大小和卓叛乱后,设伊犁将军,统管包括巴尔喀什湖在内的整个新疆地区。

(3)、西南:①、秦汉:汉武帝时,在西南夷设郡;②、隋唐:唐玄宗封南诏首领皮罗阁为云南王;③、元朝时,设云南、四川行省,在中央设宣政院管西藏地区,同时在西南少数民族地区实行土司制度;④、明清:A、明朝在乌思藏设卫所,建立僧官制度;B、清朝时,中央设驻藏大臣,代表中央与达赖、班禅共管西藏;C、明朝时延用元朝的土司制度来管理西南少数民放地区,永乐时开始部份“改土归流”;D、清朝时,平定“三藩叛乱”后,大规模“改土归流”。⑤、近代:(略);⑥、现代:新中国成立后,A、1951年,和平解放西藏;B、改造西藏的交通状况,先后修通三条进藏公路和青藏铁路;C、1965年成立西藏自治区,D、进行西部大开发,援助和促进西藏的经济文化等的发展。

4、民族融合;

(1)、含义:指历史上各民族间的相互影响渗透,落后民族接受了先进民族的生产方式,形成自然同化(本质含义:民族间相互学习,吸收优点,取长补短,共同发展)。民族融合是中国历史上的一种进步的、经常的现象,是多民族国家由分裂走向统一的必然发展趋势。

(2)、原因:①、各民族间经济文化的发展和交流,是促进民族融合的主要因素;②、封建国家分裂战乱时期,民族迁徙加速,在这一过程中,各民族间相互交流,相互支持,加强联系,促进了民族融合;③、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发展,各民族人民共同生活,相互影响,推动了民族融合;④、封建统治者采取较为开明的民族政策,也有利于民族融合;

(3)、基本途径:①、中央政府的管理;②、统治政权的强制措施加速了民族融合,如秦始皇的移民,孝文帝的改革;③、政权之间的友好交往,推进民族融合,如文成公证入藏、俺达汗与明修好;④、各族人民共同反抗压迫和剥削的斗争(联合斗争)加强了民族融合,如班超经营西域;⑤、经常的、大量的物质和文化的交流,深化了民族融合,如互市、榷场等;⑥、各族人民杂居、通婚,巩固了民族融合;民族迁徙,促进了民族融合;

(4)、特点:①团结友好是民族关系的主流;②、中心内容是扩大先进的中原文化和汉族文化的影响;③、民族融合促进国家统一,民族融合促进国家大统一,两者相互促进,互为因果;④、民族融合是各民族优点的融合,在融合中不断充实和丰富中华民族的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⑤、落后民族在征服先进民族后反被先进民族同化,汉族也在不断吸收兄弟民族的长处和人口的过程中发展着。

(5)、实质:从形式上看,是少数民族汉化的过程;从经济上看,是农业化的过程;从社会发展角度看,是少数民族封建化过程。

(6)、意义:①、有利于封建国家的巩固统一,也有利于少数民族的进步;②、有利于发展封建国家的经济,特别是少数民族的经济;③、加强了各民族之间的经济文化交流,为科技文化的发展创造了条件;④、促进了中华民族的发展,增强了中华民族的凝聚力,各民族共同组成和缔造了中华民族大家庭。

5、中国古代的人口迁移

①、由人口稀少的荒漠草原向黄河流域迁移,如东汉发后的五胡内迁;②、中原人口南迁到江淮流域,如西晋末年开始的北民南迁;③、内地人口向边疆迁移,如秦迁大批人口到河套地区;④、华人外流,如唐朝时有人到南洋(明朝更多)(华侨开发南洋);⑤、外族内流,如唐朝时信仰伊斯兰教的波斯人、阿拉伯人到我国的一些地区居住,到元朝时形成回族。

二、近现代中国的民族主义思想和民族政策

1、孙中山:民族主义:“驱除鞑虏,恢复中华”。……主张全国各民族团结成一个坚强的集体,以抵御列强欺凌,以求中华民族的独立、解放。

2、新中国:

(1)、党的民族政策:民族区域自治、援助少数民族地区的建设、帮助少数民族发展经济。

(2)、处理民族关系的原则:民族平等、民族团结、各民族共同繁荣。

(3)、各民族共同繁荣:人民政府历来重视少数民族地区的经济文化发展,从财力、物力和人力上给予支持,以实现各民族的共同繁荣。

专题六我国的对外关系

一、古代对外关系:

1、基本特征:秦汉至魏晋南北朝,对外关系格局基本形成;隋至元朝,对外关系的规模不断扩大;明清(鸦片战争前)时期,对外关系发生重大转折。

2、目的:传播中国文化;发展对外贸易;学习外国文化;根本目的是维护和巩固封建统治。

3、发展的条件和途径:①、条件:国家统一,国力强大,经济发达,对外交通畅通,政府开明,政策开放等;

②、途径:官方和民间贸易;派遣使节和留学生;宗教和文化传播;战争;

4、对外政策:①、对外开放政策:自汉朝至明朝,我国一直实行对外开放政策;②、闭关锁国政策:A、含义:

B、C、影响:具有维护国家主权的自卫性质;但它对近代中国社会的发展,却起到了严重的阻碍作用,使中国在世界上落伍,为近代中国的被动挨打埋下了祸根。

5、外贸商路:

①、秦汉:以陆路为主;陆上丝绸之路:路线、交换物品;海上丝绸之路:路线;

②、隋唐:分海、陆路。海路从广州出发,最远可达波斯湾;从登州、扬州出发,可达朝鲜、日本;

③、明清:郑和下西洋,最远到达东非、红海;清康乾以后,实行闭关政策,只准广州一地接待外商。

6、启示:①、只有实行对外开放的政策,开展对外的经济文化交流,才能促进社会进步;闭关锁国只能造成国家民族的落后;②、加强、相互学习,相互促进是世界历史发展的趋势,顺应历史发展趋势而行者存,逆历史发展趋势而行者亡;③、政治稳定、经济繁荣是对外经济文化交流的重要条件;④、和平友好是我国对外交往的主流,中国人民是爱好和平、崇尚友好的人民。

二、近代中国的屈辱外交

1、晚清:①、五口通商大臣;②、1858年,外国公使进驻北京;③、1861年,设总理衙门;④、1901年,划北京东交民巷民使馆界,改总理衙门为外务部,位居六部之上。

2、民国时期:①、南京临时政府:《告各友邦书》,(内容、目的);②、北洋军阀政府:A、《二十一条》;B、巴黎和会上:C、1927年初,汉口、九江人民收回英租界。③、南京国民政府:A、从“绝对不抵抗”到“攘外必先安内”。B、1943年,收回治外法权等一些特权;④、特点:晚清时期,清政府与帝国主义列强既斗争又勾结;民国时期,一方面投靠帝国主义,成为其代理人,另一方面,也进行了一些外交斗争,取得了一定的成果。

三、新中国的外交

1、1949年—20世纪50年代中期:①、政策与方针;②、简要成就:A、同苏联等17国建交;B、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C、日内瓦会议;D、万隆会议。

2、20世纪50年代中期—60年代:方针:“一大片”;概况:中美关系紧张、中苏关系恶化;

3、20世纪70年代:中美关系改善:1972年、1979年、;中日邦交正常化:1972年;中国与联合国的关系:1 971年第26届联大;

4、新时期外交政策的重大调整:A、B、C、D、E、

四、规律认识:①、自古以来,中国就实行和平友好的外交政策,与世界各国发展友好关系,和平友好的外交政策是我国传统的外交政策。②、一个国家(民族)的命运与国际地位,取决于本国的综合国力。

专题七思想主张的演变

一、春秋战国时期的诸子百家

二、、儒家思想地位的变迁

1、春秋:①、创立:孔子;②、主张(略);③、地位:由于不适应春秋时期社会大变革的现实,其虽为显学,仍被冷落,未被统治者采纳;

2、战国:①、发展:孟子、荀子;②、主张(略);③、地位:在当时战国纷争的情况下,靠仁政不能实现统一,儒学被冷落的原因是其政治主张与当时的社会需要相去甚远;

3、秦朝:①、受打击:②、原因:秦朝统一后,为了加强思想上的控制,秦始皇采纳法家思想,打击儒家,尤其是焚书坑儒后,儒家受到了毁灭性的打击;

4、西汉:①、经儒生董仲舒的改造后,成为封建社会的正统思想;②、主张:君权神授、天人感应、“罢黜百家,独尊儒术”;③、地位:为封建专制集权提供了理论依据,且为上的统一提供了思想统一方案,逐渐成为封建社会的正统思想。

5、宋代:①、地位巩固:②、宋代理学以儒家思想为基础,吸收了佛教和道教思想后形成的新儒学——理学,南宋朱熹是理学的集大成者;③、主张:“理”是宇宙万物的本源,是第一性的,“气”是构成万物的材料,是第二性的;“存天理,灭人欲”;③、地位:理学实际上为封建等级制度辩护帮而倍受统治者推崇,成为统治者的官方哲学;

6、明清:①、八股取士,使得儒家思想成为维护封建专制制度的精神支柱;②、受到批判:早期启蒙思想家的产生:A、主张:儒学经典并非“万世之至论”,提出君主专制是“天下之大害”,提倡法治,反对人治,否定理学的形而上学的观点,强调“经世致用”;B、社会地位:由于当时中国资本主义萌芽发展缓慢,封建专制统治加强,早期启蒙思想家的主张虽产生了一定的影响,但儒家思想仍是封建社会的正统思想。

7、晚清戊戌变法时期:康有为将西方资本主义政治学说同中国的儒家思想结合,宣传维新变法道理;

8、民国新文化运动时期:袁世凯在思想领域掀起“尊孔复古”逆流,而新文化运动的志士们提倡新道德,猛烈抨击儒家传统道德动摇了封建正统思想,使人们的思想得到空前解放,为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奠定了基础,但其绝对否定中国传统文化的观点,也是错误的;

9、“文革”期间:“四人帮”掀起“批林、批孔”运动,歪曲历史,将斗争矛头指向周恩来。10、认识:①、儒家思想学说是中国传统文化的核心,是中华文明的优秀遗产,我们对待儒家学说的态度应该是:“取其精华,弃其糟粕”,批判地继承。②、儒家思想对巩固封建统治,维护国家统一发挥过重大作用;但它也是封建统治者控制人们思想、实行愚民政策、阻碍科学发展的工具;③、儒学中的勤政爱民任用唯贤,以仁为核心的道德规范、合理的教育方法,在现代社会中具有巨大的现实意义;④、我国目前提倡的以德治国、公民道德教育、传承中华文明,都是对

高一历史工作总结

高一历史工作总结 一名优秀的教师应用科学的方法贯穿教学,用以人为本的理念指导教学,要不断总结经验,力求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教学工作总结栏目为您提供《高一历史工作总结》最新范文,仅供大家参考! 20xx-20xx 学年度转眼之间就要过去了,在这个新旧交替的时刻,我特对自己本学期的工作做一总结,即可总结经验教训,同时也可以对以后的工作进行指导。 今年,在教学方面,我担负着高二年级四个班的教学任务,同时还担任了高二年级的年级组长,在平常的教学工作中,我即重视学生的学习成绩提高,同时也抓住每一个机会对学生进行思想道德教育,转眼之间,一个学期马上就要过去,在新旧学期的交接时刻,谦虚谨慎地总结过去工作中的经验和教训,无论是对教学成绩的提高,还是教师个人业务水平的提高,都是大有帮助的,所以,我特将自己在历史教学中的经验和教训做一总结如下。 一、改变学生在教学中的地位。 传统的教学模式,是一个教师讲,学生听的过程,不仅抹杀了学生自主学习的空间,同时也使教师忽视了教学的反溃往往是教师口干舌燥,学生似懂非懂。在教学实践中,我努力改变教学模式,让学生在教学过程中动起来,成为学习的主体。比如在讲授人教版必修一第10课《鸦片战争》时,我提前给学生布置了预习作业,把全课分成了一个又一个的知识,让学生提前去找答案,去思考。如“英国为什么要发动鸦

片战争?”“如果没有虎门硝烟,鸦片战争会不会爆发?” “为什么说《南京条约》是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标志?” 细小的问题,既让学生对课本知识有了一个细化的了解,同时也使学生萌发了浓厚的兴趣,自觉主动地去学习,让教师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二、正确处理内容与形式的关系。 教学中的内容,是指要让学生掌握的知识,形式是指让学生掌握知识的方法。高中历史有别于初中历史的最大地方,就是重视理论知识的学习和事物脉络的掌握,如果只知道事件的发生而不知道事件背后的深刻背景,是不符合历史教学的目的的,但是,传授历史理论,分析事物本质在教学过程中是一个很难顺利完成的内容,因为学生一般只对具体的事件感兴趣,一遇到史学理论,则开始表现出畏难的情绪,影响了教学效果,在这种情况下,我一般先会采用一些学生感兴趣的知识或问题,举一反三,触类旁通,由一个问题发散出一系列的问题,然后再形成一个巨大的知识网络,逐步深化和升华主题,让学生在不知不觉,既看到了树木,也不会忽视森林,完成了由浅入深的学习。 三、把“困惑”留给学生 轻易得到的,人们往往不会珍惜。在教学过程中,这个现象也表现得非常明显。在以前的教学中,我总是按部就班不厌其烦地给学生进行着讲授,但教学成绩总是不见提高,而且久而久之,学生对历史课都失去了兴趣,这一度让我很迷茫。在新课改精神的影响下,我逐渐开始改变这种授课模式,不再直接告诉学生因为什么所以什么,而是首先给学生展示现象,然后让学生自己产生问题,自己去解决问题。比如在讲授

高二历史会考重点知识点归纳

精心整理 高二历史会考重点知识点归纳 【篇一】 一、国共的十年对峙 1931年日本发动九一八事变,侵占中国东北。 1937年卢沟桥事变标志着全国抗日战争开始。面对日本全面侵华战争的威胁,国共两党停止内战,组成抗日民族统一战线。

国民政府在正面战场组织了淞沪会战、太原会战、徐州会战、武汉会战等多次重大战役。 彭德怀指挥的百团大战,是抗日战争中,中*队主动出击日军的一次大规模战役。 ; ( 家政治制度起源于夏朝。 2.原始社会后期禅让制被王位世袭制所取代。 3.为了进行有效的统治,周朝在政治上实行分封制。西周宗法制的特点是嫡长子继承制。 分封制与宗法制的关系是互为表里,相辅相成。

4.柳宗元的《封建论》说“夏、商、周、汉封建而延,秦郡邑而促”。文中的“封建”的含义是分封制。 5.保证了贵族在政治上的垄断和特权地位,也有利统治集团内部的稳定和团结的是宗法制。 最* 劳动。古代中国农业生产的主要特点是形成精耕细作的农业生产体系。 13.牛耕是我国农业技术耕作方式的一次革命。 14.春秋战国和秦汉时期,使用了当时世界上最先进的耕作方式是垄作法。

15.古代中国手工业的三种主要经营形态分别是官营手工业、民营手工业、家庭营手工业。 16.明清时期,苏州和杭州是最的丝织业中心。 17.“商人”最早出自于商朝。 阶级矛盾:土地兼并、赋税沉重,连年战争、自然灾害-----农民起义 *:宋辽、宋夏战事不断 统治阶级内部矛盾

2.积贫积弱局面的形成 积弱-----军队战斗力弱 原因:皇帝集军权、更戍法 积贫-----国家财政负担沉重入不敷出 (失败原因 和。 2、强兵之法(整军) 保甲法保马法将兵法军器监 作用:北宋国力增强,积弱局面有所改观

高中历史教师教学工作总结(可编辑)

高中历史教师教学工作总结(可编辑) 高中历史教师教学工作总结第一篇:高中历史教师工作总结年度工作总结泸溪五中龚勇军本学年度的教学工作已基本结束为了更好地做好今后的工作总结经验、吸取教训本人特就这学年的工作小结如下:一、教学方面本学期本人任教高三年级三个班的历史课。 一学期来本人自始至终以认真、严谨的治学态度勤恳、坚持不懈的精神从事教学工作。 但是由于一个是文化班、两个特长班学生水平差距较大程度把握不太准。 我在教学工作中还是遇到了不少困难比如如何吃透教材如何将教材的内容上下联系如何让学生在教学过程中学会自主学习等等问题。 针对这些情况我在自我反思的同时虚心向有经验的教师讨教经验。 在教学中认真钻研大纲、努力吃透教材积极开拓教学思路同时把一些较先进的理论及先进现代教学手段灵活运用于课堂教学中努力培养学生历史学习的兴趣及合作交流、自主探究、勇于创新的等能力。 二、纪律方面本人严格遵守学校的各项规章制度不迟到、不早退、无请假。 在工作中尊敬领导、团结同事。 平时勤俭节约、任劳任怨、对人真诚、热爱学生、从不闹无原则的纠纷处处以一名人民教师的要求来规范自己的言行努力提高培养自己的综合素质和能力。

三、业务方面新课程改革对教师业务能力要求的提高本人在教学之余还购买大量的专业书籍如《国史大纲》、《放宽历史的视野》、《全球通史》、《中国大历史》、《极端年代》等一方面提高自己的专业素质努力充实自己另一方面给学生介绍一些新的历史知识和理论。 同时也挤出时间来学习现代教育技术利用现代教育技术来丰富自己的教法引导学生对历史学习产生浓厚的兴趣。 四、不足方面本学年度来看工作中依然存在些问题比如说:在教学中如何将趣味性与时效性相结合还需要下功夫而且在教学中如何发挥学生的主动性问题也还缺乏一些有效地办法这些都是我在以后的工作中要不断努力地方向。 在以后的教学工作中要不断总结经验力求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还要多下功夫加强对优生的辅导为高考做好准备第二篇:高中历史教学工作总结本人年毕业于西北师大历史系近年来一直承担高三历史教学任务现将教学实践中的一点做法进行反思和总结以求改善教学方法和思路同时为进一步提高教学质量有一定的借鉴:一、教学内容方面、夯实基础构建知识网络。 教学中重视学科内的基础知识和基本理论的落实总结规律找出特点帮助学生构建良好的思维机构。 夯实基础就是要深刻理解教材掌握教材的主干知识掌握教材中的关键字句正确理解基本概念、基本原理构建知识网络就是要在把握每一个知识点的基础上进一步把握知识点在系统中的纵横坐标位置从宏观上建立知识间的内在联系形成综合化的知识体系做到心中有数

高中历史教师教学工作总结

中学历史教师个人工作总结 本学期,我担任***年级历史教学工作,认真学习教育教学理论,从各方面严格要求自己,主动与班主任团结合作,结合本班的实际条件和学生的实际情况,勤勤恳恳,兢兢业业,使教学工作有计划,有组织,有步骤地开展。为完成教育教学工作出勤出力,现对本学期教学工作作以下总结: 一、认真钻研教材,明确指导思想。 教材以历史课程标准为依据,吸收了教育学和心理学领域的最新研究成果,致力于改变学生的历史学习方式,在课堂中推进素质教育,力求体现三个面向的指导思想。目的是使学生体会历史与大自然及人类社会的密切联系;体会历史的价值,增强理解历史和运用历史的信心;初步学会应用历史的思维方式去观察,分析,解决日常生活中的问题;形成勇于探索,勇于创新的科学精神;获得适应未来社会生活和进一步发展所必需的重要历史事实和必要的应用技能。 二、认真备好课,突出知识传授与思想教育相结合。不但备学生而且备教材备教法,根据教材内容及学生的实际,设计课的类型,拟定教学方法,认真写好教案。每一课都做到“有备而来”,每堂课都在课前做好充分的准备,课后及时对该课作出总结,写好教学后记。 三、注重课堂教学艺术,提高教学质量。 课堂强调师生之间、学生之间交往互动,共同发展,增强上课技能,提高教学质量。在课堂上我特别注意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加强师生交流,充分体现学生学得容易,学得轻松,学得愉快,培养学生多动口动手动脑的能力。本学期我把课堂教学作为有利于学生主动探索历史学习环境,让学生在获得知识和技能的同时,在情感、态度价值观等方面都能够充分发展作为教学改革的基本指导思想,把历史教学看成是师生之间学生之间交往互动,共同发展的过程。提倡自主性“学生是教学活动的主体,教师成为教学活动的组织者、指导者、与参与者。”这一观念的确立,学生成了学习的主人,学习成了他们的需求,学中有发现,学中有乐趣,学中有收获,这说明:设计学生主动探究的过程是探究性学习的新的空间、载体和途径。 四、创新评价,激励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我把评价作为全面考察学生的学习状况,激励学生的学习热情,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手段,也作为教师反思和改进教学的有力手段。对学生的学习评价,既关注学生知识与技能的理解和掌握,更关注他们情感与态度的形成和发展;既关注学生历史学 习的结果,更关注他们在学习过程中的变化和发展。更多地关注学生已经掌握了什么,获得了那些进步,具备了什么能力。使评价结果有利于树立学生学习历史的自信心,提高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促进学生的发展。 五、认真批改作业,做好课后辅导工作。 布置作业有针对性,有层次性,对学生的作业批改及时,认真分析并记录学生的作业情况,将他们在作业过程出现的问题做出分类总结,进行透切的讲评,并针对有关情况及时改进教学方法,做到有的放矢。 对后进生的辅导,并不限于学生知识性的辅导,更重要的是学生思想的辅导,提高后进生的成绩,首先解决他们的心结,让他们意识到学习的重要性和必要性,使之对学习萌发兴趣。这样,后进生的转化,就由原来的简单粗暴、强制学习转化到自觉的求知上来。激发了他们的求知欲和上进心,使他们对历史产生了兴趣,也取得了较好的成绩。 总之,一学期的教学工作,既有成功的喜悦,也有失败的困惑,虽然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也存在不少的缺点。本人今后将在教学工作中,吸取别人的长处,弥补自己的不足,力争取得更好的成绩。篇二:2011年至2012年高中历史教师工作总结

2020高一历史教师工作总结(最新版)

编号:YB-ZJ-0004 ( 工作总结) 部门:__________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__________ 日期:_____________________ WORD文档/ A4打印/ 可编辑 2020高一历史教师工作总结 (最新版) Through work summary, in order to correct shortcomings, learn experience and lessons, make future work less detours and more results

2020高一历史教师工作总结(最新 版) 备注:通过工作总结人们可以把零散的、肤浅的感性认识上升为系统、深刻的理性认识,从而得出科学的结论,以便改正缺点,吸取经验教训,使今后的工作少走弯路,多出成果。本内容是本年度新编修订版,可下 载后直接使用。 在20XX—20XX学年度下学期,本人担任高一(1)、(2)、(8)、(9)、(10)五个班的历史教学工作。这五个班中,除了(8)班系重点班之外,都是普通班,其中(1)、(2)、(10)三个班的历史基础很差,在上一学期期末考试平均分均排在最靠近尾数,(9班)为中上,(1)班排在第25名,(2)班排在第26名,(10)班则为倒数第一。总体来说,学生的历史科整体基础都不是很好,良莠参差。教学中,既要让普通班的学生能听明白,又要让重点班的学生能吃的饱,这给备课增添了一定的难度!现对整个学年度的教学工作做个总结! 一、想法提高自己的教育教学水平! 俗话说的好:欲给学生一滴水,老师须有一桶水。在当代社会,

最新高中历史知识点归纳和总结

最新高中历史知识点归纳和总结 第二单元列强武装侵略与中国人民的反抗 一、鸦片战争 1、背景:清政府政治腐败、国防废弛、矛盾尖锐; 以英国为首的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呈现蓬勃发展的势头,加紧对外扩张 2、鸦片走私:原因; 闭关锁国、英国入超、扭转对华贸易逆差 影响:掠夺大量白银,摧残中国人民身心健康 3、禁烟运动;:原因:鸦片走私严重,危及清政府统治 措施:整顿海防、缉拿烟贩、收缴鸦片、虎门销烟(1839、6) 4、鸦片战争爆发的根本原因; 列强为了夺取商品销售市场和原料产地 直接原因:虎门销烟(1839年) 5、过程(理解即可):第一阶段:(1840年——1841年),珠江口——浙江定海——天津白河口——南下广东 第二阶段:(1841年——1842年),攻占虎门炮台——强占香港岛——南京下关江面 军民抗战:广州三元里人民抗英,浙江定海葛云飞重炮牺牲 鸦片战争 6、结果:清政府战备求和,先后签订了《南京条约》(1842年,中国近代史上第一个不平等条约),《南京条约》附件,中美《望厦条约》(1844)、中法《黄埔条约》 《南京条约》内容:

割香港岛;(破坏领土主权完整) 赔款2100万银元; 开放广州、厦门、福州、宁波、上海五处为通商; 协定关税(破坏了中国的关税自主权) 《南京条约》附件: 攫取中国领事裁判权(司法主权受到破坏)、片面最惠国待遇、在通商口岸租赁土地、房屋等特权 7、影响; 社会性质: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中国近代史的开端主要矛盾:中华民族与外国资本主义矛盾(主要矛盾);封建主义和人民大众矛盾革命任务:反侵略反封建 二、第二次鸦片战争(1856~1860年) 1、原因:进一步打开中国市场、扩大侵略权益 2、过程:1856年广州(中国近代史上第一个傀儡政权柏贵)→1858年天津→1860年北京(火烧圆明园) 第一阶段(1856_——1860)签订《天津条约》(内容)、 第二阶段(1859——1860)签订《北京条约》(割地、赔款、开埠天津)、中俄《北京条约》 俄国不花费一文钱,不出动一兵一卒而能比任何一个参战国得到更多的好处。第二次鸦片战争期间及至19世纪80年代,俄国侵占了中国领土150多万平方公里 3、影响:中国丧失了更多的领土和主权;中外反动势力公开勾结,共同镇压人

年高一历史教学工作总结

2016年高一历史教学工作总结 在XX—XX学年度下学期,本人担任高一(1)、(2)、(8)、(9)、(10)五个班的历史教学工作。这五个班中,除了(8)班系重点班之外,都是普通班,其中(1)、(2)、(10)三个班的历史基础很差,在上一学期期末考试平均分均排在最靠近尾数,(9班)为中上,(1)班排在第25名,(2)班排在第26名,(10)班则为倒数第一。总体来说,学生的历史科整体基础都不是很好,良莠参差。教学中,既要让普通班的学生能听明白,又要让重点班的学生能吃的饱,这给备课增添了一定的难度!现对整个学年度的教学工作做个总结! 一、想法提高自己的教育教学水平! 俗话说的好:欲给学生一滴水,老师须有一桶水。在当代社会,知识不断更新,教学理论理念也要不断的跟进,才能适应时代教学发展的需求。本人深知这个道理,在教育教学过程中注意不断的学习新的知识新的理论新观念以及史学研究的发展动态,提高自己的教育教学水平!主动积极的订购相关科目的书刊,并充分利用,借鉴、吸取名师大家的清华,提升自己,发展自己。学习的同时,也增长了自己的见识,提高自己的教学理论。 积极参加教研活动和备课组活动,上好公开课和研讨课,并能经常听各老师的课,从中吸取教学经验,取长补短,提高自己的教学的业务水平。争取每一节课都是自己上的的一节课。

二、虚心请教。 教师须有一桶水,这桶水应该是取之不完的一桶水,是源泉!教师要成为学生获取知识的源泉,就必须要不断的学习,虚心请教,多听其他老师的课,互相交流上课的思路,互换教案,学习别人的优点,克服自己的不足,改进自己。 三、备好课! 因为教的班既有重点班又有普通班,而且普通班的层次又不一样,备课时,就必须得照顾到全体,备教案备教法更得备学生!认真的写好教案,并主动与同行切磋,交流教案!课前先对该课的思路作出总结分析,明确重难点,课后及时写好后记,总结优点及不足,争取下一节有所改进! 四、改进教学方法,培养学生的历史实践能力。 死教书、教死书不能适应社会对教育的需要,新课程改革正是对今天教师教学观念的挑战。教师应由知识的占有者转化为知识的组织者,由知识的传递者转化为学习的促进者,超越课堂的藩篱,将现代教学过程演化为“培养学习者”的过程,实现由“授之以鱼”到“授之以渔”的根本转变。 这就要求我们教师必须不断的改进自己的教育教学方式方法,多方面提高学生的历史素养,努力培养学生的历史实践能力,使学生获得一定的终身学习的本领。 “授之以鱼,仅供一饭之需;授之以渔,则终身受用无穷”。教育的意旨并非知识的累积,而是心智上的能力的发育。学生在学校的时间

高中历史教师教学工作总结

高中历史教师教学工作总结 第一篇:高中历史教师工作总结 20XX----20XX年度工作总结 泸溪五中龚勇军 本学年度的教学工作已基本结束,为了更好地做好今后的工作,总结经验、吸取教训,本人特就这学年的工作小结如下: 一、教学方面 本学期,本人任教高三年级三个班的历史课。一学期来,本人自始至终以认真、严谨的治学态度,勤恳、坚持不懈的精神从事教学工作。但是由于一个是文化班、两个特长班学生水平差距较大,程度把握不太准。我在教学工作中还是遇到了不少困难,比如,如何吃透教材,如何将教材的内容上下联系,如何让学生在教学过程中学会自主学习等等问题。针对这些情况,我在自我反思的同时,虚心向有经验的教师讨教经验。在教学中,认真钻研大纲、努力吃透教材,积极开拓教学思路,同时把一些较先进的理论及先进现代教学手段灵活运用于课堂教学中,努力培养学生历史学习的兴趣,及合作交流、自主探究、勇于创新的等能力。 二、纪律方面 本人严格遵守学校的各项规章制度,不迟到、不早退、

无请假。在工作中,尊敬领导、团结同事。平时,勤俭节约、任劳任怨、对人真诚、热爱学生、从不闹无原则的纠纷,处处以一名 1 人民教师的要求来规范自己的言行,努力提高培养自己的综合素质和能力。 三、业务方面 新课程改革对教师业务能力要求的提高,本人在教学之余,还购买大量的专业书籍,如《国史大纲》、《放宽历史的视野》、《全球通史》、《中国大历史》、《极端年代》等,一方面提高自己的专业素质,努力充实自己,另一方面给学生介绍一些新的历史知识和理论。同时也挤出时间来学习现代教育技术,利用现代教育技术来丰富自己的教法,引导学生对历史学习产生浓厚的兴趣。 四、不足方面 本学年度来看,工作中依然存在些问题,比如说:在教学中如何将趣味性与时效性相结合还需要下功夫,而且在教学中如何发挥学生的主动性问题也还缺乏一些有效地办法,这些都是我在以后的工作中要不断努力地方向。在以后的教学工作中,要不断总结经验,力求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还要多下功夫加强对优生的辅导,为高考做好准备 第二篇:高中历史教学工作总结 本人1989年毕业于西北师大历史系,近年来一直承担

王丽静高一历史教学工作总结

高一历史教学工作总结 / 2013—2014学年度(下)教师:王丽静 时光就这样过去了,回顾一学期的工作,想说的真是太多了。本学期我担任高一理科班五个班的历史教学工作,我努力适应新时期教学工作的要求,从各方面严格要求自己,结合本校的实际条件和学生的实际情况,勤勤恳恳,兢兢业业,注重研究中学教学理论,认真备课和教学,积极参加科组活动和备课组活动,从中吸取教学经验,取长补短,提高自己的教学业务水平。现对本学期教学工作作出总结,希望能发扬优点,克服不足,总结经验教训,以促进水平的提高。 一、在思想上 本人思想端正,热情努力,服从领导的工作安排,办事认真负责。并在各方面严格要求自己,努力地提高自己,以便使自己更快地适应社会发展的形势。热爱教育事业,把自己的精力、能力全部用于学校的教学过程中,并能自觉遵守职业道德,在学生中树立了良好的教师形象。能够主动与同事研究业务,互相学习,配合默契,教学水平共同教师个人工作总结提高,能够顾全大局,团结协作。作为老师我更明白,只有不断充电,才能维持教学的活力。这学期有幸有外出学习的机会,

通过学习活动,不断充实了自己、丰富了自己的知识和见识、为自己更好的教学实践作好了准备。 二、在教学方面: 1、要提高教学质量,关键是上好课。 ⑴备好课。 ①认真钻研教材,研读课程标准。对教材的基本思想、基本概念,每句话、每个字都弄清楚,了解教材的结构,重点与难点,掌握知识的逻辑,能运用自如,知道应补充哪些资料,怎样才能教好。 ②了解学情,他们的兴趣、需要、方法、习惯,学习新知识可 能会有哪些困难,采取相应的预防措施。 ③考虑教法,解决如何把已掌握的教材传授给学生,包括如何 组织教材、如何安排每节课的活动。 ⑵上好课。 组织好课堂教学,关注全体学生,注意信息反馈,调动学生的有意注意,使其保持相对稳定性,同时,激发学生的情感,使他们产生愉悦的心境,创造良好的课堂气氛,课堂语言简洁明了,克服了以前重复的毛病,课堂提问面向全体学生,注意引发学生学历史的兴趣, 课堂上讲练结合,布置好家庭作业,作业少而精,减轻学生的负担

高中历史教师教学工作总结

高中历史教师教学工作总结 高中历史教师教学工作总结 本人XX年毕业于西北师大历史系,近年来一直承担高三历史教学任务,现将教学实践中的一点做法进行反思和总结,以求改善教学方法和思路,同时为进一步提高教学质量有一定的借鉴: 一、教学内容方面 1、夯实基础,构建知识网络。教学中重视学科内的基础知识和基本理论的落实,总结规律,找出特点,帮助学生构建良好的思维机构。夯实基础就是要深刻理解教材,掌握教材的主干知识,掌握教材中的关键字句,正确理解基本概念、基本原理; 构建知识网络就是要在把握每一个知识点的基础上,进一步把握知识点在系统中的纵横坐标位置,从宏观上建立知识间的内在联系,形成综合化的知识体系,做到心中有数,条理清楚,因果明确。我形象地称这一轮复习为“地毯式”扫描,如果把备战高考比作盖高楼,那么夯实基础,构建知识网络应是这座高楼的基石。 2、围绕考纲,研究考纲,提高教学的针对性,避免教学的盲目性。教材内容不等于高考内容,考纲内容不等于全考,历史考纲年年有变,但细细研究发现其中有很大一部分是年年常考的必考点。这些必考点,应作为重点抓住不放,而且要花大力气从多层次多角度来进行全面地系统地复习,达到了如指掌、滚瓜烂熟,并且要紧密联系当前的社会实际和中学生的生活经验。近年历史科高考,以能力立意,以知识为载体,对理论观点和史学方法及思想文化素质的考查渗透其中;依托教学大纲,又不拘泥于教学大纲,试题设计源于教材,又高于教材,突出创新;对历史问题认识水平的考查,强调生产力标准和实践标准,强调宏观与微观相结合运用知

识的方法,体现人类文明演进的历史发展现;试题综合性强,既包括学科内知识与能力的综合,也适当引进跨学科知识与能力的综合;试题反映或折射社会现实的需要,不回避热点问题。还要研究考纲新增内容。一般 来说,新增的一定要考。 3、高三历史科复习要掌握三种知识:章节知识结构、专题知识结构和理论知识,其中,章节知识是基础,这由同学们在校教学复习中完成。章节知识和专题知识纵横交错,构成知识网络;历史理论支撑起网上的知识点,使同学们的历史知识结构形成一个多层面的立体交叉体系。在诸多知识的连接点上繁衍出新的知识生长点,这个过程就是运用已有知识解决新问题的过程,这也是对同学们潜在能力和创造能力的考查。历史涉及范围广,知识点多。学习的过程是一个将知识转化为能力的“加工”过程,将知识系统化、结构化、规律化、形象化、技能化,通过联系比较、分析综合、归纳概括等思维活动,这实际就是从知识转化为能力的过程,要善 于总结规律。 4、强化对基本技能的训练和全面提高解题的能力,针对学生的弱点给予个性化的指导。在二轮复习过程中,对给定的热点素材要注意引导学生展开多角度多层次的分析和研究,积极探索命题的切人点,对于材料题论述题的训练,具体来说:一要阅读和了解背景材料;二要思考这些材料与历史学常识的直接联系;三要自己研究命题的切入点和突破口;四要针对问题根据所学知识拟出答题思路及要点;五要书写答案,语言力争规范科学、言简意赅、层次清晰,表述完整。在备考过程中,学生会出现各种各样的错误和弱点,各个同学的弱点可能是不同的,有的同学有某一知识上的缺陷,有的同学可能存在着能力上的缺陷,因此,我除了要求每位同

高中历史必修三重点知识总结

专题一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 一、春秋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 1、百家争鸣 (1)争鸣的背景:社会大变革。包括:井田制瓦解,分封制崩溃,战争频繁,私学兴起。(2)争论的问题:核心问题是如何治国(德治、仁政,法治,无为而治),还有人性问题、人与人的关系问题、人与自然的关系问题等。 (3)争鸣的影响:是一次思想解放运动,奠定了中国传统思想文化发展的基础。 2、孔子、孟子和荀子与儒家思想的形成 (1)孔子的成就 思想上:创立儒学,提出“仁”、“礼”和“德治”的主张。 教育上:创办私学,总结出一些教育教学方法。 典籍上:编订“六经”。 [附]孔子的重要言论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有教无类,因材施教。道之以德,齐之以礼。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拱之。 (2)孟子的主张:人性善,民贵君轻,仁政。 [附]孟子的重要言论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 (3)荀子的主张:人性恶,通过学“礼”来改变;可以利用自然规律来造福人类。 [附]荀子的重要言论君舟也,民水也,水能载舟,亦能覆舟。天行有常……制天命而用之。 二、汉代儒学成为正统思想 1、董仲舒的主张:大一统;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天人合一,天人感应,君权神授。(另:三纲五常) 2、汉武帝的措施:罢黜百家,独尊儒术;设立太学,推广儒学。 [目的:加强专制集权。影响:加强了专制集权,儒学成为正统思想] 三、宋明理学 1、程朱理学 (1)“二程”(理学的开创者)指程颐、程颢,其主要观点有:天理是万物的本原,伦理道德就是天理,天理的核心是“仁”。 (2)朱熹(理学的集大成者)的主要观点是:理气论;存天理,灭人欲。 2、王阳明(守仁)的心学观点是:理在心中(心即理也,心外无物);致良知(加强道德修养,克服人欲,恢复人原有的善良本性);知行合一(知和行都产生于心,要用良知来支配自己的行为实践) 四、明清之际的儒学 1、李贽“离经叛道”(反正统,异端)观点:反对“圣人”;认为人的物质生活就是天理。 2、明清之际三大思想家指:黄宗羲(著《明夷待访录》)、顾炎武(著《日知录》、《天下郡国利病书》)、王夫之,三人思想的共同之处有:反对君主专制,提倡工商皆本,主张经世致用。顾炎武还有“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思想,王夫之在哲学方面成就突出。 [言论:黄—天下为主,君为客;天下之治乱,不在一姓之兴亡,而在万民之忧乐;以“天下之法”取代“一家之法”;公其是非于学校。顾—人君之于天下,不能以独治也……以天下之权,寄天下之人] 五、儒学的兴衰历程:见提纲 专题二古代中国的科学技术与文学艺术 一、科技成就

人教版高中历史选修一知识点归纳

人教版高中历史选修一《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 第一单元梭伦改革 课标内容要求: (1)了解梭伦改革前雅典的社会状况,认识梭伦改革的必要性。 (2)简述梭伦改革的主要措施,指出改革的基本特点。 (3)分析梭伦改革对雅典民主政治建设的影响。 知识要点: 一、梭伦改革的背景: 1、政治: 雅典城邦国家产生(公元前9~前8世纪)——设立中央议事会和行政机构贵族制国家确立(公元前8~前6世纪)——贵族专权而平民无权 2、经济发展 农工商业以及贸易得到发展 3、阶级变化: 工商业奴隶主形成,公民内部斗争激烈:“山地派”、“平原派”、“海岸派” 4、梭伦当选为首席执政官:雅典贵族与平民长期斗争的结果 二、梭伦改革: 1、内容:“颁布解负令” 确立财产等级制度、恢复公民大会权力、建立“四百人会议” 设立公民陪审法庭、鼓励发展农工商业 2、特点:奠定民主政治基础、促进工商业发展 三、梭伦改革的评价 1、历史意义:改革为雅典的民主政治奠定基础 克里斯梯尼改革促进雅典民主政治的形成 伯利克里改革使雅典民主政治得以最终确立 2、历史局限:贵族在国家政权中占据绝对优势,下层平民未享有充分的权利氏族制度残余及贵族拥有世袭占有土地的特权 贵族和平民的矛盾未得以从根本上解决,社会政局动荡不安 第二单元商鞅变法 课标内容要求: (1)知道春秋战国时期各国改革的基本史实,认识春秋战国时期的时代特征。 (2)了解商鞅变法的具体措施和内容,认识其特点。 (3)探讨商鞅变法的历史作用。 知识要点: 一、背景:春秋战国时期的社会大变革 1、根本原因:社会生产力的发展——铁器、牛耕的使用 2、经济基础:生产关系的变化——私田增多出现新的封建剥削方式井田制瓦解封建土地私有制确立 3、阶级基础:阶级关系的变化——新的阶级形成新兴地主阶级要求变革 4、社会条件:春秋战国时期的战争频繁、思想繁荣、各国竞相改革变法 齐国管仲改革、鲁国“初税亩”、魏国李悝变法、楚国吴起变法 二、商鞅变法内容: 1、以农求富的经济改革:废井田、开阡陌;重农抑商、奖励耕织;统一度量衡

高考历史必备:高中历史重点知识总结

高考历史必备:高中历史重点知识总结 一、阶段特征: 本阶段讲述从公元前2070年夏朝建立到公元前221年秦始皇统一的中国历史,简称先秦。此阶段时间跨度大,社会性质变化-从原始社会进入奴隶社会,从奴隶社会又进入封建社会。其中夏商西周是奴隶社会的形成,发展和鼎盛时期,东周分为春秋和战国两个阶段,春秋是奴隶社会的瓦解,战国是封建社会的形成时期和祖国走向统一的时期。 (一)、政治-由奴隶社会到统一的封建社会: 1、夏商周是奴隶社会的形成,发展,鼎盛时期,井田制和分封制是奴隶社会的基本制度。 2、春秋时期的诸侯争霸,战国时期的兼并战争,各民族的融合,封建经济的发展促进了统一趋势的出现。 3、生产力的发展,土地关系的变革,春秋时期的改革,战国时期的变法,百家争鸣理论促使奴隶社会向封建社会过渡。 (二)、经济-奴隶经济到封建经济 1、夏商周奴隶社会的农工商业有了一定的发展;井田和贡赋制度是奴隶社会的生产关系。 2、春秋战国时期,铁器牛耕使用和推广,井田向私田过渡,齐国的“相地而衰征”,鲁国的初税亩推动土地私有化;战国时

期的变法,尤其是商鞅变法彻底废除了奴隶制生产关系,建立了封建社会的生产关系。 (三)、民族-华夏族为核心的民族融和中原华夏族,周边的匈奴,东胡,戎,羌等,通过战争和交流,加速了民族融合,有利于国家走向统一。 (四)、文化-封建文化的百花齐放百家争鸣: 1、孔子和老子分别创立了儒家和道家学派,反映了春秋时期奴隶制度瓦解的状况。 2、战国时期,形成了“百家争鸣”的局面,墨家,儒家,道家,法家分别从不同的立场和角度发表对社会变革的看法,提供不同的哲学,伦理和治国思想,对后代影响分深远。 3、春秋战国时期,天文历法,物理和中医有了相当发展,许多成就位居世界前列。 二、春秋战国时期社会发展的趋势和表现、三大发展趋势:由奴隶社会向封建社会过渡;由分裂割据走向政治统一;民族冲突走向融合。 表现:(1)①经济上铁器牛耕使用推广,私田逐渐取代了井田,封建生产关系逐渐取代了奴隶生产关系;②政治上各国的改革变法,包括春秋时期的改革和战国的商鞅变法,逐步建立了新的封建制度;③思想上奴隶社会礼制崩溃,在百家争鸣中形成了各种封建治国思想,特别是法家更反映了封建制度的需要。

高中历史知识点归纳和总结

高中历史知识点归纳和总结 高中历史知识点归纳和总结(一) 中国古代政治史 一、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演变和发展趋势秦朝————汉朝————隋唐————宋朝————元朝————明清确立巩固完善强化加强顶峰集权专制↓↓解决中央与地方的矛盾←|→解决君权与相权的矛盾维护国家统一,有积极意义加强专制,消极作用多发展趋势:不断加强,从集权到专制 二、分裂与统一 1、分裂的原因 ⑴封建自然经济的分散性。(占主导地位) ⑵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统治的削弱和地方割据势力的膨胀。(政治腐败) ⑶封建统治集团内部争权夺利的斗争。(激化矛盾) ⑷各族统治阶级之间的矛盾和斗争。 2、统一的原因统一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其原因: ⑴秦汉以来,中央集权制度的建立和发展,有效巩固了多民族国家的统一。 ⑵从思想上看,中华民族很早就产生了统一的思想要求,经儒家发展为“大一统”思想,成为中华民族的强大凝聚力的思想根源。 ⑶民族融合使民族之间的凝聚力加强。 ⑷中原汉族先进经济、文化的强大吸引力,使少数民族向往中

原。(被征服) 3、评价: ⑴分裂是历史发展的支流,处于短暂的、次要的地位。 ①从时间看,封建社会分裂时间不超过几百年。 ②从朝代看,重要的朝代都是统一的王朝,影响巨大、深远。 ③从分裂时期看,分裂孕育着统一,出现局部统一。 ⑵对分裂与统一要具体分析,尤其是国家分裂不能一概而论,不能对分裂简单地加以否定。 ⑶统一是历史发展的主流,处于主要地位。要充分肯定国家统一的历史进步作用。 高中历史知识点归纳和总结(二) 1.两河流域的地理位置:是指亚洲西部底格里斯河与幼发拉底河流经的区域, 东西两面分别与伊朗高原和阿拉伯大沙漠相邻、北接小亚细亚山地、南临波斯湾,基本上位于今天的伊拉克共和国境内。 2.楔形文字(钉头文字)是迄今发现的最早的象形文字之一。《吉尔伽美什》 是用楔形文字写成,并通过泥板文书保留下来的古代优秀文学作品。 理解: 1、《汉穆拉比法典》的作用:为了更有效地规范王国的社会秩序,进一步巩固王国的统治。

高二历史老师工作总结5篇

高二历史老师工作总结5篇 历史学科是一门重要的人文学科,历史学科承担着保持和发扬中华民族的传统,激发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的重任。下面是收 集整理的高二历史老师工作总结5篇范文,欢 迎借鉴参考。 高二历史老师工作总结5篇(一) 本学期我担任高二年⑸(6)⑺班的历史科任教师,任教期间,能够抓住主要教学目标,完成教学任务,对这三个理科班的历 史会考工作认真负责。虽然在教学中存在某些疑惑或不足,但我能 努力去探索解决之道,以促进教学效果的提高。 在本学期教学的过程中,我主要做出以下努力: 本学期我新接手高二教学工作,对于一些学生的基 础和学习状态不是很了解,因此难以在短时间内就抓住学生的特点,尽早针对学生的特点进行会考前辅导。为了能够顺利指导教学,我尽量多地向其他科任教师,特别是班主任教师询问本班学生学习的状况,除此之外还通过检查作业、即时小测、单元测试、复习测试等方法了解他们对历史学科的学习态度与及基础水平。 在了解教材与教学方法方面,我开始也存在一些困 难。我没有经历高一两本必修的教学工作,对于课改之后的教学方 法要求等新方向无法在短时间内领悟。为了能够尽快 熟悉教材与教学方法,我采取了多听课,多备课组教研组教研,开 公开课以接受众人意见,多参与试卷的设计和材料的整合工作等措

施,在较短的时间内领悟课改精神理念。本学期召开一节校际公开课,关于必修三第22课《西学东渐》—课,在第四周完成,组内各教师在评课中基本表示教学效果良好,教学设计新颖合理,给予了良好的平价。另外我也积极听课,超过二十节,并客观参与评课。 本学期我担任高二历史备课组长,在高二历史教学研究与整个历史教研组当中起一定的主导作用。作为一名备课组长,必须为整个备课组的教学研究工作负责。在这一方面我的经验较少,但我在本学期也做了许多努力,为高二备课组整体备课,促进整个备课组教学研究的进步起到重要作用。如组织历史教研组内的课题研究,如新课改教材与旧教材知识的衔接,初高中课改教材的衔接等等。 倡导备课组教师积极辅导学生撰写论文参与评选, 取得较好的成绩,两个学生在晋江乡土小论文比赛中获奖;积极参加校际、教研组、备课组教研活动,参加了六校联考结果汇报会议,组织本组教师到晋江一中听课评课;根据高二教学的实际和教学的难点,每周在教研组活动之外另定期组织备课组教研活动。目的在解决教学重难点,统一知识结构,统一教学进度,取长补短,采取众长。 针对本学期的目标会考,我在学期前最做好了备考方案, 并顺利地完成,即在第8周之前完成历史必修三整本教材 的授课,期中考前基本复习完必修三的内容,并在期中考 之后复习历史必修一和必修二,完成会考前的复习安排。 在教学过程中抓住会考的特点,以《会考纲要》出发,组

高中历史重点知识总结(中国古代史)

高中历史重点知识总结(中国古代史) 单元一祖国历史的开端(先秦) 一、阶段特征: 本阶段讲述从公元前2070年夏朝建立到公元前221年秦始皇统一的中国历史,简称先秦。此阶段时间跨度大,社会性质变化-从原始社会进入奴隶社会,从奴隶社会又进入封建社会。其中夏商西周是奴隶社会的形成,发展和鼎盛时期,东周分为春秋和战国两个阶段,春秋是奴隶社会的瓦解,战国是封建社会的形成时期和祖国走向统一的时期。 (一)政治-由奴隶社会到统一的封建社会: 1、夏商周是奴隶社会的形成,发展,鼎盛时期,井田制和分封制是奴隶社会的基本制度。 2、春秋时期的诸侯争霸,战国时期的兼并战争,各民族的融合,封建经济的发展促进了统一趋势的出现。 3、生产力的发展,土地关系的变革,春秋时期的改革,战国时期的变法,百家争鸣理论促使奴隶社会向封建社会过渡。 (二)经济-奴隶经济到封建经济 1、夏商周奴隶社会的农工商业有了一定的发展;井田和贡赋制度是奴隶社会的生产关系。 2、春秋战国时期,铁器牛耕使用和推广,井田向私田过渡,齐国的“相地而衰征”,鲁国的初税亩推动土地私有化;战国时期的变法,尤其是商鞅变法彻底废除了奴隶制生产关系,建立了封建社会的生产关系。 (三)民族-华夏族为核心的民族融和 中原华夏族,周边的匈奴,东胡,戎,羌等,通过战争和交流,加速了民族融合,有利于国家走向统一。 (四)文化-封建文化的百花齐放百家争鸣: 1、孔子和老子分别创立了儒家和道家学派,反映了春秋时期奴隶制度瓦解的状况。 2、战国时期,形成了“百家争鸣”的局面,墨家,儒家,道家,法家分别从不同的立场和角度发表对社会变革的看法,提供不同的哲学,伦理和治国思想,对后代影响十分深远。 3、春秋战国时期,天文历法,物理和中医有了相当发展,许多成就位居世界前列。 二、春秋战国时期社会发展的趋势和表现。 三大发展趋势:由奴隶社会向封建社会过渡;由分裂割据走向政治统一;民族冲突走向融合。 表现:(1)①经济上铁器牛耕使用推广,私田逐渐取代了井田,封建生产关系逐渐取代了奴隶生产关系;②政治上各国的改革变法,包括春秋时期的改革和战国的商鞅变法,逐步建立了新的封建制度;③思想上奴隶社会礼制崩溃,在百家争鸣中形成了各种封建治国思想,特别是法家更反映了封建制度的需要。 (2)①经济上封建经济发展,各地经济联系增强;②政治上争霸和兼并战争实现了局部统一,为大统一准备;③制度各国变法逐步形成统一的制度准备;④理论上法家思想提倡中央集权,为统

高一历史期中考总结及反思

高一历史期中考试成绩分析 余志华 一、考试成绩分析及经验小结: 本次考试试卷难度一般,有一定的区分度,主要侧重于基础题和学案错题的再现与变式。总体学生考试成绩一般。现将前期工作总结如下: 1.狠抓基础知识的落实 在课堂教学中要求学生把知识要点和教师补充的相关知识点落实到教材上,这样使集中注意力,课堂听课效果提高,同时便于以后的积累与复习。通过课堂提问及时反馈学生对基础知识的掌握情况,利用前两分钟,朗读、背诵前一天所学要点内容,上课后提问,发现问题再讲解、强调。每一单元学完之后,要求学生列出单元知识体系表,前两个单元老师完成,之后由学生自己动手,整理归纳。 2.注重课堂、自习的教学效率 课堂上要求学生纪录整理,随时提问反馈。自习课明确学习任务,做作业或练习册,比如做练习册时明确到具体某页某题,然后当堂反馈检查。 3.加强解题能力的训练 本学期采取了多做基础题,以题带基础知识的做法。除了导学案和固学案以外,每课一练一评,题量是7-8个选择题,一个很基础的非选择题,做到小步子快反馈。每单元一测一过关,如果发现学生出现错误较多的知识点,再讲解、强调、错题重做。 4.培养答题技巧和规范答题 教会学生审题:单项选择题教会学生抓材料和问题的关键词,关注肯定项和否定项。非选择题,教会学生提炼材料,找要点结论,注意时间断限。

5.注重史学基本理论和史观教学 例如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原理内容及运用;现代化、文明史观等史观。 二、存在的问题: 1.态度问题 在“三科主打、六科主导”的大环境下,学生对历史学科很不重视,从学生写的反思中,可以看出很多学生是抱着“三科考好,无所谓”的态度走入历史考场尝试了“裸考”,结果可想而知。 2.不重视基础 学生不愿意,也没时间去落实基础知识,无课前预习,作业不能认真完成。课堂上听过即放过。不能及时在书本上做记录。 三、下阶段学法指导 1.首先要从态度上重视,每一门课都要紧跟老师,都不能掉以轻心; 2.注重课前预习,提高课堂听课效率; 3.注重落实基础,紧抓教材,课堂随着老师在书本上做圈划,重点内容及时做笔记。 4.学案认真完成,不会做的题及时找老师和同学解决。

高中历史教师个人工作总结

篇一:高中历史老师工作总结[1]2 2013年上学期历史教学工作总结 本学期我担任高一.高二的历史教育教学工作,我对教学工作不敢怠慢,认真学习,深入研究 教法。经过一个学期的努力,获取了很多宝贵的教学经验。以下是我在本学期的教学情况总结。首先,认真制定教学计划。学期之初,我就认真的研究高中历史的教材,根据学生的特点和教材的编排,并向学科的教师请教,制定了较为科学的教学计划。在实际的教学中我认真落实教学计划,并且根据实际情况对教学计划做出适当的调整,以使计划达到更加的完善。 第二,认真备课,力争上好每一节课。备课不仅是备教材,认真的结合新课标并把握教材的重点和难点,更重要的是要备学生、备学法和教法,根据教材内容及学生的实际,设计课的类型,拟定采用的教学方法。备课不充分或者备得不好,会严重影响课堂气氛和积极性,校长曾经对我们说:“一堂课的内容对老师来说可能要讲几遍甚至几十遍,可是对学生来说可能他这辈子 就听这一次。”所以我深刻明白到备课的重要性,因此,每天我都花费大量的时间在备课上, 认认真真钻研教材和教法。备课充分,能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上课效果就好。但同时又要有驾驭课堂的能力,因为学生在课堂上的一举一动都会直接影响课堂教学。因此上课一定要设法令学生投入,不让其分心,这就很讲究方法了。上课内容丰富,现实。教态自然,讲课生动,难易适中照顾全部,就自然能够吸引住学生。所以,我每天都要有充足的精神,让学生感受到一种自然气氛。这样,授课就事半功倍。 第三,坚持从末位抓起,对不同层次的学生采用不同的教学方法,让每一个学生在课堂上都有所收获。历史这一门学科,对学生而言,既熟悉又困难,在这样一种大环境之下,要教好历史,就要让学生喜爱历史,让他们对历史产生兴趣。否则学生对这门学科产生畏难情绪,不愿学,也无法学下去。为此,我采取了一些方法,就是尽量多讲一些历史人物故事,让他们更了解历史,更喜欢学习历史。在课后,为不同层次的学生进行相应的辅导,以满足不同层次的学生的需求,同时经常找学习成绩不理想的学生谈话,增强其学习的动力和学习自信心。鼓励他们学习靠努力更靠兴趣,掌握方法历史很好学。 第四,认真做好其他各方面的工作,如认真听老教师讲课,认真写教案,教学反思。定期检查,批改学生的作业,有系统的带领学生进行阶段性复习,迎接阶段性考试,做好学生的思想工作等等。 第五,加强和各班主任的沟通交流,把班级学生的学习状况及时汇报给班主任最终取得他们的帮助共同为学生成绩的提高做努力。 总之,教育工作,是一项常做常新、永无止境的工作。作为一名新老师,经验不足是我面临的最大问题。我深知我在教学工作中还有很多要学习的地方,“谦虚谨慎”是校长告诉我的真理。今后我努力的方向和工作的思路是:第一,进一步加强教学理论学习,深入进行探究式教学 的研究,把探究式教学进一步的运用到实际教学中来,同时加强教学基本功的训练,在教学上多下功夫,努力使学生的成绩在原有的基础上有更大的进步。第二,针对高中历史的教学特点,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