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专利文献信息概述

1-专利文献信息概述
1-专利文献信息概述

专利信息检索(试题及答案)

多选题 1. 要检索“通用电气公司”在中国申请的有关“医用核磁共振成像”的技术主题,该技术主题对应的IPC类号为A61B5/055,应该(ACD)。(5分) A. 在“分类号”中输入:A61B5/055,同时在“申请(专利权)人”中输入:通用电气 B. 在“优先权”中输入:医用and 核磁and共振成像,同时在“申请(专利权)人”中输入:通用电气 C. 在“主分类号”中输入:A61B5/055,同时在“申请(专利权)人”中输入:通用电气 D. 在“摘要”或“名称”中输入:医用and 核磁and共振成像,同时在“申请(专利权)人”中输入:通 用电气 2. 要检索有关稀土荧光材料的国外专利信息,可通过以下哪些途径进行?ABC (5分) A. 查找“稀土荧光材料”对应的英文主题词,用英文词在“espacenet”数据库中进行检索; B. 用“稀土荧光材料”的中文主题词查出一些中国专利文献,然后照出所对应的IPC分类号;用分类号 在“espacenet”数据库中进行检索; C. 查找国外有关公司的名称,用公司的名称在“espacenet”数据库中进行检索; D. 查找“稀土荧光材料”对应的英文主题词,通过查阅科技文献。 3. 某公司的主要产品是稀土荧光材料,为了进一步提升产品的技术含量,该公司准备开发新型稀土荧光材料。在开发之前,公司欲进行专利信息的全面检索,以便为开发提供一些参考。此时该公司了解到国外某公司甲有类似产品。请问该公司可通过以下哪些途径进行专利信息检索(ABC)。(5分) A. 主题词——稀土荧光材料; B. 稀土荧光材料所对应的IPC分类号; C. 国外某公司甲的公司名称; D. 通过查阅科技文献。 4. 一种纤维素酶制备魔芋甘露寡糖的生产方法,该方法为:酶解、过滤、脱色、浓缩、干燥,其特征在于:按魔芋精粉1g∶80-120u酶活单位投入纤维素酶、半纤维素酶混合物,纤维素酶、半纤维素酶混合物中酶活比例为2.5- 3.5∶1;酶解终止后依次采用离心过滤、膜过滤,得到甘露寡糖混合液和滤渣;离心过滤除掉粗渣,超滤膜过滤得到甘露寡糖混合液,去掉大分子;所用的过滤膜的孔径

专利信息检索(专利文献信息基础(2012版)试卷一)——64分

专利文献信息基础(2012版)试卷一 64分 (共16道题,共100分,限时:180分钟,还剩86分钟14秒) 多选题 1. 要检索“通用电气公司”在中国申请的有关“医用核磁共振成像”的技术主题,该技术主题对应的IPC类号为A61B5/055,应该()。 (5分) A. 在“分类号”中输入:A61B5/055,同时在“申请(专利权)人”中输入:通用电气 B. 在“优先权”中输入:医用and 核磁and共振成像,同时在“申请(专利权)人”中输入:通用电气 C. 在“主分类号”中输入:A61B5/055,同时在“申请(专利权)人”中输入:通用电气 D. 在“摘要”或“名称”中输入:医用and 核磁and共振成像,同时在“申请(专利权)人”中输入:通用电气 2. 要检索有关稀土荧光材料的国外专利信息,可通过以下哪些途径进行? (5分) A. 查找“稀土荧光材料”对应的英文主题词,用英文词在“espacenet”数据库中进行检索; B. 用“稀土荧光材料”的中文主题词查出一些中国专利文献,然后照出所对应的IPC分类号;用分类号在“espacenet”数据库中进行检索; C. 查找国外有关公司的名称,用公司的名称在“espacenet”数据库中进行检索; D. 查找“稀土荧光材料”对应的英文主题词,通过查阅科技文献。 3. 某公司的主要产品是稀土荧光材料,为了进一步提升产品的技术含量,该公司准备开发新型稀土荧光材料。在开发之前,公司欲进行专利信息的全面检索,以便为开发提供一些参考。此时该公司了解到国外某

公司甲有类似产品。请问该公司可通过以下哪些途径进行专利信息检索()。 (5分) A. 主题词——稀土荧光材料; B. 稀土荧光材料所对应的IPC分类号; C. 国外某公司甲的公司名称; D. 通过查阅科技文献。 4. 一种纤维素酶制备魔芋甘露寡糖的生产方法,该方法为:酶解、过滤、脱色、浓缩、干燥,其特征在于:按魔芋精粉1g∶80-120u酶活单位投入纤维素酶、半纤维素酶混合物,纤维素酶、半纤维素酶混合物中酶活比例为2.5-3.5∶1;酶解终止后依次采用离心过滤、膜过滤,得到甘露寡糖混合液和滤渣;离心过滤除掉粗渣,超滤膜过滤得到甘露寡糖混合液,去掉大分子;所用的过滤膜的孔径为2-10微米。该技术主题对应的IPC类号为C12P19/00,其类名为:含有糖残基的化合物的制备。请问检索与该技术主题“纤维素酶制备魔芋甘露寡糖”有关的专利信息,应该通过以下哪些检索策略进行最全面检索? (5分) A. 纤维素酶and 魔芋and 甘露寡糖; B. C12P19/00 and (甘露寡糖or魔芋or纤维素酶); C. 纤维素酶and 魔芋甘露寡糖; D. C12P19/00 and纤维素酶and 魔芋甘露寡糖。 5. GE公司在中国申请的专利CN95190062.5,它是()途径申请中国专利的。 (5分)

专利文献、检索总结

专利文献 主要是指各国专利局的正式出版物。 作为公开出版物的专利文献主要有: ——各种发明专利说明书、实用新型说明书和工业品外观设计说明书; ——各种发明专利、实用新型和工业品外观设计公报、文摘和索引; ——涉及发明和实用新型工业品外观设计的分类表等。 专利族 人们把至少有一个优先权相同的、在不同国家或国际专利组织多次申请、多次公布或批准的内容相同或基本相同的一组专利文献,称为专利族(Patent Family)。一件专利申请可能出现多个专利文献,不能以专利申请的数量来统计同族专利。应以专利文献数量计算。如12个专利文献可能源自9个专利申请,但同族专利数目为12。 同族专利 同一专利族中的每件专利文献被称作专利族成员(Patent Family Members),同一专利族中每件专利互为同族专利。 一次专利文献 一次专利文献泛指各种类型的专利说明书。包括授予发明专利、发明人证书、医药专利、植物专利、工业品外观设计专利、实用证书、实用新型专利、补充专利或补充发明人证书、补充保护证书、补充实用证书的授权说明书及其相应的申请说明书。 二次专利文献 二次专利文献一般是指各工业产权局出版的专利公报、专利文摘出版物和专利索引。 专利分类资料

专利分类资料是按发明技术主题分类、用于检索专利文献的工具,即专利分类表及分类表索引等。 专利说明书组成部分 以发明专利说明书为例,目前各国出版的发明专利说明书组成部分基本包括:扉页、说明书、权利要求书、附图,有些国家出版的专利说明书还附有检索报告。 国别代码 CH 瑞士CN 中国 DE 德国EP 欧洲专利局 FR 法国GB 英国 JP 日本KR 韩国 RU 俄罗斯联邦US 美国 WO 世界知识产权组织(WIPO) 检索报告 用一组字母表示对比文献与发明创造申请技术主题的相关程度 X——视为整体上否定发明申请创造性或新颖性的文献; Y——视为与其它类似文献结合否定发明申请创造性的文献,这种结合对本领域技术人员是显而易见的;A——一般现有技术水平文献,无特别相关性; E——PCT细则33.1(c)中确定的在先文献,但公布日在国际申请日的同时或之后。 专利文献编号 专利文献编号:包括申请号和文献号。 申请号(含义)构成:按年编号、连续编号 例如:CN85100463.6、JP特愿昭57-183216、US4632317 文献号(含义)构成:文献号仅由一组阿拉伯数字表示。国别代码和文献种类代码不构成文献号组成部

专利文献检索方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每天下载专利全文数量不得超过100页) 中国专利信息网(不受下载数量的限制) 美国专利商标局 欧洲专利局(包括德国、法国、中国、日本专利) 日本专利局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从这里登陆 (https://www.360docs.net/doc/5c750060.html,/sipo/zljs/default.htm) 该网站于2001年11月1日开通,可免费检索1985年4月1日至1周前的中国专利(发明、实用新型和外观设计)全文。所存专利采用TIFF扫描图形格式,因此需下载相应的浏览器进行支持。点击主页上方说明书浏览器下载图标,即可下载和安装最新版的浏览器,有关安装方法可点击浏览器安装说明。下面介绍中国专利全文说明书的检索方法:首先应在主页上选择所要检索的专利类型,如不细选,则系统默认为全部类型的专利。主页上有15个检索入口,分别说明如下: (1)申请(专利)号:由8位数字组成,2000年后用公元年的后2位数字开头,省略小数点及其后面的字符。允许使用模糊字符“%”,它代表任意0~7位数字,当其位于申请号末尾时可忽略。 (2)摘要:为字符串检索,输入字符数不限。允许使用模糊字符“%”,当其位于起首或末尾时可省略。应尽量选择关键字,以避免检出过多无关专利记录。 (3)分类号:专利分类号可由《国际专利分类表》查得,也可点击主页左边栏目中的“IPC分类检索”进行查询。输入字符数不限,字母大小写通用,并可进行模糊检索。 (4)公开(告)号:由年、月、日三个部分组成,各部分之间用圆点隔开。其中,“年”为4位数字,“月”和“日”为1或2位数字。进行模糊检索时,直接省略模糊部分,而不用“%”,同时略去字符串末尾的圆点,如“..5”表示某年某月5日。若进行年度范围检索,则在中间插入“to”,如“1998 to 2000”。 (5)申请(专利权)人:可为个人或团体,输入字符数不限。可进行模糊检索,还可使用2种逻辑运算符“AND(与)”和“OR(或)”。 (6)地址:规定与(5)相同。当有邮政编码时,应将其放在最前面。 (7)颁证日:规定与(4)相同。 (8)代理人:规定与(5)相同。 (9)名称:规定与(2)相同。 (10)主分类号:规定与(3)相同。 (11)公开(告)号:由7位数字组成,允许使用模糊组符“%”,代表任意0~6位数字,当其位于末尾时可省略。 (12)发明(设计)人:规定与(5)相同。

信息系统开发是一个社会过程

信息系统开发是一个社会性过程 ——商学院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班 信息系统是随着系统科学、计算机科学以及现代管理科学而发展起来的。它作为一个具体的系统,是指利用计算机、网络、数据库等现代信息技术,处理组织中的数据、业务、管理和决策等问题,并为组织目标服务的综合性人/机系统。在信息系统发展过程,相应的开发方法也不断发展,信息系统开发过程开始由技术过程逐渐演变为社会过程。 最初单项应用的系统不涉及太多的部门和人员,没有过多的利益冲突。这种系统的开发过程,本质上是一个技术过程。而现在更多的信息系统是一个综合性的系统,这种系统的开发往往涉及多个部门,不仅人们对业务过程有不同的理解和处理方法,还可能涉及人们的利益冲突。现在的系统开发必须从规划开始,经过不同的阶段完成开发工作。这种系统的开发是有行为影响的技术过程,必须强调用户的参与。以支持上层管理决策为重点的信息系统涉及半结构、非结构的问题,系统目标、决策过程难以明确。系统开发不仅可能改变业务流程,还可能改变管理体制,甚至企业重复、改变权力关系。这种系统的开发本质是一个社会过程,需要各种参与者的协作。参与者的知识、权力、见解、利益、协作、冲突、阻力等因素是系统开发的基础。对于信息系统的成功,社会因素与技术因素同样重要,甚至影响更大。 案例一:某大型企业在1988年开始投资100万元人民币,开发了一个MIS(管理信息系统)系统,该系统采用美国某公司的小型计算机,由一个计算机研究所负责开发,到1990年开发完毕。但该系统操作使用比较繁琐,需要用户花费很多时间来熟悉使用。而企业从领导到一般职工,多数人对学习使用该系统感到困难而没有兴趣。由于大家都不会使用该系统,结果被弃置不用,到1991年,该系统即告报废。企业于1年后换了领导班子,决定开发第2个MIS 系统,这次采用了微机局域网结构,系统虽然容易使用了,但该公司四个业务部门有三个认为使用该系统对他们没有什么直接用处,结果只有一个业务部门使用。到1995年该系统也中止了。1996年,该公司又投资800万元,开始建设第3代MIS。这次公司采用了 Sybase+Powerbuilder的最新技术,由某计算机研究所担任开发,并由一名计算机技术权威挂帅,从技术上来保证项目的实施。但整个系统的引进需改变企业原有的组织结构,这就存在包括工作流程应如何设计、企业内部如何协作的一系列问题。由于事先未进行认真细致的研究,开发仍在盲目状态下进行,1 年后开始试运行一些子系统。但是,由于系统内各部门的衔接难于满足系统的要求,部门对新系统的要求难以适应,而企业财务、人事部门在系统几近完工时接到了上级的指示,按上级统一要求建立财务、人事管理信息系统,结果到1998年,该系统还没有验收就中途下马了。 案例二:某化工厂是一个只有500人的小型企业,为了提高企业管理水平,提高经济效益,1990年决定与某大学合作开发管理信息系统。委托单位进行了可行性分析,认为该厂技术力量薄弱且管理人员对计算机应用缺乏认识,思想上阻力较大,根据企业的条件还不适于立即开始MIS 的全面开发,可先研制一些子系统。但是,厂长决定马上开始中等规模的MIS 开发,他认为,做个试验,即使失败也没有关系,于是开发工作在1991年1月就全面上马了。首先是系统调研、人员培训、规划了MIS的总体方案,并购置了以太局域网软件和五台IBM- PC 机。整个MIS由生产管理、供销及仓库管理、成本管理、综合统计和网络公用数据库等五个子系统组成。系统开始正式运行后获得了上级领导和兄弟企业的好评。此时企业环境却发生了很大变化,一是厂长奉命调离,新上任的厂长认为计算机无太大用处,对MIS不予关心;二是开发人员移交后撤离,技术问题时有发生;三是由于市场变化,整个工厂效益急剧下滑,无暇顾及MIS的问题,掌握了主要维护技术的人员也调离工厂,整个MIS陷入瘫痪状态,最后

中国专利文献的检索技巧

中国专利文献的检索技巧 利用《中国专利索引》和各类专利公报可以方便地查阅专利文摘,还可以使用《申请号/公开(告)号对照表》一书,也能对照出相应的公开(告)号,从而达到检索目的。 现在中国专利局出版的主要专利文献有: 公报类 公报类专利文献主要有以下三种:《发明专利公报》、《实用新型专利公报》和《外观设计专利公报》。目前,三种公报均为周刊,每星期三出版一期。 中国专利说明书 我国专利法规定,根据发明创造技术水平的高低,采取了两种审批制度: (1)对发明专利申请,实行早期公开,延迟审查的度。即在发明专利提出申请后满18个月给予公开,出版《发明专利申请分开说明书》;对提出实质审查请求的,经实审合格,出版《发明专利申请审定说明书》;对那些经过异议,需对审定说明书作出较大修改才能授予专利权的,还应在授权公告的同时出版《发明专利说明书》。 (2)对实用新型和外观设计申请实行初步审查又叫形式审查的制度。即在提出实用新型申请后,一经审查合格就予以公告,出版《实用新型专利申请说明书》。若经过异议,对原

公告的申请文件需作较大修改才能授予专利权的,应在授权公告的同时出版《实用新型专利申请书》。外观设计专利仅在专利公报上公告,不再出版说明书单行本。 自1993年1月1日起,伴随我国新专利法的实施,对发明专利出版《发明专利申请公开说明书》和《发明专利说明书》,对实用新型出版《实用新型专利说明书》。 在国内检索专利文献有一定技巧,看下面。索取中国专利说明书的关键是掌握其文献号,即公开或公告号。 检索中国专利的工具 中国专利局目前出版有《中国专利索引》,为一年度索引,它对每年公开、公告、审定和授权的专利,以条目的形式进行报道,是检索中国专利文献的一种十分有效的工具,其不足之处为出版速度较慢,仅有年度索引,不能适应查阅近期专利的需要,又无文摘,不便于判断取舍。 《中国专利索引》的主要内容有: (1)分类年度索引:将发明、实用新型和外观设计按年度,根据IPC 号或国际外观设计分类顺序编排,其内容依次为IPC号/外观设计分类号,公开号GK/审定号SD/专利名ZL/公告号GG、申请号、申请人/专利权人、专利名称、刊登该专利公报的“卷号”和“期号”(如5-9代表第5卷第9期);

第1章信息系统开发基础

第1 章信息系统开发基础 本章考点提示: 信息系统建设:信总系统的生命周期、各阶段目标及主要工作内 容;信息系统开发方法。 信息息系统设计:方案设讣、系统架构;设备、DBM岳口技术选型。 软件工程:软件需求分析与定义;软件设计、测试与维护;软件质量保证及质量评价、软件配置管理、软件过程管理、软件开发工 具、软件复用。 面向对象系统分析与设计:面向对象的基本概念、统一建模语言与可视化建模、面向对象系统分析、面向对象系统设计。软件系统结构(软件架构) :软件体系结构定义、典沏体系结构、软件体系结构设计方法、软件体系结构分析与评佔、软件中间件。 1.1 习题 1. 与容户机/ 服务器( Client/Server ,C/S) 架构相比,浏览器/ 服务器( Browser/Server, B/S) 架构的最大优点是(B) 。 A.具有强大的数据操作和事务处理能力 B. 部署和维护方 便、易于扩展 C. 适用于分布式系统,支持多层应用架构 D. 将应用一分为二,允 许网络分布操作 2.UML2.0支持14种图,它们可以分成两大类:结构图和行为图。

以下(A)说法不正确。 A,部署图是行为图B.顺序图是行为图C.用例图是行为图 D. 构件图是结构图 3.目前,企业信息化系统所使用的数据库管理系统的结构,大多数为 (B)。 A. 层次结构 B. 关系结构 C. 网状结构 D. 链表结构 4.管理信息系统建设的结构化方法中,用户参与的原则是用户必须参 与(A)。 A.系统建设中各阶段工作 B. 系统分析工作 C. 系统设计工作 D. 系统实施工作 5.常用的信息系统开发方法屮,不包括(B)。 A. 结构化方法 B. 关系方法 C. 原型法 D. 面向对象方法 6.应用己有软件的各种资产构造新的软件,以缩减软件开发和维护的 费用,称为(C) A. 软件继承 B. 软件利用 C. 软件复用 D. 软件复制 7.关于UML,错误的说法是(A)。 A.UML是一种可视化的程序设计语言 B.UML不是过程,也不是方法,但允许任何一种过程和方法使用 C.UML简单且可扩展 D.UML是面向对象分析与设计的一种标准表示 8.在UML中,动态行为描述了系统随时间变化的行为,下面不 属于动态行为视图的是(B) 。 A. 状态机视 B. 实现视图 C. 交互视图 D. 活动视图

全国2013年1月自考信息系统开发与管理试题(含答案)

全国2013年1月自考信息系统开发与管理试题 课程代码:04757 请考生按规定用笔将所有试题的答案涂、写在答题纸上。 选择题部分 注意事项: 1.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考试课程名称、姓名、准考证号用黑色字迹的签字笔或钢笔填写在答题纸规定的位置上。 2.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纸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不能答在试题卷上。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1分,共20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选出并将“答 题纸”的相应代码涂黑。错涂、多涂或未涂均无分。 1.以下属于电子政务系统的是A A.社会管理系统 B.科技管理系统 C.教务管理系统 D.学生管理系统 2.管理包括计划、组织、指挥、协调和控制5个职能,其中对未来事情预测,制定行 动方案的职能属于A A.计划 B.组织 C.协调 D.控制 3.信息的一个重要属性是D A.独占性 B.不可压缩性 C.消耗性 D.可转化性 4.系统与其子系统、环境等之间相互作用和依存的关系,称为系统的B A.整体性 B.关联性 C.层次性 D.统一性 5.企业管理信息系统产生对企业管理有用数据的前提是A A.科学管理基础 B.投资保证 1 全国2013年1月自考信息系统开发与管理试题

全国2013年1月自考信息系统开发与管理试题 2 C .业务人员的积极性 D.高层领导重视与介入 6.结构化分析的基本思想是 D A .自底向上,逐层抽象 B.自顶向下,逐层抽象 C .自底向上,逐层分解 D.自顶向下,逐层分解 7.结构化设计成果的主要描述方式是 D A .业务流程图 B.数据流图 C .模块结构图 D.程序流程图 8.总体规划中制定的新系统目标应具备 B A .完善性 B.战略性 C .现实性 D.可行性 9.可行性分析的最主要的意义在于明确 C A .新系统开发的目标与任务 B.新系统详细的开发方案 C .新系统开发的必要性与可能性 D.新系统开发所需投入的资源 10.以下不属于...数据流图四种基本符号的是 D A .数据流 B.加工 C .文件 D.模块图 11.人们有时也把系统分析称为 A A .系统逻辑设计 B.系统物理设计 C .系统模块设计 D.系统数据库设计 12.绘制数据流图通常遵循的原则是 A A .自顶向下逐层分解 B.自下而上层层构建 C .低耦合高内聚 D.高耦合低内聚 13.对于联机检索的信息系统设计中,最重要的指标是 A .无故障时间 B.维修时间 C .故障间隔时间 D.响应时间 14.在信息系统设计阶段的模块结构图中,带实心圆箭头线表示的是模块之间的 D A .执行次序 B.调用关系 C .数据传输 D.控制信息 15.在关系模式“成绩”中包含的属性是:学号、课程号、学分、成绩。模式的主键是 B

专利文献信息与检索作业20115

《专利文献信息与检索》作业 专业班级:姓名:学号: 一、选择题(单项或多项):每题1分,共34分 1.专利文献的出现标志着具有现代特点的专利制度的最终形成 ( )。 A 对 B 错 2.专利文献对发明创造进行简要介绍()。 A 对 B 错 3.文献的作用是()。 A 专利文献是体现专利制度根本目的的媒介。 B 专利文献传播专利信息,促进科技进步。 C 专利文献是对专利实施法律保护的依据。 D 专利文献是专利机构审批专利的基础和保障。 4. 专利说明书的组成部分有( )。 A 扉页 B 说明书 C 权利要求书 D 附图 5.专利公报具有以下特点:( ) A 连续出版 B 报道及时 C 法律信息准确而丰富 D是一种可靠的工业产权信息源 6. 专利信息特征主要包括( )。 A 技术信息特征; B 法律信息特征; C 经济信息特征; D 市场信息特征; E 作为进行专利统计工作的基础,从而对各个技术领域的技术发展状况作出评价。7.专利文献的编号包括( )。 A 申请号 B 文献号 C ISBN号 D 书号 8.我国从以下时间开始,专利申请号采用完整年份。 A 1989年 B 1993年 C 2003年 D 2003年10月1日以后 9.中国专利法三次修订的时间()。 A 1993年1月1日、2001年7月1日和2009年10月1日; B 1992年、2000年和2008年; C 1984年4月1日、1985年4月1日和2008年4月1日; D 1993年、2001年和2009年。 10. 下列文献哪些是日本的专利说明书()。 A 特許公報、実用新案公報 B 公開特許公報、公開実用新案公報 C 公表特許公報、公表実用新案公報 D 特許庁公報、意匠公報 11.日本文献号特開平5-344801,是指()。 A 平成5年公开的第344801号专利申请公开说明书 B 1993年公开的第344801号专利申请公开说明书 C平成5年公开的第344801号实用新型公开说明书 D1993年公开的第344801号实用新型公开说明书 12.欧洲专利申请说明书是由()部分组成的。 A 扉页、说明书正文、权利要求书和附图

专利文献信息与检索2011版

第一章测试题 (共10道题,共100分,不限时) 90分 多选题 1. 带B字母的专利文件,它是()。 (10分) A. 在公开阶段产生的,只受临时的法律保护 B. 已经过实质审查尚未授予专利权的发明专利文件 C. 已经过实质审查并授予专利权的发明专利文件 2. 带A字母的专利文件,它是()。 (10分) A. 在公开阶段产生的,只受临时的法律保护 B. 已经过实质审查尚未授予专利权的发明专利文件 C. 已经过实质审查并授予专利权的发明专利文件 3. 目前大部分国家都采用()审查制。 (10分) A. 登记制 B. 初审制 C. 完全审查制 D. 延迟审查制 4. 通过对专利文献的检索、分析,可以获得代表国际新潮流的设计思路,在自己的研发过程中进行有方向性的开发。 (10分) A. 错 B. 对 5. 检索报告里面A表示()。 (10分) A. 仅考虑该文献,权利要求所记载的发明不能被认为具有新颖性或创造性; B. 当该文献与另一篇或多篇此类文献结合,并且这种结合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是显而易见时,权利要求所记载的发明不能认为具有创造性; C. 一般现有技术文献,无特别相关性 E. 申请日前公布的文献 6. 检索报告里面Y表示(B)。 (10分)

A. 仅考虑该文献,权利要求所记载的发明不能被认为具有新颖性或创造性; B. 当该文献与另一篇或多篇此类文献结合,并且这种结合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是显而易见时,权利要求所记载的发明不能认为具有创造性; C. 一般现有技术文献,无特别相关性 D. 申请日前公布的文献 7. 以下列出的代码哪一个是WIPO制定的国家、机构及政府间组织使用的国际标准代码中的日本国家代码()。 (10分) A. JPO B. JA C. JP D. JO 8. 著录项目是()三种信息特征的集合。 (10分) A. 技术 B. 法律 C. 经济 D. 社会 9. ()的出现标志着具有现代特点的专利制度的最终形成。 (10分) A. 专利文献 B. 专利法 C. 专利分类表 D. 专利公报 10. 我国第一件专利文献出版于()年。 (10分) A. 1950 B. 1961 C. 1985 D. 1990

信息系统开发方法与开发方式

信息系统开发方式 一、各类开发方式 (一)自行开发 优点:可以得到适合本单位的满意的系统,通过系统开发培养自己的力量。 缺点:往往开发周期较长。需要强有力的领导,有足够的技术力量,需要进行一定的咨询。 (二)委托开发 优点:比较省事(从用户角度)。 缺点:必须配备精通业务的人员参加,经常检查、协调。开发费用较高,系统维护困难。 (三)购买现成软件包 优点:最省事(从用户角度)。 缺点:要买到完全适合本单位的、满意的系统不太容易。需要有较强的鉴别能力,谈不上系统维护。 (四)联合开发 优点:对于培养自己的技术力量最为有利,系统维护比较方便。 缺点:双方要精诚合作,自己有一定系统分析和设计力量 信息系统开发方法 一、结构化系统开发方法 (一)基本思想 自行开发用系统工程的思想和工程化的方法,按用户至上的原则,结构化、模块化、自顶向下地对系统进行分析与设计。即先将整个开发过程分为若干个相对独立的阶段(分析、设计、实施),在前二个阶段坚持自顶向下地对系统进行结构化划分、设计,在系统实施阶段则应坚持自底向上地逐步实施。 (二)特点: 1.自顶向下整体性的分析与设计和自底向上地逐步实施的系统开发过程 2.用户至上 3.深入调查研究 4.严格区分工作阶段 5.充分预料可能发生的变化 6.开发过程工程化 (四)优缺点: 1.优点: (1)强调系统开发过程的整体性和全局性,强调在整体化的前提下来考虑具体的分析设计问题,即自顶向下的观点。 (2)强调严格地区分开发阶段,强调一步一步地严格地进行系统分析和设计,每一步工作都及时地总结,发现问题及时地反馈和纠正,从而避免了开发过程的混乱状态。2.缺点: (1)起点太低,所用的工具落后,致使系统开发周期过长,会带来许多问题。 (2)要求开发者在调查中就充分掌握用户需求、管理状况以及可能发生的变化,这不太符合人们循序渐进地认识事物的规律性,在实际工作中实施有一定的困难。 二、原型化法

专利文献信息基础(2017版)-试卷三

(1)关键词:手机;固件;升级;更新 IPC分类号:G06F9/445 检索表达式:手机 and 固件 and (升级 or 更新)在我国知识产权局专利数据库中进行检索,在国家知识产权局网站的专利检索专栏内选“表格检索”,然后在“摘要”入口输入检索式“手机 and 固件 and (升级 or 更新)”,再在“申请(专利权)人”中输入“乐金电子(中国)研究开发中心有限公司”,点击“检索”即可。系统会将相关结果列出,搜索出发明专利1条,显示申请号为 CN200510073359 ,发明名称为利用智能手机的电子产品固件升级系统及方法。 (2)登陆欧洲专利局专利检索系统(https://www.360docs.net/doc/5c750060.html,),可检索同族专利,“Advanced search”高级检索有“Priority number:”入口,输入优先权号“10-2004-0092077”,点击检索,再点击检索到的结果链接,进入该专利信息页面,在点击页面左侧“INPADOC patent family”项可查看结果。 (3)①中国法律状态信息查询:登录 https://www.360docs.net/doc/5c750060.html,/,在专利检索栏单击“专利法律状态查询”,在“申请(专利)号”内输入“200510073359.2”,点击确定,即出现本专利在中国的法律状态.目前法律状态为“发明专利申请公布后的视为撤回” ②美国法律状态信息查询: 登录美国专利商标局网站: https://www.360docs.net/doc/5c750060.html,/index.jsp, Patents内容框下,点击Patent search,进入检索界面后点击"Patent Application Information Retrieval (PAIR)"。在随后的页面中点击Public PAIR:进入新页面后需要输入验证码,即可进入检索界面。(注:以上的步骤可以直接通过登录此链接完成: https://www.360docs.net/doc/5c750060.html,/external/portal/pair)在检索界面上有一个检索式输入框"Enter Number"和一些选项"Choose type of number:",以供选择检索字段。选择“Publication Number”,在“enter number”中输入“1773455”,进行检索,即可获得该专利 的专利记录结果。

管理信息系统的开发(1)

第二章管理信息系统的开发 企业管理信息系统的开发是一个复杂的社会化系统工程,难度较大。本章主要介绍企业信息系统建设的条件、信息系统的开发方法、系统开发方式的选择、系统开发的步骤和信息系统开发的几个问题等。 第一节企业管理信息系统建设的条件 在管理自动化方面,我国虽然在70年代末80年代初一些企业就开始了信息系统的建设。经过多年的努力,一些企业建成了管理信息系统,但总体上说是硬件设备安装的多,软件应用的少;在应用方面,是简单的单项应用多,而能支持管理和决策的应用少。我国管理信息系统的建设难尽人意。 一.企业要有实际的迫切需要 企业信息系统开发的首要条件是企业真正具有实际的需要。企业开发管理信息系统,投资巨大,技术高新,存在着管理、体制、机构和人的习惯观念、利益机制等社会因素,难度很大。 二.企业要有自己的技术和管理人才 由于管理信息系统客观上或者本质上是一个“不完整产品”,它的功能可能随着管理体制的变化而增减,它的应用可能随着用户的思维变化而提出新的要求,它的技术由于时间的推移需要更新,它的某些缺陷可能在日后暴露,等等。这个“不完全产品”总需要人维护。 三.企业要具有一定的管理基础 企业科学合理的管理基础工作是建设管理信息系统的前提,只有在具备合理的管理体制、完善的规章制度、稳定的市场秩序、配套的科学管理方法和完备、准确、系统的数据基础上,才能有效地建立以计算机为基础的管理信息系统。因此,管理信息系统建设与企业管理基础是相辅相成、共同发展的。 第二节管理信息系统的开发方法 综观目前计算机信息系统开发的主流方法,其侧重点均有所不同。有的强调的是计算机信息系统(CIS)开发过程的组织、管理和控制,属于系统开发生命周期

专利文献与专利分类

专利文献与专利分类 编辑:竹雪 ----内容来源:(国家知识产权局李建蓉老师授课PPT) 一、专利文献概要 1.专利文献的概念 (1)WIPO关于专利文献的概念(P7) ?世界知识产权组织1988年编写的《知识产权教程》阐述了现代专利文献的概念: “专利文献是包含已经申请或被确认为发现、发明、实用新型和工业品外观设计的研究、设计、开发和试验成果的有关资料,以及保护发明人、专利所有人及工业品外观设计和实用新型注册证书持有人权利的有关资料的已出版或未出版的文件(或其摘要)的总称。”该教程还进一步指出: “专利文献按一般的理解主要是指各国专利局的正式出版物。” (2)作为公开出版物的专利文献(P8) ?作为公开出版物的专利文献主要有: ——各种发明专利说明书、实用新型说明书和工业品外观设计说明书; ——各种发明专利、实用新型和工业品外观设计公报、文摘和索引; ——涉及发明和实用新型工业品外观设计的分类表等。 2.专利文献的特点与作用 (1)专利文献的特点(P22-25) ——专利文献集技术、法律、经济信息于一体,是一种数据量巨大、内容广博的信息资源。 ——专利文献传播最新科学技术信息。 ——专利文献的格式统一规范,高度标准化,并且具有统一的分类体系,便于检索、阅读和实现信息化。——专利文献对发明创造的揭示完整而详尽。 (2)专利文献的作用(P27-28) ——专利文献是体现专利制度根本目的的媒介。 ——专利文献传播专利信息,促进科技进步。 ——专利文献为经济、贸易活动提供参考信息。 ——专利文献是确定专利保护范围的依据。 ——专利文献是专利机构审批专利的基础和保障. 3.专利文献的出版与载体变化 (1)专利文献出版量(P13) ?目前,有90多个国家、地区及组织以30多种文字出版专利文献,每年以150万件左右的数量递增,约占世界图书期刊年出版总量的1/4。 (2)专利文献载体 ?目前,世界各国专利文献以磁介质存贮为主,因特网形式公布。

《专利文献信息与检索》作业

《专利文献信息与检索》作业 专业班级:10机设姓名:迟国军学号:201010310102 一、选择题(单项或多项):每题1分,共34分 1.专利文献的出现标志着具有现代特点的专利制度的最终形成 ( A )。 A 对 B 错 2.专利文献对发明创造进行简要介绍(B)。 A 对 B 错 3.文献的作用是(ABCD)。 A 专利文献是体现专利制度根本目的的媒介。 B 专利文献传播专利信息,促进科技进步。 C 专利文献是对专利实施法律保护的依据。 D 专利文献是专利机构审批专利的基础和保障。 4. 专利说明书的组成部分有( ABCD )。 A 扉页 B 说明书 C 权利要求书 D 附图 5.专利公报具有以下特点:( ABC ) A 连续出版 B 报道及时 C 法律信息准确而丰富 D是一种可靠的工业产权信息源 6. 专利信息特征主要包括(ABC )。 A 技术信息特征; B 法律信息特征; C 经济信息特征; D 市场信息特征; E 作为进行专利统计工作的基础,从而对各个技术领域的技术发展状况作出评价。7.专利文献的编号包括( AB )。 A 申请号 B 文献号 C ISBN号 D 书号 8.我国从以下时间开始,专利申请号采用完整年份。(D) A 1989年 B 1993年 C 2003年 D 2003年10月1日以后 9.中国专利法三次修订的时间(B)。 A 1993年1月1日、2001年7月1日和2009年10月1日; B 1992年、2000年和2008年; C 1984年4月1日、1985年4月1日和2008年4月1日; D 1993年、2001年和2009年。 10. 下列文献哪些是日本的专利说明书(ABC)。 A 特許公報、実用新案公報 B 公開特許公報、公開実用新案公報 C 公表特許公報、公表実用新案公報 D 特許庁公報、意匠公報 11.日本文献号特開平5-344801,是指( AB)。 A 平成5年公开的第344801号专利申请公开说明书 B 1993年公开的第344801号专利申请公开说明书 C平成5年公开的第344801号实用新型公开说明书 D1993年公开的第344801号实用新型公开说明书 12.欧洲专利申请说明书是由(ABD)部分组成的。 A 扉页、说明书正文、权利要求书和附图 B 扉页、说明书正文、权利要求书、附图和检索报告

专利文献信息的作用

专利文献的作用 一、传播发明创造,促进技术进步 专利文献承载发明创造内容:专利文献信息是专利制度的产物,专利制度规定专利申请人在申请专利时须提交描述发明创造技术内容和限定专利保护范围的文件。专利机构则以保护为条件将该文件公之于众。记录发明创造的专利文献由此产生。每年全世界公布的专利文献约为150万件,累计至今6300多万件,排除同族专利,记载的发明创造约1600万项。 专利文献与其他文献相比在传播发明创造方面作用突出:95%的发明创造被记录在专利文献之中,80%的发明创造仅在专利文献中记载。 因特网使专利文献信息传播更方便:世界主要国家都在因特网上公告专利文献,由于网络已进入千家万户,坐在家中即可上网查询,使得公众可以在第一时间获得最新授予专利权的发明创造信息。 因此发明创造通过专利文献得以传播,人们由此可以获得最新技术信息,扩大利用新技术的机率,进而起到促进全社会技术进步的作用。 二、警示竞争对手,保护知识产权 人们申请专利的目的是寻求对其发明创造的保护。绝大多数专利申请人是基于以下认识申请专利的:专利制度承认人们的智力劳动成果,承诺保护专利权人的专利权,因此他们可以在专利制度这张大伞保护下,通过实施其受专利保护的发明成果获得最大化商业利益。 然而,专利权人最担心的是竞争对手侵犯其专利权。所以专利权人寄希望于通过专利文献信息公布,向竞争对手传达一种警示信息。专利文献不仅向人们提供了发明创造技术内容,同时也向竞争对手展示了专利保护范围。甚至许多专利权人在其专利产品上注上专利标记,使使用该产品的人可以轻而易举的找到该专利的说明书,了解其专利保护的内容,从而达到保护知识产权的目的。 三、借鉴权利信息,避免侵权纠纷 任何竞争对手都要尊重他人的知识产权,杜绝恶意侵权行为,避免无意侵权过失,以形成良好的市场竞争氛围。专利文献可以起到这方面的借鉴作用。

专利文献信息基础(2012版)试卷一

专利文献信息基础(2012版)试卷一 (共14道题,共100分,限时:180分钟,还剩179分钟21秒) 多选题 1. 要检索“通用电气公司”在中国申请的有关“医用核磁共振成像”的技术主题,该技术主题对应的IPC类号为A61B5/055,应该()。 (5分)ABCD A. 在“分类号”中输入:A61B5/055,同时在“申请(专利权)人”中输入:通用电气 B. 在“优先权”中输入:医用and 核磁and共振成像,同时在“申请(专利权)人”中输入:通用电气 C. 在“主分类号”中输入:A61B5/055,同时在“申请(专利权)人”中输入:通用电气 D. 在“摘要”或“名称”中输入:医用and 核磁and共振成像,同时在“申请(专利权)人”中输入:通用电气 2. 要检索有关稀土荧光材料的国外专利信息,可通过以下哪些途径进行? (5分)ACD A. 查找“稀土荧光材料”对应的英文主题词,用英文词在“espacenet”数据库中进行检索; B. 用“稀土荧光材料”的中文主题词查出一些中国专利文献,然后照出所对应的IPC分类号;用分类号在“espacenet”数据库中进行检索; C. 查找国外有关公司的名称,用公司的名称在“espacenet”数据库中进行检索; D. 查找“稀土荧光材料”对应的英文主题词,通过查阅科技文献。 3. 某公司的主要产品是稀土荧光材料,为了进一步提升产品的技术含量,该公司准备开发新型稀土荧光材料。在开发之前,公司欲进行专利信息的全面检索,以便为开发提供一些参考。此时该公司了解到国外某公司甲有类似产品。请问该公司可通过以下哪些途径进行专利信息检索()。 (5分) ABCD A. 主题词——稀土荧光材料; B. 稀土荧光材料所对应的IPC分类号; C. 国外某公司甲的公司名称; D. 通过查阅科技文献。 4. 一种纤维素酶制备魔芋甘露寡糖的生产方法,该方法为:酶解、过滤、脱色、浓缩、干燥,其特征在于:按魔芋精粉1g∶80-120u酶活单位投入纤维素酶、半纤维素酶混合物,纤维素酶、半纤维素酶混合物中酶活比例为2.5- 3.5∶1;酶解终止后依次采用离心过滤、膜过滤,得到甘露寡糖混合液和滤渣;离心过滤除掉粗渣,超滤膜过滤得到甘露寡糖混合液,去掉大分子;所用的过滤膜的孔径为2-10微米。该技术主题对应的IPC类号为C12P19/00,其类名为:含有糖残基的化合物的制备。请问检索与该技术主题“纤维素酶制备魔芋甘露寡糖”有关的专利信息,应该通过以下哪些检索策略进行最全面检索? (5分)ABCD A. 纤维素酶and 魔芋and 甘露寡糖; B. C12P19/00 and (甘露寡糖or魔芋or纤维素酶);

专利文献信息基础(2012版)试卷一67分

专利文献信息基础(2012版)试卷一 67分 (共16道题,共100分,限时:180分钟,还剩174分钟2秒) 多选题 1. 要检索“通用电气公司”在中国申请的有关“医用核磁共振成像”的技术主题,该技术主题对应的IPC类号为A61B5/055,应该()。 (5分) A. 在“分类号”中输入:A61B5/055,同时在“申请(专利权)人”中输入:通用电气 B. 在“优先权”中输入:医用 and 核磁 and共振成像,同时在“申请(专利权)人”中输入:通用电气 C. 在“主分类号”中输入:A61B5/055,同时在“申请(专利权)人”中输入:通用电气 D. 在“摘要”或“名称”中输入:医用 and 核磁 and共振成像,同时在“申请(专利权)人”中输入:通用电气 2. 要检索有关稀土荧光材料的国外专利信息,可通过以下哪些途径进行? (5分) A. 查找“稀土荧光材料”对应的英文主题词,用英文词在“espacenet”数据库中进行检索; B. 用“稀土荧光材料”的中文主题词查出一些中国专利文献,然后照出所对应的IPC分类号;用分类号在“espacenet”数据库中进行检索; C. 查找国外有关公司的名称,用公司的名称在“espacenet”数据库中进行检索; D. 查找“稀土荧光材料”对应的英文主题词,通过查阅科技文献。 3. 某公司的主要产品是稀土荧光材料,为了进一步提升产品的技术含量,该公司准备开发新型稀土荧光材料。在开发之前,公司欲进行专利信息的全面检索,以便为开发提供一些参考。此时该公司了解到国外某公司甲有类似产品。请问该公司可通过以下哪些途径进行专利信息检索()。 (5分)

信息系统开发试卷及答案

全国2001年10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 信息系统开发试题 课程代码:02376 第一部分选择题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1分,共1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 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正确选项前的字母填在题后的括号内。 1.在信息处理中,人的手工处理比计算机处理的主要优点是( ) A.效率高 B.准确性高 C.分辨率高 D.应变能力强 2. 管理信息系统建设的复杂性主要取决于( ) A.组织结构的复杂性 B.管理方法的复杂性 C.管理人员的不习惯 D.组织内部和外部环境的复杂性 3. 系统规划的主要任务包括( ) A.明确组织的信息需求、制定系统总体结构方案 B.对系统进行经济、技术和使用方面的可行性研究 C.选择计算机和网络系统的方案 D.确定软件系统的模块结构 4. 在信息系统分析中,数据流图反映() A.系统的业务流程 B.系统的信息处理过程 C. D.用户操作使用方面的要求 5. 在数据流图中用来表示() A.外部项 B.重复的外部项 C.数据存储 D.重复的数据存储 6.系统设计阶段的主要成果是() A.用户的决策方针 B.用户的分析方案 C.系统设计说明书 D.系统总体设计方案 7. 下列四种代码中,其中一个是有含义的码,它是( ) A.顺序码 B.字母码 C.系列顺序码 D.无序码 8.信息系统实施的主要工作包括( ) A.程序设计 B.计算机系统方案的选择 C.系统总体结构的确定 D.软件系统模块的划分 9.系统测试的主要目的是( ) A.证明已编写的软件的正确性 B.发现已编写的软件存在的错误 C.确定已编写软件的功能 D.测定已编写软件的性能 10. 面向对象分析(OOA)的主要任务是( ) A.建立以对象为基本单元的逻辑模型 B.明确用户的信息需求 C.确定系统的总体方案 D.识别对象及其属性和对属性的操作 第二部分非选择题 二、判断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1分,共10分)正确的在题后括号内画“√”,错误 的画“×”。 11.管理系统是以人为主体的系统。() 12.数据流图逐层分解可能导致某个或某些外部项的分解。() 13.数据流图的逐层分解,属于功能分解性质。() 14.信息可以脱离信息源而独立运动。() 15.信息技术是推动信息化的决定因素,其他因素均服从于信息技术发展的需要。 ()16.用户自行开发应用系统需要第四代开发工具,当前这种工具已能适应大型、复杂系统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