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第6章 MATLAB数据分析与多项式计算_习题答案

最新第6章  MATLAB数据分析与多项式计算_习题答案
最新第6章  MATLAB数据分析与多项式计算_习题答案

精品好文档,推荐学习交流

第6章 MATLAB数据分析与多项式计算

习题6

一、选择题

1.设A=[1,2,3,4,5;3,4,5,6,7],则min(max(A))的值是()。B

A.1 B.3 C.5 D.7

2.已知a为3×3矩阵,则运行mean(a)命令是()。B

A.计算a每行的平均值B.计算a每列的平均值

C.a增加一行平均值D.a增加一列平均值

3.在MA TLAB命令行窗口输入下列命令:

>> x=[1,2,3,4];

>> y=polyval(x,1);

则y的值为()。D

A.5 B.8 C.24 D.10

4.设P是多项式系数向量,A为方阵,则函数polyval(P,A)与函数polyvalm(P,A)的值()。D

A.一个是标量,一个是方阵B.都是标量

C.值相等D.值不相等

5.在MA TLAB命令行窗口输入下列命令:

>> A=[1,0,-2];

>> x=roots(A);

则x(1)的值为()。C

A.1 B.-2 C.1.4142 D.-1.4142

6.关于数据插值与曲线拟合,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

A.3次样条方法的插值结果肯定比线性插值方法精度高。

B.插值函数是必须满足原始数据点坐标,而拟合函数则是整体最接近原始数据点,而不一定要必须经过原始数据点。

C.曲线拟合常常采用最小二乘原理,即要求拟合函数与原始数据的均方误差达到极小。

D.插值和拟合都是通过已知数据集来求取未知点的函数值。

二、填空题

1.设A=[1,2,3;10 20 30;4 5 6],则sum(A)= ,median(A)= 。

[15 27 39],[4 5 6[

2.向量[2,0,-1]所代表的多项式是。2x2-1

仅供学习与交流,如有侵权请联系网站删除谢谢1

精品好文档,推荐学习交流

3.为了求ax2+bx+c=0的根,相应的命令是(假定a、b、c已经赋值)。为了将求得的根代回方程进行验证,相应的命令是。

x=roots([a,b,c]),polyval([a,b,c],x)

4.如果被插值函数是一个单变量函数,则称为插值,相应的MA TLAB函数是。一维,interp1

5.求曲线拟合多项式系数的函数是,计算多项式在给定点上函数值的函数是。polyfit,polyval

三、应用题

1.利用MATLAB提供的randn函数生成符合正态分布的10×5随机矩阵A,进行如下操作:

(1)A各列元素的均值和标准方差。

(2)A的最大元素和最小元素。

(3)求A每行元素的和以及全部元素之和。

(4)分别对A的每列元素按升序、每行元素按降序排序。

第一题:

(1):

A=randn(10,5)

B=mean(A)

C=std(A)

(2):

mx=max(max(A))

mn=min(min(A))

(3):

sm=sum(A,2)

sz=sum(sum(A))

(4):

[Y,I]=sort(A,1)

[Z,J]=sort(A,2);

rot90(Z,1)'%旋转90度后,再转置便可得到每行按降序排列

2.已知多项式P1(x)=3x+2,P2(x)=5x2-x+2,P3(x)=x2-0.5,求:

(1)P(x)=P1(x) P2(x)P3(x)。

(2)P(x)=0的全部根。

(3)计算x i=0.2i(i=0,1,2,…,10)各点上的P(x i)。

第二题:

(1):

p1=[0,3,2];

p2=[5,-1,2];

仅供学习与交流,如有侵权请联系网站删除谢谢2

精品好文档,推荐学习交流

p3=[1,0,-0.5];

p=conv(conv(p1,p2),p3)%先将p1与p2乘,再与p3乘,conv函数只能有两个

(2):

x=roots(p)

(3):

a=0:10;

b=0.2*a;

y=polyval(p,b)

3.按表6-4用3次样条方法插值计算0~90o内整数点的正弦值和0~75o内整数点的正切值,然后用5次多项式拟合方法计算相同的函数值,并将两种计算结果进行比较。

表6-4 特殊角的正弦与正切值表

第三题:

(1):

sin(x)函数:

三次样条方法:

x=0:90;

a=[0,15,30,45,60,75,90];

f=[0,0.2588,0.5,0.7071,0.866,0.9659,1];

interp1(a,f,x,'spline')%spline要加单引号,否则错误;还可以用spline(a,f,x)函数

5次多项式拟合方法:

x=0:90;

a=[0,15,30,45,60,75,90];

f=[0,0.2588,0.5,0.7071,0.866,0.9659,1];

q=polyfit(a,f,5);

y=polyval(q,x);

plot(x,p,':o',x,y,'-*')

tan(x)函数:

三次样条方法:

x=0:75;

a=[0,15,30,45,60,75];

仅供学习与交流,如有侵权请联系网站删除谢谢3

精品好文档,推荐学习交流

f=[0,0.2679,0.5774,1,1.732,3.7320];

interp1(a,f,x,'spline')%spline要加单引号,否则错误

5次多项式拟合方法:

x=0:75;

a=[0,15,30,45,60,75];

f=[0,0.2679,0.5774,1,1.732,3.7320];

p=polyfit(a,f,5);

y=polyval(p,x);

plot(x,ans,':o',x,y,'-*')

4.已知一组实验数据如表6-5所示。

表6-5 一组实验数据

求它的线性拟合曲线。

第三题:

x=[165,123,150,123,141];

y=[187,126,172,125,148];

p=polyfit(x,y,1);

q=polyval(p,x);

plot(x,q) 《劝学》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劝学》

【课型】新授课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①指导学生通过翻译课文,积累重要的文言实词、虚词、词类活用、古今异义、文言句式等;背诵默写全文。

②了解本文的议论结构,学习掌握本文的论证方法:比喻论证、正反对比论证;

2.过程与方法:

教师指导,学生通过自主合作探究,掌握本文的文言知识点,并学习掌握本文比喻论证和正反对比论证的论证方法;

3.情感与价值观:

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态度和正确的学习方法

【教学重点】

1.指导学生积累重要的文言知识点,背诵默写全文;

仅供学习与交流,如有侵权请联系网站删除谢谢4

精品好文档,推荐学习交流

2.了解本文的议论结构,学会本文比喻论证、正反对比的论证方法。

【教学难点】

1.学习运用本文的比喻论证的方法;

2.劝勉学生勤奋学习;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态度和正确的学习方法

【教学方法】诵读法、讲授法、讨论法、交流法

【教学工具】多媒体课件

【教学课时】两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教学重点:指导学生疏通文意,掌握积累重要的文言知识点

课前布置预习:

让学生提前疏通文意并分类归纳文章的文言知识点,有不明白的地方标注在课本上。

一.导入:

古乐府诗《长歌行》有云:百川东到海,何时复西归?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培根说过,知识就是力量。知识推动了人类社会的发展和物质文明的进步。那么,获取知识的途径是什么?答案只有一个,就是学习。可以说,人的一生都处于不断的学习中。大家有没有想过,我们如何把这种无意识的本能转化为自觉的行为,大幅度地提高学习效率呢?这一点,古人已为我们指明了方向,两千多年前的荀子所作的《劝学》就精辟论述了学习的重要性。

二.作者介绍:

荀子(约公元前313—前238)名况, 字卿,战国末期赵国人,曾游学于齐,当过楚国兰陵令。后来失官居家著书,死后葬于兰陵。

荀子是孔孟之后最著名的儒家学者,是战国时期的思想家、教育家。他反对迷信天命鬼神,肯定自然规律是不以人们意志为转移的,并提出“制天命而用之”的人定胜天的思想,认为后天环境和教育可以改变人的本性。

仅供学习与交流,如有侵权请联系网站删除谢谢5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