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章教材习题解答

第16章教材习题解答
第16章教材习题解答

第16章 电磁场

16.1 一条铜棒长为L = 0.5m ,水平放置,可绕距离A 端为L /5处和棒垂

直的轴OO`在水平面内旋转,每秒转动一周.铜棒置于竖直向上的匀强磁场中,如图所示,磁感应强度B = 1.0×10-4T .求铜棒两端A 、B 的电势

差,何端电势高. 解:设想一个半径为R 的金属棒绕一端做匀速圆周运动,角速度为ω,经过时间d t 后转过的角度为d θ = ωd t ,扫过的面积为 d S = R 2d θ/2,

切割的磁通量为 d Φ = B d S = BR 2d θ/2,动生电动势的大小为 ε = d Φ/d t = ωBR 2/2. 根据右手螺旋法则,圆周上端点的电势高.

AO 和BO 段的动生电动势大小分别为

22()2550AO B L

BL ωωε=

=,2

2416()2550

BO B L BL

ωωε==

. 由于BO > AO ,所以B 端的电势比A 端更高,A 和B 端的电势差为

2310BO AO

BL ωεεε=-=242

332 1.010(0.5)1010

ωπ-???==

BL = 4.71×10-4(V). [讨论]如果棒上两点到o 的距离分别为L 和l ,则两点间的电势差为

2

2

2()(2)

2

2

2

B L l Bl B L Ll ωωωε++=

-

=

16.2 一长直载流导线电流强度为I ,铜棒AB 长为L ,A 端与直导线的距离为x A ,AB 与直导线的夹角为θ,以水平速度v 向右运动.求AB 棒的动生电动势为多少,何端电势高?

解:在棒上长为l 处取一线元d l ,在垂直于速度方向上的长度为 d l ⊥ =

d l cos θ;线元到直线之间的距离为r = x A + l sin θ, 直线电流在线元处产生的磁感应强度为0022(sin )

A I I

B r x l μμππθ=

=

+. 由于B ,v 和d l ⊥相互垂直,线元上动生电动势的大小为0cos d d d 2(sin )

A Iv l

Bv l x l μθεπθ⊥==+,

棒的动生电动势为

cos d 2sin L

A Iv l

x l μθεπ

θ=+?

cos d(sin )2sin sin L

A A Iv x l x l μθθπθθ+=+?0sin cot ln 2A A Iv x L x μθ

θπ+=, A 端的电势高.

[讨论](1)当θ→π/2时,cot θ = cos θ/sin θ→0,所以ε→0,就是说:当棒不切割磁力线时,棒中不产生电动势. (2)当θ→0时,由于

sin sin sin ln

ln(1)A A A A x L L L x x x θθθ+=+→,所以02A

IvL

x μεπ→,

这就是棒垂直割磁力线时所产生电动势.

16.3 如图所示,平行导轨上放置一金属杆AB ,质量为m ,长为L .在导轨上的端接有电阻R .匀强磁场B 垂直导轨平面向里.当AB 杆以初速度v 0向运动时,求: (1)AB 杆能够移动的距离;

(2)在移动过程中电阻R 上放出的焦耳热为多少?

B A

图16.3

图16.2

[分析]当杆运动时会产生动生电动势,在电路中形成电流;这时杆又变成通电导体,所受的安培力与速度方向相反,所以杆将做减速运动.随着杆的速度变小,动生电动势也会变小,因而电流也会变小,所受的安培力也会变小,所以杆做加速度不断减小的减速运动,最后缓慢地停下来. 解:(1)方法一:速度法.设杆运动时间t 时的速度为v ,则动生电动势为ε = BLv ,电流为 I = ε/R ,所受的安培力的大小为F = ILB = εLB/R = (BL )2v/R ,方向与速度方向相反.

取速度的方向为正,根据牛顿第二定律F = ma 得速度的微分方程为

2()d d BL v v m R t -=,即:2d ()d v BL t v mR

=-

积分得方程的通解为2

1()ln BL v t C mR

=-+.

根据初始条件,当t = 0时,v = v 0,可得常量C 1 = ln v 0.方程的特解为2

0()exp[]BL v v t mR

=-.

由于v = d x /d t ,可得位移的微分方程2

0()d exp[]d BL x v t t mR

=-,

方程的通解为20()exp[]d BL x v t t mR =-?2

022()exp[]()mRv BL t C BL mR -=-+,

当t = 0时,x = 0,所以常量为022

()

mRv C BL =.方程的特解为2

02(){1exp[]}()mRv BL x t BL mR =--. 当时间t 趋于无穷大时,杆运动的距离为0

2

()mRv x BL =.

方法二:冲量法.由F = -(BL )2

v/R ,得2

()d d BL x F t R

-=,

右边积分得 0d 0t

F t mv =-?,

即:杆所受的冲量等于杆的动量的变化量.左边积分后,可得02

()mv R

x BL =. (2)杆在移动过程中产生的焦耳热元为

222

()d d d d BLv Q I R t t t R R ε===22

0()2()exp[]d BLv BL t t R mR

=-

整个运动过程中产生的焦耳热为

22

00

()2()exp[]d BLv BL Q t t R mR ∞=-?2

2

200

2()exp[]22

mv mv BL t mR ∞

-=-=, 即:焦耳热是杆的动能转化而来的.

16.4 如图所示,质量为m 、长度为L 的金属棒AB 从静止开始沿倾斜的绝缘框架滑下.磁感应强度B 的方向竖直向上(忽略棒AB 与框架之间的摩擦),求棒AB 的动生电动势.若棒AB 沿光滑的金属框架滑下,设金属棒与金属框组成的回路的电阻R 为常量,棒AB 的动生电动势又

为多少?

解:(1)棒的加速度为 a = g sin θ,经过时间t ,棒的速度为v = at = (g sin θ)t ,而切割磁力线

的速度为 v ⊥ = v cos θ,所以棒的动生电动势为ε = BLv ⊥ = BLg (sin θcos θ)t = BLg (sin2θ)t /2. (2)设棒运动时间t 时的速度为v ,则动生电动势为ε = BLv cos θ,电流为I = ε/R ,所受的安培力的大小为F = ILB = εLB/R = (BL )2v cos θ/R ,其方向水平向右.安培力沿着斜面向上的

图16.4

分量为F` = F cos θ,其方向与速度的方向相反.

取速度的方向为正,根据牛顿第二定律ΣF = ma 得速度的微分方程为

2(cos )d sin d BL v v mg m R t θθ-=,即 2

d d sin (cos )mR

t v mgR BL v θθ=-, 方程可化为222d[sin (cos )]

d (cos )sin (cos )mR mgR BL v t BL mgR BL v

θθθθθ--=-.

积分得方程的通解为22

ln[sin (cos )](cos )

mR

t mgR BL v C BL θθθ-=-+. 根据初始条件,当t = 0时,v = 0,可得常量2

ln(sin )(cos )

mR

C mgR BL θθ=, 方程的特解为22[sin (cos )]

ln

(cos )sin mR mgR BL v t BL mgR θθθθ--=, 棒的速度为2

2

sin (cos ){1exp[]}(cos )mgR BL v t BL mR

θθθ=--, 动生电动势为cos BLv εθ=2

(cos )tan {1exp[]}mgR BL t BL mR

θθ=--.

[讨论]当时间t 趋于无穷大时,最终速度为 2

sin (cos )mgR v BL θ

θ=,

最终电动势为 t a n m g R BL εθ=,最终电流为 t a n mg

I BL

θ=.

另外,棒最终做匀速运动,重力做功的功率等于感生电流做功的功率,重力做功的功

率为 P = mg sin θv ,感生电流做功的功率为

2

2

2

(cos )BLv P I R R R

εθ===

, 两式联立也可得2

sin (cos )mgR v BL θ

θ=,由此可以求出最终电动势和电流.

[注意]只有当物体做匀速运动时,重力所做的功才等于电流所做的功,否则,重力还有一部分功转换成物体的动能.

16.5 电磁涡流制动器是一个电导率为ζ,厚度为t 的圆盘,此盘绕通过其中心的垂直轴旋转,且有一覆盖小面积为a 2

的均匀磁场B 垂直于圆盘,小面积离轴r (r >>a ).当圆盘角速度为ω时,试证此圆盘受到一阻碍其转动的磁力矩,其大小近似地表达为M ≈B 2a 2r 2ωζt . 解:电导率是电阻率的倒数ζ = 1/ρ.不妨将圆盘与磁场相对的部分当成

长、宽和高分别为a 、a 和t 的小导体,其横截面积为S = at ,电流将从横

截面中流过,长度为a ,因此其电阻为1l R S t

ρσ==. 宽为a 的边扫过磁场中,速度大小为 v = rω,产生的感生电动势为ε = Bav = Bar ω,圆盘其他部分的电阻远小于小导体的电阻,因此通过小导体的电流强度为I = ε/R = Bar ωζt ,所受的安培力为F = IaB = B 2a 2r ωζt ,其方向与速度方向相反.产生的磁力矩为

M = Fr = B 2a 2r 2ωζt .其方向与角速度的方向相反.

16.6 如图,有一弯成θ角的金属架COD 放在磁场中,磁感应强度B

的方向垂直于金属架COD 所在平面,一导体杆MN 垂直于OD 边,

并在金属架上以恒定速度v 向右滑动,v 与MN 垂直,设t = 0时,x =

0,求下列两情形,框架内的感应电动势εi .

O

图16.6

图16.5 t

(1)磁场分布均匀,且B 不随时间改变; (2)非均匀的交变磁场B = Kx cos ωt .

解:(1)经过时间t ,导体杆前进的距离为x = vt ,杆的有效长度为l = x tan θ = v (tan θ)t ,

动生电动势为εi = Blv = Bv 2(tan θ)t .

(2)导体杆扫过的三角形的面积为S = xl /2 = x 2tan θ/2 = v 2t 2tan θ/2,通过该面的磁通量为

3tan cos 2kx BS t θΦω== 33

tan cos 2

kv t t θω=

感应电动势为

d d i t

Φε=-

323tan (3cos sin )2kv t t t t θωωω=--, 即: 32

tan (sin 3cos )2

i kv t t t t θεωωω=-.

16.7 如图所示的回路,磁感应强度B 垂直于回路平面向里,磁通量按下述规律变化Φ = 3t 2 + 2t + 1,式中Φ的单位为毫韦伯,t 的单位为秒.求:

(1)在t = 2s 时回路中的感生电动势为多少? (2)电阻上的电流方向如何?

解:(1)将磁通量的单位化为韦伯得Φ = (3t 2 + 2t + 1)/103,

感生电动势大小为ε = |d Φ/d t | = 2(3t + 1)/103.t = 2s 时的感生电动势为1.4×10-2(V).

(2)由于原磁场在增加,根据楞次定律,感应电流所产生的磁场的方向与原磁场的方向相反,所以在线圈中感生电流的方向是逆时针的,从电阻的左边流向右边.

16.8 如图所示的两个同轴圆形导体线圈,小线圈在大线圈上面.两线圈的距离为x ,设x 远大于圆半径R .大线圈中通有电流I 时,若半径为r 的小线圈中的磁场可看作是均匀的,且以速率v = d x /d t 运动.求x = NR 时,小线圈中的感应电动势为多少?感应电流的方向如何? 解:环电流在轴线上产生的磁感应强度为2

0223/2

2()IR B x R μ=+,

当x >>R 时,磁感应强度为 2

03

2IR B x

μ≈

小线圈的面积为S = πr 2

,通过的磁通量为22

03

2IR r BS x

πμΦ=≈

当小线圈运动时,感应电动势为22

04

3d d 2IR r v

t x πμΦε=-≈

, 当x = NR 时,感应电动势为2042

32Ir v

N R πμε≈.

感应电流的磁场与原磁场的方向相同,感应电流的方向与原电流的环绕方向相同. 16.9 如图所示,匀强磁场B 与矩形导线回路的法线n 成θ = 60°角,B = kt (k 为大于零的常数).长为L 的导体杆AB 以匀速v 向右平动,求回路中t 时刻的感应电动势的大小和方向(设t = 0时,x = 0). 解:经过时间t ,导体杆运动的距离为x = vt ,扫过的面积为S = Lx = Lvt ,通过此面积的磁通量为 Φ = B ·S = BS cos θ = Lvkt 2/2.感应电动势

的大小为ε = d Φ/d t = Lvkt .由于回路中磁通量在增加,而感应电流的

磁通量阻碍原磁通量增加,其磁场与原磁场的方向相反,所以感应电

图16.7

图17.8

图16.9

动势的方向是顺时针的.

16.10 长为b ,宽为a 的矩形线圈ABCD

且线圈的长边平行于长直导线,线圈以速度v 向右平动,t 时刻基AD 边距离长直导线为x ;且长直导线中的电流按I = I 0cos ωt 规律随时间变化,如图所示.求回路中的电动势ε.

解:电流I 在r 处产生的磁感应强度为02I

B r μπ=, 穿过面积元d S = b d r 的磁通量为0d d d 2Ib

B S r r

μΦπ==,

穿过矩形线圈ABCD 的磁通量为001d ln()22x a x Ib Ib x a

r r x

μμΦππ++==?, 回路中的电动势为

d d t Φε=-

0d 11d [ln()()]2d d b x a I x

I x t x a x t

μπ+=-+-+ 00cos [ln()sin ]2()

I b x a av t t x x x a μωωωπ+=++.

显然,第一项是由于磁场变化产生的感生电动势,第二项是由于线圈运动产生的动生电

动势.

16.12 如图所示的圆面积内,匀强磁场B 的方向垂直于圆面积向里,圆半径R = 12cm ,d B /d t = 10-2T·s -1.求图中a 、b 、c 三点的涡旋电场为多少(b 为圆心)?设ab = 10cm ,bc = 15cm . 解:(1)当点在磁场之中时,以b 为圆心,以r 为半径作一圆形环中,其周长为C = 2πr ,面积为 S = πr 2.取环路的逆时针方向为正,根据右手螺旋法则,面积的法向方向垂直纸面向外。

根据安培环路定理

,d d S B

l E ???-=??

?

S L

k t

由于磁场增加,其变化率的方向与磁场方向相同,而感应电流的磁场与磁场增加的方向的方向相反,即垂直纸面向里,根据右手螺旋法则,涡旋电场的方向与环路方向相同,所以左边等于

,2d d r E l E k L

k L

k

π==???l E

而磁感应强度的方向与面积的法向方向相反,所以右边等于

2

d d d d d d S S B B S r t t t

π?-?==??

?B S . 因此涡旋电场为 d 2d k r B

E t

=

. 对于a 点,由于r = 0.1m ,所以E k = 0.1×0.01/2 = 5×10-4(V·m -1). 对于b 点,由于r = 0,所以E k = 0.

(2)当点在磁场之外时,以b 为圆心,以r 为半径作一圆形环路.根据安培环路定理

,d d S B

l E ???-=??

?

S L

k t

, 左边的积分仍然为E k 2πr .由于半径R 之外的磁感应强度及其变化率为零,所以右边的大小为πR 2d B /d t ,因此涡旋电场为

2d 2d k R B

E r t

=

. 对于c 点,由于r = 0.15m ,R = 0.12m ,所以E k = (0.12)2×0.01/2×0.15 = 4.8×10-4(V·m -1).

图16.10

16.13 两个共轴的导体圆筒称为电缆,其内、外半径分别为r 1和r 2,设电流由内筒流入,外筒流出,求长为l 的一段电缆的自感系数(提示:按定义L = N Φ/I ,本题中N Φ是图中阴影部分面积的磁通量). 解:在内外半径之间,磁感应强度的大小为B = μ0I /2πr ,其中r 是场点到轴线之间的距离,B 的方向是以轴线为中心的同心圆.在r 处取一长为l 的面积元d S = l d r ,通过面积元的磁通量为d Φ = B d S ,总磁通量为

2

1

0021

d ln 22r r I Il r

l r r r μμΦππ==?

, 电缆的自感系数为02

1

ln 2l r L I r μΦ

π=

=

. [讨论]电缆单位长度的自感系数为02

01

ln 2r L L l r μπ=

=. 16.14 两个共轴圆线圈,半径分别为R 和r ,匝数分别为N 1和N 2,两者相距L .设小线圈的半径很小,小线圈处的磁场近似地可视为均匀,求两线圈的互感系数.

解:设大线圈中通以电流I 1,N 1匝线圈形成的环电流在轴线上产生的磁感应强度为2

011223/2

2()N I R B L R μ=

+,

小线圈的面积为 S = πr 2,大线圈通过一匝小线圈的磁通量为

22

0112

23/2

2()

N I R r BS L R πμΦ==

+,

在小线圈中产生的全磁通为22

0121212223/2

2()N N I R r N L R πμΦΦ==+,

互感系数为 22

01221

2

23/2

1

2()

N N R r M I L R πμΦ=

=

+.

[讨论]当两线圈相距很远时,L >>R ,互感系数约为2

0122N N r M R

πμ=

16.15 两个共轴的长直螺线管长为L ,半径分别为R 1和R 2,设R 2 > R 1;匝数分别为N 1和N 2.求两螺线管的互感系数.

解:设大螺线管中通以电流I 2,在轴线上产生的磁感应强度为B = μ0n 2I 2 = μ0N 2I 2/L .小螺线管的面积为S = πR 12,大螺线圈通过一匝小螺线管的磁通量为Φ = BS = πμ0N 2I 2R 12/L ,在小线圈中产生的全磁通为Φ12 = N 1Φ = πμ0N 1N 2I 2R 12/L , 互感系数为M = Φ12/I 2 = πμ0N 1N 2R 12/L .

16.16 一圆形线圈C 1由50匝表面绝缘的细导线密绕而成,圆面积S = 2cm 2,将C 1放在一个半径R = 20cm 的大圆线圈C 2的中心,两线圈共轴,C 2线圈为100匝.求:

(1)两线圈的互感M ;

(2)C 2线圈中的电流以50A·s -1的速率减少时,C 1中的感应电动势为多少?

解:(1)设大线圈中通以电流I 2,N 2匝线圈形成的环电流在圆心产生的磁感应强度为

B = μ0N 2I 2/2R ,

小线圈中的全磁通为

16.13

图16.14

图16.16

Φ12 = N 1BS =μ0N 1N 2I 2S /2R , 互感系数为

M = Φ12/I 2 = μ0N 1N 2S /2R = 4π×10-7×50×100×2×10-4/2×0.2=10-6π(H). (2) C 1中的感应电动势的大小为

ε = M d I 2/d t = 10-6π×50 = 5×10-5π(V).

16.17 长直导线与矩形单匝线圈共面放置,导线与线圈的长边平行,矩形线圈的边长分别为a 、b ,它到直导线的距离为c (如图),当矩形线圈中通有电流I = I 0sin ωt 时,求直导线中的感应电动势.

解:如果在直导线中通以稳恒电流I ,在距离为r 处产生的磁感应强度为

B = μ0I /2πr .

在矩形线圈中取一面积元d S = b d r ,通过线圈的磁通量为

00d d ln

22a c

S

c

Ib r Ib a c

B S r c

μμΦππ++==

=??

, 互感系数为 0ln

2b a c

M I

c

μΦ

π+=

=

. 当线圈中通以交变电流I = I 0sin ωt 时,直导线中的感应电动势大小为

00d (ln )cos d 2b I a c M

I t t c

μεωωπ+==. 16.18 在长圆柱形的纸筒上绕有两个线圈1和2,每个线圈的自感都是0.01H ,如图所示.求:

(1)线圈1的a 端和线圈2的a `端相接时,b 和b`之间的自感L 为多少?

(2)线圈1的b 端和线圈2的a`端相接时,a 和b`之间的自感L 为多少? 解:(1)当线圈1的a 端和线圈2的a`端相接时,在b 和b`之间通以电流I ,两个线圈产生的磁场方向相反,由于两个线圈是相同的,总磁场B = 0,所以磁场能量为零,自感L 也为零.

(2)当线圈1的b 端和线圈2的a`端相接时,在a 和b`之间通以电流I ,两个线圈产生的磁场方向相同,由于两个线圈是相同的,总磁场为B = B 1 + B 2 = 2B 1,磁场的能量为

222111

d 4d 4222m V V

B B W V V L I μμ===??.

自感系数为 1224m

W L L I

=

==0.04(H). 16.19 两个线圈的自感分别为L 1和L 2,,它们之间的互感为M .将两个线圈顺串联,如图a 所示,求1和4之间的互感;(2)将两线圈反串联,如图b 所示,求1和3之间的自感. 解:两个线圈串联时,通以电流I 之后,总磁场等于两个线圈分别产生的磁场的矢量和B = B 1 + B 2,磁场的能量为

2

d 2m V B W V μ=?22

1212d d d 22V V V

B B V V V μμμ?=++???B B

221212cos 11

d 22V

B B L I L I V θμ=++?.

b

图16.19

(1)当两个线圈顺串时,两磁场的方向相同,θ = 0,所以

2221211

22

m W L I L I MI =

++, 自感系数为

12222m

W L L L M I

=

=++. (2)当两个线圈反串时,两磁场的方向相反,θ = π,所以

2221211

22m W L I L I MI =

+-, 自感系数为

122

22m

W L L L M I =

=+-. 16.20 两个共轴的螺线管A 和B 完全耦合,A 管的自感系数L 1 = 4.0×10-3H ,通有电流I 1 = 2A ,B 管的自感L 2 = 9×10-3H ,通有电流I 2 = 4A .求两线圈内储存的总磁能. 解:A 管储存的自能为

211112m W L I =

3231

4102810(J)2--=???=?, B 管储存的自能为

2

22212m W L I =

323191047210(J)2

--=???=?; 由于两线圈完全耦合,互感系数为

M

=

3610(H)-==?,

A 管和

B 管储存的相互作用能为

W m 12 = MI 1I 2 = 6×10-3×2×4 = 48×10-3(J), 两线圈储存的总能量为

W m = W m 1 + W m 2 + W m 12 = 0.128(J).

16.21 一螺绕环中心轴线的周长L = 500mm ,横截面为正方形,其边长为b = 15mm ,由N = 2500匝的绝缘导线均匀密绕面成,铁芯的相对磁导率μr = 1000,当导线中通有电流I = 2.0A 时,求: (1)环内中心轴线上处的磁能密度; (2)螺绕环的总磁能.

解:(1)设螺绕环单位长度上的线圈匝数为n = N/L ,中心的磁感应强

度为B = μnI ,其中μ = μr μ0.磁场强度为 H = B/μ = nI ,因此中心轴线上能量密度为

2111()222w BH nI μ=

?==B H 72125001000410(2)20.5

π-=????= 2π×104

(J·

m -3). (2)螺绕环的总体积约为V = b 2L ,将磁场当作匀强磁场,总磁能为 W = wV = 2π×104×(0.015)2×0.5=2.25π = 7.07(J). 16.22 试证:平行板电容器中的位移电流可写成d d d U

I C

t

=的形式,式中C 是电容器的电容,U 是两板间的电势差.对于其他的电容器上式可以应用吗?

证:根据麦克斯韦理论:通过电场任意截面的位移电流强度等于通过该截面电位移通量的时间变化率,即I d = d ΦD /d t .在平行板电容器中,由于ΦD = DS ,而电位移D 等于电容器的面电荷密度,即D = ζ.因为电容器带电量为q = ζS = DS = ΦD ,所以 I d = d q /d t ,即:位移电流等于极板上电量的时间变化率.根据电容的定义C = q/U ,可得I d = C d U /d t .其他电容

器可以看作由很多平等板电容器并联而成,总电容等于各电容之和,所以此式对于其他电容器也可以应用.

16.23 如果要在一个1.0PF 的电容器中产生1.0A 的位移电流,加上电容器上的电压变化率为多少?

解:因为I d = C d U /d t ,所以电压变化率为d U /d t = I d /C = 1/10-12 = 1012(V·s -1). 16.24 在圆形极板的平行板电容器上,加上频率为50Hz ,峰值为2×105V 的交变电压,电容器电容C = 2PF ,求极板间位移电流的最大值为多少?

解:交变电压为U = U m cos2πνt ,位移电流为I d = C d U /d t = -CU m 2πνsin2πνt ,电流最大值为

I m = CU m 2πν= 2×10-12×2×105×2π×50 = 4π×10-5(A).

16.25 一平行板电容器的两极板面积为S 的圆形金属板,接在交流电源上,板上电荷随时间变化,q = q m sin ωt .求:

(1)电容器中的位移电流密度; (2)两极板间磁感应强度的分布.

解:(1)平行板电容器的面电荷密度为ζ = q/S ,位移电流密度为

d d cos d d m d q q t t S t S

ω

σδω=

==. (2)在安培-麦克斯韦环路定律中,d d L

I I +=??l H 两极板间没有传导电流,即I = 0.

由于轴对称,在两板之间以轴为圆心作一个半径为r 的圆,其周长为 C = 2πr ,使磁场的方向与环路的方向相同,左边为rH l H L

L

π2d d ==??

?l H

环路所包围的面积为S` = πr 2,右边的位移电流为2`(cos )m d d q I S t r S

ω

δωπ==

. 因此,两极板间磁场强度的分布为cos 2m q r

H t S

ωω=

, 磁感应强度的分布为00cos 2m q r

B H t S

μωμω==.

16.26 如图所示,电荷+q 以速度v 向O 点运动(电荷到O 点的距离以x 表示).以O 点O 圆心作一半径为a 的圆,圆面与v 垂直.试计算通过此圆面的位移电流.

解:在圆面上取一半径为R 的环,其面积为d S = 2πR d R ,环上任一

面元的法线方向与场强方向之间的夹角为φ,场强大小为 E =

q /4πε0r 2,其中r = (x 2 + R 2)1/2,通过环的电通量为d Φe = E ·d S = E d S cos φ, 其中cos φ = x/r ,所以得3223/2

00d d d 22()

e qxR R qx R R

r x R Φεε=

=+, 积分得电通量为22223/20

d()22()a

e qx

x R x R Φε+=

+?

0(12q

ε=.

由于电位移强度D 和电场强度E 的关系为D = ε0E ,所以电位移通量和电通量之间的关系为Φd = ε0Φe

,因此点电荷在圆面上通过的电位移通量为(12

d q

Φ=

当电荷q 以速度v 向O 运动时,可认为圆面以d x /d t = -v 向电荷运动,因此,通过此圆面的位移电流为

d d d d I t

Φ

=

222)()[2q v x v x a ----=+2223/22()q a v x a =+. 16.27 在真空中,一平面电磁波的电场为

70.3cos[210()]y x

E t c

π=?-(V·m -1).求: (1)电磁波的波长和频率; (2)传播方向;

(3)磁场的大小和方向.

解:(1)电磁波的角频率为ω = 2π×107(rad·s -1),频率为 ν = ω/2π = 107(Hz).波长为 λ = cT = c/ν = 3×108/107 = 30(m).

(2)电磁波的传播方向为x 方向. (3)磁场的方向在z

y z =,

所以磁场强度为

00

1

z y y y H E E c μ=

=

= 871310410y

E π-=

???7

1cos[210()]400x t c

ππ=?-. 磁感应强度为

01z z y B H E c μ==

9710cos[210()]x

t c

π-=?-. 16.28 一个长直螺线管,每单位长度有n 匝线圈,载有电流i ,设i 随时间增加,d i /d t >0,设

螺线管横截面为圆形,求:

(1)在螺线管内距轴线为r 处某点的涡旋电场; (2)在该点处坡印廷矢量的大小和方向.

解:(1)长直螺线管通有电流i 时,在轴线上产生的磁感应强度为B = μ0ni ,磁场是均匀的,也是轴对称的.以轴线上某点为圆心,以r 为半径作一环路,环路的周长为 C = 2πr ,面积为S=πr 2,

根据电场的环路定理,d d S B l E ???-=???S L k t

可得2πr E = -πr 2

d B /d t ,因此涡旋电场为0d 2d nr i E t

μ=-

负号表示涡旋电场的方向与环路的环绕方向相反.

(2)管中磁场强度为H = B/μ0 = ni .坡印廷矢量为S = E ×H ,其大小为

20d 2

d n r i

S EH i t

μ==

当d i /d t > 0时,S 的方向沿径向指向轴线;当d i /d t < 0时,S 的方向沿径向向外. 16.29 有一氦氖激光管所发射的激光功率为10×10-3W ,设激光为圆柱形光束,圆柱横截面直径为2.0×10-3m ,试求激光的最大电场强度和最大磁感应强度为多少? 解:圆柱面积为S = πr 2,坡印廷矢量的平均值为/S P S =.设最大电场强度为E 0和最大磁感应强度为B 0,可以证明:001

2

S E H =

00=

,可得2

20000

122c S E E E ε===, 所以

0E =

=310 1.54910==?(V·

m -1),[取ε0 = 1/4πk = 1/(4π×9×109)].

同理,0H =

=,磁感应强度的最大值为

000B H μ==

=6610 5.1610--==?(T), (取μ0 = 4π×10-7).

16.30 一平行板电容器由相距为L 的两个半径为a 的圆形导体板构成,略去边缘效应.证明:在电容器充电时,流入电容器的能量速率等于其静电能增加的速率. 证:电容器的面积为S` = πa 2,电容器充了电量q 时,面电荷密度为ζ = q/S`,不计边缘效应,边缘的场强为E=ζ/ε0=q/S`ε0.

在边缘做一个半径为a 的环路,其周长为2πa ,面积为S`.根据环路定理,d d L

I I +=??

l H

左边为2πa H ;右边的I = 0,I d = d q /d t ,所以磁场强度为d 2d q

H a t

π=.

(0d d d d d d d d d d S S I E S t t t Φε==?=??D S 220d d d d d d E q a a t t t

σπεπ===

) 坡印廷矢量为S = E ×H ,其大小为0d 2`d q q

S EH aS t

πε==,方向垂直环路指向轴线.

电容器侧面的表面积为S`` = 2πa L ,流入电容器的能量速率为0d d ``d `d W Lq q

SS t S t

ε==

. 当电容器带电q 时,根据电容公式C = q/U ,两端的电压为U = q/C ,所带的静电能为

22`22CU q W C ==,静电能的增加速率为d `d d d W q q

t C t =

. 由于电容0`

S C L

ε=,所以,流入电容器的能量速率等于其静电能增加的速率.

16.31 半径为a 的长直导体载有沿轴线方向的电流I ,I 均匀地分布在横截面上.证明:

(1)在导线表面,坡印廷矢量S 的方向垂直于导线表面向内; (2)导体内消耗的焦耳热等于S 传递来的能量.

证:(1)导体的横截面积为S` = πa 2,电流密度为δ = I/S`.导体的电阻率为ρ,电场强度大小为E = ρδ,方向与电流的流向相同.

在导体表面做一个半径为a 的环路,其周长为C = 2πa .根据环路定理,d d L

I I +=??

l H

左边为2πa H ;右边的I d = 0,所以磁场强度为H = I /2πa .

由于电场强度E 的方向沿着轴向,磁场强度方向沿着环路,根据S = E ×H ,可知:在导线表面,坡印廷矢量S 的方向垂直于导线表面向内. (2)在导体表面的坡印廷矢量的大小为

2

`22`

I I I S EH S a aS ρρ

ππ===, 对于长为L 的导体来说,其表面积为S`` = 2πa L ,

单位时间内传递来的能量为2

```

LI P SS S ρ==,

其中`

L

R S ρ=正好是这段导体的电阻,而I 2R 是导体消耗焦耳热的功率,所以导体内消耗

的焦耳热等于S 传递来的能量.

16.32 如图所示的电路,在电键K 接通后,电池中的稳恒电流为10A ,

(线圈的电阻R = 0).

(1)说明为什么当电键断开时,L-C 电路就发生振荡电流; (2)求振荡电流的频率;

(3)求电容器两端的最大电势差;

(4)若线圈的电阻R ≠0,试讨论能否发生振荡?如能振荡,振荡频率为

多少? 解:(1)当电键K 接通后,由于电池中的电流是稳恒的,电流不

通过电容器,只通过电感L .K 断开时,L 中的电流发生了变化,就会产生感应生动势,给电容器C 充电;电容器充完电之后又放电.这个过程不断进行,就产生振荡电流. (2

)振荡电流的频率为ν

=

3

108π

=

==37.79(Hz). (3)电量的方程为 q = q m cos ωt ,

电流的方程为 I = d q /d t = -ωq m sin ωt ,其中ωq m = i m ,所以最大电量为q m = i m /ω.

电容器两端的最大电势差为

m m m m q i i U i C C C ω=

==

=3

510

==?(V). (4)当线圈中电阻不为零时,电流通过电阻要产生电压降iR ,当电容器带电时,两端的电

压为U c = q/C ;当电感中电流变化时,产生的感应电动势大小为 U L = L d i /d t . 它们相当于两个电源,方向相同,而与电阻上电压降的方向相反,所以电路方程为

d d i q

L iR t C

--=.由于I = d q /d t ,所以方程变为 22d d 0d d q q q L R

t t C ++=. 设方程的解为q = A e rt ,代入微分方程可得Lr 2 + Rr + 1/C =0.

根的判别式为D = R 2 - 4L /C ,当R 2≧4L/C 时,e rt 只有实部,电路不能发生振荡.

当R 2 < 4L/C 时,设r = α + ωi(i 为虚数单位),其中

2α-=R

L

,2L ω==

电路能够发生振荡,振荡频率为2ωνπ==

.α使振幅按指数规律减小. [讨论]当电路中的电阻R = 0时,α = 0,

频率为1/2ν=,这正是纯LC 电路的振荡频

率.

17.33 一飞机在离电台10km 处飞行,收到电台的讯号强度为10×10-6W·m -2,求:

(1)该电台发射的讯号在飞机所在处的电场强度的峰值E 0和磁场强度的峰值H 0为多少? (2)设电台发射是各向同性的,求电台的发射功率. 解:(1)飞机电台收到讯号强度就是平均坡印廷矢量,根据17.29题的结果得电场强度的峰值为

0E

=

10-== 8.68×

10-2(V·m -1), 磁场强度的峰值为

0H

=

10-=10-4(A·m -1). (2)电台的发射功率等于单位时间内通过飞机所在球面的平均能量,即

24P r S π== 4π×(104)2×10×10-6= 4π×103(W) = 12.56(kW).

图16.32

数据库课后练习题

ORACLE数据库课程习题 1 通过SQL*PLUS等数据库访问工具登录数据库服务器时, 所需的数据库连接串是在以下哪个文件中定义的( )A (A) tnsnames.ora (B) sqlnet.ora (C) listener.ora (D) init.ora (E) 以上所述都不正确 2 以下关于数据库连接串的叙述正确的是( )E (A) 数据库连接串必须与数据库名一致 (B) 数据库连接串必须与全局数据库名一致 (C) 数据库连接串必须与数据库的实例名(INSTANCE)一致 (D) 数据库连接串必须与数据库的SID一致 (E) 以上所述都不正确 3 关于SQL*PLUS的叙述正确的是( )A (A) SQL*PLUS是ORACLE数据库的专用访问工具 (B) SQL*PLUS是标准的SQL访问工具,可以访问各类关系型数据库 (C) SQL*PLUS是所有ORACLE应用程序的底层API (D) SQL*PLUS是访问ORACLE数据库的唯一对外接口 (E) 以上所述都不正确 4 SQL*PLUS在ORACLE数据库系统中的作用,以下叙述正确的是( )C (A) 是ORACLE数据库服务器的主要组成部分,是服务器运行的基础构件. (B) 是ORACLE数据库系统底层网络通信协议,为所有的ORACLE应用程序提供一个公共的通信平台 (C) 是ORACLE客户端访问服务器的一个工具,通过它可以向服务器发送SQL命令 (D) 是ORACLE客户端到客户端的点对点的通信工具,用来传递各个客户端的数据 (E) 以上所述都不正确 5 命令sqlplus /nolog的作用是( )C (A) 仅创建一个ORACLE实例,但并不打开数据库. (B) 仅创建一个ORACLE实例,但并不登录数据库. (C) 启动sqlplus,但并不登录数据库 (D) 以nolog用户身份启动sqlplus (E) 以上所述都不正确

卢华伟初中数学教材例题、习题 “二次开发”的策略研究(卢华伟)

初中数学教材例题、习题“二次开发”的策略研究 新登镇中学卢华伟 【摘要】以数学课程标准为依据,就初中数学例题、习题教学的现状,进行列举和分析,并结合教学实践中的相关案例,紧紧围绕教材例题、习题“二次开发”的策略研究,运用例题、习题题目背景“二次开发”的策略,例题、习题题目条件与结论“二次开发”的策略,例题、习题题目基本图形“二次开发”的策略进行引导,寻求改进例题、习题处理的方法,以发挥其潜能. 【关键词】初中数学例题习题教学现状二次开发策略研究 一、问题的提出 教材的“二次开发”,主要是指依据课程标准对教材内容进行适度增删、调整和加工,从而使之更好地适应具体的教育教学情景和学生的学习需求。教材的“二次开发”一方面服务于教师本人个性化的教学需求,体现出教师对教材内容的理解与阐释;另一方面也使原有的教材更适合于具体的教育教学情景,服务于学生的需要,有利于学生将教材内容转化为自己知识结构的组成部分. 教材的例题、习题是教材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对例题、习题的“二次开发”也就成为教材“二次开发”的重要部分. 笔者认为教材例题、习题的“二次开发”可以重点对题目背景、题目条件与结论、题目的解法、题目中的基本图形进行“二次开发”. 现实教学过程中,教师对教材例题、习题“二次开发”的意识不强,在备课中不能对例题、习题进行深层次的挖掘、拓展、再创造,在授课时也往往出现一笔带过、草草了事的教学现状,根本没有很好的利用例题、习题的所潜在的价值,而教材例题、习题的“二次开发”能促使学生的学习方式由“重结论轻过程”向“过程与结果”并重的方向发展,使学生挖掘隐含问题的本质属性,从而达到“做一题,通一类,会一片”的解题境界.正如数学教育家波利亚指出的:“一个有责任性的教师穷于应付繁琐的数学内容和过量的题目,还不如适当选择某些有意义但有不太复杂的题目去帮助学生发掘题目的各个方面,在指导学生的解题过程中,提高他们的才智和解题能力.”为此,笔者予以关注并参阅对例题、习题处理的相关知识“借题发挥”,结合案例分析,紧紧围绕新课程标准标的要求进行探究,以期促进学生学会从多层次、广视角,全方位的认识、研究问题,从而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人力资源四级教材课后习题及答案-第一章

第一章:人力资源规划 ★1,说明企业组织信息采集的主要内容和方法。 答:基本原则:准确性原则;系统性原则;针对性原则;适用性原则;经济性原则。 程序:一.调研准备阶段. 1.初步情况分析; 2.非正式调研; 3.确定调研目标; 二,正式调研阶段: 1.相关信息的来源, 2.选择抽样方法,设计调查问卷; 3.实地调查; 方法:1.档案记录法;2.调查研究法。 2,说明组织结构的类型及其结构图的制作方法。 答:一,类型:直线制;职能制;直线职能制;事业部制;超事业部制;矩阵制。 二,制作方法:1.框图一般要画四层,从中心层计算,其上画一层,其下画两层,用框图表示。 2.功能、职责、权限相同机构(岗位或职务)的框图大小应一致,并列在同一水平线上。 3.表示接受命令指挥系统的线,从上一层垂下来与框图中间或左端横向引出线相接。 4.命令指挥系统用实践,彼此有协作服务关系的用虚线。 5.具用参谋作用的机构、岗位的框图,用横线与上一层垂线相连,并画在左、右上方。★3,简述工作岗位写实的基本程序、步骤和方法。 答:步骤:一,岗位写实前的准备工作, 1.根据岗位写实的目的确认写实的对象; 2.进行初步岗位调查; 3.制定出写实工作计划,规定好具体的写实程序和步骤,设计出写实调查表,做好书写板、计时器等所需仪器的准备工作,明确规定划分工作事项的标准,以及各类工时消耗的代号、编码,以便于登记记录数据资料。 4.培训写实人员,使其熟练掌握岗位写实的技术技巧。

5.写实人员要把写实的意图和要求向被调查者解释清楚,使其积极配合,全力协助写实人员完成信息的采集工作。 二,实地观察记录; 三,写实资料的整理汇总。 4.简述作业测时的基本程序、步骤和方法。 答案:(一)测时前的准备 1)根据测时的目的选择测时对象。测时对象确定后,调查人员要将测时的目的、意义和要求向员工解释清楚,以便取得员工的配合,共同把测时工作做好。 2)了解被测对象和加工作业方面的情况。 3)根据实际情况,将工序划分为操作或操作组。划分的原则是:基本时间和辅助时间要分开;机动时间、手动时间和手工操作时间要分开。在划分操作的基础上,确定定时点,作为区分上下操作的界限,以保证每次观察记录的一致性和正确性。 4)测时最好在上班1~2小时后,待生产稳定后进行。 (二)实地测时观察。 (三)测时资料的整理、分析 (1.根据测时的记录,删去不正常的数值,以便求出在正常条件下操作的延续时间。(2. 计算有效的观察次数,求出每一操作的平均延续时间。 (3. 计算稳定系数,检验每一项操作的平均延续时间的准确和可靠程度。 (4.由每个操作平均延续时间,计算出工序的作业时间,再经过工时评定,得到符合定额水平的时间值,作为制定时间定额的依据。 5.简述岗位抽样的基本程序、步骤和方法。 答案:1)明确调查目的。 2)作业活动分类。 3)确定观测次数。 4)确定观测的时刻。 5)现场观测。 6)检验抽样数据。 7)评价最后抽样结果。 6.分析说明企业员工统计的指标内涵与分类。

版初中数学课程标准测试题及答案

原平市初中数学2011版课标测试题(卷) 一、填空题(每空1分,共35分) 1、义务教育阶段数学课程目标分为总目标和学段目标,从、、 、等四个方面加以阐述。 2、数学课程目标包括 和。 3、在各学段中,安排了四个部分的课程内容: “” “” “” “”。 “”内容设置的目的在于培养学生综合运用有关的知识与方法解决实际问题,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应用意识和创新意识,积累学生的活动经验,提高学生解决现实问题的能力。 4、在数学课程中,应当注意发展学生的数感、符号意识、空间观念、几何直观、数据分析观念、、 和模型思想。为了适应时代发展对人才培养的需要,数学课程还要特别注重发展学生的和。 5、教学活动是师生积极参与、、 的过程。 6、有效的数学教学活动是教师教与学生学的统一,应体现“”的理念,促进学生的。 7、数学课程标准包括前言、、 、四部分内容。 8、好的教学活动,应是学生和教师的和谐统一。 9、数学知识的教学,要注重知识的“”与 “”,把每堂课教学的知识置于整体知识的体系中,注重知识的结构和体系,处理好 的关系,引导学生感受数学的整体性,体会对于某些数学知识可以从不同的角度加以分析、从不同的层次进行理解。 10、评价结果的呈现应采用 与相结合的方式。11、学生的现实主要包括生活现实、、其他学科现实三个方面。 12、2011年版稿在总体目标中突出了 “ ”的改革方向及目标价值取向。 13、对学生的培养目标在具体表述上作了修改,提出了“两能”,即 的能力、 的能力。 14、教材一方面要符合数学的,另一方面要符合学生的。 二、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 1、义务教育阶段的数学课程是培养公民素质的基础课程,它不具有() A、基础性 B、普及性 C、发展性 D、连续性 2、对于教学中应当注意的几个关系,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西方经济学课后习题答案 第十五章

第十五章开放经济的宏观经济学 1.什么是名义汇率与实际汇率?两者之间的关系如何表示? 【参考答案】 名义汇率是两个国家(或地区)货币的相对价格,即一种货币能兑换成另一种货币的数量,用e 表示。名义汇率有两种不同的标价方法,一种是直接标价法,用本国货币表示的国外货币的价格,另一种是间接标价法,用国外货币表示本国货币的价格。 实际汇率是用两国(或地区)价格水平对名义汇率加以调整后的汇率,用ε表示。与名义汇率相比,实际汇率更能说明一国(或地区)货币的真实购买力。如果本国产品的价格用本币表示为P ,某一国外产品的价格用外币表示为f P ,国内居民持有本国货币要购买国外商品,在国外生产商只接受外币来交换其商品的条件下,本国居民应该先用本币以名义汇率e 购买该外币,然后用该外币以f P 的价格购买国外产品,这样,一单位国外商品用本币单位数量来表示就等于f eP 。由此可见,实际汇率与名义汇率之间的关系可以表示为:f P e P ε=。 2.实际汇率与净出口关系如何表达? 【参考答案】 实际汇率的变化会影响一国的净出口。一般来说,影响进出口的主要因素是一国的国民收入、进出口的商品相对价格、关税、进出口商品量限额等因素。由于实际汇率是本国商品和服务相对于国外商品和服务的价格,它的变化直接影响出口和进口。对于进口来说,如果本币升值,国外商品和服务就变得相对便宜,故进口正向地取决于本币升值。对于出口来说,如果本币升值,本国出口商品会变得相对昂贵,从而抑制了出口,故出口反向地取决于汇率变动。 由于净出口是出口与进口的差额,从总体上来看,净出口反向地取决于本币升值。用图形表示:

3.在固定汇率的蒙代尔-弗莱明模型里,扩张性的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对国民收入有什么影响? 【参考答案】 在固定汇率制下,中央银行必须对外汇市场进行干预以维持汇率的固定水平。以下我们用图形具体分析固定汇率制下扩张性的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对国民收入的影响。 首先,分析扩张性的财政政策对国民收入的影响。在资本完全流动下,BP 曲线是一条水平线。当政府采取了扩张性的财政政策时,比如增加政府支出或者减少税收,那么将引起总需求的扩大,结果导致IS 曲线向右移动,见下图。IS 曲线由1IS 移至2IS ,IS 曲线向右移动使得名义汇率面临上升的压力,此时,中央 银行为了维持汇率不变,增加本币供给,使得LM 曲线右移,即由1LM 移至2LM 降低均衡汇率,直至均衡汇率降低到固定汇率水平*e 。这种扩张性财政政策的结果,使得小国经济的汇率水平固定在所承诺的水平上,但产出水平提高,即从1Y 增加到2Y 的水平。

(完整版)数据库课后习题及答案

第一章数据库系统概述 选择题 1实体-联系模型中,属性是指(C) A.客观存在的事物 B.事物的具体描述 C.事物的某一特征 D.某一具体事件 2对于现实世界中事物的特征,在E-R模型中使用(A) A属性描述B关键字描述C二维表格描述D实体描述 3假设一个书店用这样一组属性描述图书(书号,书名,作者,出版社,出版日期),可以作为“键”的属性是(A) A书号B书名C作者D出版社 4一名作家与他所出版过的书籍之间的联系类型是(B) A一对一B一对多C多对多D都不是 5若无法确定哪个属性为某实体的键,则(A) A该实体没有键B必须增加一个属性作为该实体的键C取一个外关键字作为实体的键D该实体的所有属性构成键 填空题 1对于现实世界中事物的特征在E-R模型中使用属性进行描述 2确定属性的两条基本原则是不可分和无关联 3在描述实体集的所有属性中,可以唯一的标识每个实体的属性称为键 4实体集之间联系的三种类型分别是1:1 、1:n 、和m:n 5数据的完整性是指数据的正确性、有效性、相容性、和一致性 简答题 一、简述数据库的设计步骤 答:1需求分析:对需要使用数据库系统来进行管理的现实世界中对象的业务流程、业务规则和所涉及的数据进行调查、分析和研究,充分理解现实世界中的实际问题和需求。 分析的策略:自下而上——静态需求、自上而下——动态需求 2数据库概念设计:数据库概念设计是在需求分析的基础上,建立概念数据模型,用概念模型描述实际问题所涉及的数据及数据之间的联系。 3数据库逻辑设计:数据库逻辑设计是根据概念数据模型建立逻辑数据模型,逻辑数据模型是一种面向数据库系统的数据模型。 4数据库实现:依据关系模型,在数据库管理系统环境中建立数据库。 二、数据库的功能 答:1提供数据定义语言,允许使用者建立新的数据库并建立数据的逻辑结构 2提供数据查询语言 3提供数据操纵语言 4支持大量数据存储 5控制并发访问 三、数据库的特点 答:1数据结构化。2数据高度共享、低冗余度、易扩充3数据独立4数据由数据库管理系统统一管理和控制:(1)数据安全性(2)数据完整性(3)并发控制(4)数据库恢复 第二章关系模型和关系数据库 选择题 1把E-R模型转换为关系模型时,A实体(“一”方)和B实体(“多”方)之间一对多联系在关系模型中是通过(A)来实现的

初中数学教材例题与习题“二次开发”的策略研究

初中数学教材例题与习题“二次开发”的策略研究 一、问题的提出 现实教学过程中,教师对教材例题与习题的处理都是简单的、表面的,对教材例题与习题“二次开发”的意识不强,在备课中不能对例题、习题进行深层次的挖掘、拓展、 再创造,在授课时也往往出现一笔带过、草草了事的教学现状。而教材例题与习题的“二次开发”能促使学生的学习方式由“重结论轻过程”向“过程与结果”并重的方向发展,使学生挖掘隐含问题的本质属性,从而达到“做一题,通一类,会一片”的解题境界。正如数学教育家波利亚指出的:“一个有责任心的教师穷于应付繁琐的数学内容和过量的题目, 还不如适当选择某些有意义但又不太复杂的题目去帮助学生发掘题目的各个方面,在指 导学生的解题过程中,提高他们的才智和解题能力。” 二、核心概念界定 教材例题与习题的“二次开发”:主要是指教师和学生在课程实施过程中依据课程标 准对教材中的例题与习题的背景、条件和结论、解法以及题目中的基本图形进行再度发 展和创新,从而使之更好地适应具体的教育教学情景和学生的学习需求。它以既有教材 为依托,基于教材,又超越教材,可以从三个向度上展开:一是对既有教材例题与习题 灵活地、创造性地、个性化地运用; 二是对其它教学素材资源的选择、整合和优化; 三是自主开发其它新的教学资源。 三、理论依据 1.再创造理论 荷兰著名数学教育家弗赖登塔尔认为:数学知识既不是教出来的,也不是学出来的,而是研究出来的。他强调学生学习数学是一个经验、理解和反思的过程,强调以学生为 主体的学习活动对学生理解数学的重要性,强调激发学生主动学习的重要性,并认为做 数学是学生理解数学的重要条件。弗赖登塔尔说的“再创造”,其核心是数学过程再现,是通过教师精心设计、创设问题情景,通过学生自己动手实验研究、合作商讨,来探索 问题的结果并进行组织的学习方式。 2.波利亚解题思想 美国著名数学教育家G·波利亚认为:学习任何东西的最好的途径是自己去发现。为 了有效地学习,学生应当在给定的条件下,尽量多地自己发现要学习的材料。波利亚强 1

初中数学教材教法题库含答案

《中学数学教材教法》试题库1(共十一份) 试题(一) 一填空 (1)有效的数学学习活动不能单纯地依赖模仿与记忆,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是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 (2)《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的基本理念指出:义务教育阶段的数学课程应突出体现基础性、普及性和发展性,使数学教育面向全体学生,实现: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人人都能获得必要的数学;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 。 (3)学生是数学学习的主人,教师是数学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与合作者。 (4)《标准》中所陈述课程目标的动词分两类。第一类,知识与技能目标动词,包括了解或认识、理解、掌握、灵活运用.第二类,数学活动水平的过程性目标动词,包括经历或感受、体验或体会、探索。 二、简述《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实验)的总体目标。(15分) 答:通过义务教育阶段的数学学习,学生能够: (1)获得适应未来社会生活和进一步发展所必需的重要数学知识以及基本的数学思想方和必要的应用技能; (2)初步学会运用数学的思维方式支观察、分析现实社会,去解决日常生活中和其它学科学习中的问题,增 强应用数学的意识; (3)体会数学与自然及人类社会的密切联系,了解数学的价值,增进对数学的理解和学好数学的信心; (4)具有初步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要情感态度和一般能力方面都能得到充分发展。 三、简述: (1)初中数学新课程的教学内容体系。 1、要点:初中数学新课程的教学内容体系较以前有很大不同。按照新课程教学内容难易程度与学生的可接受性,将其称为第三学段,隶属于,具体有六个核心概念。四大学习领域:数与代数、空间与图

形、统计与概率、实践与综合应用。六个核心概念:数感、符号感、空间观念、统计观念、应用意识、推理能力。

数据库sql课后练习题及答案解析

数据库sql课后练习题及答案解析 (borrow 表) (reader表)1) 找出姓李的读者姓名(NAME)和所在单位(COMPANY)。2) 列出图书库中所有藏书的书名(BOOK_NAME)及出版单位(OUTPUT)。3) 查找“高等教育出版社”的所有图书名称(BOOK_NAME)及单价(PRICE),结果按单价降序排 序。4) 查找价格介于10元和20元之间的图书种类(SORT),结果按出版单位(OUTPUT)和单价(PRICE)升序排序。5) 查找书名以”计算机”开头的所有图书和作者(WRITER)。6) 检索同时借阅了总编号(BOOK_ID)为112266和449901两本书的借书证号(READER_ID)。##7)* 查找所有借了书的读者的姓名(NAME)及所在单位(COMPANY)。8)* 找出李某所借所有图书的书名及借书日期(BORROW_DATE)。9)* 无重复地查询xx年10月以后借书的读者借书证号(READER_ID)、姓名和单位。##10)* 找出借阅了一书的借书证号。11) 找出与”赵正义”在同一天借书的读者姓名、所在单位及借书日期。12) 查询xx年7月以后没有借书的读者借书证号、姓名及单位。#13) 求”科学出版社”图书的最高单价、最低单价、平均单价。##14)* 求”信息系”当前借阅图书的读者人次数。#15) 求出各个出版社图

书的最高价格、最低价格和总册数。#16) 分别找出各单位当前借阅图书的读者人数及所在单位。17)* 找出当前至少借阅了2本图书(大于等于2本)的读者姓名及其所在单位。18) 分别找出借书人次数多于1人次的单位及人次数。19) 找出藏书中各个出版单位的名称、每个出版社的书籍的总册数(每种可能有多册)、书的价值总额。20) 查询经济系是否还清所有图书。如果已经还清,显示该系所有读者的姓名、所在单位和职称。附录:建表语句创建图书管理库的图书、读者和借阅三个基本表的表结构:创建BOOK:(图书表)CREATE TABLE BOOK ( BOOK_ID int, SORT VARCHAR(10), BOOK_NAME VARCHAR(50), WRITER VARCHAR(10), OUTPUT VARCHAR(50), PRICE int); 创建READER:(读者表)CREATE TABLE READER (READER_ID int,COMPANY VARCHAR(10),NAME VARCHAR(10),SEX VARCHAR(2),GRADE VARCHAR(10),ADDR VARCHAR(50)); 创建BORROW:(借阅表)CREATE TABLE BORROW ( READER_ID int, BOOK_ID int, BORROW_DATE datetime)插入数据:BOOK表:insert into BOOK values(445501,'TP3/12','数据库导论','王强','科学出版社', 17、90);insert into BOOK values(445502,'TP3/12','数据库导论','王强','科学出版社', 17、90);insert into BOOK values(445503,'TP3/12','数据库导论','王强','科学出版社',

三年级上册数学教材例题精炼-五解决问题的策略(共3课时)

五解决问题的策略 第1课时列表解决问题 习题精挑 1.一个苹果重多少克? 【答案】100+50=150(克) 150÷3=50(克) 200+50=250(克) 2.一个皮球从48米的高处落下,如果每次弹起的高度总是它下落高度的一半,第3次弹起多少米?第4次呢?(先填表,再解答) 【答案】24 12 6 3 第1次弹起:48÷2=24(米) 第2次弹起:24÷2=12(米) 第3次弹起:12÷2=6(米) 第4次弹起:6÷2=3(米) 3.三年级的男生分成4组,每组有30人。三年级的女生比男生少16人,女生有多少人? 【答案】4×30=120(人) 120-16=104(人) 第2课时画线段图解决问题 习题精挑 1.先看图说说条件和问题,再解答。 【答案】说一说略 46+18=64(只) 64+25=89(只)

2.四年级有学生113人,五年级有学生96人,六年级的学生人数比四、五年级的学生总人数少42人,六年级有多少人? 【答案】113+96=209(人) 209-42=167(人) 3.书店运来科技书128本,运来的故事书的本数比科技书多12本,运来的文艺书的本数是故事书的4倍。运来文艺书多少本? 【答案】128+12=140(本) 140×4=560(本) 第3课时间隔排列 习题精挑 1.○□○□○□○□○□○ (1)图中一共有多少个○,多少个□? (2)如果一共摆了20个□,则○有多少个? 【答案】(1)6个5个(2)20+1=21(个) 2.实验小学有一条60米长的道路,计划在道路一边栽树,每隔4米栽1棵。 (1)如果两端都栽,一共可以栽多少棵? (2)如果两端都不栽,一共可以栽多少棵? 【答案】(1)60÷4=15(棵) 15+1=16(棵) (2)60÷4=15(棵) 15-1=14(棵)

数据库课后习题答案

第1章绪论 1 .试述数据、数据库、数据库系统、数据库管理系统的概念。 答: ( l )数据(Data ) :描述事物的符号记录称为数据。数据的种类有数字、文字、图形、图像、声音、正文等。数据与其语义是不可分的。解析在现代计算机系统中数据的概念是广义的。早期的计算机系统主要用于科学计算,处理的数据是整数、实数、浮点数等传统数学中的数据。现代计算机能存储和处理的对象十分广泛,表示这些对象的数据也越来越复杂。数据与其语义是不可分的。500 这个数字可以表示一件物品的价格是500 元,也可以表示一个学术会议参加的人数有500 人,还可以表示一袋奶粉重500 克。 ( 2 )数据库(DataBase ,简称DB ) :数据库是长期储存在计算机内的、有组织的、可共享的数据集合。数据库中的数据按一定的数据模型组织、描述和储存,具有较小的冗余度、较高的数据独立性和易扩展性,并可为各种用户共享。 ( 3 )数据库系统(DataBas 。Sytem ,简称DBS ) :数据库系统是指在计算机系统中引入数据库后的系统构成,一般由数据库、数据库管理系统(及其开发工具)、应用系统、数据库管理员构成。解析数据库系统和数据库是两个概念。数据库系统是一个人一机系统,数据库是数据库系统的一个组成部分。但是在日常工作中人们常常把数据库系统简称为数据库。希望读者能够从人们讲话或文章的上下文中区分“数据库系统”和“数据库”,不要引起混淆。 ( 4 )数据库管理系统(DataBase Management sytem ,简称DBMs ) :数据库管理系统是位于用户与操作系统之间的一层数据管理软件,用于科学地组织和存储数据、高效地

高中数学教学中出现的问题与处理策略

高中数学教学中出现的问题与处理策略 经过几年来高中新课程的教学实践,我在教学中遇到了一些问题与困惑,感到教师应对教学与高考的压力加重,自身专业素质的要求增高;另一方面学生学业负担加重,对学生学习的要求增多。如何把握好教学要求,做到不超出课标要求,不加重学生负担,而又要保质保量地完成教学任务呢?本文从新课程教学中出现的问题,对教学问题的处理策略两方面谈谈自己的看法,与大家一起探讨。 一、新课程教学中出现的问题 1、教材内容多,教学时间紧 高中数学课程分必修和选修。必修课程由5个模块组成;选修课程有4个系列,其中系列1、系列2由若干个模块组成,系列3、系列4由若干专题组成;每个模块2学分(36学时),每个专题1学分(18学时),每2个专题可组成1个模块。5个必修模块基本涵盖了以往课程的内容,而这4个选修系列中不仅涉及了以往课程内容,大部分都是以往课程中没有的。在总的教学时间并没增加的情况下,教学内容偏多和教学课时之间的矛盾日益突出。与原教材相比,现在一个学期学两本必修,高一年级就要学4本必修,老师们普遍认为不能在规定时间内很好地完成教学要求,即使能在规定时间内完成,学生常常是囫囵吞枣,掌握得不好。学生负担过重,对知识的理解“蜻蜓点水”,学得不深入,掌握不牢固。另外高考基本是两年上完新课,一年复习,许多学生在高一不久数学学习就跟不上,造成更多数学差生,数学平均水平下降。 2、教材内容知识衔接不好 一方面,由于初中的课程标准与高中接轨不严密,很多内容初中高中都没有但又经常用到,导致有些知识脱节,初、高中衔接不好。如在高中新课程学习中需要应用一元二次方程根与系数的关系,十字相乘法、二元二次方程组的解法,立方和差、三数和的平方、两数和与差的立方等知识与方法,而这些知识和方法在《全日制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实验稿)》中已删去。 另一方面,按照课程标准的逻辑体系教学感到知识的衔接困难。如在《必修1》中许多集合问题及函数定义域问题的学习中,需要运用一元二次不等式的有关知识,而这一内容在《必修5》中才出现。《必修2》中“平面解析几何初步”中列出了有关空间直角坐标系的内容,不仅与章节名称不符,而且这里的空间直角坐标系与《选修2-1》中“空间向量与立体几何”相关内容相隔太远。 另外,部分高中数学内容与其他学科知识衔接不好。一方面,其他科目用到的数学知识,数学知识没有学到,例如,高一物理(必修)力的分解问题,涉及到数学中的三角函数,而三角函数问题在高一下(必修4)才会学到。另一方面,数学用到其他科目的知识,其他科目还没学到,例如《必修1》用到物理中的物体运动原理,学生没有学到,无法解决;再如《必修4》在讲函数的图象时,提到物理中的简谐运动、交流电等都与物理不同步。

新人教版九年级物理第十五章课后习题答案

第十五章第一节《两种电荷》 1.有甲、乙、丙三个带电体,甲物体排斥乙物体,乙物体吸引丙物体。如果丙物体带正电,甲物体带哪种电? 2.如图15.1-6,用一段细铁丝做一个支架,作为转动轴,把一根中间戳有小孔(没有戳穿)的饮料吸管放在转动轴上,吸管能在水平面内自由转动。用餐巾纸摩擦吸管使其带电。 (1)把某个物体放在带电吸管一端的附近,发现吸管向物体靠 近,由此是否可以判断该物体已经带电? (2)把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放在带电吸管一端的附近,观察吸管 (3) 子? 3. 1. 2.(1(带(2 (3 3. 为8× 1.图 15.2-8连接玩具电风扇 2.在图15.2-9中有电子门铃、电源和开关,请用笔画线表示导线把它们连起来,使得门铃能够正常工作,并画出相应的电路图。电子门铃可以用“—电子门铃—”这样的符号表示。 图15.2-9连接电子门铃图15.2-10常用手电筒的结构

3.观察图15.2-10所示的手电筒结构图。按下按键时,电路是怎样接通的?在图中画出电流流过的路径。另画出手电筒的电路图。 4.图1 5.2-11是某人连接的电路,小电动机能转 吗?在接错的那根导线上打一个“×”,表示这根导线不要,再把正确接法的导线画出来,并在三根导线上分别标明电流的方向。 5.图15.2-12甲、乙中,各有一根导线接错而使小灯泡被短接,请把这根导线找出来,在上面打一个“×”图15.2-11电动机能转吗? 图15.2-12把短接的导线找出来 第十五章第二节课后习题答案 1. 2. 3.4. 5. 第十五章第三节《串联和并联》1.如图15.3-6,要用两个开关分别控制两个灯2.3. 4.5.“声敏”和“光敏”的自动装置都是比较复杂的,我们不妨分别用—声—和 —光—这样两个符号代表它们。实际上,这就是两个开关:有声音响时—声—是闭合的;环境光线非常暗时,—光—是闭合的。想想看,怎样连接电路便可以实现上面的功能?请画出电路图。 第三节串联和并联课后习题答案 1.如图所示 2.如图所示 第十五章第 四节《电流的测量》 1.流过某手电 筒小灯泡的电流大约是0.25A ,等于多少毫安?某半导体 收音机电池的供电电流最大可达120mA ,等 于多少安? × × ×

浅谈如何处理初中数学教材中的例题

浅谈如何处理初中数学教材中的例题 兴化市临城中心校初中部王爱荣 摘要:例题教学是初中数学课堂教学的重要环节。不少教师对教材的认识和理解不够,往往忽略例题的典型性和示范性。例题教学教法单一,讲解刻板,缺乏变通、创新,失去了例题教学应有的功能。切实加强各种例题的教学研究, 处理好教材中的例题才能有效地引导学生思考,才能使教学顺利进行,才能有效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 关键词:例题教学教学研究开发改编题后反思提高效率 众所周知,例题教学是初中数学课堂教学的重要环节。不但为学生提供解决数学问题的范例,揭示数学方法,规范思考过程,而且为其数学方法体系的构建提供了基石。对于学生理解和掌握好数学知识,培养能力,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然而,不少教师对教材的理解不够,往往忽略例题的典型性和示范性,轻描淡写,一带而过,盲目选择一些难题、偏题,进行题海战术,导致学生恐惧、厌恶数学,适得其反。也有不少教师例题教学教法单一,照本宣科,讲解刻板,缺乏变通、创新,失去了例题教学应有的功能。切实加强各种例题的教学研究, 处理好教材中的例题才能有效地引导学生思考,才能使教学顺利进行,才能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下面谈谈我对“如何处理初中数学教材中的例题”的一些做法和体会。 首先要尊重教材, 教材的编写时是经过从理论到实践的多重思考与验证的,凝聚专家学者的经验与智慧。教材中有许许多多现成的例题,它们能很好地体现教学目标, 促进学生的数学学习。对于这类例题, 不能简单的模仿、记忆,追求解题的难度和技巧,应着重让学生体会例题蕴含的数学基本思想和方法,与本节课教学目标之间的内在联系。不仅要让学生知其然,还要知其所以然。 其次, 有些例题的背景比较抽象,缺乏生活气息,如果将例题进行适当的“开发”,改编成与学生密切相关的生活情境,不仅可以激发学生的参与热情,还能发挥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造能力.处理后的例题是根据教学的目标任务、教材内容以及学生的实际情况、运用恰当的教学方法与教学策略进行优化整合的新教材。只有这样经过优化整合的教材,才能使它有效地内化为学生的知识、能力与观念。例题的再次“开发”,往往能促使学生的学习由“重结论轻过程”转向“过程与结论并重”的方向发展,从而使学生达到“举一反三”效果。以下是我在例题“开发”方面做了一些尝试:

第一章复习题及答案(建筑施工与新教材配套)

第一节 一、填空题 1.按照土的——分类,称为土的工程分类。 2.土经开挖后的松散体积与原自然状态下的体积之比,称为——。 3.开挖200m3的基坑,其土的可松性系数为:Ks=1.25,K’s=1.1。若用斗容量为5m3的汽车运土,需运——车 4、渗透系数K是表示土的_____的重要参数 二、单选题 1.土的含水量是指土中的( )。 A、水与湿土的重量之比的百分数 B、水与干土的重量之比的百分数 C.水重与孔隙体积之比的百分数D.水与干土的体积之比的百分数 2.某土方工程挖方量为1000m3,已知该土的Ks =1.25,K’s =1.05,实际需运走的土方量是( )m3。 A、800 B.962 C.1250 D、1050 m, 3.土方工程施工不具有的特点是( )。 A.土方量大B.劳动繁重C.工期短D.施工条件复杂 4.下列四种土中渗透系数K最大的是( )。 A.黄土B.黏土C.粉砂 D.中砂 三、多选题 1、土方工程施工包括主要内容和辅助内容,其中辅助内容包括( )。 A、基坑开挖 B、土壁支护 C、场地平整 D、降低水位E.路基填筑 2、土的最初可松性系数应用于( )。 A、场地平整设计标高的确定B.计算开挖及运输机械的数量 C、回填用土的挖土工程量计算 D、计算回填用土的存放场地 E.确定土方机械的类型 3.土方工程施工的特点有( )。 A.工期短B.土方量大 C.工期长D.施工速度快 E.施工条件复杂 第二节 一、填空题 1.土方边坡的坡度是指——一与——一之比。 2.基坑边坡的坡度是以1:m来表示,其中m= ——,称为坡度系数。

3.在场地平整施工方案中,土方调配的基本要求是合理确定挖填方区土方调配的——和——,以达到缩短工期和降低成本的目的。 二、单选题 1.场地平整前的首要工作是( )。 A、计算挖方量和填方量B.确定场地的设计标高 C、选择土方机械D.拟订调配方案 三、多选题 1.确定场地平整最优调配方案的步骤包括( )。 A、场地平整设计标高的确定B.编制初步调配方案 C、最优方案的判别 D、方案的调整 E.绘制土方调配图 4.某建筑外墙采用毛石基础,其断面尺寸如下图所示,地基为粘土,已知土的可松 性系数,。试计算每100 m长基槽的挖方量;若留下回填土后,余土要求全部运走,计算预留填土量及弃土量。 第三节 一、填空 1.当沟槽采用横撑式土壁支撑,对湿度小的黏性土,开挖深度小于3m时,水平挡土板可设置为————;对松散土、湿度大的土,水平挡土板应设置为——。) 2.为保护边坡稳定与坚固,常用的措施有:(1)薄膜覆壁护坡;(2)___;(3)___,(4)___。

初中数学教材中例题的处理分析4页word

初中数学教材中例题的处理分析 数学教材中的例题都是许多专家学者经过无数次的权衡,最终编选出的最具代表性的习题,符合初中学生的认知规律和个人能力。教师如能够将例题的作用发掘出来,学生学习数学就不再成为难题。但这也对教师的个人教学水平以及对例题的处理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初中数学教材中例题的功能主要体现在以下几方面。 一、初中数学教材中例题的功能 首先,例题在结构方面体现了重要知识点与技能的结合,学生在解题或听教师讲解习题的过程中都是在掌握方法,获得知识,逐渐实现了学生从知识到能力的转化。因而处理例题是培养学生数学学习能力和数学核心素养的关键所在。 在功能性上,初中数学教材中的例题主要具有示范功能、教育功能和转化功能。这需要教师在处理例题时总结技巧,传授给学生方法,帮助他们找到例题的规律,从而能够掌握同类习题的解法。对于学生的解题方法和过程要在此过程中进行规范,让学生在掌握规律、方法的同时感受到数学的奇妙以及解题带来的成就感与乐趣。此外,初中阶段的重要数学概念、数学方法都融入了数学例题当中,学生巩固知识、延伸技能都需要通过解题来实现。教师在处理例题时应进行经验指导,将例题的功能和优势充分发挥出来。 二、初中数学教材中例题的处理策略 (一)处理例题,增强学生的逆向思维能力 逆向思维的形成能够让学生从不同的角度来思考问题。如题:甲乙二

人相距4千米,二人同时出发,相向而行。甲按照7千米/小时的速度行进,乙按照6千米/小时的速度行进。其中甲在出发时携带了一只小狗,小狗以15千米/小时的速度向乙方跑去,在遇到乙时折返,直至甲乙二人相遇。求小狗在此过程中共跑动了多少千米。这一题目具有很强的抽象性,许多学生在读题后会陷入茫然。此时如教师能够引导学生应用逆向思维来思考,就能够轻松的解题。题目中已经给出了小狗的行进速度,只要能够求出其共跑动了多长时间就可得出跑动的总路长,也就是需要求出甲乙二人相遇所需的时间。设甲乙相遇所需的时间为x,列出方程7x+6x=4,求出x后乘以小狗的行进速度即可得出答案。这样的解题思维使得这样一个原本数量关系复杂,条件较多的例题迎刃而解了,而运用的正是逆向思维方法。可见,在学生思而不得其解时让他们尝试运用逆向思维,不仅能够提高他们的思维品质,还能够提高解题的效率。 (二)利用例题,增强学生的反思意识 反思能够让学生在解题过程中发现不足和错误之处,找到创新化的解题路径,实现再创造。如题,变式1:一件工作,甲单独做20小时完成,乙单独做12小时完成。甲先单独做4小时,然后乙加入合作,那么两人合作还要多少小时完成?变式2:一件工作,甲单独做20小时完成,甲、乙合做7.5小时完成。甲先单独做4小时,然后乙加入合作,那么两人合作还要多少小时完成?通过这样的变式教学,学生的思维被拓宽,巩固了知识点。教师要不断地询问学生问题的本质是什么?应从哪一点入手分析?哪一种方法更为便捷?从而使学生不断反思,提高对例题的处理能力和解题的效率。

数据库课本例题

Use basetest 【例1】查询全体学生的记录 【例2】查询全体学生的姓名和性别。 【例3】查询全体学生的姓名和出生年份。 【例4】在例3的基础上,将字段名替换成中文名显示。 【例5】显示学生表student中前5行数据。 【例6】查询学生课程表sc中选修了课程的学生学号。 【例7】查询SC表中选修了课程的学生学号、姓名、院系、课程号和成绩。 【例8】以student为主表查询例7。 【例9】查询表student中年龄大于20岁的学生姓名性别和各自的年龄大小。 【例10】查询年龄在21岁到23岁(包括21和23岁)之间的学生信息。 【例11】查询所有姓黄的学生的姓名、性别、年龄、院系 【例12】查询数学系(MA)学生的姓名、性别和年龄。 【例13】查询没有选修课(cpni)的课程名和学分。 【例14】查询cs系中男生的学号和姓名。 【例15】查询在sc表中选课了的女生的学号和姓名。 【例16】按学生年龄的降序对学生进行排序。 【例17】按院系、学号等对学生情况进行分组。 【例18】按院系、学号等对女学生情况进行分组。 【例19】按院系、性别查看学生的平均年龄。 【例20】在例19的基础上使用WITH CUBE关键字。 【例21】在例19的基础上使用WITH ROLLUP关键字。 【例22】求sc表中选修了课程的学生的总成绩。 【例23】计算选修了课程学生的平均成绩。 【例24】查询选修了课程的学生选修课程的数目 【例25】查询CS系中年龄最大的学生的姓名以及年龄 【例26】查询学号为05007的学生的选修课程的平均成绩和最高成绩 【例27】查询选修了课程5的学生信息,并计算平均成绩和最高成绩,以成绩高低排序。 查询所有系中年龄最大的学生的姓名以及年龄 【例28】查询选修了课程6的学生学号和姓名 【例29】查询选修了数据库的学生信息。 【例30】查询选修了课程6的学生学号、姓名和性别。 【例31】查询除了IS系的其他系中年龄不大于IS系中最小年龄学生的学生信息。 【例32】查询IS系的学生以及年龄大于20岁的学生。 【例33】对例32使用UNION ALL子句。

11小学数学课标教材重点学习的练习处理策略.doc

小学数学课标教材练习处理策略 数学练习在教学中具有重要作用,学生通过必要的练习,来巩固基础知识、 形成运用技能、树立数学思想、发展数学思维、提升学习兴趣。可以说,数学练 习是达成学习三维目标不可缺少的重要手段。因此,处理练习就需要讲究方式方法。总体来说,就是要把握课标教材练习设计的特点,具有针对性地处理练习, 才能达成教与学的目标,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课标教材的练习设计不同于传统的大纲教材,与传统教材相比,具有以下 特点: 1、练习题量少,但选题精。课标教材中的每一个练习,基本不会超过10 道以上的大题,每大题的的小题在 6 道左右。以此计算,每个练习的题量大约在 50道左右。以五年级教材《分数的加减法》为例,教材上的所有计算题,不超过 100 题。这与传统教材相比,题量少了近三分之一。但是。题的选择都具有针对 性,练习的目的性很强,基本上是一题一方法,减少了重复训练、机械训练。 【策略】题量少,相对来说题型就单一,而且有些重复训练是必要的,特别是面对基础差的学生来说,经过反复练习或许他们能够掌握一些方法,形成一定的能力;数学的练习题讲究变化,题型单一变化就少。因此,在教学中作必要的 补充练习就显得尤为重要。作业题型要做到“活”一点、“新”一点、“趣”一点、“奇”一点,通过多种渠道,把丰富知识、训练和发展创造性思维寓于趣味之中,拓宽学生的知识面,让生动有趣的作业内容取代重复呆板的机械练习,以激发学生的作业兴趣,使之产生一种内部的需求感,自觉主动完成作业。现行的老师用书、教学参考、教学设计等书中,提供了大量的练习设计,用于补充教材 中的练习量不足。此外,传统教材中的经典习题,也是很好的练习资源,教师用 好了这些资源,把握好练习题量的“度” ,就能达到既在练习中培养学生能力, 又避免“题海战术”带来的弊端的问题。 2、练习题具有开放性。在课标教材中,练习题开放性强。讲究解决问题方 法的多样化与方法的优化。方法的多样化要求学生掌握的基础知识要牢固,各知识间的联系要熟知,将所学知识融会贯通,才能从不同角度去思考问题,寻找不同的解题方法,并比较这些方法的优劣,找到最简单、最有效的方法。如五年级教材中的“找次品” 。又如四年级教材中的关于三角形三边的关系中的这样一道

第一章习题答案

《传感器与测试技术》复习题 1.什么是传感器?它由哪几个部分组成?分别起到什么作用? 解:传感器是一种以一定的精确度把被测量转换为与之有确定对应关系的、便于应用的某种物理量的测量装置,能完成检测任务;传感器由敏感元件,转换元件,转换电路组成。敏感元件是直接感受被测量,并输出与被测量成确定关系的物理量;转换元件把敏感元件的输出作为它的输入,转换成电路参量;上述电路参数接入基本转换电路,便可转换成电量输出。2.传感器技术的发展动向表现在哪几个方面? 解:(1)开发新的敏感、传感材料:在发现力、热、光、磁、气体等物理量都会使半导体硅材料的性能改变,从而制成力敏、热敏、光敏、磁敏和气敏等敏感元件后,寻找发现具有新原理、新效应的敏感元件和传感元件。 (2)开发研制新型传感器及组成新型测试系统 ①MEMS技术要求研制微型传感器。如用于微型侦察机的CCD传感器、用于管道爬壁机器人的力敏、视觉传感器。 ②研制仿生传感器 ③研制海洋探测用传感器 ④研制成分分析用传感器 ⑤研制微弱信号检测传感器 (3)研究新一代的智能化传感器及测试系统:如电子血压计,智能水、电、煤气、热量表。它们的特点是传感器与微型计算机有机结合,构成智能传感器。系统功能最大程度地用软件实现。 (4)传感器发展集成化:固体功能材料的进一步开发和集成技术的不断发展,为传感器集成化开辟了广阔的前景。 (5)多功能与多参数传感器的研究:如同时检测压力、温度和液位的传感器已逐步走向市场。 3.传感器的性能参数反映了传感器的什么关系?静态参数有哪些?各种参数代表什么意义?动态参数有那些?应如何选择? 解:在生产过程和科学实验中,要对各种各样的参数进行检测和控制,就要求传感器能感受被测非电量的变化并将其不失真地变换成相应的电量,这取决于传感器的基本特性,即输出—输入特性。衡量静态特性的重要指标是线性度、灵敏度,迟滞和重复性等。 1)传感器的线性度是指传感器的输出与输入之间数量关系的线性程度; 2)传感器的灵敏度S是指传感器的输出量增量Δy与引起输出量增量Δy的输入量增量Δx 的比值; 3)传感器的迟滞是指传感器在正(输入量增大)反(输入量减小)行程期间其输出-输入特性曲线不重合的现象;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