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糖提取技术的研究进展

多糖提取技术的研究进展
多糖提取技术的研究进展

酶在植物多糖的提取方面的应用现状

酶在植物多糖的提取方面的应用现状 植物的有效成分大多包裹在细胞壁中,对这些有效成分的提取,传统的热水、酸、碱、有机溶剂浸提法,受细胞壁主要成分纤维素的阻碍,往往提取效率较低,恰当地利用植物精提复合酶处理这些中药材,可改变植物细胞壁的通透性,降解杂质(如蛋白,果胶,鞣质,灰分和粘性物质等)对中药有效成分提取的干扰,沉清提取液,易于滤过,提高药效成分的提取率。本文就植物精提复合酶的作用机理,影响酶促反应的因素及目前用于中药有效成分的提取的研究情况作一概述。 1. 植物精提复合酶水解作用机理 1.1纤维素分子是由许多吡喃型的D-葡萄糖残基通过β-1,4葡萄糖苷键连接而成的多糖链,天然纤维素为直链式结构,链与链之间有晶状结构和排列次序较差的无定形结构;纤维素分子以结晶或非结晶方式组合成微原纤维,微原纤维集束形成微纤维,以微纤维为基本构造构成纤维素。 纤维素酶由三类组成:(1)内切葡聚糖酶(endo-1,4-β-D-glucanase,也称EG酶或Cx酶);(2)外切葡聚糖酶(exo-1,4-β-D-glucanase),又称纤维二糖水解酶(cellobiohydrolase,CBH)或C1酶;(3) β-葡萄糖苷酶(β-glucosidase,EC3-2-1-21),简称BG。 纤维素酶解是一个复杂的过程,其最大特点是协同作用。内切葡聚糖酶首先作用于微纤维素的无定型区,随机水解β-1,4-糖苷键,产生大量带非还原性末端的小分子纤维素,外切葡聚糖酶从这些非还原性末端上依次水解β-1,4糖苷键,生成纤维二糖及其它低分子纤维糊精。 1.2果胶酶可分为作用于甲酯键的果胶脂酶(PE)和分解α-1.4-半乳糖醛键的解聚酶,解聚酶中的内切果胶酶(endo-pl)和内切聚半乳糖醛酸酶(cndo-pl)对中药提取液有极好的澄清效果,彻底分解果胶,降低提取液粘度。 1.3半纤维素酶能裂解植物细胞壁,释放出更多的有效成分,可快速分解果胶和其它阿拉伯糖长键分子,降低果汁粘度。 1.4木聚糖酶作用于戊聚糖链,降解葡聚糖及戊聚糖等高分子粘性物质,其降解产物为糊精,纤维二糖及昆布二糖等。 1.5中温α-淀粉酶能够水解淀粉分子的β-1,4-葡萄糖苷键,任意切割成长短不一的短链糊精及少量的低分子糖类、直链淀粉和支链淀粉,均以无规则形式进行分解,从而使淀粉糊的粘度迅速下降。 夏盛集团技术中心专门开发出植物提取专用复合酶,有SPE-001、SPE-002、SPE-005、SPE-006、SPE-007A、SPE-007B、SPE-008等复合酶以及食品级的纤维素酶、木聚糖酶、β-葡聚糖酶、蛋白酶、淀粉酶等一系列植物提取用单酶。经本研发中心试验及国内大的植提厂家中试及大试表明,植物精提复合酶各酶系之间有极强的协同作用,相互促进,一方面破坏植物细胞壁,使有效成分最大限度溶出,降解植物提取液

不同生长期白术多糖的含量测定

不同生长期白术多糖的含量测定 (作者:___________单位: ___________邮编: ___________) 【摘要】目的比较不同生长期白术多糖含量的动态变化,确定白术的最佳采收时期,为白术多糖的开发利用提供依据。方法用乙醇去杂和水回流提取白术多糖,于489 nm波长处用苯酚-硫酸比色法测定其含量。结果不同生长期白术多糖变化较大,其中9月底到10月底时期白术多糖的含量最高。结论以白术多糖含量为指标,不同生长期白术的最佳采收期为9月底到10月底。 【关键词】白术; 不同生长期; 多糖; 含量测定 白术(Rhizoma Atractylodis Macrocephalae)为菊科(Compositae)植物白术Atractylodes macrocephala Koidz的干燥根茎。白术为多年生草本, 栽培历史悠久,主产中国浙江省东阳、磐安一带, 是著名的道地中药材“浙八味”之一[1],分布于浙江、江西、湖南、湖北、陕西,亦多栽培[2]。近几年以来,中国对白术的需求量大增,居全国大宗常用中药材之首。其含有白术多糖、挥发油、氨基酸等多种有效成分[3~6],中药多糖具有增强机体免疫功能及抗肿瘤等药理作用[7~9],而且几乎没有毒性。但目前对白术多糖的含量测定报道还较少。因此可采

用一种方法提取不同时期白术中多糖类成分,应用硫酸-苯酚比色法测定其含量[10,11],分析并对其进行比较,考察出多糖类成分的含量特征,为确定最佳采收期、种植条件打下基础,也为白术多糖的开发应用提供参考。 1 材料、仪器与试剂 1.1 材料样品采集于浙江林学院试验地百草园,从4月份采样至10月份,每半个月一次,有4月21日,5月5日,5月18日,6月3日,6月17日,7月7日,7月24日,8月6日,8月27日,9月10日,9月25日,10月12日,10月26日共13批样品,分别对其不同药用部位进行分离,标记分装,干燥,每批取样5份,洗净,减压干燥,粉碎,再分装干燥储存得到。 1.2 仪器UV-2501型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日本SHIMADZU)。 1.3 试剂乙醇,无水乙醇,苯酚,硫酸(均为分析纯);对照品葡萄糖(含量测定专用)。 2 方法与结果 2.1 多糖的精制称取切片白术200 g加6倍量70%乙醇→回流2次(每次2 h)→抽滤→药渣加8倍量水→煎煮3次(每次1.5 h)→合并水煎液浓缩至400 ml→静置→上清液加乙醇调至70%静置→抽滤→沉淀加蒸馏水溶解,在上清液中加乙醇调至70%,静置→抽滤,沉淀用无水乙醇洗涤→60℃真空干燥,即得精制多糖。 2.2 样品溶液的配制准确称取0.2 g白术药材粉末加70%乙醇50 ml置锥形瓶中→冷浸2 h →超声20 min→抽滤→药渣挥干后

多糖的提取分离方法

1.多糖的提取方法 生物活性多糖主要有真菌多糖、植物多糖、动物多糖3 大类。多糖的提取首先要根据多糖的存在形式及提取部位,决定在提取之前是否做预处理。动物多糖和微生物多糖多有脂质包围,一般需要先加入丙酮、乙醚、乙醇或乙醇乙醚的混合液进行回流脱脂,释放多糖。植物多糖提取时需注意一些含脂较高的根、茎、叶、花、果及种子类,在提取前,应先用低极性的有机溶剂对原料进行脱脂预处理,目前多糖的提取方法主要有溶剂提取法、生物提取法、强化提取法等。1.1溶剂法 1.1.1水提醇沉法 水提醇沉法是提取多糖最常用的一种方法。多糖是极性大分子化合物,提取时应选择 水、醇等极性强的溶剂。用水作溶剂来提取多糖时,可以用热水浸煮提取,也可以用冷水浸提渗滤,然后将提取液浓缩后,在浓缩液中加乙醇,使其最终体积分数达到70 %左右,利用多糖不溶于乙醇的性质,使多糖从提取液中沉淀出来,室温静置 5 h,多糖的质量分数和得率均较高。影响多糖提取率的因素有:水的用量、提取温度、浸提固液比、提取时间以及提取次数等。 水提醇沉法提取多糖不需特殊设备,生产工艺成本低,安全,适合工业化大生产,是一种可取的提取方法。但由于水的极性大,容易把蛋白质、苷类等水溶性的成分浸提出来,从而使提取液存放时腐败变质,为后续的分离带来困难,且该法提取比较耗时,提取率也不高。 1.1.2酸提法 为了提高多糖的提取率,在水提醇沉法的基础上发展了酸提取法。如某些含葡萄糖醛酸等酸性基团的多糖在较低pH 值下难以溶解,可用乙酸或盐酸使提取液成酸性,再加乙醇使多糖沉淀析出,也可加入铜盐等生成不溶性络合物或盐类沉淀而析出。 由于H+的存在抑制了酸性杂质的溶出,稀酸提取法提取得到的多糖产品纯度相对较高,但在酸性条件下可能引起多糖中糖苷键的断裂,且酸会对容器造成腐蚀,除弱酸外,一般不宜采用。因此酸提法也存在一定的不足之处。 1.1.3碱提法 多糖在碱性溶液中稳定,碱有利于酸性多糖的浸出,可提高多糖的收率,缩短提取时间,但提取液中含有其它杂质,使粘度过大,过滤困难,且浸提液有较浓的碱味,溶液颜色呈黄色,这样会影响成品的风味和色泽。 1.1.4超临界流体萃取法 超临界流体萃取技术是近年来发展起来的一种新的提取分离技术。超临界流 体是指物质处于临界温度和临界压力以上时的状态,这种流体兼有液体和气体的特点,密度大,粘稠度小,有极高的溶解,渗透到提取材料的基质中,发挥非常有效的萃取功能。而且这种溶解能力随着压力的升高而增大,提取结束后,再通过减压将其释放出来,具有保持有效成分的活性和无溶剂残留等优点。由于CO2的超临界条件(TC=304.6 ℃,Tp=7.38 MPa)容易达到,常用于超临界萃取的溶剂,在压力为8~40 MPa 时的超临界CO2足以溶解任何非极性、中极性化合物,在加入改性剂后则可溶解极性化物。 该法的缺点是设备复杂,运行成本高,提取范围有限。 1.2酶解法 1.2.1单一酶解法 单一酶解法指的是使用一种酶来提取多糖,从而提高提取率的生物技术。其中经常使 用的酶有蛋白酶、纤维素酶等。蛋白酶对植物细胞中游离的蛋白质具有分解作用,使其结构变得松散;蛋白酶还会使糖蛋白和蛋白聚糖中游离的蛋白质水解,降低它们对原料的结合力,有利于多糖的浸出。

植物多糖提取分离检测

植物多糖提取、分离及检测 实验目的 学习并掌握植物多糖提取、分离及检测的原理和方法 实验原理 植物多糖(polysaccharide)是由糖苷键结合的糖链,至少要超过10个以上的单糖组成的聚合糖高分子碳水化合物,可用通式(c6h10o5)n表示。由相同的单糖组成的多糖称为多糖,如淀粉、纤维素和糖原;以没的单糖组成的多糖称为杂多糖,如阿拉伯胶是由戊糖和半乳糖等组成。多糖不是一种纯粹的化学物质,而是聚合程度不同的物质的混合物。多糖类一般不溶于水,无甜味,不能形成结晶,无还原性和变旋现象。多糖也是糖苷,所以可以水解,在水解过程中,往往产生一系列的中间产物,最终完全水解得到单糖。多糖普遍存在于自然界植物体中,其分子量一般为数万甚至数百万,是构成生命活动的四大基本物质之一,同维持生命功能密切相关。 多糖的提取分离,含色素较高的根、茎、叶、果实类需进行脱色处理,然用水、盐或稀碱水在不同温度下提取,应避免在酸性条件下提取,以防引起糖苷键的断裂。一般植物多糖提取多采用热水浸提法,所得多糖提取液可直接或离心除去不溶物。在多糖的检测方面采用单糖衍生物的GC/ MS 分析可以对多糖中的具体结构进行定性分析。 实验材料 材料山茶叶片 仪器组织粉碎机、烘箱、超声波提取机、恒温水浴锅、索氏提取器、旋转蒸发仪、冰箱、离心机、分液漏斗、GC/ MS 分析仪 试剂活性炭、95%乙醇、Sevag 试剂、无水乙醇、丙酮、无水乙醚、2mol·L - 1的硫酸、BaCO3 粉末、盐酸羟胺、吡啶、乙酸酐、氯仿 实验步骤 1、多糖提取分离称取粉碎、干燥好的山茶叶150g ,加入1500mL 蒸馏水,超声波提取20min ,于90 ℃恒温浸泡2h ,提取两次;得棕色滤液, 用活性炭对其脱色,活性炭量为活性炭:溶液=0.5%。过滤脱色后的滤液用旋转蒸发仪浓缩至50mL ,抽滤,加入200mL 95 %乙醇沉淀多糖,于冰箱醇析24h ,得棕色絮状物,离心,收集沉淀。 Sevag 法去蛋白Sevag 试剂的配制:用氯仿与正丁醇以4∶1 混合。取上述粗多糖加水溶解,于溶液中加入溶液1/ 3 倍体积的Sevage 试剂,剧烈震荡至无白色絮状物析出,离心15min ,除去水相与有机相交界处的变性蛋白,Sevage 法脱蛋白重复3 次。剩余液体加入200mL 无水乙醇,充分振荡摇匀,于冰箱静置24h ,得棕色絮状物,离心收集沉淀。沉淀经无水乙醇、丙酮、无水乙醚洗涤两次,干燥,得棕色多糖211g。 2 、多糖的检测 (1)、多糖水解称取50mg 山茶叶多糖,加入浓度为2mol·L - 1的硫酸10mL ,封管,超声振荡3~5min 至多糖完全溶解后,在100 ℃恒温水浴振荡水解2h ,然后将试管置于烘箱中于110 ℃反应6h。反应完成后冷却至室温,加BaCO3 粉末中和至中性, 离心, 过滤, 真空干燥, 得到水解后的单糖混合物10.5mg。 (2)糖腈乙酸酯衍生物的制备称取10mg 单糖样品和10mg 盐酸羟胺,用20mL 吡啶溶解,封管,95 ℃恒温水浴振荡30min 后冷却至室温;加入016mL 乙酸酐,封管,95 ℃恒温水浴振荡30min ,反应完成后冷却至室温,得糖腈乙酸酯衍生物。加入2mL 蒸馏水破坏乙酸酐,氯仿萃取,待测。 (3)单糖衍生物的GC/ MS 分析色谱条件:RTX25 石英毛细管柱(30m ×0125mm ×0125μm) ;载气为高纯氦气。柱箱初始温度100 ℃,进样口温度240 ℃,流速0166mL·min - 1 ,分流比30∶1 ,进样量1μL 。程序升温:初始温度为100 ℃,以10 ℃·min - 1升至250 ℃,保持1min。 (4)质谱条件:离子源为EI 源,灯丝电流016mA ,离子源温度200 ℃,电离能量70eV ,接口温度250 ℃,电子倍增管电压1120kV ,扫描周期015s ,扫描范围30100~400100m/ z ,溶剂延迟3min。

不同产地白术多糖含量考察

不同产地白术多糖含量考察 目的分析测定浙江、安徽、河北不同产地白术的多糖含量。方法用乙醇除去干扰物质后采用水浸提法提取多糖,以苯酚-硫酸比色法测定多糖的含量。结果多糖含量最高的为浙江白术,其次为安徽白术,再次为河北白术。结论浙江、安徽、河北三产地白术原药材中多糖含量有存在明显的差异。 标签:白术;多糖;苯酚-硫酸比色法 菊科植物白术有健脾益气,燥湿利水,止汗,安胎等功效,常用于治疗脾虚食少,腹胀泄泻,痰饮眩悸,水肿,自汗,胎动不安[1]。白术主要含挥发油、内酯类和多糖类成分[2]。由于多糖具有独特疗效的物质基础,白术多糖在抗肿瘤、抗衰老、增强机体免疫力、降血糖等方面的均有作用[3~5]。白术多为人工栽培品,分布广泛,主产于浙江、安徽、湖南、湖北、江西、河北等地。其中,浙江的于潜、新昌、天台等地为传统的地道产区。已有研究表明,白术随生长期或者生长地不同,药材中活性成分的含量不同[6]。近年来,国内外对白术的需求量大增,传统产地的白术供不应求,因此不同地区的白术培植得到了大力发展。研究不同产地白术中的活性成分对于白术的研究与医用具有重要的意义。本文将采用硫酸-苯酚比色法测定产地为浙江、安徽和河北的白术多糖的含量,为评判不同产地白术品质及合理用药提供科学依据。 1 材料与方法 1.1仪器与试药采用的主要仪器为双光束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IU-1901(日本岛津)。使用的药品试剂包括:80%乙醇、硫酸锌、氢氧化钡、硫酸、苯酚(均为分析纯)、浙江白术、安徽白术、河北白术(由天津中医药大学提供)、葡萄糖对照品(中国药品生物制品检定,批号:110833-200503)。 1.2方法 1.2.1供试品溶液的制备称取浙江、安徽、河北三产地白术药材粉末各0.5g,置于平底烧瓶中,分别加入80%乙醇50ml,加热微沸,计时1h停止,放置室温时滤过,滤渣中加入80℃水10ml,浸提1h,取出,趁热滤过,所得滤渣与第一次滤渣合并,加80℃水10ml,继续浸提1h,取出趁热过滤,合并2次所得滤液。将所得滤液转移至100ml容量瓶中,加蒸馏水定容。 1.2.2对照品溶液的制备精密称取经五氧化二磷减压干燥12h的无水葡萄糖对照品50mg,加蒸馏水使溶解,转移至100ml容量瓶中,定容,制成每1ml含无水葡萄糖0.5mg的溶液,作为对照品溶液。 1.3方法学考察 1.3.1线性关系考察精密量取质量浓度为0.5mg/ml的对照品溶液0.0、0.2、

植物多糖及其提取方法

植物多糖及其提取方法 1 前言 多糖是自然界和生物体中广泛存在的物质,它是生物体内除蛋白质和核酸以外的又一类重要的信息分子。它具有多种生物活性,与生物机能的维持密切相关,与蛋白质、脂类形成的糖蛋白、脂多糖在细胞的识别、分泌以及在蛋白质的加工、转移方面起着不容忽视的作用。近年来,植物、海洋生物及菌类等来源的多糖已作为有生物活性的天然产物中的一个重要类型出现,各种多糖所具有的抗肿瘤、免疫、抗凝血、降血糖和抗病毒活性已相继被发现。我国对多糖研究始于20世纪70年代,植物多糖由于它们独特的功能和低毒性,作为新药发展的方向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越来越多的研究人员将目光投向植物多糖。 2 植物多糖的结构 植物多糖是由许多相同或不同的单糖以a或p一糖苷键所组成的化合物,普遍存在于自然界植物体中,包括淀粉、纤维素、多聚糖、果胶等。多糖有复杂的四级结构,一级结构指糖基的组成、排列顺序、相邻糖基的连接方式、异头碳构型及糖链有无分支、分支的位置与长短等;二级结构指多糖主链以氢键为主要次级键而形成的有规则构象;三、四级结构是指以二级结构为基础,糖单位之间的非共价相互作用,导致二级结构在有序地空间产生规则构象。植物多糖的

主链与支链形成了特殊的构型一凹形槽。凹形槽是一级结构与构象的体现。凹形槽的支链与活性关系为:支链度越大,凹形槽越多,生物活性越大。近年来,人们对多糖的结构和活性的研究不断深入,进一步阐明了多糖作用机制与结构的关系,其多样性的生理活性更加受到重视。 3 植物多糖的功能 多糖与蛋白质一样,具有生物大分子的复杂结构,具有一定的生理和生物学活性,概括起来多糖的生物活性包括:免疫调节性、抗肿瘤活性、降血糖活性、降血脂活性、抗病毒活性、抗衰老活性(抗氧化活性)、抗疲劳、抗突变活性,除此之外,还具有其他生物活性,包括抗凝血、抗炎、抗菌、抗惊厥、镇静、止喘及降血压等作用。 (1)免疫调节功能。由于现代医学、细胞生物学及分子生物学快速发展,人们对免疫系统的认识越来越深入。免疫系统紊乱,会导致人体衰老和多种疾病的发生。植物多糖是一种免疫调节剂。多糖对肌体的免疫调节作用,包括激活巨噬细胞,激活网状内皮系统,激活T和B细胞,激活补体,进干扰素的生成,促进白细胞介素的生成,诱生肿瘤坏死因子等。 2)抗肿瘤活性植物多糖主要是通过增强机体的免疫功能来达到杀伤肿瘤细胞的目的,许多高等植物中都含有抗肿瘤活性的多糖,如芦荟多糖、香菇多糖提取物、人参多糖具有

多糖提取工艺流程

第一部分:野生灵芝菌种的分离、扶壮、保藏和培养 前言 采集吉林长白山野生灵芝,经过菌种分离,鉴定为GANODERMA(英文名称)多孔菌科真菌赤芝Ganoderma lucidum(Leyss.ex Fr.) Karst.的菌种。经过纯化扶壮培养,成为一支优良的灵芝菌种,为灵芝菌丝体发酵培养和灵芝多糖的提取奠定了基础。 实验室流程:(百级净化超净工作台)菌种分离菌种接种(恒温培养箱)菌种培养扶壮(恒温恒湿冷藏柜)优良菌种保藏(百级净化超净工作台)菌种分离菌种接种(摇床)发酵菌种摇瓶培养(用于接种菌种罐) 第二部分:灵芝菌丝体液体发酵培养 前言 液体发酵培养不同于灵芝子实体栽培,周期短,产量高,无污染,灵芝多糖含量高,节省木材和耕地。是一种灵芝多糖理想的工厂化现代科技生产方式。经过摇瓶培养的灵芝菌种接种于种子罐,待生长良好,在接种于扩大的发酵罐中,通过通气恒温培养,长成成年灵芝菌丝体,生长完全后,进行离心分离喷雾干燥,就得到相当于灵芝子实体的灵芝菌丝体粉,多糖含量达到15%左右。进一步提取加工得到高含量的灵芝多糖。 灵芝菌丝体发酵工艺流程:(配料罐)培养液的配制(菌种罐)菌种的发酵培养 (发酵罐)灵芝菌丝体发酵培养(离心机)灵芝菌丝体固液分离(浓缩液配制罐)灵芝菌丝体配制成浓缩液(喷雾干燥塔)浓缩液喷雾干燥,得到灵芝菌丝体粉 第三部分:灵芝菌丝体多糖的提取分离 前言 灵芝菌丝体粉,是大部分不溶解于水,食用以后象灵芝子实体一样,只有少部分成分被吸收,通过现代提取手段,将灵芝菌丝体经过提取罐的水提取,经过真空浓缩,在经过醇沉工艺,加工成可以全部被人体吸收,灵芝多糖含量提高到30-40%灵芝菌丝体提取物。极大的提高了功效,减少了服用量。 灵芝多糖提取工艺流程:(提取罐)灵芝菌丝体粉水提取(外循环真空浓缩罐)提取液真空浓缩(醇沉罐)浓缩液乙醇沉淀多糖(离心机)沉淀多糖分离 (浓缩液储罐)沉淀物配制成多糖浓缩液(喷雾干燥塔)灵芝多糖喷雾干燥 (粉碎机)灵芝多糖粉碎到100目(混合机)灵芝多糖粉批量混合(真空包装机)食品塑袋真空包装。灵芝多糖原料成品

多糖分离纯化的基本原则和方法

多糖分离纯化的基本原则和方法 多聚糖(polysaccharide),简称多糖,常由一百个以上甚至几千个单糖基通过糖苷键连接而成的,其性质已大不同于单糖,如甜味和强的还原性已经消失,广泛存在于动物细胞膜和植物、微生物的细胞壁中,是构成生命的四大基本物质之一,与生命功能的维持密切相关。近年来,大量研究表明多糖除了有增强免疫功能、抗肿瘤作用、抗氧化、抗衰老、消化系统保护作用的生物学效应外,还有抗菌、抗病毒、降血糖、降血脂、抗辐射、抗凝血等作用。 1、基本原则 在不破坏多糖活性的前提下进行多糖的分离纯化。尽量不引入新的杂质,或引入的新杂志易于除去,如小分子盐类可经过透析作用除去,铵根离子可通过加热挥发除去等[1]。 2、分离纯化方法 多糖的生物活性倍受关注,但不少多糖的提取方法和工艺尚未成熟,基于效率、成本多方面的考虑,各种方法的开发、比较、分析是研究工作的焦点之一。目前多糖提取方法主要有溶剂提取法、酸提法、碱提法、酶解法、超滤法、超声法、微波法、超临界流体萃取法。首先要根据多糖的存在形式及提取部位不同,决定在提取之前是否做预处理:提取时需注意对一些含脂较高的根、茎、叶、花、果及种子类,在用水提取前,应先加入甲醇或l:l的乙醇乙醚混合溶液或石油醚进行脱脂,而对含色素较高的根、茎、叶、果实类,需进行脱色处理。 2.1多糖的提取与分离方法 由于各类多糖的性质及来源不同,所以提取方法也各有所异,主要归纳为以下几类: 第一类难溶于水,可溶于稀碱液的主要是胶类,如木聚糖及半乳糖等。原料粉碎后用0.5mol/L NaOH水溶液提取,提取液经中和及浓缩等步骤,最后加入乙醇,即得粗糖沉淀物。 第二类易溶于温水,难溶于冷水的多糖,可用70~80℃热水提取,提取液用氯仿:正丁醇(4:1)混合除去蛋白质,经透析、浓缩后再加入乙醇即得粗多糖产物[2]。 第三类粘多糖的提取。在组织中,粘多糖与蛋白质以共价键结合,故提取

药用白术的研究

湖北中医药大学本科生毕业论文题目:药用白术的研究 姓名:李晓华 学号: 20080305002 专业:中药资源与开发 年级: 2008 级 实习单位:武汉市健恒药业有限公司指导老师:刘强 完成日期: 2012 年 5 月 10日

药用白术的研究 白术为菊科植物白术(Atractylodes macrocephala Koidz.)的干燥根茎,为我国传统用药,始载于《神农本草经》,原名“术”,后因宋代林亿等人的极力推行,改为白术。白术是道地药材“浙八味”之一。野生白术主要产于浙江於潜、昌化、天目山一带,以於潜所产白术质量为佳,称“於术”,现多栽培,少有野生。2005 年版《中国药典》中白术药材居全国大宗常用中药材之首,全国年需求量 7000t[1]。白术性温,味苦甘,有补脾、益胃、燥湿、和中的功效,常用于脾胃气弱、不思饮食、腹胀泄泻、痰饮眩悸、水肿、自汗、胎动不安等症状,经典医书中就有“脾虚不健,术能补之,胃虚不纳,术能助之”的论断[2]。 1 白术的药用资源研究 1.1 白术的鉴别 1.1.1白术性状鉴别 根茎规则的肥厚团块,长3-13cm,直径1.5-7cm。表面灰黄构灰棕色,有瘤状突起及断续的纵皱和沟纹,并有须根痕,顶端有殖留茎基和芽痕。质坚硬,不易折断;断面不平坦,黄白色至淡棕色,有棕黄色的点状油室散在,烘干者断面角质样,色较深或有裂隙。茎下部叶羽状分裂,上部叶狭披针形。秋季开紫花,全为管状。气清香,味甘、微辛,嚼之略带粘性。 以个大、质坚实、断面黄白色、香气浓者为佳[3]。 1.1.2白术显微鉴别

根茎横切面:木栓层为1-5列木栓细胞,其间夹有1-2列断续的石细胞带。皮层、韧皮部及射线中散有油室,长径180-370μm,短径135-200μm。表成层环明显。木质部外侧的导管1-3列径向排列,基旁无木纤维束,内侧的导管周围有较发达的木纤维束。薄壁细胞中含草酸钙会晶和菊糖[4] 。 1.1.3 白术理化鉴别 (1)取本品粉末1g,加乙醚5ml,振摇浸出15min,滤过。取滤液2ml,置蒸发皿中,待乙醚挥散后,加含5%对二甲氨基苯甲醛的10%硫酸溶液1ml,则显玫瑰红色;再于100℃烘5min即变成紫色。(检查苍术酮)(2)薄层色谱按“苍术”顶下的方法进行薄层色谱,喷显色剂后苍术酮即显红色,烘后变成紫色[5]。 1.1.4 白术应用鉴别 (1)白术生用取其健脾而不燥,炒用则燥湿力量增加,炒焦则用在脾湿有寒,土炒则补脾止泻,米泔水制者,可以完全消灭燥气,适用于脾虚肝脏之体。 (2)术有苍白二种,古时曾通用不分。但因性效有殊,分别应用亦已甚久。苍术苦温辛烈,燥散之性有余,而补养之力不足;白术微辛,苦而不烈,燥散之性不足,而补养之力有余。故一般脾虚气弱用白术,脾为湿困苍术,止汗安胎用白术,发汗散邪用苍术[6]。 1.1.5 白术品质标志 (1)本品总灰分子得过5.0%。 (2)色度取本品最粗粉,精密称取2g,置100ml玻璃烧瓶中,加55%

植物多糖的提取、分离和含量测定的研究

论文题目:植物多糖的提取、分离和含量测定的研究 姓名:刘通 班级:08级药学1班 学号:200810720071 1、利用百度搜索引擎查找相关资料 2、利用中国知网的期刊全文数据库查期刊中发表的论文的相关结果

3、利用中国知网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查找论文相关资料

4、利用读秀查图书馆收藏的与论文有关资料 5、利用图书馆OPAC查我馆收藏的印刷型图书

植物多糖的提取、分离和含量测定的研究文献综述 对多糖的研究, 最早是在20 世纪40 年代, 但其作为广谱免疫促进剂而引起人们的极大重视则是在60 年代, 经过40 余年的不断发展, 人们对多糖这一类重要生命物质产生了新的认识, 使这一学科成为目前生命科学中研究最活跃的领域之一[ 1 ]。越来越多的研究发现多糖对人体具有极大的利用价值, 按其来源可分为三类: 动物多糖、植物多糖和微生物多糖L 其中植物多糖如人参、黄芩、刺五加、红花、芦荟等所含多糖均具有显著的药用功效, 如免疫增强作用, 抗肿瘤作用, 抗辐射作用等L据文献[ 2 ]报道, 已有近100 种植物的多糖被分离提取出来L 这类多糖来源广泛且没有细胞毒性, 应用于生物体毒副作用小,因此对植物多糖的研究已成为医药界的热门领域。 1 植物多糖的提取分离纯化 多糖的提取分离纯化是指多糖研究中获取研究对象的过程L一般这一过程包括提取分离、纯化和纯度鉴定3 步L其中纯化是多糖研究的关键, 其成 功与否、效果的好坏都会直接影响后续研究的可行性与可信度[ 3 ]。

1.1 提取分离 一般植物细胞壁比较牢固, 需在提取前进行专门的破细胞操作, 包括 机械破碎(研磨法、组织捣碎法、超声波法、压榨法、冻融法)、溶胀和自胀、化学处理和生物酶降解L因此常用的提取方法有: 热水浸提法、酸浸提法、碱浸提法和酶法L 其中前3 种为化学方法, 酶法为生物方法。此外, 更有研究者[ 4, 5 ] 在细胞破壁方面进行研究, 利用超声波、微波等技术有效地提高多糖的提取率和产品质量, 并缩短了反应时间。 1.2 纯化 分离沉淀后获得的多糖提取物中, 常会有无机盐、蛋白质、色素及醇不溶的小分子有机物(如低聚糖) 等杂质, 必须分别除去L 多糖的纯化就是指将粗多糖中的杂质去除而获得单一多糖组分。一般是先脱除非多糖组分, 再对多糖组分进行分级L而脱除非多糖组分是先脱除蛋白质再去除小分子杂质。 1.2.1除蛋白天然植物中多糖与蛋白质 两种高分子成分共存, 且分子量相近, 另外糖常常与蛋白形成糖蛋白 复合物, 使蛋白质的脱除更加困难。但也许正是结合了这部分蛋白质, 多糖才具有众多独特的生理功能, 如各种蛋白质聚糖、糖蛋白具有生理功能一样L常用的除蛋白质的方法有Sevage 法、三氯乙酸法、三氟三氯乙烷法、酶法等。Sevage 法为实验室常用法, ,该法以正丁醇与氯仿混合再进行萃取; 蛋白酶法是目前认为较好的方法, 将蛋白质水解再透析去除。 1.2.2 脱色 对于植物多糖可能会有酚类化合物而颜色较深, 对其进行脱色可使其 应用范围更加广泛。常用的脱色方法有: 离子交换法、氧化法、金属络合物法、吸附法(纤维素、硅藻土、活性炭等) LDEA E- 纤维素是目前最常用的脱色剂, 通过离子交换柱不仅达到脱色的目的, 而且还可以分离多糖。 1.2.3 除小分子杂质 通过逆向流水透析除去低聚糖等小分子杂质,这样得到的就是多糖的半精品。

白术挥发油的提取汇总

白术挥发油的提取、包合及质量检查 摘要 目的:研究β-环糊精超声法包合白术挥发油物制备工艺。方法:以β-环糊精与白术挥发油的比例、包合温度、包合时间为变量,以挥发油的包合率及包合物收得率作为判断指标,采用正交设计优化包合工艺的条件,并采用薄层色谱鉴定方法对该包合物进行鉴定。结果:包合的最佳条件为挥发油与β-环糊精投料比为8:1,超声温度为40℃,超声时间为40min。结论:采用β-环糊精超声法包合白术挥发油包合物工艺可行,包合效果良好、制成品质量保证,工艺简单、设备要求不高,适用于工业化生产。 关键词 白术;β-环糊精;挥发油;正交实验;超声法 The volatile oil of atractylodes extraction, inclusion and quality inspection Abstract Objective: study the β-Cyclodextrin inclusion compound of volatile oil of rhizoma atractylodis macrocephalae ultrasonic method of preparation. Methods: β-Cyclodextrin inclusion temperature and proportion of volatile oil of rhizoma atractylodis macrocephalae, packing time as a variable, inclusion rate and the inclusion of essential oil yield as the outcome by using orthogonal design optimization process conditions, and by means of thin-layer chromategraphic identification of the inclusion complexes were identified. Inclusion of results of best conditions as follows: volatile oil and ratio 8:1 β-cyclodextrins, ultrasonic trasonic temperature 40℃, time to 40min.Conclusion: Ultrasound method using β-cyclodextrin inclusion compound of volatile oil of rhizome atractylodis macrocephalae clathrate is feasible, good packing effect, quality assurance of manufactured goods, simple technology, equipment demand is not high, suitable for industrial production. Keywords Atractylodes; beta – cyclodextrin; naphtha; orthogonal experiment; Ultrasonic method

多糖各种提取方法

一、植物多糖的提取 1 溶剂提取法 1.1 水提法 水对植物组织的穿透力强,提取效率高,在生产上使用安全、经济。用水作溶剂来提取多糖时,可以用热水浸煮提取,也可以用冷水浸提。一般植物多糖提取采用热水浸提法,该法所得多糖提取液可直接或离心除去小溶物;或者利用多糖不溶于高浓度乙醇的性质,沉淀提纯多糖;但由于不同性质或不同相对分子质量的多糖沉淀所需乙醇浓度不同,它也可以用于样品中不同多糖组分的分级分离;还可按多糖不同性质在粗分阶段利用混合溶剂提取法对植物中不同的多糖进行分离;其中,以乙醇沉淀最为普遍。但以根茎为主的植物体,细胞壁多糖含量高,热水直接提取率不高。此时为破坏细胞壁,增加多糖的溶出,有两种处理方法:一为酶解,二为弱碱溶解。 1.2酸碱提法 有些多糖适合用稀酸提取,并且能得到更高的提取率。但酸提法只在一些特定的植物多糖提取中占有优势,目前报道的并不多。而且即使有优势,在操作上还应严格控制酸度,因为酸性条件下可能引起多糖中糖苷键的断裂。 有些多糖在碱液中有更高的提取率,尤其是提取含有糖醛酸的多糖及酸性多糖。采用的稀碱多位为0.1mol/L氢氧化钠、氢氧化钾,为防止多糖降解,常通以氮气或加入硼氢化钠或硼氢化钾。同样,碱提优势也是因多糖类的不同而异。与

酸提类似,碱提中碱的浓度也应得到有效控制,因为有些多糖在碱性较强时会水解。另外,稀酸、稀碱提取液应迅速中和或迅速透析,浓缩与醇析而获得多糖沉淀。

1.4 生物酶提取法 酶技术是近年来广泛应用到有效成份提取中的一项生物技术,在多糖的提取过程中,使用酶可降低提取条件,在比较温和的条件中分解植物组织,加速多糖的释放或提取。此外,使用酶还可分解提取液中淀粉、果胶、蛋白质等的产物,常用的酶有蛋白酶,纤维素酶,果胶酶等。 1.5 超声提取法 超声波是一种高频率的机械波,其主要原理是利用超声波产生的“空化作用”对细胞膜的破坏,有利用植物有效成分的释放,而且超声波能形成强大的冲击波或高速射流,有效地减小、消除与水相之间的阻滞层,加大了传质效率,有助于溶质的扩散。另外,超声波的热效应使水温基本在57℃,对原料有水浴作用。超声波提取与传统的提取方法相比,有提取效率高、时间短、耗能低等优点。超声提取的影响因素有:超声时间、超声频率(一般低频中提取效率高,但也有例外)、料液比和温度等。 1.6 微波提取 微波是频率介于300MHz和300GHz之间的非电离电磁波,微波提取的原理是微射线辐射于溶剂并透过细胞壁到达细胞内部,由于溶剂及细胞液吸收微波能细胞内部温度升高,压力增大,当压力超过细胞壁的承受能力时,细胞壁破裂,位于细胞内部的有效成份从细胞中释放出来,传递转移到溶剂周围被溶剂溶解。微波技术应用于植物细胞破壁,有效地提高了收率。具有穿透力强、选择性高、加

植物多糖的功能..提取及纯化

植物多糖的功能 多糖与蛋白质一样,具有生物大分子的复杂结构,具有一定的生理和生物学活性,概括起来多糖的生物活性包括:免疫调节性、抗肿瘤活性、降血糖活性、降血脂活性、抗病毒活性、抗衰老活性(抗氧化活性)、抗疲劳、抗突变活性,除此之外,还具有其他生物活性,包括抗凝血、抗炎、抗菌、抗惊厥、镇静、止喘及降血压等作用。 植物多糖的提取 一、植物多糖的提取 1 溶剂提取法 1.1 水提法 水对植物组织的穿透力强,提取效率高,在生产上使用安全、经济。用水作溶剂来提取多糖时,可以用热水浸煮提取,也可以用冷水浸提。一般植物多糖提取采用热水浸提法,该法所得多糖提取液可直接或离心除去小溶物;或者利用多糖不溶于高浓度乙醇的性质,沉淀提纯多糖;但由于不同性质或不同相对分子质量的多糖沉淀所需乙醇浓度不同,它也可以用于样品中不同多糖组分的分级分离;还可按多糖不同性质在粗分阶段利用混合溶剂提取法对植物中不同的多糖进行分离;其中,以乙醇沉淀最为普遍。但以根茎为主的植物体,细胞壁多糖含量高,热水直接提取率不高。此时为破坏细胞壁,增加多糖的溶出,有两种处理方法:一为酶解,二为弱碱溶解。 1.2酸碱提法 有些多糖适合用稀酸提取,并且能得到更高的提取率。但酸提法只在一些特定的植物多糖提取中占有优势,目前报道的并不多。而且即使有优势,在操作上还应严格控制酸度,因为酸性条件下可能引起多糖中糖苷键的断裂。 有些多糖在碱液中有更高的提取率,尤其是提取含有糖醛酸的多糖及酸性多糖。采用的稀碱多位为0.1mol/L氢氧化钠、氢氧化钾,为防止多糖降解,常通以氮气或加入硼氢化钠或硼氢化钾。同样,碱提优势也是因多糖类的不同而异。与酸提类似,碱提中碱的浓度也应得到有效控制,因为有些多糖在碱性较强时会水解。另外,稀酸、稀碱提取液应迅速中和或迅

不同土炒白术中白术内酯Ⅲ和白术多糖含量比较

不同土炒白术中白术內酯Ⅲ和白术多糖含量比较 陈鸿平刘友平刘承萍李萍 (成都中医药大学四川成都 610075) 摘要:目的探讨不同辅料土炮制白术对其主要有效成分的影响,为辅料土的筛选提供依据。方法采用同批药材,用5种不同品种的辅料土炮制;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白术內酯-Ⅲ的含量,采用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不同土炒白术中多糖的含量。结果白术内酯-Ⅲ含量高低为:为赤石脂炒白术>壁土炒白术>灶心土炒白术>窑土炒白术>黄土炒白术>生白术;多糖含量高低为:灶心土炒白术>黄土炒白术>赤石脂炒白术>窑土炒白术>壁土炒白术>生白术。结论白术经不同辅料土炒炮制后,白术內酯-Ⅲ和多糖的含量均有增高,但不同炮制品之间无显著差异。 关键词:白术;土炒炮制;白术內酯Ⅲ;白术多糖 Content Comparision of Atractylode III and Soluble Polysaccharide Processed with Different Soils CHEN Hong-ping, LIU You-ping, LIU Cheng-ping, LI Ping (Chengdu University of TCM, chengdu 610075, China) Abstract: Object:To discuss on the effect on the main effective ingredients of proce ssed Atratylodes (Baizhu) with different soils as excipient and provide the basis for s creening soils as processing excipient. Methods: Atratylodes of the same batch are pr ocessed with 5 different kinds of soils. Content of Atractylode III is determined by H PLC and Soluble Polysaccharide by UV spectrophotometry in different processed Atrat ylodes.Results:The contents of Atractylode III in different processed Atratylodes are Halloysitum rubrum processed Atratylodes>Wall soil processed Atratylodes>kitchen r ange soil processed Atratylodes>kiln soil processed Atratylodes>loess processed Atrat ylodes>raw Atratylodes; The contents of Soluble Polysaccharide in different processed Atratylodes are kitchen range soil processed Atratylodes>loess processed Atratylodes >Halloysitum rubrum processed Atratylodes>kiln soil processed Atratylodes>Wall so il processed Atratylodes>raw Atratylodes. Conclusion: the contents of both Atractylo de III and Soluble Polysaccharide increased after soil processed. However, there is no significant difference among the processed Atratylodes with different soils.

白术研究综述

白术研究综述 专业班级 姓名 学号

白术的化学成分、药理与炮制研究进况及展望 摘要:文章对近年来有关白术的炮制、有效成分及药理作用的研究进行综述,通过对白术的深入研究,为白术的开发利用提供参考,有望开发出安全有效的保健药。 Abstract: This paper concerned large-headed atractylodes of processing, effective ingredients and pharmacological effects are reviewed in this paper in recent years, based on the study of large-headed atractylodes for the development and utilization of large-headed atractylodes provide reference to develop safe and effective health care medicine. 关键词:白术来源炮制化学成分药理作用研究进展 Key words: Largehead Atractylodes Rh the source processing chemical composition pharmacological effects Research progress 白术(Rhizoma atractylodis macrocephalae)为菊科(Compositae)植物白术(Atractylodes macrocephala koidz.)的干燥根茎,其植物形态为多年生草本,白术性温,味甘、苦。具有健脾益气、燥湿利水、中和、止汗安胎之效[1]。主产浙江、安徽、湖北、江西等省。多为栽培。2000年《中国药典》一部收载含白术制剂共51种,2005年《中国药典》白术药材居全国大宗常用中药材之首,全国年需求量7 000 t。现今,对白术的研究已有了一定的进展,本文主要就其化学成分、药理作用和炮制等近年来的研究进行介绍和阐述。 1.药材来源 术载于《神农本草经》,列为上品,未分苍、白术。张仲景,《伤寒》文中借用白术。陶弘景谓:“术有两种,白术叶大有毛而作桠,根甜而少膏,可作丸散用;赤术叶细无桠,根小苦而多膏,可作煎用”。李时珍谓:“白术,袍蓟也,吴越有之。人多取其根栽莳,一年即稠。嫩苗可茹,叶稍大而有毛。根如指大,状如鼓槌,亦有大如拳者”。上述可见术的赤白之分始于《伤寒论》,至陶弘景明确指出白术、赤术为两种[1]。 2.化学成分 白术含挥发油1.4%左右,油中主要成分为苍术酮(Atractylon)、苍术醇(Atractylol)等,不含苍术紊(Atractylodin)。随着检测技术的提高和提取工艺的优化,可以从白术中分离出许多成分。有研究表明,苍术酮在白术挥发油中含量最高[2]。可用水蒸气蒸馏法及超临界萃取法均可得到挥发油。 陈仲良用乙醇渗漉提取,硅胶层析,再用石油醚一乙醚梯度洗脱,可从白术中分离得到的内酯类成分有8-β-乙氧基白术内酯Ⅲ、8种白术三醇的α-甲基丁酸酯类[3]。其中白术内酯Ⅰ含量在0.0091%~0.1034%不等[4]。白术内酯Ⅲ在0.0155%~0.2227%之间[5]。但是,并未分离到苍术内酯、羟基白术内酯、杜松脑等。此外,白术尚含有多糖类成分[6]、白术三醇及维生素A等[7]。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