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电厂电气部分课程设计资料

发电厂电气部分课程设计资料
发电厂电气部分课程设计资料

《发电厂电气设备》课程设计500kV变电站电气部分

学院:交通学院

专业:能源与动力工程

班级:

学号:

姓名:

指导老师:马万伟

日期: 2015年12月

课程设计任务书

一、课程设计的内容

本课程设计是《发电厂电气设备》课程后的一门设计性实践课程。其目的是使学生掌握火力发电厂及变电站电气一次部分设计的基本方法;培养严肃认真的工作作风和严谨的科学态度;培养学生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具体内容如下:

1. 对发电厂及变电站在系统中的地位和作用及所供用户的分析;

2. 选择发电厂及变电站主变压器的台数、容量、型式;

3. 分析确定各电压侧主接线形式及采用配电装置型式;

4. 分析确定厂(站)用电接线形式;

5. 进行选择设备和导体所必须的短路电流计算;

6. 选择变压器高、中、低压侧的断路器、隔离开关;

7. 选择10kV硬母线;

8. 选择配电装置型式及设计;

9. 用AutoCAD绘制发电厂及变电站电气主接线图。

二、课程设计的要求与数据

1、根据电力系统的发展规划,拟在某地区新建一座装机容量为200MW的凝汽式火力发电厂,发电厂安装2台100MW机组,发电机端电压为10.5kV。电厂建成后以10kV电压供给本地区负荷,其中有钢厂、毛纺厂等,最大负荷为68MW,最小负荷为34MW,最大负荷利用小时数为4200小时,全部用电缆供电,每回负荷不等,但平均在4MW左右,送电距离为3~6km。并以35kV电压供给附近的水泥厂用电,其最大负荷为58MW,最小负荷为32MW,最大负荷利用小时数为4500小时。负荷中I类负荷比例为30%,II类负荷为40%,III类负荷为30%。

2、计划安装两台100MW的汽轮发电机组,功率因数为0.85,厂用电率为6%,机组年利用小时Tmax=5800小时。

3、按负荷供电可靠性要求及线路传输能力已确定各级电压出线列于下表:

10kV 35kV

名称回路数名称回路数

钢厂 4 水泥厂 2

毛纺厂 2

市区 4

预留 2 预留 2

合计12 合计 4

4、厂址条件:周围地势平坦。

5、气象条件:绝对最高温度为35℃;最高月平均温度为25℃;年平均温度为12.7℃;风向以西北风为主.

6、以100MVA为基准值,母线上阻抗为1.95,Q

=165kA2s,未知系数0.8-1.2.,

k

三相短路电流=4.5kA,短路电压=6KV,Sj=100MV.A,Uj=10.5kv.

三、课程设计应完成的工作

1、设计说明书、计算书一份;

2、主接线图一张;

四、课程设计进程安排

序号设计各阶段内容地点起止时间

1 发电厂电气主接线的设计南校实验楼12.21

2 短路电流计算南校实验楼12.22

3 主要电气设备选择南校实验楼12.22

4 配电装置规划及设计南校实验楼12.23

5 撰写课程设计说明书并绘图南校实验楼12.24

6 设计成果南校实验楼12.25

五、应收集的资料及主要参考文献

1、姚春球.发电厂电气部分. 中国电力出版社

3、郭琳主编.发电厂电气部分课程设计.中国电力出版社.

前言 (1)

1. 变压器的设计 (2)

1.1主变压器的选择 (2)

1.2 所用变压器的选择 (3)

1.2.1所用变压器的选择 (4)

1.2.2 所用变压器低压侧接线 (5)

2. 电气主接线的设计 (5)

2.1电气主接线的设计要求 (5)

2.2电气主接线方案的确定 (5)

2.2.1 10KV侧2种接线方案的比较 (5)

2.2.2 10KV侧电气主接线的选择 (6)

2.2.3 35KV侧3种接线方案的比较 (7)

2.2.4 35KV侧电气主接线的选择 (8)

2.3 500kV侧电气主接线的选择 (9)

2.3.1 500kV侧3种接线方案的比较 (9)

2.3.2 500kV侧电气主接线的选择 (10)

3. 短路电流计算 (11)

3.1短路电流计算的目的 (11)

3.2短路电流计算的一般规定 (11)

3.3短路电流计算条件 (11)

3.4短路电流计算方法与步骤 (12)

3.4.1方法 (12)

3.4.2短路电流计算的步骤 (12)

3.5 短路电流的计算 (12)

4.电气设备选择 (14)

4.1 电气设备选择的原则 (14)

4.2电气设备选择的一般要求 (15)

4.3电气设备选择的技术条件 (15)

4.4 主要电气设备的选择 (16)

4.4.1 500kV 侧断路器和隔离开关的选择 (16)

4.4.2 10KV侧断路器和隔离开关的选择 (18)

4.4.3 35kV侧断路器和隔离开关的选择 (19)

5.电气主接线图(附录图纸) (22)

总结 (23)

参考文献: (24)

电力工业是能源工业、基础工业,在国家建设和国民经济发展中占据十分重要的位置,是时间国家现代化的战略重点。电能是一种无形的、不能大量储存的二次能源。电能的发、变、送、配和用电,几乎是在同一瞬间完成的,须随时保持功率平衡。要满足国民经济发展的要求就必须加强电网建设,而变电站建设就是电网建设中的重要一环。在变电站的设计中,既要求所变电能能很好地服务于工业生产,又要切实保证工厂生产和生活的用电的需要,并做好节能工作,就达到以下基本要求:

安全在变电过程中,不发生人身事故和设备事故。

可靠所变电能应满足电能用户对用电的可靠性的要求。

优质所变电能应满足电能用户对电压和频率等质量的要求。

经济变电站的投资要少,输送费用要低,并尽可能地节约电能、减少有色金属的消耗量和尽可能地节约用地面积。

110kV变电站属于高压网络,该地区变电所所涉及方面多,考虑问题多,分析变电所担负的任务及用户负荷等情况,选择所址,利用用户数据进行负荷计算,确定用户无功功率补偿装置。同时进行各种变压器的选择,从而确定变电站的接线方式,再进行短路电流计算,选择送配电网络及导线,进行短路电流计算。选择变电站高低压电气设备,为变电站平面及剖面图提供依据。本变电所的初步设计包括了:(1)总体方案的确定(2)负荷分析(3)短路电流的计算(4)高低压配电系统设计与系统接线方案选择(5)继电保护的选择与整定(6)防雷与接地保护等内容。

随着电力技术高新化、复杂化的迅速发展,电力系统在从发电到供电的所有领域中,通过新技术的使用,都在不断的发生变化。变电所作为电力系统中一个关键的环节也同样在新技术领域得到了充分的发展。

1. 变压器的设计

1.1主变压器的选择

(1)主变压器台数的选择

根据资料分析以及线路来看,为保障Ⅰ、Ⅱ类负荷的需要,以及扩建的可能性,至少需要安装两台主变压器以保证供电的可靠性,以便当其中一台安装主编电器故障或检修时,另一台能继续供电约为1.2倍最大负荷的容量。 (2)主变压器的容量选择 最小负荷:MW P m 66=∑ 最大负荷:MW P m 126=∑ 用电负荷的总视在功率为m S ∑

MW P S m m 24.14885.0/126cos /==∑=∑?

主变压器的总容量应满足:MVA MVA 2001002=? MVA S S k S m n 14095.0/24.1489.0/=?=∑≥ (k 为同视率,根据资料取0.9,线损5%) 满载运行且留裕10%后的容量: MVA S S n 64.63%)101(2/=+?=

变电所有两台主变压器,考虑到任意一台主变压器停运或检修时,另一台都要满足容量:MVA S n 98%70140=?≥ 所以选每台主变压器容量:MVA S n 98=

为了满足系统要求,以及通过查表,确定每台主变压器的装机容量为:100MVA 总装机容量为:

考虑周围环境温度的影响:85.18)7.1225(2/)(min max =+=+=θθθp ℃

123.11100/)7.1225(=+-=θK

根据 MVA K S k S m n 28.71123.1/24.1489.06.0/6.0=??=∑≥θ 即 MVA MVA S n 28.71100>=满足要求。

(3)主变压器形式的选择 相数的选择:

电力系统中大多数为三相变压器,三相变压器较之于同容量的单相变压器组,其金属材料少20~25%。运行电能损耗少12~15%,并且占地面积少,因此考虑优先采用。本变电所在地势平坦处,不受运输条件限制,所以采用三相变压器。

绕组的确定:

自耦变压器一般用在220kV以上的变电所中,所以这里选择自耦变压器绕组接线方式的选择:

变压器绕组的连接方式必须和系统电压的连接方式相位一致,否则不能进行并联运行。我国110kV及以上变压器绕组都选用Y连接,35KV及以下电压绕组都选择△连接方式,所以该变电所的两台主变压器,高压侧(500kV)采用Y连接,低压侧(10kV)采用△连接方式。

根据500kV变电所设计指导,以上选择符合系统对变电所的技术要求,两台相同的变压器同时投入时,可选型号为:ODFPS2-250000/500的主变压器,技术参数如下:

表1主变压器的技术参数

型号高压低压空载电流空载损耗负荷电流阻抗电压连接阻别

ODFPS2-

250000/5

550/335 144 38.2 YNaod11

00

1.2 所用变压器的选择

1.2.1所用变压器的选择

根据《500kV及以上变电所设计规范》规定,在有两台及以上主变压器的变电所中,宜装设两台容量相同可互为备用的所用变压器,分别接到母线的不同分段上。

变电所的所用负荷,一般都比较小,其可靠性要求也不如发电厂那样高。变电所的主要负荷是变压器冷却装置、直流系统中的充电装置和硅整流设备、油处理设备、检修工具以及采暖、通风、照明、供水等。这些负荷容量都不太大,因此变电所的所用电压只需0.4kV一级,采用动力与照明混合供电方式。380V所用电母线可采用低压断路器(即自动空气开关)或闸刀进行分段,并以低压成套配电装置供电。

本变电所所用容量为100kVA,选用两台型号为S9-100/10的三相油浸自冷式铜线变压器,接入低压侧,互为暗备用。

参数如下表:

表2 站用电变压器参数表

产品型号额定容

(kVA)

高压侧

(kV)

低压侧

(kV)

接线组

方式

短路损

耗(W)

短路电

压(%)

空载损

耗(W)

空载电

流(%)

S9-100

/10

100 10 0.4 Y,yn0 1500 4 290 1.6

1.2.2所用变压器低压侧接线

所用电系统采用380/220V中性点直接接地的三相四线制,动力与照明合用一个电源,所用变压器低压侧接线采用单母线分段接线方式,平时分裂运行,以限制故障范围,提高供电可靠性。380V所用电母线可采用低压断路器(即自动空气开关)或闸刀进行分段。

2.电气主接线的设计

2.1电气主接线的设计要求

变电所主接线须满足以下基本要求:

(1)运行可靠性

断路器检修时是否影响供电,设备和线路故障检修时,需要停电的用户数目的多少和停电时间的长短,以及能否保证对重要用户的供电。

(2)具有灵活性

主接线正常运行时可以根据调度的要求灵活的改变运行方式,达到调度的目的,而且在各种事故或设备检修时,能尽快的退出设备,切出故障、停电时间最短,影响范围最小,并且在检修时可以保证检修人员的安全。

(3)操作应尽可能简单、方便

主接线应简单清晰,操作方便,尽可能使操作步骤简单,便于运行人员掌握。复杂的接线不仅不便于操作,还往往会造成运行人员的失误而造成事故。但接线方式过于简单,可能会不满足运行方式的需求,而且也会给运行造成不便或造成不必要的停电。

(4)经济上合理

主接线在保证安全可靠,操作灵活方便的基础上,还应该使投资和年运行费用减少,占地面积最小,使其尽可能发挥最好的经济效益。

(5)应具有扩建的可能性

由于我国工农业的高速发展,电力负荷增加很快,因此在选择主接线时还需要考虑到具有扩建的可能性。

变电所电气主接线的选择,主要决定于变电所在电力系统中的地位、环境、负荷的性质,出线数目的多少,电网的结构等。

2.2电气主接线方案的确定

由于Ⅰ类、Ⅱ类负荷居多(将近60%),为了安全可靠起见,保留3种方案。

2.2.1 10kV侧2种接线方案的比较

表3 接线方案

单母分段带旁路单母分段比较结果

靠性比不带旁路稳定可靠

比纯粹单母线高,但

是整体稳定性不算高

在保障安全,灵活的前提下,选择

占地和资金少的线路,且安全性和

灵活性要高。变电所在10KV侧为

居民供电系统中,所以选择单母线

分段接线。

活性倒闸操作简单

简单、方便、易于扩

经济性设备增多,投资增大,

占地面积也相应增大

具有单母线接线经济

的特点

图5-4 单母线分段带旁路母线接线

QFd

电源Ⅰ

Ⅰ段

QSa 1

WB

QFa

WBa

L1

Ⅱ段

电源Ⅱ

QSa 2

L2

单母线分段接线

2.2.2 10kV 侧电气主接线的选择

由上表可以得到10kV 侧接线方式选择,我们要选择占地和资金少的线路,但是必须在保障安全,灵活的前提下,资金和占地相差不是多,而安全性和灵活性提高很多。可见,变电所在10kV 侧为居民供电系统中,应该选择单母线分段接线。

经比较10kV 侧选择单母分段接线。如下图所示

10kV 侧电气主接线图

2.2.3 35kV 侧3种接线方案的比较

表4 接线方案

单母分段

单母分段带旁

双母线接线

比较结果

可靠性 比纯粹单母线高,但是整体稳定性不算高

比不带旁路稳定可靠

可靠性较高

综上比较,在35kV 时选用可靠

性、灵活性及经济性更优的双

母线接线。

灵活性 简单、方便、易

于扩建

倒闸操作简单 运行灵活度高、 经济性 具有单母线接线经济的特点

设备增多,投资增大,占地面积也相应增大

设备投资小

图5-2 单母线分段接线

电源ⅠⅠ段

WB

电源Ⅱ

QFd

Ⅱ段

QS B

L1

L2

L3

QS L QF

L4

图5-4 单母线分段带旁路母线接线

QFd

电源ⅠⅠ段

QSa 1

WB

QFa

WBa

L1

Ⅱ段

电源Ⅱ

QSa 2

L2

双母线接线

2.2.4 35kV侧电气主接线的选择

由上表可以得到在35kV侧接线方式的选择上,在可靠性与灵活性差不多的情况下我们要优先选择占地面积少设备投资小的方案,所以我们确定选取双母线接线方案。

经比较35kV侧选择双母线接线。如下图所示

35kV侧电气主接线图

2.3 500kV 侧电气主接线的选择 2.

3.1 500kV 侧3种接线方案的比较 表5 接线方案

双母分段

双母带旁母接线

一台半断路器接

线 比较结果

可靠性 具有较高的供电

可靠性

比双母分段高

具有高度的供电

可靠性

综合比较500kV 选用一

台半断路器接线方式输

出。

灵活性

较灵活、有倒闸操

作 倒闸操作复杂

运行调度灵活、操作检修方便

经济性 增加了母联和断路器,增加了投资和占地面积

设备增多,投资增大,占地面积也相

应增大

设备减少,投资降低,经济性好

QFj1

图5-9 双母线分段接线

Ⅰ段

Ⅱ段

电源ⅠL1

L2

电源Ⅱ

L3

L4

QFj2图5-10 双母线带旁路接线

电源Ⅱ

Ⅱ段

Ⅰ段

电源Ⅰ(a )标准接线

(a)

L1

L2

L3

WB

WBa

QFa

一台半断路器接线

2.3.2 500kV侧电气主接线的选择

由上表可以得到在500kV侧接线方式的选择上,一台半断路器接线方式具有更高的供电可靠性且无倒闸操作并考虑经济性优良的情况下我们要优先选择一台半断路器接线方案。

经比较高压侧选择一台半断路器接线。如下图所示

500kV电气主接线图

3.短路电流计算

3.1短路电流计算的目的

(1)在设计电气主接线时,为了比较各种方案,确定某种接线方式是否有必要才去限制断流的措施等,需要进行短路电流计算。

(2)在进行电气设备和载流导体的选择时,为了保证各种电气设备和导体在进行正常运行时和故障情况下度能安全、可靠地工作,同时又要力求节约、减少投资,需要根据短路电流对电气设备进行动、热稳定的校验。

(3)在选择继电器保护装置及进行整定计算时,必须一各种不同类型短路时的短路电流作为依据。

(4)设计屋外高压配电装置时,要按短路条件校验软导线的相同、相对地安全距离等。

(5)设计接地装置。

(6)电力系统运行及故障分析等。

选择电气设备时,只需近似地计算出通过所选设备可能出现的最大三相短路电流值。设计继电器保护和系统故障分析时,要对各种短路情况下各支路的短路电流和各母线残余电压进行计算。在现代电力系统的实际情况下,要进行丝毫不差的短路计算是相当困难的,甚至是不可能的。同时,对大部分工程实际问题,也并不要求有丝毫不差的计算结果。因此,为了简化和便于计算,工程实际中多采用近似计算。

3.2短路电流计算的一般规定

(1)验算导体和电器的动、热稳定及电器开关电流所用的短路电流,应按工程的设计手册规划的容量计算,并考虑电力系统10

5年的发展。

~

(2)接线方式应按可能发生最大短路电流和正常接线方式,而不能按切换中可能出现的运行方式。

(3)选择导体和电器中的短路电流时,在电气连接的电网中应考虑电容补偿装置的充放电电流影响。

(4)选择导体和电器时,对不带电抗回路的计算短路点应选择,在正常接线方式时有最大短路电流的短路点;对带电抗器的kV

6出线应计算两点,即电抗

~

10

器前和电抗器后的短路电流。

(5)短路时,导体和电器的动稳定、热稳定及电器开断电流一般按三相电流验算,若有更严重的情况按更严重的条件计算。

3.3短路电流计算条件

(1)因为系统电压等级较高,输电导线的截面积较大,电阻较小,电抗较大,因此在短路电流的计算过程中忽略R及X。

(2)计算短路电流时所用的接线方式,应是可能发生最大短路电流的正常接线方式(即最大运行方式),而不能用仅在切换过程中可能并列运行的接线方式。(3)计算容量按无穷大系统容量进行计算。

(4)短路种类一般按三相短路进行计算。

(5)短路计算点如下:

a. d-1-500kV母线短路时短路计算点

b. d-2-两台主变电器并列运行时35kV 母线短路时计算点

c. d-3-10kV 母线短路时的计算点 3.4短路电流计算方法与步骤

3.4.1方法

在工程设计中,短路电流的计算通常采用实用运算曲线法。

3.4.2短路电流计算的步骤 ⑴ 选择计算短路点;

⑵ 画出等值网络(次暂态网络)图

a. 首先去掉系统中的所有负荷分支、线路电容、各元件的电阻,发电机用

次暂态电抗X d ”;

b. 选取基准容量S j 和基准电压U j (kV )(一般取各级的平均电压),计算基

准电流I j = S j /√3U j (kA );

c. 计算各元件换算为同一基准值的标么电抗;

d. 绘制等值网络图,并将各元件统一编号,分子标各元件编号,分母标各元件电抗标么值;

⑶ 化简等值网络图

a. 为计算不同短路点的短路电流值,需将等值网络分别化简为以短路点为

中心的辐射形的等值网络;

b. 求出各电源与短路点之间的电抗,即转移电抗X nd ;

⑷ 求计算电抗X js ,即将各转移电抗换算为各电源容量(等值发电机容量)为基准的计算电抗X js1,X js2……;

⑸ 由X js1,X js2……值从适当的运算曲线中查出各电源供给的短路电流周期分量标么值(运算曲线只作到X js =3);

⑹ 计算无限大容量(X js ≥3)的电源供给的短路电流周期分量; ⑺ 计算短路电流周期分量有名值和短路容量; ⑻ 计算短路电流冲击值;

⑼ 绘制短路电流计算结果表。

3.5 短路电流的计算

根据本变电所与电力系统的连接情况,将计算短路点确定为500kV 母线、35kV 母线、10kV 母线。 选取基准容量Sb=100MVA

500kV 级基准电压Vb=525kV , 基准电流Ib=kA 11.05253/100=? 10KV 级基准电压Vb=10.5kV , 基准电流Ib=5.103/100?=1.14kA 35KV 级基准电压Vb=37.5kV,

基准电流Ib=5.373/100 =1.54kA 各回路最大持续工作电流

根据公式 S max =3U e

I

g max

式中 S max ---- 所统计各电压侧负荷容量 U e ---- 各电压等级额定电压 I g max ---- 最大持续工作电流 S max =3U e

I

g max

I

g max

=S max /(3U e )

则:10kV I g max =80MVA/(3×100)kV =0.4619kA

35kV I g max =68.24MVA/(3×100)kV =0.394kA

短路是电力系统中最常见的且很严重的故障。短路故障将使系统电压降低和回路电流大大增加,它不仅会影响用户的正常供电,而且会破坏电力系统的稳定性,并损坏电气设备。因此,在发电厂变电站以及整个电力系统的设计和运行中,都必须对短路电流进行计算。

短路电流计算的目的是为了选择导体和电器,并进行有关的校验。按三相短路进行短路电流计算。可能发生最大短路电流的短路电流计算点有3个,即500kV 母线短路,10kV 母线短路,35kV 母线短路。

4.电气设备选择

由于电气设备和载流导体得用途及工作条件各异,因此它们的选择校验项目和方法也都完全不相同。但是,电气设备和载留导体在正常运行和短路时都必须可靠地工作,为此,它们的选择都有一个共同的原则:按正常工作状态选择;按短路状态校验。

4.1 电气设备选择的原则

按正常工作条件选择导体和电器 1.额定电压和最高工作电压

选用的电器和电缆允许最高工作电压max W U 不得低于所接电网的最高运行电压max s U ,即

max max W s U U ≥

一般电缆和电器允许的最高工作电压:额定电压在220kV 及以下时为1.15Ns U ;额定电压为300500kV 时为1.1Ns U 。而实际电网运行的电压sr U 一般不超过1.1Ns U 。因此在选择设备时,一般可按照电器和电缆的额定电压等于或大于装设点电网的额定电压Ns U 的条件选择,即

N Ns U U ≥

2.额定电流

所选电气设备的额定电流N I 或载流导体的长期允许电流al I 不得小于其装设回路的最大持续工作电流max W I ,即

max W N I I ≥

由于设备的额定电流N I ,指在额定周围环境温度N θ下,导体和电器的长期允许电流。而环境温度对电气设备的长期允许电流影响很大,当设备使用的环境温度θ不等于额定环境温度N θ时,其额定电流应按下式修正 N N al al N N KI I I =--=θθθθ/'

N al al K θθθθ--=/

式中 N

I '——温度修正后的额定电流; K ——温度修正系数;

al θ——电气设备的长期允许发热温度;

N θ——额定环境温度,对裸导体为25℃,对断路器、隔离开关、电抗器等电气设备为40℃;

θ——所选电气设备使用的环境温度。

4.2电气设备选择的一般要求 (1)应满足正常运行、检修、短路和过电压情况下的要求,并考虑远景发展。 (2)应满足安装地点和当地环境条件(如海拔、气温等)校核。 (3)应力求技术先进和经济合理。 (4)同类设备应尽量减少品种。

(5)与整个工程的建设标准协调一致。

(6)选用的新产品均应具有可靠的试验数据,并经正式签订合格。在特殊情

况下,选用未经正式鉴定的新产品时,应经上级批准。

4.3电气设备选择的技术条件 高压电器,应能在长期工作条件下和发生过电压、过电流的情况下保持正常运行。

(1)电压:选用的电器允许最高工作电压Umax 不得低于该回路的最高运行电压Ug 。 (2)电流:选用的电器额定电流Ie 不得低于 所在回路在各种可能运行方式下的持续工作电流Ig 。

校验的一般原则:

⑴电器在选定后应按最大可能通过的短路电流进行动热稳定校验,校验的短路电流一般取最严重情况的短路电流。

⑵用熔断器保护的电器可不校验热稳定。 ⑶短路的热稳定条件 Qd

I rt ≥2

Qdt ——在计算时间ts 内,短路电流的热效应(KA2S ) It ——t 秒内设备允许通过的热稳定电流有效值(KA2S ) T ——设备允许通过的热稳定电流时间(s ) 校验短路热稳定所用的计算时间Ts 按下式计算

t=td+tkd td ——继电保护装置动作时间内(S ) tkd ——断路的全分闸时间(s ) (4)动稳定校验

电动力稳定是导体和电器承受短时电流机械效应的能力,称动稳定。满足动稳定的条件是:

i i

dw

ch

()

td

td td

Q Qd I I I

2

2

2

"2/1012

++=

=

I I dw

ch

上式中 i ch

I ch

——短路冲击电流幅值及其有效值 i dw I dw

——允许通过动稳定电流的幅值和有效值

(5)绝缘水平:

在工作电压的作用下,电器的内外绝缘应保证必要的可靠性。接口的绝缘水平应按电网中出现的各种过电压和保护设备相应的保护水平来确定。由于变压器短时过载能力很大,双回路出线的工作电流变化幅度也较大,故其计算工作电流应根据实际需要确定。高压电器没有明确的过载能力,所以在选择其额定电流时,应满足各种可能方式下回路持续工作电流的要求。

4.4 主要电气设备的选择

4.4.1 500kV 侧断路器和隔离开关的选择 (1)500kV 侧断路器的选择 参数选择

按正常工作条件中额定电压,额定电流,开断电流进行选择。 额定电压

kV U g 550m ax =,故kV U 550max ≥

kV U nw 500=,故kV U n 500≥

额定电流

主变压器500kV 侧最大持续工作电流为: A Un Sn I g 6.1189)50073.1(98000005.173.1/05.1max =?÷?==

因此,500kV 侧断路器额定电流A In 6.1189≥

开断电流Ikd 公式 Id Ikd ≥

Id 为短路电流周期分量,由于本变电所三相短路电流由无限大电源提供。因此,Id 就是等于Id 就是等于Id1’’

kA Ikd 65.775.0/98.1≥≥

因此,500kV 断路器额定开断电流kA Ikd 65.7≥。 型式选择

选用户外型LW13-500的断路器。

发电厂电气部分课程设计题目

发电厂电气部分课程设计题目 题目: 300MW 火力发电厂电气部分设计 原始资料: 1. 发电厂情况 装机四台,容量2 x 100MW ,2x50MW, 发电机额定电压10.5KV ,功率因数分别为cos φ=0.85,cos φ=0.8,机组年利用小时数4800h ,厂用电率7%,发电机主保护时间0.05s ,后备保护时间3.9s ,环境条件可不考虑。 2. 接入电力系统情况 (1)、 10.5KV 电压等级最大负荷10MW ,最小负荷8MW ,cos φ=0.8,架空线路6回,二级负荷。通过发电机出口断路器的最大短路电流:''40.2I KA = 238.6S I KA = 438.1S I KA = (2)、 剩余功率送入220KV 电力系统,,架空线路4回,系统容量1800MW ,通过并网断路器的最大短路电流:''17.6I KA = 216.5S I KA = 416.1S I KA = , 题目:400MW 火力发电厂电气部分设计 原始资料: 1. 发电厂情况 装机两台,容量2x200MW ,发电机额定电压15.75KV ,cos φ=0.85,机组年利用小时数5500h ,厂用电率5.5% ,发电机主保护时间0.05s ,后备保护时间3.9s ,环境条件可不考虑。 2. 接入电力系统情况 发电厂除厂用电外, 剩余功率送入220V 电力系统,架空线路4回,系统容量2500MW ,通过并网断路器的最大短路电流:''26.5I KA = 229.1S I KA = 429.3S I KA = 3、厂用电采用6kv 及380/220三级电压

题目: 500MW 火力发电厂电气部分设计 原始资料: 1. 发电厂情况 装机四台,容量2 x 50MW ,2x200MW ,发电机额定电压分别为10.5KV 、15.75KV ,功率因数分别为cos φ=0.8,cos φ=0.85,机组年利用小时数5800h ,厂用电率6% 发电机主保护时间0.05s ,后备保护时间3,8s ,环境条件可不考虑。 2. 接入电力系统情况 (1) 10.5kv 电压等级最大负荷12MW, 最小负荷10MW ,cos φ=0.8,电缆馈线4回,二级 负荷。 通过发电机出口断路器的最大短路电流:''39.1I KA = 236.5S I KA = 435.8S I KA = ( 2) 剩余功率送入220KV 电力系统,架空线路4回,系统容量3500MW ,通过并网断路器的最大短路电流:''21.3I KA = 219.8S I KA = 418.5S I KA = 3、厂用电采用6kv 及380/220三级电压 题目:600MW 火力发电厂电气部分设计 原始资料: 1. 发电厂情况 装机两台,容量2 x 300MW ,发电机额定电压20KV ,cos φ=0.85,机组年利用小时数6000h ,厂用电率5%,发电机主保护时间0.05s ,后备保护时间3.9s ,环境条件可不考虑。 2. 接入电力系统情况 发电厂除厂用电外,全部送入220KV 电力系统,,架空线路4回,系统容量4000MW , 通过并网断路器的最大短路电流:''31.2I KA = 229.1S I KA = 428.2KA S I = 3、厂用电采用6kv 及380/220三级电压

电气安全课程设计

电气安全课程设计 辽宁土嘉通科技有限公司办公楼项目施工现场临时用电安全 院、部: 学生姓名: 指导教师: 专业: 班级: 设计时间: 2013-12-23至2014-1-6 摘要

安全是永恒的主题。在建筑行业严峻的安全形势下,安全管理工作对于控制施工现场事故发生,改善劳动环境和提高工人的职业卫生防护等有着重要作用,而由于施工现场复杂性、危险性等以及安全管理工作本身的缺陷,使得在施工现场开展的安全工作难以抓住管理重点和难点,因而安全管理工作开展效果不明显。本文通过对施工现场的安全管理现状和实施效果进行分析、讨论,结合施工现场安全事故发生的特点,有针对性的进行定性分析,运用系统工程的思想提出合理的意见和建议,并将研究结果运用到具体的案例中进行验证,有效地提高施工现场的安全管理水平。 关键词:安全管理;定性分析;难点对策;系统工程 ABSTRACT

Safety is the eternal theme. In the serious security situation of the construction dustry, the safety management is good for controling construction site accidents, improving the working environment and improving workers' occupation health protection. because of the complexity construction site, risk and safety management deficiencies, which lead to in the construction site that it’s hard to carry out safety management emphasis and the difficulty, and the safety management work effect is not obvious. Based on the construction site safety management status and the implementation effect analysis, this paper discusse and combine the construction site safety accident characteristics, targeted for the qualitative analysis, and using the idea of system engineering , put forward reasonable suggestions, research results applied to the concrete case verification, which can improve the construction site safety management level effectively. Key words:safety management; qualitative analysis; problems; system engineering 目录 1 前言 (1) 2 辽宁土嘉通科技有限公司办公楼工程概况 (2)

综合课程设计方案

Y082231本科(自考)综合课程设计 任务书指导书 西南交通大学 远程与继续教育学院 2017年10月

目录 一、综合课程设计的意义、目标和程序 二、综合课程设计内容及要求 三、综合课程设计成果及格式要求 四、设计方法和要求 五、综合课程设计答辩要求及成绩评定附件1:综合课程设计成果格式

一、综合课程设计的意义、目标和程序 (一)综合课程设计的意义 综合课程设计是工程造价专业人才培养计划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实现培养目标的重要教学环节,是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体现。根据工程造价专业(独立本科段)考试计划的要求,通过综合 课程设计,可以培养考生用所学基础课及专业课知识和相关技能,解决具体的工程造价实际问题 的综合能力。本次综合课程设计要求考生在指导教师的指导下,独立地完成单项工程的造价的编制,解决与之相关的问题,熟悉定额、手册、标准图以及工程实践中常用的方法,具有实践性、综合性强的显著特点。因而对培养考生的综合素质、增强工程意识和创新能力具有其他教学环节 无法代替的重要作用。 综合课程设计是考生在课程学习结束后的实践性教学环节;是学习、深化、拓宽、综合所学 知识的重要过程;是考生学习、研究与实践成果的全面总结;是考生综合素质与工程实践能力培 养效果的全面检验;是考生毕业及学位资格认定的重要依据;也是衡量高等教育质量和办学效益 的重要评价内容。 (二)综合课程设计的目标 综合课程设计基本教学目标是培养考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和技能,分析与解决工程实际问题,在实践中实现知识与能力的深化与升华,初步形成经济、环境、市场、管理等大工程意识,培养考生严肃认真的科学态度和严谨求实的工作作风。使考生通过综合课程设计在具备工程师素质方面更快地得到提高。根据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工程造价(独立本科段)专业的培养目标,对综合课程设计有以下几方面的要求: 1.主要任务 本次任务在教师指导下,独立完成给定的设计任务,考生在完成任务后应编写出符合要求的设计说明书、提交综合课程设计计算书。 2.专业知识 考生应在综合课程设计工作中,综合运用各种学科的理论知识与技能,分析和解决工程实际问题。通过学习、研究和实践,使理论深化、知识拓宽、专业技能提高。 3.工作能力 考生应学会依据综合课程设计课题任务进行资料搜集、调查研究、方案论证、掌握有关工程设计程序、方法和技术规范。提高理论分析、言语表达、撰写技术文件以及独立解决专题问题等能力。

[百度文库]发电厂电气部分课程设计

西藏农牧学院发电厂电气部分课程设计 某小型水电站电气初步设计 姓名:潘涛 班级: 2014级电自一班学号: 2014601106 院系:电气工程学院 指导教师:李萍老师

摘要 本篇课程设计主要是对某水电站电气部分的设计,包括主接线方案的设计,发电机出口断路器选择,短路电流计算,母线型号、规格的确定。通过对水电站的主接线设计,主接线方案论证,短路电流计算,电气设备选择校验,母线型号及参数的确定,较为细致地完成电力系统中水电站设计。 限于本次课程设计的具体要求和时间限制,对其他方面的分析较少,这有待于在今后的学习和工作中继续进行研究。通过本次课程设计,我们小组也做出了自己的总结,以便于更好的完成接下来的学业任务。 关键字:电气主接线,短路电流计算,电气设备选择校验。

目录 第一章设计任务书--------------------------------------------------------------------------------- 2 一、设计题目 ----------------------------------------------------------------------------------- 2 二、设计原始材料----------------------------------------------------------------------------- 2 三、设计内容: -------------------------------------------------------------------------------- 2 四、设计要求: -------------------------------------------------------------------------------- 2 第二章主接线方案确定 -------------------------------------------------------------------------- 3 一、电气主接线 -------------------------------------------------------------------------------- 3 二、拟定主接线方案-------------------------------------------------------------------------- 4 三、确定主接线方案 ------------------------------------------------------------------------ 6 第三章短路电流计算------------------------------------------------------------------------------ 9 一、短路计算目的 --------------------------------------------------------------------------- 9 二、短路计算概述 --------------------------------------------------------------------------- 9 三、短路计算的一般规定 --------------------------------------------------------------- 10 四、短路计算-------------------------------------------------------------------------------- 11 第四章发电机出口端断路器选择 ----------------------------------------------------------- 15 一、断路器的选择 ------------------------------------------------------------------------- 15 第五章母线型号、规格的确定--------------------------------------------------------------- 19 一、6.3KV母线的选择 --------------------------------------------------------------------- 19 二、10KV母线的选择----------------------------------------------------------------------- 21 三、母线选择结果 ------------------------------------------------------------------------- 22 第六章结束语 ------------------------------------------------------------------------------------- 24 一、水电站电气部分设计结论----------------------------------------------------------- 24 二、设计要点及总结------------------------------------------------------------------------ 24 三、心得与收获 ------------------------------------------------------------------------------ 25

发电厂电气部分课程设计

目录摘要……………………………………………...................... 第1章设计任务……………………………..................... 第2章电气主接线图………………………........................ 2.1 电气主接线的叙述…………………………….. 2.2 电气主接线方案的拟定..................................... 2.3 电气主接线的评定.................................................. 第3章短路电流计算………………………..................... 3.1 概述.................................................................. 3.2 系统电气设备电抗标要值的计算................. 3.3 短路电流计算.................................................. 第4章电气设备选择………………………..................... 4.1电气设备选择的一般规则………………………. 4.2 电气选择的技术条件……………………………. 4.2.1 按正常情况选择电器………………………....... 4.2.2 按短路情况校验……………………………........ 4.3 电气设备的选择…………………………………. 4.3.1 断路器的选择………………………………. 4.3.2 隔离开关的选择……………………………. 第5章设计体会及以后改进意见…………........................ 参考文献………………………………………....................... 摘要

算法课程设计资料

吉林财经大学课程设计报告 课程名称:算法课程设计 设计题目:插棒游戏 所在院系:管理科学与信息工程学院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指导教师: 职称:副教授 提交时间: 2017年4月

目录 一、题目描述与设计要求 (1) 1 题目描述与设计要求 (1) 二、问题分析 (1) 1 解空间 (1) 2 解空间结构 (2) 3 剪枝 (2) 4 回溯法的基本思想 (2) 5 回溯法的适用条件 (3) 6 回溯法的空间树 (4) 7 回溯法的基本步骤 (4) 三、算法设计 (5) 1 伪代码 (5) 四、复杂性分析 (6) 1 时间复杂度 (6) 2 空间复杂度该 (6) 五、样本测试、分析与总结 (6) 1 样本测试 (6) 2 分析 (7) 2.1、数据类型 (7) 2.2 主要函数思路 (7) 2.3 回溯 (8) 3 总结 (8) 参考文献 (9) 附录 (10)

一、题目描述与设计要求 1 题目描述与设计要求 这个类似谜题的游戏在等边三角形的板上布置了 15 个孔。在初始时候,如下图所示,除了一个孔,所有孔都插上了插棒。一个插棒可以跳过它的直接邻居,移到一个空白的位置上。这一跳会把被跳过的邻居从板上移走。设计并实现一个回溯算法,求解该谜题的下列版本: a.已知空孔的位置,求出消去 13 个插棒的最短步骤,对剩下的插棒的最终位置不限。 b.已知空孔的位置,求出消去 13 个插棒的最短步骤,剩下的插棒最终要落在最初的空孔上。 图1 二、问题分析 1 解空间 由于棋盘的对称性,棋盘在变化的过程中会形成多个同构的状态。 例如初始状态时,空孔只有一个,共有15种基本状态。如图2 所示,任意状态与空孔位置在其它的与该空孔颜色相同的点处的状态是同构的,它们可以通过沿中位线翻转和旋转60o 互相转换。也就是说,空孔所在位置的颜色相同的个状态是同构的。如空孔位置在顶点处的三个状态,他们仅通过旋转60o的操作即可互相转换。

电气安全工程课程设计.

浙江工业大学 电气安全工程 课 程 设 计 设计课题电气安全技术 所属专业安全工程 设计者周海龙 指导教师周一飞、阮继锋 完成时间2013年6月10日

目录 1、概述 (2) 1.1 电气安全课程设计的目的 (2) 1.2 课程设计的组成部分 (2) 2、电气安全课程设计的内容 (2) 2.1建筑物及施工现场的电气安全设计 (2) 2.1.1三相五线制系统的组成及特点 (2) 2.1.2工地临时用电的安全技术措施 (3) 2.1.3建筑物的防雷系统 (4) 2.1.4建筑物的等电位 (5) 2.1.5施工工地的用电安全管理措施 (5) 2.2机械厂的电气安全设计 (6) 2.2.1TN和TT系统 (6) 2.2.2典型电路——三相异步电动机控制电路设计 (9) 2.2.3电动机的绝缘性能的判别 (11) 2.2.4安全管理制度的设计 (12) 3、总结 (14) 3.1所遇到的问题,你是怎样解决的? (14) 3.2收获体会及建议 (14) 3.3参考资料 (14)

1、概述 1.1 电气安全课程设计的目的 本次课程设计按照项目教学法的思路,通过对二个教学项目的实施,使得学生对《电气安全技术》的内容有更深入的理解和巩固,具体如下: ●了解施工现场的临时供电系统 ●施工现场用电注意事项 ●了解建筑物采用等电位联接的原理和方法 ●建筑物的防雷 ●《电气安全技术》介绍的高、低电压电器实物认知 ●绝缘垫、绝缘毯、遮拦、指示牌、安全牌的认知 ●工厂安全用电的注意事项 ●了解电动机的安全性能 ●了解三相异步电动机的直接起动控制线路原理及其电路保护 1.2 课程设计的组成部分 ●已学知识的复习巩固 ●电路和系统的设计 ●安全管理制度的设计 ●实训 2、电气安全课程设计的内容 2.1建筑物及施工现场的电气安全设计 2.1.1三相五线制系统的组成及特点 在三相四线制制供电系统中,把零线的两个作用分开,即一根线做工作零线(N),另外用一根线专做保护零线(PE),这样的供电结线方式称为三相五线制供电方式。三相五线制包括三根相线、一根工作零线、一根保护零线。三相五线制的接线方式如图2—1所示。

《综合课程设计》教学大纲(完整资料).doc

此文档下载后即可编辑 《综合课程设计》教学大纲 课程名称:综合课程设计 英文名称:Integrated Course Project for Communication Systems 总学时:3周,理论学时:实验学时:学分:3 先修课程要求: 电路分析、模拟电子技术、数字电子技术、高频电子线路、通信原理、FPGA原理与应用、Matlab与通信仿真技术、微机原理与接口技术、单片机技术及应用、计算机网络等 适用专业:通信工程 教学参考书: 樊昌信等编,《通信原理(第六版)》,国防工业出版社,2006年 马淑华等编,《单片机原理及应用》,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出版社,第1版 褚振勇等编,《FPGA原理与应用》,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出版社,第2版 谢希仁等编,《计算机网络》,电子工业出版社,第4版 1课程设计在培养方案中的地位、目的和任务 《综合课程设计》是配合本科通信工程专业的专业基础课程《通信原理》、《FPGA原理与应用》、《Matlab与通信仿真分析》、《单片机技术及应用》、《计算机网络》而开设的重要专业实践环节。目的是培养学生科学理论结合实际工程的能力,通

过该课程设计,要求学生在掌握通信基本理论的基础上,运用Matlab、FPGA、NS-2等工具对通信子系统或计算机网络进行仿真与设计,并计算基本性能指标,从而提高学生的综合设计实践能力。 另一方面,也可通过课程设计使学生深入理解单片机的基本原理,硬件结构和工作原理。掌握程序的编制方法和程序调试的方法,掌握常用接口的设计及使用。掌握一般接口的扩展方法及接口的调试过程。为学生将来在通信工程、电子信息工程、测试计量技术及仪器、电子科学与技术及其它领域应用单片机技术打下良好基础及应用实践能力。 2 课程设计的基本要求 1. 学习基本设计方法;加深对课堂知识的理解和应用。 2. 完成指定的设计任务和实验任务,理论联系实际,实现书本知识到工程实践的过渡。 3. 学会设计报告的撰写方法。 3 课程设计的内容 1. 无线收发信机部件设计 2. 数字调制与解调器的设计 3. 特殊信号产生器的设计 4. 同步信号提取 5. 编码译码器

发电厂电气部分初步设计

发电厂电气部分初步设计

188发电厂电气部分初步设计任务书 一、毕业设计的目的 电能有许多的优点,随着电力工业和国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电力已成为国民经济建设中不可缺少的动力,并广泛应用于一切生产和日常生活方面。而电力的安全运行则是电力生产过程中的重中之重,本次设计主要考察学生对电站方面的认识,通过对可能问题的分析来加深学生对电站的理解和应用以及其在电力系统中的作用。 二、主要设计内容 1.电气主接线及高压厂用电接线设计; 2.短路电流计算及主要电气设备选择; 3.配电装置设计; 4.发电机、变压器、输电线路的保护配置设计; 5.发电机保护设计; 6.发电机保护整定计算。 三、重点研究问题 1、电气主接线及高压厂用电接线设计; 2、短路电流计算及主要电气设备选择; 3、配电装置设计。 四、主要技术指标或主要设计参数 本电厂拟采用1条110KV输电线路(厂系线)直接与系统联系;另一条110KV输电线路(厂甲线)经过变电站甲与系统构成环网。该电厂还以双回110KV线路(厂乙线I、厂乙线II)向变电站乙供电。甲、乙变电站的主要用户是煤矿、化肥厂、钢铁厂及一些乡镇工业、农副产品加工业、农业、居民生活用电等。

电厂装机容量 2×65MW+2×75MW,其中:QF 2 -65-2-10.5型2台,QFQ-75-2-10.5型2台。厂用电率:65MW机组取8%,75MW机组取8%。 五、设计成果要求 1. 完成电站电气主接线方案设计,并确定主变压器的台数和型号; 2. 根据设计资料计算短路电流; 3. 选择设计站110KV高压电气设备并进行动、热稳定计算; 4. 主变压器保护的配置; 5. 设计说明书、计算书一份;5. CAD绘制电气主接线图、开关站平面布置图、发电机保护原理接线图及展开图、10KV配电室平面布置图。 六、其他 负荷资料表 电压线路名称最大功率cosφ距离(km)Tmax(h/y) 其它 110KV 厂系线100 联络线厂甲线35MW 0.8 20 5100 东北方厂乙线40MW 0.8 90 5100 西方 10KV 棉I厂线2400KW 0.8 2 5500 棉II厂线2250KW 0.8 2 5500 钢铁厂线2230KW 0.8 4 4000 印染厂I线6100KW 0.8 3 52300 印染厂II 线 5150KW 0.8 3 5230 市区I线7500KW 0.8 4 4300 市区II线7340KW 0.8 8 4300 市区III线8370KW 0.8 10 3500 市区IV线6820KW 0.8 10 3500 备用I线6250KW

130449649460562396发电厂电气部分课程设计

《发电厂电气部分课程设计》任务书 一、课题名称及原始资料 课题名称:某火力发电厂主接线的初步设计 原始资料如下: 1.火电厂的规模 1)装机容量 装机2台,容量分别为 2×300MW, U N =15.75kV cos ?=0.85 0.185d x =(以额定容量为基准的标幺值) 2)机组年利用小时 取h T 6000max =; 3)厂用电率按6%考虑。 2.电力负荷及电力系统连接情况 1)220kV 电压等级 架空线5回,最大负荷为250MW ,最小负荷为200MW ,cos ?=0.85, T max =4500h ; 2)500kV 电压等级 架空线4回,备用线1回,500kV 与电力系统连接,接受该发电厂的剩余功率。电力系统容量为3500MW ,系统等值电抗0.03(基准容量100MVA )。 3.其他的环境条件均处在额定环境下。 二、课程设计内容要求: 1. 对原始资料进行分析,初选两套主接线方案; 2. 定性的对两套主接线的可靠性和经济性进行分析,确定最终的主接线方案; 3. 选择主变压器及联络变压器的容量和型号; 4. 进行短路电流计算; 5. 选择主变压器后的断路器、隔离开关(后备保护动作时间为2.4s ,主保护的动作时间为 0.05s ),并进行校验。 三、课程设计任务要求: 1. 编写设计说明书,包括设计所需要的基本知识,对原始资料的分析、主接线方案的确定 依据以及主要电气设备的选择等。 2. 编写设计计算书,包括需要的各点的短路电流的计算过程。

3.绘图:拟定的主接线图。 四、变压器型号如下表: 其它变压器型号可在百度中输入GBT6451查询

课程设计原始资料 (1)

牵引变电所课程设计原始资料原始资料(任选其中一所进行设计) 1、电力系统及牵引变电所分布图 图例: :电力系统,火电为主 :地方220/110kV区域变电所 :地方110/35/10kV变电站 :铁道牵引变电所 ——:三相高压架空输电线 图中: L1:220kV 双回路150kM LGJ-300 L2:110kV 双回路10kM LGJ-120 L3:110kV 20kM L4:110kV 40kM L5:110kV 60kM L6:110kV 双回路20kM L7:110kV 30kM L8:110kV 50kM

L9:110kV 60kM L10:110kV 60kM 未标注导线型号者均为LGJ-185,所有导线单位电抗均为X=0.4Ω/kM 牵引变压器容量如下(所有U d%=10.5): A:2×3.15万kV A B:2×3.15万kV A C:2×3.15万kV A D:2×1.5万kV A E:2×1.5万kV A F:2×1.5万kV A 2、电力系统对各牵引变电所的供电方式及运行条件 [1] 甲站对A所正常供电时,两回110kV线路中,一回为主供电源,另一回备用。A所内采用两台牵引变压器固定全备用。所内不设铁路岔线。27.5kV侧需设室外辅助母线,每相馈线接电容补偿装置二组,电容器室内,电抗器室外。 [2] 甲站对B所供电时,110kV线路还需经B所送至丙站。正常运行时B所内有系统功率穿越。当甲站至B的输电线路故障时,B所由丙站供电,丙站内110kV母线分段运行,输电线L4、L5分别接入不同的分段母线上。正常运行时,丙站内110kV母线分段断路器断开。B所提供甲站至丙站的载波通道。 B所内采用两台牵引变压器固定全备用。所内不设铁路岔线,外部有公路直通所内。27.5kV侧需设室外辅助母线,每相馈线接电容补偿装置二组,电容器室内,电抗器室外。 [3] C所由丙站送出的两回110kV线路供电。但正常运行时,由甲站送至丙站(L5)再由丙站送至C所的一回110kV线路(L6)平时不向牵引负荷供电。只经过C所的110kV母线转接至某企业110kV变电站。 C所内采用两台变压器,固定全备用。所内不设铁路岔线,外部有公路直通所内。牵引侧除向两个方向的牵引网供电外,还要向电力机务段供电(两回)和地区10kV 负荷供电(一回)。C所内设有27.5/10kV 1000kV A动力变压器一台。10kV高压间内设有4路馈线,每路馈线设有:电流表、电压表、有功电度表、无功电度表。设有电流速断和接地保护,继电保护动作时间0.1秒。10kV高压间设在27.5kV高压室一端,单独开门。27.5kV侧设室外辅助母线,每相馈线接电容补偿装置二组,电容器室内,电抗器室外。 [4] 牵引变电所D、E、F由乙站供电。正常运行时,110kV线路在E所内断

电气CAD课程设计

新疆大学 实习(实训)报告 实习(实训)名称:电气CAD 学院:电气工程学院 专业、班级: 指导教师: 报告人: 学号: 时间:2016年1月5日

1 电气CAD实训报告 AutoCAD(Autodesk Computer Aided Design)是Autodesk(欧特克)公司首次于1982年开发的自动计算机辅助设计软件,用于二维绘图、详细绘制、设计文档和基本三维设计,现已经成为国际上广为流行的绘图工具。AutoCAD具有良好的用户界面,通过交互菜单或命令行方式便可以进行各种操作。它的多文档设计环境,让非计算机专业人员也能很快地学会使用。在不断实践的过程中更好地掌握它的各种应用和开发技巧,从而不断提高工作效率。AutoCAD具有广泛的适应性,它可以在各种操作系统支持的微型计算机和工作站上运行。[1] AutoCAD软件是由美国欧特克有限公司(Autodesk)出品的一款自动计算机辅助设计软件,可以用于绘制二维制图和基本三维设计,通过它无需懂得编程,即可自动制图,因此它在全球广泛使用,可以用于土木建筑,装饰装潢,工业制图,工程制图,电子工业,服装加工等多方面领域。AUTOCAD 2007(R17.0):2006.3.23,拥有强大直观的界面,可以轻松而快速的进行外观图形的创作和修改,07版致力于提高3D设计效率. 1)平面绘图:能以多种方式创建直线、圆、多边形、样条曲线等基本图形对 象 2)绘图辅助工具:AutoCAD提供了正交、对象捕捉、极轴追踪等绘图辅助工具。 3)编辑图形:AutoCAD具有强大的编辑内容,可以移动、复制、旋转、阵列、拉伸等。 4)标注尺寸:可以创建多种类型尺寸,标注外观可以自行设定。 5)书写文字:能轻易在图形的任何位置。沿任何方向书写文字,可设定文字字体、倾斜角度及宽度缩放比列等属性。 6)图层管理功能:图形对象都位于某一图层上,可设定图层颜色、线形、线宽等特性。 1.1 绘制及编辑图形 Auto CAD的“绘图”菜单中包含有丰富的绘图命令,使用它们可以绘制直线、构造线、多短线、圆、矩形、多边形、椭圆等基本图形,也可以将绘制的图形转换为面域,对其进行填充。如果再借助于“修改”菜单中的修改命令,便可以绘制出各种各样的图形。对于一些基本图形,通过拉伸、设置标高和厚度等操作就可以轻松地转换为其他图形。使用“绘图”|“建模”命令中的子命令,用户可以很方便地绘制圆柱体、球体、长方体等基本实体以及三维网格、旋转网格

综合课程设计报告

综合课程设计报告

摘要 本报告介绍了一个运用c++设计一个个人的记账软件具体过程。实现了添加、查询、删除、修改等功能。能够大致的记录个人的收入支出情况。 开发背景 个人理财在中国得到大众的认可和金融机构的重视是近几年的事情。人们对个人理财的重视程度,与我过市场经济制度不断完善、资本市场的长足发展、金融产品的日趋丰富以及居民总体收入水平的上升等等是分不开的。可是比起发达国家我们的理财观念还远远不足。 可是理财并不困难,并非非要靠个人理财专业人士的建议才能身体力行。只要了解收支状况、设定财务目标、拟定策略、编列预算、执行预算到分析成果这六大步骤,便能够轻松的达成个人的财务管理。至于要如何预估收入掌握支出进而检讨进则有赖于平日的财务记录,也就是需要一款便于记账的软件。 最近越来越多的人具有记账的习惯。家庭、个人的收入支出结构在日益变化,单纯的靠本子记录收入支出无法满足对于收入支出结构的统计分析,因此以个人用户为目标的记账软件应运而生。相应的各种面向家庭以及个人的理财软件也越来越多。可是众多个人理财软件操作专业,对于个人用户而言功能过于强大,分析

数据用语也不易理解。因此开发一个操作简便、统计结果直观并对个人用户理财有参考价值的记账软件无疑能为广大个人用户提供方便。 总而言之,在不久的将来家庭使用理财软件也将成为国内家庭的必须品。能提供简单明了的功能以及操作的记账软件更是被广泛需要。这种软件也会为提升人们的胜过品质发挥它最大的作用。 技术背景 C语言是国内广泛使用的一种计算机语言,学会使用c语言进行程序设计是计算机工作者的一项基本功。对于我们大学生来说,学习这样一门c程序课程更是有必要。此次课程设计我所采用的环境是vc++,使用基本控制结构,如循环和选择,着重实现管理系统的增删改以及查询等典型的功能。程序设计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课程,既要掌握概念又要动手编译,更多的是要上机去调试,虽然初学时很麻烦,可是养成习惯后我相信受益匪浅。 开发环境 Vc++,win7. 设计目标 为了满足用户的需要,本系统将实现以下功能: 记录日常收支情况,查找某天的收支情况,插入忘记的收支功

发电厂电气部分课程设计剖析

1 火力发电厂电气部分设计 1.1设计的原始资料 凝汽式发电厂: (1)凝汽式发电组3台:3*125MW,出口电压:15.75KV,发电厂次暂态电抗:0.12;额定功率因数:0.8 (2)机组年利用小时: T=6000小时;厂用电率:8%。发电机主保护动 max 作时间0.1秒,环境温度40度,年平均气温为20度。 电力负荷: 送入220KV系统容量260MW,剩余容量送入110KV系统。 发电厂出线: 220KV出线4回; 110KV出线4回(10KM),无近区负荷。 电力系统情况: 220KV系统的容量为无穷大,选基准容量100MVA归算到发电厂220KV 母线短路容量为3400MVA,110KV系统容量为500MVA。 1.2设计的任务与要求 (1)发电机和变压器的选择 表1.1 汽轮发电机的规格参数 型号额定电压额定容量功率因数接线方式次暂态电抗QFS-125-2 15.75KV 125MW 0.8 YY 0.12 注:发电及参数如上表,要求选择发电厂的主变,联络110KV和220KV的联络变压器的型号。 (2) 电气主接线选择 注:火力发电厂的发电机-变压器接线方式通常采用单元接线的方式,注意主变容量应与发电机容量相配套。110KV和220KV电压级用自耦变压器联接,相互交换功率,我们的两电压等级母线选用的接线方式为:220KV采用双母三分段接线,110KV采用双母线接线。 (3) 短路电流的计算 在满足工程要求的前提下,为了简化计算,对短路电流进行近似计算法。 结合电气设备选择选择短路电流计算点求出各电源提供的起始次暂态电流

''I,冲击电流 I,及计算短路电流热效应所需不同时刻的电流。 sh (4) 主要电气设备的选择 要求选择:110KV侧出线断路器、隔离开关、电流互感器。

露采课程设计资料讲解

1. 总论 1.1 课程设计概述 1.1.1 课程设计题目 露天矿开采境界设计 1.1.2 设计初始条件 1. 最终台阶高10m,最终台阶坡面角65°,露天矿采矿场最小底宽16m,最终边帮角51°,经济合理剥采比6m3/ m3。 2. 开拓运输道路采用Ⅲ级矿山公路,道路路基宽度8m。 1.1.3 要求完成的主要任务 1. 设计任务:确定露天矿开采境界深度,底部位置及周界,确定露天采场最终边帮结构,并绘制开采境界平面图,露天矿开拓运输道路定线,绘制露天矿开采终了平面图,绘制露天矿开采境界横纵面图,编写课程设计计算说明书。 2. 设计成果:课程设计计算说明书一份,相似形开采境界设计横断面图(4#图纸3张),开采境界深度设计计算横断面图、纵断面图(4#图纸3张,3#图纸1张),露天矿开采境界平面图(3#图纸一张),露天矿开采终了平面图(3#图纸一张),露天矿开采境界断面图(4#图纸3张),露天矿开采境界纵断面图(3#图纸一张) 1.2 设计依据和技术经济原则 1.2.1 设计依据 ⑴课程设计任务书 ⑵矿床地质资料 a. 地质地形(平面)图1张(3#图纸) b. 地质横断面图3张(4#图纸) 1.2.2 设计技术经济原则 ⑴露天矿开采境界按境界剥采比不大于经济合理剥采比的准则设计 ⑵露天矿采用公路运输开拓,开拓系统路线按Ⅲ级矿用运输公路设计 1.3 设计方案和设计内容简述

设计方案:矿床拟用露天开采,绘定其1:1000的地址剖面图三张及相应矿区地形图一张,设台阶高度为10m,从+900往上、下划分,露天采场最小底宽16m,采用汽车运输,路基宽8m,最小转弯半径15m,连接平台40m,限制坡度10%,最终的台阶坡面角65°,稳定的最终帮坡角小于等于51°,经济合理剥采比6m3/ m3 设计内容: 1. 用横坡面面积比法计算各水平境界剥采比,绘成曲线,按n

《电气安全工程》课程设计报告

浙江工业大学《电气安全工程》课程设计 设 计 报 告 姓班学名:XXX 级:XXXXXXXXXXXXX 号:XXXXXXXXXXXXX

时间:2013年6月7日

第1章 1.1 1.2第2章 目录: 概述 (2) 电器安全课程设计的目的 (2) 课程设计的组成部分 (2) 电器安全课程设计的内容我 (2) 2.1建筑物及施工现场的电气安全设计 (2) 2.1.1三相五线制系统的组成及特点 (2) 2.1.2工地临时用电的安全技术措施 (3) 2.1.3建筑物的防雷系统 (4) 2.1.4建筑物的等电位 (5) 2.1.5施工工地的用电安全管理措施 (5) 2.2机械厂的用电安全管理措施 (6) 2.2.1TN和TT系统 (6) 2.2.2典型电路——三相异步电动机控制电路设计 (8) 2.2.3电动机的绝缘性能的判别 (9) 2.2.4安全管理制度的设计 (10) 第3章 3.1 3.2 3.3总结 (12) 所遇到的问题 (12) 收获体会及建议 (13) 参考资料 (13)

第1章概述 机械电气安全技术以安全作为主线,对事故的机理,特点,规律防范措施等进行研究。已达到减少和抑制事故发生的目的。从安全的角度出发来研究人-机-环境这三个因素,如何相互协调而达到效能最优,可以说其立足点在于保证人在工作过程中既能安全又能舒适地工作。实践表明在设计中忽视人性化设计而导致作业疲劳引发事故的情况并不少见,而且随着人们对生活质量的进一步要求,各种产品的设计均要考虑到宜人的原则。 1.1 电器安全课程设计的目的 通过电气安全课程设计,巩固在课堂上学到的知识,并且将学到的知识运用于实践的能力。通过对项目一(建筑物及施工现场的电气安全)的设计,了解施工现场的临时供电系统、施工现场的注意事项,明白建筑物采用等电位的原理和方法,建筑无防雷知识;通过项目二(机械厂的用电安全)设计,掌握高、低电压器实物认知,了解三相异步电动机的直接启动控制线路原理及其电路保护,学会三相异步电动机的继电接触控制线路接线。 1.2 课程设计的组成部分 课程设计主要包括项目一:建筑物及施工现场的电气安全;项目二:机械厂的用电安 全两部分。其中每部分都有五个任务,下面将分别介绍这五个部分的具体设计情况。 第2章电器安全课程设计的内容 2.1建筑物及施工现场的电气安全设计 2.1.1三相五线制系统的组成及特点 五线制包括三相电的三个相线(A、B、C线)、中性线(N线);以及地线(PE线)。中性线(N线)就是零线。三相负载对称时,三相线路流入中性线的电流矢量和为零,但对于单独的一相来讲,电流不为零。三相负载不对称时,中性线的电流矢量和不为零,会产生对地电压。

软件综合课程设计任务书

软件综合课程设计任务书

————————————————————————————————作者: ————————————————————————————————日期: ?

软件综合课程设计任务书 一、课程设计的目的、要求 目的:软件综合课程设计是一个综合性的设计型实验教学环节,旨在使学生通过软件开发的实践训练,进一步掌握设计开发软件的方法与技术,学会数据的组织方法,提高软件开发的实际能力,培养创造性的工程设计能力和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实现以下目标: 1.深化已学的理论知识,完成理论到实践的转化 通过软件开发的实践,进一步加深对软件工程方法和技术的了解,将所学的理论知识运用于开发实践中,并在实践中逐步掌握软件工具的使用。 2. 提高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课程设计不仅是一次软件工程实践的模拟训练,同时通过软件开发的实践,积累经验,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 培养“开拓创新”能力 大力提倡和鼓励在开发过程中使用新方法、新技术,激励学生实践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开拓思路,设计新算法、新创意,培养创造性的工程设计能力; 要求:学生组成开发小组(2~4人),以小组为单位选择并完成一个规模适度的软件项目,在教师的指导下以软件设计为中心,独立完成从需求分析到软件测试的开发过程。 二、设计步骤安排 1.确定课题 由教师命题并给出各课题的具体需求,学生根据课题涉及的知识领域及自己对该领域的熟悉程度和对该课题的兴趣,选择课题,经教师调整审定后确定; 2. 需求分析 建立系统的分析模型,这是系统开发的重要阶段。主要工作是: 分析确定系统应具备的功能、性能,并从经济上、技术上进行可行性分析,建立“需求分析模型”确定开发计划。 3. 软件设计 具体工作是:对系统的分析模型进行修改、细化,进行系统的结构设计,用户界面设计,数据管理部件设计(若系统涉及到数据库,要对数据库结构进行设计) 4. 编码与测试 根据项目的应用领域及语言的特点,选择编程语言进行编码,要求给出程序的详细注释(包括模块名、模块功能、中间过程的功能及变量说明); 由开发小组进行除验收测试以外的测试工作(包括单元测试、组装测试与系统(确认)测试)。所有测试过程都要求采用综合测试策略,先进行静态分析,再进行动态测试。要求制定测试计划、记录测试过程与结果、保留测试用例、写出测试报告。 5. 验收测试 由教师组织验收测试的实施,内容包括:系统能否正确运行,实际系统与设计方案是否一致,是否实现了需求所确定的功能与性能,系统设计有无特色,算法有无创新,系统结构是否合理、新颖,系统界面是否友好、美观,操作是否简单,使用是否方便。6.总结和整理课程设计报告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