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验室常见中毒急救措施通用版

实验室常见中毒急救措施通用版
实验室常见中毒急救措施通用版

解决方案编号:YTO-FS-PD862

实验室常见中毒急救措施通用版

The Problems, Defects, Requirements, Etc. That Have Been Reflected Or Can Be Expected, And A Solution Proposed T o Solve The Overall Problem Can Ensure The Rapid And Effective Implementation.

标准/ 权威/ 规范/ 实用

Authoritative And Practical Standards

实验室常见中毒急救措施通用版

使用提示:本解决方案文件可用于已经体现出的,或者可以预期的问题、不足、缺陷、需求等等,所提出的一个解决整体问题的方案(建议书、计划表),同时能够确保加以快速有效的执行。文件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

常见中毒急救措施

(一)氰及其化合物

离开污染区,立即进行人工呼吸(不可用口对鼻的人工呼吸,以防中毒),等呼吸恢复后,给患者吸入亚硝酸异戊酯、氧气,静卧、保暖。

(二)氟及其化合物

.溅入眼内,速离开污染区,脱去污染衣着,用大量清水冲洗,至少15分钟以上。皮肤灼伤在水洗后,可用稀氨水敷浸,口才静卧保暖。

(三)光气

使吸入患者急速离开污染区,安静休息(很重要),吸氧,眼部刺激、皮肤接触用水冲洗,脱去染毒衣着,可注射乌洛托品20%20毫升。

(四)磷化氢

吸入口才速离污染区,安静休息,并保温。以口进入,及早彻底用高锰酸钾液洗胃或用硫酸铜液催吐,忌用鸡蛋、牛奶及油类泻剂。呼吸困难注射由梗菜碱或安钠咖,注意不可用解磷定(PAM)和其他巯基类药物。

(五)硫化氢

吸入口才急速离开污染区,安静休息保暖,如呼吸停止,立即人工呼吸、吸氧,眼部刺激用水或2%碳酸氢钠冲洗,结膜炎可用醋酸可的松软膏点眼,静脉注射美蓝加入葡萄糖溶液,或注射硫代硫酸钠,促使血红蛋白复原,控制中毒性肺炎与肺水肿发生。

(六)砷及其化合物

吸入或误服,及时进行解毒剂注射,如二巯丙醇、二巯基丙磺酸钠及二巯丁二钠等,对症治疗。

(七)二氧化硫分析

吸入口才迅速移到空气新鲜处,吸氧呼吸停止立即人工呼吸,呼吸刺激等咳嗽症状,可雾化吸入2%碳酸氢钠,喉头痉挛窒息时应切开气管,并注意控制肺水肿发生。

(八)汞及其化合物

吸入口才迅速脱离污染区,皮肤、眼接触时,用大量水及肥皂彻底清洗,休息保暖。经口进入,立即漱口,饮牛奶、豆浆或蛋清水,注射二巯基丙磺酸钠、BAL等。

(九)甲醇及醇类

中毒者离开污染区,经口进入,立即催吐或彻底洗胃。

(十)强酸类

皮肤用大量清水或碳酸氢钠冲洗,酸雾吸入者用2%碳酸氢钠雾化吸入。经口误服,立即洗胃,可用牛奶、豆浆及蛋白水、氧化镁悬浮液,忌用碳酸氢钠及其他碱性药洗胃。

(十一)强碱类

大量清水冲洗皮肤,特别对眼要用流动水及时彻底冲洗,并用硼酸或稀醋酸液中和碱类。经口误服,引起消化道灼伤,用牛奶、豆浆及蛋白水或木炭粉保护粘膜。

(十二)有机磷农药

除去污染,彻底清洗皮肤,安静休息,注射阿托品及

氯磷定,解磷定等解毒药(敌百虫中毒禁用碳酸氢钠及碱性药物,对硫磷等禁用过锰酸钾洗胃)。

(十三)铅及其化合物

用依地酸二钠钙或二巯基丁二酸钠注射排毒,腹绞痛不易控制可用10%葡萄糖酸钙注射。

(十四)石油类

吸入患者立即离开污染缺氧环境,清洗皮肤,休息保暖如吸入汽油多,也可发生吸入性肺炎。

(十五)苯的氨基、硝基化合物

吸入及皮肤吸收者立即离开污染区,用大量清水彻底冲洗皮肤,脱去污染衣物,用温水或冷水冲洗,休息、吸氧,并注射美蓝及维生素C葡萄糖液。中毒急救治疗的一般原则

(一)急性皮肤吸收的中毒

经皮肤吸收毒物,或腐蚀造成皮肤灼伤的毒物,应立即脱去受污染的衣物,用大量清水冲洗,也可用微温水,禁用热水。

(二)误服吞咽中毒

误服吞咽除及时反复漱口,除去口腔毒物外,应当:

1、催吐:催吐在服毒后四小时内有效,简单的办法是用手指、棉棒或金属匙柄刺激咽部舌根,对昏迷、痉挛发作,及吞强酸、强碱等腐蚀品,汽油,煤油等有机溶剂时禁用或慎用。

2、洗胃:洗胃是治疗常规,有催吐禁忌者慎用。用清水、生理盐水或其他能中和毒物的液体洗胃。洗胃液每次不超过500毫升,以免把毒物冲入小肠,反复洗,直到洗出液几次无毒物为止。

3、清泻:口服或胃管送入大剂量的泻药,如硫酸镁、硫酸钠等。

4、应用解毒、防毒及其他排毒药物。

中毒急救要领

(一)安全进入毒物污染区

对于高浓度的硫化氢、一氧化碳等毒物污染区以及严重缺氧环境,必须立即通风,参加救护人员需佩戴供氧式防毒面具。毒物也应采取有效防护措施方可入内救护。

(二)迅速抢救生命

中毒者脱离染毒区后,应在现场立即着手急救。心脏停止的,立即拳击心脏部位的胸壁或作胸外心脏按摩,直接对心脏内注射肾上腺素或异丙肾上腺素,抬高下肢使头部低位后抑。呼吸停止者赶快作人工呼吸,最好对用口对口吹气法,剧毒品不适宜用口对口法时,可用史氏人工呼吸法,直至恢复自主心搏和呼吸。急救操作不可动作粗暴,造成新的损伤。眼部溅入毒物,应立即用清水冲洗,或将脸部浸入满盆清水中,张眼并不断摆动头部稀释洗去毒物。

(三)彻底清除毒物污染,防止继续吸收

脱离污染区后,立即脱险受污染的衣物,对于皮肤、毛发甚至指甲缝中的污染。都要注意清除。对能由皮肤吸收的毒物及化学灼伤,应在现场用大量清水或其他备用的解毒、中和液冲洗。毒物经口侵入体内,应及时彻底洗胃或催吐,除去胃内毒物,并及时以中和、解毒药物减少毒物的吸收。

(四)送医院治疗

经过初步急救,速送医院继续治疗。

常备中毒急救用药品

1、亚硝酸钠(Sodi Nitris 0.3g/10ml,amp)氰化合物中毒急救用。

2、硫代硫酸钠(Sodi Thiosulfas 0.5/10ml

1.0g/20ml,amp)氰化合物中毒急救用。与1合用。

3、硫酸阿托品(Atopine Sulfas 1mg/1ml amp)有机磷中毒急救与氯磷定合用。

4、维生素-C(Vitamin-C,Assorbic acid

0.25g/2ml/0.1g/1ml/100mg/Tab)参与体内氧化还原反应,有解毒作用。

5、二巯基二丁钠(Sodi Dimercapto Succinas,DMS0.5g/amp 1.0/amp)用前注射用10-

20ml新鲜配制。重金属与砷解毒剂,与BAL同。

6、肾上腺素(Adrenaline Hydrochloride 1mg/1ml amp)改善循环、抗休克。心跳骤停急救。

7、硫酸铜(Cupper Sulfas)催吐剂。

8、活性炭(Carbo Medicinalis)吸收肠内毒物。

9、乙醇(Alcohol)清洁被污染的皮肤。

10、氨水(Liq Ammonian)刺激复醒剂,给予昏厥者吸入。

该位置可输入公司/组织对应的名字地址

The Name Of The Organization Can Be Entered In This Location

实验室安全防护规章制度

实验室安全防护制度 实验室是学校教学的重要科学基地,贮存有贵重的仪器和化学危险药品。为防止损失和产生事故,必须做好防盗、防火、防水、防毒和安全用电等工作。 一、防盗 1、加强防卫,经常检查,堵塞漏洞。 2、非工作人员不得进入仪器室,室内无人时随即关好门窗。 3、仪器室内不会客,不住宿,未经领导同意,谢绝参观。 4、办公室内不得存放现金过夜,不得存放私人贵重物品。 5、发生盗窃案件时,保护好现场,及时向领导、治安部门报告。 二、防火、防爆 1、仪器室备有防火设备:灭火机、砂箱等。严禁在仪器室内生火取暖。 2、易燃、易爆的化学药品要妥善分开保管,应按药品的性能,分别做好贮藏工作,注意安全。 3、做化学实验时要严格按照操作规程进行,谨防失火、爆炸等事故发生。 三、防水 1、实验室的上、下水道必须保持通畅,实验楼要有自来水总闸,生物、化学实验室设置分闸,总闸由值班人员负责启闭,分闸由有关管理人员负责启闭。 2、冬季做好水管的保暖和放空工作,要防止水管受冻爆裂酿成水患。 四、防毒 1、实验室藏有有毒物质,实验中会产生毒气、毒液,因此必须做好防毒工作。有毒物质应妥善保管和贮藏,实验后的有毒残液要妥善处理。 2、建立危险品专用仓库,凡易燃、有毒氧化剂、腐蚀剂等危险性药品要设专柜单独存放。 3、化学危险品在入库前要验收登记,入库后要定期检查,严格管理,做到"五双管理"即双人管理、双人收发、双人领料、双人记帐、双从把锁。 4、实验中严格遵守操作规程,制作有毒气体要在通风橱内进行,学生实验室装有排风扇,保持实验室内通风良好。 5、学生实验桌上备有废液瓶,化学实验室备有废液缸,实验室附近有废液处理池,防止有毒物质蔓延,影响人畜。 五、安全用电 1、实验室供电线路安装布局要合理、科学、方便,大楼有电源总闸,分层设分闸,并备有触电保安器。

施工安全风险预防措施【最新版】

施工安全风险预防措施 为了进一步加强安全生产工作,全面整治施工现场安全生产重大事故隐患,坚决遏制重大事故发生,促使项目安全生产形势的持续稳定发展,消除事故隐患,防止或减少生产安全事故的发生,以科学发展观统领全局,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方针和“预防为主、标本兼治、重在治本”的原则,全面实施建筑安全标准化管理,减少伤亡事故尤其是遏制重特大事故的发生,提高施工从业人员素质,确保项目部施工安全生产形势平稳发展。 一、工程概况 XX 二、危险源识别与评价 (一)工程特点与安全控制重点 1.工程施工有三大特点,一是产品固定,人员流动;二是露天高处作业多,手工操作体力劳动繁重;三是施工变化大,规则性差,不安全因素随工程进度变化而变化。基于上述特点,施工现场必须随着工程进度的发展、变化,及时调整安全防护设施,方能消除隐患,保

证安全。 2.按照国家标准《企业职工伤亡事故分类》GB6441的规定,我国将职业伤害事故分成20类,主要有:物体打击、车辆伤害、机械伤害、起重伤害、触电、淹溺、灼烫、火灾、高处坠落、坍塌、冒顶片帮、透水、放炮、火药爆炸、瓦斯爆炸、锅炉爆炸、容器爆炸、其他爆炸、中毒和窒息以及其他伤害。其中高处坠落、物体打击、触电、机械伤害、坍塌是工程施工项目安全生产事故的主要风险源: (1)高处坠落。作业人员从临边、洞口处坠落;从脚手架上坠落;在安装、拆除龙门架(井字架)、龙门吊过程中坠落;在安装、拆除模板时坠落;吊装结构和设备时坠落。 (2)触电。对经过或靠近施工现场的外电线路没有或缺少防护,作业人员在搭设钢管架、绑扎钢筋或起重吊装过程中,碰触这些线路,造成触电;使用各类电器设备触电;因电线破皮、老化等原因触电。 (3)物体打击。作业人员受到同一垂直作业面的交叉作业中和通道口处坠落物体的打击。 (4)机械伤害。主要是垂直运输设备、吊装设备、各类桩机和场内驾驶(操作)机械对人的伤害。

实验室安全防护制度通用版

管理制度编号:YTO-FS-PD582 实验室安全防护制度通用版 In Order T o Standardize The Management Of Daily Behavior, The Activities And T asks Are Controlled By The Determined Terms, So As T o Achieve The Effect Of Safe Production And Reduce Hidden Dangers. 标准/ 权威/ 规范/ 实用 Authoritative And Practical Standards

实验室安全防护制度通用版 使用提示:本管理制度文件可用于工作中为规范日常行为与作业运行过程的管理,通过对确定的条款对活动和任务实施控制,使活动和任务在受控状态,从而达到安全生产和减少隐患的效果。文件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 实验室是学校教学的重要科学基地,贮存有贵重的仪器和化学危险药品。为防止损失和产生事故,必须做好防盗、防火、防水、防毒和安全用电等工作。 一、防盗 1、加强防卫,经常检查,堵塞漏洞。 2、非工作人员不得进入仪器室,室内无人时随即关好门窗。 3、仪器室内不会客,不住宿,未经领导同意,谢绝参观。 4、办公室内不得存放现金过夜,不得存放私人贵重物品。 5、发生盗窃案件时,保护好现场,及时向领导、治安部门报告。 二、防火、防爆 1、仪器室备有防火设备:灭火机、砂箱等。严禁在仪器室内生火取暖。 2、易燃、易爆的化学药品要妥善分开保管,应按药

品的性能,分别做好贮藏工作,注意安全。 3、做化学实验时要严格按照操作规程进行,谨防失火、爆炸等事故发生。 三、防水 1、实验室的上、下水道必须保持通畅,实验楼要有自来水总闸,生物、化学实验室设置分闸,总闸由值班人员负责启闭,分闸由有关管理人员负责启闭。 2、冬季做好水管的保暖和放空工作,要防止水管受冻爆裂酿成水患。 四、防毒 1、实验室藏有有毒物质,实验中会产生毒气、毒液,因此必须做好防毒工作。有毒物质应妥善保管和贮藏,实验后的有毒残液要妥善处理。 2、建立危险品专用仓库,凡易燃、有毒氧化剂、腐蚀剂等危险性药品要设专柜单独存放。 3、化学危险品在入库前要验收登记,入库后要定期检查,严格管理,做到"五双管理"即双人管理、双人收发、双人领料、双人记帐、双从把锁。 4、实验中严格遵守操作规程,制作有毒气体要在通风橱内进行,学生实验室装有排风扇,保持实验室内通风良好。 5、学生实验桌上备有废液瓶,化学实验室备有废液

施工安全风险预防措施

施工风险预防措施 为了进一步加强安全生产工作,全面整治施工现场安全生产重大事故隐患,坚决遏制重大事故发生,促使项目安全生产形势的持续稳定发展,消除事故隐患,防止或减少生产安全事故的发生,以科学发展观统领全局,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方针和“预防为主、标本兼治、重在治本”的原则,全面实施建筑安全标准化管理,减少伤亡事故尤其是遏制重特大事故的发生,提高施工从业人员素质,确保项目部施工安全生产形势平稳发展。 一、工程概况 **** 二、危险源识别与评价 (一)工程特点与安全控制重点 1.工程施工有三大特点,一是产品固定,人员流动;二是露天高处作业多,手工操作体力劳动繁重;三是施工变化大,规则性差,不安全因素随工程进度变化而变化。基于上述特点,施工现场必须随着工程进度的发展、变化,及时调整安全防护设施,方能消除隐患,保证安全。 2.按照国家标准《企业职工伤亡事故分类》GB6441的规定,我国将职业伤害事故分成20类,主要有:物体打击、车辆伤害、机械伤害、起重伤害、触电、淹溺、灼烫、火灾、高处坠落、坍塌、冒顶片帮、透水、放炮、火药爆炸、瓦斯爆炸、锅炉爆炸、容器爆炸、其

他爆炸、中毒和窒息以及其他伤害。其中高处坠落、物体打击、触电、机械伤害、坍塌是工程施工项目安全生产事故的主要风险源: (1)高处坠落。作业人员从临边、洞口处坠落;从脚手架上坠落;在安装、拆除龙门架(井字架)、龙门吊过程中坠落;在安装、拆除模板时坠落;吊装结构和设备时坠落。 (2)触电。对经过或靠近施工现场的外电线路没有或缺少防护,作业人员在搭设钢管架、绑扎钢筋或起重吊装过程中,碰触这些线路,造成触电;使用各类电器设备触电;因电线破皮、老化等原因触电。 (3)物体打击。作业人员受到同一垂直作业面的交叉作业中和通道口处坠落物体的打击。 (4)机械伤害。主要是垂直运输设备、吊装设备、各类桩机和场内驾驶(操作)机械对人的伤害。 (5)坍塌。随着工程的建设发展,施工坍塌事故正在成为另一大伤害事故。施工中发生的坍塌事故主要表现为:现场浇混凝土梁、模板支撑失稳倒塌,基坑沟槽边坡失稳引起土石方坍塌,施工现场的围墙及挡墙质量低劣坍落,暗挖施工掌子面和地面坍塌,拆除工程中的坍塌。 3.施工中人的不安全行为、物的不安全状态、作业环境的不安全因素和管理缺陷是项目职业健康安全控制的重点,必须采取有针对性的控制措施。项目施工中必须把好安全生产“六关”,即措施关、交底关、教育关、防护关、检查关、改进关。 (二)危险源辨识

生物安全二级实验室防护措施

生物安全二级(BSL-2)实验室防护措施 根据所操作的生物因子的危害程度和采取的防护措施,相关防护屏障要符合相应生物安全级别的要求。 生物安全二级水平(BSL-2)实验室: 一、警示标识 1、实验室的建筑物入口、实验室入口、实验室操作间,仪器设备等都粘贴相应的警示标识,列明该实验室内各种潜在危险。 2、生物危害标识:标志底色为黄色,文字为黑色 生物危险二级 非工作人员禁止入内 3、化学品危险标识 根据实验室现有危险化学品的危险特性和状态,做以下标识:爆炸品、易燃气体、易燃液体、易燃固体、有毒品、腐蚀品、致癌致畸品。 二、物理防护屏障 实验室生物安全必须配备初级物理防护屏障,它包括各级生物安全设备和个人防护装备(初级防护屏障)。实验室的设施结构和通风设计构成次级物理防护屏障(次级防护屏障)。 能产生传染物外溢、溅出和气溶胶的操作,包括离心、研磨、搅拌、强力震荡混合、超声波破碎、打开装有传染性材料的容器、动物鼻腔注射、收取感染动物和孵化卵的组织等,都要使用Ⅱ级生物安全柜和物理防护设备。 三、设施和设备 1、实验室设施(次级防护屏障)在建筑中,实验室与一般区域隔离。 建筑结构和平面布局 建筑物抗震能力八级,防鼠、防虫、防盗。 建筑物内实验室安装有门禁系统,禁止无关人员进入。实验室门口处设有柜子,将个人服装与实验服分开放置。实验室有安全通道和紧急出口,有明显标识。 密闭性和内表面

实验室的墙壁、天花板和地面的表面光滑、易清洁、不积尘、不渗水、不凝集蒸汽、耐化学品和消毒剂的腐蚀。地表面平整,防滑。工作台面易于清洁,防水,耐热、有机溶剂、酸、碱和常用消毒剂的损害和腐蚀。实验室内所有的门可关闭;实验室出口有在黑暗中可明确辨认的标识。 空调 每个实验室都安装有空调。 照明适合于室内一切活动。 可靠的电力供应。冰箱配置有备用电源。 2、安全设备(初级防护屏障) 防护服装 防护手套 生物安全柜 感染性材料的操作,如细菌分离、组织培养、鸡胚接种、动物体液的收取等,都应在Ⅱ级生物安全柜内进行。生物安全柜每12个月由生产厂家负责全面检测一次,每次使用生物安全柜时,应注意观察其运行是否正常,并填写使用记录。 高压灭菌器 高压灭菌是最为常用的杀死微生物的物理手段,所用的培养物和废弃物在处理前都要用高压蒸汽灭菌器消毒。 急救箱 实验室必须配备急救箱。急救箱内至少应包括:消毒剂、消毒药棉、一次性橡胶手套、无菌创伤敷料/纱布、胶布、绷带、镊子、剪刀等。 消防器材 实验室应配置适用的消防器材,如灭火器。 洗眼装置 实验室工作区配置洗眼装置。 四、个人防护装备的总体要求 实验室所用的任何个人防护装备应符合国家有关标准的要求。在生物危害评估的基础上,按不同级别的防护要求选择适当的个人防护装备,并制定有相应程序控制个人防护装备的选择、使用和维护等。

实验室安全防护知识注意事项(正式)

编订:__________________ 单位:__________________ 时间:__________________ 实验室安全防护知识注意 事项(正式) Standardize The Management Mechanism To Make The Personnel In The Organization Operate According To The Established Standards And Reach The Expected Level. Word格式 / 完整 / 可编辑

文件编号:KG-AO-4600-41 实验室安全防护知识注意事项(正 式) 使用备注:本文档可用在日常工作场景,通过对管理机制、管理原则、管理方法以及管 理机构进行设置固定的规范,从而使得组织内人员按照既定标准、规范的要求进行操作,使日常工作或活动达到预期的水平。下载后就可自由编辑。 近日,合肥工业大学化学楼发生硫化氢泄漏事件。化学试剂在实验中随时充满了危险,因此需要特别注意!发点实验室安全防护方面的知识,一起学习。 化学实验中会经常使用各种化学药品和仪器设备,以及水、电、煤气,还会经常遇到高温、低温、高压、真空、高电压、高频和带有辐射源的实验条件和仪器。若缺乏必要的安全防护知识,会造成生命和财产的巨大损失。因此,对从事化学实验室工作人员的安全防护教育是非常重要的,必须引起本中心全体人员的重视。 危险化学品 易燃试剂 在处理易燃试剂时,都应严格检查在附近有无明

火。下列常用的有机溶剂都具有很大的易燃性:碳氢化合物如己烷、轻石油(即石油醚)、苯、甲苯;醇类如甲醇、乙醇;酯类如乙酸乙酯;酮类如丙酮;醚类化合物因其暴露在空气或见光会产生易爆炸的过氧化物,因此,使用时要特别注意。常用的乙醚和四氢呋喃就属于醚类,处理时要特别小心。 此外,乙醚还具有相当低的沸点和一定程度的麻醉作用,二硫化碳具有很高的易燃性,甚至用水浴加热都会导致它着火,因此在实验中应尽量避免使用。 氧化剂 硫酸、硝酸既有很强的腐蚀性,也有很强的氧化性。像漂白粉、过氧化氢、过酸、二氧化钴和高锰酸钾等都是很强的氧化剂。 腐蚀性药品 处理或使用腐蚀性试剂时一定要戴上防护手套。一旦溅到皮肤上,应立即用大量的水冲洗干净。无机酸当中的硫酸、盐酸、氢溴酸、磷酸和硝酸,有机酸中的羧酸、磺酸都是具有腐蚀性的。苯酚也是相当危

化学实验室的安全防护与急救措施

化学实验室的安全防护与急救措施 在化学实验室中,使用化学药品与试剂种类繁多,并且许多化学药品易燃、易爆、有毒或有腐蚀性。许多检验工作要在具有危险性的条件下进行(如高温、超低温、高压、真空或辐射等),需要使用特殊设备。因此,化学实验室存在一定的不安全性。一旦发生事故,即会造成生命和财产的巨大损失。因此,实验室工作人员不但需要有非常强烈的安全意识,还必须熟练掌握实验室安全防护措施和急救知识。 化学实验室常见的事故:火灾、爆炸、中毒、机电及玻璃割伤、化学药品腐蚀伤害。 1 实验室安全防范措施 1.1 防火防爆的基本措施 实验室中需要经常使用易燃、易爆以及强氧化型的试剂、气体等,同时经常需要进行加热、灼烧、蒸馏等实验操作,随时存在着火、爆炸的可能。 a)控制易燃、易爆物质的使用。在满足实验、研究的条件下,尽量不用或少用化学危险品。特别是在选择有机溶剂时,尽量选用火灾、爆炸危险性低的替代品。 b)加强容器设备的密闭性,不能用开口或破损容器盛装易燃物质,容积较大而没有保护装置的玻璃容器不能贮存易燃液体,不耐压的容器不能充装压缩气体和加压气体。 c)通风后可燃物质在空气中的浓度一般会少于或等于爆炸下限

的四分之一,因此要加强通风。 d)不能用带有磨口塞的玻璃瓶盛装爆炸性物质;盛装化学危险品的容器必须清洗干净,以免与其他异物发生反应;使用惰性气体降低空气中氧的含量是防止爆炸的基本原理,使用干燥爆炸性物质,应在惰性气体保护下进行。 e)加强化学危险品的安全管理。①化学危险品必须贮存在专用仓库,应根据其危险性与物性分类存放,不能混存。②易燃易爆的实验操作要在通风橱中进行,操作人员需穿戴相应的防护器具。实验完毕及时销毁残存的易燃易爆物,并按规定处理三废。③实验室废液不能随便倾倒与互混,有机溶剂会随水流而挥发并与空气形成爆炸性混合气体。 f)消除点火源。 ①尽量不使用明火对易燃液体加热,可采用加热水蒸气、密封电炉或其他加热设备。 ②易燃物不得存放在火焰、电加热器或其他热源附近。工作完毕,立即关闭所有热源。 ③避免摩擦或冲击。 ④防止电器火花。 ⑤实验室内严禁吸烟。 ⑥实验室用的电热板、电炉、烘箱等放在木质台面上时必须用耐火材料衬垫。 g) 采取正确灭火方法。灭火的基本原理是破坏形成燃烧的3个

实验室安全措施

实验室安全措施 姓名:XXX 部门:XXX 日期:XXX

实验室安全措施 化学实验用的试剂,许多是可燃、易爆有毒或有腐蚀性的危险品,实验仪器又大都是容易破碎的玻璃仪器,而实验过程中又要用明火加热,因此,稍不注意就可能发生意外事故,实验员必须树立牢固的安全操作的概念,用严肃认真的态度对待监测实验。 在实验中,要熟悉所用仪器和试剂的性质,严格遵守安全守则和实验操作规则,防止事故的发生,同时还要了解如一旦出现意外事故所应采取的措施。 一、防火 实验室中因化学药品引起的火灾,一般有: 1、化学药品的混合接触引起火灾, 如氧化剂与有机易燃液体接触后的反应,以高锰酸钾和甘油为例:高锰酸钾和甘油都是消防监督检查中经常碰到的物质,两者一旦接触即发生如下反应: 6KMnO4+2C3H5(OH)3=6MnO+6KOH+6CO2+5H2O+[O] 反应中Mn7凭借其超强的夺电子能力显示出强氧化性,自身被还原成 Mn2+反应释放出的活性氧将为烧烧创造更为有利的条件。 更为常见的是铬酸(铬酸酐)与酒精,此二者接触后的反应机理如下(未配平): C2H5OH+CrO3CrOH+H2O+CO 危险品防火》第95 页)表现为剧烈燃烧。 2、强氧化剂与弱氧化剂 在无机氧化剂中,强氧化剂与弱氧化剂接触,可发生复分解反应,

产生高热而引起燃烧或爆炸。这是因为,大部分弱氧化剂中显氧化性的 是具有中间价态的原子,其价态既有下降空间(表现为氧化性),又有 上升空间(表现为还原性)。而在与强氧化剂反应时,只能表现出具有还原性的一面。 如:硝酸铵与亚硝酸钠接触后发生如下反应: NH4NO3+NaNO2=NaNO3+NH4NO2 亚硝酸钠本身虽有氧化性,但遇氧化性比其更强的硝酸铵则显示出还原性,生成的亚硝酸铵具有更大的火灾危险性。 3、氧化性盐类和强酸混合接触, 如大多数氧化剂遇酸性物质后,“不但能发生反应,而且反应常常是剧烈的,甚至还可能引起爆炸”,以氧化性盐类遇酸反应为例: 高氯酸盐本是氯的含氧酸盐中最稳定的,无论是在固体还是溶液中 都有较高的热稳定性,但遇浓硫酸后,会发生如下反应: KClO4+H2SO4=KHSO4+HClO4 反应生成高氯酸和硫酸氢盐,失水后的高氯酸为现代化学已知酸中最强的酸,一旦接触有机物,即发生爆炸或燃烧。 如:硝酸铵是消防监督检查中常见的盐,其本身不燃,但遇高锰酸钾后,若存在其它有机物,则极易起火。反应机理以下: 首先,NH4N0作为强酸弱碱盐,在水中存在如下电离平衡: NH4NO3+H2O=NH3?H2O+H++(NO3)- 上式表明,NH4N0遇水后水解,水溶液显酸性。 4、安全措施

实验室安全防护制度

中江县回龙中学校实验室管理规则 5 1、实验室是学校进行教学、科研的重要基地。学校要按有关规定指派有一定业务水平的专(兼)职人员负责实验室的日常工作,其他人未经允许不得入内。 2、实验室用于:(1)实验教学活动;(2)课外科技活动;(3)进行实验教学研究,培养教师和实验技术人员;(4)在不影响教学的前提下,适当面向社会,为当地教学和经济服务。不准将实验室挪作它用。 3、做好实验课的管理工作:(1)学期初按实验教学计划总体安排全校实验课程表;(2)分组实验于一周前登记;(3)演示实验于三天前登记。 4、分组实验或课外科技活动结束时要按教师的要求清点好仪器,整理好环境,由实验员验收,认为合格后方准离开实验室。遇有仪器损坏或丢失,要当场处理,不能拖延。 5、做好档案资料管理工作:(1)由实验员搜集好省、市、县的相关文件,以及报上级的各种表册。(2)实验室工作计划,由实验员根据学校教学计划、教研组计划、教师实验计划撰写初稿,经实验领导小组讨论决定后形成实验室工作计划。(3)实验日志,由实验教师和学生代表分别记载每次演示实验和学生分组实验。(4)实验室技术档案,各种仪器说明书要分类长期存档。(5)

实验室工作记录,记录实验领导小组对实验室工作的研究和安排。(6)实验通知单,由实验教师提前相应天数填好交实验员。 (7)实验报告单,由学生填写。(8)仪器设备借用登记册,退回时间以前栏目由教师填写,退回时间及以后栏目由实验员填写。(9)自制、维修教具登记册,由实验员填写。(10)实验成果登记本,由实验员登记有关实验方面的已发表的文章,自制教具获奖的证书等并附复印件。(11)实验室经费开支登记册,由实验员记录实验室所用的一切开支。(12)实验室开放记录,由实验教师和学生填写。(13)搜集好半期、期末考试题及学生单科成绩册。(14)教学仪器明细帐,由实验员填写和保管。(15)实验室用的杂志及书籍,由实验员搜集。(16)实验挡案资料的装订,以实验员为主,实验教师协助装订好挡案资料。 6、坚持勤俭节约的精神,节约水电、药品、爱护仪器。 7、严格执行有关实验室工作的各项规章制度,对违反者及时批评教育,严肃处理。 8、保持实验室环境整洁,实验室应有科学家画像,必要的实验挂图,实验陈列橱窗。各学科实验室应体现本学科特点。

建筑工程施工安全风险管理及防范研究

建筑工程施工安全风险管理及防范研究 摘要:在施工过程中,对安全风险的把控管理是一项极为重要的工作,因建筑施工现场发生意外的机率非常高,若在施工过程中出现任何问题,都会使施工人员的生命安全受到非常严重的威胁。为此,若想施工过程中工人的安全得到保障,其安全风险管理便是不可替代的工作。如何将安全风险管理与防范措施落实到位,便是当前最为重要的问题。 关键词:建筑工程;施工安全;风险管理;防范研究 在当下,我国建筑行业以获得了较为出色的成绩,为国家的建设与城市的发展做出了不可估量的贡献。但是,随着建筑行业的发展,与其相关的安全问题也逐渐增加,根据数据显示,我国建筑安全正处于危险时期,每年都会频繁发生重大或特大安全事故,这给我国建筑企业带来了无法估量的损失,并为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带来了非常严重的危害。因此,如何解决建筑施工时的安全问题便成为了当下最为重要的任务。 1建筑施工中存在的安全隐患 截止目前,建筑工程施工过程中会出现很多的问题,在这之中,最为严重的便是施工过程中可能出现的安全隐患。下面本段将对常见的安全隐患进行重点介绍。第一项,高空作业安全。作为当今一种最为常见的施工过程,高空作业已成为当下施工之中不可缺少的环节之一。然而,因施工的地理位置与施工方法的难度非常大,且对于施工人员的心理也是一种极为强大的负担,因此,这项工作出现事故的机率要远远大于其他环节。这就代表着高空作业人员不仅仅要有着良好的心理素质与心理素质,还要保证自身的工作素质非常专业,并对自身的安全有着较为强烈的意识。但就目前而言,高空作业的工作人员对于自身的安全并不够重视,且施工的技术也并不达标。这导致了高空作业的危险性非常高;第二项,地理条件安全。在建设建筑工程的过程之中,地基是最先进行建设的环节,且也是整个建筑中最为重要的一个环节之一。因此,若想要建起高楼大厦,九必须将地基打牢打实。然而,随着地基的不断深入,其地质也受到了非常严重的影响,其周边环境与土层会因施工的影响出现某些问题,严重者还会出现坍塌事故,这也是施工过程之中所存在的,较为严重的隐患之一。此问题也是施工方格外重视的问题;第三项,环境条件安全。因施工场地处于露天状态,具有一定的流动性,且常会受到自然环境的干扰与现场条件的影响,如下暴雨天时无法施工、因地下土质导致施工无法正常继续或因天气过热导致员工中暑等。这会为施工人员带来极其恶劣的影响,使施工无法正常运转;第四项,机械设备安全。因建筑施工时的项目过于繁琐,导致其使用的机械设备种类的规模非常的庞大。而大多数机械设备的出处并不统一,且型号不

实 验 室 安 全 管 理 规 定

实验室安全管理规定 一、做好实验室的技术安全、环境保护和消防工作是关系到人身和财产安全的大事,是确保学校教学、科研工作正常进行的前提条件。各实验室要经常对教职工和学生进行安全知识教育,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和"谁主管,谁负责"的原则,建立健全实验室安全管理规章制度。 二、每个实验室应设一名兼职治安保卫安全员(简称安全员),具体负责安全、保密工作。安全员有权停止有碍安全的操作,纠正违章行为。 三、各实验室(仓库)应根据各自工作特点,提出确保安全的具体要求,落实安全防范措施。 四、对压力容器、电工、焊接、振动、噪声、高温、高压、辐射、强光闪烁、细菌疫苗及放射性物质等场所及其有关设备,要制定严格的操作规程,落实相应的劳动保护措施。 五、对易燃、易爆、剧毒及放射源等危险品,要按规定设专用库房存放,并指定专人(双人双锁)妥善保管。领用时必须经实验室主任或课题负责人签署意见,经有关领导批准,同时要有可靠的安全防范措施,剩余部分要立即退回仓库,并作好详细记录。 六、各种压力气瓶不可靠近热源,离明火距离不得小于10米。夏季要防止烈日曝晒,禁止敲击和碰撞,外表漆色标志要保持完好,专瓶专用,严禁私自改装它种气体使用。 七、电气设备或电源线路必须按规定装设,禁止超负荷用电。不准乱拉乱接电线。对必须拉接的临时线,用毕立即拆除。 八、未经所(系)审核批准,严禁使用电加热器具(包括电炉、电取暖器、电水壶、电饭煲、电热杯、热得快、电熨斗、电吹风、电梳子等)。凡擅自使用电加热器具者,除没收器具、对使用人进行批评教育外,按规定处以罚款。 九、有接地要求的仪器必须按规定接地,定期检查线路,测量接地电阻。实验室的安全用电用水及其闸阀启闭等工作由实验室管理人员负责。 十、对实验动物,要有专人负责,落实实验动物管理措施。 十一、实验室内外采光与照明,应达到实验操作照明度和安全标准。

分析实验室安全防护与管理细则

分析实验室安全防护与管理细则(初稿) 一安全防护 1、在进入实验室或作业场所前,必须按规定穿戴好必要的工作服,方可进入。 2、在进行危害物质、挥发性有机溶剂、特定化学物质或其他毒害性化学物质等操作实验时,必须穿戴好必要的防护用具(如口罩、面罩、防护手套和防护眼镜等);参加高温实验时,必须戴防高温手套;实验时,禁止戴隐形眼镜,以防化学药剂溅人眼内,腐蚀眼睛。 3、实验人员实验时不要留长指甲、穿高跟鞋和穿非工作服上岗,实验时必须将长发盘起扎紧,松散的衣服也应妥善固定。 4、在实验室内禁止吃喝任何食品、饮料。 5、禁止携带非实验物品(特别是食物)进入实验室,在储藏有化学药品的冰箱和储藏柜内,禁止存放其他物品。 6、工作结束后,离开实验室时,应进行必要的清洗和消毒,做好个人卫生,避免将有毒有害物质带离实验室。 二操作规定 1.实验时,应熟知所用化学品的性质,实验室人员要掌握相应的实验技能和安全知识后方可开展实验工作(如掌握硫酸、高氯酸、氢氟酸等的性质、配制和使用)。 2、在操作危险化学品时,必须遵守该物质特性的操作程序和注意事项,禁止自行变换实验流程违规作业。 2、领取实验药品时,必须确认容器上标示的名称是否为需要的实验药品,防止误领;使用前应看清药品的危害标示和图样说明是否有危害,应注意什么等。 3、使用挥发性的有机溶剂、强酸强碱、高腐蚀性、有毒之药品时,必须在通风橱柜内进行,并避免在实验过程中洒落、碰翻、倾倒。 4、有机溶剂,固体化学药品,酸、碱化合物均需分开存放,不得混放,挥发性化学或容易氧化的药品必须密闭冷藏放置或置于具有抽气装置的药品柜内。 6、在用电源、热源升温保温等容易引起火灾、爆炸危险的实验作业时,必须有人值班看守。 7、在做危险性较大的实验时,必须有2人以上在场,方可进行,禁止单人操作,节假日和夜间严禁做有危险性的实验。 8、对危险性较少的无人监督实验,实验前必须确认其实验装置和安全措施安全可靠,有潜在问题的实验装置必须及时更换,排除隐患,实验过程中实验人员要经常性巡视确保安全。 9、实验用过的废药液或过期药液,必须分类收集、存放,并清楚标识,药品使用后废(液)弃物,应倒入专用的收集容器中,严禁随意倒入水槽或水沟内。10、进入气瓶间和地库废液间前,一定要先开启排风装置,通风一段时间后方可进入。 11.当操作过程中有化学品洒落时,要及时按规定方法处理和擦拭(如汞洒落要把洒硫磺,多环芳烃要用荧光灯找到后擦拭,并严格避免与皮肤接触)。 三安全用电 1、实验室内电器设备的安装和使用,必须符合安全用电管理规定,大功率的实验设备,用电必须使用专线,严禁与照明线共用,谨防用电不慎引起火灾。

施工安全风险识别与预防措施正式版

In the schedule of the activity, the time and the progress of the completion of the project content are described in detail to make the progress consistent with the plan.施工安全风险识别与预防 措施正式版

施工安全风险识别与预防措施正式版 下载提示:此解决方案资料适用于工作或活动的进度安排中,详细说明各阶段的时间和项目内容完成 的进度,而完成上述需要实施方案的人员对整体有全方位的认识和评估能力,尽力让实施的时间进度 与方案所计划的时间吻合。文档可以直接使用,也可根据实际需要修订后使用。 一、危险源识别与评价 (一)工程特点与安全控制重点 1.市政公用工程施工有三大特点,一是产品固定,人员流动;二是露天高处作业多,手工操作体力劳动繁重;三是施工变化大,规则性差,不安全因素随工程进度变化而变化。基于上述特点,施工现场必须随着工程进度的发展、变化,及时调整安全防护设施,方能消除隐患,保证安全。 2.按照国家标准《企业职工伤亡事故分类》GB 6441的规定,我国将职业伤害事

故分成20类,主要有:物体打击、车辆伤害、机械伤害、起重伤害、触电、淹溺、灼烫、火灾、高处坠落、坍塌、冒顶片帮、透水、放炮、火药爆炸、瓦斯爆炸、锅炉爆炸、容器爆炸、其他爆炸、中毒和窒息以及其他伤害。其中高处坠落、物体打击、触电、机械伤害、坍塌是市政公用工程施工项目安全生产事故的主要风险源: (1)高处坠落。作业人员从临边、洞口、电梯井口、楼梯口、预留洞口等处坠落;从脚手架上坠落;在安装、拆除龙门架(井字架)、物料提升机和塔吊过程中坠落;在安装、拆除模板时坠落;吊装结构和设备时坠落。

实验室安全防护措施

实验室安全防护措施 为确保实验室工作人员的工作安全,防止交叉感染,请严格遵守安全防护制度。 一、实验室工作人员必须经过HIV检测专项培训,上岗前必须被告实验室工作的潜在危险并接受实验室安全教育。 二、实验室工作人员必须严格遵守实验室的各项规章制度,无关人员和物品不得入内。实验室内不得进食和饮水,或者进行其他与实验室无关的活动。 三、工作人员进入实验室需穿隔离衣、戴衣套,进行可能造成污染材料飞溅的操作时需戴口罩、护目镜。必要(是用腐蚀性试剂)时需戴双层手套。 四、实验过程中,严格按照操作规程操作,降低液体溅出和气溶胶危害。 五、所有废弃物在运出实验室前必须经可行的消毒方法进行消毒。 六、每天工作结束后进行台面、空气消毒、活性物质溅出后要随时消毒处理。 七、工作人员上岗前必须留本人血清相关检测的结果,定期复查。.

HIV筛查实验室职业暴露的处理措施 HIV检测实验室职业暴露是指检验工作人员在从事检测工作过程中意外被艾滋病(AIDS)病毒感染者或者艾滋病(AIDS)病人的血液、体液污染了皮肤或者粘膜,或者被含有艾滋病(AIDS)病毒的血液、体液污染了的针头及其他利器刺破皮肤,有可能被艾滋病(AIDS)病毒感染的情况。处理措施:1、用肥皂液和流动水清洗污染的皮肤,用生理盐水冲洗粘膜。 2、如有伤口,应当在伤口旁端轻轻挤压,尽可能挤出损伤的血液,再用肥皂液和流动水进行冲洗,禁止进行伤口的局部挤压。 3、受伤部位的伤口冲洗后,应当用消毒液。如75%的酒精或者%的碘伏等进行消毒,并包扎伤口,被暴露的粘膜,应当反复用生理盐水冲洗干净。 周、第四周、第八周、第十二周及六1、在暴露后的4 个月时抽血进行检测艾滋病(AIDS)病毒抗体。

化学实验室安全防护实用版

YF-ED-J9382 可按资料类型定义编号 化学实验室安全防护实用 版 In Order To Ensure The Effective And Safe Operation Of The Department Work Or Production, Relevant Personnel Shall Follow The Procedures In Handling Business Or Operating Equipment. (示范文稿) 二零XX年XX月XX日

文件名化学实验室安全防护实用版日期20XX年XX月版次1/1编制人XXXXXX审核XXXXXX批准XXXXXX 化学实验室安全防护实用版 提示:该解决方案文档适合使用于从目的、要求、方式、方法、进度等都部署具体、周密,并有很强可操作性的计划,在进行中紧扣进度,实现最大程度完成与接近最初目标。下载后可以对文件进行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调整使用。 化学实验是一种科学实验,同时也是一种 (危险)艺术实践。然而纵观我国现有的化学实 验室安全准则,只是从宏观上对实验人员(学 生)提出了进行化学实验的基本要求,很多具体 的工作及技术缺乏正确的指导,导致化学实验 安全事故屡有发生。其实,化学实验室虽然危 机四伏,但是如果采取必要的预防措施,实验 室人员(学生)具有基本的安全常识和正确的操 作方法,化学实验室并非危险之地。 1 安全总论

1.1 规章制度 化学实验室应有严格的规章制度,包括遵守国家有关部门对危险化学物品的管理规定;实验室常用危险物品、化学试剂的性质、使用和处理方法手册;实验室废物处理条例等。另外,实验室还应设有高级指导,负责指导学生和其他实验室人员,管理设备和负责实验室的日常安全工作。 化学实验室的消防器材应包括: (1)灭火器、灭火毯、灭火沙和消防龙头; (2)淋浴器、洗眼器; (3)医药箱。实验室的显眼位置应张贴火警、急救电话号码以及实验室管理人员和单位安全负责人的电话号码。对于实验室的废弃化

小学实验室安全防范措施

实验室安全防范措施 1、认真贯彻“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方针,以防为主,杜绝事故隐患。 2、学生在实验室必须听从授课老师或实验室管理员指挥,不得违反操作规程。 3、实验室管理员要了解各类易燃易爆品知识,了解防盗常识,掌握事故急救方法。 4、使用易燃、易爆物品时实验室要严禁烟火,不准吸烟或动用明火。因工作需要少量存储易燃、易爆物品的,必须符合安全存放的要求,建立管理制度,报总务处备案。 5、实验室严禁使用电炉。因教学工作必须使用时,要经安全员同意,注意安全。停电或停用后及时切断电源。电源线不得有任何裸露、破损,要随时加强检查,及时处理。 6、严格执行危险品的领用、发放和保持的有关规定,要做好防火、防盗、防毒、防腐蚀等的安全工作。贵重仪器与剧毒药品应专柜存放,专人保管。 7、实验结束前清理好各种器材、工具、资料,切断电源,熄灭火源,关好门窗和水龙头,对易燃物品、纸屑等杂物,必须清扫,消除隐患。 8、对实验室工作人员和学生要加强“放火、防盗、防毒、防涝”安全教育,提高实验室人员和学生的自我防范意识和遵纪守法观念,确保各项工作能够正常、有序地进行。 9、每天上班应检查门、窗、锁有无异常,如有异常,保护现场,立即报告学校领导并通知保卫部门。离开实验室应关好门、窗,注明去向;下班应断开电源、锁好门窗;关闭水龙头。 10、节假日前,总务处负责组织实验室人员进行安全检查,内容包括:各门窗是否关好;水管道有没有漏水;电源是否关闭,然后统

一封门。假期值班人员发现异常情况应及时处理和报告。 11、按规定配齐消防器材。消防器材要放在明显和便于取用的位置,周围不得堆放杂物,注意经常检查、及时更换并建立记录制度。严禁将消防器材移作他用。 2016年9月

实验室管理预防措施

实验室管理预防措施 安全用水 为什么水在实验室中如此严重? 非常好的溶剂,大量,易得,无毒 直接参与实验反应 优良的热传导性 水是实验室中使用最多的试剂 实际水中存在污染 水的纯度是不安定的 将极大的影响实验的正常反应和结果 1.上水:水龙头或水管漏水时,应及时修理。 2.下水:下水道排水不畅时,应及时疏通。管理人员要经常定期检查下水道是否完善。 3.冷却水:输水管必须使用橡胶管,不得使用乳胶管;上水管与水龙头的连接处及上水管、下水管与一起活冷凝管的连接处必须用管箍夹紧;下水管必须插入水池的下水管中。 4.超纯水:应按照“操作规程”进行操作;取水时应注意及时地关闭取水开关,防止溢流。 5.节约用水,用完后随手关掉阀门。 6.用水时要用器皿盛水,不得将水淋在化学药品上。 安全用电

1.实验室内的电气设备的安装和使用管理,必须符合安全用电管理规定。实验室内应使用空气开关并配备必要的漏电保护器;仪器连线必须使用带有接地的三根线的护套线;大功率实验设备用电必须使用专线,严禁与照明线共用,谨防因超负荷用电着火;电气设备和大型仪器须接地优良,对电线老化等隐患要定期检查并及时排除。 2.实验室不变电源插座未经允许不得拆装、改线,不得乱接、乱拉电线,不得使用闸刀开关、木质配电板和花线;需要对墙电进行维修、改造时,必须有持有电工证的专业电工进行操作。 3.除非工作需要并采取必要的安全保护措施,空调、电热器、计算机、饮水机等不得在无人情况下开机过夜。 4.实验室内未经所(系)审核批准,严禁使用电加热器具(包括电炉、电取暖器、电水壶、电饭煲、电热杯、热得快、电熨斗、电吹风、电梳子等),实验室的安全用电用水及其闸阀启闭等工作由实验室管理人员负责。 5.在有电加热、电动搅拌、磁力搅拌及其他电动装置参与的化学反应及反应物后处理运行过程中,实验人员不得擅自离开,更不能无人值守。 6.维修仪器时必须切断电源,方可拆机修理;如遇线路老化或损坏应及时的更换;断电或绝缘脱离,进行急救。 7.实验室内的用电线路和配电盘、板、箱、柜等装置及线路系统中的各种开关、插座、插头等均应经常保持完善可用状态,熔断装置所用的熔丝必须与线路允许的容量相匹配,严禁用其他导线替代。室内照明器具都要经常保持安定可用状态。 8.对实验室内可能产生静电的部位、装置要心中有数,要有明确标记和警示,对其可能造成的危害要有妥善的预防措施。 用水用电安全之预防措施 1.防止漏水、浸水

实验室安全防护规则示范文本

实验室安全防护规则示范 文本 In The Actual Work Production Management, In Order To Ensure The Smooth Progress Of The Process, And Consider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Each Link, The Specific Requirements Of Each Link To Achieve Risk Control And Planning 某某管理中心 XX年XX月

实验室安全防护规则示范文本 使用指引:此管理制度资料应用在实际工作生产管理中为了保障过程顺利推进,同时考虑各个环节之间的关系,每个环节实现的具体要求而进行的风险控制与规划,并将危害降低到最小,文档经过下载可进行自定义修改,请根据实际需求进行调整与使用。 一、学校领导和实验室工作人员必须牢固树立“安全 第一”的观点,保持高度警惕性,及时消除一切不安全因 素,防患于未然,以确保实验教学的正常开展,使得师生 健康不受损害,国家财产不受损失,环境不受污染。 二、严格实验室、仪器药品室的各种安全防范措 施。防火、防气(煤气)、防盗、防爆、防电、防毒等措施和 器材不准任何人以任何借口借用或挪用。 三、仪器药品室内要严禁明火,贵重仪器要有专人妥 善保管。危险药品(包括剧毒药品)应远离窗口存放,要双人 双锁保管,严格办理领还手续。 四、实验室用电必须专设,线经选择和布线要符合安 全要求。要配备漏电保安设施,高压、低压应有明显标记

分开(如信号灯)。学生实验用电超过36伏或使用煤气灯时,必须由教师负责开启闸门,实验结束,应立即关闸。 五、实验室工作人员每天下班前,应认真检查各实验室、仪器药品室的水、电、煤气和门窗等,确保万无一失。 六、对由于放松警惕、玩忽职守、违章操作、安全防护不力而造成人身伤亡、失火、被盗、严重污染等重大事故时,要立即报。 请在此位置输入品牌名/标语/slogan Please Enter The Brand Name / Slogan / Slogan In This Position, Such As Foonsion

实验室安全防范措施(新版)

( 安全技术 ) 单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日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精品文档 / Word文档 / 文字可改 实验室安全防范措施(新版) Technical safety means that the pursuit of technology should also include ensuring that people make mistakes

实验室安全防范措施(新版) 一、实验用房建筑要求 1、门窗应根据人流安全疏散的要求设置后门,门洞的宽度不应小于1200mm,门扇上宜设观察窗,门框上部设采光通风窗。实验室的窗台适宜高度900mm~1000mm,实验室的窗间墙宽度不应大于1200mm。门窗开启后不应影响室内空间的使用和走廊通行的便利与安全。 2、综合布线系统室内有水源、电源的应设总控制阀。实验室内电源插座与照明用电应分路设计、分别控制。新建实验室应预留综合布线系统的竖向贯通井道及设备位置。采用通风到桌的化学实验室,应单独设置三相动力电源,独立控制。 二、实验用房室内设施要求 1、通风换气化学实验室、药品室、准备室;生物实验室、准备

室有通风排气装置,采用排风扇时,排风扇应设在外墙靠地面处。风扇的中心距地面不应小于300mm。风扇洞口靠室外的一面应设挡风措施;室内的一面应设防护罩。 若采用排风到桌(化学)装置时,风速应连续可调,各风罩洞口风速应基本一致,最大风速下可实现换气次数不低于10次/h。 2、防火防盗设施各室均有防护栏或入侵报警系统的防盗设施。中学宜配备干粉灭火器、沙箱(或沙袋)两种灭火设施,小学至少配备一种。对灭火器的维护情况至少每季度检查一次,检查内容包括:灭火器压力值是否处于正常压力范围,保险销和铅封是否完好,摆放是否稳固;灭火器箱不得上锁,避免日光曝晒和强辐射热,灭火器是否在有效期内等。若发现灭火器存在问题,必须委托有维修资质的维修单位进行维修。学校相关人员定期对防火防盗设施进行巡视、检查,发现问题立即处理。 3、电源实验室电气线路应采用防火要求的暗敷配线方式,安装自动断电保护器,应有可靠的接地措施。 中学:演示台、准备台和实验台应有220V交流电源。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