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候变化对我国农业的影响

气候变化对我国农业的影响
随着工农业生产的发展,特别是化石燃料的使用,大幅度的增加了二氧化碳、甲烷等温室气体在大气中的浓度。他们通过改变地球系统的辐射过程,将使全球气候曾暖。气候是农业生产中不可缺少的主要物质资源之一,大气中的二氧化碳浓度的变化及其引起的气候变化,通过对作物生育进程的影响、适宜种植区的变化及灾害性因子的变化,将对农业生产—农作物布局、种植制度、产品品质、农技措施等—产生重大影响。
在世界粮食构成中,水稻产量仅次于小麦,是世界第二大粮食。中国是世界上最大的水稻生产国,稻谷产量在我国粮食生产中居于首位,所以气候变化对我国水稻生产的影响首当其冲。 大气中二氧化碳的浓度增加及气候变化对水稻产生的影响引起了我国及世界各国的关注,并进行了很多研究。研究表明,大气中CO2浓度倍增,我国水稻主产区适宜水稻生长的日数将延长6~11天,积温将增加220~330℃。积温的相对增长率由南向北呈增长趋势。水稻产量形成期低温天气出现的频率减少,而高温天气出现的频率增加。若品种与播种、移栽期不变,水稻产量将下降;若通过改变品种使作物生育期基本保持目前的状况,虽然减产幅度比品种不变时明显偏小,部分地区还有可能增产。实验表明,在其他条件适宜,二氧化碳浓度从340ppm增加到680ppm的控制实验条件下,水稻产量平均增加30%^([5]),但这种二氧化碳施肥效应对农田作物影响的大小尚无定论。
小麦在我国也有着广泛的种植。根据GCM模拟结果,分析二氧化碳增加对小麦地理分布的潜在影响,表明:在加倍CO2气候条件下,我国小麦产区进一步向北、向西扩展,小麦栽培特点和品种类型也有较大变化。气候曾暖可能对东北地区有利,但在南部和中部则可能产生高温应力。小麦生长期间平均温度的升高特别是收获前的高温可能会增加对更早熟、更耐热品种的需求。其次厄尔尼诺年有利于小麦生长,拉尼拉年则不利于小麦生长。
应对策略
基本原则。中国是一个农业大国,有时一个发展中国家,农业作为我国的第一产业,所以必须从我国的基本国情出发,保证我国经济增长和社会发展,同时又要减少温室气体的排放和保护生态环境。所以发展农业生产是中国农业响应全球气候变化策略的前提。
提高农业产量

增强对气候变化的适应能力。
加强农业科技的研究呢和应用
保护耕地,提高地力。
发展节水农业,科学合理灌溉。
加强生物技术研究,选育高产优质抗逆性强的作物品种。
改变种植制度,提高复种指数。
加强农村教育发展农业规模经营。
花费、农业和农业那个薄膜的科学合理应用。
解决农业能源和农机总动力的问题。
减排温室气体,保护生态环境。
农业减排CO2
扩大种植覆盖提高农业产量
秸秆还田,增加土壤有机质
推广保护性耕作法
开发再生能源,提高能源利用率
开发利用CO2资源
农业减排CH4
水稻田:水肥管理,或微生物措施,也可以选育优良新品种。
反刍动物:提高饲料质量和营养成分及喂养营养添加剂,利用那个基因工程培育低排放型的优良品种,研制和使用生长促进剂等生化制品。
农业减排N2O
提高肥料中N素的利用那个率。制定合理的施肥方案,克服多施N肥的盲目性;缩短休耕时间减少无机N的释放;多施发酵过的熟粪有机肥;施用硝化抑制剂等抑制N2O的排放;适时排、灌水和深施肥等
使用沼气代替传统燃料。
积极开展国际合作,申请国际资金援助和技术转让十分必要。



文献:
[1] 张宇,王馥棠.气候变暖对我国水稻生产可能影响的数值模拟试验研究. 应用气象学报,1995.11,第6卷增刊: 20~25.
[2]张宇.温室效应与气候变化对农业影响研究概况.山东气象,1991年第三期:1~7.
[3]气候变化与作物产量课题组.气候变化与作物产量.北京,中国农业科技出版社,1992年:78~140
[4]陈延年.气候变化对我国水稻生产的影响
[5]金之庆,葛到阔.全球气候变暖对我国南方水稻生产的影响及其适应性对策.南京林业大学学报(生态专辑),1991,10:17~28.
[6] 张宇,王馥棠.ORY2AI水稻模式及其在我国水稻产区应用的适应性分析.大学科学研究与应用,1995,2:35~41.
[7]戴晓苏.气候变化对我国小麦地理分布的潜在影响.应用气象学报,1997.2,第8卷第1期:20~25
[8] 赵文庆,武金燚. 气候变暖对小麦生产的影响及对策.农业科技通讯,2009年第2期:79、32.
[9]毛文勇.全球环境问题与对策.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1993.1..
王文玺.依靠科学技术实现新增粮食1000亿斤.中国2000年农业发展问题探讨,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1996:65~71.
[10]陶鼎来.中国农业发展新阶段. 中国2000年农业发展问题探讨,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1996:15~19.
[11]张厚宣.减缓农业生产中温室气体排放的对策及其经济可行性探讨.中国农业气象,1996.
[12]张厚宣,林而达. 中国农业响应全球气候变化的策略问题.农业环境保护,1997,16(1):35~39.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