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BM-ServeRAID 配置方法

IBM-ServeRAID 配置方法
IBM-ServeRAID 配置方法

ServeRAID MR SAS/SATA Controller WebBIOS CU配置方法

(注:本文适用于ServeRAID MR RAID controller MR-10i/ 10K/ 10M)

一启动WebBIOS CU

1. 添加有ServeRAID MR RAID controller MR-10i/ 10K/ 10M的服务器开机自检时,会有+的提示(类似于):

Copyright? LSI Logic Corporation

Press + for WebBIOS

此时,请按下组合键+。此时会出现选择RAID卡的界面。

2. 如果服务器上装有多个ServeRAID-MR控制器,请选择需要配置的RAID卡。

3. 选择选项,继续后,会出现WebBIOS CU的界面。

二 WebBIOS CU主界面选项

1. 默认视图

进入WebBIOS CU后,主界面显示如下:

默认界面是逻辑视图界面(左侧选项Logical View),在右侧,上方窗口显示该控制器所连接的物理驱动器(Physical Drivers)的状态信息,下方窗口显示该控制器上已经配置的虚拟驱动器(Virtual Drivers)的状态信息。

可以通过点击左侧逻辑视图(Logical View)或物理视图(Physical View)选项,可以切换右侧窗口显示的连接到该控制器上存储设备的(Logical View)或物理视图(Physical View)。在物理视图(Physical View)界面时,右侧界面中下方窗口显示的信息是该控制器上已经配置的阵列(Array)信息。

2. 视图左侧主要选项说明

Adapter Properties(适配器属性):显示该适配器的属性信息。

Scan Devices(扫描设备):该选项用来重新扫描连接到该控制器上的物理驱动器(Physical drivers)及虚拟驱动器(Vitrual dirvers)的配置信息和物理信息。并将结果更新后显示在物理驱动器(Physical disks)和虚拟驱动器(Virtual disks)窗口中。

Virtual Disks(虚拟驱动器):选择该选项,用来查看虚拟驱动器页面,在此页面中可以更改和查看虚拟驱动器的属性,删除虚拟驱动器,初始化驱动器和其他一些任务。Physical Drivers(物理驱动器):该选项用来查看物理驱动器页面。可以查看物理驱动器属性,创建热备磁盘和其他一些任务。

Configration Wizard(配置向导):该选项用来执行配置向导。可以用来创建新的存储配置,清除配置或者添加配置。

Adapter Selection(选择适配器):该选项用来查看适配器选择界面。可以选择不同的ServeRAID-MR控制器,可以查看这个控制器和连接到该控制器上的设备的信息,或者选择在该控制器上创建新的配置信息。

Physical View/ Logical View(物理视图/逻辑视图):如前所述,用来选择相应视图界面。

Events(事件):查看系统事件信息。

Exit(退出):选择用来退出WebBIOS CU界面。

三创建配置信息

1. 使用配置向导(Configuration Wizard)进行配置

a. 在主界面点击左侧 Configuration Wizard选项,会进入配置向导的画面:

b. 选择配置选项。

——Clear Configuration(清除配置):清除已有的配置信息。

——New Configuration(全新配置):清除已有的配置信息,并且全新创建新的配置。——Add Configuration(添加配置):保留原有配置信息,并且添加新的硬盘到原有的配置中。(该配置通常不会引起数据丢失,但该操作有风险,建议先备份数据!)

注意:如果选择前两个选项(Clear Configuration和New Configuration),会丢失所有数据!请先备份所有数据!

c. 点击Next按钮,继续下一步。如果选择Clear Configuration和New Configuration

选项,会提示会丢失所有数据,需要再次确认。

d. 进入配置模式选择界面,可以有三种方式选择:

——Custom Configuration(自定义配置):允许用户自定义存储配置的所有属性参数。——Auto Configuration with Redundancy(自动配置冗余模式):自动创建RAID1或者RAID5,提供数据冗余。建议选此选项。

——Auto Configuration without Redundancy(自动配置没有冗余模式):自动创建没有冗余RAID 0的配置。

e. 点击Next按钮继续配置向导。

2. 使用自动配置模式(Auto Configuration)

a. 当WebBIOS的界面显示建议的新配置后,请检查屏幕上显示的配置信息。点击Accept

接受该配置,或者点击Back返回到上个界面,修改配置。

——RAID0:如果选择Auto Configuration without Redundancy, WebBIOS会配置RAID0 。——RAID1:如果选择Auto Configuration with Redundancy选线,并且只有两个硬盘可用时,则会自动配置RAID1 。

——RAID5:如果选择Auto Configuration with Redundancy选线,并且有三个或三个以上硬盘可用时,则会自动配置RAID5 。

b. 当提示是否保存配置时,选择Yes继续。

c. 当提示是否初始化新的虚拟驱动器(Virtual Disk)时,选择Yes,进行初始化。(WebBIOS CU开始对虚拟驱动器(Virtual Disk)进行后台初始化操作。)

3. 使用自定义配置(Custom Configuration)

当选择Custom Configuration并且点击Next按钮后,会进入定义磁盘组(Disk Group)的画面。可以在这个配置画面中选择物理驱动器创建磁盘组(Disk Group),即阵列(Array)。配置画面如下图示:

【注:以下步骤适合配置RAID0, RAID1, RAID5, RAID6】

a. 左侧窗口显示物理驱动器(Physical Drivers)列表,可以按下键同时选中两个或多个处于Ready状态的物理驱动器用来创建磁盘组(Disk Group)。

b. 点击右侧窗口下的Accept DG选项,将选中的物理硬盘移动至右侧磁盘组(Disk Groups)。如果需要撤销以上操作,可以点击Reclaim按钮。

c. 当磁盘组(Disk Group)的物理硬盘选定之后,点击Next按钮。会进入配置虚拟驱动器(Virtual Disk)的画面。如下显示:

在上面的画面中,可以调整RAID级别(RAID level)、条带大小(Strip Size)、读取机制(Read Policy)等选项。

d. 可以根据实际情况来调整虚拟驱动器(Virtual Disk)的默认属性。主要属性如下:——RAID Level:从下拉列表中选择可选的RAID级别。如RAID0,RAID5等。

——Strip Size:条带化大小定义了RAID配置中每个硬盘的数据块的大小。建议选择默认大小。

—— Access Policy:选择数据访问的类型,主要包含:

1) RW,允许读写操作。这是默认值。

2) Read Only(只读),允许只读操作。

3) Blocked(禁止):不允许访问。

——Read Policy:指定虚拟驱动器的读取机制,主要包含:

1) Normal :此选项禁用预读机制。这是默认值。

2) Ahead:此选项启动预读机制。允许控制器提前顺序读取所需数据并且和其他数据一起存储在缓存中。这将提高顺序数据的读取速度,但是对读取随即数据的性能没有明显提升。

3) Adaptive:此选项启动可选预读机制。当两个或以上硬盘数据读取操作发生在顺序扇区中时,就启动预读机制(Ahead)。如果读取操作是随机的,控制器就会进入(Normal)默认模式。

——write Policy :指定虚拟驱动器的写操作机制,主要包含:

1) WBack:即 Write Back(回写)模式。

2) WThru:即 Write Through(直写)模式。这是默认设置。

3) Bad BBU:如果控制器的没有电池(BBU)或电池(BBU)故障,但仍想使用回写模式(WBack),则选用此选项。如果不选用此选项,当控制器检测到没有电池(BBU)或电池(BBU)损坏时,将自动切换至直写模式(WThru)。

——IO Policy :此选项允许读取一个特定的虚拟驱动器(Virtual disk)。不影响预读(read ahead)缓存。

1) Direct :该模式下读取的数据不在缓存中缓冲。而且直接从缓存传输的主机。如果相同的数据被再次读取,则直接从缓存读取。这是默认值。

2) Cached :该模式下,所有读取的数据都要在缓存中缓冲。

——Disk Cache Policy:指定驱动器缓存的机制。

1) Enable :启动硬盘驱动器的缓存。

2) Disable :关闭硬盘驱动器的缓存。这是默认值。

3) Unchanged :保持现有的驱动器缓存机制不做改变。

——Disable BGI:指定后台初始化(Background initialization)状态:

1) No :保持后台初始化启动。这是指新的配置设定会在后台进行初始化并且此时可以使用WebBIOS进行其他的设置。这是默认值。

2) Yes :这项表示禁用后台初始化(Background initialization)。

——Select Size :指定虚拟驱动器(Virtual disk)的大小,以MB为单位。通常,这个值是该磁盘组RAID级别的最大容量。

e. 点击Accept按钮,接受对虚拟驱动器(Virtual disk)的配置更改。或者点击Reclaim 按钮返回到之前的设置。

f. 点击 Next按钮,结束对虚拟驱动器(Virtual disk)的配置。此时会显示虚拟驱动器虚拟驱动器(Virtual disk)的信息。

g. 检查确认该视图中的配置信息。

h. 如果虚拟驱动器(Virtual disk)的配置信息无误,点击Accept按钮保存配置信息。否则,可以点击Cancel按钮来结束该操作并返回到WebBIOS的主界面。或者,点击Back按钮返回到上一个界面,更改配置信息。

i. 如果配置接受之前的配置信息,在弹出确认保存的提示时,点击Yes按钮,保存配置。保存配置信息之后,会返回到WebBIOS的主界面。

【注:一下步骤适合配置RAID10, RAID50, RAID60】

a. 左侧窗口显示物理驱动器(Physical Drivers)列表,可以按下键同时选中两个或多个处于Ready状态的物理驱动器用来创建第一个磁盘组(Disk Group)。

b. 点击右侧窗口下的Accept DG选项,将选中的物理硬盘移动至右侧磁盘组(Disk Groups)中的第一个磁盘组。如果需要撤销以上操作,可以点击Reclaim按钮。

c. 左侧窗口显示物理驱动器(Physical Drivers)列表,可以按下键同时选中两个或多个处于Ready状态的物理驱动器用来创建第二个磁盘组(Disk Group)。

(注:两个磁盘组必须配置相同)

d. 点击右侧窗口下的Accept DG选项,将选中的物理硬盘移动至右侧磁盘组(Disk Groups)中的第二个磁盘组。如果需要撤销以上操作,可以点击Reclaim按钮。

e. 结束选择硬盘步骤之后,点击Next。会进入设置扩展阵列的屏幕。如下图所示:

f. 在屏幕上左侧的窗口中显示Array With Free Space选项,按住选择一个磁盘组(Disk Group),然后点击Add to SPAN。已经选中的磁盘组(Disk Group)会显示在右边的Span窗口。

g. 按下键同时选中第二个磁盘组(Disk Group),然后按Add to SPAN按钮。然后所选中的磁盘组(Disk Groups)会显示在右边的Span窗口中。

h. 点击Next按钮。会进入设置虚拟驱动器(Virtual disk)属性的页面。如前面描述,可以做详细参数的设置。

i. 在右侧配置窗口中,按下键,同时选中两个磁盘组(Disk Groups)。

j. 修改虚拟驱动器(Virtual disk)的属性。如前面描述。

(注意: RAID10选择RAID级别RAID1,RAID50 选RAID5, RAID60选RAID6)

k. 点击Accept按钮,接受更改后的虚拟驱动器(Virtual disk)的属性。或点击Reclaim 按钮返回到之前的属性设置。

l. 确认结束对虚拟驱动器(Virtual disk)的属性修改后,点击Next按钮。显示配置预览界面。

m. 检查预览界面的配置信息。

n. 如果虚拟驱动器(Virtual disk)的配置信息无误,点击Accept按钮保存配置信息。否则,可以点击Cancel按钮来结束该操作并返回到WebBIOS的主界面。或者,点击Back按钮返回到上一个界面,更改配置信息。

o. 如果配置接受之前的配置信息,在弹出确认保存的提示时,点击Yes按钮,保存配置。保存配置信息之后,会返回到WebBIOS的主界面。

四删除虚拟驱动器(Virtual Disk)

如过要删除虚拟驱动器(Virtual Disk),请执行如下操作。

(注:删除虚拟驱动器(Virtual Disk)会丢失所有的数据,请先备份所有数据。)

1. 在WebBIOS CU的主界面,选择一个虚拟驱动器(Virtual Disk).

2. 点击Virtual Disks。

3. 显示虚拟驱动器(Virtual Disk)界面时,在左侧窗口下的面板上,选择Del按钮,并点击Go按钮。

4. 会提示确认信息,再次确认是否要删除。

人工湿地水生植物配置以及种植方法种植间距等

人工湿地水生植物配置以 及种植方法种植间距等Prepared on 21 November 2021

丹江口移民安置点人工湿地水生植物配置说明1配置原则: 在人工湿地的设计和构建中,湿地水生植物品种的选择应该根据具体施工条件和当地气候等综合因素考虑。人工湿地污水处理系统植物的选用原则如下: 1 植物在具有良好的生态适应能力和生态营建功能; 2 植物具有很强的生命力和旺盛的生长势包括; ①抗冻、抗热能力 ②抗病虫害能力 ③对周围环境的适应能力 3 所引种的植物必须具有较强的耐污染能力; 4 植物的年生长期长,最好是冬季半枯萎或常绿植物; 5 所选择的植物将不对当地的生态环境构成隐患或威胁,具有生态安全性; 6 具有一定的经济效益、文化价值、景观效益和综合利用价值。 2 配置品种及种植要求 基于上述原则,结合丹江口地区气候特点,种植水生植物品种如下:菖蒲:【拉丁学名】 Acorus calamus Linn 种植方法: 种子繁殖:将收集到成熟红色的浆果清洗干净,在室内进行秋播,保持潮湿的土壤或浅水,在20℃左右的条件下,早春会陆续发芽,后进行分离培养,待苗生长健壮时,可移栽定植。

分株繁殖:在早春(清明前后)或生长期内进行用铁锨将地下茎挖出,洗干净,去除老根、茎及枯叶、茎,再用快刀将地下茎切成若干块状,每块保留3~4个新芽,进行繁殖。 在生长期进行分栽,将植株连根挖起,洗净,去掉2/3的根,再分成块状,在分株时要保持好嫩叶及芽、新生根。 种植密度:30株/㎡ 水葱【拉丁学名】Scirpus validus Vahl 种植方法: 种子繁殖:常于3~4月分在室内播种,室温控制在20~25℃,20天左右既可发芽生根。 分株繁殖:早春天气渐暖时,把越冬苗从地下挖起,抖掉部分泥土,用枝剪或将地下茎分成若干丛,每丛带5~8个茎杆。栽到花盆内,并保持盆土一定的湿度或浅水,10~20天即可发芽。如作露地栽培,每丛保持8~12个芽为宜。 种植密度:24株/㎡。 再力花【拉丁学名】Thalia dealbata 种植方法: 以根茎分株繁殖。初春,从母株上割下带1~2个芽的根茎,栽入盆内,施足底肥(以花生麸、骨粉为好),放进水池养护,待长出新株,移植于人工湿地中生长。 种植密度:10株/㎡。 梭鱼草【拉丁学名】Pontederia cordata

(完整word版)教案-材料现代分析测试方法

西南科技大学 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 教师教案 教师姓名:张宝述 课程名称:材料现代分析测试方法 课程代码:11319074 授课对象:本科专业:材料物理 授课总学时:64 其中理论:64 实验:16(单独开课) 教材:左演声等. 材料现代分析方法. 北京工业大 学出版社,2000 材料学院教学科研办公室制

2、简述X射线与固体相互作用产生的主要信息及据此建立的主要分析方法。 章节名称第三章粒子(束)与材料的相互作用 教学 时数 2 教学目的及要求1.理解概念:(电子的)最大穿入深度、连续X射线、特征X射线、溅射;掌握概念:散射角(2 )、电子吸收、二次电子、俄歇电子、背散射电子、吸收电流(电子)、透射电子、二次离子。 2.了解物质对电子散射的基元、种类及其特征。 3.掌握电子与物质相互作用产生的主要信号及据此建立的主要分析方法。 4.掌握二次电子的产额与入射角的关系。 5.掌握入射电子产生的各种信息的深度和广度范围。 6.了解离子束与材料的相互作用及据此建立的主要分析方法。 重点难点重点:电子的散射,电子与固体作用产生的信号。难点:电子与固体的相互作用,离子散射,溅射。 教学内容提要 第一节电子束与材料的相互作用 一、散射 二、电子与固体作用产生的信号 三、电子激发产生的其它现象第二节离子束与材料的相互作用 一、散射 二、二次离子 作业一、教材习题 3-1电子与固体作用产生多种粒子信号(教材图3-3),哪些对应入射电子?哪些是由电子激发产生的? 图3-3入射电子束与固体作用产生的发射现象 3-2电子“吸收”与光子吸收有何不同? 3-3入射X射线比同样能量的入射电子在固体中穿入深度大得多,而俄歇电子与X光电子的逸出深度相当,这是为什么? 3-8配合表面分析方法用离子溅射实行纵深剖析是确定样品表面层成分和化学状态的重要方法。试分析纵深剖析应注意哪些问题。 二、补充习题 1、简述电子与固体作用产生的信号及据此建立的主要分析方法。 章节第四章材料现代分析测试方法概述教学 4

园林植物配置方式原则

园林树木学学习资料 (中远公司李亮) 第一章园林树木的分类 一、按树木生长类型分类 1、乔木类 乔木是指树身高大的树木,由根部发生独立的主干,树干和树冠有明显区分。有一个直立主干、且高达6米以上的木本植物称 为乔木树体高大(通常6米至数十米),具有明显的高大主干。 又可依其高度而分为伟乔(31米以上)、大乔(21-30米)、中乔(11-20米)、小乔(6-10米)等四级。有一个直立主干、且高达5 米以上的木本植物称为乔木。与低矮的灌木相对应,通常见到的 高大树木都是乔木如木棉、松树、玉兰、白桦等。 乔木按冬季或旱季落叶与否又分为落叶乔木和常绿乔木。 2、灌木类 树体矮小(在6m以下),指那些没有明显的主干、呈丛生状态的树木,一般可分为观花、观果、观枝干等几类,矮小而丛生的 木本植物。 3、丛木类:树体矮小而干茎自地面呈多数生出而无明显的主 干。 4、藤木类: 能攀附它物而向上生长之蔓性树木,多借助于吸盘(如爬山虎

等)、吸附根(如凌霄等)、卷须(如葡萄等)、蔓条(如蔷薇)及干茎本身之缠绕性而攀附它物(如紫藤等)。 5、匍匐类:干、枝均匍地生长。 6、地被类:覆盖地面的植物。多年生,除少量草本之外,大 多一次种植,多年享用;自繁或易繁,成苗率高;青绿期长,在 一年内保持绿色覆盖的时间较长;管理粗放,没有精细的人工养 护地也能良好生长。 二、按生长速度分类速生树(快长树),中速树,缓生树(慢长树)。 三、按树木在园林绿化中的用途分类 1、风景树(孤赏树):通常作为庭院和局部的中心景物,赏其 树型或姿态,也有赏其花、果、叶色等的。 世界五大公园树种:雪松;金钱松;南洋杉;日本金松;巨杉(世界爷)。 2、庭荫树:栽种在庭院或公园以取其绿荫为主要目的的树种。 一般多为叶大荫浓的落叶乔木,在冬季人们需要阳光时落叶。例 如:梧桐、七叶树、槐、栾树、朴树、榉树、榕树、樟等。 3、行道树:是种在道路两旁给车辆和行人遮荫并构成街景的 树种。落叶或常绿乔木均可作行道树,但必须具有抗逆性强、耐 修剪、主干直、分枝点高等特点。例如:悬铃木、槐、椴、七叶 树、元宝枫、樟、银桦等。 世界五大行道树种:银杏,鹅掌楸,椴树,悬铃木,七叶树。其中悬铃木被称为“行道树之王”。

景观设计中植物配置的原则要点

景观设计中植物配置的原则 1、适地适树原则 为了发挥其最大的植物景观效用,在植物配置中我们需要遵循两个原则。其一是科学性原则,其二是艺术性原则。科学性原则要求我们在园林景观设计之中对植物进行科学的配置,这就要求我们要遵循植物的生物学的特性以及与环境相互协调适应来进行。其艺术性就是要体现其美学的价值,这是两个比较统领性的原则。不同的地域具有不同的生态特性,也就是说不同的地理位置以及不同的气候条件,本地区域内的本土性的树种是不同的,其自身的优势也是较为突出的。因为它们是顺应自然界的生存原则的,是自然界选择的结果,这是外来的物种所不能够相比的。所以在不同的区域要选择不同的树种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原则。 2、要遵循植物的健康原则 植物的健康生长是植物选择的另外的一个较为重要的原则。可以说园林植物的物种是比较多的,其形态也各异。但是它们要想发挥自身最大的景观效益,病虫害的防治是不可或缺的。一直以来各地对园林景观的投资都是比较大的,在这些绿化的费用中很大一部分被应用到了病虫害的防治上,这无疑是景观园林成本升高的一个因素。所以在对植物物种的选择方面要把病虫害防治因素考虑进去,防止出现这种由于病虫害的出现而使景观效用的发挥受到限制,同时又增加绿化成本的问题。 3、优化育新原则 对于植物景观来说其材料的选择在一定程度上会影响到景观的效果。通过近年来的实践表明不同区域的植物物种其性状方面也会出现各异的情况,所以为了优化树种,我们要引进一些适应本地气候的外来的树种,以保证树木方面的多样性,这在我们的选择方面也会呈现出多样性的态势。在具体的选择中我们要本土树种为主,同时要大量引进外来物种,以增加我们的选择性,从中找寻到真正的较好的品种。同时我们也要重视园林苗圃的构建,因为苗圃是绿化优良树种培育基地,我们要增加苗圃的规模,最大程度地发挥其引种驯化的作用。4、观花与观叶植物在层次上合理搭配

居住区绿化树种的选择和植物配置方式

居住区绿化树种的选择和植物配置方式 一、居住区绿化树种的选择 根据居住小区的各种环境,如: 阴面、阳面、山墙、屋顶、阳台等,选择植物应做到: 1.无污染,无伤害性。居住区所选植物本身不能产生污染,忌用有毒、有刺尖、有异味、易引起过敏的植物,应选无飞毛、少花粉、落叶整齐的植物。 2.抗污染。生活区的污染主要来自锅炉煤烟、生活污水、污物、污气以及四周街道上扬起的灰尘。所选树种植物应有较强的抗污染特性,如: 女贞、广玉兰、栾树、苏铁、龙柏、黄杨、法青、木槿。 3.少常绿,多落叶。居住区由于楼房的相互遮挡,采光往往不足,特别是冬季,光强减弱,光照时间短,采光问题更加突出,因此要多选落叶树,少选常绿树。 4.以阔叶树木为主。居住小区是人们生活、休息和游憩的场所,应该给人一种舒适、愉快的感觉。但在中国传统美学中,针叶树的松柏给人的是庄严、肃穆感。所以小区内应以种植阔叶树为主,在道路和宅旁更为重要。 5.乔、灌、藤、草、花有机搭配,丰富植物种类,创造四季景观。夏荫五角枫、广玉兰等,春花白玉兰、榆叶梅、丁香、连翘等,秋实或彩叶金李类、乌桕、栾树等,冬青法青、石楠、海桐、黄杨等。 6.选择有小果、小种子的植物,招引鸟类。栽植一定数量的结果实和种子的植物,能模拟出自然景观,引来鸟类,形成“鸟语花香”的环境,如: 郁李、金银木、海棠类、火棘类、冬青类、枣树、枸杞等。 二、居住区绿化植物配置方式

1.点、线、面相结合。这里的点是指居住小区的组团绿地,面积较大,是为居民提供工余、饭后活动休息的场所,利用率高,要求位置适中,方便居民前往,一个小区一般有2—3个。平面布置形式以规则为主的混合式为好。植物配置突出“草铺底、乔遮荫、花藤灌木巧点缀”的公园式绿化特点,选用垂柳、玉兰、海棠、樱花、碧桃、百日红、腊梅、桂花、牡丹、月季、美人蕉、小菊、马尼拉草等,植物多丛植、孤植、坪植、坛植和棚架等。线是指居住区的道路、围墙绿化,可栽植树冠宽阔、枝叶繁茂、遮荫效果好的小乔木、花灌木或藤本,如银杏、香椿、樱花、石楠、法青、爬墙虎等。 2.注意再生空间的绿化。山墙、围墙可用垂直绿化,小路和活动场所可用棚架绿化,阳台可以摆入花木等,以提高生态效益和景观质量。另外,居住区建筑的散水、墙面、屋顶、阳台和挡土墙及越来越多的停车场,可采用多种绿化的手段将其覆盖起来,将有助于改善景观,并能减少太阳直射,改变大气下垫面性质和状况,减少下垫面的二次辐射,从而改善居住区小气候。 三、提供几种参考栽植类型 1.宅旁绿化: 宅旁的阳面绿化一般可采用: 马尼拉草+月季+黄杨矮篱或马蹄筋+书带草围边的结构。宅旁的阴面绿化可采用: 黑麦草+珍珠梅+黄杨矮篱;早熟禾+太平花+黄杨矮篱的结构。 2.道路绿化。树种可选合欢、樱花、百日红、白玉兰、银杏等。围墙用香椿+石楠绿篱+剑麻、竹+紫叶小檗,或创作其他的单面花境。 3.公共及专用绿地绿化。上层木可选垂柳、广玉兰、女贞、海棠等,中等木可选金银木、金钟花、月季、牡丹、腊梅、桂花等,下层可选剪股颖、结缕草、早熟禾等,草地适当点缀小菊、串红等季节性花卉。形成鸟语花香、轻松愉快的环境。

光学薄膜现代分析测试方法

一、金相实验室 ? Leica DM/RM 光学显微镜 主要特性:用于金相显微分析,可直观检测金属材料的微观组织,如原材料缺陷、偏析、初生碳化物、脱碳层、氮化层及焊接、冷加工、铸造、锻造、热处理等等不同状态下的组织组成,从而判断材质优劣。须进行样品制备工作,最大放大倍数约1400倍。 ? Leica 体视显微镜 主要特性:1、用于观察材料的表面低倍形貌,初步判断材质缺陷; 2、观察断口的宏观断裂形貌,初步判断裂纹起源。 ?热振光模拟显微镜 ?图象分析仪 ?莱卡DM/RM 显微镜附 CCD数码照相装置 二、电子显微镜实验室 ?扫描电子显微镜(附电子探针) (JEOL JSM5200,JOEL JSM820,JEOL JSM6335) 主要特性: 1、用于断裂分析、断口的高倍显微形貌分析,如解理断裂、疲劳断裂(疲劳辉纹)、晶间断裂(氢脆、应力腐蚀、蠕变、高温回火脆性、起源于晶界的脆性物、析出物等)、侵蚀形貌、侵蚀产物分析及焊缝分析。 2、附带能谱,用于微区成分分析及较小样品的成分分析、晶体学分析,测量点阵参数/合金相、夹杂物分析、浓度梯度测定等。 3、用于金属、半导体、电子陶瓷、电容器的失效分析及材质检验、放大倍率:10X—300,000X;样品尺寸:0.1mm—10cm;分辩率:1—50nm。 ?透射电子显微镜(菲利蒲 CM-20,CM-200) 主要特性: 1、需进行试样制备为金属薄膜,试样厚度须<200nm。用于薄膜表面科学分析,带能谱,可进行化学成分分析。 2、有三种衍射花样:斑点花样、菊池线花样、会聚束花样。斑点花样用于确定第二相、孪晶、有序化、调幅结构、取向关系、成象衍射条件。菊池线花样用于衬度分析、结构分析、相变分析以及晶体精确取向、布拉格位移矢量、电子波长测定。会聚束花样用于测定晶体试样厚度、强度分布、取向、点群、空间群及晶体缺陷。 三、X射线衍射实验室 ? XRD-Siemens500—X射线衍射仪 主要特性: 1、专用于测定粉末样品的晶体结构(如密排六方,体心立方,面心立方等),晶型,点阵类型,晶面指数,衍射角,布拉格位移矢量,已及用于各组成相的含量及类型的测定。测试时间约需1小时。 2、可升温(加热)使用。 ? XRD-Philips X’Pert MRD—X射线衍射仪 主要特性: 1、分辨率衍射仪,主要用于材料科学的研究工作,如半导体材料等,其重现性精度达万分之一度。 2、具备物相分析(定性、定量、物相晶粒度测定;点阵参数测定),残余应力及织构的测定;薄膜物相鉴定、薄膜厚度、粗糙度测定;非平整样品物相分析、小角度散射分析等功能。 3、用于快速定性定量测定各类材料(包括金属、陶瓷、半导体材料)的化学成分组成及元素含量。如:Si、P、S 、Mn、Cr、Mo、Ni、V、Fe、Co、W等等,精确度为0.1%。 4、同时可观察样品的显微形貌,进行显微选区成分分析。

基于IOzone的性能测试方案

基于IOzone的性能测试方案UV2000 IO性能

1、测试工具 我们一般采用IOZONE进行存储IO性能测试。最新的iozone可以从https://www.360docs.net/doc/5d13433326.html, 下载。iozone可以测试Linux IO, MMAP和POSIX系统调用,通过设定IO读写块的大小,测试读写文件性能。 The benchmark tests file I/O performance for the following operations:Write, Re-write, Read, Re-Read, Random Read, Random Write, Random Mix, Backwards Read, Record Rewrite, Strided Read, Fwrite, Frewrite, Fread, Freread, Write with Mmap, Rewrite with Mmap, Reader with mmap, Re-reader with mmap, Writer PosixAsync I/O,Re-writer PosixAsync I/O, Reader PosixAsync I/O, Re-reader PosixAsync I/O. 2、影响IO性能的因素 -Iozone是非浮点计算应用,所以IO性能与Sandy Bridge处理器的AVX特性关系不大;如果需要在UV2000上需要重新编译iozone,可以用$(CC) -O3 -xAVX -o iozone -处理器主频和传输带宽(FC或GbE)对IO影响明显; -对于计算密集的应用,无论是单精度浮点或双精度浮点,Sandy Bridge处理器的Turbo Boost(Hyper Thread)特性对提高IO性能有帮助;

IOzone使用简介(Linux)

Iozone使用简介(Linux) 修改记录

目录 实战简介(单节点) (3) 一、Iozone的安装: (3) 二、执行测试: (3) 二、测试结果收集与整理: (4) 实战简介(集群测试) (5) 一、Iozone的安装: (5) 二、rsh配置: (5) 二、Iozone集群测试: (6) 三、测试结果收集与整理: (6) 知识串烧 (8) 一、经常用到的参数: (8) 二、Iozone包含的测试种类: (8) 三、资料路径: (8)

实战简介(单节点) 一、Iozone的安装: 1、安装rpm -ivh iozone-3.226-1.0.rh8.dag.i386.rpm; 2、查找生成的Iozone可执行文件find / -name iozone; 3、将找到的文件拷贝至测试目录cp /usr/bin/iozone /mnt/(/mnt为蓝鲸的挂在目录) 详细过程见下图: 二、执行测试: 执行命令:./iozone -az -b **** -g 4g -y 32k -i 0 -i 1 说明:-az——执行不同粒度(record size)和测试文(file size)的自动化测试,默认情况下record size从4K—16M,file size从64K—512M。 -b——指定测试后生成的excel文件。 -g——指定最大的file size大小。(一般为内存的两倍) -y——指定最小的record size数值。 -i——指定测试的种类。(0代表write/rewrite,1代表read/re-read)下图为测试过程中屏幕显示部分信息:

园林植物配置方式方法 原则

园林树木学学习资料 (中远公司亮) 第一章园林树木的分类 一、按树木生长类型分类 1、乔木类 乔木是指树身高大的树木,由根部发生独立的主干,树干和树冠有明显区分。有一个直立主干、且高达6米以上的木本植物称为乔木树体高大(通常6米至数十米),具有明显的高大主干。 又可依其高度而分为伟乔(31米以上)、大乔(21-30米)、中乔(11-20米)、小乔(6-10米)等四级。有一个直立主干、且高达5米以上的木本植物称为乔木。与低矮的灌木相对应,通常见到的高大树木都是乔木如木棉、松树、玉兰、白桦等。 乔木按冬季或旱季落叶与否又分为落叶乔木和常绿乔木。 2、灌木类 树体矮小(在6m以下),指那些没有明显的主干、呈丛生状态的树木,一般可分为观花、观果、观枝干等几类,矮小而丛生的木本植物。 3、丛木类:树体矮小而干茎自地面呈多数生出而无明显的主 干。 4、藤木类: 能攀附它物而向上生长之蔓性树木,多借助于吸盘(如爬山虎

等)、吸附根(如凌霄等)、卷须(如葡萄等)、蔓条(如蔷薇)及干茎本身之缠绕性而攀附它物(如紫藤等)。 5、匍匐类:干、枝均匍地生长。 6、地被类:覆盖地面的植物。多年生,除少量草本之外,大 多一次种植,多年享用;自繁或易繁,成苗率高;青绿期长,在一年保持绿色覆盖的时间较长;管理粗放,没有精细的人工养护地也能良好生长。 二、按生长速度分类速生树(快长树),中速树,缓生树(慢长树)。 三、按树木在园林绿化中的用途分类 1、风景树(孤赏树):通常作为庭院和局部的中心景物,赏其 树型或姿态,也有赏其花、果、叶色等的。 世界五大公园树种:雪松;金钱松;南洋杉;日本金松;巨杉(世界爷)。 2、庭荫树:栽种在庭院或公园以取其绿荫为主要目的的树种。 一般多为叶大荫浓的落叶乔木,在冬季人们需要时落叶。例如:梧桐、七叶树、槐、栾树、朴树、榉树、榕树、樟等。 3、行道树:是种在道路两旁给车辆和行人遮荫并构成街景的 树种。落叶或常绿乔木均可作行道树,但必须具有抗逆性强、耐修剪、主干直、分枝点高等特点。例如:悬铃木、槐、椴、七叶树、元宝枫、樟、银桦等。 世界五大行道树种:银杏,鹅掌楸,椴树,悬铃木,七叶树。其中悬铃木被称为“行道树之王”。

庭院植物配置技巧及搭配办法还附赠案例分析不可错过

庭院植物配置技巧及搭配方案,还附赠案例分析,不可错过 平时常见的植物有很多,如春鹃、夏鹃、西洋鹃、栀子、四季桂、石楠、小叶女贞、含笑、海桐、鹅掌柴、山茶、茶梅、南天竹、黄杨、丝兰、洒金珊瑚、双色茉莉、六月雪、八角金盘。 植物有个分类,应用起来会很得心应手,下面给你整理了庭院常用配置植物。观花植物春季:中国水仙(1-3月),白千层(1-2月),深山含笑(2-3月),梅(2-3月),迎春(2-4月),白玉兰/紫玉兰/二乔玉兰(3-4月),紫荆(3-4月),贴梗海棠(3-4月)。 桃(3-4月),紫叶李(3-4月),火棘(春),喇叭水仙(3-4月),郁金香(3-4月),含笑(4-5月),垂丝海棠(4-5月),黄刺玫(4-5月),棣棠(4-5月),红花机木4-5月)。 红花酢浆草(4-11月),四季海棠(4-12月),雏菊(4-6月),蒲公英(6-9月),鸢尾(4-5月),紫藤(4月)、双色茉莉(开花二次,早春和秋,早春开花最盛)、蓝花楹(5月)。 夏季:四季桂(5-9月),茉莉(5-11月),白兰花(5-9月),石榴(5-6月),月季(5-1月),木本绣球(5-6月),夏鹃(5-6月),半支莲(5-10月),六月雪(5-6月)。 萱草(5-8月),金银花(5-7月),合欢(6-7月),广玉兰(6-7月),蒲桃(夏),夹竹桃(夏),木槿(6-9月),扶桑(夏、秋),五色梅(马缨丹)(夏)。 八仙花(6-7月),丝兰(6-7月),紫薇(6-9月),千屈菜(6-10月),银叶菊(6-9月),万寿菊(6-10月),孔雀草(6-10月),沿阶草(麦冬、书带草)(6-7月)。

玉簪(6-7月),唐菖蒲(夏、秋),美人蕉(夏、秋),睡莲(6-8月),荷花(6-9月),葱兰(8-11月),大花紫薇(夏秋)。秋季:桂花(9月),木芙蓉(9-10月),野菊(9-11月),吉祥草(9-11月),凤尾兰(9-11月),羊蹄甲(10月),黄花决明(全年均能开花,但以9~10 月为盛期)冬季:茶梅(11至次年4月),山茶(冬至次年春),叶子花(九重葛、三角花、冬至春),蜡梅(12至3月) 花境植物宿根花卉:菊花、萱草、玉簪、阔叶麦冬、沿阶草、鸢尾、扁竹根球根花卉:大丽花、葡萄风信子、郁金香、喇叭水仙、葱兰、唐菖蒲、美人蕉藤本植物:常春藤、爬山虎、蔷薇、叶子花、紫藤、油麻藤、金银花草坪地被植物:黑麦草、草地早熟禾、细叶结缕草、马蹄金、狗牙根 1中式庭院常用植物配置常用植物 竹、樟、槐、楸、榆、杏、柳、梧桐、女贞、兰、梅、木兰、桃、山茶、杜鹃、迎春、海棠、李花、牡丹、芍药、紫薇、栀子、木槿、合欢、木樨、桂花、木芙蓉、腊梅。 枇杷、石榴、柿子、柑橘、枣子、月季、芭蕉、香椿、木瓜、红枫、鸡爪槭、乌桕、书带草、黄杨、红花檵木、慈孝竹、榉树、朴树、紫藤、碧桃、淡竹叶、鸭跖草。 无花果、阔叶十大功劳、十大功劳、南天竹、含笑、腊梅、素心腊梅、八仙花、棣棠、垂丝海棠、西府海棠、郁李、红叶李、樱花、垂枝梅、珍珠绣球、麻叶绣球、绣线菊。 紫荆、皂荚、云实、结香、八角金盘、金钟花、云南黄馨、石菖蒲、芦竹、菲白竹、棕榈、萱草、玉簪、吉祥草、万年青、凤尾兰、美人蕉。

《现代分析测试技术》复习知识点答案

一、名词解释 1. 原子吸收灵敏度:也称特征浓度,在原子吸收法中,将能产生1%吸收率即得到0.0044 的吸光 度的某元素的浓度称为特征浓度。计算公式:S=0.0044 x C/A (ug/mL/1%) S——1%吸收灵敏度C ——标准溶液浓度0.0044 ——为1%吸收的吸光度 A——3 次测得的吸光度读数均值 2. 原子吸收检出限:是指能产生一个确证在试样中存在被测定组分的分析信号所需要的该组分的最 小浓度或最小含量。通常以产生空白溶液信号的标准偏差2?3倍时的测量讯号的浓度表示。 只有待测元素的存在量达到这一最低浓度或更高时,才有可能将有效分析信号和噪声信号可靠地区分开。 计算公式: D = c K S /A m D一一元素的检出限ug/mL c ――试液的浓度 S ――空白溶液吸光度的标准偏差 A m――试液的平均吸光度K――置信度常数,通常取2~3 3.荧光激发光谱:将激发光的光源分光,测定不同波长的激发光照射下所发射的荧光强度的变化, 以I F—入激发作图,便可得到荧光物质的激发光谱 4 ?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紫外一可见分光光度法是利用某些物质分子能够吸收200 ~ 800 nm光谱 区的辐射来进行分析测定的方法。这种分子吸收光谱源于价电子或分子轨道上电子的电子能级间跃迁,广泛用于无机和有机物质的定量测定,辅助定性分析(如配合IR)。 5 ?热重法:热重法(TG是在程序控制温度下,测量物质质量与温度关系的一种技术。TG基本原 理:许多物质在加热过程中常伴随质量的变化,这种变化过程有助于研究晶体性质的变化,如熔化、蒸发、升华和吸附等物质的物理现象;也有助于研究物质的脱水、解离、氧化、还原等物质的化学现象。热重分析通常可分为两类:动态(升温)和静态(恒温)。检测质量的变化最常用的办法就是用热天平(图1),测量的原理有两种:变位法和零位法。 6?差热分析;差热分析是在程序控制温度下,测量物质与参比物之间的温度差与温度关系的一种技 术。差热分析曲线是描述样品与参比物之间的温差(△ T)随温度或时间的变化关系。在DAT试验中, 样品温度的变化是由于相转变或反应的吸热或放热效应引起的。如: 相转变,熔化,结晶结构的转变, 沸腾,升华,蒸发,脱氢反应,断裂或分解反应,氧化或还原反应,晶格结构的破坏和其它化学反应。一般说来,相转变、脱氢还原和一些分解反应产生吸热效应;而结晶、氧化和一些分解反应产生放热效应。 7. 红外光谱:红外光谱又称分子振动转动光谱,属分子吸收光谱。样品受到频率连续变化的红外光 照射时,分子吸收其中一些频率的辐射,导致分子振动或转动引起偶极矩的净变化,使振-转能级从基态跃迁到激发态,相应于这些区域的透射光强度减弱,记录经过样品的光透过率T%寸波数或波长

城市园林植物配置的原则及方法

城市园林植物配置的原则及方法 1、重视植物的多样性,因地制宜,科学设计植物配置。 首先,因为自然界植物是千奇百态,丰富多彩的,植物本身就具有很好的观赏价值,所以必须高度重视植物的多样性。根据城市绿地环境条件的特点,同时结合植物材料的自身特点和对环境要求来配置,使各种植物都能生长好。其次,因为自然界植物并不全是群生的,也有孤生的,这就要求园林植物配置就必须把孤植、列植、片植、群植及混植多种方式交融使用。再次,园林植物的配置应根据地形地貌配植不同形态色彩的植物,同时要尽力避免植物相互之间的视觉抵触,也不能与其他园林建筑形成视觉上抵触。最后,城市园林植物配置在遵循生态学原理为基础的同时,还必须结合遵循美学原理,遵循先生态,后景观的原则。另外,园林植物配置还必须要根据需要结合经济性、文化性及知识性等内容,以便扩大园林植物功能的内涵和外延。 2、城市园林植物配置必须遵循整体优先、生态优先的原则。 首先,城市园林植物配置必须遵循自然规律,充分利用城市所处的自然环境和城市性质等进行科学建设或改建。要高度重视保护城市原有的自然景观和历史文化景观,以及城市本身原有物种的多样性,正确看待它们与城市园林的关系,从而使城市园林建设与自然和谐,在科学合理的自然基础上,适当增加植物配置的艺术性和趣味性,使城市园林植物具有人性化和亲近感。其次,城市园林植物配置要遵循生态优先的原则。在城市园林植物材料的选择、树种的搭配和在草本花卉

的点缀及草坪的衬托等方面都必须最大限度地以改善城市生态环境、提高城市生态质量为着力点,充分应用生态位原理和植物他感作用,合理配置园林植物,以便发挥出城市园林的最大生态效益。 3、配置方法上尽力采用近自然式配置的方法。 近自然式配置方法首先是指植物材料本身必须为近自然状态,尽量避免人工对植物进行重度修剪和人为造型,其次是指在植物配置中要避免园林植物种类的单一性,尽量避免株行距地整齐划一,以及苗木的规格方面的绝对一致,要体现出植物的自然属性。在园林植物配置中,要尽可能趋向自然,通过配置不同物种、密度和不同规格植物实现植物群落的共生与稳定。当前城市园林植物配置在我国还处于起步阶段,所以这种近自然式配置方法应该大力提倡,在园林建设中要尽力减少对树木个体、群落的过渡人工干扰,使植园林物配置基本趋于自然状态。 4、植物配置要注意主次分明,疏落有致,注意环境配置的和谐自然。首先,植物配置的空间无论是在平面还是在立面都要根据植物的形态、高低、大小、色彩和质地等变化,做到主次分明和疏落有致。园林植物的群体配置要充分发挥不同园林植物的个性特色,分清主次,植物配置要深浅并有,若隐若现,疏落有致,以无形之虚造有形之实,体现出自然环境之美。其次,在园林植物配置设计时,要注意植物与其周围建筑小品以及水体等环境的自然和谐统一。建筑的特点是形态固定的实体,而植物的特点却是随季节产生变化的实物。植物丰富的自然色彩和柔美的线条以及优美的姿态都会给建筑以美感,使建筑也

园林绿化植物配置原则

园林绿化植物配置原则及常规树种价格表园林绿化具有生态功能和社会功能,生态功能是园林绿化设计中最基本的要求,在植物配置过程中人们常常忽略生态功能的重要性,植物配置首先必须满足生态功能的原则,其次是社会功能原则,本文就具体分析一下园林绿化设计中植物配置的原则,最后再说一下在植物配置中存在的问题分枝。 一、园林绿化设计中植物配置的原则 1、功能原则 园林绿化植物具有生态功能和社会功能,生态功能是园林绿化设计中最基本的要求,在植物配置过程中人们常常忽略生态功能的重要性,植物配置首先必须满足生态功能的原则,其次是社会功能。只要达到生态功能才能改善城市的环境,才能起到美化市容的效果。植物的生态功能包括净化空气、减少沙尘暴的发生、减少水土流失等功能,在园林绿化设计中植物的配置一定不能忽视生态功能这一原则。园林绿化的社会功能主要是指美化市容功能,净化空气功能,文化教育功能还有防护和减灾的功能,在园林绿化设计中应该根据不同的要求对植物进行配置,对植物进行合理的配置充分发挥植物的生态功能和社会功能。 2、经济原则 城市园林绿化主要是以实现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为目的的,每一个城市的经济条件都是有限的,经济条件是园林绿化设计中植物配置的条件,不论城市的经济水平是高是低,都会以最经济实惠的方案来实现城市的绿化,并且保证园林绿化中所有的植物都发挥着绿化城市的作用,也确保植物的配置是最佳的。经济原则的特点就是花费做少的金钱,来达到最大的价值,城市的经济水平会影响园林绿化中植物的配置,植物的配置方案有很多,为了达到双赢的目的在园林绿化设计过程中会选择最经济的方案,经济原则不仅考虑设计过程中的经济还考虑后期对园林的管理也要满足经济原则,后期的管理会有养护费用的支出,经济原则是既考虑前期的投入也考虑后期费用的支出的,后期费用的支出主要是指植物的修剪、施肥等费用,在园林绿化设计中植物的配置要选择一些有寿命长的,生长速度中等的,容易打理的、生命力顽强的等特点的植物,还要注意保证群落的多样性,则可以降低后期的管理费用。 3、艺术原则 植物配置的好坏直接影响着园林的观赏性。植物配置不是把绿色的植物堆积在一起,而是要在审美基础上进行艺术配置。在植物配置中,应遵循调和、统一、均衡、韵律等基本美学原则。根据植物自身的特点结合艺术形式,尽最大的可能把植物的绚丽的色彩、婀娜的姿态、沁鼻的芳香表露出来从而提高观赏价值。 二、园林设计中存在的问题 1、园林设计中的地区差异 在进行园林设计的过程中应以当地的环境作为基础,不同城市,不同地区的生态环境、历史、文化韵味都不同,其所包含的地域气息也不一样。如北方地区和苏杭,不同的文化底蕴导致了两个地区的园林具有不同的气质,一个辉煌磅礴,一个景色秀丽。北方地区建筑尽显其规模宏大;南方的苏州园林却又有小家碧玉的特点。北方的园林设计对色彩运用淋漓尽致,而南方却相对于淡雅很多。所以不同的城市,不同的地区的园林设计都具有自己独特地方式和特点。 2、植物的挑选 挑选植物应考虑当地的地理环境;植物的生态习性、美化功能及生产功能。按照园林绿地的主要功能和它的艺术形式去选择植物。地域决定了植物的种类,什么样的地域功能就应该选择种植什么样的植物,此外还需要考虑地域允许种植树木样的植物种类,在选择相应的植物。

浅谈园林植物配置的几种方式

浅谈园林植物配置的几种方式 1、配置植物要有明显的季节性 利用植物群落的动态变化和季节景相创造"四季景观",使游人感到大自然的生机及其变化。总的配置效果应是三季有花、四季有绿,即所谓"春意早临花争艳,夏季浓苍不萧条"的设计原则。在树木配置中,常绿的比例占1/4~1/3较合适,枝叶茂盛的比枝叶少的效果好,阔叶树比针叶树效果好,乔灌木搭配的比只种乔木或灌木的效果好,有草坪的比无草坪的效果好,多样种植物比纯林效果好。 2、自然式的树木配置方法,多选树形或树体部分美观或奇特的品种,以不规则的株行距配置成各种形式。 (1)孤植。单株树孤立种植,孤植树在园林中,一是作为园林中独立的庇荫树,也作观赏用。二是单纯为了构图艺术上需要。主要显示树木的个体美,常作为园林空间的主景。常用于大片草坪上、花坛中心、小庭院的一角与山石相互成景之处。 (2)丛植。一个树丛由三五株同种或异种树木至八九株树木不等距离的种植在一起成一整体,是园林中普遍应用的方式,可用作主景或配景用作背景或隔离措施。配置宜自然,符合艺术构图规律,求得既能表现植物的群体美,也能表现树种的个体美。 (3)群植。以一两种乔木为主体,与数种乔木和灌木搭配,组成较大面积的树木群体。树木的数量较多,以表现群体为主,具有"成林"。(4)带植。林带组合原则与树群一样,以带状形式栽种数量很多的

各种乔木、灌木。多应用于街道、公路的两旁。如用作园林景物的背景或隔离措施,一般宜密植,形成树屏。 3、植物配置应突出地方特色 由于所处的各个城市规模不一样,经济发展不平衡,自然条件、自然资源、历史文脉、地域文化差异很大,城市绿化要因地制宜。城市园林设计时要结合当地的自然资源、人文资源,融合地方文化特色;只有把握历史文脉,体现地域文化特色,体现地方风格才能提高园林绿化的品位。城市中空气污染、土壤理化性能差等因素不利于园林植物的生长,所以在选择植物时应以适应性较强的乡土树为主,大量的乡土树种不仅能较快地产生生态效益,而且能体现地方特色。 4、观花和观叶植物相结合 观赏花木中有一类叶色漂亮、多变的植物如叶色紫红的红叶李、红枫,秋季变红叶的槭树类、变黄叶的银杏等均很漂亮,与观花植物组合可延长观赏期,同时这些观叶树也可作为主景放在显要位置上。常绿树种也有不同程度的观赏效果,如淡绿色的柳树、草坪,浅绿色的梧桐,深绿色的香樟,暗绿色的油松、云杉等,选择色度对比大的种类进行搭配效果更好。

《现代分析测试技术》复习知识点

《现代分析测试技术》复习知识点 一、名词解释 1. 原子吸收灵敏度、指产生1%吸收时水溶液中某种元素的浓度 2. 原子吸收检出限、是指能产生一个确证在试样中存在被测定组分的分析信号所需要的该组分的最小浓度或最小含量 3.荧光激发光谱、4.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 5.热重法、是在程序控制温度下,测量物质质量与温度关系的一种技术。 6.差热分析、是在程序控制温度下,测量物质与参比物之间的温度差与温度关系的一种技术。 7.红外光谱、如果将透过物质的光辐射用单色器加以色散,使光的波长按大小依次排列,同时测量在不同波长处的辐射强度,即得到物质的吸收光谱。如果用的是光源是红外辐射就得到红外吸收光谱(Infrared Spectrometry)。 8.拉曼散射,但也存在很微量的光子不仅改变了光的传播方向,而且也改变了光波的频率,这种散射称为拉曼散射。 9.瑞利散射、当一束激发光的光子与作为散射中心的分子发生相互作用时,大部分光子仅是改变了方向,发生散射,而光的频率仍与激发光源一致,这种散射称为瑞利散射 10.连续X射线:当高速运动的电子击靶时,电子穿过靶材原子核附近的强电场时被减速。电子所减少的能量(△E)转为所发射X 射线光子能量(hν),即hν=△E。 这种过程是一种量子过程。由于击靶的电子数目极多,击靶时间不同、穿透的深浅不同、损失的动能不等,因此,由电子动能转换为X 射线光子的能量有多有少,产生的X 射线频率也有高有低,从而形成一系列不同频率、不同波长的X 射线,构成了连续谱 11.特征X射线、原子内部的电子按泡利不相容原理和能量最低原理分布于各个能级。在电子轰击阳极的过程中,当某个具有足够能量的电子将阳极靶原子的内层电子击出时,于是在低能级上出现空位,系统能量升高,处于不稳定激发态。较高能级上的电子向低能级上的空位跃迁,并以光子的形式辐射出标识X 射线 13.相干散射、当入射X射线光子与原子中束缚较紧的电子发生弹性碰撞时,X射线光子的能量不足以使电子摆脱束缚,电子的散射线波长与入射线波长相同,有确定的相位关系。这种散射称相干散射或汤姆逊(Thomson)散射。 14.非相干散射,,当入射X射线光子与原子中束缚较弱的电子(如外层电子)发生非弹性碰撞时,光子消耗一部分能量作为电子的动能,于是电子被撞出原子之外,同时发出波长变长、能量降低的非相干散射或康普顿(Compton)散射

园林绿化草坪植物配置的基本原则

园林绿化草坪植物配置的基本原则 在园林绿地中,草坪植物的应用是自成体系的,既要注意发挥它的各种防护功能,又要考虑与其它因素的关系。在园林绿化上草坪植物的配置应注意掌握以下基本原则。 1、注意草坪植物各种功能的有机配合。 草坪植物属多功能性植物,因此在配置时应先考虑它的主要功能,同时又要适当注意草坪的其它综合性功能,如在考虑其环境保护功能的同时,还要兼顾其供人欣赏、休息、满足儿童游戏活动,开展各种球类比赛、固土护坡、水土保持等功能。只有充分发挥其在绿地中的各种不同功能,才能正确地提高它在绿地中所起的作用。 2、注意充分发挥草坪植物本身的艺术效果。 草坪是园林造景的主要材料之一,它本身不仅具有独特的色彩表现,而且有极丰富的地形起伏,空间划分等不同变化,这些都会给人以不同的艺术感受。 草坪植物自身具有不同的季节变化,如暖季型草坪初春逐渐由浅黄变为嫩绿,这会让人感到春回大地。夏日夕阳西下,绿毯随风翻波,让人身心愉快。深秋绿草渐黄,平坦的草坪,让人感觉秋高气爽。冬日一片金黄,为冬游提供活动场地。另外,草坪的开朗、宽阔,林缘线的曲折变化,都能产生不同的艺术效果。 3、注意根据植物的生长习性合理搭配草坪植物。 各种草坪植物均具有不同的生长习性,如有的喜光,有的耐阴,有的

耐干旱,有的耐严寒,有的极具再生能力等。因此在选择时,必须根据不同的立地条件,选择生长习性适合的草坪植物,必要时还需做到合理混合搭配草种。如需四季常绿供人欣赏的,就必须对冷季型草品种进行合理搭配,使各种草的生长习性进行互补,必要时还必须混合一些暖季型草种。 4、注意与山石、树木等其他材料的协调关系。 在草坪上配植其它植物和山石等物,不仅能增添和影响整个草坪的空间变化,而且能丰富草坪景观内容。如现在有不少的庭院绿化,都能较好地利用地形和石块等变化来丰富草坪景观,使草坪的空间出现较多的曲折变化,大大提高了绿地的艺术效果,在草坪上配置孤植树和树丛时,树木的叶色变化,如红枫的红叶,无患子的金黄秋叶,紫叶李的紫色,金丝柳的金色等,都能给草坪锦上添花。在一些街头绿地,设计者常喜欢在草坪边缘配置各种绿篱,草花类,球根类等作为草坪的镶边植物,或用石块、鹅卵石来装饰草坪,增加草坪的色泽,提高草坪的装饰性。总之,应充分利用其它材料,增加草坪的实用效果,使草坪与其它材料更加协调统一。

植物配置方式

在利用植物进行设计时,有着特定的步骤、方法以及原理。在初步设计中,植物配置应在设计程序初期,作为综合要素与地形、建筑、铺地材料以及园址构筑物同时加以分析研究。植物的功能作用、特性、种植布局以及取舍是整个程序的关键。在基本设计阶段关键之点,就是群体地,而不是单体地处理植物素材。将植物当作基本群体进行设计,是因为它们在自然界中几乎都是以群体的形式而存在。 在运用植物进行园林设计时,首先必须明确设计目的,然后才能相应地选取和组织设计要求的植物。在整体设计中,首先进行植物群体配置,在完成群体配置后,方能进行种植设计各基本规划部分,并在其间排列单体植物。 在布置单体植物时要注意:①在群体中的单体植物,其成熟程度应在75-100%。设计者是根据植物的成熟外观进行设计,而不是局限于眼前的幼苗大小,以及最终成熟后的外貌,以便将单体植物正确地植于群体之中。②在群体中布置单体植物时,应使它们之间有轻微的重叠。单体植物冠径的相互重叠基本上为各植物冠径的1/3-1/4。③排列单体植物的原则,是将它们按奇数,如3、5、7等组合成一组,每组数目不宜过多,这是一条基本设计原理。奇数之所以能产生统一的布局,皆因各成分相互配合,相互增补。相反,由于偶数易于分割,因而易相互对立。紧接着应考虑组与组或群与群之间的关系。在这一阶段,单体植物的排列原则同样适用。各组植物之间,应如同一组中单体植物之间一样,在

视觉上应相互衔接。这样会增加一个布局的整体性和内聚性,因为中组不同植物似乎紧紧地交织在一起,难以分割。此外,在设计中植物组合和排列除了与该布局的其它植物相配合外,还应与其它因素和形式相配合。 设计者在完成群体和单体布局后,还应该考虑到设计的某些部分是需要变更的。在布局中可以采用群植或孤植形式配置植物。但必须与初步设计中选取的植物大小、形态、色彩以及质地等相吻合,同时还应考虑阳光、风及各区域的土壤条件等因素。如大多数松柏类植物,银杏、广玉兰、合欢等为喜阳植物,罗汉松、云杉、珊瑚树等为耐荫植物。大多数针叶树喜欢偏酸性土壤(pH3.7-5.5),大多数阔叶树较适应微酸性土壤(pH5.5-6.9),大多数灌木能适应pH值为6.0-7.5的土壤,只有很少一部分植物耐盐碱,如乌桕、苦楝、柳树等。 完成初步设计后需要进行细部设计,首先考虑的是植物大小之间搭配。应首先确立大中乔木的位置,这是因为它们的配置将会对设计的整体结构和外观产生最大的影响。一旦较大乔木被定植后,小乔木和灌木才能得以安排,以完善和增强乔木形成的结构和空间特性。较矮小的植物就是在较大植物所构成的结构中展现出更具人格化的细腻装饰。由于大乔木极易超出设计范围和压制其它较小因素。因此,在小的庭园中应慎重地使用大乔木。大乔木在景观中还被用来提供荫凉,故在种植时应在空间或建筑物的西南、西面或西北面。

高性能计算集群项目采购需求

高性能计算集群项目采购需求 以下所有指标均为本项目所需设备的最小要求指标,供应商提供的产品应至少大于或等于所提出的指标。系统整体为“交钥匙”工程,厂商需确保应标方案的完备性。 投标商在投标方案中须明确项目总价和设备分项报价。数量大于“1”的同类设备,如刀片计算节点,须明确每节点单价。 硬件集成度本项目是我校校级高算平台的组成部分,供应商提供的硬件及配件要求必须与现有相关硬件设备配套。相关系统集成工作由供应商负责完成。 刀片机箱供应商根据系统结构和刀片节点数量配置,要求电源模块满配,并提供足够的冗余。配置管理模块,支持基于网络的远程管理。配置交换模块,对外提供4个千兆以太网接口,2个外部万兆上行端口,配置相应数量的56Gb InfiniBand接口 刀片计算节点双路通用刀片计算节点60个,单节点配置2个CPU,Intel Xeon E5-2690v4(2.6GHz/14c);不少于8个内存插槽,内存64GB,主频≥2400;硬盘裸容量不小于200GB,提供企业级SAS或SSD 硬盘;每节点配置≥2个千兆以太网接口,1个56Gb InfiniBand 接口;满配冗余电源及风扇。 刀片计算节点(大内存)双路通用刀片计算节点5个,单节点配置2个CPU,Intel Xeon E5-2690v4;不少于8个内存插槽,内存128GB,主频≥2400;硬盘裸容量不小于200GB,提供企业级SAS或SSD硬盘;每节点配置≥2个千兆以太网接口,1个56Gb InfiniBand接口;满配冗余电源及风扇。 GPU节点2个双路机架GPU节点;每个节点2个Intel Xeon E5-2667 v4每节点2块NVIDIA Tesla K80GPU加速卡;采用DDR4 2400MHz ECC内存,每节点内存16GB*8=128GB;每节点SSD 或SAS硬盘≥300GB;每节点配置≥2个千兆以太网接口,1个56Gb/s InfiniBand接口;满配冗余电源及风扇。 数据存储节点机架式服务器2台,单台配置2颗Intel Xeon E5-2600v4系列CPU;配置32GB内存,最大支持192GB;配置300GB 2.5" 10Krpm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