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后作业(二十二)

课后作业(二十二)
课后作业(二十二)

课后作业(二十二)

(时间:40分钟分值:100分)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2小题,每小题4分,共48分)

1.(2019·湖北师大附中月考)下图反映了某一时期美国与其他发达国家经济实力对比状况。据此判断这一时期应是()

A.20世纪三十年代B.20世纪五十年代

C.20世纪七十年代D.20世纪八十年代

2.(2019届深圳测评)下面是二战前后国际货币体系(经济体系)示意图。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国际货币体系转向以美元为中心

B.美元偶然地充当了世界货币

C.国际货币关系实现了从无序到有序的转变

D.体现了世界经济格局的新特点

3.(2019·哈尔滨模拟)某历史研究小组在探究“影视材料中的历史”时发现,电视剧《潜伏》中多次出现解放战争后期国民党将领抢购黄金和美金的情节。当时美金像黄金一样被抢购的主要原因应该是()

A.《联合国家宣言》的发表

B.《中美友好通商航海条约》的签订

C.《布雷顿森林协定》的规定

D.《关税及贸易总协定》的要求

4.世界银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与关贸总协定是战后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的三大支柱,它们的相同作用不包括()

A.消除了世界各国的贸易保护主义

B.一定时期内维护了美国霸主地位

C.稳定了资本主义世界的经济秩序

D.促进世界经济向制度化方向发展

5.(2019·清远模拟)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不久,美国总统杜鲁门说:“美国今天是一个强大的国家,没有任何一个国家比它更强大了。”“胜利已使美国人民有经常而迫切的必要来领导世界。”此时,为领导世界美国采取的经济措施包括()

①推动世界贸易组织的建立②推行马歇尔计划③推动布雷顿森林体系的建立④建立北约组织

A.①②④B.②③④

C.②③D.③④

6.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世界银行和关贸总协定等国际政治、经济组织的先后成立,反映了二战后世界政治经济发展的方向是()

A.全球化B.多极化

C.一体化D.制度化

7.()

A.

B.美国的全球经济霸主地位开始动摇

C.发达资本主义国家主导经济全球化

D.发展中国家在全球化过程中获得发展机遇

8.(2019·莆田模拟)2011年4月8日上午10时26分,上海迪士尼乐园(如下图)项目正式开工,它是中国第二个、亚洲第三个、世界第六个迪士尼主题公园。这反映了()

A. 中美分歧已经基本消除

B. 经济全球化正加速发展

C. 中国成为亚洲经济中心

D. 美国文化开始影响中国

9.有研究指出,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年增长速度每下降3%,发达国家的经济增长速度就有可能下降1%。这主要表明,在经济全球化的浪潮中() A.发展中国家处于劣势和被动地位

B.主要发达国家是最大经济受益者

C.发展中国家与发达国家经济相互依存

D.发展中国家与发达国家贫富差距缩小

10.(2019届珠海月考)印尼经济学家马里·潘格斯图说:“不能只是给发展中国家一个金融结构的全球模式,让它们要么接受,要么抛弃。它们必须成为这个过程的一个部分”。这反映了()

A.要给予发展中国家一个容纳金融等更全面的全球化模式

B.发展中国家必须顺应经济全球化的发展趋势

C.发达国家应在经济全球化中承担应有的国际责任

D.发展中国家在全球化进程中要积极参与经济规则的制订

11.(2019届扬州调研)著名蝴蝶效应理论认为:一只蝴蝶在巴西轻拍翅膀,可以导致一个月后德克萨斯州的一场龙卷风。近年来,美国金融危机引发的经济龙卷风横扫世界,再次印证该理论。对此正确的认识有()

①深刻反映了当今经济全球化的趋势②全球化使各国经济安全面临更大挑战③建立合理的国际经济新秩序是应对危机的主要出路④独立自主是发展中国家应对危机的惟一途径

A.①②B.①③

C.①②③D.①②③④

12.(2019届保定质检)居于中心位置的国家对全球化的边陲国家的宰割与剥削,几乎是达到了维多利亚女王统治时代的“日不落”的大英帝国,而且尤有过之。富者、穷者变多,中产阶级很少的“M型”社会来临。对全球化的认识正确的是()

A.经济全球化过程中因资本的扩张产生很多问题

B.经济全球化只对发达国家有利

C.发展中国家要捍卫民族主权抵制全球化

D.经济全球化过程无异于工业革命时代的殖民侵略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2小题,第13小题26分,第14题26分,共52分)

13.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1850年,伦敦毫无疑问是世界金融体系的太阳。1950年,纽约成为全球财富的中心。……当1914年英格兰银行宣布停止英镑的黄金兑换时,大英帝国的雄风就一去不复返了。当尼克松1971年单方面关闭黄金窗口时,美利坚的辉煌业已到了盛极而衰的转折点。

材料二货币无可置疑是人类社会经济机体的血液。能够执掌和供应血液者,自然占据了先机和强势。什么样的“血源”令众生趋之若鹜?它必须产生于健全而完备的肌体——内在经济发展模式与金融体制,若是染上循环裂变债务而无可救药的“艾滋”病毒,还强绑上大家“输血”,只会共赴黄泉。同时,该“血源”应该是O型——即具备独树一帜的公信力和不可撼动的被接受性质。

——宋鸿兵编著《货币战争》

材料三布雷顿森林体系的宗旨和作用是:稳定国际汇率,使国际货币关系有了统一的标准,维持战后世界货币体系正常运转。为成员国提供长期贷款和技术援助,进行全球化的发展援助,客观上推动了世界经济的恢复和发展。但是,该体系加强了美国在国际金融和贸易中的特权和支配地位,美国依赖美元的特权地位,增发美元代替黄金,作为输出资本,购买外国货物、企业以及支付海外驻军的庞大费用。于是黄金大批流入美国,加强了美国称霸世界的实力。

(1)根据材料一,结合所学知识,分别指出伦敦和纽约成为国际金融中心的主要原因。(10分)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20世纪30年代以来,美国政府采取了哪些可行的措施使美元成为“O型血源”?(6分)

(3)根据材料三,结合所学知识评价布雷顿森林体系。(4分)

(4)你认为我国需要做哪些努力应对当前的货币战争?(6分)

14.(2019届临沂摸底)1500年前后,世界经济的联系日趋紧密,经济全球化的趋势日趋明显。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15世纪末开始,为了寻求海外财富,西欧国家的航海家们纷纷扬帆远航,驶向茫茫大海,陆续开辟通往世界各地的新航路。在激烈的贸易竞争和

殖民地争夺中,世界市场逐渐形成,成为经济全球化的开端。

材料二

图一

图二1978~2019年我国进出口总额及增长速度材料三西方国家感到与新兴世界相比,它们正在失去经济和政治力量。反全球化的力量正在形成,而且可能日益增强。在发达经济体内部,现在要求在商品、资本和人员自由流动这三个领域重新设置壁垒的呼声越来越大。反移民的趋势在欧洲尤为明显。

——《2019年全球化会倒退吗?》

随着各国政府纷纷把国内问题置于全球增长之上,在2019年,全球化似乎会成为一项孤立无援的事业。但在未来几十年里,全球化将重新得到广泛接纳——因为它会给东西方带来互补的益处。

——《全球化进程难以逆转》

请回答:

(1)依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面对西方开拓世界市场所带来的挑战,明清政府是如何应对的?影响如何?(6分)

(2)依据所学知识,指出材料二图一中欧盟大部分公民赞成经济全球化的主要原因,进入21世纪,推动其迅猛发展的主要因素又有哪些?据图二,指出我国对外贸易发展的主要特点,结合所学知识,从国内经济发展角度分析2019~2019年我国进出口增速变化的主要原因。(14分)

(3)你认为全球化会倒退吗?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理由。(6分)

解析及答案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2小题,每小题4分,共48分)

1.【解析】从图中美国无论是GNP、工业生产总值还是黄金储备都遥遥领先其他主要资本主义国家总和,可以判断出这个时期是指二战后,这一时期美国经济实力遥遥领先,而西欧等国普遍衰落。本题选B项。

【答案】 B

2.【解析】美元凭借美国的经济实力,长期充当世界货币。

【答案】 B

3.【解析】本题的关键信息是“解放战争后期”这一时间概念。大概就是1948~1949年左右的时间;再加之材料中“美金”的字眼,综合判断原因应该是1947年《布雷顿森林协定》规定了美元等同于黄金的地位。

【答案】 C

4.【解析】三大组织并没有消除世界各国的贸易保护主义,这项任务是各国现在及今后将要努力解决的问题。B项是对美国的作用,C、D两项是积极影响。

【答案】 A

5.【解析】①世界贸易组织成立于1994年,时间上不符。从问题要求“美国采取的经济措施”中可以排除④,北约是政治军事集团。本题选②③,推行马歇尔计划旨在控制西欧,抗衡社会主义阵营。推动布雷顿森林体系的建立,确立以自己主导的资本主义世界货币体系。

【答案】 C

6.【解析】抓住教材,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国际复兴开发银行和关贸总协定的出现,是世界经济朝着体系化和制度化方向发展的反映。

【答案】 D

7.【解析】本题考查当今世界经济发展。观察表中数据,进入20世纪90年代后发达资本主义国家跨国公司在世界财富500强中的比重占据较多,说明主导着世界经济。A项说法片面;B项不能说明实质;其他国家的发展仍然所占较

小,不能说明D项。

【答案】 C

8.【解析】中美由于经济纠纷和意识形态分歧,矛盾难以基本消除,排除A项。题干仅说明了上海迪士尼乐园的兴建,不足以体现亚洲经济中心,排除C 项。D项错在“开始”两个字。跨国集团的扩张表明经济全球化的进程,故选B 项。

【答案】 B

9.【解析】材料显示了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之间的经济联系。说明二者在经济上相互依存。

【答案】 C

10.【解析】本题考查发展中国家如何面对经济全球化的问题。从材料中看,在全球化过程中,发展中国家处于被动地位,因此发展中国家要积极参与全球化的过程。

【答案】 D

11.【解析】本题考查经济全球化。当今世界经济趋势是经济全球化,世界经济联系密切,故发展中国家应对危机的办法应该是加强国际合作,而不是独立自主。

【答案】 C

12.【解析】本题考查当今经济全球化的趋势。根据题干“尤有过之。富者、穷者变多”说明全球化的同时出现了贫富差距较大的情况,这些都是当今世界存在的问题。

【答案】 A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2小题,第13小题26分,第14题26分,共52分)

13.【解析】第(1)问结合题干材料中的“1850年伦敦”和“1950年纽约”就不难联系到第一次和第二次世界大战。第(2)问应结合美国世界经济霸主地位的表现回答。第(3)问结合教材相关知识即可。第(4)问属于开放性试题,应着眼

于对内改革经济体制,对外适应国际贸易规则入手回答。

【答案】(1)英国:进行了工业革命;成为最大的殖民国家。

美国:利用战争(二战),大发战争财;推动建立和主导战后资本主义经济体系;大力推行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等。(答对任意两点即可,其他符合史实的答案皆可得分)

(2)二战后美国成为世界经济霸主;通过建立布雷顿森林体系、成立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和国际复兴开发银行,形成了以美元为中心的国际货币体系。

(3)稳定战后世界经济秩序,促进各国经济的发展;确立了美国在世界经济中的霸权地位。

(4)加大对外开放,积极参与国际竞争;改革金融体制,符合国际规则;科教兴国,大力发展国民经济;推动建立公正、合理的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答任意两点即可,其他言之成理也可给分)

14.【解析】第(1)问考查明清的对外政策及其影响。第(2)问第一小问考查全球化存在的问题,第二小问结合教材回答即可,第三小问根据材料中的进出口数据变化趋势回答,第四小问结合我国改革开放的进程回答。第(3)问为开放性试题,言之有理即可。

【答案】(1)应对:实行海禁或“闭关锁国”政策。

影响:妨碍了资本主义萌芽的发展,割断了中国与世界的联系,造成中国与世隔绝,使中国落后于世界潮流,造成近代被动挨打的局面。

(2)原因:发达国家成为经济全球化最大的受益者。

因素:交通运输技术的发展、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或第三次科技革命)、跨国公司和各种国际组织的推动。(任答两点)

特点:进出口总额呈上升趋势;增长速度呈起伏状态。

原因:进一步深化改革开放;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任答两点)

(3)会:世界经济发展失衡;反全球化力量在形成;贸易保护主义仍然存在。

不会:经济全球化是一把“双刃剑”,虽然它存在各种各样的问题,但总体来说,经济全球化有利于世界经济的发展,只要推行可持续发展战略,建立公正、合理的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开展广泛的国际合作,就能够实现共同繁荣与稳定的目标。(任答一种观点即可)

大工19春《创新思维与创新管理》在线作业2

(单选题)1: 下列选项中,属于产品创新的新战略的是()。 A: 用户创新 B: 自主创新 C: 合作创新 D: 模仿创新 正确答案: (单选题)2: 下列关于制度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 制度是直接的人与人的契约关系 B: 制度是由特定社会共同体的经济实践决定的 C: 制度不属于观念、意识的范畴 D: 制度归根到底是由历史阶段的生产力水平所决定的 正确答案: (单选题)3: 新产品开发的进攻策略不包括下列哪种方式?()A: 独创式 B: 超前式 C: 改进式 D: 独辟蹊径式 正确答案: (单选题)4: 下列选项中,不属于企业产品创新促进因素的是()。A: 成功的企业家 B: 企业的科技人员 C: 企业的管理人员 D: 产品创新的收益递减 正确答案: (单选题)5: 下列哪一项是决定组织其他制度的根本性制度?()A: 产权制度 B: 经营制度 C: 管理制度 D: 企业制度 正确答案: (多选题)6: 产品创新的类型一般包括哪些?() A: 模仿型 B: 改进型 C: 换代型 D: 全新型 正确答案: (多选题)7: 构建组织发展模型需要考虑的因素有哪些?()A: 组织的年龄及规模

B: 组织演变的各个阶段 C: 组织变革的各个阶段 D: 产业的成长率 正确答案: (多选题)8: 创新管理能力是指企业从整体上、战略上安排技术创新的能力。这一能力主要由哪些方面反映?() A: 创新战略 B: 创新机制 C: 创新速度 D: 创新模式 正确答案: (多选题)9: 制度就是行为的模式,它可以是()。 A: 正式的 B: 成文性的 C: 受国家法律保护的 D: 可不被遵循的 正确答案: (多选题)10: 技术创新特点主要包括()。 A: 技术创新的积累性 B: 技术创新的主体性 C: 技术创新的市场性 D: 技术创新的不确定性 正确答案: (判断题)11: 如果产品创新的过程起源于某种技术变革,那么这种创新就属于消费者驱动模式。 A: 错误 B: 正确 正确答案: (判断题)12: 扩散源指的是在质量空间中吸收采纳技术创新的社会组织。 A: 错误 B: 正确 正确答案: (判断题)13: 所有创新活动都依赖于制度创新的积淀和持续激励。 A: 错误 B: 正确 正确答案: (判断题)14: 制度创新的实施是一个逐步推进的过程,受到许多因素的制约。

计算机网络第七版第一章课后练习

1-01计算机网络可以向用户提供哪些服务? 1-02试简述分组交换的要点。 1-03试从多个方面比较电路交换、报文交换和分组交换的主要优缺点。 1-04为什么说互联网是自印刷术以来人类在存储和交换信息领域中的最大变革? 1-05互联网基础结构的发展大致分为哪几个阶段?请指出这几个阶段最主要的特点。1-06简述互联网标准指定的几个阶段。 1-07小写和大写开头的英文名字internet和Internet在意思上有何重要的区别? 1-08计算机网络都有哪些类别?各种类别的网络都有哪些特点? 1-09计算机网络中的主干网和本地接入网的主要区别是什么? 1-10试在下列条件下比较电路交换和分组交换。要传送的报文共x(bit)。从源点到终点共经过k段链路,每段链路的传播时延为d(s),数据率为b(bit/s)。在电路交换 时电路的建立时间为s(s)。在分组交换时分组长度为p(bit),且各结点的排队等待 时间可忽略不计。问在怎样的条件下,分组交换的时延比电路交换的要小?(提示: 画一下草图观察k段链路共有几个结点。) 1-11在上题的分组交换网中,设报文长度和分组长度分别为x和(p+h)(bit),其中p为分组的数据部分的长度,而h为每个分组所带的控制信息固定长度,与p的大小 无关。通信的两端共经过k段链路。链路的数据率为b(bit/s),但传播时延和结点 的排队时间均可忽略不计。若打算使总的时延为最小,问分组的数据部分长度p 应取为多大?(提示:参考图1-13的分组交换部分,观察总的时延由哪几部分组 成。) 1-12互联网的两大组成部分(边缘部分与核心部分)的特点是什么?它们的工作方式各有什么特点?

企业战略与管理课后作业

企业战略与管理课后作业 P76 1. 新进出现的能够对钢铁企业产生显著影响的政治—法律、经济、 社会—人文、技术等方面的变化趋势有哪些?以一家钢铁企业为对象,其外部环境中哪些是可以利用的机会,哪些是威胁? 答:变化趋势:(1)政治—法律:①国内政治形势稳定,在党中央、国务院领导下,全党全国认真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保持宏观经济政策的连续性和稳定性。②国家完善各项法律法规体系,保障钢铁企业在经济纠纷和国际贸易中的权益。③根据新形势新情况,政府着力提高政策的针对性和灵活性,更加注重推动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和经济结构调整,更提倡自主创新,促进稳定各行业发展。④在我国财政政策的支持下,内需扩大,工业生产回升加快,产业结构调整和节能减排继续推进。⑤近年来在国家产业调控中,国家政策指向优化整合现有大型钢铁企业,淘汰落后中小企业,钢铁行业的集中度逐渐提高,并购,战略合作增多,有效提升了国内钢铁产业集中度。 (2)经济:①随着金融危机爆发,全球经济陷入衰退,由于经济放缓,特别是房地产、汽车、家电需求下滑,使得钢铁需求疲软。②为了扩大内需和应对通货膨胀,国家调整了利率和汇率,刺激人们消费,特别是对房子、汽车等的消费;我国财政支出加大了投资来刺激经济的政策,基建投资、地产投资的增多,有望拉动钢铁需求,推动钢铁行业的发展。③金融危机的发生使得我国钢铁的出口明显减少,近年来我国持续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和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认真落实各项重大财税政策措施,促进钢铁行业的生产和出口。④近年来国家致力于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和经济结构调整,工业中有重要地位的钢铁行业得到了应用的重视。我国的资本市场不断发展,企业的融资渠道和融资方式趋向多样化。⑤世界钢铁工业快速增长带动了对铁矿石等资源性商品的需求,目前原材料铁矿石等资源价格的持续上涨,同时也会影响钢铁企业的生产。 (3)技术:①世界经济的发展,新技术、新设备、新材料、新工艺的采用,信息与自动化技术的发展,为钢铁行业降低成本、提高产能提供了条件。②国家及企业对钢铁科技开发的加大了投资和支持重点。③我国企业自主创新能力提高,推动钢铁行业技术进步在钢铁生产方面也出现了许多专利,如冷轧硅钢片、彩涂板、镀锌板等。 (4)社会—人文:①科技发展和人类知识进步,推动了科技创新和社会进步。②人们的环保意识加强,更倾向于在生产或使用时对环境污染少的原料和产品,这对钢铁生产也提出了新要求。 外部环境中的机会和威胁:①利用国家政策的优惠支持扩大钢铁的

有机化学课后习题参考答案完整版

目录lin 湛

第一章绪论 扼要归纳典型的以离子键形成的化合物与以共价键形成的化合物的物理性质。 答案: NaCl与KBr各1mol溶于水中所得的溶液与NaBr及KCl各1mol溶于水中所得溶液是否相同?如将CH4及CCl4各1mol混在一起,与CHCl3及CH3Cl各1mol的混合物是否相同?为什么? 答案: NaCl与KBr各1mol与NaBr及KCl各1mol溶于水中所得溶液相同。因为两者溶液中均为Na+,K+,Br-, Cl-离子各1mol。由于CH4与CCl4及CHCl3与CH3Cl在水中是以分子状态存在,所以是两组不同的混合物。碳原子核外及氢原子核外各有几个电子?它们是怎样分布的?画出它们的轨道形状。当四个氢原子与一个碳原子结合成甲烷(CH4)时,碳原子核外有几个电子是用来与氢成键的?画出它们的轨道形状及甲烷分子的形状。 答案: 写出下列化合物的Lewis电子式。 答案: 下列各化合物哪个有偶极矩?画出其方向。 答案: 根据S与O的电负性差别,H2O与H2S相比,哪个有较强的偶极-偶极作用力或氢键? 答案: 电负性O>S,H2O与H2S相比,H2O有较强的偶极作用及氢键。 下列分子中那些可以形成氢键? b. CH3CH3 c. SiH4 d. CH3NH2 e. CH3CH2OH f. CH3OCH3 答案: d. CH3NH2 e. CH3CH2OH 醋酸分子式为CH3COOH,它是否能溶于水?为什么? 答案:能溶于水,因为含有C=O和OH两种极性基团,根据相似相容原理,可以溶于极性水。 第二章饱和烃 卷心菜叶表面的蜡质中含有29个碳的直链烷烃,写出其分子式。 答案:C29H60 用系统命名法(如果可能的话,同时用普通命名法)命名下列化合物,并指出(c)和(d)中各碳原子的级数。答案: a. 2,4,4-三甲基-5-正丁基壬烷5-butyl-2,4,4-trimethylnonane b. 正己烷 hexane ,3-二乙基戊烷 3,3-diethylpentane -甲基-5-异丙基辛烷5-isopropyl-3-methyloctane e.2-甲基丙烷(异丁烷)2-methylpropane(iso-butane) ,2-二甲基丙烷(新戊烷) 2,2-dimethylpropane(neopentane)

技术创新管理期末作业模板

技术创新管理 期末作业 专利制度对技术创新活动的激励分析以及我国专利制度对技术创新的 激励机制方法 学生姓名:邹浩

学号 : 0801082228 摘要: 文章通过分析专利制度对技术创新的激励作用的基础上,指出了目前我国专利制度在激励技术创新方面存在的一些问题,并就这些问题提出了优化我国专利制度对技术创新的若干激励机制,技术创新是从发明创造到科技成果实现商业化的过程。西方专利制度发展史显示了专利制度对技术创新和经济发展的巨大推动作用。专利制度能够实现对技术创新激励作用的关键在于它是关于产权界定的制度。专利权是私人财产权,也是人们对其发明创造享有的独占权。对这种产权进行界定将大大激发人们的创新活力。因此,专利制度是一种最有效的创新机制。作者认为,在依法保护专利同时,应对这种独占权给予必要的限制,以维护社会公共利益,保持社会恒久的创新能力。 关键词:创新;专利制度;激励.问题.方法 专利制度的产生,几乎与近代科学技术的兴起同步。科学技术发展史告诉我们,近代科学始于15世纪下半叶,而世界上第一部专利法产生于1474年(威尼斯),这是创新与知识产权保护良性互动的一种客观反映。 1创新的概念 所谓创新,是指“赋予资源创造财富的新能力,使资源成为真正的资源”。创新不仅包含科学性、技术性的创新,亦包含社会性的创新。 与专利制度密切相关的创新主要是指技术创新。著名美国经济学家熊彼得认为,技术创新就是企业创造主体通过企业组织创新、工艺创新把技术发明方案转化为新产品的过程,它是发明创造的第一次商业化。台湾学者刘尚志等认为,技术创新是经由个人、群体或组织的努力与活动所形成的以技术为基础的产品或程序,其不同于现状同时对于资源的分配更有效率。美国学者Frankel认为,创新是技术商品化的过程而言,是指一个有别于现存状况之概念,经由改进与发展其具有的功能而推广到商业用途。另外,前国家科委主任宋健在1997年全国专利工作会议上,认为“技术创新指的是从消化吸收、发明创造到科技成果实现商业化、产业化的全过程。技术创新应该从激励发明创造,到面向市场全线推进。” 2 促进技术创新和经济发展的历史回顾 英国是欧洲工业革命的发源地,也是世界上实行专利制度最早的国家。1624年,英国颁布了堪称现代专利法鼻祖的《垄断法》。由于专利制度的实施,

1.第一章课后习题及答案

第一章 1.(Q1) What is the difference between a host and an end system List the types of end systems. Is a Web server an end system Answer: There is no difference. Throughout this text, the words “host” and “end system” are used interchangeably. End systems inc lude PCs, workstations, Web servers, mail servers, Internet-connected PDAs, WebTVs, etc. 2.(Q2) The word protocol is often used to describe diplomatic relations. Give an example of a diplomatic protocol. Answer: Suppose Alice, an ambassador of country A wants to invite Bob, an ambassador of country B, over for dinner. Alice doesn’t simply just call Bob on the phone and say, come to our dinner table now”. Instead, she calls Bob and suggests a date and time. Bob may respond by saying he’s not available that particular date, but he is available another date. Alice and Bob continue to send “messages” back and forth until they agree on a date and time. Bob then shows up at the embassy on the agreed date, hopefully not more than 15 minutes before or after the agreed time. Diplomatic protocols also allow for either Alice or Bob to politely cancel the engagement if they have reasonable excuses. 3.(Q3) What is a client program What is a server program Does a server program request and receive services from a client program Answer: A networking program usually has two programs, each running on a different host, communicating with each other. The program that initiates the communication is the client. Typically, the client program requests and receives services from the server program.

创新学课后作业答案

创新学课后作业答案 2-2 1 【单选题】 ()把事物整体分解为若干部分进行研究和技能够的本领是 ?A、创造能力 ?B、综合能力 ?C、分析能力 ?D、实践能力 我的答案:C 2 【单选题】 当同学有困难时,下面的做法正确的是() ?A、尽力帮助 ?B、落井下石 ?C、能绕开就绕开 ?D、把困难同学推给别人 我的答案:A 3 【单选题】 “三人行,必有我师”,这句话是告诉我们要() ?A、好学 ?B、践学 ?C、谦学 ?D、勤学 我的答案:C 4

【单选题】 “专心听别人讲话的态度是我们所能给予别人最大的赞美”,这句话是指我们在与别人沟通时要() ?A、微笑 ?B、倾听 ?C、认同 ?D、感谢 我的答案:B 5 【单选题】 杂交水稻这种重大创新和突破性创新,是()的结果 ?A、袁隆平个人创新 ?B、对理论完全全颠覆 ?C、袁隆平及团队创新努力 ?D、理论指导 我的答案:C 6 【单选题】 为了使创造发明成果得到承认,传播、应用,实现其各种价值,必须要和社会打交道,这时就要()能力来实现这一目标。 ?A、组织协调能力 ?B、实践能力 ?C、创造能力 ?D、解决问题的能力 我的答案:B 7 【单选题】

观察一棵树一年四季的变化属于 ?A、质性观察法 ?B、直接观察法 ?C、定量观察法 ?D、间接观察法 我的答案:B 8 【单选题】 见到久别重逢的朋友我们应该()?A、视而不见 ?B、热情上前打招呼 ?C、假装不认识 ?D、扬长而去 我的答案:B 9 【单选题】 《本草纲目》的作者是 ?A、张仲景 ?B、扁鹊 ?C、华佗 ?D、李时珍 我的答案:D 10 【单选题】 下面名人出身错误的是 ?A、瓦特---工人 ?B、爱迪生---报童 ?C、李春---杂工 ?D、华罗庚---店员 我的答案:C

课后作业及答案

【课后作业】:某棒球拍公司目前有300万的债务,利率为12%。该公司希望为一个400万的扩张项目融资,有三种方案: 方案一:按14%的利率增发债务; 方案二:发行股利率为12%的优先股; 方案三:按每股16元出售普通股。 公司目前有80万股普通股流通在外,使用的税率为40%。 (1)如果息税前收益目前是150万元,假设营业利润没有立即增加,三种方案的每股收益各是多少? (2)为三种方案画出无差异图。三种方案的无差异点大致是多少?用数学方法确定债务方案和普通方案间的无差异点,检查前面的判断。三种方案下横轴的截距各是多少? (3)为每种方案计算EBIT 的期望值150万的财务杠杆系数。 (4)你希望选择哪种方案?请说明理由。 【解答】:(1) 三种筹资方案每股收益比较 单位:千元 (2)【无差异点】: 债务方案一与普通股方案三:EBIT=2712(千元); 优先股方案二与普通股方案三:EBIT=3720(千元); 按相同的EPS 增量债务方案始终优于优先股方案,这两种融资方案之间不存在无差别点。 从数学上看,债务方案一和普通股方案三之间的无差别点为: 同理,优先股方案二和普通股方案三之间的无差别点为: 1 920 000=(360 000+560 000);3 000 000×12%=360 000(元);4 000 000×14%=560 000(元); 2 480 000=4 000 000×12% 3 80(万股)+400(万元)÷16元/股=105(万股) (千元)2712050 ,10 %)401)(360(8000%)401)(920(3,13,13,1=---=---EBIT EBIT EBIT (千元) 3720050,10%)401)(360(800480%)401)(360(3,23,23,2=---= ---EBIT EBIT EBIT

中级经济法·课后作业·第一章1带分析答案

第一章课后作业 一、单项选择题 1.下列各项中,属于市场规制法的是()。 A.预算法 B.税收体制法 C.计划调控法 D.反不正当竞争法 2.下列各项中,属于宏观调控法的是()。 A.反垄断法 B.反不正当竞争法 C.金融法 D.消费者保护法 3.下列法的形式中,属于国家根本大法的是()。 A.《中华人民共和国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组织法》 B.《中华人民共和国立法法》 C.《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D.《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 4.下列各项中,属于行政法规制定主体的是()。 A.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 B.国务院 C.省、自治区、直辖市以及较大的市的人大及其常委会 D.国务院的各部、委、行、署以及具有行政管理职能的直属机构 5.下列各项,关于经济法主体的表述中,正确的是()。 A.经济法主体只能是组织,不能是个人 B.经济法主体只能是立法机关或执法机关,不能是各类企业或非营利性组织C.同一主体可以因其参加不同的法律关系,成为多个法律领域的主体 D.外国人不可能成为我国经济法的主体 6.下列关于经济法主体的表述中,不正确的是()。 A.政府不可以成为经济法的主体 B.经济法主体可以分为宏观调控法主体和市场规制法主体 C.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中国人民银行、国家发改委等是重要的调控主体D.商务部、国家工商行政管理总局等是重要的规制主体 7.下列经济法主体的行为中,不属于宏观调控行为的是()。 A.金融调控行为 B.财税调控行为

C.金融市场规制行为 D.计划调控行为 8.从经济法主体行为效果角度出发,可以将经济法主体的行为分为()。 A.单方行为和双方行为 B.抽象行为和具体行为 C.积极行为和消极行为 D.自为行为和代理行为 9.下列各项中,关于经济法主体权利和义务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A.经济法主体的职权可以放弃 B.经济法主体的权利可以放弃 C.职权和权利都要依法行使 D.职责和义务都要依法履行 10.下列关于经济法主体行为的表述中,不正确的是()。 A.调制行为可以分为宏观调控行为和市场规制行为 B.对策行为可以分为横向对策行为和纵向对策行为 C.调制行为有可能是积极的,也可能是消极的 D.对策行为一定是合法的 11.根据追究责任的目的不同,可以将经济法责任分为()。 A.赔偿性责任和惩罚性责任 B.经济性责任和非经济性责任 C.财产性责任和非财产性责任 D.调制主体的责任和受调制主体的责任 二、多项选择题 1.下列各项中,属于税收征纳法的有()。 A.所得税法 B.财产税法 C.营业税法 D.税收征纳程序法 2.下列各项中,属于市场规制法的有()。 A.反垄断法 B.银行、证券等领域的监管法律规范 C.消费者权益保护法 D.财税调控法 3.纵向对策行为是市场主体针对国家的调制行为所实施的博弈行为。下列各项中,属于纵向对策行为的有()。 A.不正当竞争行为

2018_创新创业课后练习参考答案_期末答案

创新创业2018 课后练习答案 创新创业2018 期末试题答案 可通过word查找功能查询试题答案。 导论 1【多选题】国际创新创业研究的最新成果包括(BC)。 A、创新的研究成果 B、创业的研究成果 C、创业教育的研究成果 D、创业的新理论 2【判断题】创新创业活动体现在社会生产的方方面面,但与日常生活关系不大。错开场案例:福特和他的T型车(上) 1

【单选题】1908年企业家亨利·福特创新的(C)汽车畅销国内外。 A、A型 B、B型 C、T型 D、F型 2 【单选题】福特第一个把(B)引入汽车制造行业。 A、钢铁行业 B、流水生产线 C、石油行业 D、机械化生产

3【判断题】技术创新,也是创业过程的一个重要方面。对 4【判断题】福特的营销创新是涨工资。错 开场案例:福特和他的T型车(下) 1【多选题】创业对社会的影响包括(ABCD)。 A、创造了就业机会 B、创造了新的产业和企业 C、创造了新的生活方式 D、创造了新的城市 2【判断题】20世纪60年代汽车产业的发展推动了美国郊区化的进展。对全球创新创业新版图 1

【单选题】全球创新的新热点在D()兴起。 A、俄罗斯

B、韩国 C、日本 D、中国 2 【单选题】GEM是(A)的英文简称。 A、全球创业观察 B、全球创新创业 C、创新创业联合组织 D、东南亚创新创业 3【多选题】中国科技起飞阶段的创业活动特点包括(BCD)。 A、推动城市化进展

B、活跃度高 C、增长预期高 D、机会驱动程度高 中国创新创业第一波浪潮 1 【单选题】中国创新创业第一波浪潮是在(C)。 A、2000年 B、1904年 C、1984年 D、1930年 2

辐射剂量学作业课后习题参考答案

第一章 1.给出N 、R 、φ、ψ和r 的微分谱分布和积分普分布的定义,并写出用βE 表示这些辐射量的表达式。 解:N 、R 、φ、ψ和r 均存在着按粒子能量分布,如果用Q 代表这些辐射量,用 E 代表 粒子能量(不包括静止能),则Q(E)是Q 的积分分布,它是能量为0—E 的粒子对Q 的贡献,QE 是Q 的微分分布,它是能量在E 附近单位能量间隔内粒子对Q 的贡献,用P E 表示以上辐射量。 dE d P E E Ω=??Ω ? ψ=dE d EP E E Ω??Ω R=ααdEd dtd EP E t E Ω????Ω r=dE EP E E ? N=ααdEd dtd p E t E Ω??? ?Ω 2.判断下表所列各辐射量与时间t 、空间位置γ、辐射粒子能量E 和粒子运动方向Ω之间是否存在着函数关系,存在函数关系者在表中相应位置处划“”,不存在则划“”号。 解:如下表所示 3.一个60C 0点源的活度为×107Bq ,能量为和的γ射线产额均为100%。求在离点源1m 和10m 处γ光子的注量率和能量注量率,以及在这些位置持续10min 照射的γ光子注量和能量注量。 解:先求在离点源1m 处γ光子注量和能量注量率 1 262 721.10892.51 14.34%100107.34%100--?=????=?=s m r A π? 2 13 1372 211114.34%)10010602.133.1%10010602.117.1(107.34% 100)(?????+?????= ?+= r E E A πψ 220.10108.1m w ?= 在离点源10m 处γ光子注量和能量注量率 1242 722.10892.510 4%100103074%100--?=???=?=s m r A ππ?

1.第一章课后作业(2014.4)

第一章世界的物质性及其发展规律 一、单项选择题 1.恩格斯认为,全部哲学、特别是近代哲学的重大的基本问题是() A.哲学与人类生存活动之间的内在联系问题 B.人与周围世界的基本联系问题C.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 D.关于人的本质问题 2.划分唯物史观与唯心史观的根据是( ) A.是否承认社会历史的规律性 B.是否承认阶级斗争 C.是否承认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 D.是否承认社会意识的能动作用3.马克思主义认为,世界的真正统一性在于它的( ) A.实践性 B.运动性 C.物质性 D.客观性4.“坐地日行八万里,巡天遥看一千河”,这一著名诗句包含的哲理是( ) A.物质运动的客观性和时空的主观性的统一 B.物质运动无限性和有限性的统一C.时空的无限性和有限性的统一 D.运动的绝对性和静止的相对性的统一5.( )既是自然界与人类社会分化统一的历史前提,又是自然界与人类社会统一起来的现实基础 A.运动 B.实践 C.精神生产 D.物质生产6.有一首描述在战争中缺了钉子的马掌会导致国家灭亡的童谣:“钉子缺蹄铁卸,战马蹶;战马蹶,骑士绝;骑士绝,战事折;战事折,国家灭。”这首童谣包含的哲学原理是( ) A.事物是普遍联系的 B.事物是变化的 C.事物的现象是本质的表现 D.事物的量变引起质变7.“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芳林新叶催陈叶,流水前波让后波。”这两句诗包含的哲学道理是( ) A.矛盾是事物发展的动力 B.事物是本质和现象的统一 C.事物的发展是量变和质变的统一 D.新事物代替旧事物是事物发展的总趋势8.中国古代哲学家公孙龙“白马非马”之说的错误在于割裂了( ) A.内因和外因的关系 B.矛盾统一性和斗争性的关系C.矛盾主要方面和次要方面的关系 D.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的关系

峡课后习题参考答案

9 《三峡》课后习题参考答案 一、朗读并背诵课文。说说作者是按什么顺序写三峡景物的,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参考答案: 文章先写山,后写水。写山,突出连绵不断、遮天蔽日的特点;写水,则描绘不同季节的不同景象。先写山,写出山高、岭连、峡窄的特点,为下文写水作铺垫。夏水浩大,所表现出的奔放美最能突出三峡雄伟壮丽的特点,所以先写。 二、写景要抓住景物特征。说说作者笔下三峡不同季节的景物各有怎样的特征。参考答案: 春冬之景:“春冬之时,则素湍绿潭,回清倒影,绝多生怪柏,悬泉瀑布,飞漱其间,清荣峻茂,良多趣味。” 秋景:“每至晴初霜旦,林寒涧肃,常有高猿长啸,属引凄异,空谷传响,哀转久绝。” 作者写景,采用的是大笔点染的手法。春冬之景,着“素”“绿”“清”“影”数字,写秋季的景色,着“寒”“素”“凄”“哀”数字,便将景物的神韵生动地表现了出来。 三、解释下列加点词的含义。 1.自. 三峡七百里中 自. 非亭午夜分 孤常读书,自. 以为大有所益 2.沿溯阻绝. 绝. 多生怪柏 哀转久绝. 3.素. 湍绿潭 可以调素. 琴,阅金经 参考答案: 1.于,文中是“在”的意思;假如,如果;本人。 2.断,断绝;极,非常;完、止。 3.白色的;不加雕绘装饰的。

四、翻译课文的中间两段,把原文和自己的译文都朗读一遍,边读边体会它们不同的语言特点。 参考答案: 译文:等到夏天水涨,江水漫上山陵,上行和下行的船只都被阻断,不能通航。有时候皇帝的命令必须急速传达,这时只要清早从白帝城出发,傍晚就到了江陵,这中间相距一千二百里,即使骑着快马,驾着疾风,也不如它这样快啊。 等到春天和冬天的时候,白色的急流,绿色的潭水,回旋的清波倒映着两岸各种景物的影子。极高的山峰上,长着很多奇形怪状的柏树,悬泉和瀑布在那里急流冲荡,水清树荣,山高草盛,确实趣味无穷。 比较:原文的第②段,具体写夏水,突出夏水暴涨、流速迅猛,特点是奔放美。第③段,具体写春冬的急流、倒影、树、泉、瀑布,特点是清幽美。这两段文字对水的描写采用了侧面的烘托,更显出水流的快、急、幽,多用对比、夸张,简洁精炼,生动传神。而译文极尽生动描写之技巧,突出三峡之水的特点——迅疾凶猛、秀丽奇绝、回旋碧绿。于描写中掺入了作者的审美意趣,更使得诗情画意融为一体,情趣盎然。 五、《水经注》在古代游记散文的发展中有着重要的地位,明末清初文学家张岱认为“古来记山水手,太上郦道元”。课外可以阅读《水经注》中描写孟门山、拒马河、黄牛滩、西陵峡等的段落,体会其写景文字的精彩。 参考答案: 示例:《水经注》描写孟门山“夹岸崇深,倾崖返扞,巨石临危,若坠复倚”。从高、远的角度侧面描写水势凶猛,以此来烘托孟门山的高峻。巨石“若坠复倚”的想象,更见孟门山的陡峭无比。

技术创新成本控制管理办法

和硕公司技术创新/成本控制管理办法 1.目的:为正确引导公司各类创新活动的实施和激励员工在岗位上开展设备、技术、产品品质革新、合理化建议、成本节约的管理,特制定本办法。 2.适用范围:适用于和硕分公司全体在册正式员工、借调人员、季节工。 3.创新提案及技术革新/成本控制的定义 成本节约合理化提案:指可以通过提议使公司的内部管理、各项费用等得到有效控制,达到公司预期的目标。 创新/合理化提案:指可促进公司内部管理水平和提高工作效率的在管理方法、方式及优化工作流程的管理创新、知识创新、工作创新。 技术革新:对现有的设备、生产工艺等进行改造和技术水平提升,并经实践论证能够在产品质量、产量、环境保护、节能降耗等方面发挥一定作用的发明创造行为;新工艺、新技术、新产品、新材料的开发,技术攻关、引进技术的消化吸收及二次开发。 4.组织机构 4.1组长:总经理 4.1.1副组长:副总经理、总经理助理 4.2创新提案/成本控制管理小组 4.2.1组长:行政办主任 组员:财务部经理、生产车间主任、生产办主任、原料车间主任、动力车间主任、质检办主任、行政办考核员。 4.3技术革新管理小组 4.3.1小组成员: 组长:生产办主任 组员:生产车间主任、动力车间主任、质检办主任、各工程师、综合统计。 4.4小组职责 4.4.1以上组长负责组织小组成员对所上报的创新提案/技术革新/成本控制材料进行预审,组长负责将预审合格的创新提案/技术革新/成本控制材料上报相关领导审批。

5.工作程序 5.1合理化建议/成本节约以部门为单位由提出者填写《和硕分公司创新提案/技术革新实施效果评估表》上报相应的主管小组进行评价,主管小组负责在三个工作日内完成合理化建议/成本节约的确定和评价等级后,上报主管总经理助理审核,主管总经理助理在三个工作日内完成审核工作,上报公司总经理批准。 5.2创新提案/技术革新在实施至少一个月时间后,由提出者填写《和硕分公司创新提案/技术革新实施效果评估表》,所在部门领导签字认可,上报相应的主管小组进行评价,主管小组负责在三个工作日内完成创新提案/技术革新的确定和评价等级后,上报主管总经理助理审核,主管总经理助理在三个工作日内完成审核工作,上报公司总经理批准。 5.3生产办负责将总经理审批后的技术革新激励结果汇总入当月考核中并报给行政办,行政办负责将公司总经理批准后的创新提案激励结果和技术革新激励结果汇总在当月分公司考核结果中,并进行兑现。 5.4上报审批程序 5.4.1创新提案提出者由所在部门组织填写《和硕分公司创新提案实施效果评估表》,部门/车间负责人签字认可;创新提案管理小组负责在三个工作日内完成创新提案的确定和评价等级;分管总经理助理负责员工创新提案实施效果评估的审核;分公司总经理负责员工创新提案实施效果评估的批准。 5.4.2由所在部门组织技术革新实施者填写《和硕分公司技术革新实施效果评估表》;分公司各部门/车间负责人签字认可;技术革新管理小组负责在三个工作日内完成技术革新的确定和评价等级;分管总经理助理负责员工技术革新实施效果评估的审核;分公司总经理负责员工技术革新实施效果评估的批准。 5.4.3创新提案管理小组组长负责创新提案效果评估复审后的报批工作;技术革新管理小组组长负责技术革新效果评估复审后的报批工作。 5.5技术革新管理小组组长负责向产业管理部技术中心上报经公司总经理批准后的技术革新方案及实施效果。 6.创新提案/技术革新考核结果的等级 6.1创新提案/技术革新按实施效果评估分为以下等级: 6.1.1一级创新提案/技术革新提案得到公司总经理的书面认可,产生的效

第1章课后习题参考答案

第一章半导体器件基础 1.试求图所示电路的输出电压Uo,忽略二极管的正向压降和正向电阻。 解: (a)图分析: 1)若D1导通,忽略D1的正向压降和正向电阻,得等效电路如图所示,则U O=1V,U D2=1-4=-3V。即D1导通,D2截止。 2)若D2导通,忽略D2的正向压降和正向电阻,得等效电路如图所示,则U O=4V,在这种情况下,D1两端电压为U D1=4-1=3V,远超过二极管的导通电压,D1将因电流过大而烧毁,所以正常情况下,不因出现这种情况。 综上分析,正确的答案是U O= 1V。 (b)图分析: 1.由于输出端开路,所以D1、D2均受反向电压而截止,等效电路如图所示,所以U O=U I=10V。

2.图所示电路中, E

解: (a)图 当u I<E时,D截止,u O=E=5V; 当u I≥E时,D导通,u O=u I u O波形如图所示。 u I ωt 5V 10V uo ωt 5V 10V (b)图 当u I<-E=-5V时,D1导通D2截止,uo=E=5V; 当-E<u I<E时,D1导通D2截止,uo=E=5V; 当u I≥E=5V时,uo=u I 所以输出电压u o的波形与(a)图波形相同。 5.在图所示电路中,试求下列几种情况下输出端F的电位UF及各元件(R、DA、DB)中通过的电流:( 1 )UA=UB=0V;( 2 )UA= +3V,UB = 0 V。( 3 ) UA= UB = +3V。二极管的正向压降可忽略不计。 解:(1)U A=U B=0V时,D A、D B都导通,在忽略二极管正向管压降的情况下,有:U F=0V mA k R U I F R 08 .3 9.3 12 12 = = - =

创新思维技法 课后作业及感悟

创新思维和创新技法自学报告 班级:**** 姓名: *** 学号:***** 在日常的生活中,人们往往习惯于从已有的经验和知识中,从考虑某类问题获得成功的思维模式中寻求解题方案,从而受到“思维定势”的束缚。创造性思维往往是敢于克服心理上的惯性,从思维定势的框框中解脱出来,善于从新的技术领域中接受有用的事物,提出新原理,创造新模式,贡献新方法,为工程技术问题闯开新局面。 善于从多种不同角度思考问题,是创造性思维的重要特征。据分析,创造性活动中成功的几率与设想出供选择方案的多少往往是成正比的,创新思维的多向性体现为扩散思维和多向思维等形式。扩散思维以某一现实事物为起点,诱发出多种奇思异想,通过一个来源产生众多的输出;多向思维是对某一问题从不同角度探索尽可能多的解法和思路。 综上所述,创造性思维是逻辑思维和非逻辑直觉思维的综合,是包括渐变和突变在内的复杂的思维过程,两类思维互相补充和促进,使人的创造性和开发能力更全面。同时在进行创造性活动过程中,必须处理好扩散与收敛的关系。扩散是有意识地从多角度考虑问题,从多方面探索解决问题的途径。但还必须进一步利用收敛思维,根据目标要求,把探索空间逐渐缩小,在众多方案中求得解决问题的最合理方案。

在我看来创新技法总共有6类: 1、智力激励法,也叫集思广益法,人的创造性思维特别是直觉思维在受激发情况下能得到较好的发挥。 2、提问追溯法,有针对性地系统地提出问题,使设计所需要的信息更充分,解法更完善。这是一类引导纵向推理和扩展思维的方法。 3、联想类推法,通过由此及彼的联想和异中求同、同中求异的类比,发挥横向推理思维,寻求各种创新解法。 4、反向探求法,即将人们通常思考问题的思路反转过来,从背逆常规的途径探寻新的解法。 5、系统搜索法,对于技术系统,根据其组成或影响性能的全部参量,系统地依次分析搜索,以探求更多解决问题的途径。 6、组合创新法,将现有技术或产品通过功能、原理、结构等方面的组合变化形成新的技术思想或新产品。 创新设计需要有创造性的工作,在进行创新设计过程中,要运用创造性思维和创造技法,产生大量的创新构思,通过分析、比较、评价,选择最具创造性最可能实现产品化的构思和设计方案。结合创新设计原理、法则,理解创新设计的规律,掌握创新设计的方法,平时注意观察、总结、积累有关创新案例和经验,有利于提高创新能力、推动创新成果的实现。

课后习题及答案

1 文件系统阶段的数据管理有些什么缺陷试举例说明。 文件系统有三个缺陷: (1)数据冗余性(redundancy)。由于文件之间缺乏联系,造成每个应用程序都有对应的文件,有可能同样的数据在多个文件中重复存储。 (2)数据不一致性(inconsistency)。这往往是由数据冗余造成的,在进行更新操作时,稍不谨慎,就可能使同样的数据在不同的文件中不一样。 (3)数据联系弱(poor data relationship)。这是由文件之间相互独立,缺乏联系造成的。 2 计算机系统安全性 (1)为计算机系统建立和采取的各种安全保护措施,以保护计算机系统中的硬件、软件及数据; (2)防止其因偶然或恶意的原因使系统遭到破坏,数据遭到更改或泄露等。 3. 自主存取控制缺点 (1)可能存在数据的“无意泄露” (2)原因:这种机制仅仅通过对数据的存取权限来进行安全控制,而数据本身并无安全性标记 (3)解决:对系统控制下的所有主客体实施强制存取控制策略 4. 数据字典的内容和作用是什么 数据项、数据结构 数据流数据存储和加工过程。 5. 一条完整性规则可以用一个五元组(D,O,A,C,P)来形式化地表示。 对于“学号不能为空”的这条完整性约束用五元组描述 D:代表约束作用的数据对象为SNO属性; O(operation):当用户插入或修改数据时需要检查该完整性规则; A(assertion):SNO不能为空; C(condition):A可作用于所有记录的SNO属性; P(procdure):拒绝执行用户请求。 6.数据库管理系统(DBMS) :①即数据库管理系统(Database Management System),是位于用户与操作系统之间的一层数据管理软件,②为用户或应用程序提供访问DB的方法,包括DB的建立、查询、更新及各种数据控制。 DBMS总是基于某种数据模型,可以分为层次型、网状型、关系型、面向对象型DBMS。 7.关系模型:①用二维表格结构表示实体集,②外键表示实体间联系的数据模型称为关系模型。 8.联接查询:①查询时先对表进行笛卡尔积操作,②然后再做等值联接、选择、投影等操作。联接查询的效率比嵌套查询低。 9. 数据库设计:①数据库设计是指对于一个给定的应用环境,②提供一个确定最优数据模型与处理模式的逻辑设计,以及一个确定数据库存储结构与存取方法的物理设计,建立起既能反映现实世界信息和信息联系,满足用户数据要求和加工要求,又能被某个数据库管理系统所接受,同时能实现系统目标,并有效存取数据的数据库。 10.事务的特征有哪些 事务概念 原子性一致性隔离性持续性 11.已知3个域: D1=商品集合=电脑,打印机

第一章课后作业答案

课后作业答案 第一章 练习一 一、填空题 1、液体的表观特征有: (1)类似于液体,液体最显著的性质是具有流动性,即不能够象固体那样承受剪切应力; (2)类似于液体,液体可完全占据容器的空间并取得容器内腔的形状; (3)类似于固体,液体具有自由表面; (4)类似于固体,液体可压缩性很。 2、按液体结构和内部作用力分类,液体可分为原子液体、分子液体及离子液体三类。其中,液态金属属于原子液体,简单及复杂的熔盐通常属于离子液体。 3、偶分布函数g(r)的物理意义是距某一参考粒子r处找到另一个粒子的几率,换言之,表示离开参考原子(处于坐标原点r=0)距离为r位置的数密度ρ(r)对于平均数密度ρo(=N/V)的相对偏差。 4、考察下面右图中表达物质不同状态的偶分布函数g(r)的图(a)、(b)、(c)的特征,然后用连线将分别与左图中对应的结构示意图进行配对。 固体结构(a)的偶分布函数 气体结构(b)的偶分布函数 液体结构(c)的偶分布函数 5、能量起伏:描述液态结构的“综合模型”指出,液态金属中处于热运动的不同原子的能量有高有低,同一原子的能量也在随时间不停地变化,时高时低。这种现象称为能量起伏。

6、结构起伏:液态金属是由大量不停“游动”着的原子团簇组成,团簇内为某种有序结构,团簇周围是一些散乱无序的原子。由于“能量起伏”,一部分金属原子(离子)从某个团簇中分化出去,同时又会有另一些原子组合到该团簇中,此起彼伏,不断发生着这样的涨落过程,似乎原子团簇本身在“游动”一样,团簇的尺寸及其内部原子数量都随时间和空间发生着改变,这种现象称为结构起伏。 7、在特定的温度下,虽然“能量起伏”和“结构起伏”的存在,但对于某一特定的液体,其团簇的统计平均尺寸是一定的。然而,原子团簇平均尺寸随温度变化而变化,温度越高原子团簇平均尺寸越小。 8、浓度起伏:工业中常用的合金存在着异类组员;即使是“纯”金属,也存在着大量杂质原子。因此,对于实际金属及合金的液态结构,还需考虑不同原子的分布情况。由于同种元素及不同元素之间的原子间结合力存在差别,结合力较强的原子容易聚集在一起,把别的原于排挤到别处,表现为游动原子团簇之间存在着成分差异。这种局域成分的不均匀性随原子热运动在不时发生着变化,这一现象称为浓度起伏。 9、对于液态合金,若同种元素的原子间结合力大于不同元素的原子间结合力,即F(A-A、B-B) >F(A-B),则形成富A及富B的原子团簇,具有这样的原子团簇的液体仅有“拓扑短程序”;若熔体的异类组元具有负的混合热,往往F(A -B)>F(A-A、B-B),则在液体中形成具有A-B化学键的原子团簇,具有这样的原子团簇的液体同时还有“化学短程序”。具有“化学短程序”的原子团簇,在热运动的作用下,出现时而化合,时而分解的分子,也可称为不稳定化合物,甚至可以形成比较强而稳定化合物,在液体中就出现新的固相。 10、金属熔化潜热?H m比其气化潜热?H b小得多(表1-2),为1/15~1/30,表明熔化时其内部原子结合键只有部分被破坏。 二、判断题(括号中添“√”或“×”) 1、(√) 2、(×),因为Ga, Bi, Sb, Ce, Si, Ge等熔化时体积增大。 3、(×),理想纯金属液体中既有“能量起伏”,也有“结构起伏”。 4、(√) 5、(×),近年,人们发现液态Ga、Cs、Se、I、、Bi 、Te等元素以及石墨熔体的某些物理性质随压力出现异常非连续变化,Katayama等利用对液态磷进行高压X-衍射实验,证实了液态磷中发生压力诱导型非连续液-液结构转变;我国及国外的学者也以多种手段揭示,一些合金熔体的性质与结构随温度发生非连续变化。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