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科学知识点总结

内科学知识点总结
内科学知识点总结

中西医结合内科学助理医师考试知识点总结——呼吸系统疾病

一、慢性支气管炎(咳嗽、喘证)

1、中医病机:外邪侵袭,肺脏虚弱,脾虚生痰,肾气虚衰

2、表现:咳嗽、咯痰、喘息或气促。

发作时有广泛湿啰音和哮鸣音。长期发复→肺气肿

每年发病累计3个月并连续2年或以上。

3、分期:颁发发作期,慢性迁延期,临床缓解期

4、西医治疗

急性发作期首要治疗是――控制感染→

β内酰胺类,大环内酯类,喹诺酮类

5、中医治疗

风寒犯肺――三拗汤加减

风热犯肺――麻杏石甘汤加减

痰浊阻肺――二陈汤合三子养亲汤

痰热郁肺――桑白皮汤

寒饮伏肺――小青龙汤

肺气虚――补肺汤

肺脾气虚――玉屏风散合六君子汤

肺肾阴虚――沙参麦冬汤合六味地黄丸

二、支气管哮喘(哮病)

1、发病机制:

(1)体液和细胞免疫共同介导

(2)气道慢性炎症――哮喘的本质

(3)气道高反应性――共同病理生理特征

(4)胆碱能神经功能亢进

2、中医病机

宿根――宿痰伏肺

病变脏腑:病位在肺,与脾、肾、肝、心密切相关

3、表现

特征:发作性伴有哮鸣音的呼气性呼吸困难

持续状态:哮喘持续24小时

发作时X线:可见两肺透光度增加

4、西医治疗

(1)β2受体激动剂――首选

沙丁胺醇,特布他林;丙卡特罗,沙美特罗,福莫特罗

(2)茶碱类(氨茶碱)――抑制磷酸二酯酶,提高平滑肌细胞内的cAMP浓度,具有气道纤毛清除功能、抗炎和免疫调节。

(3)抗胆碱药――阻断气道平滑肌上M胆碱受体

(4)激素――抑制炎症细胞趋化、细胞因子的生成、炎生介质的释放,减少组胺的形成

5、中医治疗

寒哮――射干麻黄汤

热哮――定喘汤

肺虚――玉屏风散

脾虚――六君子汤

肾虚-肾气丸或七味都气丸

三、肺炎(咳嗽、喘证、肺炎喘嗽)

(一)病因病理

1、病因

(1)细菌性肺炎:链球菌;葡萄球菌;克雷伯杆菌;军团菌

克雷伯杆菌肺炎――是医院获得性肺炎的主要致病菌

(2)病毒性肺炎――在呼吸道感染性疾病中比例高90%

(3)支原体肺炎

(4)真菌性肺炎

(5)肺炎衣原体肺炎

(6)非感染性肺炎:放射性肺炎;吸入性肺炎

2、病理

肺炎链球菌肺炎病理改变分期:

充血期;红色肝变期;灰色肝变期;消散期

(二)中医病机:病位在肺,与心、肝、肾关系密切

(三)表现:

1、细菌性肺炎

(1)肺炎球菌肺炎:

起病急,寒战,高热,胸痛,咯铁锈色痰

呼吸困难→休克肺中毒肺

肺实变时有叩浊、语颤增强支气管呼吸音

并发症少见

(2)葡萄球菌肺炎

高热,咳嗽,粉红色乳状痰,伴全身毒血症→循环衰竭

两肺散在湿啰音

并发症:单个或多发性肺脓肿→气胸或脓胸

(3)克雷白杆菌肺炎

起病急,高热,痰呈灰绿色或砖红色胶冻状,呼吸困难紫绀可有典型的肺实变体征

并发症:单个或多发性脓肿;败血症,甚休克

(4)军团菌肺炎

轻者流感症状,早期可有消化道症状

急性病容,呼吸急促,重者发绀。体温上升与脉搏不成比例并发症:早期多系统受累是本病的特点

2、病毒性肺炎

阵发性干咳。(老幼)呼吸困难,紫绀,嗜睡,精神萎靡严重:呼吸浅速,肺部叩诊过清音,喘鸣音,三凹征

并发症:少见

3、支原体肺炎

持久的阵发性刺激性呛咳为本病的突出症状

咽、耳鼓膜充血,颈淋巴结肿大

4、真菌性肺炎

(1)肺放线菌病

起病缓慢,低热或不规则发热,粘液或脓性痰

痰中有时可找到由菌丝缠结成的"硫黄颗粒"

贫血、消瘦、杵状指

并发症:脓胸和胸壁瘘管

(2)肺念珠菌病

支气管炎型:阵发性刺激性咳嗽,点状白膜;

肺炎型:咯白色粥样痰,痰有酵母臭味或甜酒样芳香味

并发病多发性脓肿

5、肺炎衣原体肺炎

表现轻,咽痛,干咳,可持续数月

6、非感染性肺炎

(1)放射性肺炎

刺激性干咳,气急和胸痛,呈进行性加重

放射部位皮肤萎缩和硬结,出现色素沉着

并发症:肺动脉高压和肺源性心脏病

(2)吸入性肺炎

咳淡红色浆液性泡沫状痰。痉挛性咳嗽、气急

急性期双肺有较多湿啰音,伴哮鸣音

(四)治疗――尽早应用抗生素是治疗感染性肺炎的首选1、细菌性肺炎

(1)肺炎球菌肺炎――首选青霉素G

(2)葡萄球菌肺炎――耐青霉素酶的合成青霉素或头孢菌素(3)克雷伯杆菌肺炎――三、三代头孢菌素+氨基糖苷类(4)军团菌肺炎――首选红霉素

2、病毒性肺炎――抗病毒

3、肺炎支原体――首选大环内酯类,次为氟喹诺酮类

4、真菌性肺炎――抗真菌

5、肺炎支原体肺炎――首选红霉素

6、非感染性肺炎

(五)中医治疗

邪犯肺卫――三拗汤或桑菊饮

痰热壅肺――麻杏石甘汤合苇茎汤

热闭心神――清营汤

阴竭阳脱――生脉散合四逆汤

正虚邪恋――竹叶石膏汤

四、肺结核(肺痨,劳瘵,急痨,劳嗽,尸疰,虫疰)(一)病理――炎性渗出、增生和干酪样坏死

三种病理变化多同时存在

病理过程:表现为破坏与修复同时进行

(二)中医病机:病位在肺,与脾肾关系密切,也可涉及心肝(三)治疗

具有独特的杀菌作用,能杀灭酸性环境中的结核菌:吡嗪酰胺最常用的抗结核药――异烟肼

主要不良反应为第VIII对颅N损害的氨基酸苷类:链霉素(四)中医治疗

肺阴亏损――月华丸

阴虚火旺――百合固金汤事秦艽鳖甲散

气阴耗伤――保真汤

阴阳两虚――补天大造丸

五、原发性支气管肺癌(肺癌,肺积,息贲)

――多起源于支气管粘膜或腺体,有淋巴结和血行转移(一)病理

1、解剖学分类:

中央型肺癌:发在段至主支气管,以鳞癌多见。占肺癌3/4 周围型肺癌

2、组织学分类

(1)小细胞肺癌(小细胞未分化癌)――恶性程度最高(2)鳞癌(鳞状上皮细胞癌)――最常见的类型

(3)腺癌

(4)细支气管-肺泡癌

(5)大细胞癌(大细胞未分化癌)

(6)鳞腺癌

(二)诊断

早期,刺激性咳嗽,咳痰,痰中带血

中期,胸痛,呼吸困难,声音嘶哑,上腔静脉阻塞综合征

晚期,恶病质

诊断的最可靠手段――痰细胞学、组织病理学检查

六、慢性肺源性心脏病(心悸,肺胀,喘证,水肿)

(一)病因

最常见的病因――慢性支气管炎和阻塞性肺气肿

(二)表现

1、代偿期:慢性咳嗽,咯痰和喘息,稍动感心悸气短乏力

2、失代偿期:急性呼吸道感染为最常见的诱因

缺氧和二氧化碳潴留所引起的一系列症状

体征:肺动脉高压和右室增厚的客观征象

主要并发症:肺性脑病、上消化道出血、

酸碱平衡失调及电解质紊乱、休克、DIC

七、慢性呼吸衰竭(喘证,喘脱,闭证,厥证)

(一)病因

最常见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二)中医病机

病位在肺,与脾、肾、心关系密切

本虚标实:本虚:肺脾肾心虚;标实:痰浊,瘀血,水饮

(三)血气分析

I型呼衰:PaO2<60, PaCO2≤40

II型呼衰:PaCO2>50 和(或)PaO2<60

代偿性呼酸:PaCO2升高,pH正常,HCO3-升高

失代偿性呼酸:PaCO2升高,pH<7.35

(四)治疗:保持呼吸道通畅,氧,抗感染,机械通气

I型呼衰:给予高浓度(>35%)吸氧

II型呼衰:给予持续低浓度给氧→使颈动脉窦兴奋性降低降低。

中西医结合内科学助理医师考试知识点总结——循环系统疾病

一、心功能不全

(一)病因――心排出量下降,周围器官供血不足

1、心肌收缩力降低――缺血性心肌损害(如冠心病的心绞痛)

2、前负荷增加――心脏瓣膜关闭不全(如主动脉瓣关闭不全)

3、后负荷增加――如高血压、主动脉瓣狭窄

右心后负荷增加――阻塞性肺气肿

左心后负荷增加――回心血量增加

4、严重心律失常――如快速性心律失常

(二)左心衰

――以肺淤血及心排血量降低和器官低灌注临床表现为主

1、症状:劳力性呼吸困难――最早症状

心源性哮喘,咳嗽,咳痰,咯血

2、体征:两肺底湿啰音;心脏扩大,心率加快,肺动脉瓣区第二心音亢进,交替脉(三)右心衰

――以体循环静脉瘀血表现为主

1、症状:腹胀,食欲不振,恶心呕吐,肝区胀痛

少尿及呼吸困难

2、体征:右心室扩大,颈静脉怒张,肝-颈静脉反流征+,水肿

胸水和(或)腹水,肝肿大。晚期可有黄疸、腹水

鉴别右心衰与肝硬化的要点――腔静脉压升高

(四)治疗

1、利尿剂――小剂量,逐渐加量

急性肺水肿――首选速尿

充血性心衰时不宜用――甘露醇

2、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ACEI)

3、洋地黄――心衰伴快速心室率的房颤

禁忌:窦房阻滞,二度或高度房室传导阻滞

不良反应:心律失常,以室性期前收缩最常见

中毒处理:停药

快速性心律失常:钾不低――苯妥英钠

低钾――补钾

缓慢性心律失常――阿托品

二、心律失常

(一)快速性心律失常

1、室上性心动过速

――颈动脉按摩能使心率突然减慢

表现:心率快规则,P波出现QRS之后,ST段与T波可无变化

2、早搏

(1)房早:提早出现的P‘;P’R>0.12;QRS正常;代偿期间歇多不完全

(2)房室交界性早搏:提前出现的QRS,其前无相关P波;QRS形态正常;代偿间歇多完全

(3)室性期前收缩:QRS提早出现,畸形、宽大,其前无相关P波;T波亦异常宽大;代偿间歇完全

3、室性心动过速(室颤):QRS畸形,T波方向与QRS主波方向相反;没有P波;频率150-220次/分

――是电复律的绝对适应证

4、房颤:房颤心室率快而不规则;QRS波和T波形状变异。

――最容易引起房颤是:风心病二尖瓣狭窄

5、房扑:P波消失,代之以F波;QRS波和T波形态正常

(二)缓慢性心律失常

1、窦缓:心率40-60次/分;常伴窦性心律不齐

治疗:<40次/分――阿托品

2、房室传导阻滞

(1)I度房阻:窦性P波,其后有QRS;P-R间期延长>0.2

(2)II度房阻

I型:P-R期延长,R-R缩短,直到P波后无QRS出现

II型:P-R间期固定;P波突然不能下传而QRS波脱漏

治疗:异丙肾;阿托品

(3)III度房阻:窦性P波,P-P间隔规则;P波与QRS无固定关系;心房率>心室率;心室心律由交界区或心室自主起搏点维持。

3、病窦综合征:持续、严重,有时突发的窦缓;发作时窦房阻滞或窦性停搏;动过缓与心动过速交替出现

治疗:阿托品,麻黄素,异丙肾

三、心脏骤停

(一)病因:最常见的是冠心病及其并发症

左室射血分数低于30%是猝死的最强预测因素

(二)治疗:

首先捶击复律,其次是清理呼吸道,保持气道通畅

1、除颤和复律

室颤的首选治疗措施――非同步直流电击除颤

2、药物

利多卡因――利于心脏保持电的稳定性

难治性室速和室颤电击后仍没有好转,首选――胺碘酮

急性高钾引起的顽固性室颤――给予钙剂

缓慢性心律失常心无脉搏――常用肾上腺素,阿托品

肾上腺素――维持稳定心电与血流动力学的首选药

异丙肾――治疗原发性或民除颤后心动过缓

3、复苏

能否成功的关键――恢复有效心律

基础复苏的目的――建立人工循环

心肺复苏最后成败的关键――脑复苏

四、原发性高血压

血压调节机制:

急性调节:通过压务感受器及交感神经活动来实现

慢性调节:通过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及肾脏对体液容量的调节来完成

(一)病理

早期主要变化――周身小动脉痉挛

持续多年后,病变最显著的是――肾细小动脉硬化

(二)表现

1、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

主要临床特征:长期的血压增高和顽固的低钾血症

2、皮质醇增多症可见:尿中17-羟类固醇聝17-酮类固醇增高

(三)并发症

我国高血压最常见的死亡原因――脑血管意外

急进型高血压最常见的死亡原因――尿毒症

(四)治疗

1、急症――首选硝普钠

2、2、常用药:利尿剂;β-受体阻滞剂;CCB;ACEI;ARB

3、应用:

1)合并心衰――不宜用β受体阻滞剂

2)轻中度肾功能不全――用ACEI;

3)老年人收缩期高血压――选利尿剂,长效二氢吡啶

4)糖尿病――用ACEI和α受体阻滞剂

5)心梗后和冠心病――先β受体阻滞剂和利尿剂

6)高脂血症――不用β受体阻滞剂和利尿剂

7)妊娠――甲基多巴、β受体阻滞剂,不用ACEI、ARB

8)脑动脉硬化――用ACEI、CB

9)中年舒张期高血压――长效CCB、ACEI、α受体阻滞剂

10)合并支哮、抑郁症、糖尿病――不用β受体阻滞剂

11)痛风――不用利尿剂

12)心脏传导阻滞――不用β受体阻滞剂及非二氢吡啶类CCB

五、冠心病

六、心绞痛

(一)表现

1、劳力型心绞痛典型心电图改变:

ST段水平或下斜型下降,T波倒置或低平,发作缓解后恢复。

2、典型心绞痛发作的症状:

劳力时胸骨后压榨性疼痛,休息后3分钟内缓解

3、变异性心绞痛的主要特征:

心绞痛发作时ST段抬高

4、心肌损伤的心电图特征:ST段弓背型抬高

(二)治疗

1、硝酸甘油――降低心脏前负荷,减少心肌耗氧量

2、心得安――减慢心率,减弱心肌收缩力,减少心肌耗氧量

3、地尔硫?――扩张冠状动脉,增加心肌供氧

4、钙通道阻滞剂――变异型心绞痛的首选药

七、心肌梗死

(一)病因:主要是冠状动脉粥样硬化

(二)表现

急性心梗早期(24小时)死因主要是――心律失常

心梗最常见心律失常是――室性期前收缩和室性心动过速

1、心电图:ST段呈弓背向上型抬高,病理性Q波,T波倒置

I、aVL、V5-7出现异常Q波,ST段抬高→前壁心梗

V1-5出现异常Q波,ST段抬高→急性间隔心梗

室速、室颤多见于――广泛前壁心梗

III度房室传导阻滞多见于――下壁心梗

2、血清检查

AST变化:6-10小时开始升高,24-48小时达高峰,持续3-5天LDH变化:6-10小时开始↑,36-48小时达高峰,持续7-14天(三)溶栓适应证;禁忌证

八、风湿性心脏瓣膜病

(一)病因

单纯性二尖瓣狭窄最常见

咽部链球菌感染是风湿热发病的必要条件

(二)表现

1、二尖瓣狭窄

症状:呼吸困难,咯血(粉红色泡沫样痰),咳咳嗽,右心衰

体征:二尖瓣面容;梨形心;心尖区舒张中、晚期隆隆样杂音。

左心房增大。

2、二尖瓣关闭不全

症状:乏力劳力性呼吸困难,端坐呼吸。后期体循环淤血

体征:心尖搏动向左下移位,呈抬举性;心尖部第一心音减弱;

心尖部III级以上粗糙的吹风样全收缩期杂音

左房左室增大

3、主动脉瓣狭窄

症状:呼吸困难、心绞痛和晕厥为典型三联征

体征:心尖搏动向左下移位,呈抬举性,主动脉瓣区出现收缩期震颤中;主动脉瓣区喷射性收缩期杂音,向颈部传导

4、主动脉瓣关闭不全

症状:多无症状

体征:颈动脉搏动明显,有周围血管征,左室增大

心尖搏动向左下移位并呈抬举性,水冲脉,靴形心

心尖第一心音减弱,主动脉瓣第二心音减弱或消失;

主动脉瓣第二听诊区舒张早期递减型叹气样杂音

可有动脉枪击音及杜氏双重杂音

5、联合瓣膜病

6、并发症:心衰――风心病最常见的并发症和致死原因

心律失常――以房颤最常见

栓塞――最常见于二尖瓣狭窄伴房颤

感染性心内膜炎――多见于风心病早期

肺部感染

脉压增大可出现――水冲脉

左室功能不全可出现――交替脉

引起左室前负荷增加――主动脉瓣关闭不全

引起右室后负荷增加――二尖瓣狭窄

动脉导管未闭→胸骨左缘第二肋间连续性机器样杂音

风心病二尖瓣狭窄→Graham-Stell杂音

中西医结合内科学助理医师考试知识点总结——消化系统疾病

消化系统疾病可归属于中医学“胃痛”、“痞满”、“嘈杂”等范畴。

一、慢性胃炎

(一)病理:炎症;萎缩;化生

(二)病因

幽门螺杆菌感染

免疫因素――慢性胃体炎的主要原因

(二)胃镜表现

1、浅表性胃炎:粘膜充血,色红,边缘模糊,多局限,形成红白相间征象,粘膜粗糙不平,有出血点

组织学:粘膜或粘膜下层有淋巴细胞浸润

2、萎缩性胃炎:粘膜色淡弥散变薄,有上皮细胞增生或肠化生

组织学:粘膜萎缩伴有假幽门腺化生

二、消化性溃疡(胃溃疡GU;十二指肠溃疡DU)

命名:因溃疡的形成有胃酸和胃蛋白酶的消化作用参与

(一)病因

胃、十二指肠粘膜损伤因子与其自身防御因素失去平衡

(二)病理

GU可发于胃的任何部位,以胃角和胃窦小弯常见

DU多发生于十二指肠球部

(三)表现

――上腹疼痛,慢性病程发作,呈周期性、节律性

GU――餐后1小时内发生疼痛

DU――两餐之间,持续不减,直至下次是食后缓解,午夜痛

并发症:上消化道出血――最常见

穿孔

幽门梗阻――主要为十二指肠溃疡引起

癌发

影像:龛影――直接征象;痉挛性切迹――间接征象

化验:胃溃疡――胃液酸度↑↑

DU――胃酸↑,胃泌素↑

胃泌素瘤(卓-艾综合征)――胃酸↑↑,胃泌素↑↑

(四)治疗

三联疗法:鉍剂+克拉霉素+甲硝唑

四联疗法:质子泵抑制剂+鉍剂+克拉霉素+甲硝唑

三、胃癌

――居消化道肿瘤死亡原因第一位

(一)病因

幽门螺杆菌感染――胃癌发病的危险因素

癌前病变:慢性萎缩性胃炎;恶性贫血;胃息肉;残胃炎;

胃溃疡;巨大粘膜皱襞症

(二)病理

1、部位:好发于幽门区(胃窦、胃小弯及前后壁),次贲门部

2、形态分型

(1)早期胃癌:粘膜及粘膜上层

(2)中晚期胃癌:侵及肌层或全层

(蕈伞型;溃疡型;溃疡浸润型;弥漫浸润型)

3、组织分型

根据腺体:管状腺癌;粘液腺癌;髓样癌;弥散型癌

根据分化分:高分化癌;中分化癌;低分化癌

根据生长方式分:膨胀型;浸润型

根据肿瘤起源分:肠型胃癌;弥漫型胃癌

(三)转移途径:直接蔓延;淋巴结;血行播散;腹腔内种植(四)中医病机:病位胃,与肝脾肾关系密切

(五)表现

上腹痛-最常见的症状

并发症:出血;梗阻;穿孔

伴癌综合征:血栓性静脉炎

四、肝硬化

(一)病因:病毒性肝炎;慢性酒精中毒;血吸虫病

(二)表现

1、代偿期:乏力,食欲减退

2、失代偿期:

(1)肝功能减退症状;

(2)门静脉高压症:脾大,侧支循环的建立和开放,腹水

腹水――代偿功能减退最突出体征

(三)并发症:上消化道出血――最常见

肝性脑病――最严重的并发症

自发性腹膜炎

原发性肝癌

肝肾综合征

电解质和酸碱平衡紊乱

五、原发性肝癌

(一)病因:病毒性肝炎;肝硬化;黄曲霉素;饮用水污染(二)病理:肝细胞型;胆管细胞型;混合型

(三)转移途径:肝内转移;血行转移;淋巴转移和种植转移(四)表现

肝区疼痛(呈持续性胀痛或钝痛)

肝大;黄疸;肝硬化;全身表现;

并发症:肝性脑病;上消化道出血;肝癌结节破裂出血(五)诊断标准:AFP>400

异常凝血酶原――对亚临床肝癌早期诊断有价值

六、急性胰腺炎

(一)病因:胆道疾病――是最常见的病因

(二)表现:

腹痛――主要和首发症状多位于上腹中部,饭后1-3小时发病渐加重

疼痛剧烈而持续,向腰背放射

恶心、呕吐及腹胀

发热――中度以上发热

胁腹皮肤可见呈暗灰蓝色斑(Crey-Turner征)

脐周皮肤青紫(Cullen征)

并发症:胰腺脓肿和假性囊肿;败血症,肾衰,心衰,DIC

(三)检查

1、淀粉酶:血>500U,6-12小时开始升高12-24小时达高峰

尿>256U

2、脂肪酶:>1.5U,48-72小时开始升高

3、C反应蛋白(CRP)>250mg/L――提示广泛的胰腺坏死

七、上消化道出血

(一)病因:消化性溃疡――主要原因

(二)中医病机:病位在胃与大肠,与肝脾关系密切

(三)出血量的估计

>5ml 粪便隐血+

50-100ml 黑便

250-300ml 呕血

400-500ml 出现全身症状

>1000ml 出现周围循环衰竭表现

(四)治疗

大量出血伴休克――首选积极补充血容量

中西医结合内科学助理医师考试知识点总结——泌尿系统疾病

一、急性肾小球肾炎

(一)病因:以链球菌感染最常见

病理:弥漫性毛细血管样及系膜区细胞增生及WBC浸润

电镜特点:上皮下驼峰状电子沉积

(二)中医病机:初期病变主要在肺脾;恢复期主要在脾肾

(三)表现:前驱感染→水肿,血尿,高血压,少尿

(四)治疗――不宜用激素及细胞毒药药

――首选青霉素(过敏者用大环内酯类抗生素)

(五)中医辨治

急性期:风寒束肺,风水相搏――麻黄汤合五苓散

风热犯肺,水邪内停――越婢加朮汤

热毒内归,温热蕴结―麻黄连翘赤小豆合五味消毒

脾肾亏虚,水气泛溢――五皮饮合五苓散

肺肾不足,水温停滞――改已黄芪汤

恢复期:脾气虚弱――参苓白朮散

肺肾气阴两虚――参芪地黄汤

二、慢性肾小球肾炎

(一)病因:少数由急性发展而来,多数为免疫介导性疾病

病理:双肾一致性肾小球改变

类型:系膜产生性;膜增生性;膜性肾病;局灶性

(二)表现:蛋白尿,血尿,水肿,高血压,伴肾功能损害

以中青年为主,男性多见

水肿、高血压病史1年以上

(三)治疗:低蛋白低磷;控制血压;PLT解聚药;避免肾损害

三、肾病综合征(NS)

(一)病理:

类型:微小病变型肾病――儿童高发

系膜增生性肾小球肾炎

系膜毛细胞血管性肾小球肾炎――好发于青少年

膜性能病――好发于中老年

局灶性节段性肾小球硬化――好发于青少年男性

(二)表现与并发症

1、特点:大量蛋白尿;低蛋白血症;高脂血症;水肿

大量蛋白尿(>3.5g/d)――最基本的特征

2、并发症:感染、血栓栓塞性并发症、急性肾衰、

脂肪代谢紊乱、蛋白质营养不良

(三)治疗

――首选激素(泼尼松)

1、消肿:利尿剂

2、减少尿蛋白: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血管紧张素II受体拮抗剂;长效二氢吡啶类钙拮抗药

3、激素抵抗型――环磷酰胺、氮芥

四、尿路感染

(一)病因:革兰阴性菌以大肠杆菌最常见

革兰阳性菌以葡萄球菌最常见

病理:病灶有肾小管上皮细胞肿胀、坏死、脱落

间质内有白细胞浸润和小脓肿形成

(二)中医病机:以肾虚为本,膀胱湿热为标,与肝脾密切

(三)表现

1、急性肾盂肾炎:高热寒战,尿频急痛,排尿困难,肾叩击痛

2、膀胱炎:多见于青年妇女,尿频急痛,尿混浊

3、尿道炎

(四)检查

1、尿常规:尿WBC>5个/高倍视野

2、尿细菌培养:清洁中段尿培养,菌落计数>105/ml

(五)治疗

1、初发者――选用复方磺胺甲恶唑,氟哌酸,氧氟沙星

2、全身感染中毒症状明显――头孢曲松钠+氨基糖苷类抗生素

3、大肠杆菌感染且肾功正常――庆大霉素

五、慢性肾功能不全(癃闭,关格,溺毒,肾劳)

(一)病因:肾小球肾炎,糖尿病肾病,高血压肾病

主要特征:脂代谢异常

血管紧张素II在慢性肾衰进行性恶性中起重要作用

蛋白尿是肾衰进行性恶化的一个重要因素

(二)中医病机:病位在肾,涉及肺、脾(胃)、肝

(三)诊断:Ccr<80ml/min Scr>133umol/l

1、肾贮备功能下降期:肾小球滤过率减少至正常的50-80%

血肌酐正常,无症状

2、痰质血症期:GFR减少至正常的25-50%,出现氮质血症

血肌酐高于正常<450,轻度贫血、多尿和夜尿

3、肾衰期:GFR减少至正常的10-25%

血肌酐450-707,贫血明显

4、尿毒症期:GFR减少<10%,血肌酐>707

临床特点:贫血,尿量增多,夜尿增多

红细胞生成减少→贫血

中西医结合内科学助理医师考试知识点总结——血液及造血系统疾病

一、缺铁性贫血

(一)铁的代谢

1、主要来源于食物

2、吸收部位主要在十二指肠和空肠上段

3、不能被利用的铁贮存于肝、脾、骨髓的单核-巨噬细胞内

4、铁与血浆转铁蛋白在小肠粘膜细胞内结合

5、分布:成人体内存在的铁为3-5g

67%组成血红蛋白,

29.2%为贮存铁;

3.5%存在肌红蛋白中;

0.2%存在于参加细胞代谢的血色素酶类

0.12%在血液中运转

(二)病因:慢性失血占缺铁的首位

(三)中医病机:病位在脾、胃,与肝、肾相关

(四)诊断:

1、小细胞低色素性贫血:Hb男<120,女<110,孕妇<100

MCV<80,MCH<27,MCHC<30%

2、血清铁浓度<8.9umol/l,总铁结合力>64.4umol/l

3、转铁蛋白饱和度<15%,血清铁蛋白<12ug/l

(五)治疗

1、口服铁剂――最常用

2、输血或输入红细胞――血红蛋白<30g/l,症状明显

3、注射铁剂――口服铁剂不能奏效需要迅速纠正缺铁者

二、再生障碍性贫血(髓劳,虚劳,血虚,血证)

(一)中医病机:病位在骨髓,发病在心、肝、脾、肾,肾为本(二)主要表现:贫血、发热、出血

(三)诊断的最佳方法:骨髓活检

(四)再障的骨髓表现:红有髓总量减少,脂肪组织增多(五)治疗

首选药物――雄激素

最佳方法――骨髓移植

三、白细胞减少症与粒细胞缺乏症

――白细胞减少症:外周血WBC数持续<4.0*109/L

――粒细胞缺乏症:外周血WBC数持续<0.5*109/L

(一)病因:

1、粒细胞生成障碍:

电离辐射→直接损伤造血干细胞或干扰粒细胞增殖周期

维生素B12或叶酸缺乏→无效性造血

骨髓增生异常、恶性肿瘤、白血症→造血受抑制

2、粒细胞破坏或消耗过多:

脾亢、某些病毒及细菌感染、药物性

3、粒细胞分布紊乱及释放障碍

(二)表现:畏寒,高热,头痛,乏力,出汗,周身不适

咽部疼痛,红肿,溃疡,和坏死,

颌下及颈部淋巴结肿大→急性咽峡炎

四、白血病

――造血干细胞的克隆性恶性疾病

――骨髓和其他造血组织中白血病细胞大量增生积聚并浸润其他器官和组织。

――在儿童及35岁以下的成人中,白血病占死亡率的第1位

分类:

1、急性白血病

――细胞分化停滞在较早阶段,多为原始细胞及早幼

(1)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ALL)

(2)急性非淋巴细胞白血病(ANLL)

2、慢性白血病

―细胞分化停滞在较晚阶段,多为较成熟幼稚细胞和成熟细胞

(1)慢性粒细胞白血病(慢粒白血病)

(2)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慢淋白血病)

临床特征:发热、出血、血亏、骨痛、癥块

五、急性白血病

诊断:发热,贫血,胸骨压痛,外周血幼稚细胞增多,骨髓有核细胞增生活跃

六、慢性粒细胞性白血病

(一)诊断特点:脾肿大――最突出体征

粒细胞显著增多

具有特异的Ph标记染色体

(二)治疗

1、羟基脲――周期特异性抑制DNA合成――首选药

2、白消安(马利兰)

3、阿糖胞苷(Ara-C)―― Ph染色体阳性细胞减少甚或转阴

4、白细胞单采――拟减少过多的白细胞

5、干扰素

6、骨髓移植――45岁以下慢粒慢性期缓解后

七、特发性血小板北海性紫癜(ITP)

(一)特征:广泛皮肤粘膜或内脏出血,PLT↓,骨髓巨核细胞发育成熟障碍,PLT生存时间缩短及抗PLT自身抗体出现。

急性型――多见于儿童

慢性型――好发于40岁以下女性

(二)诊断

1、广泛出血累及皮肤、粘膜及内脏

2、多次检查PLT减少

3、脾不大或轻度大

4、骨髓巨核细胞增多或正常,有成熟障碍

(三)治疗

激素――首选药物

脾切除――治疗本病的有效方法之一

中西医结合内科学助理医师考试知识点总结——内分泌与代谢疾病

一、甲状腺功能亢进症

(一)病因

1、弥漫性毒性甲状腺肿(Graves病)――最常见

2、多结节性毒性甲状腺肿

3、甲状腺自主高功能腺瘤

4、碘致甲状腺功能亢进症

5、滤泡状甲状腺癌

(二)诊断要点

――怕热、多汗、易激动、易饥多食、消瘦、手颤、腹泻、心动过速及眼征、甲状腺肿大。

甲状腺部位听到血管杂音和触到震颤

甲亢性心脏病――表现为房颤和心衰

(三)治疗

治疗甲状腺危象――首选丙硫氧嘧啶

既往有哮喘病史的――不宜用心得安

二、糖尿病

(一)病因

1、1型:以胰岛B细胞破坏、胰岛素分泌缺乏为特征

2、2型:胰岛素抵抗和胰岛素分泌的相对性缺乏

病理:胰岛素分泌绝对或相对不足

(二)并发症

1、急性并发症:酮症酸中毒,高渗性非酮症糖尿病昏迷

低血糖反应及昏迷,感染

2、慢性并发症:

大血管病变――糖尿病性冠心病、脑血管病、下肢动脉硬化闭塞征

微血管病变:糖尿病肾病,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

神经病变:多发性周围神经病变,动眼神经、展神经麻痹及自主神经病变

糖尿病足

(三)检查

判断糖尿病控制程度的指标――糖基化血红蛋白

鉴别1型与2型最好的检测是――胰岛素释放试验

三、水、电解质代谢和酸碱平衡失调

(一)失水

1、高渗性失水早期主要表现――口渴

2、等渗性失水多发生于胃肠液急性丧失

3、低渗性失水特征:无口渴感

补液:轻度 1200,中度1800-3600,重度>3600

(二)水过多和水中毒

――血浆渗透压和血钠明显降低

(三)低钠血症 <135

(四)高钠血症 >150

特发性高钠血症――给予氢氯噻嗪可使症状改善

(五)低钾血症<3.5

心电图:T皮宽而低,Q-T间期延长,出现U波

(六)高钾血症>5.5

心电图:高尖T滤

(七)代谢性酸中毒

呼吸深快

pH↓,HCO3-↓,PaCO2正常,AB、SB↓,BE负值增加

(八)代谢性碱中毒

呼吸浅性

pH↑,HCO3-↑,PaCO2正常,AB、SB↑,BE正值增加

(九)呼吸性酸中毒

呼吸常不规则或呈潮式呼吸

pH↓,HCO3-↑,PaCO2↑,AB、SB↑,AB>SB

(十)呼吸性碱中毒

呼吸加快,换气过度,伴呼吸困难和意识改变

pH↑,HCO3-↓,PaCO2↓,SB↓,AB>SB

中西医结合内科学助理医师考试知识点总结——神经系统疾病

一、癫痫

治疗:

全面性强直-阵挛发作(GTCS)-首选苯妥英钠、卡马西平

失神发作――首选乙琥胺、丙戊酸钠;其次氯硝西泮

单纯部分性发作――首选卡马西平

儿童肌阵挛发作――首选丙戊酸钠,其次乙琥胺或氯硝西泮

癫痫持续状态――首选地西泮

二、急性脑血管疾病

病因

1、血管壁病变――最常见的是动脉硬化

2、心脏病及血流动力学改变(高血压、低血压、血压波动)

3、血流成分改变及血流流变学异常(血液粘稠度↑,凝血异常)脑栓塞最常发生在――大脑中动脉

中西医结合内科学助理医师考试知识点总结——风湿性疾病

一、风湿热

――A组乙型溶血性链球菌感染

诊断表现:关节炎、心脏炎、皮下结节、环形红斑、舞蹈病(一)病因病理

病因:链球菌咽部感染

病理:以侵犯心脏、关节为主

分期:变性渗出期

增殖期――特征:风湿小体形成――风湿活动标志

硬化期

风湿性心脏炎最常见的心律失常――一度房室传导阻滞

(二)检查

1、咽拭子培养:链球菌感染+

2、血象:WBC↑,RBC沉降率↑

中医内科学重点笔记新版

一、中医内科学的定义、性质及范围 中医内科古称“疾医”、“杂医”、“大方脉”, 外感病主要指《伤寒论》及《温病学》所说的伤寒、温病等热性病,它们主要由外感风寒暑湿燥火六淫及疫疠之气所致,其辨证论治是以六经、卫气营血和三焦的生理、病理理论为指导。 内伤病主要指《金匮要略》及后世内科专著所述的脏腑经络病、气血津液病等杂病,它们主要由七情、饮食、劳倦等内伤因素所致,其辨证论治是以脏腑、经络、气血津液的生理、病理理论为指导。 二、中医内科学发展简史 (一)萌芽阶段(殷周时期) (二)奠基阶段(春秋战国至秦汉时期) (三)充实阶段(魏晋至金元时期) (四)成形阶段(明清时期) 明代,薛己的《内科摘要》是首先用“内科”命名的著作,王纶在《明医杂著》中指出:外感法仲景,内伤法东垣,热病用完素,杂病用丹溪。 明清时期,杂病和外感病的理论有很大的发展。杂病方面,《景岳全书,杂证谟》主张“人体虚多实少”,慎用寒凉攻伐;赵献可强调命门之火;叶天土有“久病人络”之论。这一时期的专病论著明显增多,如《慎柔五书》《理虚元鉴》《疟论疏》《血证论》《中风论》等,对中医内科学的形成均起到了很大的促进作用。尤其温病学家的成就,如叶天士的《外感温热篇》首创卫气营血辨证,成为后世诊治温病的准绳;薛

生白的《湿热病篇》对湿热病证的发挥,充实了温病学说的内容;吴鞠通的《温病条辨》提出三焦辨证,完善了内科热病学术体系。 三、中医内科疾病发病学要点 疾病的发生形式、轻重缓急、病证属性、演变转归等,往往也受到下列因素的影响或制约。 (一)体质因素(二)病邪因素(三)情志因素(四)行为因素 (五)时间因素:大多疾病一般有旦慧、昼安、夕加、夜甚的变化规律。 (六)地域因素:《诸病源候论·瘿候》说:“诸山《黑土中,出泉流者,不可久居,常食令人作瘿病”,指出瘿病的发生与水土有关 咳痰色白而稀薄者,属风、属寒;咳痰黄而稠者属热;咳痰白而粘者属阴虚、属燥;咳痰清稀透明呈泡沫样者属气虚、属寒;咳嗽喉痒,痰为泡沫状者,属风痰咳嗽;咳痰粉红呈泡沫样者属阳虚血瘀络伤;咳吐铁锈色痰或痰中带血或血痰,多为肺热或阴虚络伤;咯吐脓血腥臭痰,则为热壅血瘀之肺痈 腹痛部位不固定,多为气滞腹痛;腹痛固定,痛如锥刺,多为瘀血腹痛。自胸至腹皆痛,脉沉而紧,苔黄腻者,为大小结胸症;大腹疼痛,多病太阴;痛连胁肋,肝脾不和;少腹疼痛,痛在厥阴;少腹硬满急痛,漱水不欲咽,或如狂喜忘,大便色黑,此蓄血腹痛;脐周阵发剧痛而腹柔软,或有吐下蛔虫者,多为虫痛。 但头汗出:即病人仅头部或头颈部出汗较多,余处无汗。兼见面赤心烦,口渴, 头面多汗,兼见头身困重,身热不扬,脘闷,苔黄腻者,是中焦湿热循经上蒸所致;若见头额汗出如油,四肢厥冷,气喘,脉微者,为虚阳上越,津随阳泄的危象。

中医内科学总结

中医内科学总结 第一单元肺系病证 一、感冒-解表达邪 病因:外感六淫、时行疫毒。 病机:卫表不和,肺失宣肃。 病位:肺卫。 病理:六淫之邪。 二、咳嗽-祛邪利肺,扶正补虚。 病因:外感六淫、内邪干肺。 病机:邪犯于肺,肺气上逆。 病位:肺,与肝脾有关,久则及肾。 病理:痰、火。 辨证:1辨外感内伤,2辨证候虚实。 三、哮证-发时治标,平时治本 病机:外邪侵袭,触动伏痰。 病因:外邪侵袭、饮食不当、体虚病后。 病位:肺,与脾肾密切。 病理:以痰为主。总属邪实正虚。发时邪实,平时正虚。 发作时病理:痰气相搏,气道被阻。 四、喘证-分清虚实邪正,实喘治在肺,祛邪利气为主, 虚喘治在肺肾脾,以肾为主,培补摄纳为主 病机:肺气上逆,宣降失职;或气无所主,肾失摄纳。 病因:外邪侵袭、饮食不当、情志所伤、劳欲久病。 病位:肺、肾,涉及肝脾。 辩证:辨虚实;实喘再辨外感内伤;虚喘当辨病变脏腑。 五、肺痈-清热解毒,化瘀排脓 病因:感受风热、痰热素盛。 成痈化脓的病理基础:血瘀。 病理:邪盛的实热证候。脓疡溃后见阴伤气耗。溃脓期是病情顺逆的转折点。 病位:肺 六、肺痨-补虚培元,治痨杀虫 病因:感染痨虫正气虚弱(禀赋不足,酒色劳倦,病后失调,营养不良。) 病机:虚体虫侵,阴虚火旺。 病理:痨虫。 病位:肺与脾肾密切,后及心肝 七、肺胀-有侧重地选用祛邪与扶正 病因:久病肺虚、感受外邪。 病机:久病肺虚,六淫侵袭,以致痰饮瘀血结于肺间,肺气胀满,不能敛降。 病变:首肺,继脾肾,后及心。 病理因素:痰浊、水饮、血瘀互为影响。 病理性质:为标实本虚。 辩证:标本虚实病情轻重 病位:肺-脾肾-心 八、肺痿(咳吐浊唾涎沫、气短)—补肺生津 病因:久病损肺、误治津伤。 病机:肺虚,津气大伤,失于濡养,肺叶枯萎。 病位:肺,与脾胃肾相关。 病理:肺燥津伤(虚热)、肺气虚冷(虚寒)。 第二单元心系病证 九、心悸首辩证:虚实。 病因:体虚劳倦、七情、感受外邪、药食不当。 病机:气血阴阳亏虚,心失所养或邪扰心神,心神不宁。 病位:心,肝脾肾肺关。 病理:虚实气滞、血瘀、痰浊、水饮。 十、胸痹-祛邪治标,扶正固本 “补,通”标实尤重活血通脉、补虚尤重补益心气 病因:寒邪,情志,饮食,劳倦,体虚(无药食不当) 病机:心脉痹阻。 病位:心,涉及肝脾肺肾。 首辩:病情轻重。实证:气滞、血瘀、寒凝、痰浊, &、真心痛 病机:本虚标实病位:心,其本在肾 十一、不寐-补虚泻实,调整脏腑阴阳 病因:情志失常,饮食不节,劳逸失调,病后体虚。 病机:阳盛阴衰,阴阳失交。 病位:心,与肝脾胃肾相关。 首辨:虚实。 第三单元脑系病证 十二、头痛首辨外感、内伤。 外感所致属实,治疗以祛邪活络为主,内伤所致多虚,治疗以补虚为要 病因:外邪、情志、饮食劳倦、体虚久病、 先天不足或房劳过度、跌仆损伤或久病入络 病机:不通则痛、不荣则痛。 病位:清窍、外感手足三阳内伤肝脾肾。 病理:痰湿、风火、血瘀。 十三、眩晕补虚泻实,调整阴阳 病因:情志、饮食、年高肾亏、病后体虚、跌仆损伤、瘀血内阻。(无外感) 病机:风、火、痰、瘀上扰清空或精亏血少,清窍失养 病位:清窍,病变脏腑:肝脾肾。 病理:风、火、痰、瘀。虚 首辨:脏腑。 十四、中风 病因:内伤积损、劳欲过度、饮食、情志、气虚邪中。 病机:阴阳失调,气血逆乱,上犯于脑,产生风(肝风、外风)、火(肝火、心火)、痰(风痰、湿痰)、气(气逆、气滞)、血(血瘀)、虚(血虚、阴虚),致痹阻或血溢之外,脑之神明失用 病位:心脑,与肝脾肾相关。 病性:本虚标实,上盛下虚。在本为肝肾阴虚,气血衰少, 在标为风火相煽,痰湿壅盛,瘀血阻滞,气血逆乱。 病理因素:风、火、痰、瘀。 首辨:中经络、中脏腑。 十四(2)、瘿病理气化痰,消瘿散结 病因:情志内伤,饮食及水土失宜体质因素。 病机:气滞、痰凝、血瘀壅结颈前 特征:颈前喉结两旁结块肿大。首见于《诸病源候论·瘿候》。 病位:肝脾,与心有关。 辩证:在气在血火旺与阴伤及病情的轻重 十五、癫狂 初期:理气解郁、畅达神机,降火豁痰、化瘀通窍。 后期:补益心脾,育阴养血,调整阴阳 病因:七情内伤饮食失节先天不足。 病机:癫为痰气郁结,蒙蔽神机;狂为痰火上扰,神明失主。 病变:心肝,涉及脾胃,久伤肾。 病理:气、痰、火、瘀。 十六、痫病-豁痰顺气 病因:先天因素、七情失调、脏腑失调、脑部外伤 病机:痰浊内阻,脏气不平,阴阳偏盛,神机受累,元神失控。病位:脑-五脏关联主责心肝久则首伤心脾继肝肾。 病理:风火痰瘀,痰为重要。首辨:病情轻重。 病理基础:肝脾肾损伤 十七、痴呆-开郁逐痰、活血通窍、平肝泻火治标, 补虚扶正、充髓养脑治其本。 病因:年迈体虚、情志、饮食、久病耗损。 病机:髓海不足,神机失用。 病位:脑,与心肝脾肾有关。 本虚:阴精、气血亏虚, 标实:气、火、痰、瘀。首辨先天后天。 第四单元脾胃病证 十八、胃痛-理气和胃止痛 病因:外邪犯胃、饮食伤胃、情志不畅、素体脾虚。 病机:胃气阻滞,胃失和降,不通则痛。 病位:胃,与肝脾密切。 病理:气滞、寒凝、热郁、湿阻、血瘀。 辨虚实寒热、在气在血。 十九、痞满-调理脾胃升降,行气除痞消满 病因:感受外邪、内伤饮食、情志失调

内科护理学知识点总结完整版

呼吸系统 【小气道】临床上将吸气状态下内径<2mm的细支气管称为“小气道”,包括第6级分支以下的细支气管和终末细支气管(内径约0.5mm)。由于小气道管壁无软骨支持、气体流速慢、易阻塞,病变时不易被感觉,是呼吸系统常见的病变部位。 【肺弥散量】肺弥散功能(DL)的测试是检查肺的某种肺泡气通过肺泡毛细血管途径到血液内与血红蛋白结合的能力。一氧化碳(CO)是测定气体弥散功能的理想气体。除大量吸烟者外,正常人血浆内CO含量几乎是零 【呼吸系统疾病患者常见症状】咳嗽、咳痰;肺源性呼吸困难;胸痛;咯血 【痰液颜色等的护理评估】A.慢性咳嗽伴咳痰常见于慢性支气管炎、支气管扩张、肺脓肿和空洞型肺结核等;脓性痰常常是气管、支气管和肺部感染的可靠标志;慢性支气管炎、支气管扩张、肺脓肿等疾病,咳嗽常于清晨或体位变动时加剧,且排痰量较多。B.痰液颜色改变常有重要意义,如肺结核、肺癌、肺梗死出血时,应痰中含血液或血红蛋白而呈红色或红棕色;铁锈色痰见于肺炎球菌肺炎,但由于抗生素广泛使用,目前已经很难见到;红褐色或巧克力色痰考虑阿米巴肺脓肿;粉红色泡沫痰提示急性肺水肿;砖红色胶冻样痰或带血液者常见于克雷伯杆菌肺炎;灰黑色或暗灰色痰常见于各种肺尘埃沉着病或慢性支气管炎;痰有恶臭味常见于厌氧菌感染。 【促进有效排痰的方法】深呼吸和有效咳嗽、吸入疗法(分湿化和雾化治疗法)、胸部叩击、体位引流、机械吸痰 1.胸部叩击:适于久病体弱、长期卧床、排痰无力者。禁用于未经引流的气胸、肋骨骨折、有病理性骨折史、咯血、低血压及肺水肿等病人。每一肺叶叩击1~3min,每分钟120~180次,叩击时发出一种空而深的拍击音则表明手法正确。 2.体位引流:利用重力作用使肺、支气管内分泌物排出体外,又称重力引流。适用于肺脓肿、

[重点]考研中医内科学精华总结

[ 重点] 考研中医内科学精华总结 感冒 沿革: 北宋《仁斋直指方》,首见“感冒”之名清《类证治裁》,首见“时行感冒” 将感冒与伤风互称,始于明清 《丹溪心法》明确病位在肺病因病机——卫表不和,肺失宣肃而为病感冒诱发或传变的病证——肺痈、肺胀 (1)风寒束表证——辛温解表——荆防达表汤(轻证)或荆防败毒散(夹湿)羌活胜湿汤(表湿较重)(2)风热犯表证——辛凉解表——银翘散或葱豉桔梗汤 (3)暑湿伤表证——清暑祛湿解表——新加香薷饮 六一散(小便短赤)、黄连香薷饮(暑热偏盛)、鸡苏散(疏风解暑)、藿香正气散 (4)气虚感冒证——益气解表——参苏饮 玉屏风散(表虚自汗)、再造散(阳虚外感——助阳解表) (5)阴虚感冒证——滋阴解表——加减葳蕤汤咳嗽——有声无痰为咳,有痰无声为嗽沿革: 咳嗽之名始见于《内经》。《素问》指出咳嗽病位在肺,确立脏腑分类法。隋,巢元方,《诸病源候论》——十咳首将咳嗽分为外感、内伤——张介宾《景岳全书》清,喻昌《医门法律》,创立温润、凉润治咳之法,及六条治咳之禁

《医学心悟》: “肺体属金,譬若钟然,钟非叩不鸣,风寒暑湿燥火六淫之邪,自外击之则鸣,劳欲情志,饮食炙搏之火自内攻之则亦鸣。”提示咳嗽是内、外病邪犯肺。 病因病机:病变主脏在肺,与肝、脾有关,久则及肾。内伤咳嗽——养肺、清肝、健脾、补肾。(一)外感咳嗽——不宜过早使用苦寒药和收涩镇咳药 (1)风寒袭肺证——疏风散寒,宣肺止咳——三拗汤合止嗽散 (2)风热犯肺证——疏风清热,宣肺止咳——桑菊饮【六一散(夹暑)】 (3)风燥伤肺证——疏风清肺,润燥止渴——桑杏汤(温燥)杏苏散(凉燥——轻宣凉燥,温润止咳【温而不燥,润而不凉】)(二)内伤咳嗽 (1)痰湿蕴肺证——燥湿化痰,理气止咳——二陈平胃散合三子养亲汤六君子丸(调理)、杏苏二陈丸(标本兼顾) (2)痰热郁肺证——清热肃肺,豁痰止咳——清金化痰汤 (3)肝火犯肺证——清肺泻肝,顺气降火——黛蛤散合加减泻白散 ⑷肺阴亏耗证一一滋阴润肺,化痰止咳一一沙参麦冬汤补:P268-269 哮——喉中有哮鸣声,呼吸气促困难,甚则喘息不能平卧沿革: 朱丹溪首创哮喘病名,《丹溪心法》:“哮喘必用薄滋味,专主于痰。未发以扶正气为主,既发以攻邪气为急。” 明,虞抟《医学正传》“哮以声响言,喘以气息言” 哮的别名——呷嗽、哮吼、齁赫(鼻合)病因病机: 哮病的发生为痰伏于肺,每因外邪侵袭、饮食不当、情志刺激、体虚劳倦等诱 因引动而触发,以致痰壅气道,肺气宣降功能失常病理因素以痰为主, 发作期的病因病理关键是外邪侵袭,触动伏痰,痰气相搏,气道被阻。(即“痰阻气闭”)

中医内科学整理(必背)

一、感冒寒荆热银署新加,阴葳气参寒热解 1风寒束表:辛温解表,宣肺散寒-荆防达表汤或荆防败毒散(荆防) 2风热犯表:辛凉解表,宣肺清热-银翘散或葱豉桔梗汤(银) 3暑湿伤表:清暑祛湿解表-新加香薷饮(薷)4气虚感冒:益气解表-参苏饮(参苏) 5阴虚感冒:滋阴解表-加减葳蕤汤(葳)二、咳嗽寒三热菊燥桑杏,湿陈热清肝火泻,凉燥杏苏肺阴沙 外感咳嗽 1风寒袭肺:疏风散寒,宣肺止咳-三拗汤合止咳散(拗+咳) 2风热犯肺:疏风清热,宣肺化痰-桑菊饮(菊)3风燥伤肺:疏风清肺,润燥止咳-桑杏汤(杏)内伤咳嗽 4痰湿蕴肺:健脾燥湿,化痰止咳-二陈汤合三子养亲汤(二+三) 5痰热郁肺:清热肃肺,化痰止咳-清金化痰汤(清金) 6肝火犯肺:清肺平喘,顺气降火-加减泻白散合黛蛤散(白+黛) 7肺阴亏耗:滋阴润肺,止咳化痰-沙参麦冬汤(沙) 三、哮病哮冷射干热定喘,寒包青石风痰亲,肺脾六君肾生地,还有虚哮平喘本 发作期 1寒哮:宣肺散寒,化痰平喘-射干麻黄汤或小青龙汤(射) 2热哮:清热宣肺,化痰定喘-定喘汤或越婢加半夏汤(定) 3寒包热哮:解表散寒,清化痰热-小青龙加石膏汤或厚朴麻黄汤(小龙+石) 4风痰哮:祛风涤痰,降气平喘-三子养亲汤(三子) 5虚哮:补肺纳肾,降气化痰-平喘固本汤 (平固) 缓解期 6肺脾气虚:健脾益气,补土生金-六君子 汤(六) 7肺肾两虚:补肺益肾-生脉地黄汤合金水六君煎(脉地+金水)四、喘证寒喘麻黄里热石,热桑浊陈气郁五,肺虚生脉肾虚匮,正虚喘脱参附汤 实喘 1风寒壅肺:宣肺散寒-麻黄汤合华盖散(黄+盖) 2表寒肺热:解表清里,化痰平喘-麻杏石甘汤(麻甘) 3痰热郁肺:清热化痰,宣肺平喘-桑白皮汤(桑皮) 4痰浊阻肺:祛痰降逆,宣肺平喘-二陈汤合三子养亲汤(二+三) 5肺气郁痹:开郁降气平喘-五磨饮子(五磨) 虚喘 1.肺气虚耗:补肺益气养阴—生脉散合补肺汤 2.肾虚不纳:补肾纳气—金匮肾气丸合参蛤散 3.正虚喘脱:扶阳固脱,镇摄肾气—参附汤送服黑锡丹配合蛤蚧粉 五、肺痈肺痈初起银翘散,痈苇溃梗复清肺 1初期:疏风散热,清肺化痰-银翘散 (银) 2成痈期:清肺解毒,化瘀消痈-千金苇茎汤合如金解毒散(千+如) 3溃脓期:排脓解毒-加味桔梗汤(桔) 4恢复期:清养补肺-沙参清肺汤或桔梗杏仁煎(沙清)或(桔杏) 六、肺痨肺痨阴月火合气阴保真阴阳造 1 肺阴亏损:滋阴润肺-月华丸 2虚火灼肺:滋阴降火-百合固金丸合秦艽鳖甲散 3气阴耗伤:益气养阴-保真汤或参苓白术散4阴阳两虚:滋阴补阳-补天大造丸

内科护理学知识点总结大全

第一章:绪论 概念:护理,内科护理学,护理程序 第二章:呼吸系统 1.总论: 呼吸道的构成,上下呼吸道的构成及分界; 肺泡,II型肺泡细胞的特点,呼吸膜,胸膜腔的构成与特点; 肺通气功能常用的几个指标; 氧气与二氧化碳对呼吸运动的调节; 动脉气血分析中pH、PaO2、PaCO2、BE的正常参考值; 概念:分钟通气量;肺泡通气量;肺换气; 2.COPD COPD、慢支、肿的定义;P41 COPD的常见病因:吸烟;职业性粉尘和化学物质;大气污染;感染;蛋白酶-蛋白酶失衡;其他如自主功能失调等。P40 吸烟对COPD病人的影响;P40 COPD的临床表现:起病缓慢,病程长,反复急性发作,逐渐加重;主要症状:慢性咳嗽、咳痰、气短或呼吸困难、疲乏无力食欲下降体重减轻甚至头痛、焦虑,抑郁等。体征:桶状胸,语颤减弱,叩诊过清音,两肺呼吸音减弱,呼气延长。 检查及诊断:胸部X线;肺功能检查(最主要的诊断依据)

1.呼吸系统常见症状:咳嗽与咳痰、肺源性呼吸困难、咯血、胸痛。 2.如何指导病人有效咳嗽: 尽量采取半坐卧位,先进行深而慢的呼吸5~6次,后深吸气至膈肌完全下降,屏气3~5s,继而缩唇,缓慢呼出气体,再深吸一口气后屏气3~5s,身体前倾,从胸腔进行2~3次短促有力的咳嗽,咳嗽同时收缩腹肌,或用手按压上腹部,帮助痰液咳出。也可让病人去俯卧屈膝位,借助膈肌、腹肌收缩,增加腹压,咳出痰液 经常变换体位有利于痰液的咳出对胸痛不敢咳嗽的病人,应避免因咳嗽加重疼痛,如胸部有伤口可用双手或枕头轻压伤口两侧,使伤口两侧的皮肤及软组织向伤口处皱起,可避免咳嗽时胸廓扩张牵拉伤口而引起疼痛。疼痛剧烈时可遵医嘱给予止痛药,30min 后进行深呼吸和有效咳嗽 3.肺炎病人的护理: 体温过高:卧床休息,做好口腔护理;给予高热量、高蛋白、高维生素的流质或半流质饮食,鼓励病人多喝水;高热时用物理降温,儿童要预防惊厥,不宜使用阿司匹林或其他解热药,以免大汗、脱水、和干扰热型观察;监测并观察生命体药用嘱医遵;征. 清理呼吸道无效: (1)环境:室温18-20℃,湿度50-60% (2)饮食护理:1)高蛋白、高维生素、高热量、低油饮食

中医内科学重点

《中医内科学》非重点 普通感冒与时行感冒 普通感冒病情较轻,全身症状不重,少有传变,在气候变化时发病率可升高,但无明显流行特点。若感冒一周以上不愈,发热不退或反见加重,考虑继发它病,传变入里。 时行感冒病情较重,发病急,全身症状显著,可发生传变,化热入里,继发或合并它病,具有广泛传染性,流行性。 1.咳嗽: 1)病名最早见于《内经》 2)解释“脾为生痰之源,肺为贮痰之器” 痰湿犯肺者,多因湿困中焦,水谷不能化为精微上输以养肺,反而聚生痰浊,上干于肺,久延则肺脾气虚,气不化津,痰浊更易滋生。 咳嗽特点的鉴别 (1)时间、节律:咳嗽白天多于夜间——外感咳嗽;早晨咳嗽,阵发加剧,痰出咳减——痰湿、痰热咳嗽;午后、黄昏加重,或夜间咳嗽——肺燥阴虚 (2)性质、声音:咳声洪亮有力——实证;咳而声低气怯——虚证;咳声嘶哑——燥咳;咳声重浊痰多——风寒、痰湿咳嗽;咳声粗浊或嗄哑——风热、痰热咳嗽;咳声短促——肺燥阴虚; (3)加重与缓解因素:饮食肥甘生冷加重者——痰湿;情志郁怒加重者——气火;劳累、受凉加重者——痰湿、虚寒 2.咳痰特点的鉴别 内容:色、质、量、味 咳而少痰——燥热、气火、阴虚;痰多——湿痰、痰热、虚寒 痰白、稀薄——属风、属寒;痰黄而稠——属热 痰白质粘——阴虚、燥热;痰白清稀、呈泡沫状——属虚、属寒 咯吐血痰——肺热、阴虚;脓血相间——痰热郁结成痈 咳嗽,咯吐粉红色泡沫样痰,咳而气喘,呼吸困难——心肺阳虚,气不主血;咯痰有热腥味,或腥臭气——痰热,味甜-痰湿,味咸-肾虚 3)证治分型: ①风寒袭肺证——三拗汤合止嗽散加减 ②风热犯肺证——桑菊饮加减 ③风燥伤肺证——桑杏汤加减 ④痰湿蕴肺证——二陈平胃散合三子养亲汤加减 ⑤痰热郁肺证——清金化痰汤加减 ⑥肝火犯肺证——黛蛤散合加减泻白散加减 ⑦肺阴亏耗证——沙参麦冬汤加减 2.哮病: 1)是一种发作性的痰鸣气喘疾患,发作时候中有哮鸣音,呼吸气促困难甚则喘息不能平卧。

中医内科学执业医师常考知识点总结.

中医内科学执业医师常考知识点总结 第一篇肺系病证 感冒的基本病机:六淫入侵,卫表不和,肺气失宣咳嗽病位:主脏在肺,与肝脾有关,久则及肾咳嗽痰湿蕴肺证的治法和主方健脾燥湿、化痰止咳-二陈汤、三子养亲汤肝火犯肺证清肺平肝、顺气降火-泻白散合黛蛤散哮证和喘证的鉴别要点医`学教育网搜集整理 哮病的病位:主要在肺,关系到脾肾肝心病机:痰阻气道,肺失宣降哮病的病理因素:以痰为主(伏痰 哮病的治疗原则:未发以扶正气为主,既发以攻邪气为急(朱丹溪即发时治标,平时治本冷哮热哮寒包热哮风痰哮虚哮证的治法和主方 喘证病位:医学教|育网搜集整理在肺和肾 涉及肝脾 喘证辨证要点:首辨虚实,实喘在肺,虚喘责之肺肾上实下虚喘证的概念治法和主方喘证表寒肺热痰浊阻肺肾虚不纳证的治法和主方肺痈的基本病机:邪热蕴肺,热雍血瘀成痈,血败肉腐为脓 肺痈四期的治疗原则和主方 肺痨的临床特征:咳嗽咯血潮热盗汗身体消瘦 肺痨病理性质:主要在阴虚并可导致气阴两虚甚则阴损及阳 肺痨治疗原则:补虚培元抗痨杀虫

肺痨肺阴亏耗证气阴耗伤证的治法和主方 《十药神书》我国现存第一部治疗肺痨的专著 肺胀病位:首先在肺,继则影响脾肾,后期及于心病理因素:痰浊水饮血瘀 肺胀治疗可分为哪几个证型治法和主方 第二篇心系病证 心悸的病位:在心,与肝脾肺肾密切相关 心悸基本病机:虚证:气血阴阳亏耗心失所养实证:痰饮气火扰乱心气心主不安 惊悸和怔忡的鉴别 心悸治疗可分为哪几个证型病机治法和主方 胸痹的病位:在心,涉及肝脾肾三脏基本病机:心脉痹阻(阳微阴弦病理性质:本虚标实(本虚:气虚阴伤阳衰及肺脾肝肾亏虚心脉失养标实:瘀血寒凝痰浊气滞痹阻胸阳阻滞心脉胸痹治疗可分为哪几个证型病机主治和主方 不寐的基本病机:阳盛阴衰,阴阳失交治疗原则:补虚泻实,调整阴阳,安神定志伤寒,金匮,不寐治疗可分为哪几个证型治法和主方 痴呆和癫证的鉴别医学教育|网搜集整理 癫狂的基本病机! 痫证的临床表现基本病机痴呆的基本病机:髓海不足,神机失用病理性质:本虚标实(本虚——标实——第三篇脾胃系病证 胃痛的病位基本病机:胃气阻滞,胃失和降,不通则痛 胃痛的辨证要点:辨虚实寒热,在气在血治疗原则:理气和胃止痛胃痛寒

《中医内科学》总结

第一篇肺系病证 感冒的基本病机:六淫入侵,卫表不和,肺气失宣 咳嗽病位:主脏在肺,与肝脾有关,久则及肾咳嗽痰湿蕴肺证的治法和主方健脾燥湿、化痰止咳-二陈汤、三子养亲汤 肝火犯肺证清肺平肝、顺气降火-泻白散合黛蛤散 哮证和喘证的鉴别要点 哮病的病位:主要在肺,关系到脾肾肝心病机:痰阻气道,肺失宣降 哮病的病理因素:以痰为主(伏痰) 哮病的治疗原则:未发以扶正气为主,既发以攻邪气为急(朱丹溪)即发时治标,平时治本冷哮热哮寒包热哮风痰哮虚哮证的治法和主方 喘证病位:在肺和肾涉及肝脾 喘证辨证要点:首辨虚实,实喘在肺,虚喘责之肺肾 上实下虚喘证的概念治法和主方 喘证表寒肺热痰浊阻肺肾虚不纳证的治法和主方 肺痈的基本病机:邪热蕴肺,热雍血瘀成痈,血败肉腐为脓 肺痈四期的治疗原则和主方 肺痨的临床特征:咳嗽咯血潮热盗汗身体消瘦 肺痨病理性质:主要在阴虚并可导致气阴两虚甚则阴损及阳 肺痨治疗原则:补虚培元抗痨杀虫 肺痨肺阴亏耗证气阴耗伤证的治法和主方《十药神书》我国现存第一部治疗肺痨的专著 肺胀病位:首先在肺,继则影响脾肾,后期及于心病理因素:痰浊水饮血瘀 肺胀治疗可分为哪几个证型治法和主方 第二篇心系病证 心悸的病位:在心与肝脾肺肾密切相关 心悸基本病机:虚证:气血阴阳亏耗心失所养实证:痰饮气火扰乱心气心主不安 惊悸和怔忡的鉴别 心悸治疗可分为哪几个证型病机治法和主 方 胸痹的病位:在心,涉及肝脾肾三脏基本病机:心脉痹阻(阳微阴弦)病理性质:本虚标实(本虚:气虚阴伤阳衰及肺脾肝肾亏虚心脉失养标实:瘀血寒凝痰浊气滞痹阻胸阳阻滞心脉) 胸痹治疗可分为哪几个证型病机主治和主 方 不寐的基本病机:阳盛阴衰,阴阳失交治疗原则:补虚泻实,调整阴阳,安神定志 不寐治疗可分为哪几个证型治法和主方 痴呆和癫证的鉴别 癫狂的基本病机 痫证的临床表现基本病机 痴呆的基本病机:髓海不足,神机失用病理性质:本虚标实(本虚——标实——) 第三篇脾胃系病证 胃痛的病位基本病机:胃气阻滞,胃失和降,不通则痛 胃痛的辨证要点:辨虚实寒热,在气在血治疗原则:理气和胃止痛

内科护理学呼吸系统知识点

呼吸系统疾病病人的护理 第一节呼吸系统疾病病人常见症状体征的护理 一.咳嗽与咳痰 1.概述:咳嗽本质上是一种保护性反射活动,但过于频繁且剧烈的咳嗽会引起其他并发症。咳嗽分为干性咳嗽和湿性咳嗽,前者为无痰或者痰量甚少的咳嗽,见于咽炎 及急性支气管炎、早期肺癌等疾病;后者伴有咳痰,常见于慢性支气管炎及支气管 扩张症。 2.护理评估: A.病史:诱因;咳痰,主要为痰液的量、颜色、及性状;黄绿色脓痰提示铁锈色痰见于肺炎球菌肺炎,粉红色泡沫痰提示急性肺水肿,砖红色胶冻样痰或带血 液者常见于克雷伯杆菌肺炎,痰有恶臭味是厌氧菌感染的特征。 B.身体评估:主要看胸部:两肺呼吸运动的一致性,呼吸音是否异常,有无干、湿啰音。 C.实验室及其他检查:痰液检查,血气分析,X线胸片,纤支镜检查,肺功能检查。 3.护理诊断:清理呼吸道无效。 4.护理措施: A.清理呼吸道无效:病情观察观察咳嗽、咳痰情况,记录痰液的颜色、量、性质。 B.环境与休息:室温18-20度,湿度50%-60%。 C.饮食:适当增加蛋白质和维生素;给予充分水分,使每天饮水量达到1.5L-2L。 D.促进有效排痰:a. 有效咳嗽:适用于神志清醒的病人,方法:病人采取坐位,腹式呼吸5-6次,屏气3-5秒,继而缩唇,缓慢呼气,再深吸一口气屏气3-5 秒,身体前倾,进行2-3次短促有力的咳嗽。如胸部有伤口可用双手或枕头轻 压伤口两侧,使伤口两侧的皮肤及软组织向伤口处皱起,避免牵拉疼痛。b. 胸 部叩击:适用于久病体弱,长期卧床,排痰无力者。c. 胸部叩击:适用于久病 体弱,长期卧床,排痰无力者。d. 体位引流:适用于肺脓肿、支气管扩张症等 有大量痰液排出不畅时。e. 机械吸痰:适用于痰液黏稠无力咳出、意识不清或 建立人工气道者。 二.肺源性呼吸困难 1.概述:呼吸困难是呼吸时有异常的不舒服感,病人主观上感到空气不足、呼吸费力,客观上可能有呼吸频率、节律的改变及辅助呼吸肌参与呼吸运动等体征。 肺源性呼吸困难是由于呼吸系统疾病引起通气和(或)换气功能障碍,造成机体缺氧和(或)二氧化碳潴留所致。 呼吸困难根据其临床特点分3类:A.吸气性呼吸困难:重者可出现“三凹征”,即胸骨上窝、锁骨上窝、肋间隙在吸气时凹陷。B.呼气性呼吸困难C.混合性呼吸困难2.护理诊断:气体交换受损;活动无耐力。 3.护理措施: A.气体交换受损:病情观察,判断呼吸困难程度类型并动态评估病人呼吸困难严重程度;环境与休息,哮喘病人室内避免湿度过高及存在过敏原;保持呼吸道畅通;氧疗和机械通气的护理;用药护理;心理护理。 B.活动无耐力:保证充分的休息,采取舒适体位,使用枕头、靠背架或床边桌支撑物增加病人舒适度;呼吸训练;逐步提高活动耐力。

中医内科学 重点总结

中医内科学 一、感冒:1、风寒;辛温解表;荆防达表汤或荆防败毒散。2、风热;辛凉解表;银翘散或葱豉桔梗汤、3、暑湿;清暑祛湿解表;新加香薷饮。4、气虚;益气解表;参苏饮。 5、阴虚;滋阴解表;加减葳蕤 汤。 二、咳嗽:1、风寒袭肺;疏风散寒,宣肺止咳;三拗汤、止嗽散。2、风热犯肺;疏风清热,宣肺止咳;桑菊饮。3、风燥伤肺;疏风清热,润燥止咳;桑杏汤。4、痰湿蕴肺;燥湿化痰,理气止咳;二陈平胃散合三子养亲汤。5、痰热郁肺;清热肃肺,豁痰止咳;清金化痰汤。6、肝火犯肺;清肺泻肝,顺气降火;加减泻白散,黛蛤散。7、肺阴亏耗;滋阴润肺,化痰止咳;沙参麦冬汤。 三、哮病:1发作期:冷哮;宣肺散寒,化痰平喘;射干麻黄汤、小青龙汤。2 热哮;清热宣肺,化痰定喘;定喘汤、越婢加半夏汤加减。3寒包热哮;解表散寒,清化痰热;小青龙加石膏汤、厚朴麻黄汤加减。4风痰哮证;祛风涤痰、降气平喘;三子养亲汤加麻黄杏仁僵蚕厚朴半夏陈皮茯苓。5虚哮证;补肺纳肾,降气化痰。平喘固本汤加减。缓解期1、肺脾气虚;健脾益气,补土生金;六君子汤加减。2、肺肾两虚;补肺益肾;生脉地黄汤合金水六君煎加减。 四、喘证:1、风寒壅肺证;宣肺散寒;麻黄汤合华盖散。2、表寒肺热证;解表清里,化痰平喘;麻杏石甘汤。3、痰热郁肺证;清肺化痰,宣肺平喘;桑白皮汤。4、痰浊阻肺证;祛痰降逆,宣肺平喘;二陈汤合三子养亲汤。5、肺气郁痹证;开郁降气平喘;五磨饮子加减。 虚喘:1、肺气虚耗证;补肺益气养阴;生脉散合补肺汤加减。2、肾虚不纳证;补肾纳气;金匮肾气丸合参蛤散加减。3、正虚喘脱证;扶阳固脱,镇摄肾气;参附汤送服黑锡丹,配合蛤蚧 粉。 五、肺痨:1、肺阴亏损证;滋阴润肺;月华丸加减。2、虚火灼肺证;滋阴降火;百合固金丸合秦艽鳖甲散。3、气阴耗伤证;益气养阴;保真汤、参苓白术散。4、阴阳虚损证;滋阴补阳;补天大造丸加 减。 六、肺胀:1、痰浊壅肺证;化痰降气,健脾益肺;苏子降气汤、三子养亲汤、六君子汤加减。2、痰热郁肺证;清肺化痰,降逆平喘;越婢加半夏汤、桑白皮汤加减。3、痰蒙神窍证;涤痰、开窍、熄风;涤痰汤加减、另可配服至宝丹或安宫牛黄丸以清心开窍。4、阳虚水泛证;温肾健脾,化饮利水;真武汤合五苓散加减。5、肺肾气虚;补肺纳肾,降气平喘;平喘固本汤、补肺汤加减。 七、肺痈:1、初期;疏风散热,清肺化痰;银翘散。2、成痈期;清肺解毒,化瘀消痈;千金苇茎汤合如金解毒散加减。3、溃脓期;排脓解毒;加味桔梗汤加减。4、恢复期;清养补肺;沙参清肺汤、桔梗杏仁煎加减。 八、心悸:1、心虚胆怯;镇惊定志,养心安神;平补镇心丹加减。2、心血不足;补血养心,益气安神;归脾汤。3、心阳不振;温补心阳,安神定悸;桂枝甘草龙骨牡蛎汤合参附汤加减。4、水饮凌心;震奋心阳,化气行水,宁心安神;苓桂术甘汤加减。5、阴虚火旺;滋阴清火,养心安神;天

中医内科学病证分型+方名总结

中医内科学 第一章、肺系病证 第一、感冒 1)风寒束表-辛温解表——荆防达表汤/ 荆防败毒散 2)风热犯表- 辛凉解表——银翘散 3)暑湿伤表- 清暑祛湿解表——新加香薷饮 4)气虚感冒- 益气解表——参苏饮 5)阴虚感冒- 滋阴解表——加减葳汤第二、咳嗽外感咳嗽 1)风寒袭肺-疏风散寒、宣肺止咳——三拗汤合止咳散 2)风热犯肺-疏风清热、宣肺止咳——桑菊饮 附:夏令夹暑——加六一散、鲜荷叶 3)风燥伤肺-疏风清肺、润燥止咳——桑杏汤附:凉燥(干咳少痰,或无痰,咽干鼻燥,兼 有恶寒发热,头痛无汗,舌苔薄白而干)内伤咳嗽 杏苏散4)痰湿蕴肺-燥湿化痰、理气止咳——二陈平胃散合三子养亲汤附:病情稳定——六君子丸 5)痰热郁肺-清热肃肺、化痰止咳——清金化痰汤 6)肝火犯肺-清肺泻肝、顺气降火——黛蛤散合泻白散 7)肺阴亏耗-滋阴润肺、化痰止咳——沙参麦冬汤 第三、哮证 发作期 1)冷哮-宣肺散寒、化痰平喘——射干麻黄汤/ 小青龙汤 2)热哮-清热宣肺、化痰定喘——定喘汤/ 越婢加半夏汤 3)寒包热哮-解表散寒、请化痰热——小青龙加石膏汤/ 厚朴麻黄汤 4)风痰哮证-祛风涤痰、降气平喘——三子养亲汤 5)虚哮证-补肺纳肾、降气化痰——平喘固本汤 喘脱危证—补肺纳肾,扶正固脱——回阳救急汤合生脉饮缓解期 6)肺脾气虚—健脾益气、补土生金-六君子汤加减 7)肺肾两虚—补肺益肾——生脉地黄汤合金水六君煎第四、喘证实喘 1)风寒壅肺-宣肺散寒——麻黄汤合华盖散 2)表寒肺热-解表清里、化痰平喘——麻杏石甘汤 3)痰热郁肺-清热化痰、宣肺平喘——桑白皮汤 4)痰浊阻肺-祛痰降逆、宣肺平喘——二陈汤合三子养亲汤 5)肺气郁痹-开郁降气平喘——五磨饮子虚喘 6)肺气虚耗-补肺益气养阴——生脉散合补肺汤 7)肾虚不纳—补肾纳气——肾阳虚-金匮肾气丸合参蛤散;肾阴虚-七味都气丸合生脉散 8)正虚喘脱-扶阳固脱,镇摄肾气——参附汤送服黑锡丹 第五、肺痈 1)初期-清肺解表——银翘散 2)成痈期-清肺化瘀消痈——千金苇茎汤合/ 或如金解毒散 3)溃脓期-排脓解毒——加味桔梗汤 4)恢复期-养阴补肺——沙参清肺汤或桔梗杏仁煎 第六、肺痨 1)肺阴亏损-滋阴润肺——月华丸,可另服琼玉膏 2)阴虚火旺-滋阴降火——百合固金丸合秦艽鳖甲散

2019年护士资格考试内科护理学重要知识点总结 (1)(最新)

2018护士资格考试《内科护理》——呼吸系统疾病考点总结 一、护士资格考试内科护理考点:常见症状 1、呼吸道以(环状软骨)为界,分为上、下呼吸道,病人施行气管切开的部位是(2-4软骨环)处,(隆突)是支气管镜检时的重要标记,异物或气管插管易进入(右肺)。 2、胸膜腔内为负压,内有少量液体起润滑作用。 3、肺炎链球菌感染的痰为(铁锈色样痰),粉红色泡沫痰提示(急性左心衰竭),咳出的痰液有恶臭气味提示是(厌氧菌)感染。 4、咳嗽、咳痰的患者每日饮水量应在(1500ml)以上,摄入高热量、高蛋白、高维生素饮食。 5、指导有效咳嗽,适用于(神志清醒,尚能咳嗽者)。 6、湿化气道适用于(痰液粘稠、难又咳出者); 7、胸部叩击与胸壁震荡适用于(久病体弱、排痰无力者)。叩击方法五指(并拢),向掌心微弯曲成空心掌状,用手腕力量,由肺底自下而上、由外而内,迅速瑞有节律地叩击胸壁,每分钟120次,每一肺叶叩击1-3分钟。 8、肺脓肿、支气管扩张有大量痰液排出不畅时用(体位引流); 9、机械吸痰用于(昏迷者),每次吸引少于(15s),两次抽吸间隔时间大于(3min),吸氧前、后提高吸氧浓度。 10、临床上咯血量的判断,少量咯血(<100ml/.d),中量咯血(100-500ml/d),大量咯血(>500ml/d)或1次300-500ml。 11、咯血的主要并发症(窒息),先兆:咯血不畅,胸闷气促,紧张,面色灰暗,喉有痰鸣。 表现:表情恐怖,张口瞪目,双手乱抓,抽搐,大汗,神志突然丧失。窒息时,体位:(头低足高位), 12、咯血预防窒息:嘱病人勿(屏气) 13、大咯血时最重要的护理是(保持呼吸道通畅),头偏向一侧,或患侧卧位, 休息要求(绝对卧床),止血药可用(垂体后叶素),禁用者(冠心病、高血压及妊娠),

中医内科学期末考试复习重点

中医内科学(一)期末考试复习重点 (一)胃痛 1.1心下痞(胃痞):胃脘部胀满痞闷不舒,但外无胀急之形,触之濡软,按之不痛。 1.2心嘈:胃中空虚,似饥非饥,似痛非痛,似辣非辣,胸膈懊憹,得食暂止或食已复嘈。 1.3泛酸:泛吐酸水,分为吞酸、吐酸。吞酸:酸水上涌于口而复入于胃中。吐酸:吐出酸水。 1.4胃脘痛:心窝部以下、脐以上的胃脘部疼痛为主症,伴脘胀、纳呆、泛酸、嘈杂、恶心呕吐。 2.1胃痛的病因病机主要有哪些方面? 寒邪客胃,气机郁滞;饮食不节,脾胃受损;情志失畅,肝胃不和;体虚久病劳累,脾胃虚弱。 2.2治疗肝胃郁热型胃痛,在理气药的选择上应注意什么? 肝体阴用阳,阳明胃土喜润恶燥,且内热最易伤阴,故投药慎用香燥,可选理气而不伤阴的解郁止痛药。 3.1胃痛与腹痛 胃痛者,位于心窝以下之胃脘部。腹痛者,位于胃脘以下、耻骨毛际以上。 4.1试述胃痛与肝脾的关系。 肝属木,为刚脏,性喜条达而主疏泄;胃属土,为多气多血之腑,喜濡润而主受纳。木土相乘,故肝气郁结易横逆犯胃,致气机痞阻,发为胃痛。脾胃互为表里,经脉互络,同居中焦,皆为后天之本。脾为湿土,以升为顺,胃为燥土,以降为和。燥湿相济、升降得调,则水谷得以受纳腐熟,精微得以转输运化。两者生理上相辅相成,病理上相互影响。脾病可及胃,胃病可及脾。 4.2在胃痛的治疗中如何理解“通则不痛”的治疗原则。 由于胃痛主要病机特点是不通则痛,所以通则不痛即理气和胃止痛是治疗胃痛的基本法则。只是运用中要针对引起不通的机制(寒、热、食、气、虚)来辨证论治。寒者散寒以通,热者泄热以通,食停者消食以通,气滞者理气以通,血瘀者化瘀以通,阴虚者益胃养阴以通,阳弱者温运脾阳以通。总以开其郁滞、调其升降为目的,把握“胃以通为补”的真谛。 5.0分型与主方 寒邪客胃,良附丸。饮食停滞,保和丸。肝气犯胃,柴胡疏肝散。肝胃郁热,化肝煎合左金丸。湿热中阻,清中汤。瘀血停滞,失笑散合丹参饮。胃阴亏虚,一贯煎合芍药甘草汤。脾胃虚寒,黄芪建中汤。 (二)呕吐 1.1呕吐:胃里的食物、痰涎、水液经口吐出,或仅有干呕恶心。 1.2干呕:呕吐的一种,有声无物。 1.3反胃:食入之后,停留胃中,脘腹胀满,宿食不化,朝食暮吐,暮食朝吐。 1.4泄肝安胃:对于肝气犯胃,通过疏泄肝气的方法,使肝气条达,胃不受侮,则胃自安和。 2.1为什么说呕吐不论虚实均存在胃气上逆? 胃主受纳腐熟水谷,以降为顺。《圣济总录》:“呕吐者,胃气上而不下也”。说明引起呕吐的直接原因是胃气上逆。其中,实证者,若邪气犯胃,胃失和降,则胃气上逆致呕吐;若食滞内停,胃气壅阻,则浊气上逆致呕吐。虚证者,若脾胃虚寒,脾不升而胃不降,则致呕吐;若胃阴不足,胃失润降,则致呕吐。可见呕吐者不论虚实,胃气上逆是病机关键。 2.2如何根据呕吐物进行辨证? 呕吐酸腐难闻者,多属食积肉腐;呕吐黄水苦水者,多属胆热犯胃;呕吐酸水绿水者,多属肝热犯胃;呕吐浊痰涎沫者,多属痰饮中阻;呕吐清水者,多属脾胃虚寒;呕吐少量黏沫者,多属胃阴不足。 3.1呕吐与反胃 呕吐者,吐无定时,吐出物多为食物或痰涎清水,量或多或少。反胃者,朝食暮吐而暮食朝吐,吐出物多为不化之宿谷,量较多。 3.2呕吐与噎膈 呕吐者,进食顺畅,吐无定时,病情轻,病程短。噎膈者,进食哽咽不顺,食不得入或食入即吐,吐多出现于进食时,病情重,病程长。 4.1呕吐、胃痛、泄泻均与肝气有关,其病理变化及治疗有何异同?

中医内科学重点精华汇总

中医内科学重点精华汇总 中医内科学由于考点和难点众多成为了考生们最头疼的问题,有很多考试被中医内科考试挡在门外,因此倒在了学习中医内科学的路上,为了帮助考生们顺利通过中医内科学考试,小编整理了关于中医内科学的重点知识点,希望对考生们有所帮助。 一、感冒: 1、风寒;荆防败毒散。 2、风热;银翘散、3暑湿、新加香薷饮。4、气虚;参苏饮。 5、阴虚;加减葳蕤汤。6、阳虚、桂枝加附子汤。7、血虚、葱白七味饮。 二、咳嗽: 1、风寒袭肺;三拗汤、止嗽散。 2、风热犯肺;桑菊饮。 3、风燥伤肺;桑杏汤。 4、痰湿蕴肺;二陈汤、三子养亲汤。 5、痰热郁肺;清金化痰汤。 6、肝火犯肺;加减泻白散,黛哈散。 7、肺阴亏耗;沙参麦冬汤。 三、哮证: 发作期:寒哮;射干麻黄汤。久病阴盛阳虚;苏子降气汤。热哮;定喘汤。久病伤阴;麦门冬汤。 缓解期:1、肺虚;玉屏风散。2、脾虚;六君子汤。3、肾虚;金匮肾气丸或七味都气丸。 四、喘证: 1、风寒袭肺;麻黄汤。 2、表寒里热;麻杏石甘汤。 3、痰热郁肺;桑白皮汤。 4、痰浊阻肺;二陈汤合三子养亲汤。 5、肺气闭郁;五磨饮子。 虚喘:1、肺虚;生脉散合补肺汤。2、肾虚;金匮肾气丸、参哈散。 五、肺痨: 1、肺阴亏损;月华丸。 2、阴虚火旺;百合固金丸合秦艽鳖甲散。 3、气阴耗损;保真汤。 4、阴阳两虚;补天大造丸。 六、肺胀: 1、痰浊壅肺;苏子降气汤、三子养亲汤、六君子汤。 2、痰热郁肺;越婢加半夏汤、桑白皮汤。 3、痰蒙神窍;涤痰汤安宫牛黄丸。 4、肺肾气虚;平喘固本汤、补肺汤。 5、阳虚水泛;真武汤合五苓散。 七、痰饮: 1、脾阳虚弱;苓桂术甘汤合小半夏加茯苓汤。 2、饮留肠胃;甘遂半汤或已椒苈黄丸。

中医内科学总结

第一单元肺系病证 一、感冒 基本病机:外邪袭表,肺卫失和。 病位:主要在肺卫。 实证:1-4 1. 风寒证---辛温解表,宣肺散寒--- 荆防败毒散 若湿较重,肢体酸痛,头重头胀,身热不扬,--羌活胜湿汤 2. 风热证---辛凉解表,宣肺清热---银翘散 3. 暑湿证---清暑祛湿解表---新加香薷饮小便短赤加六一散、赤苓 4、秋燥证---润燥疏表---温燥--桑杏汤加减,凉燥--杏散加减。 正虚邪实证: 5、气虚感冒---益气解表---参饮 若平素表虚自汗,易受风邪者--玉屏风散阳虚--再造散 6、阴虚感冒---滋阴解表---加减葳蕤汤 二、咳嗽 基本病机:外邪侵袭或脏腑功能失调导致肺失宣肃,肺气上逆。 病位:主要在肺,与肝、脾、肾关系密切。 A外感咳嗽1. 风寒袭肺---疏风散寒、宣肺止咳---三拗汤合止咳散 2. 风热犯肺---疏风清热、宣肺化痰---桑菊饮夏令夹暑+六一散、鲜荷叶 3. 风燥伤肺---疏风清肺、润肺止咳---桑杏汤若凉燥证(燥证+风寒)--杏散B伤咳嗽1. 痰湿蕴肺---健脾燥湿、化痰止咳---二平胃散合三子养亲汤

2. 痰热郁肺---清热化痰,肃肺止咳---清金化痰汤 3. 肝火犯肺---清肺平肝、顺气降火---泻白散合黛蛤散 4. 肺阴亏耗---滋阴清热,润肺止咳---沙参麦冬汤 5. 肺气亏虚---补肺益气,止咳化痰---补肺汤 三、哮病 基本病机:诱因【外邪侵袭、饮食不当、情志失调、劳倦失养】引触伏痰、痰阻气道、气道挛急,肺失肃降。 病位:在肺---涉及脾肾---甚则累及于心。 A. 发作期 1.冷哮---温肺散寒、化痰平喘---射干麻黄汤 2.热哮---清热宣肺、化痰定喘---定喘汤 3.寒包热哮--解表散寒,化痰清热--小青龙加石膏汤或厚朴麻黄汤 4.风痰哮---祛风涤痰,降气平喘---三子养亲汤 5.虚哮---补肺纳肾,降气平喘---平喘固本汤 B. 缓解期1. 肺脾气虚---补肺固卫,补土生金---六君子汤加味 2.肺肾两虚---补肺益肾---生脉地黄汤合金水六君煎 四、喘证 基本病机:肺气升降出纳失常。实证:邪气壅塞、肺气不利虚证:肺不主气,肾失摄纳。 病位:肺为气之主,肾为气之根。 A.实喘1、风寒壅肺---祛风散寒,宣肺平喘---麻黄汤合华盖散 2、表寒肺热---解表清里,宣肺平喘---麻杏石甘汤 3、痰热郁肺---清热化痰,泻肺平喘---桑白皮汤 4、痰浊阻肺---祛痰降逆,宣肺平喘---二汤合三子养亲汤 5、肺气郁闭---开郁降气平喘---五磨饮子 B.虚喘1、肺虚---补肺益气,敛肺平喘---补肺汤

内科护理学:循环系统知识点

循环系统疾病病人的护理 第一节心力衰竭 心力衰竭,简称心衰,是由于各种心脏结构或功能异常导致心室充盈和(或)射血能力低下而引起的一组临床综合征,其主要临床表现是呼吸困难、疲乏和液体潴留。一.慢性心力衰竭 1.病因: A.基本病因:原发性心肌损害,包括缺血性心肌损害和心肌代谢障碍性疾病;心脏负荷增加,包括压力负荷(后负荷)和容量负荷(前负荷)增加。 B.诱因:感染,呼吸道感染是最常见最重要的诱因;心律失常,心房颤动是诱发心力衰竭的重要因素;生理或心理压力过大;妊娠和分娩;血容量增加;治疗不当等。2.临床表现: 左心衰竭:以肺淤血和心排血量降低表现为主。 症状: A.呼吸困难:左心衰竭最主要的症状。 B.咳嗽、咳痰和咯血:与长期慢性肺淤血有关。 C.疲乏、乏力、头晕、心悸:主要是由于心排量降低。 D.尿量变化及肾功能损害:少尿,血尿素氮及肌酐水平增高。 体征: A.一般情况:脉搏加快,出现交替脉,为左心衰的特征表现;血压下降;呼吸浅促; 皮肤苍白或发绀;病人被迫采取半坐卧位或端坐位。 B.肺部湿啰音:是左心衰竭的主要体征,以双肺底部多见。湿啰音的多少及分布范围的大小,常与肺淤血及呼吸困难的严重程度有关,甚者可伴有哮鸣音。 C.心脏体征:基础心脏病体征;心率加快、舒张期奔马律;肺动脉瓣听诊区第二心音亢进。 右心衰竭:以体静脉淤血表现为主。 症状: A.消化道症状:胃肠道及肝淤血引起腹胀、纳差、恶心、呕吐等,右心衰最常见症状。 B.呼吸困难 体征: A.水肿:其特征为对称性、下垂性、凹陷性水肿,可伴有胸腔积液。 B.颈静脉征:颈静脉充盈怒张是右心衰的主要体征,肝颈静脉回流征阳性更具特征性。 C.肝脏体征:肝大,伴压痛。 D.心脏体征:基础心脏病体征;右心室显著扩大而出现三尖瓣关闭不全的反流性杂音。 全心衰竭:先出现左心衰竭,而后出现右心衰竭。但由于右心排血量减少,肝淤血缓解,呼吸困难反而有所减轻。 心功能分级: 3.实验室及其他检查:血液检查;X线检查;超声心动图;放射性核素检查等。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