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学视角下大学生佛系人生的行为分析

摘要:近段时间以来,在90后青年中“佛系”生活方式已经成为社会的热点话题。“佛系”表面意义与佛教看淡人世、超越生死、一切随缘的思想类似,实际却与佛教没有直接联系。大学生作为社会青年中的主要群体,正好处于离开学校走向工作的重要阶段,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十分重要。本文选取大学生作为研究对象,以社会学理论为基础,展开对“佛系人生”的行为研究,如何看待“佛系”生活方式,以正确的方式引导大学生树立积极向上的生活态度,对大学生争做新时代的社会青年人来说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关键词:佛系;大学生;社会学;
一、 研究背景
“佛系”一词最早出现于2014年日本媒体提出的“佛系男子”,是指喜欢独自一人,关注自己的生活节奏和兴趣爱好,不愿意与异性交往的男性。2017年逐步在中国流行,衍生出各类“佛系”用语。2017年11月21日由微信公众号“新世相”所发布的一篇文章“第一批90后已经出家了”在网上广为流传,“佛系恋爱”“佛系员工”“佛系养娃”等网络流行用语迅速发展。随着网络媒体的迅速发展,网络用语层出不穷。目前,关于 “佛系人生”尚没有明确的定义,网络上所提及的“佛系”大概意思是:可有可无,不争不抢,不求输赢,万事随缘的生活态度。大学生将佛祖无欲无求的理念偷换在自己身上,可以说是新时期下社会心态和心理的一个表征。笔者关注了主流社交平台(微博、微信、知乎论坛等)后发现,一些网友认为“佛系”是一种“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积极豁达的人生态度,一些网友认为这是一种逃避现实压力和心理焦虑时所采取的消极方式。在90后青年中迅速传播的佛系心态和行为,其原因和状态是笔者作为大学生想要研究和探索的。
二、 研究意义及目的
近段时间以来,在90后青年中“佛系”生活方式已经成为社会的热点话题,是社会各界的关注热点。“佛系”表面上与佛教看淡人世、超越生死、一切随缘的思想类似,实际却与佛教没有必然联系。佛系态度对于当代大学生的影响是消极或是积极,行为表现如何,都具有现实意义。
对大学生个体来说,大学生作为社会青年中的主要群体,正好处于离开学校走向工作的重要阶段,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尤为重要。十九大报告也指出,广大青年要坚定理想信念,脚踏实地,在实现中国梦的实践中放飞梦想,在为人民利益的不懈奋斗中书写人生。因此,社会应关心和爱护大学生群体,正确评价、认识和引导社会亚文化,培育青少年良好心态,平静从容,明确是非,懂得坚持和运用马克思主义唯物论和辩证法,不断奋斗。
所以

笔者选取大学生作为研究对象,从社会学理论的角度,展开对“佛系人生”的行为研究。社会学视角下如何看待“佛系”生活方式,以正确的方式引导大学生树立积极向上的生活态度,对大学生争做新时代的社会青年人来说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研究目的:以湖北经济学院大学生为例,深入了解大学生佛系人生的现状,以及产生的问题,产生问题的原因并对其进行分析,提出意见。对在社会学视角下大学生佛系人生的行为现状、成因和态度进行分析研究。
三、 国内外研究综述
在中国知网的高级检索项,输入“佛系”关键词,截止2019年3月10日,可以得到171条检索结果。根据目前笔者掌握的文献资料显示,学者们主要对“佛系”现象的影响因素、意义和如何正确引导展开了相关研究。
(一)影响因素
对于目前影响“佛系”现象的因素,学者们各自表达了自己的看法。学者张九海 从思想政治教育方面分析“佛系”心态出现的原因,认为是社会压力的逃避和焦虑。孙向晨 则将“佛系”直接与现代性社会的特征相关联,认为是现代社会个体主义和现代物质主义的消极后果。朱美燕 表示,“佛系”心理的成因不仅有受环境物质基础决定的社会物质根基,还有受价值虚无主义支配的个体精神动因,从社会和个人角度阐述了可能产生“佛系”心理的因素。蒋建国,李颖 认为,“佛系”的出现是现代青年亚文化发展的新趋势。这种以争夺意义为主的渐进式、温和抗争的重要特征,便是不正面诉诸暴力。佛系青年自我矮化、自我嘲讽、自视弱者,不以合作的态度来抵抗主流社会的规则,以相对曲折、温和的方式表现青年群体对当前社会下的压力的不满和烦闷。综合来看,大部分学者认为“佛系”产生的普遍原因有社会压力与消极对抗、现代性与物欲化的消费文化、个人精神的影响等。
(二)意义
不同学者研究“佛系”现象的角度不一,对“佛系”意义的见解也各不相同。
有学者认为“佛就是丧”,相反地,汪行福 认为“佛不是丧”,而在某种意义上,佛系与“丧”有一点相似之处,那就是它们都带有防御性的自嘲成分。然而,佛系还未走到对人生彻底绝望和看空一切的地步。佛系群体有自己的价值理念,忠于自己的兴趣,希望能按照自己的意愿生活。这其中所指的“丧文化”是流行于青年群体当中的带有颓废、悲观、绝望等情绪和色彩的语言、图画或文字, 是青年亚文化的一种新形式。他认为佛系是一种消极的善,融入了斯多葛式的道德自由愿望。
另一方面,宋德孝 从存在主义学说分析“佛系”,认为其表现形式之一是“犬儒主义”,对

此汪行福和孙向晨均持与他不一样的意见,佛系并非犬儒主义,而是对某种社会冲击和矛盾的应对,如果能善加引导,则有助于营造一种心灵放松的态度。朱军 则从精神分析的角度阐述了“佛系”是一种负性幻觉,佛系本来源于日本,是低欲望社会的表征,如今在中国发展亦具有一定中国特色。他认为,“正是面对现实困境时的‘感觉身体被掏空’——一种无能为力的‘丧气’感,佛教的‘空’‘无’等教义被征用为都市青年负性幻觉想象的理论工具。” 而有一部分学者则从独到的角度来解说“佛系”。如有不少学者(陈龙 、蒋建国)提出,“佛系”是青年亚文化的新样式,是网络文化的现代性症候,还有学者(徐玉凤 )从批评话语分析,“佛系”一词给了语言使用者一种归属感,是一种自我安顿的方式,通过语言的宣称起到自我保护的作用。更有学者(徐小跃 )从佛教人士的视角出发,对“佛系”现象抱有深深的担忧,提出中国传统文化应该是十分有效的解忧良方。
(三)应对措施
反观日本,“佛系”这一戏谑之词,已成为令人担忧的现实,学者普遍认为应该关注全社会逐渐弥漫开来的颓废气息,以及这种现象的背后根源,并提出要对这个现象进行正确的引导,主要可采取的措施 总结如下:
首先,加强对大学生生命观与人生价值的教育,有助于学生更好地看待生命与生活,树立科学的、积极的生命观和价值观,从而增强化解极端社会思潮消极影响的能力观的教育;其次,搭建多层次展示平台,唤醒学生的自我意识和追求,努力找寻每个人在某种程度上都未完成的、源于现实又充满无限发展的“可能自己”;最后,实施一定的挫折训练和责任感培养,促进学生完成社会的角色期待。引导学生正确认识国家和社会,培养国家观念和集体意识,认清自己在社会中应扮演的角色,主动承担起所应承担的社会责任及历史使命。
总体的文献研究看,“佛系”人生是2017年才兴起的网络热门新话题,目前为止学者对其的研究并不是很多,却是学者较为关注的社会热点问题。自2018年6月至2018年11月,中国知网检索“佛系”关键词,相关结果多出39篇。其中大部分学者集中研究的是青年面临社会压力下的自我解脱与网络亚文化的发展,并从社会和个人的角度对如何正确引导“佛系”给出了建议,分析较全面。有少部分学者从独到的角度研究,但大部分都是对90后青年的分析,很少有专门针对高校学生的针对性研究,以及其在社会学理论视角下的行为研究。高校生现正处于树立正确积极世界观的关键期,笔者决定以大学生群体为调查对象,从“

佛系”人生产生原因、现状、态度等方面展开对大学生“佛系人生”的行为研究。
四、 研究方法与过程
(一) 研究方法
1.文献分析。自2018年3月起笔者便开始关注有关佛系的文章、文献以及新闻,截止2019年3月,中国知网搜索“佛系”二字有171条检索结果。笔者仔细阅读了有关“佛系”的中文核心期刊,了解目前国内学者对“佛系”的研究现状,并进行分析,总结出研究成果和不足之处等,以此为基础展开自己的研究调查。
2.深度访谈。笔者选取了生活中所遇到的他人评价且其自己也认为佛系的三个人进行了深度访谈,对访谈资料进行归类总结,探究大学生佛系人生的影响因素、行为、态度,在社会学的视角下进行思考总结。
(二) 研究过程
笔者首先根据所查阅到的文献资料制定了访谈提纲,选取了三人进行半结构式访谈。此次选取的三人均为湖北经济学院在校大四学生,因为大四学生作为90后,完整地经历了“佛系”亚文化从无到高潮到如今泛滥的过程,同时也经历着从学习到工作的转变过程,经过大学的学习对网络文化传播等能清晰表达出自己的观点。研究对象的选取是笔者所认识的朋友中、以及通过QQ、微信等网络平台、朋友认识的朋友“滚雪球”式所认识的人,这三人的共同特征是他人认为且也自认为是佛系的人,以每人1~2次访谈,每次访谈30-40分钟为主,经过当事人同意后进行录音以便整理,主要情况如下表所示。在访谈过后,整理访谈材料,撰写报告。
姓名 性别 年龄 当前状况 访谈时长(min) 所属院系 家庭成员
CZY 男 21 待业 70 大数据学院 父、母
WWT 女 22 待业 80 法学院 父、母、兄
ZHY 女 21 备考升学 65 物流与工程管理学院 父、母
五、研究结果
以所阅读的文献、访谈提纲和所收集的访谈材料为基础,笔者将从以下几个方面展开对“佛系”人生的探讨。
(一) 佛系的内涵
“佛系”一词是从佛教的“万事随缘”引申而来,却与佛教真正的“看淡世间万物”不太一样。它与佛教普度众生、乐善好施的使命不一样,甚至截然相反,“佛系”一词更像是由于流传于网络的流行语,以来概括当今年轻人“怎么都行,随便你”的生活方式。“佛系青年”更像是一种标签,当这种表征出现时,亦有很多网民不知其真实意义而用来表达自己。表征是指概念的一个或一组客体的特性的抽象概括和外在呈现。在信息爆炸的时代,各大网络平台、客户端不断更新换代,在如此快节奏下,“佛系”一词迅速流行,更像是网络环境下网民的从众现象,是大学生在向同辈群体寻求的身份认同。WWT表示,有时,大学生嘴里的“我佛了”、“我好佛

啊”等并不是真正指“我无欲无求,我随便”,而只是一种挂在嘴上表达焦虑、难过等心情的代替词。
所以真正意义上的“佛系青年”却很少有人能完全做到,大部分大学生只是在自己不感兴趣或者以己之力无可奈何的事情上持“佛系”的心态,并延伸到“佛系”行为,而不是生活、学习等所有方面都以“佛系”的心态去面对。CZY属于只在有竞赛性的团体活动中存在“佛系”的心态,而ZHY是在经历过学业成绩上以及来自周围同学的压力之后,在学业成绩上逐渐变得看淡成绩,从而延伸到生活的其他方面。
(二) 佛系心态的影响因素
1.个人期望。
正如著名心理学家和行为科学家维克托?弗鲁姆提出 “期望理论”,该理论认为人们采取某项行动的动力或激励力取决于个体对行动结果的价值评价和预期达成该结果可能性的估计。当今信息社会和经济迅速发展,当代大学生面临着巨大的压力,当自己的努力与所得到的的回报不成比例时,大学生很容易掉进“失望”的深渊,而经历挫折后会容易进入一种状态:“习得性无助”。该理论由美国心理学家塞利格曼提出,指因为重复的失败或惩罚而造成的听任摆布的行为。而这时网络上开始流行“我佛了”“没办法了,就这样吧”等流行用语,正处于这种情况的大学生就会将自己代入“佛系青年”群体。WWT这么说:
“我记得很清楚,我这个人很少有特别努力的时候,但是大二时有一门专业课我很感兴趣,特别认真地准备,上课的笔记也会借给同学们看。但是最后考试成绩却不如我想象中那样,我也不说就想得第一,但是我的付出和回报完全不成正比,当时真的很失望。后来就再没有像当初那样努力过了。”
像WWT这样的大学生不在少数,他们通过“不争不抢、无所谓”的佛系心态从而来降低自己的期望值,掩盖自己真实的欲望,让自己不再失望难过,逃避现实,从而减少受挫的情况。
2.性格差异。
性格在《现代汉语词典》中是如下解释:主要表现每个人在对人、对事的态度和行为方式上所表现出来的心理特点。每一个个体的性格都是可塑的,在后天环境的影响下不断变化。性格偏向平淡的人,遇事接物更倾向于平稳,少有急功近利的情况;而好胜心强的人则会在生活、学业上不断严格要求自己,会十分在意竞赛性活动。CZY说:
“我在学习上几乎没有什么要求,从小到大的考试就是能考多少考多少,排名也无所谓。我认为这主要原因是每个人的好胜心不一样吧。”CZY自认为在学习上属于好胜心不强的人,在今年的备考硕士研究生考研时,迫于来自家庭的压力以及同学都考研的跟风状态,报名参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