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2021 备战高考语文(古诗词默写训练提高练习题)压轴题训练含答案

2020-2021 备战高考语文(古诗词默写训练提高练习题)压轴题训练含答案
2020-2021 备战高考语文(古诗词默写训练提高练习题)压轴题训练含答案

一、高中语文默写训练

1.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岳阳楼记》中描述“古仁人”的阔大胸襟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

(2)杜牧在《阿房宫赋》中用“________,________”两句写出了秦国统治者挥霍无度,将珍贵的宝贝视作平常之物。

(3)李商隐的《锦瑟》中,“________”一句化用典故来表现诗人沉迷在美好的境界之中。【答案】(1)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2)奈何取之尽锱铢;用之如泥沙

(3)庄生晓梦迷蝴蝶

【解析】试题分析:考查默写常见古诗文名篇名句的能力。高考所选择的名句大多出自课内所学篇目,只有少数来自课外,该如何识记这些课内的名句,需要一定的技巧。高考所考的名句,字不一定有多复杂,但一定很有迷惑性,所以,学生应借助字义来识记字形。注意重点字,如同音字、形似字、通假字、难写字等字的写法。如以”“己”“奈”“尽”“锱铢”“沙”“晓”“蝴蝶”,理解字义去记忆。

故答案为:⑴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⑵奈何取之尽锱铢;用之如泥沙

⑶庄生晓梦迷蝴蝶

【点评】此题考查对古诗文名句名篇的背诵、理解、默写能力。从内容上看,这些名句名篇,或是揭示人生哲理,或是反映生活真谛,或是描绘人物情貌,或是表现事物真相,具有思想性、哲理性、艺术性。考查多分直接性默写和理解性默写两种类型,学生平时既要注意记忆、积累,据字义记字形,以免写错别字,同时在此基础上加以理解、应用和赏析。理解性默写,做题时要审清题意,根据有关信息(作者、文题诗题、句意、题中关键词等)准确断定默写的诗句。

2.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的空缺部分。(只选3小题)

(1)丘也闻有国有家者,________,________。(《论语》)

(2)仰观宇宙之大,________,________,足以极视听之娱,信可乐也。(王羲之《兰亭集序》)

(3)人非生而知之者,________?________,其为惑也,终不解矣。(韩愈《师说》)(4)________,百年多病独登台。________,潦倒新停浊酒杯。(杜甫《登高》)

(5)________,梦回吹角连营。________,五十弦翻塞外声,沙场秋点兵。(辛弃疾《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

【答案】(1)不患寡而患不均;不患贫而患不安

(2)俯察品类之盛;所以游目骋怀

(3)孰能无惑;惑而不从师

(4)万里悲秋常作客;艰难苦恨繁霜鬓

(5)醉里挑灯看剑;八百里分麾下炙

【解析】【分析】本题主要考查默写常见的名句名篇的能力。名句默写分为两大类,一是

给出语境的理解性默写,二是给出上句写下句的直接默写。此类试题解答时,默写要注意字形,而字形与字义分不开,学生应借助字义来识记字形。注意重点字的写法。如“寡”“察”“孰”“常”“霜”“麾”要理解字义去记忆。学生记忆的时候应该结合诗句的意思。

故答案为:⑴不患寡而患不均;不患贫而患不安;⑵俯察品类之盛;所以游目骋怀;⑶孰能无惑;惑而不从师;⑷万里悲秋常作客;艰难苦恨繁霜鬓;⑸醉里挑灯看剑;八百里分麾下炙

【点评】本题既考查学生名句名篇记忆默写情况,又考查学生对于名句意思的理解掌握情况。题目中所涉及的名句名篇都是课内要求背诵掌握的。这就要求学生在记忆背诵名句名篇时,不但能正确地书写出来,还要注意领悟其含义,结合名句名篇的含义和具体语境记忆。同时还要特别注意通假字、生僻难写字、同音异义词、同义异形词,留意语句顺序等。

3.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俗话说“活到老,学到老”,《劝学》中“________ ,________ ”两句,阐述了只有通过广泛学习和不断反思才能智慧通达的道理。

(2)杜甫《登高》中“________,________”两句.借个人的潦倒困苦、借酒浇愁,表达诗人因国难家愁而产生的悲愤之情。

(3)民族复兴离不开仁人志士前赴后继的艰苦奋斗,文天祥《过零丁洋》诗中“________?________”两句,表现了诗人视死如归的民族气节和舍生取义的家国情怀。【答案】(1)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则知明而行无过矣

(2)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怀

(3)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解析】【分析】本题考查名句名篇默写能力,采用的是情景式默写的题型,这类题目解答时既要注意所给句子的出处及作者,还要注意题干中给出的提示,准确书写出答案。(1)依据“阐述了只有通过广泛学习和不断反思才能智慧通达的道理”,容易推知答案;(2)依据“借个人的潦倒困苦、借酒浇愁,表达诗人因国难家愁而产生的悲愤之情”,容易推知答案;(3)依据“表现了诗人视死如归的民族气节和舍生取义的家国情怀”,容易推知答案。本题易错字:博、知、繁、鬓、浊、青。

故答案为:⑴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则知明而行无过矣;⑵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怀;⑶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点评】此题考查的是名篇名句的默写的能力。对于上下句的识记性默写,难度不大,难在理解性默写。需要理解背诵篇目的内容,针对问题选对句子并默写正确。

4.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

(1)________,夕揽洲之宿莽。(屈原《离骚》)

(2)此情可待成追忆,________。(李商隐《锦瑟》)

(3)________,杳不知其所之也。(杜牧《阿房宫赋》)

(4)有为者辟若掘井,________,犹为弃井也。(《孟子》)

(5)为政以德,譬如北辰,________。(《论语》)

(6)朽木不可雕也,________。(《论语》)

(7)浩荡离愁白日斜,________。(龚自珍《己亥杂诗》)

(8)盖文章,经国之大业,________。(曹丕《典论?论文》)

【答案】(1)朝搴阰之木兰兮

(2)只是当时已惘然

(3)辘辘远听

(4)掘井九轫而不及泉

(5)居其所而众星共之

(6)粪土之墙不可圬也

(7)吟鞭东指即天涯

(8)不朽之盛事

【解析】【分析】本题主要考查默写常见的名句名篇的能力。名句默写分为两大类,一是给出语境的理解性默写,二是给出上句写下句的直接默写。此类试题解答时,默写要注意字形,而字形与字义分不开,学生应借助字义来识记字形。注意重点字的写法。如“搴”“惘”“掘”“圬”“涯”要理解字义去记忆。学生记忆的时候应该结合诗句的意思。

故答案为:⑴朝搴阰之木兰兮;⑵只是当时已惘然;⑶辘辘远听;⑷掘井九轫而不及泉;

⑸居其所而众星共之;⑹粪土之墙不可圬也;⑺吟鞭东指即天涯;⑻不朽之盛事

【点评】本题既考查学生名句名篇记忆默写情况,又考查学生对于名句意思的理解掌握情况。题目中所涉及的名句名篇都是课内要求背诵掌握的。这就要求学生在记忆背诵名句名篇时,不但能正确地书写出来,还要注意领悟其含义,结合名句名篇的含义和具体语境记忆。同时还要特别注意通假字、生僻难写字、同音异义词、同义异形词,留意语句顺序等。

5.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

(1)假舆马者,非利足也,________。(荀子《劝学》)

(2)________,蟪蛄不知春秋,此小年也。(庄子《逍遥游》)

(3)钉头磷磷,________ ;瓦缝参差,多于周身之帛缕。(杜牧《阿房宫赋》)

(4)淇水汤汤,________。 (《诗经?氓》)

(5)________,渺沧海之一粟。 (苏轼《赤壁赋》)

(6)________,未成曲调先有情。(白居易《琵琶行》)

(7)此情可待成追忆,________ 。(李商隐《锦瑟》)

(8)________,风流总被,雨打风吹去。(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

【答案】(1)而致千里

(2)朝菌不知晦朔

(3)多于在庾之粟粒

(4)渐车帷裳

(5)寄蜉蝣于天地

(6)转轴拨弦三两声

(7)只是当时已惘然

(8)舞榭歌台

【解析】【分析】本题主要考查默写常见的名句名篇的能力。名句默写分为两大类,一是给出语境的理解性默写,二是给出上句写下句的直接默写。此类试题解答时,默写要注意字形,而字形和字义分不开,学生应借助字义来识别字形。本题属于直接填写上下句,作答时注意重点字的写法。比如“致、晦朔、庾、蜉蝣、拨、惘”等字。

故答案为:⑴而致千里;⑵朝菌不知晦朔;⑶多于在庾之粟粒;⑷渐车帷裳;⑸寄蜉蝣于天地;⑹转轴拨弦三两声;⑺只是当时已惘然;⑻舞榭歌台

【点评】此题考查的是名篇名句的默写的能力。对于上下句的识记性默写,难度不大,难在理解性默写。需要理解背诵篇目的内容,针对问题选对句子并默写正确。

6.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劝学》中以行路设喻来强调积累的重要,说“________”,就不能达到遥远的千里;除了用千里马外,还用“________”来说其成功在于坚持不舍。

(2)《诗经·氓》中“桑之落矣,其黄而陨”用比兴手法写女子年老色衰,诗歌用同样手法来写女子年轻貌美、初婚幸福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

(3)陶渊明诗《饮酒》诗句“________,________”最能体现诗人怡然自得、恬淡闲适、热爱自然的旷达心境。

【答案】(1)不积跬步;驽马十驾

(2)桑之未落;其叶沃若

(3)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解析】【分析】本题考查名句名篇的识记和默写的能力。高考所选择的名句大多出自课内所学篇目,识记这些名句需要一定的技巧。高考所考的名句,字不一定有多复杂,但一定很有迷惑性,所以,学生应借助字义来识记字形。注意重点字的写法,如“跬”“驽”“沃若”“篱”等。

故答案为:⑴不积跬步;驽马十驾;⑵桑之未落;其叶沃若;⑶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点评】本题考查学生名句的识记能力。名句默写分为两大类,一是给出语境的理解性默写,二是给出上句写下句的直接默写。本题属于前者。考生应先分析语境,然后再结合具体的语境回顾诗句。要准确完成理解性默写题,尤其需要学生在平时学习中认真理解诗歌、文言文,之后熟记,还要注意句中易错的字。

7.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的空缺部分。(只选3小题)

(1)且矫诏纷出,________,卒以吾郡之发愤一击,________。(张溥《五人墓碑记》》(2)遥襟甫畅,________。________,纤歌凝而白云遏。(王勃《滕王阁序》)

(3)青山隔送行,________,淡烟暮霭相遮蔽。夕阳古道无人语,________。(王实甫《长亭送别》)

(4)子曰:“女奚不曰:其为人也,________,乐以忘忧,________。”(《论语》)(5)山一程,水一程,________,________。(纳兰性德《长相思》)

【答案】(1)钩党之捕遍于天下;不敢复有株治

(2)逸兴遄飞;爽籁发而清风生

(3)疏林不做美;禾黍秋风听马嘶

(4)发愤忘食;不知老之将至云尔

(5)身向榆关那畔行;夜深千帐灯

【解析】【分析】本题考查学生对诗文的背诵、理解、默写能力。考查分直接性默写和理解性默写两种类型。解答此类题,要求学生平时既要注意记忆、积累,同时在此基础上加以理解、应用和赏析。答题时看清题目要求,本题属于直接性默写。写时候看清题目要求“只选3小题”,选取自己最有把握的三小题进行默写答题,写错字或漏字添字均不能得分。此题默写时需注意以下字词书写:钩、株治、遄、籁、清、疏、黍、嘶、榆、畔、帐。

故答案为:⑴钩党之捕遍于天下;不敢复有株治;⑵逸兴遄飞;爽籁发而清风生;⑶疏林不做美;禾黍秋风听马嘶;⑷发愤忘食;不知老之将至云尔;⑸身向榆关那畔行;夜深千帐灯

【点评】此题考查的是名篇名句的默写的能力。对于上下句的识记性默写,难度不大,难在理解性默写。需要理解背诵篇目的内容,针对问题选对句子并默写正确。

8.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庄子在《逍遥游》中,以“________,________”两句从反面解释了大鹏鸟要飞到九万里高空方才南飞的原因是对风的依赖。

(2)杜牧在《阿房宫赋》中,假想秦始皇爱惜六国的百姓,“________”,谁也不能夺取他的江山;以史为鉴,如果后人仅仅为他们哀痛而不借鉴,那么“________”。

(3)王安石《登飞来峰》中“________,________”两句,表现了一个改革家拨云见日、高瞻远瞩的思想境界和豪迈气概。

【答案】(1)风之积也不厚;则其负大翼也无力

(2)则递三世可至万世而为君;亦使后人而复哀后人也

(3)不畏浮云遮望眼;自缘身在最高层

【解析】【分析】此题考查学生名句默写的能力。在默写名句名篇时,要做到“三清”“三不”:“三清”就是卷面清洁,字迹清楚,笔画清晰;“三不”就是不添字,不漏字,不误写。高考所选择的名句大多出自课内所学篇目,只有少数来自课外,该如何识记这些课内的名句,需要一定的技巧。高考所考的名句,字不一定有多复杂,但一定很有迷惑性,考生经常在这些“浅水滩”“翻船”,原因是光背不写,光记不辨,不知道联系句意和古文的特性来区分。所以在平时对名句记忆时要立足于对诗句的理解,在理解的基础上记忆既准确还不容易写错字,然后要立足于“写”,不要背下来但得不到分数。本题要注意如下字词:负、翼、递、畏、遮、缘。

故答案为:⑴风之积也不厚;则其负大翼也无力;⑵则递三世可至万世而为君;亦使后人而复哀后人也;⑶不畏浮云遮望眼;自缘身在最高层

【点评】本题考查学生名句名篇的识记能力。在遇到这类“理解性默写”时,这类题目设置了具体情境,考生从情景中筛选有用信息,看到某诗人,就该想到他们写过的名句,这种名句意识应该有。然后,再进行联想迁移,调动积累进行答题的能力,它启示每一位学生,诗文的积累不是死记硬背,要在积累感悟中运用,感悟准确,默写才能准!

9.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离骚》中,屈原以众女比喻朝中群小,他们“________”,诋毁正直的诗人,而荒唐的君王却“________”,让诗人忧愁痛苦。

(2)《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中,辛弃疾用“________,________”两句描写了百姓在异族统治下祭祀的场景,从侧面表达了北伐的迫切性。

(3)《送东阳马生序》中,宋濂以“________”和“________”两句分别写出了求学时同学和自己穿的衣服不同,表现了自己学习的艰苦。

【答案】(1)谣诼谓余以善淫;终不察夫民心

(2)佛狸祠下;一片神鸦社鼓

(3)同舍生皆被绮绣;余则缊袍敝衣处其间

【解析】【分析】此题考核识记名篇名句的能力,此类题目一般有理解性默写和根据上下文填空两种类型。答题时注意不要出现错别字,理解性默写还要注意给出的提示,填准句子。此题属于理解性默写,注意选准句子,不要写错别字。重点注意谣诼、淫、祠、鸦、绮、缊、敝等字的写法。

故答案为:⑴谣诼谓余以善淫;终不察夫民心;⑵佛狸祠下;一片神鸦社鼓;⑶同舍生皆被绮绣;余则缊袍敝衣处其间

【点评】本题考查学生名句的识记能力。名句默写分为两大类,一是给出语境的理解性默写,二是给出上句写下句的直接默写。本题属于前者。考生应先分析语境,然后再结合具体的语境回顾诗句。要准确完成理解性默写题,尤其需要学生在平时学习中认真理解诗歌、文言文,之后熟记,还要注意句中易错的字。

10.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荀子在《劝学》中用“________,________”两句说明与其仰望星空耽于空想,不如脚踏实地进人学习实践。

(2)郑板桥说:“室雅何须大,花香不在多。”刘禹锡在《陋室铭》中也用“________,________”两句写出了他的雅室的清幽。

(3)《琵琶行》一诗中,白居易用“________,________”进行了送别环境的交代和感伤氛围的营造。

【答案】(1)吾尝终日而思矣;不如须臾之所学也

(2)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

(3)浔阳江头夜送客;枫叶荻花秋瑟瑟

【解析】【分析】本题考查学生默写常见的名句名篇的能力。名句默写分为两大类,一是给出语境的理解性默写,二是给出上句写下句的直接默写。本题属于前者。对于语境型默写,考生应先分析语境,然后再结合具体的语境回顾诗句。默写的时候要注意如下词语:尝、须臾、苔、浔、荻、瑟等。

故答案为:⑴吾尝终日而思矣;不如须臾之所学也;⑵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⑶浔阳江头夜送客;枫叶荻花秋瑟瑟

【点评】本题考查学生名句的识记能力。名句默写分为两大类,一是给出语境的理解性默

写,二是给出上句写下句的直接默写。本题属于前者。考生应先分析语境,然后再结合具体的语境回顾诗句。要准确完成理解性默写题,尤其需要学生在平时学习中认真理解诗歌、文言文,之后熟记,还要注意句中易错的字。

11.(2019?江苏)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

(1)名余曰正则兮,________。(屈原《离骚》)

(2)________,善假于物也。(荀子《劝学》)

(3)艰难苦恨繁霜鬓,________。(杜甫《登高》)

(4)树林阴翳,________,游人去而禽鸟乐也。(欧阳修《醉翁亭记》)

(5)________,抱明月而长终。(苏轼《赤壁赋》)

(6)浩荡离愁白日斜,________。(龚自珍《己亥杂诗》)

(7)道之以德,________,有耻且格。(《论语·为政》)

(8)盖文章,经国之大业,________。(曹丕《典论·论文》)

【答案】(1)字余曰灵均

(2)君子生非异也

(3)潦倒新停浊酒杯

(4)鸣声上下

(5)挟飞仙以邀游

(6)吟鞭东指即天涯

(7)齐之以礼

(8)不朽之盛事

【解析】【分析】此题默写时需注意以下字词书写:曰、生、潦倒、挟、遨游、齐、盛事。

故答案为:(1)字余曰灵均;(2)君子生非异也;(3)潦倒新停浊酒杯;(4)鸣声上下;(5)挟飞仙以邀游(6)吟鞭东指即天涯;(7)齐之以礼;(8)不朽之盛事

【点评】本题考查学生对诗文的背诵、理解、默写能力。考查分直接性默写和理解性默写两种类型。解答此类题,要求学生平时既要注意记忆、积累,同时在此基础上加以理解、应用和赏析。答题时看清题目要求,本题属于直接性默写,比较简单。写错字或漏字、添字均不能得分。

12.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屈原在《离骚》中写自己在被人“替余以蕙纕”又“申之以揽茝”时,发出了“________,________”的呐喊,表达了自己对美好理想高尚情操的追求与坚持。

(2)《孟子·鱼我所欲也》中说,虽然一点食物即可关乎生死,但若“________”,饥饿的路人也不会接受;若“________”,即便是乞丐也会拒绝。

(3)李煜的词《虞美人》中“________?________”两句,将抽象的愁思形象化,比李白“白发三千丈,缘愁似个长”更夸张。

【答案】(1)亦余心之所善兮;虽九死其犹未悔

(2)呼尔而与之;蹴尔而与之

(3)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

【解析】【分析】本题考查名句名篇的识记和默写的能力。高考所选择的名句大多出自课内所学篇目,识记这些名句需要一定的技巧。高考所考的名句,字不一定有多复杂,但一定很有迷惑性,所以,学生应借助字义来识记字形。注意重点字的写法,如“善”“犹”“蹴”等。

故答案为:⑴亦余心之所善兮;虽九死其犹未悔;⑵呼尔而与之;蹴尔而与之;⑶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

【点评】本题考查默写名句名篇的能力,本题属于情境型默写题,解题时必须注意语意的提醒,从理解内容方面入手,不要死记硬背。名句默写分为两大类,一是给出语境的理解性默写,二是给出上句出下句的直接默写。此类试题解答时,默写要注意字形,而字形和字义分不开,学生应借助字义来识别字形,注意重点字的写法。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