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全生产技术》模拟试题四

《安全生产技术》模拟试题四
《安全生产技术》模拟试题四

《安全生产技术知识》模拟试题四

第一部分必答题

一、单项选择题(每题1分,共70题)

1.机械设计中的安全布局不需要考虑( D )。

A.空间

B.照明

C.维护时的出入

安全 D.设备失效

2.新制压力容器投入使用前,使用单位必须填写( A )一式两份。

A.《压力容器使用证》

B.《压力容器使用登记表》

C.《压力容器使用登记管理规则》

D.《锅炉压力容器安全监察暂行条例》3.乙炔发生站的危险点是( B )。

A.破裂漏气

B.火灾爆炸事故

C.

燃烧 D.窒息事故

4.压力容器在正常工艺操作时可能出现的最高压力是( A )。

A.最高工作压力

B.工作压力

C.设计压力 D.最高设计压力

5.当压力容器壳壁或元件金属的温度低于( B )时,应按最低温度确定设计温度。

A.-30℃

B.-20℃

C.-10℃

D.0℃

6.( C )紧急停车信号,起重机司机应立即执行。

A.只要是作业指挥人员发出

B.只要是直接作业人员发出

C.不论何人发出

D.只要是领导发出

7.起重机上,凡是高度不低于( C )的作业点,都应予以防护。

A.1m

B.1.5m

C.2m

D.2.5m 8.常见的自然排烟形式有( A )。

A.排烟窗和排烟井

B.防烟分隔

C.非火源区的烟气稀释

D.加压控制

9.泡沫灭火剂不适合使用的场所是( C )。

A.油库

B.车库

C.图书室

D.港口

10.火场逃生时,不正确的方法是( C )。

A.用毛巾、手帕捂鼻护嘴

B.利用疏

散通道逃生

C.跟着人流跑,哪儿人多往哪方向逃生

D.寻找避难场所

11.在锅炉潮湿的烟道内进行检验,照明电压不应超过( B )。

A.6V

B.12V

C.24V

D.36V 12.机械安全措施的类别一般分为( D )。

A.一般、严重、重大

B.轻度、

重度

C.危险

D.直接、

间接、指导性

13.电气设备防止雷击的主要措施是

( D )。

A.避雷针

B.隔离

C.封闭

D.

避雷器

14.异常带电是指( A )。

A.不正常的带电

B.通常

所说的“漏电”

C.特殊情况下的带电

D.带电

体异常带电

15.碳酸氢钠干粉灭火器不能扑灭下面哪种火灾( D )。

A.可燃液体火灾

B.可燃气体火灾

C.带电设备的火灾

D.金属燃烧火灾

16.下列关于火炸药爆炸影响因素说法不

正确的是( A )。

A.装药的尺寸

B.

杂质及含量

C.周围介质的气体压力

D.环境温度和湿度

17.防止直接接触电击的措施是( A )。

A.利用绝缘材料对带电体进行封闭和

隔离 B.保护接零 C.速断保护

D.重复接地

18.保护接零的作用是( A )。

A.通过短路把故障部分电源断开

B.

增大导电电阻

C.通过阻流

D.

切断电源

19.在用起重机应按有关要求,由特种设备检测部门每( B )进行一次检验,合格认可后方可继续使用。

A.3年

B.2年

C.l年

D.半年

20.车间通道照明灯要覆盖所有通道,覆盖长度应大于车间安全通道长度的

( D )。

A.50%

B.60%

C.80%

D.90%

21.重复接地是指( D )。

A.正常电流通过时利用大地代替导线

B.电气设备正常情况下不带电的金属

部分与配电网中性点之间金属性的连接

C.切断电路达到保护

D.在零线上除工作接地以外其他点的

再次接地

22.机床运转时,常见的异常有( C )。

A.刀具断裂

B.工件飞出

C.温升异常、转速异常

D. 绞手

23.扑灭可燃固体、可燃液体、可燃气体以及带电设备的初起火灾时,一般用的灭火器为( C )。

A.二氧化碳灭火器

B.

泡沫灭火器

C.干粉灭火器

D.

卤代烷灭火器

24.下列关于爆炸冲击波的破坏作用和防护措施说法不正确的是( C )。

A.空气冲击波初始压力可达100MPa,对建筑物构成一定程度的破坏和损伤

B.有泄爆要求的设备,应布置在不直接对着其他建筑物和主要道路的地方

C.危险品库房与生产厂房宜设计成凹形

D.危险品生产区、总仓库、销毁场等厂区域内的安全距离称为内部距离

25.吊钩危险断面的磨损量达到原尺寸的( D )时,必须报废。

A.40%

B.30%

C.20%

D.10%

26.起重机吊钩断面形状最为合适的是( D )。

A.圆形

B.矩形

C.梯形

D.T 字形

27.引起严重职业病——矽肺的物质是( C )。

A.一氧化碳

B.

二氧化碳

C.游离二氧化硅的粉尘

D.

二氧化碳固体粉尘

28.火灾的定义是( C )。

A.属于自然燃烧的现象

B.在人们

控制下的燃烧

C.失去控制蔓延而形成的灾害性燃烧

现象

D.没有任何人和物的损失的燃烧29.建筑火灾的发展过程是( A )

A.酝酿期、发展期、全盛期、减弱期

B.发展期、酝酿期、全盛期、减弱期

C.发展期、减弱期、酝酿期、全盛期

D.减弱期、酝酿期、发展期、全盛期30.关于粉状乳化炸药生产中火灾爆炸危险因素主要来源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D )。

A.物质危险性

B.生产过程中的高温、撞击摩擦、电气

和静电火花、雷电

C.运输和贮存方面的危险性

D.成品乳化炸药具有低的爆轰特性31.下列不属于灭火的基本方法的是

( D )。化学抑制

A.冷却法

B.隔离法

C.窒息法

D.降温法

32.停用( A )以上的起重机,使用前应对其重要零部件、安全装置、电气系统、动力系统等进行检查。

A.一个月

B.两个月

C.三个月

D.六个月

33.低压容器属于第( A )类压力容器。

A.一

B.二

C.三

D.四34.起重机的钢丝绳在卷筒上的极限安全圈应保证在( B )以上。

A.1圈

B.2圈

C.3圈

D.4圈

35.锅炉发生严重满水事故时,应采取的措施是( B )。

A.将自动给水改为手动

B.关闭给水阀门

C.减少燃料和送风

D.紧急停炉

36.机械设计中失效安全是指( B )。

A.在设计阶段采用措施消除机械危险

的方法

B.设计者应保证机器发生事故时不出

危险

C.把机器部件安置在不可够到的地方

D.车间内合理的布局

37.电梯的( C )应当对电梯质量及投入运行后的维修保养负责。

A.使用单位 B.设计单位

C.制造单位 D.安全监督管理部门

38.在安全疏散中,厂房内主通道宽度不应小于( C )。

A.0.5m

B.0.8m

C.1.0m

D.1.2m

39.属于火灾接触式探测器的是( A )。

A.点式探测器

B.光束

对射式探测器

C.感光式探测器

D.图像

式探测器

40.起重量限制器主要用于( B )起重机。 P108

A.轻小型

B.桥架类

C.臂架类

D.升降类

41.《蒸汽锅炉安全技术监察规程》适用于( A )的固定式蒸汽锅炉。

A.以水为介质

B.以水或油为介质

C.以油为介质

D.各种介质

42.下面不属于火灾烟气变化依赖因素的是( B )。

A.热量产生速率

B.燃烧产物

组分的生成速率

C.环境温度

D.燃烧产物

与空气的混合过程

43.气瓶充装后,应静置( D ),使其压力稳定、温度均匀。

A.8h

B.10h

C.12h

D.24h 44.露天作业的轨道起重机,当风力大于( D )时,应停止作业。

A.3级

B.4级

C.5级

D.6级

45.存放气瓶的库房,相对湿度应控制在( D )以下。

A.50%

B.60%

C.70%

D.80%

46.从防止触电的角度来说,绝缘、屏护和间距是防止( D )的安全措施。

A.电磁场伤害

B.间接接触电击

C.静电电击

D.直接

接触电击

47.电焊弧光对人眼的伤害主要是( B )。

A.红外线

B.紫外线

C.X射线

D.激光

48.按照有关标准的规定,可燃液体存在

火灾危险环境为( D )区。

A.0

B.1

C.10

D.21

49.在TN系统中,以下做法不正确的是( D )。

A.保护零线与工作零线可以共用

B.设

备采用保护接零方式

C.在同一接零系统中,不允许部分设备

只接地、不接零的做法

D.保护零线上应安装熔断器

50.在用电梯和载人升降机的定期检验周

期为( B )。

A.半年

B.1年

C.1.5年

D.2年

51.生产环境中,物体温度达1200℃以上

的辐射电磁波谱中即可出现( B )。

A.红外线

B.紫外线

C.激光

D.射频

52.锅炉压力容器定期检验时,以( A )

为主。

A.无损探伤

B.直观检查

C.量具

检查 D.宏观检查

53.影院、礼堂发生火灾后,吊灯掉落时

间一般在起火后( A )min。

A.15~20

B.20~25

C.25~30

D.30~35

54.爆炸性混合物燃爆最强烈的浓度是( A )。

A.爆炸下限

B.爆炸极限

C.爆炸上

限 D.爆炸反应当量浓度

55.可燃粉尘的粒径越小,发生爆炸的危

险性( B )。

A.越小

B.越大

C.无关

D.

无规律

56.( A )对粉尘爆炸压力上升速率的影响比粉尘爆炸压力大得多。

A.粉尘粒度 B.初始压力 C.粉尘爆炸容器 D.湍流速

57.下列( A )不属于人体特性参数的生理学参数。

A.人体身高

B.人体耗氧量

C.心脏跳动频率

D.人体表面积

58.人在进行作业操作时的基本可靠度与下列( D )无关。

A.输入可靠度

B.输出可靠度

C.判断可靠度

D.决策可靠度

59.串联系统中单元数越多,则系统的可靠性( B )。

A.越高

B.越低

C.无影响

D.不一定

60.倾翻事故是( A )起重机的常见事故。

A.自行式

B.门式

C.塔式

D.门座

61.锅炉水位应经常保持在正常水位线处,并允许在正常水位线上下( B )mm之内波动。

A.30

B.50

C.80

D.100 62.疲劳的程度决定于( A )。

A.劳动强度的大小和持续劳动时间的长短

B.劳动强度的大小

C.持续劳动时间的长短

D.作业者的满意度

63.采样地点应设在工作地点的( B ),远离排气口和可能产生涡流的地点。

A.上风侧

B.下风侧

C.侧风向

D.无风处

64.起重作业中,吊载、吊具等重物从空中坠落所造成的人身伤亡和设备毁坏事故称为( A )。

A.重物失落事故

B.挤伤事故

C.坠落事故

D.机体毁坏事故

65.现行的《职业病目录》中列出法定尘

肺有( C )种。

A.10

B.12

C.13

D.15 66.职业接触限值为最高容许浓度的有害物质,采用定点的采样方法,采样时间( B )。

A.等于15min

B.小于15min

C.大于15min

D.不限时间

67.道路交通安全的核心要素是( A )。

A.人

B.车

C.路

D.交通规则

68.机车乘务员夜间连续工作时间超过( A )h,须实行班前待乘休息制度。

A.6

B.8

C.10

D.12

69.路侧护栏的设计条件主要针对的车型是( B )。

A.轿车

B.中型客车

C.中型货车

D.大型货车

70.停航在24h以上7d以内的搁浅事故,属于( A )。

A.一般事故

B.大事故

C.重大事故

D.特大事故

二、多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10题)

1.机床运转时出现的异常现象有( ACDE )。

A.温升异常

B.机床报废

C.机

床出现撞击声

D.机床转速异常

E.机床在运转时

出现振动和噪声

2.影响轰燃发生的最重要因素是( ABC )。

A.通风条件

B.房间尺寸

C.烟

气层的化学性质

D.辐射情况

E.对流情况

3.目前,火灾防治的趋势是( BCD )。

A.事前控制

B.清洁阻燃

C.智

能探测

D.清洁高效灭火

E.性能

化设计与评估

4.锅炉爆炸事故的主要原因是( CDE )。

A.满水导致爆炸

B.水蒸汽爆炸

C.超压爆炸

D.缺陷导致爆炸

E.严重缺水导致爆

5.人的心理因素包括( ACE )。

A.能力

B.智力

C.气质

D.

文化 E.动机

6.产品维修性设计时应考虑的主要问题是( ABE )。

A.零部件的标准化与互换性

B.

可达性

C.可靠性

D.耐环境性

E.

维修人员的安全

7.生产性粉尘的理化性质包括( ACDE )。

A.化学成分

B.毒性

C.硬度

D.

荷电性 E.爆炸性

8.记忆的特征包括( ABE )。精确性

A.持久性

B.准确性

C.综合性

D.周期性

E.敏捷性

9.现代机械安全应具有的特性包括( BCD )。

A.预防性

B.整体性

C.友善性

D.

系统性 E.长期性

10.( ACD )是锅炉导致爆炸的常见原因。

A.超压

B.严重水击

C.严重缺水

D.严

重缺陷 E.汽水共腾

第二部分选答题

单项选择题(每题1分,共10题)

一、矿山安全技术

1.用罐笼或电机车运输爆破器材时,其运行速度不得大于( C )m/s。

A.1

B.1.5

C.2

D.3

2.( C )是井巷施工期间火灾事故的内因。

A.电气着火

B.瓦斯爆炸

C.煤炭

自燃 D.煤尘爆炸

3.房柱采矿法属于( A )。

A.空场采矿法

B.崩落采矿法

C.充填采矿法

D.崩落采矿法和充填采矿法

4.主要用于运输大巷及井底车场的支护方式是( C )。

A.锚杆支护

B.锚喷支护

C.钢筋混凝土支护

D.棚状支护

5.瓦斯报警矿灯的检测范围为( A )。

A.0~0.2%

B.0~1.0%

C.0~

4.0% D.0~10%

6.带式输送机火灾属于( C )。

A.内因火灾

B.化学火灾

C.外因火灾

D.电气火灾

7.不能在有瓦斯或矿尘爆炸的场所使用的起爆器材是( B )。

A.导爆管

B.导火索

C.继爆管

D.导爆索

8.矿山照明、信号、电话和手持式电气设备的供电电压,不应超过( D )V。

A.24

B.36

C.50

D.127 9.《煤矿安全工程》规定,矿井主要通风机必须装有反风设施,并能在( B )min 内改变巷道中风流方向。

A.5

B.10

C.20

D.30

10.火区启封的条件主要以( C )作为标志性气体来判断自然发火熄灭程度。

A.二氧化碳

B.硫化氢

C.一氧化碳

D.甲烷

二、建筑工程施工安全技术

1.配电室内的配电柜正面的操作通道宽度,单列布置不小于( C )m。

A.0.8

B.1.0

C.1.5

D.2.0

2.脚手板的厚度一般不小于( C )mm。

A.25

B.30

C.50

D.55

3.工人在操作刨床时,应该站在( B )。

A.正面

B.侧面

C.后面

D.前面

4.施工升降机限速器应隔( C )校验一次。

A.半年

B.一年

C.两年

D.三年

5.门型钢管脚手架搭设高度一般限制在( A )m以内。

A.45

B.50

C.60

D.80

6.高大双排或单排脚手架,应在每隔5~7根立杆或靠山墙的部位设置( A )。

A.剪刀撑

B.抛撑

C.斜撑

D.八字撑

7.特殊脚手架和高度在( B )m以上的高大脚手架,必须有设计方案。

A.15

B.20

C.24

D.30

8.现场配电系统第三级漏电保护器的额定漏电动作电流小于等于( B )mA。

A.15

B.30

C.75

D.100

9.配电室建筑物的耐火等级不低于( B )。

A.二级

B.三级5

C.四级

D.五级

10.装修使用工具式脚手架,首层应设符合标准的( C )。

A.隔离工作工区

B.监护人员

C.水平安全网

D.看护人员

三、危险化学品安全技术

1.根据《常用危险化学品分类及标志》,不属于第4类的是( A )。

A.易燃液体

B.易燃固体

C.自燃物品

D.遇湿易燃物品

2.每个危险化学品增多可以选用( B )标志。

A.一个

B.两个

C.三个

D.四个

3.危险化学品的贮存方式不包括( C )。

A.分离贮存 B隔开贮存 C.分隔贮存 D.隔离贮存

4.大中型危险化学品仓库应与周围公共建

筑物、交通干线、工矿企业等距离至少保

持( B )m。

A.500

B.1000

C.1500

D.2000

5.化学品安全技术说明书的内容不包括( B )。

A.化学品名称及企业标识

B.化学

品制造工艺

C.急救措施及消防措施

D.毒理

学与生态学资料

6.运输爆炸、剧毒和放射性物品,应指派

专人押运,押运人员不得少于( B )人。

A.1

B.2

C.3

D.4

7.石油化工装置停车检修时,停车后安全

处理的主要步骤依次为( B )。

A.吹扫、置换、隔绝、清洗

B.隔绝、

置换、吹扫、清洗

C.隔绝、吹扫、置换、清洗

D.置换、

吹扫、隔绝、清洗

8.作业场所氧含量低于( A )时,严

禁入内以免造成窒息事故。

A.18%

B.21%

C.30%

D.15%

9.对设备内氧化铁沉积物的清洗采用( C )。

A.清水洗涤

B.蒸煮法

C.碱洗

法 D.人工刮铲

10.石油天然气钻井、修井工程中,最严

重的事故是( C )。

A.高处坠落

B.物体打击

C.井喷失

控 D.放射性物质落井

四、综合安全技术

1.一般防护罩不准脚踏和站立,必须作平

台或台阶时,应能承受( C )N的垂直力。

A.1000

B.1200

C.1500

D.2000

2.气瓶充装液化石油气时应( C )。

A.满瓶充装

B.70%容积充装

C.按充装系数充装

D.按流速充装

3.扑救极性溶剂B类火灾不得选用( A )灭火器。

A.化学泡沫

B.二氧化碳

C.干粉

D.卤代烷

4.在建筑火灾的发展过程中,轰燃发生在( C )。

A.最盛期

B.初起期

C.发展期

D.熄灭期

5.爆炸极限范围越大,则发生爆炸的危险性( B )。

A.越小

B.越大

C.无关

D.无规律

6.爆炸现象最主要的特征是( C )。

A.温度升高

B.周围介质振动

C.压力急剧升高

D.发光发热

7.所谓可靠性是指系统或产品在( C )内,完成规定功能的能力。

A.规定的条件

B.规定的时间

C.规定的条件和规定的时间

D.规定的技术水平

8.故障率的常用单位是( C )。

A.1/104h

B.1/105h

C.1/106h

D.1/107h

9.水运交通事故的发生与许多因素有关,其中最重要的因素是( C )。

A.船舶设备与航行条件

B.气候与环境因素

C.人的因素

D.管理因素

10.路侧护栏最小设置长度为( C )m。

A.50

B.60

C.70

D.80

热力统计学第一章答案

第一章热力学的基本规律 解:已知理想气体的物态方程为 pV nRT, 由此易得 1 V nR 1 V p TV T , 1 _p nR 1 P 彳V 两 T , 1 _V 1 nRT 1 T V p T V p 2 P 1.2证明任何一种具有两个独立参量T,p 的物质,其物态方程可 由实验测得的体胀系数 及等温压缩系数 ,根据下述积分求得: lnV = odT 町 dp 如果 1 T [,试求物态方程 T p V V T, p , 其全微分为 V dV dT T p —dp. p T 全式除以V ,有 dV 1 V V V T 1 V dT dp. P V p T 解:以T, p 为白变量,物质的物态方程为 (1 ) 1.1试求理想气体的体胀系数 ,压强系数和等温压缩系数 (1) (2) (3)

根据体胀系数和等温压缩系数T的定义,可将上式改写为 dV V dT T dp. (2 ) 上式是以T, p为白变量的完整微分,沿一任意的积分路线积分,有 lnV dT T dp . 1 右一, T 1 一,式(3)可表为 T p 1 1 lnV —dT —dp . T p 选择图示的积分路线,从(T o, p o)积分到相应地体 P T, p o ,再积分到 (3 ) (4 ) (T, p), 积由V。最终变到V ,有 ln V=ln T V o T o ln卫 P o pV P o V o T T o (常量),

式(5)就是由所给1, T [求得的物态方程。确定常量C需要 T P 进一步的实验数据。 1.3 在0°C和1p n下,测得一铜块的体胀系数和等温压缩系数分别为4.85 10 5K1和T 7.8 107p n 1.和T可近似看作常量,今使铜块加热至10°C。问: (a)压强要增加多少P n才能使铜块的体积维持不变?(b)若 压 强增加100 P n,铜块的体积改变多少? ^解:(a)根据1.2题式(2),有 空dT T dp. V (1)上式给出,在邻近的两个平衡态,系统的体积差dV,温度差dT和 压 强差dp之间的关系。如果系统的体积不变,dp与dT的关系为 dp —dT. (2) T 在和T可以看作常量的情形下,将式(2)积分可得 p2 p1 — T2 T1 . (3 ) T 将式(2)积分得到式(3)首先意味着,经准静态等容过程后,系统在初态和终态的压强差和温度差满足式(3)。但是应当强调,只要初态V, T和终态V, T2是平衡态,两态间的压强差和温度差就满足式(3)。这是因为,平衡状态的状态参量给定后,状态函数就具有确定值,与系统到达该状态的历史无关。本题讨论的铜块加热的实际过程一般不会是准静态过程。在加热过程中,铜块各处的温度可 以不等,铜块与热源可以存在温差等等,但是只要铜块的初态和终态是平衡态,两态的压强和温度差就满足式(3)。 将所给数据代入,可得 5 4.85 10 5 P2P17.8 10 7 10 622 p n .

统计学模拟试卷和答案 (1)

北京语言大学网络教育学院 《统计学》模拟试卷一 注意: 1.试卷保密,考生不得将试卷带出考场或撕页,否则成绩作废。请监考老师负责监督。 2.请各位考生注意考试纪律,考试作弊全部成绩以零分计算。 3.本试卷满分100分,答题时间为90分钟。 4.本试卷分为试题卷和答题卷,所有答案必须答在答题卷上,答在试题卷上不给分。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2分,共2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正确选项前的字母填在答题卷相应题号处。 1.若正态总体,方差2σ已知,则总体均值μ的区间估计所采用的统计量为( )。 2.利用最小二乘法配合趋势线方 程的条件是:( )。 3.有10位学生, 其中8位男生,2位女生。从中一次 随机抽选4人,则恰巧其中有2位女生的概率为( )。 4.假设检验中的显着性水平越高, 对同一问题( )。 [A] 临界点就越小 [B] 所需样本量就越大 [C] 就越有可能接受H [D] 就越小 5.各实际观测值i y 与回归值?i y 的离差平方和称为( )。 [A] 回归平方和 [B] 剩余平方和 x x x x [A] ?()0i i y y -=∑ [B] 2 ?()i i y y -∑最 小 [C] 0t =∑ [D] A 且B [A] 4221028()()10 10 C [B] 2228()()10 10 [C] 224 8210/C C C [D]

[C] 总离差平方和 [D] 估计标准误差 6.在对一个4×4列联表进行2χ检验时,2χ 分布的自由度是( )。 7.我国目前的零售价格指数的特 点是( )。 [A] 对所选商品使用的价格是该商品的市价 [B] 对所选商品使用的价格是该商品的议价 [C] 是根据全部零售商品计算而得 [D] 是采用加权算术平均形式计算的 8.在回归分析中,F 检验主要是用来进行( )检验。 [A] 回归方程的显着性 [B] 相关系数的显着性 [C] 回归系数的显着性 [D] 估计标准误差的显着性 9.样本方差和总体方差在计算上的区别是( )。 [A] 只有样本方差才使用了全部数据 [B] 样本方差是用数据个数去除离差平方和 [C] 只有总体方差才使用了全部数据 [D] 总体方差是用数据个数去除离差平方和 10.2~(,12)X N μ,则(||36)P x μ-≤=( )。 二、【多项选择题】(本大题共 10小题,每小题3分,共3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至少有两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正确选项前的字母填在答题卷相应题号处。多选、少选、错选均无分。 11.研究促销方式对销售量的影响,促销方式共有三个水平,则这种方差分析是( )。 [A] 单因素方差分析 [B] 双因素方差分析 [A] 16 [B] 12 [C] 9 [D] 2 [A] [B] [C] [D]

《基础会计学》期末模拟试题及答案

《基础会计学》期末模拟试题(一) 四、核算题(本类题共47分) 1、某企业2001年1月份发生下列业务,要求编制会计分录(32分) (1)购买材料一批,取得的增值税专用发票上注明:买价10000元,增值税进项税额1700元。货款尚未支付。另外用现金支付采购费用200元,材料已经验收入库。 要求:编制有关分录反映并结转材料采购的实际成本。 (1)借:材料采购20000 应交税金--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3400 贷:应付帐款23400 借:材料采购200 贷:现金200 借:原材料20200 贷:材料采购20200 (2)销售产品一批,售价为20000元,增值税税率为17%,产品已经发出,货款尚未收到。另外已知该批产品的生产成本为15000元。 要求:编制有关分录反映产品销售收入并结转已销产品的生产成本。 (2)借:应收帐款23400 贷:产品销售收入20000 应交税金--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3400 借:产品销售成本15000 贷:产成品15000 (3)分配本月应付工资,其中生产工人工资10万元,生产管理人员工资2万元,行政管理人员工资3万元,福利人员工资1万元,专设销售机构人员的工资4万元。 (3)借:生产成本100000 制造费用20000 管理费用30000 应付福利费10000 产品销售费用40000 贷:应付工资200000 (4)预提短期借款利息600元。 (4)借:财务费用600 贷:预提费用600 (5)开出支票一张支付全年报刊费7200元,其中行政管理部门4800元,生产车间2400元。 (5)借:待摊费用7200 贷:银行存款7200 借:管理费用400 制造费用200 贷:待摊费用600 (6)向税务部门申报应纳税额及附加,其中消费税6万元,城建税7000元,教育费附加3000元。(6)借:产品销售税金及附加70000 贷:应交税金--应交消费税60000 --应交城建税7000 其他应交款--应交教育费附加3000 (7)行政管理人员出差返回,报销差旅费5600元,扣除已借支5000元外,补足现金600元。 (7)借:管理费用5600 贷:其他应收款5000 现金600 (8)购入短期股票100股,买价为20元/ 股,另外支付经纪人佣金和手续费共500元。 (8)借:短期投资2500 贷:银行存款2500 (9)出售多余材料,售价为8000元,款项通过银行转讫。已知该批材料的成本为6000元。 (9)借:银行存款8000 贷:其他业务收入8000 借:其他业务支出6000 贷:原材料6000 (10)收到投资人投入的设备一台,价值6万元,另外收到外单位捐赠的设备一台,价值2万元。(10)借:固定资产80000 贷:实收资本60000 资本公积20000 (11)提取固定资产折旧25000元,其中生产车间使用的固定资产折旧20000元,行政管理部门使用的固定资产折旧5000元。 (11)借:制造费用20000 管理费用5000 贷:累计折旧25000 (12)发现确实无法支付的应付帐款42000元。(12)借:应付帐款42000 贷:营业外收入42000 (13)结转本月发生的制造费用60000元。 (13)借:生产成本60000 贷:制造费用60000 (14)产品完工入库,价值为80000元。 (14)借:产成品80000 贷:生产成本80000

2009年黑龙江省公务员考试申论综合分析模拟试题五

一、注意事项 1. 本试卷由给定资料与作答要求两部分构成。考试时限为150分钟。其中,阅读给定资料参考时限为40分钟,作答参考时限为110分钟。满分100分。 2. 第1题、第2题、第5题,所有考生都必须作答。 第3题仅限行政执法类、市(地)以下综合管理类职位的考生作答。 第4题仅限考省级(含副省级)以上综合管理类职位的考生作答。 未按上述要求作答的,不得分。 3. 请在答题卡上指定的位置填写自己的姓名、报考部门、填涂准考证号。 考生应在答题卡指定的位置作答,未在指定位置作答的,不得分。 4. 监考人员宣布考试结束时,考生应该立即停止作答,将试卷、答题卡和草稿纸都留在桌上,待监考人员允许离开后,方可离开。严禁折叠答题卡。 二、给定资料 1. 当今世界面临着人口、资源与环境三大问题,其中水资源是各种资源中不可替代的一种重要资源,水资源问题已成为举世瞩目的重要问题之一。地球表面约有70%以上面积为水所覆盖,其余约占地球表面30%的陆地也有水存在,但只有253%的水是供人类利用的淡水。由于开发困难或技术经济的限制,到目前为止,海水、深层地下水、冰雪固态淡水等难被直接利用。比较容易开发利用的、与人类生活生产关系最为密切的湖泊、河流和浅层地下淡水资源,只占淡水总储量的034%,还不到全球水总量的万分之一,因此地球上的淡水资源并不丰富。随着经济的发展和人口的增加,世界用水量也在逐年增加。目前全球人均供水量比1970年减少了1/3,这是因为在这期间地球上又增加了18亿人口。世界银行1995年的调查报告指出:占世界人口40%的80个国家正面临着水危机,发展中国家约有10亿人喝不到清洁的水,17亿人没有良好的卫生设施,每年约有2500万人死于饮用不清洁的水。联合国预计,到2025年,世界将近一半的人口会生活在缺水的地区。水危机已经严重制约了人类的可持续发展。 2. 尽管孕育了中华文明的长江和黄河依然奔流不息,但今天的中国却不得不面对被联合国认定为“水资源紧缺国家”的现实。水利部部长汪恕诚日前表示:“按目前的正常需要和不超采地下水,正常年份全国缺水量将近400亿立方米,相当于北京市年用水量的10倍。全国有400余座城市供水不足,比较严重缺水的有110座。”

统计学模拟试题答案

注意:正式考试的计算题除与下述题目一样外,还包括指数分析中的双因素分析,认真看课本的例题 四、计算题(共3题,共40分) 1、(10分)甲、乙两单位人数及月工资资料如下: 根据上表资料: (1)比较甲乙两单位两个单位哪个单位工资水平高; (2) 说明哪个单位平均工资更具代表性 甲、乙两单位人数及月工资资料如下: 根据上表资料: (1)比较甲乙两单位两个单位哪个单位工资水平高; (2) 说明哪个单位平均工资更具代表性 解: (1)人) 元甲 /(1710== ∑∑f Mf x

人) 元乙 /(1832== ∑∑f Mf x 以上计算可知,乙单位工资水平高; (2) %1.10%100=?=x S V 甲σ %2.10%100=?= x S V s 乙 以上计算可知甲单位平均工资的标准差系数小于乙单位,说明甲单位平均工资更具有代表性。 2、(15分)某高校进行一次英语测验,为了解考试情况,随机抽样抽选1%的学生进行调查,所得资料如下: 试以95.45%的可靠性估计(相应的概率度请在教材上查阅): (1)该校学生英语考试的平均成绩的范围; (2)成绩在80分以上的学生所占的比重的范围。 解:(1),100=n )(761 1 分== ∑ ∑==k i i k i i i f f x x ,)(119)(21 1 22分=-= ∑∑==k i i k i i i f f x x s ,用22σ代替s 有: )(09.1)1(2 分=- = N n n x σμ,)(18.2分==?x x t μ,区间范围:18.276±=?±x x 。 (2)%441 == n n p ,用样本比重代替总体比重,%94.4)1()1(=--=N n n P P p μ。 %88.9==?p p t μ,区间范围:%88.9%44±=?±p p 。 3、(15分)4.某企业生产的袋装食品采用自动打包机包装,每袋标准重量为100克。现从某天生产的一批产品中按重复抽样随机抽取50包进行检查,测得每包重量(克)如下: ) /(186.881 )M (2i 人元乙=--= ∑n f x S i )/(173.071 )M (2i 人元甲=--=∑n f x S i

《基础会计学》期末模拟试题及答案

1、资产是企业()能以货币计量的经济资源。 A拥有B控制C、A或B D、A和B 2、根据福利人员工资总额计提的福利费应该记入()帐户的借方。 A应付福利费B应付工资C管理费用D产品销售费用 3、摊销无形资产时,应贷记的科目为() A待摊费用B管理费用C无形资产D累计折旧 4、原材料帐户按用途和结构分,属于()帐户。 A资产类B资本类C盘存类D成本计算类 5、将现金送存银行,应该编制()凭证。 A现金收款B现金付款C银行存款收款D银行存款付款 6、在下列会计核算的一般原则中,考虑到企业可能发生的风险,并采取相应帐务处理的是()A重要性原则B相关性原则C谨慎性原则D客观性原则 7、损益表中的"本月数"栏,应该根据有关帐户的()填列。 A期初余额B本期发生额C期末余额D期末余额和期初余额之差 8、下列支出中,属于收益性支出的是() A购买设备B购买专利权C购买材料D租入固定资产的改良支出 9、如果会计凭证中会计科目错误,并据以登记入帐,则正确的更正方法是() A划线更正法B红字更正法C补充登记法D涂改或挖补法 10、会计的实质是一种()活动。 A经济B生产C 管理D核算E监督 二、判断题(本类题共12分,每题1.5分) 1、所有者权益是企业投资人对企业资产的所有权。() 2、流动资产是指变现期或耗用期在一年以内的资产。() 3、科目汇总表会计核算程序有利于进行试算平衡。() 4、当调整帐户和被调整帐户的余额、记帐方向相同时,调整帐户属于备抵帐户。() 5、现金流量表是反映经营、投资、筹资和分配四大活动现金流量的会计报表。() 6、资产负债表中的"期末数"栏,应根据有关帐户的期末余额填列。() 7、复式记帐是指把发生的每一项业务,都以相等的金额同时记入两个帐户。() 8、会计核算的专门方法共三个,分别是填制和审核凭证、登记帐簿和编制会计报表。() 三、多选题(本类题共10分,每题2分) 1、银行存款日记帐应该根据()来进行登记。 A现金收款凭证B涉及存现业务的现金付款凭证 C银行存款收款凭证D银行存款付款凭证 2、下列帐户中,适宜采用三栏式明细分类帐的有() A管理费用B原材料C应收帐款 D产成品E应付帐款F生产成本 3、资本公积金主要包括() A接受捐赠B资本汇率折算差额C法定财产重估增值

热力统计学的第一章的答案详解

第一章 热力学的基本规律 1.1 试求理想气体的体胀系数α,压强系数β和等温压缩系数κT 。 解:已知理想气体的物态方程为 ,pV nRT = (1) 由此易得 11 ,p V nR V T pV T α???= == ? ??? (2) 11 ,V p nR p T pV T β???= == ? ??? (3) 2111 .T T V nRT V p V p p κ???????=-=--= ? ? ???????? (4) 1.2 证明任何一种具有两个独立参量,T p 的物质,其物态方程可由实验测得的体胀系数α及等温压缩系数κT ,根据下述积分求得: ()ln T V =αdT κdp -? 如果11 ,T T p ακ== ,试求物态方程。 解:以,T p 为自变量,物质的物态方程为 (),,V V T p = 其全微分为 .p T V V dV dT dp T p ?????? =+ ? ? ?????? (1) 全式除以V ,有 11.p T dV V V dT dp V V T V p ??????=+ ? ??????? 根据体胀系数α和等温压缩系数T κ的定义,可将上式改写为

. T dV dT dp V ακ =-(2)上式是以,T p为自变量的完整微分,沿一任意的积分路线积分,有 () ln. T V dT dp ακ =- ?(3)若11 , T T p ακ ==,式(3)可表为 11 ln. V dT dp T p ?? =- ? ?? ?(4) 选择图示的积分路线,从 00 (,) T p积分到()0 ,T p,再积分到(,T p),相应地体 积由 V最终变到V,有 000 ln=ln ln, V T p V T p - 即 00 p V pV C T T ==(常量), 或 . pV CT =(5)式(5)就是由所给11 , T T p ακ ==求得的物态方程。确定常量C需要

统计学模拟试题(卷)

统计学模拟试卷(一) 一、填空题(每空1分,共10分) 1、古典统计学时期有两大学派,它们分别是和。 2、统计指标反映的是的数量特征,数量标志反映的是的数量特征。 3、统计数据收集过程中,可能存在两种误差:和。 4、统计分组按分组标志的多少分为分组和分组。 5、各个变量值与其算术平均数的等于零,并且为最小值。 6、直接用平均差或标准差比较两个变量数列平均数的代表性的前提条件是两个变量数列的相等。 7、优良估计的三个标准是、和。 8、在相关分析中,要求两个变量都是_______;在回归分析中,要求自变量是_______,因变量是_______。 9、编制动态数列最基本的原则是。 10、综合反映不能直接相加的多种事物综合变动的相对数就是。 二、判断题(每题1分,共10分,请填入“√”或“ ”) 1、可变标志是总体同质性特征的条件,而不变标志是总体差异性特征的条件。() 2、通常情况下,数量指标的表现形式是绝对数,质量指标的表现形式是相对数和平均数。() 3、在异距分组数列中,计算频数密度主要是为了消除组距因素对次数分布的影响。() 4、能够对统计总体进行分组,是由统计总体中的各个单位所具有的“同质性”特点决定的。() 5、位置平均数不受极端值的影响。() 6、登记性误差和系统性误差是可以避免的,而偶然性误差是不可避免的。()

7、变量y 与平均数y 的离差平方和,即2 )(∑-y y 称为y 的总变差。( ) 8、间隔相等的时期数列计算平均发展水平时,应用首尾折半的方法。( ) 9、若时间数列各期的环比增长量Δ相等(Δ>0),则各期的环比增长速度是逐年(期)增加的。( ) 10、价格是价格指数的研究对象,习惯上把它称为指数化指标,而销售量则是销售量指数中的指数化指标。( ) 三、单项选择题(每题1分,共10分) 1、社会经济统计的研究对象是( )。 A 、抽象的数量关系 B 、社会经济现象的规律性 C 、社会经济现象的数量方面 D 、社会经济统计认识过程的规律和方法 2、几位学生的某门课成绩分别是67分、78分、88分、89分、96分,则“成绩”是( )。 A 、品质标志 B 、数量标志 C 、标志值 D 、数量指标 3、对一批商品进行质量检验,最适宜采用的调查方法是( )。 A 、全面调查 B 、抽样调查 C 、典型调查 D 、重点调查 4、如果所有标志值的频数都减少为原来的1/5,而标志值仍然不变,那么算术平均数( ) A 、不变 B 、扩大到5倍 C 、减少为原来的1/5 D 、不能预测其变化 5、在抽样调查时,若有意选择较好或较差的单位,则会产生( ) A 、登记性误差 B 、调查误差 C 、偶然性误差 D 、系统性误差 6、在简单回归直线bx a y c +=中,b 表示( ) A 、当x 增加一个单位时,y 增加a 的数量 B 、当y 增加一个单位时,x 增加b 的数量 C 、当x 增加一个单位时,y 的平均增加值

会计基础期末考试试题

一、填空题(每题2分,共10分) 1.期间费用包括____________、 ___________、 ___________. 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会计核算工作的起点。 3._____________________是填制会计账簿的依据。 4.错账的更正方法有:___________ ____________ __________ 5.按照财产清产的范围分类,清查可以分为_________和________。 二、单项选择(每题2分,共30分) 1. 企业的资金运动由各个环节组成,它不包括( D )。 A.资金投入 B.资金运用 C.资金退出 D.资金增值 2. 根据《企业会计准则》的规定,下列时间段中,不作为会计期间的是( B ) A.年度 B.半月 C.季度 D.月度 3. 反映企业经营成果的会计要素,也称为动态会计要素,构成利润表的基本框架。下列不属于动态会计要素的是( B )。 A.收入 B.成本 C.费用 D.利润 4. 下列不属于非流动负债的是( A ) A.应付票据 B.应付债券 C.长期借款 D.长期应付款 5. 下列不属于总账科目的是( B ) A.原材料 B.甲材料 C.应付账款 D.应收账款 6. 下列原始凭证中,不属于单位自制原始凭证的是(C ) A.收料单 B.限额领料单 C.购货合同 D.领料单 7. 以下各项中,不属于原始凭证所必须具备的基本内容的是(C ) A.凭证名称、填制日期和编号 B.经济业务内容摘要 C.对应的记账凭证号数 D.填制、经办人员的签字、盖章 8. 下列不属于按外型特征不同分类的账簿是(A)

综合分析能力题型

综合分析能力题型 (一)小热点材料分析题 模拟题1:据说某省已制定地方法规,禁止网络人肉搜索。有人说这是对个人尊严的维护,也有人说,这不利于反腐。对这个问题,你怎么看。 答:对这个问题,我有如下三点看法: 第一、某省通过制定地方法规来禁止网络人肉搜索,体现了依法治国、依法行政的执政理念,是政治进步的表现,值得赞赏。 第二、“人肉搜索”顾名思义就是指发动网民来查找某人或某事的详细情况,并在网上公布结果,以大众的力量搜索出真相。对“立法禁止”看法不同,两种观点各有道理: 一方面:禁止“人肉搜索”,能维护个人隐私不被侵犯,有其积极意义。有些“人肉搜索”游走在法律边缘,通过撩拨部分网民的窥私心理,打着正义的幌子来发泄个人不良情绪,大肆侵犯、发布个人隐私资料,造成对无辜者的误伤。例如,只因一句“网络很黄很暴力”,年仅13岁的小学生张殊凡的视频、图片、信息、恶搞漫画、帖子一夜之间泛滥成灾,更有甚者将她的出生年月、所在学校、考试成绩以及家庭成员悉数搜索出来,对她造成了严重了心理危害。 另一方面:人肉搜索之所以备受推崇,恰恰与监督缺陷有关。当“上级监督下级太远,同级监督同级太软,下级监督上级太难,组织监督时间太短,纪委监督为时太晚”成为监督软肋,人肉搜索就有着表达民意、公民监督的特殊意义。“人民群众的眼睛是雪亮的”,通过全民监督、网民接力,将贪官绳之以法也不乏其例,周久耕一案就是典型。所以在曝光官员腐败行为,揭露社会黑暗面等方面,“人肉搜索”有其积极意义,不宜一禁了。 其实这两种看法并不矛盾,“人肉搜索”是一把双刃剑,使用时应该受到法律约束,甚至可以通过追惩机制遏制其弊,以防误伤;同时也应适当鼓励、提倡这种民众监督方式让“人肉搜索”成为一种威慑力量,反贪除垢。 第三、“人肉搜索”不是反腐的惟一途径,党和政府对腐败问题高度重视,通过创设“官员财产申报制度”等一系列新措施,加大反腐力度,相信定能起到较好的监督作用。 第四、网络安全越来越受到重视,我们不仅要通过立法来防止对个人隐私权的侵犯,更要注意杜绝对国家机密、政府秘密的泄漏。 (二)悖论题 主要考察逻辑思辩能力。 1、表明态度; 2、分别阐释; 3、抽象本质; 4、阐述关系; 5、联系实际或自身(特别是公务员岗位)。 有人说做事时“要抓大放小”,而有人则坚持“细节决定成败”,谈谈你对这两种观点的看法。 答:对这个问题,我有如下四点看法: 第一、这两种看法都有一定道理,但如果各执一词,互不补充,就会有失偏颇,在解决具体问题时,把握“抓大放小”和坚持“细节决定成败”都很重要。 第二、“抓大放小”很重要,是因为它既是一种管理理念,也是一种管理方式。意思是抓住事物的主要矛盾和矛盾的主要方面,做好宏观控制,对次要矛盾和矛盾的次要方面进行微观调节。对于国家发展而言,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国企改革“抓大放小”,对于民族昌盛而言,把握时代主流,“有所为有所不为”。对于

《基础会计学》期末考试试题及答案

《基础会计学》期末模拟试题(一) 一、单选题(本类题共15分,每题1.5分) 1、资产是企业(C )能以货币计量的经济资源。 A拥有B控制C、A或B D、A和B 2、根据福利人员工资总额计提的福利费应该记入(C )帐户的借方。 A应付福利费B应付工资C管理费用D产品销售费用 4、原材料帐户按用途和结构分,属于(C )帐户。 A资产类B资本类C盘存类D成本计算类 5、将现金送存银行,应该编制(B )凭证。 A现金收款B现金付款C银行存款收款D银行存款付款 6、在下列会计核算的一般原则中,考虑到企业可能发生的风险,并采取相应帐务处理 的是(C ) A重要性原则B相关性原则C谨慎性原则D客观性原则 7、损益表中的"本月数"栏,应该根据有关帐户的(B )填列。 A期初余额B本期发生额C期末余额D期末余额和期初余额之差 9、如果会计凭证中会计科目错误,并据以登记入帐,则正确的更正方法是(B ) A划线更正法B红字更正法C补充登记法D涂改或挖补法 10、会计的实质是一种(C)活动。 A经济B生产C 管理D核算E监督 二、判断题(本类题共12分,每题1.5分) 1、所有者权益是企业投资人对企业资产的所有权。(错) 3、科目汇总表会计核算程序有利于进行试算平衡。(对) 6、资产负债表中的"期末数"栏,应根据有关帐户的期末余额填列。(对) 8、会计核算的专门方法共三个,分别是填制和审核凭证、登记帐簿和编制会计报表。 (错) 三、多选题(本类题共10分,每题2分) 1、银行存款日记帐应该根据(BCD)来进行登记。 A现金收款凭证B涉及存现业务的现金付款凭证 C银行存款收款凭证D银行存款付款凭证 2、下列帐户中,适宜采用三栏式明细分类帐的有(CE) A管理费用B原材料C应收帐款 D产成品E应付帐款F生产成本 4、在会计假设中,限定会计核算空间的是(A),确定会计计量单位的是(C) A 会计主体B持续经营C货币计量D会计分期 四、核算题(本类题共47分) 1、某企业2001年1月份发生下列业务,要求编制会计分录(32分) 2、某企业2000年末有关帐户的本期发生额如下: 借方贷方 产品销售收入2000万元

公务员面试模拟综合分析试题及答案

公务员面试模拟综合分析试题及答案 【题目】 现在有个奇怪的现象,国外的博物馆里都有中国的文物,而中国的博物馆则没有外国的文物,对此现象请谈谈你的看法。 【题型】 综合分析题型-社会热点 【参考要点】 1、通过国外博物馆与中国博物馆的对比与分析,直接点明题目本质,即博物馆应该是多元化的、世界性的。 2、进一步指出是历史原因导致国外的博物馆里有中国文物,全面的分析为何中国博物馆没有外国文物,不能过于片面的认为中国人只看自己的东西就满足。 3、就题目的本质问题,即如何使我国的文博事业更好的发展。 【参考答案】 博物馆是展示人类物质文明及精神文明的窗口,一个具有世界性内容的博物馆更是一个使人民开阔视野,增长知识,了解世界的平台。博物馆已成为衡量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科学、文化和教育水平的重要尺度。 首先,国外的博物馆里都有中国的文物是具有历史原因的。十九世纪四十年代到建国前,国家内忧外患,社会动荡,中国很多文物被列国强夺。解放前,文物出境不受限制,一些重要的口岸海关主权在外国人手里,规则起不了太大作用,外加文物走私一直存在,珍贵的文物不断外流,使得世界各国都有中国文物,其中尤以欧美一些国家博物馆收藏的更多精品的中国文物。 而对于中国的博物馆则没有外国文物,中国博物馆认为只看自己的东西就满足这一说法,我认为过于片面。因为从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很多博物馆都与国外博物馆进行多次文化交流,国家为此一直在努力,积极引进外国文物展览。中国

对文物保护和收集工作起步相对较晚,中国的博物馆事业建国后兴起,也同样由于历史原因发展受到了阻碍,文博事业发展相对滞后,经费不充裕,人员配备不足。在这样的前提条件下再收藏研究外国文物实属心有余而力不足,对此我们应该对国家与政府表示理解而不是一味指责。传统文化封闭观念可能或多或少至使外国文物进不了中国博物馆,但它绝对不是主要原因。 总之,博物馆事业应该是一项可持续发展的事业,为让我国文博事业更快更好的发展,文博工作者除了尽力创造条件让外国文物进入中国博物馆之外,政府还应保障对文博事业的经费投入,建立完善的博物馆管理体制,加强管理队伍建设,针对民办博物馆要加强政策上的扶持,支持民间博物馆蓬勃发展。

热力统计学第一章答案

第一章 热力学的基本规律 1.1 试求理想气体的体胀系数α,压强系数β和等温压缩系数 κT 。 解:已知理想气体的物态方程为 ,pV nRT = (1) 由此易得 11 ,p V nR V T pV T α???= == ? ??? (2) 11 ,V p nR p T pV T β???= == ? ??? (3) 2111 .T T V nRT V p V p p κ???????=-=--= ? ? ???????? (4) 1.2 证明任何一种具有两个独立参量,T p 的物质,其物态方程可由实验测得的体胀系数α及等温压缩系数κT ,根据下述积分求得: ()ln T V =αdT κdp -? 如果11 ,T T p ακ== ,试求物态方程。 解:以,T p 为自变量,物质的物态方程为 (),,V V T p = 其全微分为 .p T V V dV dT dp T p ?????? =+ ? ? ?????? (1) 全式除以V ,有 11.p T dV V V dT dp V V T V p ??????=+ ? ???????

根据体胀系数α和等温压缩系数T κ的定义,可将上式改写为 .T dV dT dp V α κ=- (2) 上式是以,T p 为自变量的完整微分,沿一任意的积分路线积分,有 ()ln .T V dT dp ακ=-? (3) 若1 1,T T p ακ==,式(3)可表为 11ln .V dT dp T p ?? =- ???? (4) 选择图示的积分路线,从00(,)T p 积分到()0,T p ,再积分到(,T p ),相应地体 积由0V 最终变到V ,有 000 ln =ln ln ,V T p V T p - 即 000 p V pV C T T ==(常量), 或 .pV CT = (5)

最新统计学模拟试题(带答案)

《统计学》试题库 知识点一:统计基本理论和基本概念 一、填空题 1、统计是、和的统一体, 是统计工作的成果,是统计工作的经验总结和理论概括。 2、统计研究的具体方法主要有、、和。 3、统计工作可划分为、、和四个阶段。 4、随着的改变,总体和是可以相互转化的。 5、标志是说明,指标是说明。 6、可变的数量标志和所有的统计指标称为,变量的具体数值称为。 7、变量按分,可分为连续变量和离散变量, 职工人数、企业数属于变量;变量按分,可分为确定性变量和随机变量。 8、社会经济统计具有、、、等特点。 9、一个完整的统计指标应包括和两个基本部分。 10、统计标志按是否可用数值表示分为 和;按在各个单位上的具体表现是否相同分为和。 11、说明特征的名称叫标志,说明特征的名称叫指标。 12、数量指标用表示,质量指标用或平均数表示。 13、在统计中,把可变的和统称为变量。 14、由于统计研究目的和任务的变更,原来的 变成,那么原来的指标就相应地变成标志,两者变动方向相同。 二、是非题 1、统计学和统计工作的研究对象是完全一致的。 2、运用大量观察法,必须对研究对象的所有单位进行观察调查。 3、统计学是对统计实践活动的经验总结和理论概括。 4、一般而言,指标总是依附在总体上,而总体单位则是标志的直接承担者。 5、数量指标是由数量标志汇总来的,质量指标是由品质标志汇总来的。 6、某同学计算机考试成绩80分,这是统计指标值。 7、统计资料就是统计调查中获得的各种数据。 8、指标都是用数值表示的,而标志则不能用数值表示。 9、质量指标是反映工作质量等内容的,所以一般不能用数值来表示。 10、总体和总体单位可能随着研究目的的变化而相互转化。 11、女性是品质标志。 12、以绝对数形式表示的指标都是数量指标,以相对数 或平均数表示的指标都是质量指标。 13、构成统计总体的条件是各单位的差异性。 14、变异是指各种标志或各种指标之间的名称的差异。 三、单项选择题 1、统计认识过程是() A、从质到量 B、从量到质 C、从质到量,再到质和量的结合 D、从总体到个体 2、某班5名同学的某门课的成绩分别为60、70、75、 80、85,这5个数是() A、指标 B、标志 C、变量 D、变量值 3、调查某市职工家庭的生活状况时,统计总体是() A、该市全部职工家庭 B、该市每个职工家庭 C、该市全部职工 D、该市职工家庭户数 4、调查某班50名学生的学习情况,则总体单位是() A、该班50名学生 B、该班每一名学生 C、该班50名学生的学习情况 D、该班每一名学生的学习情况 5、构成统计总体的基础和前提是() A、综合性 B、同质性 C、大量性 D、变异性 6、统计学研究对象的最基本特征是() A、总体性 B、数量性 C、具体性 D、社会性 7、某企业职工张三的月工资额为500元,则“工资”是() A、品质标志 B、数量标志 C、数量指标 D、质量指标 8、象“性别”、“年龄”这样的概念,可能用来() A、表示总体特征 B、表示个体特征 C、作为标志使用 D、作为指标使用 9、调查某校学生的学习、生活情况,学生“一天中用于学习的时间”是() A、标志 B、指标 C、变异 D、变量 10、一个统计总体() A、只能有一个标志 B、只能有一个指标 C、可以有多个标志 D、可以有多个指标 11、统计对总体数量的认识是() A、从总体到单位 B、从单位到总体 C、从定量到定性 D、以上都对 12、变量是可变的() A、品质标志 B、数量标志 C、数量标志和指标 D、质量指标 13、研究某企业职工文化程度时,职工总人数是() A、数量标志 B、数量指标 C、变量 D、质量指标 14、某银行的某年末的储蓄存款余额() A、一定是统计指标 B、一定是数量标志 C、可能是统计指标,也可能是数量标志 D、既不是统计指标,也不是数量标志 15、年龄是() A、变量值 B、离散型变量

大学基础会计学期末试题

《基础会计学》课程平时作业 第一章总论 一、单项选择题 1.《中华人民共和国会计法》开始施行的时间的。 年1月21日年7月1日 年5月1日年1月1日 2.借贷记账法形成于。 A.中国 B.美国 C.英国 D.意大利 3.会计核算采用的主要计量单位是。 A.货币 B.实物 C.工时 D.劳动耗费 4.会计的对象是。 A.资金运动 B.货币收支 C.利润形成 D.账簿 5.下列不属于会计要素的是。 A.资产 B.成本 C.费用 D.收入 6.下列不属于管理费用的是。 A.企业行政人员的工资 B.行政管理部门耗用的材料 C.印花税 D.车间管理人员的工资 二、多项选择题 1.会计的基本职能是。 A.管理 B.核算 C.控制 D.监督 2.下列属于会计核算方法的是。 A.复式记账 B.填制和审核凭证 C.编制成本计划 D.财产清查 3.下列属于利润表要素的是。 A.所有者权益 B.收入 C.成本 D.费用 企业资金运动的动态要素包括( )。 A.收入 B.利润 C.费用 D.生产成本 年7月1日开始施行的会计法规是。 A.会计法 B.企业会计准则 C.企业财务通则 D.注册会计师法 5.会计核算的要求是。 A.真实 B.准确 C.完整 D.及时 6.会计的基本职能有。 A.核算 B.分析 C.监督 D.预测 7.企业资金运动的静态要素包括。 A.资产 B.负债 C.费用 D.所有者权益 三、判断题 1.会计核算以货币为主要计量单位,有时辅之以实物和劳动量为计量单位。() 2.会计的职能就是人们赋予它的功能。() 3.我国宋朝时出现的“龙门账”标志着我国中式会计已达到比较科学、系、完善的地步。() 4.在有人类活动的时候,会计就产生。() 5.会计监督包括事前监督、日常监督和事后监督。() 6.法律主体必定是会计主体,会计主体也必定是法律主体。 ( )

2013年黑龙江省公务员考试申论综合分析模拟试题四

1.连日来,国内旅客列车网上购票启动的消息引起百姓普遍关注。 “从网上买到火车票,我只花了10分钟!”10日11时许,市民李东亮在乌鲁木齐火车站换票专门窗口拿到了他在网上订购的火车票。 买火车票不再排队、轻点鼠标10分钟完成,方便快捷的网上购票让李东亮感到轻松兴奋,网购成功后,当天他就赶到火车站换票。 “网上购票,盼了好久了。”李东亮说,他要买一张14日去汉口的卧铺,因害怕耽误时间,提前一天就在中国铁路客户服务中心完成了注册。 10日7时,李东亮在被窝里打开电脑,登录网站、选车票、下订单、确认支付,整个过程10分钟就完成了。随后,李东亮的电子邮箱和手机都收到了铁路客服发来的成功订票短信。 “订了一张中铺,很方便。”李东亮说,以前要是想买上车票,基本上得提前一天去排队,像现在车票紧张时,排在前面也不一定买得上卧铺票,而网购点点鼠标就可以解决。因为是联网售票,7时30分订票就相当于排在了窗口第一位,买到票的几率很大。 当天上午,记者登录网站体验购票发现,从注册到购票成功,十几分钟就足够完成所有程序。 当日11时,李东亮用身份证和订单号,在火车站的专门换票窗口成功换取了纸质车票,“比排队省事多了。” 2.据《青年报》报道,农民工“购票难,返乡难”问题一直是我国民生的问题之一,网购火车票这一新型购票方式的推出,对于不懂电脑和因特网的农民工来说是否真的有意义?根据问卷调查,因火车更为便捷、安全、快速,90%以上的在外务工人员回家采取的交通工具为火车;近10%的受采访者采取长途汽车的方式回家。在选择火车回家的农民工中,78.3%的农民工会选择到火车站或代售点窗口购票,他们认为当场拿到火车票更加安全,更加妥当。 对于网络购票,近6成农民工只是“听说过”,只有18%的农民工曾经尝试或使用过网络订票。近七成的人都不熟悉网络购票的操作流程,近三成的人认为网络购票不够可靠。大多数农民工表示,首先自己不懂电脑,其次没有这样的硬件设备,工作累了一天也没有时间去学习。调研队发现,网络购票在老一代农民工群体中显得并不那么实用,但新一代农民工

热力统计学第一章答案

(1) 第一章热力学的基本规律 1.1试求理想气体的体胀系数 ,压强系数和等温压缩系数 解:已知理想气体的物态方程为 1.2证明任何一种具有两个独立参量T,p 的物质,其物态方程可 由实验测得的体胀系数 及等温压缩系数 ,根据下述积分求得: lnV = a dT K dp 如果 —,T 1 ,试求物态方程 T P 解:以T, p 为自变量,物质的物态方程为 V V T, p , 其全微分为 V V dV dT dp. T p P T 全式除以V ,有 dV 1 V 1 V , dT dp. V V T p V p T pV n RT, 由此易得 1 V V T nR P PV 1 〒, 1 P nR 1 P T V PV T , 1 V 1 nRT 1 V P T V 2 P p (1) (2) (3) (4)

pV CT. (5) 根据体胀系数和等温压缩系数T 的定义,可将上式改写为 上式是以T, p 为自变量的完整微分,沿一任意的积分路线积分, lnV dT T dp . 若 1 , T 1 ,式(3)可表为 T P 1 1 lnV -dT dp . T p 选择图示的积分路线,从(T 。,p 。)积分到T, p 。,再积分到( 相应地体 积由V 。最终变到V ,有 f V C (常量), dV V dT T dp. (2) 有 (3 ) (4 ) ln V =ln T V 。 T 。 In _p P 。

式(5)就是由所给 丄,T 1求得的物态方程。 确定常量C 需要 T P 进一步的实验数据。 1.3 在0O C 和1p n 下,测得一铜块的体胀系数和等温压缩系数分 别为 4.85 10 5K 1和 T 7.8 107p n 1.和T 可近似看作常量,今使铜 块加热至10o C 。 问: (a )压强要增加多少P n 才能使铜块的体积维持不变? (b )若压 强增加100 P n ,铜块的体积改变多少? 鈔解:(a )根据1.2题式(2),有 强差dp 之间的关系。如果系统的体积不变,dp 与dT 的关系为 dp 一dT. T 在和T 可以看作常量的情形下,将式(2)积分可得 将式(2)积分得到式(3)首先意味着,经准静态等容过程后,系统 在初态和终态的压强差和温度差满足式(3)。但是应当强调,只要 初态 V, T 和终态V, T 2是平衡态,两态间的压强差和温度差就满足 式(3)。这 是因为,平衡状态的状态参量给定后,状态函数就具有 确定值,与系统到达该状态的历史无关。 本题讨论的铜块加热的实 际过程一般不会是准静态过程。 在加热过程中,铜块各处的温度可 以不等,铜块与热源可以存在温差等等,但是只要铜块的初态和终态 是平衡态,两态的压强和温度差就满足式(3)。 将所给数据代入,可得 4.85 10 5 …… P 2 P 1 T 10 622 p n . 7.8 10 因此,将铜块由O o c 加热到10o C ,要使铜块体积保持不变,压强要增 dV V dT T dp. 上式给出,在邻近的两个平衡态,系统的体积差 (1) dV ,温度差dT 和压 (2) P 2 P 1 —T 2 T 1 T (3)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