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学》试卷综合版

《心理学》试卷综合版
《心理学》试卷综合版

《心理学》模拟考试试卷(1)(时间120分钟)

1、学生只根据教师对“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诗句的描述,在头脑中也会浮现出一幅草原牧区的图景,这种心理现象是一种

2、看书时,用红笔划出重点,便于重新阅读,这是利用了知觉特征中的

3、自我意识的形成与发展是个体

的结果。

4、一个人在行动中具有明确的目的,能认识行动的社会意义,并使自己的行动服从于社会的要求的意志品质称为意志的 。

5、 内驱力是一种要求理解事物,掌握知识,以及系统地阐述问题并解决问题的需要。这种内驱力主要是从好奇的倾向中派生出来的。

6、人们常说“三岁看大,七岁看老”,说明个体的人格特征具有 的特性。

7、气质主要反映心理活动在速度、强度、稳定性和 等动力方面的特征。 8、 是具有核心意义的心理特征。

9、思维的 是指个体能迅速而有效地解决问题的思维品质,是个体最重要的思维品质。

10、经常处于动态变化过程中的、在人的认识、情感、意志行动方面表现出来的那些心理活动被称为 。

11、 是一种比较微弱而又持久的情绪状态,它具有弥散性的特点。

12、 是指能满足个体需要的外部刺激物,是引起相应动机的外部条件。 13、情绪具有独特的外部表现形式,即 。

14、现代心理学研究的八大主题分别是:行为与心理的生物基础,感觉、知觉与意识, ,生命全程的身心发展,动机与情绪,个别差异,社会心理,心理异常与心理治疗等。

15、心理学研究必须遵循的基本原则有 、实践性原则和系统性原则。 16、看见红颜色觉得温暖,看见蓝色觉得清凉,这在感知觉中是一种 现象。

17、当环境或任务发生了变化,注意从一个对象或活动转到另一对象或活动上的现象叫 。

18、善于迅速地明辨是非,坚决地采取决定和执行决定,这是意志的 的表

现。

19、个体在调节自己的心理活动时表现出的心理特征是性格的 特征。 20、1879年,冯特在莱比锡大学建立了心理学实验室,成为科学心理学诞生的标志。这之前的心理学被称为 心理学。

二、名词解释题(每小题4分,共20分)

1、双趋式的动机冲突

2、自我体验

3、意志

4、知觉

5、定势

三、简答题(每小题5分,共30分)

1、自我意识由哪些心理成分构成?

学院: 年级/班级: 姓名: 学号:

装 订 线 内 不 要 答 题

2、怎样引起人们的无意注意?

3、如何培养学生思维的深刻性?

4、人格是个复杂的结构系统,它包含哪些成分?

5、学生非正式群体有哪些特征?

6、健康人格的内涵是什么?

四、论述题(每小题10分,共30分)

1、试举实例说明应如何培养学生良好的情绪。

2、结合实际谈谈,如何矫正青少年迷恋网络游戏的行为?

3、结合教育教学实际,论述怎样培养学生的创造力?

《心理学》模拟考试试卷(2)(时间120分钟)

1、看小说时,我们根据作者对人物的描述,在头脑中也会浮现出这个人的模样,这种心理活动是一种 。

2、人在感知活动中能够从周围环境的许多事物中优先地分出当前所要感知的对象,这是由于知觉具有 的原故。

3、人类是从蝙蝠的生理构造得到启发,从而发明了雷达,

这是一种 的心理现象。

4、一个人在行动中具有明确的目的,能认识行动的社会意义,并使自己的行动服从于社会的要求的意志品质称为意志的 。

5、人们常说“江山易移,禀性难改”,说明个体的人格特征具有 的特性。

6、气质主要反映心理活动在

、速度、稳定性和指向性等动力方面的特征。

7、 和 是思维的敏捷性两个重要指标。

8、一个人在心理过程的发展和进程中,经常表现出来的那些比较稳定的心理倾向和心理特点被称为 。

9、心境是一种比较微弱而又持久的情绪状态,它具有 的特点。

10、情绪具有独特的外部表现形式,即表情。表情一般分为面部表情、 和言语表情。

11、 是自我意识发展的主要成分和主要标志,是在分析和评论自己的行为和活动的基础上形成的。

12、 ,感觉、知觉与意识,学习、记忆与思维,生命全程的身心发展,动机与情绪,个别差异,社会心理,心理异常与心理治疗等是现代心理学研究的八大主题。

13、看见绿色觉得凉爽,这在感知觉中是一种 现象。14、弗洛伊德认为, 是人格结构的基础,受“ 原则”的支配。

15、二十世纪六十年代以来美国出现的一个被称为心理学的第三势力的心理学派别是 。

16、1879年,冯特在莱比锡大学建立了心理学实验室,成为 心理学诞

生的标志。

17、情绪这一心理现象最起码包括三个方面: 、外在的行为表现形式和独特的神经生理基础。

18、1985年斯腾伯格从信息加工的角度提出了智力的三元理论包括:成分性智力、经验性智力、 智力。

二、名词解释题(每小题4分,共20分)

1、认知内驱力

2、心理防御机制

3、感觉记忆

4、创造想象

5、教学反思

三、简答题(每小题5分,共30分)

1、简析人为什么需要称赞。

学院: 年级/班级: 姓名: 学号:

装 订 线 内 不 要 答 题

2、什么是创造力?它与智力的关系如何。

3、如何运用记忆规律指导学生学习?

4、简述性格与气质的关系。

5、简述学习的作用。

6、简述意志行动的特征。

四、论述题(每小题10分,共30分)

1、试举实例说明应如何培养学生的情绪管理能力。

2、教师的心理健康问题已引起广泛的关注。你认为应如何维护教师的心理健康?

3、联系自己的实际,谈谈应如何开发儿童的智力。

《心理学》模拟考试试卷(3)(时间120分钟)

1、文学家塑造典型人物形象是在进行 想象

2、当知觉条件在一定生活方式上发生变化时,知觉映象仍然保持相对不变,这就是知觉的 。

3、记忆策略包括: 、解释策略、组织策略和精细加工策略。

4、

是指对行动目的的坚持性,并能在行动中保持充沛的精力和毅力的意志品质。

5、在心理学中, 可以通俗地理解为一个人的“脾气”或“秉性”。

6、 是意志行动的最重要环节。

7、迅速和有效是思维的 两个重要指标。

8、能力按照它的功能可划分为认知能力、操作能力和 。

9、

是出乎意料的紧张情况下所产生的情绪状态,是人们对某种意外的环境刺激作出的适应性反应。

10、情绪具有独特的外部表现形式,即表情。表情一般分为 、体态表情和言语表情。

11、 是自我意识发展的主要成分和主要标志,是在分析和评论自己的行为和活动的基础上形成的。

12、行为与心理的生物基础,感觉、知觉与意识,学习、记忆与思维,生命全程的身心发展, ,个别差异,社会心理,心理异常与心理治疗等是现代心理学研究的八大主题。

13、看见红色觉得温暖,这在感知觉中是一种 现象。 14、弗洛伊德认为,人格结构可分为 、 和 三个部分。

15、一个完整的教学活动过程包括 、任务分析、确定学生原有水平、设计教学课程、实施教学和教学评价六个环节。

16、1879年, 在莱比锡大学建立了心理学实验室,成为科学心理学诞生的标志。

17、情绪这一心理现象最起码包括三个方面:内部的主观感受或体验、 和独特的神经生理基础。

18、1985年斯腾伯格从信息加工的角度提出了智力的三元理论包括

智力、经验性智力和情景性智力。

二、名词解释题(每小题4分,共20分)

1、学习动机

2、学习策略

3、人格的整体性

4、特殊能力

5、教师心理枯竭

三、简答题(每小题5分,共30分)

1、如何运用记忆规律指导学生学习?

学院: 年级/班级: 姓名: 学号:

装 订 线 内 不 要 答 题

2、简述开发儿童的智力的途径和方式。

3、简述人格的基本特征

4、简述学生学习的特征。

5、简述动机与活动的关系。

6、简述知觉的基本特征。四、论述题(每小题10分,共30分)

1、试述创造力与人格的关系。

2、试述情绪的功能。

3、你是如何看待网络对青少年心理的影响的?对青少年迷恋网络游戏的行应如何矫正?

12、想象是个体对已有 进行加工,产生 的过程。

二、名词解释题(每小题4分,共20分)

1、感知的差异律

2、性格

3、自我体验

4、教学监控能力

5、需要

三、简答题(每小题5分,共30分)

1、人格形成与发展的影响因素之间的交互关系主要表现在哪些方面?

学院: 年级/班级: 姓名: 学号:

2、引起和维持有意注意的主要心理学因素有哪些?

3、简述影响问题解决的心理因素。

4、简述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

5、如何理解现代教育下教师角色的作用?

6、简述智力和能力的关系。四、论述题(每小题10分,共30分)

1、结合教学实际,谈谈应如何运用记忆规律指导学生学习?

2、谈谈如何培养学生优良的意志品质。

3、请结合实际,谈谈培养学生健康的人格可以有哪些途径?

《心理学》模拟考试试卷(5)(时间120分钟)

1、元认知包括 、元认知体验和元认知监控三方面内容。其中

是元认知中的核心成分。

2、有的女生能一边看电视,一边打毛衣,电视看得明明白白,毛衣也打得一针不

错。这种现象在心理学中被称为 。

3、“东北人都是活雷锋”,从人格心理学角度分析,这指的是人格具有 性。

4、不想成绩不及格,又不想花时间看书复习,这时所产生的是 动机冲突。

5、心理学研究必须遵循的基本原则有客观性原则、

和系统性原则。

6、《水浒传》中的浪子燕青的气质类型应该是属于 ,林冲的气质类型应该

属于 。

7、 当人从明亮的地方走到暗处,或从暗处走到明亮的地方,刚开始什么都看不见,过一会儿便能看见了。这种现象叫感觉的 。 8、按照情绪发生的速度、强度和持续时间长短的不同,可把情绪划分为 、 和 三种状态。

9、通常认为性格的结构包括性格的 、理智特征、 和意志特征。

10、自我体验是自我意识的 成分,在自我认识的基础上产生,反映个体对自己所持的态度。

11、对象和背景的反差越 ,则对象就越容易被感知到。

12、心理过程包括 、 和 。

13、借助于具体事物的形象及表现进行,以鲜明、生动的语言作为物质外壳的思维是 。

二、名词解释题(每小题4分,共20分)

1、头脑风暴法

2、气质

3、社会助长作用

4、能力

5、创造想象

三、简答题(每小题5分,共30分)

1、为什么说性格是具有核心意义的心理特征?

学院: 年级/班级: 姓名: 学号:

装 订 线 内 不 要 答 题

2、想象的认知加工方式有哪些?

3、简述意志与认识的关系。

4、如何培养学生思维的敏捷性?

5、简述品德与道德的关系。

6、简述个体心理活动的主体性四、论述题(每小题10分,共30分)

1、为什么说学生智力开发是必要的,也是可能的?如何开发学生的智力?

2、影响教师心理健康的因素有哪些?如何维护教师的心理健康?

3、请结合实际,谈谈培养学生健康的人格可以有哪些方法?

《心理学》模拟考试试卷(6)(时间120分钟)

1、人类的意识是 发展的最高水平。

2、“左手画圆,右手画方”描述的现象在心理学中被称为 。

3、“在路上遇见小时候的同伴,虽然叫不出他

(她)的姓名,但确认是认识的,此时的心理活动是 。

4、人的一生都在发展中的、与社会文化有密切关系,通过后天学习获得的语文、数学及其他科学知识内容的能力,被卡特尔称为 。

5、在抽象思维中起特别重要作用的凭借物是 。

6、孙悟空、猪八戒等形象的创造过程,运用的想象认知加工方式中的是 。

7、注意的两个最基本的特点是 和 。

8、想吃粥,又怕烫,这时所产生的是 动机冲突。

9、一支白粉笔,无论将它放在明处还是暗处,人都会知道它是白粉笔,这种知觉特性是 。

10、与生活愿望相结合并指向未来的想象是 。

11、要使解决问题的效率最高,就应该使动机保持在 强度。 12、“教师期望效应”又被称为_____ _____或____ _____。

13、皮亚杰概括出一条儿童道德认知发展的规律:从 到 的过程

14、人的需要具有 、 、动力发展性和整体关联性等特点。 15、卡特尔根据人格特质的层次性,将人格特质区分为表面特质和 。

16、智力不是一些基本因素的简单相加,而是各种因素的有机结合,其中以 为核心。

二、名词解释题(每小题4分,共20分)

1、元认知

2、创造力

3、有意注意

4、自我实现的需要

5、观察法

三、简答题(每小题5分,共30分)

1、心理学研究的基本任务是什么?

学院: 年级/班级: 姓名: 学号:

装 订 线 内 不 要 答 题

2、性格差异对学习的影响是什么?

3、无意注意的产生受制于哪些因素?

4、简述学生记忆发展的一般特点。

5、影响教师心理健康的因素有哪些?

6、简述情绪的功能。四、论述题(每小题10分,共30分)

1、请结合实际谈谈,如何根据学生的气质差异进行因材施教?

2、举例说明应如何培养学生的记忆能力?

3、结合实际谈谈,学生品行不良的原因。

《心理学》模拟考试试卷(7)(时间120分钟)

1、感受身体运动和位置状态的感觉称为 。

2、研究表明,在教师的教学效能感中,教师的_________随着教学时间的增加,有降低的趋势,而___________则随教龄的增加,表现出一种上升的趋向。

3、“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是指教师在学生__________方面的特殊角色。

4、卡特尔根据智力功能上的差异,把智力分为 和 。

5、心理学研究的基本任务是 、 、 、 和提升。

6、“勤能补拙”说明优良性格对学习具有 功能。

7、 是由美国心理学家加德纳于1983年在《心智的结构》一书中首次提出,并着重论述了其基本结构。

8、又想马儿好,又怕马儿多吃草,这时所产生的是 动机冲突。

9、无论将煤块放在强光照射下还是在暗处,人都会知道它是黑色的,这种知觉特性是 。

10、观察法可分为 和 。

11、较有代表性的气质类型有四种:多血质、 、胆汁质和 。

12、成功智力是指用以达成人生主要目标的智力,它能使个体以目标为导向并采取相应的行动;是由 智力、创造性智力和实践性智力三个方面组成的有机整体。 13、在品德心理成分的划分上,影响较大的观点是将品德分为道德认识、道德情感、

道德意志和 。

二、名词解释题(每小题4分,共20分)

1、元认知

2、记忆的组织策略

3、创造力

4、教师心理枯竭

5、自我提高的内驱力

三、简答题(每小题5分,共30分)

1、现代心理学研究的主要内容有哪些?.

学院: 年级/班级: 姓名: 学号:

装 订 线 内 不 要 答 题

2、人格特征形成会受到哪些因素的影响?

3、学生品行不良的主观原因有哪些?

4、简述自我意识的发展过程。

5、学校中哪些因素对教师的心理健康有影响?

6、人类是从蝙蝠的生理构造得到启发,从而发明了雷达。试用有关的心理学知识届时这种现象。四、论述题(每小题10分,共30分)

1、试述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

2、结合自己的实际,谈谈你是如何培养自己的记忆能力的?

3、结合教育教学实际,论述怎样培养学生的创造力?

二、名词解释题(每小题4分,共20分)

1、成功智力

2、自我意识

3、心理状态

4、附属内驱力

5、原型

三、简答题(每小题5分,共30分)

1、简述创造力与知识技能的关系。.

学院: 年级/班级: 姓名: 学号:

2、教师在社会中充当着哪些角色?

3、简述知觉的基本特征

4、简述应如何加强意志的自我锻炼。

5、简述现代心理学的发展趋势。

6、思维的认知加工方式有哪些?四、论述题(每小题10分,共30分)

1、如何运用感知规律提高教学效果?

2、如何培养学生思维的创造性?

3、举例说明教育工作者应如何根据学生的不同气质特点,贯彻个别对待的原则?

《心理学》模拟考试试卷(9)(时间120分钟)

1、根据曹雪芹对贾宝玉、林黛玉等人物的描述,在头脑中也会浮现出他们的形象,这种心理现象是一种 。

2、对问题解决有启发作用的事物叫做 。

3、自我意识的情感成分是

;自我意识的意志成分是 。

4、一个人在行动中具有明确的目的,能认识行动的社会意义,并使自己的行动服从于社会的要求的意志品质称为意志的 。

5、

内驱力,是指个体因自己的胜任能力或工作能力而赢得相应地位的需要。这种需要是由 需要所派生出来的。

6、 是人依据一定的社会道德准则和规范行动时所表现出来稳定的心理特征或倾向。

7、气质主要反映心理活动在 、 、 和 等动力方面的特征。

8、看书时,用不同颜色的笔做出记号,重新阅读很快就能发现,这是利用了知觉特征中的 。

9、思维的 是指个体能迅速而有效地解决问题的思维品质,是个体最重要的思维品质。

10、现代心理学的发展上呈现 、 、 和 的趋势。

11、 是一种比较微弱而又持久的情绪状态,它具有弥散性的特点。

12、看见红颜色觉得温暖,看见蓝色觉得清凉,这在感知觉中是一种 现象。

二、名词解释题(每小题4分,共20分)

1、个人教学效能感

2、道德评价

3、群体

4、趋避式的动机冲突

5、人类的学习

三、简答题(每小题5分,共30分)

1、简述感知有哪些基本规律?

学院: 年级/班级: 姓名: 学号:

装 订 线 内 不 要 答 题

2、信息提取的基本条件是哪些?

3、什么是能力?能力发展的影响因素有哪些?

4、如何进行创造性教学?

5、简述意志与认识的关系。

6、如何培养学生思维的敏捷性?四、论述题(每小题10分,共30分)

1、如何培养学生的自我意识?

2、如何运用注意规律组织教学活动?

3、谈谈你对维护和促进教师心理健康的途径与方法的认识。

《心理学》模拟考试试卷(10)(时间120分钟)

1、文学家塑造典型人物形象是在进行 想象

2、当知觉条件在一定生活方式上发生变化时,知觉映象仍然保持相对不变,这就是知觉的 。

3、记忆策略包括: 、解释策略、组织策略和精细加工策略。

4、

是指对行动目的的坚持性,并能在行动中保持充沛的精力和毅力的意志品质。

5、在心理学中, 可以通俗地理解为一个人的“脾气”或“秉性”。

6、 是意志行动的最重要环节。

7、迅速和有效是思维的 两个重要指标。

8、能力按照它的功能可划分为认知能力、操作能力和 。

9、

是出乎意料的紧张情况下所产生的情绪状态,是人们对某种意外的环境刺激作出的适应性反应。

10、情绪具有独特的外部表现形式,即表情。表情一般分为 、体态表情和言语表情。

11、 是自我意识发展的主要成分和主要标志,是在分析和评论自己的行为和活动的基础上形成的。

12、行为与心理的生物基础,感觉、知觉与意识,学习、记忆与思维,生命全程的身心发展, ,个别差异,社会心理,心理异常与心理治疗等是现代心理学研究的八大主题。

13、看见红色觉得温暖,这在感知觉中是一种 现象。 14、弗洛伊德认为,人格结构可分为 、 和 三个部分。

15、一个完整的教学活动过程包括 、任务分析、确定学生原有水平、设计教学课程、实施教学和教学评价六个环节。

16、1879年, 在莱比锡大学建立了心理学实验室,成为科学心理学诞生的标志。

17、情绪这一心理现象最起码包括三个方面:内部的主观感受或体验、

和独特的神经生理基础。

18、1985年斯腾伯格从信息加工的角度提出了智力的三元理论包括 智力、经验性智力和情景性智力。

二、名词解释题(每小题4分,共20分)

1、有意注意

2、长时记忆

3、从众

4、一般教育效能感

5、人类的学习

三、简答题(每小题5分,共30分)

1、简述感知有哪些基本规律?

学院: 年级/班级: 姓名: 学号:

装 订 线 内 不 要 答 题

2、如何培养学生的观察力?

3、什么是健康人格?培养学生健康的人格可以有哪些途径?

4、简述创造性学习的特点。

5、学生良好的情绪表现在哪些方面?

6、简述问题解决的一般思维过程。四、论述题(每小题10分,共30分)

1、什么是自我意识?如何培养学生的自我意识?

2、如何全面理解心理现象的实质?

3、举例说明应如何培养学生良好的道德行为习惯?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